威廉·戈尔丁简介

2024-06-17

威廉·戈尔丁简介(精选6篇)

1.威廉·戈尔丁简介 篇一

威廉·福克纳

姓名: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97-1962

国籍:美国

所获奖项: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美国作家,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的一个庄园主家,南北战争后家道中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福克纳在空军服过役。战后入大学,其后从事过各种职业并开始写作。《士兵的报酬》(1926)发表后,福克纳被列入”迷惘的一代“,但很快与他们分道扬镖。《萨拉里斯》(1929)问世之后,福克纳的创作进入高峰斯。他发现”家乡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倒也值得一写,只怕一辈子也写不完“。怀着这样的信念,他把19篇长篇和70多篇短篇小说纺织在”约克纳帕塌法世系“里,通过南方贵族世家的兴衰,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社会现实,创伤了20世纪的”人间喜剧“。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1930)、《圣殿》(1931)、《八月之光》(1932)、《押沙龙,押沙龙》(1936)等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福克纳后期的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村子》(1940)、《闯入者》(1948)、《寓言》(1954)、《小镇》(1957)和《大宅》(1959)等。此外还有短篇小说、剧本和诗歌。

福克纳虽是南方重要作家,但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当时并不受重视,直到1946年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马尔科姆·考莱编选了《袖珍本福克纳文集》,又写了一篇有名的序言之后,福克纳才在文坛上引起重视。特别是萨特、马尔洛等人的赏识,使福克纳名声大噪。

在艺术上,福克纳受弗洛伊德影响,大胆地大胆地进行实验,采用意识流手法、对位结构以及象征隐喻等手段表现暴力、凶杀、性变态心理等,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风格千姿百态、扑朔迷离,读者须下大功夫才能感受其特有的审美情趣。

1949年,”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

2.威廉·戈尔丁简介 篇二

1.威廉·戈尔丁与《蝇王》简介

1.1 威廉·戈尔丁

威廉·戈尔丁出生于1911年的英国康沃尔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他在一所学校教书,后于1940年参加了英国皇家海军。1954年戈尔丁的处女作 《蝇王》终在英国文坛引起巨大轰动。

1.2 《蝇王》

《蝇王》发表于1954年 , 小说一出版即获得成功 , 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项。在中国 , 自1983年戈尔丁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 ,《蝇王》也引起了国内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该小说的伦理道德维度体现了伦理道德现象以及其伦理意义。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下 ,《蝇王》的伦理意义可大体总结为 : 通过文学作品警示世人,呼吁人性本善 ;其次,给罹难人群寄以希望。

2.《蝇王》中的象征寓意

在小说《蝇王》中 , 戈尔丁描绘了孩童迷失荒岛的人性泯灭过程。《蝇王》呈现给读者的是一段由儿童演绎的特殊的人类历史 , 而这一点在小说丰富的象征意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正像戈尔丁本人曾指出的那样 ,“你可能会觉得你阅读的是关于一帮小男孩的故事 , 可实际上你是在阅读关于人类灾难和邪恶的故事”。

2.1. 火

火是区分文明和野蛮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 同事也正是拉尔夫和皮基与杰克之间的对立面的主要体现。拉尔夫和皮基认为火可以发射求救信号,给他们带来求生的希望,所以应当竭尽全力去守护 , 但杰克完全不能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竟然把负责看守火的小朋友叫去打猎。无人看管的火最终熄灭,飞过的飞机没有看到求救信号,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一次可能获救的机会。这件事情直接促使原本就关系紧张的杰克和拉尔夫的彻底决裂。大部分小孩随着杰克住到了岩石群所谓的“城堡”中 , 组成了他们的“部落”。年龄长块头大的杰克成为了孩子们的首领。部落里的孩子们都涂起了花脸 , 从而掩盖住了“人性”, 磨灭了他们的罪恶感。在这个 “部落”里,火,不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不再是可以获救的希望,而仅仅是加工食物的工具。在这里 , 求救之火变成了一缕炊烟,无声无息飘向天空,并最终烟消云散。 “火的文明功能退化为仅仅是用来满足人的食物需求这一最低需要的简单手段”。这一巧妙的转变将火矛盾的象征意义以及拉尔夫和杰克之间、文明和野蛮之间的矛盾对立表现得淋漓尽致。

2.2. 杰克与罗杰

杰克是狩猎者的小头头儿,也是拉尔夫的最主要对手。 杰克面目狰狞,是邪恶的化身。虽然他曾因为双手沾满鲜血而感到恐慌,但又很快被野性吞噬,这样不安和焦虑自然也就随之烟消云散。罗杰是杰克手下最残忍的打手,是人类天性中一切恶之源的象征。当文明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和文明戒律被抛弃后,人性中的恶自然纷至沓来。

2.3. 拉尔夫和猪仔

拉尔夫和猪仔是理智与科学、文明与善良的代表 , 他们与杰克这一非理性和蒙昧的化身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冲突与矛盾对立。拉尔夫直面现实生活,同时拥有美好的愿望和理智,是民主和文明的象征。通过拉尔夫这个人物,我们不难发现全然无视秩序的社会终将毁灭。

猪仔是拉尔夫的助手,是理智和智慧的象征。然而,猪仔也是众人欺辱嘲笑的对象。猪仔曾提出一系列有利于求生的建议,例如 :保持篝火不灭,这样就保证了求救信号,建立安全避所,以抵御风暴的突袭。 但这些富于智慧及求生意义的建议都曾一度被漠视。最后,他竟被恶魔的爪牙罗杰用一块巨石残忍杀害。戈尔丁通过猪仔这个人物形象用来警告世人 : 忽略文明必然会导致巨大的社会灾难 ;而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种灾难的受害者。在文明不断遭受破坏的社会里,非理智因素随时可能主宰理智因素。

3. 总结

3.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简介 篇三

出生:1857年9月15日,辛辛那提,俄亥俄州

死于:1930年3月8日,华盛顿特区

父亲:阿方索·塔夫脱

母亲:路易莎·玛莉亚·托里·塔夫脱

夫人:海伦·赫伦(1861-1943),于1886年6月19日结婚

孩子:罗伯特·阿方索·塔夫脱(1889-1953);

海伦·赫伦·塔夫脱(1891-1987);

查尔斯·费尔普斯·塔夫脱(1897-1983)

宗教:唯一神教派

教育:毕业于耶鲁学院(1878);

辛辛那提法律学校(1880)

职业:律师,官员

政党:共和党

其他政府位置:俄亥俄高级法院法官,1887-90

美国副司法部长,1890-92

美国巡回法庭法官,1892-1900

菲律宾总督,1901-04

陆军部长,(在t.罗斯福总统下)1904-08

美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1921-30

总统年薪:75,000美元/年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出生于俄亥俄州的豪门家庭,是阿方索·塔夫脱与路易斯·托里的独生子。他的继母还有二子一女。父亲在格兰特总统任期内曾任陆军部长和司法部长。塔夫脱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在俄亥俄州当律师。塔夫脱于1886年与海伦·赫伦结婚。海伦的父亲是位法官。他们生有二子一女。塔夫脱入主白宫后仅两个月,海伦中了风,从此,她只能适度参加接待活动。196月19日,塔夫脱夫妇在白宫举行了盛大的银婚纪念庆祝会,各届名流有8000人出席。还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第一夫人,她在华盛顿潮湿的盆地安排种植了3000株20个品种的日本樱花树。

塔夫脱于1887年任州高法院法官。1890—1892年任司法部副部长。19任菲律宾总督。塔夫脱非常同情那些菲律宾人,他改进经济制度,建造道路和学校,并且让人们参与政府管理。 19任陆军部长。19,在罗斯福的支持下,获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并在竞选中获胜。执政后,在人民的压力下,声称要继续开展“反托拉斯战”。但他主要代表洛克菲勒财团的利益,借此打击摩根财团;并且不久就采取了对垄断企业大开方便之门的“自由放任”政策。塔夫脱政府于1 9 0 9 年通过《佩恩—奥尔德里奇法案》,规定了美国建国以来的最高关税率,引起人民的强烈反对。在对外政策方面,塔夫脱提出“金圆外交”,向外输出剩余资本,进行经济渗透,干涉别国内政。

4.泰戈尔简介 篇四

泰戈尔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爱国主义者。他同情苦难深重的印度农民;他热爱祖国;热爱古老的民族文化,亲自创办学校,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并投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之中,在暗夜中行路,苦苦探索着印度民族的出路;他具有开放型的眼光,不排斥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与借鉴。其创作多取材于印度现实生活,反映出印度人民在殖民主义、封建制度、愚昧落后思想的重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描绘出在新思想的冲击下印度社会的变化及新一代的觉醒,同时也记载着他个人的精神探索历程。在创作技巧上,他既吸收民族文学的营养,又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点,艺术成就颇高。特别是他的诗歌格调清新、诗句秀丽、想像奇特、韵律优美、抒情气息浓郁,同时又饱含深邃的哲学与宗教思想、社会与人生理想,扣动着读者的心弦。某些诗作,因受到《吠陀》与《奥义书》中宗教思想的影响而显得神秘,但仍具独特的艺术神韵。他为印度近代文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获该奖的第一位东方作家。

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密友,曾于1924年访问中国。其诗风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谢婉莹等一代文豪,其中许多作品多次被译成中文。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冰心,使她写出了《繁星·春水》让她在文学界上迈出了一大步。

5.泰戈尔诗选简介 篇五

精选深入人心的西方经典文学名著

依托译林出版社出版资源 打造英汉双语图书领先品牌

已出版145余种 更多新品持续扩充

全书收录,毫无删节,原汁原味的名著阅读;双语对照,独立分册,外语学习的优胜途径;定价亲民,优惠读者,人人买的起的经典好书。

著名翻译家郑振铎翻译

泰戈尔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绍到印度的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是亚洲*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作品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泰戈尔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教育部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定泰戈尔诗为中学生文学名著必读书目。

内容简介

在这荒惨的境地里,难得有少数的丈夫,不怕险难,不自馁怯,肩上抗着铲除误解的大锄,口袋里满装着新鲜人道的种子,不问天时是阴是雨是晴,不问是早晨是黄昏是黑夜,他只是努力的工作,清理一方泥土,施殖一方生命,同时口唱着嘹亮的新歌,鼓舞在黑暗中将次透露的萌芽,泰戈尔先生就是这少数中的一个。

――徐志摩

作者简介

(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Rabindranath Tagore)罗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诗人、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1913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此殊荣的亚洲人。印度人民尊崇他、热爱他,称他为诗圣、印度的良心和印度的灵魂。代表作《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

目录

新月集 / 1

家 庭 / 3

海 边 / 4

来 源 / 5

孩童之道 / 6

不被注意的花饰 / 8

偷睡眠者 / 10

开 始 / 12

孩子的世界 / 14

时候与原因 / 15

责 备 / 16

审 判 官 / 17

玩 具 / 18

天 文 家 / 19

云 与 波 / 20

金 色 花 / 22

仙人世界 / 24

流放的地方 / 26

雨 天 / 28

纸 船 / 29

水 手 / 30

对 岸 / 32

花的学校 / 34

商 人 / 35

同 情 / 36

职 业 / 37

长 者 / 38

小 大 人 / 39

十二点钟 / 41

著 作 家/ 42

恶 邮 差/ 44

英 雄 / 46

告 别 / 48

召 唤 / 50

第一次的茉莉 / 51

榕 树 / 52

祝 福 / 53

赠 品 / 54

我 的 歌 / 55

孩子天使 / 56

最后的买卖 / 57

6.威廉·戈尔丁简介 篇六

威廉姆森

奥利弗·伊顿·威廉姆森(Oliver Eaton Williamson,1932.9.27—)“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自1998年以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爱德华·F·凯泽”名誉企业管理学教授、经济学教授和法学教授。曾任美国政治学与社会学学院院士(199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83年);计量经济学学会会员,(1977年)。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

奥利弗·威廉姆森被誉为重新发现“科斯定理”的人,至少是由于他的宣传功劳,才使科斯的交易费用学说成为现代经济学中异军突起的一派,并汇聚了包括组织理论、法学、经济学在内的大量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逐步发展成当代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平新乔指出,威廉姆森系统地推广了科斯定理,“科斯的理论如果不好好宣传就被埋没了,是威廉姆森大声疾呼大家来讨论这个理论,并把它系统地体现出来了。”

“新制度经济学”一词,来自于奥利弗·威廉姆森1975年的著作,也被叫做“数理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现代制度经济学”或“新型制度经济学”,其主要目的在于和凡勃伦、康芒斯、米切尔等人的“老”制度经济学划清界限。

所谓新制度经济学,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以凡勃伦、康芒斯、加尔布雷斯等人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它是以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研究制度,因此成为能被当代主流经济学派所接纳的新领域。此分支的启蒙者科斯荣获1991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后,道格拉斯·诺思也于1993年戴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9年10月12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姆森,以表彰他们在经济管理分析方面所作的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声明说:奥斯特罗姆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上的分析”获奖,威廉姆森则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获奖。

主要著作

自由裁量行为的经济学》(1964)

《公司控制与企业行为》(1970)

《市场与等级制》(1975)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985)

《治理机制》(1996)等

上一篇:干休所年终总结下一篇:中学生则作文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