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论文

2024-06-1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论文(精选9篇)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论文 篇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历史传承价值:历史传承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价值准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价值主要表现在:1.从根源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集团或个人的创造,面向该集团并世代流传,它反映了这个团体的期望,是代表这个团体文化和社会个性的恰当的表达形式”。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这些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是包括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

科学认识价值:科学认识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识价值主要表现在:1.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的保存和反映。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识价值还指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含量和内容,有较多的科学成分和因素。

审美艺术价值:审美艺术价值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能深深打动人类心灵、触动人类情感。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原型和素材,可以为新的文艺创作提供不竭的源泉,当代许多影视、小说、戏剧、舞蹈等优秀文艺作品就是从其中孕育而出的,很好地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再造功能,充分利用了其审美艺术价值。社会和谐价值 社会和谐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主要表现在:1.人类是群居的社会化动物,个体都有一个适应集体、融入社会的过程;而社会或族群也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变成它的合格的个体,标准和方法就是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掌握这个社会或族群的文化。2.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撷取、展示、宣扬其中的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资源和内容,将会极大地助益于我们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

经济开发价值: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价值主要表现在:

1.经济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地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后,这些地区就有条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力度,扩大宣传力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更好的传承、保护、创新条件,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使之更加安心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2.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论文 篇二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世界文化遗产全称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目前我国有23项文化遗产,4项双重遗产,其中与佛教文化相关的共有十项: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龙门石窟、青城山与都江堰、泰山、武夷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云冈石窟、大足石刻、庐山国家公园、莫高窟。

宗教旅游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细化到佛教文化旅游的研究较少,尤其在理论性研究方面不足。目前学术界有关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方面的研究侧重点主要有遗产开发与保护研究,旅游者管理研究,世界文化遗产教育、传播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等方面的研究,此外,学术界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了佛教景区个案研究及佛教文化现象方面的研究,在个案选取时,多选择未成熟的佛教景区研究其开发走向,缺乏细化到与国际接轨的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地的专门性,系统性的研究。目前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前往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者已成规模,但旅游者普遍反应主要以观光游览为主,在加上简单的烧香祈福活动,不能充分体验世界佛教遗产地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内涵及分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的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主要包括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更多侧重于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佛教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包括在此范围之内,对相关方面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一)世界佛教文化遗产的内涵:

可以从文化角度出发,定义佛教文化。目前有关文化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学科角度,对文化给出了较多种定义。从广义角度来看,文化是指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因此,佛教文化则是指人类通过发挥主动能动性创造的一切佛教物质文明和非物质文明的综合。

世界佛教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离开常住地去往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世界遗产地进行短暂的佛教文化体验的经历。同比佛教旅游的概念,世界佛教文化旅游是细分化了的旅游形式,是一种升级换代了的专项旅游活动。

(二)分类:

1、有关文化的分类:

按照文化结构层次划分文化的类型,有以下几种方法: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分法: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按照文化由表及里的划分方式,可分为意识文化层、行为文化层、直接物质表现文化层、间接环境氛围文化层。

2、有关世界佛教文化遗产的分类:

(1)依据文化两分法,可把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分为世界佛教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佛教建筑、佛教名山、佛教艺术品、雕塑、壁画、帛画等。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佛教节日、佛教仪式、佛教忌讳、佛教语言体系、佛教音乐等。

(2)依据对文化由表及里的分类方式,世界佛教文化遗产也可以分为:世界佛教意识文化层:教义、伦理价值观等。比如《金刚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楞严经》等。

世界佛教行为文化层:佛教节事活动,如弥勒佛圣诞、释迦摩尼出家日、观音菩萨成道日等;佛教仪式如诵经修法、各种法事、三皈五戒等;佛教生活起居习惯,如吃斋、过午不食;佛教禁忌,如皈依持戒、饮食禁忌、着装修饰禁忌等;佛教语言体系,如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等。

世界佛教直接表现文化层:佛教建筑、佛教艺术。比如寺庙建筑、佛塔建筑、佛教绘画、雕塑、音乐、文学、舞蹈等。

世界佛教间接环境氛围文化层:佛教名山。比如峨眉山、武夷山、庐山。

三、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对旅游者体验的价值

世界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属于专项旅游文化产品,通过旅游者体验,对旅游者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一)获取佛教文化知识的价值。

佛教由古印度传入中国,开始于公元纪元前后,南北朝时期发展状大,唐朝进入鼎峰时期。佛教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主要有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三大派系构成。佛教文化涉及哲学思辨、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又因其思想意识、伦理规范,生活习俗及价值理念等区别于世俗核心价值观念,具有独特性。另外,三个派系之间各方面表现形式的差别较大,带有较强的神秘色彩,对旅游者出游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激发了旅游者前往异地亲自感受认识佛教文化知识的动机。

伴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旅游者已经不能满足于停留在对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地,单纯的快餐式、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型旅游,逐步希望能过度到对佛教文化深度体验的旅游方式,如导游讲解方面,不满足于浅显的佛教文化小故事的讲解,期待能结合日常生活、工作来讲解,佛教教义、佛教价值体系、佛教中蕴含的深邃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等。此外,旅游者喜欢通过积极地参与佛教活动,深度感悟佛教文化知识,如放生活动,祈福活动、佛教节日活动参与等。

(二)养生价值。

伴随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都市人出现了作息时间不规律,如养成了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习惯;饮食不规律,如早上不进食晚上暴食、高脂肪高能量摄入不节制等。由此导致都市人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胃病、神经衰弱等现代都市病频发。而佛教文化规律的作息时间,素食主义以及注重静坐修禅等养生文化,使得进入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地的大批旅游者,自然会受到佛教养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反思自己情况,合理调节作息时间及饮食习惯,进行修生养性,逐步构建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将有助于其身心健康。

(三)释放压力、平和心态的价值。

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都市人生活的压力变大,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释放压力。当旅游者进入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地后,可从佛教意识文化层、行为文化层、直接表现文化层、间接环境氛围文化层,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体验佛教文化所蕴含的良好的价值观,如佛教文化核心价值观中的众生平等、普度众生、“四谛”的观念,实际上反应了佛教提倡人人平等的思想,主张男女老少之间应互相关爱,一视同仁,敬畏生命、慈悲为怀,平等博爱、宽容大度。通过这些佛教善文化对旅游者的积极影响,有助于旅游者通过自我反思,得到心理抚慰,调试不平衡的心理状态,积极摆脱旅游者因生活和工作的不顺带来的烦恼和压力,有助于旅游者形成良好的心态,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提升道德伦理水平,陶冶情操的价值。

佛教文化中的“戒律文化”,以及佛教文化“普度众生、因果报应、六度、四摄”等核心思想,都体现了度人利他,与人为善,惩恶扬善的观念,具有较高的伦理价值,旅游者通过旅游体验,潜移默化地接受佛教善文化对其的熏陶和感染,有助于规范其平时言行举止,提升其道德伦理水平。

佛教文化通过不同表现形式表达其独具魅力的审美价值,旅游者深入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地,将会完全沉浸于佛教氛围的庄严肃穆中,佛教文化的形式美,如佛像之美、寺庙建筑精巧之美,佛教名山的自然美,如青城山之幽、泰山之雄、峨眉山之秀、庐山之奇,佛教文化倡导的人性美,如人性的宽容、慈悲、舍己为人等,种种美学价值在佛教文化中得到充分展示,撞击人们的情感世界,使世俗中的旅游者身心得到超脱,心灵受到了洗礼,沉浸于神圣空灵的情感世界中,进入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四、结论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论文 篇三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理论及保护机制,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与发展规律,探寻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及保护现状,旨在明晰我國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研究

一、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传承下来的历史产物,必然烙上时代的印记,反映当时的自然生态状况和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状况,具有历史价值;同时它们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本身包含着特有的、丰富的文化信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我国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追溯其起源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就首当其冲。

(二)社会学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保留的原始信息以及记录的历史活动信息,有着重大的社会学价值。社会学的价值尺度就是对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所具有的集体性、群体性、人民性、社会性、阶层性的特别关注。以集体创作、集体行动、群体参与为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毋庸置疑的具备着社会学价值。例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赛龙舟正是古代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集体创作、集体行动、集体参与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无论是全国性的龙舟比赛,还是地区级的龙舟比赛都是集体活动,其社会学价值无可估量。另外通过考察龙舟赛在某个时期举办的活动规模及活动内容形式,可以了解这个时期人们生活结构的组成及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科学研究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大量历史信息,反映当时社会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创造能力,具有科学价值;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的形式,为后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科研资料,具有研究价值。通过文化遗产搜集科技信息资料和积累知识,就能继承前人的科技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科技创新奠定基础。

(四)民族学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是民族学研究最主要的主题之一。京西太平鼓、秧歌、井陉拉花、龙舞、狮舞、花鼓灯、傩舞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就是民族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制定了相关法律保护办法及规定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不断重视。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确定了首批共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间,部分地区的立法机关就本地区的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也相继出台了一些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如《福建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4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5年)等[1]。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文列出民族传统体育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受此法律的保护。

(二)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为了有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科学的管理机制与保护研究中心及专门从事民族体育研究的机构,充分利用全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力量雄厚、专家人才集中的优势。国家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文化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三)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区

为落实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2007年6月和2008年1月,文化部分别建立了福建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6年9月15日,一个集中展示维吾尔族手工艺品及其生产过程的保护园区在吐鲁番正式挂牌,这是新疆首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和展示对象的园区。陕西省也命名了陕西省绥德县为“陕北秧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表彰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省上每年拨出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陕北秧歌与陕西红拳已经享受。国家级项目传承人每年享受8000元生活补贴,省级项目传承人每年享受4000元[2]。

(四)抢救、整理和出版了大量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

以具有代表性的武术项目为例,1956—1958年,政府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整理了简化太极拳、青年拳、长拳及刀、剑、棍、枪等多种拳术器械套路,以向社会推广,同时,也出版了不少不同流派的武术著作,如各家各式的太极拳、青年拳、绵拳、华拳等。1979年1月,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拉开了挖掘整理文化遗产的序幕。1984年6月在河北承德举行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汇报会上,进行了成果展览。据统计,这次挖掘整理工作查明全国除台湾省外,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达129个,并使许多濒于湮没、鲜为人知的拳种得以抢救[3]。

参考文献:

[1] 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体育科学.2008.28(1):6.

[2] 胡朝相.贵州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J].中国博物馆.2002(4):462.

4.余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论文 篇四

课题组长:俞利坤

课题组成员:孙苏钦 杨艳 周学杰 姚鹏飞 袁帅业

指导老师:潘卓

课题的来源与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几年前还让人颇感陌生的名词,如今它的社会认知度和出现频率之高似乎有些超出我们当初的预料,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卫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延续民族的灵魂血脉。新时期的余姚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继承和发扬着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这次的目的是做一次对四明山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调查,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四明山镇,进而延续故乡的灵魂血脉。

研究内容:

(一)民间文学:1.白外公的传说

2.刘伯温的传说

3.十二个月民间节气谚语

4.芦田人不请龙的传说

5.“莲花村龙眼岗”等歌谣五首

(二)民间杂技:缩腰短身术

(三)民间美术:北溪“面塑”

(四)民间手工技艺:1.笋干的制作技艺

2.手工布鞋的制作技艺

(五)生产商贸习俗:溪山村狩猎习俗

研究成果:学生研究记载册,论文: 《余姚市四明山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余姚市四明山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一.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余姚市各界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历来重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性的收集整理,1988年出版《余姚市民间文学三季成》,1999年10月出版《宁波风。秘图山》,2001年三月出版《姚江风情》,2005年出版《余姚民间艺术》2007年11月编辑《余姚民间音乐作品》,2008年1月出版《余姚民间故事》等等。

新时期的余姚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继承和发扬着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2006年在原来民族和民间艺术保护工程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使一大批被现代文明所淡忘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浮出水面,并引起广泛关注。为了更好的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姚市委,市政府和文化部门在政策上和制度上落实良好的保障机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整理工作,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传承基地的保护和建设。2007年起对全市进行了地毯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普查,2008年4月,成立专门的非遗保护机构,以政府为主导承担的非遗保护工程也全面启动。

二.就这次对非遗的调查,举以下5个例子:

1.了解十二生肖民间节气谚语

经过全体组员不懈的努力我们从四明山镇梨洲村底下一位退休教师王震跟出获悉:

十二个月民间节气谚语

正月:头八晴好年成.二八请好种成.三八请好收成.冬冷勿算冷.春冷冻煞婴

二月:有米无米看二月初二.有肉无肉看二月初二.夜雷三日雨.晴天十八日.雷响惊蛰前.七七四十九日不见天.三月:清明要晴,谷雨要雨

四月:有谷无谷看四月初六

五月:端午晴,烂稻乱田埂夏至端午连中天好丰年.雨打黄梅头,田埂变湖泊.再打黄梅脚.井底要开拆.六月:六月热五谷热,六月冷不结谷.六月盖被有谷无米.七月:七月秋,秋后收.大旱不过七月半

八月:白露不出头,割来喂黄牛

九月:九月十三晴,皮鞋匠老婆要嫁人

十月:懒惰老婆有句话,十月还有一个夏

十一月:冬至前后飞沙走石,冬至日中夜夜风

十二月:干净冬至。邋遢过年

本次调查很成功,但是由于这些谚语只是口头的传诵有许多早已流失.本次调查使我们了解到了民间谚语数百年来的文化含蕴.2.了解“莲花村龙眼岗”与歌谣五首

根据调查,访问手机到以下资料

莲花村龙眼岗

一.平头大竹山,菜篮独跟甩,弯弯曲曲路,重重叠叠山,二.庐田棠溪小杭州,桃拍李果样样有,三.可做别雷鱼炒茄瘪,瘪告状,清楚和尚和尚急念经,念出书生等致人.出蛤巴,蛤巴耕田,耕出黄鳝,黄鳝尾巴打托,打出麻雀,麻雀啄谷,啄出阿福,阿福抬桥.四.大蓝山茶叶汁水好菱花的魁首.毛笋真牙头.三溪口萝卜个头大宜刨.本次调查非常成功,不过这些知识口头语录,并无文献记载.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学习了这些有趣的民间歌谣,并有了深刻了解.3.民间杂技:缩骨短身术

历史沿革:80年前芦田村有一个叫王东耀的人,武功很高,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也会缩

骨短身之杂技.他的弟子王美相少年时就爱好无数杂技.10岁时就拜他为师,学习

了“缩骨短身术”

技巧及特点:缩骨短身术要联系筋骨的缩短,缩小时全身的长宽缩的原身小许多,一般学

艺人得从幼小开始缩骨短身后整个人的全部骨头似手紧紧相连,技术好的可以

把人装进一只能装25公斤老酒的坛子里.相关活动概述:此项演出,一般不多演,必在特定场合有特殊需要时才表演.表演还伴随舞

狮等项目.学艺人往往还要学会其他多种无数杂技.传承状况:练“缩骨短身术”要年纪小7-10岁最好.二要有天赋。不爱杂技怕吃苦的人也练

不好.通过本次调查,使我们了解到了像“锁骨短身术”这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继承在逐步

走向灭亡。

本次调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了解到了这些民间杂技的相关知识.4.民间美术:北溪“面塑”

历史沿革:北溪一带过去有个风俗,媳妇娶进门三天后要回娘家去过三朝,婆家要请有手

艺的师傅用粳米粉捏成各种形状的动植物,蒸熟后染上颜色,放在木质提桶里

送往女方。媳妇回来时带来娘家的粽子做回礼,此风俗于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消逝,会捏面塑的民间老艺人为数不多

工艺流程:一.把粳米用石磨磨成粉(过三朝.一次磨个五斤左右)二.把粉用细筛子筛过.粗

粉再磨细三.把粉倒入面盆里,用温开水拌匀揉搓成又粘性的粉团.四.造型。把粉

团根据需要捏成各种形状的动植物.五.上蒸.把粉塑物品放入蒸架蒸之前先垫上

一块洁净的毛巾,以免粘住然后旺火烧开再用文火烧一刻钟就好.六.上色.把红绿

黄蓝四色用青石料放入四个碗内用水分别调匀用棉花球蘸着颜色到蒸热的物品

上.上色后即算完工.传承状况:北溪粉塑主要是为新娘媳妇过三朝回娘家是随带的吉祥物.把根据作品的寓意图

个喜庆而对形状的要求并不高.因袭民间艺人之间没有师徒关系.靠多捏而熟能

生巧

但是,会这项技能的人很少,传承收到了很大的阻碍.5.手工布鞋制作手艺

历史沿革:余姚市布鞋的历史很悠久,做鞋子是旧时女子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成为“女红”

也是姑娘媳妇心灵手巧的标志。溪山村地处四明山腹地因过去人民生活贫困,山民总以草鞋和赤脚过日子。只在过节时全家才做几双草鞋。这也显示一双草

鞋的珍贵.现在虽有塑料鞋,但山区走路总不如布鞋舒服.因此制作布鞋的习俗纸

至今尚存.鞋的工艺流程:1.根据脚的尺寸选剪纸样2.根据纸样剪好布样3.垫好鞋底先切外层边缘,然

后横或竖一排排的切之鞋底切满5.用米粉调糨糊把双层或多层斜面粘在一起。

6.把晾干的斜面和切好的鞋底分别修平.7.缝鞋

鞋面与鞋底对齐用粗线缝牢.使鞋子成品做好8.用鞋楦楦上几天就可用来穿.传承状况:家庭传承,母女好姐妹之间学艺的比较普遍

社会传承,邻居之间姐妹互学技艺.本次调查我们受益匪浅,懂得了如何合作

三.浅谈对非遗保护的认识

从“非遗”自身发展条件看,原材料缺乏、传承人缺失、市场萎缩是普遍面临的问题。

一、首先分析一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1、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许多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以前每到夜间,大伙儿都会聚在树下、弄堂里夜谈闲聊,白天一起到田间劳作,共同交流的时间很多,逢年过节,组织的狮子班、罗汉班、坐唱 班、莲花、舞龙、走马等各种传统行会闹腾得红红火火。而现在这样的生活方式已不多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群众娱乐活动内容越来越多样化,电视节目成了中 老年人的主要休闲生活,网络、舞厅歌厅点据了青少年的休闲时间。这些现代娱乐方式极大地消弱了人们参与传统娱乐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无意间使乡土文化失去了 生存的土壤。

2、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极大的冲击着传统手工业。

现代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不容忽视,包括工具机械的制作、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等各个行业。现在的机械化生产几乎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制作。例如,一些工厂采用机械化大规模生产,把铁水铸入模具,几分钟就完工,降低了成本,传统手工制作根本无法与之竞争。,现在人家里使用的器具都是以塑料制品为多,传统木制品只在婚嫁用品上有市场。解放前,很多城市都有染坊十多家,还不包括一些挑担上门招揽生意的个体染匠,可见盛况一斑。棉花被已经被拆洗更方便,更暖和的被套和羽绒被所代替,逐渐失去了市场。不可否认,经济效益低下,需求市场萎缩,是传统手工业的局限性,上述种种,无不表示,现代工业已经把传统手工业逼入了死胡同。

3、文化传承人后继无人。

当一种行业成为谋生手段时,其经济效益是其发展的重要标准。老艺人多数处于下面三种境地:停业改行的居多;以农业生产为主,有需求时生产;还在维系本行的,显得力不从心,无以为继,收入微薄,日子困顿。因此,多数家长(其中也包括老艺人自己)宁愿让自己的子女到 工厂打工也不愿学习收入微薄的老行当,导致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了人走艺亡的危险境地。

二、浅析如何保护非遗

1在制度层面上,要建立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目前,从全国到地方都认识到了保护的重要性,出台了保护法,启动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名录申报工作,制订了各种奖励制度等等。但这一切保护工作仅仅停留在市一级以上的层面上,乡镇一级的政府到底对此项保护工程该负有怎样的责任,要有什么行动与措施,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扎根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恰恰是最需要基层政府的关怀和帮助的。因此要想做好保护工作,当地政府的保护措施与政策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因为领导的 认识层面不同而有所差异,要在乡镇一级政府形成非遗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保证非遗保护的进行。

2在群众意识层面上,要扩大宣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深心。

多数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不明确,多数被普查到的传承人认识不到自己是某一方面的传承人,甚至有的艺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怀有鄙视的态度,认为是“讨饭生活”,待生活条件稍有好转,就不愿再从事或对外展示了。认识的不足导致了传承人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漠视,对其即将失传也抱着毫不可惜的态度,诚然,让非遗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要加快这个进程,要在各个领域,尤其在农村,用多种方式多加宣传,积极营造非遗保护的氛围,让全社会提高认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在非遗自身的层面上,找准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点,从而充分发挥其优势。

开展非遗普及活动,不失为有价值有意义的双赢之举。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孩子讲讲当地的传说故事,唱唱当地的民 歌民谣,玩玩以前的传统游戏,做做一些简单的传统手工艺,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又是一种保护。教育部在今年将启动京剧进校园推广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各地方可以把此项推广活动引向深入,与本地的非遗相结合,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进入校园。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民 俗旅游,开发旅游的新热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溶入旅游业中,互为依托,互为促进。总而言之,传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挖掘非遗自身优势,不断创新,重新找回市场。蓝印花布原本多用于制作被面,是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的,而现在这种被面已失去了市场,那可以考虑下向工艺品方面发展,如挂件,头巾,围巾,在制作工艺上积极创新,印染的布料,印染的花式花样等方面符合现代人的品味,我相信这门

技艺还是会重新找到市场的。从传承人保护的层面上,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

我们对非遗传承人的关心、爱护与尊重不仅仅是对其进行一些经济上的扶持,更重要的是对其艺术成果的肯定上。作为政府部门多举办各种规模的展示展演活 动,积极地为民间艺术寻找活动场所,搭建表演平台,鼓舞民间艺术家们的信心。发动更广泛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证与命名活动,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副其实,增强其内在的动力。

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论文 篇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是指采用数字采集、储存、处理、展示、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数据库建设、虚拟现实和大数据分析,这些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非遗的记录、保存、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扩大了非遗的传播范围和影响,深化了非遗传播的内涵和层次,提高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水平。现有的研究多是侧重于非遗数字化的技术问题,鲜有从法律视角对非遗数字化进行探讨的。本文希望对河北省非遗数字化的法律保护问题有所裨益。

一、非遗数字化的国内外现状

(一)国外现状

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起草了相关文件草案,为各国非遗数字化工程提供指导。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非遗数字化,并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美国在非遗数字化保护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年,美国全国性虚拟图书馆——“美国记忆”工程对美国图书、手稿、音乐、照片、影像、艺术图片等500 万件历史档案资料进行了数字化。截止目前,能够免费浏览与检索美国黑人历史、妇女运动史、广告、宗教、民间文学等100 多个主题的资料库。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开启了馆藏非遗资源数字化工程,建立了贵重图书图像数据库、介绍日本历史和文化的“日本年历”等非遗数据库。日本奥兹地区狮子舞的数字化保护工程是其中的成功案例。法国积极推动本国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保存发展,,法国文化部启动了非遗数字化工程——“文化、科学和教育内容数字化”,涉及图书、电影、图片、音乐、电子游戏等领域,目的是创建数字化文化产业,创造社会财富。

(二)国内现状

20,我国文化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并纳入文化部“十二五”规划, 年正式启动此工程,该工程由国家层面制定标准,出台技术要求。为了丰富非遗数字化内容,非遗网站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数据库。例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开发出“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等专题数据库。截至底,全国56个试点单位提交数字资源26307条,其中包括文档、图片、音频、视频,国家非遗数据库总量达3.09TB。非遗数字化保护的专业标准也已起草完成,将作为推荐性标准指导全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

地方非遗数据库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河北省自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建立了由普查、名录管理系统为主体的非遗数据库平台,并研发了非遗保护网等应用模块,开发了数字博物馆、网上展館等特色板块。随着各地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推进,非遗数字化成果的传播越来越广泛,其中涉及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也亟待厘清。

二、非遗数字化成果与非遗本身著作权保护上的区别

非遗数字化成果是数据库之类的数字资源,与非遗本身并不相同。 因此二者在著作权保护方面存在诸多区别。

(一)权利主体不同

有关非遗的权利主体,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观点。笔者认为非遗是由特定群体共同创作完成,其权利主体是传承人和非遗创作的来源群体。具体说来包括国家和地方行政机关、传承人。

1.在国家领土范围内、由不特定的大多数国民传承的非遗, 其权利主体为国家。例如:二十四节气,春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等。在一国特定行政区划范围内、由不特定的大多数居民传承的非遗, 其权利主体即为地方行政机关。例如:河北省唐山皮影戏、吴桥杂技,蔚县剪纸,其权利主体分别是唐山市政府、沧州吴桥县政府、张家口蔚县政府。由于地域、环境和文化因素的差别, 一国内部不同地域的非遗千差万别。

2.由特定传承人传承的非遗,其权利主体为该传承人。如浙江的“朱府铜艺”。“朱府铜艺”源于清朝同治末年,被誉为“杭州一绝”,距今有14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传至第五代。“朱府铜艺”这项非遗的权利主体属于第四代传承人朱炳仁及第五代传承人朱军岷这个家族。

非遗数字化资源库的权利主体范围相对明确,必须是参加创作的单位或个人,是资源库的建设者——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及其合作建设者。资源库的建设往往是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实践中,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以支撑非遗的数字化工程,可参考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做法,充分吸纳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参与非遗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同时也可以引进民间资本,建立公共机构和私人投资合作的模式。

(二)权利客体不同

非遗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2条的规定,非遗包括六种类型:前五项为列举性规定,有:传统口头文学及其载体语言,传统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传统技艺、医药等,传统礼仪、节庆等,传统体育和游艺;第六项是兜底性条款——其他非遗。这六类客体并不都是符合著作权的保护条件。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构成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同时要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九类作品之一。例如传统礼仪、节庆就不适合用著作权予以保护。

非遗数字化的形式主要是数据库,包括文档、图片、音频、视频。这些数字化成果具有可复制性,能否构成作品,关键是看是否具有独创性及是否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9种作品类型之一。数据库在我国按照特殊汇编资料给予特别权利保护,如果数据库构成具有独创性的汇编作品,依法产生著作权。文档、图片、音频、视频如果能达到“独创性”标准,分别构成文字作品、摄影作品、美术作品、视听作品,有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构成计算机软件。如作为非遗项目的南通板鹞风筝的数字化,需要通过计算机对哨口的大小、形状以及哨面进风口进行数字化归纳,设计出一套软件程序,再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将哨口雕刻的过程进行数字化编程,通过三维动画展示哨口制作。在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南通板鹞风筝的恢复与再现的过程中,制作者独立创作,对该数字化成果做出实质性贡献,该数字化成果能以有形物质载体复制,构成作品,应当受到著作权的保护。如果数字化成果仅对某些非遗项目通过录制、扫描或其他方式进行简单复制和再现,比如录音录像只是单纯的记录、保存非遗的真实面貌,没有加入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则该成果构成录音录像制品,不具有獨创性,则可以通过相关权进行保护。

(三)权利内容不同

非遗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非遗适用不同的知识产权类型。重庆“铜梁火龙”商标注册,通过商标权保护铜梁龙舞这种非遗。江西景德镇陶瓷协会注册了“景德镇”的证明商标,用来证明和区分景德镇与其他地区的陶瓷制品。湖南“安化黑茶”通过注册集体商标的形式来保护安化黑茶这项非遗。属于国家级非遗的普洱茶制作技艺,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传统技艺、传统医药这类非遗更适合通过专利权保护其传统技艺和制药配方。如“朱府铜艺”第四代传承人朱炳仁对其铜雕技艺申请了60多项国家专利;云南白药申请了多个专利,用于保护其合法权利。对于符合作品条件的剪纸、年画、民歌等则可以通过著作权法予以保护。

而非遗数字化成果如果构成作品,相应的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4项著作人身权,以及13项著作财产权,即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非遗数字化成果如果构成制品,权利人则享有相关权。

(四)保护期限不同

我国《著作权法》将著作权保护期分为著作人身权保护期和著作财产权保护期。其中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时间限制,作者终生享有。除这三项权利之外的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的一般原则是作者有生之年加上死亡后五十年。对于非遗的保护期限,学术界倾向于永久保护。有国外的立法例已经做出了规定。例如,意大利将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保护期限确定为无限期,解决了非遗与著作权保护期限相矛盾的这一问题。而非遗数字化成果的保护期限可以按照著作权或者相关权的规定进行保护。

三、河北省非遗数字化成果的利用

河北省历史悠久,非遗资源丰富多彩。非遗数字化的目的不只是保存非遗,更重要的是大众能够了解、参与非遗,从而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相关政府和部门应当创造多种途径让公众能够便捷、免费的获取非遗数字化成果,以便促进非遗数字化成果的广泛传播。因此,明确非遗数字化成果利用中相关权利人的利益保障至关重要。在对非遗数字化成果进行利用过程中,不管是商业利用还是非商业利用,都不得歪曲、篡改其内容,因为这涉及到非遗权利人及非遗数字化成果的权利人的双重利益。另一方面,一旦利用非遗的数字化成果,比如在影视作品中使用非遗数字化成果或者以此为基础进行演绎创作,需要征得非遗数字化成果权利人的许可并支付相应报酬。

参考文献:

[1]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merican Memory form the Li-brary of Congress.http://memory.loc.gov/ammem/.访问日期:-06-29.

[2]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实验室研究与探索.(8).

[3]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中的版权法律问题研究.广西民族研究.(5).

[4]罗微、高舒. 20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报告.http://www.ihchina.cn/8/53480.html.访问日期:2017-07-15.

[5]吕炳斌、王小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体育与科学.2013(3).

6.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论文 篇六

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指南

(2011-2015年)

国家文物局 二〇一一年

编制说明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提出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遵循需求导向、重点突出的原则,编写了本课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在对以往课题进行系统梳理基础上,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考古领域、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博物馆领域,以及基础性研究和宏观管理及政策研究6个方面,共61个条目。

本指南只规定研究范围和研究方向,申请人进行课题申报时需自行拟定具体题目。

一、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

1.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技术及装备

2.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馆藏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3.金属类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工艺 4.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工艺 5.脆弱陶质文物保护修复共性、关键技术 6.脆弱纺织品保护修复共性、关键技术 7.脆弱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共性、关键技术 8.馆藏壁画保护修复技术及工艺 9.出水文物保护技术

10.近现代文物病害调研及保护技术适用性研究 11.文物鉴定相关技术

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

12.古代建筑、遗址稳定性评价方法 13.木构建筑保护共性、关键技术 14.砖石质文物保护共性、关键技术 15.土遗址保护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 16.壁画保护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 17.重要遗产地预防性保护辅助决策技术

18.数字化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展示和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19.工业遗产、文化线路、文化景观、20世纪遗产调查及保护和利用方法

20.田野文物安全技术防范集成技术与装备 21.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定位、标注、监测技术

三、考古领域

22.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23.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24.古代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25.现代科技在田野考古调查、勘探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26.现代科技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的应用研究 27.现代科技在考古资料整理中的应用研究 28.现代科技在实验室考古中的应用研究 29.考古现场文物应急保护技术和方法 30.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理论与方法

四、博物馆领域

31.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 32.博物馆建筑的工艺设计研究 33.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方法研究

34.现代科技在博物馆陈列展示中的应用研究 35.博物馆教育研究

36.数字博物馆建设与运行机制

37.遗址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博物馆建设理论与方法

38.现代博物馆运行管理研究

五、基础性研究 39.文物病害图谱研究

40.考古与文物保护相关标本库建设研究 41.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 42.文化遗产调查、评估和登录理论与方法 43.文化遗产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 44.文物受损程度评价理论与方法 45.文物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 46.文物病害机理

47.文物保护材料作用机理 48.文物保护材料评价方法 49.文物保护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

六、宏观管理及政策研究

50.文物保护领域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51.文物保护科技贡献率测算方法 52.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学科体系

53.文物、博物馆行业信息化战略与政策 54.文物、博物馆行业标准化建设方法 55.文物保护科技成果转移扩散机制和政策 56.博物馆事业发展战略与政策

57.海外流失文物调查与追索方法及策略 58.社会流散文物管理政策 59.文物执法理论与方法

7.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论文 篇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 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身具有遗存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要素, 在二者的关系上, 遗存价值越大, 潜在的经济价值也越大。因此, 我们在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时, 一定牢记首先要实现其遗存价值, 其次才能谈得上经济开发。[2]但是,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其遗存价值呢?笔者认为这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生活的充分接轨, 加大对现代生活的渗透和影响, 使之充分的发挥其经济价值并融入现代生活里面, 具体来说, 可以从这三方面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长期传续下来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追求。其博大精深, 丰富多彩的内涵, 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3]他主要包括: (1) 口头传说和表述,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 表演艺术; (3)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它的类别主要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4]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的是人类在进化发展的过程中, 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文化信仰, 他并不是一个被淘汰或落后的文化现象, 很大程度上他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精神、一种创造力、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是现代人了解世界文化融合发展与继承优良传统的必要程序。因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1年正式开始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活动, 每两年为一次。[5]中国作为有着5000年未间断传统的文明古国,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最早缔约国之一, 中央政府于2005年连续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重点部署, 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国家“文化遗产日”等具体的保护工作思路。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能确定文化特性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在保障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

我国的昆曲和古琴等已被评选为世界非物资文化遗产, 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民歌长调等, 这些成绩令人感动、鼓舞的同时, 不免让人深思, 问题犹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据着何等的地位, 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 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类似这样的问题并不为人所陌生, 多数情况下当问题摆在面前了, 真正让你花大量精力去研读、进行不确定能否产生回报的投入时, 很多人就退却了, 或者迫于压力照本宣读、形式主义, 不注重地域性及个案的不同特点, 模仿成功案例的运作方法, 最后的结果无疑是适得其反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就已存在, 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 可真正被概括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以与物质遗产相提并论, 获得这样高的认识, 这是近几年的事。为什么具有悠久历史, 对人类有重要影响的非文化遗产到现代才被提升为重要认识?难道是人们对金钱名利看淡之后, 向往安详复古的生活状态吗?我想不然, 记得曾经偶然一次看到的语言——“精英文化的霸权”, 正因为是单一性的保护, 或是现实所必然的理由需要, 从而主动地去遗弃一些地方性文化遗产, 忽略非文本性质的遗产。从农村出来的我们这一代人, 头脑中依稀记得婚礼、丧礼等一些活动中的场景, 像这些非文本的东西在今天看来已只剩微弱的回味, 用不了多久便连记忆也将成为一种奢望。

虽然我们有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 依然敌不过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尤其是在保护的进程评估中, 放在首要位置的便是经济利益, 而商业化的保护模式, 却是现实生活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其中, 就是绝大部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群与团体、个人与机构, 会将思想习惯性的转向利益回报甚至于投资风险的考虑, 完全商业化的进行所谓的保护工作。其结果, 可能出现由于失败, 丧失再次投入和保护的信心, 也有可能使文化整体遗产遭到分散撤离, 使之变质, 或最终导致再一次的被发展的工业、城市所替代, 再一次消逝与遗忘。

贵州表面可以作为成功的案例, 其运作所产生的效应能有多大的生命力?纯粹的商业化开发带动其他产业, 最后文化遗产自身的意义和长远发展又在哪里?因为保护的中心最终是发展, 当世人关注他了, 经济由此上来了, 城市扩张了, 工业强大了, 文化遗产的商业推动力减弱时,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也就会发生逆转, 从我了解的贵州各地方涉及的遗产保护内容中都不约而同的上演着这样相同的情景。

贵州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侗族大歌, 侗族琵琶歌、铜鼓十二调、苗族古歌、苗族芦笙舞、木鼓舞、花灯戏、侗戏、布依戏、刻道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多彩贵州这个平台发光发彩。他所涉及的内容有: (1) 贵州美丽富饶的旅游景点展示; (2) 贵州少数名族服装、风俗、节日等的介绍; (3) 少数名族专有的特色技能比赛 (如苗族同胞们的蜡染、刺绣等) 这涉及贵州的方方面面, 比如有长征文化, 阳明文化, 少数民族风情, 国酒文化, 茶文化等。旅游产品有苗族蜡染, 茅台, 都匀毛尖茶, 安顺三刀, 水晶等”。[6]数以百万记的人, 从这个产业链当中获取了经济上的甜头。正在他们笑得合不拢嘴的时候, 试问, 这还是人民自愿和有意识的在保护传统行为吗?他已经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商业运作, 他的生命力让人担忧, 他只是起到了暂时性的保护。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商业化的利与弊。因此, 我们在运用商业手段的同时, 也应该切切实实的把文本中关于重点是保护、永久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落实到位。商业化运作所产生的价值已经体现, 而定位却有些许晃悠, 如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已经体现, 可真正的坐标却不明确。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时, 我们更应该注重并强调文化现象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应该改变商业化运作在保护过程的中心地位, 地方性的个人和团体需要加强其执行力, 绝对不能照本宣科, 完全模仿, 在经过了对文化遗产的统筹归类后, 重点考虑对这些遗产“为什么保护”“怎么有效地保护”的问题, 也就是对要进行保护对象的历史、价值、意义、以及如何落实确定中心点的考虑。看看贵州最为成功的范例——酒文化, 以国酒茅台领头的各类酒文化早已名闻遐迩, 赢得了市场和声誉。可是还有多少人在把制酒看成文化, 看成遗产, 哪里还能看见亲朋好友聚会, 大碗大碗畅饮的情景, 这些酒被穿上了品牌的衣服, 高档酒是元首们享有的, 中低档酒是名流人士出得起钱的人享用的, 其他人就望梅止渴吧。再如少林寺信仰文化, 他的历史地位、发展进程影响了多少代人, 而今天听得最多的就是对他的价值评估, 怎么筹划着品牌上市融资。现在走进少林寺, 那里还是简单的信仰啊, 早已转变为价值、效益了。虽然我们不可能摒弃商业化的运作, 可是商业化成功保护需要放弃文化遗产自身的意义和特点作为条件的话, 这就是一种狭隘的保护, 不完整和不成功的保护。

我们看到了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利用与效应, 也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广泛性以及在保护的旗帜下存在的弊端, 是执行力不够?是现实社会追求的必须途径?还是商业化的腐化产物?不管是怎样的原因, 我想在保护过程中必须考虑和强化落实以下问题。

其一:弱化商业的中心地位, 始终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为主导地位, 反对纯粹以商业开发为目的的遗产保护, 从而对文化遗产造成毁坏性的行为。

其二:改变由地方政府独立领导、开发商经营的模式。反对只有开发前效益评估没有事后和文化效应的监测评估体系;应该大量的发挥民间团体的力量, 倾听民众的呼声, 监督反映以传承文化为根本性目的行为落实。

其三:大胆创新, 联系实际情况, 杜绝照本宣科, 形式主义。不能笼统的认为不同地区, 不同形态的文化遗产都能以商业化的运作方式进行保护。

其四:加强从上到下的执行力建设, 各级团体、组织态度积极;认真研读、总括地区现有的文化遗产体系并进行分类评估作为一个地区文化的整体, 商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益, 最终也要有一个合理的再分配制度, 不能只重收获不重投入, 总的来说就是长远考虑, 传承为主, 积极创新保护机制, 杜绝商业化领导一切的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严肃的议题, 经济效益、工业化、城市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现实阻碍, 纯粹商业化带来的利与弊, 上面有政策, 下面有对策, 落实中的不得力, 眼睁睁看着一批批绝技和文化消逝。因此, 商业化的运作手段应摆正其坐标、加强执行力建设、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的力量, 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在科技不断发展, 现代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生存危机。本文以多个案例为启发,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代生活的渗透性角度出发, 浅析如何更好的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性,坐标与价值,商业化

参考文献

[1]王松华, 廖嵘.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232.

[3]肖静.高艳玲.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三江侗族大歌为例[J].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6 (2) .

[4]刘茜.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 2005, 2.

[5]朱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 背景, 问题与思路.

8.文化遗产价值探讨 篇八

关键词:文化遗产价值使用价值利益群体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85-02

1、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现状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共26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5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4项。国务院自1961年起共核定并公布了六批共计227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两批共计1028项。其他各级文化遗产也分别由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确立及监管。在各级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当地居民、企业等利益相关群体间出现了各种价值和利益纠纷,学界也对于开发与保护孰轻孰重、如何进行而纠缠不休。究其本质,还是要回到对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认识上。

2、文化遗产价值构成

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广义的文化遗产的价值具有一般物品价值所无法包涵的部分,这一部分可以称为存在价值V1,存在价值相对于全人类、全社会而言,由于其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价值不可定量估计。另一部分可以称为使用价值V2,是文化遗产在开发利用中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相对于开发商、行政主管部门和区域人群而言,即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这一部分价值可定量。

2.1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V1,是由文化遗产相区别于一般物品的特性而产生

其中,又可细分为历史价值V1、文化审美价值V2、科研教育价值V3、情感价值V4。这一系列价值指标,都不可以定量标准衡量,表现为文化遗产的无价,决定了文化遗产需要保护。

2.1.1历史价值V1

历史价值是文化遗产最基本的价值体现,是文化遗产作为“遗产”自身的核心价值。文化遗产反映了其产生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艺术水平,经过了时间的积淀和历史的考验而保存下来,其历史价值是唯一的、不可再造的。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受到真实性、历史沉淀时间、历史地位等因素的影响。文化遗产的真实性越高,保存的越完好(而非还原度高),对于历史的反应程度越高,其历史价值越高:文化遗产的历史沉淀时间越长,历史价值越高;文化遗产所关联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越重大,知名度越高,该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越高。

2.1.2文化审美价值V2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璀璨文化的遺留,其本身具有艺术性,符合人们对于特定文化的审美情趣,具有文化审美价值。文化遗产的文化审美价值,受到艺术风格、文化认同度和稀缺性等因素的影响。文化遗产的艺术风格,代表着该文化遗产的产生时期、所属艺术派别等,其艺术风格越独特,文化审美价值越高:文化认同度,是当今社会对于某种历史文化的认同程度,表现为当今民众对于某种文化元素的偏好,文化认同度低的传统文化,如不加以保护和扶持,就有可能被遗忘,逐渐消失于历史舞台,而认同度高的文化,其相对应的文化遗产也会受到追捧,相应的文化审美价值越高:稀缺性,是指该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稀缺程度,越是稀有的文化遗产其相应的文化审美价值越高。文化审美价值是与当前时代主流的文化审美情趣相联系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1.3科研教育价值V3

文化遗产的科研教育价值,由科研价值和教育性决定。文化遗产作为历史遗留,在考古和文化研究领域,都具有可挖掘的潜在价值。同时,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的体现,对于后人也存有教育意义,例如诸子百家思想、佛教道教文化等,都对后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1.4情感价值V4

对于同源文化而言,文化遗产是相近文明背景的凝结,是同源文化群体寄托对本文明的爱戴与留念的情感载体,与人类寻根探祖的愿望相联系。对于异源文化而言,文化遗产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媒介,满足异源文化群体对于不同文明的好奇与追求,增进异源文化群体间的理解和喜爱。文化遗产具有情感价值,表现为现时人类的情感需求。

2.2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V2

是文化遗产这种特殊的资源,经过开发利用,形成文化遗产产品进入商品市场,通过经营而获得的经济价值。

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具有依附性和潜在性特征,文化遗产具有使用价值V2,首先必须具各存在价值V1,V2依附于V1存在价值越高,使用价值越高,存在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必要条件,这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同时,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又具有潜在性,不是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具有使用价值,也不是所有存在价值高的文化遗产一定具有高使用价值,存在价值不是使用价值的充分条件。只有通过对于文化遗产文化内涵的挖掘、包装、开发,形成文化遗产产品,再经过一定市场运作,才能获得经济收益,从而具备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可以定量的,其价值量受到存在价值V1的影响,同时与文化遗产的开发水平、市场供求关系相关。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又可划分为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

(1)直接使用价值,是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商品化运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开发运营商和区域群体(如文化遗产所在地居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等)所能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

(2)间接使用价值,是由于文化遗产的魅力吸引,而产生的间接的经济效益。如文化遗产所带动的当地旅游业、运输业、餐饮业、住宿业的经济收益,城市形象与品牌的树立,以及进一步带动的投资等。

3、文化遗产的价值相关利益群体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活动的遗留,反映人类文化的精粹和发展过程。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而关系到全人类、全社会、各文明,文化遗产存在价值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利益主体为全人类,是一种公共利益主体,政府有义务以财政支撑保护并监督调控其利用,为全社会提供文化共享平台。

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带来经济收益,其利益主体为相关

行政主管部门、开发运营商和区域群体等。这些利益主体各自追求的目标又各有不同,导致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利益关系的混乱和盲目,经常出现侵害一方利益主体或者公共利益主体权利的情况。行政主管部门对于监管权的层层下放和多头管理现象,导致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督不力。地方行政追求创造高GDP、地方官员追求在任期内做出政绩,都易导致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中的短视行为。相应的,开发运营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不可能也无力为保护“属于全社会、全人类的”的文化遗产而买单。区域群体如文化遗产所属民族、地区居民等,追求的是生活水平的改善,但由于该利益主体个体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他们的利益应由公共代理人(政府)来保护,但与此矛盾的是,他们的目标与政府的目标不能完全一致。文化遗产使用价值各利益相关主体追求目标的矛盾,正是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难题的关键。

通过对文化遗产价值构成的分析可以看到,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必要条件,所以公共利益主体至上的原则不应被打破,即对于文化遗产,首先应该是保护,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遗留,任何主权国家、地方政府都应有义务保护其永续存在,为全社会可享;当代人有义务让下一代人也拥有享受此项遗产的权力。使用价值之所以得以实现,V2相关利益群体的经济利益得以获取,也是以存在价值的存在为基础的,这些经济利益不仅仅得益于当代对文化遗产的开发,更是得益于历代对于该项文化遗产的保護与传承。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资源开发方式也在逐步转型,原有的粗放型开发方式在向可持续性的开发过渡,在这期间,更需要政府作为主导来指引我国璀璨文化遗产的前途。认清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有利于从根本上确立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针。

(基金项目: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10YB15),江苏省文化产业产权交易市场研究。

徐州工程学院科研课题(XKY2010305),江苏省文化市场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EB/OL].http://www.sach.gov.cn/tabid/95/Default.aspx.

[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EB/OL].http://www.sach.gov.cn/tabid/96/InfolD/16/frtid/96/De—fault.aspx

[3]国家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EB/OL].http://www.ihchina.cn/inc/guojiamingluJsp.

[4]郑易生.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利益[J].中国园林,2002.2.

[5]施国庆,黄兆亚.城市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探析[J].特区经济,2009.11.

[6]宋峰,杨成.遗产本体价值的回归[J].文物世界,2009.1.

9.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九

第一批(2001年)

昆曲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牡丹亭》、《长生殿》成为传统的保留剧目。昆曲表演用锣鼓、弦索及笛、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昆曲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作两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第二批(2003年)

古琴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琴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和中国的书画、诗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弹奏古琴往往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冥思、个人修养以及挚友间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

从早期的文学作品以及考古发现中,可以得知古琴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的演奏是一种高雅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它成了一种贵族和文人的精英艺术,而不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表演艺术。实际上,古琴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因为它是中国文人所必需的素质修养“琴、棋、书、画”当中的一种,且位居其首。古琴艺术吸纳了大量优雅动听的曲调,演奏技法复杂而精妙,而且有着独特的记谱法,大量乐谱都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

古琴有七根弦,十三个徽,通过十种不同的拨弦方式,演奏者可以演奏出四个八度。古琴的演奏有三种基本技巧:散、按、泛。“散”是空弦发音,其声刚劲浑厚,常用于曲调中的骨干音;“泛”是以左手轻触徽位,发出轻盈虚飘的乐音(泛音),多弹奏华彩性曲调;“按”是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按指可以改变有效弦长以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同一个音高可以在不同弦、不同徽位用散、按、泛等不同方法奏出,音色富于变化。

第三批(2005年)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5年11月2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我国政府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全票通过,成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集歌、舞、乐于一体。“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 其以 “十二木卡姆” 为代表,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这十二套大曲分别是: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且、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木卡姆。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第四批(2009年)

在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端午节、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妈祖信俗、南音、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粤剧、格萨(斯)尔、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西安鼓乐、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呼麦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中国篆刻

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并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也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深受中国文人及普通民众的喜爱。篆刻艺术作品既可以独立欣赏,又在书画作品等领域广泛应用。

2、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3、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4、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它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今天,剪纸依然是中国百姓用以表达意愿、思想和情感的方式或形式,它介入当代民俗活动,呈现出互动的活力和再创造的面貌。

5、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由这种技艺所构建的建筑及空间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的认识,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审美意向,凝结了古代科技智慧,展现了中国工匠的精湛技艺。这种营造技艺体系延承七千年,遍及中国全境,并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代表。

6、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它采用“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如龙袍。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有着完整的体系,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见证。如今,因灿若云霞而得名的南京云锦,依然作为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经典,用于高端织物的织造,为民众所喜爱。

7、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各种活动因地而略有不同,湖北省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省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和浙江等全国广大地区均各具特色。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

8、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9、《格萨(斯)尔》

《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完成人间使命,最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凭借杰出艺人的说唱,史诗流传千年,主要流传于中国西部高原地带的广大牧区和农村。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以及其他相关族群关于自然万物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藏族等族群普通民众共享的精神财富。

10、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包括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众低独高”是其传统的声部组合原则,优美和谐是其鲜明的艺术品格,歌师教歌、歌班唱歌呈全民性的传承方式。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

11、花儿

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它用汉语演唱,在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公元1368年前后)。由于音乐特点、歌词格律和流传地区的不同,又被分为“河湟花儿”、“洮岷花儿”和“六盘山花儿”三个大类。人们除了平常在田间劳动、山野放牧和旅途中即兴漫唱之外,每年还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民歌竞唱活动——“花儿会”,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与情感交融的特殊价值。

12、《玛纳斯》

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传唱千年,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演唱异文繁多,篇幅宏大,其中最有名的是玛纳斯及其后世共8代英雄的谱系式传奇叙事,长达23.6万行,反映了柯尔克孜人丰富的传统生活,是柯尔克孜人的杰出创造和口承“百科全书”。相关社区的传统节庆、民俗活动是其主要的文化空间。

13、妈祖信俗

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公元987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因救海难而献身,被该岛百姓立庙祭祀,成为海神。随着航海业发展和妈祖影响扩大。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该信俗传播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2亿多民众所崇拜并传承至今。湄洲岛是妈祖祖庙所在地。

14、呼麦

呼麦是蒙古族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呼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呼和浩特及新疆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居住地。蒙古国、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等地区和国家也能听到这种方式的歌唱。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歌唱形式,呼麦是蒙古族人杰出的创造。它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层的哲学思考和体悟,表达了蒙古民族追求和谐生存发展的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15、南音

南音是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南音用泉州方言演唱,主要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以“乂工六思一”五个汉字符号记写乐曲。现存的3000余首古曲谱,保留了自晋(公元265-420年)起至清(公元1644-1911年)历代不同类别的曲目。音乐风格典雅细腻,其演唱形式、乐器形制、宫调旋律、曲目曲谱及记谱方式独特,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南音是相关社区广大民众珍爱的文化遗产。

16、热贡艺术

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是藏传佛教的重要艺术流派。肇始于13世纪的热贡艺术,主要分布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流域的吴屯、年都乎、郭玛日、尕沙日等村落,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热贡艺术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为信仰藏传佛教各族僧俗群众所喜爱。它承载着热贡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是相关社区广大民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7、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

蚕桑丝织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五千年来,它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传统生产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至今还保存在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的太湖流域(包括杭州、嘉兴、湖州和苏州等市)以及四川省的成都等地区,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8、藏戏

藏戏是带着面具、以歌舞演故事的藏族戏剧,形成于14世纪,流传于青藏高原。常演剧目为八大传统藏戏,内容大都是佛经中劝善惩恶的神话传说。藏戏原来流传于民间,由艺人口传身授,在广场或寺院中演出,后来建立了专业剧团,出现了舞台演出形式,这两种演出样式都为藏族群众认可和喜爱。藏戏承载着藏族文化的血脉,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是他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包括原料的粉碎、淘洗、陈腐和练泥;器物的成型、晾干、修坯、装饰、素烧、上釉、装匣、装窑;最后在龙窑内用木柴烧成。在原料选择、釉料配制、造型制作、窑温控制方面,龙泉青瓷具有独特的技艺。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服务人类生活,其成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陈设瓷、装饰瓷、茶具、餐具等,是烧制技术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龙泉窑烧制的“粉青”、“梅子青”厚釉瓷,淡雅、含蓄、敦厚、宁静,是中国古典审美情趣的表现。

20、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是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具有质地绵韧、不蛀不腐等特点。自唐代(公元8世纪初)以来,一直是书法、绘画及典籍印刷的最佳载体,至今仍不能为机制纸所替代。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有108道工序,对水质、原料制备、器具制作、工艺把握都有严格要求。这一技艺经口传心授世代相传,不断改进,与多种文化元素结合,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促进民族认同和维护文化多样性有重要的作用。

21、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鼓吹乐。乐队编制分敲击乐器与旋律乐器两大类,演奏形式分为坐乐和行乐。至今使用着唐(公元618年—907年)、宋(公元960年—1279年)时期俗字谱的记写方式。乐曲结构庞大、风格典雅,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22、粤剧

粤剧是用粤语演唱的戏剧样式,有300余年的历史。粤剧吸纳了多元的音乐、戏剧元素,将梆子、二簧声腔与粤方言音韵予以最完美的结合,创造性地拓展了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迥异于中国其他戏曲剧种。作为粤方言区中最具影响力和海外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戏曲剧种,粤剧以多样而独特的演剧形式,渗透在岭南的传统和现代生活中,成为族群认同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23、羌年

羌年是中国四川省羌族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祝活动。节日期间,羌族人民祭拜天神、祈祷繁荣,展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对自然的尊重,并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在释比(神父)的细心指引下,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举行庄严的祭山仪式,杀羊祭神。然后,村民们会在释比的带领下,跳皮鼓舞和萨朗舞。活动期间,释比吟唱羌族的传统史诗,人们则唱歌、喝酒,尽情欢乐。新年之夜,每个家庭的一家之主会主持祭拜仪式,献祭品和供品。通过庆祝新年,羌族的传统、历史积淀和文化信息得以继承和传播,族人的社会习性得以巩固,羌族人民也借以表达了对所有生灵、对祖国和对祖先的尊重与崇拜。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迁徙活动日益频繁、年轻人对羌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不断减弱,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庆祝羌历新年的人越来越少;2008年汶川大地震摧毁了许多羌族村庄,羌族人民聚集区遭到严重破坏,羌历农历新年也因此陷入岌岌可危的状态。

24、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是以传承人对环境以及结构力学的认知体系为基础,采用原木材料,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木拱桥的建造工作由一名木匠师傅指挥,其他木匠操作完成。木匠工艺按照严格的程序,通过口头传授和个人示范流传下来,抑或通过师傅对学徒的教授或是作为家族手艺,代代相传。作为传统工艺的载体,木拱桥既是传播工具,也是传播场所。它们是当地居民重要的聚集场所,人们在木拱桥上交流信息、开展娱乐活动、举行祭拜仪式,从而加深了感情,凸显了文化特征。中国传统木拱桥营造的文化空间提供了一个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了解与互相尊重的环境。但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木材稀缺、可用建筑空间不足等因素威胁到了木拱桥工艺的传承与存活,这一传统已有所流逝。

25、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它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黎族妇女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习扎染经纱布、双面绣、单面提花织等纺织技艺。母亲们通过言传身教,传授技能。黎族妇女仅凭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和对传统样式的了解来设计纺织图案。在没有书面语言的情况下,这些图案便成了黎族历史、文化传奇、宗教仪式、禁忌、信仰、传统和民俗的记录者。黎锦是黎族重要的社交、文化场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一些宗教仪式和各种节日,特别是婚嫁场合。每逢这些重要日子,黎族妇女都会为自己设计服装。作为黎族文化的载体,黎锦的传统纺织技艺是黎族文化遗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近几十年来,掌握织、绣技艺的妇女人数急剧减少,黎锦的传统纺织技艺正濒临灭绝,急需给予保护。

第五批(2010年)

1、中医针灸

针灸是传统中医的一种医疗手段。针灸理论认为,人体如同一个由各种经络连接起来运行的小宇宙,通过物理刺激经络,有助于促进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并为患者带来健康。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用毫针等针形工具刺入穴位或患病部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在临床上针法和灸法经常配合使用。中医针灸的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针灸在师徒之间或家族成员之间,通过口头讲授和实际演示进行传承。目前,针灸的传承也包括在了正规学历教育系统中。除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之外,针灸在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地区也有实践。

2、京剧 京剧是一种融合了唱、念、做、打的表演艺术。在中国各地都有广泛的表演,但北京、天津和上海仍是主要的演出中心。京剧的唱、念主要使用北京方言,剧本则遵循一系列注重形式和韵律的严格规则而创作。各剧目讲述有关历史、政治、社会和生活的故事,在娱乐的同时也传递信息。音乐在京剧中起到关键作用,不仅可以控制演出的节奏、营造出特别的气氛,而且还可以塑造人物并引导故事的发展。“文场”使用管弦乐器,如音质高亢的京胡和长笛,“武场”则使用班鼓、大锣等打击乐器来烘托。演出的特点是演员表演公式化具象征风格,这些都是通过既定的手、眼、身、脚动作编排来展现的。传统上,舞台布景和道具极简化,但服饰华丽,脸谱夸张,并用简洁的符号、颜色和图案来描绘人物的个性与社会身份。京剧主要是在师徒之间进行传承,徒弟通过口头指导,观察和模仿学习基本表演技能。京剧被视为中国传统社会戏曲审美理想的集大成者,并且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广泛认可。

3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麦西来普

在维吾尔族人民中流行的麦西来甫,主要集中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是传递维吾尔传统习俗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完整的麦西来甫主要包括丰富的传统习俗和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鼓乐民俗、杂技、口头的文学作品、饮食习俗和游戏。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是麦西来甫中最广泛的艺术形式,它将音乐、舞蹈,娱乐结合于一体。麦西来甫不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传统习俗,而且具有传播艺术和道德风尚的社会作用。它扮演个“法庭”的角色,调解冲突,惩罚不守规范的人,维护社会道德标准。那些自愿参加的表演者,通过麦西来甫,将自己的习俗和文化内涵传承给所有的维吾尔族人。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导致的社会的转变、国内外文化的冲击、维吾尔年轻人到城市寻找工作,表演者自身的生存严重受到威胁,数量急剧下降,同时那些懂得传统习俗和丰富经验的传承人数量也迅速减少。

5、木版活字印刷术

中国的木版活字印刷技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术之一。木版活字印刷术主要传承于浙江省瑞安县,最早是用来汇编和印制族谱。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根据稿件的需要把字模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取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此项技术需要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及精通中国古汉语语法。女人们负责裁纸和装订,直到将整个族谱制作完成。年复一年,木工匠将大批的木块和印刷设备带到当地祠堂,在这里他们手工编印族谱,最后举行一个仪式标志着族谱制作完成,然后制作人将其锁进一个盒子并保存。木版印刷技术的传承靠世世代代在制作过程中的笔记和口授传递,然而对于技术的熟练掌握、密集的训练要求、低廉的劳动回报、计算机普及对于印刷术的冲击和对编写族谱热情的减退,都导致了手艺人数量的骤减。目前,只有7位超过50岁的工匠还保留着整套印刷技术,如果再不加强保护,传统技艺将会很快消失。

伊斯兰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每年在夏秋之交举行,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它源于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现已成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民间体育活动的隆重集会。

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由石头垒起,上插树枝、柳条。树枝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布条和纸旗,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祭敖包时,在古代,由萨满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人旺年丰。蒙古族青年男女在活动中互表爱慕之情。

举例:

启蒙运动 法国革命 马赛曲

启蒙运动是18世纪发生的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核心是理性诉求,要求以理性判断任何一个事务,反对教会和君主专制、主张以法律规范人律社会活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启蒙运动为法国革命作了舆论准备。1789年发生的法国革命推翻了以封建等级制度为基础的旧秩序,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和制度。(2分)革命时间,国内外贵族试图用武力推翻革命。法国人民奋起保卫革命,马赛曲就是马赛人民为保卫革命走上前线时创作歌唱的,这首歌曲长期被作为革命的象征,并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国歌。(2分)

1.美国独立宣言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 美国联邦制度(6分)参考作案:

1776年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的代表在第二次大陆会议上通过了《独立宣言》,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2分)这个国家采取了邦联制,各个州的权力很大,而中央政府的权力很小,对美国的内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1787年宪法(2分),建立了中央政府与各州分权的联邦制度,联邦政府主管外交、国防和涉及全联邦及各州间的事务,其他事务由各州自行处理。(2分)1787年宪法为美国在其后两百多年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209个字)2.市场经济 公平效率(6分)

3.印欧语系 日耳曼语族 诺曼征服 现代英语(8分)4.论语 老子 佛教(6分)

5.社会保险 新医改 扩大内需(6分)6.碳排放 温室效应 清洁能源(6分)7.好莱坞 美国电影学院奖 艾美奖(6分)8.进化论 达尔文 社会达尔文主义(6分)

一、应用文写作(40分)

根据下面的文字说明写一篇450字左右的应用文,要求包含标题、正文、结尾语、落款等几个要素。

XX省教育委员会接群众反映,提出小学入学年龄不能卡得太死,不能以某一天,如8月31日作为可以入学的年龄标准,这样差一天就可以在学龄上差一年。该教育主管部门责成某教育科学研究所进行研究,看是否可以按心理年龄入学。经过研究调查,研究所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相关建议上报。请为此起草一份答复性的报告,说明两种入学年龄的优缺点、实施可行性、实施成本。注意要写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机关、正文、结尾语、落款等公文要素。

(这一部分除上要应用文要素外(10分),要求主题鲜明(5分),思路清晰(5分),文笔流畅通顺(5分)。总体印象15分。

二、现代汉语写作(60分)

读下面短文,以“创新不易”为题,一篇现代文,题材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800字。

既成的事物,即使并不优良,也会因已被习惯所适应而不断坚持。而新事物,即使更优良,也会因不适应于旧的习惯而受到抵制。对于旧习俗,新事物好像陌生的不速之客,它很容易引起惊异的争议,却不易被接受和欢迎。

上一篇:当代工笔花鸟画赏析下一篇:《三峡》课内语段阅读题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