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后感!

2024-09-19

《城南旧事》读后感!(共9篇)

1.《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一

周末,刘老师推荐我们观看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影——《城南旧事》。我怀着好奇心,和妈妈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电影里的故事情节深深得打动了我,我情不自禁地流了眼泪……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代,距今有1了,百年前的北平,跟今天太不一样了。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惠安馆,小小的四合院,发生了一场悲欢离合的故事。惠安馆的主人公是一个叫秀贞的疯子,她在爱情上被情人抛弃,独自人们承受着人们舆论的鞭打;在亲情上却又要遭受女儿被遗弃的晴天霹雳。秀贞的女儿小桂子常常遭到养父母的毒打,她们俩都非常地不幸。最后她们俩在英子的帮助下相认了,但却不幸地被火车撞了。“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展现出一幅夕阳映影下的老北京风俗画面。

在这个故事里,我觉得英子是一个纯真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她用充满童趣的眼光看待生活,充满了诗意。她没有因为秀贞是一个疯子,而看不起她、远离她;也并没有因为小桂子是个身世凄惨的孩子,而不愿意和她做朋友。相反,英子却非常地喜欢她们、帮助她们……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和妈妈一起讨论了秀贞和小桂子的结局,妈妈说:“这是一部悲剧,因为她们俩刚相认就被火车撞了。”我反驳道:“才不是呢!她们可以去和天堂的思康(小桂子的爸爸)相聚。也许,只有这样才是对秀贞和小桂子来说是一种解脱,从此不再受这人世间的痛苦和折磨。”

2.《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二

台湾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世纪中期的台湾文学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转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方面,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来到了台湾, 一大批文人、军政要员也随着国情的重大变化迁到了台湾这个对他们而言无比陌生的地方,同时也改变了台湾文坛原有的结构和创作队伍。而政治方面,国民党退台后对台湾政治实施高压政策,即便只是写了一篇批评时政的文章,也会惹来杀身之祸,在这种高压政策的影响下,民众的人身自由思想自由都受到了极大的禁锢。在经济方面,美国为了增强台湾与大陆抗衡的经济实力,加大了对台湾经济援助的力度, 这一措施推进了台湾的工业化进程,对稳定台湾的政治局势和经济形势起了积极作用,这种做法使当时的台湾人民对美国政府产生了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在文学方面就反映为“现代主义”流派在台湾的滥觞。在这种环境下,许多离开故园, 离开亲朋好友来到陌生的台湾的大陆知识分子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刺激,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惶恐和担忧。他们虽然身在台湾,但内心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故土,由于内心的对故乡的思念无处抒发,他们只好把这种思念寄予文字,用文字来表达思乡之情,谱出望乡之曲,“乡土文学”由此便风行起来。 林海音的这部《城南旧事》便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一、对民俗民风的留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英子是她的小名,祖籍是台湾省苗栗县,但她是出生于日本的,不久随父母迁回台湾,5岁又随父母迁到北京,北平是林海音成长的地方,无论是小说中英子曾住过的椿树胡同、还是帘子胡同,满满都载着林海音对二三十年代老北平的深深的思念与眷恋。从英子第二次看见妞儿,她们的对话便可以看出 :

“你就住在那条胡同里?”

“恩。”

“第几个门?”

“一、二、三、四,第四个门。到我们家去玩。”[2]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平过去的建筑风格 :“北平过去就是由千千万万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对面,平排并列有序地组成,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间必要留出通道这就是胡同”,这种四合院与小胡同是英子从小居住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在中国建筑史上独具特色的地方有着英子的爸爸妈妈, 有着自她出生起就在照顾她的宋妈,还有名叫秀贞的比她大很多的姑娘,这都体现了北平当时的民俗民风,也为整篇小说交代了主人公英子的成长背景,这种能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日益式微的民俗文化和旧光阴的生活气息,使城南的民俗民风融入了字里行间,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北平淡淡的风情,林海音就是用这种充满浓浓的怀旧气息的故事背景与作者平静的叙述方式相结合,让她的童年、她的思乡意绪使读者深受感染。

由于儿童时期的英子是在北平长大的,她学到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妈妈却操着一口带着闽南口音的普通话“买一斤租漏,不要太回”;英子想去惠安馆玩时,爸爸用客家话“做唔得!做唔得”来拒绝她 ;宋妈也说不准普通话,因为她不是北平长大的人。[3]作者通把英子标准的普通话与父母、奶妈带着各种口音的普通话作对比,突出了英子对北平民俗民风的崇尚。“我们从骡马市大街回来,穿过魏然胡同、西草厂,到了椿树胡同的井窝子”英子走过的这些地方, 充满着老北平的风俗特色,还有小英子看到的“打糖锣的来了,他的挑子上有酸枣面儿有印花人,有山楂片儿,还有珠串子,都是我喜欢的。”[4]在平淡的文字之下,竟把老北京的韵味勾勒得淋漓精致,似乎有一个满载着哀愁与童真的小女孩把她心目中最美的地方向我们缓缓道来,无关时代的变革,无关世俗的嘈杂,满满的只是对这座皇城的眷恋。

二、对人情之暖的怀念

林海音在北京成长,从小女孩到成为女人,结婚生子, 她的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在北京渡过的,她的人生经历自然就影响了她对北京的看法,作为一名台湾文学作家,“乡土文学”的代表作者,对于林海音来说,台湾和北京是她的双重故乡,但真正让她成长,让她感知到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 是她在北京时发生的人和事,在她内心的最深处,最使她魂牵梦萦的是北平,那个她成长的地方,那里曾经有陪伴她成长又教会她成长的人。妞儿是英子的玩伴,家境颇富裕的英子常常找衣服破破烂烂的妞儿一起玩耍,“我们俩露着一起笑,一边瞎说着心肝心肝的,也闹不亲是什么意思”。[5]孩童的世界是简单的,没有功名利禄的纠缠,也没有等级的分界,英子因为不想妞儿再受尽养父母的虐待,才会带着妞儿去秀贞的家认亲,还把把妈妈最宝贵的金镯子偷给她们作为盘缠,这是英子对妞儿的情感,如此的真挚,如此温情。小说中有一段话描写了英子在妞儿离去后她的表现 :

“声音越细越小越远了,洋车过去,那一大一小的影儿又蒙在黑夜里。我趴着墙,支持着不让自己倒下去,雨水从人家的房檐之落在我的头上、脸上、身上,我还哑着嗓子喊 :

‘妞儿!妞儿!’

我又冷,又怕,又舍不得,我哭了。”[6]

年幼的英子在最后似乎意识到互相陪伴对方的友情在秀贞带着妞儿走了后会不复存在,她追着马车跑,却发现自己是无法追上的,妞儿与她的温情,从此也只能留在记忆中, 用来怀念。

英子去捡球时在一片丛林里看到了小偷儿,在于小偷儿聊天的过程中,她知道小偷儿是为了品学兼优的弟弟能够漂洋过海去国外读书,为了家里的老母亲能生活得好一点才会选择来偷东西,从小被教育偷东西的就是坏人的英子突然迷茫了,这样一个为了当好人而变成坏人的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当英子与小偷儿成了朋友,约好了“我们看海去” 时,小偷儿偷到的赃物在草丛里被警察发现了,小偷儿被抓了起来,更戏剧性的是,小偷儿的赃物被发现是英子无意中透露给警察的线索,小偷儿从此也就从英子的童年里离去了,而我们看海去的那个约定也不复存在。也许是听到说别人说小偷儿偷别人的东西,是一个坏人,也许是听到妈妈教育她坏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很多人都说孩子哪分地清什么样的是好人还是坏人,但从英子的角度看来,这个坏人在某一方面,他也是好人。小偷儿的离开使英子又少了一位朋友, 无论大人们怎样评论小偷儿,但英子长大后想要写的那本书里,小偷儿扮演的依旧是她的朋友的角色,依旧是与她约定看海去的朋友。“我们看海去”的那个约定虽然已经不可能实现了,但英子与小偷儿建立起来的感情还是会存在在英子的心里,用来怀念。

在英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有一位叫“宋妈”的人待她如亲生儿女一般照顾着她,林海音把宋妈这个角色设置成了一个具有悲惨命运的女性形象,她一直在外面赚钱养家,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的孩子一个已经送人了一个已经死了,而这位“宋妈”最后还是选择了跟那个没出息的丈夫回去生儿育女,选择了离开英子的家时,英子的人生中一个对她而言像亲人一样重要的人又离开了她。妞儿、秀贞、小偷儿、宋妈还有她的父亲,都在英子的成长过程中以各种方式离开了她成长的世界,这一个个曾经让她深感人情之暖的故事,最后只能存在她的童年记忆里,即便日后长大了,她拨开时光的尘埃,她还是能看到那闪亮亮的存在她记忆里的关于皇城脚下,那些人,那些事。

三、对小说中乡愁独特性的分析

自古以来,乡愁的主题就不断的出现在文人骚客的文学作品中,那为何说《城南旧事》中的乡愁是独特的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存在心理学探索》中有这样的看法,他认为“每一个人在他内部都存在两套力量”。从心理需要层次来看,第一套力量对应着自然、母亲,源于安全、归属需要 ; 而第二套对应着社会、父亲,来自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7]在上文中我提到了当时台湾的社会状况,林海音从大陆来到台湾生活,其实她的内心是充满迷茫与不安的,然而由于这种对陌生世界的迷茫与不安所产生的乡愁是她在自我实现受到阻碍的时候,她渴望能够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的表现。乡愁作为一种意识、一种思想,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早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已经有家园的观念,选择在自己祖先时代生活的地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生活在一起,林海音的乡愁不仅仅只是对家园的一种思念,更是20世纪50年代漂泊不定、 远离家乡的人的心境表现。林海音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具有强大向心力的乡愁,其实更是强烈的民族意识的体现,表达了他们渴望回归故园、渴望台湾与大陆统一的愿望,也是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的一篇文学作品

四、结语

“长亭外 / 古道边 / 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 / 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 / 地之角 / 知交半零落 / 人生难得是欢聚 / 唯有别离多。”[8]这首广为人知的《送别》出现在小说中。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所表现出来的乡愁是通过对民俗民风的描述与人情之暖的叙述来表现出来的,这种乡愁有别于马致远直抒胸臆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也有别于李白曲折有致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城南旧事》 中的乡愁不慷慨、不激昂,林海音只是把英子的童年缓缓道来,有温情,有悲伤,简单平淡的语言,却无一字不在向我们、 向它自己、向整个动乱的社会倾诉乡愁,找寻故园。

摘要:《城南旧事》是一部通过对大陆的风俗文化与往日生活的景象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怀乡之情的作品。作者通过对故乡之情和人情之暖的把握,向我们述说着一位小姑娘与疯女人秀贞、藏在草丛中的小偷儿、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毛驴回家的宋妈以及慈爱的爸爸的故事,在平静的叙述背后我们分明感受到了林海音对随风而逝的童年、故园、还有亲朋好友怀念与留恋。本文结合20世纪中后期台湾社会环境的状况以及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向我们娓娓道来的对民俗民风与人情之暖的留恋,分析其中的独特的乡愁意绪。

3.《城南旧事》跨越两岸 篇三

应凤凰

台北教育大学教授。在台北出生,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美国德州大学东亚系文学博士。留学前在台北《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工作,现在大学教书。喜欢收集文学书,也整理过几本台湾文学史料。

名著之诞生

由于须等“改编电影”或“改革开放”之后的80年代才读到《城南旧事》,大陆读者一般不大留意其写作及成书年代。其实书出很早,首次发表更早在国民党刚从大陆撤退来台的50年代。这是国民党统治台湾“第一个十年”,也是被许多文学史书认定是“推行文艺政策”而生产许多“反共怀乡文学”的年代。

与其它军中作家写作环境大不相同,林海音原籍台湾苗栗,出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京长大,毕业于北平世界新闻专科学校。1948年她带着一家大小从北京“回到台湾”。缘于北平新闻资历,她进入台北联合报工作,从1953到1963十年间,除了是家庭主妇,还是报纸副刊主编。在战后初期,林先生是台湾文坛唯一一位女性副刊主编。也在这工作岗位上,她完成了脍炙人口的《城南旧事》。

此书写作时间在1957到1959年之间。一般人不知道的是,这部书其实“分段分开”发表,由于结构特殊且富于弹性,也因作者家庭工作两忙,抢着零碎时间写作,甚至拆开来单独成篇,分别在不同杂志与副刊上发表。

结构之特殊

《城南旧事》是一部追忆童年往事的经典。以童年居住的“北京城南”为时空背景,以小女孩“英子”(作者本名林含英,林海音是笔名)一对童稚的眼光看世界,全书用“第一人称”叙述观点。

它兼有“散文风格与小说形式”──从书中回忆“旧事”,自叙童年生活的笔触来看,堪称一部优美散文。但林海音也不反对读者将它当作“自传体小说”,因为写的是她经历的人与事,既有高潮迭起的情节,也有生旦净末各种角色。

例如全书由四段故事组成:依序是“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以及“驴打滚儿”。各段情节集中,各有一中心人物:如惠安馆的“秀贞”、我们看海去的“贼”、驴打滚儿的“宋妈”,加上第三段的兰姨娘。这群人物围绕在英子身边,读者是通过主角的眼睛,来看他们的声音笑貌。由同一个叙述角度贯串全书,合于长篇小说的条件。可见作者是先搭好一部长篇架构,再逐段逐篇完成。也看出林海音作为主编兼主妇的聪明与巧思:时间零碎只有将长篇分段完成。此书第一版上市于1960年7月,由台中光启出版社印行。五十年前的初版本目前早已绝迹,连旧书市场也难见踪影。

成长小说之代表

此书除了文类上“既是小说又是散文”,结构上“既是长篇又是短篇”,主题上,也可说既是女性意识小说,又是“青少年成长小说”。主角小英子还是懵懂的孩子:一個好奇的旁观者。就第一人称写法,她是叙述主体。随着故事发展,主角一步一步经历着复杂的成人世界,也随之逐步成长。

故事背后传达的女性意识也很明显。英子是个聪敏的女孩子,天生一双同情弱者的大眼睛,敏于看见其它被欺凌的女性。《城南旧事》四段中,女性故事占三大段,包括老中青三代不幸女人的三种典型。追问她们不幸的源头,直接间接都与男人有关(如秀贞被欺与宋妈被骗)。从这个角度看,小说的精神主题不但不过时,而且十分新颖,与新世纪社会思潮同步,一点也不落伍。

《城南旧事》各段主角最后都离英子而去。小说末段:“爸爸的花儿落了”,写英子一个人问路至病房看望父亲,也独立面对爸爸去世。每段情节最后都是别离,英子也从生离死别的人生道路渐渐长大。难怪吴贻弓导演改编的电影,全片用“送别”的音乐:长亭外,古道边,荒草碧连天……,来传达原著精神。

版本之丰富

很少文学作品像《城南旧事》这般多面向,不同年龄层都喜欢阅读:既是成人读物,也可当儿童读本。我手上就

有一本注明“新加坡学生读本”,以林海音童年照片作封面的书,一般书店很少见到。而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的“电影剧本”,用手绘小女孩作封面,同样清新可爱。

由《城南旧事》衍生的艺术作品,除了电影,还有音乐创作录制的CD。画家按原著也完成各种成人或儿童绘本。文字版本同样繁复多样,除了前述小说原著及电影剧本,更有不同文字译本,如日文、英文、德文等版本。像电影的得奖,1999年德文版《城南旧事》亦获瑞士颁赠“蓝眼镜蛇奖”。

关于图书,台湾版本流变史里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文坛佳话”。林先生在世的时候,一个让外人很难理解的现象是──同时竟有两种版本的《城南旧事》在市面流通,其中之一还是林海音自己主持的“纯文学出版社”版本。

当代出版史少见“一书两版”合法流通的奇异现象,而作者自己还是出版家。原来台北尔雅出版社主持人,作家隐地(本名柯青华)是林先生晚辈,也是她主编杂志时代的投稿人兼帮手。隐地拥有自己的出版社以后,成了同业兼好友。1983年他说服林海音在“纯文学版本”之外,让他的“尔雅”也有荣幸印这本名著。他认定如此做既可扩大林先生的读者层面,也能增加尔雅声望。事后证明,林先生慷慨同意乃明智之决定。后来“纯文学”结束营业,作者也去世,《城南旧事》不但持续流通市面,更长期高居尔雅丛书最畅销榜,家属版税源源不绝。

作家形象永远不老

《城南旧事》改编电影上映在1982年,两岸频繁往来要等到上世纪90年代。林海音这时访问了北京,大陆读者终于有机会亲睹作家美丽风采。

80年代末两岸还不通,我能看到电影,还是在林先生家中,靠她“悄悄安排”三五好友,私下观赏她收藏的录像带。还记得大家一边观看时,当片头出现一段女性独白,由一个苍老的声音缓缓念着:“我是多么想念住在北京城南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林先生坐在一旁看着,不以为然地说道:“我哪有这么老!”。

我们忍不住笑开来。这正是典型的林先生,她一向的心绪与人生观便是如此。她去世前几年,台北“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举办一个“向老作家致敬”的活动,要颁奖牌给她,遭到拒绝。原来她抗议:“我又不老”。主办者赶紧把老字拿掉她才欣然接受。

是这样自信的、爱美的、乐观的林海音!能写能编,推动文坛向前发展的林海音。她进取的精神长存,永远也不老。她写《城南旧事》的时候其实40岁不到,就算小说改编电影时,也才60岁上下,精力正旺盛。不但把兴隆的出版事业办得风风光光,副刊还每周一篇“剪影话文坛”,叫好又叫座。

4.《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四

——读《城南旧事》有感

偶然间在一本书上看到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这样一句话: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张爱玲与上海的关系不难理解,十里洋场,一城故事;然而提到北京,我更多的想到的却是老舍。《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都反映了老北京的风貌与那个年代普通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于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翻开书架上尘封已久《城南旧事》,去探寻林海音心中的那个老北京,走进那一片斜阳古道,城南落花。

走进《城南旧事》,便深深地感受到这一个“旧”字的含义。古城的残片,大柯的几根垂落枝条,瓦隆中存留的枯叶,临街老店被涂盖的字号,半扇院门的的插闩,还有屋顶上的花盆以及飘落在皇城墙上的冬雪……简简单单的意象,一个一个的片段,像是一扇古旧的铜门,轻叩,推开,便走进了历史,走进了另一种生活。

《城南旧事》由《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个小故事组成,在这些故事中,作者以孩童纯真的视角记录着她自己的童年,记录着儿时自己眼中的“疯女”秀贞、小伙伴妞儿、小偷、兰姨娘、宋妈、爸爸、妈妈以及她与他们之间的故事。

《惠安馆传奇》是其中最长的一个故事,篇幅几乎占到全书的一半。英子随宋妈打水时在井边遇到了梳一根细细辫子的妞儿,与她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小伙伴,两个人常常一起看小鸡,踢铜钱。她偶尔给英子讲逼着自己学唱戏的父亲,虐待自己的母亲,并许下要离开家去找亲生父母的愿望。英子对她十分同情。惠安馆门前总站着的蓬刘海红裙子的姑娘也令英子很好奇,她就是人们口中的“疯女”秀贞。一个午后英子悄悄溜到惠安馆,秀贞的可爱与亲切让英子忍不住想要与她亲近,和她一起玩儿。渐渐地英子知道了秀贞的故事,她与大学生思康相恋又不得不分开,他们的孩子被她的父母抱走扔掉……英子觉得她可怜,要帮答应她找到女儿小桂子,并把自己钟爱的钻石表送给小桂子。故事继续展开,英子知道了妞儿就是秀贞日思夜想的小桂子,于是一个下雨的傍晚,英子带着妞儿去找秀贞,并把一个金镯子送给她们,帮助她们去找远在南方的思康。

《我们看海去》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英子用她平实而安静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她与一个小偷之间的真挚情谊。英子送走妞儿和秀贞后大病一场,病好后父母带着英子搬到了一个新的胡同。新家附近有一座空房子,空房子对面有一片空地,长满了一人高的荒草。英子草地里帮同学找球时与一个小偷偶遇,他有着厚厚的嘴唇。英子起初有些害怕,但想起会看相的李伯伯曾经告诉她“嘴唇厚墩墩的人为人忠厚老实”时,便觉得他很善良。那个人常夸英子聪明、伶俐、厚道,并鼓励她好好读书,一来二去,他们成为了朋友。那个人喜欢给英子讲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不肖,讲自己成绩优异的弟弟,语气里有着些许的无奈。他的弟弟与英子在同一个学校读书,每次提到弟弟时,他都十分自豪,他要尽哥哥的责任,要供弟弟飘洋过海去念书。英子有个愿望是去看海,那个人也有这个愿望,于是他们立下了“我们看海去”的约定。那个人常常对英子说“我也是好人”、“记住,我可不是坏人啊”,后来还将自己珍藏的一串佛珠送给了英子。年幼的英子不懂什么是贼,也不懂那个人为什么这样说。直到他因偷盗被抓,英子依然相信他不是坏人,不愿按妈妈说的那样把他当做坏人。“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到海面照到船头。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我们去看海》这首小诗常常被英子和小偷吟诵,贯穿于故事始末,简单的文字,却为我们勾勒出一副纯美的画面。蓝色的大海上,白色的帆,金红的太阳,照着海面,照着他们的约定,照着英子的童年。

也许,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它代表经历沧桑后的人对纯真年代的怀念。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干净的文字,纯真的感情,读《城南旧事》,内心总有满满的温暖。然而这种温暖背后,又有着一分淡淡的无奈与忧伤。会馆门前的“疯女”秀贞、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我们”的德先叔、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

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

喜欢《城南旧事》,实在不是没有道理的。最初吸引我的,便是它那童稚、细腻、温馨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复杂的修辞,简简单单的语言,却将人深深地吸引。《惠安馆传奇》中有这样的话:“太阳从大玻璃窗透进来,照到大白纸糊的墙上,照到三屉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来了。我醒了,还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阳光里飞舞着的许多小小的,小小的尘埃。宋妈过来掸窗台,掸桌子,随着鸡毛掸子的舞动,那道阳光里的尘埃加多了,飞舞得更热闹了。……窗外很明亮,干秃的树枝上落着几只不怕冷的小鸟,我在想,什么时候那树上才能长满叶子呢?这是我们在北京过的第一个冬天。”孩童般的语言,不华丽,却会为我们营造出很强的画面感,质朴纯真。读着这样的文字,就仿佛看到了英子的小床,看到了晒到小床上的阳光,看到了阳光中飞舞的小小的灰尘,看到了坐在窗前发呆的英子。这文字就如同冬日的阳光,平凡却温暖,让人留恋。读《城南旧事》,就如同与一位多年未见得老友对谈,那样自然,那样舒服。

除了那童稚、细腻、温馨的文字,更令我动容的是英子那一颗善良,纯洁的心。《惠安馆传奇》的文末讲述英子在搬家途中的所见所闻时有这样一段文字:“我重新坐正,只好看赶马车的人狠心地抽打他的马。皮鞭子下去,那马身上会起一条条的青色的伤痕吗?像我在西厢房里,撩起一个人的袖子,看见她胳膊上的那样的伤痕吗?早晨的太阳,照到西厢房里,照到她那不太干

净的脸上,那又湿又长的睫毛一闪动,眼泪就流过泪坑淌到嘴边了!我不要看那赶车人的皮鞭子!我闭上眼,用手蒙住了脸,只听那得得的马蹄声。”车夫赶马,在常人眼中普普通通的一个细节,却让英子如此难过,仿佛皮鞭子不是打在马的身上,而是打在英子身上,她不由得闭上眼睛,蒙住脸,不忍相视。其实又何止是对马儿呢?无论是“疯女”秀贞,她的伙伴妞儿,小偷,还是与她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她们都是不完美的,然而英子总可以带着一颗充满爱的与他们相处,并与他们成为朋友。

从《城南旧事》中,亦可以看到老北京的风貌。“这是条死胡同,做买卖的从汤匙的把儿进来,绕着汤匙底儿走一圈,就还得从原路出去。这时剃头挑子过来了,那两片铁夹子“唤头”弹得嗡嗡地响,也没人出来剃头。打糖锣的也来了,他的挑子上有酸枣面儿,有印花人儿,有山楂片,还有珠串子,是我最喜欢的”英子是这样描述新家的胡同的。“胡同”,“剃头挑子”“糖锣”“印花人儿”……从这些独具京味儿的物件中,可以看到一个渐渐远去的老北京和老北京人的生活,也明白余光中先生为什么说“北京是林海音的” 了。

如果说散文是一杯茶,小说是一杯咖啡,那么《城南旧事》就是一杯温润的牛奶,在那些阳光灿烂的午后细细品读,心头会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她是那样的精致,并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地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

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心。

5.《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五

这本书主人公英子是一个充满主见的孩子,她和其他孩子有不一样的观点和想法。这一点是许多孩子们无法做到的。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在我内心的深处,曾经有这样一本书,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阳,让我来介绍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吧:《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年少的心态来记叙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幸福童年生活。书中配有照片,图文并茂,让人更深切的感受到“旧”这个字的深刻含义:古城的残片,大柯的几根垂落枝条,瓦隆中存留的枯叶,临街老店被涂盖的字号,半扇院门的的插闩,还有屋顶上的花盆以及巴在皇城墙上的冬雪……

也许,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它代表经历沧桑后的人对纯真年代的怀念。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读着《城南旧事》,我渐渐地走近了书里,看着英子在城南度过的幸福童年,它们就像是一股细流静静地,慢慢地渗入我的脑海中∶缓缓的骆驼队、惠安馆、胡同的井、闹市僻巷、草垛子、这些地方所浮现的人物:冬阳下的骆驼队、井边的小伙伴妞儿、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躲在草垛里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我们”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与“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筑成的,但是他们都是在岁月的步影中消失了。童年美梦,顿然破碎。可以说,童年时的每秒每刻都是一个人的重要的段落。

相比之下,虽然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但是英子的童年却过得十分精彩。她的童年是戏剧化的,但是却是很真实、纯朴,那样得纯净淡泊,弥旧温馨。

当读到英子和惠安馆的疯女人玩时,我真担心秀贞会不会做出伤害英子的事;当看到英子知道自己的好伙伴妞儿就是秀贞的女儿时,英子不仅仅帮助他们母女重缝,还将自己的生日礼物——钻石表和妈妈的金手镯送给他们当作盘缠去寻找思康叔(秀贞的亲人)。此刻,我不竟为英子感到骄傲,一个六岁的孩子竟懂得友谊,懂得爱,这大概是一种来自生活的力量鼓舞着她在成长吧!读着读着,我的心时而心惊肉跳,时而轻松自在。我觉得很奇怪:难道英子不害怕秀贞吗?看到最后,我才明白;她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她有一颗纯洁净化的心灵,正是她有了这一颗心,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是真正的,无忧无虑的,不折不扣的快乐。而世俗上的快乐,不过是金钱和名誉。

可以说,她的思想像金子一样闪光,像玛瑙一样纯洁,像水晶一样透明,像牡丹一样鲜艳。而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主人们,随着科技的发展,脑子也越来越复杂了,网络侵蚀了我们大脑的灵魂,使得我们不能像英子一样拥有快乐,童年便在时光的步影中消失了。也许,童年是贫穷的,也是富有的,这样认为的人可以是贫穷的公爵,无知的智者,也可以是最富有的穷人,文化低的工人。

6.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六

-------再读《城南旧事》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小学的时候,那时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而时隔四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读完这本书时,心中是激动的、忧愁的、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的。

《城南旧事》是作者中年时期对童年的回忆和记录,作者要说的不仅仅“实际的童年”,而是融入了人生智慧的“心灵的童年”。文中英子的纯真和热情使我内心有些许感动,我想阅读这本书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体会人物的灵魂,洞见自己的赤子之心。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东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缓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作者开篇以一阵阵骆驼声将读者带进寒冷的城南之冬,有和煦的冬阳、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年复一年卖煤的骆驼队。骆驼一步一步走来,安详稳健,正如作者描述的“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详的态度,”“它们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开始慢慢长大,慢慢萌芽,像那骆驼一样,总会到的,总会长大的。

作者回忆的第一件事就是疯子秀贞和她的女儿小桂子相认的事。这件事在成人的眼里,被认为是疯子拐跑孩子的故事。而帮助疯子母女相认并偷盘缠帮她们离开,这显然是孩子才能做出的事。不过令我惊讶的是英子小小年纪竟有如此的热肠和胆识。从英子身上我看到了赤子之心,也就是人先天本有的善。这种善包括一切美好的品德—善良、诚实、勇敢等,是人先天本有的,萌芽于童年时代,经后天的培养和练习逐步成为一个人的人品特质,也可以说一个人因此而成为其本身。当然,也可能因为后天的经验和错误引导,而使初心蒙尘,带上有色眼镜去看世界,当然也就看不到善,看不到本质。

英子喜欢《我们看海去》这首诗,她一遍一遍地读,尽管她分不清天空和大海。我想她之所以喜欢也是懵懵懂懂地感受到了小诗背后的希望和活力。跟她一样喜欢这首诗的是一个嘴唇厚厚、眉毛浓浓的青年。他原是纨绔子弟,无奈家道中落。为了让弟弟实现飘扬过海去念书的梦想,他不惜沦为盗贼。小英子去草丛捡皮球,偶遇了这位正在藏匿脏物的青年。单纯的英子跟他聊起了天,讲起了各自的故事,背起了《我们看海去》。年少的英子分不清天与海,分不清好人与坏人,她只听他讲故事,并约定长大后一起去看海。她清澈的眼里,只看到美好和善意。英子期待自己长大,走向更宽广的世界,青年希望弟弟踏上出海的航船,学业有成。他们都有自己单纯美好的愿望,若非无奈,谁又忍心让自己沦为盗贼。好人、坏人都不是天生的,各种无奈,并不都能被世人理解。小时候眼中的世界是阳光和美好,不自觉得会把人归到“好人”的世界里,看到人性中闪闪发光的点。然而,要公正还是要人情,要对还是要错,我们很难给出回答,只有在过了那一段时间后,用时间冲淡一切,再回过头系统地去看事物,心里才有属于自己的答案。品评是非功过、细数得失离散,最终发现,这些不过是芸芸众生的常态。人生途中多艰难,但愿珍惜相聚,莫问归程。

正如作者所说,在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离她而去,椿树胡同的疯女人、草堆里的小偷、不理孩子的德成叔叔、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无一是如此,一直到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童年结束了。“英子,你长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在吵嘴!他还小。”“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妈妈生气了!“等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这是很多人离去之前对她说的话,一直以来,总是有人让她做大人,终于在13岁那年,爸爸的花儿落了,她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我不得不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那些童稚又无知的年幼光阴里所有悲伤或愉悦的事。那些小时候的回忆,那些和朋友之间的小秘密,那些美好的日子。这么一想,我竟然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但如今剩下的也却只有回忆,这个属于自己的回忆。曾经的我也有过把童年中发生过的故事记录下来的冲动,然而时日久远,冲动淡去,有些事越拖越没了期限。读了林海音的童年,反复思考,反复琢磨,蓦然间明白,无论时光过去多久,总有那么些日子,静滞而永恒,总有那么些人,真诚而亲切。

曾有朋友讲给我他的一些故事,他说自己经历了这些事后一觉醒来,就明白了不能“强说愁”这个道理。起初我很迷惑,这个与那些事又有什么关系。再读《城南故事》后,我好像明白了一些。在这个年纪,我们不可能像小时候那样简单幼稚地去生活,但也不可能用成熟的思维去判断事物。“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也许我们就是这样懵懂的成长。但不论世事如何,我们还是得有像英子像童年那样的一颗心,用心发现善,用心生活,用清澈的眼睛看世界。

7.《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七

《城南旧事》的主题是离别, 影片一开始展现的就是秋草凄凄, 群山苍茫的北国秋景, 长城、残阳、驼队、老人、城楼, 种种景象的徐徐展开在我们面前, 随之, 略带伤感的旁白响起:“不思量, 自难忘……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的余皑而神圣吗?”慢慢的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年代的北京市井生活, 走进了英子和我们每个人的童年。而贯穿影片始终的《骊歌》那优美而伤感的调子更是把这种淡淡的离愁别绪渲染了出来。

作为空间里存在的人, 既有相逢相识, 便有别离之时。当无奈的别离被艺术化的表现出来时, 往往会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影片中, 小英子与秀贞、妞儿、小偷和宋妈的一一离别, 依依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情绪把这种空间别离的无奈况味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时间里存在的人, 生死之别无法避免。我们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的, 生命一经产生就意味着终有一天它会凋零, 而生命的消逝带来的就是逝者与生者所无法抗拒的别离。片中英子和她的父亲林全文的生死别离就把这种因人生命的终止而带来的永久别离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作为生命的个体, 人总是在不停的与自己逝去的岁月告别。而其中作为人之初的童年, 最是让人不能忘怀, 直至迟暮仍会无端回味。那段懵懵懂懂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那时纯真无邪的眼睛中的现实生活, 那时幼稚而又不失可爱的想象, 甚至那时因无知抑或机缘巧合而犯下的错, 经过岁月的洗礼过后, 都变成了一种让人留恋的永恒, 产生一种回归的向往。《城南旧事》中英子对童年的别离是一种非常态的别离, 它是伴随着爸爸的死而完成的, 这使得这种别离更添了一种悲伤;另外, 作为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个体, 人往往免不了颠沛流离之苦。由于政治原因, 英子离开北京到了台湾, 自此便相隔千山万水, 于是便有了游子对故土那无法割舍的乡愁思绪。故乡和童年都是能轻易触及人内心柔软之处的那根弦, 指尖的轻轻一触, 就能引发人无尽的思念、追忆和伤感。影片以童年英子的视角来讲述那段往事, 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透露出追思的情致, 似乎在轻轻的掸掉那层岁月剥落的尘土, 显露出记忆中的原色。

“淡淡的哀愁, 沉沉的相思”是整部影片的总基调, 宛若绽放在心尖的六月菊, 轻轻掠过, 却留下永恒的痕。导演昊贻弓这样描述《城南旧事》:“像一条缓缓的小溪, 潺潺细流, 怨而不怒, 好似一片叶子飘落在水面上, 随着流水慢慢往下淌, 碰到突出的树桩或堆积的小草, 叶子被挡住了, 但水流又把它带向前去, 又碰到一个小小的漩涡, 叶子在水面上打起转来, 终于淌下去, 顺水淌下去……”1“影片采用中国式的情感表达方式, 人物情感没有汹涌喷薄而出, 而是犹如中国的古典诗词和水墨画那般在淡雅舒缓中自然而然的透出深沉的情感, 含蕴凝重。即便是英子与父亲生离死别的深刻感受, 也在“轻描淡写”中一带而过, 而这种温和的不经意掠过人心时, 留下的却是无法稀释的的记忆。”2

《城南旧事》之所以能表现出这种特殊的审美意蕴, 有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作者所选用的叙事风格——散文化叙事风格。与传统的戏剧式电影重故事情节讲究矛盾冲突不同, 散文式电影追求的则是散文的抒情笔调和风格, 其结构特征是一种以人物内在情绪为“基轴”的情绪结构。一般不顾虑场面之间是否有线性的情节联系, 而旨在抒发和展示场面内事件的情绪内涵, 以电影中某个人物的情绪或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作为纽结来展开剧情, 通过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向观众传递出某种情绪。用纪实的手法反映生活从而更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 更注意表现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生活状况、内心世界和真善美的感情, 细细品来, 仿佛是生活在诉说它自己。散文式电影在形式上散而无形, 似缓缓流淌的溪水, 但实则形散神不散, 各种生活片段的选取完全是按照导演想要表现的情感思绪而定, 紧紧围绕着全局的情绪流动来展开, 细细品来, 韵味十足, 看似平淡却深刻的情感往往可以使人为之动容。欣赏《城南旧事》就有如此的感觉, 无大风大浪, 无撕心裂肺, 却如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滴滴雨丝滑落心底, 每一滴都可激起一层涟漪, 虽轻, 但可久久萦绕, 无法散去。散文化的叙述风格, 即不追求故事的跌宕起伏和波澜壮阔, 而是追求叙述的散点透视, 体现出对于生活的淡然采撷。淡化情节, 强调主体意识表达。

影片在选景上也别具匠心, 善于选取那些既具有东方审美意蕴又能勾起人们童年记忆的景物来拍成画面。影片中“多次出现井窝子、骆驼队、残垣断壁、荒草地、学堂操场、漫山红叶、蜿蜒山路的画面, 每一个电影镜头, 每一组电影画面都洋溢出一种诗的色彩和情愫, 从而体现出导演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达到了形与神、境与思、情与理的高度融合和有机统一。”3众所周知, 中国传统艺术讲求虚实结合, 有无相承。有时虚胜于实, 疏强于密。在《城南旧事》的拍摄中, 导演就借鉴了这种美学理念。在片中运用了较多的空镜头以达到虚实相生以景喻情的深远意境。例如, 秀贞怀念思康初来那日, “就这时候他来的……他忽然那么一抬头……”伴随着秀贞的追忆, 画面闪过一组无声的空镜头:从门口推进院子, 沿着墙根推到玻璃窗, 再来到房门前。让观众从这一系列镜头中想象思康进来的情景, 想象玻璃窗里一直看着思康的秀贞的神情。让观众通过在场的画面联想到不在场的故事和情感,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写意传神”的艺术手法, 用意象来代替实写更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而镜头里一一闪过的人去屋空的小跨院、残破的窗格、木痕剥落的门这一系列景物, 更是将物是人非的悲凉意味彰显了出来。

《城南旧事》就如同那绽放在心尖的六月菊, 掠过, 虽有丝丝疼痛, 却可以让我们以一种无比平和的心态来体味那份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眷恋。点点离人泪之中, 我们品出了弥久的温馨。

参考文献

[1].杨波:《《城南旧事》的艺术性重复探析》载《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2].李蓉:《吴贻弓执导电影的中和之美》载《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2期。

[3].李辉:《论《城南旧事》散文诗的特性》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9期。

[1].李道新著:《中国电影文化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郭培筠著:《影视艺术概论》,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2

8.《城南旧事》读书会 篇八

疯女人秀贞在英子的眼中是正常人,一点都不疯,是个可爱又可怜的人。因为她经常和英子在一起玩,帮英子梳头、染红指甲,向她讲述自己过去的事,并让她帮助自己找丢失的小桂子。等到英子把小桂子带到她面前时,在那么急的情况下,还不忘让小桂子喊她一声“妈”。别人不知道她的内心世界,总认为她在说胡话,其实她的话有许多都是真的,她无法向人们倾诉内心的苦闷,只能装疯,把心中的一些想法说出来。(郑泽然)

厚嘴唇的年轻人的心肠是好的,他为了供弟弟上学才偷了东西。但这个年轻人在英子眼里永远是个好人。不过,我又觉得他又是坏人,赚钱可以有很多办法,比如,做个小买卖,去给人家干活什么的,为什么非要去偷呢?无论为了什么,偷东西总是不好的。(赵博通)

有时候,书中的一个画面、一个眼神、一种声音常常在我们心头挥之不去。请你描述一个让你感动的细节。

《爸爸的花落了》写了英子一次上学迟到的经历。其中几个细节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声音,我挨打了!”

“爸气极了。”这句话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是能让我们感受到英子的爸爸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气愤,表情是非常吓人的。“咻咻声音”让我好像感觉到了鸡毛掸子打在英子身上时带来的凉风。 (李艺)

写吧

英子因为迟到而被爸爸打了一顿,你有没有迟到的经历?有的话,写下来,让我们与你一起体会当时的心情。

9.《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九

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在她的悠悠笔墨下,这部著作似乎弥漫着淡淡的忧伤。那时,英子用它那纯真无暇的大脑思考世界,用她那童真的眼神看待世界,将他的喜怒哀乐交织在一起。

拿起《城南旧事》这本书时,我还带着一丝懵懂和无知。这本书是由一个个看似杂乱无章的小故事拼凑而成的。可是读进去之后,发现这是多么的有条不紊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骆驼队和缓缓逝去的日子相结合,不就恰似一首淡雅含蓄的诗吗?

当我读到全文的最后一章。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我落泪如珠,它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它写出了影响英子的最真挚的父爱。它以花暗示父亲的病情加重直至死亡……文中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结尾,令我感触很深。是呀,长大了就得负责任,长大了就说明不用大人再为你操心了。虽然生活的重担压在英子幼小有脆弱的肩上,但是她的心灵已经成长,不再倔强。

这让我多次联想起自己的童年:在小区里挥汗如雨的跑来跑去‘拿着一把小铲子冲到土堆里挖泥巴;走到海边,“噗通”’一声跳下水……

童年是多么幸福啊,有这么多趣事!现在学业慢慢地重,玩的时间也少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一去不复返,童年也只有一次。它就像一幅画,而我们就是这幅画的作者;它又像一朵花,过一年,掉一片,当花瓣掉完时,童年就结束了。

蓦然回首,满地零落的花瓣,诉说着盛夏的情怀……沉沉的的情思中,少了一丝懵懂,多了一份缅怀。当我的思绪飞回时,忽然发现,我长大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又是那耳熟能详的歌曲,再次触动我的耳膜,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城南旧事》读后感范文(二)

城南旧事,初听书名,我想一定没什么好看的,但是,当我读完一遍后,却深深地体会到了英子快乐无比的童年生活。

我的童年没有英子的丰富,甚至让我觉得童年来影无踪,有时,因为我是小孩,不能做我想做的事情,所以让我很烦它;有时,也因为我是小孩,却可以做只有小孩能做的事情,又让我很幸福。童年是漫长的,作者将童年编织成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故事。

英子的童年中有温柔的兰姨娘、有在井旁认识的扭儿、有被人认为中疯子的秀儿,以及被病痛折磨的父亲,书中的每一个人物,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让我体会到了他们的酸、甜、苦、辣,以及每一件发生的事情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

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常常不懂得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不去珍惜,但读完这本书,我要更加珍惜时间,因为时间不会等人的。当你长大后,你才会懂得童年的时光是多么的珍贵,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

我现在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要更加珍惜这个童年的时光。

《城南旧事》读后感范文(三)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当英子站在那垂落的夹竹桃前默念时,那首哀婉、惆怅的骊歌就一直萦绕在我耳畔。“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我分不出海跟天,我也分不出好人与坏人”的清澈童声,为我们唱起一支支素朴单纯的歌谣——缓缓而去的河流,缓缓而去的岁月。

爸爸走了,对小英子来说,她的童年也就结束了。也许,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它代表经历沧桑后的人对纯真年代的怀念。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冬阳下的骆驼队,水井边的小伙伴妞儿,“疯女人”秀贞,躲在草垛里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英子的德先叔、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爸爸,他们都在岁月的步影下消失了。童年美梦,顿然破碎。可以说,童年时的每秒每刻都是一个人的重要的段落。

相比之下,虽然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但是英子的童年却过得十分精彩。她的童年是戏剧化的,但是却是很真实、纯朴,那样得纯净淡泊,弥旧温馨。英子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她有一颗纯洁净化的心灵,正是她有了这一颗心,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是真正的,无忧无虑的,不折不扣的快乐。而世俗上的快乐,不过是金钱和名誉。可以说,她的思想像金子一样闪光,像玛瑙一样纯洁,像水晶一样透明,像牡丹一样鲜艳。

那是生活中平凡而美丽的诗,是故事,是梦幻,读时仿佛轻重音乐,扣动人心,字里行间所隐含的对社会的评价,对童年的回忆,对生活趣事的乐道,还有家中的或人或事……

这本《城南旧事》就像夏浪里的一缕清风,让我知道别错过童年,花儿谢了还会开,太阳下山明天还会爬上来,我的童年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希望《童年》这首歌将在我的心中轻轻地吟唱……永远……

《城南旧事》读后感范文(四)

我曾读过一本描写林海音在北京生活的书,它就是《城南旧事》。

令我最深刻的就是冬阳?童年?骆驼队故事,虽然它只是后记,但仍让我受益匪浅。讲述了在冬天时,骆驼队都过来了。爸爸会跟他们谈价钱,骆驼背上都驮着两麻袋煤。人在卸煤而骆驼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他们吃草料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侯,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连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说过,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就该慢慢的。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的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夏天又来了,骆驼队又都不见了,“我”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儿去?”“谁?”“骆驼呀!”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看完这本书,我想起了我现在的童年。确实,童年是幸福的;快乐的;美好的!在童年,只有游戏,没有争夺;在童年,只有欢乐,没有悲伤;在童年,只有欢聚,没有离别!读了冬阳?童年?骆驼队,使我明白了要珍惜时间,珍惜童年!童年短暂,若要等到长大了才醒悟,那就迟了。所以,从现在起,就应该把握时间,好好读书。千万不能变成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让我们一起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吧!

《城南旧事》读后感范文(五)

我从小到大读过很多书,最喜欢的就是女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本书以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将我领进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作者在娓娓动人的真挚叙述中抒发了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温暖的呼唤,书中的每个故事都亲切感人,令我思绪起伏,感慨万千。

全书由英子一个人引起,以英子纯洁的眼睛观察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了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历,从英子的视角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像惠安馆的疯子秀贞,约英子看海的小偷,骑在毛驴上的奶妈,最终离她而去的父亲,她凭着微妙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就是记录下来。

不得不承认,读《城南旧事》时,我的内心是沉重的,那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时代;善良的女子被深爱的人抛弃,让人同情怜悯的人被世俗的眼光鄙夷,原本正直的青年被迫向生活屈服,深沉的母爱因为生存而面临痛苦的选择,年仅13岁的孩子因为家庭变故挑起生活的重担,然而,伤感的心头有时又会涌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失散六年的母女竟又重逢,因为一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青年竟然和一个天真的小姑娘许下“我们看海去”的美丽约定,因为所谓“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年轻人在那个年代最终走在一起,因为爸爸对英子说过的话“不要怕,无论多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样的纯净美好,这样的温厚醇和,这一切一切让我感动不已,心潮涌动。

上一篇:假期安全生产值班制度下一篇:免费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