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方案

2024-08-10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方案(共12篇)

1.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方案 篇一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描写的是一个他们察访药材的一个小镜头。从这个小小的镜头体会李时珍为修好《本草》不怕吃苦、一心为民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我主抓三点:一是古寺的破败,二是在古寺和徒弟的谈话,我抓住李时珍夜宿古时所说的一句话“我们编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三是以身试药。因此,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紧扣“苦”字,对课文进行有效地整合。文章写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白天一直在察访药材,错过了客店;写古寺非常破败;写李时珍在古寺里吃得差;充分体会他“衣食住行”之苦,文中没有描写衣之苦,设计了让学生想象会遇到那些苦,然后继续拓展还会有那些苦,体会李时珍生活的艰辛。

二、通过古寺的谈话体会李时珍一心为民的崇高思想,并通过长年累月再次体会他们的辛苦,通过“笑”字体会他们以苦作乐的精神。

三、通过鸡肠草和鹅肠草的学习理解端详,指名表演,感受李时珍严谨认真的精神,并采访学生说说为什么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以身试药,答“为了万民得福……”再次升华中心。

本片课文还涉及一个知识点,就是文中穿插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所以一上课我就出示了课文最后一段“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配上西北风的音乐,让学生读一读,说说感觉,谈谈体会。大家都感受到了阴森恐怖。在课文讲完后再次出示这段话,说说为什么在这阴森的环境下,李时珍却心似一轮圆月?体会他为编写本草纲目忘记了害怕,忘记了休息,因心中只有本草纲目,只想着一心为民。再把问题抛给学生:这段话没有写李时珍,去体会到这么多,说说环境描写的好处?总结出:能渲染气氛,更加突出主题。在文中找找还有什么地方用到了环境描写,希望同学们在习作中也能恰当的运用。

这节课把重点的、有语文价值的归纳出来讲,其他的不多讲,有效地节省了时间,学生学起来主动性很高,实现了有效教学。

本课教学能让我有所长进,有所收获,很感谢广源老师认真、耐心的指导。再次说声谢谢!

2.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方案 篇二

片段回放 (一)

师:仅仅是这点苦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

生:苦

师:“苦”字, 你看到了李时珍在察访药材途中的哪些画面?

生:山林间奔波、忍饥挨饿、生病、露宿荒野、翻山越岭……

师:请同学们看, 选择其中一个情景展开想象。

冬天, 大雪纷飞, 寒风刺骨, 李时珍……

夏天, 骄阳似火, 酷暑难熬, 李时珍……

李时珍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一种珍奇的药草, 他……

生: (选择场景说话) ……

呈现的效果:

紧紧抓住一个“苦”字, 把李时珍在古寺的住得苦, 笑谈吃苦作为了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 再现李时珍吃苦的画面, 进行说话训练。课堂表面很热闹, 但是学生并没有真正走入语言文字, 课堂苍白、贫乏, 说话训练也是个空架子, 不深入。

片段回放 (二)

赶了一天的路, 本该休息才是, 他们休息了吗?文章为什么用5个自然段来写他记录草药呢?默读12自然段, 有感触的地方划下来读读。

交流:

(一)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 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 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 生嚼涎滑;鹅肠草, 生嚼无涎……”

生:从“端详”看出李时珍很认真。

生:冒着生命危险尝草药……

师:补充李时珍试验曼陀罗而中毒的故事, 读到这, 你有什么想法?

生: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为了万民得福, 甘愿冒险;认真负责, 甘于奉献……

(二) 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 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 又叫金银花, 能解暑消热。

师:从记录忍冬花的背后你看到了什么?

生:李时珍为了观察忍冬花在野外呆了2、3天。

生:看到李时珍在大热天观察忍冬花, 已经满头大汗, 衣裳也湿了。

师:《本草纲目》里共1892中草药, 如果一种草药观察2、3天, 1892种草药光观察就需要10多年的时间, 更何况四处寻访呢?在寻访的路途中你看到什么画面?

生:看到李时珍翻山越岭;看到李时珍在山间奔波, 身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 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看到在夏天, 李时珍被虫咬伤, 皮肤都烂了……

师:所有的药物他都细心观察, 反复实践, 从记录草药的文字背后看到不怕吃苦、认真严谨的李时珍, 他用这样的态度记录了《本草纲目》52卷药物1892种新药374种医方11096个插图1111幅, 成为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这可是吃尽千辛万苦才修订成功的啊!但李时珍却说:“ (读) 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 万民得福, 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呈现的效果:

弱化处理了住得苦、吃得苦、奔波得苦, 重点研读了李时珍一夜工作的苦。通过“想象、再现画面”让学生通过具体可感的文字进入情境, 语言的训练不再是漂浮在空中, 而是扎根在文本语言中, 课堂丰满了、深沉了, 一个为了实现人生目标, 造福人民的高大形象随之变得立体的了。

若有所思:

同样是“想象、再现画面”的教学策略来丰满李时珍这一人物形象, 片段1的语言训练像漂浮在空中, 而片段2中的语言训练点则扎根在文本语言中。究其原因:解读教材很关键。写李时珍生活上随遇而安, 是为了衬托他工作的认真严谨, 所以重点应落在“月下记录”的内容上。这样, 学生在具体可感的语言文字中进行画面再现, 品析人物, 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于永正教师一再强调, 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首先要花力气在钻研教材上。这法儿那法儿, 不钻研教材就没有法儿。不深入钻研教材就把握不好教学内容, “教什么”还没有着落, 甚至把握偏了, 却一个劲地研究“怎么教”, 方法越高明, 越会南辕北辙。教学内容准确把握了, 方法也常常随之有了。

(一) 教学内容适量

有不少教师盲目地追求课文教学的“厚重”, 结果内容丰富了, 但每个学习内容都如走马观花, 学生听得模模糊糊。细读每一篇课文, 我们发现其中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因素太丰富了, 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中“吃的苦、住的苦、奔波的苦、以苦为乐、月下记录”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 若都在一节课展示出来, 要么“虎头蛇尾”, 要么“蜻蜓点水”。所以, 必须取舍!取, 根据教学目标, 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发展语言的;舍, 无关紧要的。

(二) 教学内容精巧

目前语文课堂上较多见的是“推土机”———只有浅层次的推进, 较少见到“打桩机”———抓住一点深入挖掘。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精巧”, 即在教学内容上选好训练的“点”, 这个点最好是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都有教育价值的材料, 是人文精神和语言因素的结合点。《李时珍夜宿古寺》中从月下记录的内容入手, 展开充分的阅读过程, 必然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3.《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篇三

1.(板书课题)了解李时珍及《本草纲目》。哪位同学能说说你对李时珍的了解?师随机补充: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先后被译成十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2010年3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遗产名录”。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了解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的故事。

2.“宿”是本课的生字,从甲骨文字形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在一间房子里休息,旁边还有一张床,有夜里睡觉、过夜的意思。宝盖是房子的演变,写的时候要罩住下面的字。“古寺”的“寺”共有三道横,写的时候,要注意第二道横最长。

[设计意图]李时珍的介绍,为课文内容的学习铺垫了基础,同时板书课题中,抓往本课的主要生字“宿”,从字形的演变中,了解这个生字的意义以及书写要点。

二、认读词语,时间为线,感知全文

1.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认读。

太阳下山露出轮廓断垣残壁

夜幕降临陶碗舀水长年累月

月光皎洁笔墨砚台若有所悟

2.引导学生观察每行首个词语的时间线索。

3.以时间为线索,生默读课文,进行主要内容的概括和文章层次梳理。

4.反馈交流:太阳下山的时候,李时珍师徒正在寻找住处,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吃饭谈心,月光皎洁的时候他们记录白天的寻访所得。

[设计意图]在指导学生进行词语认读的基础上,抓住词语中的时间线索,让学生进行课文层次的梳理,既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也是引领学生进行整体感知。

三、品读课文,以“苦”为点,感知人物形象

1.映示第4~7自然段,李时珍师徒的这段对话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苦)

2.默读课文,把你感受到苦的地方标下来,可以在相应的段落前画上三角号,在重点词下加点。

(1)住——破败的古寺。李时珍住在了怎样的古寺,古寺里有什么?“断垣残壁”是一种怎样的景象?练习用这个词说句话。

(2)吃——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干粮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馒头和烙饼类的面食。为什么要“啃”呢?

(3)行——边走边察访,走了好几个月。(抓住关键词:“赶路、察访、好几个月”,展开想象,体会行程之苦)

3.住得苦,吃得苦,行得苦……李时珍为什么甘愿吃苦?(为了修订好《本草纲目》,为了万民得福)

4.师配乐范读师徒对话,生练读,分角色读。

5.师总结:这正是一人吃苦,为的是万民得福。(板书:一人吃苦,万民得福)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学习,抓住了文章的核心词语——苦,让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自主体验文本内容。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深入理解感受,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教学提出的“体会文章中关键词语表情达意作用”的要求。

6.师补充:为什么修订好《本草纲目》,就能让万民得福?原有的草药类书籍有一些信息不够准确,结果发生了很多按药书抓药,吃错药,药死人的现象。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历时27年,曾三易其稿,为求每个信息的准确,让药书能真正造福于民。

7.喝完泉水,啃完干粮,奔波劳累了一天的李时珍又在忙些什么呢?大家来看这幅图。(映示课文中的插图)哪位同学能用简短的话说说这幅插图的内容?

8.请同学们默读接下来的课文,画一画李时珍记录了些什么?

9.虽然寥寥几行字却字字有来历,字字有学问。为了区分鸡肠草和鹅肠草,李时珍是怎么做的?

10.映示:“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嚼药草有危险吗?”为什么李时珍还要这样做?

11.其实李时珍以身试药的又何止鸡肠草和鹅肠草。大家来看这段话。映示:李时珍认为,使用药物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能有半点马虎。一些拿不准的问题,他总是要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他听说曼陀罗花有麻醉作用,可是该服用多少才算合适呢?一天,他称出两份曼陀罗花药末,一份备用,一份吞服下去。吃完药,李时珍对徒弟说:“等会儿药力发作,你用针扎我身上的穴位,用刀子在我手上划。看痛不痛。”

12.为了获得准确的信息,李时珍屡屡以身试药,你从他身上看到了怎样的修订态度?(板书:态度严谨)

13.正是这种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和严谨认真的修订态度,才使《本草纲目》改正了前人的很多错误,救治了无数的病人。好的医生能妙手回春,好的药书能“妙典回春”。(板书:妙典回春)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主要是以拓展延伸的学习方式进行的,在已有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材料补充,使人物形象在同学们的心中变得更加丰满起来。在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感受的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阅读之门,引领着学生向着更广阔的阅读空间迈进。

四、再读话语,渲染气氛,同沐时珍精神

1.“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风已凉,夜已深,李时珍仍在月下修订《本草纲目》。

2.此刻我们仿佛又听到了李时珍说过的话:(配乐齐读)“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设计意图]再次回归到李时珍说过的话,用音乐渲染气氛,从这份内心独白的文字中感受李时珍的奉献精神,师生共同经受精神的洗礼。

4.《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 篇四

《李时珍夜宿古寺》记叙的是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寺、啃干粮,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本课,我紧扣插图,抓关键词,引导学生逐步体会李时珍的不怕吃苦、工作严谨的精神。

根据课文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写寺庙破败,目的是为了交代李时珍师徒住得苦,第二段写师徒俩的生火、烧水、啃干粮,目的是为了交代李时珍师徒吃得苦。包括后面的李时珍在月光下认真地记录,亲自尝试药性,都突出了一个“苦”。从而引出他们的不怕吃苦精神。学习他的“苦”,我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从中找出描写苦的词句,借助插图,集体交流。

交流的过程,不仅是帮助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口语表达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引领学生想象他们在上山采药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苦,学生们说得津津有味,有的说一不小心就会坠下悬崖,有的说可能会被毒蛇咬到,有的说可能会遇上大雨天,无处躲雨,有的说可能会被荆棘划伤腿。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辅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再结合自身进行对比,加深对李时珍师徒“苦”的理解。了解了“苦”,再去了解为什么要吃苦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5.《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篇五

祁门小学 黄诚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重点,在前后联系中品词析句,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深刻理解李时珍察访药材时衣食住行之艰辛,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甘于吃苦、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由衷地产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重点,在前后联系中品词析句,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李时珍察访药材时衣食住行之艰辛,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甘于吃苦、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由衷地产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可伴随悠扬的古筝旋律,轻轻的悠悠的,引出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学生读题)

2、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怕吃苦、严谨认真„„)(板书:不怕吃苦)

3、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在旁边做批注。

4、小组交流。

二、交流读书体会。

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吃苦的呢?

(一)第一段(从李时珍夜宿古寺中看出。)

1、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座怎样的古寺?(多媒体出示古寺图片)

(出示: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交流:

“到处是灰尘”说明好久没有人到过这里。

“断垣残壁”可以看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太危险了。“蜘蛛网”说明曾经是寺庙里最神圣的地方,如今蒙上厚厚的蜘蛛网。可见其破败。

练习朗读。

继续展开想象:你还看到些什么?

这样的寺院,你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破败、荒凉、简陋。板书)

(学生朗读)

2、你知道李时珍住破庙的原因吗?(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

a)“一心”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事一心赶路?他们是怎么赶路的?(让学生联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来交流)

b)错过了客店,就没人家住宿了吗?(抓“前不见村,后不着店”,“隐隐约约”理解)

c)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这时,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学生朗读)看到这一切,李时珍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句中无“就”字。学生辨析。“就”字说明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吃苦——随遇而安。)

(二)第二段(从师徒谈论“苦”字看出)

1、师徒俩在什么时候谈论的?(板书:啃干粮)

2、可见,他们的条件是这样的艰苦:没有柴火,他们——捡树枝杂草;没有丰盛的晚餐,他们——烧开水,啃干粮。他们谈笑风生:(出示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七自然段。学生朗读)

这种生活苦不苦?为何觉得不“苦”?

(“破庙”——“家里”的对比,看出现在的“苦”,“万民得福”——“吃点苦”的对比,看出李时珍——“以苦为乐”。)

因此,他是怎样和徒弟谈论“苦”字?(出示笑)李时珍是何等让人敬佩!怎样来读好这段话?

3、分角色表演朗读。(同桌互练,个别表演。)

(三)第三段

1、过渡:

“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它们工作到什么时候?(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这时已是深夜,但李时珍还在认真辨别着,记录着。从白天工作到深夜,用一个成语来说说——夜以继日,日理万机,怎么不辛苦呢?(板书:连夜记)

2、虽然这么辛苦,师徒俩对工作采取什么态度呢?(出示第12自然段。朗读。)

(1)“鸡肠草„„”这儿用了一个省略号,什么意思?“鹅肠草,生嚼无涎„„”

这儿又用了一个省略号,表达的意思和前面的相同吗?(不同,前面的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记到“鸡肠草”时,有点吃不准,于是疑惑、思考,这才叫庞宪拿来药包,找出“鸡肠草”和“鹅肠草”作比较。后面的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记下的并非到鹅肠草为止,下面还有很多其他的药材。)

(2)李时珍是怎样分辨“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放在嘴里咀嚼。)(李时珍的这样做将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好多植物是有毒性的,这样鉴别你们觉得值得吗?可见,李时珍对科学是那样的——严谨认真。(板书)

(3)亲自尝草药是很危险的,李时珍这样做就是为了——万民得福。我们怎样来读好这段话“(敬佩、赞扬)

(4)补充李时珍尝药草的故事。学生练读,个别读,齐读。

3、课文结尾不写古寺里的人,而写寺外的风啸鹰叫和皓月当空。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用景烘托人)

三、总结课文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可让学生写一些,再交流。)

2、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

四、作业

1、搜集有其他草药的功效。

2、课外搜集有关李时珍的故事或像李时珍一样的科学家的故事,举行一次故事会。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住古寺

啃干粮

6.《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记叙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高龄寻访药材,与弟子庞宪住破庙、吃干粮、在月光下记录寻访所得,冒着生命危险品尝药材的事,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扎实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的词语、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学习理解词语,阅读课文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李时珍吃苦奉献的精神,理解文中出现的一些中药名称。

二、基本设计理念:

根据县教研室所倡导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利用学生对课文大体的理解以及课文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词语的字面意思之间的差距,提出问题,让学生以此为核心,展开对文章的讨论和交流。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课文内容及难点知识的理解采取学生小组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力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夜宿,就是夜晚住宿。同学们,外出旅游你们一般夜宿何处?旅馆、大酒店、宾馆……古时候把旅馆叫做客店,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夜里不住客店却住在古寺里,究竟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学生介绍李时珍。(李时珍,中国医药学家。他自幼爱好医学,24岁开始跟父正式行医。李时珍花了整整30年功夫,记下了几百万字的笔记,经过一遍又一遍修改,反复校订,著成举世闻名的中药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是李时珍花30多年的时间写成的,全书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李时珍对旧书上的错误记载加以纠正,如旧书上记载穿山甲是靠鳞甲来诱捕蚂蚁的,李时珍就去捉了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后,发现穿山甲是用舌头吃蚂蚁的。《本草》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传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一部“东方医学巨典”。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检查生词认读情况。

师徒俩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破庙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药材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庞宪 安徽

轮廓

舀水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一人一段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B理解句子中的词语(1)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理解“饥餐渴饮”,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理解“晓行夜宿”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2)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表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理解“断垣残壁”。

小组讨论。可以查字典以及其他的资料。

(3)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成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小组合作学习,理解文中这几类中药的性质,及难懂的词语。

胭脂草:浆果熟时呈深红紫色或黑色,民间常用之当作胭脂涂女孩子的额角,故而也有名之为胭脂草的。入药能泻水、利尿、消肿,但有毒,应慎用。刀豆子:豆科植物刀豆的种子。性味甘温,功效:温胃止呃。

鸡肠草:鹅不食草味辛、性温,有通窍散寒、祛风利湿、散瘀消肿、止咳的功能。鹅肠草:清血解毒,利尿,下乳汁,本品对阑尾炎有妙效,功用与白花蛇舌草相似。呃逆:打嗝儿。

三、|熟读课文,试着复述课文。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小组交流,复述课文。

四、学习生字

小组同学自学“我会写”。

练习写字。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

复述课文:你们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一说?

说的真好,课文就是讲了李时珍四处察访药材,夜晚住宿在一座破古寺的事情。

从课文的叙述中你体会到他们的行程怎么样?(苦 累)相机板书

课文中有两个词语概括了他们的行程,能找出来吗?(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来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是怎样的。(学生根据字面意思理解)

就像你们说的,他们饿了吃、渴了喝;白天赶路、夜晚住宿,这又什么苦、累的呢?说说你的理由。可以小组讨论、研究一下。

二、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生汇报学习情况,体会“苦”。(1)住(学习课文2-4小节)

生汇报:我们认为他们住得苦。

把你找到的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表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你们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们住的条件。(寺庙荒凉,脏,乱,不安全。)

说的真好,在这断垣残壁的古寺中住宿,确实看出他们非常苦,就让我们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吧!

(2)吃(课文第5小节)

生汇报:我们认为他们吃得苦。

说说你的理由。

课件出示: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教师小结:是啊,喝泉水,啃干粮。你们从这里也体会到了他们的苦。

指导朗读:把我们刚才体会到的读出来。

过渡:李时珍住的简陋,吃的简单,非常的苦,你们又怎么体会到他们非常累呢?

(二)学生汇报学习情况,体会“累”。(8-12小节)

(1)工作累

生汇报:我们认为他们工作很累。

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深夜用砖垒的桌子记录寻访所得,可以看出工作的累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指导朗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会学习,能从他们的工作时间和地点体会出他们的累来,有谁还能从这一部分内容中体会到别的?

(2)工作危险

生汇报:从李时珍冒着生命危险品尝鸡肠草和鹅肠草可以看出工作的危险。

教师小结:看,你们体会的多么深刻啊,又进一步体会到了他工作的危险。(板书 险)

资料补充:李时珍尝曼陀罗的故事。李时珍不仅品尝过鸡肠草,鹅肠草,还品尝过更危险的药草.有一次,为了验证曼佗罗的药性,他竟然喝下了浸泡曼佗罗的毒酒,结果由于麻醉性太强,几天昏迷不醒.他曾这样对儿子说:“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今后许多人再去冒一回险了.”

李时珍是怎样区分鸡肠草与鹅肠草的?

(学生读12小节,汇报:通过端详、若有所悟等词语体会李时珍的认真)

指导朗读:让我们再来把李时珍认真区分药草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他工作的认真,负责。

你会不会品尝你不认识的东西?(不会,怕有生命危险)

小结:通过大家的讨论学习,我们充分体会到了李时珍工作的苦、累、险。那大家一定对“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两个词语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一下词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三)升华感悟

引导:我们已经体会到李时珍在工作中很苦、很累,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但李时珍在与徒弟交流的时候脸上却带着笑,从“笑”字中你体会李时珍心里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

这就是李时珍,对于生活的苦,生命的危险他们早已置之度外,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四)写作方法渗透

李时珍就是这样兢兢业业的工作着,看,夜已经深了。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当空。课文结尾没有些人,而写寺外风啸鹰叫和皓月当空,小组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

三、课后练习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写出段落大意。板书设计:

吃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工作

7.《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篇七

一、复习导入,回顾文本:

1、上节课,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本课的第一、二小节,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新词,你能准确认读这些词语吗?

出示:察访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焦急、破败、断垣残壁

降临、啃干粮、长年累月

皎洁、寻访、笔墨纸砚

你能选用同行中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吗?(交流)抓住关键词的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复述内容。

2、刚才是分行来看,如果把这些词语做为一个整体,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的这番经历吗?板书“苦”(同步口述:为采草药【写草字头】,夜宿古寺【写古字】,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苦”?板书“?”)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那个夜晚,走近李时珍,探询答案。打开书,认真阅读课文,在你感受到“苦”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精读文本,走近李时珍:

(一)品出文字中的“苦”

1、学生读文、勾画。(四人小组交流)

2、组织学生交流──(随机进行,预设如下)

a、住之苦

(1)结合学生发言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一句。

(2)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苦”从何来?结合感受说具体。并结合感受读一读。

(3)这是怎样的一幕,让我们一起轻轻推开门,出示图片(灰尘、断垣残壁、青苔、蜘蛛网)。

──这就是那破败的古寺,你们看,这里到处是(灰尘)。

──就连断垣残壁上也(布满了青苔),青苔多吗?谁再来读读。

──让我们再走近些,你看,屋顶上有(蜘蛛网),窗户上有(蜘蛛网),就连佛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4)此刻,你的感受是否更真切了?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吧,齐读。

(5)从住的地方来看,李时珍的经历真可说是“苦”。

b、吃之苦

(1)结合学生发言出示“啃干粮”一句。

(2)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预设一:能谈到“啃”,读出你对“啃”的体悟。再指名读。

预设二:不能谈到“啃”。

让学生再细细读读,看看有没有哪个字特别吸引眼球?

(3)从吃的角度来看,李时珍的经历真可说是“苦”。

c、工作条件苦

学生汇报,谈体会。

从工作条件来看,李时珍的经历真可说是“苦”。

(二)悟出李时珍眼中的“苦”

1、从住到吃,再到工作的条件,李时珍的这番经历可真是一个字──(苦), 李时珍又是怎样看待这“苦”的呢?迅速到文中找一找吧。

3、出示第七小节,指名读。

4、李时珍眼中的“苦”,你找到了吗?(结合学生回答点红“苦多了”和“吃点苦”,其中“多”和“点”突出)

5、再读读这两处,你有什么困惑吗?

(预设学生质疑:到底苦多还是苦少?)

6、让我们回到那个夜晚,边读边走进李时珍的内心,探寻他眼中的这份“苦”。指名分角色朗读3-7小节(找李时珍,找庞宪──齐读,老师读叙述部分)。

(1)第4小节处

a、随机采访──这里这么脏,你怎么一点儿也不惊讶呢?(见得多了,吃苦值得)

b、原来,面对这破败古寺,李时珍能如此平静,都是因为他心里想着(出示并引读“吃点苦”一句)

c、让我们一起体会一下李时珍此时的平静,齐读第4小节最后一句。

(2)第5小节处

a、接着分角色读,至小节末(提醒:读书要注意声情并茂)。让学生观察扮演李时珍的同学的表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那么苦,为什么还会笑?)

b、让扮演者回答。这浅浅的笑,告诉我们,李时珍一心想的还是(引读“吃点苦”一句)

(3)这样的想法,这微微的笑容,感染着李时珍身边的每一个人,难怪徒弟庞宪会说(引读第6小节)。

7、20、50,这样的数字在李时珍身上还有很多,想知道吗?让我们再来看看吧,出示相关资料。指名分条读。

8、看了这样一组数字,关于这“苦”,你又有什么感受?(扣住“苦”)

9、是啊,可就算历经千辛万苦,李时珍还是认为为了修订《本草》,吃点苦是(值得的)。

10、他一心想的就是《本草》,那就让我们走进他编撰《本草》的不眠之夜,走进书中的一个个药方,说不定,你还能品出另一番(苦)。

12、速读8-13小节,找一找课文中提到的药方,勾一勾。

13、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文中5个药方。

──第一条指名读

──第二条女生读

──第三条男生读

──最后两条最不易区分,齐读。

14、“鸡肠草”“鹅肠草”这两个药方的背后还有一段小故事呢。你能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把这个故事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先准备准备吧。提醒:有些同学勾出了关键词再练说。(指名说故事)

──好个“端详了一阵”,神情专注的李时珍给你印象?(认真)

──你刚刚是在背故事,谁能讲好故事?可要绘声绘色,还可以加上动作。

──好个“放在嘴里嚼嚼”,(让其再做做动作),李时珍在细细品,你从这动作中又品出些什么(细致谨慎)。

15、其实《本草纲目》中,许多药方都是李时珍通过实践得来的,出示补充的药方,引读。

──通过试验,他知道了(读前三条)

──有的时候,他甚至会用自己的身体来做实验,有这样一个药方(读药方),它的背后又是怎样的故事呢?

16、让我们静静地浏览。字幕式出示《曼陀罗的故事》

17、翻开了《本草纲目》,解读了一个个药方,相信你对李时珍经历的这份苦一定有了全面的认识,这个问号可以消失了吗?如果要换个标点,你想换为?

18、(!等,让学生说理由──太苦了,甚至要付出生命)结合学生发言引读──李时珍的内心仍然回响着同一个声音(出示并齐读“吃点苦”一句)

19、现在,如果让你也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眼中的(苦),你想说?(预设:“值”等)随机板书

20、对,为了《本草》,一切都(读“值”)。

三、了解《本草》,走进李时珍:

1、真的值吗?一切还得后人评说。出示《本草》图(学生说资料)

出示补充资料(引读)

2、此刻,你对这“苦”与“值”是否有了更深的感悟?那就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李时珍的心声吧。(出示并齐读第七小节)

3、(渐变为李时珍图)这番话语,就出自这位瘦弱的老人,他就是(李时珍),学文结束了,可学习未结束,课后围绕他(李时珍)你还打算做些什么?(学生自主研发研究性学习主题)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苦?!

教学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深入体悟文本内容,切身感受李时珍为修《本草》而吃的“苦”。

2、在与文本直接对话,适时补充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知道成功的来之不易,了解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

3、继续培养学生敢于、善于提出疑问,以及复述叙事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以“苦”为抓手,深入学习文本。

2、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感受人物身上的可贵精神品质,特别是体悟李时珍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8.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学设计 篇八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

2、出示:一张李时珍的画像,请他们说说第一眼见李时珍,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和善、和蔼可亲、慈祥、朴素)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从文字里你感受到他是个怎样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心中装着百姓,为编《本草纲目》不辞辛苦……)

4、这节课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再次走近李时珍,去感受他的高贵品质。

二、学习课文第2、3、4小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2、3、4小节,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

2、交流

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1)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破败的古寺)

(3)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破败”?

交流:

到处是灰尘――很脏;积了厚厚的一层;

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可能还有蛇虫鼠蚁;

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很久都没人来过了;

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

指导朗读

(4)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

(5)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迟疑了么?“就”再读得坚定些。

3、学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个疑问:李时珍干嘛非要住在这样的破寺里?他在当时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凭他的名望借助在当地居民家里完全不成问题呀!

4、学生交流:

(1)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李时珍 “一心赶路”是为了xx?(察访药材)

(2)小结:李时珍为了一心赶路而错过了客店,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察访药材,一门心思扑在修好《本草纲目》上,而对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生活标准降到了最低。

这就是李时珍的“夜宿”!白天四处奔波,察访药材,晚上就在破庙里过夜,他的“晓行夜宿”多么辛苦。

5、出示:《补充习题》中小练习: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 是灰尘,断垣残壁上 了青苔,中间的神像 了 的蜘蛛网。

指名口头填空,并点击答案。

所填词语变现出古寺的破败。对古寺的破败描绘得如此具体,是为了xxx。

5、让我们再次捧起书跟随李时珍到湖北西部山区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去感受李时珍那种一心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生齐读2、3、4小节)

三、学习课文第5――13小节

李时珍一心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还表现在哪儿?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至3自然段,找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学生交流:

根据生答,师相应出示:“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学生先谈谈自己的体会。老师进一步引导:

李时珍说的“吃点苦”那是怎样的苦?(引导学生结合上文或者前面的内容来谈――住破庙、啃干粮、以砖为桌椅,借着月光记载草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等等)

引导: 李时珍说的“吃点苦”是怎样的苦?请同学们再轻轻读读这几段文字,也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来谈谈。

师徒俩找来枯枝杂草,生起火来。(还得生火取暖)

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

啃干粮 “啃干粮”的“啃”是什么意思?

(咬、用力咬、放在磨牙上咬)

你们能做个动作吗?生模仿“啃”的动作

看出来你们咬的时候很费力,你们吃什么东西的时候要这么费力呢?

(骨头、鸡腿、甘蔗……)

李时珍啃的是什么?干粮

干粮怎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咬?(风干了,硬了。可见放的时间长了。)

粮食放时间长了,说明了什么?(在路上察访药材的时间长了,可真辛苦啊!)

住破庙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渴了就喝一点山泉水,饿了就啃一点干粮,有时候,为了赶路,就边走边吃,甚至两顿并作一顿,这就叫做“饥餐渴饮”。

吃的是泉水、干粮,住的是破败的古寺,走的是荒山野岭,(指黑板)“晓行夜宿”,“饥餐渴饮”,李时珍为寻访药材,吃了多少苦呀!这样的生活,你还想用哪些词来形容?

(2)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不!文中有个词语告诉我们――多长时间?(长年累月)

(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

长年累月的――饥餐渴饮

长年累月的――晓行夜宿

长年累月的――风餐露宿

长年累月的――栉风沐雨

长年累月的――跋山涉水

长年累月的――风尘仆仆

长年累月的――东奔西走

难怪李时珍说,比住在家里――苦多了!(点红“苦多了”)

(3)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这就叫“长年累月”,

想象一下,他们还会吃哪些苦?

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李时珍师徒俩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寻访药材,可能有时喉咙里干得冒烟,晒得又黑又瘦……

在北风凛冽的寒冬,李时珍师徒俩顶风冒雪,手冻得开裂流血,有的时候在野外找不到干草生火取暖,可能那一夜又冷又饿。

(4)师补充:李时珍从35岁开始重新修订《本草纲目》,在修订的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蒌,带着徒弟,翻山越岭,访医采药,不要忘记,到现在他已经多大了?(快50岁了!)这样长年累月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经快了!

可是李时珍却说-------(齐读):“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5)这句话充分表现了李时珍--------的精神。板书:(不怕吃苦) 为了造福万民甘于付出 乐观 以苦为乐

(6) 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

四、学习8―13自然段

1、李时珍吃的“苦”绝不仅仅如此。同学们,默默地去读读课文的8――13自然段,你对“苦”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李时珍还吃了什么苦?

出示第12自然段:

他是怎样尝药草的?请你读读第12自然段。

我们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会读书的人已经拿出笔在书上划出有关句子,找出来后你也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

(1) 生交流:

(2)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2小节的细节描写。(如果学生说到,就直接切入,如果没有答到,就让学生一起来学习第12小节)

你们看,李时珍在无法识别“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时候他先是端详,端详是什么意思?(仔细地看)不仅仔细地看,还在想,想怎样区分“鸡肠草”与“鹅肠草”

在外形看不出的情况下,李时珍就……(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还在想,还在体会,终于区分出来,于是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生齐读)

(3)小结:这一段抓住了端详 扯下 嚼嚼这些动词,把一个( )的李时珍描写得生动传神。

(做事非常认真,细心,一丝不苟,这就叫――板书:严谨认真)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段描写李时珍品尝草药的情景。

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不仅品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这就是李时珍,为了万民得福,吃苦受罪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品尝草药,他的心中只装着天下百姓,惟独没有他自己!)

同学们,这一切的研究和揣摩,这一切的危险和担忧,写在纸上,就变成极为简练的14个字。引读: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字数不多,但字字可靠,字字准确,字字严谨,读!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4)在第12小节中的两个地方出现了省略号,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第一个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记到“鸡肠草“时停下在思考,第二个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还在记载其他草药。)

2、引读:“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9.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方案 篇九

为了迎接校内公开课,我今天借班试上了《李时珍夜宿古寺》。为了促进自己成长得更快,还兴冲冲地去王宁主任那里借来了小摄像机和支架摆放在教室后面,刘芸老师则又当听课老师,又当摄影师。

课上完了,感觉不错,挺顺畅,但是一评课,我才发现自己问题太多,以至于不敢回头看自己的上课视频。不管怎样,前进的道路之所以艰辛,是因为我们在努力走上坡,收拾心情,认真总结、不断进步才是真正该做的。

听完刘老师与余老师的评课,我得到了一些启发。

一、对词语教学的把握不准

(一)对词语教学的度把握不准

我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在词语的读音和意义上,而有些要求是不符合四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的。比如说在讲解“晓行夜宿”时,很多孩子已经说出了“白天赶路晚上睡觉”的意思,也知道“晓”指白天,可是我偏要引导孩子通过与“春眠不觉晓”相联系,理解“晓”是“天刚亮”的意思。实际上字典中也明确说明“晓”是“天刚亮的时候”。看着孩子们似懂非懂的样子,我知道这个要求有点高了。四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到底在哪里?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的认知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但实际教学中实施起来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因地制宜。生字生词具体教到什么程度,还要靠老师的摸索与总结。我不断对自己说:“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

(二)对词语教学的方式不够熟练

这堂课,我采用的是集中展示与讲解的.方式。刚刚过去的两个月,我听了很多优秀教师的课,发现很多老师采用的都是这样的方法,所以也照搬照抄。可是这样的方法不仅耽误了我很多的课堂时间,而且收效甚微。课后余美丽老师对我的课堂进行点评时说到,如果要稳扎稳打透彻讲解生词,最好的方式是随文讲解,因为课标对四年级孩子的要求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而“集中字词深入讲解”是不可取的。如果采用集中讲解的方式,那么课前一定要有“预习导航”来引导孩子自己掌握字词读音与意思,老师在上课伊始快速检查孩子的预习情况,三言两语点拨重要字词即可。由于一些实际情况,我一直没有将“预习导航”提上日程,这样耽误了些许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教学顺序把握不到位

我在备课时思考的顺序是以“苦”为核心,引领孩子分别找出“行”“住”“食”“记”之“苦”,而“记”的部分因为比较多、比较杂,所以我把“苦记”部分割裂开来,明确指出“自由朗读1~7自然段,思考李时珍苦在哪里。”孩子们很快就找到了相应的内容,在此同时由于孩子找的比较乱,我并没有用ppt展示相关文字内容,也是考虑到作为新老师,课堂上可能稍显慌乱,ppt展示的经验不足,怕出问题,所以在备课时就没有准备有关ppt文字。事后我考虑了一下,ppt出示孩子们找到的文字,并把重点字词用红色标记出来,也许能够增加孩子们的印象,引起他们的共鸣,对反复品赏朗读也更有益。

那孩子们找到的关键内容比较乱怎么办呢?听课老师提出的意见是使用超链接,实际上我也经常在ppt中使用超链接,但是超链接很容易出错,所以我选择了避而不用。事后想想,我在遇到问题时没有选择迎难而上,而是逃避、退缩,也许这样的态度是个严重的错误。而且,孩子们找得乱,并不能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过程,老师应该能够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孩子化解混乱。比如说,有个孩子找到了“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他认为这是“苦行”的表现,这时,我引导同学思考: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是“苦行”的体现呢?这样,将“苦”总结为三类,有条不紊。

而在第二课时教学中,我将课文上得尤其的乱,后来总结原因,也许是因为课前准备不足,并没有预设好学生的回答,没有做好适当的引导。所以课前准备很重要,课堂经验和必要的反思与记录也很重要。勉励自己:脚踏实地,勤能补拙。

三、课堂废话太多

从小就讨厌啰嗦的老师,没想到自己就是个啰嗦的老师。我是怎么成长为“啰嗦的老师”的呢?

这要追溯到一年前,我第一次站在小学的课堂上,讲台地下坐着的是刚从幼儿园毕业的调皮鬼们,哈着大大的嘴巴,天真无邪而又不明所以的一群孩子。我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懂什么不懂什么,只得不厌其烦地解释解释再解释,重复重复再重复,所以就成了一个总也说不完,总也不放心的老师,也就是“啰嗦”的老师。

即使是四年级,课堂上老师的很多语言孩子们并不能理解,课本里的很多情境他们并不能理解,词语用在哪里他们也不能完全搞懂,怎么办?怎么办?我不停地企图去解释。所以,我成了最“啰嗦”的老师。

10.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方案 篇十

友善用脑的理念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如果学生无法适应我的教学方法,那就让我教会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将学习的自主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拥有更多自主、探索的权利,去反复研读文本,咀嚼文本的精华所在,体悟文本内蕴的情感,领会文字中蕴含的诗意。教师要努力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民主对话、多维对话、充分对话中领悟课文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能够获得课文的意蕴和主旨,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使友善的语文课堂散发浓浓的“语文味”。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李时珍不怕艰苦,认真工作,为民造福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感悟李时珍的高尚品质。

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

【设计意图】友善用脑的理念认为:“精神压力是大多数人学习困难的根源,而音乐可以立刻为你的课堂营造有益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凝神倾听轻松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减小压力,将思绪回归课堂,用愉悦的情绪迎接新的学习。

一、激趣导入,了解人物背景

1.游戏:极限联想

师:今天咱们玩个极限联想的游戏,请你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示猜出一个人的名字。 课件依次出示:明朝人 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编写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设计意图】“为获得成功的课堂教学效果,应该在上课开始几分钟内就提起学生的兴趣”。此游戏不仅快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检测并加深了学生对李时珍的了解。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板题读题。

二、小组交流,共享自学收获

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学收获。

【设计意图】“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学问题分小组交流自学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有更多新的理解和感受。(这也是防止学生假自学)

三、组际交流自学收获,扫除“拦路虎”,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交流生字词(难读、难写的字)

2.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什么问题?(预设:这是座什么样的古寺?李时珍为什么会住在古寺里?李时珍在古寺里都做了些什么?李时珍察访到了哪些药材?)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素质化是以学生为核心的,“友善用脑”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的矛盾应由学生自己提出 “我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使其“于无疑处生疑”是教学成功的标志。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然后抓住学生提出的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组织讨论研究。

四、做脑健操,获得平静与协调,保持学生精力集中

1.课件示儿歌:“同学们,动动手,健健脑,快来,我们学做小中医。忍冬花、刀豆子、鸡肠草,人参、川贝和甘草,决明子、鹅肠草、胭脂草??,中医药材千千万,若想良药把病治,药名药效要记牢。”

2.师生共做脑健操。

【设计意图】四年级孩子的持续注意力集中时间在10分钟左右,让孩子配上轻松明快的音乐片段做健脑操,既可以让学生的大脑得到放松,还可以让学生记住一些中药材的名称,巩固自学所得。

五、品读感悟,把握文本内涵

1.通过自学,你们不仅扫除了“拦路虎”,还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李时珍吧。请大家静下心来默读课文,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又是从文章的哪里体会到的?在书上圈圈画画,写写批注。

【设计意图】这里呈现出一个问域稍宽、思维强度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体悟文本内蕴的情感。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建构人物形象。

2.小组交流默读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意在让整个课堂人人参与学习、个个互动补充。

3.组际交流汇报,解决真问题。

(1)察访药材十分辛苦

①奔波苦。

②住的`苦。(重点指导第四自然段)以读代讲,在读中展开想象,再现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古寺的破败,感受到住宿的艰苦。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重视形象性。引导学生通过浮想相关画面,在充满个性的阅读对话中,感受到古寺的破败。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③吃的苦。

④工作苦。

(重点指导第12自然段)

a.李时珍是怎样区别鸡肠草和鹅肠草的?(端详)

b.“端详”告诉我们什么?这方法你们觉得怎么样?

c.是呀,这方法太危险了,很多草药都是有毒的(教师介绍相关资料)。

d.为了辨明药性,冒险尝药,苦啊!危险啊!但是他——没有畏惧,没有犹豫。他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尝药呢?(因为没有修订的《本草纲目》有很多缺漏和失误。)

教师介绍相关资料。

e.所以,李时珍争分夺秒,发愤修书,为的是什么?

f.现在,你越发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2. 察访虽苦,可苦中有乐。

①记录收获的幸福。

②万名得福,苦得值。(相机出示课文第7小节)品读感悟其为民造福的精神。 抓“万民得福”“值得”等词品读感悟,表达感受。可先让学生自由畅谈,然后教师相机介绍李时珍下定决心修《本草》的原因,最后,以“正是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才能 ,尽管十分辛苦,但他一点也不觉得。”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感悟李时珍的人格魅力。

【设计意图】句式练说,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回顾梳理内容,统整所感所悟,使李时珍的形象丰满起来,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正是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才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正是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才具有了高度的责任心,也正因如此,他才挺住了所有的艰难险阻,才能不觉得苦,并且苦中有乐,乐此不疲。

配乐诵读(读出崇敬之情)。

六、总结课文,生发崇敬之情

1、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对李时珍的崇敬之情的话,你觉得应该用什么?

2.李时珍伟大的学术成就和人格情操值得万民敬仰,中医药学的史册上会永远记住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药学的史册上也会永远记住这个名字——李时珍。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引导和渲染,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在学生心中树立李时珍高大光辉的形象,使其具有立体的美感,占据了学生的心灵。

七、冥想,个性化记忆

【设计意图】课堂上短少的冥想时间是学生巩固和储存记忆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这1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回忆、储存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画思维导图,个性化表达

【设计意图】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所学的知识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进行总结,利于加深记忆。

板书设计:

16 李时珍夜宿古寺

苦 !奔波苦

住的苦

吃的苦

工作苦

记录收获

并快乐

值得

《李时珍夜宿古寺》自学导航

11.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方案 篇十一

介绍李时珍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包括读文、识字、解词、分段四个步骤)

三、研究文章写作特色

时间推移顺序渐渐下山-夜幕降临-大好月色-圆月当空

事情发展顺序外出察访-夜宿山寺-寺中谈苦-连夜记录

四、复述课文大概内容。

第二课时

一、师范读,生再通读课文。

二、2~4自然段学习(抓住“破败”做为突破口,通过朗读、找词语理解李时珍甘于付出的品质)

三、5~12自然段学习(精读,抓住对话部分,指导感情朗读,引出李时珍的其他高贵品质)

四、把你感触最深的句子读讲给同桌听,并告诉他为什么。

五、回到第一自然段,引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两词,再次理解李时珍高贵的品质。

六、介绍《本草纲目》(经典著作)

七、质疑,解疑。

八、完成课后第四题-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板蓝根、蛇胆川贝液、枇杷糖浆......)

12.《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篇十二

本篇课文需要2课时80分钟,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的第16课,主要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订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为了记载准确,李时珍不怕风险,亲自品尝草药,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分析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复习能够回忆课文的相关内容;

(2) 能理解相关词语理解课文。

(3)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发挥学生口语能力,说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5) 能准确地朗读相关拓展阅读材料,搜集认识几种中药材。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2)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通过表达对人物的认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学生能够通过文章学习,学习李时珍的优秀品质。

三、 学习者特征分析

(1)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2)班的学生。这个班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经过半年多的试验教学后,这个班学生思维较活跃,有很浓的阅读兴趣,表达愿望比较强烈;

(2) 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写作方法指导以及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体现中心的能力培养;

(3)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提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自学、小组交流、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采用抒发感受、情感朗读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和指导学生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设计特色:

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围绕 李时珍所说的话进行言语和思维训练。以课文中李时珍的语言为线索,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课堂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学,小组质疑、协作学习、口语交流、完成课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写作方法,促使小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五、 教学资源选择与设计

(1) 本节课是在学生电教室实施的。

(2)小学苏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

(3) 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李时珍夜宿古寺》(板书课题)

2、大家回忆一下,在李时珍投宿古寺这一夜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看来,李时珍夜宿古寺,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出示幻灯片1)记得师徒俩说的这样一番话吗?谁来读读(幻灯片2)

4、生读

二、 品读课文

(一) 过度:他们到底吃了哪些苦呢?孩子们,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

1、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交流:

(1)通过第1自然段,体会他们走的路很多,时间很长。

(2)住的地方条件差(第四自然段)

3、指导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幻灯片)理解住这样的古寺的原因。

4、小结: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专心扑在修订《本草纲目》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齐读)

5、理解李时珍的品质:一心为民

(二) 过度:他还吃了那些苦?

1、指导学生读5-7自然段。

2、提醒抓住师徒俩的说话表情、语言体会人物精神。

3、指导分角色读对话。

4、相机出示幻灯片齐读体会他们为万民得福,甘愿吃苦以苦为乐的品质。

5、理解“长年累月”并进行补充:李时珍从35岁开始重新修订《本草纲目》,在修订的过程中,他穿草鞋,身背药蒌,翻山越岭,直到现在,已在外奔波了了。

(三)过度:李时珍的“苦”绝不仅仅如此。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8-13

自然段,相信你们对苦会有更多的认识。

1、汇报,提醒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体会。

2、小结,这一段抓住了“端详、扯下、嚼嚼”这些动词,把一个工作严谨的李时珍描写的生动传神。李时珍为了万民得福,冒着生命危险品尝草药,心中只有天下百姓。

3、同学们,这一切的担心和研究揣摩,全在纸上,(出示幻灯片)读

4、同学们,12小结的省略号表达的意思一样吗?(指导体会)

5、(出示最后一段的幻灯片)读,区分“似”指导读,体会工作时间长。

6、学习写作方法。

三、整体感知

1、如果说我们以前感知的苦是生活上的苦,现在,感受到的是修订《本草纲目》的辛苦。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2、(出示幻灯片)再读李时珍的那段话,品味他的不易与精神。

3、正因为他的心里装着万民的幸福,万民的健康,所以李时珍认为他吃的苦是值得的。

4、是他的这种精神完成了这本书,此时,瞻仰着他的像,你想说什么?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夜宿荒凉古寺 一心为民

冒险品尝草药 心系万民

上一篇:六下品德教案下一篇:送李侍御过夏州,送李侍御过夏州姚合,送李侍御过夏州的意思,送李侍御过夏州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