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习录》心得体会

2024-08-06

读《传习录》心得体会(精选10篇)

1.读《传习录》心得体会 篇一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曾点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传习录》

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人必须要修身,修身之后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跟自己的能力有关,跟社会环境也有关。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不是别人说我们能干什么,是我们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干。能干,怎么干?不能干,需要补什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不能别人一捧自己就飘飘然。冒然到一个岗位上,对自己、对企业、对别人都是不负责任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干不好会让自己的名声变臭,到时候想挽救可就难了。儒家讲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环境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说环境不适合去干这个职位,那你就要选择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也就关系到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曾点对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认同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脱离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场得意,还是职场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继续。要保有像曾点那样的心态,乐观的面对生活。我觉得曾点就应该是达到了喜乐平和的状态。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2.读《传习录》心得体会 篇二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再多的道理也需要去“实践”,也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近日研习王阳明的《传习录》,对于其中王阳明所阐述思想,有所感悟,其中心思想就是:心之本体者,性也,性即理也。所以,心即理。这是理解王阳明心学思想最关键的问题。

一、理得即心安

《传习录》的精髓在于将心和理合二为一了,他说心即理也,心和理是一体的,不可分开的,理就在人的心中,不必向外去探求,即所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但是,这个理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且非常大,不太好概括。我以为这个理不是别的,而是合理。理只是一个合理,合理就是理。中国人最倡导的就是合理,我们似乎总是很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很没有原则。但其实我们是讲究的合理,做合理的事,说合理的.话,而这个理则需要自己去把握和体会,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和尺度。中国人一直讲的是心安理得,我的理解就是,只有合理才能理得,理得才能心安。

自己在心里觉得合理,在逻辑上讲的通,自然就能心安,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平静和安慰。试想,如果有件事你一直想不通,你心里能安宁吗?肯定是心里不踏实以至于辗转反侧,痛苦不堪。一旦你恍然大悟了,把这件事的前后捋顺了,想通了,能够说服自己了,自然如释重负,仿佛获得解脱,从心理上获得一种安慰。这就叫,理得才能心安,只有合理的东西才能让自己心安,不合理的东西你不会心安。忽的想到多年来部队内部关系中发生的问题,心不安,不就是因为不得理吗?带兵人,要想心气顺,简单的说,就是要合理合法而已。

二、“实践”才是王道

践行之路,从无坦途。但是如果说只要在心里觉得合理了,就会得到心安了,人生从此再也没有烦恼了,那也未免有点自欺欺人了,与王阳明的本意相悖了,王阳明说一定不要欺天罔人,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王阳明的弟子也发出这样的疑问,说诚使昏暗之士深居端坐,不闻教告,遂能至于知致而德明乎?为了解决这个疑问,王阳明又提出了“知行合一”这个命题以救其弊。

他认为,知行本是一体,不可截然分开,知即是行,行即是知。有是知即有是行,知是行之体,行是知之用。王阳明认为光有知是不够的,知而不行非真知。如果你自己在内心觉得合理,逻辑上说得通,这不代表就一定真的合理,很可能到实际中又变得不合理了。所以才要知行合一,把自己内心觉得合理的东西用外界事物来验证,用行动和实践来证明你的理论是合理的,这也就是实际合理。所以,光有逻辑合理是不够的,还要实际合理,或者事实合理,经过事实验证的合理才叫真的合理。

这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本意。所以,王阳明回答他弟子这个疑问的时候,说昏暗之士,果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所以,王阳明的心学经常给人一个误解,就是教人要去静坐冥想,参禅打坐,包括他的弟子在内都这样认为。他们会想,假如一个人成天什么也不做,整天在那里静坐悬想,是不是就能体悟真理,超凡入圣了?当然不是这样,王阳明说的很明确,要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就是说要在事上磨练。在心静的时候方便反思,通过省察克治的功夫来悟道,但这是不够的,更要在事上磨练,要使没事和有事的时候心境是一样的,要在具体事情上来体会平时所思所想是否合理,不能知道做不到,知道就去做,做了才真知道,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

王阳明年轻时很迷恋仙释二教,也就是道教和佛教,但他后来很反对仙释之说。因为他觉得佛道都是只在静上下功夫,却没有去事上磨练,最后都是虚空顽静,不切实际,与圣人之道不合,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真正好的一生,总是需要我们去行动。去做无数件别人不屑尝试的小事,拒绝那些试图迷惑你不需匍匐的虚假繁荣。

三、信念成就梦想

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一些人,无论遇到挫折还是迷茫,都会微笑着面对生活,看到他们,我们犹如看到了星星和月亮,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阳光灿烂的笑容,因为他们永远不缺乏信念,必将实现梦想。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否还在沉醉于困惑,借口迷茫而拒绝展开青春的翅膀?要知道,生命的天空不可能向母亲一样永远慈爱和安详,尤其在部队中,不可能天天洒满明媚的阳光,偶尔也会弥漫迷茫的风霜。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醉于迷茫,别人都在顽强的活着,我们有何理由忘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印度的圣雄甘地,南非的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全身不比矿泉水瓶子大多少的澳大利亚人约翰库提斯,我们崇拜他们,就是面对挫折,他们能够做到心安理得的迷茫,正是他们用默默无闻的耕耘完成了别人认为无法完成的工作,让他们成为了人们心目当中的偶像。

3.读《传习录》有感 篇三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传习录》

今天我徒弟在找我聊天儿的时候,也问到了这个问题。没事的时候自己打坐,好像觉得心很静。一有事的时候就找不到她打坐时的那种心境了。首先我们要清楚儒家是入世的学问。所有有关儒家的修炼都是为了在人世间过得更好。把关系处理得更明白,事情办理得更妥当,才能更容易达到人生的成功。

刚入师门时,自己在静坐思心的时候也特别容易达到一种状态,就是心很静,感觉好像所有的事情自己都想明白了。其实,要像王阳明说的那样,儒家的修行是要克己,不能总是去拿定义规范别人,觉得别人做的哪里不妥,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是自己的情绪。要修到《中庸》里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情欲念,知道自己的情绪、情感是什么,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是什么,更要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4.《传习录》读书笔记 篇四

求精是达到根本的功夫,博览多学是达到简洁的功夫。

驾驭真理而非尊崇真理。

人身体的主宰就是心,意念就是由心发出来的,意念的本体就是感知,意念存在于事物之上。正心诚意

看清事物的本质。

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直接是一种方式。懒得看书,就去看书。这就是对症下药。学者只有担心自己的心不能明亮如镜,而不用担心明镜一样的心不能穷尽事物的变化发展。People purse their dream with one certain talent, while living happily and freely with many talents.必须在心体上下苦功夫,大凡不明白、行不通的,必须返回在自己内心里仔细体会,这样就能理解。

The world one see is the world inside.博文唯一

修炼内心本源的力量,不要被表面的欲望蒙蔽。

没有善没有恶是天理处在静止状态,有善有恶是因为有感情发出来。思想感情没有发出来,就没有善和恶之分了,这就是最高的善。

悔悟是治病良药,然而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滞在心里,则又会因药而生病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圣人良知的本体,皎洁得像明亮的镜子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纤尘沾染,美丑随时都可以在镜子中现出原形,而明镜却不受丝毫污染,这就是所谓的“情顺万事而无情”。

要看清别人,先认识自己。

5.王阳明传习录读书笔记 篇五

心即是理的人生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心学说的基本观点。王阳明认为人心是根本的问题,是产生善与恶的源头,任何外在的行动都受到思想支配,一切统一于心。

知行合一的认识论:针对社会言行不一的弊端,王阳明纠正了朱熹先知后行的知行观。他认为知和行是不能够相分离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6.读《传习录》心得体会 篇六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想要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一件几乎无法做到的事。古往今来,有多少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都对其有个人的阐述,但多少年来也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解释。1999年版《辞海》解释,“文化”一词有三种含义,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采用第一种,即: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

文化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众多分支中的一支,许多学者对其都有各自的观点。国外学者有希维德尔、坎特、科尔、博伊斯奇,他们的观点尽管各不相同,但在一些基本方面是一致的。首先,他们都强调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是意义,而意义是相对于某一文化语境中的人来说的,它制约着人对刺激的反映或人得行为。其次,他们都强调文化是内在于人的,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的。国内学者李炳全在其著作《文化心理学》中这样定义到:文化心理学是研究人得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所谓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是指人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的对一定的文化刺激所作出的该文化所规定的反映,即特定文化中的人内在固有的对刺激的解释和以此为基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或方法。所谓文化刺激,是指某一种群在其进化和发展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或一定目的而赋予一定意义或价值的刺激,即对该种群的人具有特定意义或价值的刺激。对种群和文化中的个人来说,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的形成过程即刺激的价值或意义的取得过程是心理与文化的相互构建过程。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认为,文化和心理都是互相建构的。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学习借鉴价值。

2、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含义

2.1 “真知”与“知行合一”

知与行事儒家道德实践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儒家哲学中,知行问题所讨论的是道德知识和道德履践的关系。知识一个标志主观性的范畴,行则是客观的标志人的外在行为的范畴。朱子的知行观代表了宋儒对知行的基本看法。阳明哲学中的知与行与宋儒是有差别的。阳明哲学中,知的意义仅指意识或主管形态的知,是一个纯粹主观性的范畴,在这点上其范围比宋儒来的狭小。相反,行,一方面可以指人的一切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包括人的心理行为。

在理解阳明的知行思想,要先明确一个概念。“真知”在宋儒的知行理论中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概念。就道德知识而言,真知表示人已获得了高度的道德自觉。真知者必然会把他所了解的道德知识付诸实际。反过来说,知而不行,恰恰反映了行动者还没有达到“真知”。“真知”包含了必行的意思。这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基本提前。根据这个思想,阳明认为,知与行,就其本来意义,是合一的。这个合一并不是说知行二者指同一对象,两者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强调两者是不能割裂的,知行的规定是互相包含的“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答

顾东桥书》,《传习录》)这里的“真知即所以为行”指真知必能行。

“不行不足谓之知”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道德意识的自觉程度而言。阳明说过“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孝弟?”(《传习录》)当在道德评价中,我们不能因某人说应该孝顺就说他“知孝”,只有当他从事过“孝”的实践,我们才能说他是“知孝”。

第二则指一般知识活动而言。阳明说:“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传习录》)只有经历了痛苦才指导痛苦的感觉,只有经历了寒冷才知道自己寒冷,这些是与我们亲身经验有关的“知”。

2.2 阳明在与徐爱论知行时指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他还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是从动态的过程来了解知行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意义。意识属于知的范畴,但从意识活动是外部行为的开始这一点说,意识或思想是行为过程的第一阶段,在这个意义上它是行为过程的一部分。同理,阳明认为,行为实践本属于行的范畴,但从行为是思想的实现,或实践是观念的完成这一点来说,行也看做整个知识过程的终结。按照阳明的立场,知并不是可以说是行,行也不是可以说是知,知与行就其本来真正的意义就是互相包含的。无论就范畴还是指称的对象说,知中就有行的因素,行中也有知的因素。所以知行时合一的,这两个范畴的规定是互相包含的。

2.3 《传习录》中:“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得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主意与功夫是阳明学中常用的一对方法论范畴,一般地,“主意”表示目的、统帅,“功夫”表示途径和手段。也就是说,并没有什么独立的、先于行或与行割裂的知,要达到知,必须通过行。同时行也不是一匹瞎马狂奔,它要有知作为指导。所以,阳明的这个命题并不是要强调先有主意,再做功夫,而是强调知行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行不能无主意,故行不离知;知不能无手段,故知不离行。这与朱子“知行常相伴,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有异曲同工之妙。

2.4知行合一的宗旨

阳明指出:“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什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什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可见,了解知行合一说提出的目的对于理解知行合一的意义、作用等都有重要意义。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提出是针对明中期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下降为总体背景的。阳明指出:“逮其后世,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揭知行合一之说,订致知格物之,思有以正人心息邪说,以求明先圣之学。”由此看来,知行合一是指向当时日益颓丧的士风。为“吃紧救弊而发”,为了扭转士风,使圣贤之学大明于天下。阳明认为,从思想上来说,这些现象的发生根源于“将知行截然分做两件”,他指出,知行合一虽是针对时弊而发,但并不意味着这只是一种权益的说法,事实上,其本身是具有真理性的。在知行分裂方面有两种形式,从而阳明知行合一的宗旨也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阳明答人文知行合一时说:“此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底彻根,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时我立言宗旨。”

但我们知道,在理学的伦理学中把道德修养分为“为善”和“去恶”两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看,提出一念发动即是行,对于“去恶”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这个一念发动不是恶念,而是善念,能否说“一念发动是善,即使行善”了呢?它只适用于“去恶”,但不适用于“为善”。

第二,阳明更强调知行合一对于朱学知先行后说的批判意义,他说:“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一位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知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由此可知,阳明所关注的问题,还不只是那种“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的问题,而且是“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的问题。

3.“知行合一”思想对我的一些启示

3.1“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行”的启示

按照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只有如果你对某一事物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必然按照这种认识去行动;如果你的行为与你的认识不一致,那么就认为你就没有“真知”。例如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很多同学认为自己应当学习,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按照自己认为“应当的”去实践。这是一种知行不一的现象。在不一定说明这个人言行不一,道德品质有问题,本人认为这很有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欺骗。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我们发现我们的行为与自己所说的不相符,那我们就应该警惕,就应该思考自己为什么“言行不一”。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状况,这是对自己的诚实,也是改进自己的前提。

3.2“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的启示

知行合一是说知与行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知”是来指导行为的,而行为就是“知”外显的程度的展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知行脱节的情况。例如,有些人想提高自身的修养。于是去看很多指导修身养性的书籍,看的时候拍案叫绝,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合上书以后该做什么又去做什么,又回到了老路上。通过看书来提高自身的修养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但是如果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并将书上得来的道理应用到生活中来,那只能说明我们只是在字面意思上明白了这些道理,并不算是“知”。

3.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启示

7.中医针灸传习班心得体会13 篇七

明空中医学堂针灸班学习日记之二

(巩xx,女,1961年生人,某国驻华使馆中文秘书)

7月16日(星期一)

昨天是第三次上课,内容是复习扎针,扎自己、扎同学和被同学扎(听上去有些吓人),老师在一旁边观察着每个同学的动作边不停地讲解指导着。为了进一步了解我们这些学生的学习成果,老师还特意为我们“献”了一回身。老师让我在其大横穴上施针,有过前两堂课学习练习的体会,自认为水平还是可以的,于是便找准穴位扎下去,老师有了针感,并让我在其腹部左边大横附近又施两针。老师说我手上有力度,进针的感觉也不错。得到老师的肯定,心里是很高兴,对学好扎针也更有了信心。

昨天的课还让我有了另外两个大收获。

第一是感受到扎针在治疗上带来的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因为同学们学得努力,教学进展顺利,老师决定再演示讲解一下如何在背部施针,朝晖同学主动把自己的后背贡献了出来。大家都发现他脖后大椎处有一鼓包,差不多半个鸭蛋那么大,老师随后在大椎处反复施针,多次提捻......见证奇迹的时刻出现了,包象是被撒了气,眼见着就瘪下去很多,真是不可思议!还有比这更让人称奇的吗?联想到上周玉琼同学腹部施针后面色由灰暗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若非亲眼所见,有谁又能够相信呢?中医针刺竟是如此神奇,老师的水平真是好生了得。

第二个收获是从我自身感受到的.。昨天腹部施针时,左右天枢和大横处针感强烈,痛,不敢喘大气。起针后无任何不适。大约一小时后,腹部开始痛起来,尤其左右两边。回到家后,痛感不减,并感到自己脸上身上开始发热,一量体温37°7,低烧。和以往感冒发烧时四肢酸痛昏昏欲睡的感觉不同,此次发烧只是单纯地感觉身上发热、乏力,头脑却很清醒。老师说过,当体内郁结经针刺被打散后,身体会随即变得通畅起来,内气一下子相对不足了,身体自然会有乏力之感。发烧也是体内阳气生发,应是个积极的反应,随即向老师微博求证,在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为自己感到高兴,发自内心关注自己时,心神是有感知的,让我的身体变得敏感起来,使我向身心和谐健康又迈近了一步。

8.读《玛丽晴异闻录》有感 篇八

《玛丽晴异闻录》这本书主要是讲刚满十六岁的盲女孩玛丽晴一步步深入异界,一次次化险为夷的经历。

当我一口气读到这本书的重点时,我停了下来,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诡密莫测的.海上旋涡;只接待特殊客人的久夜旅馆;通往黑夜地区的银色火车。路上发生的一切都已经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范围。玛丽晴和伙伴们是否可以顺利会师?互相看不顺眼的霍安泽与黑猫尔帕尔诺是否能同心协力?世界上没有偶然,每件事的发生都一定有其中的原因。我相信玛丽晴一定会勇敢地迎接那些围绕在自己身边的重重神秘事件以及那背后的真相。

玛丽晴在冒险中一次次深入险境,在生死边缘徘徊。而她的好友兼青梅竹马的霍安泽更是为了寻找玛丽晴不顾警察的劝阻,偷偷与出现在冰箱里的异族少女兰迪苏西以及“黑猫”帕尔诺结伴而行,踏上了寻找玛丽晴的旅程。他们一边打探玛丽晴的消息,一边寻找栖身之所,一边还要躲避监测者的追击。我真的很佩服他们的勇气,为了伙伴,为了友谊,他们可以做到这种地步。为了玛丽晴,霍安泽心甘情愿去往另一个危机四伏的黑夜地区。

在接到电话前,他们还是普通的一男一女,在接到电话后,他们顷刻间便被卷入了一场远古纷争。飞檐走壁的小偷,美丽大方的酒吧女主人竟然是七十二柱魔神!他们渴望自由,不希望被邪恶主人与他们之间所谓的契约所束缚。所以,他们需要玛丽晴!需要玛丽晴帮助他们彻底毁灭《所罗门密钥》。他们要的不仅是自由,是彻底的。永远的自由!

9.读《讲真话人生箴言录》有感 篇九

王雪晴

《讲真话 人生箴言录》是一本讲真话的人生大书,它将季老先生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华汇聚一堂,字字珠玑,让人读来如沧海拾贝之感。

读第一遍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混乱,文章都是一个一个回忆性的小片段,就像是一位老者和我们拉家常。听着听着,就被他朴实而真诚的话语所打动。“不完满才是人生。”“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怀旧能净化我们的心灵。”“青年学生就是我的药石。”

这本书是先生百年人生的体会,是学问与人生融为一体的完美结合。为了更好的汲取书中的养分,我读了第二遍。

本书第一部分是人生卷?自我记述,第二部分是世相卷?观察与批评,第三部分是学问卷。季老先生说,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凡人。像我这样的一个凡人,吃饱了饭没事的时候,有时也会想到人生问题。我觉得,我们“人”的“生”,都绝对是被动的。我们糊里糊涂的降生,糊里糊涂地成长,有时也糊里糊涂地夭折,当然也会糊里糊涂地登上耄耋。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在季老先生的精神世界里,情是第一位的。用真挚的感情待人。不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爱国爱人类之情,都是如此充沛。季老先生在“赋得永久的悔”中写到,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旁。直到耄耋之年,我仍然频频梦到面目不清的母亲,总是老泪纵横,哭着醒来。我们要多陪陪老人,不要总是用钱、物品代替一切,陪他们唠唠嗑,陪他们旅游,陪他们散步,给老人做饭吃,听听他们最近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多和他们有精神方面的交流。用心对待父母,不要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应到你身上。

季老对青年人特别关心,他告诉青年人时间是毫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都是可贵的。我希望真正能够仔仔细细地过,认认真真地过,细细品味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我认为每一分每一秒钟都不“寻常”.青年人要有归零的心态,就像得了世界冠军的运动员,不管是冠军或金牌多么灿烂辉煌,一旦到手,即成过去,从现在起又要从零开始。不要做自命天才的人,多包容别人,容忍是一种美德,谈恋爱千万别浪费太多的时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敢讲真话,讲真话也是看一个人的素养和修养。朋友之间、夫妻之间、兄弟之间往往由于不能讲真话,用真话交心,互相猜疑,产生矛盾,最后矛盾扩大,弄得朋友远离,夫妻分离,兄弟反目,这样的事我们还见的少吗?从青年时,我们就有敢讲真话的魄力,季老曾说过,自己说的都是真话。从他的文字里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一点。他在病榻上的札记,更是字字发自肺腑,令人动容。

在世相卷?观察与批评中,季老写到“文化革命”长达十年,对于这一场所谓“革命”的评价,稍微有点良知的人心中都是有数的,它让我们伟大又有智慧的民族,一时失去了理智,好像是无端着了魔,这种耻辱永远是磨灭不掉的。如果把这一场灾难的经过如实地写出来,他将成为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一面镜子。常常在这面镜子里照一照,会有无限的好处的。他会告诉我们,什么事应当干,什么事情又不应当干,绝对没有任何坏处。

若干年来,季老有一个想法:人类自从成为“万物之灵”后,最重要的任务是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他称之为“天人关系”.要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要同自然交朋友,他称之为“天人合一”.然后再伸手向大自然要衣,要食,要住,要行。他笔下的牡丹、美人松、海棠、荷花、二月兰都有了思想,美人松既刚劲,又柔弱;既挺拔,又婀娜,简直是个天上神话,是童话中的侠女。荷花是怎样在深水淤泥里走动呢?不到几天的功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认识了季老的咪咪二世,我都有想收养一只猫咪的冲动了。人与自然应该浑然一体,人与鸟兽应该和睦相处,相向无猜,谁也离不开谁,谁都在大自然中有生存的权力。世界一切美好的东西,不管人类,还是鸟兽鱼虫,花草树木,我们都应该会欣赏,有权利去欣赏。

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又以后者为主。所以我们后一代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多读书,以书为友,去寻找书中的智慧吧!

季老先生真诚、纯粹、坦荡,人如其文,文如其人。他,人虽远去,精神永存。

10.传习录129条疏解 篇十

【129】蔡希渊问:“文公大学新本,先格致而后诚意工夫,似与首章次第相合。若如先生从旧本之说,即诚意反在格致之前,于此尚未释然”。先生曰:“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1]。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新本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2]。须用添个‘敬’字,方才牵扯得向身心上来[3]。然终是没根源。若须用添个‘敬’字,缘何孔门倒将一个最紧要的字落了,直待千余年后要人来补出?正谓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举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于此不察,真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工夫总是一般。今说这里补个‘敬’字,那里补个‘诚’字,未免画蛇添足”。注释:

[1]《古本大学序》:“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2]《传习录》中卷134条:“其心几何而不至于‘率天下而路’也?今世致知格物之弊,亦居然可见矣”。

[3]《坤卦·文言》:“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疏解:

朱子定《大学》章句为经文一章,传文十章,首章经文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而古本《大学》传文直接解释八目之“诚意”,却没有释“格物致知”的文字,朱子认为“有阙文”,并根据程子之意增补此章传文。阳明认为“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所谓“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根本不须增补“格物致知”之传文。

对于常人来说,花在山中自开自落,确实与我心毫不相干。阳明为什么说“意之所在为物”?这其实是从功夫论意义上说的,唯有“物”是心之物,格物工夫从心体发出,才能返回心体,“工夫始有下落”。阳明说“意之所在为物”,目的是避免格物工夫往而不返。既然格物工夫最终回到心体,故可训“格”为“正”,“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离心体而向外去格物,其实是“逐物”。认为事事物物上皆有定理,于一草一木上去格物穷理,这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如果不先说“万物皆备于我”,而直接说“反身而诚”,“反身而诚”之“反”就虚而不实,所谓“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

“‘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这也是要避免致知工夫“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致知”即知善知恶,知善知恶才能好善去恶,所谓“知至”而后“意诚”,“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但此“知”不能自外面输入,不能“义袭而取之”。“致知”本来是人之“穷理”,而阳明说,“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这是《中庸》 “成物,知也”,好像把致知的方向解释反了。但“万物皆备于我”,“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其实是“反身而诚”,“往”即是“返”。对于人来说,“反”的当下即是“明”,即是“知”,所谓“自明诚,谓之教”。阳明这样解释格物、致知,不同于先儒,真正融会贯通地揭示了《大学》八条目的义理。

《中庸》23章曰:“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中庸》此章可看做对《大学》八条目进行另一种形式的阐述。“其次致曲”相对于“唯天下至诚”而言,至诚是“性之”(生而知之),“致曲”是“反之”(学而知之)。既然是“反”,就有内外物我之别,但“反”也是有条件的。《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同样也可说“无复不往”。《大学》“致知在格物”即是“往者屈也”,诚意、正心是“来者信也”,一开一合,循环往复,这即是“学”。当“学”之功夫纯熟,达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就是“尧舜性之”。开合往复是互为终始的,格物致知是从心“体”起“用”,唯有“物”是意之所在,致知是“致吾心之良知”,格致功夫才能“无往不复”而不断反于心体。

上一篇:预备党员转正考察情况下一篇:门诊护士转正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