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月实施方案(精选9篇)
1.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月实施方案 篇一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
2009-8-5 15:24:14 阅读数:697 网友评论:0(顶:0,踩:0)条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要想使学生获得有成效的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
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1、概念界定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由于习惯实际上是指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习惯只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易言之,习惯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连锁系统。这样,当个体在同样的刺激情景作用下时,条件反射的连锁系统就会自动地出现,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进行同样的有关动作。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2、目前学校实际情况:
我校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这些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由于这些学生从小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1、缺乏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2、书写潦草不规范,坐姿差;
3、喜欢做小动作,缺少认真倾听的习惯;
4、课堂上不善于动脑,盲目听信教师和同学,缺少个性;
5、学习缺乏自觉性,作业懒散,做事拖拉;
6、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的习惯;
7、学习缺乏探究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老师教学工作被动。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我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特制定“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题实施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我们的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督促、学生的自我管理下,养成如下习惯:
1、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2、书写规范,坐姿端正;
3、认真倾听的习惯;
4、课堂上善于动脑,不盲目听信教师和同学,有自己个性;
5、学习自觉,作业不懒散,做事不拖拉;
6、善于使用工具书,查资料和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的习惯;
7、养成探究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成员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理论学习研究,努力提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本课题通过精心设计师生问卷,在各班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我校小学生学习习惯有关内容的数据。
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倡导教师自觉、主动的参与研究,并通过实践与研究改进方法、提倡素质和能力,实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4、观察法:多听其他老师的课,注意他们在不同课堂情景中的表现方式,同时要观察学生教师的反应。
5、案例研究法:本课题通过模拟在校选择的师生典例,进行个案研究,从中找出规律。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3--5月
①、成立学校中心课题组;
②、查阅资料、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③、制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有效性的教学环境研究”子课题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2009年6月——2010年10月
①、深入落实课题实施方案:
②、办好家长学校,进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指导,并进行经验交流;
③、开展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
④、每学年对课题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一次,及时调整课题实施方案;
⑤、每学年召开阶段成果汇报、经验交流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底
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形成系统研究成果专集,接受专家鉴定。
七、课题成果与形式
1、子课题研究报告
2、编撰若干与该课题相关的论文,争取发表或获奖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威海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三项主题活动”课题研究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制定威海市第八中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著名的文学家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当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受益无穷。威海市第八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通过调查了解,发现不少学生由于从小所处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②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③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④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作笔记的习惯;⑤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⑥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习惯;⑦学习懒散,依赖性强,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⑧不善于温故知新,有的甚至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⑨考试审题不严,缺乏认真仔细检查的习惯;⑩学习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探究过程,缺乏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这些问题既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终身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也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选择“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很有必要,尤其适应当前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第一,国内外有关行为习惯的研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财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学习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专著。如《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著)、《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张向葵、关文信著)等。许多学校也有类似的研究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对新时期农村初中学生的新特点、新问题、新动向而言,适应性不是很高,尤其是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评价方面等实践操作技术层面显得薄弱。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深化操作原理,细化操作过程,明确操作方法,加大操作的针对性,增强操作的可行性,提高操作的实效性。
第二,坚持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的研究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学习型”组织、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的历史背景条件下进行的,师生的观念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我们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为导向,用理论指导实践,开展课题研究。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对于创造性学习习惯的研究,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深入、广泛地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一整套能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序列。对于基本学习习惯的研究已从理论研究深入到实践操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培养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观念的逐渐更新,孩子们具有的良好学习习惯不应再只是基本习惯而已,而应该养成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创造性学习习惯,养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学习习惯。只有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革命。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以创新思维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个性化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进行,即按照他们的个性特点去再塑他们个性化的学习习惯。
对此,我们认为,学习习惯培养的发展将越来越显现如下的趋势:
第一,在培养内容上,除要完善一整套基本学习习惯培养系列,更要对创造性学习习惯进行深入扎实的研究.第二,在培养方法上,在重视外部强化训练的同时更注重内部动因的激发,做到规范科学,突现个性。
第三,在学习习惯的评价方面,形成一套科学先进、操作简便的评价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
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一研究课题,将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从而呈现出它的研价值.1、观念问题: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如何一以贯之落到实处,必须从学生基本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抓起,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基本的学习行为习惯素质都没有,何谈素质教育?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以及有关行为习惯研究的理论,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水平为目标,确立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和层级结构水平,总结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模式和评价方法等理论与实践操作技术。
3、技术问题:在调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运用教育理论,对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矫正,最终探索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模式和评价方法等实践操作技术。
4、实践问题: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目的之一。本课题研究致力于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生最终形成良好稳定持久的学习习惯,学会自觉、主动、科学、有效地学习,促进学校形成好学奋进的学风,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①通过对学生学习各环节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运用教育理论,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矫正,以达到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确立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和层级结构水平,通过研究总结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模式和评价方法等理论与实践操作技术。③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对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21世纪这个充满活力、充满竞争、弘扬个性、追求创新的新时代,需要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也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农村初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旨在培养初中学生一般性学习习惯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初中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探索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评价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技术,填补了当前学生学习策略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学校拥有结构合理、学识广博、治学严谨的一流教师队伍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图书馆藏书万余册,理化生实验室及普教电教仪器、音体美器材设备、教学配套软件等均达到一类标准配备。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形成了八中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师队伍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保证。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的效果,学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全体教师参加的课题小组。学校及时为课题研究排忧解难;从政策上给课题研究以保障,从财力上给予支持。教导处加强档案建设,制定了科学的教科研管理制度,定期组织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交流研究的情况,调控研究的进程,优化研究的方案。为加大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工作,我校还将制定了一系列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标准等。对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以此作为教师评职晋级聘任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发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探索课题研究的新路子,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五、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一)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学习习惯的界定: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为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倾向。
研究依据:有关学习习惯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成果的支撑。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中,个体的学习习惯是个人内部自相适应的一种自动化行为的动力系统。习惯一经养成,人们的优势心理反应是维持一种习惯而不是去改变这种习惯,这是学习习惯形成应遵循的心理规则。学习习惯的养成与个体的认知因素,个性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次,个性因素中性格也是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条件,其中意志特征的影响特别明显。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它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基于上述的研究成果,我们在实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行为动机、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以及教师、家长的巨大影响力,除了在共性要求之外,还必须关注孩子的个性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此作为具体实施这一框架的科学支撑。
(二)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使学生走上学习科学化之路
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初步养成创造性的学习习惯。
3、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习惯。
4、在培养内容上,要形成一整套学习习惯培养系列,在培养方法上,在重视外部强化训练的同时更注重内部动因的激发,做到规范科学,突现个性。在学习习惯的评价方面,形成一套科学先进、操作简便的评价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
5、通过研究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很大的社会效应,为初中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
2、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归因分析研究:(1)主观因素的分析(学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
(2)客观因素的分析(包括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因素等)。
3、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研究:
(1)一般性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研究:包括①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学习的习惯;②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③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④培养学生认真笔记的习惯;⑤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⑥培养学生及时系统复习的习惯;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的考试习惯等方法培养。
(2)发展性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研究:包括对学生科学用脑、讲求效益、勤于思考、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性学习、开放性学习等发展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
4、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涉及四大方面,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首先必须要让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讨论,明确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然后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并分析影响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在调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评价方法。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其核心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勤于思考、大胆质疑、自我监控等发展性学习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拟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相结合。通过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并开展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归因分析。
2、文献研究法。收集、学习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借鉴先进经验,创新适合本地实际的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3、行动研究法。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研究实践,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指导,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学习习惯,促进良好的学风形成。
4、经验总结法。根据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实践进行经验交流、总结、提炼成果,撰写论文。
六、预期研究成果
1、阶段性成果:主要是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典型案例、教育叙事、论文展示、阶段性研究报告,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结果。(2007、12-----2011、7)
2、最终研究成果:主体研究报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理论与实践》专集。(2011、9------2011、12)
3、最终成果转化:①在校内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指导本校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实践;②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得到养成,学会自觉、主动、科学、有效地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③学校学风有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为同类学校提供可行性经验。(2007、12------2011、12)
七、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步骤和措施
(一)研究的阶段性步骤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07、12——2008、2),研究的准备阶段。选择研究方向,由杨秋兰负责组建课题组,开展相关的调查,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区、市相关部门审批、立项。
2、第二阶段(2008、3——2011、7),研究实施阶段。研究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1)2008年3月——2008年7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系统性调查。形成调查报告,由王海华负责。
(2)2008年9月——2009年7月,侧重于对学生一般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由各教研组长负责,刘佳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3)2009年9月——2010年7月,侧重于对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由各教研组长负责,陈华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4)2010年9月——2011年7月,重点进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研究。由各教研组长负责,邱焕英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3、第三阶段(2011、9——2011、12),研究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研究报告,其它成果著述结集,申请结题验收。具体总结工作由杨秋兰完成。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加强课题的组织领导工作。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政教处、教导处、教科室和后勤处的中层干部为成员,具体负责课题的管理指导工作。课题主持者具体管理课题实验研究,充实各子课题组的主研人员,做好协调工作。教导处和教科室负责组织实施。
2、研究计划的具体落实。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阶段的分步目标,对所有应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3、组织培训研究人员。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掌握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
4、对当前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现状调查。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计划,与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紧密配合,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调查环境,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度、可信度和客观性与真实性。
5、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进行研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主研人员要走出书斋,深入课堂,参加班级活动,组织好交流、讨论,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
6、研究成员每期至少进行两次课题研究会,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
7、制定研究工作制度,包括科研课题研究目标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专业学习制度、经费投入、使用与管理制度、成果处理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制定对课题主研人员的考核激励措施。
8、增强成果意识。主研人员一定要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案例或教育叙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论文。教科室要认真组织好论文交流和整理,并积极做好经验成果向报刊投稿工作,争取有研究文章在开发区级以上报刊发表。
9、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部门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支持。
10、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保证课题研究正常运行,对具有突出贡献的主研人员进行奖励。
八、课题组织管理及成员具体分工 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刘丽波
副组长:杨秋兰
成员:王海华、刘佳、邵建明、刘君、王思海、邱焕英
2.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月实施方案 篇二
看看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就更清楚了, 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就用“嗯嗯”两声含糊带过, 全班找不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查阅工具书的习惯没养成。作业写一半漏一半, 很多同学一个答案:自主、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没养成。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 书本上干干净净, 不留一点痕迹:随手做笔记的习惯没养成。一篇课文读一两遍就算学过, 浮光掠影:熟读成诵的习惯没养成。书写随意, 字迹潦草, 笔画模糊, 难以辨认:规范书写、文面整洁美观的习惯没养成……
其实一个人自觉养成某种好习惯并非易事, 有时不“强迫”一下, 恐怕难以形成“条件反射”。我在具体实践中就采取了另类措施———“强迫”, 我发现原来“强扭的瓜”也甜。
一.培养学生经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语文学习离不开字典, 它是一个无声的小老师。但我发现班里大多数学生认为整天带着它是个很大的负担, 每每碰到一些“拦路虎”, 他们只好干瞪眼、瞎着急、胡乱读。
有一次, 我真的动怒了, 采取了“杀鸡儆猴、痛打落水狗”的狠招, 即不带字典者一律罚抄课文。此招果然灵验, 学生们一时被我吓住了。第二天检查时, 结果令我感到十分满意。但好景不长, 总有个别学生不长记性, 我于是严格按规矩办事, 学生不敢再偷懒耍滑了。为了让学生们把这种好习惯长期坚持下去, 预习课文时, 我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字音, 读通课文;讲读课文时, 遇到重点词、多义词、不理解的词, 我也有意识地让学生翻阅字典、词典来解决;作业练习中也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通过查工具书来完成。这样, 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 就经常得到了字典这位不会说的“老师”的帮助, 尝到了使用工具书的甜头, 自然地养成了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有的学生作业习惯很差, 每次检查作业时, 总有不完成作业的“老大难”。为了纠正这种恶习, 我采取了“一网打尽、各个击破”的策略, 专门把班里那几个有名的“大懒虫”“请”进了我的办公室, 责令其现场保质保量地完成。在这种“严盯死守”下, 这帮小家伙个个吓得都把作业写完了。后来, 再有随便不完成作业的, 一律请进“班房”, 享受我的“特殊优待”。久而久之, 到我那儿写作业的人不再成群结队, 反而越来越少了。班级有个学生叫孙晓风, 经过我仔细观察发现她写作业时喜欢玩笔, 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我就陪她写作业, 一看到她有小动作就及时提醒。我又发现她的字写得很工整, 就在班级公开表扬她, 很少被表扬的她又害羞又激动。尝到了被表扬的甜头, 从那以后她都能积极主动完成作业。
三.培养学生勤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勤读课文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好习惯, 但个别后进生总是不用心背, 有时短短的一篇课文都读得不成样子。有一次, 我布置了读课文的任务, 而且明确要求家长配合、监督签字。结果第二天早上检查时, 发现几个学生读不好课文, 更没有家长签字。看来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 根本压不住这股歪风邪气。你不是不读嘛, 我就采取“故意找茬、相互竞争”的策略, 即要求那些不认真读书的学生, 只要一下课, 就必须拿着课本迅速来办公室报到, 轮番读背后再进行一对一的“PK”, 每组的优胜者再进行“PK”, 直到我满意才可“PASS”。否则, 你就得跑来跑去的, 整天不得安宁。“PK”胜利的同学沾沾自喜, “PK”输了的同学暗中卯足了劲。自从用了这一招, 班级一些落后生也能说出一些自己在书中看来的妙词佳句。看到了没, 这就是被强迫出来的“良好效果”。
四.培养学生规范书写、文面整洁美观的习惯
练好钢笔字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有的学生能自觉临摹字帖,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的学生以“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的姿态应付差使。后来, 班里明显出现了“书写两极分化”的现象。为了弥补这一差距, 让落后生生也能写出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我采取了“魔鬼训练、日积月累”的策略, 即专门为他们成立了“书法小组”, 要求每天放学后, 必须认真临摹一张字帖再回家。我会亲自坐阵监督指导。此举一出, 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从前那种乱涂乱画的现象没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书面, 规范的字形。我班的学生书法有了整体性的提高, 在学校举行的钢笔字书法比赛中, 我班获奖者最多。看着自己的学生登上领奖台, 我的心里也是甜滋滋的。
3.养成良好习惯,促进生物学习 篇三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习习惯;养成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83-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好习惯养成了,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而且会使他们终生受益。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理论性极强的科学,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更高。那么,在生物教学中要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时,学生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根据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交流。当然,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会为学生逐步学会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刚开始通过读书找出高质量的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本实际和学生学情编写预习提纲或导学案,以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预习,养成科学预习的习惯。
二、专心听讲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对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而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教学语言力求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其次,要创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再者,要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另外,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这就必须讲究课堂练习的设计。单调、机械的练习形式也会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从而涣散注意力。练习设计要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练习安排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
三、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质疑在学习中非常重要。教师在生物教学中科学地创设生物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生物科学的兴趣,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质疑能力的重要方法。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促使学生的原有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冲突,从而使之“生疑、困惑”。有了疑问就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勤学好问。
四、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观察中养成手做、眼观、脑思的良好习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多种演示实验,这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养成良好观察习惯的大好时机。教师在演示时,首先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告诉学生实验名称、目的,边讲解边演示。教给学生观察和操作的方法,在演示中提醒学生观察什么、注意什么、怎样观察。在观察感知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会使学生养成对所见事物,进行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有效的观察方法,总结积累观察事物的规律。
五、探究实验的习惯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生物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因此实验在生物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如果长期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发展就会受限制,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而一旦养成主动探究、动手实验的习惯,就会自然对生物科学感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六、理解记忆的习惯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很多理论需要记忆。如果学生对知识理论不理解而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容易遗忘,而且很难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自然现象或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层次清楚的简单形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基础知识,而且学会了记忆方法,逐渐形成理解记忆的习惯,无形中也提高了思维能力,促进了生物的学习。
七、规范答题的习惯
在平时学习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字迹端正,善于抓住得分点,并且在规定区域内答题。读题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读题不能匆匆而过,应该字字落实,审题要专注,细心,思维缜密,答题时语言要规范、通顺,不写错别字,卷面整洁。
八、课外延伸学习的习惯
4.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篇四
作者:admin 资源来源:本站原创
一、基础知识题
1、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后不易改变的_____和_____。
2、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_______。
3、良好的学习习惯是______逐渐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______。
4、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都离不开_____的培养。
二、能力提高题
1、每个人的学习习惯都不同,不同的学习习惯,极大的影响着
A.学习效果B.师生关系C.同学关系D.身体健康
2、学习习惯五花八门,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
A.轻松取得好成绩B.塑造健康人格
C.结交朋友D.提高自己的素质
3、纠正不良学习习惯,我们可采取
①让能够管束自己的朋友约束自己②用暗示法提醒自己按计划执行③用写日记的方法管束自己以后应怎样做④遇到感兴趣事全情投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①爱动脑筋,爱观察,爱提问②有钻精神,喜欢独立完成学习任务③学习有计划④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⑤经常与同学讨论问题⑥上课趴在桌上,边听课边打盹
A.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5、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指的是
A.习惯是与生俱来的B.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C.习惯是长期养成后不易改变的态度和行为D.习惯无法改变
6、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从开始的A.制定具体、明确、可行的计划B.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
C.听从家长的意见D.上课认真听讲
7、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整个的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具有这样的作用,表现在A.它是正确学习观念的灵魂B.它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C.它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D.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8、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方式就是
A生活习惯B学习习惯C运动习惯D交友习惯
9、下列选项中,不属良好学习习惯的有
A.学习有计划B.今日事,今日毕
C.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向同学请教D.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10、小明上课时精神总不能集中,有时还打瞌睡。这说明小明
A.记忆力差B.智力不正常
C.注意力不够集中D.对学习没有信心
11、学习习惯A.是逐渐培养的B.是不可以改变的C.无好坏之分D.对学习影响不大
12、下列选项中关于学习习惯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良好与不良之分
B.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
C.不良的学习习惯可能助长你生活中的消极因素
D.学习习惯好坏对学习无多大影响
13、纠正不良学习习惯的途径有
①交一些能管住自己的朋友②用暗示法来约束自己③放任自流④坚持写日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4、鲁迅少年时上学曾迟到过一次,于是他就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这种纠正不良习惯的方法属于
A.让老师同学来监督自己B.用暗示法来提醒自己
C.让朋友来约束自己D.用写日记来管束自己
15、《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做习惯的主人,不要做它的奴隶!”对这句话的不正确理解是
A.每个人都应该积极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B.要时刻注意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C.我们每个人都是习惯的奴隶
D.我们都应该不断进取,勇于做习惯的主人
16、俗话说:“善始容易,善终难。”这说明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应该
A.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B.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
C.持之以恒,善始善终D.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17、王利一回家便看电视,常常忘记做家庭作业,她想纠正这个不良习惯,不可以选择的方
法有
A.请家长、老师、好朋友来监督自己,在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时候,让他们来约束自己
B.用暗示法来提醒自己,当自己不能执行学习计划时,给自己一个暗示,坚持执行既定计划
C.用写日记的方法来管束自己,把这一天控制自己不良习惯的感受记录下来,并提醒自己明天要怎么做
D.顺其自然,船到桥头自然直
1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的是
A.边唱歌边阅读或做作业
B.在父母入睡后大声朗读
C.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D.作业拖着,一个星期就交一次,一次就交五次应做的作业
三、拓展创新题
1、情境一:小刚:“妈我回来了”
妈妈:“回来了,今天在学校好吗?”
小刚:“我在班上的数学小测验得了第一呢。”
妈妈:“不错!妈妈很高兴。”
小刚:“我现在去做作业了。”
小刚走进书房,开始做作业。他把老师教的课文复习一遍,找出生字,翻阅字典非常认真。
情境二:小强:“妈,我回来了。”
妈妈:“回来了,今天在学校情况怎样。”
小强:“妈,先别问学校的事,我想吃东西”(边说边往厨房去,打开冰箱。吃饼干喝汽水)
妈妈:“你看你,一回家就只想到吃,快去做作业,等会儿才吃饭。”
小强:“好了好了,我就去做作业。”
小强拿起饼干、汽水走进书房,他一边吃一边做作业。
过一会儿,他嚷了起来:“妈,这个字我不认得,快来帮我。”见妈妈没有来,小强就东看西玩既不专心学习,也不自己查字典。
(1)小刚和小强,他们的学习习惯哪个好?哪个不好?
(2)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哪些?对我们有什么害处?
(3)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哪些?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2、小军是某校七年级的学生,他玩电脑游戏没有节制,上课时不喜欢被老师提问,而且经常开小差。回家时常常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
(1)分析小军有那些不良学习习惯?
(2)您认为小军应如何克服不良学习习惯?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诸方面的原因,不免会形成一些坏习惯,如作业马虎、上课小动作多、书本乱扔、学习拖拉等等。请你设想一下,假如让这些坏习惯任其发展下去,10年后会怎样呢?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态度 行为
2、学习行为方式
3、长时间 终身受益
4、意志力
二、能力提高题
1.A 2.B 3.A 4.C 5.C 6.A 7.C 8.B 9.C 10.C 11.A 12.D 13.B 14.B 15.C 16.C 17.D 18.C
三、拓展创新题
1、①小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强的学习习惯不好;
②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作业马虎、上课精神不集中等。害处:可能助长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贻害无穷。
③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爱动脑筋、勤奋好问、独立思考、持之以恒,上课精神集中,经常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科学地组织学习内容等。好处: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使人终身受益。
2、(1)玩电脑游戏没有节制;上课经常开小差;常常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等。
(2)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请同学、老师、父母监督自己,用暗示法提醒自己,写日记,让老师提问自己等。
5.怎样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篇五
有一位家说过:“习惯是一个人的道德资本。一个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享受不尽的利息;一个坏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偿还不完的债务。”对于我们而言,我们学习高中政治课需要“利息”,而不要“债务”。
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一个“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平时每一步走踏实了,工夫就到家了。具体地讲,不同学习阶段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特点,因而应当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不同的。
一、习惯:听、读、想、记、讲。
听,就是认真听的讲解分析,听同学的发言、争论、辩论、质疑等。
读,包括粗读和精读,粗读是快速把握课文结构、分析思路,找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精读是细读重点段落,把握其中的标点符号、关联词、关键词等,划层次,找中心;把握原理的论述方式、论证方法,是归纳还是演绎,是怎么分析的,又怎么综合的。
想,即思考。在听、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并有意识地联想。
记,即用好“必记本”和“错题本”。记老师、同学讲的,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记受他人启发而产生的思想火花,记自己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
讲,就是积极发言、质疑。
如果平时每一节课都这么做了,的含量就很大了,政治学科的能力和素质就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这比利用不充分,课外去大量做题的效果要好的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有心、有情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就能把政治课学好,考好。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有“用”的意识和习惯,看到身边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社会现象、人际人事关系,要有意识地自觉地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和思考。久而久之,你就会养成习惯,有了这个习惯,你高考受益,你终身都将受益无穷。
三、科学的训练习惯
有些同学平时做作业和测验抱无所谓的态度,漫不经心,思考不深,可能做得很好,也可能做得很不好,但他个人都觉得无所谓,因为那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但,到了大的,如期中期末乃至高考时,他很当回事,全身心投入,思考过多过细,往往把问题想复杂了,自然做错的多,或者反复思考后把第一遍做对的又改错了,分数不高。究其原因,还是平时没有养成严谨、认真的习惯和态度、考试风格。
应当把平时当考时,把考时当平时,熟题生做,生题熟做,训练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平时练习和测验,要把它当作大考,认真严肃,心情适度紧张;大考或高考时,把它当作平时的测验或期中期末考试,心情不要太紧张,调整到适度紧张的程度,遇到难题把它当做熟题来看待,别怕,遇到熟题,别掉以轻心,粗心大意。心理学家说,考试时心情适度紧张,细胞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最有利于我们发挥最高水平。
考场上的大家风范不是一日之功能培养起来的,需要平时用心训练才能积累、形成。
四、归纳总结,构建知识树的习惯
平时注意归纳整理知识网络,组织知识专题,总结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发现思维规律和解题规律。更重要的是将教材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恰当的呈现出来,这恰恰是高考命题人特别看重的。
五、制定的习惯
在老师的大计划下有自己的小计划小安排高中政治,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强,能根据每个阶段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做到每个阶段的学习很充实,学习成绩整体推进。
六、积累课外知识的习惯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深才能叶茂”,这些话都说明了掌握丰富的时政知识和课外知识的重要性。
七、持之以恒地激发自己的学习
6.良好习惯养成活动方案 篇六
---“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
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学校组织开展行为习惯规范月活动,抓好学生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卫生习惯、纪律习惯、勤俭节约习惯。为规范班级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培养良好的班风、校风,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9月2日-9月31日在全校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为了使这项活动有序、顺利开展,增强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标
总体目标: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具体目标:重点抓好“四种习惯”的养成,即“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规范学生穿戴行为,养成勤劳俭朴、生活有序、自强自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提高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通过“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遵守公德、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提高主动参与社会交际的能力,拓展自我生存空间。
通过“安全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主要内容
(一)小学生礼仪常规
1、参加升国旗仪式,仪表端庄,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严肃、准确、声音洪亮。
2、学生的日常着装要整洁大方,少先队员要佩带红领巾,保持红领巾洁净。
3、坚持用普通话交谈。
4、待人有礼貌,言谈举止要文明,注意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
5、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行队礼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问好或说“老师再见”;课上,发言先举手;课余,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敲门,经允许好再进入;离校与老师、同学道别。
6、家吃饭请长辈先就座,离家或回家与家长打招呼。
7、对待客人或外宾,主动问候,微笑致意,起立欢迎,招手送别。
8、对待老、幼、妇、残或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尊重帮助残疾人。
9、递送或接受物品起立并用双手。
10、参加集会守时肃静,大会发言先向师长或听众致礼,发言结束道谢,观看演出、比赛,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二)学习行为常规
1、必须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要请假。到校后自觉进入学习状态,秩序井然。
2、课前要准备好学习用具,文具盒、书本放在桌子左上角。
3、上课铃响后,要立即进入教室,安静端正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老师进入教室时,老师喊“上课”班长喊“起立”,等老师走到讲台前时,全体同学齐问“老师好!”,等老师回答“同学们好,请坐”后才可坐下。
4、老师开始讲课时,迟到的学生从后门进入教室,站在后面,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入座。老师询问迟到原因时,应如实说明情况。
5、上课必须坐端正,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不随意讲话,不离座位,不看与本课无关的书报。
保持课堂安静。预习、自学、询问质疑、相互讨论时,要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起立。向老师发问时要先举右手,得到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问。答问声音要使同学和老师都听得到,使用普通话,语言力求简洁明了,清晰洪亮。答完后得到老师允许,才可坐下。
6、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呼“起立”,全体学生呼“老师再见”,老师还礼后,学生方可走出教室。
7、注意学习卫生,“三个一”要做到。即眼睛离书一尺,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坐姿端正。
8、上体育课时,要严肃认真,注意安全。口袋内不要装刀子或其它有碍活动的物品,不穿不适合体育活动的服装。
9、按时独立完成各种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自习要保持安静,专心致志地学习,不随意离开座位、讲话,不高声喧哗和离开教室;自觉遵守考场规则,不作弊。
10、认真做课间操,进退场做到快、静、齐,做操时队列整齐,动作准确、规范。
11、上电脑课、科学课等非在本班教室上下课时应排队并有秩序行进、上下楼梯,不说话、跑步、乱扔垃圾等。
(三)日常生活行为常规
1、上午走读学生7:30到校,下午2:00到校。坐班车学生随班车走。
2、值日生上、下午提前到校,认真打扫好环境卫生,坚持每天二扫二查(室外早上、中午打扫,教室课间操,下午预备检查),保持环境卫生。
3、上下楼梯及楼道一律靠右侧行走,不跑、跳、抢道或并排行走,并要主动给师长、来宾和小同学让路。
4、在校内,不准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吹口哨,非操场不踢球、打球,不准在楼道或门口扎堆聊天。
5、不准坐栏杆、爬越栏杆、门窗、花坛,严禁踩在窗台上擦二、三层教室窗玻璃,严禁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严禁在桌凳上走动。
6、严禁乱关电闸,触摸电源插头,严禁带火种进校园,不燃放烟花、鞭炮。各种集会要准时
集合,安静听讲。
7、爱护校园环境,维护校园整洁,不随地吐痰,不攀折花草树木。不在教室或校园内乱扔纸屑、果皮和食品纸等。保持厕所卫生。
8、爱护校舍或各种公物,不得在黑板、墙壁、门窗、课桌椅、宣传栏处涂抹或乱写乱刻,不许用脚踢门。
9、节约水电。做操、离校前要关灯、关门窗。
10、关心热爱集体。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不得损害班集体荣誉,不做有损学校荣誉的一切事情。
(四)卫生规范
1、卫生打扫及保持:全校室内外卫生坚持每天三扫二查,早上7:30、下午预备前5分钟要打扫完,值日教师、学生要坚持早到校,彻底打扫室内外。教室、办公室、卫生区不留任何卫生死角、不存任何垃圾物。
2、黑板槽内不准积灰尘,黑板擦放于黑板槽内,讲台上无灰尘、无乱摆放的物品、粉笔、地板干净。
3、卫生区有草坪、花池的及时将废纸、塑料袋,杂草等垃圾清理干净。
4、桌椅摆放整齐,横竖都要成直线,桌面上书籍、文具要摆放整齐,抽屉要整理好。
5、门窗玻璃要洁净无尘、无印痕、无粘贴物,窗台上洁净无灰尘,不放任何物品。
6、墙壁要干净,无灰尘,无蜘蛛网,无脚印、球印、水印等印痕。
7、劳动工具要摆放在固定位置,且摆放整齐,垃圾篓要及时清理,拖把及时清洗,不能放在走廊上。
(五)路队规范
1、坚决禁止学生家长到校门口接送学生。凡需接送学生的家长均应在指定地点接送,禁止家长用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在校门口附近接送学生。
2、放学路队只要有两人必须成行,步伐整齐,精神饱满,队伍保持安静,无打闹、说话现象,中午放学,所有同学必须跟本班路队出校,下午放学,除辅导、校队训练的同学外,其余同学必须跟本班路队出校。
3、路队要求:出教室后自觉排队,不拥挤、不推搡、不奔跑、不吵闹;下楼梯自觉靠右,高年级同学主动让低年级同学;
4、出教学楼后按各自回家方向在东西甬路行走,不奔跑,不两面穿道;各班学生从出门就应立即排好队。不准在走廊、楼梯跑。
5、任何学生不能在校门口流动小摊上买小食品;
(六)安全意识
1、学生必须人人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
2、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拉。
3、课间不做危险游戏,运动时注意保护,不使用不安全器械。
4、不在走道,楼梯间等行走通道上做游戏,不准滑行楼梯扶手。
5、擦洗门窗时没有老师在场不得进行。
6、不准爬树、扒车、攀爬栏杆,篮球架,更不准攀爬旗杆和塑像。
7、上学放学不准骑自行车互相追逐、撒手骑车。
8、不准私自邀约到池塘、河堰玩水。冬天不准滑冰。
9、不得听从和尾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
10、不购买“三无”商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
11、不玩火、不玩插座、鞭炮等可能引起火灾的物品。
12、遭遇危险,机智应付,设法拨打“110”“119”等报警电话。
(七)节俭习惯
1、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2、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3、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爱护校园内一草一木;
4、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5、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6、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萁等教室用具;
7、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食;
8、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9、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一问题。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工作重点路队及课间
①班级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不良表现,查找原因,拟定教育措施,制定教育活动方案,②开学第一天,各班要组织一次专题班会,要发挥班级黑板报、积极搞好宣传教育工作,要使全体学生明确活动的意义、内容及要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阶段:(9月9日-9月13日)为教育学习,对照检查,开展评议阶段。
这一阶段各班级要利用班会,或思品课组织学生全面学习《《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意见》》,要组织学生对照各项制度和要求,结合班主任的讲解和分析,查找自习的不足和问题,广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对照提出的问题和不足开展评议活动,评议要求(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要努力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9月16日-9月30日)为开展教育活动,整改提高阶段。
1、开展教育活动力求做到:①让学生从身边事、日常事、小事做起,革除陋习。②要与文明礼仪教育相结合,把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创造性的开展实践活动,彰显实践育人的功能和作用。
2、抓好整改提高工作。①要开展个人文明、卫生行为习惯,个人仪容仪表大检查活动。②加强对行为习惯较差生的教育,抓好学生基础文明和基础道德规范的培养,从“学会做人”上下功夫。③班级要组织一次“讲文明、改陋习,争当阳光少年”或“文明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或演讲赛。
7.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七
一、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什么叫学习习惯?通俗地说学习习惯经过许多次反复训练所形成的一种学习心理需要, 就好比画家见到颜料、笔就忍不住挥毫, 作家灵感来了就忍不住动笔一样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经养成, 一般就不会被轻易改变, 并能在学习中发挥持久的作用并且能决定一个孩子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反之, 不良的学习行为导致学习生活落后, 缺乏自我约束力。小学阶段学习是人生中最基础的学习。因此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者责无旁贷的首要任务。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 银山, 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
二、具备良好学习习惯有什么意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 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 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个方面的好处是, 可以通过生物钟、通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你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 自觉地为上学做好一切准备;上课铃声一响自觉地跑回教室, 进行课前的准备;放学回家, 自觉地做作业。这些事情, 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 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如果不是靠习惯, 这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 甚至丢三落四, 以至于使你动辄被动, 造成心烦意乱。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二个方面好处是, 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下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习惯的支配。一般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吃完早饭准备上学, 刚一走近自行车便随手掏出钥匙, 接着打开车锁, 然后朝着学校的方向前进。这些动作几乎连想都没有去想。这是下意识在发挥作用。同样道理, 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 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了的套路做那些与学习相关的事, 使之在不知不觉中, 事情做得轻轻松松, 有条有理。好的习惯一旦养成, 便可终身受益。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三个好处是, 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潜意识的作用非常大, 一些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能在休息的时候, 甚至在睡眠的时候产生灵感, 都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与外界剌激, 与自己不懈寻觅、孜孜以求、长期探索的问题之间保持着必然联系。剑桥大学的哈钦森在他的调查材料中说:有70%的学者承认在自己创造性的科研活动中, 梦境发挥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怎样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好习惯要从娃娃抓起。
有研究指出一个人的习惯早在胎儿时期就养成了, 可见, 培养良好的习惯越早越好。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 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 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 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对老师充满着信任和尊敬, 愿意按老师的指示去做。
2. 良好的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耐心。
(1) 作为教师应关注好学生的“第一次”。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 一个新习惯的诞生, 必然会冲击相应的旧习惯, 而旧习惯不会轻易退出, 它要顽抗, 要垂死挣扎。从心理的角度, 我们的肌体、心灵也需要时间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外的状态, 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从记忆的角度讲, 人也需要不断复习建立的好习惯, 要求强化它。所以, 我们要关注好学生的“第一次”, 狠下工夫。过了这一关, 坦途就在眼前。
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和使用习惯等。根据学生的特点, 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时, 首先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 再进行示范练习, 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 (举左手, 略高于头, 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 。发言时声音要响亮, 身体要站直, 面向老师, 声音响亮。同时通过儿童喜欢的形式强化指导, 如小组内以游戏的形式演练“上课了”。
(2) 习惯训练持之以恒。在这个过程中, 为了养成好习惯, 就要不断的强化训练, 反复抓, 抓反复, 不仅学生要自觉坚持, 教师也要做到坚持, 教师要做到步步到位, 环环相扣, 不能因其他琐事而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置之脑后, 要随时了解情况, 随时检查, 随时与学生相互交流, 随时督促和提醒学生, “注意拿笔的姿势”“大家比一比谁做的最直”“那位同学写字最认真, 我们来评一评……”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关心体贴下, 久而久之, 良好学习行为得到内化, 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而这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就会形成的。
(3) 多种形式促进学生习惯的形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习惯的养成形式还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
在儿童习惯的养成中, 消极的制裁不会发生多大的效果, 有时候反而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所以要积极的鼓励。用鼓励的方法来引导儿童的行为, 来督促儿童的求学。走到学生中间, 利用“暗示法”提请学生注意, “拍一拍”、“拨一拨”、“点一点”等;如不便走下讲台, 可用“稍停法” (暂时停止讲授) , “注视法”、“指向法”等, 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 收拢其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 邻座同学也可以协助提醒。同时要用评价的方式灵活处理突发事件, 比如某个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 上课时我可以表扬他书写公正, 勇于提问等, 要求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同时下课找他谈心, 告诉他要做好同学们的表率, 要取得好成绩, 必须更加注意上课好好听讲, 这样学生就会比较乐于接受。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孩子受到称赞后, 下次定会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的。同时我们以希望的形式给他提出努力方向, 它的干劲会更大。在教育教学中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 书写字姿势更好了, 动作更麻利了, 更愿意独立思考问题了……多一点鼓励, 多一份希望, 或许孩子会受益一生。
总之,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进而“会学”、“会求知”、“会探索”、“会思考”、“会辨别”, 培养他们终身学习和信息加工的能力, 在不知不觉中, 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纠正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 使学生各方面习惯都得到有效培养, 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是我们的目标。
3. 良好的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的努力。
人的行为, 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 中小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 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 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 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 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除了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 发现偶有偏离, 立即作出调整异外, 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帮助。学生习惯的养成, 不能仅停留在校园。还需要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深入家园!只有家校统一, 形成合力, 才能够使孩子的各种习惯得到稳步发展。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人终生受益
调查发现, 孩子的成绩和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 凡是学习好的孩子, 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 培养良好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成才,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人, 为孩子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让他终生受益。学生进入学校, 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 这给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而小学生学习习惯又同其他行为方式 (如生活习惯) 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不仅对学习的本身, 而且对学生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学校中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 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
8.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篇八
吕文静 女,北京新东方学校中学英语培训部教师,主要从事中考特训班课程、剑桥中学英语的教学工作。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授课内容清晰实用,讲解透彻,语言流畅。授课风格自然、自信、亲和力强,富有见解。参与编写《剑桥商务英语词汇》等图书。
在现今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每一位中学生都要直面中考的残酷压力,这些还处在“花季雨季”的少年们,一方面要肩负父母望子成龙的热切期望和对自己美好未来的憧憬,另一方面却要直面复杂的课程与考试内容。据官方的调查显示:全国有超过40%的中学生将“英语科目”列到了“你认为最难以攻克的科目”调查的首位。
但是,实践证明,英语学习远远没有很多中学生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特别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很容易地翻过英语科目这座“老大难”的雪山。中学生如果能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总结出各种实用的技巧并大胆地去尝试,就可能在翻过雪山之后,踏上英语学习的芬芳草地,等待他们的将是熟能生巧甚至是精通运用的一马平川。
如果单一的为了应试的需要而学习英语,就会因为学习过程单调枯燥而造成学生的“厌学”、“主观排斥”等负面心理,甚至在很多学生眼中,看英语都已经到了与看“甲骨文” 、“拼音乱码”大同小异的地步了。因为没有感受到语言本身的魅力,“学习英语”就成为了单纯的让人厌倦而麻木的动宾词组。
其实任何一种语言本身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使用规律,而这种特点和规律的发现就是学习这种语言的瓶颈和关键所在,一旦能够灵活掌握,学习就变得得心应手了。当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并对语言规律有一定的掌握时,英语学习就会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自然习得”,而非“机械学得”的过程。所以当中学生面对考试压力的时候不能有“速溶”思想,一味地追求成绩,从长远角度分析就会错过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如果把英语比作一位武林大侠,他和你的关系并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关系,你不必与他成敌人,而是要努力赶上他的步伐,得到他的信任,与他成为很好的朋友,这样你的“江湖之行”会因为有一位武功大侠相伴而轻松许多。学习武功大侠的“武功”很重要,譬如这位武功大侠的“独门秘籍”是“听说”与“读写”,那么你所做的就是“习惯听说,常练读写”,这样你才能跟上他的步伐,不至于最后“分道扬镳”。
听说训练可以采用 “生活渗透法”,也称“自然法”,原理就是逐渐把听说英文变成习惯。例如:当学完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描述,甚至和同学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将课文演绎出来;看完一部电影可以将其中一段印象深刻的台词模仿出来;哪怕是你在地铁里,听到了到站和换乘的英文提示时,也可以跟着说一遍,甚至在心里将所用的词汇拼写出来……总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会有一种不得不将某句英语一吐为快的感觉,这就是一个良好习惯的开始,我们不怕讲错,但最怕不开口。因为不开口永远都不能体会到语言学习的意义之所在。
在听说交流阶段,最好有可以运用英文的场景。同学们可以去学校或城市里著名的英语角,或者是多和外国朋友聊天,同学之间也可以多用英语尝试交流,感受每个词、每个句子在真实语境中给人带来的信息和感受,慢慢地,成就感的积累就会让你开始享受学习英语带来的乐趣。
读写学习则需要一定的功力,即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基础,可以先通过简单的英文读物来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选择看似简单的阅读材料,每天尽量坚持30分钟“自由阅读”。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材料,可以是电影台词、名著小说、流行歌曲甚至是脱口秀节目中的笑话和饶舌,不为考试,不为学习,只为自己的乐趣。但是这种方法的关键是一定要坚持,只有长期坚持你才会发现你在快乐阅读的同时,掌握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英语词句,而是最为宝贵的英语思维与语感,而英语思维与语感的养成才是英语学习的关键点之一。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你的自由书写也一定要跟上。写心情,写趣事,写生活的点点滴滴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事件,主要目的是尝试用英语将事情较为完整地表达出来,切记不要把自己拘束在考试的桎梏里而忽视了学习一门语言的真正乐趣。在写了一篇英文日记后,找位英语高手修改一下,这样会对你的英语写作有较大的帮助。因为你当时的写作状态是一种很自然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所以你在无意中表达出来的英语语句与词汇,都是你个人对这门语言的一种理解。只要从这个阶段入手,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和语感,加上高手及时的指点,会令你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有一个较为迅速的提升。
我想告诉正在积极备战中考的广大中学生朋友们,全国性的考试确实是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教育体制中能够较为公平、公开、公正地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逃避和胆怯都是没有用的,但是消极和过分严重地看待考试也是不可取的。“认真应对、轻松看待”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策略,而这个所谓“快乐考试”的前提,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自由零散的时间里,“好习惯”已经为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考试只是将你掌握的英文展示出来而已,无需害怕。
9.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九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但事实上要做到却很不容易,虽然给孩子们讲了许多道理,“磨破了嘴皮”,但孩子却往往是前听后忘记,收效甚微。
那么,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上是否有一套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以下是一些有益的建议,供家长参考。
1、观念先导。
成人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是否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幼儿的习惯养成需要成人重视,加以培养,但成人的认识上却存在着误区,具体表现为:或是重智育轻育德育,以为智力可以代替一切;或是缺乏理智的爱,对孩子宠爱有加、百依百顺;或是教育意识淡薄,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自流;或是“过度教育”,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和方式都超过一定的度。所有这些都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大敌。所以,作为父母首先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健全的个性需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支撑点,培养好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比培养出一个社会无用的“才”有意义得多,要把自己的孩子不仅看成是传种接待的种子,更要看到他们是国家的后代,是实现国富民强的建设者与保卫者。孩子要成为有用之才,必须从小精心培养,而且不仅是关心他们身体、智力与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2、要使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
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幼儿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那就必须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要善于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由此引起并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动作来帮助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他们必须通过人于物的相互作用,构建起真正内化的新的知识经验,形成幼儿期所独有的知识经验。如:对幼儿讲摩擦生电是极其枯燥而乏味的,但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实验,幼儿不但能很快知道摩擦生电的原理,而且比一般的说教记得更牢。然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幼儿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阶段,但每个幼儿在发展的方向、起点、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根据幼儿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如:在欣赏散文“家是什么”中,要求能力强的幼儿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词,对能力弱的幼儿要求能说说散文的大致内容。这样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感,从而对学习也会有兴趣。幼儿在认识事物、获取经验的过程中具有整体性,所以要将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通过相互渗透来促进幼儿学习习惯的发展。
3、其次要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内部驱动力。
一是化平淡为神奇。适当给平淡的事情添上一些神秘的色彩,比如在和孩子一起看书时采用一些启发性的语句,像“这是怎么回事呀?”“让我们来猜猜看”,来引发幼儿对学习的好奇心。二是对浅显的现象给予深度的揭示。孩子对常见的事物往往容易失去兴趣。此时若把这些事物背后的奥秘告诉幼儿,就会重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幼儿对太阳的落山,天变黑的现象司空见惯,不当回事,可以告诉幼儿并不是太阳在我们头顶上走,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走,幼儿对太阳、地球再次产生了新的认识兴趣。任何事物都有无穷的奥秘,我们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引导幼儿保持认识事物的兴趣。三是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实践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事物的最佳途径,而幼儿又大都喜欢动手操作,尽管尝试可能会失败,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则会长盛不衰,对学习的知识也会掌握得更多。动手操作能使幼儿的认识由表面趋向实质,从而激发更大的求知兴趣,促使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为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结实基础。别忘了还要教给幼儿好的学习方法。教会幼儿学习提问,能培养幼儿乐于思索,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还能让幼儿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教幼儿提问,抓住契机,鼓励幼儿提问。如和幼儿一起看故事《金鸡冠的公鸡》,可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尤其是因果关系的问题“猫和喜鹊明明知道公鸡要上当,为什么每次都让公鸡看家”,“假如猫和喜鹊不来救公鸡,会怎么样”从而使幼儿进一步明白了提问的方法,提高了提问水平。有些幼儿难以提出问题,往往是由于生活范围比较狭窄,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事实上幼儿只有在获得一些知识经验,初步形成某些概念之后,才能提出问题。要努力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实验者,去动手、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家长只是适时地给予指导。如:“会变的颜色”,让幼儿先去观察颜色,然后让他们动手去尝试颜色是如何会变化的,并将自己的发现说出来,把自己存在的疑问提出来,再一起动手动脑去寻求答案。由于这些活动是让幼儿在自身活动中寻找答案的,因而有效地培养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使幼儿乐于学习。
一个好习惯的形成肯定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因为家庭教育同其它教育相比,亲合力、感染力更强。而且家庭教育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最早、最持久。因此习惯更容易在家庭中“遗传”传递。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所做所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位家长曾说过:对孩子的教育可以简单到“从自身做起”这样一句话。但要做到、做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制定规范,严格要求。在幼儿园幼儿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惜幼儿的好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较严格的规范,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幼儿的习惯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但主要还在于家里家长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家长对子女溺爱、娇宠,使之规定往往难以执行,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再也难以形成了。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家长可以适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等强化手段。制定规范不能有例外。为了培养好习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好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平时幼儿在家要培养他们学习认真的习惯,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有些家长面对幼儿园布置的任务不当回事,一味的任由孩子玩,说什么入小学自然会好。殊不知,一些习惯都是在幼儿园时期就形成了,到时要改也难,真是悔之晚已。在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父母还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指导。指导对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重要。只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月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中学生应该养成的十个良好学习习惯10-19
十大良好学习生活习惯07-12
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07-18
养成良好习惯广播稿07-14
养成良好习惯 奠基美好未来09-19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计划09-2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件设计10-07
良好习惯这样养成主题班会教案08-19
严格行为规范养成良好习惯09-19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