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村官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精选6篇)
1.现行村官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篇一
当前全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用工制度改革的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已全部改制,全县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股份制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在全县经济中已占很大比例。如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全面加强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终止的行为,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
是当前劳动合同管理中的重点,要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劳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绝大多数的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业主在招工时,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其原因是用人单位(企业法人)法律意识淡薄,招工时的随意性、机动性赋予其很大空间,为规避法律责任不和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不愿意接受法律的约束,以便随时辞退劳动者。另外,如果用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就要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还要为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等,所以用人单位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原因是劳动者对
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知之甚少,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另外劳动者主观随意性很强,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走,不愿意接受法律的约束。即便劳动者知道建立劳动关系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迫于就业压力或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害怕老板“炒”自己的“鱿鱼”,不敢主动提出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所以,受害的往往是劳动者。
3、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远未建立健全。据重点调查推算,约有60%左右的国有中小型企业为建立劳动合同管理台帐和相关管理制度,致使管理失去基础并无章可循,这种情况在非国有企业中比例更高一些。而有些企业虽有劳动合同管理台帐和某些管理制度,但规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致使管理工作很工得力。
4、劳动合同管理实际问题繁多。一是仍有部分企业不依
法签订劳动合同。据调查,约有60%左右的私营企业、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少数饮食服务企业尚未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特别是这些企业不与招用的外来务工人员或农村剩余劳动力签订劳动合同。二是劳动合同内容、形式不完备,有缺陷。据调查,国有企业劳动合同内容大都千篇一律,不具体;非国有企业的劳动合同则存在必备条款不全、协商条款随意,有的合同部分条款违法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等问题;三是劳动合同签订、变更、解除、终止行为没有规范。出现了以下诸多问题:签订手续不合格;部分国有企业改制后应变更劳动合同的未变更,符合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未办理有关手续;解除劳动合同后,不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或劳动合同到期不办续订手续就使用劳动者等。四是不认真履行劳动合同。相当部分企业不履行约定的各种义务,甚至有意无意侵害职工合法权益;也有少数职工不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困难,或带来经济损失等。
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煤体对劳动保
障法律、法规、规章及劳动政策进行宣传,定期地举办厂长(经理)及劳资人员培训班,让每一个用人单位,特别是私企(个体)业主和劳动者知道订立劳动合同的必要性和作用,通过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使劳动关系双方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2、加大监察力度。加强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的执法
刚性,定期对劳动合同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企业招用职工不签定劳动合同的,应令其限期补签合同,合同主要条款不完备以及内容显失公平的,应责令其限期与职工协商修订;企业违反劳动合同管理规定,给职工造成损失的,应责令其赔偿经济损失。以维护法律的尊严。通过劳动保障监督检查,督促和规范劳动关系双方必须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
3、健全管理制度。企业要求担起劳动合同管理应负职责,建立健全单位合同管理制度。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思想认识人员到位。要认识到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既是企业的职责,又是合理配置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要由“要我管”变为“我要管”。同时,要安排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劳动合同,把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二是结合实际,依据法规政策,制定本单位劳动合同管理的各项制度,明确签定登记建档、履行监督检查、协商一致变更、解除和终止预通知等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程度,征求职代会意见,张榜公布执行。三是建立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台帐,根据劳动关系变化情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况进行动态管理。重点是清理隐性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的劳动关系,对应变更或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按照规定及时办理有关手续,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四是与企业内部其他规章制度相配套,把履行劳动合同与职工技能、责任、业绩、考核、使用、待遇等紧密联系起来,使职工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充分发挥新型用人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更好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规范劳动者依法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防止劳动者
随意“跳槽”,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在合同条款内还应约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能够促进劳动关系双方依法履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义务。同时,约定违约金也是一种有效的法律形式。二是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确实要掌握与之形成劳动关系本人的年龄状况、知识结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家庭收人等用工管理信息。在此基础上,依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劳动者的管理,以诚信为本,信守合同内容,依法履行义务,共同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留住人才。
2.现行村官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篇二
一、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机构设立不规范
村级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方面,应根据目前村级的现状进行设置,对资金流量大、会计业务量大、经济发展较快的村级,应当设置会计机构。但是,一些应设立会计机构的村级,却往往没有设置相应的会计机构。有的村级即使设立了会计机构,仅仅是多挂了一块牌子,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兼任会计主管,村秘书兼任会计,出纳会计一人兼,会计分工不明确,岗位设置不合理;在会计资料方面,由于财会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村级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会计资料不完整、不规范现象;从工作方法来看,一些村会计没有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指标的口径、相互可比性、处理方法前后各期不一致,有些村在调换村会计时,财务工作甚至出现了“脱节”现象。
2.财会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经费紧张,大多数村的财会人员由村干部兼任,这些人的素质参差不齐,学历较低,缺乏会计业务知识。除城郊结合部的部分村级会计拥有中专或大专学历外,其他地方的村级会计大多数是小学文化、初中文化,有高中文化的较少,无证上岗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村会计不会记账,甚至没有听说过借贷记账法,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往往不是根据账簿,而是凭空捏造,造成账表不符。同时,村级会计人员年龄老化,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干,又找不到合适人选,致使一些业务生疏的财会人员也“持证上岗”,特别是一些村在挑选财会人员时,不是从工作出发进行考虑,而是完全凭个人好恶、凭感情办事,一些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选拔到会计岗位上来。
3.账目管理混乱
具体表现在一些村干部和村级财会人员财经法纪意识淡薄,财务管理混乱,少数干部财经纪律观念淡薄,用公款吃喝、请送、考察、发放奖金补贴等,有些村为避开审计,将招待费用巧立名目、变通报销;还有的村随意扣减农户的粮食直补、征地拆迁款,甚至救灾等专项资金。2005年,中央取消农业税后,仍有村委会还在收取以前年度农业税尾欠,或者直接用退耕偿还资金、农户的征地拆迁款、救灾资金等专项资金扣减农户的尾欠;部分村级会计为图省事或不懂记账,只将部分原始凭证装入记账凭证,而将另一部分原始凭证另行保管,形成账证不齐的“缺账”。如某村会计作支出凭证后只将现金支票存根或只将支出汇总表作附件,却把发票等原始凭证随意乱放,造成账证不符。
4.会计监督不到位
一是乡(镇、街)对村级财务监督不到位。按规定,乡(镇、街)经管站、财政所、审计站应对村级财务进行指导、审计和监督。但由于地域广、工作量大、指导监督人员少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村级财务管理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不但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还呈蔓延之势。二是村会计的监督职责没有充分发挥,由于大多数村会计身兼统计、文秘等数职,由于部分村会计素质较低,由于村会计受制于主要村干部的牵制,所以,村会计的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更有甚者,少数村会计为迎合村主要干部的意图,委曲求全,制假造假,同村主要干部沆瀣一气,违纪违法。三是内部监督不到位。有的村根本上就没有什么内部监督制度和措施,有的村即使有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等监督制度,但支票、印鉴等一同交给会计保管,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印章随便乱盖,致使内部监督制度和措施形同虚设。
二、改进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村级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要建立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制度、村干部任期届满离任审计制度。同时要建立财产清查制度。
2.实行村账委托乡(镇、街)代管,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村账乡(镇、街)代管通常是由村合作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将集体会计账目委托乡(镇、街)专门设立的会计核算(服务)中心进行记账、算账,代行会计职能的管理办法。实行村账乡(镇、街)代管后,村不再设会计岗位,只设报帐员。报账员承担报账、出纳、统计及其他经济管理事项等职能。村账乡(镇、街)代管制度是一条民主管理、监督有效、公开公平的村级账务管理新举措。其核心内容是“村财乡管村用”。村账乡(镇、街)管是为改变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现象而所做的积极有益的尝试,它有利于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管,有利于规范和节约村级支出,有利于堵塞村级财务管理上的漏洞。
3.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素质
面向社会公开考聘,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财会工作人员、财经类专业大中专毕业生等均可报名参考应聘。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严格的笔试、考察和面试,符合任职条件的,上报区农业局进行资格审核,统一发放《农村会计人员任职资格证》。并组织农村会计电算化考试,通过考试者颁发《农村会计电算化资格证》,并规定电算化账簿登记和管理人员必须取得《农村会计电算化资格证》。对具备任职资格的会计人员全部建立档案,形成农村职业会计人才库,逐渐使优秀的中青年会计走上会计业务岗位,从而有效解决村级会计队伍长期存在的文化程度较低、人员素质不高、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
4.强化会计工作的民主监督
3.现行村官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篇三
政府绩效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用于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的重要举措。政府绩效通常可以被划分为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两个层面,其中组织绩效通常是指某一级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的整体绩效水平,而个人绩效往往是指公务员个人的绩效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种内部和外部情况的变化,政府的整
体绩效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级政府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对政府绩效评估和改进的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由于长期的经济社会矛盾的积累,导致政府产生体制上的不良后果,制约着政府职能的发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式,打造民主、高效、廉洁的现代服务型政府刻不容缓。
二、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
近年来,一些政府机构实行了目标责任制、问责制,珠海、洛阳等一些城市发起“万民评议政府”的活动。不少地方和政府机构还开始借鉴在企业和国外政府机构中常用的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和平衡计分卡技术,来设计和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总体来看,在我国目前的政府绩效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绩效评估模式,绩效管理的思想和实践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政府的绩效管理无论是从思想体系上,还是从具体的操作层面,都还处于发育阶段,甚至一方面还存在官本位思想,被打上深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
1.缺乏全面绩效管理理论体系的支持和政府绩效管理组织体系的保障。
首先,我国在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上准备不足。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形成关于政府绩效管理的整体思想体系,对于何谓政府绩效,中央政府的绩效目标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部委的绩效目标之间到底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应当如何将中央政府的绩效目标分解到相关部门,应当由谁来对政府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等等,我们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其次,我们目前既没有关于政府整体绩效管理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在中央政府层面设立一个机构来负责协调、监控以及强化我国政府的总体绩效。由于缺乏相关法律保障和对政府整体绩效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的中央机构,因此,尽管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以及职能部门在进行绩效管理方面的各种创新和尝试,但是,这些绩效管理改革往往处于一种零散和自发的状态,在有些地方,绩效管理实际上演变成了政府的“形象工程”。
2.缺乏政府绩效明确使命的牵引和政府绩效的衡量依据。
政府绩效管理应当首先从明确政府机构的使命入手,然后层层递进、自上而下地建立起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使命阐述和管理的重要性要比对企业更为重要:因为使命不仅界定了政府机构应当做什么,即明确政府机构的职能和定位,澄清政府需要扮演的角色,同时也是衡量政府绩效的终极依据,事实上,衡量政府绩效的本质恰恰是要看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充分履行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然而,在现实中,我国各个政府机构基本上都没有自己的明确使命陈述,在机构的使命不明确的情况下,同一个机构中的前后届领导人在任上往往会根据个人的偏好和认识来管理和引导本机构的走向。由于后一任领导人却并不一定认同前任领导对本机构的定位,而是会另搞一套,这就导致政府机构的工作在很多时候缺乏延续性,往往是新的思路和提法不断、新的项目层出不穷,但是真正见效的却并不多。
3.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过分追求指标的细化以及评估体系的统一化。
目前在政府绩效管理方面所做的探索,大多从指标入手而非使命和战略人手,所以很自然地会陷入指标的纠缠,一些研究者甚至还试图运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提高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精确度”,同时大多都会试图建立起一套各地政府通用的绩效考核体系。然而,即使是对于同样一级地方政府,我们也不应该采取一套完全一致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或要求达到相同的指标值。这是因为,尽管全国各地的同一级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管理职能是大体类似的,但由于全国不同地方在自然禀赋以及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的地方在发展战略方面完全是有所区别的,不应该要求所有的地方都去追求相同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我们现行的政府绩效评估思路恰恰是用完全相同的指标体系去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进行评估,这就造成了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去招商引资,不遗余力地上项目、搞开发区、修广场,而不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定本地的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谋求地方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样一种“大一统”的评价模式会带来另外一个方面的负面影响,这就是,很多资源贫乏、地理位置不佳以及经济、教育和社会基础薄弱的地方政府,恐怕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太好的绩效评价结果,它们无论努力可能都无法去跟那些在资源“天赋”或历史基础较好的地方去比。这样一种一刀切式的绩效考核,实际上无法反映各地政府付出的实际努力和真实绩效,也使那些基础薄弱的地方政府失
去努力的动力。
4.政府公务人员的绩效考核缺乏客观的考评标准。
目前,我国对公务员个人对绩效考核还处于传统的人事考核阶段,即依据“德、能、勤、绩、廉”这样一种笼统的绩效指标来加以考核,这种考核的内容与公务员个人的工作职责没有明确的联系,很难反映公务员个人的实际工作状况,因而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大多都流
于形式,既无法帮助公务员了解自己的绩效不足到底在哪里,以及如何才能进一步改进自己的绩效。同时,由于考核标准和依据不清,也经常导致上级无法向下级解释考核的结果。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政府公务员所从事的工作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职位分析,很多重要的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比如,公务员所从事的具体职位上的职责要求到底是怎样的?每一项职责应当达到的基本绩效标准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在对公务员个人进行绩效考核时,便只能用一种相对模糊的标准来进行衡量。类似的情况也反映在对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上,这种评议方式尽管对于评估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评估指标过于抽象,针对性差,所以很难将评估结果应用于对领导干部的奖励、晋升或降职、岗位调整等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也无法告知被评价者到底如何才能改善自己的绩效。
5.“政府本位”的唯效率治理取向制约了对政府绩效的正确评价。
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是行政主体按一定的价值观念对不同的行政目标所做出的行为方向的倾向性和理性选择,它体现了政府组织的基本价值判断、价值确认和利益选择.决定着绩效管理制度和评估标准的制订,可以说价值取向是绩效管理的灵魂。而我国当前政府绩效管理中价值取向的偏见.影响了绩效管理技术功能的发挥。
“政府本位”的价值取向。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主要是由上级主管部门评估+评价监督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考核强调的是国家、集体利益、强调政府权威,政府管政府,奉行的仍然是政府本位”模式由于集体和国家利益是一个相对笼统而模糊的概念。怎样才是真正代表国家和集体利益,在行政中很少给与操作性定义,为了追求高绩效。政府部门常常在行政中忽视个人利益的合法性,甚至发生任意处理和伤害个人利益和权益的事件。其结果易造成政府孤立行政,缺少有效监督。
唯效率的价值取向。由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追求效率成为政府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相应地在政府绩效评价中只重视效率考核。行政效率是行政投入与产出之比,行政产出通常是软指标,较难测量和统计,对效率进行评价的结果常常变成对行政投入的考核,而不是对行政投入与行政产出之比的考核。行政投入只能说明行政的成本和努力程度,过于关注行政投入的考核,易带来“制造工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形式主义的行政现象。使政府管理领域形式主义盛行。
三、提升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党在扩大对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已提上了日程,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以正确的政府绩效观来评价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政府在强化绩效管理方面,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必须尽快确立全面政府绩效管理的思想,建立自上而下的政府绩效管理理论体系和组织系统,在中央政府一级设立职能明确的绩效管理和推动机构,用系统的思想、模型以及组织管理系统来推动我国政府绩效的全面改善。
二是,各级政府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明确自己的使命,从而在这种使命的引导下,根据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规划,确立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绩效目标,明确相应的绩效衡量标准和相应的财政、时间预算,只有这样才能使政府绩效管理真正有助于政府使命的达成,并且使政府的各项承诺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强化政府的执行力和各项工作的成本有效性。
三是,摆脱对不同的政府机构或部门采取完全统一的绩效考核标准的思想,在制定各级政府以及各个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时,应尽可能考虑到相关一级政府以及政府机构在使命、战略发展方向、实际情况以及绩效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准,在达到各项基本绩效要求的前提下,能够突出特色和个性,并且鼓励所有的政府部门都积极追求绩效的改善,而不是看谁的运气更好,能占据更好的资源或享受更好的历史基础。
四是,尽快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职位分析和职位分类,将每一个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目标和要求分解到政府内部的每一个岗位,从而使每一个公务员都能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职责,实现基于公务员完成本职岗位要求和绩效目标达成程度,来对公务员个人进行绩效考核的目标,使绩效考核能够以事实为依据、以结果为导向,而不是以笼统的个性特征或模糊的标准作为依据,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向公务员提供绩效反馈,督促和鼓励他们改进自己的绩效。
五是,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立法工作,要实施绩效管理就须尽快制定关于政府绩效管理的法律法规,从立法上确立绩效管理的地位,使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价成为对各级政府的法定要求,以法的力量来推动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建设绩效型政府饿同时,要加强推进与绩效管理直接相关的政府政务公开的法制化进程,尤其是信息公开法。以提高老百姓的知情权监督权,更好地实现人民评价政府绩效的制度安排。
4.现行村官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篇四
县级机关的党员干部是推进全县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由于扎实开展了先进性教育、作风建设年、创先争优等系列活动,机关党员干部受到教育,作风意识提高,干部形象好转,但也还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查找机关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拟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显得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县级机关干部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县级机关的作风问题集中表现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几个方面。
(一)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实事求是难的情况。一是有些人解放思想的深度还不够,不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工作思路窄,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按框框做事的问题,有的习惯于单凭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缺少开拓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不推不动。有的习惯于凭主观意志办事,存在着随意性和片面性。二是有些部门的同志大局意识不强,考虑问题时往往不是从国家利益、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总是片面强调本部门的利益;有的遇到矛盾不主动协调,不主动解决;有的制定的政策措施,站在既得利益立场,总想把部门利益法律化。三是有些干部言行不一,说话随意,人格形象不佳。个 别人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有意见当面不说,背后乱说,随便议论和传播小道消息的现象,影响团结,影响工作。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党员干部不讲政治,在公开场合不注意影响,讲话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讲有悖于中央精神,对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策、工作评头品足、滥发议论;传播小道消息,把社会上某些妄加猜测的东西当作谈资。这种现象看起来是小事,但影响不好,严重损害党的形象,是党性不纯、作风不正、不讲纪律的自由主义行为,必须加以纠正和防止。四是有些同志刚进机关或刚提拔时对自己要求挺严,时间一长,作风也有所改变,这种现象也需要引起注意。五是存在着说空话的现象。一些同志,因为不了解下情,不结合实际,只能说空话。空话多一些,官话也不少,这就是我们理论脱离实际的结果。
(二)工作作风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一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够。在下去调研时,往往局限在听汇报,了解真实情况少。有的调研深入不下去,来去匆匆,走马观花,发现不了问题。有的调研广度和深度不够,以点带面,信息失真,调而不研,得出的结论不符合实际。有些同志在部署工作时习惯于会开过了工作就算完成,没有精力深入基层,也没有精力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摸不准真实情况,提不出有针对性的对策,甚至带着框框搞调查,缺少实际效果。二是有时对上级负责与对下级负责一致性方面把握得不够好,上级重视的就认真办,上级没有部署的事,特别是基层和职工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处理的不够及时。三是对处理群众上访问题,往往就事论事,而对引起群众上访的“源头”问题研究和解决的不够。四是工作作风 不够扎实,存在着形式主义,抓工作落实力度不够,有的工作虽然部署了,但抓落实、抓深入、抓拓展不够。五是安排、布臵工作,想的不深,做的不细。浮在上头多,深入实际少;常常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少。有的好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不去扎扎实实解决问题。六是个别人在为基层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间题。“三进三同”走形式,群众办事遇到“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干部仍存在服务态度生、冷、硬的现象。有些干部觉得自己官挺大,架子挺大,说话的口气也大,问题也往往出在这,有些干部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利。七是有的机关干部事业心不足,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办事拖拉,压文现象时有发生。
(三)学风方面。在理论学习上,没有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虚与实的关系。认为理论学习是虚的,工作是实的。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结合得还不够紧密,理论的指导作用有局限性,表现为制定出的政策其调研论证工作做得不够充分,而且潜意识中还存在一定的本位主义思想。二是干与学的关系。强调业务工作忙,抽不出时间认真学习理论。存在着以干代学的事务主义倾向,理论根底不深,对政策法规理解不透,缺乏一些新知识的掌握,影响了看问题的深度、高度和工作水平。三是学与用的关系。一些同志虽然学习,但浅尝辄止,不善于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存在着做表面文章的现象。
(四)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一是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的意识有所淡化。二是对业务工作要求得多,抓党风廉政建设时紧时松,个别人为政不廉,影响机关形象。个别干部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经受不住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有不廉洁行为。存在着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和“吃、拿、卡、要、报、占”等不良行为。
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有客观的。实践证明,机关的问题,如果不抓作风,那么我们相当一批干部就要垮台,我们的工作任务就很难出色的完成。必须看到,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问题,绝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我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就必须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臵,下力气抓出成效。
二、按照服务群众的要求,努力把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风建设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而机关作风是党的作风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加强思想建设与推进作风建设相结合,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坚持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把调查研究贯穿始终;坚持领导带动与基层推动相结合,把落实整改贯穿始终;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努力实现机关作风建设的新飞跃。
(一)以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机关思想作风建设。思想作风问题的根源是群众观念淡薄,理想信念模糊,革命意志弱化。转变机关作风,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根据机关特点,应着力营造好四种环境。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奋发向上的政治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灌输,解 决一些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而营造奋发向上的政治环境。同时加强干部队伍的宗旨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每位机关干部都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抓好思想教育,努力提高机关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少私心,多奉献,要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多做贡献。二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要努力营造人与人之间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支持、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干部任用工作的六项原则,营造人尽其才的工作环境。古往今来,国以人兴,政以人治。用人的正确与否对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选准用好干部也是改进作风的治本之策。要“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让那些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埋头苦干的人心情舒畅,受到重用。四是注重对干部职工心理状态的研究,营造一种化解矛盾、增强团结、推动工作的良好环境。比如从日常议论的焦点注意研究干部职工的心理等,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改进机关作风,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二)以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为重点,加强和改进机关学风建设。我们党历来把端正学风,摆在党的思想建设十分重要的位臵,反复强调要结合新的实践,加强学习。在新形势下机关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重掌握其理论实质,善于把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少应酬,多学习,集中精力和时间做好本职工作。结合工作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在学习中要肯于吃苦,耐得住寂寞,努力摆脱各种琐碎事务,做到自订计划约束学、见缝插针随时学,这样持之以恒,就一定会 有收获。
(三)以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作为落脚点,加强和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与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相违背的,是党性不纯、党性观念不强的表现,其实质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作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已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顽症。密切联系群众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途径。一是要从继续深入进行党的宗旨教育入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们要大力提倡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事业是干出来的,口号提得再多,不如干成一件实事。二是要坚持深入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反对说空话。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发现好典型,解决矛盾和问题,回过头来改进自身工作。我们必须从深入调查研究入手,摸清真实情况。理请工作思路,探索基本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进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勤政为民,真抓实干。三是继续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增加办事的透明度,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树立药监部门的良好形象。四是在解决一些久拖不决的难题上要敢于碰硬。五是抓好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要文明办公,接待热情,用语规范,实行首问负责制。让来机关办事的人,“不难、不怕、不愁”,实现“脸好看”、“事好办”,如果是该办的,提倡立即就办的工作作风。六是把制度建设作为根本点,努力推进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抓健全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解决制度建设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问题,确保已有的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 实和执行,要切实改变那种制度建设“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的状况。七是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突破点,努力在抓落实上取得成效。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经常强调“狠抓落实”,但有些“落实”总是变成“落空”,有些事办得不好,不是政策制定得不好,而是落实工作抓得不够。抓落实,要有强烈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立足于行,重在于做”为工作着力点,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切能够做的事情做起。我们要找出不良作风在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表现,抓紧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注的问题。八是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把依法行政、照章办事作为改进机关作风的一个着力点,真正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监督制度化,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四)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重要环节,加强和改进机关领导作风建设。部门与行业作风,是与党的作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民群众评价党风,首先是看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一是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党组内部议事和决策制度,提高党组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凡是事关全局性、政策性的重大问题,干部任免、体制改革、重大案件查处、大额财务资金支出等问题的决定,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和规定的程序,实行集体决策,不搞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领导干部要努力在各方面为同志们做出表率,做到学习好、团结好、廉洁好、作风好、政绩好。二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努力实现科学决策。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是提高科 学决策水平的重要条件,也是转变机关作风的根本方法。领导干部在下基层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下基层到底听什么?怎么听?能否解决问题?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领导工作事关全局,惟有严谨才能避免和减少失误,惟有认真才能坚持不懈、落到实处。四是落实谈话谈心制度。尤其是发现分管范围内的个别干部出现一些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时,及时谈话,防微杜渐,这也是对干部的真正爱护。
(五)以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把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列为议题、写进文件、提醒全党高度重视、制定措施认真解决,这还是第一次。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从近年来揭露出来的大量事实看,许多领导干部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从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的。许多别有用心的违法犯罪分子,也常常是从所谓“生活小节”上打开缺口的。作为机关干部,要正确对待权利、地位和自身利益,坚持用权为民,依法行政,做人民满意的“公仆”。要克己奉公,耐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肯吃苦,能吃亏,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只有树立正确的“三观”,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5.现行村官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篇五
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达到这个要求语文老师可谓任重而道远呀!稚童的心灵打开,让他们用自己的双眼捕捉生活剪影呢?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众所周知,一个民族文化水平低,读写水平不高,是难以进入经济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并且当今时代对新型人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既懂专业,又懂管理,具有创造性的开拓人才。这种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而小学生作文又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基础。可见小学生作文的重要性,然而,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和自我的实践,我觉得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构思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是学习谋篇布局的重要一步。有了观察得来的资料,还不等于能写出好文章,还
必须通过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裁剪,才能写出好文章。但是,这对小学生来说实在不容易,因为这不仅是个“言之有序”的问题,而且还是个“言之有理”的问题,而古今中外,虽“文有规循”却“文无定法”。不过,若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心理特征,借用写人、写事和写物的典型文章,将抽象难懂的作文知识化难为易,还是有办法把学生引上构思之“路”的。比如,在训练写景时,可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作为范文,这篇文章结构总分总,先总写小兴安岭,再分别叙述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文章结构分明,便于学生掌握。若训练写人,则引《爱迪生》一文先简介典型事例塑造人,外表内心是性格,最后赞美品质点中心。
2、有了上述典型文章引路,待学生入门后,再适当进行灵活布局的巧妙构思训练。这一步训练的指导思想是“先规矩而后巧妙”,具体步骤是写提纲或打腹稿。经过反复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把握构思的一般规律,从而完成作文的构思。
3、同时,还要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各年段不同的习作训练形式。具体地说,教师可在低年级学生中以创造型的现象作文和童话体作文,来培养学生想象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4、中年级学生以观察作文为主。教师可着重安排对动物、自然景物、建筑物以及人物的动作、对话、外貌等方面的素描训练,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
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借此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精确性。从高年级开始,要以学生的抽象思维为培养重点。其习作训练应该从观察作文转向有名确表达需要的实用型作文。教师可根据社会、家庭中人际交往的需要确定各种有趣的主题,让学生写目的明确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各种应用文和读书笔记,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技能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针对性、逻辑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5、对小学生来说,教师还要重视口头和文字表达的训练。它也是作文训练的重点。要把话说明白,意思表达清楚,就要鼓励学生,话该怎么说就怎么写;要指导学生把话说通,把意思写清楚。训练的步骤是:先说再写,写后就读,边读边改。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定能把话说通,把意思表达清楚,把对象写准。总之,在表达训练中,将说写结合,读改结合,采用“说、写、读、改”的模式,训练学生表达由通顺明白到准确形象到生动,在反复的锤炼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能使学生初步达到“言之有文”。至此,通过作文教学的观察、构思和表达的训练,学生写出的作文也就有“序”、有“物”、有“理”、有“文”了。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很多学生却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留心生活、不善于观察、不会构思、不善表达所致。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只有通过观察生活,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内容才能充实。在实践中笔者认为,最好的训
练方法就是用“问题”导向目标,即:根据作文训练的过程,确定观察的范围、对象,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重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根溯源,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直到逐个弄清问题为止。有了这些问题作引导,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要领,从而积累大量作文素材。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会下笔自有言,写出来的文章就自然言之有物了。这就是教学的第一步观察。构思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是学习谋篇布局的重要一步。有了观察得来的资料,还不等于能写出好文章,还必须通过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裁剪,才能写出好文章。但是,这对小学生来说实在不容易,因为这不仅是个“言之有序”的问题,而且还是个“言之有理”的问题,而古今中外,虽“文有规循”却“文无定法”。不过,若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心理特征,借用写人、写事和写物的典型文章,将抽象难懂的作文知识化难为易,还是有办法把学生引上构思之“路”的。比如,在训练写景时,可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作为范文,这篇文章结构总分总,先总写小兴安岭,再分别叙述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文章结构分明,便于学生掌握。若训练写人,则引《爱迪生》一文先简介典型事例塑造人,外表内心是性格,最后赞美品质点中心。
6、有了上述典型文章引路,待学生入门后,再适当进行灵活布局的巧妙构思训练。这一步训练的指导思想是“先规矩而后巧
妙”,具体步骤是写提纲或打腹稿。经过反复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把握构思的一般规律,从而完成作文的构思。
7、同时,还要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各年段不同的习作训练形式。具体地说,教师可在低年级学生中以创造型的现象作文和童话体作文,来培养学生想象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6.现行村官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篇六
【关键词】 高校 实验室管理 问题 办法
文章阐述了高校实验室具体管理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如下分析。
1. 高校实验室的具体管理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1.1实验耗材管理。无论是实验教学工作还是科学研究工作,都需要实验药品和玻璃器皿,因此,实验药品和玻璃器皿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做好登记和保管工作。
高校根据学院的学生人数及所开设的实验课数量,每年拨给学院一定的实验耗材经费。授实验课的教师自己还有带本科毕业设计的任务,这些学生都在教学实验室做实验,秩序很乱,经常出现乱拿乱用实验药品和玻璃器皿的现象,玻璃器皿损坏率很高,药品浪费很大,学生之间相互推脱责任,使实验员工作很难有效地开展。同时由于实验室之间不能进行资源共享,造成实验课所需要的实验药品即使用量很少,也得整瓶购买,剩余的由于超过保质期而浪费,致使每年实验耗材经费严重不足。
1.2实验仪器管理。管理和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一个必要环节,要做好实验仪器的合理购买、定期保养、外借登记、用后检查等方面的工作。
第一,重视仪器的购置而疏于管理
随着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引进了更多先进复杂的仪器设备,对操作者和管理者以及技术维护方面也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某些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把重点放在了仪器设备的选购、配置等方面,忽视了购置后必要的管理环节。实验室为仪器的使用和保管部门,基本是以满足教学为提,而缺乏仪器设备管理的具体制度。
第二,重视仪器的使用而疏于维护
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应是实验室常规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得不到足够重视,高校在这方面的投资也相对较少。如果只重视仪器设备总值、大型仪器的档次,而缺乏购置后对仪器设备科学合理的维护,对出现故障的仪器不能及时维修,势必会影响仪器长期高效的发挥自身的使用价值。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仪器设备是由不同批次的学生和不同的实验教师使用,维护的难度很大,而另一些大型精密仪器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如果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不能投入足够的精力,那么对仪器的维护维修、功能开发、延长使用寿命等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
第三,仪器设备部分闲置,设备资产配置不均衡在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中,有些仪器因学科调整,实验项目取消等原因而造成长期闲置。另一方面,由于课程设置及分配原因,各部门都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追求“小而全”,很难做到资产在全校范围内资源共享,不注重资产效益的发挥。 因此就形成了设备购置经费紧张,仪器设备更新较慢,一 些仪器无法满足教学科研的要求,而从全校来看, 却有许多的资产闲置,无法发挥其使用效益,且重复购置现象严重,造成资金浪费。
1.3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实验教学管理要求在实验课开始前,要做好实验准备,包括备齐实验指导用书、实验预实验及实验所用药品及仪器。在进行实验时,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指导,并做好实验评定工作,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完成。
学院实验技术人员隶属关系是归属于系院,主要根据自己所负责的实验课程而划分的。这样的管理机制存在许多弊端:
第一,由于实验室之间各自为政,实验技术人员只负责完成本实验室的实验教学任务,其余时间闲置,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第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理论,忽视实践.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认为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实验室工作人员一直被看作是教辅人员,服务于教学的二线人员,目前我国实验系列的教师普遍年龄结构老化,职称和学历结构都不尽合理。高素质人才留不住,部分人员在达到一定层次就转岗或调动,工作交接存在漏洞,文档材料随人员变动丢失,人员编制上有缺口,人员补充不能及时到位。
2. 解决办法
2.1成立实验中心,实验耗材经费由中心支配,根据各门实验课程对玻璃器皿及药品的实际需求量的购置计划进行统筹规划、统一购买、照顾重点、适当调整、合理分配。各门实验课之间的实验耗材实现资源共享,并建立了实验用品的消耗记录制度和损坏赔偿制度,这样极大限度地避免了实验耗材的浪费; 同时对本科毕业设计实验用品实行借条制度,避免了实验用品的有去无回,极大地节约了实验经费,不仅扭转了以前实验耗材经费不足的局面,而且每年能够节余1 /4 的经费,用于综合实验的更新。
2.2实验室推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可以推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和现代化。当师生使用仪器时通过登记系统向系统录入电子信息,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及科研工作者便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了解相关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台数、使用时段、工作运行 状况、使用率等情况,并进行在线预约等,实现仪器设备的动态化管理。其次,仍要加强仪器设备原始 资料的收集整理。原始资料包括专家论证意见书、审批文件、购销合同、验收报告、产品说明书、技术 指标、操作手册、合格证书、设备使用记录册、维护 维修登记等纸制材料,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和编目,统一管理保存。加大维护维修经费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维护维修制度。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管理部门应对大 型、精密型仪器设备做好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增加维护维修方面经费投入。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投入这方面的精力使自己具备一定的维修技能。及时更新设备,做好仪器的正常报废工作,妥善处置报废资产。
2.3实验技术队伍是一流大学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力量 ,改革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要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进行人事管理关系的改革,从而达到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工作效率的目的; 其次要提高实验人员的学历、素质和实践技能。成立实验中心后,全体实验技术人员归实验中心统一调动,合理安排实验员应承担的实验课、辅助本科毕业设计及研究生的实验工作,并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利用工作之余,每人至少熟练掌握2台以上大型仪器的操作方法。学院鼓励提高实验人员的学历,学院有目的、有计划地派出实验人员去进修与培训大型仪器的操作技能,并鼓励积极参加到学院的科研团队中,这样不但改变了实验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了实验教学队伍整体水平,而且还为学院的科研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理科院校的实践教学中高校实验室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细致、繁琐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并且能及时的对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些解决办法,相信高校实验室对理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势必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左铁镛.高校实验室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3.
[2] 陈小飞,欧阳中万.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探讨[J].高 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0,(4).
作者简介:齐权(1972.8-),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实践教学管理与研究。
【现行村官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推荐阅读:
分析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09-14
评述现行个人所得税的不足及完善措施07-26
现行质量管理改进分析09-06
关于河北省调整现行建设工程计价依据中综合用工单价的通知09-26
浅谈现行教育的困境06-27
现行的《杭州地铁乘客守则》11-18
现行节能减排政策简介10-07
市劳动局现行文件目录08-23
昆明市现行户口政策规定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