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的数学谜语

2024-08-05

六年级的数学谜语(共15篇)

1.六年级的数学谜语 篇一

1. 虚心(打一数字)

2. 队伍中无人(打一数字)

3. 言语不通难开口(打一数字)

4. 上交作业全无错(打一数字)

5. 分西瓜没有刀(打一数字)

6. .少了仇人(打一数字)

7. .我先走(打一数学名词)

8. 田(打一平面图形)

9. 待令出发(打一数学名词)

10. .生旦丑(打一数学名词)

11. .估价(打一数学名词)

12. .13579(打一成语)

13. 1234569(打一成语)

14. 9寸+1寸=1尺(打一成语)

15. 对号入座(打一数学名词)

16. 射线(打一成语)

17. 补充规定(打一数学名词)

18. 十分(打一数学名词)

19. 一米(打一字

20. 添一个小数点,加减乘除齐全(打一字)

【揭晓谜底】

1. 七

2. 五

3. 五

4. 六

5. 八

6. 九

7. 不等

8. 正方形

9. 等号

10. 三角

11.近似值

12. 无奇不有

13. 七零八落

14. 得寸进尺

15. 进位

16. 有始无终

17. 加法

18. 角

19. 来

20. 坟

2.六年级的数学谜语 篇二

一、变公式为讲解, 把自然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科学, 在数学语言中, 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很重要, 可以促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实现。数学实际问题中的自然语言比较简单, 但需要把它们转换成数学语言, 才能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在解答数学实际问题时, 其实他们的计算能力并不是很差, 只是在分析题干中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这些数学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很难理清, 所以要想解决数学问题, 就要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 写出算式, 并把分析问题和计算步骤分开, 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摆脱计算问题的干扰, 全神贯注地分析问题, 才能找到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这个数学问题也就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例如,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列出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中, 有20 道数学实际问题, 涉及到的内容有:雁塔、北京故宫、天安门的高度和占地面积, 猎豹和猫的速度, 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 自然保护动物天鹅和朱鹮的数量。其中, 有这样的题目:猎豹追铺猎物时的速度是优秀运动员的3倍, 猎豹追铺猎物时的速度比运动员的速度每秒快20米, 这名运动员的速度是多少?类似这样的问题涉及到的数据比较多, 如果让学生很快分析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但如果不理清数字之间的关系又不能得出正确的方程式。因此, 这就需要学生变写为说, 通过语言把解题思路表达出来, 这样既节约时间又简单明了。经过多次这样的分析题目, 学生很快就能明白方程式的意义和解题原理, 可以独立列出ax±b=c”和“ax±bx=c”的方程.

二、变静态知识为动态知识, 把文字语言转化成图形语言

图形语言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语言, 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问题的特征,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把题目中零散的数量关系联系起来。这样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时, 许多抽象的语言文字可以转换成简单直观的图形, 问题也就可以很快地凸显出来。如采用画图和线段图来解题。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 而一些数学问题往往比较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题意, 因此使用线段图让题目更加形象化。

例如, 水果摊一共有苹果和梨子共54个, 卖掉20个苹果后, 剩下的苹果和梨子数量一样多, 提问, 苹果有多少个?梨子有多少个?

这个问题一开始看比较复杂, 关系也很难理清, 但如果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题, 把总数分为三个部分, 两部分苹果和一部分梨子, 其中一部分苹果和一部分梨子的数量是相等的, 因此可以在线段图上发现, 先算出梨子的数量: (54-20) ÷2=17 (个) , 再算出苹果的数量:17+20=37 (个) 。在平常的数学练习中, 也可以鼓励学生采用线段图的方法, 从而更快地解题。

三、读通数学题目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这种解决语文题目的方法在数学实际问题中同样适用。数学学习需要耐心和认真, 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耐心、认真读题的习惯, 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时, 找到问题的目标。

(一) 采用粗读法

拿到题目后, 把题目仔细看一遍, 注意审题。了解题目的大概意思后, 就可以判断这个题目是属于哪种类型的, 涉及到哪些数学知识。

(二) 采用精读法

一些数学题目比较长, 涉及的内容较多, 数量也很多, 在重点部分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 把一些关键的数据用线条标注出来, 然后重点分析。把自己觉得难以理解的部分标注出来, 反复理解。

(三) 采用整体读题法

读题的时候, 要从宏观角度出发, 理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初步分析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 然后列出相应的方程式。

通过以上三大读题步骤, 这个数学问题就基本理解了。学生只有把题目读通畅了, 才能为下一步解题做准备。

总之,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关于六年级的数学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在教学中, 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解决:变写为说, 把自然语言转译为符号语言;化静为动, 把文字语言转译成图形语言;读通题目, 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本文主要试析六年级数学实际问题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六年级数学,实际问题,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海霞.六年级数学实际问题的教学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 2014 (16) :28-29.

[2]戴建锋.让学生在“融错”中提升数学学习的“自觉理念”——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 (教学版) , 2012 (12) :44-45.

[3]王利肖.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J].中华少年 (研究青少年教育) , 2013, (19) :115.

3.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有效教学 篇三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策略;有效教学

小学教学是学习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一时期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结合,更要注重培養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将来的长远学习打下基础。随着减负政策的提出,小学教学更加注重高效性和全面性。本文就讨论有效数学课堂的可实施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多少对于教学效率的影响是直接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类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都是对学生采取“强迫”性质的教学,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厌恶心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平复学生的反抗心理和排斥心理,正确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真正地爱上学习。尤其是当学生处于六年级这个特殊阶段的时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创设新型教学策略

创设有效的数学课堂,势必要突破传统,做出教学变革。比较简便易行的方式就是倡导合作式教学。所谓合作式教学,就是将学生分为固定的几组是前提条件,这不仅是合作式教学开展的基础,更是以小见大的典范,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人际沟通和理论研究,就能有效地扩大到更多更大的集体中,这不论是对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是对学生个人学习效率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利的。在固定的时间点,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解答进行学习成果的检验,这样不仅能让教师有效地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深了学生对于合作式学习的理解。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成绩提高都十分有利。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学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教学活动关系着学生一生的教育发展。而数学学科作为一门不仅仅是以理论见长的学科,更是以实用性著称的学科,其教学有效性更是重中之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改善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每一位教师的不懈努力。也真心地希望各级教师能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改革的教学活动之中,为教学的有效性贡献一份力量。

4.数学谜语二年级 篇四

请勿多言,进站先将票出示 (猜广西地名) —— 谜底: 靖西

海纳百川 (猜一甘肃地名) —— 谜底: 合水

当猫遇到老鼠(打一国家名称) —— 谜底: 葡萄牙

天知地知我知(打福建一市县名) —— 谜底: 三明

拆信(打一城市名) —— 谜底: 开封

乌云压松花(打一省名) —— 谜底: 黑龙江

改稿(猜贵州地名) —— 谜底: 修文

八月飘香香满园(猜广西地名) —— 谜底: 桂林

九州巨变(湖南县名) —— 谜底: 华容县

手捧金牌(打一四川县名) —— 谜底: 得荣

宜室宜家(打一湖北市名) —— 谜底: 荆门

千人共乘去皇城(打一地名) —— 谜底: 北京

5.四年级数学小谜语 篇五

四年级数学小谜语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王

2、弯路(数学名词,打一种线)——曲线

3、再见吧,妈妈(数学名词) ———分母

4、考试不作弊 (数学名词)——真分数

5、五四三二一( 数学名词,想想数数的方法)——倒数

6、大同小异(数学名词)——近似数

7、风筝跑了(数学名词,打一种线) ——线段

8、考试成绩(猜一个数学名词)——分数

9、72小时(打一字) ——晶

10、、八分之七(打一成语)——七上八下

11、各分一样多 (数学名词)——平均数、平均分

1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三

13、最高峰(数学名词) ——顶点

14、五角——半圆

15、再算一遍(猜数学名词)——验算或复数

16、大家发表意见(猜数学名词)——讨论

17、并肩前进(打一数学名词,一种线)——平行

18、打成和局(猜一种角)——平角

19、2.3.4.5.6.7.8.9......(打一成语)——缺衣(一)少食(十)

20、一个星期加两天。(打一字)——旭

21、第四季度的第二个月(打一字)——肚

22、左边是十八,右边是十一(打一字)——杜

23、灭火(猜一数字)—— 一

24、横看像支尺,竖看像根棒,年龄它最小,大哥它来当。(猜一数字)——1

25、像个蛋,不是蛋,说它圆,它不圆,说它没有它也有,成千上万连成串。 (猜一数字)——0

26、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猜一用物)——日历

27、独木桥畔百万兵,分开上下两队行,上边兵强一当五,下边兵多听号令。 (猜一用物)——算盘

28、这个脑袋真正灵。忽闪忽闪眨眼睛,东西南北带着它,加减乘除不费劲。 (猜一计算工具)——计算器

29、1256789(打一成语 )——丢三落四

30、四个兄弟一样长,两两相对围成框,阅兵队形常用到,对称轴儿有四条。

(打一平面图形) ——正方形

31、兄弟三人齐上路,有快有慢不停步,走了三百六十日,没有走出玻璃铺。

(打一用品)—— 钟表

32、哪个数字倒立后能变大? —— 6

33、加减乘除,本领真大,做道算题,眼睛直眨。(打一工具) ——计算器

34、平时它比谁都小,但只要靠上谁,它就比谁都大,而且它越多就越大。

(打一数字) ——0

35|、哥哥长,弟弟短,天天赛跑大家看,哥哥跑了12圈,弟弟刚刚跑一圈。

(打一实物)—— 时针、分针

36、一只宝盘乌又乌,盘中不满百粒珠,只要用手拨一拨,千变万化许多数。

(打一计算工具) —— 算盘

37、能分曲直,能辨短长,要问长短,请它帮忙。

(打一文具) —— 尺

38、弟弟千百万,在哥周围站,到哥等距离,围成保卫圈。

(打一平面图形) ——圆

39、停战(打一数学名词) —— 求和

40、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打一数字) ——七

41、天上有地下无,云中有风中无,工人有农民无,老三有老四无。(

打一数字) —— 二

42、把8分成两半,是多少? ——2个0

43、.脑袋是个一,腰腹是个一,尾巴也是一,其实不是一。

(打一数字) —— 三

44、人有我大,天没我大,(打一字)—— 一

45、两边重量一样。(数学名词) ——相等

46、两羊打架。(猜一种角名称)——对顶角

47、左边九加九,右边九十九 。(打一字)——柏

48、30天÷2(打一字,想:是几个月)——胖

49、24小时。(打一字)——日

6.二年级数学谜语加答案 篇六

1)1%(猜一成语)百里挑一

2)100-1(猜一字)白

3)一加一(猜一字)王

4)3.4(猜一成语)不三不四

5)555,555,555(猜一成语)三五成群

6)再见了!妈妈(猜一数学名词)分母

7)5、4、3、2、1(猜一数学名词)倒数

8)五角钱(猜一数学名词)半圆

9)客运章程(打一数学名词)乘法

10)不带零头(打一数学名词)整除

11)走遍天下都不怕。(猜一数学名词)有理数

12)大甩卖:新鲜苹果一角一斤。(猜一数学名词)绝对值

13)夏周之间(猜一数学名词)商

14)考试作弊(猜一数学名词)假分数

15)马路没弯(猜一数学名词)直径

16)舌头(猜一计数单位)千

17)苏东坡踏翠(猜一数学家)苏步青

18)诊断之后,大夫动笔(猜一数学运算)开方

19)7÷2(猜一成语)不三不四

20)两牛相斗(猜一数学概念)对顶角

21)修路不能坑坑洼洼(猜一数学名词)平行

22)员(猜一数学名词)圆心

23)灭火(猜一中国数字)一

24)春雨洒故园(猜一数学家)陈景润

25)爷爷参加百米赛跑(猜一数学家)祖冲之

26)数学老师的教鞭(打一数学名词)指数

27)八分之七(猜一成语)七上八下

28)1、2、5、6、7…(猜一成语)丢三落四

29)二四六八十(猜一成语)无独有偶

30)插去三角形的一边(猜一数学名词)余角

31)垂钓(猜一数学符号)等于(鱼)

32)待命冲锋(打一数学名词)等号

33)虚心(猜一数字)七

34)其中(猜一数字)二

35)一来就千(猜一数字)十

36)数字虽小,却在百万之上(猜一数字)一

37)AB制演员(打一数学名词)互为补角

38)泰山中无人无水(猜一数字)三

39)荆轲刺秦王(打一数学名词)展开图

40)招收演员(打一数学名词)补角

41)你盼着我,我盼着你(打一数学名词)相等

42)登上最高峰(打一数学名词)顶点

4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打一数学名词)循环节

44)3,4,5,6,7,8,9(打一成语)缺衣少食(缺一少十)

45)大同小异(打一数学名词)近似

46)过了就不回来了(打一几何)射线或直线

47)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三

48)1+1=(猜一数字)田

49)从一数到十(打一数学名词)正数

50)二斗(打一成语)偷工减料

51)鼎足势成魏蜀吴(打一数学名词)三角形

52)不用再说(猜数学名词一)已知

53)搬来数一数(猜数学名词一)运算

54)隔河相答(猜数学名词一)对应

55)同室操戈(打一数学名词)内角

56)兵对兵,将对将(打一数学名词)同位角

57)十八斤(猜数学名词一)分析

58)司药(猜数学名词一)配方

59)请人做事(猜数学名词一)求作

60)查帐(猜数学名词一)对数

61)大家的样子(猜数学名词一)公式

62)听候下令(打一数学名词)等号

63)协议离婚(打一数学名词)约分

64)扳手腕;(打一数学名词)比例

65)左顾右盼;(打一数学名词)移项

66)北(猜数学名词一)反比

67)剑穿楚霸王。(猜数学名词一)通项

68)十百千(打一成语)万无一失

69)x=只-吾(打一工业用语)成品

70)34 的倒数(打一成语)颠三倒四

71)磨拳擦掌(打一数学名词)等角

72)团体赛(打一数学名词)公共角

谜语的历史

中华谜语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完善才形成现今的体系格局。

远古时代,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偶尔会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不便直截了当表达思想,而要通过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的语言来暗示另一层内容,这就有了“谜语”的萌芽。

有文字记载的所谓“曲折隐喻”的语言现象,最早出黄帝时代《弹歌》诗里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即隐示人们制作弹弓、猎杀野兽的情形。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谜语雏形已十分流行,并有了名称,叫“廋辞”和“隐语”。有的君主喜欢隐语,而不愿意听直截了当的忠言。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楚庄齐威,性好隐语”的记载。

战国后期出现了赋体隐语,其中以荀子的《附论篇》最具代表性。此赋体已基本具备了民间谜语中赋体谜的特征,大约产生于两千三百年前。

到了汉代出现了射履活动,就是把东西放在器物下面让人猜。我们有时候还把猜谜语叫做射履或射,应该是源于此。

谜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重大发展。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写到:“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这一定义一直沿用至今。

宋代谜语发展迅速,有一批专业谜语和神秘组织也产生了“灯谜”。然后用两条腿创造一个新的民间谜语和灯谜图案。大约八百年前。

宋元明以后,谜语仍然存在,蒙古人仍在玩谜语。明代有一些研究工作,包括谜语谜语的专辑,包括冯梦龙的“黄山神话”、“薄黄键”和四十个新的传播“千纸虎”等。

清中叶以后,中国谜语进入了成熟期。人们追求谜语的严谨,逐渐抛弃冗长的面孔,鼓吹一句熟悉的成语或通俗语句,并从原文、神秘的物质事物和人物、向所有的作家、中医、四本书和五本名著,甚至书名等延伸。大大拓宽了谜语的道路,提供和普及了谜语。

7.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篇七

一、调整师生关系,增强学生自信

1.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首先应当调整自身的观念,改变固有形象,在课堂上增加自由提问时间,也可以利用课间同学生交流,通过交谈了解不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看法,了解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内容,做好相关的辅导材料,引导学生克服数学上的难题。

2. 教师需要放低自己,转变自己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职能与地位。 一改传统的教育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从情感上做到同学生平等,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将自己看做自己的朋友,教师以此起到指导榜样带头作用,令自己的学生发自内心地崇拜和爱戴自己的老师,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融入数学学习,真心喜欢数学。

3. 教师对自己的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数学能力评价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平标准。以往常用的阶段性测试反映出的学生学习情况过于片面,不能仅仅以此来对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下结论。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思维处在发展阶段,逐渐具备多元化的思维,这种变化从数学上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偏科、偏知识点等情况,一些学生可能擅长计算,其他学生可能拥有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此时,作为数学教师不可以轻易指责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偏差,应当循循善诱,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弥补薄弱知识点,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挖掘, 提高综合数学能力,同时为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标教材改革的深入,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知识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只是数字辨识、加减法计算等内容,数学研究的领域更加广泛。正是在这样的数学教育形势之下,我们意识到有必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使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将情境教学应用到小学六年级阶段的教学中去,通过情景教学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下面笔者就以六年级数学课程中的两个教学内容为例进行说明,分别是梯形面积计算和圆角分之间的换算,简要介绍情境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1. 关于梯形面积计算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照搬教材中的计算公式进行推导,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建立基本的计算模式。而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动手剪出两个面积相同的梯形图,随后向学生提问: “各位同学是否可以尝试使用这两个相同的梯形组合成其他图形呢?”通过动手,学生会得到更加直观的感受,辅以这种新型的提问形式,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继而发现通过图形的组合形成的是矩形或平行四边形图案。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考虑新得到图形同单个梯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对比相互之间的长宽高关系,最终得出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 类似于这样的情景化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除此之外也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新公式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2. 关于圆角分转换关系一课的教授过程中,如果仅仅按照课本中所给的公式进行推导,同样的,难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像这种对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内容应当逐渐将其转移到课堂以外。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普遍对自己所处的周边环境建立起了初步的认识,教育工作者不可以忽略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同家长一起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例如去超市购物,买菜,凭借自己的日常观察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转换关系,既可以让学生自己掌握这个知识点,也可以让他们掌握在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反馈,积极反思教学效果

通过一定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要想真正实现对数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客观衡量,就必须从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和消化程度两个方面入手,这就让我们认识到,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听课后反馈的信息,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接受程度。六年级学生的心智发育较低年级要成熟,可以独立对事物进行评价, 辨别是非,也有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实际操作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以多种不同形式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可以是提问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同时要大力支持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时对不懂的地方提问,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2. 课下,教师应当主动同学生交流,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并对反馈的信心进行分析和思考,总结教学中的优势和劣势,选择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新课标改革的推进下,大体上教学理念的重心慢慢过渡到了学生身上,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削弱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的同时,仍旧需要,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全程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中的一些难点和疑问。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一定不能流于形式,必须发挥这种学习模式的优势,鼓励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五、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点教授,而是一项需要众多教育工作者一同努力去完成的具有系统化和复杂化的综合性教学工作。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大量有效措施和手段进行尝试,希望能为未来的相关数学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借鉴意义。

摘要:六年级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时期,该时期的小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有必要对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体现转型阶段的教学特点。结合六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研究各种新型教学方法,从而证明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六年级学生创新思维和数学素养的提升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8.一节六年级数学课的反思 篇八

关键词 示范课;控制能力;应变能力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准备一节示范课,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验收,当然,我也不例外。听说是领导不打招呼,不定时的推门听课,我也就把几个周所要讲的课都准备了一番,自我感觉良好,毕竟这册教材已经教了七年了,应该是胸有成竹,满怀信心了。其他同事说紧张,我还给他们说没什么,就这样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

星期三的早上,本来我班第一节课是语文课,在上课铃响起的前一分钟,教务主任通知我第一节课要听我的六年级数学课,我一愣,不是语文课吗?他说:“临时通知改上数学课。”我这一时才感觉到有一丝丝紧张,连忙跑进办公室,拿起备课本和书,不慌不忙的走到教室门口。听课老师陆陆续续走进教室的后面坐下,可领导还没进来,我很矛盾,到底是等,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进教室先讲呢?经过思考我还是决定先讲吧,毕竟时间有限,其他的就不用多想了。

看着台下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又看看台下一位位老师和领导注视的目光,说不紧张那是假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不过我还是通过减慢语速把自己的紧张情绪慢慢控制下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用正比例解决问题”,在上课后的前十分钟基本上是按原本精心安排好的教学内容进行,四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完练习后,我让下面的学生分组讨论: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并讨论上黑板的几名学生解题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下面的学生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讨论,举手发言。第一个问题倒是没人争执,但是挑别人的解题小毛病却成了每个学生热议的话题。有的说方娟同学解设时没注明单位,有的说李梅同学解比例时等号没对齐,还有的说要检验……七嘴八舌,教室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上黑板做题的学生也纷纷站起来表示感谢同学们的意见,并认真改正,这样的场面我感到有些意外,心想这样的气氛才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同学们回答的答案也都在我的预设之中,但随后一个意外发生了,一个平时不爱举手的学生把手举得很高,我说:“曹飞,你有什么要说的吗?”他开始有点不敢,又不好意思,遇到这种情况,我就鼓励他大胆说,说错了也无所谓。这时,他就毫无顾忌了,他说:“老师,我能不能给你提个问题?”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连后面的听课老师也笑了。这可没在我的预设之中,我随机说:“可以呀,你有什么问题呢?”他才大声说:“老师你把‘解’字写错了。”是吗?我一看,果真是,就说,“谢谢你的提醒,我以后会注意的”,听了我对他的表扬和感谢后,他好像更有自信了,听课的劲也更足了,我顿时才真正领悟到,“老师的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手势都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学生。也就从那一节课后,他的学习成绩明显进步了,发言更积极了,对学习也很有信心了。

下午评课老师这样说到:不管你是紧张也好,是书写不规范也罢,这只有你自己知道,但那个学生提的问题真好啊!他给了老师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态度。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课堂中的内容在预设之中固然美好,但有时非预设性的生成更精彩,它缓解了课堂的紧张气氛,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增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的感情,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是教师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的场所,而不是学生围绕教师的思路被动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场所,本节课中,由于学生一个不经意的问题,让整个课堂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意外,如果当时采取敷衍的方法也许能如愿完成教学任务,可这个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因此,我们教师要因势利导,或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通常,教师都希望学生按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下去,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或示范课,这样固然好,但学生是有意识有思想的人,他们有时会给教师一些毫无准备的意外,令你当时可能手忙脚乱,但这种“意外”或许会使课堂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时,这些“意外”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老师是一个考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控制能力和教学应变能力,而这种机智和应变能力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提升。

9.六年级的数学谜语 篇九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策略与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经历对知识回顾和整理的过程,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2、通过回顾整理,了解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体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策略与方法,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策略与方法,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来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和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一个不规则的鱼缸。组织学生思考:

你能求出这只鱼缸里大约放了多少升水吗? 学生回答后指出:

同学们想出的很多办法,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我们都要运用一些基本的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

板书课题:

立体图形的体积(复习)。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回忆体积计算公式

(1)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基本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2)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

你会用字母表示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相应的图形旁边板书体积公式。)

2.回顾整理长方体体积研究的步骤和方法。(1)小组讨论研究长方体体积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在小学阶段,我们首先学习的是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我们先来归纳一下研究长方体体积的步骤和方法。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教师巡视帮助。)(2)全班集体交流。

教师:在研究长方体的体积时,我们是从解决“求饮料箱的体积”这个现实问题入手,(课件出示第一步:饮料箱图片,问题:怎样求饮料箱的体积?)教师:饮料箱是什么形状?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用课件演示第二步:把长方体的轮廓从饮料箱中剥离出来。使学生明白求饮料箱的体积也就是求长方体的体积,从而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教师:接下来怎样研究?在学体积之前我们已经有哪些知识经验?(学生回答出各种体积单位。)

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联系?

(课件出示第三步:联想已有生活经验,体积的大小也就是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

教师:用什么方法能够知道长方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示第四步:寻找方法,切一切、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并用课件演示整个切、摆的过程。)

教师:下一步该做什么了?

(出示第五步:归纳结论,总结体积公式V=abh)

教师:有了体积公式,我们就可以运用它来解决求饮料箱体积的问题。(出示第六步:解决问题、解释应用)

教师:在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我们就记下来一块儿解决。

(出示第七步:产生新问题)

小结:我们研究长方体体积公式分哪几步? 能不能自己说说,也可以说给同位听听。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研究的步骤和方法也与长方体有相信似之处?你能说说吗?

(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每人选1种形体,说一说研究过程。教师巡视帮助。)

全班集体交流。

(学生选择形体口述的时候,教师重点关注学生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练,并让学生重点说说哪些地方运用了转化的方法。)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等所学新知识。(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课题:倒数)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观察、举例了解了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然后你们又通过自己出题,自己探索,总结出了这样有价值的方法(指板书):当这个数是分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它的分子分母调换换位置来求它的倒数。当一个数不以分数形式呈现时,你们又运用了“转化”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把它们转化成分数的形式,然后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求出它的倒数。同学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总结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谁来说说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学习收获)

这个方法也可以适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希望你们把今天学习的方法灵活地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板书设计:

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步骤 立体图形的体积(复习)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顾课堂我觉得亮点之处有: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课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只是通过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学生在探索新知中犯错误,并在修正错误中体会成功,获取数学知识和方法。

(2)注重学法指导。“立体图形的体积”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合作、归纳等数学活动。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立体图形的体积”的认识,并自己探索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有时还能受同学启发,进发出智慧的火花。

(3)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本课的练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层次性,趣味性。有效地融合了教材和《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的练习题。如最后“修改数学日记”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紧扣所学内容,并能够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的良好习惯,既巩固了新知,又提升了能力。

2.使用建议:

在探究求立体图形的体积的方法时,由于学生对五年级所学的相关知识已经遗忘,所以,课前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复习一下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这样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效果更好。

10.数学的六年级作文 篇十

在数学的世界里,我们有永远学不完的知识,有永远探索不完的奥妙。从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爸爸妈妈开始叫我们学1、2、3、3、4时,我们就开始接触数学,进入数学的世界,并在数学的世界里翱翔。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许会遇到很多困难,遇到很多不解的疑问,还会遇到很多挫折,但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不懈的探索,我们终有一天会成功,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天,我自己在家闲着没事干,便坐在书桌前看数学书,看着看着,我突然想到:既然偶数都能被2整除,那么偶数的差或和是不是也能被2整除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验算了一下:2+4=6,4+6=10,6+8=14,2+6=8,4+8=12,6+10=16……是正确的。既然2的倍数之间的差或和能被2整除,那么3的倍数之间的差或和是不是也能被3整除呢?我于是又验算了一下:3+6=9,6+9=15,9+12=21,3+9=12,6+12=18,9+15=24……也是正确的。有了前两个成功的例子,我做出了更大胆的猜想:是不是所有数的倍数之间的差或和都能被那个数除尽?我又举了几个例子,依然是正确的,但我仍不敢定下结论,我于是查了查电脑,真的是正确的!我欣喜若狂,虽然这个规律早已有人发现,但毕竟我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发现这个结论的。

通过这次发现我明白了:数学是学无止境的,自己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要付出,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发现,不懈的努力,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用心去面对,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不只是数学,对待所有事物都要是这样!

11.六年级的数学谜语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六年级;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提升各年级学科的教学质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也变成了永恒不变的探究性课题。一个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是否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网络形成的程度,为初中学校培养合格的初中生人才。该如何提升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呢?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归纳以下两点建议,供各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随机进行复习,完善知识结构

根据以往的数学大纲概要,我们不难发现,大纲内容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动,并且编者在编排新知识的时候,处处对旧有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比如,关于数学分数的四则运算内容中,就涉及对已学过的归一应用题、常见数量关系等复习。通过学生解答问题,能够做到解一题带一串的方法,使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久而久之就会起到很大的积极效果。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对旧有知识的缺陷、遗忘等进行及时的补救和复习,对总复习的阶段起到巨大的缓冲效果。

二、抓好常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教学离不开常规教学模式,同时常规教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基础。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紧抓常规教学模式。例如,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规范,教导学生课前课后及时预习、复习、做作业、练习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品质及学习习惯等。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势在必行,需要向更专业、更细致、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通过数学教学过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在毕业考试中的数学成绩,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数学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断地在实践中认识并改正教学存在的缺点及不足。作者認为唯有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务实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刘学珍.提高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效率的方法[J].知识窗:教师版,2013(02).

12.六年级的数学谜语 篇十二

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引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有助于小学生在积极地主动的状态下学习数学.但是有的教师还没有认识到情境教学的好处与优势,还在延续旧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也是差强人意.所以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提出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和现状,再结合情境教学的优势,为广大的师生提供了几条建议,希望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现状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一、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对数学教学失去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兴趣就会有动力,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的现状存在很多问题,在旧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一定主动性,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一味地被动接受,从而缺乏对数学主动探索和研究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寻找孩子们感兴趣的切入点,来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学,学生似乎对于一些更加贴近生活的学科比较感兴趣,例如,科学、实践课等等.他们还处在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段,所以更加喜欢贴近生活、参与性高的教学科目.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改变教学方式的指明灯,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态度,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活动比较单一,对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

小学生应该还处在一个身心成长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们的最大特点是稳定性差,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更适于在玩耍和游戏中学习.以往的教师都是运用最为简单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脑海中的知识储备,把大量的知识给学生讲解.学生在下面听,毫无交流的教学方式.这样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表面上看,是教师对知识面进行大量的补充和扩展,但实际上没有交流和毫无新颖的教学方式,只会导致小学生单单了解知识的表面,甚至是知识的一小部分.学生在课中,完全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至于数学要培养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以及探索的精神都无从谈起.所以说,这种简单的讲解方式缺乏一定吸引力,导致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也逐渐失去了兴趣.

二、利用情境教学改革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策略

(一)设置故事情节,利用讲故事的教学方式设置情境教学

针对小学生身心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的方式开展教学.一方面,故事的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内;另一方面,将数学生活化,孩子们在故事中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也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道理.例如,在数学应用题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教会小学生如何在条件里找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个能够表达它们彼此关系的方程式.所以教师在讲这一方面的内容的时候,最初可以利用学生们都熟知的小故事,在小故事里面添加一些数字,让学生找出彼此的关系,然后教师再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在学生熟知的故事里寻找数字之间的关系,从而会降低难度,增加趣味性,让小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去寻找关系链,提高小学生动脑的积极性.

(二)情境教学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加他们的参与度

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师在对这一方面的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恰当的教学资源,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化为比较具体的实物.当然,如果这个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是由小学生完成或者参与的,教学效果会更佳.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善于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去改变他们学习数学的态度.例如,教师在进行圆柱和圆锥的教学活动时,由于有很多学生严重的缺乏想象力,所以他们很难在脑海中形成圆柱和圆锥的形态.所以,教师如果想要小学生认识到圆柱和圆锥的具体样子,最好就是让他们看到圆柱和圆锥的实物.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利用自己的学习小组,多个学生一起找出具有圆柱和圆锥形状或者本身就是圆柱和圆锥的事物,并且会奖励找的又多又对的学习小组以及个人.这样的学习方式,既可以增加小学生的参与度,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又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印象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比只是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形状会更好,而且还有利于小学生改变学习数学比较枯燥的感觉,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了解数学的巨大作用,改善对数学学科的观点.

三、情境教学是很好的教学方式

情境教学对于活泼好动、充满童真的六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设置情境进行教学,设置有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无穷的乐趣和对未知不断的探索的欲望,感受数学知识的无处不在,这就是数学教学的魅力所在.

摘要:近几年,通过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小学生学习的内容比以往更加有深度,有难度,也正是因为教学内容的变化,以及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渐渐对数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孩子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难做到主动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主动的探究精神,慢慢地影响了数学的教学效果,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培养出六年级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所以教师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习惯.努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13.写六年级数学的作文 篇十三

爱因期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还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在数学界,也被多数人所认同。朴素,简单,是其外在形式。只有既朴实清秀,又底蕴深厚,才称得上至美。欧拉给出的公式:V-E+F=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在数学中,像欧拉公式这样形式简洁、内容深刻、作用很大的定理还有许多。

比如:

圆的周长公式:C=2πR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

平均不等式:对任何正数

正弦定理:ΔABC的外接圆半径R,则

简洁、有效、经济给人以美感,繁琐、臃肿、无谓的消耗则给人以相反的感觉。数学不愿意把1亿写成100000000,数学的简洁美,并不是指数学内容本身简单,而是指数学的表达形式、数学的证明方法和数学的理论体系的结构简洁。如数“1”,小至一个原子、粒子;大至一个太阳、一个宇宙……宇宙万物,均可以用“1”来表示。又如公式“C=2πR”中的周长与半径有着简洁和谐的关系,一个传奇的数“π”把它们紧紧相连。

14.六年级数学上《比的认识》 篇十四

(一)比的基本概念

1.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2. 比值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3. 比的后项不能为0。

4.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5.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二)求比值

1、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三)化简比

1、化简比: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求出分数的比值后,在把分数比值改成比。

(四)比的应用

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

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 女生:5×7=35人。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5人

第二步求女生: 女生:5×7=35人。全班:25+35=60人

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15.六年级的数学谜语 篇十五

在归纳小结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为主导。搞好总结提高, 教师是关键。教师除了深入教材、备好课外, 还必须提高自身的归纳能力、总结水平, 特别要注意提高教研能力, 给学生起示范作用。要引导学生在总结内容时, 由简单到复杂, 由易到难, 由局部到整体, 逐步完善, 养成善于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从“吸取”型变成“驾驶”型。

一、进行“习题类型”的总结

在学生了解了一些典型习题并具有适当的训练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去探索、归纳、研究解题方法的规律, 总结出“形异质同”“异题同解”的解法, 以达到触类旁通、运用自如的目的。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逐步培养他们从特殊事例中概括出普遍规律的能力, 归纳总结中要注意教材的前后沟通, 承前启后, 能总结概括出结果来。

二、进行“一题多解”的总结

对于许多问题, 尽量引导学生从正面、侧面、反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 总结各种不同的解法, 这对沟通前后和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是大有益处的。例如:“加工一批零件, 甲独做9小时完成, 乙独做6小时完成, 现在两人合作, 完成任务时, 甲做了72个,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按工程问题的常规思路解答可先求出两个合作需要的时间, 再求零件总数。另一种是摆出题目后, 就直接进行发散, 就像上面一题, 我们可以从甲的工作量与工作总量的关系角度去思考, 先求出甲的工作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再求零件总数。我们也可以从甲、乙两人工作量关系或工作效率的倍数关系去思考, 先求出甲工作量是乙工作量的几分之几或乙工效是甲工效的几倍, 再求零件总数。前种方法属于“同中求异”, 后种方法属于“异中求同”, 但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发散思维的前提下“殊途同归”。教师课堂例题能用多种方法, 绝不是一种方法, 以博学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灵活的方法去感染学生, 以达到以少胜多, 举一反三的效果。在课堂讨论中, 在完成作业时,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绝不是只求会做, 而是要认真去思考, 去探求, 去分析, 善于一题多解。教师要注意点拨, 善于发现同学们新颖而简捷独特的解法, 给予鼓励、推广、拓展,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进行“解题方法”的总结

在研讨数学题时, 引导学生不要为解题而解题, 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归纳总结出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涉及的知识点。在教学中, 积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 对于问题的结构特点探索创造, 寻找其规律, 若遇到形式相近的问题, 则会进行类比探索, 使问题迎刃而解, 同时学生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例如:一家工厂去年每月烧煤468千克, 实际比计划多烧一个月, 实际每月比计划少烧多少千克?一般方法是468-468×12÷13=468-5616÷13=468-432=36 (千克) , 答:实际每月比计划少烧36千克。但有一位学生这样做:468÷13=36 (千克) , 答:实际每月比计划少烧36千克。我问这位学生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他说:“我把它理解为计划也烧13个月就需要增加468千克煤, 这468千克煤是实际13个月节约出来的, 求实际每个月比计划少烧多少千克就是实际每个月节约的量。在教学中, 积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 对于问题的结构特点探索创造, 寻找其规律, 若遇到形式相近的问题, 则会进行类比探索, 分析一道试题, 会考虑到如何下手, 怎么样思考分析, 采用什么方法, 让学生熟练

地归纳出分析法、综合法、观察法、比较法、类比法等常用的解题方法。这样使同学们做题不会只咬笔杆子, 无从下手, 而是有章可循、有路可行, 易于入手, 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进行“单元”总结

每学完一节、一章、一单元, 教会学生好好总结。教师列出提纲, 具体讲评, 作出示范, 学生模仿, 逐步独立完成。在总结开始时, 有的学生写得马虎;有的只写寥寥几个字;有的照抄某些资料;有的感到为难, 无从下手。对于这些同学, 教师要积极鼓励, 热情辅导, 启发引导, 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切忌讽刺、挖苦, 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通过小结, 理清单元内的基本概念;整理单元中所学过的定理与公式以及推导与证明要点;探索公式、定理的串联;理清习题的类型;寻求解题、推理的技能技巧;归纳解题的规律。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 教师组织学生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有针对性地点拨, 师生互相交流, 共同探讨, 共同XIAOXUE JIAOXUE YANJIU研究, 互相补充。对于写得好的总结及时张贴、传阅、交流、表扬、激发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兴趣。

上一篇:区质量技术检测所年度总结下一篇: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申请上报材料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