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狄更斯与工业革命

2024-11-05

小说家狄更斯与工业革命(精选4篇)

1.小说家狄更斯与工业革命 篇一

第5卷第4期

2003年12月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5No.4

Dee.2003 狄更斯小说的情感色彩和法律因素

孙建芳(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贵州遵义563002)摘要:狄更斯的童年经历和人生轨迹使他的作品充满着情感和法律的交织与冲突。作为一 个温和的人道主义者,狄更斯主张“行善施爱”,极力宣扬人性中善对恶、美对五的最终胜利,将“爱”高置于法律之上;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认为“恶者必亡”既猛烈地批判资本主义法律的不仁不义,又否定“恶”对法律的肆意践踏,展示了善恶冲突中的情与法、罪与罚的复杂纠葛。关键词:狄更斯;文学;情感;法律

文学与法律渊源深厚:一抒写人情,一维护人权;一释放情感,一追究责任;一注重道德,一伸张正义;一追求真、善、美,一打击假、丑、恶。近代西欧文学更是与法律有着不解之

缘,文学一方面以社会的良心呼唤法律的公正无私,抒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人文理想;另一方面又以人性的情感张扬排斥着法律的铁面无私和冷峻无情。情感与法律相依相存,相伴共生,它们既水火不容又水乳交融,既彼此悖离又相互吸引的特征给文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内容,也使文学将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罪与罚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狄更斯小说中的情感色彩和法律因素的交织缠绕既表现了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善与恶、情与理的深刻冲突,又体现了狄更斯“惩恶扬善”的道德追求和价值标准。

人性中的善恶美丑从来就是文学作品不朽的主题,是文学内在的核心。黑格尔曾说:“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性是善的这句话的时,他们就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们

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性是恶的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伟大得多的思想”作为19世纪英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创作对自由主义时代的英国社会作了广泛而真实的描绘。狄更斯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爱”是他评判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一个根本标准。丹纳认为“狄更斯的小说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行善和爱。”他主张用“爱”来陶冶、净化人的思想和心灵、用“爱”来缓和化解矛盾和纷争,用“爱”来感化和教育别人。因此,他的小说充满了一种令人心醉的博爱精神,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色彩,一种恒久不变的乐观态度。他将“爱”置于法律之上,认为“爱”比法律更能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维护人间公正。同时狄更斯又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邪恶、丑恶、罪恶,使他时时关注“恶”,并对人性中潜藏的兽性、贪欲、伪善、个人主义、极端利己等作了冷静的剖析,在对“恶”进行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的同时,他又常常不得不借助于法律并批判法律。博爱的心灵与头脑,美好的理想不尽人意配搭现实,情感的色彩和法律的因素难解难分,错综交织,共同构成了狄更斯作品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狄更斯一生共写了14部长篇小说《皮克威克外传》:(1536一1838)、(奥列佛·推斯特)(1837一1838)、《尼古拉斯·尼克尔贝》(1838一1839)、《老古玩店》(1841)、《巴纳比· 拉奇》(1841)、《马T·朱什尔维特》(1543一15科)、《董贝父子》(2926一1945)、《大卫·科波菲尔》(1849一850)、《荒凉山庄》(1852一1853)、《艰难时事》(1854)、《小杜丽》(1855-1857)、《双城记》(1859)、《伟大的期望)(1860一1861)、《我们共同的朋友》(1864一1865)。另外还有一部未完成的《艾德温·德鲁德的秘密》(1870)。这些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现了狄更斯一贯的人道主义温情。他往往用抽象的善恶观点去认识社会问题,把罪责归咎于个别坏人和某些法律条文,以道德感化和惩恶劝善来解决社会矛盾。他始终坚信“爱总能战胜恨”,所以特别醉心于描写那些善良的小人物,尤其是那些不幸的儿童,他们往往都是一些无家可归的孤儿,一无所有,孤苦无助,受尽欺压和凌辱—如《奥列佛·推斯特》中的奥列佛,《老古玩店》中的耐儿,《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大卫,《伟大的期望》中的匹普等等。他们饱受磨难,屈辱,但都洁身自好,积善行德,正直,忠诚,仁爱,最终大都苦尽甘来,幸福美满。狄更斯以最温柔的怜悯、最感伤的情调描写了天使般善良纯洁的小耐儿之死,以至于被看作是矫揉造作的感情,常常为人所垢病,王尔德就有句名言“只有铁石心肠的人才能读了小耐儿的死而不哭”。其实,正如有评论家所言:“为小耐儿哭泣,好比是为童工制和美国蓄奴制赎罪。”狄更斯始终怀有“期诈永远不会兴旺”、“德行终于要胜利”的坚定信念,认为只要人间有慈爱、宽恕、正义和同情,就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因此,首先良知和善恶相报使他的小说爱憎分明,特别是充满喜剧色彩的“大团圆”结局,更如童话般温馨、浪漫、迷人而富于感情色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小说家杰斯特顿才说:“与其说狄更斯是一位小说家,不如说他是一位神话作家;他是最后一个神话作家,也许还是最伟大的神话作家。”因为“童话是原始民族的体验、现代人的娱乐,是最后的神话和最早的小说(fiction),常见世面主题是善对恶的胜利。”

与此同时,这些作品又几乎无一例外地和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犯罪、逃亡;流浪、追捕;法院、监狱;法庭、律师;公证人、诉讼人;债权人、债务人;小偷、恶棍;流氓、无赖„„ 《奥列佛·推斯特》通过遗产**,抨击了当时的“新济贫法”,批判了人性的贪婪和残暴;《老古玩店》的结局虽然是善恶有报,但感伤中无疑谴责了法律的不公正,控诉了对仁爱 精神的摧残;《马丁·朱什尔维特》以马丁家族凯觑遗产以及由此引起的纷争为主要内容;《董贝父子》中是道德败坏,罪恶横行,是毫无人性、令人心寒的商业性婚约;《大卫·科波

菲尔》中阴险卑劣的律师助手希普弄虚作假,胡作非为;《双城记》中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对贵族没有丝毫的约束力,对罪恶更是无能为力,反而被封建特权阶级肆意践踏;(伟大的期

望》描写了资产阶级的金钱统治和犯罪行为;《小杜丽》通过小杜丽一家被囚禁在债务监狱的遭遇,着力揭露和抨击英国政府机构的昏暗无能;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而号称“惩恶扬 善”、“人人平等”、“公正无私”的法律面对恶行败德,面对罪行、罪恶却显得如此的软弱,如此的无能,既无法保护弱小,也不能伸张正义,几乎就是一纸空文。

这里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荒凉山庄》,作品针对英国法律制度和司法系统的黑暗腐败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小说一开始就浓墨重彩描绘了伦敦的泥泞和浓雾,它们象征着英国社会的污浊和昏暗。雾的中心是最高法院。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贾迪斯遗产案,集中暴露了司法制度的腐败和吃人本质。由于法律程序的僵化和司法人员的拘私枉法,案件拖了几十年仍无结果,庞大的遗产最后只够付诉讼费,案件双方的几代人为此消磨终生,有的倾家荡产,有的发疯,有的自杀。小说的另一条线索也与法律有关:险恶的家庭律师利用偶然掌握的秘密,对婚前失贞、养下私生女的受害者步步紧逼,使之不得不离家出走,冰天雪地中死在情人的墓前。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小说中凡是与法律有牵连的人物都没有好下场。腐败的法律犹如一架吃人的机器,一旦卷人进去,必定头破血流,家破人亡。久悬不决的案件养肥的是司法界的寄生虫,那些讼棍们借此机会任意胡为:贪脏枉法,营私舞弊,为非作歹,饱肥私囊,敲诈勒索,谋财害命。这部小说的深刻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揭露个别的坏人,而是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和司法系统进行了总的揭露。为了突出这一主题,狄更斯用象征手法和死亡意象来增强它的鲜明性,如《小杜丽》中监狱的阴影,《我们共同的朋友》中散发着臭气的泰 晤士河和垃圾山,《荒凉山庄》中弥漫在伦敦“大法官法庭”一带的大雾,都显然在说明法庭的迂腐,暗示世界就是一个大监狱,那个被谑称为“大法官法庭”的废品商店的自燃,更是以寓言的方式象征了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的彻底崩溃。

荷兰著名的政治法律思想家、英勇的无神论者斯宾诺莎曾对“法律”这个名词的含义作过探讨和说明。他说“律这个字,概括地来说,是指个体的一切事物,或属于某类的诸多事物,遵一固定的方式而行。这种方式或是由于物理之必然,或是由于人事的命令而成的。由于物理之必然而成的律,是物的性质或物的定义的必然结果;由人的命令而成的律,说

得更正确一点,应该叫做法令。这种法律是人们为自己或别人立的。为的是生活更安全,更方便,或与此类似的理由。”而19世纪英国分析法学的首创者、著名的资产阶级法理学家 约翰·奥斯丁则断言法律的共同原则是功利,“自然理性”、“人类理想”是人类的一种感觉,实质就是功利。立法的最高目的是“为最大多数人谋求最大量的幸福”。对于实在法来说,功利是绝对的、普遍的原则。所有的法律和规则都是严格的普遍的建立在基础之上的。法律是基于人类的迫切需要提出来的。人类所以需要法律就是因为它有用,它能给人类带来功利。简言之,法律的出发点、作用和目的全在于功利,狄更斯曾一再强调说小说艺术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通过改变公众舆论来发行世界”。他在《皮克威克外传》的序言中称自己的这部作品在“努力完成它自己的天职”—“希望我原称所披露的各种社会弊端,将来在这一版的每一卷里都能发现其中某条某项业已根绝„„”这是作家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对现实的审视与理解,对未来的寄托与希望。作为一个世所公认的人道主义者,狄更斯“小说的思想内容是丰富而复杂的,但有三个基本的侧面。首先,是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其次,是对伦理道德的提倡与弘扬,第三,是对人性广泛而深人的探索。而贯穿这三个方面 的是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人性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的基础与出发点,道德是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对社会的批判是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对社会进行观察和评价的结果。在人道主义思想的统率下,三个方面既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配合,共同形成一部复杂而又和谐的三重奏。”

狄更斯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一个举世闻名、堪与维克多·雨果、托尔斯泰、泰尔比肩的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只要生活还要继续,只要社会还有罪恶,他在作品

中探讨的许多问题就永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他将情感与理性、道德与法律的亲和与悖离完美地统一于小说中,他真诚地告诫人们—向善靠近,与美同行。

2.狄更斯:热心慈善事业的小说家 篇二

狄更斯出生于英国南部朴茨茅斯市外海港波特西附近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由于他的父亲约翰·狄更斯嗜酒好客,不善理财,弄得全家入不敷出,债台高筑。1824年,其父因无力还债而锒铛入狱,年仅12岁的查尔斯被迫退学,进入一所黑鞋油作坊当童工。在那里,他渡过了人生中最为屈辱和惨淡的几个月。直至晚年,狄更斯每每想起这段经历依旧痛彻心扉。儿时的痛苦经历使得作家对赤贫阶级所遭受的痛苦和屈辱有着深切感受,也激发了他对慈善事业的无比热忱。

狄更斯于1839年,即他27岁起就开始投身于慈善事业。在那一年,他结识了仅次于维多利亚女王的英国首富——库兹家族庞大银行资产的女继承人安琪拉·布尔黛—库兹。这位仅比狄更斯小2岁的女性深受他所倡导的圣诞精神(即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作家逝世后长达11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单身,并将青春奉献给慈善事业。狄更斯是她众多慈善计划的合作伙伴兼经理人。多年来,狄更斯在繁忙的创作、编辑工作之余,为了改善穷人的生活状况殚精竭虑,四处奔走,同时他还发挥自己身为作家的特长,通过一系列文学创作和慈善朗诵会等净化人们的心灵并筹集捐款。

在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时期,本着让那些无法独立照顾自己的人生活得到保障这一原则,慈善事业一直都是她的施政重心。可惜的是,在当时真正由政府直接提供的社会服务并不多。相反,儿童教育、生计维持、工作安置以及急难救助等社会工作大多是由已积累多年理论与实务经验的教堂或者私人运营的慈善机构所运营的。由于其狭隘的禁欲观和严厉、苛刻的各项规章制度,穷人在此往往得不到妥善的安置。故而,狄更斯并不完全认同这种慈善机构,他认为真正的慈善事业应该是仁爱与善意所产生的自然结果。关于救助穷苦人的方法,狄更斯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论,社会秩序的建立是他心目中最崇高的理想,“这个社会是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是一个让大家有余力享受生命,充满娱乐,同胞之爱,无缺的衣食,意气相投的朋友,家庭的亲情等喜悦的和乐社会。”不管是他在各个角落散步时,还是他将“新济贫法”等社会议题写入他的小说或论文中时,或者是他在公共场合朗诵演讲时,甚至是他在募款基金以及援助经济贫困的同行艺术家及其家眷时……“狄更斯所从事的每一次活动无不出自于对穷人的关怀”。

在其所热心的各项公益事业中,狄更斯涉及最多且影响最大的当属他对妇女和儿童的深切关注。作为一位饱含仁爱精神,同情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作家,狄更斯对妇女,甚至是一些因为贫穷等原因堕落的女性尤为关注同情。在他34岁时,作为库兹小姐最有精神和活力的经理人,狄更斯着手创办了“妓女收容所——尤瑞娜之家”,并通过其创作的一系列文学形象,如《大卫·科波菲尔》中的艾米莉和玛莎等,向社会大众发出了应对这类女性给予包容和帮助的强烈呼吁。狄更斯还与库兹小姐等人合作实施了一个名为“天堂的小木屋”的计划,专门收容那些潦倒的妇女,并给予她们复建医疗和职业训练等各类服务,诸多妇女在这些计划的帮助下渐渐摆脱阴霾,重见光明。

狄更斯不仅同情关怀妇女,更加热爱儿童,对他们的教育尤为关注。为了改善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情况,他亲自造访那些“穷人学校”,即为最穷困的小孩所设立的慈善学校。参观了当时有名的贫民区萨弗隆山坡上的费德莲学校后,狄更斯百感交集,深知当地师资培训系统严重匮乏的他很快将那里的情况告知库兹小姐,并提出最恳切的建议:“小孩应该有个地方可以梳洗,改善通风,增加空间,很多基本的地方有待改善……”虽然在库兹家族庞大资金的援助下,不少贫苦孩子的学习环境得到了改善,但若想解决当时英国全部贫民的生活和教育问题,库兹小姐的资产也显得杯水车薪。

敏锐察觉到这些问题的狄更斯充分发挥了他作为知名作家的优势,通过一系列文学创作和在公共场合的演讲,作家努力揭示了当时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积极宣传仁爱互助精神,在当时的英国乃至欧洲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反响。在他的名作《奥利弗·退斯特》(一译《雾都孤儿》)中,通过对孤儿奥利弗种种不幸遭遇的描写召唤了人们对贫苦儿童的怜悯之心。而他在长篇小说《尼古拉斯·尼克贝尔》中对“宠儿学堂”的描写,也引起了人们对“穷人学校”的关注和欲将其改善的决心。此外,狄更斯的一系列慈善讲演和演唱会更是影响和激励了一批批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好心人士。其中反响最大的当属作家于1855年12月起在雪伯恩、布莱德福以及伦敦等地先后举行的几次慈善朗诵会,每次演讲都能吸引几千人前往,并且筹集到大量资金。在会上,狄更斯每次都要朗诵最能彰显其人道主义情怀的中篇名作《圣诞欢歌》。他凭借自己精湛的朗诵技巧,运用故事内容并配合时节、场景等来鼓励人们善良和宽恕的心。

从27岁起到58岁逝世这30余年里,狄更斯在繁忙的创作之余一直都对慈善事业极为热衷,并通过文学创作、慈善义演以及同他人合作等多种手段救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努力贯彻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支撑着他这一系列慈善行为的动力正是发自其内心的仁爱与善意,正如他的好友麦克里迪所赞扬的那样:“狄更斯早已将改善同胞的生活视为他所有工作的目标。”

3.读革命小说《红岩》有感 篇三

---奋斗不息,为了心中永恒的信仰

小说《红岩》是我最近从图书馆借阅的一本小说,主要是根据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进行残酷镇压和屠杀的史实,以及狱中共产党人坚强不屈同敌人展开斗争的经历而完成的一部优秀的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当我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捧着这本红色皮子的书一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它会被誉为是“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红岩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也同样让我深受鼓舞。

读《红岩》,最先烙进我脑海的是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于是,我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再深入了解书里众多革命英雄的伟大事迹,我不禁热泪盈眶。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为了心中永恒的信仰,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我十分钦佩江雪琴江姐。《红岩》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共产党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最后江姐将要牺牲,她也让大家不要哭。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

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不惜生命去捍卫党的机密?是深入骨髓的爱国精神,是崇高的永恒的革命信仰!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中新中国成立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

确实,红岩精神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句话说出来是多么容易,但现在的中国人又有多少真正地从心里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会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孩子接触血腥,红岩里的精神是否会失传?或只是成为小学课本上一篇机械的诵读课文?

我生怕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因为身处大学,只感觉到大学里的氛围并不是一个澎湃激情与梦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无聊,空虚,苦闷,浮躁,整日除了学习和逛街就无事可做,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热情,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汗颜。也许我的观点是片面的,但追求时尚和刺激却是当下年轻人的口头禅。看着眼前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脑海里浮现的却是江姐坚毅瘦弱的蓝色旗袍上鲜红的毛衣,就像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迎风飘扬,我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我目前还无法参透的。也许红岩里最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的精神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其具体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身怀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也许信仰不再像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引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4.小说家狄更斯与工业革命 篇四

摘 要:从狄更斯所著《双城记》中人物的情节设定与结构安排入手,提出了阅读经典文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阐述了文学鉴赏与评判过程中期待心理在阅读与鉴赏中所具有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期待心理;文学鉴赏;情感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19-02

《双城记》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著名长篇历史小说。狄更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希望是增添一点大家都乐于接受的形象的东西,来加深人们对那个恐怖时代的了解。”该小说以其独具的历史内容和精湛的写作手法在文学创作领域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位,小说中所透露的犀利的文风勾画出的英国现实,为文学界带来了一股砥砺之风。

一、符合社会大众心理期待

狄更斯所著《双城记》写于1859年,正处于19世纪50年代末英国工人运动的后期;接踵而至英国的宪章运动也已经基本结束,革命处于暂歇状态,人民需要得到休息。当时的英国国内形势可谓危机四伏,工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表面上虽然一片繁荣,但事实上社会矛盾却日益激化,阶级斗争日益尖锐,人民反抗统治的情绪日益高涨。伦敦爆发的建筑工人运动,两次大罢工和此起彼伏的爱尔兰人民反击英国统治的斗争都无疑成为战争的绝佳伏笔。巧妙的是,书中所描写的法国历史背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时的环境也是危机重重,爆发战争迫在眉睫。法国人民倍受奴役和屈辱,统治阶级已是日薄西山,人民的愤怒达到极点,在这样一个现实与历史颠动而重合的时机,狄更斯巧妙地加以利用,用他锐利的文笔直指统治阶级的暴戾和靡颓,对那些被残酷统治、被剥削压榨的劳动人民表现出极大的怜悯与同情,警示当局统治者:“罪恶所要承担的代价是巨大的!”读者通过阅读《双城记》所能了解到的不仅仅是统治阶级奴役和压迫劳苦大众的过程和残酷统治所背负的累累血债,更能明白革命是推翻统治的唯一途径。这无疑迎合了当时读者的心理期待,从而使《双城记》成为举世之作。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当代的读者会从各个角度对《双城记》中的人物的情节设定与结构安排有着更深的理解与感悟。首先,作者采用倒叙手法为小说设置了一个完美的悬念:一个历经了长达十八年后被女儿找到的医生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为什么会被囚禁在一个暗无天日的小房间呢?为什么他的手紧紧地握着一双破到不能再破的鞋子不放呢?他又为何在旧日仆人的家中被找到呢?这一切的疑团都急待破解。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渐渐地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架构在我们多年对阅读技巧的把握上,根据作者的场景对比而得出了一个罪魁祸首是法国统治阶级这一结论。正是因为他们的压榨和奴役迫使劳动人民无以聊生;正是他们的自负和膨胀使得国无道法;也是因为他们的嚣张和贪婪使得众叛亲离。然而,幸运的是世界上依然有真爱存在,它令我们欣慰,使我们感动。大多数人可能会说:在这个生命色彩萧褪的年代,露西和达奈所保有的爱情是难能可贵的,他们的结合是时代的典范,但本文所指的真爱是莫名的爱慕者卡顿对心爱之人露西不计代价的奉献,卡顿又是一个迎合读者期待心理的人物设定。狄更斯对理想主义的追求是显而易见的。卡顿为了成全其心上人而做出的努力与牺牲令人为之动容。在读者即将被悲剧气氛所笼罩而准备接受一对有情人不得终成眷属的悲惨结局而不禁潸然泪下之际,卡顿默默地对露西许下的终生之诺竟然使结局出现惊天大逆转。卡顿即刻成为了读者们心目中的英雄,他英勇高大,其眼神笃定而坚毅赴死的影像顿然在读者们的脑海中浮现并久久不能抹去。

二、多元因素引领读者

读者在阅读过狄更斯的《双城记》之后,其心理期待得到释放;对于狄更斯文学作品的鉴赏讨论呈现多元化。随着读者评鉴素质的提高,人们从社会、历史与现实等角度分析了双城记创作始末的影响。评赏过程历经大致三个阶段。

1.情感引领读者

狄更斯的《双城记》所引起的巨大讨论,其导向主要是由读者的感情出发的。读者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圈套”,作者先是不动声色地渲染着没有一丝波澜的死水一样的法国环境,看似波澜不惊,其实却暗藏着巨大的阴谋;读者原以为枯燥无味的历史陈述改为惊心动魄的巧妙推进,一具复活的尸体让读者开始了一系列忘我的合理猜测:这具尸体的前生后世究竟是怎么样的?明明是活着的人为什么被认定成尸体?复活是人为的还是自然所致?这只是第一环,紧接着医生父女的团圆将读者带入了平和的氛围,露西找到了爱的伴侣并且顺利得到父亲的成全。就在读者们打算接受圆满结局时,另一个陷阱早在之前就已经安排就绪:达奈因为本身的社会地位而遭到了审判,他和露西的爱情危在旦夕,之前父亲的成全不论是拿出了多么大的勇气也一样变得不值一提,当一切美好即将付之东流,卡顿对露西爱的程度跟读者开了一个讨喜的玩笑,结局由悲转愉。读者就这样一步步地走进作者事先设计的“圈套”,一次次地推翻原有的猜测,待到读毕全书后,方才开始新一轮的读后鉴赏。

在感情操控下的读者最先被医生的大爱所征服,有关医生大爱的评论已不再具有鉴赏价值,本文不再赘述。但是,后来转至卡顿的博爱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通过卡顿对爱的牺牲,读者看到了理想主义的化身,为卡顿的乐于奉献所感动,为卡顿的消极待世所难过,但更为他的不得善终所惋惜;甚至有的人只想让卡顿获得救赎而改写小说的结局,为的只是想心灵上得到宽慰。人类是感性动物,对待文学作品的最初赏析凭借的只是情感上的推敲,而对于双城记中的卡顿,读者领悟到的理想主义的存在是以卡顿为圆心,博爱为半径向外周不断延展而得出的。

2.作者引领读者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让你遇到像卡顿这样的人会有着怎么样的人生?《双城记》中的人物或许是虚构的,但他们所拥有的期待让所有的读者都达成妥协,读者被医生的爱所感动而由此联想到自己的父母。父母的爱是相似的,为了儿女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的所有,从来不会有怨言。如果有欠缺,也会最终填补完全。为了心爱之人甘心付出生命的卡顿,更加让人动容。每个人都想找到能够这样为自己的另一半,虽不至于付出生命,但起码是全心全意地只为你一人着想。若一旦找到,夫复何求?读者恰恰是被书中的人物设定和作者巧妙的写作布局所震撼,才会有兴趣去探究作者本身为何可以驾驭全书,他究竟有着怎么样的人生经历和精彩过往才能感受到世间至真至性的美好情感,并且能将其完美地表达出来?这些疑问催促着读者去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于是转而去研读作者的生平来获得对他的作品探究的线索,从而了解到作者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教徒,他对耶稣的敬畏给了他一颗仁爱之心,他希望战争停止,人民和谐地生活,把一切交给仁慈和博爱来化解。这也就解释了双城记中的医生选择不再追究过往所受的侮辱与艰辛,而以平和的心态将女儿交给她所爱的人的原因。但作者又有些不忍医生的强忍痛苦,于是在女儿订婚的前一晚,让他回到了精神崩溃的状态,以表达这些年的艰辛不是能够轻易被抹杀掉的。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对卡顿所倾注的笔墨,恰恰是自己的生活写照。他本来是有一个家庭的,但他生命中的真爱却不是他的妻子,而是另一个女人。她是一个报社的杂志编辑,狄更斯对她倾注了更多的爱,却像小说里的卡顿不被自己所爱之人接受。与《双城记》中的人物所不同的是,狄更斯没有为生命中的真爱牺牲自己的性命,而是默默地付出,再付出。在书中卡顿的呈现也可以说是作者自己对真爱的阐释,即“只有对人类最强烈的爱情,才能激发出一种必要的力量来追寻和领会生活的意义”。

3.理性引领读者

读者对《双城记》文学鉴赏不能只停留在感情层面,应该更深一步;从量的积累,升华到质的飞跃。对《双城记》这样的名著鉴赏与评判,应该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不能只是兴趣使然的背景探究,而是总览全局,综合量化地看待它、鉴赏与评判它。读者不仅需要根据作者以犀利文峰在文坛上获得的成就和其生活经历给文学作品的影响来看待其作品的文学价值,更要着眼于这部作品在当时所引起的社会反响和当今的时代价值。只有这样,读者才能从鉴赏《双城记》这部文学经典中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启示与真谛。

三、结语

读者从开始阅读文学经典到最后完成阅读应该有其落脚点,即对作品鉴赏与评判。对作品鉴赏与评判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文”、“学”、“鉴”、“赏”。“文”不仅意味着明白文字意义,更是评鉴作品在文学界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读者需要通读全文,并且深刻理解该作品享有的文学地位。“学”意味着读者需要学习有关作品的所有信息,了解并加以利用在作品推敲的过程中。“鉴”是要将了解的所有信息得到真实可靠的验证,并且可以在作品中得到延伸。在“文”、“学”、“鉴”的基础上才能“赏”,即从量的积累发展成质的飞跃,综合所有的得到的信息,纵观全局,细致全面地分析和评价。

参考文献:

[1]石海田.文学阅读活动对故事的期待心理[J].河北学刊,1993,(1).

[2]童庆炳.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8).

[3]王岱.打开文学鉴赏之门——读[J].中国成人教育,2002,(1).

上一篇:电大建筑专科毕业设计下一篇:市场空间及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