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有着向往自然

2024-12-02

人们有着向往自然

1.人们有着向往自然 篇一

在自由涂鸦中放飞童心——享受过程身心愉悦

幼儿对绘画有着一种自然的需要,在涂鸦中,他们用绘画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内心情感,在感知、操作、表现中使手、眼、脑逐渐协调一致,得到发展,同时可以较好的反映其心智成长和身体发育状况,激发其创造的热情和动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要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与需要,让他们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关键词:幼儿

涂鸦

二十世纪最伟大、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毕加索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学会像一个六岁的孩子一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难以相信,孩子的信手涂鸦却是大师的终身向往。然而这种令大师羡慕不已的艺术热情和创作本能几乎在每个幼儿身上都有丰富的蕴藏,这种纯自然的表达方式反映出幼儿成长阶段身心的基本状况。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对于这种自发的创造性和表现力,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支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和氛围来促进其不断成长。

一、幼儿涂鸦的表现及其发展

2-3岁左右的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心理、生理尚未发育成熟,对事物的感知笼统,时空概念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大脑控制肌肉协调的能力还很弱,难以完成一些精细动作。这一时期幼儿的随意“涂鸦”主要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的,很少有受视觉控制的肌肉动作。

最初幼儿的“涂鸦”是在纸上、地上、墙上,画出一些乱七八糟的线、圈、点或无意义的某种形状,这一时期是幼儿绘画的启蒙阶段,“乱涂乱画”是必要的。

《蝌蚪们快乐的唱歌跳舞》我们可以从画面上不规则的圆圈、弯弯曲曲的线条中看出此阶段幼儿涂鸦的动作是未经控制的。而成人在此阶段的任务就是要鼓励儿童使用动作,鼓励孩子随意涂鸦。幼儿通过这一阶段反复涂鸦的动作练习后,会慢慢发现有些线条是可以控制的,他会从这种控制感觉中获得信心,并激励他继续探索和体会这种肌肉运动,以达到动作的协调。这阶段的幼儿除了在纸上涂涂抹抹外,通常没有其他创造意图,他所有的满足均源自这种肌肉运动感觉和对它的熟练掌此后,幼儿会将这种熟练的肌肉动作同想像经验连结在一起,他会尝试为涂鸦“命名”,从单纯的肌肉运动转到想像的思维活动。当幼儿发展到这个重要阶段时,成人应根据幼儿绘画发展规律启发幼儿自由大胆作画,给予及时的支持性刺激,至于画得是什么,像什么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形象的观察、记忆和识别,进而培养对形象的创造。这一时期幼儿的进步会非常快,这是幼儿骨骼肌肉发展和大脑协调控制能力不断增强的结果。

《参观博物馆》图上有些呈直角的线条,描述博物馆里面有好多阶梯我们3个一起参观博物馆,穿花裙子的是我,博物馆有用象牙塔雕的鸟笼(指一小长方形里一个本部分为椭圆的的图案)还有漂亮的花瓶(小小红色阶梯形的“花瓶”)

在涂鸦成熟阶段,从幼儿的图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可爱的人物、树木、花草、房屋、小河等等,幼儿把自己身边的人物、景物都画进了图画中,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已开始用这些 “乱涂乱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

由此可见,幼儿从涂鸦中找到的乐趣和信心是激发其创造性活动 的最初的原动力。

三、涂鸦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 1.涂鸦——幼儿的快乐游戏

两三岁幼儿的“涂鸦”并没有任何创造的意向,只是作为一种动作、一种游戏,他们不关心画面的结果,而热衷于画的过程,享受在纸上涂抹的快感,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获得乐趣。同时,涂鸦表达了幼儿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2.涂鸦——幼儿手、眼协调的训练活动

在涂鸦活动中,纸上出现的有色点、线、圈不断刺激着儿童的视觉,增强着他们对涂鸦的兴趣。在反复练习中,他们的手、眼逐渐开始协调,脑对手的指挥能力不断增强,纸上的线条渐渐成为某些有意味的形状。因此,幼儿的涂鸦实际上是他们的感知运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之后,对周围环境做出的一种新的探索,是一种新的动作练习活动。

3.涂鸦——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观测活动

幼儿涂鸦的发展是与幼儿认知发展同步进行的,通过涂鸦的练习活动,可以发掘幼儿认知潜力,促使幼儿在头脑中逐步建立重现事物的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4.涂鸦——幼儿语言的表达方式

由于幼儿的观察、绘画能力有限,有时候他们所画的“图画”的内容和主题,我们成年人往往用“肉眼”是看不见、看不懂的。然而,幼儿“涂鸦”的内容和主题确实是存在的。这就需要成人用“心”而不是单纯用“眼”去发现他们作品中的独特的内涵。在幼儿文字语言还不完善时,涂鸦能够表达他们所看到的或想象到的事物,通过形象进行交流,涂鸦就成了儿童的另一种交流语言,而成人也能从这些涂鸦绘画中,感受到孩子们的所思所想。

四、涂鸦期幼儿绘画活动引导策略

在涂鸦的最初阶段,教师除了鼓励幼儿使用动作外,并不需要加以其他刺激,正如前面所述,涂鸦不该被干扰,这个原则对于最初和后来的阶段同样重要。孩子刚开始拿起画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加之心灵还未受到“污染”,没有受到视觉惯性的束缚,以守全直觉式的观察画出“心像”是他们的本能。

但是对于幼儿的涂鸦,我们也不能不问不管,完全“放手”。这一时期不仅对幼儿的审美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幼儿的其他能力和情绪情感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那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观念和方式去引导其绘画活动呢?(一)创设自由宽松的涂鸦环境,提供适合的美术工具,满足幼儿涂鸦愿望 设置涂鸦区

在活动室、室外走廊与过道等孩子随处可见的地方,创设了涂鸦区,提供蜡笔、颜料、粉笔、喷壶、毛笔、水枪、自制滚筒等;并利用生活废用品作为辅助材料,在纸盒、木板上刷、喷、涂、射、滚,充分感受动作、色彩、线条带来的快感冲击;或在蛋壳、石头上涂画“宠物蛋”,拼成彩石路。结合幼儿对造型、色彩、构图的认识,从单一工具—两种工具交替使用——多种工具合理安排顺序,让幼儿认识工具并对其产生兴趣,身处这样的环境,从而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和主动尝试自己想出的使用方法。并与同伴自由地交谈。使他们从中找到了乐趣,创造性、情绪情感在此时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和宣泄。2.设置作品展示区 可以把好的作品摆在室内或特定的摆设区,供幼儿观赏。有的作品,如彩石可拼成彩石路,蛋壳可当成特殊的礼物送给家人,五彩泡沫可悬挂于活动室的天花板上、墙柱上。而有的作品,如纸盒喷画、宠物蛋等则可直接摆放在涂鸦区,等水干了后,其他幼儿可重新涂鸦。在成人的赞赏下,幼儿会有更大的激情参与涂鸦活动。3.创设和谐的涂鸦氛围

涂鸦期的孩子喜欢乱涂乱画,但他们的画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成人根本看不懂,通常要孩子用动作和语言来补充说明所画的内容,这时,成人要用朋友般的态度友善地配合孩子,引导孩子把能表达的部分内容继续画出来,尽力理解和接受孩子的作品,“气球送给谁?糖糖给谁吃?谢谢你帮助了小猪!”,并进行有针对性地、适当地鼓励,倍加关心和爱护孩子的涂鸦兴趣。

(二)给予多种刺激,激发幼儿的涂鸦兴趣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婴儿智力的发达,因其生活环境是否有刺激而有明显的差别”。在涂鸦期幼儿美术活动中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利用实物、语言、图片、影视等多种方式的刺激,激发孩子感知事物的兴趣,并从对事物形状、色彩等的初步认识,来激发幼儿的审美动机,唤起他们的绘画愿望。

熟悉的、生活化的情景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好奇,从而激发幼共的好奇心和绘画动机,产生通过线条、色彩来表现生活经验的愿望。如:为了激发幼儿对于画泡泡的兴趣,在绘画活动前我组织了一次体育活动《吹泡泡》,孩子们在吹泡泡、抓泡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泡泡形状和颜色的特点,对于画泡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富有童趣的儿歌、故事、童话、音乐和情景化的语言等能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及绘画的愿望。比如:在引导幼儿画螺旋线之前,我先讲了一个故事:“小猫绕线团,越绕越大,越绕越圆……”孩子们对此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从一只小猫玩线团,到几只小猫滚线团,直到把整个小猫的家里放满了绕好的线团,等等。最后,他们饶有兴趣地在整张纸上画满了线团。在想像和涂鸦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三)鼓励孩子自发地表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既然幼儿画是一种表现,那就应该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过早介入与干预,就提早剥夺孩子想像的自由,而幼儿将可能会失去可贵的原创性,要重视孩子自己的试验性活动,来体会自己的活动效果。

教师需要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积累表象。可以利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教孩子多认识些颜色和图形——包括几何图形和实物图形;通过讲故事和观察各种事物的变化培养他们的想像能力;通过游戏、参观等方式带孩子接触自然和社会,平时让孩子多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来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促使幼儿依靠自己的感觉和已知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自发地表现物体的结构特征,发现他们自己创造的线条、形象符号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物体相似。当幼儿的涂鸦行为得到鼓励和强化,他们就会有意识地运用符号来表现自己的最初经验,这就是孩子从自发、自由、随意的涂鸦逐步发展到有意识的表达与表现自己的情感、愿望及认识的进步过程。

我们经常看到涂鸦期幼儿画一事物,开始画得挺好,老师或家长在一旁看得正满意,忽见幼儿在原画上又重叠画上一些其他东西,甚至乱涂一气。例如,原先画的是小猫的脸,最后却只看见一团黑,什么形象也没有了。这时你若问孩子“这是为什么”,他可能会告诉你“猫逃走了”“猫淋雨了”之类的话,显得轻松而自然。而你则可能变得恼怒不堪。其实,这完全是因为成人与幼儿的心理期待存有差异。涂鸦期幼儿只对绘画过程感兴趣,而对绘画结果则兴趣不大,绘画对他来说仅仅是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游戏或娱乐过程。而成人则相反,他们的兴趣指向是作品本身。成人应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进行换位思考,用欣赏鼓励的语言增强幼儿对于自己作品的自信心,关注幼儿画面的细节,评价切到实处,说到点上,切忌无原则地滥用表扬语。

总之,从幼儿学会握笔到为涂鸦命名,这种创造性活动从无意图的涂画发展到有意义的创造形体,儿童在其中经历了智力和认知能力的改变,儿童的创造性通过美术活动被激发出来。我们并不期待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毕加索,但我们可以努力让每个孩子学会像毕加索一样创作自己的作品,在涂鸦的过程中放飞自己的童心。

上一篇:科技项目管理措施下一篇:岗位申报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