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村庄重建规划导则(通用4篇)
1.灾后村庄重建规划导则 篇一
法规名称】 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的通知【颁布部门】 河北省建设厅【发文字号】 冀建村[2006]425号【颁布时间】 2006-09-11【实施时间】 2006-09-11【效力属性】 有效【法规编号】 282055 什么是编号?【正
文】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的通知
各市规划局、建设局,扩权县(市)规划局、建设局:
为指导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我厅制定了《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二○○六年九月十一日
附件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总体部署,指导村庄规划的编制,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 河北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村庄,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应遵循本导则。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三条 村庄规划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本目标,立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环境“脏、乱、差”;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防止自然灾害、注重村庄安全;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分步实施,防止大拆大建。
第四条 编制村庄规划,应符合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建制镇(乡)总体规划为依据,采用符合规划要求的勘察资料和地形图。
村庄规划远期到2020年,近期一般为3-5年,并与建制镇(乡)总体规划期限相协调。
第二章 村庄规划组织与审批
第五条 村庄规划应以行政村为单位,由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村委会应指定人员参与村庄规划编制过程,并协助做好规划相关工作。
空间上已经连为一体的多个行政村应统一规划。
第六条 规划编制人员在进行现状调查,取得相关基础资料后,应采取座谈、走访等多种方式,征求村民对村庄发展的建议。村庄规划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并向村民公示,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县级建设(规划)部门应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对村庄规划方案进行技术审查。
第七条 规划成果完成后,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乡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的村庄规划应在村庄显著位置予以公布。
第八条 村民有义务对村庄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县级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和乡级人民政府应建立健全村庄规划实施的信息反馈制度,并设立和公布举报电话。
第三章 村庄规划的编制内容
第九条 村庄规划应包括村域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庄近期建设整治规划三部分。
第十条 村域规划
村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规划两个方面。
(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综合分析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状况,明确村庄产业发展方向,确定“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产业格局;提出村庄经济组织合作方式建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农民增收的措施;提出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义务素质教育、农民体育健身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合作医疗组织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2.依据建制镇(乡)总体规划,预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趋势,确定村庄人口及建设用地规模,提出村域内村民居住点集中建设方案与措施。
3.划定村域范围内禁建、限建和适建区域。界定不同类型产业用地的范围,提出不同分区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和引导措施。
(二)基础设施规划
依据建制镇(乡)总体规划,在村域范围内确定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电信、燃气、供热、垃圾处理、能源供应、农田灌溉、雨水集蓄、防洪堤坝等基础设施的选址及规模。
第十一条 村庄建设规划
村庄建设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村庄用地布局、基础设施规划、公共建筑安排、景观风貌规划、农宅规划设计五个方面。
(一)用地布局规划
确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生产建筑、基础设施、绿化等的空间布局,提出各类建筑的形式、体量、风格、高度、色彩及其他环境要求,满足指导建设或工程设计的深度。
生产建筑用地宜相对集中布置,合理确定养殖区域,积极倡导发展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农副产品加工和高科技产业,延长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集聚,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与居住生活用地保持必要的防护距离。
(二)公共建筑安排
1、确定村庄各类公共建筑(基层组织活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集贸设施等用房)的内容、规模、位置及空间组合形式。
2、除小学、幼儿园、集贸市场外,宜将村委会、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卫生室、健身场所、信息服务站、露天剧场和农村超市等进行集中布置,形成村民活动中心。
(三)基础设施规划
落实村域基础设施规划,确定村庄内道路、给排水管道、电力电信线路、供热燃气管道、有线广播电视、垃圾收集转运、公共厕所、锅炉房、燃气站、集中沼气池等设施的规模、位置和走向。
(四)景观风貌规划
1、村庄规划应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设控制要求,与周边山地、农田、水系等自然要素有机融合。
2、划定传统民居、文物古迹和革命纪念建筑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提出保护利用措施。
3、新建建筑、小品、照明、指示牌、广告牌等实体设施的选型设计应与历史文脉、地方民俗、乡村特色相结合,统一规划、突出特色。街道两侧建筑体量应与街道宽度相适应。
(五)农宅规划设计
1、农宅规划应提出闲置宅基地整理方案,引导农民向居住小区集中,提倡建设单元式多层住宅。结合地方特色和村规民约,设计住宅组群空间布局,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2、住宅建筑布置应满足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住宅建筑间距应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技术规定,不宜低于当地最低日照要求。提出建筑高度控制要求,减少邻里纠纷。
第十二条近期建设整治规划
(一)制定村庄近期建设和整治计划,确定项目内容,预测工程量及投资,提出时序安排和村庄整治行动计划表。
(二)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合理安排村委会、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卫生室、健身场所、信息服务站、露天剧场和农村超市等的建筑形式和体量色彩,成为地方特色明显,高低错落有致,标志性的村民活动中心建筑群体。
(三)确定村庄道路交通疏导改造方案,打通断头路,拓宽狭窄街道,硬化主要路面和巷道,设置照明设施;结合道路改造,布置联村集中给水系统、雨污排水管沟,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因势利导排入自然坑塘;制定环卫措施,合理布置垃圾收集点和清运场所;利用不宜建设的小地块、道路、庭院、河岸、坑塘、山坡等进行绿化美化。
(四)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农用沼气;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建设生态庭院;提供节能、节地的新型健康住宅设计方案。
第十三条 建制镇(乡)总体规划中确定需要迁并的村庄,应单独编制村庄环境整治规划。
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应制定村庄近期改善容貌环境的具体方案,提出控制村庄发展、引导村庄迁并的对策措施。具体内容可以参照第十二条的规定,根据需要适当简化。
第四章 村庄规划成果要求
第十四条 村庄规划成果一般包括“5图1书1表”,即5张规划图纸、1个规划说明书和1个近期整治行动计划表。
第十五条 村庄规划图纸主要包括:
(一)村域规划图(含区位图),比例尺宜采用1:2000-1:5000;
(二)村庄建设现状图,比例尺宜采用1:500-1:2000;
(三)村庄建设规划图,比例尺同村庄建设现状图;
(四)村庄工程规划图(含道路竖向及各类工程设施规划),比例尺同村庄建设现状图;
(五)村庄近期建设整治规划图(含建筑单体方案图),比例尺同村庄建设现状图。
第十六条 村庄规划说明书
主要内容包括:(1)概述;(2)村域规划;(3)村庄建设规划;(4)村庄近期建设整治规划;(5)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规划说明书还应附有基础资料汇编、村民意见反馈、专家论证意见等资料。
第十七条 村庄整治行动计划表
主要内容包括:近期村庄建设与整治的项目内容、建设时序、工程量、投资估算与来源。
第十八条 单独编制的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一般包括“2图1书1表”,即2张规划图纸、1个规划说明书和1个环境整治行动计划表。
(一)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的图纸主要包括:
1、村庄建设现状图,比例尺宜采用1:500-1:2000;
2、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图,比例尺同村庄建设现状图。
(二)村庄环境整治规划说明书
主要内容:(1)概述;(2)村庄环境整治目标和原则;(3)村庄环境整治具体方案;(4)村庄迁并引导措施;(5)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规划说明书还应附有基础资料汇编、村民意见反馈、专家论证意见等资料。
(三)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表
主要内容包括:村庄近期环境整治的项目内容、建设时序、工程量、投资估算与来源。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历史文化名村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村庄,规划成果可适当增加图纸。
第二十条 本导则由河北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导则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2.灾后村庄重建规划导则 篇二
4.14青海省玉树地震, 不仅严重破坏了玉树县中心镇结古, 而且摧毁了大量村庄。由于灾区地理气候特点, 受灾群众将要面对迅速到来的暴雨和严寒威胁, 家园重建工作刻不容缓。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 玉树州全面进行救援工作的同时, 灾区重建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根据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 受灾特别严重、震前属于贫困村的藏族村庄禅古和甘达, 作为玉树灾后重建示范村率先开展重建规划工作 (见图1、图2)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邀承担了这个紧迫的任务, 在青海省建设厅等单位的支持下, 从4月25日开始在短短10天的期限内完成规划方案并通过有关单位审批, 5月18日完成规划成果现场调整深化、指导施工放线等工作。作为玉树灾后首批完成的示范性重建规划工作, 禅古、甘达两村的工作经验意义很大, 其中规划问题的特殊性、工作方法以及技术措施, 均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探讨。
二、重建规划工作面对的问题
(一) 规划时间紧迫
地震夺去了禅古村、甘达村群众全部的房屋, 同时两村均属于高海拔、高寒地区, 年最低气温-26.1℃。暖季也就是可建设期间每年仅4-5个月, 6-8月份降水集中。由于民族习惯等原因, 玉树灾后以帐篷而不是板房作为灾民过渡性栖身之所, 因此重建工作必须赶在冬季到来之前让村民搬进新家。从4月14日开始计算, 重建工作从规划到竣工周期不得超过5个月, 因此规划工作分秒必争, 初期规划成果必须在5月4日前提出, 而在5月14日前, 重建施工工作必须全面展开。
(二) 地震损失严重
在地震中, 禅古村几乎被夷为平地, 甘达村绝大部分农宅成为危房, 这种破坏现象的原因从废墟的分析中便可找到。两村震前农房安全隐患严重, 结构体系严重不合理、缺少起码的构造措施、大量采用没有拉结筋的裁切式预制板、混凝土空心砌块缺乏有效粘接等。通过访谈了解到, 贫困、技术力量缺乏、缺少规范的建设质量监管制度等因素是埋下农房隐患的原因, 而且此类结构隐患严重的农房在玉树欠发达村庄大量存在。受灾村庄严重的损毁不仅意味着重建工作任务繁重, 而且引发出三个工作难点:1.村庄现状信息灭失在废墟之下, 无法精确核对农房户数、用地边界;2.村民财务埋在倒塌建筑物中, 而有关户主有可能已经罹难, 清墟工作异常复杂, 进展缓慢;3.重建农宅必须在可控成本内确保高安全度 (有关部门最终确定两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
(三) 重建难度大
重建难度可简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 气候地理条件恶劣
前文已经表述, 禅古、甘达属于高寒高海拔地区, 建设条件艰苦, 适于施工的时间短。而且两村重建用地地形复杂, 山势较陡, 建设难度比较大;
2. 技术条件匮乏
虽然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 两村灾后重建不缺少施工机械设备, 但当地现有建设人员技术水平低, 不具备根据坐标定位的能力, 没有场地坡度的概念, 为规划落地造成巨大困难。
3. 建材成本高
当地自然环境恶劣, 不出产木材, 而传统的石材、土坯砌块以及本地生产的预制板及混凝土空心砌块均不符合抗震要求, 建材来源大量依靠外地供给, 目前水泥、粘土砖价格已经较震前有显著提升, 一旦大规模重建开展起来, 建材成本控制是个难题。
(四) 资料极度缺乏
两村规划工作开展后, 我们发现一切必需的基础资料, 如村庄社会、经济数据, 区域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图等几乎要从零开始统计、勘测, 给紧张的重建工作雪上加霜。事实上这个问题可以理解, 禅古、甘达属于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村落, 位置偏僻、交通不便, 以前从未开展过规范的规划建设工作, 因此谈不上基础资料。
(五) 重建用地选址困难
无论玉树县城还是村镇, 可建设用地均位于山沟谷地内, 内部常存在泥石流冲沟, 四周群峰环峙, 平缓坡地稀缺。禅古村的选址就异常艰难, 一方面, 过境道路、高压线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穿越、切割山沟谷地地块, 成规模的完整建设用地很少;另一方面, 地震后, 地震断裂、泥石流以及洪水等威胁客观存在。本次重建规划选址是一个需要多方协调和全面技术支持的复杂决策过程, 重点考虑了以下因素 (见表1) 。
(六) 文化距离很大
在我国大量偏远的少数民族农村, 仍保留着较为传统的社会文化系统。一方面, 民族文化系统经常在此类村庄的存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灵魂角色, 是维系地方传统聚落和民居形态的根本因素。大到聚落结构, 小到农房细部, 均受到传统文化体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 常规村镇规划方法的分析体系和价值标准, 与少数民族村庄文化体系差别巨大, 在此类地区执行效果无法保证, 甚至可能对传统少数民族聚落的物质空间和精神文化造成破坏。为使规划工作真正贴近当地居民需求, 保护传统聚落风貌环境, 必须拉近这种客观存在的文化距离。而在灾后重建规划工作中, 规划人员不可能在短暂的工作时间内充分理解民族文化, 主动弥补常规村镇规划方法的不足。因此, 只有在重建工作中发挥少数民族村庄文化体系的指导性作用, 才能根本上避免对少数民族村庄的建设性破坏, 确保重建村庄是真正属于受灾群众“自己的家”。
以上问题不仅出现在禅古、甘达两村, 在玉树州受灾村庄中非常普遍。率先开展的试点村重建规划工作中, 正确认识并妥善解决以上问题具有示范意义。在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青海省建设厅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 结合我院汶川灾后重建工作经验, 禅古、甘达村庄重建规划课题组逐步摸索出一套切合实际、高效可行的田野规划工作方法, 确保了规划质量和工作进度。
(七) 居民意愿复杂
由于重建工作与具体的村民利益直接相关, 灾民十分关注, 纷纷从自身角度表达意愿。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一、补偿建设指标。国家在地震灾后补偿建设上有明确的指标, 在玉树地区确定在每户80平米, 但藏民希望住宅更大, 却无法承担任何建设成本;二、各村人口和户数, 与争取更多补偿相关, 各村报上来的人口与户数在短短的一周中变换三次, 访谈居民则没有统一数据;三、住宅布局方式。牧民习惯于分散的居住方式, 但出于获得更好的配套设施角度考虑, 曾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集中建设, 但在规划过程中几经修改。
三、规划工作方法
(一) 田野规划概念
阐释田野规划概念必须提到一个人类学重要的研究方法——田野工作 (field work) 。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研究人员亲自进入某一社区, 通过直接观察、访谈、住居体验等参与方式, 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在英国功能主义大师马林诺夫斯基倡导下, 田野工作成为人类学典型的一种方法体系。作为实践学科, 田野规划范畴不仅强调资料搜集, 还需涵盖问题解决与建设实施阶段。因此田野规划概念可简单地归纳为:规划师进驻规划用地现场, 运用田野工作方法体系, 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与当地居民、有关建设主体直接交流, 共同编制规划方案, 并参与规划成果付诸实施的工作过程。
(二) 田野规划技术优势
1. 高效获取真实资料
田野工作本身强调研究人员进入社区的长期体验, 初衷不是加快研究速度, 但客观上强调了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在灾后重建规划中, 减少了消极等待勘测单位和职能部门提供资料的环节, 并为采用变通方式有取舍地获取最有价值的资料提供条件, 提高了资料获取效率。禅古、甘达两村近100公顷, 地貌复杂的地形图测绘工作在1天之内完成并成功服务规划工作就是运用田野规划方法的结果。
2. 拉近与地方文化距离
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论, 提出通过与当地人深度访谈、共同生活等途径, 使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研究人员有机会理解当地文化。由此引申的田野规划概念, 进一步突出建设实践环节, 强调延续传统村庄建设主体的主导作用, 使建设工作保持“原汁原味”的传统出发点和价值体系。具体在禅古、甘达村, 由于藏族文化的特点, 传统建设主体除了居民、传统工匠外, 僧侣 (或有关寺庙的活佛) 在村庄和农房的选址、设计中发挥关键作用。在规划的重要环节, 动员居民、工匠和僧侣 (活佛) 参与甚至指导规划设计, 为实现规划方案与少数民族村庄文化迅速融合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 通过有效地动员传统建设主体, 也加快了规划建设工作的步伐。事实上,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很容易出现一种尴尬的局面:居民认为重建工作与自己无关, 以至于在表达自己意愿、参与建设甚至在清理废墟等环节均消极等待, 不仅造成严重怠工, 而且容易导致规划成果与居民利益脱节, 酿成纠纷。造成居民消极等待的部分原因在于重建规划过程中没有明确居民作为传统建设主体的角色, 没有从一开始动员居民直接参与到重建工作中来。
3. 直接面对建设实施
田野规划坚持规划人员直接参与建设实施阶段, 与建设主体和施工队伍直接沟通。灾后重建工作要求规划成果迅速落地实施, 而且建设的每间农房都关乎具体村民的切身利益, 在建设过程中与村民交流, 甚至现场根据村民要求和施工队技术特点调整规划设计, 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采用常规规划方法, 这些现场变故都将严重影响重建工作, 方案调整将返回到规划上一阶段处理, 时间成本巨大;维持原设计与实际情况有差距, 造成矛盾。
(三) 田野规划技术要点及工作流程 (以禅古、甘达两村灾后重建规划为例)
1. 资料收集阶段, 田野调研
面对基础资料严重缺失的问题, 规划工作组奔赴现场展开田野调研。工作主要分为三部分: (1) 指导当地测绘队伍, 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测绘可以支撑规划工作的“控制点”地形图。由于规划人员详细探勘了重建规划范围内的用地, 对地形情况非常熟悉, 测绘即使在规定时间内达不到1:500的深度, 也不影响工作。通过初步的现场设计, 规划人员现场向测绘队指出对未来规划编制工作构成重要影响的控制点和片区进行深入测绘, 其余用地切合实际地达到一定深度, 基于这种测绘成果, 便足以开展初期的规划工作避免怠工; (2) 通过尽量简单的问卷, 获取居民的居住意愿; (3) 通过深入的访谈交流, 获取规划必要的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灾害记录等资料, 同时有效动员居民、地方工匠以及有关宗教人士参与和指导重建工作的积极性, 发挥传统建设主体的作用。结合职能部门在地质、地震、水文等方面的勘测报告, 基本搜集到了规划必须的基础资料, 确保规划成果因地制宜, 规避各类灾害隐患。
2. 规划选址阶段, 协调多方参与
两村重建规划工作中, 禅古村选址困难很多。禅古村行政区内能容纳下规划人口的平坦谷地很少, 重建规划选址仅有原址地块、原址以南地块, 以及我院田野调研发现的同福路地块三处备选方案。经反复磋商, 由于原址以南地块紧邻危岩体, 地质灾害隐患巨大, 最终确定了原址地块与同富路地块结合重建的选址方案。通过本次选址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1) 统计摸底是基础, 明确安置规模、模式
选址之前必须明确两个问题, 一是安置规模大小是多少?采取集中安置模式还是分散安置模式, 抑或综合模式?这两个问题必须由政府和村民共同给出明确答案。但是, 一方面禅古村的历史统计数据不完整, 灾后统计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 禅古村是半农半牧业村, 居民点分散在各个牧场和沟谷, 政府想以重建为契机转变地方生产、生活模式, 提高农牧民生活生产水平, 同时达到节约用地, 节省基础设施投入, 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多重目的。而实际情况是, 灾后村庄人口和户数短时间内统计不出来, 灾民反复思虑过程中, 集中还是分散居住的意愿摇摆不定, 增加了选址的难度。
项目组非常重视统计摸底工作, 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并时时敦促当地政府全力、深入调研统计。经过多方努力, 最终确定下228户, 637人的安置规模, 采取集中安置模式, 这为选址建设及今后的一系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场地规模必须充裕, 以应对不确定因素
由于时间紧张, 选址必须采取先“经验判读”后“技术论证”的方式, 这样能大幅度减少地质勘察及灾评工作量, 节省宝贵时间。依据一般经验, 这样的选址应该选择场地空间充裕的地块, 以应对不确定因素, 避免场地限建要素分析完成后出现用地不足的情况。
(3) 多部门参与选址, 基础设施投入需算账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 属高寒地区, 水、电供给成本较高, 基础设施供给投入是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以给水工程为例, 当地可行的供水模式一般是在高海拔的山上寻找水源点并筑池蓄水, 由于水源点海拔很高、位置偏远, 往往没有电力支持, 只能靠自重力给水, 而且须采取防冻措施。因此, 安置用地选址的海拔高程越大, 为保障足够的水压, 水源点位置就要越高, 距离也越偏远, 不仅寻找水源困难很大, 而且建设成本也可能大幅增加。因此, 水、电、路等相关配套部门必须参与到选址过程中来, 确保选址在设施供给上节约可行。
2.规划编制阶段, 发挥居民主体作用
规划编制过程中, 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现场编制方案、访谈工匠和宗教人士, 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 高效获取了传统建设主体的意见, 为规划成果切合实际、最大限度地满足村民根本需要、延续藏族村庄风貌和文化内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规划工作及时向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青海省建设厅及其他职能部门汇报, 确保规划工作方向的正确性。
本次规划在苛刻条件下实现了公众全程参与, 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虽然时间紧迫, 但是在规划工作的各个阶段, 项目组采取了“入户调查”、“发放村民建房意愿调查表”、召开“村民住房意向讨论会”、“方案初稿意见征集会”、“技术交底及规划公示会”等多种公共参与方式。
(1) 入户调查及发放村民建房意愿调查表
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充分了解村民住宅情况及生活习俗, 摸清住宅功能布局实际, 掌握村民居住要求。项目组给每一户村民发放了建房意愿调查表 (见图9) , 统计村民家庭基本情况及建房意愿, 尤其是查清了在国家补偿的80平方米住宅面积基础上有能力自费增加面积的家庭数据及相应增加规模, 最大限度满足村民不同住房需求。
(2) 召开村民住房意向讨论会
这是进行方案设计之前的重要交流会, 项目组充分听取村民对未来住宅的描述, 同时请当地有建筑从业经验的村民绘制出他们心目中好的农宅意向, 作为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参考。玉树州宗教文化气息浓厚, 寺庙是人们的重要精神家园, 僧侣在村民中有着极高的威望。项目组虔诚地拜访了当地的活佛, 认真征询了活佛对农宅设计的建议。通过向村民、活佛、村领导等公众收集他们心目中的住宅意向, 确保了项目组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灾区人民设计出实用、舒适的住宅。
(3) 召开方案初稿意见征集会、技术交底及规划公示会
在方案初稿完成之后, 项目组召集所有村民召开意见征集会, 汇总多方意见并综合分析形成修改意见, 依据修改意见深化完成规划成果, 绘制出施工图纸, 编写施工说明书。然后, 邀请施工单位和村民代表共同召开了技术交底及规划公示大会, 在全面施工建设开始之前再次公示、征求意见, 将公众需求落实到最终建设中。在苛刻条件下, 在紧张的规划编制过程中, 项目组采取了多样的方式将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展示给公众, 而公众的修改意见也始终贯彻落实在设计过程中。
居民主导的规划方式实现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成果。比如在农房设计方面, 结合居民建房意愿和实际条件, 提出了“生长性农房设计”方案, 并获得了村民和主管部门的认可。禅古、甘达两村重建的农房设计方案, 基本是在田野访谈和公示过程中, 与村民、匠人和僧人共同确定的, 房间布局、外观设计等方面均符合当地生活习惯和文化追求。但由于国家政策和资金条件限制, 援助建设的住宅面积每户不能超过80平方米。与宽阔的传统农房不相符。通过充分交流, 规划明确了村民未来逐步自我改善居住条件的方式。在户型设计中制定了“生长性农房设计”方案:住宅方案首先设定一个80平方米的住宅原形, 保证藏民基本生活空间需求。同时通过功能、外观、结构方面的灵活性设计, 预留了农房日后的生长空间。生长出来的空间可通过南侧阳光廊与原有建筑形成一个良好的整体使用效果及外观效果, 在结构设计中, 通过预留圈梁接口确保农宅方案的实现。另外规划组也完成了80-180平方米多种面积的农宅方案, 为部分富裕居民一步到位建成大面积住宅提供参考, 同时可以指导未来发生的生长建设。
3. 调整深化阶段
此阶段坚持以现场工作为主, 确保规划工作对村民的开放性, 同时与有关职能部门直接交流, 明确水、电、道路专项规划内容, 实现跨部门的有效协调。在田野规划的基础上, 规划实施方案和施工图成果迅速成型, 有关成果及时公示, 确保规划实施的顺利。
4. 落地放线阶段
田野规划必须确保与建设实施工作的衔接。规划人员联合施工单位、测绘队伍现场开展施工放线工作, 并在放线过程中结合现场情况和居民意愿, 对规划成果做最后的调整。由于前几个环节的准备, 禅古、甘达村的放线工作进展得顺利快速。事实上地形图测绘中确定的控制点和重点片区, 均是规划成果的关键节点, 其测绘标桩可直接指导放线工作, 效率很高。
四、灾后重建田野规划工作小结
面对特殊的灾后重建规划工作, 有必要探索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法。田野规划就是在两次地震灾难中逐渐总结出来的经验, 对玉树后续大量的少数民族村庄重建工作, 也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结起来, 实现田野规划必须采用以下工作方式:
(一) 进驻田野
田野规划的一切优势皆根源于对规划现场的直接体验、与地方群众的紧密交流以及同有关职能部门、建设队伍等多方主体的现场沟通。
(二) 打破规划层级和规划专项的壁垒
通常村镇规划采用分层级分专项的工作方式, 而村庄灾后重建规划必须直接指导施工建设, 这就要求规划设计人员应该从前期调研开始, 到落实规划建设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 向群众学习、动员群众力量
作为地方文化的“陌生人”, 规划师不可能在短暂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切实做到对少数民族村庄传统价值的保护。只有向传统建设主体学习, 动员群众参与甚至主导规划, 规划人员才能避免成为除地震外, 毁灭少数民族村庄的凶手。
3.灾后村庄重建规划导则 篇三
一、问题
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灾区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灾后城乡重建规划工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灾区的少数基层干部和规划工作人员,由于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理性不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
1.过分强调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实现一步到位的“高标准”或希望借重建之机“一步脱贫”,忽视了当地资源、产业、环境、生态的承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重建目标落实的阶段性与渐进性。在一些城镇重建规划的第一稿中,几乎都提出灾后重建要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我认为这些都没有错,但是不能本末倒置。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期望靠灾后重建规划作为主导力量在短时间内实现。近远期规划和发展目标不能混淆,灾区三年重建总体规划就是为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而不是其本身。
2.过分依赖上级政府财政支持和对口援助,忽视农民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现代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更要防止某些片面的舆论宣传过分“吊高”灾区基层干部群众对灾后援助建设的心理预期和依赖思想。通过城乡重建规划的编制与公示也将起到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的激励作用。此外,通过创新创业、重建家园先进事迹的宣传来激发士气,切实防止将灾后重建变成规模巨大的“输血工程”。
3.过分注重短期内出重建形象和易于管理,过分强调农民住宅和村庄的异地集中安置,忽视了农业、农村的产业特点。有些基层干部,平时就喜欢把村庄合并在一起,按照城市的模式来进行新农村建设,这是非常忌讳的。特别是在山区,合并村庄和乡镇会带来农民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利。事实证明,在农村,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是难以分离的,农民居住点附近就是耕作的土地,而其周边是生态用地,三者相互是不能分离的。历史上形成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往往对农业生产而言也是最有效率的。此外,村庄、乡、镇、县城这四个层次是相互依托、相互服务、相互支撑的。乡村的大合并、大搬迁、大疏散,都不利于灾后的乡村重建和持续发展。县城和建制镇的主要功能是为周边村庄和农户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盲目移址重建会因农民办事不方便而损害这种服务功能。山区乡政府所在地的分布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应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地形环境,方便服务三农。除了少数山区村庄因为存在严重次生灾害威胁需要搬迁安置之外,对山区群众普遍实施下山集中安置是不现实的。
4.过分强调由政府按照统一标准和规格,统一建设农村“抗震房”、“抗震村”,忽视地方文化传统和特色。事实上,经过少数民族世世代代持续地努力,有着“神禹故里”、“千年美城”美誉的北川县城,以及被誉为“川西钥匙”、“西羌门户”和“成都后花园”的汶川,旅游业在灾前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绿色产业。在短短三五年时间内,当地数千农户依靠“农家乐”而迅速致富,形成了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相互协调的建筑风格,走出了一条快速致富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如果灾后重建盲目求新、求现代化、求一律化的农房设计,村庄集中,风格更新,不仅会毁坏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也会浪费山区宝贵的耕地,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也扼杀了人民群众用双手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果错误的灾后重建规划使得羌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遭到破坏,那对当地民族文化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
5.过分强调等待地质和地震部门拿出精准的地质基础资料和地震设防区划图纸后再编制规划。既然精确的地震预报目前尚不可能,精确的地震区划几乎也是难以企及的。城乡规划编制人员应主动会同工程地质勘察和建筑抗震专家进行现场分析评估和钻探,划分出建筑的地质环境适宜区、基本适宜区、适宜性较差区及不适宜区,并积极利用前三类区,主动避让第四类区,从而科学确定规划区内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用事业、教育卫生及其他公共设施的平面布置。对于村镇是原址还是移址重建,应当依据两个标准,即2001年编制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2007年编制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从对灾区建筑现状的调查可以得出,尽管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尽管原来当地的地震设防标准较低,但凡是严格按照2001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设的建筑基本完好,至少是没有倒塌。
6.过分强调对震损建筑推倒重来,希望全部以新建筑来取而代之,忽视受灾城镇既有可用建筑和可修复建筑的巨大潜力。有少数基层领导认为,反正有发达省份对口支援,干脆把震毁建筑全部拆除,建设全新的、现代化的城镇和农村。但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家对灾区城镇检测评估的800万平方米建筑中,轻微损坏的约占50%,中等损坏可修复的约占40%,严重损失的仅约占10%。由此可见,如推行“一推重建”的办法,其结果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7.过分强调政府包揽灾后重建工作,忽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企业法人单位参与重建的巨大潜力。本次重建工作与三十年前唐山地震重建的一个巨大区别在于,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绝大多数灾区人民都已拥有私人房产,绝大多数农民都有了自己30年不变的宅基地和责任田。而且市民群众一旦购买了具有70年土地使用权的房产,等于与政府签署了为期70年的公共服务合同(地方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大部分用于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尊重这些财产权利,保护产权人的利益,不仅能充分调动财产拥有者积极投身重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还能迅速恢复灾区社会诚信和政府的公信力,让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尊重与保护个人财产,不以“不可抗力”来随意剥夺民众的财产权,不仅是一种社会良知,更是号召全体民众自力更生,以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当尊重灾区人民的财产所有权,促使他们成为成熟的灾后重建主人时,重建工作才能高效率地开展,重建规划才能有效落实,才能在重建过程中避免巨大浪费。从这一意义上看,那种无视公民财产权,希望借助政府的大投入,以“公有制、大锅饭”的形式来重建家园的动机,有可能会酿成“人为的灾害”和巨大的腐败浪费。
二、方针
1.尊重自然。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要求灾区城乡重建规划和建筑设计对自然生态环境做到“低冲击、低索取、强适应”。所谓低冲击,就是要求重建规划要依据城镇和村庄原来的历史文脉,依山就势、分散安置、小型组团、就地重建。正如美国生态建筑学的创始人赖特教授所说的那样:让建筑和城镇从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那样,与自然相融合,强调城镇、村庄与河流、森林、山脉的和谐相处;低索取,就是要尊重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生态地理空间的同一性,尊重农业生产循环利用资源的模式,尽可能修复可修复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循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多采用本地建筑材料和技艺,结合现代的抗震技术来建造富有本地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和住宅,尽可能地采用各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强适应,就是要求城镇和乡村生命线工程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如柔性化管网、双线制的对外交通通道、高抗震的建筑、多样化的避灾场所和高保障度的消防、通讯广播系统等等。
2.尊重当地文化。要尊重城镇的历史性风貌、建筑风格、社会资本、地方习俗。从国内外灾后重建的历史教训来看,对地方可持续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城镇空间布局、建筑风貌。历史上受援建的城镇通常会出现四种风格:一是外地风格加一律化,这是最糟糕的;二是外地风格加多样化,这是我国大江南北“千城一面”的缩影;三是本地风格加一律化,城镇有特色,但街道和居民区的景观也很呆板;四是本地风格加多样化,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因此,对口援建城市的规划设计人员一定要尊重灾区当地的文化,努力给当地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规划师和建筑师要有高度责任心和创新能力。1996年云南丽江发生大地震,该市90%的房屋被震毁。当时的灾后重建规划就要求所有历史性建筑一律保留,新建建筑都应该是纳西族风格,所有不是当地风格的建筑都进行了改造。结果,仅仅半年多的时间,一个能与风光秀丽的玉龙雪山相协调的历史文化名城就留给了世人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灾后重建的经验说明:只要充分尊重当地建筑的历史风格和原有的城镇文脉格局,灾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农村、城市都有社会资本,这是历史积淀而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政府、人与企业之间的多渠道的对话沟通机制和人们熟知的种种社会场景与文化习俗,利用和保护这一资源有助于灾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应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本。
3.尊重普通百姓的利益。一要尊重普通百姓的愿望,不能简便地以基层干部的愿望来取而代之,更不能强制要求灾区民众服从领导干部的个人偏好。二要尊重基本产权。尊重房产权、宅基地的使用权、农田承包权,才能充分调动产权人重建家园的积极性。三要尊重群众重建工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如羌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是当地该民族群众长期在这一地震多发地带与自然抗争并实践和谐相处的智慧的结晶。四要尊重已经形成良性的就业和产业发展的模式。较普遍的农家乐就是一种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建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都要有助于这种模式持久稳定的发展。重建的城镇要杜绝城市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大房子,杜绝少数官员偏爱的形象工程、标志性建筑,杜绝奢侈浪费。
三、策略
1.明确城镇和农村灾后原址重建与异地重建的程序和方针。城乡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应积极倡导以就地重建为主的策略。1949年至2007年我国一共发生15次破坏性地震,其中13次是就地重建,只有唐山和新疆乌恰是异地重建。事实证明,唐山异地重建的目标也没有实现,老百姓还是愿意搬回来。就地重建的优势是场景熟悉、文化的联系、自然资源的利用、基础设施的低成本恢复,还有老百姓的心理情结等等。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但是近一千年来,日本对受灾城镇都没有实施异地重建。因为异地重建造成大量人口流出,地区经济活力下降,而且也很难得到当地全体百姓的同意。依据我国的相关标准规范和震后重建的实践,就地重建完全可以通过现代的抗震技术克服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困难。我国地震烈度6-9度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0%,23个省会城市和三分之二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城市分布在地震烈度在7度以上的高危险区域。同时,要明确什么是断裂带,什么样的断裂带需要避让一定的距离才能规划建筑物。8级以上地震灾区的地表通常会形成纵横交叉的裂缝,但这些裂缝并不属于发震断裂带,只要利用建筑抗震技术处理后就可建造建筑。相对于地震学、地质学,建筑抗震是成熟的科学。
只有符合下列条件的少数村镇才可异地重建:一是地震所造成的次生灾害直接威胁某一块建设用地,依照标准,将这一块建设用地列为不适宜建设用地,可改为公园绿化用地;二是在震中受到严重破坏、而且位于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内本来就应该搬迁的村庄;三是原来并未规划、沿着主干公路和城郊主干道两侧违章建设的“夹路村”,既存在严重交通隐患,本应搬迁的村庄;四是在地震中确实所有的农田和林地被泥石流冲毁,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可以利用,以后也不可能恢复农业生产的村庄才考虑移民搬迁。
2.尽快编制三类规划。一是要组织规划、工程地质、建筑抗震专家,在一周之内解决影响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7个镇15个乡是原址重建还是移址重建以及合并的问题;二是要在两个星期内完成县市域村镇规划,要确定交通、能源、水利、通讯、教科文卫等公用设施的空间布局等内容。规划必须要有充分的依据,有可持续发展的判断,对搬迁存在的巨大障碍和资金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三是城市和镇总体规划的回顾和修编,对口扶持城市规划部门要尽快评估灾区城镇原有规划,找出抗震、节能减排、污水、垃圾,防灾设施、地方风格等方面的问题和缺陷,在评估的基础上,建立项目库。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城镇重建规划还没有着手编制,就有了投资总额达一百多亿的项目群。这不仅不符合《城乡规划法》和《灾后重建规划条例》(条例明确要求重建规划要与城乡规划相衔接),而且还将会造成重建资金的浪费。
3.三年重建规划与二十年城镇总体规划要在时间和内容上有机衔接,明确重建次序上的优先。先农村重建,后城镇重建;就地重建先行;交通便利的城镇先行;先生命线工程,一般建筑后行;容易修复的建筑先修复,重建建筑后行。重建的时序是否准确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三年规划的目标。只有少数符合前述四种类型情况的村庄应有所避让,其他都应当原地重建。
4.明确组织协调方式,防止无序混乱。一是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建设厅要按照三个规划和项目库落实实施力量,主动开展协调工作。二要防止政府大包大揽重建工作,扼杀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政府不能包揽所有的建设项目。理想的状态是产权拥有者联合起来,采用招投标的形式寻找施工和监理企业,政府负责规划和指导,并编制一个合同样本,便于供需双方明确各自的法律职责。三要注意重建资金安排的优先次序,防止财政资金排挤民间资金。上级财政要让下级财政,上级财政应当用于最基本的生命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地质灾害治理的“抄底”;对口支援资金要让社会认捐资金,对口支援不能抢建那些社会认捐资金愿意捐献的项目,如学校、医院等;认捐资金要让认建资金,因为后者不仅能携带重建资金包建、包质量,更能彰现重建资金和人力资源援助渠道的广泛性。
5.要建立信息发布公开制度,防止后勤支持不力。一是各相关省建设厅要建立专门网站,及时发布灾区建材、器材等各类建设物资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需要。建设厅要成立城乡重建规划总指挥部,建设部将派员长期驻扎四川,帮助协调城乡重建工作。二是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组织协调,做好上下左右的衔接。及时组织全国规划建设的人力资源进入灾区现场,及时发布需求信息,及时组织国内外的对口援助。最艰难的,是要做好对口支援单位与当地党政干部之间的协调。要把工作做实做细。三是灾后重建工作必须充分依靠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或基层组织,并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防止“直接插手、包办代替”而浪费宝贵的组织资源。
4.灾后村庄重建规划导则 篇四
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强震波及文县,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严重损失。为加快灾后重建步伐,尽快恢复全县经济社会正常秩序,根据《甘肃省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总体安排意见》和全市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结合文县灾情实际,特制定5・12汶川地震文县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一、基本概况及灾情状况
(一)、基本概况
文县地处甘肃最南端,位于东经104°16′16″-105°27′29″,北纬32°35′43″-33°20′36″之间。西南与四川的青川县、平武县、九寨沟县毗邻,东南接陕西宁强,北邻甘南和陇南市武都区,全境东西长112公里,南北宽82.5公里。总土地面积49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05万亩,占总面积的4.3%。全县辖20个乡镇,305个行政村、1305社、71962户,总人口25万,其中农村人口21.7万,居住着汉、藏、羌、回等7个民族。
“十五”期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产业抓特色,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五”计划期间各项预期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7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6738万元,比“十五”末增长4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544万元,比“十五”末增长1.26倍;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1099万元,比“十五”末增长6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4元,比“十五”末分别增长33.9%、17.8%;2007年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排位第5位,在全省排在第63位。
(二)受灾情况
5月12日14时28分,受四川汶川县8级特大强震波及,文县地震破坏烈度达9度,之后多次发生余震,对文县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房屋倒塌、通讯中断、桥梁、公路坍塌、山体滑坡、设施损毁、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活环境恶化。据灾情统计测算,经省核查组确定,这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83734.48万元,具体损失情况:
1、人员伤亡惨重。全县因地震死亡111人,受伤人员1454人,其中120人重伤。
2、大量民房无法居住。因灾受损民房76425户596745间11934900�O。其中:①倒塌及严重损毁房屋59093户46729间9345920�O,占当地居民户数的77.32%。②损坏房屋17332户129449间2767911�O,占当地居民户数的22.68%。房屋直接经济损失819656.9万元。
3、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直接经济损失207946万元。其中:①市政设施。供排水管道损坏210处532.8公里,垃圾场塌方400立方米,城镇桥梁受损4座,防洪河堤塌陷16.67公里,损失3616万元。②交通。4条县道、5条乡道、267条通村路1582公里滑坡塌方2810000立方米,83座桥梁5110延米、12处水运码头2820米严重受损,损失64494.8万元。③通讯。12处邮政生产楼3466平方米,农话、市话电缆27处77公里,移动、联通基站78座严重受损,损失6617.8万元。④电网。6个35kv送变电工程,3处10KV及以下输配电线路和变台遭到破坏,损失15408万元。⑤水利。296处人饮毁坏水池180个,管道断裂394KM,126371人安全饮水受到威胁,堤防坍塌断裂62处、29.8KM,灌溉渠道坍塌60处,电灌管道破裂135Km,12处1267眼水窖裂缝,损失10832万元。⑥水保及地质灾害。初步测算,损失88203万元。严重毁坏耕地3.3万亩,一般损毁1.03万亩,水保林6400亩,城南、关家沟、尖山等3处泥石流以及265处地质灾害点滑坡11.83平方公里,塌方10.6万立方米(全县地质灾害总估算在20亿左右,另有还在调查的492处估算损失11.5亿元)。⑦农业基础设施。20个乡镇兽医站,21个农技站及农四场受损,损失755万元。⑧林业基础设施。玉虚山园林及南山公园、喷灌、电灌、道路、蓄水池、管网毁坏,损失2633.2万元。⑨扶贫及库区移民。71处人畜饮水受损,2座水库、1处堤防、10条水渠、9处电灌、8处集水节灌及碧口坝肩引水工程严重受损,梯田、经济林不同程度损坏;9条18km人畜道路、18条72km农机路、15座桥梁、12处码头、45条87km农电线路严重受损,损失20937万元。
4、公共服务设施。直接经济损失91049万元。其中:①教育。全县392所学校受损,受损校舍259106平方米,损坏教学仪器6008台(件),课桌凳18590套,损失40978万元。②卫生。7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6所乡镇卫生院、279所村级卫生室受损,倒塌房屋3087间82040�O,毁坏设备2815台,附属设施1284处,损失20029万元。③计生。2个县级计生服务站、20个乡镇计生服务所、347个村级计生服务室不同程度受损,损失981万元。④文化、广电、体育、科技、社会福利设施受损,损失2464.8万元。⑤公检法司。1个看守所、14个派出所、法院办公楼及审判庭7010平方米、检察院办公楼2730平方米、7个司法所920平方米严重受损,损失1465.6万元。⑥办公用房。全县县直党政机关办公楼57幢8965�O、企事业单位办公楼17幢35315�O、驻文单位办公楼23幢120549�O、20个乡镇机关办公楼30690�O,305所28989�O村级组织活动室不同程度受损,损失23944.9万元。⑦地震、气象基础设施损失162.5万元。
(三)资源环境承载力
文县境内高山重叠,沟壑纵横,谷地狭窄,地形复杂,山地多坝地少,坡地多川地少,旱地多水地少,耕地资源总量不足,土地承载力平均达到 50人/平方公里,超出可承载力2至5倍。地震造成的760处次生灾害引发多处山体滑和水土流失,耕地及植被遭到破坏,环境承载力明显下降。
二、灾后恢复重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市委、市政府“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市”的总要求,化大灾为大发展的机遇,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总纲,把恢复重建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远近结合;政府支持、生产自救;创新思路,分类指导;明确责任、分段落实”的原则,精心谋划,统一部署,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努力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通过恢复重建,保障全县经济平稳运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城乡总体规划、村镇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布局,本着整合资源,提高标准,辐射周边的要求,适当集中规划建设。对新建项目的选址,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远离或避开山洪、泥石流、滑坡、地震断裂带、矿区塌陷区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段。分阶段、有步骤确定分具体建设项目,优先规划实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建房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坚持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的原则。灾后恢复重建的范围仅限于此次地震受损的生产生活设施,对于投入不足或历史欠账造成的基础设施滞后以及形成的危房,不纳入灾后重建规划的范围。恢复建设要符合国家建设标准,优化生产力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灾区发展后劲。
3.坚持政府支持、生产自救的原则。在灾区群众生产自救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投入、银行贷款、社会捐赠、对口帮扶支援、税收减免、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渠道筹资,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金,全力投入恢复重建。
4.坚持明确责任、分段落实的原则。县级人民政府是全县灾后恢复重建的责任主体,在县级人民政府的组织指导下,乡级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恢复重建实施职责。
5.坚持核实项目,优化设计的原则。核查灾情损毁,核实项目投资。在合理选址和科学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单体建筑设计方案,既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建设程序,把好审批监督关,又要特事特办,合理简化审批审核手续。
三、灾后恢复重建的规划目标
本级规划为三年规划期,即2008-2010年,以灾后恢复重建为主。
总体目标:通过3年恢复重建,全面完成地震灾区受损设施的恢复重建,适应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达到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结合,实现全县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具体任务:通过2至3年的努力,力争2010年底前全面完成地震灾区受损设施的恢复重建,适应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保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高于灾前水平。
2008年重点恢复重建受灾群众住房、学校、医院等公益性设施以及灾区必需的水利、交通、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其中,入冬前要妥善解决受灾区群众住房和学生上学问题。年底前,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供水、公路、电力和通信等设施全面恢复正常。
2009年重新规划和建设的村庄、民房、医院、乡镇及以下办公用房等房屋类设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人饮工程、商贸服务、企业生产经营设施全部修复;完成农村电网、县城电网和通讯设施的改造;国道、省道及县乡村道路,城镇基础设施,完成80%以上的工作任务。
2010年主要实施公路、病险水库、市政设施,县以上新建办公楼等重大项目的收尾工程,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通过3年恢复重建,最终达到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更大改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的目的。
本规划恢复重建的重点领域涉及:农村建设、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市场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规划总投资1243757万元。其中:争取国家各项补助700052万元,银行贷款234301万元,社会捐助资金62559万元,企业投资44841万元,个人筹资202004万元;规划项目2257个,其中:加固维修492项,拆除重建1765项。2008年实施1121项,投资473236万元,占总投资的38%;2009年实施802项,投资581372万元,占总投资的46.8%;2010年实施334项,投资189149万元,占总投资的15.2%。
四、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
灾后重建以文县县城为中心,碧口片为重点,以国道212县和东青公路沿线受灾乡镇为纽带,次第向受灾村辐射。依据县内异地搬迁后人口分布情况和产业基础,加强县乡基础设施恢复建设,为人口集中和产业积聚创造基本条件。以最南面碧口镇和最东面临江乡为恢复重建两极,沿白水江、白龙江两岸构筑特色产业群,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壮大碧口片茶叶和硅铁基地,临江片重晶石加工和花椒、核桃基地,拓展白水江、白龙江沿岸蔬菜种植基地。以两江八河小水电和小流域治理为恢复重点,鼓励和引导重点生态保护区、灾害频发区以及不适宜人居住地区的群众向县内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向县外有序转移,实行生态自然修复。
五、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
(一)、农村建设
1.农村居民点建设。对倒塌、及严重损毁不能入住的56203户农户住房拆除重建,每户先期建设3间60平方米生活基本用房,并规划建设30平方米辅助用房及大门围墙等设施。资金来源:申请国家补助、社会捐赠、银行贷款、农户自筹等途径解决建设资金;对受损房屋主体结构完好,列入维修范围的,根据房屋受损程度,申请国家一定比例的补助。对住房倒塌、严重受损面达50%以上需搬迁村庄,按照就地重建、村内异地选址重建、县内搬迁重建、移民搬迁等四种模式,实行整村搬迁重建。规划全县整体重建123个农村居民点,总土地用量7599亩,其中:就地恢复重建83个12460户,重建住房规模747600万平方米;异地重建40个3808户,重建规模228480平方米;零星重建39935户2396100平方米。同时,按照设防等级,维修加固农村居民住房11053户1768480平方米(户均160平方米)。
2.农村居民点配套设施建设。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对农村重建123个居民点实施平整地基、排水、防护、农电线路、人畜饮水、村道硬化、村级活动场所、学校、卫生服务室、沼气池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规划123个点村内道路排水及防护,建设10千伏线路210千米,0.4千伏线路217千米,恢复完善居民点人饮、学校,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室、村级计生室、医疗服务室等配套建设。
(二)城镇建设
城镇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城镇居民住房恢复重建,积极争取国家补助,对全县城镇居民需重建的2890户和受损的6279户进行恢复重建和维修。其中:县城35幢住宅楼763户总体拆除重建,每户按90平方米设计,建设规模68670平方米;城镇零星重建2127户,建设规模148890平方米。对县城87幢住宅楼2554户加固维修,按每户100平方米规划,加固规模255400平方米;城镇零星加固维修3725户,建设规模372500平方米。
(三)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项目1114个,投资405929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和省上397490万元,银行贷款959万元,企业投资7480万元。
加固维修154项,拆除重建960项。2008年实施574项,投资154578万元,占该项总投资的38%;2009年实施318项,投资89323万元,占该项总投资的22%;2010年实施222项,投资162029万元,占该项总投资的40%。
1.市政设施。对所有损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加固维修,确保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正常运行。修复供水管网2处4.8千米,水源地7处,清水高位池1200立方米,排水管道19.7千米,保障县城日供水5千吨,碧口日供水3.5千吨;维修城市道路1.68千米,桥梁4座,城市防洪堤6处16.67千米,更换路灯1100盏以及光缆、电缆等设施。
2.交通。以212国道为轴心,恢复全县境内各类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等级,完善路网结构。主要恢复县道4条192公里,乡道5条66公里,村道267条1324公里;做好5110延米83座桥涵的维修重建,12处水运码头维修及公路养护4条2010米。增设桥涵和防水、排水设施,进一步打通县内乡村间公路接线,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畅通的出行保障。
3.通信。重点对地震损坏的电信网络设施恢复重建,主要更换20个乡镇农话主干配线光缆15个接点218公里、碧口片市话电缆27处,城区至碧口配线光缆28.6公里,重建联通、移动基站65座,维修加固87座。更新50KW油机1台,5KW油机7台,300AH电池9组,500AH电池1组,开关电源9套,恢复邮政生产楼11处3466平方米及39台(套)运行设备。
4.电网。以维修加固变电站设备、主控楼,改造电网主线配网线路为重点,保证生产生活供电;实施文县至尚德、文县至安昌河以及临江、桥头、城郊等3处35kv送变电工程及35KV以下农村电网送变电和配网工程;恢复碧口片10KV主线11条50公里、0.4KV30公里,改善全县境内电网结构。
5.水利。维修和加固及恢复建设堤防、灌溉工程、人畜饮水、水文等水利设施,疏浚河道15处,确保震后水库安全运行和防洪安全,全力解决296处21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维修重建梯田面积1.22万亩,栽植水保林0.43万亩,经济林果0.21万亩;维修重建水窖1267眼,谷坊60道。蓄水池188个,拦沙坝5座。
6.水保及地质灾害治理。重点恢复毁损的梯田和水保林,制定相关水土保持实施方案。根据排查的265处地震引发的国土次生灾害险情,以县城北山、城关镇关家沟、尖山乡河口3处严重滑坡泥石流为重点,整合建设用地,土地整理13200亩,复垦2060亩,兼顾面上其它757处滑坡体,分进行恢复治理,达到预防和治理高度统一。
7.林业基础设施。全面恢复玉虚山园林及南山公园喷灌、电灌、道路、蓄水池、管网等设施,加快县城生态修复。加固维修基层林业站及林场办公用房136间2720平方米,恢复全县正常的林业生产秩序。
8.农业基础设施。以恢复农业正常生产为前提,加快农业四场恢复,恢复重建20个乡镇兽医站和21个乡农技站,提高科技含量和动物防病疫能力。
9.扶贫及移民。重点恢复碧口库区移民基础设施,保证库区人民正常生活。将基础恢复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减少贫困人口,保障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规划项目647个,投资113852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和省上109569万元,个人筹资4283万元。
加固维修139项,拆除重建508项。2008年实施272项,投资61932万元,占该项总投资的54.4%;2009年实施282项,投资30071万元,占该项总投资的26.4%;2010年实施93项,投资21849万元,占该项总投资的19.2%。
1.教育。根据灾后重建村民集中安置,规划调整乡镇小学及教学点的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提高建设标准和设防标准;重点恢复城乡中小学及中等专业学校教育配套设施,争取生均校舍面积比灾前有所增加。规划恢复重建各类学校392所,其中:中等专业学校3所29924平方米,完全中学4所38580平方米,初级中学10所27666平方米,九年制义务学校10所20119平方米,小学358所181427平方米,幼儿园7所3930平方米。恢复及增添教学仪器6008台(件),课桌凳18590套。
2.卫生。重建6个县级医疗机构、26所乡镇卫生院、279所卫生室3087间82040�O;恢复加固损坏房屋57间1100�O、设备2815台,附属设施1284处。形成集预防、医疗、急救、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妇幼保健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
3.计生。重点对基层计生站损坏房屋维修加固,添置更换医疗设备2800台(套),重建基层站20个1488平方米,347个村级计生室1175平方米。
4.文化体育。重点恢复县内文物,维修重建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乡镇文化站、新华书店等文化系统业务用房,规范文化市场。恢复和改善全县全民健身运动场馆设施,重点对灯光球场场地、场馆、器械维修恢复。
5.广播电视。重点恢复市县光缆19处56千米、城区及城郊广播电视分配主干网10千米,重建中央农村广播电视无线机房260平方米,碧口等5乡镇基层广播站办公场所;加固维修村村通259个站点、电影公司放映厅以及电视台、有线台、损毁设备。
6.社会保障。主要恢复灾区社会福利设施,建设20个乡镇敬老院和119所农村五保家园,解决受灾孤残人群和社会养老人群的基本社会福利,增强社会保障和救助功能;恢复重建灾区劳动保障设施,增强就业能力和社会保障能力。
7.基层政权。以灾区为重点,按照党政机关用房和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全面恢复重建损坏的政权设施,保证各级政权正常运转。维修加固政权设施54667平方米,拆除重建 52646平方米。
8.地震、气象。重点维修县地震监测中心250平方米、20个乡镇宏观观测室600平方米业务用房,更新应急发电机2台,5W、15W、50W电台各一部,光电仪、SE―2型仪,确保地震监测工作正常运转。全面恢复气象观测站基础设施,提高全县气象监测业务水平和天气预报信息服务水平。
(五)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
规划项目171个,投资127292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和省上59275万元,银行贷款33273,企业投资34780万元。
加固维修85项,拆除重建86项。2008年实施134项,投资57144万元,占该项总投资的45%;2009年实施36项,投资69349万元,占该项总投资的55%;2010年实施1项,投资800万元,占该项总投资的1%。
1.工业。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不适宜发展工业的地区做出适当调整,重建中将淘汰一部分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大的企业,突出灾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将灾后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首先恢复9家建材企业、10家冶炼企业和部分矿山企业,使全县企业逐步恢复生产。着重对白龙玉业等8家重点企业进行灾后技术改造升级,对玉源铜业等18家重点企业进行灾后安全改造建设,对碧兴铁合金厂等11家重点企业进行灾后环保改造建设。将结合铁合金企业灾后重建与20万KVA生产基地和3000吨高纯多晶硅结合起来,水泥企业的灾后重建与建设60-80万吨干法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延长产业链条。
2.农业。按照“东南茶叶、西北药材、半山干果、川坝蔬菜”的产业布局,将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作为灾后重建的主要内容,根据现有农业基础,结合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妥善解决灾区人民口粮问题和增收问题。重点恢复损毁农田和农四场,重建日光温室400座240亩、大棚1000座400亩,恢复2万亩蔬菜基地、3.6万亩茶叶基地、6万亩纹党种植基地。在碧口库区发展水面养殖新发展网箱养殖1000个,在全县20个乡镇扶持养殖户160户。
3.能源。大力提倡清洁能源,重点恢复47座水电站和2处煤矿的正常生产,新建25000个、维修2771个沼气池,保障城镇和乡村生产生活能源供给。
4.旅游。对灾害较轻,旅游接待未受影响的白水江动植物博物馆、邱家坝渡假村以及城郊农家乐,只要条件允许,尽快启动旅游市场;重点对天池景区各类毁损设施和旅游星级宾馆加固维修,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六)市场服务体系
规划项目69个,投资10095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和省上5132万元,银行贷款2383万元,企业投资2580万元。
加固维修23项,拆除重建46项。2008年实施28项,投资3044万元,占该项总投资的30%;2009年实施23项,投资2580万元,占该项总投资的25%;2010年实施18项,投资4471万元,占该项总投资的45%。
1.粮食。重建马泉粮食储备库,恢复仓容1500万斤,拆除重建碧口面粉厂,购置粮食加工设备;全面恢复和提高全县粮食储备和加工能力。
2.商贸。优先加固修复受损较轻的商业经营设施,引导商贸企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恢复营业,保障商品供应。重点恢复城关、碧口、桥头、石鸡坝四个人口集中的农贸市场,9个商业网点4600平方米受损房,改善产品交易环境,扩大农产品销售。维修加固8个加油站,保障运输燃油供给。
3.金融。灾后重建以恢复营业为主,全面修复重建人口安置和积聚区的办公营业用房,重点重建县城农行、建行以及碧口等14个信用联社办公用房。鼓励银行和保险等金融企业在灾区成立分支机构,新设网点。
(七)、防灾减灾和生态恢复
开展灾区地质灾害排查,制定险情治理方案,加强对震后因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引起次生灾害的监测,开展居民点风险评价和布局研究,对有可能发生险情区域的居民组织搬迁。更新气象台网设备,提高灾害预报的准确性。高度重视震后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注重设施恢复和生态恢复结合,以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和天然林保护为核心,以小流域治理、巩固退耕还林、生态移民恢复为依托,恢复2。1万亩植被的生态林,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
(八)、土地利用
根据灾后恢复重建和全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按照节约用地、占补平衡的原则,合理调整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县规划各类建设用地71296亩,其中占用耕地46738亩,利用原有建设用地及占用其他地24558亩。①项目建设用地33228亩,占用耕地16283亩。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2800亩,占用耕地18240亩。③恢复生产的城镇和工矿用地8000亩,占用耕地6400亩。④农村居民点用地7268亩,占用耕地5815亩。全县规划新增加耕地50059亩,其中造地7078亩,复垦农村居民住房占地5688亩,恢复损毁耕地37293亩。
六、资金筹措方案
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繁重,恢复重建所需资金坚持以自力更生、建房户自筹、国家扶持相结合的原则,走社会各界集一点,亲戚朋友帮助一点,银行贷一点,保险公司赔一点等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社会化、多元化的路子。加强资金统筹管理,科学安排、合理使用。充分发挥恢复重建资金最大效益。妥善安排社会捐款和国家投资,保障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
规划全县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总投资规模1243735万元。其中:①城乡住房投资586587万元;②基础设施投资405929万元;③公共服务设施投资113852万元;④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投资127293万元;⑤市场服务体系投资10095万元。
总投资中申请国家和省上补助700052万元,银行贷款234301万元,企业投资44841万元,社会捐助62559万元,个人自筹202004万元。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
为切实加强对恢复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各单位部门明确恢复重建的任务和目标,制定有力的工作措施,县直部门、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灾后重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真正将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分解,逐项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重建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同时将灾后重建工作纳入乡镇、部门绩效考核目标范围,加强督查,强化责任,做到灾后重建与推进发展两不误,确保全县灾后重建工作步入程序化、规范化轨道。
(二)完善工作制度,确保灾后重建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健全责任机制。明确责任主体,按照谁受益,谁重建和政府支持、自力更生的原则,明确职责分工,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二要严明纪律。服从指挥,听从安排,确保政令畅通,严禁推诿扯皮,对玩忽职守、作风不实、工作失职致使人民财产遭受损失的,对扰乱民心、扰乱社会秩序、干扰阻挠救灾重建工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三要严肃财经纪律。管好用好救灾款物,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及捐赠资金,对所有募集的捐款,全额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政府统筹安排使用,做到专款专用,接受审计监督。对贪污、截留、挪用救灾款物的要严肃查处。四要监督检查。县政府督查室要组织对灾后重建工作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对重建工作措施不力、行动迟缓、进度缓慢、工作被动的部门要予以通报批评。
(三)加强扶持力度,确保灾后重建工作保障有力。
各级部门对灾后重建工作不仅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以赴支持,而且要从政策上给予优惠。制定出相应的优惠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一是民政主管部门要对灾民房屋恢复重建、口粮补贴等基本生活保障制定具体优惠政策措施。确定补助标准、发放时间,帮扶灾民度过难关。二是发改部门要在争取项目和投资方面对灾区实行倾斜,积极谋划重建项目。三是财政部门要在重建项目前期经费上给予充分支持。四是土地部门要积极协调灾民建房和重建项目的建设用地,对灾民建房用地审批简化程序、减免规费。五是要对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各行业部门最灾后重建工作要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减免各种费用,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良好服务。对涉及灾民安置、灾民建房,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恢复工程,及时给予政策扶持,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按政策规定减免有关税费,切实解决关键问题,为受灾群众生产自救打好基础。
(四)加强资金筹措,确保灾后重建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高度树立化灾害为机遇,转困难为挑战,通过自救投入、中央支持、银行贷款、对口援助、社会捐赠、保险赔付、多渠道、全方位争取筹措恢复重建所需资金。一是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做好资金项目争取工作,有针对性的编制灾后重建项目,积极主动进行对口汇报,争取上级支持,把大灾作为争取项目的机会,以大灾促大建。二是想方设法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在资金安排上突出重点。根据灾情和财力重点支持重灾乡镇和最困难群体,对已确定的救灾救济和恢复重建款项及时下达。三是严格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及投资规模,尽力调剂部分资金用于救灾投入。
(五)、结对帮扶,强化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支持保障。
县直各单位在开展自救,恢复正常工作秩序的同时,要把今年结对帮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帮扶贫困灾民的重建上来,帮助受灾群众解决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医就、有学上的问题。当前,要把解决倒塌房屋和严重受损房屋群众的住房的重建工作放在首位,作为各行各业、各单位和广大干部帮扶的重点任务。要发动全社会各界人士、工商企业和个体大户为困难群众献爱心,采取组织动员和各人选择方式,选择帮扶对象。民政部门要提供重建农户名单,组织人事和扶贫部门确定帮扶单位和帮扶人员,把帮扶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上,做到每一个受灾重点村落实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帮建工程队或建筑公司、一个帮建企业、一个县直单位包10户、每户一名帮建干部、每户一个重建方案。通过扎扎实实的帮扶工作措施,建好家园、校园、田园,实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畅通,为灾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六)、加强监测力度,建立和完善重大灾害应急预警反应机制。
【灾后村庄重建规划导则】推荐阅读:
×乡灾后重建工作汇报06-29
灾后重建党员个人先进事迹09-18
的农机局灾后重建自查报告10-12
北川县灾后重建5周年调研报告08-26
村庄规划方案08-05
村庄规划文本11-05
镇域村庄布局规划07-17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08-27
村庄规划村民调查表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