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检测标准(共9篇)
1.密封圈检测标准 篇一
项目二 汽车汽缸密封性的检测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1、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能够熟练使用汽车汽缸压力表;
3、了解利用汽车压力表的指示数字分析进行故障诊断。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器材
气缸压力表、真空压力表各一只,汽车一辆,火花塞套筒等常规工具一套。
四、操作内容
气缸压力表
1、用途:专门用于检查气缸内气体压缩压力大小的仪器。
2、使用方法:
(1)启动发动机并运转到正常工作温度,熄火并等发动机停止运转后,卸下全部火花塞;
(2)使节气门全开,将压力表的连接头压紧在火花塞孔上;
(3)运转起动机使发动机转动,此时仪表上的指针会逐渐上升,到某一数值即会停止,此时的指示值就是气缸的压缩压力;
(4)按一下按钮,使指针归零;
(5)按以上步骤,重复测量2~3次,以提高测量精度。
如测定值小于规定值,而进气系统正常,可说明气缸与活塞、缸盖存在泄漏,可能的原因为气缸、活塞、气门、活塞环出现磨损、烧蚀等不良情况。
如测定值大于规定值,而进排气系统正常,可能的原因为燃烧室严重积炭。真空压力表
1、用途:测定运转中发动机进气歧管中的真空度,由指针的摆动状态能够判断发动机 的运转状态是否正常。
2、使用方法:
(1)启动发动机并运转到正常工作温度,使发动机保持稳定运转;
(2)使用合适的接头将真空压力表装在指定的位置即可测定;
(3)使用真空压力表测定时,为了避免指针急速承受压力而影响测定精度,最好按照规定方法装设,开始时请系紧橡胶导管,然后再缓缓使指针摆动。
怠速时,表针应稳定在64-71kPa之间,迅速开闭节气门,表针应在6.7-84.6kPa之间灵敏摆动。否则,发动机密封性能,发动机点火正时、配气正时和电火花不良时或发动机排气系统可能存在异常情况。
对实验获得的数据应详细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故障及隐患
五、注意事项
1.使用时,要规范操作,防止仪表掉落在地;
2.橡胶接头要连接牢固,以免漏气。
2.密封圈检测标准 篇二
建筑密封材料包括不定型密封材料(如:嵌缝腻子、油膏、弹性密封胶等)和定型密封材料(如密封胶带、密封垫等),本文所探讨的建筑密封胶主要是指不定型密封材料。建筑密封胶用于建筑构件间、建筑材料间的接缝密封处理,起防水、防腐、隔音、保温、结构粘结等作用。
我国从古代就开始使用桐油油灰作密封材料,国外20世纪20年代初出现了聚异丁烯密封胶、橡胶沥青密封胶,到40年代现代弹性密封胶(聚硫密封胶)在美国研制生产,60年代出现了单组分室温硫化的硅酮密封胶以及丁基密封胶和聚丙烯酸酯密封胶,70年代出现了聚氨酯密封胶,80年代出现了改性硅酮(又称聚醚硅酮、端硅烷基聚醚)密封胶,90年代又开发了硅酮改性聚氨酯密封胶。
油灰、橡胶沥青密封胶等位移能力较低,通常不超过±3%;聚硫密封胶的位移能力达到±20%以上;聚氨酯密封胶、硅酮密封胶的位移能力则可达±25%,特别是低模量的硅酮密封胶和改性硅酮密封胶,其位移能力可达-50%~+100%。目前密封胶的发展趋势是位移能力越来越高,耐候性越来越好,对基材的适应面越来越广,产品呈系列化发展。
在欧美地区,使用最多的密封胶是硅酮密封胶,然后依次是聚氨酯密封胶、丙烯酸密封胶、聚硫密封胶,沥青基密封胶使用很少。和欧美地区不同,在日本,改性硅酮胶所占比例最大,然后依次是聚氨酯密封胶、硅酮密封胶、丙烯酸密封胶和聚硫密封胶。
在我国,密封胶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的国防工业。为了满足航空航天工业的需要,国家在“六五”至“八五”期间,将弹性、弹塑性密封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使密封胶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此期间,我国先后研制了建筑用丙烯酸密封胶(冶金研究院),建筑用聚硫密封胶、中空玻璃弹性密封胶、热熔丁基密封胶(621研究所),高、中、低模量的建筑用硅酮密封胶(成都晨光化工研究院),双组分聚氨酯密封胶(黎明研究院)等各类产品。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幕墙建筑的大量涌现,硅酮密封胶逐渐成为我国产量最大的弹性密封胶,年产量从1988年的10 t发展到了2009年的28万t。发展至现在,聚氨酯密封胶年产量约3万t,丙烯酸密封胶年产量约10万t,聚硫密封胶年产量约3万t。我国密封胶行业用1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国外50年的发展历程,已建立了门类齐全的产品体系,但在基础聚合物研究领域和产品质量等方面仍然与国外存在差距。
1 密封胶的种类
建筑密封胶产品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可按化学组成、用途和适用基材、产品形态、反应形式等进行分类。
按化学组成通常分为:硅酮胶、改性硅酮胶、聚氨酯胶、硅酮改性聚氨酯胶、聚硫胶、聚丙烯酸酯胶、硅酮改性丙烯酸酯胶、丁基胶、聚异丁烯胶、改性沥青胶、聚氯乙烯焦油油膏、油灰等。按用途和适用基材分为:幕墙结构密封胶、幕墙接缝耐候密封胶、混凝土建筑接缝密封胶、中空玻璃密封胶、门窗用密封胶、石材密封胶、防霉密封胶、防火密封胶、道桥接缝密封胶、彩钢板接缝密封胶、铝板密封胶、塑钢门窗用密封胶、管道密封胶、防水密封胶等。按产品形态分为:单组分密封胶和多组分密封胶。按反应形式分为:反应固化型密封胶和溶剂挥发型密封胶。
现代密封胶更关注接缝变形能力,因此按其产品特性分类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际标准ISO11600:2002《建筑工程—接缝产品—密封胶分级和要求》将密封胶按位移能力分为±7.5%、±12.5%、±20%、±25%等,此外还有±50%、-50%~+100%等。密封胶还按规定伸长率时的强度(即模量),分为高模量(HM)和低模量(LM)两类。12.5位移能力的密封胶再以弹性恢复率40%为限,分为弹性密封胶(超过40%)和塑性密封胶(小于40%)。
2 密封胶国家和行业标准
近年来,我国建筑密封胶标准化工作发展迅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制定了按聚合物分类及按使用用途分类的产品标准。标准的试验方法基本都采用了ISO的相关试验方法,技术指标也大部分参照了ISO 11600:2002,符合国际趋势。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主要采用ASTM C1184《建筑硅酮结构密封胶》。现有的建筑密封胶国家和行业标准见表1。
目前正在制订的国家标准有《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近期计划制定和修订的密封胶标准见表2。
3 几项密封胶新标准简介
2009年国家标准委颁布了4项密封胶的国家标准,分别是GB/T 22083—2008《建筑密封胶分级与要求》、GB/T 23261—2009《石材用建筑密封胶》、GB24266—2009《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T24267—2009《建筑用阻燃密封胶》。这些新标准的颁布进一步完善了密封胶标准体系,满足了工程应用的需要。这4项标准现都已开始实施。
3.1 GB/T 22083—2008《建筑密封胶分级与要求》
本标准的修改参考了ISO 11600:2002《建筑工程—接缝产品—密封胶分级和要求》,除了增加附录A的高位移能力品种的分类,其他与ISO 11600等同。ISO 11600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密封胶按位移能力分级的标准,我国的许多密封胶产品标准都参考了其分级方法。
GB/T 22083标准是分级方法标准,不同于通常的产品标准,没有检验规则、包装、运输与贮存等内容,按我国的惯例,无法直接作为产品标准使用。该标准除了等同采用ISO 11600的分级外,还根据密封胶的发展,增加了高位移能力分级,包括:±35%、±50%、-50%~+100%三个等级。标准采用不同位移要求的拉压循环性能表征,而定伸伸长率是100%。不管是从目前市场上看,还是从理论上讲,高位移能力产品的模量基本是中低模量。需要注意的是,按位移能力分级的方法主要针对的是接缝密封胶,不适用于结构胶(如硅酮结构胶等)。
3.2 GB/T 23261—2009《石材用建筑密封胶》
该标准代替JC/T 883—2001,是在原JC/T 883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
原JC/T 883标准规定的污染性试验,试验结果不容易判别且表征不佳。试验时往往试件已全部污染了,污染现象却难以观察到,或实验室污染现象不明显的,实际工程使用中却会很快发生污染。同时由于幕墙石材单元的尺寸变大,为了美观采用较小的胶缝,需要位移能力更大(如50%)的石材胶。原标准的一些项目如紫外线处理等,由于不能很好地反映产品性能,需要删除。
GB/T 23261标准改进了污染性试验方法,采用压缩50%的方式以便能更快地发现早期污染。为了便于观察污染现象,采用污染源处理,每7 d进行观察、记录,防止后期污染扩散变淡无法识别,同时污染深度和宽度改为2.0 mm。为了控制污染性,限制石材胶中小分子和容易迁移物质的含量,标准增加了质量损失试验项目。为了适应大位移能力,增加了50级的产品规格,50级产品按拉伸150%时的模量分为HM和LM,试验方法采用GB/T 13477—2002标准。
3.3 GB 24266—2009《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主要用于结构装配系统的中空玻璃二道密封。与普通幕墙装配用的硅酮结构胶有差异,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拉伸粘结强度指标保留了GB 16776的要求。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应力变形造成一道密封(中空玻璃单元伸长率10%左右)的丁基胶破坏,本标准增加了10%的模量,以保证结构胶有较高的强度来抵抗应力变形,从而避免丁基胶过早遭受破坏。由于不希望中空玻璃结构胶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很大的变形,因此删除了最大强度时的伸长率。同时为了避免由于删除伸长率造成有些产品弹性太差、变形太小而引起结构破坏,规定了25%时定伸粘结性,保证密封胶有一定的弹性。与GB 16776相比,本标准调整了硬度和热失重指标,并在附录中规定一道密封胶和二道密封胶的相容性试验方法及判定。
标准附录A是中空玻璃结构密封胶与相接触材料相容性试验方法,参考了ASTM C1294—2001《中空玻璃二道密封胶与使用的液体镶装处理相容性试验方法》、prEN 15434:2005《建筑用玻璃—结构或抗紫外线密封胶(用于结构密封镶装或外露密封中空玻璃单元)产品标准》中与结构胶接触材料相容性的试验方法。
1)ASTM C1294胶相容性试验方法
ASTM C1294是中空玻璃二道密封胶(主要是接缝耐候胶)与相接触的液体材料的相容性试验方法。该方法是将中空玻璃胶拉伸性能试件养护14 d后,将要接触的液体材料注入玻璃皿(深度6 mm),刮平,然后将中空玻璃结构胶拉伸性能试件的打胶面浸入液体材料中约1.6 mm,用铝箔密封后在70℃条件下放置672 h。另外一组中空玻璃结构胶拉伸性能试件放入没有液体材料的玻璃皿中,同样用铝箔密封,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相同时间。到期后取出试件观察,将两组试件作比较。浸液体材料的试件用刮刀将粘附在试件上的液体材料去除,进行拉伸粘结强度试验,与没有浸液体材料的试件比较强度变化。
2)EN 15434胶相容性试验方法
EN 15434中与接触材料的相容性试验分为有紫外线照射和没有紫外线照射两种情况。
无紫外线照射的相容性试验,按拉伸性能要求制备试件。将接触材料注入试件与胶面接触,与基材接触面覆上防粘材料,然后在60±2℃、相对湿度(95±5)%条件下放置28 d和56 d。28 d后取出试件进行拉伸性能试验,并与没有处理的产品比较;56 d后取出试件观察颜色变化。有紫外线照射的相容性试验,将试件打在玻璃板上,在旁边打上接触材料,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28 d,然后放入氙灯老化试验箱在60℃连续照射504 h,观察界面颜色变化及粘结状态。
3)GB 24266胶相容性试验方法
GB 24266标准密封胶相容性试验方法,制备试件养护到能分离挡块(约1 d)后,将所接触的材料注入每个试件,注入前将材料与基材接触部位覆上防粘材料,注入材料厚度约6 mm(丁基胶的注入材料厚度约2 mm)。每组制备10个试件(5个处理,5个对比),完成后将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双组分养护14 d,单组分养护21 d。根据工程需要,可采用两种组合方式:1)结构胶的一边注入单一接触材料;2)在结构胶的两边分别注入不同的接触材料。
将养护好的试件取出一组,水平放入透明玻璃皿中,玻璃皿上口用铝箔密封,另一组不处理。
加热处理:将一组试件连玻璃皿在70±2℃的烘箱中水平放置672±5 h,另一组试件作为对比,不进行处理养护。加热处理后,立即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拉伸粘结性能试验。
紫外线处理:将一组试件连玻璃皿放入JC/T485—2007中5.12要求的紫外线箱中,不加水,将玻璃皿透光面朝向光源,照射672±5 h,另一组试件作为对比不处理养护。紫外线处理后,立即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拉伸粘结性能试验。
观察试件外观变化,拉伸粘结强度变化以及粘结破坏状态。
3.4 GB/T 24267—2009《建筑用阻燃密封胶》
建筑用阻燃密封胶主要用于封堵建筑穿管、缝隙等,起密封作用,当遇到火灾时还兼具阻燃功能。建筑用阻燃密封胶既需具有密封胶的特性,又要满足防火的要求。产品类型包括硅酮(SR)、改性硅酮(MS)、聚硫(PS)、聚氨酯(PU)、丙烯酸(AC)、丁基(BU)等。由于需兼顾阻燃性能,一般其位移能力较小,标准中产品位移能力级别为7.5、12.5、20、25。阻燃性试验方法按GB/T 2408—2008《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进行垂直燃烧试验,阻然性能为FV-0级。用于防火封堵工程时,还应符合GB 23864—2009《防火封堵材料》的要求。在GB 23864中,燃烧性能按GB/T 2408进行水平燃烧试验,阻燃性达到HB级。根据经验,垂直燃烧要求高,GB 23864中采用的是耐火试验炉。
4 结语
3.消防检测标准 篇三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GB4717-2005火灾报警控制器
GB12955-2008防火门
GB14102-2005防火卷帘
GB16806-200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GB25201-2010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98-2009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9-1995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61-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81-2006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A503-200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CECS24-19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材料规范
GB/T 13869-2008用电安全导则
GB13955-200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53-19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配电盘成套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94-199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222-19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54-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7-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54-2005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4.服装检测标准 篇四
一、外包装:
1.拆包时首先要注意内外的条码.款号.颜色.尺码是否一致,主唛与吊牌是否一致,吊牌上的品名,成分.颜色.尺码是否正确,外包装袋上如灰尘蛮多划受损严重的需要跟换包装袋.二.整体面料外观.印绣花.烫钻
1.成品是否有色差.粗纱.倒顺光.布次.破损.印花是否均匀,漏底,漏印,烫钻是否牢固。三.要注意细节
1.上衣.棉衣
衣服的领型是否平服,门襟是否有长短.平复,夹圈,领圈是否圆顺,袖子长短,袖口大小,底边圆顺、平服、橡根、罗纹宽窄一致,罗纹要对条纹车,棉衣在检查的时候一定要用双手内外揉搓一下,看是否有跑毛的现象,填充物平服、压线均匀、线路整齐、前后片接缝对齐,拉链不起浪,平服,钉扣是否牢固,整件衣服
3.裤子.裤子腰头是否平服,松紧带是否均匀,裤袢长短一致.缝制是否牢固,裤子长短,脚口大小,袋盖、贴袋方正平服,前后、高低、大小一致。里袋高低、大小一致、方正,平服。门襟是否平服,起拱,钉扣是否牢,整条裤子的线条明朗,整洁,无线头。
4.短裙子.连衣裙.裙子腰头是否平服,松紧带是否均匀,裙袢长短一致.缝制是否牢固,肩部平服、肩缝顺直、两肩宽窄一致,拼缝隙对,侧缝长短.底边圆顺、平服、隐形拉链是否外露,拉链头是否上到位,整条裙子的线条明朗,整洁,无线头。
5.皮衣 整件衣服色泽一致,无色差、色花,皮面光滑,粒面细致,要看整衣是否过薄,有无松面、起壳、皮青脱落等。皮衣的整体效果要薄厚、粗细、颜色搭配得当,主次要部位差别越小越好,拉链是否平服,钉扣是否牢固。
四、外观要求
1、门襟顺直、平服、长短一致。前抽平服、宽窄一致、里襟不能长于门襟。有拉链唇的应平服、均匀不起皱、不豁开。拉链不起浪。钮扣顺直均匀、间距相等。
2、止口丝路顺直、不反吐、左右宽窄一致(特别要求除外)。
3、开叉顺直、无搅豁。
4、口袋方正、平服,袋口不能豁口。
5、袋盖、贴袋方正平服,前后、高低、大小一致。里袋高低、大小一致、方正,平服。
6、领缺嘴大小一致,驳头平服、两端整齐,领窝圆顺、领面平服、松紧适宜、外口顺直不起翘,底领不外露。
7、肩部平服、肩缝顺直、两肩宽窄一致。拼缝隙对称。
8、袖子长短、袖口大小、宽窄一致,袖绊高低、长短宽窄一致。
9、背部平服、缝位顺直、后腰带水平对称,松紧适宜。
10、底边圆顺、平服、橡根、罗纹宽窄一致,罗纹要对条纹车。
11、各部位里料大小、长短应与面料相适宜,不吊里、不吐里。
12、车在衣服外面两侧的提花织带、提花背带,两边的花纹要对称。
13、填充物平服、压线均匀、线路整齐、前后片接缝对齐。
14、面料有绒(毛)的,要分方向,绒(毛)的倒向应整件同向。
15、若从袖里封口的款式、封口长度不能超过8CM,封口一致,牢固,整齐。
16、要求要对条纹、对格的面料,条纹要对准确。17.隐形拉链不能外露,拉链头要缝制到位。五.鞋子验货流程:
1攀鞋时后跟的高度组合位的位置要一致; 2.内外腰的高低.大底的厚度.颜色.一定配对; 3.试穿鞋头翘度是否打脚;
4.外观缝位是否溢胶.胶水是否到位; 5.贴底腰正.不可有前踢后倒;
6.成品的包装是否按照要求,成分.数量清洁度腰好;7.配件:贴花.烫钻的牢固度,拉链要顺服,装饰拉链要注意不能随意拉(建议:拉链头要固定死)
六.包包验货流程
一.车线:
1.线路是否起珠、浮线、跳线; 2.接驳线是否跟回原线路、原针孔;
二.打钉:
1.打钉是否开花完好确保其牢固不松脱;
2.钉面钉底是否平整.刮花.掉漆,不能有刮手的现象;
三.车拉链:
1.拉链两边链贴要对齐,中呃一定要相对,其大小、长度要对称; 2.链贴入筒要由头至尾折入3/8”; 3.上链贴后,拉链露口要保持均匀; 4.拉链要平直,不能层曲、起浪;
5.拉链开合要顺畅、稳固,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不允许拉头错向、链牙错位;
四.包边:
1.包边纸口是否有边大边小,打折,爆口现象,转角要圆顺; 2.包边要贴紧包边筒,不能包空;
五.拉骨:
1.离边要均匀,不能忽大忽小;
2.驳口处要贴实,不能开隙,驳口胶要放正;
3.包骨料要贴紧骨心,不能出现断骨现象,遇到变形、扭曲的胶骨要截去; 4.拉骨要平直,不允许有波浪,转弯部位要对称、圆顺;
六.车饰片、装袋:
1.纸口要均匀;
2.要放正、放准位置,遮盖针孔;
3.装袋要对准中呃、对称点,围条不能硬拉对呃,要自然对呃对点,袋型要四正;
七.五金扣类:
1.颜色是否变坏及生锈、变形、明显刮花,披锋、刮手的现象; 2.钉装是否牢固、水平、端正;
八.塑胶扣类:
1.颜色是否有色差,质量要好;
2.位置是否准确、端正,外观要整齐,不能起角、刮手。
七.缝制不良用语及原因
1、针距超差——缝制时没有按工艺要求严格调整针距。
2、跳针——由于机械故障,间断性出现。
3、脱线——起、落针时没打回针;或严重浮线造成。
4、漏针——因疏忽大意漏缝;贴缝时下坎。
5、毛泄——拷边机出故障或漏拷;折光毛边时不严密,挖袋技术不过关,袋角毛泄。6.隐形拉链外露 ——缝制拉链时压脚未靠紧拉链。
7、浮面线——梭皮罗丝太松,或压线板太紧。
8、浮底线——压线板太松,或梭皮罗丝紧。
9、止口反吐——缝制技术差,没有按照工艺要求吐止口。
10、反翘——面子过紧;或缝制时面子放在上面造成。
11、起皱——没有按照缝件的厚薄调换针线;或缝合件有长短。
12、起绺纽——由于技术不过关缝纽了;缝合件不吻合。
13、双轨——缉单明线,断线后,接缝线时不在原线迹上;缝制贴件下坎后,补线时造成两条线迹。
14、双线不平行——由于技术不过关;或操作马虎造成双线宽窄不匀。
15、不顺直——缝位吃得多少不匀造成止口不顺直;技术差缉明线弯曲。
16、不平服——面里缝件没有理顺摸平;缝件不吻合;上下片松紧不一。
17、不方正——袋角、袋底、摆角、方领没有按90度缝制。
18、不圆顺——圆领、圆袋角、圆袖头、西服圆摆,由于缝制技术不过关出现细小楞角。
19、不对称——由于技术差或操作马虎,必须对称的部位有长短、高低、肥瘦、宽窄等误差。20、吃势不匀——绱袖时在袖山部位由于吃势不均匀,造成袖山圆胖,或有细褶。
21、绱位歪斜——绱袖、绱领、定位点少于三个或定位不准。
22、对条、对格不准——裁剪时没有留清楚剪口位;或排料时没有严格对准条格;缝制时马虎,没有对准条格。
23、上坎、下坎——缝纫技术低或操作马虎,没有做到缉线始终在缝口一边。
24、外露——裁剪时没有清除布边;返工时没有掩盖拆孔。
25、领角起豆——缝制技术低;领角缝位清剪不合要求;折翻工艺不合要求;没有经过领角定型机压形。
26、零配件位置不准——缝制时没有按样衣或工艺单缝钉零配件。
27、唛牌错位——主唛、洗水唛没有按样衣或工艺单要求缝钉。
三、污迹
28、笔迹——违反规定使用钢笔、圆珠笔编裁片号、工号、检验号。
29、油渍——缝制时机器漏油;在车间吃油食物。30、粉迹——裁剪时没有清除划粉痕迹;缝制时用划粉定位造成。
31、印迹——裁剪时没有剪除布头印迹。
32、脏迹——生产环境不洁净,缝件堆放在地上;缝件转移时沾染;操作工上岗前没有洗手。
33、水印——色布缝件沾水裉色斑迹。
34、锈迹——金属钮扣,拉链,搭扣质量差生锈后沾在缝件上。
四、整烫
35、烫焦变色——烫斗温度太高,使织物烫焦变色(特别是化纤织物)
36、死迹——烫面没有摸平,烫出不可回复的折迹。
37、漏烫——工作马虎,大面积没有过烫。
五、线头
38、死线头——后整理修剪不净。
39、活线头——修剪后的线头粘在成衣上,没有清除。
六、其它
40、倒顺毛——裁剪排料差错;缝制小件与大件毛向不一致。
41、做反布面——缝纫工不会识别正反面,使布面做反。
42、裁片同向——对称的裁片,由于裁剪排料差错,裁成一种方向。
43、疵点超差——面料疵点多,排料时没有剔除,造成重要部位有疵点,次要部位的疵点超过允许数量。
44、扣位不准——扣位板出现高低或扣档不匀等差错。
45、扣眼歪斜——锁眼工操作马虎,没有摆正衣片,造成扣眼横不平,坚不直。
46、色差——面料质量差,裁剪时搭包,编号出差错,缝制时对错编号,有质量色差没有换片。
47、破损——剪修线头,返工拆线和洗水时不慎造成。
48、脱胶——粘合衬质量不好;粘合时温度不够或压力不够,时间不够。
59、起泡——粘合衬质量不好;烫板不平或没有垫烫毯。
50、渗胶——粘合衬质量不好;粘胶有黄色,烫斗温度过高,使面料泛黄。
51、钉扣不牢——钉扣机出现故障造成。
52、四合扣松紧不宜——四合扣质量造成。
53、衣、袋规格不符——包装工操作马虎,将成衣装错包装塑料袋。
5.理发器检测标准 篇五
一、概述:
简述HC201大电剪的基本情况,供客户或其它需要者参考,以便更好地了解该产品。
二、性能参数: 1)功率:10±20%W
2)工作电压:230V
3)频率: 50Hz
三、尺寸及重量:
1)整机尺寸
长175.8×宽69.3×高52mm
2)重量: 485g±15%
四、电路原理图:
五、特性要求:
(一)、常规标准: 1.
噪音测试: 在环境噪音低于45dB下,距整机100mm远,开机噪音应低于70dB 2.
转速测试:
转速: 6000±1000RPM 3.
刀片距标准: a)动刀片齿顶与定刀片齿顶距离在0.5~1.0mm之间;b)动刀片运动到最大极限时,动刀片与定刀片边距应大于0.5mm;c)刀片摆幅不能小于1.5齿.4.
温度标准:(在室温25ºC, 20分钟时)a)线圈温度不得高于100ºC;b)刀片温度不得高于50ºC;c)塑胶温度不得高于60ºC.5.
电源线吊磅和转尾测试: a)吊磅:平齐电源线接头剪断,在离线套2CM处吊拉20磅重物一分钟,线芯不得缩入1.6mm,电源线不得拉出线套1.6mm.b)转尾: 在离线尾8英寸位置,吊拉1/4磅重物,转尾以入线轴来回转动180º.6000周期(10次/分钟)后,线芯断根不得超过10%电线不得拉出线套.6.
高压测试:
用铝铂纸将样机裹住,将样机接通3750V/0.5mA高压一分钟,对其外露部分进行高压测试,无任何漏电现象.7.
剪切力和剪切测试: a)剪切力: 水平剪切力大于0.8kg;b)剪切: 开机剪切10mm的假发不得夹发和不顺畅.8.
锁刀片测试:
将刀片锁死,接通电源,盖上二层芝士布,开机7 小时后无异常现象发生(起火、冒烟、熔胶、高压通过)9.
螺丝扭力测试: 面盖螺丝≥4Kgfcm, E片螺丝≥8Kgfcm, 刀片螺丝≥8Kgfcm 10.
跌机测试:
将样机从三英尺高以任意方向(最受力)跌落于地面30mm厚的木板三次,样机无异常现象发生。
(二)寿命测试: 1.
整机测试:
常开七个小时,无异常现象发生(起火、冒烟、熔胶、高压通过)2.
开关寿命测试:
正常开关测试不少于6000次,正常工作。
六、外观要求: 1.
外观不可以刮花,水纹,缩水现象。2.
胶件喷油表面无刮花,脱落现象。3.
所有丝印/移印的定体及图案,用柔布蘸75A%的洒精液擦15秒之后,丝/移印字体不能脱落及能够清晰看见。
七、认证要求:
6.石墨端面封严装置密封性检测装置 篇六
关键词:石墨,端面封严装置,密封性,检测
0 引言
封严是对转动部件和非转动部件间的泄漏进行控制。航空发动机封严的密封特性对于发动机性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直接决定发动机品质。石墨端面密封装置是航空发动机中较为理想的密封装置, 石墨封严的密封效果较好, 寿命长, 泄漏量小, 甚至完全不泄漏, 尤其是在高温、高压、高转速条件下仍能保证可靠的密封性能, 这是其他类型密封装置所不具备的。航空发动机在工作一个翻修间隔期后需要对机件进行检查修理, 石墨端面封严装置修理装配后总装配前需要进行气体密封试验检查以便对修理情况进行验证。
1 石墨端面封严装置结构、特性及工作原理
1.1 石墨端面封严装置结构介绍
石墨端面封严装置属于接触式机械封严装置的一种,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石墨端面封严静环, 主要材料为耐磨及润滑性良好的石墨, 它安装在外壳体内, 内部有波形弹簧、压板、密封圈。第二部分为端面密封动环, 它表面光滑, 热稳定性好, 耐磨能力强, 线膨胀系数小, 摩擦系数低, 组对性能好。第三部分为O型密封圈, 其作用是对径向配合面进行密封, 防止泄漏。
1.2 石墨端面封严装置特性
石墨端面封严装置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较长的使用寿命, 摩擦功率消耗低, 不损坏旋转轴外表面的特点。同时, 它对旋转轴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偏摆、偏斜等不敏感, 密封效果不会受以上因素的明显影响。
1.3 石墨端面封严装置工作原理
通过石墨端面封严静环内部的波形弹簧弹力保证密封端面的贴合, 二者产生摩擦运动, 依靠密封端面极高的平面度及粗糙度要求, 保证密封端面的接触面积, 从而实现转、静子间的密封。工作时密封端面间维持一个极薄的油膜可以避免端面间的干摩擦, 能够有效地降低密封端面地磨损程度, 延长使用寿命。
2 石墨端面封严装置修理后密封试验的必要性
航空发动机上使用的石墨端面封严装置, 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弹簧失效、石墨件结合面掉块、胶圈失效等故障, 这些故障都会引起石墨端面封严装置装机使用过程中出现密封失效的故障, 在装机前都需要通过一定的修理方法进行排除, 修理后需要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对于修理结果进行验证, 确定该石墨端面封严装置是否能够满足继续装机工作的需要。气体密封试验可以验证端面密封装置修理后工作的可靠性, 同时可以减少装机后出现故障反复拆装带来的成本增加。
3 气体密封试验夹具设计
3.1 气体密封试验具体要求
由于石墨端面封严装置安装到附件机匣功率输出端, 主要作用是对转动齿轮轴和壳体之间的油气进行封严, 根据附件机匣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 制定静态下气体密封试验参数要求见表1。按如下参数试验过程中压差稳定后开始记录泄漏量, 允许漏气, 数量不超过10个气泡, 不允许有水进入封严件。
3.2 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
结合该型石墨端面封严装置的工作原理及气体密封试验参数的具体要求, 设计了如图1的试验夹具, 下面对于具体情况进行介绍:
3.2.1 模拟石墨端面密封装置装配时的状态。
本次研究的夹具内设计了模拟齿轮轴轴径的圆柱用以安装端面封严动环;设计了模拟壳体堵盖的凹槽 (上面开有安装O型密封圈的凹槽) 用以安装石墨密封组件, 从而模拟石墨端面密封装置装配时的状态。
3.2.2 满足石墨端面密封装置装配过程的尺寸要求方案。
由于石墨端面密封装置是由石墨端面封严静环和端面封严动环组成的, 为保证石墨与旋转环能完全接触, 达到密封性要求, 需要在装配时保证石墨密封组件中的弹簧能够具有一定的压缩量, 从而在结合面之间产生一定的压力, 但弹簧在壳体内部, 无法检测。针对这个问题, 通过间接的控制石墨端面封严静环和端面封严动环装配后的高度来保证, 达到装配过程的尺寸要求。
3.2.3 分析气体密封试验参数和要求确定夹具最终的结构。
气体密封试验要求装配好的石墨端面封严静环连同端面封严动环组成的端面密封装置进行密封性实验, 用空气检查石墨环与端面封严动环结合面的密封性。根据气体密封试验要求, 本次研究设计的夹具在全密封的状态下, 在端面封严动环安装的圆柱上, 开了一个直径为4mm的通孔, 并在下方焊接了漏气管, 方便进行泄漏气体的观察和收集。
另外, 本夹具还考虑了石墨端面封严静环进行密封试验后分解的问题。在夹具上盖 (即安装石墨端面封严静环的上盖) 开三个圆形凹槽, 便于试验后, 使用顶具将石墨封严组件从上盖中顶出。这个方法在实际分解过程中应用效果较好, 防止了分解过程中石墨端面封严静环滑脱和使用冲击力进行分解造成的机件故障。
1-紧固螺钉;2-夹具上盖;3-石墨端面封严静环;4-O型密封圈;5-O型密封圈;6-O型密封圈;7-端面封严动环;8-下盖;9-漏气管.
4 试验程序及验证试验
4.1 试验程序
(1) 将石墨端面封严装置安装到夹具中, 用麂皮将石墨端面封严静环和端面封严动环接触面擦拭干净;
(2) 夹具上下盖安装到位后按对角拧紧的方式拧紧螺栓, 将夹具安装到试验器水槽上, 保证漏气管伸到水面下方30mm;
(3) 调整试验器气动开关, 向试验器供应干燥的压缩空气;
(4) 缓慢调整微调开关, 向石墨端面封严装置密封试验夹具内供气, 当表的读数在0.09±0.01MPa范围内时, 停止供气;
(5) 当压力稳定后, 用秒表计时5分钟, 同时观察并记录石墨端面封严装置密封试验夹具上漏气管内漏出的气泡数量;
(6) 试验结束, 断开试验器, 拆下石墨端面封严装置。
4.2 验证试验
气体密封试验用设备和夹具设计和制造后, 选取了10组石墨端面密封装置进行了气密试验验证, 具体试验结果见表2;并将石墨端面密封装置分别安装到附件机匣组件中, 进行组件液压密封试验 (具体试验要求见表3) 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表2试验数据, 试件1、3、4、6和不超标试件7, 装配到附件机匣组件上后, 进行液压试验检查, 试验结果不漏油符合规定要求。试件5、10, 装配到附件机匣组件上后, 进行液压试验检查, 试验结果是轻微渗油。试件2、8、9, 在附件机匣组件液压密封试验时也出现严重漏油现象。可以看出, 使用该试验夹具检查结论与附件机匣组件密封试验检查结果基本相同, 综上可以得出本次研究设计的气体密封试验夹具可以满足试验要求。
5 结论
(1) 气体密封试验夹具结构设计能够满足石墨端面密封装置气体密封试验要求, 结构合理, 操作简单。
(2) 经过对比试验, 使用气体密封试验对于检查石墨端面密封装置故障的方法可行、有效。
参考文献
[1]沈虹.航空发动机封严技术的发展[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2011 (4) :51-55.
[2]贺立峰.弹簧刚度对端面接触式机械密封振动的影响[J].润滑与密封, 2010 (6) :64-68.
7.欧盟电池检测标准介绍 篇七
IEC/EN 60086-1,2,3,4,5 原电池(组)/一次电池 IEC/EN 61960 锂电池 IEC/EN 62133 二次电池 IEC/EN 61951(-1,2) 二次镍镉、镍氢电池 IEC/EN 61808 二次镍氢纽扣电池 IEC/EN 61809 便携式二次电池 IEC/EN 61436 二次镍氢电池 IEC/EN 60285 二次镍镉电池 IEC/EN 61440 二次小型镍镉电芯 IEC/EN 61150 二次镍镉扣式电池 IEC/EN 60622 二次方形密封式镍镉电池 IEC/EN 60623 二次方形排气式镍镉电池 IEC/EN 61429 二次电池国际标识 IEC/EN 61959 便携式二次电池 IEC/EN 60982 铅酸电池 IEC/EN 60095-1,2,4 启动用铅酸蓄电池 IEC/EN 61056-1,2 便携式阀控铅酸蓄电池 IEC/EN 60896-11,2,21 固定式排气(阀控)铅酸蓄电池 IEC/EN 61982 电动道路车辆用二次电池 IEC/EN 60254 牵引用铅酸蓄电池 IEC62281 锂电池 BS 6290 固定式铅酸蓄电池英国 电池最新标准认证注意事项
8.化验员的检测标准 篇八
常测指标
1、酸值
是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质量(mgkOH/g),是油脂的精炼程度和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酸值高的油脂不宜储存,也不宜食用。
2、过氧化值
氢过氧化物是油脂初期氧化程度的标志,是判断油脂酸败和酸败程度的指标。氢过氧化物是油脂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作用所产生的,是油脂自动氧化的初级产物,具有高度活性,能够迅速地继续变化,分解为醛酮类和氧化物等致使油脂酸败变质。氢过氧化物对人体健康有害,是致癌物质,过氧化值高的油脂不宜食用。
3、熔点
棕榈油分提程度不同,熔点不同。毛棕榈油熔点通常为35-37度,即33度棕榈油,经过分提可以得到24度,44度,18度等不同熔点棕榈油。
4、碘值
是油样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于100克油脂发生加成反应所需要的碘的克数。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碘值越高。碘值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棕榈油的熔点,碘值越高、熔点越低。
5、色泽
植物油通常是呈现淡黄色或淡绿色等不同的色泽,这是由于胡萝卜素、叶绿素、叶黄素、维生素E的氧化物等脂溶性色素
存在所致。不同油料、不同加工方法的油脂具有不同的色泽。
植物油检测指标 主要的理化指标: 色泽 气味、滋味 透明度 酸值 过氧化值 碘值 熔点
水分及挥发物 杂质
特殊的理化指标: 棕榈油: 毛棕DOBI的测定 大豆油: 皂化值 不皂化物 含磷 残皂量 皂脚
植物油色泽鉴定法:
1、取澄清(或过滤)的试样注入比色槽中,达到距离比色槽口约5mm处
2、将比色槽置于比色计中
3、按规定固定黄色玻片色值
4、打开光源,移动红色片调色,直至玻片色与油样色完全相同为止
5、记下黄、红玻片号码的各自数值,即为被测油样的色泽
6、同时注明比色槽厚度(小槽25.4mm即1英寸,大槽133.4mm即51/4英寸)。
注意事项:
1.观色之前须保证油样是澄清透明的;
2.精炼棕榈油和一级大豆油的色泽一般呈10倍关系,即“黄Y”是“红R”的10倍;
3.精炼椰子油的色泽,“黄”与“红”一般不呈10倍关 系;
4.毛豆油观色时,黄一般可固定在35或30,毛棕榈油观色时,黄一般可固定在70或75。
植物油气味、滋味检测方法: 1.取少量试样于烧杯中 2.在电炉上加热到80度左右。
3.取下,边搅拌边闻气味,同时取适量稍冷后尝辨滋味 4.凡具有该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的为合格 5.不合格的应注明异味情况 1.植物油透明度检测方法 2.取一定量的试样于比色管中 3.移至光亮处或在比色管后衬以白纸
4.观察透明程度,记录观察结果 结果表示
以透明,微浊,混浊表示 酸值的检测:
1.称取均匀试样W于250ml锥形瓶中;
2.加入30~50ml中性异丙醇,溶解油样,加3滴酚酞指示剂
3.用0.05mol/L KOH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粉红色,30秒内不消失。
油品
样品称重量,W
精炼油
约15g~20g
毛油
约5g~10g
脂肪酸
约0.2g~0.5g 过氧化值的检测:
1.称取混匀油样W于250ml碘价瓶中;
2.加入氯仿-冰乙酸(2:3)混合液约30ml溶解试样,加1ml饱和碘化钾溶液,加塞,摇匀,置暗;
3.处静置3分钟;
4.加水50ml,摇匀后,用0.01m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淀粉指示剂1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同样步骤重复空白试验
估计过氧化值,样品重量
≤1
10g~15g
1~6
5g~10g
≥6
1g~5g 碘值的测定: 操作步骤
1.称取干燥过滤的试样W(准至0.0002g,称样量参见下表)注入洁净干燥的500ml碘价瓶中;
2.加20ml氯仿溶解试样,准确移入25ml韦氏液,加入10ml2.5%乙酸汞溶液,立即加塞,混匀后,在20±5℃条件下,置暗处静置3min;
3.到时立即加入20ml15%碘化钾溶液和100ml蒸馏水,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溶液呈浅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剂;
4.继续滴定至紫色消失为止,同时做空白试验。碘值(gI/100g)
样品重量(g)检测结果允许差 10左右(如椰子油)1.0000g-1.5000g
0.2 30~50(如硬44棕榈油)0.5000g-0.6000g
0.3 50~65左右(24棕榈油)
0.4000g-0.5000g 0.3 80~90(如橄榄油、茶籽油)0.3000g-0.3500g
0.5 100左右(如花生油)0.2500g-0.3000g
0.5 130左右(大豆油、葵花子油)0.2000g-0.2500g 0.5 180左右(亚麻籽油)0.1000g-0.1500g
0.8 棕榈油不同品种碘值 油品品种 碘值(gI/100g)F5度棕榈油 ≥68.5
F8度棕榈油(散装用)≥65-66
F8度棕榈油(小包装用)≥66 F10度棕榈油 ≥64.5 F12度棕榈油 ≥63 F14度棕榈油 ≥63 F18度棕榈油 ≥58.5-59 F23度棕榈油 ≥50-50.5 F24度棕榈油 ≥51 IV70棕榈油 ≥68.3-70 不同油品碘值国家标准 油品品种 碘值(gI/100g)大豆油 124-139 花生油 86-107 葵花籽油 118-141 菜籽油 94-126 棉籽油 100-115 米糠油 92-115 油茶籽油 83-89 玉米油 107-135 芝麻油 104-120 滑动熔点测定法
1、样品前处理:将清洁干燥的样品加热到高于其熔点10℃~20℃,维持15分钟;
2、取洁净干燥的毛细玻管3支,分别吸取试样达10mm高度(不得过长或过短);
3、用冰块使样品速冻;
4、放入烧杯中,在冰箱的冷冻室(-10℃~-15℃)中,放置1-2小时(具体参照下表);
5、到时取出,用橡皮筋将3只管紧扎在温度计上,使试样与水银球相平,将试样和温度计悬挂在事先备好的烧杯水浴中(水浴的初始温度要求比试样熔点低10~20℃),使水银球浸入水中正中间;
6、将烧杯置于电加热磁力搅拌器上加热,同时开动搅拌;
7、控制水温的上升速度,使其速度为每分钟约2℃,试样在熔化前发生软化现象(半透明状态,大约距离熔点8~10℃)时,控制水温的上升速度,使其速度为每分钟约0.5℃。试样熔点估计值(℃)冷冻时间(hr)水浴初始温度(℃)≤10 2
尽量接近0 10-18 2-4 22左右
10左右 30左右
1.5 15左右 35-40
0.5-1 20左右 50左右
0.5 25-30 水分及挥发物的检测
1.用已恒重过的称量皿,称重记为W0;
2.取混匀试样约10g(准确至0.0001g),记为W; 3.在105±2℃温度下烘120min,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W1;
4.每个样品均须做平行实验。
注意
在烘箱中,称量皿的盖子要打开,否则水分不易挥发出去; 出烘箱之前,称量皿的盖子须盖好,否则会发生倒吸现象,导致结果偏小甚至为负值。
油脂的附带成份、品种很多,对油脂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储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1、不溶性固体杂质:包括泥沙、饼粕残渣、金属、纤维等固体杂质;还包括在精炼过程中形成的不溶性物质,如油脚、皂脚、白土、催化剂及冷却结晶而析出的蜡脂等。
2、胶溶性杂质:主要是脂肪酸、甾醇、生育酚、磷脂、色素、维生素、棉酚、蜡、谷维素、黄曲霉毒素等。
3、挥发性杂质:包括水分、醇类、烃类溶剂、臭味组分等。
杂质的检测
1.称量皿及定量滤纸恒重,记为W0。
2.连接真空装置,将恒重的滤纸放在不锈钢漏斗上; 3.称取混匀试样10~20g(W)于烧杯中,加入20~25ml石油醚搅拌使试样溶解,倾入漏斗中;
4.用石油醚将烧杯中的杂质干净地洗入漏斗内,再用石油醚约30ml分三次抽洗杂质,(每次须完全抽干)洗至无油迹为止;
5.将带杂质的滤纸小心取下,放入恒重的称量皿中送入105±2℃烘箱中烘1小时,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记为W1。
毛棕DOBI的测定
1.将待测油样充分熔化并搅拌均匀后,称取0.1g(精确至0.0001g)于25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溶解并稀释定容。将该溶液倒入石英比色皿中,以纯的正己烷作为参比液,在分光光度计中分别检测其在446nm和269nm处的吸光度。
2.如果溶液浓度仍较大,则可用移液管移取2ml溶液置于10ml容量瓶中,稀释并定容。再以正己烷作为参比液,在分光光度计中分别检测其在446nm和269nm处的吸光度。如果DOBI过高,则可进一步稀释后检测。
皂化值的检测
1.称取混匀试样1g(W,准确至0.001g)于250ml蒸馏烧瓶中;
2.用移液管准确添加25ml KOH-甲醇,加3粒沸石,摇动; 3.同时准备空白;
4.连接回流冷凝管,煮沸回流2小时,至溶液不分层; 5.用10ml中性甲醇冲洗回流冷凝管;
6.添加20ml(空白40ml)中性甲醇,趁热用标准溶液HCL滴定至红色消失。
不皂化物的检测
1.称取混匀试样5g(W,准确至0.001g)于250ml蒸馏烧瓶中;
2.加50ml KOH乙醇溶液几粒沸石,连接冷凝管回流1小时至澄清透明后用100ml水,从顶部加入旋摇;
3.冷却后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100ml乙醚冲洗烧瓶,盖塞好振摇1min,静置分层,将下层皂化
4.液放入第二只分液漏斗中;
5.用100ml乙醚再提取2次(相同方法); 6.合并乙醚提取液,加水40ml轻轻旋摇;
7.用40ml 0.5mol/L氢氧化钾溶液和40ml水洗两次; 8.用水洗至加酚酞指示剂时不显红色为止; 9.将乙醚液转至恒重的烧瓶中W1;
10.用索氏抽提器回收乙醚,将残留物于105℃烘箱中1小时;
11.冷却称重,直至恒重为止;
12.将恒重后的残留物溶于30ml中性异丙醇中,用0.05mol/L KOH滴定至粉红色。
磷含量的检测
1.称取10g试样(准至0.001g)于坩埚中(如果试样磷脂含量比较大如毛豆油、毛菜油称样量要缩小,如称5g),加氧化锌0.5g;
2.在电炉上加热炭化后(炭化必须完全,无大量黑烟产生为 止),送入500~600℃的马弗炉中灼烧灰化2小时,至灰白色;
3.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热盐酸(1:1)10ml熔解灰份,并加热微沸5min;
4.将溶解液过滤移入100ml的容量瓶中,用热蒸馏水冲洗坩 埚和滤纸,冷却滤液至室温;
5.用50% KOH中和至出现浑浊,缓慢滴加盐酸(1:1)使氧
化锌沉淀全部溶解后,再滴2滴;
6.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处理液; 7.吸取10ml处理液于50ml比色管中;
8.加入0.015%硫酸联氨8.0ml,加2.0ml钼酸钠稀硫酸溶液,加塞,摇匀;
9.置于沸腾的水浴中加热1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 10.用水稀释至50ml充分摇匀;
11.同时做空白试验(除了不含试样外,其他部分相同); 12.10min后,在650nm下用1cm比色槽比色,电脑自动测定含磷量P 残皂量的检测
1.称取10g~20g左右(准确至0.01g)试样加入50ml溴酚蓝丙酮,振荡,若油中有皂则上层液为蓝色或绿色
2.用0.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30s不变蓝色或绿色为止。
皂脚的检测
1、取一恒重过的烧杯(100ml)称重,W0;
2、去皮后,称取混匀试样约1-3g(依据试样稠度来估计,稀的皂脚称样量大些)于烧杯中,称重W;
3、放入烘箱中烘干水份,约须2小时;
4、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W1;
5、从干燥器中取一恒重过的抽提瓶,称重W2;
6、加入适量丙酮浸泡,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将萃取液滤入抽提瓶中;
7、重复步骤6,直至丙酮萃取液基本呈无色;
8、将盛放丙酮萃取液的抽提瓶安装到抽提装置上,在80℃水浴中(水浴
锅提前适当时间打开升温)进行丙酮回收;
9、丙酮回收基本干净后,取出抽提瓶,关闭水浴锅;
10、用干净抹布擦除抽提外壁所附杂质后,放入烘箱,烘1小时后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11、冷至室温后,取出称重W3。
9.密封圈检测标准 篇九
1.1 制定理由和目的
低密度高压聚乙烯闭孔泡沫嵌缝板是一种具有独立闭孔气泡结构、复原率高、吸水率低、耐腐性好的新型填缝材料, 能很好地适应混凝土接缝的膨胀和收缩, 可使密封胶与混凝土接缝形成二面粘结, 保证接缝密封效果。近年来, 该材料已逐渐代替油浸木板、软木、橡胶、沥青混合料等传统嵌缝背衬材料, 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混凝土公路、高架桥梁、涵洞隧道、电力工程、地铁工程、港口、机场、水厂、水利堤坝、护坡及核电等混凝土工程的接缝中, 对提高我国混凝土接缝的工程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该类材料的快速发展相比, 产品的标准化工作显得有些滞后, 到目前为止, 我国还没有闭孔泡沫嵌缝板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使得国内所有使用该产品的工程, 甚至象南水北调这类国家重点工程, 在对该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检验时, 也只能参考相关规程及方法进行, 而不同技术文件要求的指标和试验方法又不尽相同, 给产品和工程的质量监督带来了很多不便。为有效地引导行业进步, 规范和促进行业科学持续发展, 保证产品及工程建设质量, 尽快制定该产品的行业标准就显得尤为必要。为此,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与河南永丽化工有限公司共同提出了制定《混凝土接缝密封嵌缝板》行业标准的申请。
1.2 任务来源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厅于2010年5月29日下达了工信厅科[2010]74号文, 《混凝土接缝密封嵌缝板》被列入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计划号为2010—0589T—JC, 由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等负责组织有关单位参加起草。
1.3 主要工作过程
1.3.1 调研情况
计划下达后, 编制组于2010年12月和2011年4月先后对石家庄、衡水和常州的混凝土接缝密封嵌缝板主要生产企业进行了调研, 就生产能力、技术装备、质量检验、新产品研发、应用情况、企业标准以及参考相关标准的适用性及工程特殊要求等情况作了较详细的了解和交流。在国内, 混凝土接缝密封嵌缝板生产企业的数量不多, 大多集中在河北省和江浙地区, 主要厂家的年生产能力均在3万m3以上, 有的可超过6万m3。南水北调工程是目前国内混凝土接缝密封嵌缝板用量最大的项目, 几个主要厂家分别是该工程不同标段的中标商。产品出厂检验主要依据企业标准, 工程对该产品的进场验收主要依据工程的设计要求, 不同的工程有不同的要求, 试验方法也没有统一的标准。2012年6月, 编制组对日本的有关企业进行了调研, 就聚乙烯泡沫嵌缝板在日本的生产、应用、规范要求及相关的试验方法作了认真交流, 对个别试验项目的具体试验细节进行了详细的研讨。编制组国内外的调研活动对该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
1.3.1. 1 国内情况
在国内, 过去采用的混凝土接缝材料有软木材料、紫铜片材、木材及聚苯模塑板, 因资源、性能等方面的原因, 现已逐步被合成发泡材料所取代。早在1986年, 石家庄启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就从日本三和化工株式会社引进全套生产技术进行发泡材料的生产, 并从事日本来料加工业务;1990年, 该公司与日本三和化工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公司, 采用一段发泡和二段发泡工艺生产不同密度的泡沫嵌缝板, 并可根据混凝土工程接缝不同的施工工艺和要求等具体情况, 进一步细化产品规格。
泡沫嵌缝板早期由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设计推广, 于1989年开始用于水利工程, 较早使用的工程有天津工农兵闸工程、北京二环路道桥工程、陕西万家寨水利工程 (包括主坝体、厂房、引水、排沙钢管的弹性垫层) 、天津引滦入津工程、黄河小浪底大坝工程、山峡工程、东深供水工程 (香港—深圳) 、山东胶东引水工程和河北张家口河道治理工程等。1993年起, 该材料开始在火力发电厂通风冷却塔的底板缝上使用, 后来逐步在市政工程的混凝土接缝中使用, 2000年以后该材料又更加广泛地应用在我国的核电站建设工程上。2005年, 我国市政工程施工规范中规定了该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 而后该材料逐步在市政工程的混凝土接缝中使用。随着军用和民用机场规范的实施, 该材料很快大量用于停机坪和跑道等的接缝工程, 诸如北京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上海虹桥和浦东机场等。2006年, 该材料开始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应用。到目前为止, 国内混凝土工程接缝普遍采用该材料作为嵌缝材料, 但是, 由于该材料还没有产品标准, 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仿制、劣质产品, 对工程的接缝密封质量和寿命造成了严重影响。
1.3.1. 2 国外情况
编制组了解到的国外主要的混凝土接缝密封嵌缝板生产厂家是日本三和化工株式会社, 该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各种塑料泡沫板, 根据使用要求不同, 材料发泡倍率也各不相同, 分别用于水利、土木建筑、包装、电器等行业。混凝土接缝密封嵌缝板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品种, 占日本建筑市场份额的60%以上, 使用领域遍及水利、公路、高铁、市政、桥梁、机场等。
1.3.1. 3 国内外标准情况
国内现行的混凝土接缝密封嵌缝板相关的标准和规程有JT/T 203—199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材料》、MH5006—2002《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GJB 1112A—2004《军用机场场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CECS 117:2000《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到目前为止, 南水北调引水项目是国内对嵌缝板材料用量最大、质量要求最高的工程, 该项目对嵌缝板也规定了相应的指标要求。不同的标准、规程及南水北调工程对项目的设置、指标要求及试验方法也不尽相同。国外相关的产品标准有ASTM D 5249—95 (06) 《在水泥和沥青混凝土接缝中与冷施工和热施工密封胶配套使用的背衬材料规范》, 试验方法标准有日本工业标准JIS K 6767: (1999) 2010《聚乙烯泡沫塑料试验方法》。
1.3.2 验证试验情况
1.3.2. 1 验证试验及项目
目前国内有关单位对嵌缝板的要求视工程、使用领域及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要求参考的试验方法也不统一。基于此种情况, 编制组原计划尽量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 6767: (1999) 2010, 可是该标准的适用范围包括泡沫塑料中的包装、汽车、医药、体育、日用等许多领域, 具体到混凝土接缝嵌缝板方面, 不是太合适。经研究, 针对国内不同的混凝土工程接缝, 此次验证试验的原则是对国内的水利、交通、航空等领域可能涉及的项目尽量全部开展, 有关可参考的试验方法也尽可能作对比试验, 为本标准最后的项目及试验方法选择提供有益的支持。
验证试验项目主要有表观密度、吸水率、压缩强度 (压缩5%、10%、25%、50%) 、复原率 (压缩50%) 、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挤出量、压缩永久变形、撕裂强度、弯曲荷载、加热尺寸稳定性、硬度 (Hc) 和压缩硬度。
1.3.2. 2 不同试验方法的验证试验对比
在确定的试验项目中, 有4个项目针对不同的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对比, 共进行了20余种的方法对比试验, 主要的验证试验对比情况如下。
1) 吸水率
试验过程中试件表面水分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比, 分别进行了试件吸水后采用酒精风干法和湿布擦试法对比试验;酒精风干法中, 又对风干时试件的横和竖不同放置方向进行了对比试验;试件竖向放置时不同风干时间的对比试验, 分别作了风干时间为5min、6 min、7 min、8 min和9 min的试验;参照日本企业常用的试件由水中或酒精中取出后, 经轻轻甩动后再进行风干的方法试验, 分别做了试件由水中取出轻甩再浸酒精后轻甩, 和由水中取出轻甩再浸酒精的方法。
经过对上述几种方法试验结果的误差分析比较, 考虑到与国内有关行业标准、规范的协调性, 本标准最终采用的吸水率试验方法为:试件浸水后, 取出甩动试件、酒精浸泡、竖向放置, Ⅰ型风干5 min, Ⅱ型风干8 min。
2) 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本次验证进行了不同尺寸哑铃试件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对比试验, 裁刀分别选用GB/T 6344—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中规定的1A型 (裁刀标距为40 mm, 平行部分宽度为10 mm) 和1型 (裁刀标距为50 mm, 平行部分宽度为10 mm) 。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 用1型裁刀的试件大多断裂在标线内, 1A型裁刀的试件断裂大多在标线外。因此, 本标准采用1型裁刀制样。
3) 压缩永久变形
本次验证试验分别按照GB/T 6669—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中规定的B法、C法和JIS K 6767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考虑到该项目没有恢复率对材料弹性特征的描述直观, 因此并没有列入本标准。
4) 压缩强度
压缩强度试验, 按照压缩幅度的不同进行试验对比, 分别进行了压缩5%、10%、25%、50%的试验。考虑到与相关标准及规程的协调性, 本标准采用压缩50%时的强度。
综合考虑国内嵌缝板的生产和应用情况, 结合本次验证试验及国内相关标准和规程的有关要求, 本标准对表观密度、吸水率、压缩强度 (压缩50%) 、复原率 (压缩50%) 、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挤出量项目的指标作了要求。
2 标准主要内容
2.1 标准名称
目前, 国内不同行业对该产品的称谓比较混乱, 有“泡沫板”、“接缝板”、“嵌缝板”等多种, 经综合考虑该材料的用途、功能、部位和外形等因素后, 认为“混凝土接缝密封嵌缝板”这个名称比较合适。
2.2 范围
本标准在范围中给出了产品的原料、工艺、用途及特点等。
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的4项国家标准均等同采用了有关ISO标准。
2.4 分类
由于该产品的用途很广, 根据其物理力学性能分为Ⅰ型和Ⅱ型。
2.5 技术要求
根据国内相关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 结合国内外的企业生产情况调研, 本标准技术要求除了外观和规格尺寸外, 对物理力学性能有7项要求。
2.5.1 外观
由于嵌缝板材平整度、切割面等对施工及嵌缝性能有一定影响, 因此仅对平整度等外观主要方面作了要求。
2.5.2 尺寸和允许偏差
结合嵌缝板材生产、运输、贮存及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 主要对常用的尺寸和允许偏差进行了要求, 其他尺寸及偏差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5.3 物理力学性能
2.5.3. 1 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与嵌缝板材的发泡倍率、原材料质量、填充材料及生产工艺等因素有关。根据验证试验数据并参考在建的南水北调工程相关要求和CECS117:2000的相关要求, 本标准规定Ⅰ型和Ⅱ型产品表观密度的允许范围分别为90~110 kg/m3和110~140 kg/m3。
2.5.3. 2 吸水率
该项目主要考核嵌缝板材的吸水情况, 吸水率的高低与材料的发泡倍率和闭孔率等指标有关, 若材料的吸水率太高, 会影响接缝密封的耐久性。根据验证试验数据并参考在建的南水北调工程相关要求, 本标准规定Ⅰ型和Ⅱ型产品的吸水率分别为≤2.0%和≤4.0%。
2.5.3. 3 压缩强度 (压缩50%)
该项目主要考核泡沫板材在一定变形情况下的抵抗压应力的能力。该指标不能太大, 否则, 板材太硬, 不能很好地随接缝伸缩变形而变形。根据验证试验数据, 并参考在建的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要求以及现行标准规范CECS 117:2000、JT/T 203—1995、MH5006—2002、GJB 1112A—2004的相关要求, 本标准规定压缩量为50%时的抗压强度Ⅰ型产品为0.2~0.5 MPa, Ⅱ型产品为0.4~0.8 MPa。
2.5.3. 4 复原率 (压缩50%)
该项目主要考核泡沫板材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一定变形, 当外力去除后的弹性复原情况。适当的弹性, 是嵌缝板保证接缝密封耐久性所必须的。良好的复原率, 可使嵌缝板材在接缝伸缩变形的情况下持续保持与基材的良好接触, 提高接缝密封的耐久性。根据验证试验数据并参考JT/T 203—1995、MH5006—2002、GJB 1112A—2004等相关要求, 本标准对Ⅰ型和Ⅱ型产品的复原率 (厚度变化) 要求均为≥90%。
2.5.3. 5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该项目属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 可考察材料的匀质性。若嵌缝板材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相对较小, 当基材沿接缝纵向发生位移时, 板材容易断裂, 影响接缝密封的耐久性。根据验证试验数据, 参考在建的南水北调工程相关要求和CECS 117:2000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Ⅰ型产品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0.8 MPa和≥80%, Ⅱ型产品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0 MPa和≥100%。
2.5.3. 6 挤出量 (压缩50%)
该项目是考核嵌缝板材在三面约束时受压状态下的外凸现象。本标准对Ⅰ型和Ⅱ型产品的挤出性要求均为≤5 mm。
3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目前没有收集到与混凝土接缝密封嵌缝板相关的国际标准, 只查到ASTM D 5249—95 (2006) 《在水泥和沥青混凝土接缝中与冷施工和热施工密封胶配套使用的背衬材料规范》。本标准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对比情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与美国标准ASTM D 5249—95 (2006) 相比, 本标准规定的混凝土接缝密封嵌缝板项目更多、更具体、针对性更强, 指标要求也更严, 而美国标准的适用范围较宽, 对具体的项目要求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