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学习故事图文

2024-08-19

大班幼儿学习故事图文(共8篇)

1.大班幼儿学习故事图文 篇一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nursery and kindergarten buildings JGJ 39-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079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39-2016,自2016年1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8、4.1.3、4.1.9、4.1.12、6.3.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87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4月20日 新规范全文如下(新旧对比 1 总 则

1.0.1 为保证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质量,使建筑设计满足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美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

1.0.3 幼儿园的规模应符合表1.0.3-1的规定,托儿所、幼儿园的每班人数宜符合表1.0.3-2的规定。

表1.0.3-1 幼儿园的规模

规模 班数(班 小型 1~4 中型 5~9 大型 10~12 原规范: 第 1.0.3 条 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一、幼儿园的规模(包括托、幼合建的分为: 大型:10 个班至 12 个班。中型:6 个班至 9 个班。小型:5 个班以下。

表1.0.3-2 托儿所、幼儿园的每班人数 名称

班别 人数(人 托儿所 乳儿班 10~15 托儿班 小、中班 15~20 大班 21~25 幼儿园 小班

20~25 中班 26~30 大班 31~35 原规范: 第 1.0.3 条 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三、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

1.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儿小、中班 15~20 人,托儿大班 21~25 人。(原规范乳儿班与幼儿班人数一致

1.0.4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 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2 保证幼儿、教师及工作人员的环境安全,并具备防灾能力;3 符合节约土地、能源,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1.0.5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基地和总平面 3.1 基地

3.1.1 托儿所、幼儿园建设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3.1.2 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建设在日照充足、交通方便、场地平整、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段;2 不应置于易发生自然地质灾害的地段;3 与易发生危险的建筑物、仓库、储罐、可燃物品和材料堆场等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 不应与大型公共娱乐场所、商场、批发市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相毗邻;5 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园内不应有高压输电线、燃气、输油管道主干道等穿过。3.1.3 托儿所、幼儿园的服务半径宜为300m~500m。3.2 总平面

3.2.1 托儿所、幼儿园的总平面设计应包括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管网综合等设计。总平面布置应包括建筑物、室外活动场地、绿化、道路布置等内容,设计应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3.2.2 三个班及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独立设置。两个班及以下时,可与居住建筑合建,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幼儿生活用房应设在居住建筑的底层;2 应设独立出入口,并应与其他建筑部分采取隔离措施;3 出入口处应设置人员安全集散和车辆停靠的空间;4 应设独立的室外活动场地,场地周围应采取隔离措施;5 室外活动场地范围内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措施。原规范: 第 2.1.1 条四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3.2.3 托儿所、幼儿园应设室外活动场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班应设专用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不宜小于60㎡,各班活动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原规范: 第 2.2.3 条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60 ㎡。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应设全园共用活动场地,人均面积不应小于2㎡;(原规范没有规定 3 地面应平整、防滑、无障碍、无尖锐突出物,并宜采用软质地坪;4 共用活动场地应设置游戏器具、沙坑、30m跑道、洗手池等,宜设戏水池,储水深度不应超过0.30m;游戏器具下面及周围应设软质铺装;5 室外活动场地应有1/2以上的面积在标准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原规范没有规定

3.2.4 托儿所、幼儿园场地内绿地率不应小于30%,宜设置集中绿化用地。绿地内不应种植有毒、带刺、有飞絮、病虫害多、有刺激性的植物。

3.2.5 托儿所、幼儿园在供应区内宜设杂物院,并应与其他部分相隔离。杂物院应有单独的对外出入口。

3.2.6 托儿所、幼儿园基地周围应设围护设施,围护设施应安全、美观,并应防止幼儿穿过和攀爬。在出入口处应设大门和警卫室,警卫室对外应有良好的视野。(原规范没有规定

3.2.7 托儿所、幼儿园出入口不应直接设置在城市干道一侧;其出入口应设置供车辆和人员停留的场地,且不应影响城市道路交通。

3.2.8 托儿所、幼儿园的幼儿生活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朝向,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3h。

3.2.9 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的幼儿生活用房不宜朝西向;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遮阳措施。建筑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由幼儿生活用房、服务管理用房和供应用房等部分组成。

4.1.2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宜按幼儿生活单元组合方法进行设计,各班幼儿生活单元应保持使用的相对独立性。

4.1.3 托儿所、幼儿园中的幼儿生活用房不应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且不应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托儿所部分应布置在一层。

4.1.4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造型和室内设计应符合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4.1.5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的窗台面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60m;2 当窗台面距楼地面高度低于0.9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高度应由楼地面起计算,不应低于0.90m;(原规范没有规定 窗距离楼地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80m的部分,不应设内悬窗和内平开窗扇;4 外窗开启扇均应设纱窗。原规范: 第 3.7.3 条外窗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活动室、音体活动室的窗台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 0.60m。楼层无室外阳台时,应设护栏。距地面 1.30m 内不应设平开窗。

4.1.6活动室、寝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幼儿使用的房间应设双扇平开门,门净宽不应小于1.20m。

4.1.7 严寒和寒冷地区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外门应设门斗。4.1.8 幼儿出入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距离地面1.20m以下部分,当使用玻璃材料时,应采用安全玻璃;2 距离地面0.60m处宜加设幼儿专用拉手;原规范: 第 3.7.2 条严寒、寒冷地区主体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应设挡风门斗,其双层门中心距离不应小于 1.6m。幼儿

经常出入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距地0.60~1.20m 高度内,不应装易碎玻璃。

二、在距地 0.70m 处,宜加设幼儿专用拉手。3 门的双面均应平滑、无棱角;4 门下不应设门槛;5 不应设置旋转门、弹簧门、推拉门,不宜设金属门;6 活动室、寝室、多功能活动室的门均应向人员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门扇不应妨碍走道疏散通行;(原规范没有规定 门上应设观察窗,观察窗应安装安全玻璃。(原规范没有规定

4.1.9 托儿所、幼儿园的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阳台、上人屋面、平台、看台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防护栏杆水平承载能力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从地面计算,且净高不应小于

1.10m。防护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幼儿攀登和穿过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离不应大于0.11m。

原规范: 第 3.7.4 条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 1.20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护栏宜采用垂直线饰,其净空距离不应大于 0.11m。

4.1.10 距离地面高度1.30m以下,幼儿经常接触的室内外墙面,宜采用光滑易清洁的材料;墙角、窗台、暖气罩、窗口竖边等阳角处应做成圆角。

4.1.11 楼梯、扶手和踏步等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梯间应有直接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原规范没有规定 2 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应在梯段两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宜为0.60m;3 供幼儿使用的楼梯踏步高度宜为0.13m,宽度宜为0.26m;4 严寒地区不应设置室外楼梯;原规范: 第 3.6.5 条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0m。

三、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 0.15m,宽度不应小于 0.26。

四、在严寒、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安全疏散楼梯,应有防滑措施。5幼儿使用的楼梯不应采用扇形、螺旋形踏步;(原规范没有规定 6 楼梯踏步面应采用防滑材料;7楼梯间在首层应直通室外。(原规范没有规定

4.1.12 幼儿使用的楼梯,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幼儿攀滑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爬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原规范: 第 3.6.5 条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 0.11m。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 0.20m 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4.1.13 幼儿经常通行和安全疏散的走道不应设有台阶,当有高差时,应设置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疏散走道的墙面距地面2m 以下不应设有壁柱、管道、消火栓箱、灭火器、广告牌等突出物。(原规范没有规定

4.1.14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走廊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4.1.14的规定。表4.1.14 走廊最小净宽度(m 房间名称 走廊布置

中间走廊单面走廊或外廊 生活用房 2.4 1.8

服务、供应用房 1.5 1.3 原规范: 第 3.6.3条主体建筑走廊净宽度不应小于表 3.6.3 的规定。走廊最小净宽度m 表 3.6.3 双面布房单面布房或外廊 生活用房 1.8 1.5 服务供应用房 1.5 1.3 4.1.15 建筑室外出入口应设雨篷,雨篷挑出长度宜超过首级踏步0.50m以上。(原规范没有规定

4.1.16出入口台阶高度超过0.30m,并侧面临空时,应设置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净高不应低于1.05m。(原规范没有规定 4.1.17 活动室、寝室、乳儿室、多功能活动室的室内最小净高不应低于表4.1.17的规定。

表4.1.17 室内最小净高(m 房间名称净高

活动室、寝室、乳儿室 3.0 多功能活动室 3.9 原规范: 第 3.1.5条生活用房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表 3.1.5 的规定。生活用房室内最低净高(m

表 3.1.5 房间名称净高

活动室、寝室、乳儿室 2.80 音体活动室 3.60 4.1.18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

4.2 托儿所生活用房(原规范没有规定

4.2.1 托儿所应包括托儿班和乳儿班,托儿班宜接纳2周岁~3周岁的幼儿,乳儿班宜接纳2周岁以下幼儿。

4.2.2 托儿班生活用房的使用面积及要求应与幼儿园生活用房相同。4.2.3 乳儿班房间的设置和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4.2.3的规定。表4.2.3 乳儿班每班房间最小使用面积(㎡ 房间名称使用面积 乳儿室50 喂奶室15 配乳室8 卫生间10 储藏室8 4.2.4 每个托儿班和乳儿班的生活用房均应为每班独立使用的生活单元。当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建时,托儿所生活部分应单独分区,并应设单独出入口。

4.2.5 喂奶室、配乳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喂奶室、配乳室应临近乳儿室,喂奶室应靠近对外出入口;2 喂奶室、配乳室应设洗涤盆,配乳室应有加热设施,当使用有污染性燃料时,应有独立的通风、排烟系统。

4.2.6 乳儿班卫生间至少应设洗涤池2个、污水池1个、保育人员厕位1个。4.3 幼儿园生活用房

4.3.1 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由幼儿生活单元和公共活动用房组成。

4.3.2 幼儿生活单元应设置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衣帽储藏间等基本空间。4.3.3 幼儿园生活单元房间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应小于表4.3.3的规定,当活动室与寝室合用时,其房间最小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0㎡。

表4.3.3 幼儿生活单元房间的最小使用面积(m2 房间名称房间最小使用面积 活动室70 寝室60 卫生间 厕所12 盥洗室8衣帽储藏间9 原规范: 表 3.2.1

规模 房间名称

大型中型小型备注

活动室505050指每班面积寝室505050指每班面积卫生间151515指每班面积衣帽贮藏室999指每班面积

音体活动室15012090指全园共用 面积

4.3.4 单侧采光的活动室进深不宜大于6.60m。

4.3.5 活动室宜设阳台或室外活动平台,且不应影响幼儿生活用房的日照。4.3.6 同一个班的活动室与寝室应设置在同一楼层内。(原规范没有规定 4.3.7活动室、寝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幼儿使用的房间应做暖性、有弹性的地面,儿童使用的通道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

4.3.8 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室内墙面应具有展示教材、作品和空间布置的条件。

4.3.9 寝室应保证每一幼儿设置一张床铺的空间,不应布置双层床。床位侧面或端部距外墙距离不应小于0.60m。

4.3.10 卫生间应由厕所、盥洗室组成,并宜分间或分隔设置。无外窗的卫生间,应设置防止回流的机械通风设施。

原规范: 第 3.2.4 条幼儿卫生间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卫生间应临近活动室和寝室,厕所和盥洗应分间或分隔,并应有直接的自然通风。

4.3.11 每班卫生间的卫生设备数量不应少于表4.3.11的规定,且女厕大便器不应少于4个,男厕大便器不应少于2个。

表4.3.11 每班卫生间卫生设备的最少数量

污水池(个大便器(个小便器(沟槽(个或位盥洗台(水龙头,个 1646 原规范: 表 3.2.5 污水池(个大便器或沟槽(个或位 小便槽(位 盥洗台(水龙头、个 淋浴(位 1446~82 4.3.12 卫生间应临近活动室或寝室,且开门不宜直对寝室或活动室。盥洗室与厕所之间应有良好的视线贯通。

4.3.13 卫生间所有设施的配置、形式、尺寸均应符合幼儿人体尺度和卫生防疫的要求。卫生洁具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盥洗池距地面的高度宜为0.50m~0.55m,宽度宜为0.40m~0.45m,水龙头的间距宜为0.55m~0.60m;原规范: 第 3.2.4 条幼儿卫生间应满足下列规定:

二、盥洗池的高度为 0.50~0.55m,宽度为 0.40~0.45m,水龙头的间距为0.35~0.4m。大便器宜采用蹲式便器,大便器或小便槽均应设隔板,隔板处应加设幼儿扶手。厕位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0.70m×0.80m(宽×深,沟槽式的宽度宜为0.16m~0.18m,坐式便器的高度宜为0.25m~0.30m。

原规范: 第 3.2.4 条幼儿卫生间应满足下列规定:

三、无论采用沟槽式或坐蹲式大便器均应有 1.2m 高的架空隔板,并加设幼儿扶手。每个厕位的平面尺寸为0.80m×0.70m,沟槽式的槽宽为

0.16~0.18m,坐式便器高度为 0.25~0.30m。

4.3.14 厕所、盥洗室、淋浴室地面不应设台阶,地面应防滑和易于清洗。(原规范没有规定

4.3.15 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幼儿生活单元内宜设淋浴室;寄宿制幼儿生活单元内应设置淋浴室,并应独立设置。

4.3.16 封闭的衣帽储藏室宜设通风设施。(原规范没有规定

4.3.17 多功能活动室的位置宜临近幼儿生活单元,单独设置时宜与主体建筑用连廊连通,连廊应做雨篷,严寒和寒冷地区应做封闭连廊。

4.4 服务管理用房

4.4.1 服务管理用房应包括晨检室(厅、保健观察室、教师值班室、警卫室、储藏室、园长室、财务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教具制作室等房间,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4.4.1的规定。

表4.4.1 服务管理用房的最小使用面积(㎡ 房间名称规模 小型中型大型 晨检室(厅101015 报建观察室121215 教师值班室101010 警卫室101010 储藏室151824 园长室151518 财务室151518 教师办公室181824 会议室242430 教具制作室181824 注:1 晨检室(厅可设置在门厅内;

原规范: 第 3.4.3 条晨检室宜设在建筑物的主出入口处。2 教师值班室仅全日制幼儿园设置。(原规范没有规定

4.4.2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设门厅,门厅内宜附设收发、晨检、展示等功能空间。(原规范没有规定

4.4.3 晨检室(厅应设在建筑物的主入口处,并应靠近保健观察室。原规范: 第 3.4.3 条晨检室宜设在建筑物的主出入口处。4.4.4 保健观察室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有一张幼儿床的空间;2 应与幼儿生活用房有适当的距离,并应与幼儿活动路线分开;3宜设单独出入口;4 应设给水、排水设施;5应设独立的厕所,厕所内应设幼儿专用蹲位和洗手盆。4.4.5 教职工的卫生间、淋浴室应单独设置,不应与幼儿合用。4.5 供应用房

4.5.1 供应用房应包括厨房、消毒室、洗衣间、开水间、车库等房间,厨房应自成一区,并与幼儿活动用房应有一定距离。(车库为新加内容

4.5.2 厨房应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和现行行业标准《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的规定。

4.5.3 厨房加工间室内净高不应低于3.0m。(原规范没有规定

4.5.4 厨房室内墙面、隔断及各种工作台、水池等设施的表面应采用无毒、无污染、光滑和易清洁的材料;墙面阴角宜做弧形;地面应防滑,并应设排水设施。

4.5.5 当托儿所、幼儿园建筑为二层及以上时,应设提升食梯。食梯呼叫按钮距地面高度应大于1.70m。

4.5.6 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设置集中洗衣房。

4.5.7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设玩具、图书、衣被等物品专用消毒间。4.5.8 当托儿所、幼儿园场地内设汽车库时,汽车库应与儿童活动区域分开,应设置单独的车道和出入口,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和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的规定。(原规范没有规定 室内环境 5.1 采光

5.1.1 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服务管理用房和供应用房中的各类房间均应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其采光系数最低值及窗地面积比应符合表5.1.1的规定。

表5.1.1 采光系数最低值和窗地面积比 房间名称采光系数最低值(%窗地面积比 活动室、寝室、乳儿室、多功能活动室 2.01:5.0 保健观察室 2.01:5.0 办公室、辅助用房 2.01:5.0

楼梯间、走廊 1.0—— 原规范: 表 3.1.8 房间名称窗地面积比

音体活动室、活动室、乳儿室1/5 寝室、喂奶室、医务保健室、隔离室1/6 其它房间1/8 5.1.2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采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有关规定。

5.2 隔声、噪声控制

5.2.1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应符合表5.2.1的规定。表5.2.1 室内允许噪声级 房间名称允许噪声级(A声级,dB 活动室、寝室、乳儿室≤45

多功能活动室、办公室、保健观察室≤50 原规范: 第 3.1.9 条音体活动室、活动室、寝室、隔离室等房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不 应大于50dB,间隔墙及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 RW 不应小于40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应大于 75dB。

5.2.2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主要房间的空气声隔声标准应符合表5.2.2的规定。表5.2.2 空气声隔声标准

房间名称空气声隔声标准(计权隔声 量(dB 楼板撞击声隔声单值评价量(dB 活动室、寝室、乳儿室、保健观 察室与相邻房间之间 ≥50≤65

多功能活动室与相邻房间之间≥45≤75 原规范: 第 3.1.9 条音体活动室、活动室、寝室、隔离室等房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不 应大于50dB,间隔墙及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 RW 不应小于40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应大于 75dB。

5.2.3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环境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的有关规定。

5.3 空气质量

5.3.1 托儿所、幼儿园的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的有关规定。

5.3.2 托儿所、幼儿园的幼儿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其通风口面积不应小于房间地板面积的1/20。夏热冬冷、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幼儿用房应采取有效的通风设施。

5.3.3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和室内设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有关规定。建筑设备 6.1 给水排水

6.1.1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设置给水排水系统,且设备选型和系统配置应适合幼儿需要。用水量标准、系统选择和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的规定。

6.1.2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给水系统的引入管上应设置水表。水表宜设置在室内便于抄表位置;在夏热冬冷地区及严寒地区,当水表设置于室外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胀破坏措施。

6.1.3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给水系统的压力应满足给水用水点配水器具的最低工作压力要求。当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系统增压给水设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设有二次供水设施时,供水设施不应对水质产生污染;2 当设置水箱时,应设置消毒设备,并宜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3 加压水泵应选用低噪声节能型产品,加压泵组及泵房应采取减振防噪措施。6.1.4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给水系统入户管的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当水压大于0.35MPa时,应设置减压设施。

6.1.5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宜设置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也可采用分散制备热水或预留安装热水供应设施的条件。当设置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时,应采用混合水箱单管供应定温热水系统。

6.1.6 盥洗室、淋浴室、厕所、公共洗衣房应设置地漏,其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洗衣机排水应设置专用地漏或洗衣机排水存水弯。6.1.7 便池宜设置感应冲洗装置。

6.1.8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内单独设置的清扫间、消毒间应配备给水和排水设施。

6.1.9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厨房的含油污水,应经除油装置处理后再排入户外污水管道。

6.1.10 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气体系统灭火设计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标准的规定。当设置消火栓灭火设施时,消防立管阀门布置应避免幼儿碰撞,并应将消火栓箱暗装设置。单独配置的灭火器箱应设置在不妨碍通行处。

6.1.11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设置饮用水开水炉,宜采用电开水炉。开水炉应设置在专用房间内,并应设置防止幼儿接触的保护措施。

6.1.12 绿地可设置洒水栓,运动场地应设置排水设施。6.2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6.2.1 具备条件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供暖系统宜纳入区域集中供热管网,具备利用可再生能源条件且经技术经济合理时,应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为供暖热源。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的规定时,可采用电供暖方式。

6.2.2 采用低温地面辐射供暖方式时,地面表面温度不应超过28℃。

6.2.3 严寒与寒冷地区应设置集中供暖设施,并宜采用热水集中供暖系统;夏热冬冷地区宜设置集中供暖设施;对于其他区域,冬季有较高室温要求的房间宜设置单元式供暖装置。

6.2.4 用于供暖系统总体调节和检修的设施,应设置于幼儿活动室和寝室之外。6.2.5 当采用散热器供暖时,散热器应暗装。6.2.6 当采用电采暖时,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6.2.7 供暖系统应设置热计量装置,并应实现分室控温。

6.2.8 乡村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宜就地取材,采用可靠的能源形式供暖,并应保障环境安全。

6.2.9 托儿所、幼儿园房间的供暖设计温度宜符合表6.2.9的规定。表6.2.9 托儿所、幼儿园房间的供暖设计温度房间名称室内设计温度(℃ 活动室、寝室、乳儿室、保健观察室、配奶室、晨检室(厅、办公室 20 乳儿室24 盥洗室、厕所22 门厅、走廊、楼梯间、厨房16 洗衣房18 淋浴室、更衣室25 原规范:

表 4.2.4 房间名称室内计算温度(℃

每小时换气次数

音体活动室、活动室、寝室、乳儿室、办公室、喂奶室、医务保健室、隔离室 20 1.5 卫生间223浴室、更衣室25 1.5厨房163 洗衣房185 走廊16——

6.2.10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与其他建筑共用集中供暖热源时,宜设置过渡季供暖设施。

6.2.11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通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优先采用有组织自然通风设施;2 当采用换气次数确定室内通风量时,房间的换气次数不应低于表6.2.11-1的规定;3 采用机械通风或空调房间,人员所需新风量应不小于表6.2.11-2的规定。表6.2.11-1 房间的换气次数 房间名称换气次数(次/h

活动室3 寝室3 厕所10 多功能活动室3 原规范: 表 4.2.4 房间名称室内计算温度(℃

每小时换气次数

音体活动室、活动室、寝室、乳儿室、办公室、喂奶室、医务保健室、隔离室 20 1.5 卫生间223浴室、更衣室25 1.5厨房163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洗衣房 走廊 18 16 5 —— 表 6.2.11-2 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原规范没有规定)房间名称 活动室 寝室 保健观察室 多功能活动室 新风量[ m³/(h·人)] 20 20 38 20 6.2.12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公共厨房、公共淋浴室、无外窗卫生间等,宜设置有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通风竖井,并应安装机械排风装置。6.2.13 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当夏季依靠开窗不能实现基本热舒适要求,且幼儿活动室、寝室等房间不设置 空调设施时,幼儿活动室、寝室等房间宜安装具有防护网且可变风向的吸顶式电风扇。6.2.14 最热月平均室外气温大于和等于 25℃地区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宜设

置空调设备或预留安装空调设备的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原规范没有规定)1 空调房间室内设计参数应符合表 6.2.14 的规定; 表 6.2.14 空调房间室内设计参数 参数 温度(℃)活动室、寝室、喂奶室、保 健观察室、配奶室、晨检室(厅)、办公室 乳儿室 风速(v)(m/s)相对湿度(%)24 0.10≤v≤0.20 30~60 25 0.15≤v≤0.30 40~60 20 25 冬季 夏季 2 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或集中新风系统时,应设置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和供风管系统清洗、消毒用的可开闭窗口; 3 当采用分散空调方式时,应设置保证室内新风量满足国家现行卫生标准的装置。6.2.15 设置非集中空调设备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对空调室外机的位置统一设计。空调设备的冷凝水应有组织排放。空调室外机应安装 在室外地面或通道地面 2.0m 以上,且幼儿无法接触的位置。6.2.16 防排烟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标准的规定,当需要设置送风口、排风口时,风口底边距地面应大于 1.5m。6.3 建筑电气 6.3.1 活动室、寝室、图书室、美工室等幼儿用房宜采用细管径直管形三基色荧光灯,配用电子镇流器,也可采用防频闪性能好的其他节能 光源,不宜采用裸管荧光灯灯具;保健观察室、办公室等可采用细管径直管形三基色荧光灯,配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或采用其 他节能光源。寄宿制幼儿园的寝室宜设置夜间巡视照明设施。6.3.2 活动室、寝室、幼儿卫生间等幼儿用房宜设置紫外线杀菌灯,也可采用安全型移动式紫外线杀菌消毒设备。6.3.3 托儿所、幼儿园的紫外线杀菌灯的控制装置应单独设置,并应采取防误开措施。6.3.4 托儿所、幼儿园的房间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 6.3.4 的规定。表 6.3.4 房间照明标准值 房间或场所 活动室 图书室 美工室 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地面 0.5m 水平面 0.5m 水平面 照度标准值(l x)300 300 500 11 / 12 UGR 19 19 19 Rn 80 80 80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多功能活动室 寝室 办公室、会议室 厨房 门厅、走道 原规范: 表 4.3.3 房间名称 活动室、乳儿室、音体活动室 医务保健室、隔离室、办公室 寝室、喂奶室、配奶室、厨房 卫生间、洗衣房 门厅、烧火间、库房 地面 0.5m 水平面 0.75m 水平面 台面 地面 300 100 300 100 300 19 19 19 —— —— 80 80 80 80 80 照度值 150 100 75 30 20 工作面 距地 0.5m 距地 0.80m 距地 0.80m 地面 地面 6.3.5 托儿所、幼儿园的房间内应设置插座,且位置和数量根据需要

确定。活动室插座不应少于四组,寝室、图书室、美工室插座不应少于 两组。插座应采用安全型,安装高度不应低于 1.8m。插座回路与照明回路应分开设置,插座回路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原规范: 第 4.3.4 条 活动室、音体活动室可根据需要,预留电视天线插座,并设置带接地孔的、安全密闭的、安装高度不低于 1.70m 的电源插座。6.3.6 幼儿活动场所不宜安装配电箱、控制箱等电气装置;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安全措施,装置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 1.8m。6.3.7 托儿所、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原规范没有规定)1 幼儿园园区大门、建筑物出入口、楼梯间、走廊等应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 幼儿园周界宜设置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 3 厨房、重要机房宜设置入侵报警系统。6.3.8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设置电话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宜设置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6.3.9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应急照明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防雷与接地设计、供配电系统设计、安防设计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本规范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12 / 12

2.大班幼儿学习故事图文 篇二

“体验式学习”又称“经验式学习”, 是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进行学习的过程。幼儿的学习是与一日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日生活就是幼儿学习的内容, 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由于学习的方式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因此, 幼儿的学习与亲身体验是分不开的。我们不仅要关心幼儿是否学到了知识, 而且要关注他们是否获得了体验, 以及如何感觉、表达自己的体验。体验式学习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目前虽然有对幼儿学习习惯的研究, 但研究基本是零散的, 没有系统理论的支撑, 为此, 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践经验等, 提出了“通过体验式学习培养幼儿学习习惯”这一课题。课题以主题教学活动为切入点, 研究并形成了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四步法” (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家园共育;情感入手激发愿望———情感激励;强化规则意识培养———指导练习;建立自信身心和谐——快乐养成) , 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基础。

二、实践过程

1.创设良好氛围, 利用家园共育, 让幼儿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理解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的集体氛围和精神环境是幼儿健康生活的保障。我们在开学前对班里的幼儿一一进行了家访, 了解幼儿生活学习特点, 了解家长需求, 进行了多方面的沟通, 同时将本学期即将开展的各项关于学习习惯培养的活动以及本学期活动内容进行了介绍。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 我将“什么是良好的学习品质?”这一问题拿出来和家长们一起探讨, 分析得出“知识的学习固然对升入小学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用不大”, 因此, 在入学前更应该对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进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包括:“学习兴趣浓厚, 学习态度端正, 学习方法科学, 学习能力优异, 学习习惯良好”。学习兴趣浓厚, 动力十足;学习态度端正, 方向正确;学习方法科学, 工具先进;学习能力优异, 自我激励;学习习惯良好, 持续发展。这样, 便构成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学习能力循环圈。提前学习的知识早晚都会消耗殆尽, 而良好的学习品质 (能力) 一经形成, 对幼儿来说是受益终生的。

开学第一天, 我们开展了“自我介绍”活动, 给幼儿创设温馨的氛围, 幼儿不仅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 还要说一说自己的兴趣爱好, 并引导在座的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小朋友是谁, 说出理由, 还采用了“好朋友手拉手”的形式, 让初来大班的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在积极情绪的感染下, 幼儿之间很快形成了默契, 结下了亲密的友情。

我们根据大班幼儿已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及求知欲较强这一特点, 鼓励他们每人带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的书籍到班里与大家分享。幼儿在分享阅读的同时尝试共同解决问题, 智慧的火花在积极的思考中迸射出来, 幼儿共同体验收获的惊喜, 激发了通过阅读进行学习的动力。另外, 还鼓励幼儿在家多看书, 请家长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等地方感受阅读的氛围, 让孩子慢慢地体验从书中找答案的乐趣。

2.情感入手, 激发愿望, 利用升班契机,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升入大班以后, 我们开展了“大带小”活动, 让大班幼儿走进小班, 手拉手带领小班的弟弟妹妹们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介绍幼儿园生活的流程, 给小班幼儿讲故事, 教他们玩玩具, 安慰想家的小班幼儿等。在与小班幼儿的互动中, 大班幼儿体验到了当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我们抓住契机, 请大班幼儿当小老师, 教小班幼儿如何认真听老师讲、怎样有始有终地完成任务等, 并教学有关学习习惯的儿歌, 如《倾听歌》《站队歌》《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等, 他们在讲解与示范的同时, 也是对自身行为习惯的规范与再次的梳理。

每周四, 我们组织幼儿开展“才艺大比拼”活动, 给幼儿一个展示自身优长的舞台。最初, 在这个活动中, 很多幼儿都是展示唱歌、朗诵、讲故事等才艺, 经过一个学期的练兵, 很多幼儿的表现能力有了飞速的发展, 不仅能绘声绘色地讲述动听的故事, 而且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学期末, 我们延伸开展了“最棒的我”活动,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优点, 让他们在表达的同时提高了自信。

围绕课题创设了“我要上小学了”主题墙饰, 通过“我心中的小学”“小学生活初体验”“怎样做合格小学生”“再见了幼儿园”等四个板块, 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和感知即将成为小学生的心情。

我们结合参观小学的活动, 让大班幼儿身临其境地参与小学课堂教学活动, 感受到小学浓厚的学习氛围, 激发了幼儿向小学生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愿望。活动结束后, 我们不仅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大胆地与同伴交流分享, 还邀请家长帮助幼儿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并且和幼儿一起制定生活作息时间表, 指导幼儿按照上面的作息时间来学习、生活和游戏, 将良好的学习习惯纳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另外, 我们在班里开展了“我心中的小学”主题绘画活动、“我会整理小书包”生活活动、培养阅读习惯的“绘本分享”活动和培养前书写能力的“细描细画”活动等, 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 不仅萌发了想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强烈愿望, 还从中体会到了耐心倾听、认真思考、大胆表达、动手动脑等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为今后的小学生活做好了积极的准备。

3.强化规则意识培养, 渗透规则理念, 体验学习的快乐。

进入大班以后, 我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 面对班里出现的新问题, 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协商解决, 如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方式、“石头剪刀布”“黑白黑”的游戏胜出方式、按顺序轮换的协商方式等。幼儿通过实践学会了利用积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同时也学到了共同协商的规则。我还经常把幼儿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拿出来与他们一起讨论, 共商解决的办法, 幼儿在分析的过程中, 也在不断地规范着自身。

同时, 我们创设了主题墙饰“规则你我他”, 让幼儿从日常生活、社会行为、幼儿园生活和游戏等多个方面来寻找规则所在, 同时开展规则大讨论, 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规则和不喜欢的规则, 并说出理由, 经过大家共同的分析, 幼儿感受到规则存在的必要性。针对大班幼儿自主性强的年龄特点, 鼓励他们一起讨论制订班集体常规和奖惩措施, 在这一过程中对不合理的规则进行调整完善, 让幼儿真正参与班集体管理, 体会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鼓励幼儿间的合作行为, 培养合作中的规则意识。合作中的规则意识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理解规则并自觉地遵守规则, 形成好的习惯。首先, 给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 有意识地安排情景, 创设必须有多人参与、分工合作的游戏。如:大型的搭建活动需要幼儿共同协商搭建主题, 制定搭建计划, 分工合作。户外集体游戏中, 在前期的讨论阶段, 引导幼儿自己制定游戏规则, 分工明确并自觉地遵守。让幼儿懂得:共同完成一个目标, 必须相互尊重、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共同努力。另外, 还教给幼儿一些必要的合作方法, 如协商、轮流、分工、共享等, 让幼儿在实践中尝试运用, 体验成功。

我们还将各个活动区规则的制定, 让幼儿通过集体协商来完成, 大家共同制定, 共同遵守, 共同监督。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 是一个人走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 从小开始, 让幼儿从心理上建立认识, 为幼儿将来顺利步入小学, 甚至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4.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养成认真对待任务、完成任务的良好习惯。

任务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完成的任务及其要求的察觉与认识, 培养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是幼小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 包括对任务的理解、对任务的态度及完成任务的责任感等。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身心发展及教育规律, 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帮助幼儿树立任务意识, 是十分必要的, 将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口头作业, 体现由易到难的原则, 选取幼儿能做到的和感兴趣的事情, 不全是书面作业, 还包括各种形式的任务, 如周一来园时带一个纸杯, 带一张和爸爸妈妈合作完成的画儿, 写一段周末游玩的感受等。任务意识是一种习惯的养成, 需要幼儿长时间地不断坚持, 也需要家庭的协助与努力。我们同时也鼓励家长在家中选择幼儿力所能及的家务, 鼓励幼儿完成, 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

另外, 我们还建立了一份“幼儿完成任务统计表”, 这是教师和家长进一步了解和肯定幼儿进步的重要手段。教师将幼儿点点滴滴的进步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 定期进行口头表扬。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幼儿, 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平时更加关注这些幼儿完成任务的情况, 并在每次布置任务后特别加以提醒, 这样更有利于强化幼儿的任务意识, 使其树立完成任务的自信心。

5.开展各项指标的定期测评, 让幼儿体验自身成长变化, 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 我们结合园里的测评, 为每一个幼儿制定了成长档案, 在这里, 幼儿能发现自己的变化与成长, 感受自身纵向发展的喜悦, 如专注倾听时间长短的记录、良好坐姿的记录、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记录、完成任务的记录等。以跳绳记录来说, 这是一项对幼儿学习的兴趣性和坚持性的一个记录, 幼儿通过学习跳绳的技巧和方法, 坚持锻炼, 不断提高, 看到自己跳绳的个数越来越多, 幼儿内心的自信、坚持和毅力得到了正面的强化。

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 这其中有坚持、有反复、有突破、有暂停, 因此, 我们在鼓励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注意方法的多样性。本学年, 我班开展了多项活动, 如“故事小问号”活动, 一方面鼓励幼儿大胆自信地给小朋友们讲故事, 另一方面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提问, 可以是质疑式的提问, 也可以是考察式的提问。质疑式的提问, 是听故事的幼儿向讲述的幼儿提出故事中没有听明白的地方, 讲故事的幼儿加以详细的解释, 这种形式可以促进幼儿倾听、思考, 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语言;考察式的提问, 是讲述的幼儿针对故事总的情节提出问题, 请其他幼儿回答, 这种形式可以激发幼儿认真听, 并回忆故事情节, 快速作出反应。通过上述活动, 我班幼儿不仅讲故事的水平不断提高, 倾听能力、质疑能力和思考能力等都获得了发展。另外, 我们还在班里开展了“头脑风暴”“你问我猜”“词语接龙”“地名开火车”等活动, 促进幼儿形成了积极思考的态度, 提高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3.浅谈大班幼儿续创编故事教学 篇三

一、图声同步多设疑

幼儿神经活动的特点是: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易于激动,也易疲劳,难以持久,所以要激活思维,在一定时间内必须给一定的信息与刺激。根据之一原理,在进行续创编故事时,采用“图声同步”教学法,让幼儿听之有声、视之有画、想之有物。例如,在故事“聪明的小兔”教学中,我在教学活动中先出示挂图,分析讲述,然后播放与故事情节相近而结果完全不同的录音,让幼儿听声音联想仿编再现小兔子的聪明,最后启发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连环画的形式画出仿编故事的大概内容,这个“讲—听—想—画”的过程,使幼儿变抽象为形象,化声音为画面,这时教师再抓只契机,多问“怎么办”“为什么”,并利用哑剧情景演示,表演巧诱导,让幼儿在游戏的欢声笑语中开启思维想象的大门,获取学习的动力,课堂气氛变静态为动态,幼儿则由“客体”转为“主体”,续编、创编故事。

二、思维变向巧堵移

在进行创造性看图讲述时,幼儿的思维往往朝着习惯的思路延续,难以灵活,于是我们除了图片设计突出“三性”(即想象性、不确定性和发散性)外,还采用堵移法,用外力堵其因循习旧而转移思维方向,逼其另辟蹊径。

让幼儿发散思维,教师创设环境,调动幼儿想象的积极性,“巧堵会疏”是关键,为此我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童趣盎然求参与。一般在思维被“堵”后,幼儿会觉得无从下手,我们先利用多向变化排图引导,即一组图片按多条线索排出多种不同的序列,图片又没有固定的位置,可以排出不同的情节,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发展思维,排完后,再让幼儿分别讲述或分角色表演,也可采用情景表演、手势思维等幼儿感兴趣的辅助性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猫医生过问”教学中,我先利用木偶表演水牛送猫医院过河的情节,让幼儿通过观看哑剧木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编讲,然后听音乐,启发幼儿想象“谁来了”“他是怎样帮助猫医生过河的”等问题,这时幼儿思维处于亢奋状态,能围绕问题发散点积极参与,大胆创编情节想象结果。

其次,反问变向求发散。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教师要有意挖掘教材中具有充分想象空间的发散点,进行反问、设疑,促其大胆想象。例如,在讲述“七色花”的故事后,幼儿已基本掌握故事内容,我们就请小朋友换位设想,给小珍妮出主意、想办法,把神奇的七色花用好,往往幼儿会按原来的思维仿编。为了转向幼儿的思维,教师要利用“假如是你该怎样用七色花”等反问堵移引导,让幼儿替小珍妮用好每一瓣神奇的花朵,可以通过做意愿画进行发散想象,画出属于自己的心愿,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心愿,让七色花充分发挥作用。

三、创设虚问求新异

虚问是假设性的问题,其指向是不明确的,能启发幼儿思维,可以用儿歌、儿童诗、歌词、乐曲等形式,将此意境作为基础,按照教师辅助虚问追踪想象,创造性地编出合乎情理的故事情节或插编情节,进而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教师也可采用“关键中断法”,让幼儿发散求异思维,达到新境地。其次,要设置引发性疑问,以激发幼儿创编动机,开阔幼儿创编的思路。例如在讲司马光的故事时,当讲到一幼童跌入水中的情节时暂停,提问:“司马光怎样救伙伴呢?请小朋友帮助司马光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分布虚设,引导幼儿分析当时的情况,大胆合理地展开创造性想象,根据幼儿讲述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各种办法的长处和短处。一般在故事中断后,可将时间放长一点,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创编中求新求异,更好地发展创造性思维。

四、迁移经验

创编教学的另一个重难点就是如何让幼儿将已有的经验迁移到故事的创编中。想象并不是凭空的想象。它是将已有的经验作为素材进行加工而成的。因此,在创编故事当中,对幼儿想象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如何让幼儿将已有的经验进行迁移加工,并运用到故事情境和情景创设中。对此,我刚开始主要是通过教师示范,为幼儿提供范本,将其作为经验迁移的参考与模仿。再者,就是通过谈话以及言语上的引导暗示,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为其创编提供丰富的素材。

4.大班幼儿经典故事 篇四

熊妈妈很高兴,可是也有一点儿烦,因为他什么事也做不成了。熊妈妈在刷牙的时候,听见小熊喊道:“妈妈,你在哪儿?”熊妈妈赶紧来到小熊的床前说:“哎,宝贝,妈妈在这儿!”突然,小熊“咯咯咯”笑了起来。熊妈妈问:“你笑什么啊?”小熊说:“妈妈,你看!”妈妈看看自己的身上,她自己也笑了。那些牙膏沫就像雪花一样,落在熊妈妈棕色的衣服上。

熊妈妈为了小熊,不能去参加“妈妈健身班”和“越来越美丽舞蹈班”了。熊妈妈上超市买东西,不骑自行车,得坐出租车。她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总是要看“跑得快”牌手表。熊妈妈说:“很抱歉,我只能和你聊一分半钟。”后来,别人都叫熊妈妈“一分半妈妈。”

有一次,熊妈妈参加“妈妈春季越野长跑”(每个妈妈都必须参加),跑着跑着,熊妈妈想起了小熊,转身就向家的方向跑去,急得裁判员直吹哨子:“喂,你跑错了,你跑错了。”这样,熊妈妈就成了“跑得最慢的妈妈”。

冬天,一个很深很深的夜里,熊妈妈坐在窗前看外面的大雪。这是冬天的第一场大雪。当雪下得有一尺厚的时候,熊妈妈从空心树里走出来,用一个很大很大的口袋装雪。因为小熊喜欢在火炉子上面堆很小很小的雪人,喜欢喝飘着雪花的蜂蜜水,喜欢吃雪花饼,还有好多好多雪花做成的甜点。所以,熊妈妈要装很多很多雪花。熊妈妈清楚,每个孩子都喜欢雪,因为一年只有一次啊。熊妈妈是世界上最能干的妈妈,只有她一个人能把雪花做成孩子需要的一切。

这时,小熊醒了。小熊喊道:“妈妈,你在哪儿?妈妈,你在哪儿?啊,妈妈妈妈。”小熊听不见妈妈,看不见妈妈,摸不着妈妈,着急得哭了起来。突然,小熊不哭了,它听见了一种可怕的声音:“呜呜呜。”小熊看见了一百只眼睛,听见了一百种声音,摸到了一百只蚂蚁精。太可怕了。小熊从床上掉了下来,他都不知道。

熊妈妈背着大口袋回来了。熊妈妈呼唤道:“宝贝,心肝,乖乖。” 没有回答。小熊在梦里也能听见妈妈的叫声,只要妈妈这样叫他,声音很轻很轻,他马上也能醒来。今天是怎么回事呢?熊妈妈着急了,她到床上一摸,天哪,小熊不见了。小熊小熊小熊,熊妈妈喊了一百声,这才听见小熊说:“妈妈,我在这儿!”熊妈妈打开灯,啊,小熊正坐在地上,看着妈妈呢。小熊的眼泪吧嗒吧嗒掉了下来。

小熊说:“妈妈,你去哪儿了?”

熊妈妈说:“我到一百里远的地方给你找最大最大的雪花去了。”

小熊知道一百是很多很多的意思,是很远很远的意思。小熊不哭了,因为他有很多疑问要问妈妈。小熊说:“妈妈,你是飞回来的吗?我喊你你听见了吗?那么远你怎么能听得见呢?”

熊妈妈说:“宝贝,我听见了。我听见后,马上就回来了!孩子,别怕,妈妈走得再远,也能听见你的喊声。”

5.大班幼儿故事表演中的故事 篇五

青蛙没有见过海,只是常常隐隐约约地听见一点海的声音。它非常想去看看海是什么样子。可是,只有翻越这片高峻的山岭,才能看到大海。青蛙这么小,又只会一蹦一跳地走路。它怎么可能去翻山越岭呢?

就在青蛙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只受了伤的小鸟跳了过来。小鸟一边跳到上山的石阶上,一边“啾、啾”地呼唤青蛙。青蛙“呱、呱”地回应着,也跟着跳了上去。

6.大班励志幼儿小故事 篇六

小白兔去问小鸟,小鸟说:“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树叶绿油油的,太阳光是绿色的。”

小白兔去问蜜蜂,蜜蜂说:“太阳照在花朵上,花朵红艳艳的,太阳光是红色的。”

小白兔又去问青蛙,青蛙说:“太阳光照在麦穗上,麦穗金黄金黄的,太阳光是黄色的。”

小白兔想:“为什么它们说的都不一样呢?”

7.大班幼儿学习故事图文 篇七

一、大班区域活动中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1. 作而不“合”———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重形式, 缺实质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化具体表现为小组成员之间无合作意识, 相互不干预, 无分工或分工不明确, 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根据实践教学分析, 发现合作形式化的成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幼儿合作时无共同目标且分工不明确。无共同目标可能是由于幼儿之间兴趣、个性的差异而导致的, 而分工不明确则体现出在合作中没有组织性, 整个过程中只是形式上的合作。二是教师忽视了活动过程和幼儿个人的活动情况。

2. 合而不“均”———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中幼儿参与度不均衡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领导型合作中, 具体表现为在合作中, 小组中幼儿之间能力差异较大, 能力较强的幼儿占据领导者的地位, 其他能力稍弱的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听从他的指挥, 整个活动由“指挥者”主导。通过分析发现,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幼儿之间的能力有差异。在小组活动, 能力较强的幼儿相当于“领导者”, 而能力稍弱的幼儿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属于“听从者”二是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

3. 合而无“技”———幼儿缺乏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出现矛盾

幼儿在交往与合作中, 以自我为中心, 不能与同伴进行友好的交流, 没有学会倾听、商量、谦让、相互帮助, 就会导致同伴之间意见不合, 引起矛盾发生冲突。通过分析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幼儿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人际交往与合作的技能, 而观点不同是合作与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部分, 只有相互谦让, 听取他人的建议与意见, 中和他人的看法, 才能使合作继续进行下去。

4. 评而不“全”———评价和奖赏重结果、轻过程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注重小组合作的最终成绩, 即整个小组最终结果是否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而容易忽视活动过程和幼儿个人的反应与状态, 因此评价并不全面。通过分析发现, 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学习。虽然合作学习的定义没有完全统一, 但大部分定义中都提到要以小组整体的成绩作为最后评价的标准, 因此, 教师把关注点放在小组最终的结果这一方面, 忽视了活动的过程与每个幼儿的发展;二是评价者只是教师, 评价太片面。活动结束后只有教师一个人评价, 因此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二、大班区域活动中幼儿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

针对当前大班区域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系列问题, 研究者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以下三点指导策略。

1. 创设合作学习环境, 培养幼儿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幼儿之间通过相互合作来共同完成目标, 一个适宜的合作学习环境是活动开展的基础, 幼儿掌握合作技能是活动进行的保证。

第一, 创设合作学习环境, 为小组合作奠定基础。教师应根据幼儿发展的需求及人数提供不同层次的区域材料, 适当地增加一定比例的新材料, 并鼓励幼儿挖掘材料的各种玩法。同时创造幼儿合作的机会也很重要。

第二, 培养幼儿合作技能, 为小组合作提供保证。合作技能的掌握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教师应提升幼儿的理解与交流能力。在合作中不但要让幼儿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见解, 而且要让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建议与想法, 并且与他人积极友好的相处, 在活动中学会商量、谦让、共同使用等。同时应引导幼儿积极寻求帮助和帮助他人。

2. 关注合作学习过程, 适时指导

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应关注幼儿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并在不同阶段给与有效的指导。幼儿进行活动时, 教师必须关注整个活动。事实上, 过程要比结果重要很多, 最终的结果并不能说明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技能、知识的掌握, 若教师只是一味地关注合作学习的结果, 那么就很容易忽视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 易出现合作形式化这一问题。因此, 教师要关注活动过程。

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状况, 教师应根据状况的不同来扮演不同的角色, 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在幼儿进行活动时应扮演以下角色。

第一, 教师是幼儿合作学习的支持者。教师要仔细地观察幼儿行为, 了解其想法, 并从物质和心理两方面给予支持。教师始终要以关怀、尊重的态度去积极鼓励支持幼儿, 使幼儿重拾信心, 让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地进行尝试。

第二, 教师是幼儿合作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对幼儿的引导主要体现在幼儿合作小组的分组、幼儿合作过程中冷场、幼儿讨论脱离主题这三个方面。若幼儿在分组方面出现矛盾, 教师应根据幼儿性格、爱好、能力等方面并结合具体的情况, 进行适当的变动;若幼儿在合作过程中冷场, 教师要根据冷场的原因进行指导;若幼儿讨论偏离主题, 教师及时的以提问者的身份去提问, 将话题围绕主题展开, 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第三, 教师是幼儿合作学习的合作者。活动时教师要与幼儿一起进行活动, 但教师要注意的是, 与幼儿共同进行合作并不是为了很快地解决问题得出答案, 而是与幼儿一起深入探讨, 使幼儿积极的动脑思考, 最终得出答案。

3. 评价主体多元化, 全面详细

教师对活动的评价应全面详细,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对活动过程的评价要从小组合作过程的合作性和小组中每个成员的状态进行分析;对于活动结果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小组是否完成任务和所用时间来进行。

评价主体应由教师和幼儿共同担任。教师为主体的评价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而幼儿为主体的评价更真实、内容更丰富, 幼儿通过反思、评价可以得到锻炼。

总之, 当幼儿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首先要为其提供一个适宜的合作学习环境, 在平时的活动中注重合作技能的培养, 其次要完整的关注幼儿的整个活动, 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 最后在评价时评价结果应全面, 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丽莹.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 2010 (4) .

[2]陈琴.4-6岁儿童对合作本质的认知特点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 2004 (5) .

[3]王黎明.合作学习—种有效学习的策略[J].教育探索, 2003 (10) .

[4]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5]肖川.论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3) .

8.大班幼儿学习故事图文 篇八

一、角色数量多时,不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

表演游戏是通过角色表演来实现的。进入大班后,故事内容更丰富,相应的角色也比较多。在《我是山大王》这个故事中一共有6个角色。当孩子们以6人一组开始商量角色分配时,争论声充斥了整个活动室。“小跳蚤”是最后获胜的山大王,大家都想当小跳蚤。于是就出现了一个角色多人争,几个角色无人选的局面。孩子们都坚持自己的想法,谁也不肯退让。僵持之下,游戏也无法继续下去。

通过与孩子的交流,老师发现孩子们在协商过程中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孩子们在坚持自己选择的同时,会把责任推卸给同伴。二是部分孩子已经说服了同组的几个伙伴,但是无法使所有成员统一意见。

措施:强调表演任务,强化小组竞赛意识,激发孩子小组协商的动力与潜力。

很显然,孩子在与小组同伴的互动交流中遇到了困难。《指南》社会领域对5-6岁儿童与同伴交往发展中提出“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大班孩子的竞争意识已经比较明显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同时进行表演游戏准备,各小组间就自然而然的展开了比赛。此时,面对孩子们的争论,老师一边再次强调游戏时间的进程,一边点名表扬若干小组比较可行的方式方法,推动孩子们更积极主动的解决矛盾。接下来,孩子们试着用比高矮(故事中6个角色跳蚤、甲虫、蜥蜴、公鸡、黄狗、公牛的体型是不同的)、石头剪刀布、点兵点将等方式自行完成了角色分配。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很多孩子在集体利益面前尝试了妥协、放弃。无论这妥协和放弃是被动的抑或是主动的,都是孩子在认识自己和对待他人方面的一大进步。

二、游戏目的性较强,角色衔接流畅性差

经过几次小组内的排练,表演开始了,各小组轮流为大家演出。因为故事中的6个角色需要轮流出场,舞台上只能有两个角色演对手戏,所以没有轮到上场的演员在表演台一侧准备。每个孩子都很投入,以至于因为投入的看同伴表演忘记了自己的出场的有;因为投入的想尽快表演的提前入场表演的也有;还有的投入的为伙伴配音。每个小组的表演或多或少都存在了角色衔接流畅性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表演的效果。

措施:有效的点拨。

老师的点拨不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而是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孩子反思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游戏中,孩子们也意识到了各自表演的不足之处。于是很自然的在第一次表演后大家展开了反思总结讨论。有的说:某某一直抢着说台词。有的说:某某忘记轮到自己出场了。有的说:公鸡台词说得太快了,我还没准备好她就已经说完了。老师引导孩子们讨论“有什么方法才能使每个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准时出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针对各种情况找对策。最后大家总结出:候场排好队,专心关注前面小演员的表演,相互提醒等几条可行的解决方案。老师又一次安排了5分钟自由排练时间,在自主练习后再次表演。

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是老师引导孩子自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能力也是孩子们在成长中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

三、表情、语调不够丰富,动作缺乏变化

角色表演游戏的目的是通过表演让孩子体会故事角色的不同形象与性格特征。这些需要通过动作、语言、表情等来表现。但两次表演,我们发现,小演员们的表演以台词表述、动作造型为主。公牛甩着脑袋,蜥蜴举着拳头……孩子们大多只是摆几个预设的姿势再配上台词。很少有孩子能将角色形象的表情和语调表现得丰富到位。这使得表演的可看性大大的降低,也影响了孩子对角色性格的体会。

措施:树立榜样,教师参与角色表演。

用录像回放的方式,引导孩子寻找其他小组表演中的亮点,相互学习借鉴。老师作为游戏的后备演员,适时的加入某个小组与成组员进行合作表演,一方面可以激励孩子的表演热情,另一方面也用自己的丰富的表演感染孩子,给予孩子正向的示范。孩子们的灵动随之表现得淋漓尽致,蜥蜴抱着公鸡:“哎呀,公鸡大哥,您就放过我吧,您最厉害,您是山大王”献媚的语调加上讨好的动作,让小观众们直叫好。

虽然表演只是一种游戏,但是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比表演层面更多学习品质的提升。

上一篇:暑期家电公司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年级级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