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读书的名言

2024-10-30

古代名人读书的名言(共15篇)

1.古代名人读书的名言 篇一

1. 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2. 开卷有益。——赵光义

3. 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

4. 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5.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6. 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王符

7.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8. 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清诗铎·读书》

9. 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10. 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2.古代的名人品评 篇二

历朝历代,寒窗之下皓首穷经的书生们,总是希望得到名人的品评,因为草根要进入上流社会,名人品评就是他们的才学证明、进身之阶。当年李白的一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便代表了他们的心声,“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赏识之下,率为闻人”的机遇,让他们梦寐以求。在历史长河中,名人品评之风绵延不绝,无论荐书抑或品人,都留下了许多精准、精彩、经典的品评,至今还熠熠闪光。

东汉末年的“月旦评”曾经闻名遐迩。“月旦评”的领军人物是汝南名流许劭,他好臧否人物,品评诗文,每月初更新品题,时称“月旦评”。品评中,许劭辨别好坏,评判正邪,不浮夸也不贬损,不溢美也不中伤,要么不评,评则不隐晦。因此,“月旦评”比皇帝授官时诏书上的文词更加让人信服,一旦评出,便成公论。

人人喜欢许劭,却又惧怕他,许劭任汝南郡功曹时,郡内大小官吏对他敬畏有加。他的老乡、时任冀州牧的袁绍,素以骄横跋扈著称,每次出行前呼后拥,招摇过市。但当袁绍回乡省亲之时,却担心奢华的排场被许劭撞见,只好轻车简从。曹操名声不显时,多次备厚礼拜访许劭,希望得到他的评语,许劭却瞧不起他,不肯品评。情急之下,曹操不惜实施“下三滥”手段进行胁迫,许劭被纠缠得没法,只好说:“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竟然惊喜交集,大悦而去。

唐宋之际,名人品评依旧蔚然成风。江东年轻人项斯,才高八斗却屡试不第,愁闷之际,听说国子祭酒杨敬之善于提携后进,便带着自己的作品去拜见。杨敬之阅后,大加赞赏,兴奋地写下《赠项斯》:“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对项斯的人品和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项斯从此名动京师,不但考上了进士,而且诗名远播,《全唐诗》收录其诗歌多达88首。李贺年少时,韩愈听说他诗才好,亲自上門试其才学,惊讶异常。后来,韩愈还多次写信给李贺,劝他考进士。当有人因李贺父亲名叫“李晋肃”,说“晋”“进”同音,需要避讳而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后,韩愈义愤填膺,挥笔写下《讳辨》一文,大鸣不平,其中“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一段话,掷地有声,不但揭穿了对方妒才的“西洋镜”,还使李贺声名大振。

如果说韩愈提携后进,还有一丝推动古文运动目的的话,那么宋代欧阳修对后进的品评,则纯粹是由衷的赞叹。1056年,当时还籍籍无名的苏洵怀揣自己的文章,拜访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后,击节道:“后来文章当在此!”他随即向宋仁宗上《荐布衣苏洵状》说:“(苏洵)履行淳固,性识明达……论议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苏洵遂一举成名。而当欧阳修后来阅读了苏轼的文章后,更是欣喜若狂,立马提笔写下“读后感”:“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爱才之情,溢于言表。苏轼不久便在欧阳修主持的科举考试中高中进士。其实,不单苏洵父子,其他如文彦博、司马光、曾巩、王安石这些响当当的人物,都在未为人知时得到过欧阳修的激赏,并通过他的推荐而步入了士林。可以说,在提携后进上,欧阳修有一双点石成金的妙手。

唐宋以后,品评之风仍不绝如缕,留下了许多文坛佳话。不过,虽然那些品评精彩绝伦,但名人们却像鸟儿珍惜羽毛一样,珍惜自己对他人的品评,不浮夸,不妄语,真诚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动或惊喜。不像当今一些书籍上的品评,不是吃人嘴软时的恭维,就是拿人手短时的吹捧,要么就是无关痛痒的敷衍,映照出浮华时代的躁动。

(作者系文史学者)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4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3.古代名人读书名言警句 篇三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3、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清)章学诚

4、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6、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7、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8、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9、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

1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11、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4、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15、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清)左宗棠

16、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1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19、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20、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

21、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22、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

2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2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4.中国古代的名人爱国名言 篇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司马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

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

天祥《扬子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顾宪成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班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二、中国近现代名人说过的爱国名言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

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 ——吉鸿昌《无题》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赵博生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江泽民

三、国外名人爱国名言

凡是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都不会爱——拜伦

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勃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宝贵。——林肯 除非你能消除人类的爱国之心,否则世界就永远不会太平。——萧伯纳 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法)拿破仑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海涅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60句爱国名言

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

2、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

3、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4、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自力更生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江泽民

5、我坚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

6、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7、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怕自己吃亏的人,才是高尚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刘少奇

(以下按作者姓氏笔划为序)

8、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于佑任

9、祖国就是我的家,党就是我的母亲,为了他们,我决心献出我的一切!——马本斋

10、工人阶级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马恒昌

11、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方志敏

12、宁做流浪汉,不当亡国奴。——丰子恺

13、我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在跑。——王军霞

14、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

15、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车耀先

16、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中国女排

17、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18、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这样,我们党才有威信,国家才有希望。——孔繁森

19、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冯玉祥

20、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21、我希望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叶挺

2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田汉

23、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史量才

24、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刘伯坚

25、我们用事实证明:中国的码头工人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干的,我们也能干,别人不能干的,我们照样能干!——许振超

26、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27、谁把中国农村搞好了,谁就是中国人民的功臣。——邢燕子

28、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29、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乔羽

30、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华罗庚

31、牺牲小我,成功大我。——杨开慧

32、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杨利伟

33、西北大风起,东南战血多。风吹铁马动,还我旧山河。——杨虎城

34、国既不国,家何能存!——杨靖宇

35、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苏步青

36、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

37、如果一个人没国家民族观念,即使富有,也实在令人惋惜。——李嘉诚

38、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何香凝

39、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

40、对党和人民要忠,对国家和事业要爱。只要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干什么工作都要尽心尽力,在什么岗位都要尽职尽责。——陈金水

41、轻金钱,重义务,诚信果毅,嫉恶好善,爱乡爱国。——陈嘉庚

42、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43、我正增加百倍的勇气和信心,奋励自励,为我们伟大祖国与伟大人民继续奋斗。——邹韬奋

44、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冼星海

45、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茅以升

46、爱国,是一种极高贵的感情活动。——茅盾

47、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季羡林

48、想从我手中抢走火炬,除非从我尸体上爬过去。——金晶

49、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

50、我随时等待祖国的召唤!——姚明

51、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容国团

52、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53、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钱三强

54、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钱伟长

55、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56、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57、为了新中国,冲啊!——董存瑞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58、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

59、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5.古代名人写的名言 篇五

2)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4)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5)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6)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8)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9)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10)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11)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12)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13) 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14)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6)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7)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18)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19)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6.古代中暑而逝的名人 篇六

苏轼:旅途劳顿,暑热中去世

有关苏轼的轶闻趣事数不胜数,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位大文豪竟然是因暑热而死。

据史料记载,元祐八年(1093年),大宋朝廷因掌握实权的高太后去世而风起云涌,各派势力权斗激烈,最后旧党大臣们失势,苏轼被新党大臣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又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隔了几年,他被再贬至更远的海南岛。当时的海南尚未开发,文化落后不说,还道途偏远,湿热异常,完全是达官显贵们畏惧的险途。

还好,苏轼心理素质不错,在这外放的数年间,他以苦为乐,努力适应艰苦生活,读书写作,甚至还创造了许多美食,结交了很多穷朋友。后来逢宋徽宗上台,徽宗皇帝爱苏轼之才,加之正赶上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的朝廷大赦,于是特别恩准苏轼北归。但是此时的苏轼已经老了,身体极差,又正赶上夏季高温,终因旅途劳顿中暑。慌作一团的家人没有采取什么有效的抢救措施,苏轼于当年七月二十八日去世。

赵明诚:赴任途中中暑病倒

赵明诚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也是著名的诗人,但是他最让世人知晓的身份应该还是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系出名门,父亲赵挺之是宋徽宗时的宰相。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也就是苏轼去世的这一年,他在父亲的主持下,与当时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结婚。婚后的赵李二人夫唱妇随十分恩爱。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金兵开始南侵,时局动荡,家中财物丧失殆尽。

为了能够养家糊口,赵明诚急需出仕为官。于是在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赵明诚接受朝廷任命出守湖州。按宋朝规定,地方官员任职前,要到中央报备,有些还需要接受皇帝的当面问询。赵明诚也不例外。得到准确任职信息后,赵明诚就马上冒着六月的酷暑奔赴建康(今江苏南京),准备觐见在此避难的宋高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建康正是高温肆虐,赵明诚赶路心急不注意防暑,才几天就中暑病倒。李清照得知丈夫病危心急如焚,带着惊慌和忧虑,赶到建康去见丈夫。然而回天乏术,赵明诚还是于八月十八日去世,年仅49岁。从此李清照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全部放入其词作中,创作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至今仍为文学爱好者们所吟诵。

郑成功:37岁天热突发不适

南明永历十二年至十四年(1658年-1660年),郑成功三次出兵抗清,在福建沿海取得多次胜利。但是由于这时的清廷已经站稳脚跟,力量太过强大,因此郑成功转变策略,开始收复被荷兰人占据的台湾。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人、战船数百艘,自金门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经激战,终于将台湾收复。

7.古代名人名言 篇七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8、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9、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1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1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6、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1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0、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2、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3、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8.古代名人名著名言 篇八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3)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秦观《春日》

4)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5)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6)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7)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9)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10)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11)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2)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唐·李商隐《霜月》

13)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

14)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15)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6)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17)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明·吴承恩《西游记》

1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9)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9.古代那些有趣的名人养生故事 篇九

玉泉啄齿度长年

什么叫“玉泉”和“啄齿”?前者就是唾液,后者则是叩齿。古人认为,吞咽唾液可以养生;每日上下牙互相轻叩27或36次,亦有益于健康。据张华《博物志》载:“(操)好养性法,亦解方药,招引方术之士。庐江左慈、谯郡华佗、甘陵甘始、阳城郗俭,无不毕至。又可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饮鸩酒。”他还积极向术士们学习养生之术,“间行其术,亦得其验”。其中最具象的方法,是敦煌太守皇甫隆教他的“玉泉啄齿法”。

曹操曾写信向皇甫隆求教,皇甫隆回信:“要想寿命延,朝朝服玉泉”“朝朝服食玉泉啄齿......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满口而吞之,啄齿二七遍。”曹操有无去照做,后人无法知道,他仅活了65岁,不算高寿。但这个方法应该是有效的,曾被后世不少人借用。如苏东坡说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明代名医王蔡亦指出:“每朝早起啄齿漱口,唾满咽之”,能使人耳聪目明延年。清代长寿皇帝乾隆,年过八旬,其养生法之一就是“齿常叩,津常咽”。

常听音乐练书法

李隆基(79岁)杨玉环夫妇,不光是流行音乐的创作者,同时也是痴迷音乐的听众。《旧唐书·本纪》称玄宗“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有专家曾做预测,若无“安史之乱”,唐明皇很可能会活过九十岁,而杨玉环的寿命想必也不会定格在38岁。

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音乐来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起到预防、治疗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这在我国很早的文字记载中就出现了。战国时公孙尼有《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张景岳有《类经附翼》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

经常听听音乐,练练书法,颇有些小资生活的情调,但别忘了,这也关乎健康大事,不可等闲视之!

不拘小节懂幽默

这方面的名人长寿案例很多,跟李隆基同时代的贺知章,享年85岁,其典型性格特征,就是旷达豪放,不拘小节,还自号“四明狂客”。另一位诗人顾况,活了88岁,特别喜欢玩幽默,白居易被他“幽”了一回,竟然名声在外了。《幽闲鼓吹》载:顾况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作谒顾况。况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

清代的纪晓岚,电视剧里称他为“纪大烟袋”,典型的搞笑版角色,此君享年81岁,也算高寿了。老纪在生活中坏习惯很多,如嗜烟、嗜肉、好女色等等,还大碗喝酒,很少吃蔬菜和米面。但纪晓岚也有正确的养生观,《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不少与养生有关的故事。他认为,养生不能照搬书中的方法,须因人而异、辩证施为;做人要豁达乐观、诙谐幽默,也对养生有益,“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纪晓岚之“心常泰”三字,可谓深解养生妙旨。中医理论认为,不拘小节之人,必定心胸宽广而安泰,善于幽默之人,必定心情和顺而快乐。伴随快乐,活得开心,焉能不长寿?

10.古代名人名言警句 篇十

1、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6、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7、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8、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2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21、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2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23、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25、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2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29、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30、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3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32、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3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3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7、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 学

3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9、业精于勤,荒于嬉。——韩 愈《进学解》

40、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4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4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4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45、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4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4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4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5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5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52、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5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5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5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5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57、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5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5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60、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61、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62、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6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6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6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6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卫灵公》

6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6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0、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1、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7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7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7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

7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7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77、相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7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8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81、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82、学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3、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84、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8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8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8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8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8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90、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9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9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93、劝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9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9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9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9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9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9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11.经典古代名人名言 篇十一

2)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3) 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至于要表演甚么角色,自己去决定。

4)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5)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6) 对于青年期中的年轻人应以豁达的热情去激励,而且应使他们以此种热情去建设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8) 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9)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0)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1)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12)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3)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14)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2.古代名人考试逸闻 篇十二

唐朝诗人温庭筠出生在山西,他从小就才思敏捷,年纪轻轻便以词赋出名,但仕途却一直不顺。温庭筠最大的问题是恃才傲物,年轻的时候没把科举应试当一回事,总认为只要自己啥时候想考,乌纱帽就啥时候可以拿到手,所以一直四处游玩。到了快40岁的时候,温庭筠玩够了,这才大摇大摆地走进考场,开始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在作弊现象最严重的唐朝,上至高官子弟、下至贫民百姓,就连著名的大诗人温庭筠也乐此不疲,加入到轰轰烈烈的作弊大军中。不过与一般的酒囊饭袋相比,温大诗人的作弊手段堪称一绝,即使在主考官防贼一样的重点“防御”下,他依然可以于众目睽睽中替8个人写完考卷,并全身而退,当时的人无不称奇。

山东淄川(现淄博县)人蒲松龄,留下了一部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聊斋志异》。这位蒲先生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3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可惜届届考不中。他没有过上官瘾,心里不甘,依旧3年一届,按时前去赴考。考呀,考呀,一直考到71岁,连胡子都全白了。主考官看他实在可怜,才让他当了个贡生。满腔悲愤的蒲松龄无处发泄,逐渐认识到“仕途黑暗,公道不彰”。于是把他心中的万般不平寄托在小说创作之中,写出了那部永垂青史的《聊斋志异》。

“明四大家”之一的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显亲扬名”思想的主导下,他刻苦学习,11岁就练就一手好文才,并写得一手好字。16岁时,他在原籍苏州府考上头名秀才,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梁储莅临南京主持乡试,录取他作了头名解元。第二年,唐解元得意洋洋地进京会试。他一心想要中试,心里难免有一点紧张。因为心中无底,就去探主考官的底。不料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诬告他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几番周折后,他被证实无罪。释狱后,唐伯虎落魄潦倒,妻子何氏离他而去,弟嫂要求分家,昔日的故交好友避而不见。人情冷落,世态炎凉,唐伯虎不得不去城外筑起一座桃花庵,自号作“六如居士”,靠卖书、卖画度日。

明朝时,有一个丁显在科举考试中“三丝坠地”的故事:会试时,会元(第一名)为江西人黄子澄,第二名为江西人练子宁,福建人丁显名列第三。殿试时,丁显的文章写得最好,跃居第一,练子宁仍列第二,而黄子澄退居第三。在将要公布名次的前夜,皇帝朱元璋夜梦“三丝坠地”。醒来后,对鼎甲三及第的姓名进行查核,发现丁显的“显”(繁体为顯)和练子宁的姓都含有“丝”字,而黄子澄的姓名与“丝”无关。为了应梦,朱元璋在二甲中找到一位名字含有“丝”的花纶来取代黄子澄。正要下旨,忽然发觉丁显的“显”字含有两个“丝”字,加上练子宁的一个“丝”,已经是“三丝”了,如果再加上花纶,不就成了“四丝”了吗?于是只好作罢,按原定名次公布:状元丁显,榜眼练子宁,探花黄子澄。丁显得状元时刚满17岁,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年轻的状元。

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有一年到江西督学,担任主考官,发现应试秀才的花名册上,有一考生与他同名,感到好笑,于是在唱名时,跟那位同名的秀才幽了一默:“小老弟与本官同名,真乃巧事,本官理当照顾。这样吧,我出一联让你来对,倘能当堂应对,你就算中举了。倘若对答不上,就请回去再苦读三年,下届乡试再来。”那秀才也是一位满腹文才的儒生,听后微笑答到:“大人倘出言不悔,请出句。”于是,李梦阳出了那句精心构思的诙谐上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此上联以名同人不同,切合自己与那同名考生,暗含揶揄之意。那考生听后略一沉吟,拱手便对:“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吾亦无忌。”此下联亦是名同人不同,暗示两方不要忌讳。李梦阳十分欣赏这位考生的才智,当即点为本科举人,后来予以重用。

清朝道光年间的头名状元孙家鼐,在殿试的大卷里误把“董仲舒”的“舒”字写成“书”字。清廷规定:阅卷大臣在大卷中选出前10本,叠在一起,头一本就是状元,进呈御览钦定。皇帝有时照原叠发下,有时把次序抽换颠倒。那一次殿试上,孙家鼐写的别字,10个阅卷大臣都没有看出来,竟拟为一甲第一名状元,放在头一本进呈。道光皇帝钦定,仍照原叠次序发下,孙家鼐因此中了状元。那个别字事后才被发现,10个阅卷大臣联名奏请皇上请求处分。因为状元是道光皇帝自己钦定的,既已揭晓,不便追究,于是孙家鼐竟“大魁天下”。这位幸运的“别字状元”此后官运亨通,直上青云,官至大学士、军机大臣,还当了同治皇帝的老师。

13.古代名人名言名句 篇十三

2)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4)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8)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9)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0)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1)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3)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14)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15)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1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7)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8)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19)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14.古代千古流传的名人名言 篇十四

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3)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6)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7)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8)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9)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0)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12)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13)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1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6)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17)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古代千古流传的名人名言

18)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9)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20)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21)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22)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23)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24)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2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6)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27)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28)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2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30)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3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32)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33)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3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5.古代名人养生秘诀 篇十五

二字: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四法: 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守时,四曰祛疾。”

五知: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闲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六节: 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七食: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

八乐: 石成金的“八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乐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危,见德思义。”

上一篇:高一落日优秀作文下一篇:我学会了珍惜6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