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推进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建设

2024-11-16

论推进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共10篇)

1.论推进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建设 篇一

2019年以来,中央政法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三个表率”和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采取务实创新举措,推进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

一、围绕加强政治建设,以高度政治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准则,置于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位置。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完善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体制机制,坚决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制度,确保政法工作始终听从习近平总书记直接指挥,始终置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根本衡量标准,确保第一时间学习贯彻落实。持续掀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大攻势,去年打掉涉黑组织数同比增长32.3%,起诉、判决涉黑涉恶案件数分别增长28.1%、236.7%,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数增长394.8%,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立案数增长172.8%,扫黑除恶已成为党的十九大以来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服务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去年落实定点扶贫资金1.6亿元,协调浙商、楚商到内蒙古扎赉特旗开展产业扶贫,助推扎赉特旗实现了脱贫摘帽。

二、围绕加强思想建设,以创新载体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组织开展政法系统“大学习大培训大研讨”活动,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新实施“五大专题”,把“学理论、讲体会、查问题、亮整改、比干劲”贯通起来,每隔半个月开展一个专题并总结展示,实现了主题教育创特色、有实效。创办机关“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展示会”,作为改造学习、改造作风、改造工作的比武擂台,让担当尽责的上台讲担当,让业绩突出的上台讲作为,提振了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创办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遴选部级政法领导干部到北大、清华等高校举办专题讲座,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校园进课堂,助力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

三、围绕加强组织建设,以正确用人导向激发干部干事创业

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突出忠诚干净担当的用人导向,把“特别优秀、特别艰苦岗位、特别资历长”的干部作为优先提拔使用对象,实行“多批次、小批量、多统筹、常态化”干部选任机制,让优秀的优先,让有为的有位,让能干的能上,让跑官要官的没有市场,激励干部为党为民干事创业。对连续3年年度考核优秀的干部、连续3年先进的处级以下干部、援藏援疆及扶贫干部,优先提拔职务、晋升职级。认真实施职务职级并行改革,去年局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轮岗占65%,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四、围绕加强作风建设,以实招硬招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博大情怀,引导政法干部保持为民、务实、奉献的良好风貌。落实破除形式主义“十项举措”,突出精文简会,去年发文减少10%、会议减少30%;

改进优化平安建设等考核方式,取消自评报告和台账检查,提升考核质效,减轻基层负担。把创新系列调研制度作为根治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大机关病”的长效之策,把调研置于重要工作开展之初、贯穿全年工作始终,开展“十大课题”研究、“蹲一省带一片”调研、“微服私访、随机调研”、到41个市县联系点蹲点调研、到北京街区开展“一局一组一周”暗访,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

五、围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正风肃纪净化政法机关政治生态

建立政治督查、纪律作风巡查常态长效机制,组织开展清理“两面派”“两面人”专项行动。坚持刀刃向内,推动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的政法干警。对委机关干部违纪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创新警示教育方式,让违纪干部自愿上台检视剖析,促其改过自新,教育全体干部守底线。推动开展执法司法规范化检查,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牵头调查“凯奇莱案”卷宗丢失问题,查清了事实,回应了社会关切,推动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的法官、律师。

2.论推进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建设 篇二

关键词:节能监察,生态文明,执法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战略, 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物质资源是以能源资源为核心的, 能源的消耗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能源以外的其它物质资源的消耗水平。因此, 节约资源首先要节约能源。节能已被称为世界第五大能源, 它不仅可以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而且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降低大气污染的最现实最经济的途径。节能监察是实现能源节约, 发挥政府对能源节约监管职能的重要举措, 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1节能监察机构建设的现状

1.1节能监察的地位越来越明确

节能就是生命线, 节能就是生命力。一直以来, 我国都十分重视节能工作, 将节能放在优先位置, 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并将节能监察机构建设作为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措施。《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要求,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节能管理队伍建设, 充实节能管理力量, 完善节能监督体系, 强化对本行政区域内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日常监察 (监测) 工作, 依法开展节能执法和监察 (监测)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 “建立健全节能监管监察体制, 整合现有资源, 加快建立地方各级节能监察中心”。《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要求“健全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节能管理体系, 形成覆盖全国的省、市、县3级节能监察体系”。

1.2节能监察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各地政府按照国家的部署, 为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工作, 普遍建立了节能监察机构, 节能监察队伍的人员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据“第十八次全国节能信息交流与协作网”会议统计, 截止2013年5月, 全国已有节能监察执法机构1370余个, 总在职人数7450余人, 已基本构建起了省、市、县 (市、区) 3级的节能监察机构组织体系框架。

1.3节能监察的成效越来越明显

节能监察机构的建立对宣传贯彻《节约能源法》, 淘汰落后产能, 提高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能力, 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 查处违法用能行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十一五”期间, 某省节能监察机构, 共现场节能监察企业5445家, 对1905家单位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对3405家单位下达节能监察意见书、建议书, 提出整改意见、建议17000余条, 对131家违法用能单位实施了节能行政处罚, 淘汰高耗能设备22947台 (套) , 拆除明令禁止使用的生产线193条, 年可节能1795万吨标准煤, 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87.5万吨。节能监察机构的积极作为, 对于降低能源消耗, 实现资源节约, 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2节能监察面临的困难

2.1法律授权不明确

国家层面没有出台《节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未提及节能监察的概念, 导致节能监察完全发端于地方性法规。在国家法律没有明确节能监察事权归属和节能监察机构职责的情况下, 地方性法规对节能监察的事权划分只能采取比较模糊化的处理手法。例如, 《南京市节能监察条例》在总则部分规定, “市经济和信息化部门是本市节能监察工作的主管部门, 其所属的节能监察机构负责日常节能监察工作”, 在节能监察职责和内容部分明确了节能监察主管部门和节能监察机构的职责, 全面规定了监察内容, 赋予了南京市节能监察中心在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和重点用能单位领域的节能监察执法权。但是在法律责任部分规定, “节能监察主管部门依照节能法律、法规规定实施的行政处罚, 由节能监察机构负责实施。有关部门依照节能法律、法规规定实施的行政处罚, 可以委托节能监察机构实施”。由于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要管理的是工业企业, 其主管的节能监察工作也主要限定在工业企业, 因此南京市节能监察中心的行政处罚权也就主要限定在工业企业领域, 在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领域的执法没有行政处罚作为后盾, 监察工作开展起来十分困难。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比率已经超过50%。城市化比率越高, 意味着民用能源和运输能源消费增长越快。目前, 建筑能耗和交通能耗分别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28%和20%左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建筑和交通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例将会达到70%左右。 我国甚至没有时间在治理好工业节能问题后, 再回过头来治理民用能源的节能和运输系统的节能。

2.2管理体制较乱

目前, 国家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而地方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有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等, 甚至有的省内部存在两种情形。例如, 湖北省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为发改委、江苏省为经信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工信委, 而山东省17地市当中, 16个市地为经信委, 青岛市为发改委。管理节能工作部门的不统一, 造成了节能监察即使是在工业企业领域依然存在很多盲点。例如, 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审部门主要是发改委, 仅有少部分工业技改项目由经信委评审, 作为经信委下属的节能监察机构虽然担负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的执行情况, 以及项目投入运行后能源消耗指标达到节能评估审查要求情况实施监察的职能, 但是在开展节能监察前, 南京市节能监察中心仅能拿到由经信委评审的技改项目, 对于绝大部分由发改委评审的新建项目掌握不到。

2.3能力建设滞后

近年来, 中央及各地方政府不管是在人员方面还是在装备建设方面都加大了对节能监察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 中央预算内投资累计已达10亿多元, 加上各地配套总投资可达15亿元。但是, 这样的建设力度与节能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与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我国大多数节能监察机构由节能技术服务机构或监测机构转变而来, 造成很多节能监察机构虽然职能转变成纯行政执法单位, 但机构性质还是全额拨款, 甚至是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导致检测装备购置费用、办公经费等都明显不足, 还导致了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影响了节能监察机构的长远发展。由于节能监察队伍没有纳入行政执法序列中, 导致执法用车仅能按照公务用车的标准配备, 与年均监察数百家企业的繁重节能监察任务严重不协调。美国能源部有1.5万名联邦雇员从事能源管理, 而我们现在全国从事节能监察的人员才只是美国国家能源部的一半, 一些省市级节能监察机构人员实力很是薄弱。例如, 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 重工业GDP占整个工业的76%, 轻工业只占24%, 重工业比重很大, 而担负节能监察任务的省节能监察中心只有6人。

3加强节能监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思考

当前, 我国产业结构依然不尽合理不合理, 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能源利用效率依然偏低, 导致了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特别是今年以来, 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4.7天, 较常年同期 (2.4天) 偏多2.3天, 是自1952年 (1961—2013年) 以来最多的一年。 其中, 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 浙江、江苏、重庆、天津均为历史同期最多。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进一步发挥节能监察机构贯彻执行节能法律法规, 指导用能单位合法合理用能, 查处违法用能行为的监察执法作用势在必行。

3.1完善法律, 筑牢节能监察执法后盾

法律是节能监察执法的依据和坚强后盾。清理规范统一各级、各地现有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从国家层面加强节能立法, 形成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的配套完善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为节能监察机构开展执法提供坚强有力、可操作性强的法律依据。制定出台国家《节能监察办法》, 明确节能监察机构的执法地位和执法职责, 赋予节能监察机构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领域的监察权和处罚权。

3.2健全体制, 形成节能监察执法合力

健全的体制是节能监察执法效能发挥的基础。深化节能监察机构改革, 明确节能管理、节能监察、节能服务3者关系, 打破节能监督检查权分散局面, 建立国家级节能监察机构, 统一规范现有节能监察机构, 加强省、市级节能监察机构建设, 推进县级节能监察机构建立, 形成全国上下一条线、全局一盘棋的节约能源监管机构体系。

3.3建强队伍, 增强节能监察执法能力

人才队伍是节能监察执法取得实效的核心。梳理现有监察人员底数, 因材施教, 开展针对性节能技术、法律知识等学习培训, 挖掘潜力;按照节能监察全领域覆盖的要求, 按需引进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等领域专业人才;建立全国节能监察机构人员交流学习制度, 共同研讨分析解决节能监察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3.4建设系统, 提高节能监察执法效能

信息化系统是节能监察执法效能提升的有效手段。按照整体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实施的总体思路, 采取先重点、后全面的步骤, 建立企业耗能设备数据库, 在线实时监测耗能企业能耗状况, 指导耗能企业合法合理用能, 预测预警超额用能。

3.5加强宣传, 提升节能监察执法的社会认可度

加强宣传, 营造全社会节能的浓厚氛围, 是提升节能监察执法社会认可度的有效途径。利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 与新闻媒体建立交流机制, 定期向社会公布监察成果,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欢迎群众举报投诉违法用能行为, 借助媒体和社会力量监督企业的违法用能行为, 增强企业自我节能的紧迫感和内生动力。

节能优先是发展之首, 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已上升到战略的高度。节能监察是节能取得实效的有形之手, 必须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层面统筹考虑, 重点加强。

参考文献

[1]郎志正.节约能源——提升发展质量[J].上海质量, 2007 (S1) .

3.论推进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建设 篇三

关键词:信息化;学习型党组织;创新;运用

历史与现实证明,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只有间断地进行学习,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免于被社会和历史所淘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注重学习、善于学习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学习,注重向历史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世界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可以说,学习是始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成长、成熟和发展的。回顾我们党发展的历史,每当重大转折时期,我们党都突出加强学习,而每一次学习热潮的兴起,又极大地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1.坚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应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

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知识的作用日益明显的信息化时代,学习已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终身教育成为一种必然,特别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以往的学习方式,学习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的第一需要:世界各国民族之间交往日益频繁,社会日益多元化,社会联系日趋复杂,人与人之间以及社会共同体的相互交流愈来愈多。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如何应对时代的挑战?很明显,只有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谁不重视学习、不善于学习,谁就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要“让学习成为领导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学习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摆在每一位干部面前的重大抉择:选择学习就选择了进步,放弃学习就放弃了明天。每一个干部都要回答:你走哪条路?”如果我们领导干部不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就会在思路和决策中出现“缺陷”:不补齐知识上的“短板”,就会在实践和工作中出现“短板”。

什么是学习?据考证,学与习起先是两个词,最早把它们联系起来的是孔子。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的这句话认为,学与习具有内在联系,学了还要经常温习它,学是习的基础与前提,习是学的巩固与深化。这实际上是强调了知与行的统一,在二千多年前就揭示了学习活动的本质。这是个人、组织、团体、社会等为实现一定共同愿景而进行的自我提高、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行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头,具有先进性,就要善于学习。学习型政党的学习则是指以共同价值观和理想为基础,以发挥党员个体主动性和民主建设为前提,以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为保障,以政党组织学习来克服组织智障以及实现政党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我们要通过实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树立集体共享的观念,形成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的持续不断的学习氛围,建立彼此联系亲密合作、工作的激励的关系和系统思考的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全体党员素质及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根本目标。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每一党员个体身上,要注重学习,讲究效果,学有所用,争取发展。真正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员,首要是让每一位党员在维护党组织的整体利益的条件下,鼓励追求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价值,让个体能自我追求、自我超越。使每一个体党员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者。书到用时方恨少。人越是学习,就越会感觉到自己的无知和不足。毛泽东曾经指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天下第一、无期的大学校。他说过:“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不可以不学习”。在他逝世前24小时,病危中的他上下肢插着输液管,胸部按着心电监测导线,鼻孔插着鼻饲管,时而神志模糊,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着学习,其间看文件、看书11次,加起来2小时50分钟,最后一次阅读后处于深昏迷,可见,他更是视学习为生命。在信息化时代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要将个体党员的学习置于一个开放式的、互动式的共享系统中,鼓励大家共同合作,为个体党员提供学习上的便利,并将所得的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党组织的财富,大力提高党员个体素质和党组织的素质,把学习化生存与生存化学习融为一体,同时促使党组织不断发展。

2.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党的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跨入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郑重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无论在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都是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取得了无数次的巨大成功和伟大胜利。这与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国情,同时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和不断创新分不开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最根本的任务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着眼于中国问题的解决,着眼于中国的发展和未来。以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推进学

习型党组织建设要从推进党组织的发展入手,加强自身建设,突出提高能力和素质,要结合实际制订好个人自学、集体研讨、专题讲演、报告总结,要联系实际、学会学习、提高修养。

在信息化视域下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注重系统思考。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速度愈来愈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只学不思就等于原地踏步。什么是系统思考?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息息相关的,这就是系统。系统思考就是要把这些息息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以系统的整体观点来考虑问题。因和果是必然联系在一起的,但这个联系在时、空上并不一定非常紧密,一个历史事件的果可能产生在若干年之后,一项大的方针政策的果往往也不会“立竿见影”,非洲一只蝴蝶翅膀的震动导致美洲产生了一场风暴就是因果跨越空间最有说服力的例证。系统思考可以使我们纵观全局、掌握重点。显然,使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可以让我们见树又见林,即不仅能看到问题的现象存在,更重要的是又能认清现象背后的本质。大部分动态性的复杂化都是处于缓慢渐变的过程,极不易察觉,即使察觉了,不是为时已晚,就是不知如何有效处理。想想看,水质是突然恶化的吗?全球生态是突然恶化的吗?所以,系统思考应防止分割思考,要整体思考;应防止静止思考,要动态思考:应防止表面思考,要本质思考。要从看部分转为看整体,以一种整体观、全局观来看问题,要有见树又见林的艺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们要系统思考、着眼全局,关注细节,防微杜渐:注重关联,控制全局。

3.坚持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着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1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组织的学习,使每个党员都学会创造性地工作,让大家在组织内、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

黑格尔曾经说过,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就如同有机体与各分子之间的关系一样,有机体赋予各分子以生命,各分子则赋予有机体以活力。这个比喻对我们理解党组织与党员的相互关系很有启发。一方面,没有个体的或没有个体活力的党组织,则是空洞的、死气沉沉的党组织;而失去了党组织的个体党员,则犹如孤岛上漂流的离群索居的鲁滨逊,或者如归宿难寻的飘零落叶。党组织的活力所在,来源于个体党员的主体能动性,创新是学习型政党发展的动力,大力提倡创新,做到学习中创新与创新中学习相结合。那么,如何创新呢?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充分意识到,创新并非轻而易举,它是在艰苦的学习和不断探索、思考、实践中产生的,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需有突破陈规,敢于标新立异的大胆精神与勇气。虽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已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有强大的内聚力和向心力,但是还需不断提升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一句话,通过创造性的学习能使党组织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中国共产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3.2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敢于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我们讲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可见,解放思想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就是创新精神与科学态度的统一。只有新的认识不断取代旧的认识,才有人类认识的不断提高。不敢向权威挑战,不敢对现有理论、经验、方法否定和批判,就失去了创新发展的原动力。达尔文敢说“不”,才有了进化论;瓦特敢说“不”,才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敢说“不”,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敢说“不”,才有中国民主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胜利之路:邓小平敢说“不”,才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国两制”等新理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要将党组织的学习行为提升到创新的高度,使创新真正成为学习型政党发展的核心,在良好的创新环境下,使每位党员乐于创新、勤于创新、勇于创新,以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

3.3坚持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关键在于有所突破

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社会主义学说,依据当时的社会矛盾,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了两个基本的构想。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一一社会主义应该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的。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形态社会主义一旦成为一种国家制度,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公有制,并以此为基础而实行全社会范围的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这两个构想之间有着严格的逻辑依赖关系。两个构想的逻辑关系表现为最严格的充分必要条件关系。但是,列宁、毛泽东在不同的国度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分别在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甚至资本主义刚刚萌芽的落后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这一历史性跳跃,使逻辑上紧密相扣的两个构想在现实中脱节与分离。后来,邓小平客观、冷静地对中国社会主义的不发达状态和国情作了准确判断,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以这个判断作为前提,指出必须改革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走向工业化、现代化探索一条成功的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又一次石破天惊的伟大突破,其历史意义不亚于列宁、毛泽东对第一个构想的突破。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伟大创举。

3.4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找准工作创新的切入点

我们要不断完善心智模式,科学把握创新思维的方式方法,冲破各种思维障碍,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多脑并用,为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多种设想。同时,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找准工作创新的切入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深入调查研究,就是要加强对实际情况的研究,了解情况和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吃透自己所在地方的实情,找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要把握中央精神,把“上情”和“下情”相结合,把“内情”和“外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牢牢抓住关键环节,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实际出发,抓准要害问题,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解决主要矛盾、要害问题入手,抓“纲”带“目”。用发展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变化中预测趋势,在趋势中把握规律,在规律下引领思维创新。

4.坚持学习与运用相结合,着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善于把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工作生活上,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运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围绕解决突出矛盾、破解发展难题、提高

工作水平,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深化规律性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Nz作化”理念。学习是工作的真正生命线,而工作是学习的载体和外在体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是“学习型组织”的内在要求,是先进组织、先进人物的水平和境界。按照这个理念,就要把有无学习成果作为评价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只有把学习成果和工作成果统一起来,才算一个完整的成果,只有工作成果而无学习成果是无头脑的残缺成果:而干不出成果的学习是一种无效的学习,空洞的学习,跟“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根本不搭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不仅仅要求我们学习的意志、兴趣、动机、毅力、价值观等和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评价力,还要提高对所学知识应用力、适应力、创新力。 4.1在坚持学习与运用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强化团队学习,塑造雁行文化,建立高效率的团队

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说得很好:“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那么,你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当一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鲶鱼效应”将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一个组织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组织成员队伍,提高工作业绩。竞争带来创新那么它就意味着新、奇、异,包括观点的不一样、行为的不同、习惯的迥异,正因为不同,才会激发智慧。一个团队如果没有不同性格、不同技能、不同工作经历的人,那么这个团队产生奇思妙想、产生高绩效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在注重团队建设、致力团队沟通的今天,适当地吸引一些鲶鱼加入团队,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或开展些让人来劲的工作,就会给整个团队带来活泼的工作气氛,带来创新,带来多赢。此外,要注重把学习与个人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确定创新学习的内容与形式,力求做到让每个党员通过学习,体验到学习的高雅乐趣,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丰硕成果。

4.2通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转变党的作风

4.论推进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建设 篇四

新华社记者谭浩郭奔胜人民日报记者李章军

2010年05月20日07:3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山东省新泰市建立以全委会例会和委员巡察、谈话三项制度为核心的纪委全委会工作制度„„”

“吉林省白城市从创新制度入手,着力从源头上破解长期困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

5月1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在江苏南京召开的全国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经验交流会上,各地各部门展示的一个个新举措、新做法,集中反映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是怎样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高度重视 积极引导

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的带领下,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谋创新之策、出创新之招、做创新之事,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改革创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的重要内容。

“要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积极推进工作理念思路、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一再作出指示。

“要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努力实现思想方法和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人员素质和工作作风的与时俱进。”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多次提出要求。

近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高度重视加强对反腐倡廉难点、热点、疑点课题的调查研究,在有力的引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积极行动起来,全国上下掀起形成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热潮。

预防腐败屡出新招——国家预防腐败局2007年正式运作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开展预防腐败工作,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的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

广开渠道汇集民意——2008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统一举报电话12388正式开通,一年后又开通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各地各部门也陆续推出一

项项新举措,例如杭州市纪委监察局建立了旨在第一时间有效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

创新思路查办案件——2008年10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地各部门改进查办案件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例如公安部联合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条令,赋予派驻公安机关监察机构对下级公安机关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立案权和调查权,实现了公安系统监察体制特别是案件查办体制的重大突破。

找准难点集中突破——2009年7月,中央作出决定,由中央纪委牵头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各地各部门积极跟进,大连市在建设项目多、投资数额大的情况下,变政府决断为“百姓拍板”,有效防止了职权滥用。

深化改革提高素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努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2009年,中央纪委对全国2000名县(市、旗)纪委书记首次进行了集中培训,并第一次专门就地方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各地各部门也不断深化改革,例如内蒙古以改进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办法和推行常委会票决制为关键环节,探索选拔任用纪检监察干部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积极探索 生动实践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推进工作,涌现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富有生机活力的好经验新典型

党的十七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在反腐倡廉理念思路上不断创新——黑龙江省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惩处、改革五种手段,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统一于长效机制建设中的纠风工作新思路。

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上不断创新——陕西省在全省创立了2.4万多个村民监督委员,有效破解了对村干部缺乏监督的难题,填补了对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实施监督的法律空白。

在反腐倡廉监督上不断创新——去年7月,广州市1548名市管干部完成个人信息填报后,广州市纪委根据系统统计出来的有关数据,及时制定了加快对滞后文件规定的清理完善及对市管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情况进行甄别调查等措施。

在纠风工作上不断创新——江西省创造性地在全省151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17135个行政村中八成以上设立了便民代办点;山东等地创新政风行风热线,被群众称为“民心线”、“连心线”。

在反腐倡廉方法上不断创新——上海市通过“制度加科技”方式,坚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中国人民银行与有关部委形成合力,推进征信系统建设。

丰硕成果 宝贵经验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来认识新事物、把握新规律、谋划新思路,切实以反腐倡廉建设新成效取信于民

2009年10月2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统一开通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该网站开通当日即引来1920万次点击,引发“塞车效应”。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一次次探索之中,收获了沉甸甸的硕果——发现陈良宇、侯伍杰、徐国健、李宝金、杜世成、何闽旭、黄瑶、宋勇等高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便是建立和完善巡视工作的成效。

由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带来的新成果,不断涌现——安徽合肥市纪委在探索建立以“6+3”监管体制、“三个一”运行机制和“五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建设管理新模式后,截至去年底,全市未发现一起城建领域新发案件;四川省广安市纪委监察局创立“片组+巡查”工作模式,近三年来各片组独立查办了62件违纪案件„„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民众对反腐败成效的满意度达到69.2%,比2003年提高了17.3个百分点。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水平„„”在全国反腐倡廉创新经验交流会上,贺国强发出了这样的动员令。

5.论推进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建设 篇五

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不适应问题,理清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总体思路

分散的力量不适应繁重任务的需要。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尤其是基层纪检监察派驻机构人员编制偏少、监督力量分散等问题的存在,明显不适应新形势下日益繁重和艰巨的纪检监察工作任务。根据2007年四川省县级及以下纪检监察机关数据看,实有干部虽然达到12336人,但分散在181个县(市、区)纪委监察局、2036个县级部门派驻机构、4658个乡(镇、街道),平均下来,县级纪委监察局只有17.6人,县级部门派驻机构、乡(镇、街道)纪委分别仅有1.06人和1.5人。1人纪委、1人科室大量存在,一部分县级部门甚至没有纪检监察力量。

依附型关系不适应有效监督的需要。目前,从省到市(州)、县(市、区),派驻机构虽然实行了“统一管理”,但工资福利、后勤保障等仍由驻在部门负责。在这种依附型关系下,纪检监察机关的独立性、权威性大打折扣,履行职责受到多种因素掣肘,加强监督“开不了口”,查办案件“下不了手”,监督检查效果差强人意。特别是对同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不便监督”甚至“不敢监督”。

同体式管理不适应充分履职的需要。纪检监察派驻机构负责人一般兼任驻在部门党组成员,而所在部门党组较之派出机关领导更直接、联系更密切,事实上形成纪检监察日常工作以同级党组管理为主的格局,由此出现了较为普遍的纪检监察干部“专职不专用”现象。一些纪检监察派驻机构负责人按照同级党组安排,分管了大量其他方面事务,主要精力难以集中于本职工作,“主业”沦为“副业”、“部门意识”强于“派驻意识”等不正常现象出现,影响了纪检监察职能充分发挥。

本着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的原则,积极探索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实践模式

推行不改变现行机构设置的“片组+巡查”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做法是:按照“地域相邻、职责相近、优势互补”的原则,对乡(镇、街道)、县(市、区)级部门纪检监察机构分片设组,实行片组管理,片组在县(市、区)纪委常委会领导下工作,由县(市、区)纪委常委担任片组组长,乡(镇、街道)、县(市、区)级部门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片组主要以巡查的方式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开展执法纠风、效能监察、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检查和各项监督,办理辖区信访件和查办违纪案件,组织片组成员述职述廉、开展民主测评,协助县(市、区)纪委对片组巡查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考核等。“片组”模式没有突破《党章》关于纪检监察组织设置的规定、不改变纪检监察组织现行隶属关系,改革震荡小、成本低、易操作。

推行分片区分行业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模式。该做法主要在成都、宜宾等9个城市施行。主要做法:一是改变机构设置。本着部门“职能相近、业务相关”、乡(镇、街道)“地域相邻、方便工作”的原则,分区划片、分类归口,派出在规格上与部门、乡(镇、街道)同级的纪工委监察分局。同时,撤销部门原纪检组,将原监察室改设为部门内部监察机构;一些地方还尝试将乡(镇、街道)纪委改设为纪检委员。二是改革领导体制。纪工委监察分局由派出的纪委监察局直接领导,其领导班子成员不担任部门、乡(镇、街道)党组(党委)成员,不承担部门、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干部人事、组织关系、工资福利、考核奖惩和后勤保障等均由派出机关统一管理,在利益上实现与被监督单位的完全隔离。三是理顺工作关系。纪检监察机构分行业分片区独立派出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仍由部门、乡(镇、街道)党组(党委)履行主体责任,部门内设监察机构、乡(镇、街道)纪委(纪检委员)负责日常工作。派出机构独立于部门、乡(镇、街道)行使监督检查权,与被监督单位之间为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与单位内设纪检监察机构之间为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与派出机关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受派出机关的委托,派出机构行使纪检监察各项职权,通过查阅单位文件、听取工作汇报、参加相关会议,以及组织巡查、驻点巡查、专项督查、信访调研和案件查处等方式开展日常工作。

推行县级纪检监察机关“三中心一室”重组模式。这种模式以宜宾市南溪县为代表。其做法是:将县纪委监察局原11个内设科室全部撤销,按照县级纪检监察机关预防腐败、惩治腐败和服务发展三大职能定位,重新组建“预防腐败中心”、“软环境建设中心”、“违纪违法行为查处中心”和“综合办公室”,原内设科室职能和人员分类归入“三中心一室”。同时,三个“中心”设立兼职副主任,由县委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县纪委监察局以三个“中心”为平台,通过召开中心主任、副主任联席会议等形式发挥组织协调职能,形成反腐倡廉建设合力。改革后,该县纪委、监察局人员编制总数和专职领导职位数保持不变,做到了“精简、统一、效能”。

认真总结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成效和经验,以改革成果的巩固提升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

整合了纪检监察工作资源,提高了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整体效能。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在不大幅度增加领导职位数和人员编制的前提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盘活现有人力资源,构建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点面结合的监督网络和反腐倡廉体系,较好地解决了专职不能专用、监督力量薄弱等自身建设中的问题,并实现了“单兵独斗”向“兵团作战”的转变,便于集中力量推进重点难点工作,提高了整体效能。以南溪县为例,该县纪委监察局原案件检查室只有3人,现违纪违法行为查处中心达到11人,可组建3个专案组,该中心年查办案件量连续3年达到原纪检监察室年查办案件量的2倍以上,3年来全县片区纪工委监察分局办结信访回复件数是原乡镇纪委同期的2.8倍,查办案件数超过原乡镇纪委5年查办案件总数。就全省来看,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内需促增长监督检查等重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也与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后整体效能提高密切相关。

增强了纪检监察机关履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切实优化了权力监督制约体系。分片区分行业派出和片组巡查等改革举措,进一步明晰了反腐倡廉建设监督主体(纪检监察机关)和责任主体(党政机关)的职责分工,实现了由“同体监督”向“异体监督”的转变,构建了两者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机构和运行机制,避免了基层党政领导机关以往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弊端。改革后的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权行使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大为增强,履职能力和震慑效应大大提高,特别是在面对重大问题上做到了碰硬较真、敢抓敢管、一抓到底。如犍为县实行乡镇分片区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制度当年,全县派出机构自办案件数达到上年同期乡镇纪委自办案件数的3.2倍,并否决乡镇党政领导班子违规决策5项,提出建议意见20项,有效规范了乡镇领导班子决策行为。

6.论推进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建设 篇六

有效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扎实开展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指导反腐倡廉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关系反腐倡廉全局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要有效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扎实开展,纪检监察部门必须认真履行组织协调的职责,协助党委(党组)、行政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的分解和落实,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分工和责任制要求,确保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目标的扎实开展。

一、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工作的主要内容

纪检监察部门在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协助党委(党组)、行政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分解和落实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1.组织协调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教育工作。建立反馈机制,使上级对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部署有一个上下贯通的渠道,纪检监察部门要在吃透上级精神的基础上,按照党委(党组)要求,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并指导基层开展好教育活动;建立协同配合机制,与人事教育、宣传等部门密切配合,把阶段性的教育内容与干部培训相结合,与党员日常教育相结合,与党的组织生活相结合,形成经常性的系统教育格局。

2.组织协调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工作。对上级制定的反腐倡廉制度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制度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形成文件汇编,下发到基层单位遵照执行;按照《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对需要建立和完善的制度,以及在制度方面需要进一步

1规范的事项,及时向党委(党组)提出建议,推进反腐倡廉制度的系统化。

3.组织协调领导干部实施过程的监督工作。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把各级领导班子落实反腐倡廉工作制度作为重要内容,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抓好落实;督促相关部门把相关的工作内容纳入工作检查和考核的内容,要求领导干部本人必须做到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回复组织函询等制度,人事部门应将其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建立联合监督机制。如建立监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定期研究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制度的具体建议。

4.组织协调查处违纪案件工作。建立信件核查制度,收到群众的来信,要按照信中反映的问题,交给相关部门初核,并写出初核情况报告交纪检监察部门;建立案件立查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应由人事、财务、审计等重点部门的负责人参加,纪检监察部门根据初核提供的线索,组织召开案件立查委员会成员会议,做出是否可以立案的决定;抓好办案过程主要环节的协调,从案件线索的初核、立案、调查到做出党政纪处理决定,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全面管理,确保查办质量。

二、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工作在有效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纪检监察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对于有效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 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主动地组织协调《惩防体系》的落实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在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枢纽作用,将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进来,形成各部门共同协作、相互配合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在全党形成反腐败的整体合力。从查办案件来讲,随着查处腐败案件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腐败案件的作案手段及反侦查手段也越来越高,一个案件往往涉及几个部门、甚至于几个地区,其违纪行为、违纪主体相当复杂,有时单靠纪检部门的力量很难完成大要案的查处任务,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在力量的配置、手段的互补等方面取长补短。

2、有利于促进工作落实 纪检监察部门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担负组织协调职责,一方面有利于纪检部门充分运用党章赋予的职责,发挥党内监督主体的作用,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作为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督促各有关部门认真做好本部门在《惩防体系》落实上所承担的各项工作。

3、有利于提高工作水平《惩防体系》中提出纪检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协调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从全局、战略和高层次上给党委当好参谋和助手,按照上级党委、纪委在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上的部署和安排,拿出贯彻落实的办法和意见。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组织协调,全面掌握情况,针对一些全局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通盘谋划工作任务,准确地分解到

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优势,不断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4、有利于共享工作经验 在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中,通过纪检部门的组织协调,使各执纪执法和监督部门密切合作、主动沟通,摒弃部门利益,把各部门的工作经验和成果转化为共享“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

三、纪检监察部门履行组织协调作用有效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实践做法

1、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围绕构建惩防体系和抓好反腐倡廉工作,要注意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构建惩防体系,头绪很多,任务繁重,会遇到很多障碍和难题,必须要搞好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掌握情况,求得破解的方法和途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向党委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制定反腐倡廉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要注意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根据党委的部署要求,根据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起草有关实施意见、工作方案、任务分工等,报请党委审定。自觉地接受党委的领导,定期向党委报告组织协调事项完成情况,及时请示汇报各类重大情况,取得党委的重视和支持。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落实党委的部署和有关决策,认真抓好工作落实,不断开拓惩防体系建设的工作局面。

2、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构建惩防体系的工作涉及面很广,纪检监察部门的任务就是组织协调,就是要整合利用各种资源,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要讲究综合协调工

作的方法和艺术,提高综合协调的能力和素质。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构建惩防体系要求,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和沟通,加强督促、检查和综合工作,协调好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合力抓好任务落实。

3、充分发挥督促检查作用建立健全抓惩防体系落实的责任机制、督查机制、奖惩机制、测评机制、成效评价机制、保障机制,加强自上而下的督促检查,推动构建惩防体系各项任务的落实。围绕落实《惩防体系》,纪检监察机关要及时进行调度综合,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要把惩防体系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巡视、责任制考核、执法监察等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对惩防体系任务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指导和推动惩防体系建设工作。

4、充分发挥服务保证作用纪检监察工作应当有所作为,充分发挥好服务和保障作用,组织协调《惩防体系》的落实。要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党委、行政的中心工作,服务和保证才有针对性,才能做到位,协调指导《惩防体系》的落实,主意才能出在点子上,才能全面抓好《惩防体系》的建设,最终实现构建惩防体系的目标。

7.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篇七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有效贯彻落实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战略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我党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把握时代性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个领域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创新能力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因素。面对这种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党只有勤于学习、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加快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全体共产党员的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促进社会各项建设的科学发展。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必须紧紧把握住时代和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二)体现先进性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加强我当自身建设的重要保证,因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因此,这对于我党而言,必须要在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体现出先进性的要求,包括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学习手段、学习制度等。只有保证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始终体现出先进性的要求,才能保证我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才能激发每个组织和党员的学习热情和激情,激发出一种学习的原动力。

(三)注重针对性

政党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团体,同时各级组织和党员的学历层次、认识问题的角度以及各自承担的具体任务等也存在着千差万别,因此对于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来说,必须立足于的社会和党组织的实际进行,注重针对性,真正实现学有所用、学有所为,避免形式主义。

(四)立足经常性

学习型政党的建设不是一时之需,而是一个长远意义的战略举措。因此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設必然是一个经常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党组织的建设不能盲目求全、求快,注重学习的普及性和经常性,保证在时间上能够连续不断,空间上要充分利用各种场合,紧贴实际的进行学习,坚决反对运动式、跟风式学习,努力构建经常性的学习体系,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将学习视为常态工作。

二、着眼社会和谐发展,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途径

当代世界已经走向了一种高速发展的状态,这样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要求一个政党不断学习,以应对新知识、新环境的挑战。可以说不善于学习的政党必定是承担不起自身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必然要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一)更新观念,营造学习氛围

切实有效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首要的就是要改变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固有思维和观念,不断解放思想,打破传统僵化的思维方式,勇于创新,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从而营造起良好的学习氛围。

1.要树立长期学习的理念。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问题就是要使党员和各级党组织认识到学习的价值,领悟到学习的真谛,有了深刻的认识,才会拥有不断学习进取的动力。要使的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清醒的认识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已经更多的依靠智力因素,要永葆先进状态,永立世界发展潮头,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去学,就必须具备持续学习、长期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决心。

2.要树立工作与学习相统一的理念。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将学习与工作割裂开来,突破重工作轻学习的传统观念,要有将工作与学习统一起来,将学习逐步融入到党员自身的工作和各级党组织的工作之中,使学习成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过程,避免为了学而学的错误观念,从而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把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新阶段。

3.要树立集体学习的理念。政党是一个组织性纪律性要求十分严格的群体,因此对于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而言,必须要立足于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与统一性,确立一个清晰而有感召力的共同目标,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这样一个目标的统领下团结起来。对于今天来看,就是要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能够认真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政治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形成集体观念,从而通过不断的学习使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新的加强。

4.要树立主动学习的理念。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能力素质,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心态。因此,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破除“被动学习”、“强制学习”的旧观念,树立主动学习的新理念,使学习成为一种爱好、一种习惯。因为只有当我们尝试去做一些真正想做的事,我们才开始学到东西。因此具有高效率的学习应是成员自主、自觉、依赖自身兴趣的学习。只有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能够将学习作为一种主动追求,才能保证持续性的发展。

(二)创新方式,打造学习平台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个持之以恒,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坚决摒除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方式,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打造学习平台,激发党员学习热情,真正提高学习效果。

1.改记忆式学习为理解式学习

传统学习方式强调的记忆式学习,即考察学习的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否记得住一些知识点,这种方式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已经显得有些落伍。实践证明,理解式的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比单纯记忆式的学习要好很多。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中,也可以广泛开展理解式、研究式的学习方式,采取一些党员喜闻乐见的手段,可以利用网络,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可结合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大节日,有针对性地采取学习讲坛、读书会、知识竞赛、体会交流、专题研讨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地推动学习活动的深入和学习效果的优化。

2.改独立式学习为系统式学习

由于各级党组织构成人员的不同、承担任务的不同、所处环境的不同,因而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种各自为战,独立式学习的倾向,但这样的倾向会造成各个党组织之间的独立性增强。因此,在今天的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的这样一种学习方式,一定要将学习放在整个发展的大系统中,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学习和把握,既突出不同党组织和不同党员间的个性化,又要保持学习上的共同点和系统性,培养一种整体意识和系统意识。

3.改封闭式学习为开放式学习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必将在这样一个时代大潮中生存与发展。因此,对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来说,必须有一种开放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封闭式学习改为开放式的学习,保证充分的信息沟通。要广泛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充分利用地方资源,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另一方面,以社会为课堂,有针对性的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能够充分了解社会,在社会中学习和成长。

(三)健全制度,保障学习效果

强化制度建设是保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只有在全党形成保证和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相应制度,才能保证整个学习的高效率。

1.建立责任机制。作为具有严密组织性、纪律性的组织,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加强领导,建立覆盖全党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责任机制,坚持一级抓一级,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学习的模范,以实际的学习行动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以强有力的责任机制确保党员干部学习的落实,为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建立激励机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加强领导体制的同时,必须建立起长期学习的激励机制,增强学习的动力,激发学习的热情。第一,建立学习考评机制。可以探索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党建考核工作相结合,并组织先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党员的评比,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和宣传学习典型,并将学习考核情况与党员的奖惩、选拔、任用结合起来。第二,建立引导机制。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可以借助先进典型的宣传,营造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浓厚氛围,从而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学习的紧迫感。第三,营造竞争的氛围,引导和迫使人们去学习,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来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今天的时代是一个科技的时代、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也必须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依靠健全的经费保障机制和投入机制,各级组织要不断加大对学习保障的投入,使各种学习设施能够日趋完善,发挥出最大的学习作用。

8.论推进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建设 篇八

助推“护农到富农”活动深入开展

南岔纠风办立足于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把开展护农富农活动与推动农村农业工作和农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各有关单位开展“护农到富农”活动,搞服务、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切实增强了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是开展“护农维权”活动。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严厉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杜绝伤农坑农,切实维护农民合法利益。由纠风办组织牵头,联合农委、工商局到浩良河镇、晨明镇进行农资商品专项检查。先后三次对全区十四个农资经销企业的农资经销情况进行了大检查,检查的区内七家企业,浩良河五家企业,晨明镇两家,共检查农作物品种三十三个,农药品种四十四个,化肥品种十五个。检查种子经营大你问是否办理了经营许可证及相关手续,严格检查种子质量是否合格,对销售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确定是否通过审定推广,严格检查种子包装、标签和种子经营档案是否合法,化肥农药成分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经查,目前尚未发现违规经营者,没有违法现象。对涉农乱收费问题开展综合治理,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严格规范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收费,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文件出台、项目公示的审核,对涉农文件和项目进行清查,坚决纠正和查处涉农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集资摊派问题。纠正和查处农村土地承包、征占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民承包土地中的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加强监管的长效机制。对“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维护农民权力。

9.论推进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建设 篇九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必须全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决定》从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结合上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概括起来说,是“五个方面能力”。这就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个方面能力”,既是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使命的角度提出的,也是从我们党执政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现实需要来考虑的。认真领会、全面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需要把握好三点:第一,主要任务就是五大能力。这“五个方面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和部署是全方位的,是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相联的。能否全面提高这“五个方面能力”,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第二,五大能力是对党的总体执政要求。“五个方面能力”与十六大强调的“五种能力”是有机统一和相互贯通的。十六大提出的“五种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主要是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侧重点在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执政素质和本领。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五个方面能力”,则是对党的总体执政能力提出的要求。“五个方面能力”也好,“五种能力”也好,实质上就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坚持不懈地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这两方面的要求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当把两者统一起来加以理解,贯通起来加以落实。第三,《决定》在阐述“五个方面能力”时,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新的举措。《决定》第一次对党领导经济工作和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责权限做了界定,第一次提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第一次提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第一次提出建立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国防安全和信息安全,等等。与此相联系,《决定》对落实主要任务和各项要求作出了重要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都要紧紧围绕《决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重点加强“五个方面能力”的建设。要把这种建设同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成果来检验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要把实现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同现阶段的具体任务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要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同提高本地区本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结合起来,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成为广大党员自觉增强执政意识的过程,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本领的过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党同志的共同责任,各级党组织、每个党员和党员干部都责无旁贷,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努力使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显著提高起来,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10.论推进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建设 篇十

总开幕式:推进终身教育改革发展 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

10月14日上午,2016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本届活动周以“推进全民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为主题,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教科文全委会秘书处主办,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政府、深圳市教育局承办。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出席总开幕式并作了讲话。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郑树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负责人及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等600多名代表出席了总开幕式。

朱之文指出,通过举办活动周,近年来全国各地各部门在发展继续教育和推动全民终身学习方面持续发力、成果丰富,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活动周已成为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和特色品牌。

朱之文强调,要全面把握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服务和推动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内在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贫困的治本之策。

朱之文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要以终身学习理念引领教育改革,着力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终身教育的制度体系;要推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扩大继续教育有效供给;要加强终身学习法规建设,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朱之文强调,各地要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深入开展行业企业职工继续教育,促进高校继续教育规范发展、提升质量,扎实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努力营造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

本届活动周总开幕式,宣传展示了各地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的最新成果、经验和做法,推出各地遴选的112位2016年“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和78个单位2016年“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开通了“教育资源进社区网上博览会”,首次推出了活动周标识,开通“新闻会客厅”,并加大对各地终身学习活动的宣传,营造了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

广州:全力提升社区教育内涵 加强远程教育网络建设

10月23日,由广州市教育局和广州市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2016年广州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活动由启动仪式、学习互动以及社区教育成果展示三部分组成,围绕“推动全民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主题,大力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省、市多个部门领导、市属院校和各区教育局领导及社区教育工作者代表,荔湾区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街道、学校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代表共约60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1000多名社区居民自发参与了启动仪式的现场活动。

在启动仪式上,广州市教育局对获得2015年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先进单位和获得2016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荣誉称号的个人和单位进行了颁奖、对获得全国和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示范街道(乡镇)、实验区荣誉称号的单位授予牌匾,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分别发言,介绍了践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经验和做法。文化公园中心广场上,社区教育成果专题展览全方位展示了广州市各单位以及11个区近年开展社区教育的成果,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参观,20个学习互动展位开展的各种主题鲜明、生动有趣、参与性强的活动,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纷纷为广州的社区教育点赞。

广州市的社区教育蓬勃发展,目前有3个区获得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的称号,8个街道(乡镇)获得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称号。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教师黄佳荣获2016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荣誉称号,广州市黄埔区体验式生态艺术课堂和广州市增城区实施中青年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工程获得2016年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广州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已经连续举办了12年,以其鲜明的主题、灵活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显著的成果以及良好的社会影响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好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作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推进广州市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大品牌。参与市民数量逐年增加,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教育学习内容不断拓展,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未来将不断推进终身教育改革发展,提升社区教育内涵,加大数字化远程教育网络建设,让终身学习成为广州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深圳:打造立体化社区教育网络 构建灵活开放终身教育体系

10月14日,2016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在深圳市举行。今年的总开幕式在深圳举办,是对深圳市多年来在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成效的一种肯定。随着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的举行,深圳市第十二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也同时拉开了帷幕。活动周期间,深圳市举办了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成果展示,举办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总论坛及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企业教育等研讨会,组织参观宝安区西乡街道桃源居社区学习型社区现场展示。

作为全国最早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城市之一,深圳市自2005年以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市民的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终身学习思想,有力推进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自深圳市举办首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以来,全市超过1300万人次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学习培训或技能提升。

全民终身学习,制度先行。早在1994年,深圳市立法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成人教育条例》,开启了国内关于成人教育地方立法之先河;从2004年深圳提出“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到2013年提出争创全球学习型城市的目标,被推荐为中国“五个全球学习型城市案例”之一,再到今年年初,颁布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深圳一直坚持不懈地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目前,深圳市已基本建立涵盖适应成人需求的继续教育制度、社区教育制度、正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存发展的终身教育制度,为市民终身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深圳市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学历层次较低现状,2014年1月,“实施全民素质提升计划”(下称“提升计划”)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深圳市龙岗区开展全民素质提升计划试点工作。“提升计划”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打造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而推出和推行的一项以提升在职劳动者学历、技能水平为核心内容的创新工程和民生工程。“提升计划”面向所有在深圳工作的劳动者,全国首创通过政府资助的方式帮助在职劳动者接受教育,学费按政府、企业、个人8∶1∶1的比例分摊费用,探索出一条提升城市劳动者素质的新路。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基础。目前,深圳6个行政区均建成国家或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建成69个社区学院和200多所社区学校,成立“深圳市学习型城市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开通了“深圳市民终身学习网”,评估认定140个“深圳市学习型社区”,各类社会培训机构近2000家,社区学习课程超过1000门,近3年全市累计有460万人次参加各种平台的学习培训和咨询,首批2.4万名劳务工参加政府资助学费的学历教育。深圳“时时能学,处处能学,人人可学”的终身学习网络基本形成。

珠海: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 建设学习型城市

10月22日上午,珠海市第六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在柠溪文化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紧紧围绕“推进全民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主题,结合珠海实际,本届活动周主题确定为“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活动周口号为“学习,让珠海更美好”,以宣传全民终身学习理念,展示珠海学习型城市建设成果,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本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由珠海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教育局、香洲区人民政府主办,香洲区教育局、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珠海社区大学(市电大)承办,市文体旅游局、市人社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14家单位协办,活动时间为10月15日-11月12日,既有广场现场活动,也有斗门区、金湾区等分场活动,还有专场活动,共计100多场活动。

在启动仪式上,珠海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珠海市应用技术专修学校等12家单位被授予“珠海社区大学社区教育教学点”。启动仪式还对斗门教师进修学校原校长刘佑祥进行了表彰,刘佑祥被评为2016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本届活动周内,各参与单位推出了涵盖各年龄段人群关注、贴近市民生活的学习服务项目60多项,其中既有大家普遍感兴趣的活动如职业技能培训、书法书画展示等,也有互动性强、能让市民参与进来的活动如亲子互动、少儿推拿、面点烘焙等。

自2011年珠海市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以来,市民精神生活得到丰富,全民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机构或个人参与到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来。本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参与单位及机构数量多,涉及范围广泛,举办的活动紧贴民生、民需问题,符合广大市民对于终身学习的需要。

东莞:构建多层次终身教育体系 完善多渠道继续教育平台

10月18日上午,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的东莞市2016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暨重点镇展示活动在望牛墩水乡公园正式启动。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邓柏松,镇委委员、镇人大副主席伦宝明以及各镇街(园区)成校校长,望牛墩镇各村(社区)书记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及培训机构负责人,教师代表,近300人参加了开幕式。

东莞市2016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于10月17日-21日举行,活动周期间,全市举办免费教育咨询和课程培训活动的单位、社区和培训机构有433个,提供免费教育咨询和课程项目956项,免费培训名额14.4万多个。

今年学习活动周的免费培训项目内容丰富,并且贴近市民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有很多实用技能的培训项目,如会计、服装设计、网络推广、淘宝运营、电商美工、办公软件等就业培训。还有实用英语、日语、韩语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此外,音乐、舞蹈、书画等各种兴趣特长辅导的项目更加丰富,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都可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项目。另外,各镇街教育部门还积极主动协调联系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青少年宫、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社会公益性场馆,为市民提供免费参观、免费培训、公益讲座和主题展览等学习机会,共同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年来,东莞市在认真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构建多层次的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多渠道的继续教育平台。目前全市共有1个镇街被确定为国家社区教育实验区,3个乡镇被评为2015年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乡镇),22个镇街创建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东莞成为全省创建省社区教育实验区数量最多的地级市。

东莞市从2013年以来每年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这项活动已形成制度,达到一定规模,在2014-2015年,连续两年被授予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优秀组织奖。东城区、长安镇分别获得“201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优秀组织奖”;南城区、虎门镇分别获得“201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成功组织奖”。

佛山:全面推进社区教育 建设学习型城市

10月18日,佛山市2016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北滘镇文化中心举行,启动仪式为在社区教育、终身学习方面取得各级荣誉的集体、个人颁发了证书。启动仪式后,未来的一周乃至更长时间里,佛山市各机关单位、行业协会、学校社区,将有1000多项学习资源提供给市民免费学习。

为实现建设“活到老、学到老”“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学习型城市的目标。从2013年起,佛山市每年都举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今年活动周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

经过多年的努力,佛山市参与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市民越来越多,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社会效益也越来越好。今年,佛山市南海区被确认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南海桂城、狮山,顺德北滘、容桂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乡镇)”;三水乐平、白坭祠巷村、西南文锋西社区、舜丰职业培训学校成功创建为“全国农村优秀学习型组织”;何恩鸿获评2016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期间,市、各区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百姓学习之星”评选活动、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和经验交流活动,举办社区教育成果展、终身学习成果展,开展志愿服务、生活技能、劳动技能、家庭技能等社区教育培训活动,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医疗保健、健康健身、亲子教育、关照老人、安全防范等系列活动,调动市民积极参与终身学习。

在启动仪式上,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会长、广东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方健壮充分肯定了佛山市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和开展社区教育取得的成绩,并对进一步办好活动周、营造终身学习氛围提出了希望与建议。佛山市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邓灿荣对佛山市今后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提出了三点意见: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终身学习体系;进一步加大力度,发展社区教育;进一步扩大影响,形成终身学习品牌,提升市民素质和生活品味。

茂名:展示全民终身学习成果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11月11日,茂名市2016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在茂名广播电视大学举行。本次活动以“推进全民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为主题,展示了茂名市在推进全民继续教育方面的学习成果,同时树立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理念,创建学习型社会。

开幕式由茂名市教育局主办,茂名广播电视大学承办,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老年大学、茂名市第二幼儿园等单位协办。中共茂名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茂名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欣荣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开幕式由茂名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麦丽敏主持。开幕式上集中展出了各地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的成果,还举行了才艺展示、太极拳表演以及文艺演出等活动。

茂名市自全面开展全民终生学习活动周以来,广泛传播终身学习理念,大手笔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为实现人人能学、处处可学不断创造条件;打造了“茂名大讲堂”“悦动茂名”“茂名健步行”等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学习活动品牌;数字化网络建设日益完善,各级学校积极开发继续教育资源,吸引广大市民踊跃参与社区教育,市民主动学习已成为时尚。

活动周期间,各地各类教育机构将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覆盖不同群体、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全民学习教育活动,营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积极建设学习型社会。

惠州:宣传终身教育思想 营造全民学习氛围

10月28日上午,2016年惠州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在博罗县城文化广场举行。本次活动周由惠州市教育局主办,活动持续至11月4日。

此次活动以“推进全民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为主题,是惠州市继去年之后第二次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开幕式对惠州市各县区涌现的“百姓学习之星”给予表彰并颁发证书。他们中有退休教师,有普通工作人员,也有企业负责人;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历层次上实现了终身学习受益终生的目标。

活动周意在宣传终身教育思想,树立全民终身学习理念,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活动周期间,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等,通过开展好书推荐、书友会、书香之家等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全民阅读;鼓励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农技推广站等机构,面向农村社区开展宣讲、咨询和培训服务;动员组织有条件的教育机构发挥场地、师资等优势,就近面向社区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开放适用于社区居民学习的数字化资源及服务。

汕尾: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展示终身学习教育成果

10月28日,由汕尾市教育局主办,汕尾市社区大学、汕尾市广播电视大学承办的“2016年汕尾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在汕尾市广播电视大学举行。汕尾市教育局、汕尾市社区大学、汕尾市广播电视大学及各县(市、区)教育局、社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市直中小学、幼儿园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学生共约230人参加仪式。

汕尾市此次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主题紧紧围绕“推进全民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开展。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是全面落实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对宣传和树立全民终身学习理念、共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幕式结束后,参加活动人员还观看了歌舞表演并参观各县(市、区)终身学习教育成果展览。

10月29日下午,汕尾电大(社区大学)在校内书画室举办书画笔会活动,汕尾市多位书画名家应邀莅临现场挥毫赋彩,为全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增添了光彩。书画笔会现场,翰墨飘香,气氛热烈,吴振东、郑泽满、陈道燕、黄良蔼、陈德望、王敬生、卢经雄、练继妍等十多位书画家轮番上阵、挥毫泼墨、情寄笔端、意蕴丹青。他们当中有已达93周岁高龄的艺术家,也有崭露头角的新生代后起之秀,共同对书画艺术孜孜不懈的追求让他们的生命越活越年轻。此次笔会活动收获颇丰,近三个小时内创作完成了30多幅书画佳作,抒发了书画家们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河源:拓宽市民学习渠道 增强全民学习意识

10月31日晚,河源市2016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演出在文化广场举行,以“推进全民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为主题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周期间,河源市将在市区主要路口和人口密集区域,向市区居民、企业员工、高中职学校学生派发《全民终身学习倡议书》《全民终身学习宣传资料》,悬挂以倡导崇尚终身学习为内容的宣传标语;在穗东街公园举行读书签名活动;指导市区成人教育培训中心、乡镇(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流动人口互助联合会、大型企业培训基地、社区居委会等成立全民学习中心,有序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并悬挂全民学习中心牌匾,首批挂牌成立全民学习中心单位达30个以上。此外,还到河源高新区企业开展《优秀员工素养》《如何构建企业培养体系》等系列公益讲座。

2016年以来,河源市围绕创文目标,根据不同群体、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建立灵活机制,有广度、有高度、有深度地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教育活动,并通过开展活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向市民开放,拓宽市民学习渠道,增强全民学习意识,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品质。

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已在我省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积极实践。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举办,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活动组织体系,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营造了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活动周对于推进全省终身教育改革发展,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一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秋天》(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下一篇:如东县卫生局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