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和请示

2024-10-17

报告和请示(精选4篇)

1.报告和请示 篇一

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1.请示(事前)

适用范围: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多头主送,或者越级主送。特点:(一文一事)请批对应,事前行文 概念:下级上上级机关请求请示、批准。类型:求示性请示、求批性请示 结构: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注

写法:结尾:以上问题,请批复。请指示„„ 写作要求:1.主送机关

2.逐级请示

3.语气宜温和谦恭

2.报告(事前事中事后)

适用范围: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特点:汇报性、陈述性(多事一报)

【反映情况报告、答复询问报告、汇报工作报告(专题报告)】 概念:关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类型:时间,发文单位,形式上的不同类型。P201 结构: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

写法:标题:三元素,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正文

结尾:特此报告,专此报告,联系人„„ 写作要求:1.事情真实可靠。

2.报告时间年月日不违时。3.不夹带请示事项。4.不设置“建议报告”

2.如何写好请示和报告 篇二

一、把“事儿”搞透

“事儿”,也就是事情,关键要研究透、协调好。这是请示、报告写作最难的方面,需要较长时间实践经验的积累,很多时候还需要下相当大的功夫。社会上很多公文写作教材往往忽略这个方面,让很多初学者误以为懂点中文知识、学点写作技巧就可以把公文写好,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文稿的本质是“事儿”不是“字儿”,这是写公文必须时刻牢记的一个基本道理。

“事儿”是请示之本。写请示,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最首要、最根本的,还是要把相关的事情弄懂弄通。比如某项会议活动安排方案的请示。仅仅自己坐在办公室苦思冥想,是绝对写不出来的。事先必须透彻研究有关情况,并与有关各方搞好沟通衔接。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议程以及宣传报道等五个方面,都需要事先做充分的准备。在时间方面,要看领导同志和主办方方便与否;在地点方面,要看拟选的场所届时有没有其他活动,安全有没有保障;议程方面,涉及人员是否有困难不能参加等。所以,写这种请示,了解研究、沟通协调的工作量都比较大,都要求非常周到、非常细致。这样的请示件,既是之前调查研究与沟通协调工作成果的荟萃和升华,又是领导批准后进行实施的路线图、计划书、时间表。如果前面的工作做得好,请示写得周全、严密,就容易获得领导批准,实施起来也会比较顺畅。

“事儿”是报告之源。报告的写作更需要搞透“事儿”——没有前面的工作,没有前面的努力,写报告就根本无从谈起,就会变成无中生有的胡编乱造。写报告在本质上是一个梳理、归纳、概括、补充和升华前期相关工作的过程。机关用得最多的报告,一个是总结报告,一个是调研报告。总结报告每个单位都会用到。从某种意义上说,总结报告是“锦上添花”,具有一定的附属性。写好总结报告,最根本的是要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有详尽的了解,否则就不可能写好,要是竟然也能写好,那就一定是在弄虚作假。写调研报告,把调查搞好则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把事情的本来面目彻底搞清楚。否则,即便你文字水平再高也没有用武之地。这也正反映了请示、报告写作必须“以事为先”的道理。

二、把“字儿”搞准

“字儿”,就是文字,关键要提炼好、表述好。在处理“字儿”与“事儿”的关系上,既不能片面强调“字儿”而忽略“事儿”,也不能片面强调“事儿”而忽略“字儿”。

第一,“把菜买齐再下厨”——注重搜集材料。写请示、报告,第一步一定要先把材料收集齐全——相关的文件、讲话、资料等,搜集得越全越好,特别是重点材料绝对不能缺少。就像做饭之前,一定要先把原材料买好,否则一会儿去买葱花,一会儿去买蒜瓣,饭就很难做好。比如写一个总结报告,需要搜集的材料很多——主要包括上级的有关文件、当时制定的方案、中间的承诺书、阶段性报告等。有了这些材料,需要了解的情况随时可以信手拈来,写作过程就会很方便。事先把材料搜集齐全,也有利于写作时不遗漏重要的事项。

第二,“拾掇好了再生火”——注重列好提纲。材料搜集齐了,还要对材料进行研究和思考——也就是对文章进行构思。就像炒菜之前,首先要把菜择好、切好、配好,再打开燃气灶。要不然这边开着火,那边菜还没有拾掇好,就必然手忙脚乱。涉及事项非常简单的请示报告可以边想边写,稍微复杂一点的请示报告,最好是先想透了、提纲列好了再动笔。可以先列一级提纲,再列二级提纲,最好把二级提纲之下写几层意思也列出来。列提纲的过程中会发现哪些事情没有想清楚,还缺少哪些素材,这时可以去进行补充。较重要的报告,提纲出来后应该去和领导碰一下,根据领导意见对提纲进行修改。这样就很少会出现初稿写好后被领导“枪毙”或作颠覆性修改的情况。

第三,“关上门来好干活”——注重集中精力。在家做饭的时候,我喜欢把厨房的门关上再开始干活,一来防止油烟到处乱窜,二来是防止有人进来“瞎指挥”。门一关,厨房就成了自己的小天地,做起饭来是一种享受。写文章到了冲刺阶段,也就是从提纲到初稿的阶段,集中精力十分重要。特别是比较长的稿子,如果一会儿一个电话、一会儿一个客人,思路屡屡被打断,就很难把请示、报告特别是报告这样的大文章写好。从时间管理的规律来讲,集中整块时间是提高脑力劳动效率的最根本的方法。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核心思想之一就是集中大块儿时间来做最重要的事情。很多办公厅的领导白天办事儿,晚上写字儿,也是同一个道理。

第四,“小火慢炖最出香”——要注重修改。请示、报告的修改标准有三个:一是风格恰当,请示就是请示的味儿,报告就是报告的味儿,不能是别的味儿,也不能串味儿;二是表述精确,语义的范围、轻重、缓急要十分准确,十分适度;三是文字干净,多一个字就会嫌多,少一个字就会嫌少,文章看着十分透亮。领导修改请示、报告的花脸稿,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教材,因为里面不仅有应该怎么写的信息,更有不该怎么写的信息,真正用心的话,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三、把“样儿”搞对

“样儿”,也就是格式,关键要求规范。从难度上来说这是最小的,只要把以前类似的请示或报告调出来,基本上就可以解决问题,最多再对照有关的标准来确认一下。但也要十分重视,来不得丝毫马虎。这方面的错误都是低级错误,避免的关键在于细心、细心、再细心,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我们的公文是否规范,不但体现着我们个人的工作态度,也体现着单位的工作作风。看似细枝末节、琐碎小事,本质上却是关系作风养成的大问题。就像部队战士练习叠被子、踢正步,其中的技能打仗时是用不上的,我们不可能拿被子当武器,更不可能踢着正步上前线,但从整理内务和队列操练中培养出来的纪律意识、团队意识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战争的胜负。

3.公文写作中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篇三

近段时间,公司部分干部在公文写作传递过程中,经常出将请示与报告错用的现象,有时一起使用;“请示”和“报告”是两个不同的文种,虽然均属于上行文,但使用时应把握好其主要区别:

一是行文功能不同。“报告”主要是向上级单位汇报情况、反映问题;“请示”主要是请求上级单位批准、指示和解决问题;请示是请示上级,须报上级批复,报告是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不须批复。

二是处理方式不同。“报告”属阅件,上级单位可只阅不回复;“请示”属办件,上级单位无论同意与否,均应回复意见,请示带有迫切性。

三是时间要求不同。“请示”应在事前行文,即事前请示;“报告”一般是报告有关情况或办理结果,在事前、事中、事后均可报告。

请示的特点:

1、只用于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或有业务领导关系的上级主管机关请求请示、批准事项时用;

2、请示的事项必须是本部门职权范围内无法确定或处理的;

3、必须事前请示;

4、必须要求上级明确表态、批复;

报告的类型: 工作报告、专题报告、答复报告、递送报告 请示的写作要求:

1、区分请示与报告的异同,请示是呈请,报告是呈报;

2、写请示要一文一事;

3、主送一个领导机关,不要搞“多头”请示;

4、请示的语气要谦和;

5、坚持逐级行文的原则。

因此,把握“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关键在于上报的事项如需得到上级单位的回复意见,即应当使用“请示”,而不可用“报告”。

4.报告和请示 篇四

按照xx纪委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自查工作的通知》(xx纪办字[2019] 号)文件要求,xx党委、政府正抓紧落实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自查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xx为组长,党委副书记、xx为副组长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自查领导小组,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但由于苏木扶贫工作任务繁忙,结合实际,无法按照文件要求,按时完成自查工作、及时上报自查报告。为深入查找苏木扶贫领域工作存在的问题,经苏木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申请延迟提交扶贫领域和作风问题的自查报告,并于3月15日进行上报。

此请示

上一篇: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000字下一篇:分包同意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