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数据分析论文

2024-11-08

审计数据分析论文(共8篇)

1.审计数据分析论文 篇一

2015年高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模拟试卷

第一题

审计组织体系是指由多种类型的审计组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整体。

不同国家审计组织体系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存在差别。请论述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特征。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一)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构成及各自侧重点

(二)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

(一)审计组织体系的构成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三种类型的审

计组织组成的。三者的共同目标均为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但是,三者又有不同,各有侧重。国家审计机关的目标侧重于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改进政府行政管理。内部审计机构的目标侧重于促进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社会审计组织的目标侧重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于市场经济。

(二)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特征

1.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我国在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置审计机关,审计机关为政府内设机构之一,属行政型。其中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

2.平行结构的内部审计机构占主导地位。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目前较多采用的机构设置方式是: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设置独立的、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内部审计机构。这种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机构,其独立性相对较弱,对本单位或本级管理活动的监督难以开展,而是较多地对下属机构或下一管理层次进行监督。

3.政府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社会审计组织管理体系。我国的社会审计组织主要

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合伙制两种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社会审计组织是依照注册会计师法的要求由注册会计师投资设立并承担有限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的社会审计组织则是注册会计师合伙设立并承担连带无限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目前,我国的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监督指导工作,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地方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实行行业管理。

4.审计机关对其他审计组织的指导、监督关系。国家法律授权审计署领导全国审计工作,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并对社会审计组织的业务质量进行监督。

请从第二题至第五题四道案例分析题中任意选取3道题作答。

第二题

审计组在对ABC公司2009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时,指派审计人员李红负责审计型

币资金项目。

(一)为了解库存现金余额的真实性,李红决定采取监盘的审计程序。

2010年3月5日上午10点半,李红对库存现金实施了突击监盘,有关监盘情况

如下:

1.经过盘点确认,实存现金数额为800元。

2.ABC公司3月4日账面库存现金余额为1800元。3月5日发生的现金收支全部杀

登记人账,其中收入金额为3000元、支出金额为4000元。

3.2010年1月1日至3月4日,ABC公司现金收入总额为165200元、现金支出总额

为165500元。

(二)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李红记录了ABC公司与货币资金相关的内部控制:

1.现金收入必须及时存人银行,不得直接用于公司的支出。

2在办理费用报销的付款手续后,出纳员应及时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相关

费用明细账。

3.指定负责成本核算的会计人员每月核对一次银行存款账户。

4.期末应当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和银行对账单余额。对余额核对相符的银行存

款账户,无须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要求

1.请计算ABC公司2009年12月31日的库存现金余额。

2.根据资料

(二),请指出ABC公司容易出现错弊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程序。

3.请指出现金盘点与存货盘点的区别。

参考答案

1.首先,确认3月5日账实是否相符。3月5日账面应结存数=账面余额+已收现金

来记账金额一已付现金未记账金额=1800 +3000-4000= 800元,3月5日账实相等。

然后,用调节法计算12月31日(结账日)库存现金余额。由于盘点丑在结账日之

后,则:(结账日)应结存数=(盘点日)盘点数一(结账至盘点期间)增加数+(结

账至盘点期间)减少数。将3月5日当做盘点日,则12月31日应结存数= 800-

(165200+3000)+(165500+4000)=2100元。

2.第二种内部控制不正确。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相关费用明细账是不相容

“职责,不能由现金出纳一个人负责。

第四种内部控制不正确。无论余额核对是否相符,均须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3.现金盘点与存货盘点的区别主要有:

(1)盘点的主体不同。审计人员参与现金盘点,而对存货盘点一般是进行实地观察。

(2)盘点的范围不同。审计人员参与全部现金盘点,而对存货进行抽点。

(3)盘点的内容不同。审计人员进行现金盘点,盘点的是现金,而进行存货盘点,盘点的是存货。

(4)盘点的程序有所不同。审计人员进行存货盘点,要进行盘点问卷调查,而进行

现金盘点则不需要。

(5)盘点的要求不同。现金盘点要求实施突击性检查,而存货盘点则要求事前通知、召开盘点预备会议。

第三题

2015年6月,某省审计厅决定组成审计组,对该省国有独资“通达高速公路有限公

司”2014财务收支以及道路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审计。有关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在安排审计人员组成及编制工作方案时,出现下列情况:

(1)在决定审计组成员时发现,原定的审计组长张本廉同志(处长)的爱人在该公司担任总会计师,领导该公司的财务工作;另有一名普通审计人员的舅舅在该公司当技

术员。

(2)接到群众举报,称2014年年初上任的公司新任领导人在道路工程建设中损公肥

私,在工程材料招标中玩弄权术,不购买本省质量好、价格公道的建材,却要到外省高价购买质次价高的工程材料,从中捞取巨额回扣。厅领导已经做了批示,要求查清此事。

2.审计人员在对该公司进行调查了解时,了解到下列情况:

(1)基本情况:该公司是某省政府投资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拥有已经建成运营的总里程为3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一条(简称为“通江高速”),还拥有在建的里程为150公里的高速公路一条(简称为“沿海高速”),将于2015年7月建成通车。在建的“沿海高速”在该公司2014年报表中反映为“在建工程”,余额为450000万元,而2014年6月底才建成运营的“通江高速”办理竣工决算后在报表中反映为“固定资产”750000万元。资料反映,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期均为三年,建设的地质条件、地理条件等各种基本条件均相同。

(2)该公司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自2011年起,取得了大量贷款,但未按工程项目分

开核算,至2014年年底,报表反映长期贷款余额为450000万元(贷款合同规定该公司高速公路建设每公里可贷款1000万元),贷款年利率5010,合同规定前五年只付息、不还本。但该公司2014年利润表中“财务费用”体现为负数,公司财务人员的解释是,由于“沿海高速”公路还在建设中,所有贷款利息全部计入建设成本。

3.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时,发现下述情况:

(1)该公司2013年投资2000万元,成立“高速公路材料供应公司”,主要定向

从事该公司的高速公路建设的材料供应业务,2014年9月,通达高速公路公司计提该

项投资减值准备1000万元,同年10月,未经评估,将该“高速公路材料供应公司”

以1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该公司职工集资成立的“好运通”公司。审计人员检查发现,“高速公路材料供应公司”2013和2014年1至9月,分别实现净利润

800万元和900万元。

(2)2014年,该公司在“沿海高速”公路建设中出现由于未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以及

建设材料质量差的双重问题,酿成某在建的公路大桥垮塌事故,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600万元。该公司将此次事故损失直接列入建设成本,其余事项未作处理。

要求

1.根据“资料l”中出现的两种情况,指出审计机关或审计组应当如何处理。

2-根据“资料2”中出现的两种情况,对现有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及处理办法。

3.根据“资料3”中出现的两种情况,指出应当如何提出处理建议。

三、参考答案

1.对于“资料1”中出现的情况,审计机关或审计组应当:

(1)考虑由其他合适人选担任审计组长,并要求张本廉同志按规定回避,不参加遗

一项目的审计工作。

(2)考虑安排专人对群众来信检举的情况进行检查,可就此事项制定专门的、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向厅领导专题反映调查结果。

2.对“资料2”中出现情况的分析:

(1)“通江高速”的平均建设成本为2500万元每公里(750000万元/300公里);

在建的“沿海高速”平均建设成本已经达到3000万元每公里(450000万元/150公

里)。二者建设时期前后十分接近,建设的基本条件相同,建设成本差距过大,可能存

在问题。

对此,应结合群众来信检举的情况考虑,加强力量,进一步查深查透。

(2)“通江高速”已经于2014年6月底建成运营,按照有关规定,其相应贷款下半

年应归还的利息7500万元应计人运营的财务费用之中。其利润表财务费用体现为负数和

将全部贷款利息计入建l成本的做法是错误的。

[分摊贷款金额:450000万元/(300 +150)公里×300公里:300000万元

应当列入运营财务费用的贷款利息:300000万元×5%/2:7500万元]

3.对“资料3”中两种情况的处理建议:

(1)第一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国有资产流失事项。该公司先是毫无根据地计提投资减值准备,然后未经评估又将该项投资转让出去,从账面上看,直接造成有较强盈利能力的国有资产流失,流失金额达2700万元(1000 +800 +900),应当坚决纠正。

(2)第二种情况属于由于管理不当而造成巨额损失浪费事项。应当建议进一步查清原因,分清责任,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甚至是法律责任。

第四题

2014年3月,某审计机关派出审计组对甲公司2013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

计。有关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组在调查了解甲公司及其相关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了审计实施方案,部分内

容摘录如下:

(1)经初步了解,2013甲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其所处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拟依照以往审计中对甲公司治理层、管理层诚信度的判断,不再对其进行评估。

(2)因对甲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存有疑虑,拟不利用内部审

计的工作。

(3)为降低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组拟通过合理设计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开展细节测试。

(4)因接到相关举报,审计人员认为甲公司在收入确认方面存在舞弊风险,拟将销

售交易及其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高水平,不再了解和评估相关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并

确定其是否已得到执行,直接实施细节测试。

(5)因甲公司于2013年9月关闭某地办事处并注销其银行账户,拟不再函证该银行

账户。

(6)因审计工作时间紧张,拟不再函证应收账款,直接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7)2013年甲公司购人股票并作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核算。除实施询问程序以外,预期无法获取有关管理层持有意图的其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拟就询问结果获取管理

层书面声明。

2.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期末资产账面余额总计900万元,其中存货400万元,审计组拟对存货进行盘点。甲公司总经理提出,公司已于2013年11月30日对存货进行

了全面盘点,目前产品交货期临近,为避免再度停工盘点影响按时交货,建议审计人员取

消现场盘点,改为复核甲公司2013年11月30日的盘点资料。

审计组深入研究了甲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制度,认为比较健全有效,于是接受了甲公司

总经理的建议,详细检查了甲公司的盘点记录,并于2014年3月20日抽点了约占存货总

价值10%的项目,抽点的项目经追查至永续盘存记录,未发现重大差异。

3.审计人员发现甲公司的很多重要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存在异常情况:

(1)关键产品投入产出比例异常。x产品的投入产出比率由2012年的14:1大幅下降

至2013年的3.2:1。

(2)水电能耗比异常。在生产成本中,2012年水电费支出70.6万元,2013年水电

费支出20.5万元,甲公司财务报告中显示2013年生产量较以前有大幅增长,且主要

生产动力为电能。

(3)人工费异常。甲公司的分月产量统计表显示各月产量有较大波动,但与产量有对应关系的直接人工费用无明显的波动。

(4)运输费异常。2012运输费为9.9万元,2013年在出口量剧增的情况下,运输费反而下降为0.9万元。

(5)收入利润指标异常。甲公司2011年以来净利润保持了强劲增长,从2011年的

0.58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4.16亿元,其中2013年较2012年净利润增长226qo,就同期上市公司的表现来看,十分罕见。

(6)税收异常。甲公司2013年报表显示利润总额4.23亿元,应缴所得税为739万元,综合所得税率仅为1.75%。另外,据甲公司财务报告披露,该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实际缴纳增值税5.2万元。而该公司2013工业企业性销售收入为8.27亿元,毛利为5.43亿元,审计人员以毛利5.43亿元估算,公司应缴增值税至少为9000万元。对于如此巨大的差异,甲公司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7)巨额合同。甲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总计9.25亿元,但2013年1月与德国M公签订的一单合同,其销售额就高达7.23亿元,从数量上看,整个企业的收入和利润集中和维系于一家公司,蕴含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8)应收款项异常。2013年末,甲公司应收账款4亿多元,其中最大的欠款单位是德国M公司,欠款达2.6亿元,欠款原因是依合同执行进度付款。而在2013年末的预付账款中,甲公司支付德国N公司1.6亿元预付设备款,两笔巨额款项的债务人均为德国企业,其真实性值得思考。

要求

(一)根据“资料l”,请逐项指出审计组编制的审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果有不当之处,简要说明理由。

(二)根据“资料2”,请分析审计组对存货盘点的处理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三)根据“资料3”,请针对甲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异常,说明审计人员应当如何处理。同时分析审计人员可以从哪些方面捕捉到企业收入舞弊的迹象。

参考答案

L(1)事项l不恰当。审计组不应依赖以往审计中对管理层、治理层诚信度的判断。

(2)事项2恰当。

(3)事项3不恰当。重大错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通过设计合理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予以降低。

(4)事项4不恰当。判断收入确认方面存在舞弊风险,可以不执行控制测试,但是

了解内部控制程序是必要的,可以在了解内部控制程序后,根据评估的结果,直接执行细节测试。

(5)事项5不恰当。对银行存款的函证,应当选择在财务报表涵盖期间所有存过款的银行,包括零账户和已结清的账户。不能由于已经注销账户,就不进行银行存款函证。

(6)事项6不恰当。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而言是不重要的,或

函证很可能是无效的,否则应当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不能够出于时间、成本等原因,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

(7)事项7不恰当。询问应作为其他审计程序的补充,其本身不足以支撑审计人员

得出相关结论,应当将询问与其他审计程序结合使用,如果无法利用其他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则应当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2.审计组对存货盘点的处理不正确,因为存货监盘是审计准则中对存货审计最基本的要求,是一个不能省略的关键程序(除非存货很少,不够重要)。甲公司存货占资产总额的40%以上,属于重点审计领域。因此,对于存货仅通过符合性测试并抽点约占存货总价值10%的项目,从而确认存货是不对的,必须说服甲公司重新进行监盘。即使会计报表中其他项目的审计均为满意,但因为有40%以上的资产无法确认,这足以改变一个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属于重大会计事项。审计组对于来自被审计单位的压力,不应简单屈服,应该多从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和长远发展来争取做通被审计单位的工作,令其配合审计监盘,否则就违背了职业道德中对独立性的要求。

3.针对甲公司财务报告中反映的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异常情况,审计人员应当:

(1)执行分析程序,分析指标、数据和事情等的异常波动;

(2)调查异常的原因,并跟踪查证;

(3)对于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之外的领域,应事先采取措施,如安排咨询专家工作。

在审计中,审计人员应当综合运用分析程序、询问、检查等方式,谨慎地捕捉以下收

入舞弊信号:(1)分析程序表明对外报告的收入过高、销售退回和销售折扣过低、坏账

准备的计提明显不足;(2)在对外报告的收人中,已回收现金的比重明显偏低;(3)应

收账款的增幅明显高于收入的增幅;(4)在根据收入测算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存货急剧呈下降趋势;(5)当期确认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占过去几年销售收入的比重明

显偏高;(6)本期发生的退货占前期销售收入的比重明显偏高;(7)销售收入与经营活

动产生的现金流人呈背离趋势;(8)与收入相关的交易没有完整和及时地加以记录,或

者在交易金额、会计期间和分类方面记录明显不当;(9)记录的收入缺乏凭证支持或销

售交易未获恰当授权;(10)最后时刻的收入调整极大地改善了当期的经营业绩;(11)

销售交易循环中的关键凭证“丢失”;(12)未能提供用以证明收入的原始凭证,或以复

印件代替原件的现象屡见不鲜;(13)未能对银行存款往来调节表或其他调节表上的重大

差异项目做出合理解释;(14)销售收入和现金日记账存在明显的不平衡;(15)与收入

相关的记录(如应收款记录)与函证证据(如询证函回函)存在异常差异;(16)高管

层逾越销售交易循环的内部控制;(17)对新客户、异常客户或大客户未遵循惯常的客户

审批程序;(18)高管层或相关人员对收入或收入异常现象的解释前后矛盾、含混不清或

令人难以置信;(19)存在禁止审计人员接触相关设施、人员、记录、客户、供应商等有

助于获取收人证据的行为;(20)高管层在收入确认方面对审计人员施加了过分的时间压

力;(21)对审计人员要求提供的收入相关信息拖延搪塞;(22)高管层对审计人员就收

入提出的质询做出行为失常的举动(如勃然大怒、威胁利诱等);(23)接到客户、企业员工、竞争对手关于收入失实的暗示或投诉。

第五题

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纪委接到群众实名举报,称下属子公司出纳员于某存在贪污、挪用公款行为,于某为中共党员。集团公司随即指派内部审计部进行调查。审计部成立审计组,有关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因情况特殊,审计组未提前送达审计通知书,而是在到达审计现场时将审计通知书送达。审计组进驻现场后立即进行现金监盘,此时碰巧该公司出纳外出。

2.审计组在监盘现金过程中,发现保险柜内存放有以下物品:

(1)现金及现金日记簿。

保险柜中分别存放有两叠现金,其中一叠为人民币6201.79元,经与该公司现金日记

簿核对,现金日记簿余额比实际盘点现金多3000元整;另外一叠为人民币3025元,据出

纳解释,为代管的公司工会账户现金,经与工会账户现金日记簿核对,金额一致。

(2)支票及支票登记簿。

①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空白银行支票各一本,三本支票在支票登记簿均有

记载,且号码连续,空白支票上已加盖公司法人章。

②作废支票4张,均已加盖“作废”字样。

③中国银行现金支票一本,未在支票登记簿登记,据出纳解释,由于现金支票仅由出

纳本人使用,因此无须在支票登记簿登记。

(3)印章。

保险柜存放有3枚印章,分别为公司财务章、法人章及公司更名前财务章(该公司

于2013年1月更名)。

(4)其他物品。

①钥匙两把,据出纳介绍,其中一把为该保险柜备用钥匙,另一把为出纳个人住宅钥

匙存放于保险柜中备用;

②银行存折一张,以出纳个人名义开户,据出纳介绍为其个人存款,审计人员发现该

账户大额资金存取较为频繁;

③网银U盾6个,分别为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录入和复核权限

U盾;

④银行开户资料若干本,按照各开户银行分别存放,整理较为整齐;

⑤公司收据一本,均已加盖公司财务章;

⑥欠条一张,上面写明“今借财务部3000元整。2013年11月1日。”欠条有借款人

及借款部门负责人签字。

3.审计人员经分析认为,该公司出纳存在重大舞弊嫌疑,决定抽取部分现金支出凭

证进行审查。抽查过程中,内部审计师发现一张现金支出凭证后所附原始凭证仅为现金支

票一张,没有发票、收据等其他单据。

4.通过审计核实,审计组初步认定出纳涉嫌贪污和挪用公款。

要求

1.根据“资料l”,请指出审计人员安排监盘现金时遇出纳外出,应如何正确处理?

2.根据“资料2”,请指出该公司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

3.审计组决定对该出纳经手的所有现金支出凭证进行详细审查,请问审计组采用的抽样方法属于哪种抽样方法?一般适用于什么情况?

4.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简要地提出审计建议和处理意见。

参考答案

1.审计组应要求被审计单位与出纳联系,如出纳可以即刻赶回,审计人员应在现场

等其回来进行监盘。如出纳不能及时赶回,应监督被审计单位用封条将保险柜封存,防

监盘前保险柜内物品发生变动。

2.存在的问题有:

(1)空白支票提前加盖法人章,易被盗用;

(2)现金支票未登记支票登记簿,记录不完整;

(3)法人章和财务章同时由出纳保管,不符合职责分离原则:

(4)更名前财务章未进行注销和销毁:

(5)备用钥匙不应存放于保险柜中;

(6)出纳私人物品不应存放于保险柜中;

(7)以出纳名义开户的银行账户存在一定舞弊嫌疑,应进一步调查;

(8)网银录入权限和复核权限u盾不应由同一人保管,存在较大资金风险;

(9)收据不应提前加盖公司财务章,且与公司财务章不应同时保存在保险柜中;

(10)白条借款不合规。

3.审计人员采用的是发现抽样方法。发现抽样属于属性抽样的一种,即在既定的可信赖程度下,在假定误差以既定的误差率存在于总体的情况下,对抽取的样本进行

审查,一旦发现事先定义的误差事件出现,就需要对同质总体进行详细审查。发现抽

样主要用于查找重大的舞弊、欺诈事件,或者内部控制运行有效、误差期望很少出现的情形。

4.对于内部控制存在的诸多缺陷,审计人员应建议管理当局进行整改。而对于个人舞弊问题,应建议移交纪委进行进一步查处。

2.审计数据分析论文 篇二

在特定的环境下, 审计人员把审计准则或者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 然后运用自己本身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的经验, 用比较独立、客观并且公正的态度来判断具体的审计事项和行为的合理性、规范性和准确性等, 这就是审计判断。在审计的整个过程里, 到处都有审计判断的痕迹, 而审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影响。

在一定的时空状态中, 各种各样的宏观和微观因素会在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实施作业中出现, 而这些因素的总和就是审计环境。审计必须面临的课题是要在审计实际工作中, 通过不断改进和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以此来辨认和认识审计工作与环境的融合度或是摩擦度, 让这二者不断的相互促进, 渐渐到达和平共处的状态。

二、审计环境对审计判断的影响 (1) 宏观环境对审计判断的影响

1. 法律环境对审计判断的影响

目前, 我国已基本形成完善的审计准则体系, 但准则过于原则性, 使得其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稍差, 进而提高审计判断的质量受到了影响。在这个时候, 审计法律观念在社会各界的认识度是高低不同的, 也影响到审计人员是否拥有一个公正的审计判断环境, 进而影响到审计判断的公正性和质量。另外, 严格的审计法律责任除了对于审计人员形成惩戒震慑作用外, 也可以使审计人员通过对以往审计诉讼的研究, 对不同情况下如何做出风险较低的审计判断积累经验。

2. 社会环境对审计判断的影响

从社会公众对审计职业的态度方面来看, 审计职业越受到社会公众的评价越高, 与此相对应审计人员在社会的低位也会越高, 而所得到的酬劳也会越高, 这样有利于提高从事审计职业的人群的素质和质量, 从而也有助于提高审计判断水平。从社会诚信程度的方向来看, 注册会计师在作为普通的社会成员时, 往往会有一部分从业人员受到整个社会、行业的诚信问题的影响, 禁受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 远离了原则和自己的操守, 做出了错误的审计判断。从风险意识环境方面来看, 审计人员在做出审计判断的过程中, 在某种程度上, 审计人员在对待风险的态度上也会影响承担风险的大小, 对于相比较中, 良好的审计判断质量对于那些风险中立者或者是风险厌恶者考虑审计效率时会更加的具备该素质。

3. 审计判断受经济环境的影响

第一, 为了提高审计执业专业的难度, 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 不断增强企业经营的各种各样的活动, 减少在审计过程中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规定。第二, 对自身的专业素质, 审计人员要不断的增强, 是为了适应形势的要求, 而且为了提高审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 特别是要重视审计判断。

4. 审计判断受技术环境的影响

审计判断的难度越来越大, 是因为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打破了原本的会计岗位职责, 而且变更和转移了内部控制制度, 再者由于实时审计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发展趋势而引起的内控制度不断复杂化;在整个行业里普及会计电算化, 电子化了审计线索, 扩大了审计内容以及多样化了审计方法和技术处理手段;审计人员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时代中, 大部分人缺乏对这个业务的经验。

(2) 微观环境对审计判断的影响

1.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状况

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 而审计人员又不能觉察, 就会加大审计风险。相反, 内部管理和内外部审计受到审计单位的重视, 如果有这个重视的作用, 那么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便会主动的建立起来, 而且会比较严密而健全, 因此审计风险被降低了, 审计判断质量也会被提高。

2被审计单位支持审计人员

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某种程度上会受到被审计单位的态度和行为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拥有较强的接受审计的意思的被审计单位能从正面看待审计, 并理解审计, 并且给审计人员足够的支持, 那么这些都能提高审计判断的质量

3.审计机构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程度

集体判断是审计质量控制体系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机制。大体上, 集体判断有两种形式。其中一种是咨询其他人或和其他人一起判断, 这种方式可以填补因为个人认识的局限性, 从而使可能因个人判断而产生的失误减少, 甚至可以避免。另外一种形式是复核, 他是更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复核原本的审计人员在某一领域或方面做出来的判断, 这样子在某些程度上, 为提高审计判断质量提供客观保证, 使得审计判断达到了一致性, 把可能因审计判断失误造成的负面影响给减少了。

三、提高审计判断质量的措施

第一, 要提高法律法规的统一性。

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在国内不断被完善, 但是有关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法律责任十分的不集中, 分别分散在众多法律法规中, 而这些法律法规有《企业会计准则》、《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公司法》、《刑法》和《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而且因为是在处在不同的立法技术中, 所以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在不同的法律中有不同的规定, 甚至有些规定完全相反, 因此为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的规范, 为了保障执法的一致性, 不得不把其中互相矛盾和不协调的审计法律删除。

第二, 操作审计责任认定要被不断地提高。注册会计师要为了自己的重大过失和欺骗行为承担审计法律责任是我国法律的明文规定, 但是某些标准却十分的不完善, 比如在普通过失、重大过失与欺诈这三者的区分界限就十分的含糊不清, 这些都为审计实务的工作引来了不少的麻烦。所以要根据归责原则与作为性质来明确规定界限范围, 与此同时, 也要对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追究依据做出个明确规定, 以此对哪种行为追究哪种责任的明确规定。

第三, 要把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体系不断的建立和健全。注册会计师在做出的职业判断时, 事务所是这个微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承担审计风险的最大责任者。现代审计通常都是高风险的, 事务所为了对付这一难关, 更应该建立和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领导责任、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业务工作底稿以及监控这七个要素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事务所以控制审计风险为目标, 围绕这七个要素, 理所当然要建立高质量的控制制度。

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应变能力、判断水平、实现完善和超越自我创造发展空间和支持条件, 在此不仅要细化新准则中提出的项目质量控制之外, 还要注重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建设企业文化, 把职业的管理进行推广。对三级复核制度进出改进, 并在规范业务程序上, 加强对各方面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制约机制, 对长效机制的审计质量进行完善, 以此把判断审计职业的水平不断的提高。

第四, 要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双方业务质量的衡量尺度是审计准则、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这也是规范审计行为、会计行为的权威性标准。为了能准确地判断职业, 唯有把这些标准熟记于心, 并融会贯通, 理解体会。注册会计师无论是从学识、经验来说, 还是从自身的能力和道德水平来说, 这些综合反映就是职业判断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这说明了注册会计师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不仅要掌握审计职业判断的相关知识, 还要掌握与其密切相连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第五, 要充分关注被审计单位的非财务信息。所获得的审计信息的数量及其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审计职业判断水平的高低。那是因为在审计的过程中, “信息不对称”存在于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 做出正确的抉择是指在判断中能把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信息作为基础和依据, 并以此确定出重点。目前, 企业面所承受的经营压力等方面, 而审计人员要特别注意的部分是可能给报表带来严重影响的方面。因而, 审计人员要尽可能的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得到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 做到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去除伪造的部分, 留取真实的材料, 从表面看到内在的东西, 从这个方向考虑到另一方面的内容, 这样就能收集到比较充分与合适的审计证据, 并以此来提高审计判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瑾.审计判断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金融, 2007 (3) .[1]杨瑾.审计判断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金融, 2007 (3) .

[2]张彤.试论我国审计环境与审计专业判断[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6 (6) .[2]张彤.试论我国审计环境与审计专业判断[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6 (6) .

[3]张继勋, 杨明增.审计判断及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7 (9) .[3]张继勋, 杨明增.审计判断及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7 (9) .

3.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比较分析 篇三

[关键词]财务审计;绩效审计;比较

我国政府目前财务审计还是占得主要位置,但是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不断变化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不断的完善发展,在审计要求上也越来越全面,要求审计能够真实反映出政府的各个方面和在运营中的矛盾以及处理的办法,以专业的水平对政府经济进行评价,绩效审计的侧重点正是符合现在政府部门的需要,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之间相互弥补。但是为了适应发展的需求,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既要相互结合使用,也要相对独立的进行发展,而且绩效审计在发展中也会逐步的取代目前财务审计的主导地位,更好的发挥政府的审计作用。

1、基本概念的比较

财务审计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审计类型,财务审计是对政府的财务和财政的收支活动还有报告的审查,然后对政府财务收支报告和活动的真实性、公允性、合法性以及正确性进行评价的监督活动。而绩效审计则是审计人员通过使用现代技术方法,对政府部门的活动和功能就目前的效果性、经济性以及效率性进行客观的、系统的独立评价,并提出评价后要进行改善的意见,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为政府的有关决策方面的工作提供信息来源的过程。我们通过分析比较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的概念可以得出,两种审计的原理都是收集被审计单位的相关经济活动和财务财政上的收支,与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出与相关规定符合度,并将结果传达相关单位的过程。但是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不同的是绩效审计注重评价审计方面的效率性和经济性而财务审计更关注审计项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不难看出财务审计是绩效审计的基础,只有在真实合法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去评价经济性和效率性,将两者进行结合审计的话可以更加全面的评价出被审计项目的经济活动情况。

2、审计要素差异比较

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在审计目的、主体、职能、技术、方法、程序、标准、时间导向和审计对象上均存在差异。二者在产生和发展背景的差异上,主要表现为私有制的产生、财产所有者和财产经营者的分离,导致了人们迫切想要了解政府资金公共支出的流向;绩效审计产生的背景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公民的民主和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则由关注政府支出的合法性逐渐转变到关注政府支出的经济效益性。二者在审计目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财务审计侧重于审计项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公允性;绩效审计更侧重于审计项目的效益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二者在审计职能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财务审计检查、评价已成事实的财务收支活动,行使防护权、监督权和鉴证权;绩效审计主要关心的是未来经济活动的发展的效益,主要职能为创新性和建设性。二者在审计技术和方法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财务审计的审计方法一般有审阅法、查询法、复算法、核对法、函证法、调解法和盘点法,专门技术方法包括抽样审计方法、计算机审计方法和内部控制测评方法;绩效审计的审计方法有调查法、分析法、采访法和统计法。二者在审计程序上的差别主要表现为财务审计的程序为准备——实施——报告;绩效审计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于后续审计这一过程。二者在审计主体上的差异为财务审计只要求审计主体掌握会计和审计的专业知识技能;绩效审计对审计主体的知识面要求更为广泛,特别是经济活动分析的能力。二者在审计标准上的差异为财务审计的审计标准为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绩效审计的审计标准为有关法律法规、公认管理实务和相关规章制度。二者在时间导向上的差异表现为财务审计注重历史经历活动;绩效审计更看重未来的经济活动。二者在审计对象上的差异为财务审计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及相关会计资料;绩效审计对象是政府及其公营项目的效益或社会效益。

3、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的有效结合

3.1绩效审计做法

绩效审计的难度远远高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关键是如何准确地评估被审计机构和被审计项目的社会效益。只有比较准确的计算到被审计机构和被审计项目的社会效益如何。才能估计其社会影响,最后才能对症下药,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首先要熟悉、了解被审计机构的业务,经营活动情况,机构有否各种业务指标和工作。进行绩效审计时,也要贯彻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抓住被审计机构最重要的经营活动状况与其有关制度和控制计划一一比较分析,看其是否达到预定效果。

3.2结合范围方式

在我国,财务审计的范围要远远超出绩效审计的范围。一般说来,如果经济活动涉及到投入产出,那么就可以对其进行绩效审计。绩效审计的侧重点是公众比较关注的一些领域,比如专项资金审计、公共工程审计、公共支出审计和财政预算的支出审计,对这些方面展开审计活动,能够为国家节约一部分资金,同时也可以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绩效审计还做得不是很到位,还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对于违法比较严重的单位来说,应该将穿插进行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对于违法现象比较少的单位来说,应该主要进行绩效审计,然后再辅以财务审计;如果一些单位之前进行过绩效审计,那么就可以直接采取绩效审计。

3.3结合实施办法

在将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进行结合时,要合理地选择审计项目。对公共工程项目、公共预算的支出项目和公共投资项目进行审计时,要将绩效审计需求考虑在内,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制定审计计划时,要对绩效审计进行中长期计划。使得绩效审计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同时,在编制计划时,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并且合理地安排人力资源,避免将任务进行重复安排。此外,还要保存好审计资料。在制定审计准则时.应该将政府的审计准则分为绩效审计准则和财务审计准则,然后制定各自的报告准则、作业准则和审计内容,对政府部门实行绩效审计,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绩效审计体系。在审计程序上,如果单纯地实施绩效审计。那么就要充分收集以往财务审计中的审计证据;如果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同时进行,那么除了要收集财务资料以外。还要搜集各种调查表、决策和各种制度规定。在审计方法和技术方面,绩效审计可以沿用财务审计的一些方法.比如分析、计算、观察和审阅,对于具体的问题,审计人员应该做具体的分析。在审计人员方面,应该加强对绩效审计人员的培训,使绩效审计人员的知识更加全面。

4、结束语

绩效审计以及财务审计是相互依存的,在审计活动当中财务审计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因此,在之后我国必须要不断地加强在绩效审计上的研究力度以及相关规范的制度,从而使得财务审计同绩效审计可以互相独立、互相分离。现如今,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独立之间的结合仅仅只是一种过渡的表现,审计人员必须要在两者进行有效结合的过程之中找出可以使得绩效审计独立的有效方法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杰.试论财政资金绩效审计问题[J].创新,2014.

[2]王龙.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比较研究[J].审计月刊,2013.

4.审计数据分析论文 篇四

1.1审计力量不足

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繁重,特别是在政府换届期间,各部门的人事变动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不得不应对集中下达的众多审计任务,这就很难保证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能够有效的完成。另外,从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无法达到行业性质的需求。被审对象往往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因此从事审计工作要具有很高的要求与政策性,从审人员往往责任重大,需要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其政策水平。我国从审专职工作人员相对较少,能够全面掌握经济责任审计要点、准确界定经济责任、作出客观评价的专职人员更为紧缺,在审计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审计评价无法切中要害,审计的深度和广度达不到要求,未能提供高水平的审计评价等现象。从事经济责任审计的专职人员的.知识层次、实践经验、理论素养、敬业精神均亟待提升[2]。

1.2缺乏合理的效益性目标界定

从审计的目标来看,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为上级部门、监管部门及人事部门考察与任命干部提供科学的评价根据。然而在实施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从审人员往往能够很容易地认定干部任期的微观经济效益,对于宏观经济效益的确定却十分困难;能够准确地认定干部任期的经济效益,对于社会效益地却难以作出准确评价;能够全面地认定干部任期的当前经济效益,对于长远经济效益却不易作出客观的评定[3]。无法有效全面地对党政干部工作期间的各类效益进行评估,往往会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性降低。

1.3缺乏准确的评价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对财政资金使用中的监督大多集中于总量监督和结构监督两个方面,而忽视对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监督。经济责任审计不能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所以应赋予绩效分析和评价的新内容。由于绩效审计的对象往往会有很大差别,对被审对象的效益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所遵循的标准也会有很大差别,难以实现统一标准。首先,现有的审计体系制度不够全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现有审计体系仅仅要求从审人员对经济指标、经济决策、财政财务收支、廉洁自律等内容监督,局限于经济责任的内容,然而,对具体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制度未作规定。我国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执行力强的审计理论体系。其次,工作绩效信息往往具有多元性、差异性等特点,使得信息的准确获取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需要对其所承担的社会管理责任、政治责任、机关效能建设责任等工作绩效进行评价。

1.4经济责任审计结合绩效审计上还有瑕疵

近年来,经济责任审计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绩效审计的一些思路和理念,有一些部门和领域开展的也还不错,但两者在结合上还有瑕疵。绩效审计涉及被审计对象任期所处部门经营管理和经济情况的许多领域,牵扯到的事务繁多,涵盖范围广阔。然而,现有审计体系关于绩效审计的内容仍处于建设过程中。例如,对行政事业单位等非营利性组织的绩效评价范围较小,仅对资金闲置、挤占挪用等问题提出了审计要求,而对决策失误,损失浪费等问题缺乏更深层次的查处,审计揭示和探讨的问题缺乏广度,应涉及单位业绩成效的管理,甚至政府的服务宗旨和服务部门任务的定位等更加有深度的问题[4]。从审人员应掌握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应对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克服审计评价标准不一的困难,以实现对审计目标全面、广泛的绩效审计。同时,审计工作组应建立完善的专业人才结构制度,以满足审计项目要求。然而,我国从审人员在绩效审计这一方面存在着很大不足:其一,从审人员缺乏良好的社会科学教育,调查或评价工作经验较少,对被审计政治领域缺乏深入的了解;其二,虽然我国开展审计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但审计人员长期从事就账查账工作,很少涉及绩效审计工作,缺少绩效审从审经验,这也是影响开展绩效审计工作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5]。

2绩效审计的科学性及二者结合的重要意义

绩效审计要求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得以有效落实,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通过绩效审计,不仅可促进党政领导干部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制度,解决民生问题,提高社会服务,且有利于精神文明公平公正建设,使得领导干部更加关注医疗、教育、社保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有效的绩效审计,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为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地遏制“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这类不良的社会现象。审计工作主要是对责任主体部的金融活动和效益的评估,对我们的经济责任进行准确的评价是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键问题。绩效审计要按照有关规定和准则,采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监督其财政收支和相关经济行为的效益,通过有效的分析提炼,进一步监督及评估被审单位或项目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及合理性,给出改进意见,提高效益。另外,绩效审计的开展是制衡领导干部权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它是对经济、效率、效果的一个综合评价。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绩效审计的目的就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促进资源管理者或经营者改进工作,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

3绩效审计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改善途径

3.1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新常态下,新生事物也是需要更多的人力去解决,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十分重要。必须要按部就班有计划,有足够的力量进行及时的领导干部审计,避免出现审计调查解决问题的审计工作组力量不足的情况,一些财政金融的收入和支出都少的部门,或者没有金融资源配置和行政审批机关权力的部门,一些质量问题较少的行业,开展专项审计就可以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相关的范围之内的授权审核,通过现有的审计可以更清晰地验证,具体授权范围内的具体事务的领导干部和检查、评估、宣传,在任期间可以安排特别审计调查。建立和完善各级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重要的是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机构,让熟悉审计政策,有一定级别的干部从事这项工作。为了尽快适应发展需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力量。

3.2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

在拟定和制定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审计部门和纪律检查和监督以及组织和人事部门必须在协作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方案的制定,研究拟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和法规的定义,来保证实现经济责任审计效率和公正性。经济责任的范围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部门之间的财务责任的领导干部是非常不同的。负责定义和评价应坚持定量和定性的标准,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政府部门的本质差异,企业和机构之间的评估标准来确定领导干部。在实践中,这样做只要根据评价评分量化方法,可以确定本次审计评价更准确,直接使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此外,需要设置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使用国有资产和金融资本。

3.3让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真正发挥有效作用

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就是对领导干部有一个制约,这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本质问题,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让经济责任审计真正成为监督和制约干部的手段,就要加入“绩效”这个东西,有了绩效,才能真正让经济责任审计发挥作用,否则,经济责任审计只能是走形式,无法发挥它的全部作用。各级组织部门要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干部任用条例的有关规定,坚持“先免职、再审计、后任用”的措施,在决定干部离任或有调整意向前,先免除其领导职务,再委托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形成之后,领导和组织和人事部门审计结果来参考和评估,决定是否对其继续任用,当然这在现行体制内还是一个假设。但是,组织和人事部门要去思考,如果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经济责任尚不清楚或不研究不作为,没有约束的行为,一律不认可,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也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之前任命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干部任命前系统结合。对于在表面背后产生的经济财务收支不平衡和无效率的经济责任问题,应该全面地分析,得出问题的原因“,谁的孩子谁抱走”,属于主管机关部门负责的,属于所属单位单位负责的,负责前任领导应当负责的,都应该有一笔清楚的账,不可以笼统地归咎于当前一任的领导。

3.4尽快将绩效经济责任审计“写入法律”

5.审计失败分析 篇五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702)

四大中国2005年流年不利,继普华永道中天被财政部勒令整改外,德勤华永又被审计署通报批评,笔者整理了四大中国近年来的四起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并作了点评,发现四大整改态度借得学习。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黄山旅游(600054/900942):普华永道(2005年,财政部发现)2005年4月20日,该公司发布《关于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说明及其影响的公告》称:

一、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因及说明

1、根据《财政部关于对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调查结果及处理决定的通知》(财监[2005]13号),本公司2002至2004的会计信息存在以下会计差错:

2002年,本公司为避免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的影响,委托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从银行贷款3700万元并汇入黄山市万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黄山市远卓投资管理公司帐户,由两公司购买本公司拥有的黄山市体育馆及股份大道广告经营权,本公司又将收到的转让款归还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从而构成不当资产交易。

2002年本公司投入4400万元用于证券投资,截至2004年3月全部股票处臵后,实际亏损18,522,716.76元。本公司2002年、2003年未如实核算和反映该证券投资及损益情况。

2、根据《关于黄山风景区索道价格的批复》(黄价字[2000]第114号)及其相关说明,本公司下属索道票价从2000年起涨价,2002至2004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与本公司对此索道涨价收益归属权的理解存在歧义,故本公司一直将该涨价收入暂列为“其他应付款”。现经与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商议,明确此涨价收益权应归属于本公司。

二、会计差错更正及其影响

会计差错的内容及金额如下:

序号 会计差错内容 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2002年未计广告权损失-37,000,0002002年多计生活服务费 5,400,000 3 2002年多计天海吊桥庵道路摊销 4,000,0002002年未计股票投资损失-20,726,073 5 2002年少计索道票收入 19,765,47

2002年少计所得税费用-6,533,142 2002影响净利润的合计数-35,093,742 1 2003年多计生活服务费 5,400,000 2003年多计天海吊桥庵道路摊销 4,000,0002003年少计股票投资收益 231,415 2003年少计索道票收入 10,108,695 2003影响净利润的合计数 19,740,110 本公司2004对上述会计差错进行了更正,并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追溯调整了2002及2003的会计报表。公司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追溯调整情况如下:调增 2002年末资产9,955,805元,调增2002年末负债45,049,547元,调减2002年末的留存收益 35,093,742元(其中未分配利润27,951,530元,盈余公积7,142,212元);调增2003年末资产5,804,034元,调增2003年末负债21,157,666元,调减2003年末的留存收益 15,353,632元(其中:未分配利润8,211,420元,盈余公积7,142,212元)。

点评:黄山旅游2004年报显示,2002年净利润调整前是5649万元,调整后是2793万元;2003年净利润调整前是-6121万元,调整后是-4147万元。很明显,该公司2002年有故意隐瞒亏损之嫌,包括故意少计广告权损失3700万元和少计股票投资损失2073万元,这个差错不管是从金额或性质都是非常严重的;但由于该问题属财务欺诈,审计师未能发现如此重大造假是否要承担审计责任,笔者不敢下结论;但如果对货币资金流水严加核对,或者还是能发现财务欺诈现实的,笔者不清楚财政部是靠举报还是自行发现这

两大造假事实的。

据2005年7月28日发布的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一号)称:财政部及相关专员办依法对8户上市公司、8家会计师事务所和23名注册会计师做出了处理处罚,这里面有一家事务所就是普华永道中天被责令整改,八家上市公司有两家是普华审计的,除了黄山旅游,还有京东方。从发现的七家违规上市公司情节(有一家找不到)看,黄山旅游性质最严重,也是11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标志性的成果。

实际上,黄山旅游可能还存在其他资产安全问题,02年末,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26135万元,其中定期存款21089万元;03年末货币资金余额18906万元,其中定期存款2283万元;0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是30104万元,其中定期存款是13333万元;2005年末货币资金余额是32940万元,其中定期存款是11293万元,历年来定期存款都没有作质押之用;而与此同时,2005年半年报还挂着“其它应付款”10673万元,这些欠款多为欠关联方,为何关联方不向黄山旅游索取欠款,还是黄山旅游有意隐瞒利润?黄山旅游为何2002、2003年都多计生活服务费540万元,是不是为了冲抵大股东3700万元的损失,还是基于其他原因?黄山旅游账面上是很有钱,还有3个多亿,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无法抵制”诱惑,特别是在黄山以及安徽这样的不发达地区。如此巨额闲置的金钱面前极有可能诱发道德风险,笔者最担心的是这3个多亿资产的安全。

京东方((000725/200725):普华永道(2005年,财政部发现)该公司2005年发布《关于二00三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关于对部分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检查的通知》(财监[2004]61号),财政部组织驻广东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检查组对本公司2003年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延伸检查,并向本公司下发《财政部关于对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3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论及处理决定的通知》(财监[2005]12号,以下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要求,本公司已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内控水平,并对2003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及追溯调整,有关内容如下:

1、更正及追溯调整公司真空电器事业部因在核算成本时未采用计划成本法分摊差异而在2003多结转的成本3,588,875.03元。

真空电器事业部在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时,由于对产品成本差异的分摊方法运用不恰当,导致2003多结转成本3,588,875.03元。

2、更正及追溯调整公司下属韩国全资子公司BOE Hydis技术株式会社(以下简称“BOE Hydis”)将应属当期损益性支出的借款辅助费用分期摊销而在2003少计的财务费用26,802,273.00元。

BOE Hydis为收购韩国TFT-LCD业务向韩国外换银行等举借银团借款,发生利息之外的辅助费用(Facility Agent Fee, SecurityAgent Fee, Arrangement Fee)4,963,000千韩元,BOE Hydis将其作为财务费用入帐,进行审计时,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将该项费用抵减借款金额,并按实际利率法在贷款期限内进行摊销。

公司报表审计时未按《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调整,造成公司国内报告合并会计报表利润多计26,802,273.00元,但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境外财务报告不受影响。

3、更正及追溯调整公司因2003年未按权益法核算对子公司北京星城臵业有限公司的投资而虚增的长期投资18,423,633.04元,多计的投资收益18,423,633.04元。

未按权益法核算的原因:该公司经营范围是房地产的出售及管理,非公司主营业务。为专注于发展显示产业,公司决定对所持该公司股权进行变现处理。

基于对预出售的合作公司的理解,公司在2003以前参考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的相关规定,对上述投资采用了成本法核算。因该股权变现进展缓慢,在2003未能正式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考虑到该公司净资产变化对合并报表的影响,公司2003年将对其的投资曾改为权益法核算(分别调减2003年长期投资及投资收益18,423,633.04元)但在年报审计时调回原处理方法。

4、更正及追溯调整公司2003年因未按联营公司深圳市众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审计后的2003会计报表进行权益法核算而虚增的长期投资5,051,682.92元,多计的投资收益5,051,682.92元。

由于公司2003年审计时间的安排,基于对该公司历年管理层报表及审计报告之间未发生过重大审计调整的理解,在尚未取得该公司的审计报告时,根据其管理层出具的报表进行了权益法核算。而公司年报后发现该公司的审计报告做出重大会计差错的调整,公司随即在2004年二季度进行了相关会计处理,对其提取了长期投资减值准备533万元。按照相关规定该项调整应该在2003进行更正。

5、更正及追溯调整对公司2003年已转让、但仍作为自有物业反映在“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的星科大厦的有关会计处理,按照关联交易的有关规定将扣除相应成本费用及税金的余额计入“资本公积”,并按规定作相应披露。

经公司第三届十五次董事会(2003年8月21日)、二00三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03年10月8日)审议通过,公司将星科大厦以82,699,939.00元价格向关联方转让。

公司在2003年年报过程中仅注意到由于房产配套机电系统尚不具备使用条件,双方同意在验收合格后办理转让手续,基于此仍将该项资产作为自有资产反映在“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中,但因管理疏漏未发现产权的过户和变更,因而未及时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二、其他会计差错更正及原因说明

在本公司自查整改过程中,发现漏记2003年12月29日收到北京经济技术投资开发总公司20000万元借款,本次调整调增2003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和长期应付款各20000万元。

上述会计差错更正调减本公司2003利润46,688,713.93元,根据2000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设立奖励基金的提案》的决议,同时应调减公司2003按照原审定净利润的10%提取计入管理费用的奖励基金4,668,871.39元,相应调增2003年12月31日对北京智能科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其他应收款4,668,871.39元。

三、对2003公司及合并会计报表的影响

更正上述会计差错后,相应调减公司及合并2003净利润42,019,842.54元,调减2003年12月31日留存收益42,019,842.54元,其中,未分配利润调减25,211,905.52

元,盈余公积调减16,807,937.02元。

点评:据京东方2004年报披露,2003年净利润调整前是40329万元,调整后是36116万元;总资产调整前是120.57亿元,调整后是122.57亿元。从审计重要性水平看,京东方2003会计差错已构成重大会计差错,但由于京东方规模较大,净利较高,这个差错性质也不非常严重,因为从公告内容看,大都是属于对境内外会计准则理解差异导致的。外界一看差错这么多,就怀疑京东方出了什么大问题;京东方可能有大问题,但以上披露的会计差错实际上都是小问题,无关大局。

古井贡(000596/200596):德勤(2004年,财政部发现)2005年6月30日,该公司发布重大会计差错追溯调整事项公告称:公司长期以来采用公司与子公司亳州古井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合并申报的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合并纳税”)。但根据财政部驻安徽省财政检察专员办事处在2005年3月对公司2002至2004合并纳税有关情况的检查结论,公司与销售公司以往采用合并纳税的做法不符合税收法规的有关规定,根据税务机关的通知,销售公司需要缴纳2002及2003少缴的企业所得税分别为人民币42,249,684元和人民币63,946,850元,因此公司需要对2003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上述追溯事项的累积影响数人民币106,196,534元,主要调整及影响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追溯调整具体情况:

股东权益增加(减少)

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 2003年1月1日

未追溯调整前余额

257,481,707 147,281,286 合并纳税事项调整

(33,799,748)(8,449,936)2003年1月1日追溯调整后余额

223,681,959 138,831,350 2003年12月31日

未追溯调整前余额

273,826,104 151,367,386 合并纳税事项调整

(93,660,498)(12,536,036)2003年12月31日追溯调整后余额

180,165,606 138,831,350 上述追溯调整对2002和2003净利润总额的具体影响如下:

2002

2003 合并纳税事项调减

42,249,684

63,946,850

点评:这就是著名的古井贡偷税案的结论,受此影响,该公司03年净利润由盈利2043万元变为亏损4352万元,由于该公司2004年巨亏17944万元,古井贡一下子沦为* ST古井,古井贡已成为纳税筹划失败的一个典型案例,审计署在2005年9月28日的第四号公告称:1996年以来,安徽某上市公司未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与其全资子公司汇总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致使2003年少缴纳企业所得税5 910万元,占当期损益的176%。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该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已经查明上述问题,但其注册会计师未予以指明。这个事情德勤是“已查明未报告”,但就事情本身而言性质是相当严重的,但中国目前特殊的转轨环境,合理不合法现象太普遍,这种事情当地政府及税务部门也是很清楚的,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一天监管部门突然变脸了,那你就得承担违法责任。

锦州港(600190/900952):毕马威(2002年,财政部发现)

锦州港2002年底至2003年初两次公布造假事实,第一次是在2002年10月28日,合并报表调整内容如下:

1.调减1996-2000主营业务收入367,183,689元,相应调减流转税税金及附加8,398,676元。其中:按主营业务收入的3%计算的“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7,588,173元;按营业税的7%计算的“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531,172元;“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279,331元。

按追溯调整法调整会计报表的期初“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项目。

2.调减1997-2000应计入财务费用而予以资本化的利息额49,450,000元,计入损益。

3.补计2000的累计折旧7,800,000元计入损益。相应调减固定资产净值。按追溯调整法调整会计报表“累计折旧”的期初数。

4.调减资产及损益:①调减2001年末应收账款余额88,123,307元;②调减2001年末其他应收款余额2,150,000元;③调减2001年末固定资产余额56,646,295元;④调减2001年末在建工程余额284,992,011元;⑤调减2001年末累计折旧余额1,676,941元。⑥调减2000及以前增加的在建工程后,顺次调减2001资本化利息15,277,924元;以上数字分别调整会计报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原价”、“在建工程”、“累计折旧”等项目。

5.对以上内容进行追溯调整并延伸调整相应的企业所得税和留存收益科目。

①调减应交企业所得税46,714,706元;②调减盈余公积93,188,322元,其中:法定盈余公积金38,292,129元,公益金19,146,064元,任意盈余公积金35,750,129元。

③调减期初未分配利润289,732,968元。

6.以上数字分别调整会计报表“应交税金”、“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

第二次是在2003年2月1发日,合并报表调整内容如下:

1、调减1998年至2000虚增收入9,859,069元。

由于公司清查的范围和时间有所延伸,查阅了1994年至2000年的会计凭证,认为虚增收入共48744万元,《处罚决定》认定数据为36718万元,两者相差12026万元。

公司于1998年实施1997年及以前利润的分配方案时,应对各个法人股东单位(含国家股)派发的11040万元并未真正支付现金。上述因虚增收入而虚列股利11040万元冲减虚增收入后,只对其余虚增收入9895906元进行了调减。

2、调减虚列帐面货币资金38582249元;

3、调减虚列在建工程8147255**元;

4、调整1997年及以前应计入费用或损失而计入其他应收款的23487915元,计入公司的净资产中。

5、调整以虚增货币资金冲减的其他应收款36870435元。

6、关于涉税项目的调整

①对公司第一次调整方案中涉税项目进行调整。

第一次调整中,冲减了应交流转税税金及附加8398676元,其中:营业税7588173元;城建税531172元;教育费附加279331元。冲减应交企业所得税46714706元,以上涉税项目共计55113382元。因第一次调整方案尚未得到财政部的批复,有关涉税项目的调整也尚未得到主管税务部门的确认。因此,在本次调整中将在第一次调整中进行的上述调整予以更改,冲减公司的净资产。

②本次调整中涉税项目的处理

本次调整虚增的主营业务收入9859069元,按规定税率计算的流转税及附加327571元。其中:按主营业务收入的3%计算的营业税295773元;按营业税的7%计算的城建税20704元;教育费附加8873元;地方教育费2221元。应交企业所得税1429725%=(*元,以上税金共计1757296元,未冲减应交税金处理,冲减公司净资产。

③上述两项共计56870678元。公司将向国家财政、税务部门申请退回因多计收入而多交纳的税金,将依据国家财政、税务部门批复进行适应调整。

7、对以上内容进行追溯调整,调整相应的留存收益科目。

①调减盈余公积22115094元,其中:法定盈余公积金8846038元,公益金4423018$+&>元,任意盈余公积金8846038元。

②调减期初未分配利润66345272=(元。

8、进行上述调整使公司净资产减少88460366元。

以上数字分别调整会计报表“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

点评:锦州港不管是造假金额还是性质都是非常严重的,毕马威没有发现浮在水面上的造假,自然是难辞其咎。

四大犯错之后的态度值得学习,证监会监管有待加强

6.国家审计分析论文 篇六

一、国家审计复核规范对内部审计复核规范有直接的影响,两者的复核控制没有本质区别

,由当时的煤炭工业部审计局根据审计署《审计机关关于审计复核工作的规定》发布了《煤炭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复核工作的规定》(下称:《内部审计复核规定》),它沿用了单一复核控制模式,即由复核专兼职人员独立完成复核工作。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复核的内容和目的是一致的。《内部审计复核规定》的复核范围包括了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复核事项包括了审计证据,审计事项表述,适用法律、法规,审计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审计程序;复核目的是确保审计质量,充分实现审计目标。所有这些都与国家审计复核规范相一致。

二、从《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推行的单一复核控制到审计署6号令的三级复核控制,看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分级复核制度的必要性

《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以下称:《复核准则》)与《内部审计复核规定》推行的都是单一的复核控制。本文拟通过《复核准则》与审计署6号令推动的不同复核的分析比较,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推动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分级复核制度。

(一)《复核准则》的局限性及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1、《复核准则》的局限性。

《复核准则》仅是规范审计机关内部法制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的审计复核工作规章,没有对审计人员和业务部门提出复核要求。它的.局限性在于:(1)审计与复核完全分离。相互制约机制要求同一业务的不同岗位职责要相对分离,从而防止错弊发生。复核工作作为相互制约机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应注意与审计相分离,但这种分离并不是简单或绝对的将审计与复核隔离开来,分离的程度必须有利于审计目标的充分实现。但《复核准则》并没有达到这种目的。该准则将审计方案的执行、审计证据的取得、审计事项表述、审计意见表达、审计结论、定性与处理、法律与法规依据等等,均纳入法制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的复核范围;审计组长、审计业务部门负责人与复核“无缘”,形成了法制机构包揽了所有的复核事项,导致审计与复核完全分离。(2)审计风险转化为审计复核风险。审计组长作为审计项目的第一执行人,也是审计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应当对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审计目标实现程度、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审计结论等影响审计质量的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负责,但这种风险在《复核准则》中不仅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反而出现不合理转移,即审计与复核的不合理分离,一定程度上将审计风险转嫁到法制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身上,形成审计复核风险。(3)审计责任的不确定性。在解读《复核准则》时不难发现,审计责任没有从中体现,审计复核责任却被无形放大了。一旦依据《复核准则》操办的审计项目出现严重失误或发生重大审计风险时,没有确切的依据来明辨审计责任。

2、《复核准则》存在的审计质量问题。(1)审计人员的审计质量意识淡薄。由于审计和复核的不合理分离,及其审计风险和责任的转化,形成审计人员对专职复核人员或法制机构的依赖。(2)专职复核人员对一些事项难以把握,或提出不切实际的复核意见。专职复核人员一不参与审前调查、二不参与实质性审计,在这种情形下,专职复核人员难免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意见。

上述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单一复核控制模式存在的缺陷。无论是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都应当正视这一问题。(二)审计署6号令中审计复核模式的特点及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责任、质量为中心,对审计项目全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充分实现既定的审计目标”是审计署6号令的精髓。其中审计复核控制是质量控制的核心,它推行的是“三级复核,二级把关”的复核机制,即审计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法制机构三级复核,法制机构负责人、审计业务会议二级把关的复核控制。

1、审计署6号令的复核控制与《复核准则》比较,有以下改进:(1)“三级复核,二级把关”的复核机制正是针对既定的审计目标,由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法制机构等相互制约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它克服了《复核准则》中具有的局限性,是现代控制理论在审计复核实践中的运用。(2)明确了各级审计复核内容和责任。审计署6号令分别对审计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和法制机构的复核内容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其中将法制机构的复核内容限制在审计程序,主要事实的表述,法律、法规的运用,审计评价、定性、处理、处罚等方面,不再是事无巨细的全面复核;对支持审计结论的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以及审计方案实施情况的复核则由审计组长和审计组所在部门承担。使三级复核各有侧重,各自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另外,审计署6号令对各级复核应承担的责任也做了规定,从而有利于增强审计人员和复核人员工作责任心,有利于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和审计项目质量水平。

2 、审计署6号令的审计复核控制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审计署6号令的实施,使审计人员、审计组长到各级领导干部的质量、责任、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人人重视审计复核,审计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的复核落实到位;审前调查规范化,不再流于形式;审计目标、重点明确,实施方案可操作性增强;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证据的来源渠道增加;定性、处理、处罚基本恰当;重视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运用。以广东省审计厅为例,经过“三级复核,二级把关”复核控制程序的37个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超过预期。37个项目经过第一、二级复核并提出复核意见后,质量问题下降了57%,比预计的30%还多出27%;在第三级复核中,法制机构共提出复核意见241条,平均每个项目6.5条;在241条复核意见中,被审计组采纳202条,接近84%,说明法制机构的意见比较切合实际。

可见,审计干部质量、责任、风险意识的增强和审计质量水平的显著提高与实施审计署6号令存在必然的联系;表明审计署6号令推行的分级复核控制对全面推进审计质量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推行分级复核控制机制的制度基础

中国内审协会于发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该准则第二十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审计报告的分级复核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复核的要求和责任”。这就为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分级复核制度奠定了制度基础。

7.审计数据分析论文 篇七

一、审计环境的界定

审计环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 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实施作业时所面临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总和 (许家林, 1998) , 是影响审计活动完成其自身职能的一切外部条件的集合。它涉及范围广, 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社会环境诸方面。20世纪90年代末期, 国内外关于审计环境的研究开始出现。近几年来关于审计环境的研究主要围绕审计环境的基本理论问题, 包括审计环境的概念、构成要素、分类等, 以及审计环境对审计目标、审计模式、审计方法等基础审计理论的影响等, 将其与审计质量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非常少而且不够深入。本文希望能在这方面有所深入。

审计环境从结构上分析, 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审计环境, 它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国际国内的审计工作必须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科技条件等;二是中观审计环境, 它主要是指各个不同时期审计工作都面临的审计行业的管理机制和作业单位的工作条件;三是微观审计环境, 它是指作为单个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实务时所必须面临的审计机构的工作条件和人际氛围 (许家林, 1998)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考虑, 审计环境又分为审计内部环境和审计外部环境。审计内部环境是系统内部影响审计工作进展的各种因素, 涉及审计人员的素质、作业环境、控制环境、管理环境等;审计外部环境是系统外部影响审计进展的各种因素, 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影响审计工作的社会宏观环境。

二、审计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

审计环境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会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

(一) 社会政治环境。

我国从80年代恢复审计制度以来, 各类审计尤其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此, 政治环境明显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政府出台了若干宏观调控政策和相关法规, 推动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的政治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下, 国家权利机关对于审计这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法律地位的确认程度。它不仅是审计工作的基础, 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和兴衰。我国现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 为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非常稳定有利的政治环境, 审计工作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了大量的决策依据, 推动了反腐倡廉工作的进行。但是还有一些政治因素会对审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阻碍着审计职能的发挥。

1.“软政权”现象的存在。

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研究东南亚经济问题时, 提出了软政权这个概念。软政权的根本含义是即使制定了法律, 它们也不被遵守, 不易实施。在“软政权”中, 制度、法律、规范等都是一种软约束, 都可以讨价还价, 即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有好处时可以执行, 没有好处时可以绕着走, 不执行。在这里通行的是“权钱交易”的原则, 软政权是产生腐败和设租-寻租现象的温床。从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些腐败现象来看, 也存在“软政权现象”。比如发审委制度实施之前的公司上市资格行政审批制度, 就给某些有审批权的人以寻租的机会, 使得某些本来经营状况不佳, 不符合上市资格的公司得以上市, 其上市之日就是亏损开始之时, 给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 破坏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软政权现象”使得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难以有效确立或发挥作用, 扭曲了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 人们不是把精力和财力用在增加社会财富的生产性活动中, 而是用在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中, 造成了社会收入分配一定程度上的扭曲。在审计活动领域中, “软政权现象”也阻碍了审计职能的正常发挥, 降低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2.政企还未真正分开。

软政权现象也制约了政企分开改革的进程。目前, 我国的地方保护主义还很严重, 涉及一些上市公司的严重违规问题时, 经常有当地政府部门出面阻挠, 影响了审计独立性的发挥, 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政企还未真正分开的另一个表现是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还是采用行政任命的方式, 并未完全推行市场选拔机制, 企业领导人的业绩直接和其升迁挂钩。这种政治环境也促使某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授意手下的会计人员虚报利润, 虚报业绩, 并以经济利益为诱饵或采用其他手段迫使审计人员出具对其所需要的审计意见 (即购买审计意见) , 审计质量也会因此而下降。

(二) 社会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直接影响审计发展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审计理论的形成、审计实务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环境。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定后,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 30年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果。目前我们的市场经济建设已经卓有成效,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审计工作的恢复和快速发展, 社会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审计在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但毕竟我们还处于转轨经济阶段, 转轨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还在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也限制着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经济环境中对审计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这是假账产生的根源, 也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公司治理制度, 而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机制中还存在严重的问题。新三会与旧三会的矛盾, 公司高级领导层的选聘制度和决策机制等, 经理人市场匮乏, 大股东搞一言堂, 独立董事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 独立董事“不懂事”, “花瓶董事”的现象司空见惯。全流通改革也并没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这种环境为假账流行设置了温床, 并且其影响必然进一步扩展到审计质量问题。如果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能够得到良好解决, 董事会和大股东以及公司高级管理层都受到有效的约束和制衡, 激励与监督机制都能有效运行, 那么公司财务作假的动机就会降低;如果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都能做到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不做假账, 那么被审计单位就没有任何动机去购买审计意见, 审计人员也就没有丝毫的理由和动力去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和验资报告等证明性文件。所以审计质量提高的最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遏制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

(三) 社会文化环境。

狭义地讲, 审计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一定时期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审计职业教育的普及程度, 如果整个社会的教育普及层次较低, 人们就必然缺乏对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参与意识, 因而难以充分理解审计监督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作用。90年代中后期以来, 我国审计知识尤其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相关知识普及很快, 社会对审计事业有了比以往深得多的认识。广义来讲, 审计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指整个社会的文化底蕴、文化教育程度、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等, 也可以称为社会文化观念。社会文化观念的层次高低决定了社会对审计工作的认可和支持的程度, 对审计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高层次的审计文化观念所对应的审计质量一般也较高。近年来, 我国社会文化环境中诚信缺失的现象比较严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我国每年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 800亿元, 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 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2, 000亿元, 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 000亿元, 这几项合计每年是5, 855亿元。另据统计, 近年来合同交易只占整个经济交易量的30%, 合同履约率只有50%左右。市场经济是一种诚信经济, 但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不讲信用、违约的现象呈现出有增无减的态势。这种诚信缺失的现象通过“市场”放大, 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虽然这种现象在经济生活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但更重要的是, 它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观, 是一种文化观念。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 会计造假就不足为奇了。会计造假和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成为审计质量低的直接原因。

(四) 社会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是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的有效保障, 也是不断增强审计人员法律责任, 避免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质量的有利保障。能否建立有效的法律制度, 是中国能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的前提之一。现在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市场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 市场主体都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行事。著名经济学家米勒说, 中国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经济学, 而是更多的法律。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与经济有关的立法在不断的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中, 这些经济法规都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关系, 尤其是会计和审计方面的立法, 企业会计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的陆续颁布使得审计工作更加有法可依。但是, 我国的法制环境还有待改善。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权大于法, 人情大于法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其中有一些自称“依法办理”的, 其所依之法, 不过是按其部门或首长意志, 为扩大本部门权力而自订的规章制度, 其实质还是“人治”。具体到独立审计工作中, 注册会计师经常会受到利益的诱惑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这时, 审计独立性就可能降低, 对违规行为的审查力度和揭露程度不够, 于是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另外, 我国法律对注册会计师违规的处罚力度较轻也是诱发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不高的一个直接原因。

三、改善审计环境,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建议

以上简要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所处的各种具体环境对其审计质量产生的影响。要提高审计质量, 除了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外, 改善审计环境应是根本的出发点。

(一) 转变观念, 树立审计环境资源观。

要提高审计质量, 首先应该从转变观念入手, 充分认识审计环境的重要作用, 树立审计环境也是一种资源的观念。审计环境是一种审计资源, 良好的环境是形成审计质量的优质资源, 而审计执业中困难重重的环境则形成一种劣质资源, 会降低审计质量。因此, 我们应该从改善环境入手, 跳出就审计论审计的圈子, 从审计环境中去透视审计。将劣质资源逐步转化为优质资源, 全面分析研究制约审计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从根本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创造良好环境, 从而推动审计工作的发展, 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 改善审计环境, 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分析。

我们要充分挖掘审计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开发新的环境资源, 如充分利用舆论环境为审计服务等;并且积极创造条件加速审计环境中不利因素向其相反方向转化。如上所述, 目前我国审计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环境都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 我们要在改善审计环境方面积极努力, 不断提高审计环境的质量, 从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应有之意。因此, 第一, 要逐步淡化软政权现象, 创造廉洁、高效的政治环境;第二, 要建立健全经理人市场, 改变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行政任命的方式, 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第三, 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改变“花瓶董事”的局面;第四, 要进一步探索更好的激励与监督机制的运行方式, 更好的解决由于委托代理关系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第五, 要在全社会开展诚信教育, 让诚信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 形成讲究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减少甚至消除社会生活中的欺诈和造假现象;第六, 要加强立法工作, 健全会计、审计法律体系, 并且严格执法, 对会计造假和审计造假都予以严惩, 用法律来约束会计行为和审计行为, 让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走向世界;让我们的市场经济成为真正的法治经济、信用经济, 更加顺利的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

总之, 充分认识审计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做到改善环境和提高审计人员执业技术水平双管齐下, 才能更快更好的提升审计质量, 巩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社会威信。

参考文献

[1].冯均科.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8.联网审计分析及技术要点分析 篇八

【关键词】联网审计;分析;技术要点

当前世界各国的联网审计的发展情况不同,其应用的测量方法和手段也不同。近年来我国联网审计技术和审计模型的开发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在基层联网审计工作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专业的联网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需要对联网审计的技术要点进行全面的掌握。针对突出问题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不断促进联网审计的健康发展。

一、结合当前联网审计发展情况探讨制约联网审计发展的因素

1.联网审计的成本

通过对当前联网审计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发现在基层联网审计过程中,存在着成本管理问题,成本管理问题是联网审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对于基层联网审计而言,其属于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联网审计成本管理包括显性成本管理、隐性成本管理等方面。通过相关统计和预算,结果表明以地税、社会保障为重点的联网审计,其建设成本比较昂贵,一般在百万元以上,对于市、县级城市的审计机关而言,是比较难接受的。

2.专业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技术

在当前联网审计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联网审计工作是一项集合了计算机技术和审计业务的工作。对于审计人员而言,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会计、财务等专业方面的知识,另外还要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加强对计算机软硬件的了解。

3.被审单位的配合

对于任何一个单位而言,其愿意与审计部门联网并接受全天的监督是需要勇气的,对于很多审计单位而言,其不愿意与审计局进行联网审计,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财务数据泄露问题、“敏感数据”的泄漏问题。在实际的联网审计过程中,出现被审计单位拒绝的现象,拒绝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泄漏财务数据、资料等。

二、结合目前联网审计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联网审计技术要点

1.审计业务网组技术

在审计人员对基层被审计单位进行远程终端查询时,需要利用基层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入基层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占用相应的系统资源,其将对基层被审计单位的正常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远程网络审计过程中,在网络宽带不足的情况下,审计业务网组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应用价值,网组技术包括:PSTN电话拨号、ISDN电话拨号、利用被审计单位楼宇内现有局域网资源组审计网络等。

2.被审计单位数据采集技术

结合当前的联网审计发展情况,数据采集技术是必要的。审计机关在实际基层使用被审计单位月备份、年备份等数据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信息系统进行采集,为了提高审计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需要应用被审计单位数据采集技术。被审计单位数据采集技术包括:设置前置机、PC服务器的群集、前置机审计模型等。

3.联网审计的安全技术

联网审计的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即数据采集安全、数据传输安全、数据存储安全、安全制度管理。其中注意数据采集的安全,禁止出现审计人员直接操作审计单位数据库的现象,如果基层审计单位在进行审计前置机迁移数据时,需要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审计人员直接进入被信息系统。还要注意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在局域网的情况下进行现场网络审计,需要被审计单位注意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通常由平台解决数据传输安全问题,进入楼宇后的安全问题需要审计机进行重点关注。

另外要注意数据存储安全问题,审计机关的重要资产是大量的数据,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存储安全采用必要的措施。对联网审计存储安全需要采用必要的措施,主要包括:进行经济合理的备份、对数据进行适度的恢复、避免出现误删除现象。最后要注意聯网审计的安全管理,根据基层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机房管理系统,对终端机使用权限审批、数据备份等进行全面的规定,加强对数据存储的监控和日志管理。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联网审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联网审计技术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应用。通过对我国近年来联网审计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我国的联网审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联网审计的管理存在混乱的现象、联网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等,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采用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从而促进联网审计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增强,杜升之,王敞,孙青林,袁著祉.核酸序列数据库上的联机分析处理[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2]江汉石油管理局审计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课题组.浅谈审计日记制度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的作用[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

[3]赵华光,马日波.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控制[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

作者简介:

上一篇:小台灯作文350字下一篇:食堂营销环境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