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2024-06-29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精选9篇)

1.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篇一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1844年3月,马克思因受到恩格斯《德法年鉴》中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认为仅停留在哲学的研究上,还不是“针对原本,而是针对副本”的批判,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于是,马克思决定从经济事实出发,开始阅读一些关于经济学的著作。1844年3月到8月,马克思写作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这本书写于巴黎,因而又称巴黎手稿。原书名没有保留下来,现在的书名是1932年发表时苏联编者加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个残缺不全的手稿,从马克思写的序言来看,《手稿》是马克思当时设想的一个庞大写作计划的一部分。在《手稿》里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以布·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分子的主观唯心主义,并且表示要进一步批判布·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的反动思潮;正在这时恩格斯于1844年9月到了巴黎第二次见到了马克思,这次会见他们发现两人的观点完全一致,并且从此开始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无产阶级理论家的密切合作。当时,两人一致认为,必须进一步批判青年黑格尔分子的反动思潮,马克思就终止了《手稿》的写作,和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一书。

同马克思的大部分早期著作一样,《手稿》当时未能发表。1927年《手稿》部分译文第一次在《<神圣家族>的准备工作》这一标题下《马克思恩格斯文库》里发表。l929年2月在巴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评论》杂志第1期上,在《关于共产主义和私有制的札记》和《关于需要、生产和分工的札记》的标题下发表了《手稿》的另一些片断。1931年1月,迈尔在苏黎世的《红色评论社会主义月刊》上报导说:发现了马克思的一部早期著作,并且说是带有提要性质的手稿。1932年由齐·朗兹胡特和迈尔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卡尔·马克思早期著作集》发表了《手稿》,但是仍然不全。同年稍晚,苏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德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中,才第一次以现在的标题全文发表了这部《手稿》。直到1956年《手稿》才第一次在《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选》中用俄文全文发表。

《手稿》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根本转变以后,作为一位无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自觉地、系统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说、批判空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第一部著作;《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沿着正确道路开始探索社会历史规律的著作,是马克思第一次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对黑格尔哲学的深入分析批判,开始在社会历史领域里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唯物史观将要在这里诞生;在《手稿》里,马克思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和哲学作为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加以论证和阐述,《手稿》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胚胎和萌芽。《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真正

诞生地和秘密”;《手稿》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开端。正是因为如此,在《手稿》里,又不可避免地带有黑格尔、特别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和痕迹。

二、内容讲解

《手稿》是马克思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性考察,从而论证共产主义历史必然性的研究工作的记录。它主要由马克思在阅读过程中对原书的摘录、概括的转述、批判性的注释以及马克思自己在研究中产生的一些新的思想和观点组成。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所载的《手稿》,已成为世人公认的范本。根据这个本子,《手稿》由序言、第一手稿、第二手稿和第三手稿组成。《手稿》的序言原来是放在第三手稿的第三部分。在1932年全文发表《手稿》时,编者把它放在《手稿》的开头了。序言主要说明了马克思写作本书的目的、计划和内容,同时表明了马克思对待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态度,指出了全面剖析黑格尔哲学的必要性。第一手稿包括四个部分: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和异化劳动。在前三部分里,绝大部分是逐字逐句或者按照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有关内容重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一些思想、观点。在重述的过程中,马克思加以评论、引申、发挥,从而做出了新的结论。在最后一部分里,马克思根据自己这一时期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成果的哲学概括,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第二个手稿,只保留了最后的几页,是一本已经遗失的笔记的结尾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从内容上看,是对“异化劳动”思想的深化和发挥。第三手稿由五个部分组成,前三部分是对已经遗失的正文的补充,标题为编者所加,第四部分主要讲的是货币,第五部分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另外在这部分里还包括编者把它放在全书最前的序言。)从这五个部分的文字上看,仿佛没有什么联系的,但就其思想内容来看,它是对第一手稿和第二手稿的深化和发展,它们有一个内在联系,反映了当时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过程。

《手稿》内容极其丰富,把这三个手稿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我们便可以看到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许多思想在这里都已经以萌芽的形式出现了。

1、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合理因素

《手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经济学的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工资、利润、地租问题,对阶级和阶级斗争作了经济学的理解。马克思继承了这一点,但没有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而是从中看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即资本、地产、劳动三者的分离,从而揭示了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对立的经济根源。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工人工资的增长看作社会的繁荣的结果,从而必然要把工人的前途和命运寄托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上。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从整个工人阶级着眼,从工人沦为机器的奴隶,从过度劳动造成工伤事故和缩短工人的寿命,从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得出结论:在社会衰落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日益加剧;在财富增进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在达到繁荣的顶点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持续不变。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的本质,指出,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资本家拥有这种权力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的或人的特性,而只是由于他是资本的所有者,他的权力就是他的资本的那种不可抗拒的购买的权力。也就是说,资本不仅仅是物或对物的占有,而是一种生产关系。此外,马克思还研究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等问题,从不同的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2、异化劳动学说

“异化”一词最早是由唯物主义者和契约论者提出的,表明财产的让渡。黑格尔把它作为哲学的范畴进行探讨,主要意思为“外化”、“对象化”等,后来,费尔巴哈也使用了“异化”,并提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马克思批判吸收了上述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马克思是从分析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开始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从一般的商品生产劳动出发,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但他们只研究劳动而不研究劳动者、不研究劳动者的处境。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看不到劳动的消极方面,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给劳动者带来非人化的后果。马克思则相反,他在肯定劳动的伟大作用的同时,着重研究了雇佣劳动,揭示了异化劳动所包含的阶级对抗。马克思从“现有的经济事实出发”,即从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为资本家所掠夺、无产阶级处于贫困的地位这个现象入手,分析劳动异化问题,发现异化劳动表现为四个具体的方面:从人的类本质方面来看,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从生产的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与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从人际关系来看,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手稿》中,马克思把“异化”和“对象化”区分开来。马克思认为:对象化劳动是劳动的肯定方面,它是人们在对自然界改造和占有的劳动过程中劳动的实现,说明了任何劳动都创造产品,而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劳动,所以,劳动的对象化是任何社会物质生产的共同内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异化劳动是劳动的否定方面。对象化劳动不等于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却包含着对象化劳动,对象化和异化只是在私有制的前提下才联系在一起,即对象化在私有制下发生异化。异化劳动学说贯穿于《手稿》的各个部分,是马克思用来分析其他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理论武器。

3、人的本质学说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的劳动出发,论述了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指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但人又并非像动物一样与自然物具有直接的同一性。人的感性、对象性是在劳动中产生和实现的。另外,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不仅生产自身,而且还生产整个世界,因而人的生命活动即劳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使人的生产活动有别于动物的生产活动,使人不仅具有自然性,而且具有社会性和能动性。因而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把社会历史归结为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过程,从而把生产劳动看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的劳动是一种客观的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劳动具有社会性。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一般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在所有社会活动中,物质生产是最基本的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的实现或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物质生产支配。

4、共产主义学说

共产主义问题是《手稿》的中心问题。马克思首先评析了四种共产主义学说,这四种学说是:圣西门、傅立叶的空想共产主义、粗陋的共产主义、民主的或专制的社会主义、无政府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把历史上各种共产主义学说与私有财产的历史运动结合起来作历史的考察,正确地分析了它们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性,并提出了他自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客观历史运动,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而且,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在这种社会里,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就是说:(1)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运动发展的结果;(2)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途径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3)实现共产主义的标志是人对自己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本身的解放。

5、唯物主义实践观

《手稿》中,马克思对实践的非系统的论述涉及了新世界观的一些重要问题。由于马克思把生产劳动看作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因而抓住了实践的最基本内容——生产活动。马克思还探索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认为理论来自实践,又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马克思说,“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决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1[1]难题的解决是实践的任务,并以实践为中介。关于人的科学本身是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产物,共产主义理论只有从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中诞生,马克思认为,理论并不能实现什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消灭私有财产的思想,有共产主义思想就完全够了。而要消灭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

6、分析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

《手稿》中,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功绩,指出,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他揭露了黑格尔否定性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性质,并用唯物主义原则同它相对立。但是,费尔巴哈也有不足,如在揭露、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时,连同它所包含的辩证法的合理要素也一并抛弃了,认为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仅仅是哲学同自身的矛盾。因此,在马

克思看来,费尔巴哈没有完成克服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因而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分析仍然是完全必要的。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改造,是以《精神现象学》为主要对象的。《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导言,马克思把它看成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批判黑格尔哲学必须从这里开始。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既揭露了其辩证法的唯心主义实质,又肯定了他的积极成果,开始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马克思既指出了黑格尔的根本颠倒思维与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和把现实事物的异化归结为抽象的哲学思维的异化的双重错误,也指出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抓住了劳动的本质,从而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不仅深化了自己对黑格尔哲学的理解,也使马克思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马克思全面制定新世界观找到了一个基本方向。

三、重点提示

通过《手稿》的研究,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创立,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思想理论的批判继承过程。而是实践与理论,即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个理论的创立过程中,马克思不仅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研究,而且对历史、特别是对法国大革命历史进行了研究,对政治经济学、对各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都进行了研究。所有这些研究都是服务于和服从于揭示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这一现实的任务的,所有这些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学说的创立,都是不可缺少的。

当然,《手稿》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正处于形成过程中,虽然从整体上看,马克思这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还随处可见。例如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还带有抽象的性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的论证还不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出发,而是从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异化出发。因此,在对《手稿》的研究过程中,要科学地揭示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和过去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哲学家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家的学说之间的联系和本质区别。特别要认真地科学地分析马克思是怎样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对过去的各种学说进行批判、继承、改造和发展的。同时还要正确地分析《手稿》的思想观点和成熟的马克思著作里的思想观点的区别和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评价《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地位,才能有助于系统地、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

四、问题思考

1、试述《手稿》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手稿》的主要论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3、1932年《手稿》的发表,为什么会在西方掀起第二次“马克思”热?试指出《手稿》的不成熟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篇二

一、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劳动者同他们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 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 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 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 (P51) , 劳动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并不能供自己消费, 他生产的越多, 属于他的东西就越少, 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与劳动者相对立, 成为一种统治劳动者的社会力量。

第二、劳动者同他们的劳动过程相异化。劳动本是人的本质, 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征。可是在异化劳动中, 劳动者“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因此, 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 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因此, 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 而是被迫的劳动”[1] (P54—P55) 。劳动只是工人谋生的一种手段。从而, 人在实现自己的动物机能, 如吃、喝等时, 他感到是自由的, 而在实现人的机能, 如劳动时, 他反感到不如动物。在异化劳动下, 人变成了非人。

第三、劳动者同他们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 “生产生活本身就是类生活”, “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 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 (P57) 。所以认得类本质是生产劳动, 而异化劳动使劳动者同劳动过程相异化, 从根本上就是同他们的类本质相异化了。

第四、人同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人和人的异化是由以上三种异化导致的直接结果。马克思指出:“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 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自身的关系的东西, 也都适用于他人、对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1] (P59) 。

异化劳动导致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 也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 也只有通过工人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 才能消灭私有制, 消灭剥削, 才能实现工人的解放以至全人类的解放。

二、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思路

在《手稿》中,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并不成熟, 却又为唯物史观的成熟奠定基石。与这种矛盾相适应, 《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论述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逻辑:以抽象的人的本质为出发点的思辨逻辑和以现实的经济事实为出发点的科学逻辑。

一方面, 马克思在《手稿》中虽然已经把异化理论从政治领域推进到经济领域, 但在哲学方法论上, 异化劳动理论与宗教异化理论、政治异化理论一样, 都是从人的“类本质”出发, 所不同的只是把这种本质设定为人类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在这里, 劳动并不是指任何一种劳动, 不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现实的劳动, 而是抽象地理解劳动, 是劳动本身。这样, 由于费尔巴哈的影响, 异化劳动的基本特征就在于:用真正的人的类本质和现实的人的存在相对立, 用作为人的本质之力量之表现的劳动和异化劳动相对立。因此, 在《手稿》中, 无论是对人或人的劳动的看法, 都必然带有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性质。而从历史观上来看也不免带有唯心史观的因素。

另一方面, 在《手稿》中, 还包含着另外一种暂时不占主导地位的逻辑, 即科学逻辑。这种科学逻辑集中体现在马克思对对象化劳动的分析之中。通过对对象化的劳动的分析, 马将历史置于物质活动的基础上, 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自然基础, 是永远不能废除的;与之对应, 异化劳动实际上是就生产关系而言的, 马克思用异化劳动来解析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 这是马克思历史观的一个重大飞跃, 他以隐含的形式接触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这样一来, 他对劳动的这种二重性的初步分析, 为后来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现开了先河。最终,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确立, 异化的主体已不再是任何先验地设定的抽象主体, 而是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现实个人;异化反映的不再是抽象主体的自我背离、自我丧失和自我否定, 而是力图把生产力的发展置于自己的自觉调节之下的人与现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对抗。因此, 劳动思想可以说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和发源地。

三、总结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的核心概念, 是他全部论述的出发点, 它无论是在哲学史上还是在经济学史上都是一个转折, 它标志着马克思进一步摆脱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纯思辨和抽象性的枷锁, 逐步转到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轨道上来, 在理论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吴仁平《对马克思早期哲学著作的理解》[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

[3]张传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篇三

关键词:人的本质;共产主义;自由

收稿日期:2010-10-30

作者简介:唐世富(1983-),男,安徽宿州人,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教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陈权(1985-),男,广东广州人,华南师范大学09级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体现

(一)马克思“自由思想”与“异化”的关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建立在对黑格尔的批判和对费尔巴哈的推崇之上。马克思继承吸收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认为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才是实证的,是其批判的基础。在序言中,马克思说到:“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他打下真正的基础。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扬,这些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和持久,费尔巴哈的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思考是从“异化劳动”开始的。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马克思对于异化劳动的批判是从四个层次:劳动产品、劳动、人的类本质和人自身四个方面层层递进进行论述。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认识到“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大,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对象化是工人贫穷的原因,工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因此,工人无法把握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其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异己的关系。工人在劳动中消耗的劳动越多,劳动产品对于工人的反抗力量就越强大。

在分析劳动产品同工人相异化的同时,马克思认识到,“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对于工人来说,不是工人自身的东西,而是用来否定工人的东西。劳动不再属于人的本质。工人参加劳动不是感到幸福,而且感到不幸,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

异化劳动首先使人脱离外部世界,自然界不再为人类所把握。其次,异化又使人自身,使其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使人的本质与人相异化。最后,马克思从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进入社会的全面异化阶段,即人与人的相异化。马克思指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向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1]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异化劳动导致工人生产出一个对劳动生疏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工人生产出的与自身异化的人——资本家,控制整个劳动产品,工人的劳动。异化劳动产生了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更加导致了异化。马克思指出“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介意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1]因此,工人要得到解放,必须解除异化劳动,才能达到整个人类的解放。只有通过工人解放,才能将社会从私有财产中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进入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中,此时,整个人类才能解放。人才能重新获得其本质,才能有真正的自由。此时,劳动也不会成为痛苦折磨,而成为人们必须的实践活动。

(二)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体现

在探讨人的本质的时候,马克思首先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是,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理论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1],“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实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1]在此,马克思直接表明了人与自然的第一重关系。人是自然人。人的存在依赖于自然产品,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另一方面,马克思也认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是统一的。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自然界处于基础的地位。“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的生命也不能创造,他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同时,自然界一方面为工人提供了生存资料,另一方面为工人提供了生产资料。“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最后,人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达到和谐统一。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实现自己的本质,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人改造自然界的过程就是实现人的本质的过程。从这一点上说,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人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的进行生产,只有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能够真正证明自己。自然界与人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达到统一?马克思在《手稿》中也给出了答案,他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三)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共产主义思想中的统一

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的理想社会模型的终极形式。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及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对作为自我异化的私有财产的扬弃。这种扬弃是一种积极的否定,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肯定(占有和复归);这种复归是一种保存,是对以往人的本质发展成果的完全保存和肯定,是连续性上的中断。同时共产主义作为对“历史之谜”的解答,是对以往历史之背离人的本质的一种反动和批判,因而它实质上是对人的存在状态问题的一种解答和回应。马克思认为“社会”就是“人的”社会,是人的本质的复归,是共产主义运动;这就为我们把握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提供了一种契机。

二、马克思“自由”思想对于黑格尔“自由”思想的超越

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手稿》中主要体现在以上三个方面,但是,不同于黑格尔纯精神形式的自由的要求和思想活的解放的要求,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对于其的超越主要体现在自由思想的完成上。马克思完成对黑格尔“自由”思想的批判,主要体现在其自由思想的实现上:通过扬弃和自我异化的实践劳动来获得自由。

黑格尔所谓的自由只是一种思想上的自由,思想上的无约束状态,是思想成为自身的结果。黑格尔认为“理性乃是有目的的行动。”“精神的东西是本质或自在而存在着的东西——自身关系着和规定了的东西。他在和自为存在——并且它是在这种规定性中或在它的他在性中仍然停留于其自身的东西。——或者说,他是自在而自为。”从《精神现象学》可以看出,黑格尔的原意在于论述理性的目的就是通过自身而回到自身,回到经过“异化”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自身。而共产主义社会,在“异化”的过程来讲,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与其自身相异化,不断自为发展所达到的更高一个阶段,是马克思“自由”思想实现的终点。如何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只有通过实践劳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手稿》中马克思强调了通过实践劳动来摆脱异化,实现人的本质。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事实,认为国民经济学“没有向我们说明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原因”,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现实化表现为非现实化,使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因此,工人要实现自己的本质,使自己真正成为人,只有重新掌握劳动,掌握劳动产品。使劳动真正称为自己的劳动,成为获得自身的手段,因为“劳动是为每个人设定的天职。”而另一方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自由只是一种狭隘意义上的思想自由,不能解决时代的现实问题,这正是马克思超越黑格尔的地方。

总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仅仅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批判,更是马克思“自由”思想的阐述与对黑格尔自由思想的发展,总体把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才能更清楚黑格尔思想对于马克思的影响和马克思自身的独创性发展,为理解马克思提供总体性思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篇四

试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转向--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哲学始终是人类对时代主题的反思性追问,是对养育自身的时代精神的自我理解.当生存与发展在公共实践中成为世界主题之时,哲学终于将自己专注的目光投射在人类生存境遇之上,“生存哲学的转向”成为主题性哲学的时代就必然到来.马克思哲学在其存在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前概念、前逻辑、前反思的世界,呈现了人与自然的原初生存关联,从而跃出了知识论路向,开启了注重用现实的实践改变世界的.哲学的生存论路向,构成了哲学革命的全新地平线,由此鲜明地指证了马克思哲学超越近代哲学框架的当代性质.

作 者:王艳萍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刊 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4(1)分类号:A123关键词:知识论路向 生存论路向 存在论 对象性活动 实践

5.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篇五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个科学论述,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论断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理想主义色彩的局限性,但《手稿》还是比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一般思考,正确评价它的理论意义与历史价值,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哲学策源地,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和理论价值。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类本质 劳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一直致力于研究人的本质的理论。1843 年马克思曾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但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并没有进行具体地阐述。《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即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规定为人的类本质。马克思以实践的目光去看待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本质,因而是后来形成的以改变世界为主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形态。

一、《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阐述

(一)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作为有生命的类存在物,其类特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说,人的类特性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这种生命活动是有自由的,另一方面是这种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是指人能够使自己的生命本身变成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对象,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则是人因有意识而能够把自身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可以按照人的类的意愿自觉地改造和创造自己的生活。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这也就是说,人的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生产生活,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也就是通过人的生产生活的形式来表现的!生产生活也就是劳动,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类本质在①于人能够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即改造对象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正是从生产劳动这一人的生命活动来阐述人的类本质的。

(二)人的类特性是劳动或实践

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即将人视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特殊的类,由此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出来,从人类的整体即“类”的角度去把握人,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和论证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劳动中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把人的本质与劳动明确地联系起来,并指出人的这种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本质的不同。马

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劳动的本来意义是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说: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人通过劳动产生了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劳动过程。同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在《手稿》反复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的类存在物。”因此,人之所以为人,首先在于人的劳动性,作为人类的人的存在和本质是由劳动决定的。

(三)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把劳动看成人的本质的基础,认为劳动是社会性的活动,是人的自我创造的活动,正是劳动形成了人的本质!因此如果说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本质,那么把生产劳动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又说:“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就是劳动对自然物体的加工的结果,也就是说劳动主体将自己自由而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本质通过劳动凝结于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体上,使自然物体按照人的愿望而成为人的产品,产品有人的属性。一方面,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活动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人也获得了自然物何以成为人的劳动产品的性质和规律!这就是劳动的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其对象性就表现在作为主体的人有目的地对客体进行能动的改造,并使客体按照人的目的发生变化。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界的对象化活动,这种对象化活动对劳动的人有着双重的意义,即人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着劳动产品,即人发展着自身的能力;又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去获取对外界的认识,即人改变着外部世界。总之,在《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生命活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来揭示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

二、《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局限性

尽管当时马克思提出问题的着眼点是具体的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的人,但是作为他的理论出发点的异化主体,却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它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马克思虽然把劳动当作人的本质,但被当作人的本质的劳动并不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关系中具体的现实的劳动,而是抽象地理解劳动,是劳动本身。

其次,在《手稿》中,马克思所说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人,既不是工人也不是农民,更不是指奴隶和农奴,而是指摆脱了一切现实关系,因而最终获得了一种理想社会关系的人。

最后,马克思还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扬弃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把社会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即社会历史沿着“人—非人—人”的轨迹而演进的过程,马克思的这个描述显然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三、《手稿》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理论价值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还是在我们人类伟大的实践中,都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为理解人的真实生成本源以及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真实基础,特别是把握人的两重性本质,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认为,人的本质的根源不在某种绝对的精神存在,也不在外部自然界,而是存在于人自身,人的实践活动才是人的真实的生成本源。实践、生产生活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的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真实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无论对人的本质,还是对整个人类历史运动的认识,都应该紧紧地抓住人的现实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地把握人的本质理论。因为,只有实践才是人的存在及其历史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的真正根源和动力源泉。其次,我们要在实践中批判地继承、发展和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

我们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当前,我们所推进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所追求的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充分地、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积极贡献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最后,根据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的理论,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人与其自身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立统一的关系

人的诞生,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但又是以超越自然的限制、否定自然的界限为条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与纯粹客观的自然对象的关系,而是与自己所生产和创造的自然对象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新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方式,这就是实践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开创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6.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篇六

内容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以批判异化劳动为切入点,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展开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人类社会必定会扬弃资本主义进入到共产主义的伟大构想。而人的类本质,既是马克思批判异化劳动的准绳与基础,又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动力与旨归。本文的目的就是解读《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类本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如无特殊说明,下文凡是引自该书,均为人民出版社版,只标注页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解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zbjy.cn提供,请保留******.秘密和诞生地。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以批判异化劳动为切入点,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展开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人类社会必定会扬弃资本主义进入到共产主义的伟大构想。而人的类本质,既是马克思批判异化劳动的准绳与基础,又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动力与旨归。本文的目的就是解读《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

一、人与动物的比较

马克思将人与动物置于自然的维度中,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揭示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

首先,马克思分析了人和动物的相同之处。他认为,“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56)。任何生命,不管是动物还是人,要想存在,就必定离不开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阳光、空气、水等无机物。人虽然是一种高级的生命形式,但首先是物质性的存在。就是说,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性等基本的生理欲求后,才可能存在,才可能从事其他活动。这就意味着,对于任何生物而言,要想存活,就必须先要占有******的对象。然而,******的对象又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105),必定向外在于自身的自然索求。所以,动物也好,人也好,在自然面前都是不自由的。比如“饥饿”,马克思举例说,“饥饿是我的身体对某一对象的公认的需要,这个对象存在于我的身体之外,是使我的身体得以充实并使本质得以表现所不可缺少的。”在这个作用上,人只是一种动物性的存在,人就是动物。所以,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05)。

人虽然与动物一样时刻依赖着无机自然界,但是,马克思又强调,人根本不同于动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于动物来说,自然只满足了它们存活性的物质欲求,但对于人而言,自然不仅是维持人物质性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精神性存在的基础,是人的意识来源与对象。马克思指出:“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56)人在与自然的交往实践中,形成了唯独人才具有的意识。在这种意识中,人不仅将自然作为认识的对象,而且将人自身包括人的`行为纳入到认识的范围中,从而做出反思,并指导人的行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这就是意识的能动性。

第二,正因为有了意识的指导,人的劳动才不同于动物的劳动。马克思承认动物也有劳动,他说“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57-58)。就是说,动物的劳动只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物需求,纯粹出于存活本能,并没有能动的意识作为指导。“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57)

相反,人的劳动则全然不同。在意识的指导下,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意识的生命活动。”(57)“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58) 所谓“内在的尺度”,就是主体自身的目的与需要;所谓“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就是指各种自然规律。人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与需要进行劳动,而且能认识规律,并在规律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劳动,实现自己的目的和需要。人的目的与需要,不仅仅是生物性的物质欲求,更是精神性的需要。马克思说:“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58)因此,与动物相比,人的劳动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是有意识的而非本能的,是自由的而非仅仅为了存活。

二、对象性活动与人的类本质

如上所述,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劳动把“人同动物”“直接区别开来”。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揭示出构******的本质属性的劳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从根本上体现并决定了人的对象性存在这一类本质。完整的劳动,包括劳动主体、劳动客体即劳动对象、劳动结果和劳动过程本身等几个环节。马克思从这几个方面分别作了阐述。

第一,劳动对象——自然,是对象性存在。马克思说“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107),所以,“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106)如果真的存在“一种存在物本身既不是对象,又没有对象”,那么,“这样的存在物首先将是一个惟一的存在物,在它之外没有任何存在物存在,它孤零零地独自存在着。”(106)显然,这样的现实存在物是不存在的。于是,马克思通过反证法证明了任何现实的存在物都是对象性的存在。所以,自然作为现实存在物,必定也是对象性的存在。马克思继续指出,“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即现实的”,那就意味着,“它是感觉的对象,是感性的对象,从而在自身之外有感性的对象,有自己的感性的对象”(107)。就是说,自然作为现实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的感觉的对象,是人的感性对象,是人的劳动的对象。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解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10000字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选题

7.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篇七

一、《手稿》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初探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人类已经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生态文明是之后的第三种文明,它在人类的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生活四个层次上都有所体现,是一种不同于以往文明形态的新式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实质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要以“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

马克思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现实的生态问题,在《手稿》中,他全面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自然界才是人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基础。他说:“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也就是说,现实的自然界是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而加工改造和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自然界,而不是与人类完全无关的纯粹自然界既然自然界是现实的深深地打上人类烙印的自然界,那么自然界的一切结果和现实状况都应该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是自然本身变迁所造成的,而是因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不当活动所引起的。因此,现实自然界中发生的危机,也是人类自身的危机。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也就是说,现实自然界作为已经生成的对象性存在物,是一本记录着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通过阅读此书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和解读人的本质。自然生态环境的危机尽管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它同样也是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样记录着人的本质力量。因此,在分析生态危机的实质时,必须透过人类行为的表象解读出其中蕴含的人性问题。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人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有意识的存在物,必须以自然界为对象来确立自己的本质和存在。自然界作为人的对象存在于人的本身之外,却是人为了充实自己并使自身本质得以表现所不可缺少的对象。人要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并确认自己作为人的存在,就必须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它成为人的自然界,而其实现则是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生态危机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同样也是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它同样能够揭示和确证人的本质。只不过生态危机并不是对人的本质的肯定,而是一种否定。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生态危机表面上看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深层意义则是人对自然的破坏、对自然的不文明所为。人在自然界逐渐失去了是其所是的规定性,人性危机带来了人对自然界的破坏和生态危机的恶化

马克思在界定人与动物的区别时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具有追求真善美的本质,也就是说,人在创造文明的同时,应该按照自然的本性去改造自然界。然而生态危机的爆发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说明人并没有客观准确地遵守自然界的规律,反之在很多地方违背自然规律,并没有完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构自然界。人类需要自然界,但不能完全把自然界当成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对象,它还蕴含着更加深刻的意义,那就是表现和证明人之为人的本质。也就是说,人只有首先成为人,自然界才能表现出人的本质和确证人之为人。生态危机不仅要求人类运用技术去改善生态环境,更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真正的作为人的本质。

二、《手稿》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文明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文明,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进步,它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的文明。传统的工业文明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了自然资本的亏损以及对自然发展的维护,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生态环境已无国界的樊篱,生态环保运动已成为全人类最具号召力凝聚力的“共同语言”。生态系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每个国家、每个地球人都应首先考虑的重大前提。

生态恶化和环境问题也是中国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总体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频发的污染事件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这些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发展、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工业文明,建立符合现实需要的新型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

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人以“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界,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抛弃“人类中心主义”,转而采取“自然中心主义”,而是要人类抛弃“人类至上主义”。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自然不再充实和丰富人性,而成为人的对立物,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处于异化中。异化劳动夺走了人的自然界,意味着自然界不再属于人,而成为奴役人的对象。“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马克思看到了异化劳动加深了人性危机,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更为严重的生态危机。为扬弃异化劳动,消除人性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界在本质方面统一的社会,这种统一使人实现了自然界的本质,自然界实现了人的本质,在人身上体现和反映着自然界的本质,在自然界中能够直观人的本质。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人与自然界统一的思想,避免了把人作为绝对主体置于自然之外或之上的思维惯性,而把人置于自然之中,把自然看作人无机的身体,把人和自然看作是相互包含、渗透和交融的整体才能存在。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是主人和奴隶的关系,人应该被自然界的本性所规定。中国目前还处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阶段,建设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当前的历史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倡导生态文明,可谓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否定,而中国尚未彻底实现工业化,所以在倡导生态文明的同时,我们必须找到一条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道路。在此方面,马克思的《手稿》将给予我们莫大的启示。

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曾说,“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相信马克思在《手稿》中闪烁的生态文明思想,将为我们更好地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和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指明正确方向和途径。

摘要:关于生态文明的许多思想,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作过阐述。尽管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个概念,但他的相关思想对于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与自然,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30.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0-130.

[3]马拥军.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新起点[J].理论视野,2007(12):20-22.

[4]许素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先声[J].学术交流,2008(6):5-9.

[5]解保军,李建军.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辩证法思想及其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112-115.

8.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需要;人本主义视角

一、人的需要反映理想的、抽象的人的本质,需要的满足以实现人的本质为前提

《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一切动物都有指向物质资料的肉体需要,反映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满足肉体需要的方式,表现为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 “首先,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活动。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①他进一步指出,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特性实际上是人以真正的需要为尺度指导活动过程,即需要触动人的意识,是人进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深层因素。马克思还将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对接,从而对人的真正需要给予很高的地位:“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②马克思并没有对真正的人的需要作解释,而代以美来形容人的需要。在他眼中人的需要必然反映理想的、抽象的人的本质。

马克思说道:“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因此,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性质,而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纯粹的有用性,因为效用成了人的效用。”③即要以人的需要改造世界,需要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对“人化自然”——当时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认可,肯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质结果。“通过工业——不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④如前所述,马克思论需要的客體是人化自然中的物质资料,人通过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满足需要,这是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所以,需要、劳动、人的本质是理想的统一,三者互相表征。

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需要否定了人为之人的应然本质

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需要异化的现象。追逐利润的资本使工人只能维持生存的需要,与一般动物并无差别。这是对人的本质的否定。国民经济学则索性将工人的需要抽象化,倡导工人要节制生存以外的需要,“人不仅没有了人的需要,他甚至连动物的需要也不再有了。爱尔兰人只知道有吃的需要,……连野蛮人、动物都还有猎捕、运动等等的需要,有和同类交往的需要。”⑤异化需要一方面表现为整个社会新的需要不断产生,满足需要的资料日益精致,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者——工人的需要被彻底的、抽象的简单化。资本制造出工人与资本家需要的对立:有限的、简陋的需要与无节制的、奢侈的需要。总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人的、异化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找到他自己的利己需要的满足。”⑥无论资本家还是工人,富人还是穷人,他们的需要都是异化需要。

马克思从批判社会经济现象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利用需要范畴触及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贫富分化,贬斥工人与资本家的异化需要。马克思始终把人为之人的应然需要与现实的异化需要作对比,以此批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在他那里,人为之人的应然需要作为抽象不变的参照物,与抽象的人的本质观结合在一起。

三、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过程被看作是抽象的“异化——复归”史

马克思认为,历史是“人化自然”的历史,体现人的本质。历史遵循着人的本质“占有——异化——复归”的顺序发展,而人的需要及其满足也将经历与人的本质一致的过程,即扬弃异化需要,复归到终极状态:实现人作为人的、全面的需要。《手稿》下述论述中可看到这种一致性:“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⑦“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⑧马克思眼中人的需要的发生和满足如人的本质复归那样,要建立在人类改造世界的现实水平上,但当谈到需要的终极状态时,便以抽象的人的本质为标准决定属人的需要,即人的需要是主观想象的、预先设定好的,它根源于人的抽象本质。

四、人本主义逻辑下需要范畴的论述意图

《手稿》中尽管马克思没有完全将人的需要架空在意识层面,从需要的客体满足主体的层面来说,是唯物的、现实的;但从需要的本体来说,则是唯心的。总体而言,马克思始终围绕抽象不变的人的本质来论述人的需要。《手稿》里人的本质观是形而上的,预先设定了抽象的人的本质作为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可见,马克思从理想与现实两个层面论述需要范畴,并通过对比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的批判,对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及不公平的社会制度的批判。这正是《手稿》中马克思论人的需要的意图所在。(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4]冯文光.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5]姚顺良.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 东南学术, 2008(2).

[6]赵长太. 马克思需要理论形成路径初探[J]. 湖北社会科学, 2008(7).

[7]杨鲜兰. 论马克思的需要动力思想[J]. 哲学研究, 2011 (5).

注解

①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57.

②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58.

③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86.

④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89.

⑤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122.

⑥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120.

⑦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81.

9.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篇九

[ 1]

有的说:“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文化没有被视作一种同样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 类实践活动, 文化在建构社会现实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也就被忽略了。”

[ 2]

上述责难, 无不涉及到马克思的《手稿》。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真的是“思辨美学”? 真的过时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真的没把文化看作是“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类实践活动”? 文化对建构他们梦寐以求的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作用, 真的被忽略了吗? 这些问题值得商榷。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真的是过了时的“思辨美学”吗?我们知道, 1844 年马克思的《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诞生地和发源地, 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来源的胚胎和萌芽的摇篮, 虽然它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还不很成熟的著作, 但它在马克思主义往后的发展中,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观现存的《手稿》, 唯物主义甚至已初步具有唯物史观的实践观贯穿始终, 一以贯之, 怎么会得出, 它是“过时的思辨美学”结论呢?首先, 让我们对思辨哲学(或美学)作一辨析。它是在观念或自我意识的层面上对于世界的一种解析。其次, 它是特指黑格尔的哲学特别是 当时德国以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德国现代批判运动(或曰批判的批判)所宣扬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1844 年至1846 年不断对他们进行理论的清算和批判。在《手稿》中马克思写下了《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一章。第三,整部《手稿》以及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 中心都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无情的批判以及在实践中探索国际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说实践美学是思辨的明显不符合事实。凡读过《手稿》的人, 都会为它自始至终的突出的实践观所折服, 这也是后人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称为实践美学的根本原因。在《手稿》中, 马克思分析工人异化劳动的生产实践时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的人化”、“劳动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等论题,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美的发现和创造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相联系,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唯物主义基础;他把美的客体和人的主体相联系, 强调主体对美的感知和认识的重要性;他第一次把艺术视为生产即特殊的精神生产的形式, 要受生产和消费的普遍规律所支配;他认为人的美感的生成, 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等等。这些难道不是已被马克思批判改造过了的黑格尔辨证法的卓越应用吗? 一句话, 马克思主 义创始人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辨证法在这里得到了最早的表述。

马克思主义被称为“人学”, 指明了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在《手稿》中, 年青的马克思最早提出了消灭私有制, 消灭异化、实现工人的解放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设想, 人性的全面复归和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思想也由此诞生。实现人的从心灵到肉体的全面解放, 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以往美学追求的美好境界, 而这一境界的实现与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密切相连。由此可见, 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称为“思辨美学”是经不起论证和推敲的。那么, 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是否过时了? 且从现阶段中国

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和发展的历程, 来看看这一论断能否成立。

改革开放初期, 在文化体制上我国仍然因袭着自1949 年10 月建国以来的大一统革命文化。20 世纪80 年代初国门大开, 先是港、澳、台, 接着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涌入。文化艺术界, 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 以琼瑶为代表的言情小说, 一时间已绝迹30 多年的文体以其负载着的神奇世界和男女情感的精灵, 令广大读者如获至宝, 掀起了一阵阵热浪。西方现代主义的到来, 也令文坛上的作家、艺术家的眼界大开。邓丽君的音乐、西方现代音乐, 在乐坛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这样的土壤风气下, 诗坛上首先产生了朦胧诗, 尔后先锋小说出现了。在艺术创作上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风格、技巧之风一发而不可收。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 电视机首先在城镇的多数家庭开始普及。港、澳、台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通过电视机这一科技载体迅速占据着大众文化生活的中心。所有这一切都猛烈地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文化体制, 一种新的多元的文化格局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逐渐形成。这个格局包容了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乃至边缘文化。中期, 电脑和互联网开始成为时髦;10 年的功夫, 上网已成了多数城镇居民的家常便饭。进入21 世纪, 手机以更加便捷的拇指文化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 无论在什么场合, 总能看见有人在把玩手机。数字化的信息传递方式, 其快捷准确, 简直令人为之瞠目。以上是近20 年来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的变化过程。所谓的大众审美文化亦即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完全不同于我们过去称谓的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它是以市场经济即文化成为商品、产业和现代科技所提供的现代传媒工具为基础的新兴文化形态。它包括电视文化、广告文化、网络文化、时尚文化等具体形态。它的产生, 有赖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成功, 更有赖于当代世界范围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这难道不是改革开放 实践的产物? 不必讳言, 这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国家意识形态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形势, 不断调整自己文化政策的结果, 是贯彻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方针的表现。不仅如此, 国家意识形态还亲自组织力量, 积极地介入, 引导大众审美文化, 使之朝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如电视剧文化,《渴望》的诞生, 可说是大陆的电视连续剧的始作俑者。尔后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改编和播出以及一批又一批主旋律的剧目的上演,才开始改变了各省市电视台港、澳、台电视剧一统天下的局面。由此可见, 实践乃是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最可宝贵的品格。离开实践无所谓认识, 也无所谓对主体和客体乃至世界的改造。这一品格和思辨哲学的从抽象到抽象正是格格不入截然对立的。有的学者还说,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没有把文化看作是一种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类实践活动。我认为这个判断也是不能成立的。正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把艺术称为生产和生产的特殊形式

生产, 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都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这里已表述了文化的物质性与精神性, 按照对文化的通俗解释, 人类一切有形的无形的文化成果均属于文化。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艺术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 但并不意味着否认文化的“物质性”。再说, 在马克思创始人所处的时代, 剧院只能是贵族的文化消费场所, 虽有出版业, 但机械复制技术远没达到自己的辉煌时期, 文化产业更没有形成。因此, 他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侈谈文化的“物质性”。总之, 我认为, 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 贬称为“思辨美学”, 甚至是“伪美学”、“美学的畸形儿”, 是不严肃、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吗?《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 它包含着后来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胚胎和萌芽, 但马克思主义基本话语, 如唯物史观,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等, 却是在两年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构建完成的。众所周知, 文艺社会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学美学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察文艺与社会、文艺与历史, 文艺与时代、文艺与现实, 始终是他们一生评价作家, 作品的基本出发点, 指责他们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 是没有道理的。确实,《手稿》没有谈文化的社会的功能, 但马克思把“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归结为“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 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 3](P82)

就意味着他把这些形式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物质生产并提, 朦胧地初步地表述了物质生产决定了这些政治、文化形态的生产的思想。马克思把它们看成是维系市民社会和人的生存的必要力量, 就可看出他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了。两年之后,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进一步明确地把这些文化形态看作是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有些是如恩格斯后来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 存在决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命题被提了出来, 在对上层建筑诸因素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后, 他们指出:“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4](P42-43)在尔后的1859 年1 月完稿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这一思想, 作了更经典也更著名的为后来许多研究家们所喜欢称引的表述。马克思认为, 一定社会关系与一定阶段物质生产力相应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5](p32)“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些发生变革。”[ 5](p33)马克思还认为,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对统一体中,经济基础起决定的主导的作用, 但诸上层建筑又有自己的独立性, 它们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19 世纪末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 一些人曾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认为这是机械的经济决定论。恩格斯晚年, 曾在与友人的通信作过说明和解释, 说他和马克思当年主要是同唯心主义作斗争, 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有它特定的历史条件或特定的语境。其实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中, 如艺术等是悬浮在空中的离基础很远的, 艺术要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还要经过一系列的中介。在社会发展问题上, 虽然最终是经济在起着决定作用, 但其它因素形成的“合力”在特定的情况下, 也会成为决定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 6](P478、484、500、506)根据恩格斯的思想, 20 世纪初, 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曾提出“社会心理”中介说作了补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 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和艺术对文化予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是不同外延的逻辑命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诸因素, 当然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它们对经济基础的作用途径、方式是不相同, 或直接或间接。如国家、政治、法律是直接与经济发生关系,它们或保护促进或阻碍破坏, 是看得见和感觉得到的。艺术等文化形态则不同, 是间接的或很缓慢的, 由于它们是悬浮于空中是要通过诸如政治, 阶级斗争和社会心理等社会中介物而实现的。在21 世纪的今天, 文化形态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扩大了, 突显了。如广告文化、音像文化、服饰文化、时尚文化等直接对生产, 对经济发生正面或负面的作用, 这是市场的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而作为艺术对于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则依然是间接的。艺术要以情感人, 直接予人的情感和心灵以陶冶, 进而对人的文化性格予以重塑, 影响人的社会行为实践。

马克思1844 年的《手稿》, 主题是经济学和哲学, 美学思想只是在论述经济和哲学问题时有所涉及。但要把工人阶级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 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3](P85)却像一条醒目的红线贯穿始终。在这里, 人性的全面复归, 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8](P46)等“人学”思想已经初露端倪。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把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展露出来, 使人真正成为人, 当然有赖于物质生产的实践, 只有在经济的运动中才能创造出彻底消灭私有制可能性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经验的基础。艺术生产的特殊形式, 也将对这种全面的人的诞生起着重大的文化塑形的作用。马克思在《手稿》“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一节中说“没有音乐感的耳朵”、“不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忧心忡忡的穷人”面对着美妙的音乐和最美丽的 景色, 也毫无感觉。因为“私有制使我们变得愚蠢而片面”, 而“对私有财产的扬弃”, 才能使“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 9](P46)得到彻底的解放。人的本质力量包括认知能力, 审美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在私有制社会中, 大多数的人被束缚于谋生的异化劳动中, 由于感觉无法在实践中锻炼和占有自己的本质的丰富性, 按马尔库塞的话, 人成了单面的人或单向度的人, 于是对象才成了不是人的对象, 人才在对象中丧失自身。随着私有制的积极扬弃,“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成为人的现实, 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成为确证和实

现他的个性的对象, 成为他的对象, 这就是说, 对象成为他自身”[ 3](P85)。“因此, 人不仅通过思维, 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3](P86)在举例论证中马克思特别强调人作为主体的感觉, 这里的“感觉”, 就是审美感觉。对于整个人类来说, 它是“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3](P87)对于单个人来说, 则是千百次审美实践的结果。对于马克思来说, 扬弃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是他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 而全面占有人的本质、使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则是他的伦理学目标和美学目标。换句话说, 只有全面的人才是善的和美的。而要求这一目标的实现, 除了实践, 别无他法。这里的实践, 包括物质生产实践, 阶级斗争实践和审美的实践。应当特别指出, 马克思在《手稿》所说的“人”, 已不是黑格尔的观念的“人”, 也不是费尔巴哈生物的“人”, 而是社会关系中的“人”, 而人则是社会的中心, 对社会现实的建构, 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全面建构。由此可见, 说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大众审美文化的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广阔天地中国的大众审美文化, 借助于高科技的力量, 正迅猛地不可遏制地深入发展着。这是一个审美启蒙和审美解放的大时 代!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来说, 其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 我们应该看到, 它提供了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从认知的角度看, 过去幻想的“秀才不出门, 能知天下事”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而从审美的角度看,“凡人不出门, 能享天下美”,也已经不是梦了。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经济的运作, 这种大众审美文化中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且不说各种意识形态内涵的所谓时尚的声光色纷纷扑面而来, 就是各种文学艺术品也有高下优劣之分。这就需要引导选择, 政治的选择, 审美的选择。对千姿百态的大众审美文化, 许多人追求的是娱乐、消遣,这在快节奏生活的间隙中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快餐式文化”得以发展的原因。长期以来, 我们片面地强调艺术的教育功能, 且多为席勒式的说教。文化的功能, 艺术的功能, 都是主体的价值取向, 应该是多元的。寓教于乐, 雅俗共享, 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起来固然是好, 但也不应排斥百花之中并不惹人注目的杂花小花。时尚文化, 广告文化, 服饰文化等更多是认知的。综艺文化、电视剧文化则更多是审美的, 而体育文化、新闻文化、音乐文化等, 既有认知的满足, 又有一定审美的因素。大众审美文化的空前繁荣, 对一切文化人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对主流或国家意识形态和一切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家来说则更是一种职责, 审美普及和启蒙是促进精神文明和健全人的文化品格的永不谢幕的广阔平台。通过参与、调控、引导, 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政策等进行文化建设, 国家意识形态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发展上, 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且应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审美启蒙和审美普及的深远意义。文学艺术家, 要关注现实、关注普通大众的生活、命运, 创造出雅俗共享的审美精品, 这是一种最高的艺术追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 将是作者和受者在审美实践的碰撞和对话。通过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大众不断的审美实践的努力,“已经生成的社会, 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 创造着具有丰富的, 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 3](P88)将会“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

参考文献:

[ 1 ] 黄应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中西不同的美学泛化[ J ].文艺争鸣, 2003 ,(6).[ 2 ] 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 J ].文艺

研究, 2004 ,(1).[ 3 ]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 人民出版

社, 2000.[ 4 ] 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M].北京: 人民出版

上一篇: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国庆大阅兵观看心得下一篇:海燕高尔基阅读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