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2024-08-05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共9篇)

1.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篇一

Fpg

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の變化

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既對立又統一の哲學範疇。要想社會進步,我們必須 要明白我國社會の主要矛盾是什麼。在此次十九大會議中,習近平主席提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從人民日益增長の 物質文化同落後の社會生產之間のの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の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の發展之間の矛盾。

從求溫飽到求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從先富帶後富到共建共用;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諸如此類の要求都是新の社會主要矛盾の具體表現,也是新時代の具體特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の變化表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鮮明の時代特徵和時代內涵,同以往幾十年相比已不是處於同一個水準,而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新の發展階段。

人民の生活水準程度離不開社會の發展,而如果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則會導致部分人民の生活水準不高,而他們又怎麼會感覺生活美好呢。如果生活美好,那麼這又可以從某些方面來反映社會發展の提高。因此,二者之間又是相互矛盾の。十九大中,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國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八萬億增長到八十億,穩居世界第二。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高鐵、公路、橋樑、港口、機場の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糧食生產能力達到一萬兩千億斤。城鎮化率年均提高一點二個百分點,八千多萬個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改變の主要原因。正是因為我國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及一系列の規劃佈局,才能使我國經濟在全球化の過程中迅速發展,從而提高了我國GDP。這些都最終導致了人民生活水準の提高,提升了人民幸福感。但是我國の經濟發展是不全面,不充分の,具有區域性。東部,南部地區較西部,北部地區有明顯の經濟優勢,這與我國の國土分佈有關,也與政策有關。我國國土遼闊,東部,南部地區資源豐富,經濟發展具有得天獨厚の優勢,再加上我國早期經濟政策便是偏向以局部帶整體,故導致了經濟發展の不均衡。雖然我國這些年加大對西部地區の開發,但是與東部相比,發展仍然有較大差異。同樣,民主法制建設與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の進步也是人民生活水準提高の重要原因。正是因為民主法治の健全,人民安全得到保證,提升了人民の安全感。而思想文化の進步則

決定了人民の思想水準,使人民對生活有不同の,更高の要求,不再單單只追求純物質上の東西。並且,習近平主席也指明了人民生活水準の改善取決於以下幾個點: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率從百分之十二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Fpg

Fpg 中西部和農村教育明顯加強。就業狀況持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增速超過經濟增速,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覆蓋城鄉居民の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醫療水準大幅度提高,保證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社會治理更加完善。

可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の變化是關係全局の歷史性變化。這一變化不僅是巨大の,也是極為深刻の,要求我們在 繼續推動發展の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品質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の需要,更好推動人の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の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の判斷。在這一時期呈現の發展 階段性特徵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大背景下の新特徵、新狀態、新矛盾,而不是超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の階段性 特徵。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の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の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們仍然要牢牢堅持黨の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の生命線、人民の幸福線。對於這一點,必須有足夠の戰略清醒和戰略定力。

著力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需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變”與“不變”の關係。一方面,順應“變”、促進 “變”,對經濟社會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安排適時進行調整變革,以“變”應“變”;另一方面,立足“不變”、堅守“不變”,咬定青山不放鬆,扭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動搖,繼續為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夯實經濟基礎。

Fpg

2.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篇二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保持旺盛活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正确认识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是我国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但是, 当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还比较混乱, 主要存在六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一观点是有一定的理论渊源的。早在18世纪, 以亚当·斯密为首的传统经济学派认为, 企业如果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以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就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最早期的社会责任观念, 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简单的社会责任观念也随之“过时”了。现实的客观环境要求企业在确保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同时, 也应该关心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实现共赢。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 有着“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双重性质。从企业“经济人”性质的角度来看, 追求利润是天经地义的, 这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不能忽略, 企业也是构成社会这个有机整体的基本单元, 作为“社会人”, 企业必须同时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并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和社会是对立统一的, 割裂与社会的脐带关系, 企业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将一事无成。

误区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办社会”

不少人认为, 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要回到“企业办社会”的老路上。实际上, 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办社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所谓“企业办社会”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家将企业看成是一个行政单位, 企业对员工承担了本该由社会承担的福利功能, 如企业办学校、办医院、办社区等等, 其结果是用于支付员工福利的社会成本不断增加, 企业效率低下。而企业社会责任, 则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企业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相剥离的前提下, 企业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以及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其结果是企业在创造经济利润的同时, 获得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赞誉, 实现了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实现了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双赢”。可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办社会”在环境条件、实施原则、实施结果等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误区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单纯的遵纪守法或企业捐赠

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同于遵纪守法, 遵守国际劳工标准或SA8000, 或者等同于单纯的企业捐赠, 这样的理解都是片面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它既包括基本的社会责任, 也包括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国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方面包含了这两个层面的内容。遵纪守法、遵守国际劳工标准仅仅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它不代表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如果一个企业仅仅到了遵纪守法, 依法纳税, 保证了员工生产安全、职业健康, 只可以说这个企业承担了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但不能说这个企业已经达到了较高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据世界品牌实验室统计, “5·12”地震后, 万科因“捐款门”事件使品牌价值缩水了12亿。可见, 企业要想健康、持续发展, 就不能仅仅停留在遵纪守法等基本的层面上, 还要积极承担高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

反之, 有些企业虽然为社会公益事业做了大量的捐赠, 但在遵纪守法方面却做得很不好。三鹿集团也曾积极捐资助学, 搞慈善事业, 资助社会公益活动, 但却出了“毒奶粉事件”。我们能说这样的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吗?所以,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整体概念, 基本的和高层次的社会责任要兼顾,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误区四:承担社会责任会加重企业负担

当然,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是不能把这些合理的投入理解为企业负担。如果真正理解了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就会妥善处理这个关系。从长远来看, 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首先,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改善企业同政府、消费者、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优化自身的竞争环境, 使企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统一起来。其次,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还有利于企业与国际接轨, 在价值观以及产品质量、生产工艺等方面更好地与国外企业相协调, 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分工, 获得更广阔的商机。再次,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还可以影响市场的规模和质量, 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有利于社会公平及社会道德的弘扬, 能为企业竞争营造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最后,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更好地体现自身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 以便得到内部员工及外部公众的认同, 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凝聚力, 保证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

误区五:承担社会责任只是大企业或成功企业的事

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考虑的不只是企业如何对待资源的问题, 重要的是要求企业为社会问题、社会目标担负起责任, 并成为社会良知的维护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因此, 企业的社会责任, 作为企业的一种社会担当意识, 应该内在于所有企业的发展之中, 只是由于企业的规模、性质和实力的不同, 在履行方式上有所区别罢了。

毋庸置疑, 企业成长壮大后, 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大, 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更强, 可以更多地增进社会的福利。然而, 不能因此就将承担社会责任看作是大企业或成功企业的“专利”, 认为中小企业或亏损企业就无须承担社会责任。这样的认识, 实际上还是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一种功利行为, 没有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考虑这一问题。其实,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应伴随企业的整个成长过程, 不管企业规模大小、是否成功, 都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基本社会责任。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讲, 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与资源, 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 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

误区六:社会责任只是国有企业的事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该存在所有制的区别, 但不少人都认为, 既然国有企业利用国家优势从社会中赚取了巨额利润, 社会责任就该由国有企业来承担。当然, 国有企业应该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 这是正确的, 但是其它企业也应该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

3.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篇三

关键词:社会基本矛盾 邓小平 新认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152-01

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这一理论。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能够顺利并且正确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发展上毛泽东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走过不少弯路,邓小平则在把握继承和发展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行了正确地解读。在指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作了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他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关于这一思想中的正确认识.而且还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作了新的认识和发展,从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有了飞跃的发展。

1 邓小平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本概论

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促进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要想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科学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地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这一科学概念,认为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并且对此种矛盾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中心思想是经济建设,并指出在当时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革命时期的大规模轰轰烈烈阶级斗争基本已经结束,毛泽东指出:解放生产力在当时不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根本任务,而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稳定快速发展生产力。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邓小平通知对国内外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针对社会主义初级接点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进行了透彻的研究分析,明確了其是此阶段的一种特殊表现,并且提出了通过改革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解决的有效方法及途径,创造出一种可直接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创新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论上,有了极大的发展与创新。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了:“我们过去完全不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所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稳定一些,这是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也说明了社会主义能够一直存在,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这些是我们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依据和思想。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地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和深入解读。

2 对邓小平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认识

邓小平同志拥有着坚定不移、实事求是的精神,并且还具有百折不挠的改革意识,邓小平具有实干家的精神,同时邓小平同志对针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进行思考和揭示过程中,最终祖国完成三个历史性的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显然,发展邓小平的这些理论,进一步认识邓小平这些思想,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很具有现实意义。“返本”是邓小平同志首先思考的,即“拨乱反正”。说“拨乱反正”就是拨林彪和“四人帮”破坏之乱,批评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最终回归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的话,那么,“返本”就是返回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上。“返本”使我们懂得,想要对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准确而全面地理解,停留在生产关系的层面上是完全不够的,必须深入到最根本的层面生产力发展上。

邓小平同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强调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与我国社会经济基础及生产力发展的性质是相辅相成的。他为我们提供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的科学的思想方法;与毛泽东原来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认识相比,邓小平同志作的更为深刻和严谨。关于对外开放,“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邓小平同志的基本思想。分享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计划经济不代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不代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这是邓小平同志给予我们的揭示和告诫,社会主义经济也有市场,资本主义经济也有计划,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层层深入,必须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取代保守的计划经济体制。邓小平同志这一独创性思考又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具体的科学方法,为发展生产力作出了有效的方针。邓小平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揭示与思考是不断发展的真理。它要求与我国具体国情和人民生活状况和需求相结合,与这个时代很适应,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放眼创造未来。邓小平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基本适合的方面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发展了毛泽东关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的思想。小平一方面理直气壮地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赋予了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这就为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提供了根本前提。

3 结语

邓小平同志所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在毛泽东对社会基本矛盾思想解读的基础上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独创性思想,不仅正确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所在,而且结合了我国当时基本国情,提出了针对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有效方针,一切为了人民日益剧增的需求,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陈锦函.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4):314-317.

[2]顾行超.邓小平对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29(4):29-32.

4.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篇四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学课本中是这样表述的:“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可以说这是对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概括。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拘泥于课本的表述,就无法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把握。首先,关于对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理解。这一矛盾包括哪些方面?它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怎样的关系?在近代中国,封建的生产关系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土地制度来看,地主土地私有制始终占统治地位,农民依然受着地主的压迫与剥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始终存在着,而且有时还很突出。而教材中却不把国内矛盾表述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经济结构来看:在自然经济之外又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后期又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从阶级关系来看则出现了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因此,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也复杂化了。在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之外又出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及民族资产阶级与大地主、大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只是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矛盾中的一部分。因而,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来表述,就无法涵盖近代中国社会的国内矛盾。其次,我们必须明确: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并非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可以这样说: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也正是如此,才有清政府的对外宣战、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才有国共两党的二次携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而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如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解放战争的时期。总之,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两大矛盾地位的变化则影响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中国革命一切问题最基本的依据。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又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于受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直接支配的殖民地。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3)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

5.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篇五

答: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得到解决。

二、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主要矛盾: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需求和不能满足人民经济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把主要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我国社会中存在着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一类是敌我之间的矛盾,一类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1.在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2.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3.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4.在少数民族问题上,坚持民族团结

6.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篇六

马克思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辨证运动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另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毛泽东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他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开始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计划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第二阶段是由“为主、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已迈出了重大步伐,但当前在上层建筑中仍存在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等。如果不改革,这些方面就会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并进而压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进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进行的,但其意义更伟大,影响更深远。因为它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内含,充实了社会主义的外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具体化为更加贴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给社会主义带来了新的无限生机、活力、动力和巨大生命力。1949~1977年我们在推翻旧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广大人民的愿望、意志、要求和社会发展规律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奠定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础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则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改革已经落后了的旧体制,建立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体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好更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长远发展。1978年以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在于,在正确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深刻认识原有体制弊端的基础上,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出发,抓住旧的经济体制中的症结,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和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和部分,建立起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生机勃勃的经济体制,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动力和巨大生命力,形成比较成熟、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广大人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而政治体制改革则主要是改革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最终也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就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深入研究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运用与发展,对掌握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正确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有效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加

强马克思理论理论教育,自觉地全面地贯彻执行,以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积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7.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篇七

近些年来,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 增强作物抗病、抗逆性, 以满足商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人们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出了转基因食品。然而, 自转基因食品问世以来, 社会各界对它却忧心忡忡。在各类期刊、报纸杂志、网络媒体中, 随处可见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 这些讨论往往都着眼于科学研究, 或者是风险性本身。然而, 对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影响公众认识和态度的因素等问题, 目前尚缺乏相关的调查研究。毕竟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公众的支持, 研制转基因食品也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 本文基于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并运用一些统计学分析法和统计软件, 以保证本文分析的可靠性。

二、调查目的

了解百姓对转基因食品认识、态度意见;了解影响公众认识、态度的因素;为今后转基因产业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三、调查方法

(一) 抽样问卷调查部分

1、调查对象。

南京市各地区普通公众, 但较偏重于青年人。因为他们特点是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技术成果, 有较高的文化程度, 也更容易受到各种媒体的影响。迅速成长的青年人是未来转基因食品的最大潜在消费人群或反对者, 所以他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和态度将深刻影响未来转基因产业的发展。考虑到完整性, 我们同时也调查了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2、抽样方法。

针对调查设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实际发放问卷500份, 有效问卷481份, 回收率96.2%。

3、数据分析。

采用SPSS v11.5统计软件整理资料, 绘制图表。部分问题的选项还转化为李克氏量表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 得到问卷信度信息。

(二) 网上问卷调查部分

依托中国第一家自助调查网站:http//www.data100.com.cn/进行网络调查, 共回收问卷45份 (截至2007年8月1日) 。网上调查问卷强制了主观问题的回答, 可得到更多的主观意见。同时, 我们补充了这些问题, 有利于进一步研究。

四、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 问卷调查情况概述

经过统计共回收有效问卷526份 (含网上调查) 。其中, 18岁以下的占15.6%, 19-25岁的占60.3%, 26-40岁的占18.3%, 40-60岁的占4%, 60岁以上的占1.9%。

(二) 问卷分析

为了能更好的反映结果, 方便进行问卷结果的可信性分析, 可把12个问题分为三组: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见。按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程度和乐观程度可分别对各组定序问题选项赋予一定分值, 按李克氏量表转化为数值变量 (一般规律:选项越乐观得分越高, 视选项数而定, 如有四个选项, 则最乐观的得四分, 次乐观的得三分, 依次递减) 。这样做一是可以求出变异值进行可信性分析, 二是把得分转化为百分制结果更加直观。

第一, 调查结果的信度分析。本文采用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法进行检验。公式为 表示两表中题目总数, σi2是第i题得分方差, σT2是总得分方差。α是克朗巴哈信度系数, 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 ;公众认知部分第1、2、4 (1-6) 、5九道题的信度分析 证明问卷中关于对转基因认识的题目选项间有一致性, 累加来表示认识程度有一定依据, 由此得到的结果可信性比较高。公众态度部分第8、9、10、11、12五道题的信度分析 证明问卷中对转基因态度的题目见一致性比较弱, 但仍可累加, 作为判断公众态度的参考。得到的结果有一定信度。

第二,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公众的认知度:据1、2题的统计结果可知, 听说过转基因食品的占75.7%, 没有听说的占24.3%;有点了解其含义的占61.6%, 非常了解和非常不了解的分别占13.7%和24.7%。据3题的统计结果, 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途径主要是通过新闻 (网络媒体) 、报刊杂志等媒体的报道。两者相加占的比例达到67.1%, 通过专业书籍认识转基因食品的只占14% (恰等于表示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 。由此可知, 新闻 (网络媒体) 、报刊杂志的舆论导向作用将直接影响公众的认知度。

经过统计分析, 人们对转基因大豆的认知度明显高于其他转基因食品 (平均认知得分高) , 而对其他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度都比较低, 不存在显著差异 (见图1) 。

这恰证明了第3题的结论, 在百度进行新闻搜索, 可以发现关于转基因大豆的新闻条数明显高于其他转基因食品相关新闻数目。这进一步说明公众对转基因大豆的高认知率与众多媒体的报道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说新闻、报刊等媒体对普通公众的认知有重要影响。

公众的态度:转基因食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转基因食品持消极态度。据10题计数据显示, 倾向于选择非转基因食品的人数占49%, 而倾向于选择转基因食品的只占13%, 有38%的人在选择时认为无所谓。据11题, 认为转基因食品总的社会效益是利大于弊的只占22%, 认为弊大于利的占11%, 有33%的人认为弊利相当, 其余说不准的占34%。据12题, 在问及是否支持转基因食品产业发展时, 33%的人积极支持, 16%的人坚决反对, 51%表示无所谓。如果将关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的这些题目选项按积极或消极给予分值, 然后累计相加转化为百分制以表示对转基因食品乐观程度, 如图1, 可见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略带消极。对样本中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度得分与乐观程度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后, 可以得出两者相关性极其显著。对转基因食品乐观程度与对其认知度正相关, 如图2及表1。

注:Pearson Correlation N=526

在公众的态度分析部分我们得出新闻 (网络媒体) 、报刊杂志的舆论导向将直接影响公众的认知度。在此部分的分析中我们得出认知度又影响公众的态度 (乐观程度) , 根据简单的数学推导, 不难得出以上媒体对转基因食品的宣传应该多是负面的。因此, 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查, 希望证明我们的这一结论。在Google中以转基因食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发现约有106, 000项符合转基因食品的危害的结果, 约有70, 300项符合转基因食品的优点的查询结果。在百度中用同样的方法, 发现与转基因食品危害有关的新闻有3897篇, 而有关转基因食品优点、益处的新闻加起来也只有1315篇, 这就证明了我们结论的正确与可靠性。

公众的意见:主要来自主观题回答和网上调查。据第7题统计显示有83%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获得转基因食品知情权并了解其中的成分。据12题统计显示, 表示支持转基因食品发展的占1/3, 明确表示抵制或反对的受访者无论是当面问卷还是网上问卷的调查中都占少数, 大部分人对转基因食品持保守中性态度。公众对转进因食品态度还是比较理性, 没有“一边倒”现象, 也没有“谈转基因色变”的恐惧。在影响选择转基因食品或传统食品的因素中, 安全性占第一位, 其次是营养, 价格、味道的影响比重不大。在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影响问题上, 公众对基因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的担忧多于全球粮食问题、食品多样化的期望。很多受访者认为国家的监管力度一般, 有待加强。希望科研单位和企业做好安全性的研究, 国家加大监管力度, 完善检验方法, 对安全性进行全面论证。

五、结语

本次社会调查在分析了相关问题后, 还为转基因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当被告知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时,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支持明显上升, 因此转转基因食品的科普之路任重而道远。各方面应大力宣传转基因食品的知识。媒体应负起责任, 做到报道客观公正。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应通过媒体向公众对目前转基因食品的种种误读答疑解惑, 让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更加清晰深入。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研究要做到全面而深入并具有前瞻性, 这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切实担负起《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监管责任, 在科研、流通、经营等各方面加强监管, 做好安全评价和转基因食品标示管理的工作, 保证食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柯惠新, 黄京华, 沈浩.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6.

[2]、贾俊平.统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8.房地产对社会矛盾的作用 篇八

人们对货币符号的过分追求

马克思曾说过,货币最终仅仅是作为符号而存在。所谓“经济”,其实它的另外一个代名词就是“交换”,人类的交易方式最先从物物交换发展到重金属货币交易,然后到商业票据交易,再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双挂钩模式,最后到现在的纯信用货币模式。不管我们手上的货币变成什么样子,它最终只是作为物物交换的媒介而存在。

然而,人们对货币这一“符号”本身的追求似乎大于其他实物。即使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纸币已经不再具有兑换定量黄金的信用。纸币的流通完全是建立在每一个人都相信其他人愿意接受纸币的这样一种信心上,大家对纸币的追求仍然日益剧增。这样,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有趣的逻辑:为什么人们追求货币?是因为大家都相信它能流通;为什么货币能够流通?是因为人人都追求它。根据西方经济学,如果人们追求货币符号本身,而不是因为货币的交换价值,等于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给货币赋予了自己的独立价值,也就是说它的价值可以脱离它所具有的交换功能而存在——那意味着货币可以作为跟一般商品完全一样的存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经济学家认为是因为货币本身最初除了具有交换功能,还具有“保留商品的选择权”功能,是缘于人类对未来突然需求的不确定性。具体原因是什么不是我们这里讨论的重点,重点是社会能够通过利用人们对货币符号的追求实现什么,还有我们对货币符号这一虚幻的满足感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局面?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使得纸币不再被任何贵金属负责,纸币的价值失去了它原本稳定的根基,其根基变成了人们对它的流通信心。货币的牌价就是对各种商品的单位换取量,而商品的价格却又是随时变动的,那意味着货币的价值随时在变动——我们手上所拥有的存款的实际价值随时都在变动,是我们默许了这种事情的合法性。同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世界的高层管理者在无声无息间实现财富再分配成为可能。

金融业、房地产、实体经济,铁三角的运作

金融系统的最基本形式就是借贷,借贷业的发展发挥了金融杠杆的作用,它能够充分调动社会的产能,使生产能力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许多国家都看中了这种系统的优越性,于是开始建立起以金融系统主导实体经济的社会运作模式:国家中有唯一一个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负责发行货币,通过增发货币使得社会货币流通量增加来刺激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发货币一般的方式是以一定的利率向各家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放贷,商业银行再向社会上有融资需求的人或企业放贷,这样增发的货币就流通到社会实体经济当中。同时,增发的货币又具有对GDP的乘数效应。例如:一个生产商从银行贷款资金用于生产,贷来的资金用于购买原材料与支付工人工资,这样一来原材料供应商与工人都得到了收入,他们也会用这笔钱去购买社会上其他商品,于是社会的交易规模扩大,居民总收入增加。

然而,如果仅是这种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的二元结构,并不能解决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这样的模型仍存在缺陷。我们知道从银行贷款的代价是利息,那意味着当有一家企业能够成功的还款并且盈利的时候,社会上肯定存在另一家企业是亏损的,因为货币不能无中生有,它只能从中央银行印出来;而央行把货币贷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放贷给社会,却要求社会还更多的货币给银行,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社会并没有印钞的能力,央行发行出去的货币在社会的流通量是不会增加的,企业间只能争夺央行发放出来的货币,所以当社会存在一部分企业能够成功还款并且盈利,就肯定有一部分企业是亏损、甚至是破产的——这就是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二元结构的矛盾所在。

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呢?西方国家找到一种方法,通过找到一个载体,承担了原本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实现了全社会的盈利。而这个载体,就是房地产以及房地产共同运作的金融系统,最后加上实体经济,整个社会经济形成了这样一种铁三角的运作模式。

资本家们手握着大量的货币,他们的物质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而缘于之前所讲的对货币符号的追求。他们唯一想做的,就是拿已有的货币,去制造更多的货币。例如:买进某种商品,等这种商品升值时在抛售。他们可以买黄金、白银甚至其他国家的货币,但有一种商品是具有其他商品都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那就是房地产。房屋与土地,作为人类的生活必需品,由于受环境因素的限制,它不能像汽车一样无限制的制造;然而,社会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对房地产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且政府不能像对原油与粮食一样去强制干涉其价格,于是房地产成为了资本家投资的一个绝佳选择。

西方国家的土地与房产都是属于私人的,当资本家把手中原本藏在家里的存款,去购买一个土地或者房产时,原房地产的拥有者就会获得了一份报酬,如果他把这份收入拿去购买社会上的其他商品,那么就会多一份货币流通到社会,并且它会制造乘数效应,推动了经济。资本家投资房地产的这种行为,使得社会不需要通过中央银行的放贷,得到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这增加的流通货币满足了全社会企业盈利的需求,看来这是一件好事,解决了之前所说的二元结构的矛盾。渐渐地,人们发现既然资本家们可以这么做,为什么自己不也这样做呢。虽然没有本钱,但通过银行贷款就行了。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银行贷款去购买房子,他们当中有些是投机者,有些是确实需要住房的;而在需要住房的人群里面,有些是根本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但银行不在乎这些,因为他们贷款抵押的就是这房地产,如果债务人无法还款,银行会没收这个房地产占为己有,而银行也很乐意这么做,因为银行相信,房地产是不断的在升值。

房地产泡沫的爆破与经济危机的爆发

越来越多的人贷款投资房地产,使得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而银行看到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也愿意贷款给买房者,贷款门槛不断降低,再加上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越来越多的货币通过投资房地产流通到社会。货币的大量流通,满足了全社会企业的盈利,全社会企业的盈利又促进了股票市场的牛市,虚拟经济里面其他领域也因此旺盛起来,整个社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然而,是否这样就彻底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呢?正如前面已经提到过,这种铁三角的运作模式并不能真正瓦解矛盾,它只是一个容器,把矛盾以另外一种形式封存起来——但是,容器的容量是有极限的。

首先,这铁三角模式运作起来,是因为全社会都相信房地产永远在涨价,全社会包括银行家、企业家、投资者都不希望看到房地产降价。一些国家,如美国,在次贷危机爆发以前虚拟经济(其中已包含房地产经济)的规模已远超过了实体经济规模。之前说过,只有央行才有发行货币的能力,社会并没有印钞的能力,那我们看到房地产不断涨价却不断有人买,房地产投资者总是有能力还银行本金与利息,这些钱是怎么冒出来的?其实也是央行发行出来的。如果我们把房地产这个环节抽离出来看,其实整个社会的运作模式,就是社会在不断的贷款来还之前的款项,不断贷出来的货币推动了社会实体经济,而银行家愿意这么做的原因是缘于对房地产的升值预期。其实,换个角度看房地产业的存在是提供了二元结构里面金融系统不断发行货币的信心。然而,这样就造就了这种模式运作的一个后果——房地产价格必须永远涨下去,并且涨幅一定要超过货币基准利率,因为如果一旦停止涨价或涨幅不够。那么,贷款投资者是无法向银行还本金加利息的,所以全社会都不希望看到房地产降价。

另一方面,铁三角模式的运作使得货币不断的流入社会,于是造成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同时,房地产投资者在这个系统中赚取了大量的利润,而相对工人工资提升的幅度肯定不会超过资本家收入提升的幅度。因此,资本家与工人的收入差距不断的扩大,造成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扩大。换另外种角度看,社会是在不断的压榨劳动者的劳动力,劳动人民手中财富的价值被剥夺了却浑然不知。

当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物价不断上升,到了某个程度,铁三角这个封存矛盾容器破裂了,社会矛盾以一种急剧的方式爆发出来。整个过程的第一步,是越来越多的住房需求者由于高额的按揭首付放弃了住房,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停涨的苗头。然后开始出现某些投机者,发现房地产的涨幅没有大到满足他们还本金加利息的能力,于是放弃了房产由银行来没收。当这类人越来越多的时候,那银行手上的房地产就越来越多,银行开始有点紧张了,他们必须要尽早卖出这些房地产,否则无法向央行或同业拆借市场上的债权人还款,于是他们选择降价促销,危机就因此爆发了。当其中一块房地产出现降价,整个房地产市场会受到冲击,于是更多的房地产拥有者选择降价,疯狂抛售潮出现,更多的按揭贷款投机者无法还款而把房地产交给了银行,银行手握着大量已无法转成货币的房产,对资金需求的紧张使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大大提高,导致基准利率提高,这样又进一步打击了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贷款成本的提高又打击了实体经济。再到后来,部分银行开始宣布破产,金融业受到严重打击,而被金融系统主导的实体经济也因此大受打击。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么一个过程。资本主义国家找到了缓解社会矛盾的容器,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以及人类对货币的过分追求,使得容器终于还是承受不了极限,让经济危机爆发出来。

9.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篇九

学科导论论文

鲁永泽

2010/11/20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摘要

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学科自1987年恢复重建以来,在教育及其理论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工作提到历史性的高度并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说明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推进社会工作,体现了整个社会对特定阶段需求的提升,是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把握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以推动社会进步、捍卫社会公义为目标,即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本论文主要写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关键词:社会工作认识发展前景

一、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

通过学科导论课,我认识的到了社会工作是以关于社会和人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一定的制度和社会政策框架下,运用科学的、多样化的方法,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并在此过程中发展理论与方法,以进一步推进社会服务的过程。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要不断地认识服务对象的问题,评估和选择工作方法的过程,各种目标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持续合作、互动,共同达至的。所以,在服务时候就

要讲究科学,用一套科学的助人方法秉承专业价值理念,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助人。

二、社会工作的本质

社会工作本质的深层内涵:助人自助。满足受助人的需要——怎样识别受助人的需要。助人过程是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互动的过程——使服务对象提升自我能力。就是我们在服务别人的同时也在提升自我,让我们更好的去满足受助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学好专业知识,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去服务别人。

三、社会工作也是一个专业

专业指建立在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之上的,某类人专门拥有的职业领域。

从早期的慈善救助活动到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并逐步建立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模式,实现专业助人的职业。国外的社会工作由于其本身经济发展早,对这个行业的研究也就比较早。并且很多知名大学都有相关课程,也有相关的认证制度。我国的港台地区发展也比较早,像港大和台大都较早的开设了这个专业。像台大62年就开始单独把社会工作划出来,70年开始单独招生,96年就开始招收第一届博士生,其发展很完善。并且台大社会工作学刊自创刊以,一直是社会工作,社会和社会政策学界最 重要的学术发表园地之一社会工作虽然在国外已经有百年历史,但国内起步较晚。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等少数院校恢复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算起,社会工作教学和研究在我国已经有近20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

真可谓是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0所学校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个专业,我国的高校要想做到像国外和港台地区那样,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四、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在我国,社会工作还算是一门新兴的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职业化尚处于探索阶段。社会工作的功能没有实质性的发挥,其社会影响力小,社会熟知度和认可度不高。另外,社会工作教育较发达国家落后,教育资源缺乏。总的来说,中国社会工作的现状是刚刚起步,还很不成熟。首先: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大社会工作发展的不平衡,这一问题主要由经济差别与文化习俗引起。其次:专业教育落后,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虽然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基于师资与经验,目前还是很落后。并且伴随着经济越来越发展,对社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显然不能满足这个人口大国。再次:职业化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处于起步阶段、大规模的职业化队伍还没有形成。不仅服务的种类不能满足需求,质量也亟待提高。最后:功能没有实质性的发挥,社会影响力小。由于职业认证的相关缺失,所以造成很多工作不能实质性的发挥。并且社会工作被那些慈善机构的挤压,影响力很小。

五、我对社工前景的看法

我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我今后实现人生价值或者说是谋生手段,我现在不得不思考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现实的说,如果社会工作没有发展前景,我将放弃这个专业,如果社会工作没有发展前景,将没有这么多的人在执着的追求。毋庸置疑,回答是否定的。社会工作对人类的价值,社会工作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所有社会工作研究者、教育者、工作者和学生是坚信不移的。然而,社会工作在中国似乎很冷门。社会普遍对社工的认识存在偏差或不足,认为社工就是义工,或者抗拒社工所提供的服务。目前中国社会现实是“强政府”与“弱社会”,所以我们很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的有力实施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现在,党和政府对社会工作的投入越来越大,社会工作也将会得到长足发展。所以,社会工作需要在专业教育、社工队伍、专业服务机构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当自身变得成熟、壮大了,才有能力去实现价值,承担更多责任。作为在校大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对社会工作的现状和前景有个系统化的认识,这有助于我们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社会工作功能的实质性发挥,是我们社会工作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有勇气去承担并付出努力。不断深化对专业的认识,同时多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我之间能力。吸取他人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虽然社工在中国很冷,但是,我相信,中国社会工作的前途是光明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已走过30个春秋,中国社会出现许多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如医疗、就业、教育、住房、犯罪等问题突出,中国社会面临一次大的转折。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平

等、尊重、民主、诚信的理念,帮助人、关心人,可以起到化解矛盾、密切干群关系、逐步解决问题的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地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促进安定团结,保证社会发展。这无疑是社工发展的一个巨大机遇。

上一篇:第六单元语文素质测评试卷下一篇:竞选区三好学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