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儿童诗(共10篇)
1.金波儿童诗 篇一
金波儿童诗7首
金波原名王金波。河北冀县人。著有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散文诗集《妈妈的爱》等。
春的消息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上山岗,到处有春天的欢笑。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我高兴地捕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听它唱歌,和你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是谁搔痒了我的面颊?啊,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
花的梦
我从植物园归来,带回一个彩色缤纷的梦,我梦见,在我们的土地上,到处鲜花盛开、万紫千红。
我家的台阶前,一直伸展到远远的天边,有一群簇拥着的姐妹,那是一片紫色的玫瑰。路的两旁白得像落满了雪,那里是玉兰花的世界;山上闪着明亮的火星,那是蒲公英开遍了山野。
吊钟花在微风里轻轻地摇,鸡冠花把头昂得很高,泉边有天鹅绒般的青苔,茑萝花攀上了树梢。
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花朵,大王莲能做小妹妹的摇篮;小小的花朵是珍珠梅,它穿着月光一样的衣衫。
在镜子般的池塘里,有绿的浮萍,粉的荷花;就是那放牧的小弟弟,也喜欢戴着花环玩耍。
好像一年四季的花朵,忽然在这一夜开放,又像天上的彩虹,纷扬着落在我们的土地上……
当我从这梦中醒来,我又编织着另一个梦境:我要像领着小弟弟、小妹妹那样,领着这些花朵开始春天的旅行。
去给山岗披一件花的衣衫,去给小河镶两行彩色的花边,再给养蜂场周围的田野,铺上无边的鲜花的地毡。
在这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把生活打扮得更加美丽;养蜂老爷爷会夸奖我们——送来的是花,也是蜜!
风筝
春天。在我敞开的窗子上,挂着一只断线的风筝。那根闪光的尼龙丝,在春风里飘动、飘动。
(风筝,风筝,谁是你的小主人?)
我猜想那放风筝的孩子,一定又欢喜又扫兴;他的风筝曾飞上这十二层楼,却又倒挂在这儿随风飘零。
(风筝,风筝,我要找到你的小主人。)
我摘下这只风筝,意外地发现了小主人的姓名;风筝是用一张考试卷糊成的,我还发现了那不及格的考分!
(你别问,你别问,我不想说出他的姓名。)
他是我的一位小邻居,就住在对面楼的第三层。明天,我要约他去春游,顺便送还他这只风筝。
(当然,还要谈谈别的事情……)
狗尾草
那些红的野花。紫的野花。蓝的野花,都没有了。这儿,只剩下一片青草。别人都采到了花儿,老师,我呢?怎么,您就给我揪一把狗尾草?
我撅着嘴,望着那一把狗尾草,只见它在老师的手里,扑棱棱,摇一摇,扑棱棱,跳一跳,一会儿,变成了一只小狗,送给我,我抿嘴笑了;一会儿,变成了一只小猫,送给我,我拍手跳了;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毛茸茸的小鸟,送给我,我举着它到处飞跑!……从那天起,我们也都喜欢狗尾草,因为我们的小手呀,也变得和老师的手一样灵巧!
雨
窗外,已经下起了雨。可是,妈妈,你不要阻拦我呀,我要到雨中去。
我戴上草帽。我跑到雨里。我变成一把伞。伞在风雨里飞着,给没带伞的行人遮雨。当雨停了,我就又飞走了,飞进雨后翠绿的树林里。
妈妈,也许你不见了女儿,你很着急,你怕我淋湿了雨。
你跑到街上,问雨后的风,问天上的虹,问每个行人:我的女儿,她在哪里?
你来到林中,问小鸟,问花朵,问叶子上滴落的雨滴:我的女儿,她在哪里?
它们都说:那可是个淘气的小姑娘呀,她又在和我们捉迷藏吧,谁知道她会藏到哪儿呢!
雨后。林中。蘑菇洒了一地。它们最喜欢在雨后游戏。妈妈,当你伸手刚要采下那个最白。最胖的蘑菇时,忽然,它变了,变成了你的女儿,她眨巴着眼睛,笑眯眯地望着你 ——妈妈,我又回来了!你看,我仍戴着草帽呀,草帽上还挂着彩色的雨滴。
带雨的花
我是您不听话的孩子,我偷偷地跑出了家。
穿过树林,走过小桥,在明亮的湖岸上,我尽情地玩耍。
我忘记了您,也忘记了家,请原谅我,妈妈。
我去追赶蝴蝶,它飞进了树林,躲进了一朵小花。
我不愿再去捉它,因为那朵小花,就是它香甜的家。
我在湖边,看一位叔叔钓鱼,一条条青绿的小鱼真像鲜嫩的豆荚。
我还看那位老爷爷,用一根羊骨头做诱饵,就网上来那么多蹦蹦跳跳的小虾!
我向叔叔要一条小鱼,我向老爷爷要一只小虾。
我说,我保证不会吃掉它,我家有个大鱼缸,给它们做家,让它们在那儿长大。
忽然,下起了雨,雨点儿又急又大,打在脸颊上,又疼,又麻。
人们都在跑,这时,我才想起了家,想起了妈妈。
望着雨天,我想起了妈妈最喜欢这带水珠儿的鲜花。
我在雨中,采着野花,采了一把,又一把。
我那么高兴,因为我能送给妈妈一束带水珠儿的鲜花!
我往家走。我又有些害怕。
我是个不听话的孩子,刚才,我真不该偷偷地跑出了家。
也许就因为这个我会挨妈妈一顿骂,甚至一顿打?
望着手中带雨的花,我在想,妈妈,您会吗?
红蜻蜓
低低地飞,低低地飞,你这红靖蜒,你丢失了什么?飞得这样低,飞得这样低。
草坪里,铺着嫩绿。花丛里,漫着香气。湖面上,闪着涟漪。
红蜻蜓,你丢失了什么?是被晒干的露水,还是雨天的记忆?
你也许没有找到你丢失的东西,你飞得倦了,伏在我家的竹篱上,静静地休息。
我悄悄地悄悄地走近了你,一把捏住了你透明的双翼。
天,下起了小雨,一滴,一滴,提醒着我,快快回家去!
当我刚刚跑回家,窗外就下起了大雨。
我把红蜻蜓,放在绿纱窗上,它望着窗外迷迷蒙蒙的天地。
难道它还在寻找寻找它丢失的东西?
妈妈,是您告诉了我,它在寻找丢失的爱,那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雨过天晴。我推开窗子,放走了那红蜻蜓,让它飞向晴朗的天空和开花的土地…
2.金波儿童诗 篇二
>来自大自然的红蜻蜓
1995年3月, 一个名叫红蜻蜓的鞋厂诞生, 那时温州鞋类企业已有4300余家。面对高手如林的市场, 钱金波深感危机的存在, “这么激烈的市场竞争, 你知道没有点与众不同的东西, 是绝对打不过别人的。”
钱金波觉得, 当时温州鞋业“强”在“制造”, 各家都忙着扩大工厂, 提高产量。而在钱金波看来, 另一片“蓝海”更加重要:温州的制鞋业虽然很发达, 但产品缺乏文化品位、没有品牌却是其一个软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钱金波深谙一无所有、羽翼未丰的红蜻蜓, 要想脱颖而出, 首先要有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做烘托。
红蜻蜓的企业文化与钱金波的性格不无关系, 正是他鲜明的个性, 塑造了一种鲜明的企业文化, 亲和自然, 是红蜻蜓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和特质。钱金波告诉记者, 楠溪江的美丽风景培育了他的浪漫性格。“走过四季都是情”, 如同这句饱含大自然无穷意蕴的红蜻蜓广告词一样, 自然亲和的理念, 也自然而然地溶入到红蜻蜓的企业文化之中。
钱金波认为, 企业当家人的思想、理想和梦想, 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文化。童年的梦想和当家人的责任, 两种性格在他身上相互契合, 使得红蜻蜓的的企业文化与品牌形象和钱金波的CEO形象得以高度统一。钱金波一直用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影响整个企业, 可以说红蜻蜓的品牌特性无处不体现了钱金波追求自然亲和的性格。
>蜻蜓模式文化先行
红蜻蜓也是钱金波灵感的源泉。早在6年前, 钱金波就根据仿生学的原理建立起一套形象生动的企业经营理念, 又称红蜻蜓型企业战略:红蜻蜓有一个大脑、两只眼睛、四个翅膀和一条尾巴。一个大脑就是增长方式的转变, 要通过文化和品牌的树立来推动增长;两只眼睛就是研发和渠道;四只翅膀是企业的四大工程:人才工程、名牌工程、创新工程和规模工程;一条尾巴就是以品牌为核心带动生产。
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的一面旗帜, 因此将企业经营理念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文字固化到企业员工的头脑中至关重要。为此, 红蜻蜓集团将红蜻蜓身体各个部分所赋予的经营理念精心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图示, 以便企业员工准确无误地理解其中的内涵。
从红蜻蜓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 钱金波所作的一切都是文化先行。正如钱金波所说:“我卖的不是鞋, 是文化。”
创业之初, 钱金波没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到生产上, 1999年, 红蜻蜓的生产基地总共才有两亩地。1999年10月, 红蜻蜓成立全国第一家鞋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 红蜻蜓才开始着力建立自己的厂房;2001年5月, 红蜻蜓斥巨资建成中国第一家中华鞋文化博物馆, 收集了中国五千年的鞋文化。
在钱金波的影响下, 多年以来, 红蜻蜓专著于分析国际、国内鞋业发展的历史及趋势, 坚持以“品牌开路, 文化兴业”为根本, 实施经营集团化、技术国际化、管理人性化的战略方针, 将文化品牌的概念深入红蜻蜓的骨髓血脉之中。
1996年, 钱金波拿着红蜻蜓的皮鞋专程赴意大利, 请著名皮鞋设计师Marlogce鉴定, Marlogce说:“我对你的皮鞋的质量、款式很满意, 但我只能给你打90分, 那10分是文化附加值, 你没有。”
仅仅为了补上这10分, 钱金波在鞋文化博物馆不惜砸下了大价钱。钱金波说:“当技术的竞争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 接下来肯定是文化的竞争。我只是先行一步。”
钱金波始终提倡要努力寻求商品与文化的交流。在此基础上, 红蜻蜓集团一直致力于要把中国灿烂的鞋文化历史融入到产品当中, 要把鞋文化做成文化鞋, 并提出热爱一个行业就应该为这个行业做出贡献, 红蜻蜓鞋文化博物馆不只是为红蜻蜓建立的, 是为这个行业建的, 是为温州这个中国鞋都建的。
同时, 为了传播商品与文化交流的理念, 红蜻蜓集团在店面橱窗的设计上, 产品的设计上, 企业文化元素的设计以及各种宣传资料、产品画册等方面, 都运用了中国文化元素。目前, 红蜻蜓在全国有4000多家网点, 4000多家富有浓郁的中国鞋文化历史的橱窗, 对鞋文化传播无疑是一个极其广泛的平台。
此外, 红蜻蜓集团还设有鞋文化路演小组, 每年到全国几十个城市巡回路演, 目前已经走过了全国几百个城市。
>矢志奢侈品战略
钱金波想把红蜻蜓做成世界顶级品牌, 创造一个中国的奢侈品牌, 而奢侈品牌要的就是一个品牌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而对于文化、时尚、奢侈品, 钱金波是这样理解的:“红蜻蜓品牌是做生活用品的, 要做生活用品, 就必须有远大的目标, 把红蜻蜓做成像欧洲奢侈品那样的气质, 需要红蜻蜓在产品品质这一目标上进一步迈进。”
钱金波强调, 奢侈品之所以能够吸引那么多的人去消费, 它的第一个元素就是历史, 有很好的历史感。
钱金波对阿玛尼情有独钟。他说, 阿玛尼创始人虽然年过80, 仍然会亲自看橱窗, 亲自看他的产品陈列, 他如同米兰时尚之都的时尚国王一样, 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和对生活的向往。
与穿上阿玛尼会给人带来自信一样, 在中国经济高速快速发展的同时, 人们对于着装品牌的选择, 对品牌精神的追求, 也成了一种生活渴望。正基于此, 红蜻蜓在诞生之时, 就注重品牌文化建设, 建立博物馆, 向人们展示中国五千年鞋革变迁的历史, 目的就是使目前还是一个中高档品牌的红蜻蜓, 最终成为中国的奢侈品牌。
>公关沟通内外
公共关系是企业与社会沟通的纽带, 好的公关策略可以为企业的品牌建设铺路架桥。钱金波如此理解公共关系对企业经营的作用。
据介绍, 红蜻蜓的公关策略是在制造出优质产品的基础上, 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 以及高端的领导人形象来影响社会公众, 从而和企业内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在商品趋同化的激烈竞争时代, 一个企业善于鲜明地表达自我, 注重与市场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沟通, 是成功的关键。而一个企业对公共关系的重视程度, 与CEO对公共关系的理解关系紧密。钱金波认为, 广告是传播品牌知名度, 公共关系是树立品牌的美誉度。正是基于此, 红蜻蜓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用公关手段来传播企业的美誉度, 这是品牌成长和品牌建设重要一环。
因此, 红蜻蜓一直通过公关沟通来强调品牌文化内涵, 强调鞋文化和鞋科技, 强调将鞋文化做成文化鞋, 这也成为红蜻蜓与其它同行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和差别。
在维护利益相关者关系方面, 红蜻蜓集团采取了内外沟通、多种渠道传播企业信息。为了让企业员工、消费者、经销商、媒体人士了解红蜻蜓每一个发展动态, 红蜻蜓集团创立了企业内刊《绿草地》。
钱金波深感强大的媒体是品牌传播的重要渠道。他说:“对外界不仅是要说明你的质量好, 还要传达你的品牌故事。”据钱金波介绍, 红蜻蜓每季度都会定期与媒体做一次小聚会, 每两个季度有一次大聚会, 以期通过长期的沟通, 让他们了解企业和品牌在发展进程中的步伐。今年, 红蜻蜓集团请来世界级明星莫文蔚做企业代言人, 为红蜻蜓进行形象推广, 以期将红蜻蜓的品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3.金波现代儿童诗歌 篇三
泛青的嫩芽绽满树枝;
你就去做一条小溪,
默默地,浇灌干旱的土地。
不必惧怕盛夏的酷暑,
别忘了给小鸟以庇护;
你就去做一棵大树,
用根须,拥抱脚下的泥土。
纵然面对秋风萧瑟,
大自然的音籁仍在歌唱;
你就去做一朵蒲公英,
在秋风里,张开洁白的.翅膀。
如果此时正值严冬,
迎面吹来凛冽的寒风;
你就去做一个雪人,
挺立着,送上温暖的笑容。
这就是我对你真诚的祝福,
用海的涛声,用山的伟岸,
用冰的玉洁,用火的烈焰,
4.金波诗歌朗诵 篇四
春天,搜索
在我敞开的窗子上,
挂着一只断线的风筝。
那根闪光的尼龙丝,
在春风里飘动、飘动。
(风筝,风筝,谁是你的小主人?)
我猜想那放风筝的孩子,
一定又欢喜又扫兴;
他的风筝曾飞上这十二层楼,
却又倒挂在这儿随风飘零。
(风筝,风筝,我要找到你的小主人。)
我摘下这只风筝,
意外地发现了小主人的姓名;
风筝是用一张考试卷糊成的,
我还发现了那不及格的考分!
(你别问,你别问,我不想说出他的姓名。)
他是我的一位小邻居,
就住在对面楼的第三层。
明天,我要约他去春游,
顺便送还他这只风筝。
(当然,还要谈谈别的事情……)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我们毕业啦诗歌
2.关于春天的诗歌小学生
3.纪念父亲诗歌朗诵稿
4.我可爱的家乡诗歌
5.幼儿园毕业季诗歌
6.那年夏天诗歌
7.浪漫诗歌大全
8.54青年节诗歌朗诵
9.写父爱的诗歌
5.金波儿童诗 篇五
天津利和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孟金波是一位沉稳睿智的企业家, 眉宇间流露出一种精明和自信, 举手投足之间总是给人一股朝气和闯劲儿, 让人感受到一位事业有成者的曾经的沧海。
“诚信”之始
“讲诚信是我们‘食品人’必须具备的品格, 我们要为老百姓的健康负责, 也要为我们自己的行为负责……”孟金波这一番开场白, 让笔者深切体会到他为人坦荡率真, 诚实守信, 也让人明白了他事业成功和“利和盛”品牌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关键所在。
“创业”之艰
1984年, 年仅22岁的孟金波把创业的目标瞄准天津市肉制品市场。那时, 天津只有两家国营肉食品加工厂, 市场呈现求大于供的局面。头脑灵活的孟金波看到了商机, 开始了创业之路。
与每一位创业者一样, 孟金波也走过了创业初期那段极为艰辛的岁月。上个世纪80年代, 散落在城乡各个角落里的酱货亭和商店的酱制品柜台是肉制品的主要“市场窗口”。作为厂长兼销售的孟金波早出晚归开拓市场, 开展代销业务。他不厌其烦的向商家宣传“利和盛”送货上门和先销售后付款的优惠供货方式, 终于让“利和盛”火腿肠挤进了肉制品市场。
“利和盛”的面世, 免去了诸多商家半夜排队提货的烦恼和辛苦, 解决了一些小商店面对国营厂家供货时那种“先付款后提货”, 资金周转捉襟见肘的尴尬, 为供不应求的天津肉制品市场注入一股清泉。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86年, “利和盛”已在天津市场上小有名气。孟金波又在城郊建厂, 扩大了生产规模。“利和盛”已步入发展壮大的新阶段。
“创新”之举
面对着不断扩大的市场, 孟金波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上。这时, 一条信息摆在了他的案头———天津市西青区某地建成一大型“美国火鸡”饲养场, 年产火鸡十万只……孟金波心里一动, 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出来:火鸡肉质鲜美, 如果用火鸡肉做成香肠, 味道也应该不差。他决定向千百年来肠类肉食品只用猪肉作原料的老传统挑战, 试制火鸡肉香肠。
“利和盛”牌“美国火鸡香肠”一经问世, 便一炮打响, 迅速风靡津门, 取得了出人意料的销售业绩。从此, 孟金波对肉制品的研发创新更加尽心尽力。他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 成立新产品开发部, 在肉制品开发创新上闯出了一条新路。继“美国火鸡香肠”后, 又陆续推出“意大利冷切”、“富贵肠”、“无淀粉火腿”等十几个新品种, “利和盛”品牌在丰富老百姓菜篮子的同时, 逐渐奠定了在天津熟肉制品行业的龙头地位。近些年, “利和盛”先后开发出适合南方人口味的“叉烧火腿”, 适合儿童营养需求的“宝宝肠”, 适合老年人的“牛肉肠”、“鱼肉肠”, 适合西方人口味的欧式火腿“味美思”等100多个品种, 满足了国内外不同地域、不同人种、不同口味的消费需求。
随着眼界的不断开阔, 孟金波又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扩大生产和提高生产工艺上。以振兴肉类产业为目标, 不断推陈出新, 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优化内部组合, 研究全新的营销方式。并于1993年成功的与香港集团公司合资, 成立了利和盛食品有限公司, 孟金波担任总经理。2009年, 斥巨资打造的利和盛食品有限公司新厂区在天津市西青区西营门工业园落成, 新厂区占地1万平方米, 引进德国、丹麦、日本、英国的先进生产设备, 聘请了多名国内外技术管理人才。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车间, 具有良好实验设施和精密检测仪器的试验室及宽敞明亮的办公大厅。天津利和盛食品有限公司伴随着时代的步伐高歌猛进。
“上帝”之歌
作为企业的领头人, 孟金波深知要把企业带入一个全新发展的更高阶段, 必须千方百计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温饱, 而是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于是, 狠抓产品质量提到了孟金波议事日程的首位。他说, 原材料一定要选全国最好的, 很多名优产品就是靠得“选料上乘”而誉满天下;“利和盛”产品一定要高标准, 严把关, 要把最好的、最放心的产品奉献给消费者。
在严把关的同时, “利和盛”把消费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在新产品“宝宝乐”系列产品研发过程中, 依靠现代化的技术和科学数据, 在“五花肉儿童肠”和“猪肝肠”中加入活性钙成分, 以满足儿童骨骼发育的需求。“利和盛”所拥有的现代化生产设备保证了冷加工处理, 低温制作, 产品保持了肉质的鲜美, 最底限度的降低了营养物质流失, 为消费者的健康饮食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6.金波的诗歌 雨 篇六
金波先生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二十余本;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影子人》、《白城堡》、《追踪小绿人》等多部作品;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评论集《追寻小精灵》。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如:《我们去看海》。
金波 1935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1957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中文系、音乐系授课。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近四十年来,结集出版的有诗歌、童话、散文、幼儿文学、文学评论以及诗词歌曲集四十余种,选集有《金波儿童诗选》《金波儿童诗集》《金波童话》《金波儿歌》《金波作品精选》等。作品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第一、二届幼儿图书奖,第二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大奖,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1992年被推荐为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
7.金波童话读后感 篇七
这本书写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我很喜欢《白马、黑马》、《寻找泉水的鹿》、《小狗的铃铛》。、《白马、黑马》让我好感动呀!黑马就是再美丽也不能没有妈妈,黑马的妈妈比什么都重要。这让我更加珍惜妈妈对我的爱。让我觉得很好笑的是《小狗的铃铛》。小狗把套在脖子上的铃铛弄丢了,就以为把自己也给弄丢了。它以为铃铛是它自己,它没有做真正的自己。让我最感动的还是《寻找泉水的.鹿》。在这个故事里,小鹿茜茜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为大家重新找到生命的泉水。
《金波童话》告诉我们很多生活的真理,《金波童话》真是太好看啦!
8.读《金波经典童话》有感 篇八
读完《伊索寓言》之后,今天我又翻起来《金波经典童话》这本书。在我今天的阅读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火狐狸,讲的是一只小狐狸和一个老爷爷之间的故事。
有一个冬天,老爷爷去打猎,看到一只又黑又大的野猪正要吃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于是老爷爷拿起枪把野猪给打死了,老爷爷抱过来一看原来是一直小狐狸,并把小狐狸带回了家。有人听说老爷爷家里养了一只小狐狸,大家都劝他把小狐狸给卖了,这个时候小狐狸可怜的看着老爷爷,在小狐狸的请求下。老爷爷把它收留了下来,有一天晚上,小狐狸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火狐狸,火狐狸紧紧的靠在老爷爷的身边,让老爷爷在冬天里也不感觉到冷。火狐狸在哪里哪里就会很温暖。动物园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过来想把火狐狸买走,但是老爷爷摇摇头根本就不舍得卖掉它。
这个故事告诉我,一个人只要一心做好事,真心的互相对待,就一定会有好的回报。
9.平凡的世界中金波的爱情 篇九
来的人是金波。金波没有开他心爱的汽车,而是坐班车来到这里。这里也不是他此行的终点;他只是路过来看看他的朋友。他的目的地在青海——那个他当年当过兵的地方。
岁月的流逝,似乎并没有给这个青年留下什么明显的痕迹。
瞧,他依然是那么漂亮,白净的脸,浓密的黑发,大眼睛流动着热情的光波。个子当然也没再长,可看起来很匀称。岁月也没冲刷掉心中的伤痕。
八年过去了,他的梦魂还在远方的那片草原上游荡,寻找失落的马群和那个黑眼睛红脸蛋的牧马姑娘……他和少平一样,今年二十六岁了。二十六岁,不仅到了谈恋爱的年龄,甚至也可以结婚了。他仍旧孑然一身,只和汽车为伴。
几年来,他也经别人介绍和自己认识的几个姑娘谈过恋爱,但最后都“吹”了。不是姑娘们看不上他,也不是那些姑娘不出色,而是他常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一种深深的痛苦就开始强烈地折磨他。他不由痛心地想起了那个藏族姑娘。他似乎看见她正在那遥远的地方,深情而忧伤地望着他,唱着那首令人断肠的青海民歌。
结果,他一次又一次用冰凉的态度拒绝了那些热心爱他的黄原姑娘。
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那个习惯:用藏族姑娘留给他的白色搪瓷缸每天泡着喝一杯茶水。对他来说,这几乎成了宗教仪式。有时候,他也会在黄昏中爬上城边的山峦,热泪涟涟地反复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他心爱的姑娘。他不能忘记她。这是永远的爱,永远的伤痛!
爱,就能使一个人到如此的地步。一次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融,就是永远的合二而一,就是与上帝的契约;纵使风暴雷电,也无法分解这种心灵的粘结。两个民族,语言不通,天各一方,甚至相互间连名字也不知道……真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吗?
世界上又有多少事不可思议!而最不可思议的正是人,人的感情。
但是,金波不可思议地谈一个“吹”一个,首先让他的父母万分焦急。尤其是他和两个普遍认为打着灯笼也找不见的黄原姑娘“吹”了以后,他父母先后急得都当着他的面哭了——
“你倒是个什么值钱人嘛!”他父亲说。
“你倒究是个什么贵人呀!”他母亲说。
他不是什么“值钱人”,他只是个汽车司机。他也不稀罕什么“贵人”。他只是愿意和那个牧马的藏族姑娘生活一辈子。
可是,她只是一个保持在自己心灵深处的姑娘……我心爱的姑娘,你此刻在哪里?你是否珍视那些永远不会淡忘的甜美日月?你,还唱那支歌吗?如果还在唱,那么,你现在又是唱给谁听呢?是仍然唱给我听吗?我也在不息地唱这支歌——永远唱给你听!你是否在倾听我的歌声?愿你听见这支歌,听见我心灵的呻吟和飞溅着血泪的呼唤……痛苦的金波在父母的压力下和那种无时不有的自我折磨中,都快使他神经失常了。有一次,他要去包头,却在无定河的桥头弄错方向;一直朝山西那边开出一百多公里,才发现他“南辕北辙”了……就在前不久的一个夜里,他突然梦见他又回到了八年前的那片草原,并且在军马场的门口,和他心爱的人相逢在一起。梦中的藏族姑娘已经学会了汉话。她伏在他胸前,哭着说,她一直在等他;为什么他这么多年不来找她……金波醒来之后,发现他枕巾被泪水浸湿了一大片。
虽然这是一场梦,但他突然得到一个启示:真的,他为什么不到青海去找他亲爱的人呢?她说不定在他走后,又调回了那个军马场;而且真的象她梦中所说,她一直在等着他!
这也许是上帝的旨意——用梦的形式向他昭示幸福之路!
对,我要立即动身,去青海,去那片梦牵魂萦的草原!
金波象着了魔似的,马上请了假,把他个人的全部存款取出来,就带上那只白搪瓷缸子——这唯一的信物,离开黄原,踏上寻找青春和爱情的旅途。他是那样的心切,只准备在少平这里停留一下,连省医学院的妹妹也不去看望,就直接搭乘西行的列车奔赴青海……因为金波第二天早晨就要离开大牙湾煤矿,当天晚上孙少平就没有去下井。
他先陪他的朋友到矿区那家最好的饭馆吃了饭。他自己已经在惠英嫂家里吃过了,只是陪金波喝酒。
然后,他们沿着铁路线,肩并肩慢慢朝西走去。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各式各样的事。多时不见面,两个好朋友有拉不完的话。朋友之间的亲密感情,往往要胜过父母兄弟之间的感情。
两个朋友不知不觉走出了灯光辉煌的矿区,来到野外的一条小土路上。月光朦胧地照出了收获过庄稼的土地。无风的秋夜凉意中给人以洁净清爽的感觉。
“但愿你能如愿地找到那位藏族姑娘。我等着你的好消息!”少平吸着烟,祝福行走在他旁边的金波。“唉,你大概以为我发了疯,为一个几乎可以说是陌生的少数民族姑娘,苦苦思念了七八年,如今又象唐·吉诃德一样不远万里去寻找她……”
“我怎么会那样想呢?你记得,去年夏天,我的晓霞已经死了,我仍然发疯地回黄原去赴我们订下的约会。而那位藏族姑娘仍然活在这个世界上,你为什么不去寻找她呢?你本来早就应该这么做了!人为了爱情和幸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金波激动地用胳膊紧紧搂住少平的肩头,说:“如果晓霞还活着,我又找到了我心爱的人,那咱们这辈子活得该多好啊!”
“我现在只能盼望你如愿地找到那姑娘,我们之间总应该有一个人获得完美的爱情……”少平说着,眼里似有泪光闪烁。
金波沉默了一会,问:“你现在有自己喜欢的人吗?”“说不清楚……”少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回答这个问题。
“有件事,我早想对你说了,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金波掏出一支烟,往正在燃烧的那支上接。少平停住脚步,疑惑地看着他。
“去年夏天你离开黄原后,我就想,也许我妹妹可以和你在一块生活……”
少平震惊地呆住了。
半天,他才说:“秀不是已经和养民好了吗?”“有这事,她起先写信问过我一些养民的情况。我如实告诉她,顾养民是个很好的人。可是后来,秀一直犹豫着没有答应顾养民。她说尽管养民各方面都好,但她不喜欢他的性格和气质。她说她希望找一个象你一样的人,而不管这个人是干什么的.……正是这句话,才使我产生了向你提这件事的想法……”
孙少平感动地看着他的好朋友。他不仅为他的好意感动;也为他们的成长和成熟而感动。是的,他们过去怎能想到,今天他们会进行这样一种谈话呢?
“如果你……不反对,我可以对秀说这件事。”金波用目光询问他。
“别这样,”少平说。”我一辈子是个煤矿工人,秀是医学院的大学生,这样会毁了他的。我这样说,并不是出于世俗的考虑,而是从客观现实出发。再说,我知道养民对她爱得很深,秀不是完全不喜欢他;他们的结合才是合理的……”“合理?”金波不解地问。
少平点点头。
这样,他们就不再提说这件事了。两个人折转身,又慢慢往灯火闪闪的矿区走去……这一夜,两个人就一块挤在少平的床上。
他们几乎通夜没合眼,从过去说到现在,从一个话题又转到另一个话题,一直兴奋地说到天明。
天明以后,金波就搭上去铜城的公共汽车,离开了大牙湾煤矿。两个人在汽车旁约定,如果金波找到了那位藏族姑娘,返回时他们将一块再来这里看望少平……金波坐火车到省城后,连火车站也没离开,就搭上了西行的列车。
列车在向前飞驰,穿过河西走廊,穿过兰州,穿过无边的山峦,驶向青海。
思绪逆着时光在向后倒退,退回流逝的岁月,退到当年,退到那片绿色的草原和那些个红霞艳艳的傍晚……金波带着那个搪瓷缸,带着一颗狂热执迷的心,眼里含着酸楚的泪水,风尘仆仆,来到了青海。
他在西宁下了火车,即刻又搭上驶往当年部队驻地那里的长途汽车。
随着目的地越来越近,他在车箱里激动得坐立不安。
已经眺见了远方地平线上那一列列戴雪冠的山脉。无边的草原在视野中一直铺向天边。深秋的草原已经开始发黄了。
一切都是那样熟悉!马群在哪里?为什么没有听见那支歌?
他百感交集,脸紧贴着车窗玻璃,难以相信他真的又回到了这地方。
当金波来到当年的部队驻地时,大吃一惊:呀!这里竟然变成了一座小镇?他看见,一片密密麻麻的房屋和几座大楼组成了一个繁荣的市镇。一条街道通过镇中心,两边是各种小店铺。街上行走的人,有藏族、也有汉族。象内地一样,到处都有出售衣服的小摊贩。竹竿上挑挂着从全国各地流来的时新服装,花花绿绿,在深秋的冷风中飘扬招展。卖小吃的生意人吆喝声四起。
部队的营房吗?军马场呢?
营房还在。不过,大门口挂着一块贸易货栈的牌子。军马场已经不见了踪影,而变成了一个交易牧畜的场所。
金波站当年熟悉的地方,面对着眼前陌生的一切,硒惶得真想哭一鼻子。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此行的愿望就要落空。不,也许他亲爱的人现在就生活在这个市镇上。他发现这里有许多藏民。他已经留心过街上的那些藏族姑娘,看是否能意外地发现他要寻找的人。
他在一个小旅馆里住下来。然后,便立刻跑到各种机关去打问他当年的部队和那个军马场的下落。
没有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当别人听说他要找一个连名字也不知道的藏族姑娘时,都忍不住笑了。
大概有人发现他不太正常,第二天晚上就有个民警找到他旅馆的房间来,详细查看了他的证件,并询问了有关的问题。
这位民警听了他的叙述,感到十分惊讶。不过,他看来受了点感动,答应帮助他查问一下他要找的人。
三天过去了,金波仍然一无所获。他几乎跑遍了镇上的所有单位,在街头辨认了所有往来的藏族姑娘,但没有发现他要找的人任何一点踪迹,他只有寄希望于那位民警了。又过了一天,民警来告诉他:这里没有他要找的那个人。“那么,军马场迁到哪儿去了呢?”金波含着泪问民警。“这个军马场早就撤了?”民警说。
金波感到整个草原都旋转起来。
他绝望了。
但他又迟迟不愿离开这个小镇……他每天都在草原上踉踉跄跄地漫游。
他长久地立在那个小湖边,立在白花花的盐碱地上,望着深秋碧蓝的湖水,热泪在脸颊上淌个不停。波涛轻轻舔着他的脚尖,水鸟在空中盘旋飞翔。远方,草原、山脉、落日、晚霞,仍然是当年的景象,天空是永恒的,大地是永恒的,幸福却流逝了。是的,流逝。他真想令时光再退回到当年,让他重温自己一生中再不会有的青春和幸福……别了,草原!别了,雪山!别了,我亲爱的姑娘!无论你此刻在什么地方,我都向你祝福,祝福你美满地生活在人间。我会永远珍藏着你的微笑,你的歌声,一直到我闭住眼睛的那一天。我同样会不息地唱那支歌,那支青春和爱情的歌;愿你常能听见这支歌。我仍然在焦渴地企望,某一天,甚至我们已白发苍苍,我们或许还能相见;如若不能,哪怕是在梦中,或在死后的另一个世界里……别了,我心上的人啊!
一切都结束了。他告别的是人生整整一个段落。青春之花,永远地凋谢在了这片草原上,这是壮丽的凋谢。他失去的,也正是他收获的。在他那深情而富有的心灵土地上,怎么会没有绚丽的花朵重新开放呢?
他终于决定明天离开这个小镇。
当天傍晚,当夕阳沉落,满天飞起霞光的时候,他忍不住心潮澎湃地来到当年那个老地方。他曾在这里观看归牧的马群,和她对唱那支燃烧的歌。现在,这地方已经是一个小小的十字街口了。
他遥望着远方,竟然又忘情地唱起了那首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
10.金波小鹿诗歌赏析 篇十
金波,原名王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现冀州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
在北京师范学院学习期间(1958年)创作歌词《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谱曲后,向全国推广传唱,并收入音乐教材.截止到目前为止,出版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我的雪人》、《红苹果》、《在我和你之间》、《红蜻蜓》、《林中月夜》、《带雨的花》、《风中的树》、《我们去看海》、《迷路的孩子》、《其实没有风吹过》、《其实我是一条鱼》、《阳光没有声音》等二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波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的奇遇》、《影子人》、《眼睛树》、《追踪小绿人》、《乌丢丢的奇遇》、《花瓣儿鱼》,散文集《妈妈的爱》、《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心往哪里飞》、《寻找幸运花瓣儿》,歌词集《林中的鸟声》、《金波诗词歌曲集》,评论集《追寻小精灵》、《幼儿的启蒙文学》,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金波儿童文学作品选》以及幼儿文学读物等约七十余册.此外,还发表了歌词作品和歌词评论约三百余首(篇).五次荣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分别是第一届《春的消息》(组诗)、第二届《在我和你之间》(诗集)、第三届《林中月夜》(诗集)、第五届《我们去看海》(诗集)、第六届《乌丢丢的奇遇》(长篇童话).共有五件作品、连续三届荣获“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 。
获奖作品分别是《苹果小人的奇遇》(童话)、《你我手拉手》(歌曲)、《我们去看海》(诗集)、《一个中国孩子的英雄喜剧 彩虹鸟》(动画创作)《童谣童画》(主编).三次荣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小树叶童话》(童话,1994)、《白城堡》(童话,)、《感谢往事》(散文,).两次荣获冰心图书奖.获奖作品:《红树林童话》(1994)、《金波诗词歌曲集》(1994).两次荣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分别是:《春的消息》(组诗)、《雨人》(童话).六次荣获北京市文联优秀作品奖.获奖作品:《我的家在中国——北京》(1985)、《儿童村》(1990)、《我们的七月》(1991)、《献给母亲的花环》《亲情四首》()以及荣誉奖《乌丢丢的奇遇》(2004)等.获国家级奖项的歌词有:《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1959)、《在老师身边》(1963)、《啊,樱花》(1978)、《海鸥》(1980)、《小鸟 小鸟》(1983)等 1992年,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1992年,荣获台湾杨唤儿童文学特殊贡献奖 其作品《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还被选入初一上册语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