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体例

2024-10-22

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体例(共10篇)

1.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体例 篇一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案例

写作格式与体例

 案例内容大纲

一、案例情况介绍

包括背景介绍、案例梗概、取得的社会影响等。此部分1500字左右为宜。

二、案例点评与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重点。案例点评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学术态度,需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准确和深刻地反映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的基本原理和行为规程,并给人以启迪。

此部分3000字左右为宜。

三、延伸阅读

介绍其他相关的作品、材料或历史知识等。可适当介绍西方媒体相关典型案例,对比说明。

在延伸阅读部分可以考虑两种方式:一是知识性和理论性的延伸;二是作品的延伸。

此部分1000字左右为宜。

四、思考与讨论

根据案例分析,有针对性地设置2-3个问题。思考题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激发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研究。

此部分200字左右为宜。

五、课程学习心得

六、案例背景材料附录

 文献注释: 采用页下注,文献注释格式参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 式样与字号

(一)行文标题建议应控制在三级之内,三级标题为:

一、(一)1.(二)式样与字号建议并示例如下:

案例1:xxx(三黑,居中)

一、案例情况介绍(一级纲目,小四楷)

(一)案例背景(二级纲目,五黑)

1、发生地点(三级纲目,五宋)

2013年2月5日。。(正文,五宋)

这一案例表明。。(文中强调性引文,单独成段,不加引号,左空二格,五楷体)

① 注释(注释,小五宋)

2.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体例 篇二

http:// 2010-11-18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文学体裁即文学作品的类别。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散文中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及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其特点是:通过对某些片段的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篇幅一般不长,形式自由,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可以抒情,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甚或三者兼有。散文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报告文学等。

小说文学的一大类别,叙事性的文学体裁之一。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中心,通过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但小说不同于其他叙事性作品,它可以运用各种描写、叙述方式和各种表现手法(如叙述事件的前因后果,描绘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生活场景以及人物外貌、心理、言谈、举动和各种纠葛、关系等等)来生动地表现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街谈巷语,志怪志人之作,以及传奇讲史都是小说发展的先河。后来有话本小说,章回小说等等,小说在现代文学中极为发达。按其篇幅长短及内容广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

形式时代作品(例证)寓言、神话先秦两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笔记小说(志人、志怪)魏晋南北朝干宝的《搜神记》传奇唐代李朝威的《柳毅传》话本宋代《碾玉观音》《快嘴李翠莲》拟话本明代《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章回小说明、清《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戏剧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的,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戏剧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

诗歌文学的一大类别。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富于想象,语言凝炼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优秀作品极为丰富,如《诗经》《楚辞》、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平达和古罗马的卡图鲁斯、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始,创作有史诗、颂诗、讽刺诗等。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按内容的性质,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是否押韵,又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

关于史书体例 >>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国语》。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资治通鉴》。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3.《外交评论》注释体例 篇三

1)文章题目(华文中宋,三号,加粗,居中); 2)[摘要]、[关键词](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3)作者简介,注明姓名、学校、学院及专业、联系方式(含电子邮件地址)(宋体,五号); 4)正文(宋体,五号,1.5倍行距); 5)正文内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号一、二、…仿宋-GB2312,小四号,加粗)二级标题(标题号

(一)(二)…黑体,小四号,加粗)三级标题(标题号1、2、…宋体,5号)

6)注释(脚注,宋体,小五号。编号格式:①②……,每页重新编号),详见《外交评论》注释体例。

《外交评论》注释体例(试行)

一、总 则

1.本刊采用页下注(脚注),每页依序重新编号。

2.一般情况下,引用外文文献的注释仍从原文,无须另行译为中文释出。3.文章正文后不另开列“参考文献”。4.所引资料及其注释务求真实、准确、规范。

二、中文文献

(一)一般著作

1.专著。其注释各个类项的标注次序为:著者,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地,出版机构,出版时间,页码。编著、译著基本一致。例如: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01页。司马迁:《史记》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595页。2.编著。应在编者姓名后加“编”或“主编”、“编著”。例如: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8-49页。

3.译著。在著者姓名前可以“[]”标明著者国别;在文献名之后,可标明译者。例如: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32页。[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导言”,第15页。

4.如著者、编者为二人,两者姓名之间以顿号间隔;如为三人以上,可省略为“×××(第一责任者姓名)等(编)”。例如: 王正毅、张贵岩:《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03、207页。

刘继南等:《国际战争中的大众传播》,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20页。

王振华等主编:《重塑英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9页。

(二)单篇文章 1.文集中的文章

其引文注释的标注次序为:著者,文章题目(加书名号),文集编者名称,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及版次,页码。例如:

张世鹏:《历史比较中的欧洲“第三条道路”》,载陈林、林德山主编:《第三条道路:世纪之交的西方政治变革》,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第278页。

2.报刊文章

刘汉俊:《一个民族的征帆——写在郑和下西洋600年之际》,《人民日报》,2005年7月11日,第10版。

张小明:《革命、修正和补充》,《欧洲》,2001年第3期,第16页。3.会议论文

余谋昌:《公正与补偿:环境伦理与环境政治的结合点》,“环境政治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2005年6月17-19日,第9页。

4.学位论文 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博士论文,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1999年4月,第55页。

(三)其他

如引用资料来自政府出版物、通讯社消息、未刊手稿、缩微胶卷等,其注释也应尽量标明编辑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机构和时间、页码,或者文献性质、收藏地点、收藏编号等。如无需或不便标明著作者/编辑者,则标明其他类项也可。例如: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3页。

《中国与八国财长就全球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对话》,新华社莫斯科2006年2月12日电。

辽宁省档案馆编:《日俄战争档案史料》,档案第86、91号,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41、144页。

三、外文文献

这一部分的说明和举例以英文文献为准。其他外文如法文、德文、日文、俄文等文献的释出,依照相应文献释出的通约惯例执行。

(一)著作

其引文之注释类项标注为:著者,文献名(斜体),出版地、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著作者姓名以名前姓后的顺序书写。例如:

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11.如为编著,则编者姓名后加“ed.”(编者为一人)或“eds.”(编者为二人以上)。例如: Stephen D.Krasner,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p.2.S.M.Lipset and S.Rokkan, eds., Party System and Voter Alignments: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7, pp.7-8.如著作者为三人以上,第一责任者姓名之后可省略为“et al.”(意即and others)。例如: Judith L.Goldstein et al., Legalization and World Politics, The MIT Press, 2001, p.156.(二)文章

1.文集中的文章。其注释的各个类项为:作者,文章标题(加双引号),文集编者,文集名称(斜体),出版地、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例如: Philip Norton, “The Conservative Party: „In Office but not in Power‟”, in Anthony King et al., New Labour Triumphs: Britain at the Polls,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1998, pp.75-76.2.刊物上的文章,则标注为:作者,文章标题(加双引号),刊物名称(斜体),刊物出版卷次、期号及年份,页码。例如:

Ole Wæver,“International Society: Theoretical Promises Unfulfilled?”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Vol.27, No.1, 1992, p.98.3.报纸上的文章,标注作者、文章标题(加双引号)、报纸名称(斜体)及具体出版日期即可,如能注明版面则更好。例如:

David E.Sanger, “U.S.and Seoul Try to Ease Rift on Talks with the North”, New York Times, June 11, 2005.3 4.会议论文

David Kerr, “Reconstructing Eurasian Security: Norms and Geopolitics in the security Concepts of Europe, Russia, and China”, paper presented to the Conference on “Comparative Regionalism: The Case in Europe and Asia”,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April 8-9, 2005.5.学位论文

Henry Kissinger, A World Restored: Metternich, Castlereagh and the Problems of Peace 1812-22, Ph.D.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54, p.7.(三)其他

如引用政府或国际组织出版物、通讯社消息、未刊手稿、缩微胶卷等,其注释也应尽量标明编辑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机构和时间、页码,或者文献性质、收藏地点、收藏编号等。如无需或不便标明著作者/编辑者,则标明其他类项也可。例如:

U.S.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oreign Aid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Washington, D.C., 2002, p.1.NSC162, “Review of Basic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September 30, 1953, in Paul Kesaris, ed., Documents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Microfilm),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Inc., 1980, reel 3.四、重复引用和转引

(一)重复引用

在同一篇文章中,如重复引用同一文献,则其注释方式如下: 1.连续引用。中文文献,标注为:同上(书),第╳页;外文文献,则标注为:Ibid., p.×.。(Ibid.即出处同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6页。

同上书,第189页。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63.Ibid., pp.73-75.2.非连续引用。不论中外文,皆只需注明著作者、文献名和页码。例如: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65页。

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18.(二)转引 1.中文文献

先将转引文献按上述注释方式释出,以句号结束。再以“转引自”把载有转引文献的来源文献按相应方式释出。例如:

张维华:《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73页。转引自陈乐民:《陈乐民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Stephen M.Wal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e World, Many Theories”, Foreign Policy, Spring, 1998, pp.43-44.转引自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97-298页。

2.外文文献

Stanly A.Erickso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Trend Affecting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 Vol.8, No.2, 2001, p.43, quoted 4 from Michael Wesley, “It‟s Time to Scrap the NPT”,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59, No.3, September 2005, p.292.五、互联网资料

本刊主张尽可能使用纸媒文献。

如实有必要,可以使用互联网资料,标注时著作者、文献名称等类项同上述相应体例,同时注明详细的互联网网址和登录的具体时间。例如:

《天使在这里起舞——中国援外医疗队纪实》,新华网,2006年10月14日,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0/14/content_5203028.htm,2007年11月30日登录。

Peter Wilson, “The English School and the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Law: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paper presented to the annual British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December 15-17, 2003, http://www.leeds.ac.uk/polis/englishschool/wilson03.doc, 2005-03-27.《外交评论》编辑部

4.法学研究注释体例 篇四

(一)一般规定

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

2.连续注码。

3.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

4.文中及页脚注码符号为六角型括号。引文资料作者为外国人者,其姓名前加方括号注明国籍。

5.作者注仅注明作者单位(不含院系)及职称或者职务。

6.一般的感谢语可酌情删去。如系项目成果,可保留项目名称。

7.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8.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9.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某某书,第×页。”

或者“前引〔2〕,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引某某书(文)”。

10.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页者,只注明首页;相邻数页者,注为“第×页以下。”

11.出版日期仅标明年份。通常不要“第×版”、“修订版”等。

12.引文出自杂志的,不要“载”、“载于”字样。

13.原则上要求所引用的资料出自公开发表物。未公开发表的,采“××××年印行”。

14.原则上不可引用网上资料。

(二)注释例

1.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2〕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6页。

2.论文类

〔3〕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3.文集、教材类

〔4〕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第1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佟柔主编:《民法》,法律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

4.译作类

〔6〕[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9页。

5.报纸类

〔7〕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

6.古籍类

〔8〕《宋会要辑稿〃食贷》卷三。

〔9〕[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7.辞书类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8.港台著作

〔11〕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5页。

〔12〕史尚宽:《民法总论》,台湾1988年版,第230页。

9.外文类

5.教学设计体例及要求 篇五

××版第×册

第×单元

第×课《××××××》

[教材分析] 简要分析教学内容,说明其特点、地位和作用。

[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兴趣、学习障碍、学习难度等。[设计思路] 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和学校实际教学条件,结合教学内容,概述教学过程中拟实践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描述,注意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教学重难点] 说明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学时间]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 ×××××× 1 ××××××× ⑴ ×××××××× ① ××××××× „„

描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语文为例)力求做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过程的体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努力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关注语文学习与生活、社会,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较好地体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作用,体现教师有效的指导;突出教学重点,巧破难点,内容安排合理、有序,容量适当,教学媒体使用适时、适量、适度,体现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板书设计]

【注意】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大环节后附简要的设计意图说明。[教后记] 字数不限,要求真实、切实,有借鉴意义。

[教学反思]每个单元后附一篇教学反思,字数不少于500字。附:电子教案样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小学数学

二年级

下册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第二,在“平均分”的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引入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再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或除法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学情分析]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是学生在掌握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在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活动中,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调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与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1.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平均分

(一)》

颜圆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页例

1、例2和“做一做”以及练习二第1、2题。[设计理念]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的教学内容,它是认识除法的基础。在生活中,学生有“平均分”的感性认识,那怎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中,形成新的体验,新的感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经历分物的活动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是分得同样多。让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教具准备] 小棒、水果图片。[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要准备什么呢?(苹果、糖……)二(1)班的同学准备了什么?他们是怎样分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课题:平均分

(一))

[设计意图]以参观科技园活动的情境引入,触题自然有趣,学生充满兴趣,上课一开始就以一种愉快、亲切的情绪投入学习。通过对食物排列情况的观察、研究,自主地发现分食物的秘密,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表象,为“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认识积累经验,有“每份同样多”的感受,又为“平均分”的引出做伏笔。

二、引导探究

1、教学例1 这里有6颗糖果,分成3份,你打算怎么分?(用小棒代替糖果试一试)(1)学生动手分糖果,教师巡回指导,辅导个别学生。(2)汇报交流,说分配结果。

(3)请大家说说听了分的结果,你想说什么?(4)讨论公平的分配方案,得出“应该每份同样多”(5)请学生重新分配,得出“每份同样多,叫平均分。”

2、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说一说哪种分法是平均分,为什么。(2)“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片枫叶。(16片)每4片一份,平均分成了4份。

3、教学例2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1)请各组用实物图片分一分。

(2)分完后交流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学生汇报结果可能有:

先每个盘子里分1个橘子,再放1个橘子,直到分完。每个盘子里分3个橘子。先每个盘子里分2个橘子,再放1个橘子,每个盘子里分3个橘子。每个盘子里分3个橘子,正好分完。(3)你们最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4)小结:一个一个地分仔细准确,多个多个地分节省时间。

不管怎么分,最后得出的结果都是每个盘子里分3个橘子。得出结论:像这样把一堆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还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但必须每份同样多。

3、练习“做一做”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动手摆一摆。小组合作,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由“每份同样多”到“平均分”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操作分食物使之体验到“分”得“每份同样多”,从而自主地形成“平均分”的概念。这种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亲身实践的学习活动是解决数学概念的最有效的办法。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练习二第1题。判断,说一说理由。

2、练习二第2题。1)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如果有难度,可以用小棒摆了再填。3)交流答案和想法。

4)教具演示分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设计意图]学生在说一说和摆一摆中进一步感知平均分,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板书设计]

平均分

(一)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

6.《英语项目学习研究》编写体例 篇六

第一编

理论思考

《,,,,,,研究》实验报告 项目学习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理论性文章)第二编

实践研究

研究实施第一阶段

(论文或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

研实施究第二阶段

(论文或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

研究实施第三阶段

(论文或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

第三编 研究案例

(项目学习案例,可以是市、或区、或校、或教研组、或备课组、或项目团队或个人的案例)

《英语项目xx研究》编写体例(五级标题的使用)

标题:(居中)三号宋体 作者:(居中)小四号楷体

摘要:(正文)小五号宋体

关键词:(正文)小五号宋体

一、(以下正文部分采用五级标题,正文五号宋体,标题黑体)

(一)1.(1)①

注释:①

② 参考文献:(五号黑体)

1.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8.8(小五号宋体)

《英语项目xx研究》编写格式举例

论文编写格式举例

批判性思维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第六中学 王馨

摘 要: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开发高中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开发和利用非常规问题、设计生成任务、鼓励建构活动和组织合作学习几个角度,探讨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思维中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阶思维 批判性思维 课堂教学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二、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一说到,,,,。

六.结束语

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

1.陈娇玲,“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中学外语教与学》,2010年第10期。2.鲍里奇《有效教学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4.陈冠英“谈外语教师的素质”,《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年第1期

5.邸士忠“英语新教材的使用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育与实践》(石家庄),2006.1B.23~24

研究报告编写格式举例

高阶思维课堂教学研究实验报告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邱宇强

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关键词:高阶思维

课堂教学

高阶学习

高阶能力

知识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偏重于以下九大能力:创新、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九大能力我们称之为高阶能力。为培养出适应知识时代需要的人才,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正因为如此,培养高阶能力所必需的高阶思维课堂教学成为了当代教育者研究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一、研究背景

1.高阶思维的提出

事实上,对于高阶思维(Higher--Order Thinking Skill,HOTS)这个概念,还没有公认一致的定义。

2.高阶思维教学研究的现状(1)高阶思维教学的提出 思维是可以培养和教授的。

(2)高阶思维教学研究已达成的共识 ① 最有效的高阶思维教学是与学科相整合的教学。

从宏观角度来看,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高阶思维课堂教学研究是基于全市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日常教学的一次全方位研究。为了切实推进教学研究的开展,市教育教研室采取了渐进式的教研方式,把整个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实施研究第一个阶段

实施时间:2011年9月—2012年12月

研究载体:长春市普通高中高阶思维论坛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和长春市普通高中说题大赛活动

研究主题:立足于高效能课堂背景下高阶思维教学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

研究目标:开展全员参与的高效能课堂背景下的高阶思维教学行为的观察,深入地研究基于高阶思维教学的有效策略

具体内容: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和教研室在2012年12月4日到12月15日,组织了市各学科中心组成员、市教研室部分学科高中教研员、长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和市教研室部分领导和市各普通高中主管教学校长、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各学科备课组长、部分省市骨干教师参加的“高阶思维教学论坛暨课堂教学展评”活动。

活动分为两部分,一为“高阶思维教学论坛”,地点在长春市第八中学。在论坛上,长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李晓天副处长到会致辞,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郎云华、长春外国语学校桓旭、长春市实验中学李伟红、长春二实验中学李敏、长春市第六中学王晶、长春市第八中学郭喜山、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王馨、长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王胜 3 柏等八位专家先后在教学论坛上做了主题发言。一为“高阶思维课堂教学展评”,地点分别设在长春市十一高中、长春市第二中学、长春市第八中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春市希望高中。“展评内容包括“高三复习专题讲座”、“高阶思维教学论坛”、“解题教学教学模式展评”三部分,长春八中郭喜山等18名教师做了专题讲座,长春市十一高中卢艳丽等11名教师分别作了“教学展评课”。

阶段成果:通过论坛和展评课的形式,使“高阶思维”“深入人心”,激发了教师对高阶思维教学研究的兴趣。活动也达成了一些关于高阶思维教学研究的共识:第一,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高阶思维能力的构成,主要指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评价和创造等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能力。第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和课堂教学的目标追求,同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第三,基于高阶思维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有很强的现实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将引领近期高阶思维教学的基本走向。会议还确立了后期关于“高阶思维教学”的具体工作方针,为长春市在高阶思维层面的教研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

实施研究第二个阶段 实施时间:2013年1月—5月

研究载体:长春市普通高中高阶思维课堂教学展评活动

研究主题:基于高效能课堂背景下高阶思维教学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

研究目标:寻找高效能课堂中高阶思维教学有效行为,寻求基于高阶思维教学改进的有效策略

具体内容:东北师大附中、吉大附中、长春市第一中学、长春市第二中学、长春市第五中学、长春市第六中学、长春市第八中学、长春市第十一高中、希望高中、长春市第十七中学、长春市实验中学、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长春市省实验中学、汽车厂第六中学、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均开展了高阶思维交流思想论坛及教学课例展示活动。

阶段成果:在各校开展的基于高阶思维层面的教学课例展示活动心中,九大学科共展示课例上百节(优秀教学课例展评后附)。从理论指导过渡到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反思与总结,在实践中进行晚上与创新。对于高阶思维有效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很到的指导作用。各校优秀课例展示活动着重对学科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对学生高阶思维的深度训练进行了研究。基于此,长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在长春市范围内开展了“说题解题大赛”,比赛形式多样以求多渠道全面提升长春市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科研氛围。最终,各学科评选出“说题解题能手”十人;说题单项奖、解题单项奖设一、二、三等奖,获奖人数分别为15名、20名、30名。

实施研究第三个阶段 实施时间:2013年6月—12月

研究载体:全国首届普通高中高阶思维教学论坛暨长春市普通高中高阶思维课堂教学总结活动

研究主题:高效能课堂背景下学科高阶思维教学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

研究目标:研究学科高阶思维教学有效教学行为的实践策略,搭建学科和教师发展性评价框架

规划具体内容:

长春市各普通高中均对基于高阶思维进行了总结会,教师、学校分别从各层面进行了总结,撰写了大量的教学案例、教学心得、论文、教学反思等。部分学校基于此项的深入研究形成了成果性的教学模式:长春市第六中学的“两先两后三最佳”;长春市实验中学的“五步导学法”;长春市第十一高中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等。召开思想论坛大会,基于实践基础总结经验,完善理论形成著作《高阶思维课堂教学研究》以指导教学实践。

预测阶段成果:正在将大量的教学案例、教学心得、论文、教学反思中的优秀论文进行整理,在各校进行管理推介会后,形成著作《高阶思维课堂教学研究》以指导教学实践。

三、研究的主要观点

1.高阶思维课堂教学与以往课堂教学有所不同

四、研究后的反思

1.低阶思维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

与高阶能力、高阶思维、高阶学习和高阶知识相对应的是低阶能力、低阶思维、低阶 2.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高阶思维课堂教学有待进一步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3.把高阶思维课堂教学研究拓展到高阶思维学习研究

与高阶思维相关联的概念涉及高阶知识、高阶能力,也涉及到高阶学习。而高阶思维的课堂教学。参考文献:

1.钟志贤 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2期.2.沈有禄 国外教师教育模式转型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7期.3.余胜泉 杨晓娟 何克抗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2期.4.Zhangran Zhang, Dasong Zhang.Thinking train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In Chinese).5.Ronghuai Huang etc.Five laws about promoting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Open Education Research,2010(In Chinese).教学设计编写格式举例

课题(说明本课名称,居中)

作者(单位姓名,居中)

摘要(标题:小五号黑体,正文小五号宋体)关键词(标题:小五号黑体,正文小五号宋体)

一、设计思想(标题:五号黑体,正文五号宋体;“二-十一”同“

一、”)

二、教学分析

1.知识类型分析 2.知识结构分析 3.课程标准分析 4.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

四、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五、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

六、编写教学流程图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2.教师的教学准备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八、教学过程

九、作业设计

十、板书设计

十一、教学反思

提出2~3个与本课设计相关的、值得研讨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参考文献:(标题:五号黑体,正文小五号宋体)

教学案例编写格式举例

课题(说明本课名称,居中,)

作者(单位姓名,居中)

摘要(标题:小五号黑体,正文小五号宋体)关键词(标题:小五号黑体,正文小五号宋体)

一、设计思想(标题:五号黑体,正文五号宋体;“二-五”同“

一、”)

二、案例背景

三、案例描述

四、案例分析

7.中国古典诗词的体例流变 篇七

1.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诗经》在形式上是四言诗,如我们所学的《关雎》、《蒹葭》,就其语言而言,我们有很多成语就出于其中,如投桃报李、一日三秋、万寿无疆等,我们所学的《关雎》中就有,如辗转反侧(这个内容由学生回答)。

2、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楚辞

“楚辞”,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的代表人物屈原(前340?-前278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爱国诗人。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浪漫主义抒怀诗,也是“楚辞”的代表作品。由此,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并与《诗经》并称“诗骚”或“风骚”。

《楚辞》的句式为“七言”,近代以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七言诗主要源于“楚辞”。

3、汉赋

汉代文人的主要诗歌形式,因为我们还没有学到相关作品,这里就不作具体介绍。

4、《古诗十九首》——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最初出现在萧统所编撰的《昭明文选》中。关于这十九首古诗的作者,向来有多种推测。但千余年来,种种推测都因证据不充分而没有被确认。不但这十九首古诗的作者难以确认,而且他们的写作年代也非常模糊。最通常的说法是认为这十九首古诗“词兼两汉”,就是说这其中既有西汉的作品,也有东汉的作品。当今普遍看法是认为这十九首古诗都是东汉末年的作品。其实,无论它的作者是谁,作品的创作年代如何,这些都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这十九首古诗不仅是文人所创作的最早,也是最成熟的五言古诗,而且在人们阅读它们的时候,还能够获得感情上的同鸣。它所描写的感情范围大致上有三种:一是离别的伤感,比如《迢迢牵牛星》;二是失意的沮丧;三是对人生无常的恐惧。这三种感情都是人类普遍拥有的感情基调,所以,当阅读这十九首古诗的时候,读者不免把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其中,自然就容易引起共鸣了。这也就是这十九首古诗流传千余年,依旧为广大读者所推崇的原因。

如我们所学过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韵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这个内容由学生回答)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可以说,这首诗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技巧,以使这些诗成为中国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5、乐府诗

在中国中古时期的汉魏两晋南北朝时代,中央政府一直设置着管理音乐和歌曲的专门官署乐府,负责采集和编制各种乐曲,配诗演唱。这些配乐演唱的诗歌,就称为乐府诗,也简称乐府。乐府原指音乐官署,后来也用以称乐府诗。现存乐府诗数量众多,其中有不少采录民间歌谣,更多的是文人作品,两方面都有不少优秀作品。大量的文人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民歌的影响。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但后来许多文人作品,只是用乐府体写作,并不配乐。唐代的新乐府辞更是如此。

乐府诗人们一般按其地域将其分为南朝乐府和北朝乐府诗二类,南朝乐府的歌辞内容,绝大部分是抒写男女情爱,感情热烈而又缠绵,但显得狭窄单调。形式大抵为五言五句(但不调平仄),语言清新自然。而北朝乐府则内容比较广泛,涉及战争、行役、婚姻、爱情、人民贫苦生活等各个方面。体式也很短小,多数为每首四句。它们表情慷慨豪爽,语言刚健直率,风格与南朝乐府迥然不同。如《木兰诗》,是一篇长篇叙事诗,它塑造了一个光辉的女性形象,艺术性也很强,因此为后代广大读者所喜爱。

到了唐代,有不少诗人借用“乐府”旧题,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也有一部分诗人另创新题,进行乐府诗的创作。因此后人把这些学习“乐府”技法、风格创作的诗歌通称为“古风”,这类作品如李白的《将进酒》、《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6、近体诗——律诗、绝句,中国诗歌史上最艳丽的奇葩

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希望同学们不要对这个名词望文生义,认为现在的诗歌才叫近体诗。

诗歌从唐代开始分为古体和近体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都称古体诗,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不是指近代,这种说法已经沿用了一千多年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古体诗除了必须用韵之外,不受格律的限制。写起来比较自由。

近体诗的格律始于南朝的齐、梁,形成于初唐,完备于盛唐。它可以分为绝句与律诗两种。四句一首的称绝句,绝句又分为五绝和七绝,五字一句的称五绝,七字一句的称七绝。(这个内容由学生回答)律诗是八句一首,它又分为五律和七律。五字一句的称五律,七字一句的称七律。八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1)每首的字数、句数都有规定,都是八句,五律40字,七律56字;(2)押平声韵;(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那就是颔联和颈联对仗。(这个内容由学生回答,并结合下面四首诗分析。)

登鹳鹊楼 赤壁 王之涣

杜牧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钱塘湖春行 题破山寺后禅院

白居易 常建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万籁此俱寂,惟馀钟磬音。

(1)李白、杜甫——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李白杜甫,中国诗歌史上泰山北斗级的人物。李白被举为“仙”,这“仙”对天下大事多有关注;杜甫被尊为“圣”,这“圣”对廊庙之外也多有牵挂。大唐古道,一诗仙,一诗圣,两个身影,行色匆忙,一个经常向外去闯,一个经常向家中去看望。一个是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让脚步走遍祖国的美丽山川;一个则是现实主义的代表,把目光投向民生疾苦。

7、宋词——从歌坊酒肆终登大雅之堂

词,原是配合燕乐而创作的歌辞。燕乐,是随着隋的统一而兴起的一种汉族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以及外来音乐交融而产生的新的音乐。因此,词在唐代文献包括敦煌卷子中都称之为曲或曲子。晚唐五代以后,人们或简称其为“曲子”,直到南宋朱熹说:“长短句,今曲子便是。”(《语类》)或简称其为“词”。在唐宋词演变的历史进程中,“词”逐渐脱离音乐关系,即词的文学生命逐渐高于词的音乐生命,从而成为韵文中与诗并列的独特的一体。

产生于民间的曲子词,早在盛唐时便引起了诗客文士们学习创作的兴趣。当历史踏上两宋词坛,放眼望去,满目青山,遍地英雄。数不尽的名家辈出,说不尽的名篇如云;词风多样,流派纷呈,局势开张,气象恢弘,出现了空前繁荣的鼎盛局面。据《全宋词》及《全宋词补辑》所收,词家达一千四百余家,词作逾两万首,词坛上硕果累累,蔚为大观,成就辉煌,终于像有唐一代文学代表的唐诗一样,成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唐诗宋词,在中国韵文天地里恰如双峰对峙,成为两座巍峨的历史丰碑;又似两水分流,灌溉着后世文学的万顷良田。

在南北宋之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两宋词坛上、乃至整个中国诗坛上熠熠生辉。李清照前期词抒发青春蓬勃的少女和少妇的情怀,词风清新婉丽,笔触细腻缠绵。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就表现了一个少妇的闺怨,哀婉动人,感人至深。但南渡后命运遭际有云泥之别,词风亦翕然一变;以国破家亡的大悲剧为背景,她在词中抒写了与时代不幸相交融的个人的不幸,风格慷慨悲凉,沉郁凝重。她的一些作品,既写出了词人自己的深痛巨创,又成为那个苦难时代的缩影。耻辱的时代、苦难的岁月、不幸的遭遇,折磨了她、也玉成了她!在沧桑巨变、血风泪雨的洗礼中,完成了千古第一女词人的塑造。

词按其思想风格,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二种,豪放派如苏轼、辛弃疾(由学生举出苏轼、辛弃疾的词例,如《水调歌头》、《密州出猎》、《破阵子》等)、范仲淹等,而婉约派词人则占主流,词人姓名更是举不胜举。应该说,这和词的出身有着极大的关联,因为词本用于宴乐场合助兴之用,这也是词为什么在唐代没有发展到高峰的原因,因为在那些诗人们看来,那些作品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这些词,有很多是语句优美、意境上凄美的。前不久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合肥13岁女生读宋词患抑郁症。当然,这不是宋词之过,不过,我还是希望同学们能多读一些宋词,它散发出来的摇曳多姿的美的确令人心醉!

8、元曲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元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8.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体例 篇八

(说明:由于现国内外语类学报、刊物发表的文章所使用的格式体例和标点符号没有统一规范。而作者在书写论文时所参照的刊物不一样,因此,出现多样化的格式体例。然而在一本刊物里,体例应要求统一,为了做到统一体例,我们希望作者在打印你的论文时一律按以下体例。希望大家给予合作。谢谢!)

标题居中:有副标题者另起一行,并在前冠一破折号

作者:单位名称(4仿宋)[一般只写学校名(二级学院是外国语学院的:学校名+外国语学院)+作者姓名]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

关键词:#######;########;#######

不要英文摘要

正文格式

采用5号字宋体打印;通栏;

层次数字编码按以下顺序:一、二、三、。。。。;一)二)三)。。。。

(一)(二)

(三)。。。。;

1.2.3....;1)2)3)...;(1)(2)(3)...;

或使用:1.1.1;1.2;1.21;1.22...等

正文中夹注:#######(作者姓/名年代:原文页码)#######

正文中注释:#######。[2]######(一律使用)[]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位置居中,“参考文献”字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

每条参考文献书写规范:

中文参考文献(注意中文参考文献使用中文标点:逗号、顿号、句号及冒号)

1)作者名,篇名,刊名,年代,刊物卷号/期号:页码。

2)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地点(城市名):出版社名,年代。

英文参考文献(注意英文参考文献使用英文标点:逗号、句号及冒号)

1.Smith, S.E., title of paper in Italics, name of journal, year(volume): page numbers.2.Smith, S.E., title of paper in Italics, city: name of publisher, year(ed).注:

1)作者名两人以上,中文使用顿号[、]、英文使用逗号隔开,其它标点如上;

2)中文参考文献请使用中文标点符号;英文参考文献使用英文标点符号;

3)请不要无论中文还是英文全部使用英文标点;

4)参考文献中,加注文献类别标识如下:[M]专著;[C]论文集;[A]论文集内文章;

[J]期刊文章;[N]报纸文章;[P]未出版的会议论文集;[D]学位论文;[R]报告;[P]专利文献;其它未说明文献类型[Z]。

9.八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体例 篇九

(讨论稿)

■目标设计

一、情境设计

⒈对教材所给情境作适当解释;

⒉补充适量其它情境,有利于直及主题或拓展引申.

二、活动设计 ⒈概念的形成过程; ⒉法则、定理的推导过程; ⒊方法的提炼与思想形成过程;

⒋问题串剖析过程(对概念的深化与挖掘).

三、例题设计

⒈教材例题分析;(解题格式、要点示范)

⒉形成性例题训练;(思想方法的应用示范)(3题左右)⒊巩固性考题剖析.(2题左右)

四、拓展设计(2题左右)⒈综合性训练;

⒉引申性、探究性、创新性活动; ⒊奥数问题点击.(不一定非得设计)

五、教学反思

六、检测设计(时间30分钟,得分集中于85/70分左右)

10.学习纪律处分体例心得- 篇十

(2017年11月29日)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任务是切实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条例中明确,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纪面前一律平等、实事求是等原则,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应当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对于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依照规定必须严肃处理。

《条例》鲜明指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对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行为等方面均做了详细的阐述和规定。

来到旅游局工作这几年时间,我一边学习着,一边成长着,但深知需要努力的方面还有很多,因此,我也不断要求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以修身——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

学习政治理论,是坚定理想信念和搞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要不断认真深入系统地学习1 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认真领会《条例》中的内容,主动接受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的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道德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自觉远离低级趣味。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进一步打牢思想基础,筑严思想防线,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严以用权——以制度建设为标尺,积极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想只有踏实工作,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才能够让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岗位就是我的一种责任,所以我只有将制度放在首位,坚持按规则、按制度办事,才能把每件事情做好,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三、严以律己——以条例为做人戒尺,不断总结自身不足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一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与不足之处,多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时刻牢记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时刻以条例中的规定不断提醒自己,从内心深处敬畏党纪国法,始终绷紧纪律和规矩这根弦,视其为不可逾越的底线、不能触碰的红线,以法之严、纪之肃敲打思想和灵魂,坚决 2 同腐败现象作斗争,为营造和保持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做青年党员中的模范。

四、谋事创业要实——切实转变作风,增强工作实效

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要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虚心听取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求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好本职工作。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转变思想观念,在作风建设上争当表率。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鼓实劲、求实效,苦干实干。我想,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加强自身创新能力的建设,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和完善自我上,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升工作实效。

五、做人要实——脚踏实地,实现自我价值

始终坚持把诚实、务实作为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自觉加强素质修养,克服私心杂念,真正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对党、对组织、对领导、对同事真诚团结有爱,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以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中。单位是一个大家庭,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我时刻认识到,只有真诚待人、团结大家的力量,才能把工作做到位,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上一篇:测量精度检验报告下一篇:从0开始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