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建设美好祖国(精选6篇)
1.第10课建设美好祖国 篇一
叶城县第四中学“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
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根据《叶城县教育系统“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现制定我校“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
第三阶段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弘扬和培育新疆精神的宣传教育,引导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推进教育科学跨越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教育内容
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教育引导师生充分感受祖国改革开放和新疆改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师生在主题教育中找到认知感、找到自信感、找到幸福感。
三、主要活动
(一)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以“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
旨,以“学为人师 行为示范”为准绳,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通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演讲、教师论文比赛、课堂教学大赛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努力做到“业务精湛、师德高尚、作风正派”,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
(二)抓形式政策教育,促进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普
及
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自
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以“四大宣传教育”为重点,紧密结合教职工政治学习、主题班队会为抓手,运用报告会、理论宣讲、知识竞赛、播放电教片、读书征文等形式抓好党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普及。增强师生员工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新,鼓舞全县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投身叶城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中,全面推进也称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
(三)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四好少年。
以公民道德建设月为载体,在学生中广泛开展 “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四好少年”活动,通过开一次学雷锋主题班会、写一篇学雷锋心得、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
志愿服务活动,深化活动效果。组织教师积极弘扬雷锋精神,树立良好情操和高尚师德,专心教学、潜心育人,争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配县团委、少工委做好推荐“我身边的雷锋”活动和“我身边的雷锋故事”征文活动,努力推出一批先进典型,不断形成学习雷锋、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
(四)积极开展第30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结合自治区第30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引导各族青少年“心向党、讲团结、爱劳动、有礼貌”,强化“五心教育”成果,使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覆盖每个班级和每名师生。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让各族少年儿童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不断巩固深化教育系统民族图案教育成果。扎实有效地开展好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
(五)开展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演讲活动,促进青少
年学生健康成长。
积极开展主题教育读书征文和演讲比赛活动,引导
学生在主题教育中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把读书、实践、写作、演讲紧密结合起来,使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积极发挥作用,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六)认真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抓好军民共
建、增强师生员工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
结合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的开展,开展以弘扬雷锋
精神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师生到部队参观、慰问部队官兵、部队领导帮学助困等形式,加强军、校联谊,共建美好精神家园,进一步增强各族师生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
(七)继续推进主题教育进课堂工作。
充分发挥学校课堂主渠道、课后主阵地作用,把主题教育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宗旨结合起来;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结合起来;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增强主题教育的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叶城县第四中学学
2012年3月2日
2.第10课建设美好祖国 篇二
活动第一阶段计划
根据喀什东路街道党工委《关于印发<喀什东路街道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第一阶段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社区的实际,制定社区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活动第一阶段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团结好的主旋律,引导社区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进一步增强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旗臶鲜明地服从服务于新疆工作大局,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促进新疆发展稳定的历史使命,更好地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作用,为推进全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不懈奋斗。
二、时间步骤和主要任务
主题教育是面向各族干部职工群众开展的普遍性教育活动。要坚持经常性工作与集中性活动相结合,坚持长
远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相统一,加强分类指导,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使主题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从现在开始到今年12月主要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会议精神,引导社区全体干部职工和辖区群众深刻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增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信心和决心,形成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热潮。从2011年1月至12月,主要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来开展,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和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增强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潮。
根据街道党工委的要求主题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6月至8月),开展动员部署、学习培训。社区召开主题教育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要层层动员、作出安排。要组织各族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自治区(扩大)会议精神,举办主题教育专题培训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第二阶段(9月至10月),认真梳理问题。组织各族干部职工群众梳理本单位存在的与马克思主义“五观”、新疆“三史”、“四个认同”不相符合的片面认识和错误观点,梳理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不协调的消极因素,梳理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一致的模糊
认识,梳理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主题教育的着力点。第三阶段(11月至12月),深入回答问题。针对梳理出来的问题,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和办法,作出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回答。对于干部职工群众的模糊认识要加强教育引导,对一些错误观点要旗臶鲜明地抵制反对,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要积极推动解决。
三、具体活动安排 1、7月上旬召开动员大会,就开展主题教育做出具体安排和部署; 2、7月—12月抓好党员干部学习,贯彻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会议、市委九届十次会议、米东区常委扩大会议精神; 3、7月—9月做好宣传工作,围绕创先争优、作风建设年等主题活动,利用社区宣传阵地营造社会宣传氛围; 4、7月——12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老年文化促和谐”为主题内容,组织开展 “百日文化广场活动”;组织好“七一”、“八一”、国庆节等节庆期间的文艺活动,营造爱党、爱国、爱疆、爱家的浓厚氛围。5、7月——12月抓好党员干部学习。社区党支部围绕学习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地委扩大会和县委九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
精神,以“科学发展、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开展专题学习讨论会。
6、7月——12月发挥社区各服务站的作用,开展各项主题文化活动。
四、保障措施
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是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支部组织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把主题教育作为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会议、市委九届十次会议、米东区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推动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摆上重要位臵,列入重要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3.第10课建设美好祖国 篇三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历届党代会的主要内容。2.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含义。3.了解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当代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向的能力和动态历史观。
三、德育目标
1.中共十二大提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3.中共十三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 意义。4.邓小平为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出历史性贡献,他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5.中共十五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教学重点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2.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学方法
1.讲解分析法。本课涉及的党 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理论性强,学生较难理解,需要教师讲解分析来完成教学任务。
2.影像法。通过影像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历次党代会的影像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示例]同学们,请听歌曲《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同学们,伴随着董文华婉转动听的歌 声,《春天的故事》像一缕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拂入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房。那些闪光的词句,跳动的音符,生动的呈现了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和人民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声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缕缕春晖暖透了大江两岸,几十年笼罩中华大地的阴霾被春风吹散。1979年成为祖国命运 的转折点。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从此神州大地荡起了滚滚春潮,处处呈现出一片万紫千红。唱着《春天的故事》,你会感到有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在轻轻地给我们讲述一个个奇迹般的春天的故事,听起来让人感到十分亲切。歌曲没有把更多的赞美堆砌在邓小平身上,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他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上:“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深刻地描绘出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上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
[板书]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从提出改革开放到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政治路线,然后复述。
[学生看书]„„
[学生复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投影显 示]
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教师讲解]拨乱反正工作全面开始后,社会上极少数人曲解“解放思想”的口号,打着“社会改革”的幌子,夸大党在过去工作中的错误,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党内也有极少数人思想发生了动摇。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少数人的闹事现象。有些破坏分子不但不接受党和政府的负责人的引导、劝告、解释,而且还提出种种在目前不可能实现的或者根本不合理的要求,煽动、诱骗一部分群众冲击党政机关,占领办公室,实行静坐绝食,阻断交通,严重破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
很明显,这些人就是要千方百计地破坏我们工作着重点的转移。我们如果对这些严重现象熟视无睹,那我们的各级党政机关就只有被他们困扰得无法进行工作,还有什么可能考虑四个现代化?
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受中央的委托,于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他尖锐地批判了那些鼓吹所谓“社会改革”的人的实质就是指望在中国搞资本主义。他指出,我们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能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和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他还对“解放思想”的内涵作了科学的界定,“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便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决不允许一些人借此攻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讲话表明,中国共产党所实行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方向。
[教师过渡]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板书]2.从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到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投影显示]
[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学生看书]„„
[教师讲解]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大会提出的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确定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特点和需要,强调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并针对党的现状,提出对党员、党的干部和党的基层组织的更严格的要求,对党的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纪律作了更充分、更具体的规定。大会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邓小平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云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党的十二大对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完整地概括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大会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大会提出了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大会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新道路的历史经验作了初步概括,使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大会选举赵紫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陈云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乔石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教师强调]在中共十二 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十三大上,他又阐明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教师过渡]邓小平从十三大开始退出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常委,但他作为党和国家重大问题决策人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在关键时刻,又是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并逐步完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板书]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邓小平南巡讲话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投影显示]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改革开放胆子要 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教师讲解]投影显示的是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部分内容。其背景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关键时刻,邓小平1992年春天乘火车抵达深圳、珠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举世轰动的“南巡讲话”,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步伐吹响了前进号角。
“南巡讲话”里提出的一些观点,后来成为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的指导原则。从史学的角度看,“南巡讲话”深具文献价值,因为它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个新里程碑,对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概括起来,“南巡讲话”的内容可以分成以下六个部分。
一、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百年不变,关键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建设。
二、改革开放胆子要更大一些,要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特区姓“社”不姓“资”。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三、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是相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老科学家、中年科学家很重要,青年科学家也很重要。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国服务。
四、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广东20年赶上“四小龙”,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
五、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于人。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
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 力量,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教师分析]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一理论,第一 次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按照本国实际建设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我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上,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共产党是领导核心,爱国统一战线是主要力量。[板书]2.从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到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 党章。[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内容。[学生看书]„„ [教师讲解]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在北京举行。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江泽民在报告中回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4年来的实践,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和依靠力量、实现祖国统一九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大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抓紧制定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大会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大会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写入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切合实际的新的要求,强调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大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党的十四大和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会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为主题,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并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江泽民在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大会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及其相互关系。大会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指出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大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党的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大会。
[课堂小结]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知识结构图来对本课的内容作一小结。[板书表示] 关于真理标准
问题的讨论 坚持改革开放 奠定↓基础 强国↓之路 逐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 → 形成 → 十二大(特色理论)→ 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伟大的历史转折)立国↑之本 发展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走向 完全
→ 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成熟 形成
[布置作业]如何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参考答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整体,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外交等诸多领域。主要内容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按照本国实际建设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我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上,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来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4.第10课建设美好祖国 篇四
[随堂巩固] 1.(2015·广东学考)“文化大革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它开始于()A.1956年 B.1966年
C.1976年
D.1978年
解析:选B。“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是1966年至1976年,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到严重破坏,选择B项符合题意。
2.(2015·贵州学考)1978—1992年中国迎来立法高峰,在这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了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重要法律达230部之多。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A.保障了三大改造的实施
B.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基础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解析:选D。三大改造发生在建国后的1953-1956年,与题干中的时间明显不符,直接排除A项;1954年宪法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故B、C两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均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出现了立法的高峰,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故本题选D项。
3.(2016·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高一月考)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A.要依据生产力水平调整生产关系 B.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C.要遵循客观规律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选B。“文革”对民主法制进行了无情的践踏,所以要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就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故选B项。“文革”的教训并非是如何发展生产力,故A项错;C项是人民公社运动的主要教训。D项是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经验,不选。
4.(2016·湖南娄底高一检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法制建设方面的贡献是()A.决定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
B.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D.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解析:选D。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之后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B两项都是在D项的法制建设方针下实行的,故选D项。C项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各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与题干不符。
5.(2016·江苏宿迁高一期末考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此后,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 大成就,主要表现在()A.新时期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逐步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解析:选D。题干强调民主的法制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虽然有一定关系,但是不够突出,故A项错误;1982年修订宪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核心,但是不够全面,故B项错误;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属于民主建设,但是不能体现“法制化”,故C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加强立法工作,逐步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了新时期民主建设的法制化,故D项正确。
6.(2016·江苏徐州高一期末考试)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指出:“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深入不下去。”为此,国家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进行的新尝试是()A.恢复民主协商政治制度
B.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选C。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新尝试”,可知是指以前没有过的制度,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建国初期政治建设中就已存在,故A、B、D项错误;基层民主建设依据的是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与材料“新尝试”相符,故C项正确。
[课时作业][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一、选择题
1.(2016·山西大同一中高一检测)“文革”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①各级领导机关无法正常工作 ②各种违宪违法行为不断 ③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 ④社会极度混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文革”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无法行使权利,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陷于瘫痪。各“造反派”之间为夺权展开夺权斗争,许多地方发生武斗,违法违宪行为不断。工厂和学校的正常生产、学习停顿下来,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2.下表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表,以下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年)二届全国人大召开(1959年)三届全国人大召开(1964年)四届全国人大召开(1975年)五届全国人大召开(1978年)六届全国人大召开(1983年)七届全国人大召开(1988年)„„
A.一届人大召开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来 B.“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仍能正常召开 C.1978年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步入正轨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
解析:选B。依据所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的建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可知,1964年至1975年长达十年之间没有召开人代会,故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从材料可知,1978年以后,基本上是5年召开一次人代会,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D项的结论。所以应选B项。
3.(2016·吉林实验中学高一检测)“没有‘文化大革命’,也就没有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进步。”“如果没有‘文革’,中国的改革不可能来得这么快。”“文化大革命”对改革政策出台的主要影响是()A.完善了中国经济制度 B.宣告了原有政策的失败 C.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鼓励民众发展私营经济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很大损失,并不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文化大革命”只是宣告了原有政策的失败,这促使中国人重新对社会主义进行思考,才有了后来的改革开放。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建国以来实现由“大乱”到“大治”的重要会议,是由于()①提出依法治国 ②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实行改革开放 ④拨乱反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不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排除含①的选项。
5.据统计,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 B.法制建设日益完善 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 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
解析:选B。注意题干中“本质上”这一关键信息。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日益完善。A项坚决纠正冤假错案只是表象。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6.(2016·北京海淀区高一期末考试)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功。下列各项属于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举措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D.村民自治,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解析:选D。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的民主制度,不属于改革开放后的新举措,故A项错误;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故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的政党制度,故C项错误;加强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改革开放后民主建设的新内容,故D项正确。
7.(2016·江苏宿迁高一期末考试)据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已进行了6次以上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85%的农村建立了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普遍展开。这则材料主要说明()A.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加强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发展 D.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得以彰显
解析:选A。材料集中反映的是村民自治的情况,这是基层民主的进一步发展,故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而村民代表大会是村民自治机构,并不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区域自治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给出的信息不能反映出是直接选举,故D项错误。
8.(2016·北京西城区高一期末考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更加注重“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新时期创建的“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选B。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与材料中“新时期创建的”“更加注重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相符,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地造反派到处揪斗‘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牛鬼蛇神’。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在**中,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
——节选自人教版必修1课本
材料二 第一条 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材料三 云南省福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人民网
(1)材料一反映出哪些重要问题?
(2)材料二规范了谁的行为?该法律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所反映的变化是什么?你能得到一些什么认识?
(4)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哪部法律文献制定后的变化?这部法律对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影响?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民主法制进程的理解。其中对第(1)问的回答要注意答案的全面性。一般从直观上可以将“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这一要点答出,但回答此问还要结合当时我国的现实情况,从而推断出“建国初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尚不健全”这一要点。其他几问要注意把握材料和所学。
答案:(1)建国初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制度尚不健全;“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
(3)变化:由民主法制不健全、不执行到“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认识: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进入法制化建设的新时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影响: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教材答疑 名
师指津)}
一、学思之窗(教材P99)结合“文革”破坏民主法制的史实和新时期法制建设的成就,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关系的看法。
提示: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文革”期间,国家法制不健全、不完善,民主发展程度也不高。改革开放后,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特别强调加强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实际上意味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发展到了新阶段。
二、本课测评(教材P10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提示:(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平反冤假错案,并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全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3)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三、学习延伸(教材P101)调查一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有哪几种法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又有哪些法律?前后比较一下,看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2)改革开放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
(3)变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法律重在加强国家政权建设,以宪法的形式保障和制定国家政权机构运行原则,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法律重在完善和健全民主法制,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更多地维护了人民的权利。
5.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 篇五
提升社区服务效能
——记伽师县团结路社区党总支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
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材料
团结路社区根据巴仁镇党委、政府关于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的统一部署安排,按照学习培训阶段的工作要求,结合本社区实际,以突出特色,服务居民为着力点推进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并较好地完成了“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的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基本情况
团结路社区地处伽师县城乡结合部,社区管辖面积3.5平方公里,目前辖区共有常驻居民1738户,6055人(其中城镇居民928户,2853人,维478户,1422人,农村810户,3202人),(汉族496户,1581人,维族1242户,4474人)。出租房屋110户325人,复转军人118名。按照四类管理法,目前共有放心户1388户,基本户218户,重点工作户112户,重点管控户20户。
目前社区设有党总支1个,下设3个党支部,楼宇党支部9个,党小组43个,“两新”组织4个,辖区居民党员366名,单位党员282名,直管党员126名,四老人员11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动员、宣传、学习活动有序开展。团结路社区党总支高度重视“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活动,将该项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狠抓安排部 署。并召开党总支会议,研究讨论成立以社区党总支书记祝战争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讨论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及计划,并就如何抓好“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进一步统一领导小组成员思想认识。通过动员大会,向干部和居民宣传《团结路社区开展“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活动实施方案》和《团结路社区“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工作计划》,对各阶段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保障了整体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舆论宣传,为“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为加强对“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的宣传,我社区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板报等形式对此次活动进行大力宣传动员,大张旗鼓的宣传开展“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积极营造了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活动开展以来我社区共制作黑板报3期,张贴标语30余张。
为了使返乡大学生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我社区组织返乡大学生学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并让他们结合周围的先进人物事迹,举真实例子,在居民大会上向居民做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报告,提高干部和居民的“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的思想认识。
为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周安排一名党员给居民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报告,增强居民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感,提高居民为共创幸福美好未来人人奉献的思想认识。我社区为了让居民感受到“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的重要性,社区党总支组织干部向居民传达“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激发了广大居民热爱祖国、热爱新疆、热爱伽师的热情,提高了团结一心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伽师而不懈努力的意识。
(三)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我社区抽调干部组成宣传组,于4月20日、21日、22日共三次进村入户向居民进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惠民政策”等学习内容的培训。参加这三次培训的学习对象共有980余人。
除此之外,我社区制定学习计划,组织社区干部按计划进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惠民政策”、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等内容的学习,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体会、进行测试,不断增强社区干部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积极整合维稳、扶贫、就业等方面培训,多方位、多层次加强社区干部实用技术培训,着力增强社区干部的服务水平,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上下一致、协调配合、奋勇奉献的工作精神。
(四)突出特色,增强服务能力。结合我社区的实际情况,以“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为契机,开展察民情、听民意、办实事、解难事等入户走访活动,重点走访了贫困户、困难群众和服务对象,耐心听取他们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贫困户发放面粉、大米等物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我社区为加强社会稳定,组建了社区干部和民兵共17 人组成的社区治安巡逻队伍,在节假日和敏感时期昼夜24小时轮流巡逻值班。同时以社区“群众定心,居住安心、出入放心”为目标,从居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重点抓好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盗窃、抢劫等多发性案件的预防工作。
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重点是出租房屋、难点是流动人口。社区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流动人口管理措施。规定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必须到社区警务室办理房屋租赁证和暂住证,暂住人口办证率达到95%以上,租凭房屋办证率达到100%,由公安干警对其进行依法管理;必须到社区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站进行登记,签定治安、计划生育、卫生等承包责任书。
为了做到社区无非法宗教活动发生,社区干部认真落实“两项制度”。安排7名男干部分别负责联系我社区的7座清真寺和7名宗教人士。他们定期去清真寺联系宗教人士,及时掌握并记录宗教活动进行情况。
社区司法办及时调处内部各类矛盾,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如:关于各片区居民垃圾乱倒的问题,关系到居民群众切身利益。党总支急为居民所急,想为居民着想,协调物业公司在六处做垃圾坑,并通过城建等单位安排环保人员和垃圾清理车,一个月10—12次清理居民堆放的垃圾。
社区认真落实错时工作制度,每天安排三个干部24小时值班,登记居民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做好记录,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说明原因。不属于本人解决的问题需协调其他领导的,要说明 接待日期。干部从维护广大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社区到处呈现出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居民安居的好局面。
社区党总支认真开展就业安置工作。社区干部积极为居民提供就业信息。社区有下岗失业人员110余人,其中公益性岗位就业65人,自谋就业35人,就业率达到95.5%。
6.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 篇六
新疆印象
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乡!
这片神秘的土壤,历史悠久、幅源辽阔、有很多民族。这里风景美丽;茫茫的戈壁让我感受了祖**亲博大的胸怀;巍峨的昆仑山让我感受了祖**亲的雄伟;神秘的喀纳斯湖让我感受了自然的神奇;一望无际的草原让我感受了家乡的美丽和广阔;香甜的瓜果、晶莹剔透的葡萄、成群的牛羊、还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让我体会到了人民的生活富足和安详。这就是我的第二故乡——神奇而美丽的新疆!就像歌中唱的:“咱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美丽的新疆,我的家......2007年的冬天,我随爸爸妈妈踏上了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坐在火车窗前的我,茫茫无边的戈壁滩给我的印象是,没有一棵树、一棵草、更没有一丝绿色……我不禁担忧的问妈妈:“我们要去的地方也是这样吗?”。当我睡眼惺忪的被爸爸催促下车的那一刻,映入我眼帘的景色让我惊奇!繁华城市的每个角落都紧紧依偎在白雪妈妈的怀里,一座座高楼、一辆辆汽车、还有道路两边一颗颗高大的梧桐树和绿绿的小草都调皮的从白雪妈妈的腋窝下探出可爱的脸庞,眨着眼睛面带微笑,似乎在像我们问好!一路上,道路两边宽广的农田和远处隐隐约约的雪山都穿上了厚厚银装;一望无际的银白让我心中涌起
一股莫名的激动!啊……多么壮观!多么神奇!我会爱上你的——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我的家……….至今,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三年多了。在这三年里,新疆在祖国人民的关怀下,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努力建设家园。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田开垦越来越多,人民生活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高;柏油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道路变宽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大多数人都搬进了新家住上了新房;我们也搬进了新学校,宽敞的教室、崭新的课桌、漂亮的窗帘!我喜欢我的我学校!谢谢祖**亲给我们的关怀和爱护!为了祖国的强大和家乡未来的发展,我和我的同学一定会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第10课建设美好祖国】推荐阅读:
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第一阶段实施方案09-12
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作文10-23
开展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活动体会07-02
建设美好家乡10-19
建设美好国家测试题10-16
关于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09-17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3框让家更美好课时训练新人教版08-01
调研课题——美好大学,美好恋爱?10-08
建设幸福祖国演讲稿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