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生命教育教案(精选8篇)
1.八年级上生命教育教案 篇一
九年级生命教育上教案
第一课生命的旋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大自然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体验大自然的各种美。
3、懂得去尊重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
教学重点: 理解大自然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 懂得去尊重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
教 具: 学生课前准备的活动材料(纸片)、多媒体、录音机 教 学 过程
导入: 我们的生活中不乏旋律,因为它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而这旋律来自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来自大自然的美妙。
一、互动场
1、两名学生(一男一女)朗诵 P1 中诗
2、三名学生谈谈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二、智慧树 师: 朗读 P1 中感受自我一段 生: 感受后填写在书上,然后让生将感受宣读一下,且谈谈深的体会。
三、活动场:
1、绘一绘大自然的和谐美(按书中活动方案完成),然后将较好的进行展示。
2、聆听大自然的独特美: 多媒体播放,让学生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进行辨析--模仿(上台)--填写书中内容。
四、故事园 生讲《男孩与小鱼》 的故事(书中)
1、学生边听边思考: 讲一件什么事? 得到了什么启示?
2、知道如何去尊重生命。
五、拓展营: 让学生阅书 P3“青春导航”--多媒体展示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相互联系。
1、理解每个生命、每种生物都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2、谈生活中如何保护
六、训练谷 书中“自我训练”
七、小结
八、课后记
第二课我的生命网络
教学目标:
1、了解生命需要支持。
2、懂得如何建立自己生命网络的重要性,张显生命的魅力。
3、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懂得如何建立自己生命网络的重要性,张显生命的魅力。教学难点: 理解生命需要支撑的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每人至少妇根牙签、家谱等
教 学 过程
一、新课导入 哪一位同学有或知道自己家的家谱,不妨与大家分享一下。(展示家谱)是呀,我们每一个人与周围的人与事都是密切相联的,并且你时刻都在感受到,这也是你生命的支撑点。
二、故事园
1、教师读故事《地震中生命支撑》 学生听,思考,谈感受。
2、生讲述生活中遇到困境或无法解决的问题的一些故事。
3、填写 P4 中感受自我的有关内容
三、活动场
1、竖牙签--(1)、将结果填书上 P5(2)、谈谈生命需要支撑的感受。
2、校园中的生命联系--填写书上图表 P5(相互讨论)
3、画家谱----按书中表格填写 P5
4、构筑生命之塔: 按书 P6 内容每人进行盘点后填在后面。活动结果分析讨论: 师生、小组间--生命是一个网络,生命是相互联系的。
四、体验屋 师讲述《小象不能倒下》 的故事,让学生再一次体会生命是需要支撑。
五、拓展营 多媒体展示--青春导航: 师讲述
六、训练谷:
1、写一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被他人帮助的经历和收获。P8
2、想一想你可以如何行动,使自己的生命网络更完善?(多媒体)
七、小结 生命在亲情、友情、人间的爱中得到滋养、完善、创造、提升,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更富了魅力和完美。
八、后记
第三课幸福在我心
教学目标:
1、懂得在生活中感受幸福的存在。
2、了解幸福的秘决。
3、懂得如何去珍惜幸福。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幸福所在。教学难点: 懂得如何去感受幸福。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践法
教具准备: 游戏用材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好,这节课老师首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游戏,老师手中有几张卡片(教师、运动员、科学家、电视、公园等),学生谈谈每一个词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幸福。引出课题--幸福在我心
二、讲授新课(一)、体验谷: 感受自我--学会寻找幸福 全班每一个同学都说下--今天有哪一件事让你感受到了 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用 P9 上图示给自己的幸福打分。(二)、活动场。
1、幸福擂台赛(P10)
2、我们的幸福时光--体会共同的幸福是什么? 师列出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戴眼镜的男生、生日相同的学生、家住在连队的学生等),要求这些具体共同特征的同学上台讲述他们共同经历的一些幸福事情,一组完后下一组继续(三)、故事园 师讲一个故事《幸福的秘诀》 学生感受故事--谈感受 故事的内涵--幸福的秘密在懂得珍惜,因为珍惜才能满足,因为满足才能幸福。问: 你现在有没有不满足的事,当你感到不满足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 谈谈(四)拓展营 多媒体展示--书“青春导航” 内容 师深情的讲解
三、训练场(P12)
1、我的幸福时刻--填写幸福清单
2、你将怎么提升你的幸福指数?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体会的幸福是什么? 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如何把握自己的幸福? 幸福其实像陈年老酒,只有懂得品味的人才能慢慢感受它的甘醇。
五、课后记
第四课拥抱压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感受与表达生活中的压力。
2、懂得压力是成长的促进剂。
3、增强对压力的适应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感受与表达生活中的压力。懂得压力是成长的促进剂。教学难点: 增强对压力的适应能力。
教 具: 多媒体,学生自己准备一个气球,两下玻璃杯,一些沙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石头、水。
教 学 过程
一、互动场 故事导入,揭题 1.现在我给大家讲一则故事《鹰与鸡的区别》--多媒体展示 2.你从这则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3、压力是前进的动力,所谓痛并快乐的着才是生活的真谛。
4、(出示课题--拥抱压力)
二、问号屋
1、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压力的时候?
2、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压力,你的生活是怎样呢?
3、生活中你感受到了哪些压力?
4、哪些压力比较大? 你能承受的住吗? 生--思考、回答(填在书上)师: 生活中我们时时都能感受到压力,而那种没有压力的生活是很乏味的,也是一种悲哀。
三、活动场--体会压力,学会减压
1、缤纷的气球 P14
2、感受与表达压力 P14
3、“石、沙、水” 实验: 两位同学演示 P14
4、想象放松训练--P15
四、故事园 教师讲《钻石与煤炭》 的故事 P15--多媒体展示
1、学生边听边思考: 讲一件什么事? 得到了什么启示?
2、了解钻石与煤炭的构成原因。人生会是煤炭或钻石,在于你如何面对压力。
五、拓展营 师讲述: 多媒体展示 P16“青春导航”
六、训练谷
1、请写写自己的压力
2、让思维“游逛”--学会减压。请大家闭上眼睛,按着老师的思路去想象--蓝天白云、春风拂面,你沿着小河缓缓走在一片柔软的青草地上,一路上流水潺潺、鲜花盛开,蝴蝶翩翩起舞,天空中朵朵白云飘过,小鸟唱着动听的歌曲,此时,你是否感觉到心里豁然开朗,身体有一种从里到外的轻松,舒适之感觉呢?
七、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学会了去体会压力了吗? 你为你人生的发展施加压力了吗? 你会适应压力、减缓压力了吗? 我想请大家在生活中慢慢去体味吧。
八、课 后 记
第五课点亮青春的色彩
教学目标:
1、感受青春的色彩
2、学会如何渲染自己的青春
3、了解青春期的变化,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会如何渲染自己的青春
教学难点: 了解青春期的变化,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虽然我的青春已过,但每每回味起那年少时候,都是一丝丝清沏的味道在心头,因为我认为青春如风如月如水,有着缤纷的色彩。那正处在青春期的同学们你们对青春的感悟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就具体体会一下吧。揭题: 点亮青春的色彩 学习新课:
一、感受自我
1、你如何体会自己的青春,你认为你的青春应该是怎样的?
2、生活中你青春气息体现在哪里?
3、请完成并体悟 P18 测试题,你认为它是青春的体现吗? 其实这就是我们青春的真实写照,我们的青春怎样才能完美,大家要认真的思考。
二、活动广场
1、抢夺生命库 P19,按规则进行活动
2、掌控情绪有良方 P19-20,要求学生完成
三、故事园 教师读故事《怒气有时候会自己溜走》 通过故事让学生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四、拓展营 多媒体展示 P21“青春导航” 师讲述。
五、训练谷
1、生命色彩大拼盘 P22
2、点亮青春的色彩--学生谈谈
六、小结: 青春人生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青春更有价值、更具活力、更色彩斑斓,更回味无穷,就婉如在一张白纸上怎样描绘美丽的图画,那全在于我们自己,同学们,请认真思考。
七、课后小记
第六课坚守青春防线
教学目标
1、要学会理智的把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2、桇起心理防线、生理防线、第三道防线。
3、维护好青春甜美的梦。教学重点: 要学会理智的把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教学难点: 做好心理防线、生理防线建设,桇设第三道防线。教 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题 1.今天,我们来一次“当我们在一起” 2.全班同学坐成一圈,从任意一名同学开始,安顺时针方向游戏。第一个说“阳 光下” 第二个说:“草地上” 第三个说:“当我们在一起” 同时离开座位,选择圈中一名同学拥抱。拥抱后互换座位。第三个同学在新座位上继续说“阳光下”。以此类推。
3、游戏感悟:------------------
二、学习新课(一)感受自我
1、请一名同学来朗诵一下书上诗 P23 体会一下诗意--谈谈
2、请阅书 P23--请回答--填写(二)、活动场 P23-24
1、揭秘时刻 教师送给每一名同学一个秘密,填写 P24 图
2、架起心理防线
3、架起生理防线 对以上的活动你的心里有何感悟呢? 请自己去体味。(三)故事园 教师讲《粉色的禁果,黑色的恶果》 的故事 学生边听边思考(四)、拓展营 P26“青春导航”--多媒体展示(五)、训练谷 师指导性理解
1、伸出援助之手
2、了解避孕学识
3、流产后的后果
三、总结 青春很美好,若把握不好青春,也会给我们带来一生的阴霾,所以请一定把握好我们的青春,请它一生都回味地穷。
四、课 后 记
第七课和谐心 健康身
教学目标:
1、明确心的平衡、心的和谐是健康的保障
2、了解自身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
3、注重心身疾病的自我预防
教学重点: 明确心的平衡、心的和谐是健康的保障,注重心身疾病的自我预防 教学难点;了解自身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怕生病,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我们是否知道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引出题目 学习新课
一、感受自我 请依据下以情况谈谈自己的体验--学生活动
1、当你身体生病时,你的情绪是怎样的?
2、当你面临中考时,你的身心有什么变化的? 从中你体悟到了什么?--心理与健康和关系是怎样的。
3、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心理影响健康的事例,二、活动广场(P29)
1、“显微镜” 下的身体疾病--多媒体展示
2、“心” 的攻势--多媒体展示
三、故事园 教师读故事《笑到病除与疑心生暗鬼》 通过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你心里想些什么?
四、拓展营 P30“青春导航”--多媒体展示 师启发式讲述
五、训练谷 P31--多媒体展示
1、个性特点与心身疾病
2、心身疾病的自我预防
六、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体悟到了什么,你打算如何去做?
七、课后小记
第八课不一样的生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懂得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丰富多彩的情趣。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情趣,情趣是多种多样的。能力目标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情趣。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情趣是多种多样的。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捕捉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体味人生的愉悦,并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生活产生愈加浓厚的情趣,愈加热爱生活。教学重难点 生活中处处有情趣。
教学准备
1、有条件的可以准备有关录像资料,如我国的黄山、张家界、九寨沟、长江三峡等风景名胜的光盘。最好能够上网收集图文资料,如大连国际时装节、哈尔滨冰雪艺术节、羊城花会、北京的“庙会” 等。
2、课前可以动员学生把自己游览名山大川时拍的照片带到学校。
3、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 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几幅图片。(多媒体显示图片: 守卫南沙群岛的解放军战士)[配乐朗诵] 曾经无数次倾听过关于南沙群岛的美丽传说。但到了南沙才真正领略了祖国这颗南海明珠是那样的美丽和富饶: 1300 多种鱼类;2250 亿桶的石油储量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25 万吨的磷矿储量;丰富的锰、煤、钻、铜、金刚石等珍稀矿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波浪电能、温差电能、湖沙电能。南沙对我国国防和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南沙官兵们接触,才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在建礁守礁中所付出的牺牲是那么伟大。南沙是美丽富饶的,但它的生存条件是那样的恶劣: 高温、高湿,飓风、狂涛,缺水、缺菜,寂寞、孤独。特别是难熬的寂寞,成为驻守在这里的水兵们普遍的心理威胁。然而,南沙守备部队的官兵们,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们琢磨出了许多变劣势为优势、化孤独为快乐的办法: 暂时不能与亲朋欢聚,正好埋头练兵;数月不能与家人通讯,正好安心读书。一位战士的诗句说得好: ” 即使相伴的是寂寞与孤独,你也要用青春为她染上年轻的色彩!” 于是,礁报、礁联、礁歌、礁诗、礁书、礁台、礁园、礁花等看似不起眼的“礁堡文化” 悄然出现,成为官兵们心中的一片绿洲。教师: 同学们,这些图片反映了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南沙守岛战士的精神面貌,他们的脸上有忧愁的表情吗? 学生: 没有,他们充满了欢乐。教师: 请同学们再欣赏一幅反映高原雪山哨卡的图片。(多媒体显示图片: ” 西陆第一哨”)[配乐解说] 这是驻守在新疆帕米尔高原冰峰雪岭之下的斯姆哈纳边防连,我国的西陲第一哨。在这个祖国最西端的地方,一代代戍边官兵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 改善戍边环境,创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营造了一个积极的文化氛围。图为哨卡战士们训练之余在自己建设的哨卡公园纵情歌唱。教师: 请同学们思考: 不论是南沙群岛的建礁、守礁,还是帕米尔高原的雪山哨卡,都存在着难熬的寂寞。那么,我们的边防战士是通过什么战胜了寂寞、保持乐观的心态呢?(学生议论略)教师: 正如同学们所说,我们的边防战士,正是靠着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心和事业感,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才使他们战胜了寂寞,渡过了难关,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旺盛的斗志。可见,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品德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习有关高雅情趣的问题。
2.八年级上生命教育教案 篇二
热爱生命
心存感激
教学内容:热爱生命
心存感激
教学目标:
1、理解生命的成长融汇了“亲人之恩、社会之恩和自然之恩”,学会知恩。
2、体会感恩不仅是对他人表达感谢和尊重,同时也是对自身生命情怀的一种充实。
3、树立时时心存感激的意识,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播放《感恩的心》,引出感恩话题,说明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台湾的一个故事。
二、主题活动 生命故事
讲述汶川地震中一位遇难母亲留在手机里的故事,引导学生感悟父母的亲情和爱。懂得父母是我们最应该感恩的人。
教师可深情讲述5·12地震中的故事《我亲爱的宝贝》,注意读出感情,渲染气氛。然后鼓励学生表达他们此时的内心感受:这些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想对这个幸存的孩子说什么?
通过这些事例,引导学生感受:父母不仅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和无私的爱,当危险来临时,他们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以换来孩子的生命和幸福。这是人类最伟大的爱,这份爱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与父母之间最感动的一件小事,感受身边的父母之爱虽然平凡但是伟大,激发感恩之情。
生命万花筒
教师介绍教材中的4幅情景图:老师的谆谆教诲、地震救援人员的无私帮助、清洁工人的辛勤劳动、奥运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让学生感受到,除了父母以外,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人都在以各种各样的、看得到或者看不到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给予我们关爱,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因此,他们也是我们应该感恩的人。
1、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这些人值得感恩?
2、交流别人曾经帮助你或自己曾经帮助人的一次难忘经历,说说当时的内心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内心也获得一份温暖和美好的感情。
生命氧吧
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也值得我们去感恩,如果没有他们,生命就无法存在。那是什么呢?
1、学生思考讨论,生命存在和繁衍必不可少的条件有哪些?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每天给我们方便的生活学习用品是不是值得我们感恩的对象。
3、读读写写,读教材中的一段文字,写出你还想感恩什么?
生命情怀:感恩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生命的情怀。是中华民族和世界许多民族的一种传统习俗和民族精神,世世代代相传至今。
1、结合教材,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感恩习俗以及西方感恩节的由来。
2、小组交流你知道的感恩习俗。生命加油站
1、怎样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呢?
说声“谢谢”、“做好自己身边的小事”、“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等。
2、“怀揣感恩、处处美好”:为自己设计一个代表美好与幸福的标记,可以是一个图案、一个动作、一个手势等。
3、设计感恩卡,写上心里话,送给最想感恩的人。
3.八年级音乐《生命之杯》教案 篇三
1、能够跟着音乐足球世界杯主题歌《生命之杯》的律动用肢体表现音乐的节奏。
2、感受其他各组同学设计的动作,互相学习。
3、跟着音乐的律动自己编创。
教学目的:
1、音乐与活动课旨在训练学生通过听、动觉的联觉效应,通过音乐刺激感官,使全身对音乐的空间、时间和能量做出反应而获得音乐感受,在此体验的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
2、激发和培养学生发现、体验和表达自身情感的能力,开启自身心灵的能力及想象、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教师的要求要清楚、具体、明确。
2、教师要善于发现并鼓励学生独特的肢体表达方式。
3、强调动作与音乐的协调和统一。
教学内容:
一、复习。
1、师:复习歌曲《奥林匹克号角》,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这首歌曲,希望能用流畅和谐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生:全体演唱。(录音)
2、播放录音,学生自我评价,并改正。
二、听赏《生命之杯》。
1、播放乐曲,初听,整体感知。
2、简介。
3、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4、师补充:这是法国世界杯足球赛的主题歌。歌曲鼓舞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光。这首洋溢着生命力量的歌,其传播已超越球赛和国界的范围。它鼓舞人民弘扬个性,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复听《生命之怀》请问: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呢?
6、学生回答,教师可做补充。
三、学唱《生命之杯》。
1、感受歌曲:播放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并体会歌曲的含义。
2、学唱歌曲:跟琴学唱。大跳音程延演唱困难时,可以用激发情感来带动气息的准备。
3、拓展歌曲:在了解歌曲的含义的基础上,学生能用正确的情绪和声音演唱。
4、个别表演。(时间允许)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谈谈体会。
2、教师总结。
五、课后作业:
4.八年级上生命教育教案 篇四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的成长旅程;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运用阅读加品味重点词句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
2、结合海伦战胜挫折的经历谈谈海伦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
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陶冶情操,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教学方法:
导学法--以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理念,通过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模式为引导激趣,感知课文,理解生命,合作探究“爱”,令主题升华--“爱让生命绽放光彩!”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组织导入
1、导语:
同学们,你们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我们这篇文章却叫做《再塑生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盲人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文章。
2、板书课题、作者:再塑生命海伦凯勒
3、学生展示自己所查询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4、教师运用多媒体,提供相关资料:
二、整体感知课文
仔细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找出文章的纲领句。
明确:主要写了三件事:
(1)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2)老师让我认识、了解美丽的大自然;
(3)老师引导我认识“爱”的含义。
文章的纲领句是:“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三、分组探究课文(分14个小组,每组4-5人)
第1、2小组:
莎莉文是怎样教育“我”认识事物的?请举例说明 。
第3、4小组:
莎莉文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
第5、6小组:
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但后来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奇迹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第7、8小组: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倾诉了她对生活的礼赞。其中假定自己获得视力后第一天凝视莎莉文的情节就充分表现了她的感念和尊敬。文中说:啊,如果我有三天视力的话,我该看些什么东西呢?
第9、10小组:
课文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请学生再读全文,品评并积累文中优美而精警的语句。
第11、12小组
在这些事件中,作者表现出来的老师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具体语句见教材圈画处)
第13、14小组:
课文展示了儿时海伦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起步的足迹。请学生通读全文,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说说海伦性格中的特点。
四、迁移拓展
(1)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象作者这样的意志坚强与命运抗争的杰出人士你知道哪些?请概括他们的事迹,或写出他们有代表性的名言警句。
试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由学生自主发挥,教师补充):
(2)海伦凯勒的一生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学生各抒己见)
五、总结全文,突出要点
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同时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六、布置作业
1.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更多关于残疾人成才的事迹,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2.莎莉文小姐认为:“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你也有许多关于爱的经历吧?写写看你心中的爱是怎样的呢?
板书设计:
徐永起
5.八年级上历史教案 篇五
【知识与能力】
了解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生活化事件以及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调查、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
展示: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 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
茶叶、生丝
呢绒、布匹
(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教师引导: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答案提示:鸦片)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3页图片、数据资料;同时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
(答案提示:财政危机、政治更加腐 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3.教师过渡:面对鸦片的输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道光帝派主力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多媒体展示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虎门销烟图(指出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提出问题: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答案提示:不对。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目标导学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教师据图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教师: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的失败而结束,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的士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但却打了败仗,其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①清朝政治制度腐朽(根本原因);②清朝统治腐 败;③中国国力衰弱;④经济落后,武器落后等。
2.教师总结: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强国,这样一个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明显处于优势,这也决定了社会制度、生产力落后的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命运。“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留给国人最深刻的历史教训。
目标导学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教师指出: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税款,双方协议
2.教师引导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并分析其危害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割地:严重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五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这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
《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7页正文部分内容,并提问:《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侵略者有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些条约?有什么样的危害?
学生回答: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英国通过《虎门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美国和法国通过条约,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4.教师总结:《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名义上是独立的国家,但是其自主政治已开始遭到外来干预,中国社会的自热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课堂总结
6.八年级上语文教案 篇六
1.诵读并默写本诗。
2.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4.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不仅没有过上安稳的生活,甚至于饱受战乱带来的饥寒之苦,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这种情景下的真实写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他被称为“诗圣”,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2.背景资料。
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体裁及内容
1.初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从字数、音韵、句式等方面回答)
明确:全诗篇幅较长,诗歌竟然长达二十四句;本诗为七言诗,以七言为主,也夹杂九言;本诗押韵,但是并不是一韵到底,韵脚换了很多个。
2.介绍歌行体。
3.已经确定了本首诗是歌行体,按照歌行体的叙事性特征,我们能否猜测本诗可能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可能写了一件风卷茅草并由此产生的联想的事。
4.细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大意,并给每个自然段拟写四字小标题,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
明确:(1)狂风屋破,茅草乱飞。(焦灼苦痛)
(2)群童抱茅,倚杖自叹。(愤懑无奈)
(3)屋漏衾裂,彻夜难眠。(忧思不绝)
(4)愿现广厦,大庇寒士。(忧国忧民)
总结: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升华文章情感
第一段赏析:
1.在本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风的?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点?
明确:作者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后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2.作者用一系列动词,如“飞”“洒”“挂”“飘转”“沉”等来描写风吹茅草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明确:一个“飞”字一个“洒”字,不仅写出了秋风之大,还写出了风卷茅屋的凌乱。“挂”是挂在长林梢上的,“飘转”者皆“沉”于塘坳,不难想象,茅草于风中是沉缓飘动,而诗人的心又十分急切,一急一缓之中突出了诗人眼见茅屋被风卷去的无可奈何。
第二段赏析:
茅草被卷走了,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说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这两句话很值得体味,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他把顽皮的孩子比喻为盗贼,是否又过于严重了?
明确:“老”字并不是指年龄老,而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抱草的孩子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心忧天下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因此,“盗贼”一词是杜甫的激愤之词,但他不是生孩子们的气,而是生社会的气,怨愤**的社会造成人民贫困。
第三段赏析:
作者是怎样描述寒冷和秋雨的?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所谓“雨脚如麻未断绝”,更可怕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面对寒冷,作者更是无可奈何,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由此可见其生活境遇的窘困。
第四段赏析:
1.赏析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明确: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2.你从本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仿照示例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示例:(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卖炭翁
教学目标
1.了解与本课有关的文学常识及本课的写作背景,朗读、背诵全诗。
2.学习《卖炭翁》中的人物描写与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会《卖炭翁》一诗的讽喻含义,感受诗人对以卖炭翁为典型代表的广大劳苦人民的同情及对“宫市”的憎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有力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更是大放异彩。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诗歌的艺术风格、流派多样化,而且艺术形式也很完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新乐府诗《卖炭翁》。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那《卖炭翁》作者是为何事而作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唐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这首“为事”所作的诗歌——《卖炭翁》,是白居易讽喻诗中的杰出诗篇。
更多教学资源微信jxzy888666
2.讽喻诗有什么特点?
特点: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卖炭翁》一诗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揭露了宫市给人民带来苦难,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鞭挞和抨击。
3.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夺去了,宦官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实为掠夺。
目标导学二:理清结构,分析人物形象
1.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说叙事诗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那本文的叙事要素是什么呢?
明确:地点——市南门外。
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板书:烧炭—运炭—抢炭)
2.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明确: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外貌描写。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明确:心理描写。天冷可自己身上“衣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目标导学三:感受对比,体会作者情感
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明确:(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2)“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3)“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强烈对比之中写出了卖炭翁为生活所迫的悲苦无奈,“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小结: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危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十分了解,怀着对人民深切的同情写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诗歌当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但《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鱼的、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卖炭翁》这首诗不仅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本文的教学目标在此次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实现了,学生对诗歌的描写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掌握得不错,这种以学生理解分析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比较适用于较浅显的诗文篇目。
不足之处学生们在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中,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本文所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情感和现实意义,需要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明白现在的美好安稳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
7.八年级上生命教育教案 篇七
一、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体验、感知,了解和掌握基本防护、自救安全知识,形成自我保护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二、活动对象:五(2)班全体学生
三、活动原因:在“国培计划”安全班学习了这么久,深感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早些对学生进行较全面地安全知识教育,就会在将来少一点遗憾。故安排了这次班会
四、活动准备:
课件出示一些学生事故的视频及文字说明
五、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同学们,据联合国专家统计分析,每年全球死于意外事故约 200万人,其中青少年儿童接近100万人;我国每年死于意外事故的少年儿童(18岁前)约 8万人。生命不保,何谈学习。然而要谈生命必谈安全。“因为安全是我们生命的保证,和我们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各方面都还不成熟的我们来讲,如何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显得更为艰巨。
主持人乙:今天,就让我们在“安全让生命之花常开”的主题班会中一起来学习和探讨安全这个话题,一起来重视安全,珍爱生命。
第一篇:悲剧就这样发生的
主持人甲:有人比喻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而这些花朵都尚未成熟,还不足以抗击风雨。在这繁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的身边隐藏着诸多的不安全。下面就请同学随课件一起去了解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课件出示:
我国有1.8亿中小学生,我们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幸福健康的成长。然而,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一桩桩不该发生的悲剧。火灾、触电、溺水、车祸、爆炸、食物中毒,校舍坍塌、暴力事件„„吞噬了一个个花朵般的青少年的生命。那触目惊心的一幕又一幕,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了多少难以抚平的伤痛,给千万个家庭带来了无可弥补的损失。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举行一个汇报演出,全市796名优秀师生均参加了。谁料想大幕竟突然被灯烤燃,着了火。火势蔓延,无法控制,绝大部分人被闷死、烧死、踩死,人员伤亡惨重。总计有288个孩子丧生,36名教师遇难。克拉玛依人不会忘记,成吉思汗山也将铭记这一个个葬身火海,栖身苍茫黄山的纯洁的亡灵。虽事隔多年,但仍旧可以听见成吉思汗山的呜鸣,克拉玛依城的哭泣。
2007年5月19日16时左右,重庆江津区白沙镇驴溪河发生一起群体溺水事件。6名小学女生结伴游泳时发生险情,中学男生杨彬在救起1人后不幸遇难,其余学生中有4人溺水身亡,1人失踪。经过搜救人员全力搜救,失踪学生龚露的遗体于20日9时30分在出事水域附近被找到。这起溺水事故共有6名学生遇难。
2010年5月21日10时,兰州市城关区桃树坪乡境内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有14辆车先后追尾致不同程度受损,并造成8人死亡,其中5人为小学生。2010年12月27日湖南衡南县一送学三轮车27日上午发生交通事故,整车坠入河中,造成14名小学生死亡,另有6人受伤。
主持人甲:听到这一个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你的内心想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听后感受)
主持人乙:一个个血的惨痛教训让无数可爱的鲜花凋零,生命只有一次,灾祸却有无数,面对飞来横祸,安全知识和你的智慧才是打开求生之门的钥匙。同学们,假如你们遇到了上述的危险事件,你知道如何应对,向灾祸要回我们宝贵的生命吗?
第二篇:向灾祸要回生命
主持人甲:水火无情,当你身处火海时,着急和慌乱只会使你的处境更加危险。只有沉着、冷静、机智地面对火情,才能使自己逃离火场。那么,身处火海时,我们应该怎样获得生存的机会呢?
出示下列问题:
〔第一题: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什么?
生: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电话报火灾时应注意什么?
生:要讲清楚起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情况、什么物品着火、有无爆炸危险、是否有人被困及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等
[第二题:如果有很多烟雾,应该怎么办?]
生:如果有很多烟雾,应该用湿毛巾折八层,捂住口鼻匍匐撤出 [第三题:如果身上着火了应该怎么办?]
生:快躺下来!就地打滚。千万不要用灭火器直接向自己身上喷,因为这样会伤害我们的眼睛,还会引起伤口的感染。
[第四题:楼梯被火封住时,应该怎么办?]
生:楼梯被火封住时,千万不可以乘电梯逃生,可以往楼顶跑,因为楼顶是第二安全避难所。
[第五题:如果在野外遇到大火,应该怎么办?]
生:如果在野外遇到大火,不能顺风跑,而应选择逆风或与风垂直的两侧撤离。
主持人乙: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回答,相信这些火场求生的知识将使我们受益终生。火灾无情,水患亦如此。如果你遇到水患又该如何面对呢?
主持人甲: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遇到水灾,我们应尽可能的逃到山丘、大树、屋顶等高处躲避。我们可以随身携带醒目的东西作为求救信号,如红色的围巾等。也可以利用木盆木板、水缸等飘浮物逃生。
主持人乙:总有一些意外突如其来,总有一些伤害防不胜防。溺水事件在夏季也时有发生。如果遇到溺水事件,我们应该如何救助呢? [第六题:怎样抢救溺水者?]
生:作为小学生不要直接对溺水者施救,可呼救,也可用绳子、长木棍抛向求救者施救。
生:救起后,首先应迅速清除溺水者口腔中的异物,拉出他的舌头,让其趴在救助者的膝盖上,拍打其后背,让他吐出水来。如果溺水者休克,还应进行人工呼吸或者人工呼吸加心脏按压术。
主持人甲:大家知道我们学校门口的马路越修越好,自行车、摩托车、轿车都越跑越快,车祸也因此多了些,我们应该怎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呢?下面我再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第七题: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各是什么信号?
生:红灯是停止信号,绿灯是通行信号 [第八题:如果你乘的车不幸翻倒,应该怎么做?]
生:牢牢抓住汽车的某个部位; 生:抱住头部,并缩身成球形 生:让别人用力将你拉扯出来
[第九题:骑自行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靠右边骑行,不互相追逐打闹,不几人并排骑行。生:小学生不到12岁禁止骑车上路。
主持人乙:下面请欣赏一组小品(学会自我保护的):用电安全的、过马路安全的、防止血吸虫的
第三篇: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
主持人乙:现代科技使我们的生活空前丰富,却也给我们的安全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素,年少的我们面对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怎样才能安全的成长?接下来请听全班同学的朗诵。
同学们认真听,安全常识有本经,时刻注意言和行,老师家长才放心。私下河,不安全,要防头晕和痉挛,一江大水喝不完,青春少年上西天。冬天冷,要取暖,火区电器要检查,乱七八糟遍地摆,出了火灾后悔晚。变压器,不能攀,高压电源危险大,一旦接触人身体,命归黄泉上西天。电视剧,动画片,躺倒床上不能看,迷迷糊糊睡着了,当心电视被烧烂。遇车辆,勿阻拦,扒车拦车不安全,出了事故伤了人,轻留疤痕丢性命。说安全,道安全,安全工作重泰山,教师学生都参与,校内校外才平安。
主持人甲乙:一支粉笔,指点知识王国的迷津;一块黑板,写下老师的无限深情。成长的道路上,老师总是给我们很多的教诲,下面让我们掌声欢迎班主任王老师给我们一些安全方面的忠告。
班 主 任:大家好!正所谓“安全无小事,生命重如山”。我们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社会中,种种安全事故,往往是在无意的瞬间发生的,如果我们平时不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当事故悄悄降临在身边时才防范就为时已晚。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保障自我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号召同学们,遵纪守法,拒绝诱惑,远离危险。让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常开不败!
主持人甲乙:同学们,安全让生命之花常开。我们祝大家天天快乐,日日平安。最后,让我们在《祝你平安》的主题曲中结束本次班会。
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 人生自古就有许多愁和苦 请你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 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 你付出还那样多吗
生活的路总有一些不平事
请你不必太在意洒脱一些过的好 祝你平安噢祝你平安 让那欢乐围绕在你身边 祝你平安噢祝你平安
你永远都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 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 你付出还那样多吗
生活的路总有一些不平事
请你不必太在意洒脱一些过的好 祝你平安噢祝你平安 让那欢乐围绕在你身边 祝你平安噢祝你平安
8.八年级美术上学期电子教案 篇八
教材分析:本课的设置突出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特征,所打上的历史烙印,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欣赏习惯和发现各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赏、比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基本认识。(2)难点: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美术作品带给我们哪些感受?
二.美术作品欣赏与分析:
1.青铜文化
公元前八世纪的商代和西周初期,青铜工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显示冶铜铸器工艺阶段的到来,标志着人类文明历程的一个新时代。
司母戊方鼎:重875公斤,高133厘米。器形厚重,耳部外侧的浮雕是两只相对的猛虎,张着大口,衔着一个人头,充满神秘色彩。司是祭祀,母戊是商王文丁母亲的名子,此鼎是为祭祀他母亲而铸造的。
人鼎面纹方鼎:这件商代后期的青铜器,高38o5厘米,鼎腹四面铸有浮雕人面,底部填云纹。
人面纹铜钺:兵器,长31.7厘米,宽35.8厘米。这件铜钺形体巨大,两面均透雕着张口怒目的人面形,眉、目、耳、鼻、口均突起。极力夸张狰狞可怖,表现了原始天真、拙朴的美。
虎食人卣:这件商代后期青铜器,高32o5厘米,虎与人的造型均富有神秘色彩,虎口大张,齿牙森列,双前爪抱于人的腰际。虎身有各种纹饰,整个器物为立体雕塑,与浮雕线刻纹饰相结合,表现了青铜器成熟时期的艺术特色。
大盂鼎:炊器,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鼎内壁铭文19行,291字,记载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的史实。盂制造青铜鼎共有两件,一大一小,小盂鼎已失,只留下铭文的拓片,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重器之一。
莲鹤方壶:这件作品高118厘米,造型由庄严凝重变到奇巧、富丽。通体饰有蟠螭纹,壶身攀附着姿态生动的镂空龙虎,一派生腾之势,壶盖莲花造型,中立展翅欲飞的鹤,以小兽为壶座,器身轻盈秀丽,给人以活泼、抒展的感觉。预示着社会的大变革。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称其为青铜时代?
(2)青铜器是实用品吗?
(3)青铜器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美感?
(4)谈谈你对青铜器的感受。
2.唐代人物画
《簪花仕女图》 周昉 纵46厘米,横18厘米。画面描绘 的是五个宫廷贵妇在庭院中游乐的场面。全卷分为四段:采花、看花、漫步和戏犬。
《虢国夫人游春图》 张萱 这件作品描绘了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二姐虢国夫人极其眷从们,骑马郊游的行列。整幅画不画背景,华丽的骏马,人物鲜艳明快的服装,使整个队伍如花团锦簇。
《捣练图》张萱 描绘贵族妇女捣练、熨练、缝制的情景。
《内人双陆图》》 韩滉 这是一幅两人对弈、两人观棋图。人物疏松而紧凑。(内人即宫中之人,双陆指在唐代非常盛行的一种棋类活动。)思考与讨论:
(1)唐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2)你从唐代的绘画作品中看到了哪些信息?
(3)唐代社会崇尚什么样的审美观念?
3.西方绘画
《中世纪教堂绘画》
《西斯廷圣母》拉斐尔(意大利)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意大利)
《阿尔诺非尼夫妇像》杨·凡·埃克(尼德兰)
《冬猎》博鲁盖尔(尼德兰)
思考与讨论
1、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哪些信息?
2、在绘画技巧上比起中世纪绘画有哪些突破?
3、这些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审美理想?
4.建筑与文化 :从建筑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区别。
《龙泉寺》佛教是沿着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化。佛教建筑散发着一种现实的、人本的气息。温婉馥郁的庭院,平易近人的体量,更多显现出安详与平和的气氛。
《布达拉宫》藏传佛教建筑,高117米,长360余米,历时50年建成。以雄伟、辉煌、壮丽、粗犷震撼人心。
《白云观》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更是对佛寺的模仿。以砖木结构为主,建于山林之中,体现了与自然融合的哲学思想。坐落于北京西便门外的“白云观”,不仅是北京最大的道观,而且还是我国古代北方道教的中心,有“全真第一丛林”之称。
《圣保罗天主教堂》教堂建于城市,采用的是石料和水泥,并沿用了古希腊的立柱和罗马穹窿顶,高耸的尖顶将人的意识导入“天国”。出人意料的体形。动荡不安的气氛是它的基调。
《万神庙》它的顶盖是一个直径四十多米的巨大穹窿顶。在穹窿顶中央,开有一个直径八米多的圆孔,一束强烈的阳光从中直射而下,辉映着神殿的每一个部位。古罗马人认为:这是人与天上交流的通道,充满神秘而神圣的感觉。
《伊斯法罕大清真寺》伊斯兰建筑:以数字和审美感觉为依据,发展了以抽象图案为基础的建筑装饰装饰艺术。色彩华丽,清秀明朗。
思考与讨论:
1、这些建筑是哪个国家的?说一说它们不同的建筑风格。
2、这些建筑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与思想?强调了什么精神?
3、试分析几件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
4.服饰文化:服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郭沫若曾说:衣裳是文化的象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晚清女装:中式、布料、缠足,反映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影响。
民国女装:西式、小皮夹、皮毛质,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已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女性在一定程度上从家庭走向社会。
三十年代:剪发盛行,发式多变,中西兼容。旗袍更是进入盛时,成为中国女装的代表。
现代女装:短裤、质料多样、运动鞋、贝蕾帽、长发、现代自行车、现代建筑与环境,反映出现代中国女性已日趋开放,时尚而充满活力,女性在社会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课后总结:
通过学习,大家是不是了解了”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句话的含义,在人类没有创造文字之前,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就是通过一些造型实物,比如:雕塑,绘画,工艺品等,即便是有了文字之后呢,我们仍然需要通过造型实物来给与直观的印证,所以,一件美术作品不仅具有美学价值和实用性,它的造型和形象因素同时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地域,一段时期社会的文化及诸多方面。
(设计意图):
告诉学生美术与人类文化的传承关系,使学生善于观察,并且体会不同的造型实物能够表现不同的文化特征,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联系多学科的思考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欣赏习惯和发现各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
思考与讨论:
1、你从服装的演变中看到什么?
【八年级上生命教育教案】推荐阅读:
八年级生命安全教案11-02
安全让生命之花常开 安全教案八年级五班09-19
四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07-04
八年级生命与健康常识06-24
三年级下册生命教案08-11
三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07-15
生命与健康常识五年级下册教案07-15
四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08-30
人教二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最新版教案(全册)07-19
六上生命与健康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