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

2024-09-18

农业资源(共8篇)

1.农业资源 篇一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渔业、环保等部门或单位从事渔业资源管理及利用、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应用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渔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渔业环境保护、渔业生态、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渔业资源调查与规划、渔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渔业环境监测与评价、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渔业资源和环境进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渔业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渔业环境监测保护、生态渔业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渔业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化学及仪器分析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5、具备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6、熟悉渔业资源管理与利用、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能力,具有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生物学、渔业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

四、主要课程

普通动物学、水生生物学、鱼类学、环境微生物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水产资源增养殖学、渔政管理学、普通生态学、环境学、水环境化学、水域环境

监测与评价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德育与社会实践、专业教学实习、渔业管理与渔业环境监测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安排近30周。

主要专业实验有生物形态和分类鉴定、环境微生物及环境化学因子测定技能等方面实验。

六、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

2.农业资源 篇二

关键词:资源阈值,生产能力安全,自给率,农业,中国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基础是资源,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基本资源供给,关系到国家食物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安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非农化转移加速推进,加上近年全球生物能源迅猛发展,都形成对农业资源空间的强劲争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资源环境整体约束,资源保障问题已成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领域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战略性和瓶颈制约问题,开展基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资源阈值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主要涵义

1.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与构成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许多研究者开展了有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研究,其中大部分主要关注于粮食生产能力。这些研究工作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国务院研究室和农业部课题组的《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为代表[1],基本关注点是为了在未来特定时段实现所需要的农业产出,对各类农业生产力要素投入需求做出预测,主要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综合指数等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另一类以陈百明等人的《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能力》为代表[2],其基本关注点是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主要采用AEZ等方法对自然资源的农业生产潜力进行估算。虽然两者的目的和方法不同,但关于农业生产能力的概念相似,均源自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中“农业生产力”的概念,与其他产业广泛使用的“生产能力”的概念有很大差异,有些研究者直接采用了“农业综合生产力”而不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随着“藏粮于地”目标的确立,一些研究者对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也有所变化,强调综合生产能力是一种长期固定投资行为结果[3,4],这种认识已逐步接近通用的“生产能力”定义。

本文认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是年度的实际产出,而是代表一种稳定的产出能力;综合生产能力是长期投资的结果,而不是由年度各种投入决定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在满足各项所需年度投入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的实际能力。由此,本文对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定义是:一定时期内,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在正常年景,在一定的、合理的组织和技术条件下,能够生产一定种类农产品的数量。

根据上述定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以下特征:①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能力;②是在该时期内能够持续、稳定地作用于农业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的能力;③应是在正常年景的能力,而非出现频率较低的丰收年或歉收年;④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的能力。同时,农业技术水平不是预先设计确定的,只能对特定时期不同地区的平均技术水平进行合理的估算;⑤是在正常、合理的生产组织条件下的能力,如能够满足可持续性的复种方式和休闲制度;⑥能力大小以生产一定种类的农产品数量来表示,各种类农产品之间的比例不是恒定的,需根据不同时期需求和资源状况统筹确定。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根据对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内涵的认识,可以用图1表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构成。图中点划线内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部分,虚线内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成中的“资源组分”,其中农用土地包括耕地、园地、可放牧地、可养殖水域,农业水资源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养殖业用水,天然农业生物包括农业利用的各类天然草地群落和野生水生生物种群;点划线内同时还存在可纳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范畴的“准资源组分”,其中多年生农业生物包括种植业中的木本粮油、果、桑、茶等和养殖业中的以奶、毛、绒等为产品的畜群,农业设施包括水利设施、棚室、圈舍,农业装备包括用于排灌、耕作、收获、养殖、捕捞等农业生产作业的动力设备和机具,此外,科技支撑和供种能力虽然不是单纯的固定资产,但其整个体系的形成需要一定时期的投资和建设,也是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稳定地起作用的,可以部分归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组分。

1.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概念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就是指该能力能满足我国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是针对全国的,对基本农产品的需求也是整个国家的需求,主要包括食物供给、提供工业原材料(以纺织纤维原料为主)和提供外贸出口产品。国家农产品需求的满足是由国内供给和国际市场供给共同完成的,而国内供给的基础就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图2)。

2 农业资源阈值测度方法

2.1 农业资源阈值的概念

“阈值”是指某系统或物质状态发生剧烈改变的那一个点或区间。19世纪以来,随着生态实验和观测手段的改进,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现象和本质有了更多的认识,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自组织能力和非线性特征等越来越受到生态学家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Robert将阈值概念引入生态学研究,指出生态系统的特性、功能等具有多个稳定态,稳定态之间存在“阈值和断点(thresholds and breakpoints)”,这就是最初生态阈值的概念。此后30多年里,生态阈值作为资源保护及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基础,不断受到生态学和经济学界的关注,其概念、研究方法及实践应用也在不断完善之中。“阈值”在农业资源安全领域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陈百明(2002)曾在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到过这个词汇[5],但并未对其概念进行阐述,类似的“临界值”、“警戒值”提法出现比较多。

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生产投入要素,本身并没有安全阈值的特性,评价安全与否的标准是其对产出品的保障能力。因此,本文将农业资源阈值定义为:保障一定时期内特定安全水平的国家农产品供给的资源量,又称农业资源安全阈值。

2.2 农产品生产能力安全需求的确定方法

农产品生产能力安全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总需求量与自给率两个基础参数。

2.2.1 农产品总需求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形势也在不断变化。利用消费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主要农产品需求历史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全面小康目标,总人口、城市化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变化,消费习惯和消费现状等因素,在采用时序模型分别预测人均消费量和总人口的基础上,测算未来全国主要农产品总需求量。

2.2.2 农产品自给率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基本农产品需求的满足无疑要以国内供给为主。但同时我国的人地关系十分紧张,农业资源相对短缺,耕地、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均属世界较低水平,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缺乏比较优势。因此,充分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来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农产品需求是十分必要的,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下也是可行的。

(1)粮食自给率。在目前的环境下,过去重点考虑的禁运风险和外汇支付能力问题都已明显改善,但对国际粮食贸易市场的供给能力却不能过分乐观。国内方面,受港口、内河及陆上紧张、有限的运力制约,粮食年进口规模难以超过5000万t。同时,考虑到我国粮食生产的灾害损失率通常在5%~10%,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正常年份的粮食自给率应保持在90%~95%;在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时,可以降低到85%,并可相应减少动物性食品生产。

(2)棉花自给率。我国棉花生产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种植面积扩展的余地不大,考虑到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较高的外贸依存度,棉花自给率可以保持在50%~70%的相对低水平上。

(3)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在我国不同种类油料的适种区十分广泛,品质、产量的提高还有很大的空间,随着油料生产能力的恢复和改善,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不可能长期保持在目前的低水平。综合考虑需求和生产,自给率可恢复到50%~70%是有可能的。

(4)食糖自给率。由于生产水平、比较效益等因素,我国甜菜种植面积有继续减少的趋势,甘蔗种植区域土地供给增加非常有限。从长期来看,糖料生产的发展将赶不上消费量的增长,必须靠增加进口弥补,国际市场食糖贸易量相对稳定,适度扩大进口不会对国内食糖产业造成很大冲击。综合考虑供需两方面因素,我国食糖自给率中远期确定在70%~85%比较合适。

2.2.3 农产品生产能力需求量

由于养殖产品生产能力需求最终可转换为饲料粮需求量,因此本研究主要测算粮食和经作(棉花、油料和糖料)两类农产品生产能力需求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i为第i种农产品的生产能力需求量,k为第i种农产品的自给率,Ci为第i种农产品的总消费需求量,i表示粮食、棉花、油料和糖料四种农产品。

2.3 基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资源阈值模型与资源保障评测方法

测算资源阈值是评估资源保障水平的基础。现将耕地和灌溉用水的资源阈值模型与资源保障评测标准分述如下:

2.3.1 耕地资源

(1)耕地资源需求量模型。耕地资源需求量主要受农产品生产能力安全需求量、农作物单产水平和复种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作物耕地资源需求量模型:

式中:DL为耕地资源安全需求量,γ为选定农产品播种面积之和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K为全国农业生产复种指数(%),Qi为农产品i的生产能力需求量,Yi为农产品i的单产。

(2)耕地资源保有量。根据耕地数量变动趋势和耕地质量变化趋势,预测确定未来目标时段的耕地资源供给量,用SL表示。

(3)耕地资源安全阈值及评价。根据前文对各种农产品自给率的分析,设定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高、中、低保障三组自给率组合(表1)。

(单位:%)

设:DL1为自给率组合为Ⅰ时的耕地资源需求量,DL2为自给率组合为Ⅱ时的耕地资源需求量,DL3为自给率组合为Ⅲ时的耕地资源需求量,SL为耕地资源保有量。本文认为,如果我国粮食、油料、棉花和糖料的自给率低于自给率组合Ⅱ中的值,将很难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稳定的保障,因此,根据前文中给出的农业资源阈值的概念,确定DL2为我国耕地资源安全阈值。

根据耕地需求量与保有量的关系,设定如下耕地资源安全程度的评价标准:

DL1≤SL,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求的耕地资源高保障;

DL2≤SL

DL3≤SL

SL

2.3.2 农业水资源

农业用水,特别是灌溉用水的数量及保证率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6,7]。据此,本文通过测算灌溉水资源阈值,供需预测评估农业水资源供给的安全保障程度。

(1)农业水资源需求量模型:

式中:Dw为农业水资源安全需求量,α为粮食生产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的比例,Dwf为粮食灌溉需水量,Qf为粮食生产能力安全需求量,β为灌溉地粮食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Ef为粮食水分生产效率。

(2)农业水资源供给量预测。根据对水量、水质变动趋势及用水结构的变化趋势,预测确定目标时段平水年农业水资源供给量SW。

(3)农业水资源安全阈值及评价。设:Dw1为粮食自给率组合为95%时的农业水资源需求量,Dw2为粮食自给率组合为90%时的农业水资源需求量,Dw3为粮食自给率组合为85%时的农业水资源需求量,Sw为农业水资源供给量。根据前文中给出的农业资源阈值的概念,确定Dw2为我国耕地资源安全阈值。

根据农业水资源需求量与供给量的关系,设定如下农业水资源资源安全程度的评价标准:

DW1≤SW,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求的水资源高保障;

DW2≤SW

DW3≤SW

SW

3 农业资源安全阈值测算结果

未来20~30年,我国农业水土资源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资源供给压力呈扩大势头。

3.1 主要农产品安全需求量

利用1990~2005年消费统计数据,采用时序模型进行主要农产品人均消费量预测,结合总人口预测值(2020年14.24亿人和2030年14.46亿人),得到2020年和2030年主要农产品总需求量。然后再加入农产品自给率因子,测算出2020年、2030年,全国粮食安全需求量分别为5.14~5.42亿t和5.51~5.82亿t,油料安全需求量分别为0.56亿t和0.72亿t,糖料安全需求量分别为0.93亿t和1.10亿t,棉花安全需求量分别为0.10亿t和0.13亿t(表2)。

3.2 耕地资源阈值

综合考虑复种指数、耕地资源利用结构、农作物单产、农产品自给率和自然灾害影响等因素,测算了4种农产品自给率3种组合情景下的耕地资源需求量,同时预测了同期耕地供给量(表3)。将中等安全保障水平的耕地需求量确定为耕地资源阈值,2020年我国耕地资源安全阈值为12363.3万hm2,耕地资源供给保障率有95%,大约存在5%的供需缺口;2030年我国耕地资源安全阈值为12796.2万hm2,耕地资源供给保障率仅有89%,大约存在10%的供需缺口。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求的耕地资源保障水平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DL3≤SL

3.3 水资源阈值

在预测正常年景种植业生产能力对灌溉面积需求、不同预期投入下的节水效果的基础上,分别测算不同粮食自给率水平的农业灌溉用水需求量,同时还预测了同期平水年的灌溉水供给量(表4)。2020年我国农业灌溉水资源安全阈值为3417亿m3,供给保障率仅有93%,,大约存在7%的灌溉水供需缺口;2030年我国农业灌溉水资源安全阈值为3242亿m3,供给保障率有97%,大约存在3%的灌溉水供需缺口。

2020年我国农业灌溉供水量已突破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水资源阈值,甚至在粮食自给率85%时的农业水资源量还有46亿m3的缺口,说明即使在各种条件都比较有利的情况下,农业灌溉用水仍不能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到2030年,农业水资源的紧缺状况相对于2020年有所缓解,虽然农业灌溉供水量就保障90%粮食自给率时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有103亿m3的缺口,但可以勉强支撑粮食自给率85%时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 主要结论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在正常年景,在一定的、合理的组织和技术条件下,能够生产一定种类农产品的数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是年度的实际产出,而是代表一种稳定的产出能力;综合生产能力是长期投资的结果,而不是由年度各种投入决定的。另一方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是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才能实现的生产潜力,而是在满足各项所需年度投入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的实际能力。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是指该能力能满足我国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是针对全国的,对基本农产品的需求也是整个国家的需求。资源组分和准资源组分共同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在资源组分方面,主要取决于各资源组分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对资源衰减的控制能力。在准资源组分方面,主要取决于对农业设施、装备等基础建设及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投入意向。

(3)国家农产品需求的满足是由国内和国际市场供给共同完成的,而国内供给的基础就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国对基本农产品需求的满足要以国内供给为主,并充分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

(4)根据我国的资源状况,未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在正常年型保持在90%~95%的水平是一个较合理的选择。根据全面小康发展目标,综合考虑人口、城市化、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习惯等因素,2020年和2030年全国粮食安全需求量分别为5.14~5.42亿t和5.51~5.82亿t。

(5)2020年保障特定中等安全保障水平的国家农产品供给的耕地和灌溉水资源阈值分别为12363.3万hm2和3417亿m3;2030年保障特定中等安全保障水平的国家农产品供给的耕地和灌溉水资源阈值分别为12796.2万hm2和3242亿m3。应以水土资源阈值为底线,研究制定国家农业资源安全战略,加快构建基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全的基本资源保障体系,确保我国基本农产品供给。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和农业部.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2]陈百明.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能力[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3]吕向东,王济民,吕新业.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5(增刊):27-33.

[4]马恒运.关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观察,1995(5):50-53.

[5]陈百明.未来中国的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食物保障[J].地理研究,2002.21(3):294-303.

[6]熊健.我国耕地水灌溉与粮食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3):78-80.

3.农业资源 篇三

摘 要 农业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领域。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环境,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基于此,主要对耕地、自然气候、科技进步及农用资源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 农业经济;增长;自然资源;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0-02

工业生产可以说是一个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同样的,农业生产亦是如此。它是人类辛勤劳动和生产的过程,又受到来自多方面的限制和支配,比如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水平、社会制度、自然条件及社会生产方式等多个方面。另外,农业资源又对农业生产产出和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相比世界领先水平,我国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和经营方式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农业资源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研究农业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农业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意义。

1 农业经济增长的概念

对于什么是“经济增长”,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最普遍的观点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长期保持产品或者劳务持续增长的势头。著名经济学家库兹尼茨认为,在国家层面,“经济增长”可以阐述为可以给本国居民提供足够经济产品,且使其种类日益丰富的能力不断提高。而这种不断增长的供给能力又是以先进技术、经济制度和不断提高的思想意识为保障的。

2 耕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土地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增长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它是一切劳动和生产的基地,对农作物生长而言,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另外,它又供给和调节水、肥、气、热等许多因素。因此,土地是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我国耕地与水资源分布不均、可用耕地面积少、土地平均质量较差,总体产出水平低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几点重要因素。在我国,山地、高原及丘陵的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66%,而优质耕地像平原、盆地等面积仅占34%左右。水资源充裕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耕地面积只有全国总耕地的38%,水资源总量却是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以上。与此相反的情形是,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作为全国主要的耕地区,而耕地面积占了全国62%左右,而水资源总量却只有不到20%的量。另外,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年有大量耕地逐步被安排退耕,被建设成工业园、居民楼或其他建筑。以上情况表明我国耕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质量整体水平差,生产能力低下等问题对农业生产有着严重的制约作用,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3 物质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这里的物质是为进行农业生产而需投入的类似农药、种子、化肥、地膜及生产所需机器等各种生产资料。显然,这些农资产品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好的农资产品的使用对农产品增收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这些物质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人类最初进行农耕的时期,农业耕作是人们在土地上借助最简单的劳动工具进行的,此时,农业生产的过程是一种最原始的耕作,农业劳作工具非常简单。土地的优质与否及物质资本的投入多少是决定了农业产出的主要因素。农业产出的增长依赖于各种生产资料投入量的增加以及生产资料能否得到有效利用,物质投入得到有效保证将会促进农业经济实现不断增长。

4 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科技进步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从传统的严重浪费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到社会大力倡导的集约式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生产过程浪费减少从而减少一部分投资,因此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净产出。科技还可提高生产活动中各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可实现各生产要素组合效益的最大化。仅仅依靠劳动力或者增加物质资料的投入来提高产出以至于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是很难的,那都是些低水平的、重复的生产过程。要想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改革就必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以前,产业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只依赖于劳动力的增加和资本的累积,但现代社会,科技创新和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可减少成本投入,从而农业经济得到迅猛增长。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劳动力相对缺乏,但是,通过科技创新和进步可实现巨大的经济增长。只有不断提高劳动力的投入质量和数量、提高各类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促使农业生产活动向投入产出比更高的方式转变,才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并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

增长。

5 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气候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至今农业生产过程仍然避免不了要受到气候变化或天气情况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众多因素中,自然天气状况和气候条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另外,自然灾害的出现或增加也会导致农作物的减产,而且有时,一些性质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出现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毁灭性后果,也有时有些自然灾害在出现一定次数以后,再继续出现也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也就是说其负边际生产率是不断递增的。在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出现或增加而导致灾难性后果的情况屡见不鲜。1985-1992年,我国有超过1/3的农作物因自然灾害而导致减产或受到其他影响,灾区面积达4 447.9万hm2。从而导致每年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粮食损失达3 802.41万t,约占粮食总产量的1/10。

3 结语

对耕地、物质投入、科技水平及自然灾害状况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得到以下结论。

(1)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分布不合理,且耕地面积呈现不断递减的趋势。要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就要对耕地进行一定的保护,扩大耕种面积,增加耕地的产出率。

(2)农业经济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各生产要素的投入,其中农资产品的投入是最基础的。加大农资产品的投入,选择更优质、更高效、科技含量更高的农资产品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现代社会,科技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不断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力量才能保证农业经济的增长。

(4)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甚至有些时候是毁灭性的。我国遭遇自然灾害频繁,因此,提高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农业基本建设至关重要。

4.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评估 篇四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评估

从技术创新的层次、技术由先进到适用的过程、技术与国情、区情的.兼容等方面确立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评估的原则.从物流分析、价值流分析、扩散的区域环境界定、制度分析等几个层次对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展开评估,以此确定该技术的扩散区域、应用前景,为进一步制定技术政策提供依据.

作 者:陈尔东 陶陶 唐华俊 尹昌斌 Tan Huajung Yin Changbin Chen Erdong Tao Tao 作者单位:北京,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邮政编码:100081刊 名: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M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GN年,卷(期):20(3)分类号:F3关键词:农业资源 高效利用 技术评估

5.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简历 篇五

Current residence: Hainan National: Han

Domicile: Guangxi, height and weight: 161 cm 55 kg

Marital Status: Single Age: 26 years old

Job search intention and work experience

Talent type: general job

Position: Quality Management / Test Manager (QA / QC Manager): management, the quality of examiner / tester: control and so on goods, agriculture, forestry, fishery, animal husbandry categories: technicians, production management, etc.

Work Experience: 3 Title: No Title

Job type: Full-time arrived to date: at any time

Monthly requirements: Negotiable hope that the working area: Hainan, Hainan and Guangxi

Work experience: from May 2003 to October , Sanya assistant director of Solid Waste Treatment Plant, Technical Director

From October 2004 to December Green Resources Biotechnology Co., Ltd. Hainan production deputy manager of the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From December 2005 to July 2006 Hainan agricultural fertilizers Limited Fengbao quality, deputy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background

Graduate institutions: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date: 2003-06-01

Specialties: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soil and fertilizer direction) Second Profess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aining experience: 1 September, to June 2003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by the degree

Language ability

Foreign Language: English General

Mandarin level: the level of good Cantonese: proficient

The ability to work and other expertise

Professional skills ☆

Agriculture: familiar with the principles of plant nutrition, nutrition formula, soil chemistry, principles of cultivation, fertilizers, such as learning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Mastered the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analysis test laboratory skills;

Familiar with the plant tissue culture in vitro;

Familiar with the agricultural market conditions, understanding and mode of agricultural marketing channels.

Cultivation of green vegetables are rich experience in cultivation.

On bananas, watermelon, cucumber, such as the cultivation of rich experienc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nd related knowledg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stered the basic skills test -----

Water Body: COD/BOD/TP/NH3-N/PH/DO ...;

Atmosphere: nitrogen oxides, SO2, PM10 ...;

Of indo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has gain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Photocatalyst technology, UV technology, the chemical treatment technology)

☆ long loving:

Hobbies: sports (such as badminton, table tennis), playing chess, reading books;

Soli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alytical decision-making, management capacity and ability to accept new things;

Good at analysis and dialectical thinking, a strong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capacity;

Detailed personal autobiography

I was born in peasant family, born on the nature of the working people have ----- kind, honest. Earnestly asked their parents, let me do, hard life; a good school education, let me put 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skilled expertise to do a good everything; honest, down-to-earth character, let me in work with the leadership of my colleagues were living together harmoniously, very good all the tasks completed.

I look forward to: there is a suitable platform, with all my enthusiasm and wisdom to open up the full, hard work.

6.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毕业论文 篇六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学 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年 级:专 业: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摘 要

本论文以构建以人为本、和谐校园为研究背景,以黑龙江大学校园为研究地点,通过对校园内植物的调查与鉴定,形成黑龙江大学校园木本植物名录,分析校园生物多样性。黑大校园内共有木本植物,……。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木本植物;校园建设;黑龙江大学

I

Abstract

Whether the biodiversity is abundant will indirectly show the well or not of campus forestation.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campus and value humanist, the plants within the campus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and identified.……

Key words biodiversity;xerophytes;campus construction;Heilongjiang University

II

目 录

摘 要..................................................................Ⅰ Abstract................................................................Ⅱ

第一章 前 言............................................................4 1.1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趋势............................................4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5 2.1 供试材料..........................................................5 2.2 实验方法..........................................................5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对作物化感作用的分析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2.3.2 对作物病原真菌化感作用的分析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几种提取液对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错误!未定义书签。3.2 几种提取液对幼苗生长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几种提取液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3.2.2 几种提取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3.3 几种提取液对作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 讨 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不同浓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4.2几种提取液对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结 论...................................................................6 参考文献.................................................................7 附 录...................................................................8 致 谢...................................................................8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第一章 前言

化感物质在认识和评价植物化感作用中占据中心位置。在众多研究中,野生及嫁接茄对茄子黄萎病菌及茄子植株生长均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1]。……

1.1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趋势

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1.1.1 化感物质的分类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通过……,推测其化学结构并用已知标准样品来鉴定所得结果,……,最后根据测定的结构用已知的标样或合成的标样来鉴定结果[4]。……

1.1.1.1 化感物质的分类

图1-1 几种提取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区域概况及试验设计

……

2.2试验方法

2.2.1土壤样品的采集

……

2.2.2土壤样品的处理方法

……

2.2.3测定项目及方法

2.2.3.1土壤转化酶活性的测定 ……

表2-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性状 SOM1.7(梨树)

有机质(g.kg-1)全氮

(g.kg-1)全磷

(g.kg-1)碱解氮(mg.kg-1)有效磷(mg.kg-1)pH 容重

(g.cm-3)

16.6 0.79 0.64 97.39 64.10 6.63 1.50

SOM3(德惠)32.0 1.68 0.84 120.75 26.29 5.95 1.25

SOM5(海伦)50.6 2.55 1.6 218.00 57.8 6.1 0.95

SOM6(嫩江)58.8 2.86 1.93 338.74 58.34 5.42 1.03

SOM11(北安)109.8 4.87 2.43 366.72 57.15 6.34 0.85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结 论

本试验通过……,得出以下结论: ……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

[1] 黄高宝,柴强,黄鹏.影响植物化感作用因素总结[J].草业学报.2005,14(2):16-22.[2]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51-154.

[3] 张凤丽.茄子连作障碍中的化感作用及嫁接调控[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5.

[4] Badiane N et al.Use of soil enzyme activities to monitor soil quality in natural and improved fallows in semi—aridtropical regions [J].Appl Soil Ecol.2001, 18:229-238.[5] G Schroth and F L Sinclair.Trees.Corps and Soil Fertility [M].CAB international,2003:77-91.……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附录1

空一行书写附录内容,附录内容文字字体字号参照正文要求。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7.农业资源 篇七

塔吉克斯坦位于中亚东南部,土地面积较少,约为1 426万公顷,且境内多山,半数地区在海拔3 000米以上,高山峻岭占国土面积的93%,被称为“高山之国”。 土地资源较少造成农业用地面积供给受到约束,进而导致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受到限制,并保持在85万公顷左右。塔吉克斯坦水资源相当丰富,水资源储量居世界第八位,占中亚地区水资源储量的一半。但其人口增长较快,其中2011年总人口相比2000年就增长了25%,而农村人口的比重保持在73%以上。还有其农业机械设备陈旧落后、毁损严重,化肥及农药供给严重依赖进口,农业建设主要依靠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援助。农业人均资源量较少,农业资源较为紧张,农业资源的短缺越发成为制约其经济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改变农村农业发展落后的现状,塔吉克斯坦1995年开始土地私有化改革和经济政策调整,农村农作物种植已形成棉花、粮食、水果及马铃薯等多种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业企业由国有性质为主转变为以私营企业(农场)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农业组织形式。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使与其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与以往相比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变化。

独立后的农村与农业经济政策的调整为新时期的农业资源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为了实现新时期下的可持续利用,很有必要以新的视角和思路、科学的方法与现代化的技术,从其农业资源实际情况出发,对农业资源利用进行客观现实的评价。

1 农业资源利用评价原则、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本文研究运用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从不同角度对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的利用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推断出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启示。

1.1 评价原则

1.1.1 综合评价原则

本文研究是对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构建综合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而不是对某一项农业资源进行个别评价。

1.1.2 “三效”同步评价原则

“三效”同步评价原则是指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资源利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农业生态环境维护与农业资源利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等三种效益的同步评价[1]。

1.1.3 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同步评价原则

方法是对制约农业资源利用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同步评价。农业资源评价能反映一定的时间特征,又反映一定系统与普遍性的理念,要求研究者从生态—社会—经济环境的复合耦合系统中对农业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整体思考[2,3]。

1.2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首先是确定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指标选择思路与方法;搜集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相关的指标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信息库。

其次是根据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与主要存在问题、再开发潜力,分析其农业资源变化趋势及可持续利用路径,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等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指标层体系。

最后是采用理论分析法对具体指标内容进行分析,选择包含信息量最大的指标,去除重叠相关指标和聚类分析法建立目标层各类指标群。

2 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利用评价

2.1 农业资源利用综合评价过程

2.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根据指标构建的系统性、可操作性、标准性等原则,并结合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特征和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可获得性、针对性及可行性等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1.2 指标体系构建

参考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相关的文献[4,5,6,7],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土地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等多个指标体系,结合塔吉克斯坦农业农村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等相关因素,根据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步骤,构建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1.3 评价方法

通过分析塔吉克斯坦农村农业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利用状况、农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选择极差法来确定其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运用线性综合法测算农业资源利用可持续性。

1)评价模型。

经过模型的筛选,采用极差法+线性综合法组合的方法对塔吉克国家农业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其中极差法用于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线性综合法用于测算塔吉克国家各农业资源利用可持续性指数以判断“持续性”情况。

2)极差法测算指标权重。

第一步,采用μij=dijΜi对正向指标进行规范化,采用μij=1+miΜi-dijΜji对逆向指标进行规范化。其中μij为规范化后指标值,dij为指标原始值,mi为第i个指标最小值,Mi为第i个指标最大值,i为指标个数,j为评价年份。

第二步,采用ωj=rjk=1mrk测算指标权重。

其中,

rj=maxi,k=1,2,,nik{|μij-μkj|},j=1,2,,m

3)线性综合法测算可持续性。

第一步,采用Ρj/=i=1nwiμij测算各年份利用水平值。

第二步,采用Pj=(Pj-P0)/P0测算当年农业资源利用可持续性值,其中P0为基准年的农业资源利用水平。

2.1.4 评价标准

本文研究以2000年为评价基准年,根据评价模型计算2001-2011年度的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持续利用水平的综合指数(P),并参照相关文献[8]给出的评价标准,根据P的数值来判断塔吉克斯坦2001-2011年农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状况。

注:P21=生态要素综合指数;P22=经济要素综合指数;P23=社会要素综合指数。

注:P31=土地资源综合指数;P32=水资源综合指数;P33=生物资源综合指数。

2.2 实证研究

利用上述评价模型,对塔吉克斯坦2001-2011年农业资源的相关数据进行运算,可以得出评价结果。(见表5)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得到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趋势图(见图1)。

1)根据评价标准Ⅰ,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P在2001-2011年是可持续的。原因是塔吉克斯坦目前仍是农业国家,工业化进程较慢,并且工业产业以采矿业和铝矿进口加工业为主,其对环境破坏较少、对农业资源的侵占有限;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农业用水资源储量丰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境工作即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又减轻了农业资源承载负荷;还有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对其农村农业领域的投资或技术援助使得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够实现。

2)根据评价标准Ⅱ,塔吉克斯坦2001-2011年生态要素保持可持续水平,归因于农业用水资源丰富、农田水利设施逐步得到改善、耕地面积稳定、森林面积的增加及资源环境维持较好;经济要素在2001-2005年及2009年和2011年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仅2006-2008年及2010年为可持续状态。原因是农业科技水平较落后,农作物产量较低和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较弱,还有财政对农业领域投资较少,未能有效促进农业产值增加;社会要素在2001年为不可持续状态,而在2002-2011年为可持续状态。原因是国际组织及外国政府对塔吉克斯坦农业发展的资金与技术援助推动了其农业改革,改善了农村环境;其次,塔吉克斯坦政府近些年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降低贫困率;最后,塔吉克斯坦每年收到大量的境外劳动移民汇款,其已成为影响塔吉克斯坦经济和改善百姓生活的重要因素。

3)根据评价标准Ⅲ,土地资源利用除2001年外,2002-2011年为不可持续状态。原因是在耕地资源供给增加受约束下,人口的较快增加导致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利用在2001-2011年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原因也是人口较快增加导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断下降,且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资源未实现科学高效利用;生物资源在2001-2011年呈现可持续状态,原因是森林面积保持稳定且植树造林面积得到增加。

2.3 研究结论

本文在整理分析塔吉克斯坦统计委员会提供的统计数据基础上和搜集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经济商务参赞处提供的相关资料并分析,运用线性综合法测算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1)塔吉克斯坦农业用地资源属于“绝对贫困”,其利用状况对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起着决定作用,且农业用地资源利用状况越好越有利于农业资源利用保持稳定的可持续状态。

2)塔吉克斯坦水资源从利用效用上属于“相对富裕”,其低效高耗的使用状况严重威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稳定程度。

3)塔吉克斯坦现阶段农业生产活动仍属于低效高耗方式,并未高效使用水、土、电等农业资源,农业产值较低,农业资源的产出效益较低。

4)塔吉克斯坦现阶段的农村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资金及技术援助和大量的移民汇款来推动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塔吉克斯坦农村农业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技术落后、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及农业资金短缺;同时其又得到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大量资金及技术援助,帮助发展农村农业;并且有近1/7的劳动力出国务工,每年汇回大量外汇,约占GDP的50%。如2013年1-4月,国际组织及外国政府对塔吉克斯坦农业领域援助,表6所示: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还有塔吉克斯坦2013年1季度劳动移民汇款已达5.81亿美元,仍保持大量出国劳务移民;接受来自37个国家的援助,其中面粉2 494.9吨、植物油293.6吨等。由于农业生产力仍维持在自然状态下,农作物产量低,导致粮食等农产品需求对外依存度高,进口比例可达50%。据此,当前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仍是处于外部帮助下的低的农业发展水平下的自然可持续。但随着外部援助作用的逐步发挥,其农业发展将由自然可持续过渡到农业技术推动下的可持续。

3塔吉克斯坦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启示

3.1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建立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

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应逐步由低效高耗的粗放型方式向高效低耗的集约型利用方式转变,建立一个以提高农业资源承载力和资源利用率、积极拓展农业资源利用的新领域、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农业生产体系[9]。塔吉克斯坦土地私有化改革造成土地的细分化和小规模经营,给农业的现代化经营带来困难;水资源丰富,但其利用方式未实现节约高效,造成水资源的不科学使用。因此,土地资源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利用及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实现农业科学生产,提高农业资源承载力,可以保障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长期性。

3.2 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

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对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能力影响极大,因此应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措施,以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提升。应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资金及技术)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低耗高效农作物生产技术的研究及普及推广,利用农业科学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 有效控制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超载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很大制约作用,较快的人口增长所增加的资源消耗会超出农业资源的负荷,从而不利于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塔吉克斯坦人口压力主要在农村,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73%左右,因此在确保合理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同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国工作,以缓解农村人口就业压力,减轻农业资源承载负荷。

3.4 大力培养科技农民

农民是农业资源利用的主体,农业资源实现高效利用的动力还来自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而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在于教育和培训[8]。农村农业的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推动,归根结底要依靠掌握科学知识的农民即科技农民对农业资源实施活劳动,通过高效的农业生产活动来创造更多农业产品。农业活动只有依靠科技才能促成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建立并完善政府及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民专业技术培训机制,大力培养科技农民,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齐凤军,况明生,单楠.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差异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107-111.

[2]程叶青.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模型[J].辽宁农业科学,2004(2):7-9.

[3]谢高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模型与决策支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刘军.湖南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5-70.

[5]周小萍,陈百明,周常萍.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及其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1):85-90.

[6]郑祖婷,魏厦.农业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基于河北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12(8):90-91.

[7]罗凤金,许鹏,程慧.大城市承载力研究[J].调研世界,2012(4):53-57.

[8]刘军.湖南省农业资源利用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6):96-102.

8.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分析 篇八

关键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生产;资源浪费;再生资源

人类是要依附在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才能生存的,因此人类在生活中的每一举动都会直

接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农业生产也是同样的问题,只有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加强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才能使农业资源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一、影响农业资源利用的因素分析

(一)农业资源浪费。目前我国的农业在生产时没有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造成了水源、土地资源等大量的浪费。比如现在比较关注的农作物焚烧问题,在农作物收割之后,农民在留足保证日常生活的劈材之后,对于多余的农作物秸秆就会采用就地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对大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其实农作用的秸秆有很多的作用,玉米秸秆可以加工成为饲料及有机肥料:稻草可以加工编制工艺品、培养蘑菇、和其他作物混合做成饲料等等。

(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污染。现在的农村都会利用化肥和农药来提高农作用的產量,而这些物品的使用会渗透到土地和水源之中,对其造成污染。有数据表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只有20%左右会被农作物吸收,将近一半的量渗入到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自净功能缺失,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水源受到污染,对人身体造成伤害,有关调查显示每年约有千万人死于水源污染。

(三)影响生物多元化,生态平衡失调。随着人类发展,人口的增加直接造成土地耕地面积越来越大,而这些耕地面积都是毁林垦荒得来的。大量生态植被遭到破坏,导致很多原来在林中的动植物没有了栖息之地,当地的生物多样化受到破坏,直接影响了生态的平衡,打乱了生态系统的内部运作。生态系统受到影响,最终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胁。

二、农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和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现在农业生产时存在资源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必须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农业生产进行强制性的控制和规范。通过法律手段来达到让农民采用绿色生产模式的目标,让环境得到保护,资源持续发展。

(二)改变目前的农业生产模式。只有改变目前的农业生产模式才能让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发展。而法律手段只能减少农民对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想要从根本解决问题,就要将经济、生态和农业生产有效的结合起来,发展新型的农业模式,“有利可图”才能让农民更愿意使用这种生产模式,使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例如稻田养鱼模式,以辽宁试点调查为例,下面的数据能够立体的体现出稻田养鱼的经济优势:

从表格我们就能看出水稻养鱼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优势,收入增加农民自然愿意选择这种形式。而且水稻养鱼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优化。因为要养鱼,所以农田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高加固田埂,开挖沟渠,这样就增加了蓄水的能力,对防洪抗旱起到了一定的帮助,而且鱼还会吃掉蚊子等虫子的幼虫和螺类降低病虫害发病率,养鱼模式可以有效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农业生产经济循环发展,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相结合。农业生产经济循环发展就是指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将农作物再利用、再循环,将农业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现在农作物再加工的技术都很成熟,可以利用这一点将农作物深加工,比如将玉米压榨成油脂品,还可以将农业废物利用起来,比如稻草,稻草的用途很广,可以加工成工艺品,还可以制作成有机化肥使用到农田之中。农民不会再烧掉它们,这样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和空气的污染。

(四)加大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并不高,由于近几年的过度开发,一部分资源已经几乎枯竭,开发再生资源已经成为趋势。风能和太阳能以及沼气等再生资源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利用再生资源不仅充分节约了不可再生的资源,也能同样提高农业产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五)对环境实施监控。农业资源一旦受到破坏或者污染就很难治理及恢复,有的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枯竭就再也没有了。所以我们在环境保护上一定要防患于未然,要对环境进行监控,要实时控制农田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对农业资源造成损害。结束语: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对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影响,环境保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农业资源使用能和生态环境之间和谐发展,就必须要推广绿色农业,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循环发展,使用有机肥等一系列的措施,减少农业生产对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污染。通过本文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现代农业中只要找对了方法,农业生产和环境资源保护其实并不冲突,而且相互结合还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环境问题严峻,我们必须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考虑,确保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晨会管理制度》下一篇:践行价值观凝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