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小农意识”,培育新型农民

2024-09-19

破除“小农意识”,培育新型农民(共10篇)

1.破除“小农意识”,培育新型农民 篇一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与举措

中国远程教育月刊 2013-01-07 09:21 作者: 点击:68

页面功能 【字体:大 小】【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摘 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远程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也是远程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实践中,特别要注意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导向,构建体现终身学习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机制,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有效服务。

【关键词】 远程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同步发展,是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任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这是国家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是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 “三化”同步发展的重大部署,是立足我国农村实际和农业发展需求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是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使命。远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三农”方面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和优势,本文旨在探讨新形势、新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努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问题。

一、利用远程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

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是指经济活动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为主体,并以此为生活来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农民。他们充分进入市场,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在获得高收入的同时获得社会尊重,且能在该类群体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急需提升农业劳动力质量,因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用现代科技、现代金融资本、现代管理技术等工业化的重要元素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长向依靠科技和劳动力素质转变,农业生产向依靠设施的高效生产转变,农业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农业发展向农业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农业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举转变;逐

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较高,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新型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诸多要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成为核心要素。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必然要求。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回归其职业属性的有效途径

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既是与工人、知识分子并列的一种职业称呼,也是城乡二元结构中的重要一极,强调的是等级秩序。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以人与人的和谐为核心的社会,其本质就是要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当代农民与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和谐构建就是让广大农民获得有尊严的职业收入保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培育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职业化和社会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促进农民职业属性回归。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优化发展的方向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创业兴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农业农村的发展正呈现出以下特点:农业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农业功能不断拓展、环节不断增多、岗位不断细化,传统的分散经营正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转变,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赚钱效应明显,示范作用不断扩大。现代农业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催生了各种专业化的生产经营者(如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村经纪人等),他们发挥各自特长、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共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将成为伴随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型市场经营主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将被广大农民接受并成为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强农兴农的根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2011年8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师大会上指出:“农村人口占大多数,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必须先从农民抓起。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就不懂得农民的教育学,也就不可能树立农民的教育观。”广大农村是整个中国教育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我国教育中弱势人群最多的地方。据统计,到2011年全国农民工数量已达2.46亿人,而且每年还在以900万~1000万的速度增加,但务农农民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数量却急剧减少。浙江、江苏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57岁,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70%以上。2011年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显示,江苏现有农村农业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11.11万人,中专文化程度4.51万人,高中文化程度70.34万人,初中文化程度353.81万人,小学文化程度301.38万人,文盲或半文盲118.68万人。这组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务农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农业生产老龄化现象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消除这种制约和瓶颈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现阶段,我国社会呼唤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传统教育难以满足和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新要求和新特点,而充分发挥

远程教育优势,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教育资源,能有助于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远程教育是面向人人、没有围墙、超越时空的教育,是扩大农村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使广大农民能够接受优质教育的最为合适的教育形式。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远程教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和社会责任。

二、以远程教育手段培育职业农民的国际经验

很多国家长期以来始终重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培育职业农民,如美国、英国和韩国等对此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以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借鉴和思路。

美国是北美农民培训模式的代表国家,是最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农村建立了教育电视台、电话、广播,以保证将农产品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及时传递给农业生产者。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美国农场家庭已经普及计算机网络,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农业培训的支持,提供专门的服务保证农民随时方便地获取各种农业信息,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开展各类培训服务,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和整体素质,完善了美国农业科教体系,开发了农村人力资源。

英国是西欧农民培训模式的代表国家,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以农业培训网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咨询机构为补充,利用远程教育开展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模式的农民教育培训,构建了初、中、高三个教育层次相衔接,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技术证书等相配合,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教育培训体系。用了不到100年的时间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了由农业人口占80%的农村社会向80%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的城市社会的转变,农业劳动力仅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2%。

韩国是东亚农民培训模式的代表国家,政府利用远程咨询系统开展农民远程培训,用便携式摄像机和无线电通讯设备进行田间演示教学,通过因特网会议系统实施农村夜校教育计划,借助计算机农民学院开展计算机农场管理培训。这些举措优化了韩国农业劳动者的结构,培育了具有较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农民。

实践证明,通过对农民多层次、多方位、多目标的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基本实现优化农村劳动者结构、提高农村劳动者生产经营能力的目标,为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三、我国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实践案例

广播电视大学以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教育办学系统、灵活的学习方式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开放办学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江苏电大为例,多年来,江苏电大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定位,把面向农村开展远程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一)遍布城乡的办学网络,为远程教育服务“三农”提供了基础

江苏电大将办学系统功能向农村延伸,注重省、市、县办学体系建设的新内涵,以县级电大建设、发展为突破口,实现网络、资源、服务和管理等全方位重心下移,辐射范围涉及县域内的乡镇及广大农村。江苏燎原广播电视学校,深入农村开展远程教育试点,面向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构建了覆盖省、市、县、乡的四级涉农教育办学网络。以县级电大为主体,办学网络延伸到广大农村,为江苏农村培养了大批中、高级人才。

(二)丰富的教育资源,便捷的教学服务,灵活的学习形式,为远程教育服务“三农”提供了支撑

优质教学资源是远程教育的核心,江苏电大按照“资源海量化、应用多元化、服务人性化、技术现代化”的建设路线全面推进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拥有大功能、大容量的数字图书馆,多门类、多单元的社区学习资源库和数字化、可视化的课程资源库。学校重点加强对县级电大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培养,使县级电大教师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持服务,能结合地域经济发展开发贴近“三农”的优质教育资源。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并通过基于网络的学习支持服务、面对面的学习支持服务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教学平台、教学能力、教学资源的不断建设和提升,使县级电大成为服务“三农”的基础平台、县域远程学习中心和农村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三)服务“三农”的成功实践,为远程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累了经验

2004年全国电大系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启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江苏电大积极参加项目试点,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开展为“三农”服务的学历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近8年来,共培养农村专科人才38360名,培育了一批种养大户、农业经纪人等职业农民的代表,这些学员已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创业带头人。实践证明,新农村需要教育,新农民需要培养,远程教育正成为农民素质提升的加速器。

四、远程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举措

新型职业农民是高度稳定的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在新形势下,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农民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从身份向职业转变、从“兼业”向专业转变,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科学途径。

笔者认为,远程教育要承担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历史使命,在借鉴国外经验,发挥既有优势的基础上,还需采取以下有效举措。

(一)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导向

制定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法规和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通过立法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明确农业职业教育的地位、目标、任务、资金投入,规定政府、行业、学校等的责任和义务,确定农业职业教育的标准,规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组织管理、经费投入、教育机构、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保障机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工作,主要投入责任应由政府公共财政承担。推行新型绿色证书制度,把农民获

证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紧密结合,让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来经营宝贵的农业资源,让持证新型职业农民享受财政支持、税费减免、土地流转、社会保障、信贷发放、技术服务等优惠扶持政策。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责任机制,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任务和持证农民数量纳入各级政府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提高各级政府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构建体现终身学习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最高目标。虽然当前我国有各类涉农中高等院校600多所,农科专业年招生人数达20万左右,但毕业后服务基层农业生产一线的学生比例很低,对原本不足的农业教育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要提高农业产业劳动力素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要构建教育服务对象不受年龄限制、有真实教育需求就能够随时享受优质教育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远程教育与普通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互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远程教育通过先进的教学平台、优质的教育资源、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进一步完善学历教育与各类非学历培训成果的互认规则,建立“学分银行”,搭建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累积的平台,通过学分互认,使区域内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之间相互协调、相互支撑,各类教育资源统筹共享,实现各类学习成果的积累、转换,受教育者在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同时享有修满规定学分申请获取相应毕业证书的权利。帮助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机制

在政府主导下,发挥远程教育教学平台、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统筹各类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以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高职院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要依托,涉农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办学机制,形成农科教大协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广播电视大学以加强县级电大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巩固伸向农村办学的基础,积极向乡镇延伸,办学管理服务重心逐步下移,搭建文化教育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平台,确保远程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功能的实现。

(四)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

利用远程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坚持学习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农民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学习,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实际的需求接受教育。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管理制度,受教育对象以有学习需求及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员为主,专业设置按照农业产业类型划分,教学模式结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进行分段设计,坚持送教下乡,突出实践教学,强化跟踪服务,教学内容以实用为主,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直接面向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以农业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人才培养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三化”进程中的新课题,必须高度重视、借鉴经验、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远程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探索,积极培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职业农民。

2.破除“小农意识”,培育新型农民 篇二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要性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并以此为生活来源, 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为主体, 他们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农民。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对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技、现代金融资本、现代管理技术等工业化的重要元素改造传统农业,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促进农业增长向依靠科技和劳动力素质、设施的高效生产、专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 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较高, 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新型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诸多要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对于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 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重要, 人力资源成为核心要素。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必然要求。

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回归其职业属性的有效途径

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 既是与工人、知识分子并列的一种职业称呼。当代农民与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和谐构建就是让广大农民获得有尊严的职业收入保障,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培育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职业化和社会化的新型职业农民, 可以促进农民职业属性回归。

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优化发展的方向

随着农业农村的发展, 农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农业农村创业兴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强。现代农业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催生了各种专业化的生产经营者 (如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村经纪人等) , 他们发挥各自特长、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共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将成为伴随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型市场经营主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将被广大农民接受并成为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组织实施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关系“三农”工作基础性、创新性、长期性、系统性工程, 要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 积极探索有效培育路径和方法, 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 统一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既是立足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着力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需要, 又是着眼长远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稳定和壮大农业生产经营队伍, 着力解决“怎么种地”的战略要求。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摆在“三农”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进一步统一思想, 加强组织领导。

2. 加强调查研究, 制定整体规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 要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全面摸清农业劳动力的现状和特点, 从培育目标、培育途径、认证管理、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 初步建立起教育培训、认定管理与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配套扶持政策, 切实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3. 明确培育重点, 拓展培育渠道

坚持立足产业、结合实际, 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 探索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育渠道。鼓励和引导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种养大户优先接受培育, 转型升级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把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龙头企业骨干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手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 加强技能培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坚持的原则

1. 坚持服务产业的原则

将农民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改革传统专业教育为现代产业教育, 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岗位、教学目标与职业能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全面对接和深度融合, 加快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2. 坚持农学结合的原则

满足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经营岗位需求, 强化重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做到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 教学安排与农时农事, 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 集中学习与生产实践等紧密结合。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实践实习跟踪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为务农农民完成学业提供便利。

3. 坚持方便农民科学规范的原则

顺应务农农民学习规律, 适应农民居住分散、学习与生产兼顾的实际, 主要采取“就地就近, 送教下乡”等多种方式开展农民职业教育。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农业产业特点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 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规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方式。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注意的问题

1. 提升认识, 加大重视程度

提高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 积极主动的开展引导和吸引工作, 使农民积极主动的参于。

2. 加强层面设计, 健全培育机制

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加强层面设计, 特别是对于认定标准如何确定、认定后怎么管理、与后续教育培训和相关配套扶持政策如何衔接要形成系统, 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含金量”。

3. 提高培育质量, 形成长效机制

3.破除“小农意识”,培育新型农民 篇三

一、全面调查,遴选学员,做到“三个精准”

摸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基本情况,是做好培育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一是培训对象统计精准。由县农广校牵头,统一布置、县乡村联动,利用冬春农闲季节进村入户开展农业从业人员调查统计。初步摸清全县培训对象的基本情况,建立培育对象信息库,入库学员1万余名。二是培训需求了解精准。对培育对象按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进行分类调查统计,对培训意愿、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进行调查。把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和真正有培训需求的农民纳入到培训中,提高了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三是培训人员分类精准。对培育对象,分类型、分层次、分产业进行精准培训。将经营规模较大、求知欲强的青年农民选送参加部级生产经营型及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进行深造;将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型人员列入省级培训班,从素质、技术、技能、营销、管理等方面系统安排培训;对规模较小、以提供劳务技能为主的从业人员安排专业技能型及地方培训计划,侧重对实用技术、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

二、统筹资源,合力推进,把握“三个关键”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农广校作为牵头部门,积极统筹其他资源,充分发挥其他部门作用,共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是利用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实施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中,充分发挥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推广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依托涉农高校开展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农广校与相关院校进行对接,签订合作培训协议,组织学员到相关院校进行集中培训。学校组织80名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和6名青年农场主分别到淮安生物工程学院和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系统培训,今年又选送69名种植大户到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深造,同时聘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来涟水县为学员授课。二是发挥相关部门组织资源优势。与县委组织部、农工办、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合作,分别开设以大学生村官、家庭农场主、农村妇女骨干、青年农民等为主要培训对象的专题培训班,发挥各部门的组织优势,共同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与县农委的各业务站所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培育方案,分产业开展分类培育。同时将本县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的技术骨干和农经管理部门的技术干部等纳入讲师团和指导服务团队。三是吸引社会资源力量广泛参与。在实施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注重与农科教基地、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合作,依托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培训设施条件较好、示范引领作用较强的农业科技园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按照“特色化、规模化、科技化、园区化、标准化、组织化”的标准和“有阵地、有规模、有设施、有科技、有制度、有教师、有牌子”的要求,在全县选择15家产业发展好、技术实力强、能满足培训需求的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和龙头企业等建立实训课堂。实行挂牌及动态管理,每年审评一次,末位淘汰、滚动管理。

三、创新思维,提升水平,延伸“三项服务”

强化服务意识,创建服务平台,为学员提供延伸拓展服务。一是创建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开展信息延伸服务。以打造新型职业农民之家为宗旨,由农广校牵头成立涟水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吸纳会员200余人。协会通过农产品产销会、对接农业项目权威发布等一系列活动,为会员提供最快捷、最前沿、最权威的信息交流平台。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对学员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做到实地指导有协议、有内容、有场景、有评价。二是创新“金融帮办”,做好资金延伸服务。培训班专门安排农村金融讲座,举办“金融帮办”活动,进行“银农对接”“银社对接”“银企对接”,解决农民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仅邮储银行涟水支行近三年就对近500名学员发放贷款近5000万元。三是对接学历教育,做好学历延伸服务。对参加培训的大户学员,动员参加涉农中专学历教育,以专项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农民创业教育为辅助,以后续培训和服务项目为补充,实现中职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有效衔接。几年来,共有1243名学员进入农广校涉农中专学习,占受训学员的10%。

四、规范管理,政策助推,形成“三个明确”

近年来,全县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列为县委县政府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之一,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涟水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涟水县新型职业农民若干政策意见(试行)》,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制度保障。2015年以来共有87人被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一是明确认定标准。在符合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规模、收入、学历等条件,按初、中、高分别制定认定标准。如稻麦等农作物按初、中、高面积分别为50亩、100亩、200亩,纯收入分别达到当地人均年纯收入的2、4、6倍,同时对带动农户发展、学历层次、品牌认证等提出相关要求。二是明确认定程序。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个人申请、乡镇审核、县级认定、农委公示的程序开展认定,公示无异议后,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发放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作为享受相关扶持政策的有效凭证,同时,每年还要参加继续教育,每年复审一次。三是明确扶持政策。主要通过整合涉农项目优先支持产业发展,贷款贴息、保险优惠等降低生产成本,项目资金扶持创业、结对帮扶指导提高等措施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政策扶持。

几年来,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了一些成效,培植了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据统计,学员创办、领办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占90%以上;土地流转规模总额40万亩,其中家庭农场土地流转规模占总额的25%。同时,也提升了农广校培育主体地位,形成了“农民要培训、培训找农广”的良好格局。

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涟水县分校

4.新型职业农民3543培育模式 篇四

三围绕:一是围绕产业开展培育。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选择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优质蔬菜、特色林果、设施养殖三大优势产业作为培育范围,确定培育专业,实行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围绕标准开展认定。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严格标准、动态管理”的原则,依据认定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认定条件、标准,通过“发布公告、个人申请、村组推荐、乡镇审核、市级认定”的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培育对象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颁发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建立了认定学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围绕政策开展帮扶。依据激励扶持政策,按照“一免、五优先、一补助”(全程免费培训、优先提供技术服务、优先申报承担涉农项目、优先享受政府农业补贴、优先信贷支持、三品一标认定补助)要求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政策扶持,增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活力。

五精选:一是选准培育对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围绕特色产业需求,严格按照新型职业农民遴选标准,要求,从业两年以上,生产经营效益比较突出的农业从业者,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认定目标候选人。分产业、分类型遴选培训对象,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种养规模、以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的农民作为培育对象,建立了培育学员后备库,全市筛选出具有职业农民特征的从业者3000多人,经过自愿报名、乡村推荐、市上择优选拔,遴选确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农民作为培育对象人选,建立了培育学员库,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足够的生员。二是精选培训教师。坚持培训突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原则,根据培训规范和岗位需求,聘请了19名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具有一定资质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培训教师,建立了培育师资库,制作了多媒体培训课件,根据培训的不同产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承担相应培训任务;还邀请省内外技术专家来敦授课,提升培育实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培训质量。三是精选培训教材。培训改变过去重数量、轻质量的普惠式培训,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为重点培育对象,精选征订了中央农广校适合培育专业的《新型农民素质与礼仪》、《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等统编教材10余种;统一编写了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敦煌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教材,编辑制作了《敦煌市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实践教学片》光盘,免费发放给参训农民,提高了培训效果。四是精选培训时间。采取“农学结合、送教下乡”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培训模式,根据农时季节安排课程,模块式教学,分段式学习,有效地避开生产与教学、农忙与教学的矛盾,做到了理论讲座在农闲季节开展,实习实践同生产紧密结合。五是精选实训基地。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平台,立足特色产业优势,精选建立了七里镇休闲观光产业园、莫高镇高效节水产业园、郭家堡乡设施养殖产业园等6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基本满足多层次、多形式、经常性教育培训的需求。

四结合:根据农业部“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模式要求,结合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农民实际需求,将“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空中课堂”和“田间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是利用“固定课堂”进行集中理论授课,系统学习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计算机操作知识、农业标准化技术,采用幻灯片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及时记录职业农民接受教育培训情况。二是依托农业企业、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建立“田间课堂”,围绕关键技术因人施教,面对面讲、手把手教,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培养学员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培育对象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组织专家以“空中课堂”形式开展在线教学,随时随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实现了农业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四是通过“流动课堂”对职业农民进行帮扶指导和后续跟踪服务。建立多部门的参与协作机制,充分利用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信通” “智农通”服务平台、“微信群”,采取“实地走访、电话回访、微信群交流、发送短信”等形式,组织技术人员分区域、分产业、分层次开展“一帮一或一帮多”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切实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全面提升学员综合素质、专业见识、专业技能和岗位实践能力。

三注重:一是注重培育宣传。采取“科技直通车、走访农户、建立宣传标牌、印发资料”等形式开展宣传,并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短信等媒体广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内容,编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手册,在敦煌农业信息网增设了新型农民培育专栏,利用手机短信、为农服务栏目开展专题宣传,设计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相册和宣传纸杯,提高了宣传的效果和针对性,从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培训氛围。二是注重教学管理。坚持生产经营型分产业、专业技能型按工种、社会服务型按岗位的办班原则,科学合理的制定操作性强的培育计划,分类型,按产业、工种和岗位进行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在制度管理上,健全完善了《教师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班级管理,建立指导员制度,做到一班一案;组织学员全流程、全课时参加培训,做到学员、时间、地点、内容、课时、师资“六落实”。三是注重档案整理。根据项目建设的要求,固定专人负责档案资料管理,设立专门档案室和档案柜,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建档,收集整理培训方案、教学计划、考试试卷、考试成绩、管理制度等内容,还注意收集了教学讲义、学员学习资料、照片、典型材料等资料,建立了真实完整、建档规范、装订结实、直觉美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档案资料。

5.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调研报告 篇五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培育壮大农村技能型、知识型人才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中将来谁种田、种好田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为更好地加快培育敦化市新型职业农民,根据省农广校的要求,我们对敦化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敦化市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敦化市乡村人口172461人。有劳动力资源90563人,占乡村人口的52.5%,其中男劳动力资源占59.3%、女劳动力资源占41.7%。在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中乡村从业的人员85536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94%。在从业劳动力中真正从事农业的只有41693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48.7%。

二、敦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途径

敦化职业技术学院在2014年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农民培育上,2015年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确定遴选标准,严格遴选学员。我校主动与当地镇政府主管农业的副镇长联系,详细说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内容及文件精神,报告我校在项目实施中的任务及培训意义,争取镇领导的深刻领会和大力支持,与所培训辖区的村长取得联系,对各村各户的发展规模和产业需求进行准确的调查,明确受训学员的培训想法和专业定位,对报名参加培训的农民进行择优遴选,共遴选出350名种植大户、合作社成员及农场主和致富带头人。

(二)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中我校充分发挥了农广校在农民培训中的人力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加强软、硬件建设投入的力度,得到市政府及农业局的认可和重视,积极争取农民培训项目,并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到学校的中心工作,精心设计培训计划及专业设臵,加强培训后的跟踪指导服务,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三)我校2015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共开设了种植、农机、病虫草害三个专业的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其中以种植专业为主的生产经营型培训班招收学员150名;以农机为主的专业服务型培训班招收学员150名;以病虫草害专业为主的专业技能型培训班招收学员50名;每个专业的设臵都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而开设的,具有代表性。每期班分额为50人,确保了工程的培训质量和效果。(四)创新培训理念,制定科学的培育方案和培育模式。在制定培育方案过程中,我校本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训指导思想,将集中理论学习+考察实践+跟踪服务相结合的培训流程,使受训学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目前,所有培训任务均已顺利完成,后续服务指导还将继续。

(五)聘请高素质的培育教师,为了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按照培训计划我们组织和聘请了当地有名地相关专业的专家和讲师担纲授课,他们的讲授面向的是我市农村发展的实际,讲授的都是紧密围绕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用地方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授课,得到了受训学员的极大认可和一致好评。

三、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从新型职业农民现状看: 一是数量严重不足。全市共有新型职业农民2916人,占乡村人口总数的1.69%,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3.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占3.9%的比例,比现代农业发达县市农业农村人才占比差距更大。

二是分布不均。从此次统计的数字看,崇义县新型职业农民大多集中在种养方面、农机操作维修和农村能工巧匠方面,种养能手合计721名,占总数的24.7%,农机操作维修630人,占21.6%,农村能工巧匠359人,占12.3%,而加工、管理、经营、农村经纪人、技能型等其他类型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行业分布极不平衡。

三是结构不够合理。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年纪在45岁以上,队伍普遍年纪较大,有进一步老化现象。四是从文化知识结构来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较多,且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高技能、高层次人才紧缺。从性别结构方来看,女性农村实用人才少。

(二)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看: 一是时间上存在矛盾。新型职业农民系统培训真正要让农民系统掌握一门基本的业务技能,需要较长时间,按省要求生产经营型至少要15天以上,专业技能型也要5天以上。现阶段农村中青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50岁以上,而且都经营着劳动密集型作业,要离开家中一、二天也许还可以,要五、六天离开家来学习培训,家中的产业受到影响,相当困难。即使走得开,农民在家打工一天200多元,而培训五、六天就少赚五、六百元,一般农民是很难想得开的。

二是学习内容上矛盾。要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就必须系统的学习培训,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而50多岁以上的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听系统的学习乏味,甚至听不懂。短期快餐应对式培训、培训时间短、重点突出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系统提高农民的业务技能又很难。

(三)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渠道看:虽然有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教育部门等,但培育的角度不一,而且都以速成培训居多,很难达到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的效果。

四、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敦化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最现实的关系到将来十年、二十年后谁来种田、种好田的问题。如何推进敦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建议如下:(一)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民参与培育积极性。如对于培训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颁发合格证书,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产业上给予政策扶持,提供信贷、用地、品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项目和资金扶持,使他们实实在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充分调动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同时设立政府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金,对于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天以上培训合格的,除来回车费、吃住报销外,还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

(二)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保障培训效果。如培训内容要切合当前实际,农民有强烈的需求;培训教材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培训的师资力量,既要有较好的理论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农民学了几天真正学到知识,尝到甜头。

敦化职业技术学院

6.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 篇六

一、完成情况

20xx年下达XX县新型职业农民(畜禽养殖)培训人数为120人,按时要求于20xx年3月份以前完成。我局于20xx年3月18日至3月23日举办了“猪禽养殖培训”,培训人员70人。3月25日至3月30日举办了“牛羊养殖培训”,培训人员57人。2期共计培训127人,参加“云上智农”好评率达到90%。

二、主要做法

1、明确责任。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纳入畜牧技术推广站和各乡镇畜牧中心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培训工作由局分管领导王建华副局长总负责,局机关在培训服务、教师协调、教室配置等方面全力配合和支持,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具体承担培训任务,负责组织实施授课培训,乡镇中心负责招生和后期跟踪服务,做到集中培训,分散指导,责任明确,各司其责。

2、创新方法。马头山羊、秦巴黄牛、黑猪养殖是我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这几年我县精准扶贫的重点扶持产业。我们在教师聘请中采取“请名师、筑基础,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授课,今年聘请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金尔光、宋忠旭、郭万正等专家学者授课,并把专家请到部分养殖场,把脉问诊,实地指导。在实践指导上采取分片包联,分区指导,按期上门,定期回访的形式,让每一位学员学能应用,学有所用。

3、丰富教学。我们严格执行培训方案和期初计划,完全按照“五三二模式”,即理论授课时间50%,实训、见习30%,研讨、考试考核时间20%,培训时间上不缩水。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有教案、有教材,注重互动教学,并安排学员互相交流,实践中注重养殖专业技能、防疫员与养殖户之间的相互交流,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后期跟踪指导上建立了微信群、电话咨询,保证沟通顺畅,互动活跃,不走形式,不摆样子。

4、规范管理。培训按照训前申请、训中监督、结班验收、拨付资金的流程开展,建专帐,专人管理,专款专用,规范资金使用范围,严禁现金支付,严禁截留挪用。所有报销单据报县农业局和财政审核后报账,做到与培训无关的不予支出,预算中没有项目的不予支出,单据少于2人签字证实的不予支出。按照一班一档,拍照片、留痕迹,签字登记,全程收集,装订成册,入档存放,确保后期有据可查。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养殖从业人员素质。我县是贫困山区,环境恶劣,交通闭塞,过去从事畜牧养殖大多是不能外出务工的留守老人养羊喂猪。通过新型职业农民项目实施,把资金、能人都吸引了进来,从门外汉到行业能手,我县已建设40家规模羊场、20个猪场业主都是40岁左右的青壮年。

2、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培训后的学员接受新观念,运用新技术能力大幅提升,参加过培训的学员们在养殖场建设标准化圈舍,种植牧草,加工青贮饲料等科学管理上均有提高。在培训期间邀请往期学员现场讲解,现身说法,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周围传统养殖农户改建圈舍,改良品种,科学管理,开拓市场,效益明显增加。

3、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规模养殖场业主自强、自律,遵纪守规意识明显增强,在养殖场的选址规划、粪污利用、档案记载、产品安全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环保和安全意识。培训后的新型职业农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利用互联网营销,助推了三产融合。

四、存在问题

尽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利民惠农政策,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对参加培训人员的认定不够精确。按照培训要求,学员必须用手机下载“云上智农”手机APP登录申报,在实际招生中,正在从事养殖的农民大多在50岁以上,没有智能手机,有智能手机的因为年龄较大不会操作,只能培训时先报到,在我们的指导下登录申报,但部分学员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录入系统,导致培训台账签到人数远远大于系统录入人员,这部分学员又想参加培训,极大的占用了培训资源。

2、后期认定和扶持政策滞后。按照《培训方案》,培训结束后,需要对“职业农民”进行认定,对认定发证的给予政策扶持和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重培训、轻认定,重宣传、轻扶持。国家、省级农业部门没有专门出台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干事创业的政策和资金,影响该项目实施的初衷,不利于持续开展。

五、下一步打算

7.破除“小农意识”,培育新型农民 篇七

我县农机推广部门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要求结合我县农机化的特点, 在传统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基础上, 分成五个培训阶段, 各个阶段有声有色, 交叉进行, 内容相互关联, 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1 结合专项、理论培训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是县农机推广站的2014年推广专项, 为了打破全县免耕播种薄弱的被动局面, 结合项目资金, 培训教师根据不同季节、确定培训内容, 在农闲季节举办家庭课堂, 一个班在三个季节完成, 分散和集中, 辐射周边农民参与, 集中到机具多的合作社或者家庭农场里讲解理论知识, 分别学习免耕播种技术要求, 增产增收、节约生产成本的优点。

1) 不用清理秸秆;

2) 一次性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

3) 适时播种, 抢农时;

4) 少动土、保墒、蓄水;

5) 减少作业次数, 省工、省时, 节约作业成本。

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参与培训的学员真正认识到传统的播种方法和保护性耕作存在很大的差距, 同时感受到自身的压力和紧迫意思。让家庭课堂找准了切入点, 在几个乡镇的培训现场, 农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农忙季节组织学员实际操作, 免耕播种机和深松机试验示范, 通过现场实践、观摩, 促进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购机的热情和使用先进农机具的积极性。

2 结合典型、走出考察

典型经验具有说服力, 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 结合本地特点, 去外地合作社学习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虽然我县成立了很多合作社, 但是, 经营管理和发展规模还不够, 为了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我们带领学员参观省内知名的农业 (农机) 合作社;参观玉米节, 向设立展位的合作社学习;去农机生产企业参观农机具生产过程。学员学到了社员资金互助样板经验, 学到了土地托管和半托管的经营模式, 购买了保护性耕作机具。通过学员辐射, 带动了新增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3个, 新增入社员125户, 耕地4 466.67hm2, 我县合作社有了飞跃发展, 为我县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结合先进、聘请专家

在理论授课时, 学有内容、看有榜样、操作有机具、先进有实际例子。聘请典型合作社负责人讲解经营管理理念;聘请先进适用农机具生产厂家的工程师讲解农机具使用、保养、维护技术, 确保新型先进农机具发挥更大优势。有的合作社组成了农业联合社, 有的合作社加入到省内知名合作联社, 壮大了合作社的实力。合作社进入了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 合作社直接与种子、农药、化肥厂家合作, 降低了农业成本。维护、使用、保养农机具的能力增强。种植方式也越来越先进, 在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基础上, 采用了二比空、四比空、复式套种模式。促进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提高了全程农业机械化程度。

4 实用技术、现场示范

提高农业合作社的实力和降低生产成本, 必须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 针对几个关键环节的理论讲解外, 教会全部学员使用全程机械化涉及的农机具: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玉米收获机、植保机械和等离子种子处理机。方法是召开现场演示会, 演示会还邀请政府领导、各乡镇农民参加, 扩大了学习范围, 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这样的活动不仅学员欢迎, 还受到农民的青睐。通过试验示范、现场讲解、事半功倍;通过实验推广, 农民实实在在感受新技术带来的效益:太空机处理的种子出苗好、根系发达;免耕播种出苗整齐, 保墒、抗倒伏能力增强;深松地块不脱肥、抗旱、防涝、抗倒伏优势明显、枯叶少、籽粒饱满;玉米收获机故障率降低;通过实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玉米增产20%以上, 为我县增产增收做出了贡献。

5 提供信息, 培育组织

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都是基础好、有素质、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业主体, 是现代农业转型的生力军, 但是达到真正转型还需要进一步培育, 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我们既要立足于当前, 又要着眼未来, 以市场控制为基础,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调动农业、农机部门技术优势, 扶持发展新型农业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 才能成为农村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逐步实现“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当前, 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 蓬勃发展, 遍及各乡村, 但是基础差距很大, 原因很多:地理原因、经济实力、经验信息等因素, 特别是改变农民的思想意识尤其重要。在培训学习时, 我们收集很多外地成型的经验和做法, 向学员介绍, 复制和创新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在合作社之间建立通讯录和QQ群, 互相介绍先进经验和信息共享, 包括种植技术、经营信息、管理方法, 不同程度地提高学员学习和沟通能力, 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实用技术通过QQ群发布, 在群内共享。每个合作组织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为三农服务, 提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转型升级打下良好基础,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新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进, 解决了传统的培育方式可能导致学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培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即端正了学员的学习态度, 又激发了学员的热忱, 充分利用培育、考察、讨论、实训等手段, 达到促使学员更新知识, 更新观念的目的, 开拓视野, 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现代农业生产布局中, 农业机械化至关重要,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离不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创新方式和方法, 是解决农村“谁来种地, 怎样种地”的问题, 我们利用先进的农机技术、农机装备, 来为农民朋友提高服务和支持。我们要以先进的授课理念和推广部门的优势, 有先进农机技术和先进农机具的优势, 一方面提升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 让他们能够随时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 带动身边的人, 全面开花。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模式创新上, 要体现出农机技术的特点。吸收有理想、年轻化的学员;吸收机具多, 爱学习的科技示范户;吸收有规模的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吸收有资金、有创业能力的知识型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来学习, 成功地培养出农业生产中的新生力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助推农机技术推广最好的理论课和实训基地, 助推农机化事业迅猛发展。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与农业专项对接, 走出去、请进来, 进入田间地头, 以实际应用、试验示范为主, 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农业、农机新型主体健康发展, 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8.论当代新型农民的培育 篇八

[关键词]新技术革命;新型农民;科学伦理观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我国有8亿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本文拟基于对新技术革命中科学伦理观的分析,就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新型农民的培育进行探讨。

一、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的现代化进程与中国农民的现代性转型

新技术革命是指以信息工业为主,包括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光导纤维、激光、海洋开发、太空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这是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的又一场技术革命。194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预示着一场新技术革命即将到来。[1]在国际上,有人将新技术革命称为“新的产业革命”或“第三次浪潮”,它引起了当代社会产业结构、生产组织、劳动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诸方面的重大变化。

同样,新技术革命不断推动着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进而不断促使中国农民的现代性转型。农民的现代性转型即农民的现代化,本质上是指把农民从传统主义价值观下缺乏文化能力和民主意识及权利观念的工具性的传统人变为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相适应的融理性、科学性、制度性于一体的现代人的过程,它至少包括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价值观念的现代化三部分内容。新技术革命进程中,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与技术推动农民积极地从事创造性劳动,要求劳动者不是以体力和经验为基础,而是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最终推动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新技术革命中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信息技术等扩大了农民的人际交往范围和视界,扩大了其精神劳动领域,促使其生活方式由传统走向现代;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由于新技术革命所引起的制度变革必然改变农民的思维方式,提高其民主意识与智力水平,推动其道德进步,建立起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化的价值观念,使农民的思维、思想、心理等融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中。[2]1980年代世界新技术革命到来后,尤其是1990年代后它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使农民的现代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及中国的现实看,农民的现代性转型包括非农化、市民化及农民化三个不同层次的过程,农民化即新型农民的形成过程。

二、新技术革命的科学伦理观意蕴与新型农民

1.新技术革命的科学伦理观意蕴及对当代人的发展要求

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人的体力劳动越来越被自然力和科技装置所代替,我们的时代正在发生一种从解放人的体力进而到开发人的智力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正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生产力的整体结构,改变着劳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使劳动生产社会化的过程更加复杂化。同时它又影响到当代社会生存的一切方面:生产管理、人的教育、日常生活、文化、道德、心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具有一种无所不包的性质,它在社会的全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都引发了重大变化。

在当代新技术革命的条件下,人的社会责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和尖锐。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3]。所以,在当代,人必须改变自身,才能适应新技术革命发展的需要。[4]显然,上面的分析清晰地表明了“新技术革命—人—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体现了当代新技术革命的科学伦理思想。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本人对科学伦理观的阐述,科学伦理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科学与社会(人)的关系方面,马克思以“应是”与“是”的双重语境揭示了自然科学和工业史的伦理功能——在确证人的本质力量过程中的作用。二是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方面,马克思论述了自然科学和工业的科学伦理价值——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因而“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和“真正人的生活的基础”。三是阐述了科学活动的社会伦理本性。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他也是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主体的自为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5]由于科技作用的二重性,如今人的社会责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突出了。人的社会责任的不断扩大、人类必须面向未来并对未来负责,这种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社会培养和造就出一种新型的人来。

那么,这种新型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这种人必须具有全新的智力结构、品德结构和审美结构,他们意志坚强、发展全面,能够独立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生产活动,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当前这个迅速变化着的世界上的地位和使命,自觉地使自己的活动服从于社会共同的崇高的目的和理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才能。概括地说,这种人必须是一种具有高度的智慧、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操的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人”。

但这种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人”决不能自发地产生。虽然科学技术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但决不是一个抽象的孤立的领域,它们总是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发挥作用,它们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人本身的发展发生作用的性质和程度,总是要受到社会的经济关系、社会制度、阶级结构以及驾驭它们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正因为技术的发展始终依存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存在着强烈的社会定向性,因此,它的社会功能的发挥,它对社会的进步和人本身的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也不可能是直接的、机械的,而必须通过各种社会因素的中介才能实现。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发展得越迅速,它的社会后果受社会的经济关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就越强烈。因为科学技术越是飞速发展,这些问题就变得更加尖锐: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巨大力量为谁服务?为什么目的服务?它们是被用来造福人类,还是危害人类?是为人类的普遍福利和进步服务,还是为一小部分人的私利服务?不同的经济关系、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体系,决定了对这些问题会做出不同的甚至完全对立的回答,因而也就必然造成不同的社会效应,进而造就出不同类型的人来。关于这一点,当代西方一些杰出的科学家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也得出了某些清醒的结论。控制论的创始人N.维纳认为:“技术的发展,对善和恶都带来无限的可能性……不能从市场的观点,从节省了多少钱的观点来看待这种新的可能性……出路只有一条:建立一个以不同于买卖关系的人的价值为基础的社会。”[6]维纳的这个论断,实际上就接触到新技术革命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的社会制约性本质问题。

2.“全面发展的人”与新型农民

“全面发展的人”,具体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就是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按照新技术革命的科学伦理观,我们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做出如下诠释。

首先,要有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观。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同社会解放的历史过程始终是一致的。马克思说:“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它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7]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动的创造本质的充分发挥,既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取决于人们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丰富性。如果说,人类只有通过人与人的关系即人的社会关系才能发生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那么社会关系的变革,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的日益丰富便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动的创造本质的充分发挥的基本前提。人们只有真正能够驾驭自己的社会关系,才能真正自觉而全面地驾驭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而人们要真正能够驾驭自己的社会关系,则是以消灭阶级压迫、消除社会贫富分化和对立、实现社会公正和平等、形成人与人之间互助合作的关系为前提的。而那种以“买卖关系的人的价值为基础的社会”的状况,证明了人不仅不能驾驭自己的社会关系,相反地人的社会关系却异化为一种物与物的关系,成了支配人自身的一种盲目自发的异己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人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当然也就无从谈起。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构建过程,农民如果不能真正驾驭自己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摆脱物与物的买卖关系对自己社会关系的支配,必然会遏制新技术革命在新农村建设中“善的无限可能性”的发展。

其次,实现人对技术的自觉有效的支配。 当代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就新型农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这是因为: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而且使农民的闲暇时间大大增多,这就可以为广大农民进行系统地学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文化素质,从事创造性的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由于智能机器和自动装置的应用给劳动者创造的闲暇时间以及现代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也使劳动者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广泛和丰富,因而使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发展、全面与丰富。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当代新技术革命为农民的全面发展、农民创造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也为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对技术的有效支配提供了智力基础。

再次,形成一种新的科学的价值导向体系。历史证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次划时代的历史转折和重大的历史斗争,都需要有一种新的价值体系作为其精神基础和价值支撑。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得人的社会责任范围空前扩大起来,只有造就出一种全面发展的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能与之相适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造就出能够适应和推动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的新型农民,需要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即科学的未来观、深刻而广泛的责任观以及全面发展观。这些价值观深刻反映了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敢于负责、顾全大局、牺牲自我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的。只有树立这种价值导向体系,才能培养和造就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也只有这种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才能适应和推动新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并有效遏制新技术革命的负面影响。

最后,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生产力越发展,人的因素就越重要。传统观点把道德修养排除在劳动者的素质之外,认为人的道德素质对生产力的发展无关紧要,埋下了轻视道德建设的祸根。事实上,生产力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人们的劳动技能、科学技术素质和文化素质,而且需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技术革命不仅对农民的知识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农民的道德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更需要通过道德建设来为生产力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更需要通过道德建设来调节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更需要通过道德建设来为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指引方向,更需要通过道德建设来更新人们的传统观念。[8]毛泽东同志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9]在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今天,特别需要人们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就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来说,农民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已成为阻碍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新的研究成果往往得不到推广,新的经营方式得不到人们的认可。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农民有改革开放的观念,需要农民有进取精神,需要给竞争以合法的地位。这些只有在破除某些旧的道德观念,树立起新的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三、按照新技术革命的科学伦理观培育新型农民

1.在市场开放与思想开放中培育新型农民

新技术革命带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开放性。信息化不仅引起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而且会引起思想领域的革命。因此,培育新型农民要在市场开放与思想开放中进行,让农民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以开放的意识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造就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新型农民。同时,开放的意识和广泛的参与必然促进农民的思想解放,使之变革一系列旧观念,建立起与改革开放及新技术革命相适应的新观念,从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念系统,在思想上成为新型农民。但在培育中要通过创新制度来抵制和消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文化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消极影响,正确引导农民吸取新技术革命的积极成果。

2.在制度的建设与创新中培育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培育制度化是一种必然趋势。这种制度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将新型农民的培育与现代科学技术管理和应用的制度创新相结合,二是与当前市场经济制度相结合。当前我国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建设和创新主要有相关的法律制度、管理制度、教育和培训制度、资金保障制度、考核和评价制度等。同时,也需要创新与农民利益直接相联系的土地制度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借助制度的建立与创新来强化新型农民培育的各种机制。

3.在高新技术的应用实践中培育新型农民

把新型农民培育与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相结合,使新型农民培育真正融入到高新技术的实践中。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特别是生物工程等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和推广,农业产业及其相关产品的科技文化含量越来越高,这不仅为新型农民培育提供了新的文化内容,也为新型农民的造就提出了更高的伦理道德要求。总之,这种方式对新型农民的培育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导向、教育、调节作用。

4.以提高农民的精神伦理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训工作

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和精髓应该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自觉的致富运动,在初期需要中央和各级政府倡导、扶持、示范和带动,但不是包办代替,且政府的这些行动应逐步淡出,否则又会成为“农业热闹、农村萧条、农民消沉”的形式主义花架子。[10]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突出和激发农民的自觉、自助、协同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这样才可能把政府的意图长期、正确地贯彻实施下去,并且变成农民的自觉行为。当前,中国农民最需要树立的精神伦理是勤劳、自立与合作,这也是创建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的灵魂。而通过系统的农村教育培训工作能较好地提高农民的精神伦理。因此,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和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直接培养懂技术的新型农民;要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形成扫除文盲、提高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次由低到高并相互依存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有效地解决农村成人教育问题,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卓元.政治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林兴初,陈晓熊.农民现代化与发展本体的时代性变迁[J].理论与改革,2006(1):6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

[4]唐凯麟.当代新技术革命的伦理意蕴[J].道德与文明,1998(5):10.

[5]陈爱华.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青年马克思的科学伦理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6.

[6]唐凯麟.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人的社会责任[J].科学资讯,2004(2S):2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

[8]毕天璋.新技术革命与社会道德建设[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

[9]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A].毛泽东著作选读[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9.

9.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管理制度 篇九

一、申报管理制度。天门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向全市各重点水产养殖基地、国营渔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学员招收,对提交符合培训条件的人员,上报并备案。

二、监督管理制度。天门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建立培训责任人制度,并向社会进行公示。规范档案管理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台账,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工作进度月报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台账,便于能及时掌握各单位的进度,了解培训情况和监督管理。

三、第一节课制度。在培训启动和办班时,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到班上对照招生档案核实学员身份、讲解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及国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重要意义。

四、资金管理制度。财政安排的专项培训补助资金要确保直接让农民受益,不得用于培训单位的基本建设、培训条件建设和技能鉴定开支。具体的资金管理办法依照上级规定另行制定。

五、检查验收制度。对各培训基地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限期纠正。项目结束后,对各培训基地组织验收,项目资料整理归档,迎接省、市级项目验收。

台账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民培育培训工作,加强工作台账的管理应用,特制定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台账管理制度。

第一、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台账是指《天门市2014年新型农民培育水产专业班工作台账》。

第二、由天门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对本培训班记录,并如实填写工作台账。

第三、工作台账的填写应真实和规范不得缺项和漏项,更不得弄虚作假和胡编乱造。

第四、工作台账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管理和使用,使用完后交旧换新。

第五、工作台账应妥善保管,不得故意算坏和涂抹。第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对工作台账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10.破除“小农意识”,培育新型农民 篇十

近日,北京市农委副主任李海平在2016年“三农”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将围绕科技进步,创新农民培养工作模式。

围绕“三块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李海平表示,今年北京农业农村工作将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力争年底前完成总体任务的60%。继续稳妥推进大兴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加快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抓紧统筹编制集体建设用地规划。

围绕市民需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海平表示,调减给资源环境带来较大压力的不合理的供给结构,年内农业用新水下降5%左右。适应市场需求,扩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力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引导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发展预售式、订单式等以销定产模式及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要注重适度规模化经营,既要在“多种形式”上下工夫,还要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上做文章。多探索土地入股、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方式,各种支持政策要向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上一篇:中职英语教学方法探索下一篇:《开学季》作文参考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