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教案

2024-09-29

中职语文课教案(通用8篇)

1.中职语文课教案 篇一

《述职报告》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述职报告的书写格式,内容和写法。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掌握的述职报告相关写作知识,写出符合规范要求的述职报告。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述职报告的书写格式、内容要求及写法等知识,并能写出符合规范的“述职报告”。

三、教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提问启发法,学生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加深对写出符合要求的述职报告的重要性的认识,在课堂上,可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用口头形式,谈谈自己上个学期或本学期一个多月以来,在学习方面情况进行回顾,并归纳“成绩”和“缺点”两方面的要点,教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在课后写一篇书面形式的“述职报告”,并加以简评。

四、教学过程:

1、教师提示本文主要内容,并设计出若干问题,指导学生阅读重要段落内容。<1>.什么叫述职报告? ——是向领导和群众陈述自己在一定时期内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以及评述自己的成绩、问题、体会、设想等,它是总结、报告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它也是个人工作或学习情况的回顾,通过述职报告的形式,可使自己的工作或学习越来越好,并不断地得到提高。<2>.述职报告由几个部分内容构成? ——它是“标题”“称谓”“正文”“落款”构成。<3>.述职报告的写法要求是什么? 标题写法要求:三种写法: ① 直接写“述职报告”四个字;②全称标题,如“××××”学年学习情况述职报告;③主题式标题,如“质量出效益”。称谓写法要求:

即述职人对听众的称呼,如“各位同学”“各位代表”。正文写法要求:述职报告的的正文包括三部分内容。(1)开头,又叫导语。包括现任什么职务,岗位职责是什么,对个人尽职情况的总体评估,这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2)主体,即述职报告的中心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述职:①德——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②能——工作能力,业务专长,③勤——组织纪律性,工作积极性,出勤率等,④绩

——工作成绩。当然,写作这部分内容时,不一定要分条款地陈述,只要包括这些内容就可以了。

落款写法要求:

写明述职者单位或班级、姓名、述职报告写作日期即可。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把本次课学习的“述职报告”的写作知识,认真地加以理解和掌握,并在“述职报告”的写作练习中很好

地运用,写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述职报告”。

附:参考板书

述 职 报 告

格式——

标题

称谓

正文

—— 落款

德 能 勤 绩

2.中职语文课教案 篇二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因材施教

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型的学校, 很多学生对于基础型课程不够重视, 学生进入中职院校学习就是为了学习技能方便找工作位目的, 因此学生的基础课程普遍较差, 甚至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 没有必要学习, 将来用处不大。另一方面, 部分教师对于社会的高速变化、学生的需求不太适应, 在教学方面没有任何变化, 造成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相当困难。面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困境, 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 浅显分析了如何开展中职语文教学:

一、因材施教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在小学、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不够认真, 基本功不够扎实, 而学校所采用的教材是全国通用的版本, 这对于中职学校特定专业的学生可能并不太实用。面对这种困境, 作为语文教师, 就应该花时间、精力认真研究本专业, 根据专业的特色来进行语文教学活动, 做到因材施教, 而不是一味按照教材内容讲解, 应做到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学生的需求与变化。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必要的, 教师在教学活动应把阅读理解这一学习任务放在首位。部分中职学校学生阅读能力不高, 在阅读教材时可能会有困难, 长此以往, 会对语文可能产生厌烦, 作为教师, 应根据学生能力高低选择合适的文章以供学生阅读, 在学生遇到阅读障碍时, 应及时予以指导。

学生普遍认识不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认为语文学习可有可无, 他们的需求是学以致用。教师在深入理解学生的需求后, 应根据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活动中, 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色, 提升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当然, 在教学活动中, 必须注意文章的难易程度, 所讲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匹配, 对于学生感兴趣的文章类别, 如散文, 老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学, 提高自身能力。

中职学校以专业技能型学科为主, 基础教育如语文课程是为专业型学科服务, 因此, 在处理教材内容是, 应把专业型课程与基础可能相结合, 避免过度轻视基础型课程。

二、树立“大语文”的理念

语文教学, 简单来是就是对汉语文字的学习, 但是它又是相当复杂的, 文字组成了各式各样的文化思想、理念。因此, 语文是一种载体, 是人们相互交流、沟通的载体, 我们能够知道上千年前人类的生活、思想、风俗等都是通过文字来记载的, 有了文字我们才可以和古人交流, 因此, 语文的魅力是无限的。

在中职学校学习阶段, 由于不存在升学的压力, 学生学习、老师教学的氛围不那么紧张, 有很大的空间学习。当前的教学模式下, 学校的文科基础课程分为语文、政治、礼仪等学科, 这种分科方式优点是学科化, 方便教学管理, 但也存在缺点, 他们内容相似, 是人为的分裂成几种学科, 以方便教学。作为文科基础课程, 这几门学科有一个共通点, 就是重视人的情感因素, 这就要求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们通过学习只是记住了教材中的内容, 还是为考试得高分而背诵的, 学生们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不单单是学习教材决定的, 更重要的因素是生活环境, 周边人的行为方式, 如老师、父母的行为, 耳濡目染、感同身受。

假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把品德教育、礼仪教育穿插于语文教学中, 那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课堂气氛会很活跃。教师教学不会再是乏味的语文知识要点的学习, 教学活动会很有活力, 学生学习语文也会很有兴趣。

三、学习兴趣是关键

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知识传递的接受者, 教学的一切方式、方法都是以教师能够有效指引学生学习为目的的。教学活动, 是一种双向的行为方式, 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 交流的手段, 是知识传递的有效途径。作为学生, 有学习知识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人们若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 就是热衷于接触、观察其本质, 并探索其奥妙, 学生如果对语文课程产生兴趣, 便不会觉得语文学习是一种负担, 反而会乐在其中, 遨游于语文学科的知识海洋里面。

因此,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很重要, 以下列举了几种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一) 讨论法

讨论法可以达到让学生共同参与的目的, 对活跃课堂气氛,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很有效果。但是教师在应用时应注意把握尺度, 避免这种方式流于形式, 达不到教学目的。如在讲解阿Q正传时, 组织学生讨论阿Q的性格特点, 学生们会对这个著名的阿Q很感兴趣, 课堂气氛会很活跃, 最后教师在总结学生们讨论成果, 教学效果会很好。

(二) 互动教学

传统教学知识教师在课堂讲、学生做笔记, 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情绪一般不高,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应有所改变。在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饰演文章中的不同角色, 让学生们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于文章中的人物性格、故事结构有更深的理解, 学习的欲望会很强烈, 教师也能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三) 自主学习

教师不可能一直指引学生们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将来学习的就业、生活很重要。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 在收集资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3.如何上好中职语文课 篇三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吸取经验

中职学校的学生进入职校学习,普遍是抱着学习一技之长的态度进校的,普遍对文化课热情度不高,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兴趣,认为文化课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但语文课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中职学生即将走入社会,更需要全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水平。因此,如何上好语文课是每个中职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上好一堂语文课。

首先是备课。备课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备学生。鉴于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在备课的时候,往往不需要把教材深入的挖掘。每一课的内容我都做到尽量简单但却不苍白。举个例子,在《拿来主义》的学习中,我主要要让学生掌握的是熟练生字词以及体会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深入的部分则无需提太多,课文的讲解必须立足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教学也让我深刻的明白在教学中运用事例的好处,特别是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相通着讲,这样学生在学习兴趣会立马提高,课堂的讲解就不会显得枯燥,苍白,所以在备课中,我要重视学生现阶段的基础和他们的接受能力,努力把课文内容和生动有趣的例子相结合起来,备出一份适合学生语文学习的教案。

其次是上课。一个学生是否学到东西,关键要看这个学生上课吸收了多少知识。我们的学生上课非常爱睡觉,一睡觉当然就浪费了学习知识的机会虚度了光阴。上课首先就要有学生听,所以在每堂课前我都会观察班上同学的精神状况。看见精神萎靡的同学我会弄清楚原因,在伟大的文学家傅雷写的《傅雷家书》中说过“倘使心绪不宁,必定另有原因,索性花半天功夫来检查一下,病根何在?查清楚了才好对症下药,廓清思想。老是曚着自己,不正视现实,不正视自己的病根,而拖泥带水,不晴不雨的就糊下去,只有给你精神上更大的害处。该拿出勇气来,彻底的清算一下”。先问清楚学生上课睡觉的原因再对症下药。经询问,大多数学生上课睡觉多是由于晚上睡觉晚,睡眠时间的不到保证,因而用上课的时间来补眠,我会叫其去冲把脸醒醒脑,做到课前预防睡觉。并提醒学生晚上按规定时间睡觉不要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上课后如果发现有些学生若是在睡觉便会特意提醒,如若有些学生屡教不改则其叫其站起来醒醒脑,如若能够保证不睡觉便自行坐下。最近发明了一个接力游戏,效果显著:如果发现在课堂中睡觉的同学就罚他站起来,由他作为监督,监视班上其他同学是否有睡觉的意向。发现之后被发现者就顶替开始受罚者,直至找到下一个上课睡觉的替代者。这样的小游戏会对学生有束缚的作用,让他们时刻保持着不被抓的警惕心,从而拥有精神头上课。

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会扰乱课堂纪律。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往往是利用他们性格活泼这一特点,重点点他们来回答问题,让他们知道自己时时刻刻读有可能要起来回答问题,因而脑子里就会不断地思考我上课的内容,思路也会跟着老师走。这样既让他们学习到了知识,又活跃了教学氛围。

语文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要学习到一定的知识量,有时候就必须要经历一些枯燥而又困难的学习。这个时候的学生,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心理。每当遇到这样的学习过程,我都会采取奖惩的方式。例如需要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学生往往因为害羞而不敢开口积极性不高,这个时候我就会实行奖励法,例如,朗诵的前三名同学可以不背诵这首诗(因为只要学生不断促使学生积极的学习。如果有学生消极怠工,臂如说,不需要奖励,得过且过。我会通过责罚的方式。例如布置的作业有些同学不完成,首先要询问不完成作业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客观素,则让同学把作业给补上。是主观不愿意写作业。

最后是布置作业。在作业的布置上,让我遵循的还是以学生为主的作业设计。首先作业的设计要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想要写作业的欲望。怎样制定作业,就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始。例如我们这堂语文课学习的是倡议书的写法,作业我就布置一篇《关于上课禁止玩手机的倡议书》让学生写。学生一看作业的题目就被吸引住了,往往就会有写作业的欲望。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是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在作业的布置上我遵循的也是这个方法。

4.中职语文课教案 篇四

孙犁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手法。2.整体领会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3.使学生了解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水生女人和其他女性的妇女形象特点。

2.理解通过人物对话、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指导法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战争意味着离别、残酷、悲剧。一提到战争,我们耳畔便不禁响起隆隆炮声、阵阵杀声;一提起战争,我们眼前便不免浮起硝烟烈火、断壁残垣;一提起战争,我们总要联想到那些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驰骋沙场跃马横刀的英雄伟人:战争似乎远离女性。然而,这并不是战争的全部。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为我们展示了抗战时期白洋淀人民战斗生活的另一面。在这里,同样不乏紧张的战斗场景,却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交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那么,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生活,感受她们的真情。<2>作者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旁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作品特点:清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一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地影响,造就了一大批河北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和房树民等,被誉为“荷花淀派”。<3>写作背景

相传嫦娥偷吃仙丹以后,开始飞升成仙,在升天的过程中,身上的宝镜掉了下来,摔成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99个水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于白洋淀水域。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了奇妙壮观的水网泽国景观。

白洋淀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卢沟桥事变不久,国民党放弃此地,仓皇南逃。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帮助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有利地形,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初次发表,便引起巨大反响。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反映“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民族的精神气质。”生动得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场景。<4>整体感知 1.生字词

缠绞(jiao)虾篓(lou)吮吸(shun)脱缰(jiang)菱角(ling)梭鱼(suo)摇橹(lu)扑棱(leng)泅水(qiu)撅嘴(jue)横样子(heng)凫水(fu)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分段读)

给全文三个部分个拟一个小标题,指出它们各属于小说情节的哪个部分? 第一部分:夫妻话别(开端)第二部分:探夫遇敌(发展)

第三部分: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尾声)

3.思考:本文的主人公是谁呢?(水生嫂)本文通过那些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1).人物对话(2).环境描写(3).细节描写

第二课时

<5>深入研读

1.鉴赏水生嫂及其他妇女的形象特点。(1)月夜编席→勤劳朴实

(2)含泪话别→温柔体贴、坚强勇敢、深明大义(3)马庄探夫→淳朴多情(4)探夫遇敌→机智勇敢(5)助夫歼敌→好强上进(6)青年妇女形象:

A.乖巧伶俐(听说他们还没走远...)B.爽朗率真(我有句要紧的话....)B.谨慎稳重(听她说鬼子要来了....)D.性急冒失(哪里就碰的那么巧....)E.忸怩羞涩(我本来不想去的....)小结: “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淳朴、温柔善良、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青年妇女之间的对话,既反映了她们探望丈夫的共同心愿和迫切心情,又反映了她们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

知识点:人物对话在小说中的作用。

A.起补充交代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B.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C.为下文做铺垫,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曲折。D.反衬人物性格形象特点,深化主题。

2.鉴赏本文三处环境描写,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1).第1、3段的环境描写(全段)

夜景美: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物产。

人情美: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渲染一种诗意的、宁静清新的气氛,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烘托水生嫂的勤劳淳朴、温柔善良。

(2).第40段的环境描写(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

“万里无云”和“无边的跳荡的水银”(写景物的辽阔)

“水面没有一只船”(写环境的寂静)

衬托青年妇女的心情由探夫未遇的失落,转向开朗愉悦的心情;也反衬了遇敌时的紧张心情。

(3).第61段段的环境描写(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

“铜墙铁壁”:抗日军民众志成城,在此地开展抗日斗争。烘托人物形象(抗日军民骁勇善战,抗战必胜的信心。)

“哨兵”:暗寓妇女们会助夫杀敌,那里藏着革命士兵。(暗示这里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知识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A.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等)B.渲染气氛,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C.烘托人物的心情和形象,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D.暗示情节,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3.鉴赏本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1).第15段

(女人的手指震动一下....她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嫂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地听;内心的波动;依恋又不声张。(2).第52段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妇女们试探性、下意识地张望,从而发现敌人。(推动情节的发展)(3).第29段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就和他们拼命)

表明他的坚强和对丈夫的忠贞,及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6>本课小结

荷花淀里景色明丽清纯,让人陶醉。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坚强勇敢。一群可爱的英雄儿女,誓死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孙犁用这样的笔法构建了一幅情景交融、如诗如画的美丽画卷,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中华英雄儿女不屈精神的歌颂。

六、课后作业

1.再次阅读本文,体会本文运用人物对话、景物烘托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2.抄写文中的生字词,每字5遍,写一篇300字的读后感。

5.中职语文课教案 篇五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散文的欣赏

本单元的五篇散文具有丰富内涵。《胡同文化》用审视的眼光展示了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废墟的召唤》道出了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不要忘记民族历史上的耻辱,每个人都要立志“改造凝固的历史”。《过万重山漫想》以游三峡所见之景为依据,讴歌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和历史上无数的“第一人”的首创精神,号召人们要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创造新的辉煌。《内蒙访古》从众多的见闻中精选三处古迹加以叙述,结合议论与抒情,表达了“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观点。《把栏杆拍遍》则再现了宋朝词人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

学习本单元,我们要进一步掌握散文欣赏的基本方法。如何对散文进行欣赏?一是抓住散文的线索,理清散文的结构,这是散文欣赏的重要的路径;二是研究散文的抒情方式,体察作者的感情;三是探究散文的意境;四是研究散文的语言,仔细品味散文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

我们要掌握语言辨析和作批注的阅读方法。语言辨析即通过对所阅读的优秀文本语言的分辨、剖析,品味其丰富的表现力。作批注就是在阅读时把对原文内容或表达方面的理解、体会、评判、质疑,以及引申开去的看法和由此及彼的联想等言简意赅地写在原文书页的相应位置。

我们要认真学习在写作中如何审题与立意,并通过“口语交际

讨论”的自学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训练。切实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胡同文化》2课时 《废墟的召唤》2课时 《过万重山漫想》2课时 《内蒙访古》2课时 《把栏杆拍遍》2课时 写作

审题与立意2课时

《胡 同 文 化》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2.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教学难点 :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教学方法: 1.教法:点拨法 3.学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谈谈自己对于北京的印象.(庄严,古老,现代„„)2.学生发言,谈谈对与北京的印象

3.自己总结: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一样也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他当过教师、编辑。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而且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整体感知,明确学习内容

1. 提问: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接着用多媒体观看几张胡同的图片。2. 提问:什么是文化呢?

总结明确: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3. 提问:什么是胡同文化呢?请同学翻看文章找出有关语句。呈现有关语句: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等(学生分组讨论),谈谈比如“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的看法,以及北京人“安分守己”的优缺点,有意识得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四、理清思路,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1. 齐读1—4段,谈谈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自己板书:布局,名字,数目,环境)(让学生走上来在黑板上填写有关特点的字词)

胡同的特点(1)布局——方正(2)名字——市民气息(3)数目——多(4)环境——静

2.齐读5——12段,谈谈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 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4)爱瞧热闹,不管闲事(5)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3. 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其精义又是什么?

封闭的文化,精义是——忍 4.作者是如何向我们展现“胡同文化”的呢?(分组讨论)关键词——封闭!忍!

关键句:各人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安分守纪,逆来顺受。

自己明确:先写人们的生活习惯,再写他们的人际交往,然后写到处世哲学及精神面貌。在这种封闭的文化氛围中,作者剖析了人们的心态:一是说北京人平常日子过往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各人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二是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只求过得去的自我满足的心态。三是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所以,作者用一个字准确地抓住了这种封闭文化的核心——“忍”。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证明老北京的“忍”劲。“睡不着眯着”这话形象地活画出一个“忍者”的形象。“眯着”,就是本来谁不着但又非得把眼睛微微闭上装睡。作者对胡同文化持有批判的态度,胡同的没落,四合院的衰败,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时间前行的结果,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但是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住在胡同里的作者又是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齐声朗诵13-15节,在朗诵中体会作者表现和流露了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

分析:作者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所以作者结尾时在“胡同”之前加了“再见吧”三个字,幽默地表达了一种乐观超脱的态度。

五、作业 1.课后习题二。本文的语言有的平实朴实,有的典雅,还有丰富的北京方言,口语性强,极富表现力。仔细品味,说说你的看法。并可以在写作中借鉴,远离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文风。

2.可以去考察你自己家乡人们的生活形态,探究其中的文化意味。

六、教后记:

《废墟的召唤》教案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品味赏析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教学时数:2教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废墟么?废墟给你们怎样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毁灭的感觉。自然灾害造成的也许很难避免,可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考呢?简介《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指出:圆明园虽然现在常年沉睡着,但是,他却留给我们——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女作家宗璞凭吊圆明园这片废墟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召唤”什么意思呢?召唤什么?。

二、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宗璞,祖籍河南唐河,1928年生于北京。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先后在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第一部《南渡记》、第二部《东藏记》,《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三、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四、问题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A、“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B、如何理解:“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他在《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后文却说“能源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

明确:前面说的是改造历史,后面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内心经历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4、和年轻人说过哪些对话?你能否理解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明确:“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的说出我嗫嚅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却介于冷和苦之间。“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介于冷和苦之间。

本段话,“介于冷和苦之间”的笑容,神态和语言,无不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5、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6、题目中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让学生讨论

明确: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唏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而且没有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人的感叹就只能是浅薄和虚华。所以“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做出努力,应是每一个“我”的责任。

五、归纳总结:(中心内容)

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八、迁移与拓展

1、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提示①:

A: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B: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提示②:

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2、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六、教后记:

三、生字词

远瀛(yíng)观 甲胄(zhòu)充塞(sâ)碣(jiã)石 嗫(niâ)

嚅(rú)

迤逦(yǐ lǐ)

窸窣(xī sū)

四、词语解释

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过万重山漫想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牢固树立首创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2.学习课文在行文上善于联想、思路开阔的特点。

3.体会文中哲理性极强的议论语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教学重点】 课文的思路

【教学难点 】 课文的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由李白的《朝发白帝城》导入,“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船过三峡时速度之快。

课题“过万重山(长江三峡)漫想”,“漫想”指没有限制的、不拘形式地随意想。“漫想”二字已清晰地告诉我们文章的组材方式。“过”体现的是空间,线索;“漫想”反映的是时间,组材。人们一旦面对奇景,惊叹之余,总喜欢追根溯源,遥想当年。这是很自然的联想。看长城,会想秦始皇时代人们是怎么造长城 的。同样,过三峡,也会想到很多很多。想象力的丰富奇幻,思路的活泼开阔,是与一个人的渊博的学识是分不开的。刘征(原名:刘国正,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教育家、中华诗词学会的副会长、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的想象是依据历史知识的推理,有根有据地想象的。我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确是思路开阔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快速阅读,作记号,查字典

三、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

1.问:漫想的起点在何处?终点又在何处?作者是在什么情形下开始漫想的? 起点——夔门;终点——船过三峡。

带着神往之情的作者在穿过三峡时面对奇景感慨之极,头脑出现了空白,然后跳出了古怪的念头。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写景部分请同学朗读(第2节)2.面对的是怎样的“奇景”?投影填空:

“万重山”之景的观感:狂暴的江流,连绵起伏的高山,高山缺口处伸出几道光束所营造的神气境界。

作者在这里用了多种修辞以突出过万重山的观感。而这观感更详尽的则来自刘白羽的《长江三峡》,请看投影: 三峡 各自特点 总特点 瞿塘峡(夔峡)雄、奇 风光神奇 巫 峡 秀、奇 雄伟壮美

西陵峡(巴峡)滩多特险 充满险情

3.齐声朗读写景部分,体会想像一下这雄、奇、险的万重山。

四、分析课文

1.找出课文中说明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

①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作者“一个古怪的念头”缘何跳出来?熟读第二段后再反复思考和体味。②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从而引发了一场上下几千年的“漫想”。1-3节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也可叫作“引子”;话题就此打开,遐想展翅飞翔„„ ③再想下去。

④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⑤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

2.作者的思路沿着“历史——现实——未来”这样一条线索展开的。提出了“天问”式的疑问☆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在这个总题目下,作者首先肯定了这个人的存在而不着眼于落实到具体的某个人,然后宕开一笔,延展开去,寻找一连串问题的答案:

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比春秋战国时期“自然还要早一些”。

那个时候,穿过三峡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毫不含糊地使用原始的独木船。他是否真是第一个?——绝然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必定已有许多个半路折回者,中途遇险者„„

他站立在独木船上,拿起竹篙的时候会想起什么?——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

作者通过一连串的设问,在他的想象里为我们塑造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有血有肉的光辉形象。这个人敢为人先,不怕危险,不顾旁人的讥笑和阻拦,毫不含糊地登上独木船,面带微笑,勇往直前,而鼓舞他穿过三峡的力量就来源于那个“只是„„”的想法。这是一种朴素而又伟大的思想,是历史前进、社会发(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展的方向。作者在完成了对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刻画之后,又将他漫想的触角伸向茫茫的江水,并向凿开三峡、洋洋东去的江水发问:可曾想到后来竟会变成“人的胯下坐骑么”?从而反衬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伟力。由此,作者进一步联想到另外一些“第一个人”: ①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②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③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④第一个骑上马背的人。

⑤新长征中“无量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行文至此,作者笔下的“三峡”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代表着人类已经跨越和将要跨越的各个领域的高峰;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也成为一个象征——代表着人类创造历史的意志和力量。正是难以数计的这样的人,构成了历史的脊梁。作者的“漫想”就因为从“实在的三峡跳到了抽象的“三峡”,意境由此而开阔、深邃。3.作者讴歌什么,期望什么? 不怕风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在建设现代化的事业中,我们需要的正是那种敢于第一个穿过“三峡”的精神。

五、思考:

1.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能感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2.文章从“艰险”到“喜悦”,包含着一个什么哲理?

六、继续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最后两段(第三部分)作者收束了他的遐思漫想,运用记叙和抒情的笔触,描绘出万重山过后那种宽阔、平静、恬然的自然景象。江水一泻千里,天空开阔,地面平旷,沙鸥在自由飞翔。这景象,与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江流狂暴、高山起伏、神奇莫测既是鲜明对照,又构成前后呼应。只有在这个时刻,在穿过三峡之后,才能真正体味到成功的喜悦。☆为什么作者能感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作者在事业上有首创者甘苦的体验,面对三峡,他能想像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开拓通道的胜利喜悦。至于今日畅游三峡的喜悦又是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未曾感到的喜悦,而这种喜悦正是他给后人创造的幸福。因为,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伟业,毕竟是古人说无法想象的。毛泽东还想象着“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何况几千年的人们。这样写,既显示了今人与古人的相通,又显示了今人对古人的超越,既显示了继承,又显示了发展。2.文章从“艰险”到“喜悦”,包含着一个什么哲理? 闯过艰险的征途就有胜利的喜悦。

七、结束语

同学们,原本带有神秘与幻想之感的21世纪已充满竞争气息地站在我们面前,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你在“一课一得”中能对“三峡精神”写点新的注脚吗?让我们拿起新的武器——科学技术去穿越更多的“三峡”!

八、课后比较本文和《长江三峡》在写作方面的异同。①内容 ②表达方式 ③语言特点 词句赏析

1.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变得狂暴了。

忽然,写出感情变化之大;落进,写出水势落差之大。后两句则从感觉上写出河面变得窄小,水流变得汹涌。

2.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第一个,是的,„„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设问——回答,字里行间演绎着的是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的轨迹,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严肃的探索精神。

四、总结

1.体会三峡的像征意义:

三峡风光神奇、雄伟壮美,但却充满了风险,今天的“新长征”犹如穿越三峡,行程是艰险的,但我们应该有敢于冲越险阻,向着既定目标执着 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作者讴歌什么,期望什么?

本文借游三峡漫想,讴歌了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新的征程中发扬首创精神,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2.本文由景生发联想,感悟哲理,融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叙议结合是本文的鲜明特点。

本文有许多语段由问句组成,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思索的认真程度。由现实引出“设想”,而“设想”又紧扣现实,文章神思飞越,却又显得实在,很具感染力。

五、教学反思

内 蒙 访 古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法,学习引用文献资料,有叙有议的写法; 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珍视民族传统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第一节中的“赵长城”突出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第二节的“昭君青冢”。

2.难点: 史料和观点的统一。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解题: 本文是翦伯赞同志写的一篇史论。1961年7月23日9月14日,民族历史研究指导委员会应乌兰夫同志的邀请,组成了一个有16位委员参加的学术代表团,由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等同志率领访问了内蒙古自治区。历时近两个月,行程15000里。访问结束后,以流畅的语言,写下了这篇旅游记。发表在1961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周立波编选的《散文特写选》。

原文共写了六节: 第一节“哪里能找到这样的诗篇”,第二节“一段最古的长城”,第三节“在大青山下”,第四节“游牧民族的摇篮”,第五节“历史的后院”,第六节“揭穿了一个历史的秘密”。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三节。

这是一篇富于特色,独具风格的访古散文。文章不是从一般游览的角度,而是从实地考察和历史研究的角度展开记叙的。它以寻访古迹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把对自然环境、古迹、文物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评论融合在一起,记叙了我国内蒙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并阐明了自己的见解。

全文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无比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本文围绕着大青山上的古长城遗址和大青山下的汉代城堡这两个中心,对历史上游牧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斗争和文化交往作了科学的论述。文章最后说: “马克思说: ‘世界历史形成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它的喜剧。’现在悲剧的时代己一去不复返了,出现在内蒙古地区的是历史喜剧。但是,悲剧的时代是一个历史的时代,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时代,一个紧紧和喜剧时代衔接的时代。为了让我们更愉快地和过去悲剧时代诀别以及更好地创造我们幸福的未来,回顾一下这过去了的时代,不是没有益处的。”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促进民族间的合作和团结,共同去创造幸福的未来,这正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2、作者简介: 翦伯赞(18981968)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生平著述甚多,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粉碎“四人帮”以后,始得平反昭雪。著作有《中国史纲要》《历史问题论丛》《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

(三)分析课文

本文线索清晰,内容丰富,有如下三个特点:

1、围绕中心,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第一节,围绕着古长城为中心叙述的。

顺序: 先写塞外风光,次写大青山地理形势,后写古代草木茂盛,禽兽繁多的情况,再写历史上大青山的地理环境以及它的重要地位这些都是陪笔。

主笔: 详尽介绍赵长城。

第1层(89自然段)叙述赵长城的由来,并引史料介绍其地理位置、遗址情况及登临所见。

第2层(10自然段)以统一的封建帝国秦修筑万里长城作对比,称赞小小的赵国竟完成如此巨大的国防工程,赞美赵武灵王是了不起的英雄。(赵长城)第3层(1112自然段)赞扬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敢于向游牧民族学习,不拘古礼,勇于革新。

这两件事分别反映了赵武灵王处理民族关系的两个侧面: 坚决抵御外来侵略和虚心学习胡人长处。作者认为抵御外侮和保卫人民的和平生活(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固然有功,然而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冲破习惯势力的藩篱,克服狭隘的民族偏见,虚心学习少数民族的长处,更属难能可贵,尤其称得上是一个英雄。作者充分肯定赵武灵王的历史功绩,其用意还不仅仅在对一个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作者实际上是在宣传一种观点,民族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应该相互学习。文章尽情地肯定了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歌颂了他振兴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突出了重点。

第二节,围绕着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为中心叙写的。

先概述古代城堡的情况,并援引文献资料印证,后具体记述两个古城遗址(塔布土拉罕和麻池乡的汉城遗址)进行评论这些都是陪笔。

主笔: 细写一个“永远不会废弃的”古迹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

第1层(2223自然段)述说昭君青冢的意义、方位、外观,着重指出“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第2层(最后两个自然段)说明到处有昭君墓的真实原因,分清了“昭君出塞”的是非界线,极力肯定是昭君自愿出塞和亲,取得民族和解和民族友爱的功绩,并透避地阐述了和亲政策的历史进步意义,表达了无比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

在这一节里,读者不仅看到了青冢,听到了关于昭君墓的传说,还触摸到作者感情的脉搏,领会到附着于这一古迹上的作者的历史观点和社会理想,即民族问题的纷争只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而人民总是向往和平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民族友好是历史的趋势、人民的愿望。在今天民族团结友好的新时代,各族人民更应增强民族团结,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幸福的未来。由此可见,有关昭君墓的详细描写有力地表现了中心。

这两节各自独立成章,又有密切联系。在阶级社会漫长的历史时期,各族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民族战争,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毕竟是民族关系的主流,甚至在战争期间,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作者这一观点映照全篇,不论是写赵长城,歌颂赵武灵王;或写古城堡,赞美昭君墓,都贯串了这一思想,这一条思想感情线索把前后两节缀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前一节“一段古长城”是写“大青山上”,后一节则是写“大青山下”,“大青山”使前后两节构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系。

2、引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在叙述中自然地插入史论的文笔,叙与议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如: 文章谈到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时,作出了“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的判断。为了证实,引用《史记·匈奴传》的记载:“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和《汉书》的注;还引用了《汉书·匈奴传》记侯应谏元帝的话。

又如: 文章指出“早在战国时,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原野,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焦点”,而在争夺时,赵武灵王击败胡人后,在北边国境上筑起一道长城,以堵住胡人进入平原的道路,就援引《史记·匈奴传》的记载,用复述文献的话语,说明了这条长城的起讫点。

再如: 文章肯定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说他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并引用《战国策·赵策》的记叙,来印证他敢于革新的精神,而最后得出结论“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 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3、描写生动

广阔的塞外: “敞开了一片广阔的原野,一片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

秋天的阴山: “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

阴山南麓的沃野:(勾画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

颂扬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敢于革新,说他: “终于使他们脱下了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并且把过了时的笨重的战车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眼前昭君青冢: “据说清初墓前尚有石虎两列,石狮一个,还有绿琉璃瓦残片,好像在墓前原来有一个享殿。现在,却只有一个石虎伏在阶台下面陪伴这位远嫁的姑娘,其他的东西都没有了。”

塞外风光: “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然而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 小麦、荞麦、谷子、高粱、山药、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

五、小结

教学后记

字词注音:

迥jiǒng(远)囿yòu(养动物的园子)朐qú(临朐,地名)邪yã(名)单于chán yú(匈奴君主的称号)塞⑴sāi(塞子)⑵sài(边塞)⑶sâ(用于某些合成词中)词语补释: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迥乎:显然。P95注②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苑囿:古代帝王及贵族养禽兽、种植林木的地方。P96注①

*恩赐:原指封建统治者为笼络人心而给予赏赐,今指因怜悯而施舍。

*绵亘:接连不断。亘:gân空间或时间上延续不断。

*沸腾:此处是不可遏制的意思。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镂lòu雕刻。

*遮断:遮盖阻断。

6.中职语文课教案 篇六

1、了解剧本文所展示的矛盾冲突及冲突的性质,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

2、通过品味富有个性化、动作性的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态及其个性特点;

3、品味戏剧台词的丰富的内涵,透析它们的言外之意; 教学重点: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世纪60年代,有一位年轻的日本作家访问中国,他专程登门拜访了剧作家曹禺先生,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我希望日后也能写出像您的《雷雨》那样的杰作来。” 这位日本作家是谁呢?他就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雷雨》是曹禺在中学时期开始构思,在大学毕业时完成的话剧处女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部年轻的作品,成为大江先生眼里“丰碑”式的巨著呢?

二、介绍作者及情节

1、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完成了处女作多幕剧《雷雨》,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继《雷雨》之后,作家又写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解放后,有《胆剑篇》、《明朗的天》、《王昭君》等剧本。

2、介绍戏剧的基本知识

语言、人物与戏剧冲突是构成一个剧本的三要素。其中,语言是剧本的基础,是第一要素。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和情节。

3、梳理全剧情节

学生画一张作品人物关系图,了解全剧情节。

4、《雷雨》为题的作用

作家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三、研读文本

引入:提供鉴赏人物视角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黑格尔《美学》

“我确实太喜欢曹禺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曹禺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练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钱谷融《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境界——关于〈雷雨〉欣赏答问录》下面,让我们进入一个个具体的语言场景,解读《雷雨》那“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世界。

(一)学生初读,谈对周朴园的印象 周朴园在文学界是倍受争议的人物,大家探究:周朴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对鲁侍萍的情感是真还是假?

(二)进入具体语言情境 情境一

朴:(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0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朴:(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 无锡呢。

鲁: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朴: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哦,好地方。解读步骤:

1、“我们”在表意上有什么作用?(暗示两人有过不寻常的关系)

2、通过贯穿全戏的时间概念“三十年前”(让学生找出第一场戏中“三十年前”共出现12次)来深入了解周、鲁两人特殊的关系。

教师提供材料 :曹禺在序幕中明确写出的人物关系表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周繁漪--其妻,三十五岁。周萍--其前妻鲁侍萍生子,年二十八。周冲--繁漪生子,年十七。鲁贵--周宅仆人,年四十八。鲁侍萍--其前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鲁大海--侍萍与前夫周朴园之子,煤矿工人,年二十七。鲁四凤--鲁贵与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从这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奥妙吗?

明确:鲁侍萍被周家赶走是发生在27年前。

问: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30年前,难道是作者记错了吗? 提供解读视角:

凡是你不想记忆的东西,你总是会忘记的。——(奥地利)弗洛伊德

周、鲁确实存在过真实的爱情。因为对他们而言,27年前是一个悲惨的时刻,根据弗洛伊德的推论,他俩潜意识里都记住的是30——27之间的三年幸福生活,所以他们对话中反复出现的是“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概念,并不是作者记错了,而是更逼真了人物的心理。

3、关于“洋火”

问:朴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答案很明确:“是的”。按理说,回答只需两个字就很清楚了,可鲁侍萍为什么还要加上这样一句话: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① 有意识:鲁主动地以无锡引起了两人的对话,当然希望这场有关往事的谈话能持续下去,所以,有意识地提出30年前具体的生活细节,以勾起周的回忆,引发新的话题。②无意识:说话过程中鲁的思维不由自主地回到30年前的生活当中。

问:那为什么不是别的生活细节,而单单提到“洋火”呢?

可能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如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户,所以室内经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鲁的情景。如鲁在灯下一针一线的绣那朵梅花的情景,或是共同照看当时尚小的周萍,其乐融融,其情温馨。用“我们”一词是那样的自然,实在是情不自禁啊。

对周、鲁来说,无锡,正是这段美好生活的见证。所以会说,无锡是个好地方。

可是,这段甜蜜的爱情没能维持多久,因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而导致两人分手,是什么事呢? 过渡到情境二

鲁: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解读步骤:

1、女生读,男生点评。

2、体验“你们”与“你”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感受。“你们”一词共出现多少次?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你们”一词反复出现共六次,表明侍萍心中怨恨的对象除周朴园以外,还有其他人,那就是文中出现的“老太太”。故事发生在30年前,即文中的“光绪20年1894年”,在清末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不被传统认可的。周鲁二人的关系正如,《红楼梦》中的宝玉和晴雯,《家》中觉慧与鸣凤的关系。再看周朴园30年前的处境,他也不过20多岁的小伙子,在上面还有老头子、老太太、大家庭,他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你们”一词传递出来当时抛弃鲁的不只是周,更主要的是封建大家庭。、教师提供相关材料:

“鲁侍萍被周家赶走,周朴园是不情愿的,但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不可违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曹禺《雷雨》创作回顾

点拨: “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作者的补充很重要,那么,当周朴园后来得知侍萍被赶走,有没有行动呢?(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这句话,想象周朴园当时沿着河失魂落魄地发疯一般地寻找,感受周朴园内心极度痛苦状)情境三

周朴园: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解读步骤:

1、讨论:这两段话你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

真实:保留旧物三十年,保持旧习惯三十年;另外吃斋念经三十年,对现在的妻子非常冷漠,也都表明他已经是心如死灰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们似乎看到的是一个爱得深、痛得切的周朴园。

虚伪:周朴园的怀念是虚伪的,他主要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掩盖他不光彩的过去,维护他在家庭中的威严,显示周家是个体面的家庭,抬高他在社会上的地位。

他现在年纪大了,而他的妻子繁漪又是桀骜难驯的女人,他常感到家庭生活的不如意,时有孤独寂寞的感觉,“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这既可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情、高贵。”

四、小结:

“人是怎样获得一个灵魂的?通过往事。”“正是被亲切爱抚着的无数往事使灵魂有了深度和广度,造就了一个丰满的灵魂。”——周国平《时光村落里的往事》 周朴园有哪些往事?

一、无锡好时光。

二、逼走梅侍萍。

三、旧日的世界。(旧衬衣旧雨衣旧家具***惯)那周朴园是不是一个有灵魂的人?(小结本堂课内容,引出第二课时)

第三、四课时

引出:周朴园是不是一个有灵魂的人?(小结第一课时内容,引出第二课时)

一、研读文本 情境四: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 ┅┅

周朴园:(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

1、品味舞台说明

“痛苦、汗涔涔、喘出一口气、沉思”这些舞台说明真切的反映了周朴园的内心世界:痛苦、愧疚,内心忍受着巨大的折磨。

2、当周朴园和侍萍谈起无锡的一件往事时,叙述却大相径庭,为什么?

身份:年轻小姐——下等人

行为:很规矩——生前是不规矩的,不很守本分,跟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

梅小姐是否规矩影响到他是否规矩,美化侍萍是为了美化自己,明白了周朴园如此叙述往事的目的,他是为了掩盖当年抛弃侍萍的行径。

终于他发现侍萍不仅没死,而且就在眼前时,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变 过渡到情境五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朴:(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朴: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解读步骤:

1、分角色朗读。

2、教师提供揣摩人物语言的方法:(1)、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2)、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3)、探究舞台说明(4)、借助心理学分析法3、4人小组充分讨论周朴园大变脸的原因

参考:俩人此时地位太悬殊了,他怕自己的财产、地位、名誉受到威胁,更不愿鲁侍萍来冲击他目前的家庭秩序。根据舞台说明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发现眼前的老妈子已不是过去年轻漂亮的梅侍萍了,使周从怀旧的感情回到了现实,在现实中经过情感与理智的较量,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所以周用如此绝情的方式来结束对梅侍萍的幻想。这非常符合周的身份和心理特征的。如果周和鲁相认、抱头痛哭,那是有违人性发展的,是不可想象的。

当周朴园弄明白鲁侍萍这次的出现纯粹是邂逅相遇,他又是怎么表现的—— 过渡到情境六: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鲁侍萍: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衣内取出皮夹的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鲁侍萍(接过支票)谢谢你。(慢慢撕碎支票)周朴园 :侍萍。

鲁侍萍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就算得清的。解读步骤:

1、通过支票这一解决的方式,你对眼前的周朴园有什么看法?①为自己,用钱将鲁家人打发走,封住他们的嘴,让“鲁家的人以后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免除后患。(自私、冷酷)②为自己:真正的要弥补罪过,表达忏悔之意,求得内心的安宁。③为侍萍:想让鲁安度余生,为她提供生活保障。(有温情、有良知)

2、点拨:“五千块钱的支票”对周、鲁而言,是一个什么概念?请看两句话:

“鲁大海:对仆人你们这些混帐东西,放开我。我要说,你故意淹死了二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和

“鲁贵对四凤:(汹汹地讲)脸呢,又学你妈的那点穷骨头,你看她!跑到八百里外,女学堂里当老妈:为着一月八块钱,两年才回一趟家。这叫本分,还念过书呢;简直是没出息。”

根据这两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两组数据:就周朴园赚的一次昧心财来看,五千块钱的支票等于总收入的七百五十七分之一;就鲁侍萍一月八块钱而言,五千块钱的支票等于她五十二年的收入。两者比较后,你能对周朴园有什么新的认识?

小结:刚才的讨论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周朴园的内心世界极为复杂,在他身上,这种多情与绝情、温情与冷酷、人情味与铜臭味,时时交织在一起。难怪曹禺会说:

‘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多个小工,这是他的人生;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曹禺与语文教师谈〈雷雨〉》

二.品读 “哦”字

在这部分对话中,哪个词出现的频率最多?“哦”字

字呢?它们语气读法都相同吗?俗话说:“言为心声。”这个字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心理?大家仔细品读这些“哦”,分别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分段表演朗读,读出“哦”的不同语气语调,学生点评 周朴园用语“哦”字示例: 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⑵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⑶哦。

⑷哦?你说说看 ⑸(苦痛)哦!⑹(汗涔涔地)哦。⑺哦,救活啦? ⑻哦。⑼哦!

⑽(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⑾哦,侍萍!(低声)是你? 可以从以下方面去理解,表演读。

有一般的应答词;有资本家对下人漫不经心的口吻,语气平淡停顿稍短些;表示惊奇,声调要上扬;内心有愧疚,可以短促重读;受指控后做贼心虚的窘态,语气轻、短。认出侍萍时的恐惧、失态,可以短促重读;注意标点符号对感情色彩的影响。

三、揣摩潜台词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一人读原句,其他同学补出潜台词

(1)“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到这儿来了!” 潜台词:为了敲诈我,你可真费尽了心机啊!(2)“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

潜台词:说出我们过去的丑事,不仅会让外人笑话,也会让你我的子女笑话的,如果我这一张脸没有地方摆的话,你那一张老脸就更没有地方可摆了,因为我毕竟是男人,你毕竟是女人啊!(3)“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潜台词:你大不了想敲诈我几个钱,好吧,你开个价吧!(4)“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明确:潜台词:你我以前的事,千万别让他知道;否则,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5)“不过是——(顿)他很大了,——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死了的。” 潜台词:你千万别让他认你为母亲,这会影响他前途的。

四、学生表演或播放视频

五、小结

1、人们常说人生如戏,其实戏又何尝不是人生呢。

1997年12月11日,北京上演了“北京人艺”排演的新版《雷雨》。剧中周朴园的扮演者郑榕,此时已是73岁高龄,在此之前他扮演这个角色有400多场。当掌声响起时,郑榕自己却说,”到了这次演出,我才刚刚弄明白,周朴园是怎样一个人。”真可见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雷雨》真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伟大杰作,也许,这恰恰是《雷雨》的魅力所在吧!

2、名家评说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巴金 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李健吾

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他,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黎烈文

……真正吸引他的,不仅是情节本身的曲折性,而是在这曲折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生命形态,或者说,他是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与认识注入多少有些现成的“情节”中的。——钱理群

7.让中职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篇七

1 转变观念, 找准定位

1.1 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去动手动脑地积极活动起来, 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自信心。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是把学生看作“待灌的瓶”, 而应看作“燃烧的火”, 为学生创造多方面的条件和机会,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其实, 中职学生虽然对难度较大的理性思考问题会障碍较大, 但他们往往肯动手、动口, 喜欢操作、实践, 因而语文教学应该适应学生的这一特点,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把学生当成教学的主体,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凡是学生能动手、动口、动脑解决的问题, 都应交给学生来解决, 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经受锻炼, 增长才干, 提高素质。只有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真正地动起来, 才谈得上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1.2 用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中职的学生大多存在着语言表达能力差、文字书写能力差、文体写作能力差、心理素质差、职业意识差等问题, 而作为中职教师的我们会自认为自己在学识水平和人格价值等方面都远远地超出了学生, 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就会在不尊重、不平等的状态下进行, 师生对立也就再所难免。

在教学中, 我们要给每个学生以深沉的爱和期待, 尊重学生的意见, 在研究问题, 探求事理的过程中, 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 教师不能唯我正确, 在课堂上,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 即使是黑板上的板书内容, 究竟要写些什么, 也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 这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积极多向的信息沟通

2 关注生活, 联系专业

2.1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中职的语文课堂应该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 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沟通, 让教学活动贴近生活, 联系实际, 这样学生才能有所收获。教学时, 我们应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 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并真正受到启迪。也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 如把一篇课文编排成多个版本的课本剧, 让学生自己编剧本, 做导演, 亲自演一演, 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 使学生如临其境, 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 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 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 这种课本剧欣赏课是将语文回归生活, 再现生活本质的最好方法。

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还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关注社会、自然和人, 让学生去体验人们的生活日渐丰富多采。有条件的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 深入到企业, 展开各种调查, 参与各项活动, 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收集信息、筛选信息, 培养他们辨别是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2 紧密联系专业课程

要让语文课堂真正生动起来, 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突出专业特色, 突出实用性。针对大多数的中职生在公开场合不能大胆、有序、有理的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不能准确领会说话人的主要意思, 普通话水平较低的现状, 我们应对教学内容作符合学生能力实际的、与专业关联的拓展训练。

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让学生从“厌烦说”到“愿意说”, 从“要我说”到“我要说”。比如让汽修专业的学生, 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关于汽车的文化, 在课堂上用最标准的的普通话讲给其他同学听, 其他同学再用普通话复述出来, 比一比看谁的材料表达最丰富, 看谁的复述最完整全面, 学生用感兴趣又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 这种生动的语文课堂让他们感受到了语文的乐趣。语文一旦与专业相结合, 便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形式多样, 生动课堂

语文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形式的多样。因此, 我非常重视语文活动课的设计和组织。

3.1 成语英雄擂台赛

首先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轮流讲析成语, 在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 让学生进行“成语英雄擂台赛”。此活动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气呵成” (成语接龙) , “出口成章” (用成语命题, 口头说一段话) , “心领神会” (表演猜成语) , “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 (自编、自导、自演成语故事小品) 。各部分各有评分标准, 前三部分均限时完成, 尤其是“心领神会”部分在投影谜面成语后, 一名学生看成语描述、描述 (但不能说出相同的字) , 另一个学生根据提示猜成语, 多多益善, 限时3分钟。活动中学生主动热情、能干多智, 他们的主动前所未有, 他们的热情空前高涨, 而他们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更是让我惊喜不断。

3.2 演讲辩论展示台

在进行诗歌单元后, 学生已经了一定的朗读方法和赏析方法, 我就学生分成几个组, 采取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 要求每组自选一首诗集体朗诵, 自己设计朗诵的形式;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自选一首个人朗诵的诗歌。学生在活动中能做到报幕、配背景音乐、摄影等工作自行组织, 顺利完成。在此基础上, 我还开展了“观点对对碰”让同学们就自己喜欢的文章、文学形式或者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比如:“中职学生兼职打工对学业有利?还是不利”“现代社会中, 情商和智商哪一个更重要”, 在这样的一些教学环节中, 学生不仅体会到了语言带给他们的魅力, 同时对他们的思想也是一次教育。

3.3 歌曲影视欣赏课

在中职语文的课堂上, 引进歌曲和电影这个元素,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会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 如在讲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笔者就给学生赏析了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月几时有》、《东风破》等, 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 感受诗歌的画面美、作品迥异的风格、作者的深挚感情以及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等丰富的内容,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又联系现实生活, 使学生感悟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多种美。在教学中, 我还把电影当作一种特殊的文本引进语文课堂, 使之能更开阔、更有效地开展语文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在观看电影时, 我密切关注学生在播放流程中的反应, 适时激疑、点拨、提示, 引导学生能够关注细节, 注意铺垫, 学会联系, 领会解读, 体味品悟, , 让学生真正获得丰富的语文能力———观察、思考、交流、鉴赏和表达。

在职教语文教学中, 要想让“语文”真正承载起它应有的职责, 就要想办法从各个方面去感染学生, 让他们发现语文教育的生动性和实用性, 把语文教学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 使他们适应市场人才竞争需求, 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有其社会现实意义并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摘要:中职语文既是学生学习各类专业课、文化课的基础, 也是他们真正做好一个实用型人才的基础。但传统语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与高素质人才要求越来越远,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调整教学方法, 完成角色调整, 创建出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 从而让中职的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情现状,优化教学,生动课堂

参考文献

[1]余跃.让中职语文课像专业课一样动起来[J].

[2]史金霞.不拘一格教语文[J].

8.中职语文课外阅读利弊谈 篇八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外阅读;利弊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现在课外阅读对于中职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而且可以学习到书本之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电子网络已经慢慢替代了书本,许多学生都爱好在网上浏览信息,通过上网来了解时讯。虽然上网查询信息很便捷,但是也有很多不良的信息在网上出现,这时就需要学生去增强自己的辨别能力,接收好的信息,自己屏蔽不良信息。所以说,不管通过什么方法去阅读课外知识,都有其有利与有弊的地方。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去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对于中职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不仅要保证数量,同时也需要质量的保证。

一、中职语文课外阅读的有利之处

(一)中职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现在由于信息化社会的影响,许多中职生只是阅读书本上老师所教授的相关文章,导致中职生阅读文章的数量与质量都没有,而且有些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枯燥乏味而产生的厌学心理,让学生更加不会去进行课外阅读,从而导致大部分的学生课外阅读信息量达不到足够的要求或水平,甚至是一些中国著名的名著都不知道是哪些,不知情何以堪哪。所以课外阅读显得极其重要,不仅仅是提升自己的课外知识,同时也是增加中职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办法。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所在,知道课外阅读是中职生增加知识量必不可少的关键所在。

(二)课外阅读会使得中职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写作水平以及自学文章的能力得到提高

中职生在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的时候,尤其是读到一些特别优美的文章的时候,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文章里的华美句子所吸引,从而激发中职生的写作欲望,而且,许多学生会将她们在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句子,甚至是感人肺腑的句子摘抄下来,然后进行模仿写作,这样学生会受到这些文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其写作水平,甚至是写作兴趣也会被大大地激发,当中职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她们会不由自主地去分析文章故事的结构、人物背景,这样既可以提高中职生平时做阅读理解的速度和质量,又可以提高中职生自学文章的能力。

(三)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手机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手机对我们来说是有很大的辐射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放下我们手中的手机,用课外阅读代替我们的手机,让课外阅读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充分利用中职生的课余生活,这样不仅可以让中职生投入到书籍的海洋中,还可以将他们从手机里拉出来,让他们知道不仅仅只有手机上淘宝、玩游戏、看小说以及课外打闹才可以打发课余时间,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让他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四)课外阅读可以开阔中职生的视野

中职生可以从课外阅读中读到课本上所学习不到的知识,甚至是一些时事新闻,许多中职生获得新闻都是通过听视频里的,只有少数人才会通过读课外阅读来了解一些时事新闻,甚至是通过看报纸来开阔自己的视野,课外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更全方面甚至是更广阔的知识,所以说课外阅读对于中职生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二、中职语文课外阅读的不利之处

(一)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文学价值,内容低且单一化

现在的课外书籍数不胜数,其中虽然有优秀的课外书籍,但是也不乏有一些滥竽充数的课外书籍,就比如一些描写暴力的课外书籍,许多中职生看了这些没有文学价值甚至有害处的书籍后,学生会变得有严重的暴力倾向,这对学生的一些言行举止是极其有害处的,还有许多中职生在上课的时候看一些小人书,比如:“阿Q正传,花木兰等。”学生在课堂上看这些小人书不仅对中职生的学习有严重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很多中职生阅读这些课外书籍的时候只是想要打发自己的课余时间,娱乐自己,并不是真正的想要增加自己的课外阅读能力,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二)中职学生处在迷茫的学习状态,没有认清自我

许多中职生在学校都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干些什么,甚至不明白自己未来的目标,更别说让他们阅读课外书籍,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只会让他们感到更加的迷茫,还有许多中职生认为书读得太多也没有用,在他们将来参加工作的时候也不能帮上什么忙,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迷茫,使得他们根本不想去课外阅读。

三、结语

所以课外阅读对于中职生来说有利也有弊,中职生应该充分发挥其有利之处,避其不利之处,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优秀的课外书籍去进行阅读。

参考文献

[1]杜丽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浅议[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03):5-18

[2]黄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误区及科学指导初探[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2(02):90-95

[3]钟晓.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研究[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12(01):4-17

作者简介:曾庆文(1973-),男,贵州兴仁人,贵州省兴仁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一级教师,本科,中职语文教师。

上一篇:关于迎接普通高中星级复审工作准备情况的汇报下一篇:美好生活,劳动创造-劳动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