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第五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一只小鸟》教案

2024-06-29

北师大三年级第五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一只小鸟》教案(精选10篇)

1.北师大三年级第五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一只小鸟》教案 篇一

《一只小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小鸟命运的变化。

3、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准备一张小鸟图画,从字词入手,初步理解课文,再到小组合作,理解爱护小鸟,珍爱生命这个主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小鸟,树立保护大自然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小鸟命运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生:鸟儿。师:因为鸟儿的美丽歌唱和动人身影,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无限生机。鸟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六单元第二课(齐读课题)。介绍作者

二、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

师:首先,请同学们聆听 课文,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1.根据提示,全班学生概括文章内容。2.检查词语认读情况。进行“开火车游戏”。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让学生捂住眼睛回忆生字。

三、课文学习。师:现在请你们默读1、2自然段,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 生:幸福、快乐的小鸟。

师: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能表现小鸟幸福、快乐的语句。画好后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谁找到了?说的时候希望你们可以按照文章的先后顺序来说。

“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

(1)“ 啁啾”什么意思?请听老师播放的鸟叫声

(2)小鸟用稚嫩的鸣声和爸爸、妈妈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猜猜它们会说什么呀?

师:谁把这句话读一读。注意带上轻松快乐的语调。

老师也感受到了快乐;多么快乐呀!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的快乐?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了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

(1)你能为“景致”换一个词吗?(2)除了,看见了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展开想象,这时鸟宝宝还看到了什么好景色呢?

多美的风景啊!女生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如果你是小鸟,看到这么美的景致,心情会怎样?你想干什么?这只小鸟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快乐的?

在这美好的早晨,在这灿烂的晨光中,小鸟太快乐了,它不由得抖刷抖刷还不丰满的翎毛想用歌声让大家分享自己无比的快乐。它放声唱出了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大家来当回快乐的小鸟一起来放声赞美大自然吧。小朋友们读得真好,不仅大自然含笑着倾听,连老师也都含笑倾听着呢!

大自然这么喜欢听小鸟唱歌,那还有谁喜欢呢?你怎么知道的?

同学们,正是这只小鸟,给父母带来了快乐;它那清脆柔美的歌声给自然增添了色彩;连孩子们也喜欢上了它。这只小鸟一直这样快乐地生活吗?

那后来它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5-8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受到了小鸟可怜的句子。

多可怜的小鸟!老师看得出你在为这只小鸟伤心,是吗? 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它的伤势很重?

你把“一滴一滴”读得很沉重,你这样读想表达什么?

听到这一句,老师心里的血也在一滴一滴往下流。相信同学们也一定非常难过。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对小鸟的同情,好吗?

小鸟伤得这么重,血都落到地上来了,小鸟也落到地上了吗? 一起读读这句话。

请拿起笔,用△画出老鸟的动作谁来说说看,从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你体会到什么? 像箭一样快,老鸟很着急。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着怎么做?

看图,老鸟用什么衔? 原来嘴巴是衔什么的?

老鸟小小、尖尖的嘴巴,却把小鸟衔上巢去,为什么呢? 是啊,老鸟为了救孩子,不顾一切。这种亲情是多么伟大。

孩子的无知,伤害了小鸟,小鸟的歌声从此便消失了。

此时的孩子们想仰望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四、拓展深化。

1.读了《一只小鸟》的故事,你有什么话想对小鸟或者孩子说?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画的小鸟,把想说的话写在上面,写完之后要仔细检查。全班交流。

2.师:你们的发言让我看到了一个个心中有生命的好孩子!老师读这一课时,不由得想起白居易的《鸟》这首诗:(课件出示)“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岂止是“子在巢中望母归”,同样还有“父母在巢中盼儿归”,古人尚且明白这个道理,何况今天的少年儿童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两句,向所有的人发出“莫打枝头鸟”的呼声吧。

五、总结。

美丽鸟儿,美丽的生活,美丽的大自然,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真正的喜爱不是占有,不是破坏,而是让美丽的事物更加美丽,让美丽的世界更加美丽。我们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六、作业:每一只美丽的小鸟都对世界充满了幻想和希望,但文中的这只小鸟却怎么也没有想由于人类的贪婪使它惨遭不幸。小鸟的命运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大家想像一下,那只小鸟后来怎么样了?续写一段话。

2.北师大三年级第五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一只小鸟》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教材50~51页例

8、例9及做一做,练习十三1、2题.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在理解“倍”的概念的基础上会分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理解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初步掌握解题思路.(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两数之间倍数关系的变化,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初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应用题的算理.正确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卡片、磁力板、投影仪(片)或计算机软件一套.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投影出示第50页复习题中的第一题.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指名叙述题意,让学生说说这道题该怎么想.引导学生叙述:第一行摆2个,第二行摆8个,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也就是说,8是2的4倍.集体订正.

2.投影出示复习题第二题,指名叙述题意,学生依题意汇报:因为第一行是2个圆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就摆4个2,共8个.

3.学生观察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归纳:从这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来看,它们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都是第一行摆2个,第二行摆8个,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只是所给的条件和问题互相交换了.第一题是已知两个数,一个数是2,另一个数是8,求8是2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第二题是已知一个数是2,另一个数是它的4倍,求另一个数,用乘法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引言:同样是这个内容,还是这几个数,如果老师变换一个已知条件和问题,该怎样计算呢?

2.教学例8.(1)投影出示例8: 第一行摆:?

第二摆:○○○○○○○○ 是第一行的4倍

第一行摆多少个?与第二行摆对齐

(2)根据已有经验叙述题意:已知第二行有8个,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几个?

(3)这道题该怎么想?先动手摆出第二行圆片,想一想,再根据哪个条件摆出第一行,同桌互相讨论,然后摆出第一行.

引导学生归纳出:已知第二行有8个,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也就是说第一行如果是一份,第二行就是4份,把第二行的个数平均分成4分,其中的一份就是第一行要摆的个数,用除法,8÷4=2.所以第一行应摆2个.让学生观察自己摆的图,看看第二行的个数是不是第一行的4倍.

(4)引导学生把例8在书上补充完整. 3.反馈练习,做一做. 投影出图,让学生看图,想一想并说出应该摆几根.(如果个别学生有困难可以让他们用小棒摆一摆)订正后,启发学生再次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做在书上.

4.教学例9.

(1)引言:刚才同学们通过操作学会了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并掌握了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利用这些内容,下面我们看例9.

(2)计算机出示例9:学校里栽了85棵柳树,栽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5倍.栽杨树多少棵?

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利用计算机出示线段图.

再问:柳树多少课?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几倍?当学生回答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5倍时,计算机把表示柳树棵树的线段平均分成5份,显示其中一份,然后移动显示的一份上端,表示杨树的棵树.

杨树:

让学生观察线段图后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引导学生汇报:柳树的份数是5份,而杨树是其中的1份. 怎么求出杨树有多少棵呢?小组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回答:求杨树的棵数就是要把柳树的棵数85平均分成5份,用除法做,85÷5.

(3)引导让学生把例9在书上补充完整,指一名学生板演. 5.反馈练习,做一做

投影出示第一题,同桌讨论,然后做在练习本上.一生做在投影片上.订正时让该生说说怎样想的.

6.揭示课题(板书:应用题)

三、巩固发展

1.投影出示填空、判断题.(1)填空:

①甲数是4,乙数是2.甲数是乙数的()倍. ②甲数是4,是乙数的2倍.乙数是().(2)判断

黄苹果8个,是红苹果的2倍.这句话是说 ①黄苹果是红苹果的2倍()②红苹果是黄苹果的2倍()2.小组讨论做一做2、3题的做法,然后把第4题做在本上. 集体订正.

四、本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小结: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实质上它与求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课题是一致的.今后我们在做题时注意分析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三中的1-2题.

六、板书设计

应用题

例8:

例9: 8÷4=2

85÷5=17(棵)

3.北师大三年级第五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一只小鸟》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辨识体例,了解出处。

2.导读诗词,体悟节奏。

3.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实施步骤

一、导语设计

文言诗词,在古代文学长廊中,是一颗颗璀璨明珠,光彩夺目;优秀诗人,胸襟豁达,深受我们喜爱,如杜甫、李贺、陆游、龚自珍等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们的诗词。

二、解题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为:被。歌:诗的体例。意思是茅屋被秋风所破坏。

(2)南园

见注释,既为所居地,又是组诗名。

(3)梦江南

词牌名,又名望江南、忆江南、江南好。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起。

(5)己亥杂诗

诗集,写于己亥年(1839),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三、研习课文

1.看注释,填文学常识表,订正:

2.导读诗词,体悟节奏

(1)播放朗读带,生静座闭目聆听。

(2)再放朗读带,继续体味节奏、停顿。

师板书或投影如下诗句,生试画节奏,然后订正为: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C.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D.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

(3)师或生范读(生可一人一首),画出生难字词,提示如下:

号(háo)重(chóng)坳(ào)燥(zào)衾(qīn)庇(pì)兀(wǜ)晖(huī)O(pín)戍(shù)

3.整体感知,串讲诗词

(1)结合注解,了解诗词大意。

(2)口述大意,相互补正。

(3)投影画面,反复体味。

四、作业

1.熟读诗词,提问质疑。

2.画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的停顿节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研析诗词,领会情趣,反复吟诵,把握手法。

实施步骤

一、齐读诗词,领会意趣

二、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质疑字词

(1)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2)实词(活用)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2.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愿

3.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4.关键语句

最末一段,集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5.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

6.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7.作业

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诗词,领会情怀。

2.继续研习,注意手法。

3.归纳小结,明确中心。

实施步骤

一、研习《南园》

1.读背全诗。

2.指导阅读。

3.关键词语。

南园:既是居地,又是组诗名。

体例:七绝。

上:登上,动词。

若:哪,疑问代词。

[板书设计]

二、研习《梦江南》

1.读背全词。

2.指导阅读。

3.要点撷录。

[板书设计]

梦江南

温庭筠

词牌名,又名望江南、忆江南、江南好

温庭筠,花间词派的开创者

三、研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读背全诗。

2.指导阅读。

[板书设计]

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意思: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四、研习《己亥杂诗》

1.读杯全诗

2.指导读析

3.内容撷要

[板书设计]

五、小结

五首诗词中有四首诗,共同点:

1.均为七言;

2.均是写景咏怀之作;

3.均发忧国忧民之志。一首词,是花间派代表人物之作,思亲之意情真意切。

六、作业

1.试谈谈《南园》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爱国情调。

2.《己亥杂诗》的心境有几种?名句及其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南园》充满豪情,壮怀激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凄哀托梦,戍国情切。

4.北师大三年级第五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一只小鸟》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游戏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

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整数的大小比较,最近我们又认识了一些分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比较简单的分数的大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1)质疑: 1/4和3/4谁大?你是怎么想的?小组拿出手中的正方形纸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发挥集体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

(2)小结

把两张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3个1/4,而另一张纸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一个1/4,3个1/4比1个1/4大,所以3/4﹥1/4。

(板书: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2、教学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

(1)质疑:

1/2和1/4谁大呢?大家是怎么想的呢 ?请用正方形的纸再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比一比。

小组代表说出自己小组比较的思维过程。(2)小结:

把两张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一张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1/4;而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1/2。4份中的1份比2份中的1份少,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所以1/4﹤1/2。

(板书: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就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4页“练一练”的第1、2、3、4、5题。

2、完成“1课3练”中的“突破知识点”。

四、拓展练习。

在一个长方形上表示出四分之一,只要能准确地表示出分数就可以了,形式可以多样化。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会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板书设计

比大小

5.第五册小学语文的第六单元测试卷 篇五

()()()

yanse shouwei bijiang jianshefurongweiwu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在上面画“√”。

出没(mei mo)必将(jiangjiang)笼罩(longlong)闷热(men men)

三、填写适当的词。

()的海水()的大海()的贝壳

()的海风 清新的()威武的()

四、选择字义。

1、饱(1)足,充分(2)充实(3)事物发展到最高限度

饱满()饱经风霜()

2、昂:(1)高昂(2)情绪高(3)仰,高抬

斗志昂扬()昂首挺胸()

五、填空。

1、学问 得,学然后知。

不知,不能。

2、返景,复照。这诗句选自 朝诗人 写的《 》。

3、苍山远,天寒。

六、在括号里填写上合适的词。

一()清香 一()薄烟 一()及时雨

一()城堡 一()海轮 一()新歌

七、修改病句。

1、大家兴高采烈兴致勃勃地来到学校。

2、我决心一定改正缺点。

八、整理句子的顺序。

()哥哥轻轻推了我几下,秋千就荡起来了。

()我不停地荡呀荡,秋千就越荡越高。

()一到公园,我就赶紧跑到秋千那里,排队耐心等待着。

()我最爱玩秋千。

()过了好久,才轮到我。

()当秋千荡到最高处时,我好像是要飞了一样。

九、默写。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十、阅读。

鱼()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游动的时候();有的眼睛()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在括号中按课文内容填空。

2、这段话主要写 海底的。

3、这段话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说。

4、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二)春天,桃花盛开了。

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

所有的桃花都张开笑脸,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他们授粉的酬谢。

其中只有一朵桃花 非常自私 它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 当蜜蜂飞到它的花蕊中 它便大叫大骂去去去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 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儿好处并且拼命摇动花枝 把蜜蜂赶跑了

后来,所有的桃花都结成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谢了,没有结果。

1、给短文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

2、文中能够概括一朵桃花的品质的词是()

3、短文按 顺序,讲了一朵桃花因为,所以

4、从短文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作文。(30分)

6.北师大三年级第五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一只小鸟》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摸球游戏(第87页)

[教学目的]通过“摸球游戏”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数据表示的方式。又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逐步使他们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教学过程]

1、交流中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请看下面一道题。教师呈现题目并配图,然后问:(1)你认为小青摸出的球可能是什么颜色?(2)哪一种颜色的球摸出的可能性大,为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

2、在分析中理解数的表示方法

师:现在盒子里只有2个红球,能否摸到白球呢?生:不能。因为盒子里没有白球。师:那么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从这个盒子里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呢?生:用0,因为0代表没有。那么摸出红球的情况呢?生:一定能摸到红球,因为盒子里都是红球。师:从盒子里一定能摸到红球,我们说此时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0,那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1?(生举例说明)

3、在观察、讨论中理解数的表示方法

师出示一个只有1个红球与一个白球的盒子。

师:从这个盒子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一半。

师:如果用数来表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可以怎样表示?

生:12。

师:这个同学说的很好,如果在盒子里在放入一个黄球,那么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怎样表示呢?让学生开展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如给每个球标上字母,再观察等)

4、课堂练习:

87页1题、2题。(生小组讨论)

5、归纳小节:用数据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可让学生自己总结,也可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6、布置作业:

87页下面的实践活动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游戏(第88页、89页)

[教学目的]本游戏活动以摸球作为载体。通过此数学游戏,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实验、猜想与验证的过程。

[教学过程]

1、师向学生交代清楚活动的操作顺序:两人一组,然后记录颜色,再放回。记录摸出的红球、白球次数可用画“正”字的方法。

2、组织活动

(师给每组口袋内准备的白球与红球数的比例应相同。)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摸球,一人记录。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巡视,以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当操作。

3、汇报交流并猜想

每组学生操作完毕后,组织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并将汇报结果记录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进行猜想。也要请他们说说猜想的根据。

4、验证猜想

请学生打开各小组的口袋,验证猜想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是否相符。

5、小组讨论

投影出示讨论的题目包括表格。然后出示问题。

注意:学生在具体讨论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猜想与推选的方法,对此,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特别要指导学生应考虑比赛外的各种因素。

6、课堂练习

89页第3题。

7.北师大三年级第五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一只小鸟》教案 篇七

一、把单韵母填写完整。

a o()()u()

二、给下列音节标声调 例:ā á ǎ à ba ba ba ba po po po po mi mi mi mi fu fu fu fu de de de de lu lu lu lu

三、将下列字和音节连起来。

七yú 土tǔ 一yī 鱼wǔ

四、口头组词。

上()中()下(五、按顺序填空。

b()()()

d()()()

g()()()j()()()zh()

8.北师大三年级第五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一只小鸟》教案 篇八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蚂蚁做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材分析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的经验

导学策略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引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锻炼身体,老师会组织我们做什么?

同学们到操场做广播体操,首先要干什么?

这样站既美观好看,还便于我们清点人数。今天,一群蚂蚁也来到操场战队做操。

二、探索新知:、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法

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那些熟悉信息?

这幅图要我们做什么?

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只蚂蚁吗?

2×4=48(元)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1)12+12+12+12=48

(2)

(3)

×

×

三、拓展应用

、试一试:

一个书柜213元,213×3=()元

213

×

答:

2、214

×

3个书柜要多少钱?

×

×

×3、7×3+4

8×6+3

5+2×8

2×6+5

4×9+6

3+6×7

4、一件大衣的价钱是一件羊毛衫的3倍。一件大衣多少钱?一件大衣比一件羊毛衫贵多少钱?

羊毛衫132元

5、填表。

2辆

3辆

4辆

5辆

6辆

7辆

8辆

大车乘客数

小车乘客数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了解了怎样用竖式来计算。下课后,请同学们试一试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9.北师大三年级第五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一只小鸟》教案 篇九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理解诗的内容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背诵和理解古诗的能力,所以要求他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歌,理解意境,一课时完成,是没问题的。3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前热身

按诗歌的内容把诗歌可分为几类:山水田园诗、思乡送别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边塞诗等。

1.边塞诗: 以擅写边塞战争、塞上风光、仕途坎坷内容而得名。高适、岑参成就最高,故又称高岑诗派。王之涣、王翰、王昌龄、崔颢、李颀等名列此派。边塞诗交织着英雄气概与儿女心肠,极悲凉慷慨,又有缠绵婉转之情,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2.盛唐边塞诗的特点:(1)题材广泛: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前者为主要题材。(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3)基调昂扬:气势奔放,富有崇高感。

因此,诗人的创作主旨或者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或者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包括他们的乡愁、离恨),或者赞颂正义战争,或者控诉战争的残酷。边塞诗三大主题(塞外风光 卫国豪情 征战之苦)活动2【活动】知识链接

边塞诗的阅读:(1)弄清边塞诗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2)弄清 1 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如王维《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立功绝域的将士们的崇敬之情。(3)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一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活动3【讲授】朗读理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澎湃的黄河远远望去好像奔流在白云之间,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岭之间。羌笛何必吹出折杨柳这么哀怨的曲调呢?春风是不会度过玉门关的。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玉门关附近雄伟壮阔而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单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此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表现出诗人宽广的心胸。活动4【测试】4大显身手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两句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3王翰也有一首名为《凉州词》的诗,你能写出其中的诗句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黄河之壮阔和玉门关地势之险峻,让我们联想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妙景象。你能观察一处景物,试着运用夸张的手法写一段话吗? 活动5【作业】我说我行

10.北师大三年级第五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一只小鸟》教案 篇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诗词三首”中的《采莲曲》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方法] 以朗读为主,兼以必要的交流和教师的点拨。[教学过程]

一、学习《采莲曲》

1.学生朗读《采莲曲》,感知本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2.指名(2—3名)学生说出对本诗内容的理解。3.其他同学对以上同学的意见进行评价。

4.教师对以上同学的发言进行总结,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参考意见](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

次句的芙蓉即荷花。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芙蓉向脸两边开”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1(2)“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争先恐后地进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

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3)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5.在理解了诗歌的大意之后,请学生再次朗读全诗,加深对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的体会。6.在此基础上背诵全诗。7.诗歌鉴赏

问题一:这一首诗也是以荷花为表现对象的,它和前面的两篇散文所表现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明确:它既不是表彰自我的,也不是调侃自我的。此类古典诗歌,是抒情的,但又不是作者的自我抒发,而是在歌颂美好的景物和人物。当然,这种景物和人物,是作者眼中看出来的,是作者感觉中的。

问题二:题目叫做《采莲曲》,满篇写的都是莲花之美,但是,之所以要写莲花之美,目的是为了写采莲女郎之美。女郎的美是很丰富的,可以说是无法写尽的,那么诗人从何写起呢?

明确:诗人选择了两个方面:罗裙之绿和脸颊之红。罗裙和荷叶一样是绿色的,脸颊和荷花一样是红润的。

问题三:只用红绿两种颜色来形容女郎的美,这不是太冒险了吗?大红大绿,是很俗气的呀。但是,《批点唐音》说:“此篇纤媚如晚唐,但不俗。”(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上,浙江教育出版社,438 页)为什么并没有感到俗艳呢?

这是因为,第一,只写两种颜色,是因为荷花荷叶只有这两种颜色。用荷花、荷叶的两种颜色来概括女郎之美,以荷叶、荷花之美来覆盖、同化女郎之美,省去具体的描绘。第二,在于语言。首句在“荷叶罗裙一色”后面来了一个“裁”字,这就有了人文的意味。这个“裁”字,并不是随意的,有着“裁剪”的潜在意味。荷叶是自然生长的,罗裙才是有意设计的。这就用罗裙同化了荷叶的美。“芙蓉向脸两边”后面来一个“开”字。本来,只有荷花才能开放,而在这里,就暗暗地用芙蓉开放同化了女郎的容貌。两个动词具有很强的相互同化性,把本来鲜艳的色彩冲淡了。

问题四:接下来“乱入池中看不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请说说看。

明确:说的还是同样一个意思,女郎像荷花一样美,二者几乎分不开来。这一句之所以有味道,还因为,对于上面一句来说,这是一个延续,一种强调。因为二者一致,所以很容易混同。但如果仅仅是这样,这一句就浪费了,因为没有在上一句的基础上提供新的信息。绝句的第三句,在情感上,在节奏上,是需要转折一下的。元朝人杨载,把这个意思说得很彻底,说是“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王昌龄号称“七绝圣手”、“诗家天子”,在绝句第三句的处理上,修养是很高的。这里,他默默地安排了一个“乱”字,提示不是一个女郎,而是一群女郎。不是静态的,而是活跃得很,活跃到给人以“乱”的感觉。本来应该是十分显眼的,怎么会看不见?这个“乱”字,和“看不见”是一对矛盾,也是一个转折,一个层递的进展。既然是乱,就应该看得很分明。但是,还是看不见,这就说明,女郎和荷花之美是如何的交融了。看不见了,美得和荷花一样了,文章已经做到极点上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问题五:“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一个诗句的好处何在?请说出你的理解。

明确:《唐诗归》说:“从‘乱’字,‘看’字,‘闻’字,‘觉’字,耳、目、心三处说出情来。若直作衣服容貌夸示,则失之远矣。”(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上,浙江教育出版社,438页)但这只是一种感觉,还谈不上理性的阐释,是需要发展一下的。从视觉来说,看不见,是因为二者美得分辨不清。第四句,妙处在看得见的美,又为另一种美所转换,那就是歌声,听觉的、看不见的美。这种听觉之美比之视觉之美,更富于想像性,更具有延续性。荷花是不会唱歌的,但从美好的声音中,却能想像美好的人。在结束句中,构成一种不结束之感。

二、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学生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感知本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2.指名(2—3名)学生说出对本诗内容的理解。3.其他同学对以上同学的意见进行评价。4.教师对以上同学的发言进行总结,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参考意见]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它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相反,更加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奇绝和构思的巧妙。

5.诗歌鉴赏

问题一:你觉得这首诗和王昌龄《采莲曲》所抒写的内容有什么异同?

明确:这首绝句和王昌龄《采莲曲》一样,核心意象也集中在莲花荷叶上面,但是与王昌龄的那首有两点不同。第一,王昌龄的《采莲曲》是借荷花莲叶衬托美人,而这里却单纯是写景色之美好。第二,王昌龄的《采莲曲》,在感觉、情绪上有多重曲折,而这一首,则单纯得多。

问题二:就整首来说,就是一个画面。只是在引出这个画面之前,先用一个强调句式,来引起读者的关注。那么,这个诗句中哪一个词是表示强调的呢?它的效果如何?请说出你的理解。

明确:陆志明先生在分析这首诗的时候这样说:“按一般语序,这十四字当为‘西湖六月中风光,毕竟不与四时同’。诗人将‘毕竟’提前,一是为了协调平仄;但是主要是为了强调‘风光不与四时同’的特定地点,(西湖)与时间(六月)。同时由于修饰词(毕竟)远离被修饰的词(不同),又便于形成一气贯穿的语势,恰恰符合触目兴叹即兴吟成的口语化。”(宋诗鉴赏词典,2005年,上海辞书出版社,1088-1089页)

这个说法是很精彩的,因为这两句所面临的任务是,在提供美好画面之前,先作一番情感的提示,作情绪的动员。既然这样,这两句就不宜作视觉形象的描绘,否则,四句都是视觉形象的画面,是很难讨好的,因此这开头两句被诗人安排为直接抒发情绪的句式。又因为是直接抒情,所抒发的又不是一般的感情,而是强烈的感情。感情的力度,决定了句式的强调。“毕竟”是一个强调语词,还要在语序上再强化一下,于是“毕竟”就被调到前面一句的开头了。问题三:对于“风光不与四时同”,陆先生提出,“风光不与四时同”中,“六月属夏,‘六月中’的‘风光’只能与春秋冬有异,岂能与四时不同?”因此他以为:“这正如‘四季如春’的成语一样,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不可拘泥于字面。四时在这里,只是泛指其它季节。”这个说法,你同意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明确:似乎还有商讨的余地。这句话的好处,不在约定俗成,特别不是日常口语的约定俗成,而是一种特定的强调,它所强调的不完全是陆先生的所说的“毕竟”,而是“不……同。”不但与春夏冬不同,而且与夏,与六月(不是西湖的六月)也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当然是一种约定,但这样说法的好处,却恰恰在不俗成。

问题四:陆先生说:“莲叶接天,荷花也是接天的;荷花映日,莲叶当然也是映日的。同样的道理,莲叶既无穷又别样,莲花也别样又无穷。” 他提出其中的“互文关系”,是有见地的。陆先生还指出,互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修辞格式。”你能举出古代诗歌中运用互文的诗句吗?请说出来,并指出它的艺术效果。

明确:一,互文在古代诗歌用得比较普遍,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春花秋月何时了,主人忘归客不发,等等。二,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是,精炼,避免重复,而且结构对称,读来铿锵。

[参考译文]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5.在理解了诗歌的大意之后,请学生再次朗读全诗,加深对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的体会。6.在此基础上背诵全诗。

(三)布置作业 阅读并背诵《苏幕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苏幕遮》; 2.梳理《荔枝图序》文面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学习《苏幕遮》。1.检查《苏幕遮》的背诵。

2.指名(2—3名)学生说出对本诗内容的理解。3.其他同学对以上同学的意见进行评价。

4.教师对以上同学的发言进行总结,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参考意见]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为分明。

起笔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两句写境静心也静。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叶上”句,清新而又美丽。“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动态可掬。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词句炼一“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

这样,我们再回看一起的“燎沉香,消溽暑”的时间,则该是一天的事,而从“鸟雀呼晴”起,则是晨光初兴的景物,然后再从屋边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再看首二句,时间该是拖长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为下片久客思乡伏了一笔。

下片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

“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

紧接“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一结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意味深长。

5.在理解了诗歌的大意之后,请学生再次朗读全诗,加深对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的体会。

6.在此基础上背诵全诗。7.诗歌鉴赏

问题一:这一首词,所写的也是莲塘景象,也是以莲叶和莲花为核心意象的。它跟王昌龄《采莲曲》,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什么不同?

明确:它既不同于王昌龄《采莲曲》的歌颂少女,又和杨万里的赞美西湖景色异趣。这首词的主题,是身在异乡见荷塘之景,而生思乡之情。

问题二:钱仲联先生分析此词时说:“提起荷花,风裳、水佩、冷香、绿云、红衣等字面往往挥笔即来,而荷花的形象,却在这些词儿的掩盖下模糊了。这首《苏暮遮》之所以为写荷绝唱,正是在于它能洗尽铅华,为凌波仙子作了出色的传神。”(《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006-1007页)这句话当作何理解?

钱先生的意思是,周邦彦的词向来以浓艳著称,追求词语的雕琢是他的一贯作风。但是,这首诗却例外,整首写得自然、从容,很少明显的雕琢痕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此直能得荷花之神理者,觉白石之《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唐宋词汇评》,两宋卷,第二册,浙江教育出版社,第944页)

问题三:开头两句,室内香气氤氲,暑气因之而消减。你觉得它与后面所抒写的主题有何关系? 明确:从文本来看,这首词的开头,写得并不十分精彩。如果用王国维的话语来说,就是有点“隔”。全诗写的是见荷而思乡,但开头的这个意思到了后面没有了着落,和主题不相干。接下来,“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两句,才把注意力转移到荷塘上。

问题四:到了“叶上初阳干宿雨”,才进入了主体意象核心。从语言上来看,值得注意的,一个是“初阳”,一个是“宿雨”。你觉得这二个词用得好不好?

明确:为什么是初阳?因为前面说鸟雀“浸晓窥檐”,只能是朝阳,但是如果说朝阳,就太俗了。因为这个词,用得比较多,光是全宋词中,直接用到“朝阳”的就有二十八首,作者包括欧阳修宴殊、张孝祥等大家。而用到“初阳”的,只有六首,其中两首就是周邦彦的,两首中之一,就是这一首。所以在宋代词人感觉,无疑“朝阳”,比较平常,比较缺乏新鲜感(或者用俄国形式主义者的话来说,就是不够“陌生化”。)把朝阳说成是“初阳”,就把俗常的感觉隐藏起来了。接下来说“宿雨”,从词义上来说,宿雨就是昨夜的雨,因为有了夜雨,才使荷叶更为生机勃勃。但为什么不说夜雨(叶上初阳干“夜雨”),而说宿雨?是有讲究的。在全宋词中,用到“夜雨”的就有一百零五首,而用到“宿雨”的,只有十九首。可见,“宿雨”比之“夜雨”更具新意。为什么呢?因为,夜雨就是夜里下的雨,但夜雨不过是说了一个 现象,和诗人自己的感觉没有太密切的关系,“宿雨”当然也是夜里下的,但宿雨的“宿”,提示的是,这种雨,是安眠的主体原本所不知,而在第二天才发现,才勾起回忆的意思。从感性来说,“宿雨”要丰富一些。这种办法,似乎成了一种技巧,诗人为了增加诗意,不知不觉就把就把新鲜的感觉放到“回忆”中去。最有名的就是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鸟语春光,是很美好,但诗意不足。突然回忆到风雨花落,诗意就浓了。如果在下雨时,就想像到落花了,当然也可以抒情,但和放在回忆中相比,思绪的深度就不太相同。所以李商隐总是把缠绵的感情放在回忆中(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后主也一样,总是回忆往日,甚至回忆刚刚做的梦(“梦里不知身是客”)。回忆增加审美情趣,不但是中国诗人抒情的诀窍,而且也是外国诗人的法宝。普希金有云,“那过去了的一切,必将成为亲切的怀恋。”在现实世界是痛苦,到到了回忆中,由于拉开了距离,价值就发生了变化。实用的负价值就变成了审美的正价值。

问题五:下面这一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是这首词的名句,也许还是这首词得以流传的关键。那么,它好在哪里呢?

明确:“水面清圆”,用字很平实,好像是白描,本身并不十分精致,但好在它和下面的“一一风荷举”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一一风荷举”的原因。正是因为它清而圆,而且贴在、浮在、悬在水面上,它被风吹起来的时候,就和一般的草木有所不同。一般的草木,被风吹动的时候,是被压低的,是一起运动的,而荷叶却不同,第一,叶子飞翻,给一种被抬高的感觉,这里一个“举”字,用得非常大胆。第二,而这个过程,又不是一下子的,而是一片叶子被吹动了,平复了,又一片叶子又被吹动了,又平复了。第三,这个层递的过程,不但写出荷叶的特点,而且也写出了池塘上的风的特点,这种风是很优雅的,很从容、温柔的。第四,如果光是这样,不过是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还算不得好诗,关键还在于,这里还暗含着词人的感觉,词人的心情,荷叶运动的层递的性质,和词人的感觉一样是层层扩展的,欣赏的心情是默默的,是从容地体悟的。

问题六:对荷塘的美好的感受,使得身在汴京的词人想起了自己在江南的故乡,又一次进入了回忆之中,就是又一重诗意的衍生。“五月渔郞今忆否?”明明是自己回忆起来了,却用了疑问的句式。它有什么艺术效果?

明确:这也是词家(诗家)的一种技巧,疑问句总是比陈述句更带感情色彩。而且在这里的上下文中,从“长安旅”想到“吴门”,空间距离比较大,用疑问句有一点过渡性,更加委婉些。想到家乡,可以回忆的东西很多。但是,词的篇幅有限,要求构思的高度集中,所以回忆只能是荷塘。当然,此时可以写家乡的荷塘更美,把风景再度描绘一番,但如果这样,情感就可能在平面上滑行,词境就又俗了。词人聪明地避开了直接描绘,而是进入回忆,比一般回忆更加美好境界:梦。为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梦,提 供了一幅画图。

问题七:“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这个诗句在用语上有什么艺术效果?

明确:说的是,小楫轻舟之美。但要挂到荷花荷叶上去,这里又有一个难度,因为如果再提荷、莲,可能在语言上显得重复。“芙蓉”是荷花的别称,把小楫轻舟放到了“芙蓉浦”中去,就使得意象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而且和前面意象结合得更为有机。

有一个字值得体悟,那就是“梦。从上下文来说,前面是设问“五月渔郞相忆否?”从词意来看,如果只是问渔郞,是不是想起了当年一起“小楫轻舟”?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是问人家是不是记得当年一起在“小楫轻舟”上做到芙蓉浦去的梦,这个问题可就有点不到位了。既然已经有了舟楫,到芙蓉浦,就不该是梦想了。不可实现,才做梦;明明实现不难,还要停在轻舟上做梦,是不是有点傻啊?可见这里的“梦入芙蓉浦”,应该还有一重含义,那就是,是作者自己,梦见自己曾经“小楫轻舟”。这个“梦”字,好就好在用得非常朦胧、模糊,又是非常精彩的。因为,它把情感的强度写到家了。一想到家乡,自己就神思飞越,做起梦来了。

(二)学习《荔枝图序》。

1.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注释翻译全文。2.不会翻译的地方在课文中标示出来。3.同桌之间讨论各自不会翻译的地方。4.指名(2—3名)学生读出自己的翻译。

5.其他同学对以上同学的翻译进行评价,有误译的地方要指出来,并进行校正。6.对学生的误译,不管学生是否已经指出来,教师都要进行校正。7.请学生把还没有理解的地方说出来,教师(或者请学生)解答。[重要的词句](1)实如丹:果实像丹砂那么红。

(2)其实:它实际上。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3)若离本枝:如果离开了果树的枝条。(4)尽去矣:去,丧失,失去。

9(5)图而书之:“图”和“书”都是名词作动词。(6)盖:句首语气词,不译。8.诵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背诵《荔枝图序》。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理解《荔枝图序》的内容; 2.对本组内容作比较探究。[教学过程] 1.检查背诵。2.问题与讨论。

(1)课文哪个句子交待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答案]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2)你见(吃)过新鲜的荔枝吗?请你把它描述出来。[描述之后,请大家评价](3)对于课文的比喻,你能体会吗? [学生如果不能体会,请老师出示有关图形] 3.文章赏析

问题一:读完本文,你觉得它和前面的诗文有什么不同?

明确:这篇文章说的是荔枝。荔枝和莲子,同属植物,且又可食。但和本单元前面的不一样。前面的文章,带着很强烈的抒情色彩,感情往往会使对象发生性质的变异。如:莲为花之君子,把自己不善植莲说成是“草菅其命”,把莲之美与女郎之美、故乡之梦相融合,等等。而这一篇,却是尽可能地不带强烈的主观感情。作者给自己规定的任务,就是让“不识者,识而不及一二三者”认识,获得知识。故本文的 文风,多有客观准确地记载的特点,如:先是说,荔枝生长的地理特点(巴峡。这里我们可以批评白居易的知识有局限,只知道四川巴峡有荔枝,不知岭南闽粤亦的荔枝)。接着白居易描述荔枝的形态,文字很简洁,因为抓住了特点。

问题二:这一篇说明文,哪些方面能够体现作者的文学素养? 我们也不难感到,白居易还追求一点文字上的节奏感,那就是对仗: 叶如桂,冬青; 华如橘,春荣; 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

白居易毕竟是个文学家,即使在作说明文的时候,他也不忘尽可能让文字美好一点。在写到荔枝的果实时,文学的笔法就更加明显了: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之所以说这里有很明显的文学家笔法,除了对仗,还用了许多很贵重的事物来形容荔枝的美好。红缯、紫绡,都是贵重的絲织品;“莹白如冰雪”、“甘酸如醴酪”,都是诗化的语言。说明文追求客观的准确性,而抒情则追求主观的情感性,二者有矛盾,但白居易虽然美化荔枝,笔端带着感情,但并没有歪曲客观的性质,因此这里可以说达到了情智的交融。

4.“阅读练习·探究”解答 第一题

最好的诗句应为:

1、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其中第3句最能展现荷的神韵。

王诗暗写颜色的是“乱入池中看不见”,既觉其荷叶之密,又说明人的衣裳与荷叶颜色一样,都是碧绿的,采莲女和荷花的美是一样的,混同在一起了。其好处是留给你更多想像的空间,读者有顿悟的乐趣,发现的喜悦。诗句含蓄,有嚼头。同时也呼应了前面的“荷叶罗裙一色裁”二句(此为明写颜色)。杨诗明写颜色的就是上段第2句,其好处是画面的色彩感十分鲜明、强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按余光中《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的说法,此句就表现了色彩感的精细(别样红)、壮观(无穷碧)和绚丽(红与绿大幅度的色彩对比);而前者的暗写则体现了余文“写感性的效果”即间接描写的手法。学生更喜欢哪一种,自圆其说即可。详见主编导读,参见参考资料。第二题

(从原文的特别动人处、不同写法处、具体可感处综合考虑。可作画处见下文)

这是特殊的总结、比较题。一是总结比较本单元已出现的诗文特别动人的写荷之处。正因为动人你才想动笔画它,而你认为最能打动你的,你可能特别想画。二是总结比较各篇写荷的不同写法。你认为那一写法更合你的意图或更有助于你构思图画,你可能就会以它作底本。三是总结比较各篇文字“具体可感”的情况。按说越是具体可感的越好画,但也不一定,它可能越限制了你的想像,你也许会选择空灵一点的文字。当然,可能其中有某处的文字,既具体可感又内蕴丰富,留出的空白很多,便于你发挥想像。总之,构思一幅图画,实际上是上述三点比较综合的结果,其中最可能影响构图的是“具体可感”与想像的关系。此外,某篇的某一、二句不一定是最动人处,但也很动人,你又觉得好画,也完全可以以此为底本。

说说理由,不要求学生按上述几点说全,但教师指导、分析时可参考以上作点拨、归纳。下面介绍各篇可能作画的情况。

周文的“不染”“不妖”二名句至“不可亵玩”,抓住其高洁的形象是值得考虑的。二名句虽不那么具象,但结合“亭亭净植”等句,似可构思,而且此段想像的空间较大,比较不受限制。李文可目段多处都比较具体可感,较易于动笔,如荷钱出水,点缀绿波;如茎叶日高日上,日上日妍(可画成高低不一,次第“拔节”,越高者越袅娜多姿);如有风无风二句;如“蒂下生蓬”至“与翠叶并擎”片断。当然这几处想像空间较小,但如作为写生画或实物介绍性的图画,未尝不可。李文讲荷花只“娇姿欲滴”一句,此想像空间很大,但神韵不如周文,亦可画。李文荷香可鼻段较难把握,但利用后二句,借助间接描写(效果手法)似亦可画;周文“香远益清”同理,不过难度更大。诗词三首主要就是第一题所说的最好诗句。首先,“接天连叶”二句最好画,既具体可感又有想像空间,也有韵味。其次,“叶上初阳”数句也好画,不仅具体可感,而且更有神韵;但如要画出“一一风荷举”的极妙韵致似乎难度又超过了接天连叶二句。再次,“乱入”句由于那暗写的妙处,可能使人有作画的遐想,但难度亦大。似乎可以用“反其道而行之”,以可见衬未见的办法,以及将“乱入”过程次第展开的办法解决。即画出一部分可见的(欲入而未入者)、一部分隐约可见的(已入而未完全入者)、一部分人荷混一的全入者,而表现此佳句的妙境。此外,王诗的“荷叶罗裙一色裁”、周诗的“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等也可构画。

具体参见主编导读和参考资料。第三题

(更为直观可感,更富动感,活现了莲荷最基本的形神特征,字字用得妙。)首先,它用的是具体的词语,更为直观可感。《芙蕖》二句虽用了动词飘飖(摇)、形容词袅娜去修饰,但此二词比“一一风荷举”中所有的词都来得抽象。而“一一风荷举”全为具体之词。文学的描写能用具体之词的就尽量不用抽象之词,方能较好达到直观可感、明白如画、豁人耳目的效果,即对感官更富刺激性,更具激活力。其次,它更富动感,更具生命活力。这就是《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说的写动态的景的观点。“一一风荷举”是用叙述笔法,写了一个过程,而前二句是指向静景的说明句。因而“一一风荷举”更像电影镜头,更富生命的鲜活动感。再次,它是写出了事物特点的白描。它活灵活现地再现了莲荷最基本的美感特征:满眼临风而举,一片袅娜多姿。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仅仅以上二点,还只能说是具象、生动,而把它的神韵特征表现了,才能说它更为形象、传神。这也就是《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涉及的特写镜头。即在叙述的过程中展现出事物特点,没有形容词,没有修饰语,然而入木三分,简笔传神。第四,说到底是语言问题,它一字一语都用得好,用得妙。“一一”最妙,不仅表明眼光所及,株株如此,而且产生字形联想,株株耸立,而且还表明在风吹之下,荷叶次第翻动,一一张举的过程。“举”,极好,单株莲荷区别于他物的基本特征就是茎株将荷叶张举。风,极妙,有了它,“一一”才有临风玉立,次第翻举之感,“荷举”才有袅娜飘摇之态。同时,此句还表现了诗人不断扩展,默默欣赏的情感。

学生能接近黑体字大体说到即可;能说出其中的一、二点也好;另有说法,言之成理,更好。详见主编导读,参见参考资料。第四题

(总体而言,白文更为具体可感,尤其在可目、可口方面。)

两文都是说明文,总体而言,白文更为具体可感。

1、可目:李文中荷钱句、“日高日上,日上日妍”句有动感,有特征,具体可感;莲蓬句的犹未开之花的巧妙比喻,加上与翠叶并擎的衬托,也很是具体可感。其他多数句子虽为好文字,但或非描写句或不如上述具象。然而白文,一是用了大量的比喻,一连串的人们熟悉的美妙事物集中于此,给读者的视觉感官的刺激比较强烈;二是有远比李文丰富得多的色彩感,使人眼前五彩缤纷,大为增强了可感性;三是几乎都是描写句,尤其朵、核、壳、膜、瓤六句把一串荔枝形神毕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给人深刻印象。所以可目方面白文胜于李文。

2、可口:李文的“互芬齿颊”用了间接描写的效果手法,引人想像,有可感性。而白文的冰雪、醴酪二句,以最富刺激性的事物比喻,调动了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有如望梅止渴,引人口角生津,垂涎欲滴,可感性就强多了。

3、可鼻:李文用了效果手法,有可感性,而白文未专门写,此李胜于白。

上一篇:以奔跑为话题的作文400字下一篇:友爱与感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