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2024-08-14

汉语词类研究述评(共8篇)

1.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篇一

一、何谓“词类活用”(一)定义某个词在句中临时改变了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就叫做“词类活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将军身被坚执锐。手剑而叱之。(《史记·陈涉世家》)2.名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成为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公羊传·庄公十二年》)名词的使动用法《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戊午上高宗封事》

(二)活用和兼类的区别命: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弃君之命。(《左传·宣公二年》)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兼类:固有、固定、经常活用:非固有、临时、偶然3.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主语把宾语看成是友风而子雨。孟尝君客我。《荀子·赋篇》名词所表《战国策·齐策》示的人或事物。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二、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用为动词1.名词用为一般动词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公六年》)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吕氏春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史记·项羽本纪》)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六年》)

(二)名词作状语我们在教室上课。我们明天爬泰山。1.表示行为动作的方位或处所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范雎至秦,王庭迎。赵襄王郊迎甘罗。(《战国策·范雎说秦王》)(《史记·甘茂列传》)2.表示行为动作的工具或依据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山狼传》)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3.表示对人的态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三国志·先主传》)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三》)③“日”用在句首主语之前,作状语,表示“往日”、“从前”之义,用来追溯往事。例如:日君(晋平公)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地名)田。(《左传·昭公七年》)4.表示比喻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一》)(《史记·循吏列传》)(《聊斋志异·狼》)日卫不睦,故取其地。”杜预注:“日,往日。”(《左传·文公七年》)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汉书·李陵传》)注意:古汉语中“岁”、“月”、“日”等时间名词作状语时,其所表示的含义,与“岁”、“月”、“日”的正常含义不同。主要有三种情况:①“岁”、“月”、“日”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谓语前作状语时,表示“岁岁”、“月月”、“日日”的意思。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三、动词的活用:使动、为动、作状语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主语〕益奇之《聊斋志异·促织》夫人将启之《左传·隐公元年》为主谓宾主谓宾主谓宾为为动词为动用法为动关系使使动词使动用法使动关系以意动词意动用法意动关系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孟子·滕文公下》)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⒈项伯杀人,臣活之。主语使宾语发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1组为不及物动词;2组为及物动词。②“日”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义为“一天一天”、“一天天地”。例如: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孔雀东南飞》)动词的使动用法《史记·项羽本纪》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陈涉世家》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之〕也。《论语·季氏》⒉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二)动词的为动用法夫人将启之。(《左传·隐公元年》)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动词的为动用法(《左传·成公二年》)

四、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用为动词1.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论语·宪问》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病梅馆记》)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2.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充当谓语,含义是主语使宾语具备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就是“使动用法”。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三)动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动词有时候也用来作状语,对作谓语的动词进行修饰,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态、状貌等。一般来说,作状语的动词常是不及物动词,如: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广„„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柳宗元《黔之驴》)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3.形容词意动用法形容词充当谓语,含义是主语认为宾语具备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就是“意动用法”。用作状语的动词,往往用连词“而”或“以”与作谓语的动词连接。例如:子路拱而立。(《论语·微子》)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战国策·齐策》)箕踞以骂。(箕踞,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战国策·燕策》)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论贵粟疏》)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成以其小,劣之。(《聊斋志异·促织》)(《史记·淮阴侯列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二)形容词用为名词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请略陈固陋。(《报任安书》)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比较相同处:

(六)名词后有介词结构作补语《国语·勾践灭吴》:“请勾践女女于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师军于庐柳。”《吕氏春秋·上农》:“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结构相同,都是特殊的动宾关系。均可用形容词、名词的活用来表达。不同处:意念不同: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使宾

(七)名词用“而”连接《荀子·天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盐铁论·相刺》:“不耕而食,不蚕而衣。”语怎么样”;意动用法的含义是“认为宾语怎么样”。动词只有使动用法,没有意动用法。《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五、词类活用的条件(怎样辨别词类活用)

(一)两个名词连用《韩非子·五蠹》:“遂王天下。”《史记·陈涉起义》:“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留侯世家》:“子房前!”练习:指出下列各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其意义。

1、范增数目项王。

2、不足生於不农。

3、城陷,贼以刃胁降巡。

4、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5、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二)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史记·陈涉起义》:“置人所罾鱼腹中。”《庄子·盗跖》:“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三)名词、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能、可、足、欲)《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游褒禅山记》:“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6、请勾践女女於王。

7、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8、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9、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

10、豕人立而啼。

(四)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史记·西门豹治邺》:“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晁错《论贵粟疏》:“不足生于不农。”

(五)名词、形容词在“之”、“我”等代词前《论贵粟疏》:“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戊午上高宗封事》:“是欲臣妾我也。”

二、被动句的类型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2、“见”字式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左传·隐公十年》见,助词,它不能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须出现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则用介词“于”字来引进。见字式[][]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史记·游侠列传》意念被动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韩非子·说难》

(二)被动句式

1、“于”字句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或“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的被动句式。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4、“为”字式⒈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为,介词,读wéi,译为“被”。所,助词。为字式《韩非子·五蠹》⒉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⒊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书·项羽传》》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春秋公羊传·庄公十二年《史记·项羽本纪》

5、“被”字式“于”的作用:“于”是介词,本身并不能表示被动,它的作用是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由于它引入了主动者,全句的被动含义更加明显了。特点:①“于”和主动者出现在动词之后。②不能没有主动者。⒈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被,介词,用法与今天的“被”被字式⒉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⒊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世说新语·言语》⒋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略同。[][]《颜氏家训·杂艺》

2.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篇二

一、词类活用的产生及变化

1. 词类活用的提出

词类活用在清朝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一文中就已提及, 但是它作为一个语法理论是近人陈承泽在《国文法草创》中提出来的。早在《马氏文通》创词类说时, 马建忠就发现了“字无定义, 故无定类”的说法。“词无定类”的观点, 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局限性的, 它并不符合汉语的实质, 理论本身也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实际价值。因此, 各种补救理论就产生了, 比如陈承泽的“词类活用”说。由于中国的近代语言学者是用模仿西方语法体系解说汉语语法的, 所以普遍都接受“词有定类”的观点。但是, 这与汉语的“词无定类”的事实产生了矛盾, 这时“词类活用”就起到了一个折中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把静态的词的分类与动态的词的使用结合起来了”。

2. 词类活用的现状

当今最有影响的王力版《古代汉语》中, 王力作了以下说明:“古代汉语语言系统里, 一种词的词性通常是比较固定的, 在句子中的成分也是相对固定的, 但是词类活用的现象还是要比现在多一些。”一般教材也都采用了王力先生的这一观点以及他对词类活用的分类, 在初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尤为突显。

二、词类活用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对词类活用这一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

1. 词类活用中的定义存在问题

罗荣华在《“词类活用”说之思辨》中指出“名词、动词”用作状语的说法是不太科学的, 他认为“状语是句子成分的说法, 而动词、名词等则属于词性, 两者不该混淆”。

2. 词类活用难以区别

第一, “本用”与“活用”难以区别。对于词类活用的说法成立与否, 争论最大的是如何来区别词的“本用”与“活用”。周明勇在《古代汉语词类活用质疑》一文中提出, “我们既不能误把‘活用’看成‘本用’, 也不能随便地将‘本用’理解为‘活用’, 尽量避免两者之间的乱用现象。”例如:晋军函陵, 秦军汜南。 (《左传·僖公三十年》) 在现在看来, 其中“军”字是名词, 却在句子中显示了动词的语法功能, 是一种活用现象。但是, 要知道在上古汉语中“军”字做动词是很常见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到底像“军”一类的词, 它的本用究竟是名词还是动词?如果本来就是动词, 那就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词类活用”, 因此我们要搞清楚词的“本用”与“活用”。不过, 这对于我们而言, 实际的可操作性不大, 所以词类活用中的很大一部分词可能根本就没有“活用”。第二, “活用”与“兼语”难以区别。与词的“本用”与“活用”一样, 词的“活用”与“兼语”存在同样的问题。

3. 词类活用的范围扩大

第一, 部分活用词的词类没有变化。阮绪和在《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思考》一文中指出, “不管是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 都有大量的由形容词、动词来充当主语以及宾语的情况, 这只是为了说明两者的相关性, 并不能看作是活用。”这样一来, 就不存在“词类活用”现象了。第二, 部分活用词属于“破读”。古代汉语中主要是以单音节词为基本单位, 这样会使得每个词表示的意思太少, 以致需要更多的词进行补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出现了破读这种说法。破读就是将一个词改变它原来的读音, 使它的意思也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破读后虽然字还是这个字, 但是读音不同, 意思也不同, 词性也可能跟着发生变化。这就表明变化的这个词性和意思, 是破读后的这个字的本身词性和意思, 而不是原有词的活用。所以, 我们不能将它理解成是活用的一种。

三、结束语

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古代汉语, 对“词类活用”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的分类。“词类活用”从提出到教学中的运用, 的确存在积极意义, 值得肯定。但不可否认, “词类活用”也带来了许多语法、词法、句法等角度上的问题, 而且这些问题随着“词类活用”的泛化而愈加明显。“词类活用”对于语文教学完全可以继续使用, 但是对于学术研究而言, 的确存在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摘要:“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客观存在的常见现象。正确认识词类活用, 对了解古代汉语特点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很多学者就此问题提出意见, 文章对词类活用的实际应用价值及由此带来的问题进行客观综述。

关键词: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状,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晓英.关于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思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2) .

[2]周明勇.古代汉语词类活用质疑[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8 (03) .

[3]阮绪和.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思考[J].语文学刊, 2002 (05) .

[4]罗荣华.“词类活用”说之思辨[J].宁夏大学学报, 2004 (01) .

[5]郭锡良.关于建立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浅见[J].中国语文, 1995 (02) .

3.现代汉语时间词词类地位研究 篇三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时间词范畴化

一、引言

一些国内语言学者通常认为汉语因其完全不同的语言起源,完全不同于其他语言如英语、法语等。因此研究现状是许多汉语研究对现代汉语的特质考虑过多,并不是与其他语言一样处在一个客观的立足点上,而客观性却又是研究世界语言所必须的。自从马建中(1898)在《马氏文通》里把汉语词性分成9大类以后, 如今大多数的语法课对汉语的研究都是它的追随者。

最近十几年,许多汉语词典都尝试着在词典中全面标注词类,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标准汉语词典》(2005),和《现代汉语词典》(2005)等。对于词类的标注,首先我们应弄清楚划分词类的依据到底是什么,现行划分的依据是否合理,是否统一,是否是科学的语言研究。从这些问题出发,本文中尝试从汉语词类的一个小的分类——时间词(《现代汉语词典》赋予它为名词类中的一个特殊类)着手来讨论和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里“时间词”标注的合理性问题,以及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新求证时间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词类地位。

二、词类分类标准和依据

现代汉语中有了词与非词的区分之后,为了对语词进行词性标注,首先就要确定词类划分的依据,现代汉语词类分成九类,十类,十一类,十二类的都有,但这些分类大体上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例如邢福义先生把汉语的词分成了十一类(包含三种)。 除此之外,有的语法学家还提出了语气词,有的还从传统的形容词中再细分出两个新词类,“状态词”和“区别词”,从名词中再细分出“时间词”,“方位词”和“处所词”。

《现代汉语词典》(2005)就采用了这种分类标注的方法,将“今天”,“明天”,“平时”,“当初”,“后来”等词都标为“时间词”。郭锐也在《现代汉语词类研究》(2002)中在朱德熙17类基础上把词类分为了20种之多。

对这些大同小异的分类法这里就不一一评论,只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究竟这些种类是根据什么理论来分的呢?这些分类法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吗?仔细考查一下,我们不难发现,所有传统语法的分类法都是基于两个标准:一个是语义,一个是功能(语法功能)。那么根据哪一个标准更恰当些呢,还是同时使用两个标准?

朱德熙认为,划类标准要从语法特点中找,词类需要放在句子中来考察它的功能特征。在Croft(1991)研究的基础上,郭锐(2002:83)进一步指出了词类的本质是表述功能, 包括指称、陈述、修饰和辅助四大类别。指称相当于主宾语等表指称的功能,相当于名词,陈述相当于动语,修饰分为指称修饰和陈述修饰,辅助通常是句子的其他连接功能或者辅助功能作用,比如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等。

近三十年来,语言学家对词类问题进行了重新反思,认为词类范畴与世界上大多数事物一样,是非离散的原型范畴,有核心与边缘之分,词类范畴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线,词类划分具有相对性:重新肯定了词类内涵定义中意义标准的合理性,但认为意义标准只能确定某个词类的典型成员,可以根据各种词类典型成员的句法特征确定各种词类的无标记句法功能,并以此为标准判断其他词语对相关词类范畴的隶属程度。

刘润清,刘正光(2003, 2004)也認为词类范畴化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考察,原型理论进行静态描写,去范畴化理论进行动态描写。去范畴化旨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个词语逐渐失去其典型范畴特征的过程。比如:

a.今天是个好天气。

b.今天,他们打算去郊游。

在a句中,“今天”是名词做主语,具有指称意义,在b句中“今天”承担了时间状语的功能,表示描述动词的发生时间的作用。在b句中“今天”失去了它的典型指称特征,而去范畴化成状语功能,所以词的去范畴化导致多功能性,即词类活用,“今天”这个词具备了名词和副词的功能。

袁毓林2005)认为汉语词类并不是边界明确的普通集合,而是从内涵到外延都不明晰的模糊集合。所以单纯的把汉语词分为名词还是动词,或者分为时间词还是状态词是不明智的。

王仁强(2006:26)也提到词类的本质是表述功能,表述功能相当于词语的语法意义,把表述功能看作词类的本质可以解释词类为什么具有跨时代、跨语言的可比性,跨语言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在各个类别的语义原型上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在各个类别的边缘上差异很大。

词类是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根据词语的语法功能范畴化的结果,不论英语还是汉语,词类都是原型范畴,具有原型效应,词类也具有动态性,所谓的词类活用就是去范畴化,兼类叫做再范畴化。但是各部词典实际处理兼类的比例并不高,这实际上是由于汉语词类范畴本身的特点所导致的。

如果按词汇的意义进行分类,所得到的只能是概念的类或者说是语义的类,而不是服务于语法研究的类,比如“战争”和“作战”,他们的概念意义相同,却不能看作是同类词,因为他们的语法功能不同,“战争”大多数情况下做名词,而“作战”定做的是动词。所以表示同概念的词的语法功能类并不一定相同。

所以,词类划分具有相对性,肯定了: 1)词在句法结构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2)与特意选择的某类词或某些词组合成短语的能力,词的意义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绝对依据,而只能判定它的典型成员。既然划分词类的最佳出路是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的,研究词类的标记对句法也同样提示句法功能的作用。

所以,任何一个词的词性都不是根据词义先验地确定好了的,必须到具体的语法环境里根据它所起的作用来确定。

三、时间词的所属问题

弄清了词类的划分依据以后,那么所谓的时间词到底属于哪一类呢?

经过各家汉语体系的对比,丁声树,朱德熙和郭锐在词类划分中分出了时间词,处所词以及方位词等细类。《现代汉语词典》中按照这种分类标准把时间词作为了一个名词的划分类里的一个附类。

不管哪种分类,各家所基本认同的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和叹词等9大词类的分类。对于代词,连词,介词,助词等虚词在句中起的语法作用毫无质疑,但是把时间词划入到词的分类中来是否合适呢,这就值得思考。

我们都知道,所谓时间词,顾名思义是从语义的角度来分类的,是一个语义的类,它通常表示的是一个环境因子,并非是根据语法功能来确定的词性。《现代汉语词典》也是这样来处理的,直接在“今天”,“明天”,“平时”,“当初”,“后来”等词项的词性标的名词后再注释“时间词”。尽管目前词的分类数量还没有统一,可是不管哪种分类,不能离开以语法为出发点的标准。虽说词类“标签”是自动依附在词义之上(Aithchison,2003:104),词类与词义是密不可分的,但把词义看作词类标注的唯一标准或第一标准是对词类本质的错误认识。

可以说,至今为止,关于时间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归纳概括地描写阶段,过于强调把时间词归为一个独立的词类,却忽视了“时间词”活跃的一面。或者有得甚至不把它做一种独立的词类,而把它归入名词类的一个附类,既然是一个附类,词典中所标注的时间词也就相当于时间名词。俞士汶等(1998)的研究得到198个时间词全部都可以直接作状语。时间词作为名词的一个附类,那么名词的性质应该为时间词所用。但是从俞的研究结果表明,时间词全都可以直接作状语。那么名词也大都可以做状语了吗?据我们所知,名词一般都不能做状语来修饰谓语,这样,得出的时间词的语法功能不就和它所属的

名词类语法功能互相冲突了,既然这样,它还能被当作是名词的一个附类吗?这样的标注和它的語法功能也就前后矛盾,那这样的标注也就缺乏了它实际的指导意义。

或许有的认为,划分出时间词这一类,可以有助于汉语言的掌握,以及方便查阅者对词的意思的理解。可是,对于词典中只标明“时间词”的词项这种做法是不符合科学的,不管是对国内还是对国外学习汉语的学习者来说,它的语法功能比较模糊,对于句法功能也没有任何提示作用。那样的话,词典的标注岂不是徒劳?

四、结语

根据上面所叙述,所标注的时间词本质该如何来标注才准确呢,作者认为只有以大型语料库为支柱,大胆尝试运用大型语料库,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来求证时间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词类地位,这点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具体体现时间词基于大型语料库的研究,确定其在汉语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2]建忠. 马氏文通[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898/1983.

[3]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篇四

句子语境中汉语词类歧义词的意义激活

以单字词为实验材料,采用跨通道启动真假字判断任务,在句子语境中考察汉语词类歧义词不同意义激活的特点.被试为134名北京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实验时向被试听觉呈现含有歧义词的句子,且句子语境分别支持歧义词的主要或次要意义,以不同的ISI分别呈现与歧义词两种意义有关的视觉目标词.结果发现,当探测目标词在最短的ISI出现时,与语境支持的`意义有关的目标词反应时较短,表明语境在歧义词加工早期促进合适意义的激活,同时限制不合适意义的激活.实验数据支持相互作用理论.

作 者:武宁宁 舒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心理学报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34(5) 分类号:B842.1 关键词:词类歧义词   句子语境   促进与抑制   相互作用加工   汉语  

5.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篇五

词类划分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

亿、半“。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

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

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

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

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七.副词

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

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九.连词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十.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十一.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十二.拟声词

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句子成分划分

一、运用公式:“什么”或“谁”‖“怎么样”、“做什么”或“是什么”提取主干,再分而划之。或:(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补语>

二、了解充当各种成分的词、短语:

主语-多是名词、代词和除偏正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谓语--多是动词、形容词和除动宾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宾语-多是名词、代词和除偏正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定语-多是名词、代词、数量词、形容词及联合短语和主谓短语等;

状语-多是形容词、副词、性数量词(动量性)及介宾短语及联合短语等;

补语-多是形容词、副词、性数量词(动量性)及介宾短语及联合短语等

三、单句复杂化有:

1、连动式2、兼语式3、主谓短语作宾语4、主谓短语作主语或作谓语5、双宾语6、同位短语作主语7、动宾短语作主语8、有关联词的单句9、“的”字短语作主语等

四、分析示例:

1、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2、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3、[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开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宾语)

4、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5、连长‖下命令叫我们(兼语)「立刻」出发去阻击敌人。

6、「现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都」相信,他虽然落下了不少课程,但是,只要他坚持不懈奋起直追,就一定不会比别人差!(宾语)

说明:主语下面划双横线;宾语下面划波浪线;兼语线划波浪线,再划双横线-这儿

练习题

请分析下例单句句子成分(这些例句是多年积累的比较典型,如果都能划对了,说明你的单句分析很强)

1、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的伟大事业。

2、他生动感人的演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3、你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们要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

4、善于思考问题,讲究工作效率,这是老李又一优良的工作作风。

5、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善于发现有用人才。

6、在十字路口,他迅速拉开车门跳了下来。

7、“振兴中华”的口号被一群姑娘变成了激动人心的现实。

8、拜金主义的泛滥使少数人的心灵日渐变得自私、冰冷和贪婪。

9、即使贡献很大的同志,也不应该骄傲。

10、在这讽刺般的笑声中,我头一次感到自己竟这么傻。

11、那时候,同志们都站在场地外看运动员打球呢!

12、这支战斗的曲子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13、战胜灾难的决心使解放军官兵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14、一班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15、今天夜里路边的灯也许会亮起来。(无此功能只好加下划线)

16、我们每一个在思想战线上工作的同志都有责任积极参加清除官僚主义的运动。

17、今天,在车间里,厂长对新工人的产品检查得十分仔细。

18、实现四个现代化已经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

19、地震发生的时候,四川省安县睢水镇道禧村的普通农村妇女文友会正走在割猪草的路上。

20、战国时候的孔子就非常佩服春秋时期晏子交朋友的态度。

21、在去藏北草原的路上,我一直静静地望着起伏绵延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山。

22、早在,中国就发生过一场关于“要不要敬畏自然”的争论。

23、据说,聪明的老先生曾借助圣人孔子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24、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就可以判断鲸鱼的种类和大小。

25、每逢听到孩子们唱歌,我就会想起爸爸第一次教我唱《国际歌》的情景。

26、每天放学后,老师总要站在校门口看一会儿。

27、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解放军战士与洪水搏斗了三天三夜。

28、80年代中叶,腐败现象、物价上涨和刑事案件激增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29、产值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落后的重要原因。

30、经过一番了解,才发现这些学生平时爱好数学,中学时单科突进,却很不重视语文学习,阅读和表达能力挺差。

①.写人格式:“谁”+“干什么”

(主语)(谓语)(宾语)

例:杨亚‖写字

主谓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U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主语)(谓语、宾语)

例:猫‖捉鱼

主谓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谓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他‖是学生

主谓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画眉唱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及练习部分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主干:蔡伦出生.

6.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篇六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改

高等学校文科教学中, 《现代汉语》在效果、质量与水平上均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强人意的地方与表现, 而“词类”尤为突出。下面从词类的系统知识与教学模式两个方面予以解决, 教材以颇具影响力与普遍性的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 (下册) [1]为范。为了表述方便简称“黄廖”版。

一. 词类内容中的教学问题

解决词类教学中的问题首先在于把握词类划分的出发点:划分“标准”与操作过程中所持有的逻辑一贯性。若标准多且逻辑一贯性不统一, 就会使教学双方感到困惑或茫然。不论是面向本体的词类研究还是面向教学的词类划分, 这都是甚为根本的。目前黄廖本采取的三条标准———功能、形态与意义, 并且将“功能”视为主要标准, 形态与意义则是参考。

且不论依据这样的标准所划分出来的14类词是否存在问题, 单从三个标准本身看也是需要思考的。功能、形态与意义的关系对于任何语法实体或范畴说, 都是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的, 那就是:功能是建立在意义上的或者说以意义为基础, 例如“茶杯”所以可以做主、宾语等, 那是以其的指称意义为基础的;或者说名词表示事物, 它的功能就是指称。至于其可以受数量修饰 (两个茶杯) 这种形态表现, 那也是由其本身表达的事物意义决定的。即形态是用来反映或体现功能的。这方面, 在文法革新与目前认知语言学中已是定论与常识。

因此立足于教学不妨将这三个标准归为一个“功能”, 仅将形态与意义理解为把握“功能”概念的两个方面。意义是构成功能的内在因素与基础, 而形态则是功能的外在体现或反映。教学中的学生有了这样的把握或知识, 对词类划分的功能标准也就不能理解了。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略加说明, 诸如动词与形容词这样的谓词也是可以做主、宾语。那么, 是否就意味着“功能”就不能划分开这两个大类的词呢?请观察:

a.勤奋是成功前提b.时间上要懂得珍惜c.看书益脑

例中的“勤奋”“珍惜”虽然分别作了主宾语。但二者已不是谓词了, 它们没有其作为谓词所具有的形态变化。如:

a.勤勤奋奋—很勤奋是成功前提

b.时间上要懂得很珍惜着/过/了c.看着/过/了书益脑

这说明做主语的形容词“勤奋”不能重叠, 不能受程度副词“很”修饰;而作宾语的动词“珍惜”与做主语“看”都不能带体助词“着”“了”“过”。就是说例中的谓词尽管意义没变, 但失去了谓词的形态, 都指称化了。也就是说, 名词的原型功能是指称, 谓词是陈述。二者功能虽然偏离, 但那不是原型的, 并且是有条件的。由此可见通过上述适用且具有理论依据的标准是可以化繁为简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一以贯之地把握词类划分精神的。

再说词类内部的小类划分。为了让学生深化对某类词内部小类的认识,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类分。但必须贯彻一次一个标准, 不同标准类分结果应作出明确有界的交代。这样易于学生理解, 反此逻辑, 不仅知识表达失序, 并且也不易于学生深入把握。黄廖本在第十一页中讲述形容词的意义类时, 并列出四类——— (1) 性质形容词, (2) 状态形容词, (3) 不定量形容词, (4) 唯谓形容词。 (1) (2) 是根据意义是性质还是状态这个标准划出来的;但 (3) 与 (4) 却是两个标准划出来的, 前者为形容词表示是全量还是部分量, 后者标准是能不能带“了”。根据这两标准, 知识表达上应该把每个标准划分出来的类全部列举出, 以与 (3) 与 (4) 并列。这样不仅周延, 在知识获得上省去了学生对划分项缺失部分的“意会”, 并且也便于学生更为深刻的掌握词类系统知识的内容构成。

在划分类的基础上, 描述词类的语法特征上同样也应该向学生作出周延而系统的介绍, 而黄廖本在这方面是有缺失的。如讲授序数词中, 所介绍的序数表达不仅不周延, 而且把通常最为常见、普遍、典型的基数词表达序数的方式丢在一边, 仅介绍了由“第”“初”与基数组合构成的序数表达以及承续古代的“干”“支”表达法。这让学生觉得似乎现代汉语仅有这两种方式, 即知识介绍上不周延不够系统。

另一方面, 黄廖本在知识表达上甚至出现了值得进一步商榷与深入思考的地方。例如在介绍数量短语的重叠意义时说, “一A一A”式去掉后一个“一”后形成的“一AA”, 二者在语法意义与用法上不变。再如在谈实词的误用时说, “讲词的分类、词的语法特征主要是为了讲清楚词的用法, 避免词的误用。”这显然与《现代汉语》这门学科的主要目标“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有些矛盾或相左。并且, 在介绍词类误用上也存在着静态与动态不加区分而致使学生常常产生疑惑的地方。这方面拟另文讨论。

二. 词类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对词类的知识系统做上述把握的基础上, 再采取适宜的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至少能够解决目前词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这个模式是“三主三式”。

“三主”指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以及词类辨难为主线。教师为主导是说词类划分的目标与意义必须由教师向学生系统而扼要地交代清晰, 把词类学习的两个方面———认识汉语语法结构与把握词类的应用, 作出“主” (前者) 与“次” (后者) 的说明。学生主体是说, 教学中始终围绕着学生预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进行教学双方的切磋讨论, 不宜灌输。“三式”是定向预习、讨论、小结。定向预习, 是考虑到词类在语法中的重要性与基础性的实际, 必须由教师有所侧重循序渐进地指派让学生对词类知识进行预习;讨论是在课堂中由教师组织进行;小结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对讨论内容概括与总结。当然在具体教学中根据实际, “三主三式”可以灵活加以变通、融合与调整等。下面以区别词的教学实际环节为例加以说明。

第一步预习区别词, 并提示要重点关注它与形容词、名词的不同。第二步, 教师讲授该词类的划分依据、语法特征。第三步, 让学生思考、讨论区别词的词类特征, 廓清它与名词、形容词的不同;并且结合外语深入地理解汉语区别词的特性。第四步, 小结讨论内容。第五步, 通过设计专题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区别词的领会。练习设计上要把学生对区别词与名词、形容词的思辨能力凸现出来, 具体是用名词与形容词等做干扰项。

现代汉语词类教学的目标是以普及汉语语法系统知识为目的的,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仅是其中一个方面。目前对语言教学的“忧思”不断[2], 是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个系统工程的认识不够, 这不能全部归咎于《现代汉语》。但不管如何, 立足于本文提出的本体系统知识的编写原则与教学实践模式, 是可以基本解决并满足目前汉语词类教学中的问题的。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编.现代汉语 (增订4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7.浅析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 篇七

关键词:古代汉语;词类活用;识别方法

古代汉语中的词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各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大致相同。例如,动词经常作谓语,名词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副词经常作状语,等等。但是,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主要针对实词而言)。针对“高中生要熟悉一定数量的实词”的大纲要求(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的现象),笔者就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做如下分析。

一、词类活用的几种情况

(一)名词的活用现象

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使动用法;名词意动

用法。

(二)动词的活用现象

动词活用作名词;动词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的活用现象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

二、词类话用的识别方法

要识别词类活用,就得从上下文和整个句子的意思来考虑,

从语法和词汇两方面综合考查。下面笔者把它归为三类具体谈一下。

(一)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识别

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往往具有语法上的某种标志。例: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籍吏民,封府库。(《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

②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丹书帛:用朱砂在帛上书写)

③沛公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

例①的“籍吏民”是“登记官吏百姓的户口”;例②的“陈胜王”是“陈胜为王”的意思;例③的“王关中”是“称王于关中”。“籍”和“王”都是名词作动词。

2.形容词用在名词前,如果不是修饰关系,那么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

例中的“善留侯张良”是“与留侯张良交好”。“善”是形容词作了动词。

另外,有时形容词不带宾语也活用为一般性动词。例: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3.名词、形容词放在助动词、副词或辅助性代词“所”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例中的名词“水”放在助动词“能”的后面,解释为“游水”。

4.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谓语动词之后)。例:

①今王鼓乐于此。(《孟子·梁惠王下》)

②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侍坐》)(沂:水名;舞雩:古时求雨的坛,在山东曲阜县东)

例①的“鼓乐”之后有介词结构“于此”,所以“鼓乐”活用为动词,是“弹奏乐器”;例②的“风”之后有介词结构“乎舞雩”,所以“风”活用作动词,是“吹风,乘凉”的意思。

以上诸项还不能概括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所有情况,只是择其要者而言之。同时上述标志还经常同时出现,可以灵活

运用。

(二)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只有作为动词的一般用法和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往往是使动用法。

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例中的“归”意思是“使什么归”,是使动用法。

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都是在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前提下作进一步分析和判断的;意思是如果作为一般动词解释不通,就要考虑使动或意动用法。从使动和意动的语法意义上来说,使动就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和意念。

例:①孔子师郯子苌虹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

③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例①中的第一个“师”是名词意动用法,是主观认为的,翻译为“以什么为师”;例②中的“昂”是形容词使动用法,是“使价值昂贵”,是客观结果;例③中的“劣”是“认为促织不好”的意思,是主观感受,属形容词意动用法。

(三)名词作状语的识别

在通常情况下,用作状语的名词前面还另有名词作主语,因此,可根据此来识别出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例中的“兄”前面有主语“吾”,“兄”作了“事”的状语,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是名词作状语。

无论哪种现象,依规律灵活运用,多读古文,最终就会熟练地判断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8.青出于蓝 汉语当代节律研究述评 篇八

摘要:本文介绍了节律音系理论的诞生、引进和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高度评价了国内研究界的成果;分析了造成国内观点分歧的原因:美国模式与汉语节律事实的矛盾;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汉语;节律;青出于蓝

一 前言

节律音系学是生成语言学的重要分支理论之一,由美国生成学派正式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定型于上世纪90年代,形成“美国模式”。跨学科材料证明,该模式在英语中具有“自洽性”。目前,节律音系学已经成为美国国家言语工程的主要支柱理论之一。并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上世纪90年代,节律音系理论被引进中国,启动了汉语节律研究。但是,尽管各派都以美国模式为理论纲领,但是,却戏剧性地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导致了汉语学界在该问题上陷入观点分歧,长期对峙的僵局。

二 美国模式的形成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言语工程的需要,在生成音系学的两位开创者(乔姆斯基与哈勒)的引领下,节律音系学应运而生。

1975年,乔姆斯基与哈勒共同关注了语言、音乐和大脑的关系。乔姆斯基提出“器官说”,把语言和音乐比喻为人的手和脚,并认为两者都由大脑控制。而哈勒则指导他的一位学生——利伯曼(M.Lieberman)完成了一篇创造性地运用音乐韵律规律探索英语韵律规律的重要博士论文。

两年后的1977年,利伯曼与波莱斯(A.Prince)合作,发表了《论重音与语言节律》一文:采用“节律栅”模式,借用简明而节律信息外显的音乐节律规律,成功揭示了复杂而相当“不透明”的英语节律规律。该文有两个突破要点:①节律单位(音步/韵律词)的特征是“相对凸显/相对轻重”(传统认为是绝对轻重)。②音步以音节为基础(传统则以音段为基础)。此外,该文还提出节律制约重音的观点。该文的发表,被公认为代表了节律音系学的正式诞生。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的观点并没有立即被学界(哈勒在内)广泛接受。1983年,波莱斯对节律栅模式进行了重要改动,使之与“树形图”直接衔接,也即承认“音系”对节律的控制,才真正打开了局面。

上世纪90年代(也即美国政府提出“脑的十年”计划期间),节律音系理论在哈勒的亲身参与下基本定型,形成了“美国模式”。

三 汉语节律研究动态:成就与分歧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节律音系理论被引进国内,引动了关于汉语节律规律的研究。随后,逐步形成了以冯胜利、端木三和王洪君为代表的汉语节律研究团队。其历程,可以概括为:“开局不凡,后出转精,互不相让”。

1996,冯胜利以《论汉语的“韵律词》一文,拉开了国内汉语韵律研究的序幕。冯氏提出,汉语“以二音节为标准音步”(其他音步是标准音步的变体)。该观点得到了国内外同行比较一致的赞同。

既而,端木三和王洪君就语言节律理论中最关键的问题——音步轻重问题,先后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分别提出“左重论”和“等重论”,并分别以“稳态/动态”和“瞬态/静态”条件下的语感实验成果为依据:1999年,端木三发文,主张汉语韵律词两个音节“左重”。端木三的观点与王晶等的实验结论大体一致。2004年,王洪君发文,主张汉语韵律词两个音节“等重”。王洪君与林茂灿等的语感实验结论大体一致。

有意思的是,冯胜利先是同意王洪君的观点,后又转而支持端木三的观点。

于是,汉语学界形成两派对峙的局面。迄今为止,两派仍是势均力敌,平分秋色。

四 深度剖析与解决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模式”似乎尚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它的一些规则,似乎只适用于重音型(如捷克语),而不适用于声调型语言(如汉语和一些非洲声调语)和“音节计时”型语言(如法语)。同时,它所对应的哲理系统,也与当代先进科学理论(如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场论等)有一定的差距。

国际上的主流观点倾向于认为:基于母语者语感的语感实验数据是比较可靠。任何假说,假如能够得到相关实验的支持,就具有了科学性。据此,两派应该是势均力敌。迄今为止,仍处于对峙状态。

笔者认为,考虑到两个实验都是基于母语者语感的语感实验,两者的实验结果,确实应该都是比较可靠的。然而,比较两个实验的设计方案,可以发现,两者的语境条件是不同的:一是“孤立词”环境,一是“连续话语”环境:前者属于静态范畴,后者属于动态范畴。换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术语说,两者代表的“状态”不同,前者属于“瞬态”,后者属于“稳态”。也就是说,两派观点貌似对立,实质存在共性——合而反映了汉语节律的这样一条规律:同一事物(汉语音步)在不同条件(“瞬态”与“稳态”,或说“静态”与“动态”)下,采用了不同表现形态。

因而,两派之所以长期对立,归根结底是受“美国(英语)模式”的影响的结果:双方都采用美国以“动-静一象”为核心原理的推导模式——有意思的是,同一个美国模式,应用于汉语时,却推导出了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这说明,汉语节律不符合美国模式的“动-静一象”,而符合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波-粒二象/动静二象”原理。

我们认为,鉴于“左重论”和“等重论”分别得到了“稳态/动态”和“瞬态/静态”条件下的语感实验成果的支持,说明两派观点都代表了部分真理——不过,不能单独反映汉语节律系统的整体性质。因而,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尊重汉语节律事实,在区分动、静范畴的前提下,合两派之长处,集两派之优点,形成一个全新的、完整的汉语节律模式。

五 结 语

我们认为,汉语节律研究界的成果,就整体水平而言——跟美国学界比较——可谓是“青出于蓝”;他们已经共同筑成了汉语节律研究领域的“巨人的肩膀”。

可以预言,只要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和提炼,一个全新的、比英语模式更简明、更符合当代科学原理的“汉语节律模式”,必将诞生。

参考文献:

[1]冯胜利.1997.汉语的韵律、词法和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端木三.1999.重音理论和汉语的词长选择.中国语文.4.

[3]王洪君.1999/2008.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4]何丹 何燕.2014.简论汉语韵律研究中区分动、静范畴的重要性.东方教育.1.

上一篇: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控制研究下一篇:制定安全文明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