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垦发展

2024-10-03

海南农垦发展(7篇)

1.海南农垦发展 篇一

海南省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9年06月02日

来源:海南日报

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

(2009年5月27日海南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第20号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已由海南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09年5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9年5月31日

为加快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农垦和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同意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批复》,结合本省实际,特作如下决定:

一、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应当遵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稳步推进,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按照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实现“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目标。

二、省人民政府负责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研究和妥善解决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问题,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平稳过渡,分步实施,保持农垦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确保农垦改

革顺利进行。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在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安排资金和项目时给予支持,加强对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与农垦的沟通和协调,做好各项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对接工作,为农垦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在过渡期内,省农垦总局继续履行农垦的行政和社会管理职能,依法管理农垦的国有资产,代表省人民政府对省农垦总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农垦各国营农场设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负责本国营农场区域内的社会公共管理事务,接受省农垦总局的领导。

过渡期满后,省农垦总局及各国营农场设立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及其职能的调整,由省人民政府决定。

四、省农垦总公司对农垦的经营性资产依法享有经营自主权,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确保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省农垦总公司对其所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通过制定或者参与制定所出资企业的章程,建立权责明确、有效制衡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维护其出资人权益。

五、农垦国营农场作为省农垦总公司所出资企业,依法对本国营农场经营性资产享有管理、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承担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农垦非橡胶产业的国营农场,可以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对不具备

组建企业或者企业集团条件的农垦国营农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条件成熟时并入周边乡镇或者单设乡镇和管理区。

六、农垦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巩固和发展天然橡胶产业,加快发展林产、地产、物流、畜牧、农产品加工、旅游健康休闲、制种等多元化产业,夯实经济基础,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努力使农垦企业成为海南经济新的增长点。

七、省和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农垦发展纳入省和市、县、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统一实施。

省农垦总局应当根据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农垦天然橡胶等产业发展规划。农垦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规划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省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农垦与市、县、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考虑农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土地供应,扶持农垦改善民生及建设项目发展,优化农垦土地资源利用和结构布局。

市、县、自治县因城镇建设需要,确需使用农垦国有划拨土地的,由省人民政府在兼顾双方利益的前提下,依法协调解决。

八、省农垦总局纳入省本级部门预算管理,具体预算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市、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应当根据本级财政收入增长状况,逐步加大对农垦的支持力度。

九、省人民政府应当在全省中小企业项目资金以及西部开发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扶持农垦中小企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2008年到2011年,农垦的国有划拨土地处置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上交国家的各项税费外,地方所得部分全额返还省农垦总局,用于解决民生等问题。

十、过渡期间,农垦所属普通中小学校、劳动就业、社区服务、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公安、民政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逐步移交所在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管理。

农垦职工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统一纳入省和市、县、自治县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解决和管理。

农垦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纳入所在市、县、自治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管理。

十一、农垦的开割胶园和未开割胶园实行职工家庭长期承包体制,合理确定承包费用,切实减轻职工负担,提高职工收入。

农垦非橡胶产业国营农场实行“基本生活保障田”和“经营田”制度。“基本生活保障田”由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其他土地由该国营农场经营。

十二、本决定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十三、本决定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2.海南农垦发展 篇二

一、DEA方法介绍

数据包络分析 (DEA) 是1978年由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 W.W.Cooper和E.Rhodes提出的, 使用数学规划模型比较具有相同类型投入和产出的生产或非生产单位的相对效率的一种非参数方法, 每一个生产单位称做“决策单元” (DMU) 。根据对各DMU观察的数据判断DMU是否为DEA有效, 本质上判断DMU是否位于生产可能集的“生产前沿面”上, 从而说明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有效性。当生产单位规模报酬可变时, 运用C2R模型所计算的技术效率实际上就包含了规模报酬效应在内, 即评价的是综合技术效率。如果在C2R模型中加入约束条件, 既变为测度DMU技术效率的C2GS2模型, 其中各变量的含义同C2R模型相同, 该模型可测算不含规模报酬的DMU纯技术效率。

二、海南农垦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及数据的选择

在充分考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出与投入变量和影响因素以及现有资料的基础上, 本文使用1个产出指标和4个投入指标 (见表1) 测算海南农垦农业的生产效率。产出指标主要是指主产品产量、主产品产值等, 使用的产出指标是农林牧渔总产值 (万元) , 投入指标分别为年末第一产业在岗职工人数 (人) 、农业机械总动力 (千瓦特) 、农作物播种面积 (万亩) 和农用化肥使用量 (吨) 。

(二) 农垦农业生产效率的度量

1. 综合技术效率。

综合技术效率有效是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与经营规模相适应, 使其投入和产出达到最佳匹配。1991—2010年间, 综合技术效率的有效年份数为4个, 占海南农垦20个年份的20%;从整体上看, 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837, 大于0.9以上的为7个, 占35%, 其余年份均低于0.9, 说明海南农垦农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并不高。

2. 纯技术效率。

海南农垦农业的纯技术效率基本位于0.9~1之间, 处在纯技术效率前沿面上 (有效个数) 的有13个年份, 占总年份的65%, 说明这些年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生产投入要素组合获得充分利用, 生产的实际产量等于其最大可能的边界产量。整体上看, 纯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991, 说明海南农垦农业的纯技术效率是比较高的。

从投入指标来看, 投入要素未充分利用的有七年, 据此可以计算出非有效决策单元投入要素可节约程度 (见表2) , 即假定产出不变的条件下, 可以通过节约投入要素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不管是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 都可以通过调整农业生产规模达到节约投入量或费用, 使其达到生产规模的最佳状态, 按照这种方式的调整将是最优投入产出组合。除了13个年份效率最优外, 其余年份都可以减少一定的投入量或费用达到目前的生产量。年末第一产业在岗职工、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用化肥使用量均有七年投入过多, 其最高可分别节约15.57%、9.58%、14.36%和15.93%。

(单位:%)

注:纯技术效率为1的年份已达到了投入产出最优化, 投入要素的可节约幅度为0, 因此未列入表中。

3. 规模效率。

根据规模效率, 可以判断海南农垦农业生产处在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的区间, 进而调整农业生产规模, 使其达到生产规模的最佳状态。规模效率的有效年份数与综合技术效率的有效年份数相同, 为4个, 占总年份的20%, 说明这四年海南农垦农业生产规模达到了最佳状态, 处于不变规模报酬阶段;而其他年份农业生产规模效率是无效的, 且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说明海南农垦农业的生产规模偏小, 应扩大其生产规模。

由上可知, 综合技术效率的有效年份数与规模效率的有效年份数相同, 而纯技术效率处于前沿界面的年份数多于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有效年份数, 其原因应归咎为规模效率的无效, 而规模效率的无效是由于生产单元的规模太小, 呈现规模效率低下的状况。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根据海南农垦1996—2006年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数据, 借助DEAP2.1软件,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方法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研究, 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 海南农垦农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并不高。1991—2010年间, 综合技术效率的有效年份数为4个, 占海南农垦20个年份的20%;从整体上看, 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837, 大于0.9以上的为7个, 占35%, 其余年份均低于0.9。第二, 海南农垦农业的纯技术效率比较高, 纯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991。海南农垦农业的纯技术效率基本位于0.9~1之间, 处在纯技术效率前沿面上 (有效个数) 的有13个年份, 占总年份的65%。第三, 说明海南农垦农业的生产规模偏小, 大多数年份农业生产规模效率是无效的。第四, 年末第一产业在岗职工人数、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用化肥使用量等投入要素的相对过剩和投入结构的不合理是导致7个年份为生产非效率最佳的主要原因, 各投入要素最高可分别节约15.57%、9.58%、14.36%和15.93%。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 今后要提高海南农垦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是要不断提高规模效率, 即扩大海南农垦农业生产规模;另外, 要控制各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和比例。

参考文献

[1]Battese, G.E.and Coelli, T.J (.1992)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anel Data:With Application to PaddyFarmers in India[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3, 153-169.

[2]W.Meeusen and J.VandenBroeck, (1977) .Efficiency Estimation from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s with composed Error[J].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 18, 35-444.

[3]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 (DEA)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运筹学的新领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5]许海平, 傅国华.海南农垦天然橡胶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J].中国农村经济, 2008, (7) :39-45.

[6]许海平, 傅国华.天然橡胶生产效率的DEA分析——以广东湛江农垦为例[J].中外企业家, 2010, (4) :21-24.

[7]许海平, 张德生.海南农垦天然橡胶生产的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J].热带农业科学.2010, (9) :28-34.

3.海南农垦必须重新认识橡胶 篇三

建国初期,海南农垦为橡胶而创建,后来农垦三代人为发展祖国橡胶事业付出了常人难以接受的巨大牺牲。建国初期发展橡胶是执行党中央的战略任务,尽管海南农垦目前总体上仍然处在发展滞后和相对贫困的境遇,况且失业率超过16%,但百万农垦人仍然普遍认为,过去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很值得很荣光,因为已经出色完成了建设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战略任务。至2014年底,已经累计为国家生产橡胶620.6万t,通过示范带动“三农”已经把海南岛建设成拥有55万hm2的全国最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在历史上,橡胶几乎成为海南农垦的代名词,橡胶基地的建成,国家和社会曾经给海南农垦很多的荣耀。农垦几代人也曾经因为把毕生奉献给祖国橡胶事业感到无尚荣光。

建国初期,发展橡胶是由国家发展战略决定的,橡胶已经成为反对帝国主义封锁的利器。从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看问题,海南农垦的历史贡献特别巨大,值得骄傲和自豪。但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新的历史阶段,尽管天然胶依然是战略物资,它在市场分配上已经无条件地服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市场己经成为决定因素,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利用“贫胶”对中国进行封锁的情况已经改变。例如:全球10家著名轮胎厂均进军中国,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橡胶进口国和消费国,如果有人用封锁手段禁止天然橡胶进入中国,造成的破坏就是全球性的,会引发全球飞机停飞、汽车停驶的严重后果,显然是行不通的。从海南农垦建立现代企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看问题,天然橡胶市场开放20年来,橡胶的低产出率,既不符合企业追求的效益目标宗旨,又成为推进海南农垦农业现代化的绊脚石。坦诚地说,天然橡胶市场放开以后,正是橡胶的低产出率导致海南农垦发展滞后和相对贫困。市场开放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前,国家曾经长期用高于国际价格保护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例如:市场放开前国家规定橡胶价格每吨为6 080元,当时可以换取42.8 t大米;市场放开后的20年间,表面上看橡胶价格为原来国家牌价的2.2倍,但橡胶的可比价值已经大大下降,目前1 t橡胶只能换取2.6 t大米,意味着橡胶的市场可比价值已经下降了94%,是热带农业中产出率最低的产业,离热带高效农业越来越远,如果让天然橡胶产业继续占据海南农垦主体地位,海南农垦的后续发展就没有任何指望。

2008年国务院批准海南农垦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其中有一条是要求经济融入市场。目前海南农垦橡胶占农业种养面积的60%,如果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传统低效的产出现状就无法改变。众所周知,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绩效高优,如果海南农垦继续保存现在的橡胶种植规模,海南农垦的农业现代化就会遥遥无期,发展滞后和相对贫困的状况就会继续延伸下去,这是多么令人担忧的严重后果。基于上述理由,笔者认为,海南农垦已经到了重新认识橡胶的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问题不解决,再好的体制和机制也是枉然。过去从战略地位看橡胶,规模摆在第一位,这是不可非议的;如今从经济融入市场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看橡胶,它的低产出率是现代农业所无法接受的。既然如此,海南农垦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就必须重新认识橡胶,下决心进行大刀阔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南田、三道、南滨3个农场为例,它们的崛起都是大面积减少橡胶,及时转产绩效高优的热带农业。南田从1992年开始淘汰橡胶种植芒果,取得了10倍以上的产出效益,摘掉了全国农垦系统特困农场的帽子,而且成为全国农垦系统改革发展的样板,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笔者算过这样一笔帐:假如南田农场继续保存7万多亩橡胶,目前橡胶的产量充其量只有2 500 t,产值3 600万元,而近3 333 hm2芒果产值近3亿元,对比效果非常明显;三道农场同南田的状况一样,经受不了台风灾害,而且曾经在人们议论中或许是海南农垦第一个面临解体的农场,同样通过淘汰橡胶转产绩效高优热带农业,不但避免了农场解体,2014年劳动者人均报酬达到58 716元,排行全局农场第二位;南滨农场是海南农垦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的农场,先是淘汰了拖累农场几十年的几万亩油棕,同时把橡胶面积砍掉了一半,在全省率先发展反季节瓜菜、大面积种植芒果,2014年劳动者人均报酬达到51 716元,排行全局农场第四,成为海南农垦乃至全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上述事实证明,海南农垦只有重新认识橡胶,大胆调整农业结构,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发展滞后相对贫困和失业率超过16%的被动局面。由于历史积淀深厚和观念上的某些障碍,或许调整结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作为初步方案笔者建议,海南农垦橡胶充其量就是保持中西部170万 hm2以内的规模,以便腾出上百万亩土地发展热带高效农业,这也是对二次创业中涌现出有希望成为农业现代化主导产业的新业态的直接支持。笔者去年曾经通过海南农垦报提议:要求国家采取类似生产粮食补贴的政策给橡胶产业进行补贴,今年全国“两会”代表也提出同样议案,但由于橡胶在中国的战略地位已经改变,恐怕国家的补贴也难扭转橡胶低产出率的颓势。海南农垦二次创业,涌现出一批很有希望成为农业现代化主体产业的新业态,亩产值均在万元以上,如果橡胶不赶快退出,即使这些新业态再好,也无法形成规模竞争力,主导海南农垦农业现代化进程。海南橡胶集团也应该审时度势调整产业结构和经营策略,避免对本土橡胶产业的过度依赖。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减少橡胶种植面积之前,一定要搞好规划和充分论证,选择好替代橡胶的绩效高优的新业态,避免盲目跟风和重复建设,导致新的内耗重新陷入困境。许多专家形成这样的一个共识:海南岛现有橡胶55万hm2,尽管不可避免地遭受低产出率困扰,目前每生产一吨橡胶要亏损近万元,但就产业选择现状看,还没有一样产业能替代橡胶使种植规模达到54.53万 hm2,即使用多种业态取而代之,也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从宏观结构上科学把握逐步推进。由此看来,橡胶规模的调整或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笔者把一生奉献给祖国橡胶事业,在年事进入八旬的今天,对橡胶产业提出异议,似乎是一种叛逆行为。但纵观近几年农垦体制改革,觉得农垦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产出率很低的橡胶占居主导地位。如果思想上不重新认识橡胶,海南农垦的发展就没有希望。正由于这样,才大胆为农垦发声:必须重新认识橡胶。要下决心在橡胶规模上做出大胆的调整,否则再好的体制和机制也难有作为。举个例子:南海农场现有橡胶2 000多hm2,每公顷产25 kg,产值360元,如果要硬性让南海农场继续保存2 000多hm2橡胶,南海农场的农业现代化就将成一句空话。橡胶在历史上曾经给海南农垦创造过太多的辉煌,这是三代农垦人最深切的体会,而且在各个时期沾了不少的荣光。如今,橡胶的低产出率已经成为海南农垦推进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屏障,迫使百万农垦人必须用创新和发展的目光重新认识橡胶。南田、三道、南滨3个农场的成功实践,似乎这个认识来得越快越好。重新认识橡胶关系到农垦发展改革的未来,过去三代人矢志信守发展橡胶战略,用卓绝的艰苦奋斗,得到的回报却是长期承受发展滞后、相对贫困和高失业率的煎熬。时至今日,应该说海南农垦重新认识橡胶,加快结构调整的时机已经成熟,作为企业如果再迟疑和不下决心,海南农垦发展改革的大计就无法实施。过去的发展滞后和相对贫困,可以说是身不由己造成的,责任不在海南农垦;如今国家进一步实施开放战略,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农垦改革问题,作为率先进行体制改革的海南农垦,应该充分发挥农垦是国家队和为中国农业说话的优势,在橡胶产业地位的认识上求得统一,大胆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尽快把海南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绩效高优热带作物生产王国。

4.海南农垦发展 篇四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党委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曾被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我院党委是一个组织健全、团结向上的组织,现有25个党支部,党员635名。自2013年以来,院党委积极开展“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背景与起因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党建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报告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农垦总医院作为基层党组织,作为公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直面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性行业。只有切实改进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载体,才能进一步提升党建服务水平,为国际旅游岛的医疗卫生服务事业添砖加瓦。

二、主要做法

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特色工作培育与创新,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蔡毅同志为组长的“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领导小组,将25个党支部为活动阵地,开展“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活动。以“创先争优”为核心,不断推进医院服务建设,努力提高群众满意程度。

(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我院党委的号召和组织下,各党支部把工作重点和注意力,放在党员教育的工作上。按照院党委的部署和要求,以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为载体,充分发

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抓好各支部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使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依法行医”观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第一从狠抓医疗队伍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入手,不断强化行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第二扎实推进承诺活动的开展,做到医院党委向社会承诺,领导干部向党委承诺,党支部向院党委承诺,个人向党支部承诺;第三医院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医德医风建设考核标准”、“医德医风建设奖惩办法”等规定,健全医德医风考核、投诉举报、激励和惩戒等长效机制。第四建立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档案,医院考核领导小组定时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廉洁从业情况进行考核,将拒收或收受“红包”、回扣、“吃请”的情况、患者投诉情况和其他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范围;第五定期组织召开院级行风建设座谈会,邀请各科部分病人及其家属参加,征求意见建议并及时解决。在加强党风廉政方面,主要通过抓好理论中心组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继续抓好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制定长效机制;制定投诉举报制度,及时处理来信、来电举报投诉,化解医患矛盾纠纷。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探索出一条以医院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医院服务建设之路。

(二)转变服务模式,化被动为主动

从患者上门提供被动服务,逐步转化为主动上门为患者提供服务。

1、隶属机关第三党支部的医保办,为方便患者,推出了“一站式”的服务方式,将医保办理和出院结算直接挂钩,简化办理流程,让患者躺在床上就能将医保办理完毕。患者入院后将医保材料提交给科室的总务护士,由总务护士代为提交给医保办,医保办办理完毕后直接转入出院办,患者只需到出院办进行结算,便能完成出院流程,不需要额外到医保办窗口进行繁琐的办理流程,极大地节省了患者办

理出院的时间。

2、自开展“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以来,医院组织开展医疗队伍到澄迈、屯昌、东方、万宁等市县进行巡回义诊5场,到基层、社区义诊30余次。2013年8月内科第二党支部和机关第二党支部一起到昌江农场进行义诊慰问老党员老干部,给他们送医送药,在中秋佳节给孤寡党员带来团圆的温暖,并受到农垦局报社的追踪报道。

3、积极做好超强台风“威马逊”的医疗救治工作,受到高度赞誉。7月18日,我省大部地区遭受超强台风“威马逊”的重创,我院虽受巨大损失,但还是克服重重困难进行医疗救援工作。台风期间,在狂风暴雨中转移病人、抢险抗灾,开辟紧急通道,保证120救护车运送伤者,共出动救护车26次,接回30人次,就诊病人数71人次,住院人数7人次。台风后向重灾区文昌市以及罗豆、红明、东昌、南海等农场进行现场巡回医疗救援,派出医疗专家72人次,免费提供药品医疗器械设备24931元,得到了灾民极大的赞誉。同时,配合做好南方电网华南四省支援我省供电抢修工作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得到了南方电网海南分公司的认可并授予锦旗。

4、在党委的指导与带领下,医院团委牵头组建“我帮你”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者活动在医院”活动,目前登记在册的志愿服务人员213人。开展导医、导诊、健康教育;参加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组织环保志愿者到西海岸开展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关爱别人,快乐自己”为主题的环保活动;深入敬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开展健康辅导、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开展导医、导诊、健康教育;参加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深入敬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开展健康辅导、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

三、成效与反响

开展“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不仅促进了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更是密切了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有效提升了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推动医院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是提高了医院员工的凝聚力,强化了党的领导。二是转变了服务模式,将服务职能向基层延伸,做到主动服务、周到服务。三是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为医患和谐提供了基础。

5.海南农垦发展 篇五

各农场、工商企业、直属单位、总局直属机关党委,派出所机构、附属事业单位、总局(总公司)机关各部门:

根据中组部、中宣部和海南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精神,为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更好地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更好地推动海南农垦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现结合垦区实际,突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要求

垦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五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农垦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海南农垦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作用”为载体,坚持从农垦实际出发,改革创新,务求实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又好又快地推动农垦改革发展,促进强垦富民,把

海南农垦打造成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企业集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在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创先争优。垦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按照“加快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海南农垦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作用”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农垦改革,充分发挥农垦各种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具有农垦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热带现代农业,在建设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在促进强垦富民中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按照农垦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农垦“三融入”步伐,不断推进农垦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服务海胶集团上市、创新农场公司化改造与运营模式、推进直属工商企业改造重组,促进各产业集团和大项目产业升级中,在壮大农垦产业、增强农垦实力,提高企业效益、增加职工收入,解决民生问题、发展群众福祉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强垦富民的排头兵。

(三)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了解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并做好引导工作,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应对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

决捍卫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利益。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农垦核心价值观,当好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的先锋队。

(四)在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坚持“岗位在基层,责任在联心”,听民声、察民情,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创新服务方式,括宽服务领域,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活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争当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突击队。

(五)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贯穿创先争优活动全过程,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促进发展、解决难题的能力,当好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

(六)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创先争优。垦区企业基层党组织要把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和增强农垦经济力、竞争力、影响力贯穿农垦企业党组织活动始终,深入开展“争创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党组织;争做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共产党员”的“四强四优”主题实践活动,保证党

组织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文化、卫生等事业党委党组织要以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注重道德修养,争做行业模范;注重业务水平,争做行家里手;注重服务奉献,争做岗位楷模”的“三注重三争做”主图实践活动,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品牌工程、党员攻关项目等发挥党员作用,提高垦区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服务大局。紧密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大局、农垦改革发展决策部署、本单位中心工作谋划和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成果。

(二)加强分类指导。根据垦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特点,分类提出活动要求,引导各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贴近实际明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载体,注重简便易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区,活动方案要听取群众意见,各级党组织都要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活动情况要向群众通报,请群众评议;评选先进要请群众参与推荐,面向社会公示,广泛吸引群众参与。

(四)坚持经常性为主。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基层党建

工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并与各单位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要有一定力度,但不能超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接受程度。

三、主要内容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含党委、总支、支部)要努力做到“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要努力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要在垦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加快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海南农垦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作用”的主题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农垦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

垦区企业党组织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和开展“四强”党组织、“四优”共产党员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寻找出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推动企业提高效益;企业生产、工作一线党员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岗位技能,带头攻坚

克难,争创一流业绩,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联系户等活动发挥作用,努力做到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

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党组织要把教育、医疗事业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结合起来,做好“融入”、“对接”文章,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医疗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做好救死扶伤,开展学风校风、医风医德教育,加强队伍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其他事业单位党组织要在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事业发展中履行职责,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可结合各自实际,通过开展创建“课题攻关党员先锋团队”,争当“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人民满意的白衣天使“等活动发挥党员作用,努力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机关党组织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机关为目标,以加强机关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改进机关作风为重点,开展好“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全面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力争在四项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上走在垦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前头。广大机关党员要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农垦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做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表率,做敢闯敢试、大胆实践的表率,做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的表率。

垦区其他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按照各自功能定位,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加来镇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社区党员要通过开展党员示范社区,争做为民服务的模范;带头反映社情民意,争做集中民智的模范;带头发展社区经济,争做勇于创业的模范;带头建设社区文化,争做凝聚民心的模范;带头排查矛盾纠纷,争做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的模范。

四、基本步骤和方法

创先争优活动要有计划、分阶段地持续推进。从2010年4月开始,着重围绕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基层单位要见车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后续工作,切实兑现向群众作出的承诺,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垦区各基层党委要切实履行责任,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掀起创先争优的高潮。从2011年7月开始,着重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加出色的工作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各基层单位党组织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加快推

进农垦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海南农垦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作用”这个主题实践活动,确定本单位更鲜明、具体、实在的活动主题,设计党员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并通过以下方式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一)公开承诺。垦区所属企事业单位党委以及党总支、党支部都要制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重点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等方面作出承诺;每个党员要提出参加活动的具体打算,重点围绕党性修养、作风养成、履行职责等方面作出承诺,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二)领导点评。加强对基层党租住、党员承诺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局党委负责人每半年对各企事业单位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点评;各企事业单位党委负责人每两个月对党总支或党支部、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点评。点评时要实事求是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三)群众评议。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适时组织党员、群众进行评议。评议可以结合年终考核、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等工作统筹安排,实行党员、群众每年一次定期评议活动等工作统筹安排,实行党员、群众每年一次定

期评议制度。评议结果应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四)评选表彰。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适时评选表彰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评先表彰要注重工作实绩和社会公认度,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2011年“七一”前夕,以总局党委名义表彰一批创先争优活动中评选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并向省委推荐先进典型。

五、组织领导

垦区各级党组织都要把创先争优活动共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确保取得实效。

(一)落实领导责任。垦区创先争优活动在总局党委的领导下开展。成立海南省农垦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领导小组组长由总局党委分管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总局党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担任,成员由总局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垦区创先争优活动由总局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牵头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总局党委组织部,负责日常工作。各农场党委负责领导农场(社区)党组织的创先争优活动;海胶集团党委负责领导所属分公司、子公司党组织的创先争

优活动;各直属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党委负责本单位的创先争优活动;未成立党委、党组织关系隶属总局直属机关党委的单位,由总局直属机关党委负责组织领导创先争优活动,并结合实际制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和宣传部门共同负责、相关部门参与指导的工作机制。总局机关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相关领域(行业)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指导。垂直管理单位和条块共管单位的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要以创先争优活动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开展创建先进集体、争当先进个人活动。

(二)加强督促检查。总局党委组织总局驻各市县办事处组成指导检查组,组长由总局驻市县办事处主任担任,工作人员由办事处抽调人员组成,定期对个单位创先争优活动进行检查指导。指导检查组应通过分领域分行业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随机抽查等方式,了解活动进展,通报活动情况,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各单位要及时将开展活动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得力的,总局党委将提出批评、作出通报,要求限期整改。

(三)运用典型引路。要充分发挥海南农垦报、海南农垦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及各单位的广播、墙报等平台的作用,采取基层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各行各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总局创先争优活动共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在垦区作巡回报告,引导广大党员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单位党委制定开展创先争优实施方案后,与5月25日前报总局党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总局党委组织部)备案。

附件:海南省农垦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名单。

6.农垦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六

农垦辖17个国有农林牧场,13家企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8.7亿元,土地300万亩,总人口13.23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26万人、离退休职工1.63万人、家属子女6.26万人、移民人口3.08万人(生态移民1.73万人,自发移民1.35万人)。有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绿色产业及生态观光旅游业五大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目前,系统共有卫生机构21个,其中职工医院14个,卫生所7个,医疗卫生机构人员268人,床位363张。2005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143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68万人,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稳定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全区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现了全系统卫生工作陷入困境、举步维艰的矛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显突出,主要表现在:

1、卫生技术人员素质状况难以适应工作要求

截止2006年8月,全系统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43人,其中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79人,仅占总人数的32.5,平均每个医疗卫生机构仅有3.76人。

从技术职称看,拥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2人,仅占总人数的0.7;主治医师49人,占总人数的20.2。真正能看病的医生为数不多,无法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

从受教育程度看,243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5人,仅占2.1;具有大专学历的97人,占39.9;具有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人数达141人,占58,人员学历程度偏低。

现有人员知识严重老化,从2000年至今七年时间,参加过区级培训的人员28人次,占人员总数的11.5,参加过区、市级进修的人员51人次,占21,在县级医疗机构进修的人员11人次,占4.5。绝大部分医生凭积累的经验看病,有些新知识、新方法知之甚少。

2005年,全系统门诊人数仅为19.45万人次,平均每个卫生机构每天的门诊量仅为25.4人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天的门诊量仅为2.2人次。

2、卫生机构房屋普遍破败

2005年末,农垦卫生医疗机构房屋建筑面积仅为13457平方米,除长山头农场、平吉堡奶牛场、南梁农场的三个职工医院建于2000年以后外,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医院有7家,建于80-90年代的医院有11家。80年代以前建设的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已成为危房,屋顶塌陷,漏雨透风,门窗损坏,墙体开裂,墙皮脱落,地面损坏,相当一部分病房脏乱差现象严重。有6所医疗机构暂时租住在临时房屋中开展业务。全系统租用房屋面积达3833平方米,需要改造的医疗卫生机构15个,占医疗卫生机构的71.4,需要改造的面积12317平方米。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职工医院只有7个,150—1000平方米职工医院的3个,150平方米以下职工医院(所)的11个。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占地面积、卫生条件均达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标准的要求,差距甚远。

3、医疗设备短缺、老化

21家农垦医疗卫生机构,拥有200毫安X光机10台,能用的仅有5台,占50;B超机13台,能开展业务的仅有7台,占54;生物显微镜16台,能用的9台,占56;半自动生化分析仪6台,尿分析仪2台,血球分析仪2台。平均每个医疗机构拥有X光机0.23台、B超机0.28台、心电图机0.5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0.28台、生物显微镜0.76台、尿液分析仪血球分析仪0.09台。有36的设备属于六七十年代产品,急需更新。相当数量的医疗机构至今停留在“老三件(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的水平上,拥有“新五件(200毫安X光机、台式B超机、心电图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并能开展检查业务的卫生医疗机构不足5家,无法满足群众基本医疗的检查要求,致使相当一部分群众舍近求远,到几十里以外的卫生机构去看病。

4、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弱化

农垦医疗机构具有非常明确的公益性性质。从我们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医疗卫生机构存在重医疗、轻预防、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弱化的现象。公共卫生管理职能中,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在属地卫生部门的督导下,还有所开展,而健康教育、康复医疗及计划生育技术工作几乎停滞。根据要求,各医疗机构应设置预防保健科,而调查显示,有60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了预防保健科。即使设置预防保健科的医疗卫生机构,防保人员全部由医疗卫生人员兼职,工资、经费不落实,健康教育宣传、妇幼保健支出更是少得可怜。

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处于“线断、网破”的状态。由于农场地域宽广,居民点多而且分散,大部分农场只有职工医院或卫生所一家公益性性质的卫生机构,在场区内下设诊所和卫生室的农场只有9家,远离场部的群众有的距离7—8公里,看病极为困难。就是现在仅有的17处基层卫生室条件也十分简陋,难以适应群众就医的基本需要。

公共卫生投入极为有限。2000年-2006年全区农垦系统对疾病防疫和妇幼保健的投入累计为21.23万元,平均每年3.03万元。2005年虽有所增加,投入也仅为4.45万元,按农垦总人口计算,平均每人仅为0.46元,与自治区城市社区服务要求的人均2-5元/年/人的标准,分别低77-90.8。

机构的不健全和资金投入的不足,使农垦医疗卫生机构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大打折扣。在远离城镇的农场,尤其是靠近山区的农场,或因家庭收入有限,或因交通不便,群众预防保健意识相当淡薄,医疗保健观念陈旧落后。从走防的农户和患者看,没有一户平时作身体健康检查,都是有了病迫不得已才去求医,“小病拖,大病抗,重病听天命”是群众对因病致贫、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生动总结。

5、医疗卫生机构生存状况堪忧

随着农垦体制改革的深入,农垦系统以市场化为取向,积极探索卫生体制改革的路子,在农场给予一定补贴的基础上,采取股份合作制、经营包干、国有民营等形式,将卫生机构全部推向市场,21家医疗卫生机构绝大部分入不敷出,亏损严重,卫生机构整体上经营状况不佳,举步维艰。

与卫生机构凋敝状态相对应的是卫生人员收入的低下,2005年,人均月工资仅为720元,普遍低于社会同级同类人员工资的35-50,而且各卫生机构不同程度存在工资欠发的情况。

条件差,待遇低,与人才结构落后成为恶性循环,相当一批威望高、责任心强、业务精的骨干力量调离卫生机构或辞职从事个体行医。自2000年至2005年,流失医务人才就达119人,而同期调入医师仅9人。

6、群众看病贵问题日渐突出

由于体制改革将医疗机构推向市场,靠市场求生存,导致卫生机构以卖药为主。

2005年,农垦医疗机构总收入556.7万元,其中药品收入513.73万元,占总收入的92。西药加价率达到15-20,中药加价率达到25-30,群众就诊买高价药,出现个别医疗机构盲目追求高收入的状况。我们调研发现,全系统所有的医疗机构,没有一家参加全区医疗机构药品统一招标、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的“三统一”改革工作,药品价格明显高于全区招标药品价格,加重了群众的就医负担,群众看病贵问题比较突出。2005年,渠口农场家庭人均支出医疗费达561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1.2,因重大疾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以及先天残疾无劳动能力的人数有330多人,致使300多个家庭因支付高额的医药费而返贫,还有600多个长期患慢性疾病的病人为看病贵而苦恼。前进农场因病致贫的家庭达到13.4。

二、农垦卫生事业发展艰难的根本原因是体制不顺

农垦卫生事业发展陷入困境,除与当前农垦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内部机制不活等环境因素外,主要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1、企业开展医疗卫生工作力不从心

农垦是企业,大多从事收入低、风险大的农业生产,在负担全部生产经营职能成本的同时,还要承担“政府办卫生”的运行成本,自身的负担不断加重。农垦不是一级政府,有别于市、县行政区域,在争取卫生政策方面,无法得到国家应有待遇,未能享受到国家关于财政转移支付、公共卫生项目申报、资金投入、基本建设、设备投入、工资和业务经费保障等政策,各农场设立的职工医院、卫生室的投入和支出均不能列入国家项目和地方财政预算,以致于卫生事业的发展自身无力顾及。

2、卫生事业未纳入全区卫生体系

从农垦卫生机构的性质和功能来看,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样,承担着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公益性职能,开展公共卫生工作应由政府提供所需人员工资和正常的业务经费,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更是政府应尽之责。近两年来,我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自治区高度重视下,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经费得到了全面保障,药品实现了集中招标采购的“三统一”,城乡群众初步享受到了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而农垦卫生工作上不靠城市,下不靠农村,长期以来游离于城市和农村卫生体系之外,没有纳入自治区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业务得不到指导,医疗条件得不到改善,设备得不到更新,经费得不到保障,人员得不到交流和培训。2000年-2006年8月,各级政府对农垦卫生投入只有10万元(“非典”时期的补助资金)。农垦卫生发展由农垦自身解决,为求生存,必然要集中主要精力干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医疗服务,而忽视公共卫生职能,造成其职能与责任的失落。

三、加强农垦卫生工作的建议

7.海南农垦发展 篇七

首先,至2014年底,海南农垦形成的产业结构是包括橡胶在内的传统农业占据81.6%的比重,这是导致海南农垦长期发展滞后和相对贫困的主要成因。要扭转这种极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采取一般性的修修补补措施显然是不行的,必须下决心通过二次创业,按照海南省政府“要对风、寒、旱等低产胶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要求,培育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业态取而代之,让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农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海南农垦花了62年时间,身不由己地打造出34.13万hm2占据比例高达81.6%的传统农业,要把传统变为高底扭转过来,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用一般的修修补补措施是无法改变的。不管从生存和发展看问题,都必须采取坚决措施改变传统农业的现状。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二次创业的新思维,重新安排河山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

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全垦区传统农业面积达到34.13万hm2,其中:24.87万hm2橡胶,占比为73%,橡胶是长期作物,而且保有近6万hm2尚未开割投产的幼树,橡胶要完全退出,必须有一个较长过程,这个问题即使十分迫切也得从长计议,或许比过去62年建设橡胶生产基地的难度还要大得多。据此,海南农垦要完成旨在优化产业结构的二次创业,要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准备。笔者粗略计算,至少需要20-25年。不排除使用这样一个过渡方案,即保留中西部13.33万hm2橡胶,先腾出11.33万hm2目前橡胶园占用的土地,发展绩效高优的热带农业,恐怕也要用10-15年时间。在这个结构调整过程中,对替代橡胶的新产业应该严格进行科学筛选,要站在农垦集团化的高度进行资源统一配置,避免盲目跟风导致第三次创业。专家普遍认为,橡胶之所以圈定为传统农业,是以它的低产出划定的。例如,海南农垦从1952-2014年平均每公顷橡胶产量只有720 kg,即使按橡胶市场开放以来平均销售价格计算,每公顷均收入只有9 675元,只及目前垦区高效农业收入的6%,毫无疑问,这是资源的严重浪费,同五中全会的要求格格不入。问题尽管如此,但大面积替代橡胶的新业态选择仍须十分慎重,要充分估计替代橡胶新业态形成规模的难度和长期效益的科学依据。避免若干年后再来第三次创业。

十八届五中全会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提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目标要求,海南农垦没有任何理由固守目前传统农业占据81.6%的老摊子,继续承受发展滞后和相对贫困的煎熬,唯一的出路是通过二次创业优化产业结构,彻底改变橡胶在农业中的主导地位。这个改变过程就是重新安排河山的过程,也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大跨越大变革的过程,称之为二次创业非常贴切。

过去62年,海南农垦是执行国家使命种植橡胶,在海南岛建成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累计为国家生产橡胶621万t,为中国天然橡胶自给做出了历史贡献。执行国家使命是战略性措施,选定的发展项目效益必须无条件服从国家使命。然而,当前国家对农垦改革的要求是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变身企业的海南农垦理所当然要对目前业已形成的产业结构重新进行评价,采取措施对传统农业作一个了断,重新建立“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替代橡胶新业态,彻底改变海南农垦长期发展滞后和相对贫困的被动局面。基于此,尽管二次创业任重道远,海南农垦也应该大胆出击早下决心,完成时代赋予的新的伟大使命。这既符合中央对农垦改革的要求,又是海南农垦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希望所在。过去种橡胶是执行国家使命,尽管长期蒙受发展滞后和相对贫困的困扰,但那是执行使命身不由己,责任不在农垦。眼下,国家要求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况且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利用橡胶对中国进行封锁的情况己经成为过去,正身企业的海南农垦,就没有任何理由继续接受橡胶低产出的困扰。摆在海南农垦面前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如果继续保留橡胶的主导地位,百万农垦人的基本生存也会出问题。

过去62年,执行国家使命,海南农垦这支经得起考验的农业国家队,克服重重困难在海南岛种植了26.67万hm2橡胶,同时示范带动当地农民种植橡胶,使全省天然橡胶生产基地面积达到54.2万hm2,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为发展祖国橡胶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同样是执行国家对农垦改革的新的要求和使命,以垦区集团化和农场企业化为主线,相信海南农垦这支久经考验的农业国家队,一定能够在同一块土地上建立起26.67万hm2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热带农业大基地。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能改变海南农垦背负多年的发展滞后和相对贫困的面貌,海南农垦的农业总产值至少比2014年增加380亿元。海南农垦二次创业的核心是优化产业结构,要把目前占据81.6%主导地位的传统农业优化,不仅要拿出比建设橡胶生产基地更大的干劲,还要拿出更多的智慧和谋略,同时要争取国家和政府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上一篇:做好新形势下基层档案工作的体会和思考下一篇:保安人员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