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思考题(精选7篇)
1.社会心理学思考题 篇一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四位一体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体, 人们所向往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的社会。这就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中国共产党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经历了一个由“一个中心, 三个坚定不移”———三个文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的认识发展过程。80年代初概括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 互相促进。2002年11月,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这既是对社会主义文明内涵的极大丰富, 又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建设,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005年2月,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讲话中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实现了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 扩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格局, 从而拓展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的科学内涵。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解决矛盾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于其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 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赖于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矛盾解决。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即“黄金发展时期"同时又是“矛盾凸现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 这个发展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只要政策把握得当,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就能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情况就是各种社会差距扩大, 社会矛盾加剧, 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受阻, 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现在, 各种利益冲突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相互交织空前复杂, 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影响很大。人民内部矛盾虽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 但归根结底是一个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利益分配问题。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关系上, 利益主体更为多元, 利益关系更为复杂, 利益需求更为多样;在政治关系上, 新的社会阶层、社会集团、社会组织的政治要求更为多样;在思想关系上, 社会信仰日趋多样化, 价值观念的冲突更趋激烈。如果我们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局部问题就可能转化为全局问题, 非对抗性矛盾就可能转化为对抗性矛盾, 导致局部地区的社会动荡, 对社会稳定构成极大威胁。只有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站在统揽全局的战略高度, 从代表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 来引导和处理各种矛盾, 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不断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改革是化解并最终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在我国现阶段, 执政者与人民群众之间、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 是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源于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 应该而且能够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调节即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在改革中, 我们必须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正确选择解决社会矛盾的切入点和关键点。要解决这些社会矛盾, 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从处理好同人民群众的的关系入手, 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 从融洽与群众的感情上着力, 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可以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 也就是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深化改革的过程, 也就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 其实也是推动和谐社会构建和发展的进程。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公平正义
追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 和谐社会必须是公平的社会。公平的核心是处理好利益关系, 使各利益主体达到利益的和谐。以社会利益关系为客体的价值关系、社会利益关系的合理性是公平的实质内容。社会公平主要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它生活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
和谐社会必须是正义的社会。在法治社会里, 正义是合法性的体现。正义的社会要求人们积极向上, 明辨是非, 坚持真理。正义的社会并非没有矛盾, 只是要求当社会出现矛盾时, 通过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手段加以解决。要确保社会的正义, 唯一的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 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也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 它能够为整合社会各种力量提供强大的动力。公平正义还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既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 也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社会公平正义, 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 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 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状况如何, 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及社会的全面转型, 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公现象, 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日益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解决好这个重大课题, 理顺社会利益关系, 化解社会利益矛盾, 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利益格局,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特征,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在不同的时代条件和历史背景下, “人”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与过去一切剥削阶级提出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同, 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主张的以人为本中的“人”, 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指把人民作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服务于人民, 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人类历史上, “以人为本”的观念源远流长。在西方, 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 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标志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进入中世纪, 神学成为显学, 神的地位至高无上, 人的地位从而被神所淹没。到了近代, 人文主义思潮开始兴起, 新兴资产阶级把过去对神的崇拜转向对人自身的祟尚, 人的意义和价值得到张扬, 这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对古希腊以人为中心思想的复兴。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资产阶级提出的“以人为本”只能是一个口号,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商品拜物教大行其道, 以资本为本、以利润为本、以金钱为本、以物为本成了资本主义社会追逐的价值目标。
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古代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 齐国的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 他在《管子·霸业》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 以人为本, 本治则国固, 本乱则国危。”《孟子·尽心》说:“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其他先哲还提出了“天地之间, 莫贵于人”、“仁者莫大于爱人”等人本思想。但在我国封建社会, 真正盛行的是“以神为本"、“以官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 主要是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2.重新思考礼乐社会 篇二
礼乐即文明
人因礼乐而成人,共同体因礼乐而联结、而繁荣。无礼乐,则无秩序,也就无文明。这是古圣先贤之共识。《礼记?乐记》曰: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惑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 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
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恶,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人需借助于他人、借助于外物而生存并追求幸福,如性,如衣、食、房、车,如权力、金钱。然而,若欲望没有节制,则必将被物所支配,人化物,也即人异化为物,此物化之人必疯狂追求物欲。若此种行为模式普遍化,则人与人之间将进入丛林状态,人人处于恐惧、焦虑、不安中,既无幸福,更无秩序,也就无文明可言。
共同体欲进入和维持文明状态,就必须以规则节制各人之物欲,协调人际关系。这样的规则,古人称之“礼乐”。然则,何为礼?何为乐?《汉书?礼乐志》:
乐以治内而为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和亲,异则畏敬。和亲则无怨,畏敬则不争。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二者并行,合为一体。畏敬之意难见,则著之于享献、辞受,登降、跪拜;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于诗歌、咏言,钟石、管弦。
古代之礼无所不包,无往不在,大体可分两类:经礼、仪礼。以现代术语言,前者为规范特定关系中各方权利--义务之法律规则体系,甚至包括宪法;后者则是更为日常性,因而内容极为繁富之礼仪、礼俗。
然不管何种礼,礼之基本功能都是“别”,也即,确定公、私生活不同场合中各人角色、地位、义务及权利,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行为模式。礼的目的是“定分止争”:若每个人都明乎自己本分,尽自己本分,即可不争而和。《论语?学而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礼在人际分、别的目的,正是为了和。和者,协调也。和就是处在不同地位、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相互协调,以最低成本合作,共享合作收益。故真正的和一定是因不同而和,和而依然不同。
但“礼胜则离”,若只有礼之分、别,则人必倾向于生分,斤斤计较,逐渐丧失斯密所说的通情能力,蜕化为“理性经济人”。如此,则人必相互防范,导致合作成本不断上升,以至于无法维持而解体,此所谓“离”。故礼之外还需乐。乐主同,主亲,诉诸人之情感,拉近人际距离。如此,人产生和保持合作之情感意向。故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乐记》云:“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古人之所谓乐,范围极为广泛,如《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最原始的乐是无辞之声,进而产生有辞之歌,辞即是诗,《诗经》三百篇皆可以歌。伴奏有乐器,演唱伴以舞蹈。这才构成完整的乐。《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三代之乐多用于公共场合:首先用于宗庙祭祀,以和人神;其次用于朝觐、射礼等场合,以正节奏;再次用于君臣、君民、主宾之宴饮、飨食,以合人情。不过,三代封建时代,人们皆生活于小型共同体中,故公、私生活没有截然界限。故可谓乐无所不在。且此公共生活,固然由君子主导,庶民亦有机会全体参与,故乐无人不包,如乡饮酒礼就是全体乡民参与,君、臣、民同乐。
由此可以看出,礼乐就是塑造和维系人际间合宜关系之规则、规范、纽带,礼乐就是健全而优美之生活之形式,私的生活、公的生活。它不是随便什么生活方式,人总在生活,但有的时候是蝇营狗苟,没有尊严可言;有的时候相互伤害,人人焦虑而不安。礼乐则本乎天道,依乎人心,人人精心维护,而形成好的、优雅的、高贵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中,在这样的世界上,“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
共同的礼乐之覆盖范围,决定着共同体之规模。华夏共同体之形成即始于普适的华夏礼乐之形成,尧、舜与同时代圣贤之伟大就在于制作了普适于“天下”之礼乐。
因此,华夏三代古典文明就是礼乐文明。这些礼乐就是古人所说“文”。礼乐之文上揆之天之文,也即天道;下缘民情,而成人之文,家、国、天下等共同体之文。这些文在内为规则、制度,在外为衣裳、车旗、宗彝、乐器等名器,谓进退、周旋之仪节。“华夏”一词中,夏者,大也;华者,服章华美也。正是礼乐之文,把华夏与蛮夷戎狄区别开始,而华夏正是依靠“文德”吸引四裔。
故而,文让人、让家、国光明,此即“文明”。没有礼乐,即无文明,就是野蛮。实际上,没有礼乐,没有文,人的生存将充满不确定性。礼乐之大用,就在于“定命”,稳定个体之自然生命与共同体之人造生命。健全的个体与繁荣的共同体,以礼乐为“身之干”。
礼乐崩坏、重建之往复
周公建立经典封建制,制礼作乐,华夏礼乐文明达至巅峰。《汉书?礼乐志》:
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于是,教化浃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囹圄空虚,四十余年。孔子美之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些并非虚语,由《诗经》、《左传》、《国语》等文献可见周代礼乐文明之盛况。正是礼乐塑造了周代之君子自重、高贵之品德,与优雅、得体之风度。《论语?泰伯篇》所载孔子的话说明了君子养成之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nlc202309021850
不过,再完美的礼乐也有崩坏之可能,孔子就生活于礼崩乐坏之时代。礼界定各人之名分,《论语》则记载了鲁侯僭越纣王、强势卿大夫僭越公侯之礼的诸多事情。伴随着礼制败坏,周的政治秩序解体。伴随着乐制败坏,人的精神趋向粗鄙,如《乐记》所说,人心放纵,相互侵凌,世间重回丛林状态。因为礼崩乐坏,中国也就从春秋之争霸,跌入战国之厮杀,一路堕落到秦制之野蛮化。
不过,在此堕落大潮中,一股重建礼乐的力量也在悄然兴起。这就是儒家。孔子之伟大抱负正是重建礼乐。
孔子第一大历史性功绩正在于收集、整理、删定礼乐,从此礼乐可道、可传、可学。孔子又以此教导平民子弟习礼乐,而形成儒生群体。儒生群体从社会各个层面努力,重建礼乐,其著名者为叔孙通为汉家制礼。更为重要的礼乐重建发生在基层社会,此为董仲舒所说的“更化”。到汉代中期,上自皇家、经由儒家士大夫群体、下至基层社会,社会各阶层皆有其礼乐,礼乐基本重建。
这不是简单的恢复。三代礼乐多局限于上层君子群体,周秦之变的关键是平民化,孔子以礼乐教授平民子弟,也就打开平民群体礼乐化之过程。因此,儒门重建礼乐的过程,实际上是礼乐下传普及于更为广泛的社会。
礼乐重建之结果是形成士族。关于士族权威之终极依据,陈寅恪先生在《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中这样说:
主要之士大夫,其出身则大抵为地方豪族,或间以小族,然绝大多数则为儒家之信徒也。职是之故,其为学也,则从师受经,或游学京师,受业于太学之博士。其为人也,则以孝友礼法见称于宗族乡里。然后州郡牧守京师公卿加以征辟,终致通显。故其学为儒家之学,其行必合儒家之道德标准,即仁孝廉让等是。质言之,《小戴记?大学》一篇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贯之学说,实东汉中晚世士大夫自命为其生活实际之表现。
先生此处所描述者,不仅仅是西汉以降至东汉士族之生存形态,也是两晋、南北朝乃至隋唐士族生存之常态。他们的典型特征就是谨守礼法。他们构成社会的中坚。他们谨守礼乐,也以礼乐统合社会,维持文化、社会与政治秩序。
不过,到唐代,士族中心的汉晋体制面临危机。其间原因很多,汉晋体制本身趋向败坏,北方蛮族入侵也冲击北方固有礼乐。唐室为强化权力,打压士族,比如著名的《氏族志》重定事件。同样为了这个原因,唐室崇奉道教、佛教,轻忽儒家。武则天在礼法传家的士族之外,另开进士科,以诗赋取士,新兴进士群体缺乏礼法意识,而享有权力。这个群体在皇权支持下与士族斗争,导致社会丧失领导者。凡此种种因素,导致另一次礼崩乐坏。其结果就是中唐以后以迄五代的社会秩序大混乱。
重建礼乐,正是宋儒之核心问题意识。今人对宋儒之学,多关注于其心性之论。宋儒生活在一个进一步平民化的社会,宋儒欲养成君子,不能不强调内心之自觉。不过,宋儒当然十分清楚,仅此对君子而言不够,更无法在庶民中达成善治。在心性自觉外,也必须重建礼乐。健全的宋儒必同时重视两者,比如,理学创始人二程曾致力于制礼,关学代表张载,如《宋元学案?横渠学案上》所言:
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的,以《礼》为体,以孔、孟为极。患近世丧祭无法,期功以下未有衰麻之变,祀先之礼袭用流俗,于是一循古礼为倡,教童子以洒埽应对;女子未嫁者,使观祭祀,纳酒浆,以养逊弟,就成德。尝曰:“事亲奉祭,岂可使人为之!”于是,关中风俗一变而至于古。
同门蓝田吕大钧首立《乡约》,旨在重建基层礼俗。
对重建礼乐作为最大贡献者,乃是朱子。今人皆以朱子为思想家,然朱子实乃宋明社会之创制立法者,宋明社会之礼乐体系,正以朱子《家礼》为本。
面对士族体制崩溃、社会再度平民化之大势,朱子《家礼》以“祠堂”开篇。从前之家庙仅限于上层社会,如今之祠堂则普及于平民。于是,分散的平民族群得以确立其信仰之象征。借此信仰,宗族得以成立与稳固。以祠堂为中心,基层社会被组织起来,人心有所归宿,婚丧嫁娶皆有法度。
宋明社会之乐也同样平民化,最可注意者为戏曲。戏曲就是平民之乐,融文学、音乐、歌唱、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因素于一炉,其形态与三代之乐十分接近。戏曲创作者、表演者、观赏者多为底层文人、新兴商人、城乡普通民众,传播忠孝节义、仁义礼智等价值,教化民众,以“正人心、明人伦、务本分、一道德、厚风俗、扶世教、补世道”。
这一宋明礼乐体制延续千年,至20世纪,在内外因素冲击下崩坏。今日中国处于史上可见之第三期礼崩乐坏中。
礼乐之崩坏表现在公、私生活各个方面,比如,今天,知礼、守礼者微乎其微,尤其是中青年,基本上生活在无礼无仪之状态。在全球化时代,大陆人之无礼,也已成为一个国际现象。若服章者,精英以西装为礼服,在校少年儿童皆穿肥大邋遢之劣质运动服。至于大学园中内,有人谓,“男生穿得像农民工,女生穿得像小姐”。至于乐,今天惟有郑、卫之音,而黄钟大吕、雅颂之音难寻,宋明之乐——戏曲,也日渐衰微。
礼乐重建,正当其时
每一轮的礼崩乐坏始于精英之败坏,这一轮也不例外。尤其是占据话语主导权的现代知识分子,如同战国之游士、唐代之进士,积极摧毁礼乐。
百年前,现代知识分子大肆攻击“礼教吃人”,判定戏曲愚昧,刻意摧毁国民固有之礼、乐。其态度一如战国时代之法家,唯一的不同是冠以“民主与科学”之名义。在20世纪中期,知识分子与权力密切配合,积极投入针对传统礼乐的战争。
据说,摧毁固有礼乐,即可建立现代文明。这当然只是幻想。知识分子得到的是野蛮,他们自己也深受其害。他们呼天抢地,而今,对世道之败坏,同样作痛心疾首状。
奇怪的是,对于一切重建礼乐之努力,现代精英、尤其是知识分子又不以为然,多数时候是恶语相向。他们再度如同法家,迷上了制度:据说,政治、法律等领域的制度变革是决定性因素的,也是唯一正确道路。重建礼乐则是倒退。他们认为,现代性就是每个人张扬个性,礼乐则束缚这个神话般的个性。
但是,一转脸,这些知识分子对台湾之优美风俗,又感叹不已。对于英国的绅士风度、对西洋之乐,也歆羡不已。
nlc202309021850
知识分子中多重自我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无知,对现代社会秩序之生成与维护机理,对现代西方演变过程之无知。实际上,西方在早期现代经历过一次礼乐重建。
西方历史同样经历过礼崩乐坏、礼乐重建之往复:希腊礼乐盛极一时,难免走向衰亡;随之兴起罗马文明,也即罗马礼乐,经过几百年繁盛,蛮族将其扫荡殆尽。10世纪之后则形成封建的、基督教之礼乐体系,所谓骑士风度、贵族精神,以及西洋音乐,正出自于此。
不过,从15世纪始,此一礼乐体系开始面临冲击而陷入危机。首先是政治上的冲击:主权国家制度冲击贵族制度,贵族主导的礼乐体系陷入危机,而中世纪礼乐是由世俗、宗教规则承载的。18世纪始,此一礼乐体系又面临经济上的冲击:工业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地理格局之变动即城市化,导致社会之平民化,形成市民阶级。他们脱离原来的封建的共同体,而生活于相互之间陌生的城市。他们没有贵族之礼乐,相互之间的关系难以清楚界定。
在此背景下,欧洲自然地出现了礼乐重建。宗教改革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一礼乐重建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市中无处不在的教堂为陌生人提供了重建公共生活的空间。在世俗社会中,市民阶级对于贵族之优雅充满向往,模仿贵族礼仪。此一历史过程导致贵族礼仪实现了一次平民化转型。18世纪英国学界关于good manners、civility的议论,体现的正是礼乐重建之焦虑与想象。新兴市民阶级试图构建优美而得体之生活形式。莫扎特的音乐似乎就标志着市民阶级之乐的重建。
总之,欧洲的城市化过程固然破坏了中世纪的礼乐体系,然而,一套新兴礼乐体系也被人们构建出来。在美国,20世纪形成的中产阶级同样经历过一轮礼乐重建。因此,欧美社会固然是现代的,但现代绝不意味着自然的放纵。相反,越是在相互陌生的现代社会,礼乐的作用也许更为紧要。这是现代的隐秘逻辑。
对西方了解不多的知识分子好谈西人之个性解放,然而,凡与西人交往者都会发现,西人十分在乎礼,比起大陆人,西人更为知礼、明礼、守礼。西人讲究礼仪、坚守职业、社会伦理,信守合同、法律,这些其实均在礼乐之范畴中。现代社会绝非无礼无乐,若真如此,现代社会不可能维系。稳定而可持续的社会秩序就是由礼乐维系的,现代社会自有其礼乐,只不过,它略不同于五百年、一千年之礼乐而已。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对西人“贵族风度”的向往,表明人们至少认为,有礼是一种荣耀。于是,在经历对中国礼乐之百年怀疑、破坏之后,礼乐之当代重建事业终于展开了。
此一轮礼乐重建大体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模仿西洋礼乐。官、学精英多热衷于此。其实,过去百年,精英毫不留情地摧毁原有礼乐,其目的就是全盘引入西洋礼乐。西方是现代的,而现代是好的,中国当学习西方,自当学习西洋礼乐。此一礼乐西洋化过程在20世纪中期被打断,80年代之后重启。当时,穿西服是开放的文化和政治象征。西洋礼乐被普适化,精英们以洋为荣。
另一个方向则是复古,恢复中国之古典礼乐。具有这种意识的人较少,但因其反潮流,而引起了较多关注。比如,过去十年来兴起的“汉服”运动。孟母堂主人周应之创建的“诗礼春秋”品牌,则试图推进汉服之现代转型。伴随着儒教概念提出,有一批人士致力于恢复祭孔之仪;与此相关,有些地方零星出现古典成人礼。
伴随着中国之世界地位的变化,过去十年间,上述两种进路之间出现了微妙的逆转。更多人具有中国文明主体性意识,希望立足于中国传统,重建中国式礼乐,以重建健全优美之现代的中国式生活方式。然则,此一礼乐重建,当依循何种原则?
礼乐重建之原则
当代之礼乐重建头绪纷繁,或可大略分为公、私两个方面:
首先,政府当依据中华传统重建国家礼仪体系。比如,国家领导人祭圣王,祭孔。制作国乐,参照古代礼服,设计各类官员在正式场合之礼服。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对于安邦定国、深思明辨、技艺特出之君子,予以表彰。最近,杭州表彰王斌为“革命烈士”,引起很多争议,显示了重新设计国家荣誉制度之必要性。
其次,重建国民生活方方面面之礼仪。比如,制作婚、丧、嫁、娶之礼。为已成公共假日之清明、中秋、春节设计仪节。设计国民礼服,制作人生成长各个阶段之礼等等。
可以说,礼乐重建,其实就是公、私生活方式之修葺、美化,就是文明之光大。然则,如何重建礼乐?今日不乏主张复古者。其用意值得同情,在礼崩乐坏之时,复古者的努力也可以将古礼之知识带入当下,从而有助于发现礼之意、礼之本。不过,真正能被国民普通认同、从而具有化民成俗之用的礼乐,必因时而制。圣贤正作如是观。《论语?为政篇》: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礼乐重建之基本原则就是“因”中有所损、有所益。所因者,仁、义、礼、智、信之五常,“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之十“人义”等等普适之价值观:普适于中国几千年历史,也普适于中国、外国。所损益者,如正朔、服色、仪节等等,当因时而进行改作。只有通过后者之改作,才能让礼乐顺乎人心,普适而永恒之价值才得以存身,并塑造人,塑造秩序。制不损益,道反而可能让人疏远而晦暗。
宋明儒在进一步平民化的背景下,对礼乐重建之原则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朱子《家礼》序言提出一个基本思考范式,分礼为本、文两个层面。本就是伦常,就是人义;文就是仪节。礼之本需以文呈现,故无文则无本。现代人总是倾向于忽视文,斥文为虚伪。其实,孔子时代就已出现类似观念:《论语?八佾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而这正是礼崩乐坏之观念表现。对此,子贡的一段批评是十分有力的,《论语?颜渊篇》: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若无得体之礼文,则人自身粗鄙,人与人之间的合宜关系也无从表现。
然而,礼文又不可一味复古。《朱子语类》卷八十四记载,朱子明确指出:“古礼繁缛,后人于礼日益疏略。然居今而欲行古礼,亦恐情文不相称。不若只就今人所行礼中删修,令有节文、制数、等威足矣。”周代君子固可承受繁复之礼文,但当时就有“礼不下庶人”之说,礼不能为庶人所承担,今日之平民更断无可能。故复古礼用意虽美,但不具有可行性。
当然,重建礼乐,也不可纯任创新,而是“因其大体之不可变者而少加损益于其间。”所谓大体,就是本,就是“谨名分,崇敬爱”之基本精神。然则,此所谓大体存在于古礼之中,因此,欲重建礼乐就不能不精研古礼,从中体认人伦纲常。
朱子于上文提出“就今人所行之礼删修”,又云:“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疑只是以古礼减杀,从今世俗之礼。”(《朱子语类》卷八十四)朱子于此提到两个重要字眼:礼与俗。民众自有其俗,习焉而不察。志在重建礼乐之君子,其实亦习染于此俗。此俗或善或恶,或得体或鄙陋。然不论如何,君子不可无视于习俗,不可有为民立法之自负。正确的态度是,以谦卑姿态,面对习俗;以自己所体认的礼之“本”,对习俗予以反思;以古礼可行于今之文,对此予以修葺、补充。
由朱子的思考与实践,或可确定重建礼乐之中道原则:据古礼之意,因一代之俗,参前世之仪,制今日之礼。
子曰:“富而好礼。”中国已富,富裕的中国人缺少礼乐,而缺礼少乐,就难以享有优美、得体而令人宁静之生活,也难以得到他人之尊重。故在当代中国,礼乐重建乃是大势所趋。
而今日礼乐重建之情境,与孔子、董子时代,与程朱时代,基本接近:社会之平民化,表现为中产阶级之兴起和扩大;所不同者,本轮礼乐重建,在城市化框架内展开,城市为礼乐重建之重点。这一点,是前两轮礼乐重建中未出现的。西方倒是有过城市化背景下的礼乐重建。这也就意味着,本轮礼乐重建,西洋现代历史确实可以给礼乐重建以诸多启发,甚至一些礼文也可移入。不过,礼乐者,“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系乎中国之道而出乎中国人之心,故合宜的礼乐重建之道是,立定文明主体性意识,在自身文明脉络中则天道、参古仪、缘民情、作新礼。
(作者系本刊高级研究员)
3.社会心理学思考题 篇三
对中国社会心理学学科制度建设的思考
欧洲社会心理学成功的学科制度建设为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心理学提供了一个范例.中国社会心理学在进行学科制度建设的时候,从学术的角度看,需要明确自身的学科定位、树立学科制度建设的学术目标、在基础理论和现实课题的学术研究中取得创新性成果.
作 者:乐国安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北京,102249刊 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NA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分类号:B949:C91关键词: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学科制度建设
4.社会心理学思考题 篇四
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 答:(1)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
空想社会主义者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当时代的先锋,要把资本主义推进到更新的社会主义时代。它是早期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思想的理论表现,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萌芽,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和直接的思想材料。空想社会主义在上升时期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人民群众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不能不是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不能不充满幼稚的幻想;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原则,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
2.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认清与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首先要注意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是理解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和依据.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和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其目标是人的解放.这一进化与发展必须经过工人阶级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无产阶级要推动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和发展,其自身必须要有成熟政党的正确领导,必须掌握国家政权,这些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3.试举例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态度。
①“科学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他们当作科学来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始终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总是随社会发展和自己认识水平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完善和修正自己的理论。②马克思恩格斯不惟我独尊,用宗派主义态度对待别人,包括资产阶级的学者。
③马克思强调自己的理论不是教条,而应该是方法。使用时应该实事求是的考虑实际出发点,而不应该照搬结论。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是达到共产主义的方法则需要各国无产阶级根据本国具体情况,独立自主的探索本国道路&制定自己方针 第二章
1.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
答:战时共产主义是在战争环境中建立起来的,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高度来进行分析,作为小农经济和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产物,存在很大局限性,表现在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现实,脱离了农民的需求,实行无货币社会是脱离实际的空想。由此,俄共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落后国家的国情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初步探索了通过新经济政策迂回、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路径。新经济政策容易同农民结合,易于被农民接受,而且党通过这种政策可以同资本主义展开经济竞争,其特征表现在以市场为取向,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改革过度集权的政权体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
战时共产主义在一定方面最大限度地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保证战争的胜利,但同时抑制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列宁采取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基础上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存在。从军事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可以认识到落后国家要经历更长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期间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逐步消除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允许资本主义成分有一定发展,逐步扩大社会主义阵地,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达到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电气化和政治民主化、工业化,用社会主义现代化来弥补落后国家未曾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过程。
另外,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计划,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市场与计划相结合,明确看到社会发展水平,不能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经济发展规律,保障人民的利益。借鉴别国的经验完善本国经济模式。不应该固定坚持某一种政策应该根据国情改变而改变政策。
2.试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基本特征和弊病。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①,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新路,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P111—P116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病:P117-120
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基本原因:
一是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
二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
三是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长期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历史教训:
一是要警惕右面的,但主要是坚决彻底纠正“左“的错误;
二是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三是要警惕世界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
第三章
1.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主要成果
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成果:
(1)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概念,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强调了改革是革命的论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正,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3)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进一步明确了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思路;(4)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5)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思想,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6)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张,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上的主要成果: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初现端倪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初步形成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模式逐步完善
2、如何认识当今越、朝、老、古各国对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
答(1)越南:
越南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过程中,对科学社会主义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新认识,这是越共中央长期重视理论探索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关于本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越共认为,越南仍将“坚持社会主义的目标”,但目前尚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关于经济体制的发展模式问题。越南已从过去高度集中、绝对计划化及平均主义、包给制经济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社会主义定向的、由国家管理的、按市场机制运行的、宏观计划调节的并通过国家法律监督的新管理模式,即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模式--关于经济运行机制和政策问题,越共认为(1)要发展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2)市场既是计划的根据,也是计划的对象(3)逐步取消包给制(4)由市场机制决定商品价格、汇率和利率,国家主要是利用经济办法引导市场的供求关系(5)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实行统一管理(6)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商品在全国自由流通,同时扩大对外经济联系,主动融入国际经济。--关于所有制结构问题。越南共产党主张实行多种经济所有制,“不以私有制为主导”。--关于分配方式问题。越南主张现阶段要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并存,即以按劳动结果和经济效益分配为主,并结合劳动者对生产经营的资金投入和知识的贡献进行分配。(2)老挝:
--在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但当前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还要经过若干阶段和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处在建设和发展人民民主制度、为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创造必要条件的历史阶段。--老挝现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发展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各方面需要之间的矛盾。--现阶段的所有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关于国家资本主义。老挝人民革命党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必将走向国家资本主义。--关于革新开放的主要经验。(1)加强全党全人民团结统一和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是革新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2)一切靠人民、为人民是党的一贯宗旨;(3)维护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宁是革新的必要条件;(4)加强党对各个领域的领导和提高国家机关的管理效能,是革新沿着党的路线和目标前进的保证(5)本国的力量与时代的力量相结合,有原则地争取国际援助是老挝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国际条件。(3)朝鲜:
朝鲜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政策。--在本国所处于的历史阶段问题上,一方面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社会主义建设还没有完成,目前处于不完全的社会主义阶段。另一方面要建成共产主义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一国能够实现共产主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原则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加强思想教育。--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上,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继续革命,把集体所有制改变成全民所有制,实现无阶级社会,争取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在资源配置方式问题上,一直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朝鲜还实行高度集中的自上而下的经济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问题上,强调发扬革命精神,视经济建设为“战场”,大力发展劳动竞赛,不断提出各种战斗口号,激励群众的劳动热情。--关于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但不拒绝国际经济交往。(4)古巴:
--古巴改革强调从本国国情出发,走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稳步的改革开放”是古巴改革的显著特征。--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上,没有完全照搬其他国家的经验,即使是成功的经验也不例外。--关于所有制与分配制度。在所有制问题上,坚持公有制为主,允许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允许一部分人合理合法的富起来调整了过高的社会福利性分配,逐步减少分配财富的比例。--关于全球化。认为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发展中国家应当团结起来,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全球化。
3、试述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 ?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对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认识,新发展,大体上有以下八方面,1:在本国社会主义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问题上,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都有清醒的认识,认为本国的社会主义仍然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2:关于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问题,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普遍认为,当代社会主义是发展道路多样化,发展模式多样化的社会主义。3:在国家发展战略问题上,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在所有制与分配结构问题上,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大都坚持以公有制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与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结构。5:在资源配置方式问题上,当今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了思想观念与当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6:在如何认识当代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在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同时,也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友好的合作关系,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7:在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革问题上,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在一些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上取得共识,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8:在治国理念与方略上,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认识到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社会管理体质开始有过去的人治转为现在的法治。
(二)亟待解决的十个问题:
1、坚定不移地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如何实现政治与经济的统一,如何正确处理客观存在的阶级矛盾问题?
2、在共产党一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的条件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在进行重大社会变革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4、在发展私有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5、在发展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
6、在各种思潮竞相出台并极力扩张各自影响的情况下,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7、在依法治国的条件下,如何加强道德建设?
8、在需要开展反倾向斗争的时候,如何准备地把握反倾向斗争的重点、范围和力度?
9、在美国帝国主义推行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下,如何维护国家的独立、统一和安全?
10、在新世界、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全面把握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四章
1,试述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世界社会主义前景的关系(1)基本特征:
全球化是一个以科技全球化为龙头、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甚至相互摩擦的多元化概念和多元体系。
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看,它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它始于15世纪末的环球航行,这是全球化的起始阶段,它标志人类首次打破民族国家的封锁与孤立,出现跨国流动。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以蒸气化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使西方世界的全球化达到了第一个巅峰,这个阶段的全球化基本特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与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为主要表现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整个世界占据主导地位,人类社会基本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全球化基本特征使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两种相互对立、摩擦与冲撞的全球化理论和实践,资本主义全球化第一次遇到社会主义全球化的严峻挑战,以往资本主义全球化统治世界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来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浪潮。该阶段全球化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全球化的初次尝试与努力遭到重大挫伤,资本主义全球化迎来了自身发展的又一个巅峰。(2)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要在新的全球化浪潮中善于“与狼共舞”,学会如何增强自己的战斗力和竞争力,以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性质和方向。全球化是一个客观进程,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不可抗拒的世界历史潮流。社会主义国家应该积极参与,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通过努力促成一个世界各国平等、公平、双赢的全球化,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最终发展到社会主义全球化。
2,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然逐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趋势?(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今全球化新浪潮滚滚而来,使得资本主义世界无论在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重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
资本主义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中,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了三个显著的标志,即蒸气化、电气化以及当今时代的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它代表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性质与特点。当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的帝国主义阶段时,电气化就取代蒸气化,成为另一种更高级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从地域上看,资本不断增值与扩张的本性,全球市场的形成与完善,使资本主义生产与贸易由一国范围内的社会化市场化,逐渐发展到国际范围乃至全球范围的社会化市场化。另外,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及资本的运作方式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化趋势不断增强,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虽然资本主义私有制仍然是整个社会所有制结构的基础,但所有制结构呈现明显的复杂化与多元化,纯粹的个人所有制结构已不断萎缩,比重愈来愈下降,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增强。从合作制经济的发展看,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推行了以股权社会化为特征的股份经济,过敏数量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增长较快,持股量增长也较快,股份制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从跨国公司的发展看,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越来越起主导作用,已成为资本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和组织形式。
第二:上层建筑的变化和资本剥削方式的重大变化。
当代资本剥削更加隐蔽化、智能化、国际化,政治压迫也由一国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逐渐演变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立与斗争。
在资本剥削形式方面的新变化,一方面,在新科技技术的带动下,当代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出现隐蔽化、智能化饿趋势,即资本剥削从最初的以剥削体力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为主的有形劳动方式,逐渐转变为以剥削智力劳动、剥削知识为主的无形方式,另一方面,受股份分散化的影响,劳资之间的剥削关系发生变化。
在资产阶级统治方式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也在发生变化,民主更加扩大,法制更加完备,精神文明也在进一步发展。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
由于资本剥削形式的变化,雇用劳动阶级的构成以及雇用劳动的形式日趋复杂化,当今在信息化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阶级结构转变为橄榄型,即两头小、中间大,中间阶级人数越来越多。
第四: 当今的国际关系的新变化。
受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等因素的影响,资本剥削范围已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剥削对象由本国工人转向别国工人,呈现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国与国之间、区域经济组织之间、国际经济组织内成员国之间在各领域的竞争和合作、对立和斗争,是新
形势下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的主要表现。(2)历史趋势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仍然是私有制经济 第二:资本剥削现象仍然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仍然是资本家阶级
第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规律仍然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依然频频爆发,并由此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 第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显示了社会主义在全世界最终胜利的客观历史趋势
3.试述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共产党发展的总体态势。①、各党独立自主发展,各党独立自主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1991年苏共解散之后,国际共运已经没有统一领导的中心。各地区共产党的任务和道路各不相同,各国共产党都在独立探索。②、共产党的多元化、多党化。
各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运用大有区别,而且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很多国家都不只有一个共产党,这有利于共产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③、各国共产党的国际联系加强。
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各国共产党的党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地区性的共产党会议经常召开。
4.如何看待当代世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与流派
(1).托派第四国际。该政党也信奉科学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所造成的深重危机,力求全面为世界新秩序和世界社会主义而斗争。托派组织注意克服其左性和宗教性的固有弊病,转向务实合群,参与合法斗争和联系更多组织,其比较活跃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托洛茨基的精神遗产有很强的凝聚力。第二,托派后继有人,理论上能够创新。
第三,苏联剧变和苏联共产党解体更加增强了托派第四国际和各国托派组织的活力
第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新发展和大发展,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贫富两极的分化和国际上南北两极的分化,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更加深化,这也为托派第四国际和各国托派组织的活动提供了更充分的社会条件。第五,托派组织还拥有一批政治活动家,他们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托派组织长期艰苦奋斗在第一线。
(2)发展迅速的民主社会主义。它是与社会主义相对立的一种改良主义思潮,它是一种能够代表一部分选民眼前利益的改良主义,比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是一个进步,提倡指导思想多元化以及世界观的多元化,其实质是为推进改良主义政策扫清思想与理论障碍。
(3)仍在坚持的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社会主义.它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执政的民族主义政所主张的社会主义。他们都实行民族主义,都要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巩固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
(4)异军崛起的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是在西方绿党运动与生态运动中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90年代逐渐成为一个异军崛起的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生态社会主义作为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关心人类前途与命运的一种资本主义制度派别与理论,对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的表现进行了研究,正确揭示了全球生态危机的总根源即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但也要看到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些经济与政治主张,仍然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一些观点带有明显的空想性、狭隘性,有悖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1.我们的时代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对当今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应该树立怎么样的新观念?(1).人类社会正面临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2).人类社会正面临两种制度和平共处、协作、竞争和斗争的新时代
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的大发展与两种制度的和平共处、协作、竞争和斗争将同步进行,互相作用。我们要善于借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东风,大力推行科教兴国的战略,在对外开放中力争尽快追赶新科技革命大潮,尽快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期在科技方面追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将极有利于推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2.在当今时代,科学社会主义主要面临那两大挑战?应该如何正确应对这两大挑战?(1).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
(2)应对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
(1).经过全世界人民的斗争,新的世界战争并非不可避免(2).和平和发展取代了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3).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4).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搞好本国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5).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处理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这是决定世界社会主义命运的头等大事。应对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
① 在理论上要区分社会党指导思想中的庞杂体系与其中的某些正确思想成分。② 在纲领上要区分社会党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之处与其正确成分。
③ 在路线上要区分社会党放弃社会主义革命的改良主义本质与其在当前实践中的某些合理之处。
④ 在政策上要区分社会党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本质与其不同于资产阶级右翼政党、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方面。
⑤ 在派别划分上要区别对待社会党领导层中的左、中、右三派,不要把他们看成是铁板一块、清一色的右派。
⑥ 在干群关系上要区分社会党的领导层与基层广大党员以及党外支持社会党的广大群众。⑦ 对不同地区的社会党要加以区分。
⑧ 在与共产党的关系上要区分社会党的反共本质与联共可能性。
总之,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者要善于从敌人营垒中寻求朋友,化敌为友,以扩大对敌阵线;而不能从朋友营垒中乱挖敌人,化友为敌,以削弱对敌阵线。吃一堑长一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千万不能再干那种“唯我独革”、“唯我独社”、残酷内斗、无谓内耗、同室操戈、亲痛仇快的蠢事。
3.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战略包括那些要点?(1).经过全世界人民的斗争,新的世界战争并非不可避免(2).和平和发展取代了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3).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4).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搞好本国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5).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处理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这是决定世界社会主义命运的重大问题
(6).共产党要善于联合各类社会主义政党,尤其是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实行多党合作,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终论
1、社会主义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p350-353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理想和信念,对人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开辟了崭新的发展道路,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第三、共产党和多种社会主义政党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者、社会主义力量的组织者、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和各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第四、由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带头开创的社会主义制度现实了根本的优越性;
第五、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
第六、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不断挫败了帝国主义的战争阴谋和霸权行径,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试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P360-366
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1)、坚持共产的领导,搞好党的建设;(2)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3)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4)努力探索反应时代特点、适合本国国情和具体历史条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5)善于把握时机,勇于在历史转折关头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3、试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教训。P367-37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应该吸取的主要教训,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必须防止和反对“左”右两种错误思想倾向;(2)、必须善于把理想和现实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近期切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3)、必须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革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5.社会心理学思考题 篇五
摘要:电影是某种社会意识的表达,用正确的思想给予社会一级级影响和有力推动,把电影与意识联系起来,研究中国的电影社会是许多艺术家孜孜追求的理想。本文从中国电影社会的文化意境对电影社会认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电影;认知;意境;文化
在伴随电影诞生而出现的电影文字中,有关电影理论的着述和言论,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美学内涵和文化意蕴,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人们对电影理论的解释与界定,历来众说纷纭。有的提出电影理论是研究电影功能与潜力的科学,有的认为它是涉及电影总体思考的话语;有的依据一定的哲学命题对电影尽心干涉问并验证;有的通过详尽的特质分析来确立电影的艺术地位;有的潜心于论证,思辨充满理性光芒;有的致力于经验,总结具有感性特征。人们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以不同语言探讨和研究电影,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表述和理论形态。
一、中国电影的意境认知
意境被视为中国古代文艺的至高境界和评论作品的最高准则。从中国的电影发展来看,意境说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地发展和形成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诗论中作了一个相当精彩的概括。他把意境的这种意义的创构和拓展构成描绘为:有行发未形,无形君有形。在这个概括中,包含着三个层次:有形、未形、无形。这样一来,意境说与中国传统的叙事观念的联系就更明显了。意境也就可以理解为虚与实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瞬间与永恒的统一。
1.中国电影的画面意境
人物画和山水画都可以达到“气韵生动”,但前者主要是表现画中人物的精神境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者的精神;而后者,则主要是传达画家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二者虽然在“气韵生动”的旗帜下达到了统一,但是它们各自侧重不同,这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点,在中国电影中也基本如此。例如,我们在情节性强的,或者外部动作性强的影片中,关注的焦点往往是人物关系和人物的命运,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多半是“贴”到上面,或者塞进去的,而人物较少说话的镜头,观众则能从中得到更多的作者思想和感情,如影片《黄土地》《裸岛》等等。
从“意境”说的角度来审视电影《黄土地》,我们认为它的作者首先是对生养自己的这方土地怀有深深的感情,它不是一般意义上说的爱国主义,也不仅像鲁迅先生那样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是含着血和泪的倾诉。
2.中国电影的声音意境
电影作品的音乐有两种,一种是有源音乐,一种是无声源音乐。但是,无论是有源音乐还是无声源音乐,在电影作品意境的创造过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总之,在特定叙事进程中出现的音乐,与特定画面配合的音乐,在创造影片意境中的作用是及其微妙的,比如说,音乐也是一种声音,在特定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声音(包括音乐)的画面是有意境的。但是,在另外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声音,特别是没有音乐,那么,影片所展示出来的效果就是死寂的。
例如:在影片《黄土地》中,正在灶台边上拉风箱的翠巧听到顾青讲述的黄河南边的女子可以自己找对象的话时,翠巧一声不吭,但是,手拉风箱的声音却变得越来越快了,这种声音节奏的变化,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顾青的话在翠巧心中引起的一阵激荡。另外,在《推手》中,声音在营造意境、表现中国父亲与美国儿媳妇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相当微妙的作用。声音由于儿媳妇是一个作家而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表意因素。
二、中国电影的文化认知
电影是一种国际性特别强的现代文艺表现形式,任何国家民族电影的发展,都需要不断从国外其它民族的电影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此来丰富和完善自身,并使之有更快的发展和更大的创新,中国电影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中国电影毕竟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它所反映的必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生活与斗争,而观众对象也主要是中国的普通民众,所以它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也必然要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创作特色和民族风格。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创新之路,始终是同追求民族化和现代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从电影创作的取材来看,中国传统戏曲、古典文学作品等,均成为早期电影创作重要的题材来源。且不说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的拍摄就和中国传统京剧相联姻,仅从古代文学名着的改编来看,就持续不断。从代始,就相继把我国一些古典文学名着搬上银幕。其次,从电影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来看,不少电影创作者或有意识地借鉴了中国传统戏剧、小说的艺术技巧,或因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总是在影片拍摄中不同程度地显示出一定的民族特色。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证明,对于电影这一极具国际性品格的文艺样式来说,一方面要不断拓宽其对外交流的渠道,注重多方借鉴,为我所用,这样才能与时俱进,跟上世界电影的发展潮流。另一方面则要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吮乳汁,注重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探求,这样才能不断创新,更快地发展,从而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并在国际影坛上独树一帜,创立自己独特的风格。
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电影文化还包括电影史、电影批评、电影创作生产以及相关的其它社会文化。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不断受到欧风美雨的影响,是受欧美文化影响最深的文艺样式。同时,它又不断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和民族风格。
三、结束语
电影的秘诀之一,就是电影艺术家如何别出心裁地把玩时间和空间;也可以说,正是时间、空间的千变万化,使得电影多姿多彩,把人生的绚丽印到自己的胶片上,吸引着世界上亿万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观众。
我们常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那是因为音乐如同流水一般在我们的心际流淌过去,不留痕迹;我们说绘画是空间的艺术,那是因为它停留在那里,可以让我们细细端详。其实,所谓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都不过是相对而言,绘画在时间的流程中使我们得以欣赏;音乐的曲调和旋律作为一块看不见的空间整体存留在听者的心中。电影,同样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耿大乐,杨君顺,朱虹.贺岁电影中的现代意识与传统意识的融合与剖析[J].电影评价 ,(5)
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9
6.企业社会责任再思考 篇六
中国没有选择, 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单纯、欢快的旋律之后, 中国社会将进入新的财富乐章, 遵守最低规则 (守法经营、照章纳税) , 追求更高准则 (负起社会责任, 作高尚企业) , 将日益成为新的时代强音。中国没有选择, 历史将越来越告别“问题富豪”时代, 走向“阳光富豪”时代!中国的富豪同样没有选择, 只有自觉地告别“问题富豪”时代, 走向“阳光富豪”时代, 才能走向大有希望的明天!在徐徐展开的中国“阳光富豪”的大舞台上, 人们将乐于看到有越来越多像刘永行、刘永好兄弟一样的富豪站出来, 走上前台, 经受阳光的考验。人们将乐于看到, 一代“阳光富豪”将真正铸造中国经济健康、持续的腾飞。而在此大转型过程中, 除借鉴刘永好等的行为外, 中国民营企业家实在还应该读一下《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13章24节中的这样一句值得中国民营企业家们警醒的话:“你们要努力进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 却是不能。”
中国人一般都相信“仓禀实而知礼节”, 但从历史的角度看, 往往正好相反——不是经济发达了人才变好, 而是先有一帮守规矩、讲诚信的好人, 然后才有发达的经济, 即“知礼节而仓禀实”。从英美文化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历史看, 就是马克斯·韦伯所阐述的先有“清教伦理”所孕育的资本主义精神, 后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事实上, 西方清教徒企业家是从“禁欲”开始走上商业之途的, 我们的企业家则是从“贪欲”走上发展之途的。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表示, 大多数企业家对于自己的经营目的并不明确, 攀比心态、“江湖”心态严重, 表面上是民营企业家, 骨子里其实是“江湖豪客”, 很少有人想到要通过创造财富而获取财富, 更不要提企业的社会责任了。
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 (Victor Frankl) 曾经说过:“人生的终极意义在于承担责任, 去寻找很多人生问题的答案, 从而不断完成对每一个人设置的任务。”负责是一种人生态度, 是一种价值追求。需要承认的是, 在中国社会责任文化的缺失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责任”与“义务”
社会责任作为法律概念严格来说是不够明晰的。因为学界对责任往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解释, 广义的责任包括了义务的含义;而从我国的立法上看, 责任则更多是取狭义的解释, 指由违法行为所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 即法律责任。义务是对主体行为的约束, 而法律责任则是当主体不履行义务时才产生。对主体而言, 责任是一种对行为后果的承受, 或者说是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的惩罚。可见, 作为法律术语的责任并不等同于法律义务。如果不对企业社会责任作出明确的界定, 就可能出现语义上的含混。笔者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指企业对社会承担的一种义务, 即企业应当或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必要性。《法理学》作者张文显先生在解释法律责任时曾谈到:“责任”一词有两层语义:一日关系责任, 一日方式责任。前者为一方主体基于与他方主体的某种关系而负有的责任, 这种责任实际上就是义务;后者为负有关系责任 (即义务) 的主体不履行其关系责任所应承担的否定性后果。由此观之, 我国《公司法》第5条关于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定中, “责任”显然是张文显先生所指的“关系责任”, 即法律义务。在这个意义上, 企业社会责任似乎称为企业社会义务更为准确。
将企业社会责任解释为企业社会义务并不仅限于概念的辨析, 由此及彼, 至少可以启示我们思考企业社会责任的方方面面,
法理上权利义务是相对存在的,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义务, 必然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权利, 由此来体现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彼此间的关系。目前学理上有社会权利之说。权利就是利益, 因此, 它也是一种社会利益, 其范围包括雇员 (职工) 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 其中, 与企业存在和运营密切相关的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对象, 或者说, 这些利益相关者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受益者。可见, 利益相关者应当是社会权利的主体, 但仔细分析又不难发现, 这一主体具有非特定化的属性。与之相联系, 企业一旦不履行社会责任 (义务) , 如果没有特定的主体来主张具体的请求权, 这一义务就可能落空。在这个意义上, 社会权利应当是公法上的权利, 需要由公法上的主体来行使。社会权利的主体应当为社会。
正是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义务, 而非不履行义务承受的后果, 这就要求企业社会责任不能仅仅是宣示性的, 而需要对义务的范围和内容作出必要的界定, 使之具体化和明晰化, 具有确定性, 否则, 就无法对企业的行为进行规范, 也无法明确企业不履行义务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以及承担多大的责任。对义务内容的界定, 往往需要通过立法列举的方式。我国现行企业法虽然第一次将企业社会责任载入法律条文, 但尚未对其具体内容进行界定。而国际上已出现由国际组织来制订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一种义务, 其性质究竟属于道德义务还是法律义务?按照人们对道德的一般理解, 道德义务主要依据人们的内在信念、觉悟和社会舆论起到规范约束主体行为的作用;而法律义务可以起到强制性地规范约束主体行为的作用。不少人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应该是法律义务, 其法律属性应该远远大于其道德属性。法律义务应当由法律来规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规定了企业社会责任就等于将其上升为法律义务, 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作为后盾, 从规范意义上讲是不完整的, 只有行为模式而缺乏行为后果的内容, 难以起到规范主体行为的作用。
既然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法律义务, 就意味着它需要以企业牺牲一定的自我营利作为代价。在企业获取的利润为一定量时,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必然意味着要挤占企业的利润, 或者说就必然会影响企业股东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 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企业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限制。而传统企业法理论认为企业的目的是谋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企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受到限制的结果必然导致企业营利目的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间的冲突。
就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义务引发的思考, 特别是企业作为传统的私法主体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对的社会权利需要公法规制之间的矛盾, 以及企业营利目的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 我们的目光试图从历史的视域廓清思路并着眼于现实的视域探求企业营利目的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相容的路径。
公法私法的相互融合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肇始于20世纪初的美国。早在1924年, 美国的谢尔顿 (Oliver Sheldon) 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 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 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 但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后来在美国经济危机的背景下, 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理论上不断发展逐渐转向了法律层次。法学界的认识起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多德 (E.M.Doda) 教授。20世纪30年代, Doda教授率先指出:企业对雇员、消费者和公众负有社会责任, 尽管这些社会责任未见诸法律而为企业的法定义务, 但应当成为企业管理人恪守的职业道德。但是,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伯利教授则坚决反对多德教授的观点, 而后, 伯利教授和多德教授以“董事对谁承担义务”为主题开始了长期的大讨论, 也演化成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广泛关注。伯利教授维护董事的权限永远只能为全体股东的利益而行使的传统观点;而多德教授则强调企业不仅具有追求利润的功能, 同时也是具有社会捐助功能的经济性机构。
早在1924年, 美国的谢尔顿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概念, 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
以上的论辩与美国20世纪20年代末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密切相关, 抑或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与西方国家经济法的产生有着一脉同源的联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根本原因, 同时社会化导致了现代国家对经济生活介入的广泛和深化。西方国家的经济法长期以来多是迫于经济危机或社会矛盾激化而不得不制定的。危机对策经济法的典型事例, 是大萧条时期美国制定的一系列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法。尽管英美法系国家不强调公私法的划分, 但经济法这种国家干预表征了公法私法相互融合的趋势。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与经济法演化过程中的公法私法相互融合的趋势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
在公法私法相互融合的趋势之前, 私法在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 因而, 企业法在早期的私法品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家族的解体, 中世纪以后, 社会秩序以个人之间由合意所形成的关系为基础, 实现了梅因所言的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演进, 私法品性也日渐成熟。这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首先, 从法学视角来看, 一般认为, 近代法律体系主要由公法和私法两大法域构成。特别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推崇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元分立的理念, 认为自由经济是自然秩序在经济领域中的延伸, 主张完全通过市场就可达到自动调节资源配置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 国家对经济生活实行不干预政策。由西方国家企业立法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 企业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被设定为“私法自治”的主体。实际上, 整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个人权利一直居于法律的核心地位, 人们也不认为为了社会利益可以限制个人权利。因而, 传统公司法理论认为, 企业制度是与自由经济相适宜的, 自由主义是公司法的精髓和灵魂, 没有自由, 就没有企业, 公司设立、公司资本和公司治理都是遵循自由主义运作的。所以, 传统的公司法是以股东的利益为优先考虑, 其与个人本位相一致, 企业旨在追求营利。其次,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 对人类的经济行为的分析,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出发点的。亚当·斯密 (1776) 早在《国富论》中就详细阐述了这一思想, 认为企业如果能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以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并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销售, 企业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因而, 这一时期人们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基本出发点来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早期争论中, 曼尼 (Manne) 就是这一“自由经济”的代表人物。这种思想坚持完全竞争下的自由市场是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方式, 在这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 任何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偏离都会危及企业的生存, 因而坚持这一思想的人坚决否定企业在利润之外承担社会责任。如是, 企业作为私法主体以利润最大化为其惟一目标也就顺理成章。
企业法的公法品性随着社会发展亦渐次彰显。20世纪之初, 翻天覆地的工业化与现代技术革命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9世纪盛行的个人主义开始转向20世纪的合作意识和社会意识, “传统的自由意愿让位给环境决定论, 个人主义让位给公共控制, 个体责任让位给社会责任”。公法品性的成熟也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首先, 从法学视角来看, 随着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建立在传统哲学和自由经济学基础之上的近代私法体系的局限性日趋暴露:市场自发的资源配置、资本家对工人利益的盘剥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分配不公现象加剧了社会矛盾;大规模生产方式在经济活动中日益普遍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因此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信息的不对称引发的欺诈、损害消费者现象层出不穷;商人在追逐利润的驱使下工人劳动时间的不断延长、工作条件一再恶化……矛盾的日益突出迫使人们对自由经济反思, 国家强化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顺势而出,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其实就是国家加强对社会经济领域干预的过程。伴随着国家干预调节社会经济, 私法公法融合的现象亦相伴而来。加拿大学者布莱恩R·柴芬斯在《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一书中指出:在近代, 公司法是以私法为基础的法律规范, 到了现代, 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张和对经济自由的限制以及对私法自治原则的修正, 私法公法化的现象日趋明显, 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亦愈来愈多, 提高效率成了政府干预企业的合理理由之一。社会公平、正义、效率都是法律的价值体现, 企业追求效率与社会要求公平、正义需要在法律上平衡。因为没有公平的效率将会扰乱整个社会秩序;而不讲效率的公平将会导致发展的紊乱。私法公法融合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倡导在坚持效率的基础上, 追求实质意义上的公平。而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 企业人格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弥增:企业的经济性是其自然属性, 逐利性是经济人的天性, 企业势必优先考虑股东的利益和以股东为本位, 为此甚至不惜牺牲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公司的社会性要求公司作为社会成员, 必须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利益相关者模式的公司治理就是在股东之外, 还要考虑到社会利益, 它是与社会本位相协调的公司治理模式。于现代各国公司法的实践角度而言, 政府对公司的监管程度越来越强, 单纯的市场无法解决公司经济活动的外部效应, 国家必须通过立法以解决。如各国法律对消费者给予特殊的保护, 以平衡公司同弱势的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劳动法干涉公司同劳工之间的契约, 以平衡公司和劳工之间的利益冲突。其次, 从管理学视角来看, 1984年, 著名的管理学学者美国的弗里曼 (Freeman) 在《管理策略》 (strategic management) 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利益相关者探讨》 (a stakeholder approach) 的文章, 挑战了传统的公司原则, 认为股东的利益不应该被看作居于最高地位, 而应是利益相关者网中的一员。弗里曼第一次把利益相关者分析引进管理学中, 认为处理好公司、股东、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企业社会声望, 有利于企业长足的生存和发展。如是, 企业作为私法主体接受公法的适度规制并承担社会责任也就理所应当。
效率目标下的公平追求
传统公司法理认为, 公司惟一的目的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在经营中追求利润最大化, 而社会的演进、公法私法的融合使得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人们视域中的一个焦点。企业的营利目的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真的是泾渭分明、不能相容吗?笔者认为企业的营利目的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的诠释应当旨在实现一种超越——实现效率目标下的公平追求。
企业是一种营利性社团法人。股东设立企业的目的在于营利。这一标志使企业与其他辅助性或者公益性社团法人区分开来。在商言商, 追逐利润被认为是企业的天性。企业作为经济实体, 营利目标无疑是其生命力所在。企业的社会责任必须以企业的营利性本质为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营利性作为企业的本质特征亘古不变。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就在于企业在谋取自身利益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应当兼顾社会上其他利益相关者, 不得以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方式为股东牟取利益。但是, 无论如何不能只强调社会责任而无视企业营利本质, 因为企业的营利目的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毕竟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 绝大部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不一定是自愿的。
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热衷的企业社会责任在其本国的产生背景有着特殊的意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最早发端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 而后德国等也有所发展, 从其产生的背景看, 这些国家当时均处于完成工业化、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 企业的运作体制日趋成熟, 企业的理论体系趋于完整。概言之, 那一时期这些国家的企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原始积累, 其对营利目的的追求也达到极致, 使股东分享了由此带来的利益最大化。然而由于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频现迫使这些国家研究、讨论进而呼吁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的经营应当遵守社会伦理道德、遵从社会本位。
同样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事实是:呼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时应当正视中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企业的成长历史短、企业还没有完全成为营利性的法人实体的特殊背景。应当看到, 中国在实现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 多数企业是由传统公有制企业改制而成, 由于旧体制的惯性, 改制的企业还没有完全成为营利性的法人实体, 或者说营利性还体现得不够。而在这种情况下, 过多的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就可能给不恰当的政府行政干预提供一个很好的借口, 可能影响企业的效率和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 在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上应当适度, 一是不能完全将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完全照搬于我国;二是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不能不加区别, 将对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也一视同仁地强加给所有的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这必然会引起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过10余年。既有稳步壮大的本土企业, 又有日趋向上的跨国企业, 还有尚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小企业, 也有运作不规范的戴帽企业, 可以说国内的大部分企业还处于资本原始积累和适应转型的发展阶段, 公司的营利性目的在这一时期仍然应该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在这种情势下, 如果过多强调发达国家公司已经逾越原始积累阶段发展至成熟期所要求的社会责任, 其适当性和公平性值得考虑。从另一角度看, 公司营利目的的实现才能使公司增加实力, 有更大的能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而且企业营利目的的实现能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稳定职工的就业、维护社区的利益, 这本身就是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所以, 笔者认为, 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应当建立在尊重企业营利目的的基础上, 任何时候都不得以企业的社会责任否定企业的营利性本质, 甚至那种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的营利性等同并举的学说也有违企业社会责任的正确定位。其次应当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从而实现效率目标下的公平追求。
尊重企业营利本位的目的并不是否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固然以营利为宗旨, 然而, 企业营利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并非不可调和。笔者试图抛开“企业利益服从于股东还是服从于利益相关者”的非此即彼的争论, 希冀站在社会学与法学的联系上探讨企业营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如前所述, “企业社会责任”在法律上实际指企业对社会承担的一种法律义务, 法律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多少带有被动之意。如果能够从理念上将企业被动地承担义务转向主动地尊崇与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合约, 不失为超越的一条分析进路。乔治·斯蒂纳和约瀚·斯蒂纳曾在《企业、政府与社会》一书中指出, 企业与社会之间存在一种基本协定, 一种社会合约。如果企业组织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它是无法长期生存发展下去的。
在某种意义上,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得到社会的认可、维护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合约的稳定性存在必然联系。若要阐释企业社会责任, 就需要洞悉社会合作的存在, 即资方、劳方、消费者、公众之间存在社会合作关系, 在利益上彼此相关, 构成利益相关者关系。这些利益相关者在相互依存的社会合约关系中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益相关者任何一方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都可能导致企业经济目标难以实现。关注“利益共同体”各方的利益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必须。企业承担义务向尊崇与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合约的转变, 在企业治理结构中也要有所体现:在现代企业结构下,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拥有所有权的股东和由行使经营权的管理层之间尽管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 但是企业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日益提高使得股东对管理层的依赖增强, 管理层往往能实际控制企业的运转, 保障管理层一方的利益是企业治理结构中不能回避的事实;债权人如果因企业经营不善丧失偿债能力, 往往通过破产程序以实现债权, 股东和管理层也会因此丧失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债权人的利益是企业治理结构中不能不关注的事实;职工是利润的创造者, 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和提高待遇, 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企业长远发展, 职工利益是企业治理结构中不能不考虑的事实;消费者是企业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 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才能使企业的产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提升占有份额, 消费者的利益是企业治理结构中不能不顾及的事实;社区是企业得以依存的环境, 企业通过防止污染、保护社区环境, 维护社区居民利益, 才能依托于社区长足发展, 社区的利益是企业治理结构中不能不注重的事实……因而, 企业利益相关者在逻辑上拓展了传统企业法上的“股东至上”的原则。因为这种社会合约的存在, 现代企业法要求企业在考虑股东利润最大化目标时, 也要兼顾其他的“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 的利益, 即企业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也是为着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目标。1995年, 十多家英国大企业赞助了一个研究项目, 该项目研究报告《明天的企业:企业在变化的世界中应当扮演的角色》指出, “那些在将来处于优胜地位的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不仅仅把眼睛盯在为股东赚钱上, 不仅仅用财务指标衡量企业业绩, 而是在思考和讨论企业目的和表现时, 综合考虑企业的所有利害关系人。”企业主动尊崇社会合约, 承担社会责任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目标在中国国内也有所体现。例如:“农夫山泉”商家在中央电视台打出“喝一瓶水捐一分钱”的广告, 既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也体现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在某种意义上,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得到社会的认可、维护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合约的稳定性存在必然联系。
既然如此, 将企业对社会承担的一种法律义务从理念上转化为对社会合约的尊崇, 进而演化成为主动行为, 就是对企业的营利目的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诠释的一种超越。这一超越的意义在于, 企业及其管理层都应当树立起这样的基本理念:承担社会责任, 不仅是在履行法律义务, 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合约的一种尊崇;不管是出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还是出于企业自身利益与提升企业知名度的需要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都是在人类文明多元发展模式下应当被鼓励与推崇的。
正如前文所述, 国家干预的背后表征了公法、私法相互融合的趋势。企业法兼具公法、私法的品性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效率目标下的公平追求的法理基础。尊重企业的营利目的, 就是赋予企业作为私法上的主体更多的自由和“权力”, 公司的营利行为是股东自由的体现, 公司的行为是其“意思自治”的充分展现。而公司“权力”的行使并非不受约束。对公司“权力”的适度约束在现代社会主要基于两点理由:第一, 企业在实现其营利目的的过程中, 必然会产生外部性的问题。由于外部性存在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之分, 故对于社会亦会产生好的作用或者坏的作用。典型的负外部性就是企业行为引起的环境污染。类似这样的负外部性问题应当通过制度的安排由企业与社会和政府实现责任的最优分担。第二, 企业在现代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企业资本的积累, 规模不断壮大, 企业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渗透力加强, 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的影响力甚至超越政府。经济实力壮大后的企业从经济人的本性出发必然会利用其经济优势进一步追求赢利, 如果不受约束, 就可能出现损害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行为, 如欺诈、生产出售假冒伪劣产品、滥用经济优势垄断价格、排挤中小竞争者、侵害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污染等……如是, 利用公法的手段进行国家干预, 推行社会责任是势之所趋。
伴随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世界将成为一个统一市场, 企业社会责任也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需要各个国家的通力协作与共同努力。其实, 企业社会责任早在2000年就列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审查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成果执行情况的特别会议议程。许多人士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达成国际共识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 这次大会的特别会议所商定企业社会责任准则虽然还不具法律约束力, 但可成为普遍公认的企业行为准绳。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 伴随国有企业改制、非公有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企业的治理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股东权益逐渐得到了尊重, 正在形成股东权主导型的企业治理模式, 相当数量的企业逐渐步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不少企业中的高管人员越来越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 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符合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合理期待, 也有助于改善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声誉, 增进公司股东的长远利益。这也恰恰印证了1965年鲁德教授对前文所述的伯利教授和多德教授论争的总结, 鲁德教授指出:“仰赖传统的营利最大化的理论, 并不能导致对于当今企业责任的提法的否定。在经营判断原则的框架之内, 存在着许多可以将企业的资金用于有价值的公共福利措施的机会。惟一的限制是企业政策必须与企业长远利益有着合理的联系。”
在中国, 企业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和基础条件正在提升。而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则是决定企业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也是企业能否承担社会责任的条件。企业具备了有效法人治理结构, 才能够有助于形成承担社会责任的微观基础。中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才能提高企业的效率, 使企业的竞争力与实力不断提高。政府在微观基础之上, 注重宏观调控手段, 建立相应的强制性规范和制度, 形成尊重企业营利目的为基础并倡导企业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模式。才能实现企业营利目的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推而广之,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 着眼于企业营利目的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系诠释的一种超越——实现效率目标下的公平追求。只有尊重企业的营利目的, 寻求企业被动承担义务向主动尊崇与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合约的转变, 顺应公法、私法融合的互补并致力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共同演绎超越的进程, 实现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社会是企业的依托,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只有在发展的同时, 推出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实际举措, 被社会承认和接纳, 才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并不是企业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需要多负一点社会责任。从世界范围内看, 二战以后, 才陆续出现为保障社会福利、公众利益而制定的法律, 政府才开始利用制度来规范企业的行为。接下来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 资源以及环境问题的出现, 让公众对于企业应该负的社会责任有了新的想法, 陆陆续续的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制定了法律规章和行业标准如ISO9000, ISO14000, SA8000等。
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发展了上百年之后才开始注重社会责任, 与之相比较, 中国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觉醒是一个超前的行为。在中国, 10年前恐怕没有几个人听说过“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5年前, 恐怕没有人会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评价一个企业的指标。但是, 今天, 我们国内的企业已经开始觉醒, 已经意识到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要性。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实际上这是中国企业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通过梅花味精环保门的案例, 我们完全可以下一个这样的结论:没有企业社会责任便没有了质量意识, 没有了质量意识便没有了质量, 没有质量便没有一切。谭小芳认为, 质量意识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 是企业的一种潜力和潜能。同时, 也是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的结晶。
7.社会心理学思考题 篇七
关键字: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当前中国的国情需要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发展很不平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不和谐问题比较突出。对于不和谐问题,必须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予以解决,这既是党在长期执政中经过艰辛探索所积累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问题。例如,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问题、对国际市场的依赖问题、资源消耗过度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为了减少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就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
“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这是一种理念。“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对象,本是原则、理念、要求。人有三层:个人、群体、人类;本有三义:相对人对物的依赖,把人当主体;相对人被边缘化,把人当作依据;相对把人当作手段,把人当作目的。因此,它要求我们尊重人、关怀人、为了人。马克思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以人为本”之所以是时代主题是因为以前我们对人的关注不够,对人的尊重不够,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并为实现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构建和谐,人人有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在于不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社会,只有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心情才能舒畅,发展才有活力。人际关系和谐了易于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产生科学的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在和谐的氛围中,大家可以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更容易制订出适合发展的战略规划;在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自然就提高了工作效率。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社会的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对自然资源的盲目的无限制的掠夺,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解决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呢?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建设和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社会上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财富的最大化就是要把蛋糕做大,分配的公平化就是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做大是前提和基础,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把蛋糕做大。同时不能忽略了公平问题,不能忽略公平分配问题,要把蛋糕分好。
五、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而且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不仅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第一,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只有把各面群众的利益反映好、协调好、处理好,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好、处理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第二,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体制、机制、法制上保障他们想干事业、能干事业、干成事业,真正做到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第三,坚决贯彻执行一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只有既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又领导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第四,必须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
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这对于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党自建党以来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一贯地明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哲学,它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换着研究的重点或主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本身却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去讨论理论创新,要从理论与实际、继承与发展的结合上去理解或解读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参考文献】
[1] 陈前银.《浅谈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求是》2008.6.
[5] 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56-357.
【社会心理学思考题】推荐阅读:
器官移植的社会伦理思考10-1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思考题06-17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思考07-19
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思考08-18
社会维稳工作的几点思考06-17
对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06-16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关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09-10
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