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杂文随笔

2024-10-24

温度杂文随笔(共10篇)

1.温度杂文随笔 篇一

不知道怎么形容的故事

他想把自己刻在石板上。

他出生在一个阴森偏僻的院子,周岁时父亲才匆忙过来看了他一眼,眼神冷漠仿佛在看一份物件,他听见父亲和乳娘说了些什么,从此以后离开这个院子,又过了两年开始读书习字,学习御人之法。

然后方才得知,父亲的七个儿子死在了宫廷斗争中,唯一剩下的大儿子又是个双腿有恙的残废,连移动都成困难,自己不过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他懂得越多,便越发沉默。父亲有时会来看他,望着他沉默恭敬的侧脸,突然大笑起来,对他作出最恶毒也最诚实的诅咒:“你——总有一天也会死的!”

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接触与死有关的字眼,藏在幼时对父亲最原始的恐惧中,直到父亲的死亡,这股恐惧都未烟消云散。父亲死了,这个男人生的不明不白,死的也稀里糊涂,他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连太医都对此束手无措。临死前这个男人仿佛突发善心,赦免了所有被他打入大牢的太医,只将他叫到床前,望着他清冷瘦削的背影,不再如同先前那般神经质,就这么默默撒手人寰。

三日后,他举行登基大典。

那个院子中沉默的孩子终于登上了这个九五之尊的位置,但父亲的死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惊雷,他成了这世上最怕死的人。手握大权,他便开始肆无忌惮的去寻找一切避免死亡的东西,他遣人去东方寻找长生不老药,造仙殿供道人们炼制仙丹,他甚至派出一支队伍去遥远的西方寻找炼金的秘方,后来这支队伍再也没有回来。

他对国库的挥霍无度终于引来了朝中的不满之声,奏折一天多于一天,引经据典,费尽心思,从商纣,夏桀讲到嬴政,杨广,没有一封提到他的名讳,却封封都在劝诫他迷途知返。

三朝元老顶着花白的头发告诫他:“陛下,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他迷惘:“为何不能有什么千秋不朽?”

元老摇摇头:“有。刻印在史书上的文字千秋不朽,您的功绩能摆脱时间的桎梏,永不消亡。”

他从来不认为功过这种东西永远存在,他知道人们善于遗忘。儿时北方曾发旱灾,而父亲那时沉迷于宫闱之词,置流民的哭喊于不顾,后来某日突然想起,随意拨款前去赈灾。于是他曾经的所有荒淫无度都被遗忘,写下文章批判他的书生称赞他的功绩,灾区的人民更是对他感激涕零。而今多年过去,曾经是寻花问柳亦或是悲悯之举都不再有人提起。

可是他对“刻印”这个词产生了兴趣,他知道曾有人在石板上刻下史诗,如今仍被后代阅读。石板这种东西仿佛独立于时间之外,自成一套规则体系。

他想,他要把自己刻在石板上,他要活到千秋不朽。

他遣散了寻来的道人,不再去寻找长生的秘方。取而代之,他开始征召青壮年,他需要一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石板,他要这石板上接天下接地,以风为袍以云为冠,从此以后悠悠历史只余下他的这块石板,而他将在这块石板上不朽。

朝中的不满之声愈发强烈,可他不在乎。那位历经风浪的三朝元老看他的眼神越来越失望,最后引咎辞官,听说携妻带子去了某处隐居,余生山清水秀不理世事。

他见过悲天悯人的书生写下一篇篇平民的艰苦,见过画师陛下麻木的难民,见过百官劝谏的千姿百态,他知道这个世界上发生着交换孩子以获口粮这类有违伦理之事,这个国家已经孱弱不堪外强中干,但是对于消亡的恐惧使他几近疯魔。他撕碎了所有呕心沥血的文字,贬谪了所有忠言逆耳的臣子,于是渐渐他身边只剩下了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他能与武帝玄宗相提并论,哪怕皇城之外还是白骨累累颠沛流离。

那些无法入眠的夜里,他去看未完成的石板,已初见他幻想中巍峨壮丽的样子。乌鸦隐在月色中,停在石板上,他同这只鸟遥遥相望,心想好吧,你同我一起千秋不朽了。

乌鸦大概并不想千秋不朽,它又飞向了望不见人的夜空。

父亲忌日那天,兵变了。

他那双腿有恙的大哥,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同将军密谋在了一起。他心系苍生的好兄长。十岁时偶然遇见,遥遥一瞥便得知若不是双腿残疾,此人也绝非池中之物。后来接触变多了,却始终不像平常人家兄弟般亲昵,谈论的话题永远是父皇如何,母后如何,百官如何,国事如何。直到登基前一夜,他那兄长找到他,终于把压抑多年的隐秘嫉妒说出口,只望他从此以后做个励精图治,慈悲为怀的皇帝,眼中的情怀他那时不懂,现在依然不懂。他听了无悲也无喜,只随口应和两句打发走了他双腿残疾的兄长。

将军是父亲在时提拔上来的,朝堂上从来不发表意见,在他疯狂的执政时期也只是默默隐在角落,任各路人马争执不休,苦心婆口。久而久之,边境无事,他就将这个沉默寡言的武将忘掉了。

说来可笑,这两个被他遗忘的人,将他逼到了大殿之中,将要使他被遗忘了。

他听着宫墙外的刀剑相鸣声。

侍女侍卫们被他遣散逃命去了,他看腻了宫中浮雕上那只张牙舞爪的龙,索性下了王座,走到了空荡荡的大殿外。大势已定,旧朝馋臣四散求生,他一个人站在那座已初见雏形的石板前,品尝出一点孤家寡人的味道。

他想到了死,想到了他那也许今天到来的死亡,想到了他许久不见的父亲的面孔。他最后一次见这个男人的时候,这个男人因病痛而瘦骨嶙峋,从床榻上伸出的手满是褶皱,竟像是老人的手了,这是男人第二次给他带来直面死亡的恐惧。从他幼时起他就太容易被这个男人引出内心最深处的恐惧,甚至死前都没有被放过。他沉默的看着那个人死,看着有时那个冷漠而神经质的男人渐渐没了呼吸,没了温度。后来他亲自为男人下葬,服丧期打开雕花的棺材,将那个熟悉的人千刀万剐。

他听到了大门打开的声音,他看到了他坐着的兄长以及旁边执剑而立的将军,门后人声鼎沸的军队和白骨累累的血海。对面像是在说什么,但他听不见,他望向那块石板,他看到千年之后它还活着,络绎不绝的人们参观着这个未完成的壮举,它将永远活下去,哪怕无数浩劫后最后一个人孤独的死去,它也将活着。

他微笑着置若罔闻,旁若无人的走向这块石板。叛军中有人放箭,箭雨飞向他的后背,血如山间瀑布流下,但他没有在意。他只是走,不停地走,此时的他不是那个偏僻院落的无助皇子,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乖戾帝王,他是没了形体,没了声音,没了听觉的行走本身,他的世界只剩下那块并不遥远的石板,那是他一生的归宿。

终于,他倒在了他日思夜想的石板旁。

失去意识前,他又一次看到了父亲的面孔,不再是病痛折磨下的扭曲模样,是他记忆深处的那张冷漠的脸,将他从懵懂的童年带了出来,成为他一生挥之不去的身影。他对这个人微笑,扬起脸庞,骄傲的说:“父亲,我永生了。”

2.北方姑娘杂文随笔 篇二

她身居北平,乃北国人。颐和园泛舟,香山寺焚香,北海赏花,这些都令我向往。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拂晓,白雪皑皑,此时乡人还未觉晓。

晨起,望窗外,纷纷扬扬,问何所似,答曰:“似撒盐空中。”

此时,不少人去工作,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但若是在周末,还会有老年人和孩提在苑里徐趋或是小憩一会。你亦或是其中一人吧。

姑娘,你还是少年,此时正值锦年。你要珍稀年华,不悔青春。愿你一世无邪,长后依然如故。

听闻你最近并无大事,我心可安矣。

我会一直陪伴你。

3.冬·片段杂文随笔 篇三

农历的节气出奇地准,在霜降过后,巴黎迅速进入了冬季,这让厌恶冬季的人们都来不及准备维持过冬的保暖情绪。她进来没有社交甚至是对话的欲望,被情境限制住时,也是闲谈些可有可无的琐事,不思考,不表达。

街上的行人大多裹在黑灰色里,围着宽大的围巾不见表情,只能从步伐里看出仓促匆匆,人人都奔波于生活,疲于生活。在幽暗的路灯里,落叶被风吹的打滚,又被人踹来踹去,像极了一个失败者。

4.清明扫墓杂文随笔 篇四

清代杨韫华《山圹棹歌》俗云:“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姐妹,一枝斜插绿云翘。”清明插柳戴柳之俗,有一种传说是:柳为“鬼怖木”,可以避邪。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也有“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之说,上坟去,自然更需要柳枝了。

5.面对争吵杂文随笔 篇五

说到这,我想起了前段时间中国和印度真枪实弹对持了好长时间的事件,没打起来,你们却打起来了,真给吃瓜群众演了一场好戏,来了一个现场直播。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两个人争吵起来,错在比较聪明的那个人。”。人啊!永远都不要与人正面起冲突,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打架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打疼了哭会儿,就没事了。过会儿又跑到一起玩了。成年人起冲突了,后果自负。记得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段新闻,一男子扇了一女子耳光,结果赔偿了两万。所以啊!有天大的事还是不要用武力去解决。可知道,现在打架就等于打钱,还伤感情,还降低自己的人格。

当我们走出家门,亲人们相送时,总会说一句话,出入平安!而为了一件小事挣的面红耳赤,甚至于打架,这是平安吗?出门了要为自己负责,也更要为家人负责。你的平安,身体健康是对家人最好的安慰,不要让家人牵挂你很多。如果真到了非吵架、打架不可,你应该想想,现在的打架、吵架为了什么?为了一口气?为了逞一时之能?你骂赢了,吵赢了,打赢了你就胜利了?也许不会吧?要知道,要想在争吵中赢得最大的胜利,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尽量避免它,避免争吵就等于避开了天灾人祸。

在平时说话中,有了冲突,把有些话说成是“对不起”,是最好的。不要人家出口伤人,你敞开嗓子来一句:“你再说一句,你试试!”或者来一句脏话,那你就等着打架或者吵架吧。

也许你和人争吵,你会赢得胜利,可那只是一个空洞而短暂的胜利,因为你无法赢得对方的好感。如果是认识的人,你将会失去一位朋友,如果是陌生人,你会在大众面前,失去道德和素质,你将是一个没有修养,没有文化的人。

就如前两天我们车间这两位同事打架来说,如果他们不打架,在一起上班,就是以后不在这里干了,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仇人好。在我的朋友圈里大多数男人是不会记仇的,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如果在平时的工作中、生活中,有谁,有一两句言语冒失了,打一拳、拍一巴掌哈哈一笑,就完事了。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微笑面对人生。对有些小事不要斤斤计较,你计较了,气的是自己,伤的是自己,对别人没有一点伤害,真的,没有意义。人和人相遇是一种缘分,俗话说:“五百年前一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在一起上班干活,那得修几世才能办到?所以,朋友们,请珍惜!让我们试着架起理解的桥梁,而不是增加误解。在工作中寻找公识,让我们轻松面对枯燥乏味的工作。如果真的志不同道不合,没有共同语言,话不投机。那就不要招惹人家,各自干各自的活,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当你在生活中发现自己脾气不好,就要承认自己的脾气不好。如果你随时都有可能发脾气犯错,平时就注意你的言行。那么在生活中你将免于一切麻烦和烦恼,也无需再和别人争的面红耳赤。与此同时,别人也会受到你广阔胸怀的影响,这样我们的工作氛围才会更加和谐。

在外打工的朋友们!为了生活奔波的工友们,当别人骂我们时,我们应该这样想:“当狗咬我们一口时,我们还会咬回去吗?”

6.不说再见杂文随笔 篇六

我从最开始希望她好受,想的那些鼓励的话却没有说出口,最后我也哭了。我说,你还有爸爸妈妈,还有朋友,千万不要放弃人生啊,一定要站起来。如果这个世界给你满满的恶意,你要自己对自己好一些。

有的事情真的没有原因,付出不一定有回报,没理由就是不爱了,你在规划着两个人的未来,而对方却已做好了撤退之策。我们把握不了谁,天知道不小心说了什么会引起旁人的厌恶。但我们可以做好自己。可以只想开心的事情,可以唱一首喜欢的歌。

而今早又被父亲教育,让我少说话,多读书。父上大人一直希望我成为窈窕淑女,我也尊敬他多年的良苦用心,然而我真的不喜欢这种人生。我希望人生简单,痛哭或者大笑,证明我在活着而不是行尸走肉。于是今早的聊天,我说着说着又哭了。父亲最后叹了口气说,我说这么多都是为你好,你要学会保护自己。

结果视频完之后,玻璃心的我一边抹眼泪一边走路去上学,一路上没什么行人,初秋萧瑟,连平时活泼的小松鼠也不见了。

我怀念14岁的人生,父母还没有白发,我也可以撒娇,学校离家不远,周末没什么作业还可以约三五好友去钓鱼。然而终究是回不去。朋友越来越少,父母疲态尽显,而真正要好的朋友都在各自挣扎。

此刻真的好想家。希望好朋友可以走出来。当一个人绝望的时候,好像沉入湖底般,她深知为什么,也想走出来,却只能看着岸上的行人喜怒哀乐。

她想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却发现没有反而更轻松。

7.两个我杂文随笔 篇七

下班回到家中,若是无人,便捧着书,缩在阳台的圈椅上静静地读。一周,出门爬个一两次山,也是独来独往,寻着没人的小路,一人在野地里,吹着风,听着山涧水鸣。

这,便是我现在的性格,极其喜静。

而另外一些人,见到我,便会说“你是个伶牙俐齿的话痨”。

在他们那里,从相识起,我便话似悬河,涛涛长语。从前,我就是这样的人,只要还有些力气,便不停地说。听者是谁并无所谓,我的脑中,总有不停的想法,汩汩地冒出,不说便是不快,憋的难受。

岁月的增长,人生的经历层层叠叠,覆在我的身上,修着里面的灵魂。我自己也不能确定这灵魂修成了什么样,但却知道,又有一个内敛寡语的魂,住在了我的身上。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他在主宰着我的身,让我学会安静,享受安静。

原来那个本我的灵魂,被藏到深处,偶然也会释放,那就是在朋友,同学,和亲人中。他们的面前,我如同顽童,没有凡常的顾虑,没有世俗的桎梏,随心所欲,释放本心的自己。这些人的眼前,我同很早以前,并无二至。当其中有人听说我已变化,或是由我自身所述,性情大改,他们便会大笑,笑他人胡说,笑我发痴。

可这两个我,都是真的我自己。

素来怕应酬,即便是年轻时,也是如此。吃饭应该是最常见的应酬之一,我向来是能推就推,但偶然间,也有不推,或是主动的。

新疆回来已经快一月,这一月,我已参加了四次饭局,其中有他人请的,也有我请他人的。对我而言,这个频率相当的高,往常一年中,平均到一月一次已经算很多了。

这四个饭局,前三次是同学,朋友聚会。饭桌上,那个本我便自然跳了出来,话不嫌多,时不嫌长,口水喷了一桌子,满不顾别人还能不能吃,能不能听。但是,我真的快乐。

又一次的吃饭,是应酬饭局。好友相邀,知道世俗礼仪,一定要去。饭桌上,领导推杯,说着官面和交际的话语,而此时的我,顿然失声。我不善交际,而且始终也学不会那些辞令,安静的面貌便倏忽出现,那个喧闹的灵魂,关上了门,睡觉去了。好在现在大家都有智能手机,看看手机,也不算不礼貌,我便拿着那块砖头,不管桌面的杯盘,看着古文去了。这桌的人们,大多都应该认为,此时面前的人,是一位真心喜静的安静的人了。

8.苏小妹杂文随笔 篇八

袁枚说的林坤一般也不把他归为宋人,所以《诚斋杂记》准确地说应是元人的著作,从中可知苏小妹的传说并没有因为宋人的否定而绝迹,元人仍然还在延续着讲她的故事。到了明人单宇《菊坡丛话》中就越来越具体了:“老苏之女幼而好学,嫁其母兄程浚之子之才,”但苏洵在《祭亡妻文》中说得明白:“有子六人,今谁在堂?惟轼与辙,仅存不亡。”苏洵一生有子女六人。这在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讲得更具体:“生三子:曰景先,早卒;轼,今为殿中臣直史馆;辙,权大名府推官。三女皆早卒。”嫁给其母兄程浚之子即其表兄程之才的女儿,却是长苏轼一岁,婚后经常受程家的虐待,婚后第二年生有一子,第三年便因受夫家虐待致死,死时十八岁。苏洵在她死后八年写的《自尤并序》中不无痛苦地自责自己当初把女儿嫁给了“州里之大盗”。

叶石林《避暑录话》说王安石不喜欢苏洵,而与苏洵关系很好的地方官又受到王安石的排挤,苏洵写了《辨奸论》,虽然没有直言是针对王安石的,但“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等语,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苏洵说他和晋惠帝时的王衍、郭子仪说的:“此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孙就要被杀光了”之卢杞一样,不过是遇到糊涂皇帝而一时得志。

《苏氏族谱亭记》陈述了她之死的前前后后,苏洵的《自尤》诗是这样说的:“乡人皆嫁重母族,虽我不肯将安云?生年十六亦已嫁,日负忧责无欢欣。”当时民间重视与娘家联姻,苏洵虽不想答应,但民风如此便应允了婚事。她婚后的生活一直忧郁不已,经常受到夫家的指责。十七岁生一子后身染重病,而程家根本不予诊治,苏洵夫妇只好把她接回家治疗,病情渐有好转,而夫家却以“不归觐”夺走她身边的孩子,以致她三日便亡。从此以后,苏程两家便绝交了。周公谨的《齐东埜语》说:则提到了说:“其后东坡兄弟以念母之故,相与释憾。”宰相知道两家不和,在苏轼贬去南方时,特意让程正辅为“本路宪将,使之甘心焉。而正辅反笃中外之义,相与周旋之者甚至”,所以苏轼与他以“诗往复唱和”。

苏小妹嫁秦观的传说则更属编造,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生于1049年,苏东坡的母亲死于1057年,苏洵在当年就写的《祭亡妻文》中明确说三个女儿已经早死了。就是1057年,秦观还是个儿童。而他自己在《徐君主簿行状》中说徐成甫有“女三人,曰文美、文英、文柔……以文美妻余。”可见秦观之妻是徐文美。而流传甚广的“苏小妹选婿”、“苏小妹三难新郎秦少游”等故事只是民间故事而已。

9.做自己杂文随笔 篇九

真诚待人,不管是新朋友,老朋友。老朋友更要好好维护,虽然了解你的朋友不会因为你某些所作所为对你有什么看法,但这是我们做人的原则。一定以诚相待,别人对我好8分,我们就回报10分。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不是她对你多好,而是她对谁都好。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对所有人好,我们要善良,我们不圆滑,但不可以不世故。虽然你想简单,但是社会是复杂的,人心也是复杂的。有时候太善良容易被人利用,太简单容易失去一些原本很好的机会。人与人之间有一个磁场,能量相同的人才会互相吸引在一起。相处起来也如沐春风,相见恨晚。你看到她就像看到另外一个自己,她也一样。但是好朋友,能交心的朋友一辈子可能就那么几个,其实已足够。有的人相处了几次,发现不是一个频道的人,也无法成为一个同频道的人,那就少花点时间。如果觉得她不值得交往,那完全可以忽视掉。把精力放在值得交心的朋友身上。远离那种只占便宜,不付出的人,他们认为全世界都欠他们的,都要为他们服务,他们过得好不好都是别人的责任,对于这样的人,马上远离,越早越好!

当你能真正的做自己,你就不会在乎以前所受的委屈,别人的算计。。原谅所有的人和事,只是自己要多个心眼,什么人可以交,可以相处,什么人最好远离,不要交往。到了这个年纪,跟谁相处舒服就相处,累了就躲远点。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喝茶,看书,写字,思考。。见喜欢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满满开心的正能量,会让更好更好的人和事接近你。远离负能量和负能量太大的人。这也是对我们自己人生负责,我们想要做更好的自己!

那么真正做自己的底气在哪?别人说有钱任性,虽然不是百分百赞同,但绝对一大半支持。一定要有自己赚钱的能力,有自己一个人过好日子的能力。无论离开谁都可以过的好,多赚钱,当你想和闺蜜喝茶聊天逛街,你可以去;当你想去一个地方旅行见世面,可以去;当你想孝顺自己的父母,你可以让他们过的更好;当你想去过另外一种生活,你也可以去。。当你能赚钱,有底气,就不会看人脸色,就不必说着违心的话,做着违心的自己。不必压抑自己,不必思前想后。想做什么就去做,趁着年轻,趁着我们还想改变。

10.花开有时杂文随笔 篇十

汽车在我美好的想象中到了桃花源的桃仙岭,这里已进入了万亩桃花林,在车上看这里的桃树还像冬天一样,落了叶的桃树,枝丫交错,在阳光下静静地站在山坡上、田地里,只有远处看到一两树桃花,也不是很美艳,其他为什么还不开呢?我心里一阵阵失落,哎,怪只怪我来早了。老婆看到我失落的样子说,既然来了还是下车看看吧!

我们下车来到桃林、走近桃树我才发现,每株桃树的枝枝丫丫都挂满了花苞,有的花苞即将张开花瓣,有的已露出红色的尖尖,最次的也很饱满了,像是积聚了大量能量,攒足了劲。这样的场景让我理解了什么叫含苞待放,原来含苞待放是充满生机、是积极向上、是能量大蓄积,是奔放的渴望,只要谁一声令下她们就可以尽情地开放,就可向人们尽情地展示她们的美。

看着这些含苞待放的花蕊,我被感动了。她们经过了冬天的严寒考验,默默地积蓄,有时会被人误以为没有了生机,枝条甚至整株树被人砍掉,也因此失去了绽放的机会;她们在春风春雨中绽放,又在春风春雨中凋谢飘落;她们听的是季节的命令准时开放、按时凋落,她们把最美的形象留给人们,把最精化的东西传递给果实,绝不拖泥带水。

我在这些花蕊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我只是渴望看到她们美丽的一面而忽略她们为绽放所经历的。正如在社会生活中羡慕别人的精彩,却看不到别人背后的艰辛,也梦想自己能有光彩照人的地方,却又不能长期坚持付出。也如这桃花源的发展,经过三年闭关谢客提质升级去年底完工,提质升级花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开园后游客却稀少,有人就开始说三道四,但今天的情形是人满为患。

我之所以迫切要去桃花源看桃花,是因为桃花的花期不长,而且开在”春无三日晴”的季节,稍不留神就过了赏花的时机,我不想看到飘零的落花,也曾喜欢林黛玉的《葬花吟》。此刻,我明白花开是花蕊能量积攒的结果也是时光的号令,正所谓时光不语,静待花开。花开有时,谢亦有时,况且落红不无情物花作春泥更护花。我应取的态度是爱花而不因花伤,爱春、惜春而不伤春。

上一篇:产品经理必备技能培训下一篇:2023年外科护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