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高质量教学论文

2024-09-06

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高质量教学论文(10篇)

1.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高质量教学论文 篇一

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知识的积累

摘要: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积累和梳理,只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方能厚积薄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何高效指导学生积累和梳理知识,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做些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知识;积累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5-0108-01

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养成的习惯和能力。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梳理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不重视积累,就会导致语文“营养不良”;学生不注重梳理,就会被收集来的东西压得喘不过气,甚至被活活压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积累和梳理,指导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1.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阅读鉴赏是积累的第一捷径。阅读鉴赏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累,首先要是言语知识层面的积累。其次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积累。再次阅读鉴赏方法层面的积累。还有就是历史文化层面的积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1.1 课堂阅读鉴赏教学设计,要体现积累的思想。要让学习者明白积累的目标,确定积累的对象,设计评价积累质量的标准。例如古代诗歌鉴赏要贯穿传统文化的积累,而传统文化的积累除作品背诵外,还包括积累与古诗文阅读鉴赏关系密切的古代诗词格律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这些知识积累在课堂教学中机要可以随文点拨,相机穿插,也可专题讲授,集中训练,总之知识要“精要、好懂、管用”,使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能自如地借助这些知识的支架作用,发展成为一个有意识有品位的阅读者和鉴赏者。

1.2 课外阅读鉴赏的活动组织中,要调动积累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加强引导,通过语文活动(例如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报告会、最佳阅读者评选、读书征文)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阅读积累的水平。

2.“积累学习”手段的策略

从手段来看主要介绍:札记积累、笔记积累、日记积累等。

2.1 札记积累。札记积累,可主要对自己的思想火花进行记录,如读了一篇好文章,心里有了感慨,或见到诸如古人遗物、生活异常现象等触动了心灵,将这些以札记的形式记下来,从而就有了思想的积累。高中生思想活跃而新鲜,有的甚至还比较敏锐,思想积累不仅能促进由思想到言语的生成,而且还能促成学生思想系统化。

2.2 笔记积累。笔记积累,可主要用作对自己比较欣赏的他人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如好词好句,好文段,乃至好的整文,用笔记的形式将其记录以便于需时使用或平时记诵。

2.3 日记积累。日记积累,可主要用于对生活的积累,可看成是心里言语的文字表现。由于高中学生心理发展、文化修养、自控水平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正向更高层次发展,因而札记积累、笔记积累、日记积累既能做到又有必要。

3.积累学习技巧的策略

从技巧来看,主要介绍:“星火式”积累、“串珠式”积词法、循序积累等。

3.1 “星火式”积累。高中阶段对字的积累,其要求在小学和初中以识记为主,即记住某字的音形义的基础上,更强调准确性和辨误性。对此,不妨学习现在流行的一种英语单词“星火式”记忆法,也叫作“星火式”积累。利用音形义的相同或相近进行星火式发散,相关字被某种相同之处而串联在一起,比较、辨析,从而达到记忆的准确性和辨误性目的。

3.2 “串珠”积词法。除了通过笔记做好课文词语积累外,高中生更要突出对鲜活词汇和成语的积累。许多人抱怨现在高中生词汇贫乏,语言干瘪,尤其是高考作文,语言乏味,令人生厌者甚多。其根本原因就是词汇积累不够。关于词汇积累古人在行酒令时有个方法很值得学习,先报上一词或成语,再由一个人以上词词尾字作开头,另说一词。这既可以作为一种课堂活动,也可以作为一项课外活动;既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自娱自乐。既然是积累,当然是个人自行去做。不妨把它叫做“串珠”积词法。也可以采用发散法,如写出所有以“一”开头的成语和谚语等。

3.3 循序积累法。《朱子读书法》着重从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角度强调积累学习的:“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问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3]这就是说学习需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扎实积累。许多学生知识系统不完整或知识结构混乱,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循序积累。所以循序积累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D种优良的学习品质。

3.4 名言名篇的积累。最好是采用分类的方法,并借助电子的手段进行积累的办法。或以时代分类,或以地域分类,或以作者分类,或以作品内容分类等等。

4.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活动实践

活动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文化,增强学生知识掌握的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于课堂活动,采取激励等措施,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学习。还可以利用课余实践,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杂志或文刊,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拓展语文知识的同时,为语文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还可以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组织学生观看《汉字五千年》《汉字英雄》等有关语文知识积累的视频,让学生从课本中解放出来,在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并其积累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说到这里必须加一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独力梳理,这样才是最有用的。因为梳理是在积累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去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去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和交流中的问题。同时通过对语文的知识、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元素的融汇整合。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养成一种我需要积累的习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梳理,不断地梳理、积累,不断地丰富自身阅历、丰富知识等等,养成一个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一旦形成习惯是会让学生受益终生的。

总之,积累重要,梳理亦重要,二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高质量教学论文 篇二

一、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活动之所以容易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沼,说到底还是由于教学目标的确立存在问题。在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学工作的目标就是围绕着学生知识掌握的多少来确立的,而对于知识以外的其它目标,语文教学活动却很少涉及,这就导致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时候,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从而造就很多“高分低能”学生的诞生。这种片面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很显然不符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当然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为了

一是置换对象。置换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许多想象,如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把克莱芒这个角色跟学生置换,问:“假如你是克莱芒,面对随着船下沉的哈尔威船长,你会说些什么?”这样提问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是巧设矛盾。如于漪老师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特别注意发问的技巧。开篇就提问:“孔乙己姓甚名谁?”“他真的姓孔吗?”这样两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诱导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是化整为零。对于一些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文章,单独靠几个问题不能一下完成文本的解读,需要循序渐进,不着痕迹地慢慢引入,如教学《白杨礼赞》,这个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是一组一组小问题,环环相扣,时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对文本的一步一步的细细品读中,最后才豁然开朗的。

3. 要体现能力提升地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提出的问题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对某些信息加以注意,对文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信息加工,进而形成解读文章的能力,才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比如我听一节课《藤野先生》,老师讲的是文章的开头“在东京”一部分,在朗读这部分后她先提问:“东京好不好?”然后问:“为什么?”学生就在文章中找各自的根据,再重点分析“清国留学生”的形象,然后得出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这样问我认为效率比较低下。我的方法是:先让学生通读全篇,找出文章的三个地点,再问:“东京是很美丽的,但鲁迅为何却离开东京,要到条件较差的仙台呢?”这一问,引发学生思考,找到问题的关改变单一目标所造成的应试教育弊端,目前在新课改中全面实行教学活动的三维目标体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三维目标体系的内容来看,其中不仅包含对于知识目标的要求,而且有对于学习过程、学习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要求,只有这些目标实现,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按照这个目标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也才能称得上是有效教学。

二、要努力整合、精选教学内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总是希望做到面面俱到,生怕一个疏忽就遗漏某些重要的知识点。事实上,能够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课程资源实在太多,要想做到面面俱到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使用上就要注重选择性,努力精选一些最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达到理想教学效果,最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材料来作为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在面对语文教材的时候就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整合、选择,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认真体味语文教材的教学理念,以便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始终围绕教材的设计理念来进行,这样才有利于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其次,要理清高中语文教材中各种内容编排的体系,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教学内容的过于零散,而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最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灵活、创新地使用教材,切忌照本宣读,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键是“东京有清国留学生”,再探究“清国留学生”所作所为令作者厌恶,进而更突出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并把“清国留学生”和下文的藤野先生作对比。这样一个问题引发的是学生对课文的积极探索,在探索中找到问题的答案,继而提高了效率,也培养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所以,在提问中教师要充分注意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深奥,要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综合运用自身经验和文本信息,进行加工以解决问题,这样的提问才更有效。

以上一些提问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提问要注意抓住有效时机,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前,要先让他们把课文朗读或默读,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才能提问;有时要利用好课堂气氛,及时发问;还有一节课内学生的情绪、注意力也有很大变化,所以要抓住不多的时机发问。

四、结语

有一位老教师这样总结语文课:“语文课就是要为学生捅破那层窗户纸。”这一语道破了语文课提问的重要性。总之,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值得深入研究,这对于学生学好语文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我们的高效课堂研究,乃至语文的教学改革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2010,4.

[2]如何提高语文课的提问效果.东方教育,2003,12.

[3]西方阅读教学中有关提问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

薄弱学校难有高效语文课堂的原因探究及对策

王伟杰

(淮安市城南中学,江苏淮安

摘要:拥有高效的课堂,可以说是每一个教师的永恒的追求。但真正高效的课堂又有多少,这值得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学生和教材是课堂的载体,其关系处理不好是造成无效课堂的根本原因。要想变无效为有效,必须从三方面着手:教师正确定位,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处理教材。

关键词:薄弱学校高效语文课堂原因对策

拥有高效的课堂,可以说是每一个教师的永恒的追求。课改以来,伴随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的出台,语文教学研究异常活跃,课堂状况大为改善。但是我们仍然不能乐观地认为我们已经真正拥有了高效的语文课堂。

不少薄弱学校都面临着这样的窘境:优质生源外流,现有的学生行为习惯差,学习基础差,是典型意义上的“双差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兴趣。据调查,这类学校不少班级中的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都说不想学习,不愿学习,行为懒散。有的学生说,看到书就头疼,看到书就想睡觉,心无目标,行无动力。有的学生上课连书本都不带,即使带书来了,从头到尾也不曾打开过。这些学生,不论老师想出多少方法,采用什么教学手段,都无所谓。

“新课标”强调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效果,无法实现有效教学,容易招致学生的厌学心理,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进入高中阶段以后,教师的教学手段相较于以前的小学和初中阶段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向主动学习。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而这些变化无疑都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然而,在转变教学手段的过程中,教师切莫操之过急,而应当循序渐进。因为经过之前的学习阶段,学生早已经习惯了以往以听、说、背为主的学习方式,一旦教师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很多学生就会觉得无所适从,结果反而造成学习效率的下降。因此,教师在努力挖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要注重从旁耐心指导,一步步地放手,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地掌握学习的技巧,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力。

四、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形象生动

语言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通过语言,教师传授学生各种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感。因此,在语言的运用上,教师一定要多花心思,尤其是像语文这样的语言学科,它对于教学语言的依赖程度会更大,因此对教学语言的使用要求也就更高。

1. 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语言的使用上,尤其是像汉语这样拥有厚重文化底蕴的语言,它对于语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要求极高。在一些语言的使用上,即使是一个标点符号的差别也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标准的发音、正确的语法、合理的逻辑等,只有语言的使用科学规范,才能够准

对话的过程。”衡量一堂语文课是不是高效的,关键要看老师是否起到了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有效。而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与否,则取决于课堂上是否闪耀着学生的思想火花,取决于语文课堂是否有足够学生思考的空间。很多语文课堂仍然是披着“课改”的外衣,维持着老式课堂的陈旧模式。学习的主体———学生,还是“退居二线”,循规蹈矩地接纳教师拟定的一个又一个目标,机械消极地应付教师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在不知不觉中钻进教师设置的一个又一个“圈套”。原本应该充满思想的芦苇枯萎了,原本应该充满灵动的课堂死气沉沉。如此种种,课堂的高效性从何谈起呢?所以,很有必要重新审视课堂,深入探究造成无效课堂的根本原因。

(一)教师在课堂角色的错位是造成无效课堂的关键原因

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就是确定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走在教育前沿的学校老师经过学习培训,已经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并能付诸教学实际。但在条件较差的学校,许多老师理解不到位,实行有偏差。他们在课堂不是矫枉过正到必需的“引导”和“告诉”少,必要的“点拨”特别是“矫正”少,善意的批评都几乎在课堂绝迹,完全变为学生怎么说怎么好的旁观者角色,就是仍然在语文课堂上扮演着“老顽固”的角色。在薄弱学校上,很多老师仍然乐于做教参的“传声筒”、“留声机”,不是体现“主导”,而是完全“主宰”课堂,急于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不顾学生是否乐于接受。这是造成无效课堂的关确地传达教师的意图,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适当采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就会给整个教学工作添彩不少。这是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语言学科,它的学科内容就是由语言组合而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采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讲课,就会让教学内容立马变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让语文学科的内容充满魅力,这样不但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 注意语言要充满情感

语言本身就是用来表达人们的各种情感的,没有感情的语言充其量只能称为文字。而在语文教学目标中,其中就有培养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使用教学语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赋予语言丰富的情感,教师通过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高质量教学论文 篇三

【关键词】提升 高中英语 教学质量 有效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实现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政府也提出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实现有效教学就是题中之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国际交流也愈加频繁,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英语教学随之也备受青睐。

一、高中英语有效英语课堂教学的概述

隨着优质有效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有效教学带来的收益已经凸现出来,使其观念深入人心,并且已经成为目前衡量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杆。有效教学的含义说法不一,但一般是指教师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时间、人力、精力及物力的投入,完成更多的教育教学任务,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锻炼更多的能力,培养更高尚的情愫,也就是说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成果和教学,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应该是有效教学思想在英语教学课堂上的有效运用,通过老师精心的课前准备、课堂发挥和课后反思,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突出以老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实现有效课堂的对策探究

高中英语教学要想实现有效课堂就必须认真研究学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做好指导工作,认真备课,创新教学方法,不断的开创教育教学的新格局。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夯实有效课堂的基础工程

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仅与自身的潜能有关系,还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这对教学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高中英语老师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采取措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基础工程。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高高在上,要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学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正确的评价学生,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形成宽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一线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实现双向交流,多采取一些亲切的亲生的教学模式,如合作探究式、情境创设式及自主参与式,努力构建和谐融洽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教”与“学”的完美整合。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如果把高中英语有效课堂分解的话就是有效的“教”与“学”,在课堂上教师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教师要做好新课的导入,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课程的导入手段多样,教师一定要认真的分析学情并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导入方式。常见的导入方式有英文歌曲、影视作品、课程图片资源、问题设疑、 生活实景等。其次,英语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探究意识得到激发,总而言之,一定要扭转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是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呈现。在授课中一定要把知识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构建情景教学、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后,做好英语教学的课堂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在学习中温习知识,掌握知识。在课堂总结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知识分析和整合,使得整堂课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通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也方面记忆。

(三)分清主次,开展直观教学

有效的英语教学不是教师在规定的时间里面讲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和掌握了多少知识。为此,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要想实现优质有效教学,就要考虑学情,分清主次,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直观教学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有效,并且简单易行。教学过程形象生动有趣,而且教学内容深刻,易于理解,也可以强化记忆。如教“ wallet ”这一单词时, 教师就可以拿出一个钱夹,说:“This is a wallet ”。然后再拿出一个钱夹,说:“This is a wallet , too.”这样通过直观的实务教学,学生就轻易的可以明白“wallet ”就是“钱夹”的意思。这种直观教学法在词汇授课中可以实现“音、形、义”的三位一体,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针对学习内容,布置有效作业

优质有效的英语课堂还需要善始善终,在最后给学生布置有效的作业练习。英语作业的作用就是通过练习来帮助学生消化和掌握新知识,能对学生的学习给出相应的检测,并有效的根据作业情况,教师和学生都自动的调整自身的教学和学习行为,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准备。需要强调的是高中英语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精简精炼,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需要英语知识去解决的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基础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学生只有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才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英语老师除了布置个人作业外,还可以适当布置小组作业,比如:英语对话,节目表演等,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有效教学并无定法,贵在得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一定要依据学情的变化和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思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的对策[J].学习导刊,2010(08)

4.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高质量教学论文 篇四

如何实现高中英语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双赢

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 唐安泉

【摘要】高中英语课,双边活动相对比初中少,越来越多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现象,使大部分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甚至觉得厌烦、厌倦。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例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巧用英语例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认知、思想和能力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沉闷的、有限的课堂上“动”起来,实现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双赢。

【关键词】英语;例句;高中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234.8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01-0012-02

一、引言

高中英语课堂,教师一般用英语上课,双边活动相对比初中少,一串串词汇,一个个句型,一套套语法现象,使得学生有暇识辨,无暇理解,越听越糊涂,越学越枯燥乏味,最后索性就放弃。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能否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激活英语课堂的活力,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是新课标英语教学的内在要求。那么,怎样让学生在沉闷的、有限的课堂上“动”起来,实现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双赢呢?联系近几年自己的教学实践并结合我们山区学生的学情,我选用例句作为突破口,因为例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

二、紧扣课本,加强记忆

在讲例句的时候,我们老师常发现学生由于受汉语语法和习惯思维表达方式的影响,容易造出一些不地道、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或Chinglish(汉语式英语)。例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些学生把它译成“Good good study, day dayup”。这是一个典型的Chinglish。其正确的表达是“If youstuday hard, you will make great progress every day.”由于错误百出,使一些自尊心较强、较爱面子的学生不敢乱开口说英语,在你不说他不说大家都不说的相互影响下,课堂出现了沉闷的僵局。对此,我的方法是先紧扣课本,再进一步扩展,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讲必修2 Unit 2 The OlympicGames (Reading)的词组“play a …part/role in”的时候,我先要求学生回忆以前课文学过的句子。因句子来自课文,学生比较熟悉,他们都踊跃发言、争先恐后地说是哪个哪个单元的,有些就能准确地说出是必修1 Unit2 的“Geography alsoplays a part in making dialects.”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随之活跃,学生以前的知识又得到了巩固。

三、难易适中,易于接受

选出的例句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可过难,也不可过易。难了,学生听不懂,容易丧失学习信心;易了,学生听了乏味,没有兴趣。无论是过难还是过易,都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认为教师在选择例句时应遵循“可懂性输入”这一原则,要难易适中,易于接受。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例句所用词汇不宜过难,不能超出学生当前所掌握的词汇量。使用例句的主要目的不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而是重在说明语法或词汇运用的要点。这一点对教授新课来说特别重要。而复习课却有所不同,复习课的例句可以联前串后,才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的知识。

②例句不宜过长,结构不宜太复杂,重在说明问题。例句过长或过于复杂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③在辨析词义或句型时,教师应尽量选用有代表性,有示范性的简明扼要的例句,以使学生较容易地弄清他们之间的区别。

请看下面的例句, 注意其优点:

a)He was badly wounded and he needed help badly. 他伤得很厉害,特别需要帮助。

b)Last year, the young man took charge of the farm after hisfather’s death. And now he is in charge of the farm. /the farm isin the charge of the man. 去年,那年轻人在他父亲死后就管理这个农场。现在他负责这个农场/这农场在他的负责之下。

c)The boss insisted that the man had stolen the money andinsisted that he (should) leave the company at once.老板坚持说那个人偷了钱并坚持要求他立刻离开公司。

d)His pale face suggested that he didn’t sleep well and Isuggested he (should) have a good rest. 他苍白的脸表明他没睡好,我建议他应该好好休息。

以上的句子都有个共同点,就是要辨析的.词语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比性和说服力。学生自然而然就可以领悟到它们的区别。

四、生动有趣,用活语言

生动有趣的例句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克服紧张心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应尽量使用幽默、有趣、生动的例句来唤起学学们的笑声,给他们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例如在讲that 用法时,我先在黑板上写出:

He said that that that was not that that that he had said.(1) (2) (3) (4) (5) (6)(他说那个that 并不是他所说的那个that)然后叫学生们试着翻译并说出各个that 的含义及词性。同学们觉得有趣,马上议论开了,个个争先恐后,畅其所想。最后我总结:(1)连接词,引导宾语从句;(2)(4)指示代词,“那个” ;(3)(5)名词;(6)关系代词,引导定语从句。

又如我在复习以f 或fe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将f 或fe 变为ves 的单词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下面这个句子:The thief’s wife herself used a knife to cut the wolf hidden under theleaves behind the shelf into two halves and ended its life.(小偷的妻子亲自用刀把躲在书架后面树叶下的狼砍成两半,结束了它的性命。) 这个例句虽然是硬造出来的,不合实际,但它却将中学课本中所出现的以f 或fe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把f或fe 变为ves 的的九个单词全包含进去了。使学生在觉得有趣、好笑的同时增强了记忆。

再如讲some 作“某一”的意思时,我原本用准备好的例句:I have read the story in some book.(我在某本书上读过这个故事。)在我讲这个用法时,恰好教室外有人找一同学,我灵机一动,说到:“Li Ming, some person outside the classroomis asking for you.”(李明,教室外面有人找你。)并把这个句子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了some 这一用法。

五、思想健康,寓意深远

例句的选择既要能体现所学语言结构特点,又要思想健康,情操高尚,对学生有教育,鼓舞和启迪的作用。这样寓教育于教学,让学生懂得且记住例句,那么他们自然就会受到例句所蕴含的思想的熏陶,此类例句可结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爱国教育、校纪校规等举出。例如讲解句型“It+be+adj.+for/of sb.+to do sth.”,可以举出以下例句:

(1)It’s necessary for everyone to obey the law.每个人都必须遵纪守法。

(2)It’s not right for the students to make much noise inclass.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吵闹是不对的。

又如,在教学“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模块1 unit 3 )时,可运用如下句子:

(1)As is known to everyone, Taiwan belongs to China.众所周知,台湾属于中国。

( 2 )We have sent Shenzhou Ⅶ into space successfully,which shows the growth of our country’s power.我们把神州七号成功地送入太空,这显示我们国力的增强。

再如,讲“serve”一词用法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句:Everyone should serve the people heart and soul(。 每个人都应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讲强调句型时,我用: It is our party thatlets us live in a happy life.(是共产党使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像上面的例句所示的情况,平时老师专门抽时间教育不一定见效,学生容易听而不闻,放在英语课堂教学例句中,转换了形式,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别具意义。

5.如何实现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篇五

黑龙江鹤岗二中 木晓庆

摘要:如何实现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一直都是广大英语教师在积极探索、实践的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有效教学的内涵,并从“教师专业水平,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当堂检测”五个方面,就“如何实现高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课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然发生了转变,对“教”与“学”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新的认识。课堂的有效教学既体现在教师“教”的有效性,也体现在学生“学”的有效性。如何实现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成了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在关注的问题,是所有高中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

那么,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呢?我个人认为,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教师通过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增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最好的发展,获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英语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着眼课堂,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努力:

(一)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师自身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其次,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另外,教师还应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和开放的教学和研究的工作方式。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要精通英语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各个领域,这样才能使得自己在英语课堂上游刃有余、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作为教师唯有不断成长自我,才可能更好的引领学生共同成长。

(二)激发兴趣,促进有效的自主学习

教无趣,则生必不乐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观努力,只有学生对你的教学以及英语学科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所有学习上的障碍都会迎刃而解,学生的成绩也会与日俱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渠道可以通过生动的课前导入开始。比如,在讲授外研版Book 5 Module 6 Animals in danger 阅读课时,在导入部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成龙为保护野生动物录制的英语视频,引入本单元话题Animals in danger 濒危的野生动物,在利用头脑风暴的游戏模式带领学生复习Page 60 Module file中要求掌握的野生动物名称 进而导入reading 话题----藏羚羊。视频资料的震撼性是可想而知的,它创设了本节课的情景,就像带领学生一起走近濒危野生动物,唤起了学生想要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精妙的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它可以很快地让学生进入角色,畅游在神奇的知识海洋之中,主动地探索知识。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氛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我们要尊重学生,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例如,课堂上,当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出现困难时,老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提示,鼓励学生多动脑再想想,或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层次差的学生也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哪怕答案不够完整,也应及时给予表扬。“Well done!”“You did a good job!”“You are very clever!”或“Excellent!”“Very good!”。老师的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有时会超乎你的想象,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语言使学生与你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鼓励学生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批改。学生的作业经常出现很多的错误,教师应该把他们做正确的部分标记出来,而不是简单用红笔打“×”,一概否定,对于正确的部分给予“Good idea”或“Good sentence”之类的表扬话,使他们看到学习英语的希望。只要学生得到老师的激励,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很融洽,学生的有效学习也得到落实。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可见,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得到良好开展,从而创建出有效性的学习氛围。

(四)利用小组合作活动,提高有效的参与度

英语课是一门语言课,也是一门训练课。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英语能力的培 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学生只有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充分地进行“听、说、议、评”。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不主动参与,往往只是坐在旁边听别人说、看别人做,参与度不高,也影响了整个小组的学习效率。因此要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教师根据学生成绩、能力、爱好等方面,合理分组,优势互补。分组时,要保证组内学生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搭配适当,便于课堂合作学习。二要保证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与评比。要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减小组间差异,保证公平竞争。组员间要根据程度和性格特点,有明确的分工,比如:在小组内,设置Leader,Adviser,Speaker,Writer四种不同的分工:

每个小组设立组长(Leader)一名,负责组内一切事务; 军师(Adviser)2-3名,负责提供建议和想法; 发言人(Speaker)2-3人,负责小组成果展示; 记录员(Writer)1-2名,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结果。

例如在2016年高考英语专题复习《怎样做短文改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抓住考点,我设计了“真题呈现 探究考点”这一环节,主要分三步:

1.小组抢答:组间竞答每一项考点的真题,优胜组,在第二轮优先选题 2.小组互学:上一轮的优胜组优先在九个考点中选择三个,在每组组长(Leader)带领下进行组内讨论,每组军师(Adviser)集思广益,归纳总结命题特点和改正方法,记录员(Writer)记录小组研究成果。3.小组展示:由每组的speaker 1 展示,教师点拨应试技巧,完成短文改错的口诀,提示学生及时做笔记。

这样分工,使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完成目标。

(五)利用当堂检测,有效提高知识的掌握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 “当堂检测”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所谓“当堂检测”, 就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查和测试。由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并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在进行课堂检测后,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小考条”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下一节课中,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对教学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与调控。

当堂检测题目设计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不能与教学内容无关;量要适中;所设计的题目不要过难,要有代表性,兼顾基础知识与能力;而且要与本节课的任务相吻合;当堂检测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看书或查阅资料。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当堂检测能暴露出课堂上的问题,使学生明白自己什么知道,什么不知道,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当堂检测能看到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暴露的不足,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这也是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

6.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高质量教学论文 篇六

资料来源:大学生教育资源

摘要:思想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让学生成为探索思维的主人,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是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有效措施,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下,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教学质量 主体地位 政治教学

一、要与时俱进更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观念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是从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K需要出发,承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分析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活动组织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必须大胆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感到政治课有趣,有理,有用,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政治课,并且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高中政治课的科学性比较强,因此教师讲课的过程中非常注意以教材为主,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当然科学性和趣味性主次要分清,科学性是基础,要把趣味性寓于科学性之中。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倡导探索性学习方式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开发探索思维。探索性学习方式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不是那么一成不变,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不是那么干瘪苍白,要使学生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奔放。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也起到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氖的效果。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教师可采用一些探索性问题引进导入新课程的方法。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它通过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要学好政治,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上好一堂政治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因而恰当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教学要求,旧时还要求教师要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应运于教学过程之中。在现代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除使用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还应当注承教学情景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也可以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景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四、利用学科整合多方面优势培养促进教学

发展的社会需要发展式的人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科问的知识整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色,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角度关注对一个知识点的解析和诠释,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新课程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学识修养,同时要把学生视为接受完整教育的个体,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教材观点。使学生从不喜欢政治课到很喜欢政治课,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各方面知识素养的提高,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当然,利用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对教师自身也就提出了更高个要求,要求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多汲取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才能真正发挥优势,达到好的教学目的。

五、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内容,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能引发不同观点或引发更深次思考的话题。在开展话题时,常用的方法是讨论、启发、引导。形式可以是同桌、小组讨论,男女生轮流发言等。面对全体学生,可以自由回答,鼓励学的主动发言,努力探究。积极参与。课堂活起来,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自己就更能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进行。许多学生不重视、不想学政治,主要是他们认为政治不是老生常谈,就是高谈阔论,与己无关。中学政治的哲学部分和经济学部分还略微好些,而政治学部分很多学生就用“假、大、空”来形容。可见我们的政治教学在过去是多么失败的一个结果。政治课的教学,不管是对老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成了一份苦差事。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生硬、平铺直叙式的教学语言,要用彩色的语言、动感的语言融合积极愉快的情感来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教师在上政治课时,充分运用体态语言来传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强调,同时也运用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来表达教师自身对知识、对学生、对课堂的情感。在语气上,通过轻重、缓急、抑扬、快慢等变化进行教学,在语态方面,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体现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在其乐融融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激发出来,主动性自然就发挥出来,也就不再有政治课毫无生趣的结果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极大部分来自于教师授课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

六、注重知识迁移理论联系实际

7.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篇七

一、提高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对教材的解读能力, 努力实现教材和教师之间的信息对称。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成为课堂创造的主角, 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培养学生情感、能力等方面的隐性信息, 使凝结于教材的隐性知识与作用, 通过教师的加工而转化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捷径, 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品质, 才能有效地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才能有效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设计有效的课前导读方案

有效设计课前导学方案, 努力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对称, 让师生双方拥有一个共同的信息平台, 这是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这就需要教师要设计合理的导学方案, 让学生动手实践或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查阅相关资料, 从而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总之, 在进行教学之前,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并兼顾学生学习的差异, 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努力实现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对称。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交流, 更是生生之间信息互动、思维碰撞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 创造条件, 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组成学习小组, 共同合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寻找解决策略, 从而使学生在互相的的交流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做好课堂练习

课堂教学行为是在课堂教学目标指引下的行为, 因此, 课堂反馈行为不是漫无目的的反馈, 而是针对教学目标完成状况的反馈。要完成这样的反馈, 有针对性的练习是不可缺少的。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每堂的反馈练习, 使语文课堂练习既做到适度、省时、高效, 又让学生能够掌握知识, 培养能力。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能让教师和学生都对此做出调整, 进而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例如, 在学习《长亭送别》选段时, 我针对当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两道题目:1.赏析“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青山隔送行, 疏林不作美, 淡烟暮霭相遮蔽”这幅场景。我设计第一道题目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对曲词的赏析, 更好地理解文中人物送别时的心境, 品味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而第二道题目的扩写, 既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主人公情感的把握, 又锻炼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这两道题可以有效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多元评价激励机制的设置不仅要注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结果, 更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思想水平、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 要强调评价的过程性, 并努力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想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师就要采取定性与定量、鉴定与发展相结合的评价办法。这可以促使教师和学生全面、充分了解对方信息, 能推进教育健康和谐地向前发展, 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的教育理想。

六、注重语文知识的背诵

背诵就是记忆, 不背诵就无法积累语言材料。头脑里没有一定的语言信息, 想提高语文水平就是一句空话。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 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从而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每天早读的时间进行背诵, 或利用每节语文课前的三分种进行背诵, 还可利用节假日进行背诵。学生在背诵的时候要遵循记忆规律, 掌握、理解记忆法。学生在背诵时可以先理文意, 再去背诵, 这样的背诵不仅快速而且不容易忘记。学生还可以采用各个击破法来进行背诵, 即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 背出一部分再背下一部分。这样, 每次背的内容少了, 速度加快了, 学生就有“成就感”了, 这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得多。

七、结语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经指出:“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 一半是艺术。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把课教活了。”无论是从宏观上看还是从微观上看, 只有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 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走出语文教学疲于赶进度、苦于应付考试、效率低下的困境, 才能全面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高中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是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最关键的时期。高中语文作为高考的主考科目之一, 关系到学生的总体成绩和高考水平。因此, 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给予了语文高度的重视。但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还存有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中笔者就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以期能够有效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江平.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探讨[J].成功 (教育) , 2009 (08) .

[2].吴建军.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思考与对策[J].新课程 (教研) , 2010 (10) .

[3].陈瑜.让学生在阅读的天空自在飞翔——新课改背景下学生阅读方法初探[J].文教资料, 2010 (27) .

[4].刘晓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做法[J].教育导刊, 2006 (04) .

[5].欧阳波.新教学策略与传统教法并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知识窗 (教师版) , 2010 (04) .

8.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篇八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现状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尊重学生

教学是由师生双方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来完成的,只有双方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情况下才能使课堂变得和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学生才能感受到温度,自愿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并乐于学习、乐于请教,使快乐教学真正地落到实处。例如,师生间在情感上有矛盾,教师对学生毫无热情,学生见到教师也只有讨厌的感觉,甚至是害怕教师,那么在思想上双方就会有负担。

2.爱学生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教师在面对自己的学生时,要有一种亲切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真正地关心他们的学习、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里,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感情桥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把“爱”摆在首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尊重自己的学生,爱护自己的学生,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因为喜欢这个教师而乐于学习。并且,教师对待每一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能遇到问题就偏袒优等生而忽略了差等生的感受。学生无论学习好坏,都是自己的孩子,不能有偏见,造成师生之间情感不和。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名学生,相信他们,鼓舞他们。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陶冶学生的性情

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挖掘教材上的内容。通过对教材中人物的分析,体验其中的情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力以及良好的品质,从而形成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例如,讲授《纪念刘和珍君》这一课,当读到:“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句话一定要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感同身受,似乎有一种勇敢的力量、坚毅的精神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当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让学生细细品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热忱,以此来激励学生要拥有宽阔的胸怀,心系天下百姓,实力崇高的人生观。

在分析教材中的文章时,以教材为主,配合风趣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快乐又能记忆深刻。例如,学习《雷雨》这一课时,讲到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回忆三十多年前的那段往事时,邀请学生分角色来进行表演,对人物的表情、人物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再通过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学习《荷花淀》这一课时,重点是要把对话的场面讲活,例如“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教师要让学生表演水生笑的这个神态,要笑得不平常,以此来体会水生当时的心情。这样学生既能快乐学习,又能很好地掌握文章的主旨。

三、采取小组合作探讨的方法

在新课改的趋势下,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学习的方法已经成为其必然的内在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失成为一种提高学习效率较好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讨论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既能给学生独立的思考时间,也能确保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讨论中来。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精心地设计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想象的空间,发挥自己的个性,讲出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苏武传》这一课时,教师应该设计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如:“苏武的人格魅力虽然值得肯定,但是人无完人,苏武的言行举止也未必全是对的,对待这个观点,同学们怎么看呢?”每个小组的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一定会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认为苏武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他忠诚勇敢,始终如一,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所有,他完全没有错误的地方,一定是值得所有人肯定的。还有的学生认为,苏武虽然忠诚可靠,但是他应该明事理、辨是非,不能迂腐,皇帝对于他来说虽然有知遇之恩,但是皇帝对其手足的伤害是错误的行为,苏武不应该包庇,帮助皇帝隐瞒事实,并且在权力面前,该争取的一定要争取,这才是一个聪明人应该做的事情。学生讨论完毕后,各组推荐出一个代表,表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对于每一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都要加以鼓励。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就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要把每一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真正地怀有一颗仁爱的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陈菊玲.教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J].教书育人,2011(16).

9.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篇九

摘要:数学在高中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可以改善学生的各项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任务并不仅仅是不断地积累知识,最主要的是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文重点研究了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并且对相关的措施进行了总结.旨在实施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够不断训练自己的发散思维训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来学习数学知识.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虽然在课改后难度也有所降低,但相对初中数学来说,其中的一些概念就比较抽象,一些定理及证明比较严谨,逻辑性强,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在教学中没有忽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从而导致学生不具备基本的解题能力,在考试中不是难题不会做而是基础题失分较多。现在不少学生在考试时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主要时由于解题的速度慢,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

一、抓实基础知识、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在教学中没有忽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从而导致学生不具备基本的解题能力,在考试中不是难题不会做而是基础题失分较多。现在不少学生在考试时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主要时由于解题的速度慢,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

二、注重过程教学、培养学生思维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喜欢把公式、定理直接拿出来运用,忽视公式、定理的推证过程,认为讲述浪费时间。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推导就蕴含着两种数列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思维水平较低,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三、重视通性通法的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

重视高中数学的通性通法,倡导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努力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一个意识”,即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分类和要求与以前有所不同,必然要反映在命题中。特别应注意新增加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推理论证能力”有别于先前四大能力之一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演绎推理,而“合情推理”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性通法就是最基本的性质,最常见的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重视这种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能充分体现高中新课程教学理念。目前有许多资料中的一些题目出现了用特殊的技巧才能体现出来,而这些特殊的技巧往往是许多老师和学生难以想到的。也就是说违背了通性通法,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多大的作用,在教学中应重视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程度适时调整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价值。实行因材施教,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面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学习起点、能力水平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学时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现在不少学校,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讲授同样的内容,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不考虑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差异,有些教师喜欢拿来主义,从而导致差生吃不饱,而优等生却消化不了,天才的学生不能脱颖而出。学生犹如被填充的容器,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原有的个性,这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种教学容易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

10.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写结合 篇十

谢玉萍

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总是将它们孤立起来进行教学,所以导致大多数学生写起作文来愁眉苦脸,难以动笔或语言生涩。而每一单元才进行一次的作文训练,学生因为练笔次数少,很容易产生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下面就从“以读促写,仿写结合”的角度,浅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写结合的一些思路及做法:

(一)以读为主,反复熟读,品读精悟。

“文不读熟不开讲。”学习课文首先要学生读正确、读流利,把这当作“死”任务,要求人人做到。确保每个人达到读正确、流利。然后才是读出感情。这就要“精读”——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在阅读课上,我们就力求扎扎实实做到这一点。

以重点词为突破口,在课文中提炼出的重点词,读透了,品出滋味了,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摘抄积累运用。

别人好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学会借鉴。毕竟人类的知识绝大多数还是来自于前人的经验,是书本上学来的。如果一切知识都要从自己的实践中得来,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提倡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做摘抄,把书中的好词好句拿来为我所用。而且,每篇课文学完之后,给学生指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并且有意识地在写话和作文中进行运用。每学完一个单元,我们还会围绕这个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把一个单元的优美词语、句段整理并背诵积累,再在日记、作文中运用。

(二)诵读仿写内化。

郭沫若所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这是我们提倡的仿写。仿写是写作的捷径,仿写是内化别人的内容为自己服务,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既然课文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多仿写的资源,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它。需要指出的是,仿写不是抄袭,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搬用。它要在读懂值得模仿的他作,认清其超越自己的佳处,领会其精神和风格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我们在教学中主要是依据课文材料,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仿写句子

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一句后,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句话给人的感觉这么美?从而引出“打比方”这种修辞手法。在明白了“打比方”这种手法之后,又让同学们用“打比方”的方法造句。

2、仿写段落

在写好句子的基础上,随着积累的增加,我们也注重结合课文的特点,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生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

3、仿写思路

课本中有很多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明了,而且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并能接受和运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抓住了这一宝贵的资源。如《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钱学森》《詹天佑》《给家乡孩子的信》《鞋匠的儿子》等课文,都是写人的课文,作者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品质,这些课文上完后,我们布置学生仿照课文写写家乡的名人、身边的熟人。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学习的迁移,培养读写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断定了基础。

(三)想象补空

读写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读写结合的方法很多,可以对课文中一个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和发挥,可以给课文续写,或假设另外一种情况进行写作,也可以填补课文的空白点。根据课文内容,对文中没有继续说下去或没有说出的部分展开想象,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写作方式。利用课本内容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这样的读写结合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练笔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因为写是由读物而生,写能有效地促进对读物的理解。通过读写结合,达到读写相长的目的。

读写结合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构段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

上一篇: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1课下一篇:镇农技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