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2024-09-06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共8篇)

1.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篇一

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各单位、各部门: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师生健康素养,培养师生健康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根据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东省“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鲁教体字[20xx]4号)精神,决定在全校开展20xx年“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月活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0日-20xx年10月10日

二、活动内容

结合我校实际和新生入学关键节点,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面向全校师生开展食品卫生、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做好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扩大知识知晓范围;普及学校的`卫生常规工作,落实六病防治工作,增强师生体质,构建健康校园。

三、活动安排

(一)成立健康教育宣讲团,着重对新生进行多方位健康教育宣传。

宣讲内容包含校医院门诊就医、大学生医保政策、常见传染病防控、意外救护等内容,重点突出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20xx级新生每人1本《新生卫生与健康手册》,便于新生多方面学习并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

(二)邀请专家进校授,加强对校园结核病、艾滋病防控宣传。

邀请市、区相关专家针对师生开展传染病(结核、艾滋病)专题讲座,对全校所有辅导员、学生骨干、生活委员、宿舍社长进行培训。

(三)开展爱牙日“关爱口腔”健康义诊活动

在“全国爱牙日”(9月20日)临之际,邀请相关口腔医院我校开展“关爱口腔”健康义诊活动,普及牙病防治常识和牙齿保健知识,帮助师生增强口腔保健意识。

(四)开展院外急救培训

开展以心肺复苏急救为主题的常见院外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师生意外伤害自救与互救的急救能力。

(五)教职工健康运动及营养宣传活动

倡导“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引导师生加强自我健康管理,自觉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科学锻炼,树立良好心态。

(六)学生群体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各学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优势,广泛动员学生志愿开展各类健康教育活动,把健康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活动中去,大力营造自我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氛围,培育健康教育新生力量。

四、活动要求

(一)提高站位,落实责任充分认识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月的目的,结合各自工作特点,落实好主体责任。

(二)强化督导,确保实效将主题健康教育月活动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活动见成效、出成果。

(三)加强协调,注重总结积极加强与当地卫生、医疗、疾控等部门沟通协调,互通信息、借势借力、群策群力,增强活动实效。注重总结提高,着力补齐短板和弱项。

2.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篇二

1农民工职业健康与职业健康教育的现状

农民工群体就业具有工作换动频繁、受教育程度低、就业非正规化等特点,且主要以从事的是重体力、高污染、高危险、高化学职业为主,其职业健康问题呈现多样化趋势并因此受到重点关注。

1.1农民工职业健康现状

农民工职业疾病具有发病期长、务工周期短、患病率高的特点,其职业病以尘肺病、过劳疾、呼吸道感染为主,这些职业疾病已经成为损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主要职业病。究其原因在于农民工大多流动性强,同时缺乏预防职业病的防护知识,且自我职业污染防护意识淡薄,再加之没有跟企业签订正规合同,更不用说医疗保险,许多农民工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病,怎么会患职业病。且由于职业病发病潜伏期长,大部分农民工只是在生病后丧失工作能力的情况下才会回到家乡养病,或回到家乡以后才发现患病。正是由于上述农民工职业特点和职业病特性,导致农民工职业健康在总体呈现健康危险性较高、职业保护措施低、罹患病比例增加、健康保障缺失等现状,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1)当前农民工对职业病防治意识薄弱,对相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有限;2)个别工厂和用人单位,巧钻法规“漏洞”,不提供健康保护措施、不提供健康体检等侵害农民工合法健康权益。譬如部分企业中技术相对落后、工艺粗犷简单,同时缺乏必要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甚至一些企业没有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尘毒监测,没有告知也不敢告知从业农民工职业危害因素和后果,更不用说组织健康体检和配备职业病防护用品等;3)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较差,有病不舍得医治,在“小病不愿治,大病不敢治”思想影响下导致病患加重;4)农民工主体职业健康自我保护意识匮乏。

而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更深层的主体原因在于农民工缺乏职业健康常识,时常在一些无健康保护情况下做一些高污染工作,深究下去的根源在于社会对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的匮乏,开展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1.2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的现状

在现代企业开展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工作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企业管理制度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工作场内职工受到职业健康危害,建立“健康的工作场所”。对于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来说,是构筑农民工抵御职业健康风险的预防体系的基础,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综合进步、持续发展”的目标,保障农民工的身心健康,能够有效促进城乡社会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协调、全面发展[4]。由于技能相对较低,同时缺乏在城市里的关系网络,农民工进城之后以从事脏、苦、险的工作为主。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多在恶劣的生产环境中工作,所以遭受职业病危害的现象尤为突出。根据卫生部组织进行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我国近1亿新生代农民工中,约60%就业于职业健康风险高的行业。在全国接触粉尘作业的农民工调查中,发现从事煤炭、建材、金属矿山、隧道施工等尘肺病高发行业的农民工人数超过了80%。尤其是近年来,农民工职业病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0%以上,且群体发病事件不断出现,“农民工已成为职业病主要高发群体。”

开展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是近年来我国政府推行的一项重要安全生产政策,也是地方政府城乡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农民工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同时,却出现了职业健康教育的真空,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成为行政管理体系中被遗忘的角落[5]。因此我国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总体呈现“现实紧迫需求,但是开展难度较高”的现状[6],一是主体受教育意识淡薄,二是教育组织单位缺失,三是教育体系不健全。因此可见,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促进下,开展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工作。

2我国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现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职业健康教育体系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姊妹篇”,但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

2.1树立安全职业健康观念较晚

我国农民工大多分布在工矿、建筑等一产业企业或个体私营企业等,这些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无法满足起码的安全生产条件,其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自改革开放“民工潮”产生的农民工健康问题,到提出农民工健康卫生保护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经历长久的发展过程,至此我国农民工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才逐渐确立。也只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工单位才为加强生产场所职业健康的宣传教育,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法规、知识、职业病防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2.2侧重健康安全管理,忽视健康预防教育

虽然我国颁发众多关于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但是均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开展和实施,建立了众多职业健康安全保证制度、管理体系等。再加上,用工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往往仅在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管理,采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安全管理[7],尤其是针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并未开展具有预防作用的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方式。因此,从我国农民工职业健康保障总体来看,仍未从危害预防的角度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教育体系,这也最终导致我国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堪忧的现状。

2.3职业健康组织主体不明确,尚未建立职业健康教育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健康一直侧重于“政府管理,企业管控”的行政思路[8],而职业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甚少。以行政管理为职责的政府机构和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企业相结合来加强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显然是一种紊乱的职业健康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下的主体职责并未明确,且存在推诿、拖延的行为,不利于构建职业健康教育活动,缺乏构建包括教育组织、教育内容和教育考评监督等路径在内的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体系的动机。

3 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

开展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首先要构建一个健全的职业健康教育体系[9]。结合当前我国农民工职业健康及职业健康教育现状,可以从职业健康教育的组织、内容和考评监督等路径展开探索。

3.1 建立以“政府主体-企业辅助-社会组织补充”的三重组织路径

教育活动被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分配着且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影响人们的思想、认知及品德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简单言之,教育活动即是“谁”通过某种活动传播了某些知识、思想及认知给“谁”,其一是组织者,其二是途径和内容,其三是教育对象。对于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而言,显然首先要理清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的组织活动,这是当前我国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中缺失的主要成分。因此,开展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首先要确定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教育体系的组织路径。从教育组织角度来看,职业健康教育可以划分为初次职业健康教育和继续职业健康教育两个层次。初次职业健康教育针对进入职业领域前的学习者,为社会培养新生劳动力,大多数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依托,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由政府组织实施。继续职业健康教育针对进入职业领域工作的职工,为其提供更广泛的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的内容,有市场化特点和经济属性,则由企业为主体展开。如此形成以初次职业健康教育的政府主体和以继续职业健康教育为辅助的企业主体。政府为职业健康教育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而企业对继续职业健康教育负有辅助责任,社会组织则可以补充职业健康教育的疏漏之处,从而形成“政府主体—企业辅助—社会组织补充”的三级职业健康教育组织路径。

3.1.1 以政府组织初次教育为主体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寄希望于企业提供职业健康教育是违背资本的逐利性的,俨然是不现实的。政府作为教育主体组织机构,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组织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活动,从而保障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的强制性,改善当前职业健康教育主体缺失的现状,保障农民工职业健康启蒙教育和继续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3.1.2 以企业组织继续教育为辅助

用工企业开展针对农民工的企业岗位职业健康教育是其本质工作,又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企业组织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一方面能保证农民工职业健康安全,保持企业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又能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安全进行,创造更大的企业效益。

3.1.3 以社会组织教育为补充

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群体,譬如学校、医院、社会专业团体、工会以及一些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等。基于政府主体与企业辅助的双重职业健康教育组织,社会组织作为大众服务性团体,能够有效起到补充教育的作用。职业培训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以及高等教育院校均可为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师资、课程、场地等资源,社会公益及慈善组织可以为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及职业健康治疗提供物质帮助。

3.2 确立以目的、对象及方法途径为主体的内容路径

教育内容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要素之一,教育目的、教育对象及教育方法途径是构成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

3.2.1 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功能

所谓教育目标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教育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10]。结合教育活动目标的基本内涵,可以得知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得每位农民工均接受职业健康的初次教育和继续教育,熟知和了解职业活动中健康知识和健康保护措施。所谓教育功能,即指教育活动的功效和职能。就是“教育干什么”的问题,通常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往往指向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那么,开展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的功能,主要是指促进农民工树立职业健康观念,认识从业环境,了解职业危害程度,最终使他们能够判断从业的身体代价,起到有效预防职业病的作用,在从业过程中保护身体健康。

3.2.2 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的对象与内容

教育必须紧紧把握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量变与质变关系,从渐变过程中抓住突变机遇,充分利用发展的“最佳期”,适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在进行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活动中,其对象显而易见即是农民工群体,而且应包含所有的农民工成员。开展教育活动首先要界定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内容是支撑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那么,在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活动中,教育内容也是最重要、最丰富的知识,结合我国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及职业素养道德规范等,我国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应包含以下内容:职业健康常识、高危职业岗位性质、岗位健康危害程度、职业健康防护措施、职业病预防与治疗以及职业病维权法规等等。

3.2.3 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教育方法是指人们在创造、设计和选择教育方法或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开展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活动,要结合企业职业岗位特点及农民工群体主体特性开展切合实际需求的多样化教育,譬如在初次职业健康中实施启蒙性教育、理论灌输教育等知识教育,在企业组织的辅助教育活动中开展直接警示性教育、现场教学等教育方式,在生产活动中开展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健康教育活动等。同时,通过教育方法强化高危行业一线从业农民工对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并将将其纳入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内容之中。

教育途径是保证教育目的得以实现、教育内容得以传授的基本渠道,因此如果缺少或没有选择恰当的教育途径,再好的教育蓝图也无法实现。作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要素之一,教育途径是指教育实施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教育内容,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共同活动的渠道。将其与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相融合,开展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的途径可以归纳为以下多种途径。首先在技能培训课程中增设职业健康课程内容,在技能学习过程中学习职业健康知识;其次,在政府为主体所组织健康培训学校内开设职业健康教育班,轮训区域范围内的所用农民工;再次,通过企业组织内部的职业健康继续教育课程,更贴近实际和生产领域;同时,要注重社会组织的职业健康教育宣传功能。

3.3 健全以企业反馈、社会监督为保障的考评路径

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还需要信息反馈制度的归纳聚拢,在考评机制下进行评判和校正[11]。教育考评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信息甄别和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考评依据的过程。因此,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活动考评,需要建立以企业主体的信息反馈制度和以社会为主体的监督机制。

3.3.1 建立企业信息反馈制度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及时做好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反馈工作,督促企业对从事具有职业危害性岗位的农民工开展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康监护档案。同时,企业要做好农民工职业疾病信息反馈工作,为雇佣的农民工群体建立重点职业健康监测表,通过定期体检等方式完善职业健康的诊断、鉴定和治疗,重点实施农民工职业疾病的防治和帮扶工作,尤其是对粉尘与高毒物品岗位及环境的危害治理。

3.3.2 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

首先,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媒体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具有开放性与广泛性特征,能够为农民工职业健康监督和帮扶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促进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活动的同时,能够有效遏制企业在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方面出现“不作为”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次,鼓励农民工进行信息反馈。虽然企业开展职业健康教育会影响到农民工个体经济收入,但是应该让农民工懂得,所获取微薄经济利益比起身体伤害相差甚远,鼓励农民工对企业隐藏职业健康教育和职业健康保护措施不当进行监督举报;最后,还要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发挥出企业工会、职业健康保护组织的积极作用,一方面监督企业建立保护农民工职业健康的措施,积极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公益组织为符合条件且无法追溯用工单位的患职业病农民工提供相应的生活和医疗保障。

4 结语

总体而言,我国农民工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已经有了一定经验积累,但是职业健康教育体系尚处于起始阶段,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教育体系尚需时日。本文虽然从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功能、对象与内容、方法与途径、评价与考核等基本要素出发,尝试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体系,但仍需在今后的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完善。

参考文献

[1]尚春霞.工会与农民工职业健康权益维护[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25(3):22-25.

[2]周菲.城市农民工收入与健康:职业地位的影响[J].经济论坛,2009(22):49-52.

[3]唱斗,王生,窦培谦,等.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健康现状及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1):132-135.

[4]李水根.维护农民健康是重视“三农”的重中之重.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3(10):8-9.

[5]王海青,白杰,苏华林,等.农民工职业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3,30(2):112-116.

[6]何华明,吴思静,姚超群,等.农民健康档案管理与认知度调查.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3):187-189.

[7]王琦,胡志.对农民健康保障的思考.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29(5):302-304.

[8]赵新龙.论农民健康权及其权利体系的构建.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4(8):541-544.

[9]郭玲.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构现状及其构建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5(10):4-6.

[10]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1.

3.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篇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G444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得到迅猛发展,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社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其日常学习与生活,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4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一、刚健自信,勇于担当

“健康是人肉体、精神和社会的康乐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指物疾病或无体弱的状态”,这是联合国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的定义。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受应试教育影响,从小到大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缺少关于人生目標的思考,对人生的理想与追求更是谈不上。进入大学后,他们容易失去目标,迷失方向,从而在缺少父母监管的情况下逃课旷课、沉迷网络,甚至个别学生会有悲观情绪产生、行为性格孤僻,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将很难融入社会。

自信是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生在世,富贵显达虽然可喜,但坎坷仕途、宦海沉浮也未必可悲。人应该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乐观、旷达,但对名利也应持淡泊心态。人生应该既不悲观也不盲目乐观,这才是以乐观为基调的良好心理状态。《易经》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而载物。”就是说,有道德的人应该像日月星辰那样刚健运行、奋斗不息,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尊严,拥有独立的意志。孔子曰:“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只有拥有宽广胸怀、刚毅品格的人才能担当大任,死而后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自信、乐观、勇于担当的精神是当代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精神,通过这些精神的灌输,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平衡,维护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直面挫折,珍爱生命

90后高职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与学习环境比较优厚,在进入大学前挫折体验较少,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在大学期间,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情感压力及就业压力时,常常感到挫败,出现焦虑情绪,更有甚者出现自残、自杀、报复性暴力等行为,进而由心理问题转化成人身伤害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生中的种种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人应当直面挫折,适应环境,随遇而安。“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要成就大事业的人,必须要先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磨难,然后能成为人上人,人们要主动迎接各种挫折与磨练。正所谓逆境出人才,所以历史上有如拘而演《周易》的周文王,厄而著《春秋》的孔子,腐而著《史记》的司马迁、放逐而赋《离骚》的屈原、失明厥有《国语》的左丘明、刖足修列《兵法》的孙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倡导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尊重生命,贵生、重生,《孝经》中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道的基础是从爱惜父母赐予我们的毛发与肌肤开始,爱惜自己,珍重生命。当代高职学生不管遇到多么大挫折都应勇敢面对,正确处理,珍爱生命。

三、仁爱,以和为贵

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是当代心理学家衡量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认知水平,不同的家庭背景,且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凡事多从自我出发,考虑他人较少,自我意识较强,集体意识较弱。有的学生是上大学才开始集体生活,适应较慢,难以融入其他成员之中,在与同学交往时处处碰壁,陷入人际交往困局,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即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核心便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将爱人作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与基本原则。“忠恕之道”,就是强调通过社会规范展现仁爱精神,人人将心比心,关爱他人,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这对高职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另外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和合”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的就是“以和为美”的辩证人际关系立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际关系的注重,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四、中庸之道、保持平衡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里,当代高职学生面临着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各种竞争,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有些学生对于无法实现的最佳结果不能接受,甚至濒临崩溃;有些学生对于别人的成功心怀嫉妒,焦虑不安;有些学生面对挫折与困难消沉低迷,自暴自弃。儒家思想提出“中庸”的处事法则,这是保持内心世界平衡的依据,是世间万物的总法则。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无忌惮也”,意思都是人要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世界,积极应对各种心理体验,时刻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平衡。中庸之道对于当代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90后高职学生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学会调整自我,保持“中”的心态,既不“过”也不“不及”,有利于高职学生时刻保持平衡心理的状态,时刻坦然面对竞争。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有利于90后高职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地培养,为他们今后走出大学校门奠定扎实的心理基础与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适用于过去,现在和将来也依然适用。

参考文献

[1] 叶浩生.文化模式及其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5):1032~1036.

[2] 庞海波.传统文化的汲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J]. 黑龙江教育,2010(7):43.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项目编号:14G303

4.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篇四

当然,也有一些人因为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为社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宋朝的爱国诗人陆游,从少年时代起,不仅发愤读书,而且特别爱好舞剑,经常与友人’‘倚松论剑”,还写下了“少年学剑白猿公,曾破浮生十岁功”的诗句。陆游活了八十五岁,写诗九千多首,成为我国自古以来最多产的诗人之一。

我国的物理学家周培源,七岁时便学会了骑马和游泳。在大学时代,他曾经代表清华大学参加过华北运动会。进入古稀之年,他还能从事艰苦的科学研究和繁重的教育领导工作,这与他在青少年时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打下的健康基础是分不开的。达尔文活了七十岁。他之所以有那样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去作环球考察,也是同他在青少年时期就注重身体锻炼分不开的。他的大部分著作是在六十岁以后才完成的。他七十岁才开始写《植物与运动的能力》、《蚯蚓作用下腐殖土的形成》,这就可见他的健康状况一直很好。

身体是事业的本钱,健康是奋发的前提。没有健康的身体,纵然有远大的志向,有满腹的经论,有超群的才华,也是枉然。健康是人生的财富,有志为社会出力、为国家与民族大业奋斗的青年,必须积极促进自已身心健康,使自己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5.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篇五

从前,我跑的一点都不快,而且那时我长的很瘦弱,同学们给我起了个外号:“豆芽菜”。不仅如此,我还经常去医院,医院里的医生都能把我的名字叫出来。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照顾我,还是让奶奶来照顾我的。爸爸妈妈为了我的身体绞尽脑汁,他们一位做医生的朋友建议我用长跑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被妈妈喊醒,妈妈对我说:“我们去开家庭运动会。”来到小区的停车场,妈妈先让我和爸爸跑,以小区的停车线为起点,围着小区跑,以妈妈站的地方为终点,谁先到谁赢,奖品就归谁。妈妈把奖品拿了出来。

哇!那不是我每次都求妈妈让她给我买的手表吗?我想:“哼,爸爸,今天我一定要赢你!”只听妈妈一声令下,我撒腿就跑,回头看看被我甩在后面的老爸,我得意极了。

可没过一会儿,我就开始心跳加速,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速度也逐渐慢了下来,眼看老爸就要追上来了,我仍拼命向前跑,可是,两条腿不听我使唤,我还是坐了下来。这时爸爸追了上来,对坐在地上的我说:“你妈妈就在前面的拐弯处,你不想得到奖品了吗?”听了爸爸的话,我站起来向前跑去。可到了拐弯处哪有妈妈的身影啊?我回头看看爸爸。爸爸说:“我记错了,是下一个拐弯处。”“爸爸,你骗人,不跑了。”爸爸说我是个小懒虫。我想我才不是小懒虫呢!我要证明给你们看,我不是小懒虫。

于是,我打起精神向前冲去。爸爸似乎也跑不动了,我暗自庆幸,一鼓作气超过了他。妈妈站在我前面不远处给我加油。我用足力气加速,一下子扑到了妈妈身上……妈妈把奖品给了我,我很开心。

一天天过去了,我已经不再把跑步当成负担,相反,跑步倒成为我每天必须要做的功课了。

6.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篇六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21〕7号)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培养师生健康意识、观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师生健康素养,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我部决定2022年继续深入开展“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以下简称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构建新时代、现代化、高质量学校健康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健康观、提升健康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让健康知识、行为和能力成为师生普遍具备的素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师生健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时间安排

主题健康教育活动贯穿2022年全年。

三、主要内容

(一)加强常态防控。

巩固深化拓展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与经验,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全面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教育引导师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保持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不滥食野生动物、科学就医用药等健康行为和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做好自我防护,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

(二)综合防控近视。

全面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教体艺〔2018〕3号)、《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教体艺厅函〔2021〕19号)要求,积极开展第4个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提高儿童青少年爱眼护眼意识,宣传眼健康的重要性和近视的严重危害性。宣传近视监测、筛查和干预的重要性,改善学校和家庭视觉环境,引导中小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

(三)推进急救教育。

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22号)要求,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活动、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提高师生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率,深入推进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

(四)普及健康知识。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多种方式普及日常锻炼、健康生活、疾病预防、预防毒品、健康体检、心理健康、生长发育、生殖健康等相关知识、方法和技能,落实各学段健康教育教学时间,提升健康知识知晓率,增强健康教育教学效果。

(五)增加体育锻炼。

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教体艺〔2020〕5号)等文件要求,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按照教会、勤练、常赛要求,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严格落实课间操制度,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推动地方和学校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校内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每天放学后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家校协同营造良好体育氛围。

(六)合理营养膳食。

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5号)、《关于统筹做好2022年春季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市监食经发〔2022〕12号)要求,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校园饮用水安全,开展健康食堂建设,普及膳食营养知识,改善学生膳食营养结构,倡导营养均衡和膳食平衡。加强饮食教育,引领学生践行“光盘”行动,反对食物浪费,积极引导家长科学安排家庭膳食,培养学生科学的膳食习惯,(七)促进心理健康。

积极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爱国教育,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掌握正确应对学

业、人际关系等方面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的技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做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为师生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将心理疏导干预机制融入校园日常生活。

(八)开展防病教育。

坚持预防为主,大力宣传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广大师生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动员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校园防艾抗艾行动。落实《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国卫办疾控函〔2020〕910号)要求,加强学校预防结核病教育。落实《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国卫办疾控发〔2020〕16号),切实预防和控制学生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发生。

(九)营造健康环境。

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教体艺函〔2020〕3号),整治校园整体环境卫生,加强对校园公共区域清扫消毒、室内区域通风换气,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厕所革命,规范开展重点区域病媒生物防制,营造干净、整洁、卫生、健康的校园整体环境。推进无烟学校建设,加大学校控烟宣传教育力度,强化控烟措施,全面营造校园无烟环境。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对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把深入开展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纳入工作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对

本地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服务保障和督促推动,在配备校医、健康教育教师、保健教师、“健康副校长”等人员方面落实政策要求,着力补齐短板和弱项,确保主题健康教育活动见实效、出成果。

(二)动员各方力量。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凝聚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力量,组织动员广大学生、教师、家长积极参与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教育部门要积极协调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体育等部门支持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和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开展,要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12号)、《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17〕5号)要求,丰富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切实督促学校把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学校要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健康教育课程课时,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制度,充分挖掘、利用自身和社会资源,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鼓励学生和家庭落实个人健康责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三)加强宣传引导。

各地教育部门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多地多校联动等形式,及时启动本地区2022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积极扩大活动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学校要通过新媒体传播、文艺作品创作等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广大师生以文字、图片、视频、动漫、微电影等方式宣传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世界防治肥胖日”(5月11日)、“世界脊柱健康日”(5月21日)、“全国爱眼日”(6月6日)、“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有效方式引导师生了解和掌握必备健康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教育部办公厅

7.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篇七

记:顾教授, 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您所研究的健康问题是《纲要》中十分注重的问题,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 何谓“健康”?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社会组织对健康有不同的定义。身体和心理上没有疾病是人们对健康的一种普遍理解。请问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 应该如何理解健康的概念, 如何理解健康教育的概念?

顾:陈老师好!关于“健康”的定义确实有几种, 但基本上是一种思路, 即强调“健康”的“高、大、全”, 这种思路实质上忽视了“健康”的重要特质即动态性。生活中, 认识到“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使自己更加健康”比知道“什么是健康”来得重要。其实, “完全健康”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 幼儿园教师在自己的个人生活中应当树立“健康需要努力, 努力才更健康”的价值观。就幼儿园教师如何看待学前儿童健康这个问题, 我想有两点是重要的:第一, 学前儿童健康主要是指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性良好”其实还是说的心理健康问题, 虽然有必要对学前儿童进行良好道德的养成教育, 但“道德健康”这一健康标准不太适用于学前儿童;第二, 学前儿童健康的获得需要成人的关心和教育, 也需要学前儿童力所能及的自我努力。

幼儿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提高幼儿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 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对幼儿健康教育规律的探寻是建立在幼儿的健康认知、健康态度及健康行为特点的把握之上的。而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行为方式有别于成人, 譬如在健康认知上, 许多幼儿认为只要接近生病的人就会被传染, 更多的幼儿无法理解、体会和想像现在坚持喝牛奶将会对今后骨骼、牙齿的发育产生怎样的有利影响;再譬如幼儿的健康态度方面, 大多数幼儿常常会口头轻易地表示愿意采取种种健康行为, 而不像成人那样往往有各种明确的理由说明不愿意的原因;另外, 从幼儿健康行为的建立来看, 幼儿常常因缺乏动机而拒绝执行健康行为、常常容易受到成人的暗示或环境的干扰, 而不像成人在是否采取健康行为这一问题上较为理性。幼儿的健康认知、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之间并非简单的一致关系, 持有某种非健康行为的幼儿并不意味着毫不知晓健康知识, 而拥有正确态度的幼儿也并不一定能够体现健康行为。幼儿期健康认知、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的特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决定了幼儿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幼儿健康教育将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视为核心目标, 其研究侧重于幼儿健康行为建立、改变和巩固的一般规律的探讨, 故幼儿健康教育又不同于幼儿园其他领域的教育, 它有着自身鲜明的组织特点。

记:您能具体地谈谈幼儿健康教育的组织特点吗?

顾:幼儿健康教育注重幼儿将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态度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我们必须考虑适宜的教育组织形式。虽然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但任何形式都要有助于幼儿的感知, 有助于幼儿的体验。幼儿园常用的行为练习、实物或模型演示、情境表演、讨论评议等都是可取的方式, 只不过在具体使用中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予以创新。比如, 我们已经知道在具体的情境中幼儿的主动性、感知水平及行为能力容易提高, 那么我们就要设法设计出生动有趣又具科学性的健康教育情境。比如, 我们的老师想到了通过幼儿的座位摆放模拟牙齿排列甚至肠胃形状, 幼儿扮演“龋齿”或“食物”等角色, 将保护牙齿的卫生习惯或合理进食的卫生习惯生动地表现出来, 这样的形式完全摆脱了过去看似难以摆脱的说教。

记:从健康教育的途径来说, 在选择生活途径还是教学途径来完成教育目标的问题上, 有的幼儿园认为解决健康教育知识点的问题时应该选择课堂教学方式, 解决生活技能等方面的问题时应该选择游戏化和生活化的方式, 请问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何?

顾:这不是绝对的。幼儿园健康教育十分强调健康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家庭健康教育相结合、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与幼儿健康认知的提高、健康态度的改善相结合。健康教学中不能仅有认知目标, 健康行为的养成是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是健康教育知识点的问题还是生活技能问题, 只要是大多数幼儿存在的问题, 那么, 选择有计划、有系统、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是事半功倍之举, 生活中的随机教育主要针对具体情境或部分幼儿开展的, 而健康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一般都需要在生活中巩固。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 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幼儿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 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幼儿生活的全部范畴, 因此, 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 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 实施科学的健康教育策略;要充分认识到仅仅依靠传统意义上的健康教学活动 (尽管这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但目前的研究与实践还不够) , 是无法真正达成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的;要积极探寻日常生活中的幼儿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环境是幼儿能否健康生活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幼儿园一方面应当重视创设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 譬如, 在园内设置警示标志、大型活动器械定期检修并有保护设施、玩具架上设置归类标识、自来水龙头旁有洗手图示、自制幼儿食物、就餐时播放轻音乐等, 并利用人类工效学的研究成果, 让物体与空间更有益于幼儿的健康;另一方面还应当重视构建幼儿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 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平等鼓励的师幼关系和互帮互助的家园关系, 使幼儿情绪安定、心情愉快。一定程度上说, 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有时比物质环境的影响更为深刻, 要根据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反思、调整和改进心理环境。另外, 不应忽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中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和现象对幼儿的不利影响, 譬如, 家长以非健康食品, 比如巧克力之类的东西, 作为奖励以谋取幼儿的就餐速度或进餐数量, 从而助长了幼儿不良饮食行为, 家长自身挑食偏食以及电视里的“垃圾食品”广告等有害的环境因素, 往往会降低幼儿健康教育的成效。

记:随着课程研究从单领域走进综合领域, 一些进行健康领域研究的幼儿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困惑, 即不同领域的课程弱化了健康教育的分量, 使得健康教育从“主角”变成了“配角”。请问幼儿园在开展综合性的教育活动时有必要把握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领域的度吗?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把握?如何把握?

顾:《纲要》要求幼儿园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这就决定了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纲要》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 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 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这种“有机联系、相互渗透”, 指的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综合, 而是实质性的融合。如果幼儿教师真正持有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那么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就是最自然最本质的。一方面, 各领域教育可以帮助实现幼儿健康教育的某些目标, 比如, 通过语言活动, 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使其“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大胆清楚地表达”, 通过社会学习活动, 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 使其“乐意与人交往”“有同情心”“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通过艺术活动, 抒发 (发泄) 内心的情感, 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通过科学活动, 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通过数学活动, 了解身体形态的变化, 等等。另一方面幼儿健康知识的学习过程、健康态度的转变过程以及健康行为的形成过程都离不开各领域特有的教育形式的密切配合, 如, 琅琅上口的儿歌、形象有趣的谜语、声情并茂的故事、栩栩如生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探究等, 都可以唤起幼儿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欲望、对健康食品的兴趣、对健康行为的向往。

由于目前我国幼儿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 实践中确实常常出现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定位不当的现象, 比如, 以“幼儿体育”替代“幼儿健康教育”。从近年幼儿园课程改革来看, 幼儿体育与幼儿健康教育虽然都将各自的终极目标定位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但就实施的基本原则、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对幼儿发展的基本作用而言, 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广大幼教实践工作者而言,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既要重视幼儿的身心保健教育, 也要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幼儿的体质, 即保健和锻炼并重。只重视幼儿体育却不重视幼儿安全、营养等方面的保健教育, 是无益于幼儿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表现。再如, 以其他某领域教育的目标取代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 有时候在进行饮食营养教育, 活动目标强调的却是对食物原料即植物或动物的探究兴趣, 或强调进餐中的与人分享, 而不够突出本应突出的健康饮食态度和健康饮食行为的养成, 虽然前者是后者的有益前提或有益扩展, 但对于幼儿饮食营养教育而言, 最核心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幼儿探究动植物的兴趣或对幼儿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 而在于幼儿对相应食物的主动接纳。为此, 我有这样的想法, 即如果进行分领域教育, 那么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包含健康在内的各领域教育自身固有的特点、规律和实施的方法、途径及其教育意义, 其次应当关注领域之间的必然联系, 尽可能挖掘每一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不要人为割裂;如果进行综合教育, 那么首先需要熟练把握各领域内容,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领域之间的关系, 其次需要寻找符合本园幼儿实际的整合突破口以及将各领域教育加以整合的方法和手段, 确保幼儿的发展是全面的和必要的。就目前我对幼儿园综合课程的了解而言, 似乎大多数幼儿园在整合的前提下都有意无意地寻找着某个突破口或某根主线, 如果一个幼儿园较为重视健康教育研究, 那么势必积累了丰富的健康教育经验, 扬长避短是主体的本能, 这样整合课程必定带有浓重的健康教育特色或者能将健康教育最大程度地有机渗透到幼儿园课程中。就幼儿健康教育而言, 能与其他领域相互渗透的就不应当割裂, 但不能为整合而整合, 甚至有意拼凑。就目前幼儿园课程发展现状与趋势而言, 没有绝对的领域教育, 也没有绝对的综合教育, 事实上是分中有合, 合中有分, 只不过其间的分合比例不同而已。

关于健康教育与其他各领域教育的关系问题, 即你说的“度”的问题以及“主配角”问题, 其实是一个形式问题而不是一个根本问题, 根本的问题在于幼儿的发展现状是什么?只有真正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设计课程活动, 才能使幼儿园课程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总体上说, 幼儿的发展是全方位的, 幼儿的需求也必然是各方面的, 故幼儿园课程也必须兼顾各个领域, 综合课程是以各领域研究的深入到位为基础的, 离开这个前提谈综合其实是徒劳的。

记:请问与幼儿园其他教育领域相比, 目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现状如何?

顾:培养学前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是《纲要》的明确要求, 《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以及户外活动时间都作了规定, 所以广大幼儿园非常重视体育或至少保持园内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 也因为对体育价值的深刻认知和体育活动的经常开展, 许多幼儿园在实施健康教育时, 在体育方面也更有经验、更得心应手。此外, 安全问题也是幼儿园高度重视的问题, 因为伤害性事故往往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有远见的幼儿园不是满足于救火式的安全教育, 而是研究和实施前瞻性的安全教育以防患于未然。另有不少幼儿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重视, 这与整个社会的大气候也是十分吻合的, 这些幼儿园看到了健康的心理对于个体成长并成才的价值。还有不少幼儿园根据独生子女偏食挑食现象的普遍性和危害性而十分重视幼儿饮食营养教育的研究和实施。应该说, 幼儿园或多或少都在开展健康教育, 只是不同的幼儿园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从整体上看, 幼儿园健康教育和社会教育比起艺术、语言、科学等领域的教育相对弱些。许多幼儿园已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施, 但逐步走向深入、逐步走向全面也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必须经历的发展过程。幼儿园健康教育研究可以在找到适宜的突破口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

记:2006年, 您曾经在我们杂志上对近十年的健康领域研究做了一个回顾和展望, 请问, 目前我国健康领域的研究在哪些方面还有待突破?

顾:十多年前在唐淑教授的积极组织、张慧和教授的直接参与下, 南京师范大学加强了幼儿园课程包括健康教育的研究, 当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儿童发展的全面性, 其次才是课程发展的平衡性。十多年来, 通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 我们的健康教育研究对全国许多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实践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但我们做得还很不够。由于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 不少幼儿园缺乏幼儿健康教育的经验。今后, 一方面应在观念上进一步重视幼儿园健康教育, 另一方面也需要深入研究健康教育过程中如何加强幼儿的体验从而避免说教, 如何摆正成人保护与幼儿自立的关系, 如何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多种角度考察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 探寻养成幼儿健康行为以及改善非健康行为的一般规律, 如何促使家长成为健康行为的执行者、幼儿健康教育的支持者和指导者, 研究农村幼儿园健康教育如何因时因地、有的放矢地开展, 研究如何完善幼儿园健康教育评价问题, 等等。

记:无论课程如何构建, 对孩子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仍是一个基础的问题, 请问我国健康领域评价体系的现状如何, 幼儿园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评价时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顾:这里涉及两种评价, 一是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评价, 二是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评价, 两者的评价标准不同, 完善程度也不同。前者较为成熟, 生理指标、形态指标、生化指标、身体素质指标等一应俱全, 心理健康标准在客观性上稍微欠缺些;而后者相对薄弱, 一般通过幼儿有关健康的知情意行以及生长发育水平的变化做出判断。幼儿园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的评价一般比较客观和全面, 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评价受到教师自身具有的幼儿心理卫生知识的限制, 教师不容易对幼儿一般的心理卫生问题与真正的心理疾病做出判断, 建议实践中教师不要轻易地说某孩子是什么“症”, 比如“多动症”这个问题在学前期是很难确诊而一般也不加以诊断的, 这主要是考虑到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

记:相较于发达国家, 我国公共健康意识普遍缺乏, 在这样的背景下, 开展健康教育还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8.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篇八

《纲要》明确了今后15年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战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突出强调了三项重点内容:一是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促进资源下沉,实现可负担、可持续的发展;二是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在强基层基础上,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三是将“共建共享 全民健康”作为战略主题,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推动社会共建共享,人人自主自律,实现全民健康。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认为,《纲要》突出大健康的发展理念,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目标明确可操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认为,医学发展的趋势是建立大健康观,树立“四维健康”的理念:一维健康是无病无弱;二维健康是无病无弱、身心健全;三维健康是无病无弱、身心健全、社会适应;四维健康是无病无弱、身心健全、社会适应、环境和谐。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健康中国通过倡导一种现代的健康生活方式,不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降低亚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痛苦,做好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帮助人们从透支健康、治疗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向呵护健康、人人健身、预防为主的健康生活方式。

普及健康生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指出,《纲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针对个人生活与行为方式、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生产与生活环境等健康影响因素,提出了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五大任务。

上一篇:金融专业的实习报告下一篇:小学美术教育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