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考试(共8篇)
1.高中政治考试 篇一
2012—2013学高一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张 巍
一、试题分析:本次政治试题难易度适中,试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从试卷的结构看:30道客观题,共60分;3道主观题,共40分。试卷的分值分布是比较合理的。分数设置符合高一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增长规律。毕竟,高一的学生知识积累少,缺乏分析社会问题的经验,对知识的掌握也比较肤浅。缺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因此,这样的分数设置符合高一学生的学习现状,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试卷的难易程度看: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比较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个别选择题较难,前半学期重点要求的知识点几乎都有所体现。如汇率、价格变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就业等等。
3、从各班的平均分看:重点班比普通班要高了一个档次,本次试题较多识记内容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非选择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分值在40分当中占了32分。从分数来看,平时较为认真勤奋的学生分数比其他稍微懒惰、不认真学习的学生高。
二、存在问题分析
1、很多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到位,在部分选择题和材料题
上失分过多。而这些选择题并非因为难度过大导致失分,而在于学生没有掌握好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
2、部分学生对答题方法的掌握不到位:在选择题上,不会应用比较法、排误法;在主观题上,没有掌握解题方法步骤,而仅仅是课本知识点的简单罗列,使答案显得僵化、教条。
3、由于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和答题习惯,使得卷面不整洁,甚至是凌乱不堪,答案不分段,不分点,重点不突出的问题还是比较普遍。
4、在非选择题的答案中,较多学生仍有错别字出现。
三、措施
仔细分析每一次的学生试卷,都可以找到我们在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并作为我们整改的重点和教学的镜鉴。根据本次的试卷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学要回归教材,回归基础。在后今后的教学中,切实做到“抓住课本”,做好知识的梳理工作并要落实到课堂中,以使学生能快速而准确地提取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是正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强化审题意识,把握审题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许多考生在面对问题时难以准确运用知识,在答题时或答非所问,或难以做到完整、有层次,这大多是由于思维能力不强、思维水平不高造成的。因此,同学们要加强对自身审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典型题目反复训练
对试题的分析、理解、构思、作答能力,从而使自身的潜在能力能够得到顺畅的外现。
3、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尤其是学生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读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加强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答题的技巧和方法。要重视对学生答题规范的要求,提高表达能力,在答案要点的文字组织和书面表达方面,要恰当使用政治术语,避免口头语言。表述要注意层次性和逻辑性,将要表述的内容分门别类,层次清晰、逻辑顺畅地表达出来。尽量列出答案要点的提纲,答题时做到序号化、段落化,避免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导致的层次不清、逻辑混乱。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能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在不断的检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创造更大的价值!
2.高中政治考试 篇二
思辨能力是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 高中政治选择题题干形式多样, 考点覆盖面广, 题肢干扰性强, 适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1. 精选引文, 编制“引文型”选择题,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引文材料的能力
引文型选择题以名人名言、成语、俗语和经典论断等为题干的素材, 能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有利于找到政治学科考试与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从而培养学生周全思考和清晰判断的能力。
例一: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我到处走动, 没有做别的, 只是要求你们, 不分老少, 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 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这句话启示我们
(1) 文化素养的培育比身体素质的提高更为重要
(2) 以优秀文化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培养健全的人格
(3) 重视教育在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等方面的特定功能
(4) 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引文“我到处走动, 没有做别的, 只是要求你们, 不分老少, 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 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强调人们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但是, 不等于说人们身体素质不重要, 也不能说文化素养比身体素质更重要, 启示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 要以优秀文化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从而选出B项正确答案。人要全面发展, 必须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题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人文思辨能力。
2. 巧设材料展现形式, 以“材料型”选择题, 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辩证思考的能力
例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下列选项的内容与右图中曲线反映的关系相一致的是:
A.X轴为外汇汇率, Y轴为本币币值
B.X轴为某投资产品的安全性, Y轴为该投资产品的收益率
C.X轴为某商品的价格, Y轴为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
D.X轴为生产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Y轴为单位时间内生产该商品的价值总量
上图坐标材料反映的是两个经济现象的正相关关系, 某商品价格越高, 则该商品的需求量越低, 而其替代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则越高。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 并做出清晰的判断
3. 巧设数据, 命制政治学科“计算型”选择题,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周全思考的能力
例三:2012年南平市某企业生产W商品20万件, 其价值总量为300万元, 如果2013年该企业生产W商品的价值总量要达到360万元, 在2013年生产W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的情况下, 不考虑其他因素, 该企业生产W商品的劳动生产率要提高
本题需要学生运用企业一定时期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企业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企业劳动生产率与生产商品数量的关系、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通过综合分析得出, 2013年单位商品价值量是300÷20÷ (1+50%) =10 (元) , 2013年该企业需要生产的件数是360÷10=36 (万件) , 该企业生产W商品的劳动生产率要提高 (36-20) ÷20=80%。企业的价值总量与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本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考虑各种经济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经济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新情境, 巧妙设问, 通过非选择题考试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思维品质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思维品质是高中政治命题和考试对素质教育的极佳着力点。政治非选择题要求学生多方面的知识, 多层次、多角度回答问题, 因此, 它对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思维品质具有极高的价值。
1. 依纲据本, 巧设辩点, 命制辨析题, 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辨析题以正误混杂的“片面型”类型最为常见。政治辨析题辩点复杂、附加条件多样、辩中套辩, 对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四: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3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 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有人认为:“只要坚持党的领导, 就能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请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论证正确点, 评析错误点, 补充不全点, 是政治辨析题的能力要求, 本题考试旨在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论证正确点, 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 党的领导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补充不全点,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要坚持依法治国和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身建设, 最后, 还要综合结论,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
2. 精选数据, 巧设关联点, 命制图表材料非选择题, 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政治图表材料非选择题具有内涵丰富、形象直观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的特点, 要求学生具有横向、纵向比较问题和用联系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例五:2012—2014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情况
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多在10%以上, 美国25%左右, 日本20%左右, 欧洲15%左右。
概括材料蕴含的经济信息。 (3分) 有人认为:文化产业发展了, 就能提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联系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 评析这一看法。 (9分)
本题旨在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全面分析数据的能力和辩证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近三年来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都逐年上升, 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数据反映的问题有喜有忧, 要求学生通过对比得出全面的结论, 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文化产业发展了, 就能提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这是片面的。生产决定消费, 文化产业的发展确实有利于提高文化消费水平;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还需要发挥财政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中的作用;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还需要增加居民的收入;此外, 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还需要国家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文化企业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消费者要重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这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又一极佳试题。
3. 以史为鉴, 巧选史料, 命制“认识类”非选择题, 提高学生以史论今, 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认识类非选择题常常要求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来分析问题, 考查学生从积极、消极两方面辩证地思考问题。
例六:战国时期, 荀况说:“君者, 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者载舟, 水者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也深谙“得人心者得天下, 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历史规律。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结合上述材料, 运用文化发展与创新的知识, 谈谈你对“载舟覆舟”说到“人民观”的演变的认识。
本题从“是什么”角度认为,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从“为什么”角度认为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从“怎么做”角度认为,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3.高中政治考试中的答题技巧研究 篇三
【关键词】高中政治 知识体系 选择题 主观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12
高中政治由于知识点较为抽象,因此往往会被学生认定为是一门难度超纲的学科。纵观高中文科的考试,学生在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中所获得的分数往往会低于其他文科类学科,很多学生都因为政治的观念性强,而不愿意学习这门学科,对这门学科的理解不够透彻,其实不然,高中政治知识点虽然庞杂,但还是拥有一定的模块和规律性。除此之外,高中政治的考试题型相对固定,无非就是由选择题和主观题组成,考查点也大都集中在学生对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方面的理解,因此,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也存在一定的答题规律和技巧,只要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答题规律和技巧,就能够轻松获得高中政治学科的高分了。
一、熟悉高中政治课本,进行知识体系的归类总结
高中政治学科的知识组成一般可以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这些知识虽然庞杂,但是归类起来也是很轻松的。将知识点进行归类总结往往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可以帮助学生在最后的复习中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能够一针见血地找到自己的薄弱部分。并且列出基本的知识框架,对于学生以后的复习工作十分有用。
首先,高中政治最初接触的部分是经济生活部分,主要内容是讲述我国的经济制度、对外贸易等一系列的经济体制,以及部分经济学的基础概念等。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 可以将每一章节的小标题标记出来,这些小标题往往都是这一部分内容的总结性话语,同时,每当碰到概念性知识点时,学生需要着重记忆,这些概念往往会成为选择题的考查点。经济生活这部分知识由于概念性较强,的确不容易理解,学生学起来可能有抵触心理,这时候建立知识体系、整理知识大纲就显得尤为重要。越往后知识点学习得越深,所要理解和记忆的东西也就越多,因此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整理和复习习惯。
其次,对于学生接触的政治生活,学生需要对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大致的记忆框架,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学生对于国家、人民和政府的理解。因此,学生在整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分成国家、人民和政府三个小模块,在每个小模块中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和知识体系的完善。
再者,是文化生活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文化这部分知识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这一方面,虽然这部分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会稍微轻松一些,但是也不可以掉以轻心。
最后,学生需要掌握的就是哲学生活这一部分的知识,许多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哲学部分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很迷茫,觉得不能理解哲学史的内涵,甚至不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内容,概念理解起来困难,且知识点容易混淆。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理解,一点一点把握住哲学部分知识的主线,从而整理出哲学的知识脉络和体系。
二、注意细节,把握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政治的考试题目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客观选择题,一类是主观题。学生必须要明确,选择题的考查点往往集中在细节理解上,因此,学生除了要掌握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之外,还要在日常的学习中,注重对细节的理解。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首先就是要阅读题干,抓住题干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词。每一道选择题往往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学生只有读懂题目,抓住题目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下手进行思考。同时,找准关键词对于解答选择题也十分重要,不同的关键词往往代表了不同的考查方向,学生需要根据关键词来选择题目的答案。例如,题干中提到“本事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这个时候,学生就必须从哲学角度进行题目的分析,即使有的答案很有道理但是不属于哲学范畴,学生也不能够轻易选择。
其次,学生在解答选择题的时候可以采取“排除法”,排除法排除的对象也可以分为错误选项、无关选项、混乱选项。错误项指的就是这个选项本身就存在错误,例如,选项中出现“我国公民的权利大于义务”,这一类选项往往本身就存在很明显的错误,学生基本上一眼就可以将其排除。无关选项,顾名思义就是与题目无关的选项,这种选项本身往往是正确的一段文字,但是与题目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无关。例如,题目询问“题干中所体现的经济学知识有哪些”,这个时候答案中往往会出现与经济学无关的选项,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能够从题目的关键词入手,进行无关选项的排除。
混乱选项就是前一句与后一句的逻辑顺序不正确,或者前一句话是正确的,后一句话却是错误的。面对这一类选项,很多粗心大意的学生在看到前半句的时候觉得选项是正确的,后半句看都没看完就填到题目中,这样的失分是十分不值得的。如果学生遇到了实在不会解答的题目也不要慌,只要把握住一点考查方向,理清思路,排除绝对错误的选项,然后在剩下的选项中大胆猜测,切忌慌乱。
三、理清思路,掌握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政治的考试题中,由于主观题的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且所占分值最高,往往最令学生头疼。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总结了学生觉得主观题难的理由无非就是觉得自己知识点答不全,经常丢三落四,这个题落下一个知识点,另外一个题再落下一个知识点,这样丢三落四之后,最后的得分往往就会不尽如人意。
高中政治主观题往往可以分为几个题型,体现类、为什么类、依据类、启示类等等。其实无论是哪种问法,学生都不用慌乱,基本的套路就是首先要分析题干,归纳题目中的观点;然后就是要根据自己归纳出的观点,联想到课本中的知识点,分析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到底有哪些,尽可能全面地罗列出来;再运用课本中相关知识点的概念、原理等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论证;最后,学生往往需要加上自己看待这件事情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除此之外,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规范,一定要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答题,切忌运用网络用语等俗语。另外,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字迹工整,不能乱涂乱画,否则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导致阅卷老师在批阅题目的时候看不清字迹而丢失分数。
4.高中政治必修一月考考试试题 篇四
1.数字电视为市民提供了比模拟电视更丰富的节目和信息内容、更高的服务质量。5月18日发布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透露,去年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1.64亿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527.86万户。观看数字电视节目之所以要付费,是因为
A.数字电视节目是商品,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B.数字电视节目有使用价值,且政府在强制人们消费
C.数字电视节目的使用价值比一般模拟电视大
D.数字电视节目已经不再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制作
2、合肥某商厦开展促销活动规定:只要持面值为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号码尾数为“6”或“8”的即可在该商场双倍使用。这种用法()
①属于商家的正常促销活动,不应干涉
②会导致通货紧缩的发生
③会扰乱人民币正常的流通秩序
④未按人民币面额流通,违反了国家法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水浒传》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据此回答3~4题。
3.文章中所提到的银子,在执行货币的下列哪种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4.银子作为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其根源是()
A.银子是一般等价物B.银子是贵重金属
C.银子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D.银子是商品,本身有价值
5、乘坐北京轨道交通列车,乘客需用2元现金或“一卡通”购买车票。乘客付出的2元现金和“一卡通”消费()
A.前者是流通手段,后者是支付手段
B.前者是流通手段,后者是价值尺度
C.前者是支付手段,后者是贮藏手段
D.二者都是流通手段
6、如果我们把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会发现这些商品的价格各不相同,有的高,有的低;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在同一种商品上,也会发现这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时高,有时低。对这两种情况出现的价格的“高、低”的正确认识是()
A.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造成的
B.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
C.本质不同,前者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后者是由价值量不同造成的
D.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价值量不同造成的,后者是由于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
7、“物丰价廉”和“物美价廉”分别说明了()
A.供求与价格的关系;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B.供求与价格的关系;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与的结合
C.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结合;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
D.商品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
8、各大银行销售信用卡有高招,不仅积极向拥有固定工作的成人推销信用卡,还推出为刚出生的婴儿办信用卡的新业务,婴儿信用卡是拖挂在父母卡上的子卡,可以透支。人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信用卡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①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的代表
②能够方便购物消费
③可以增强消费安全
④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良好的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月,“当当网”十周岁,十年来它的销售额连年数翻,网上购物开始走向普通家庭。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网上购物意味着电子货币将代替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B.网上购物可以节省流通中需要的纸币量和货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
C.网上购物有利于消费者,不利于银行业务的运作和企业的经营
D.网上购物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10、下列图像中-轴表示个别劳动生产率,y轴表示单位商品价值,其中正确反映两者关系的是()
11、物价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晴雨表”。
生活镜头:卖主:葡萄3元一斤。顾客:2元一斤行不?卖主:2元5角卖给你。顾客:好的。从上述讨价还价的生活镜头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
A.是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决定的
B.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C.能灵活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
D.有时高,有时低,具有不确定性
12、汽车降价,是近年来汽车成为家庭消费热点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以下选项中,可能使我国消费者享受到更低的汽车价格的因素有()
①汽车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②通货膨胀
③汽车市场竞争加剧④人民币升值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3、在下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会获利;在B点时,商品生产者会亏本
②不论在A点还是在B点,商品生产者能否获利,不仅要看其价格,还要看其个别劳动时间
③在A点时,形成的是买方市场;在B点时,形成的是卖方市场
④在A点时,形成的是卖方市场;在B点时,形成的是买方市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年5月,金龙鱼上调部分食用油价格后,又在全国范围内搞起了促销:5升装金龙鱼食用调和油上绑着一袋680克的东北大米,售价为52.3元。“金龙鱼”食用调和油涨价的同时又搞促销,主要是由于()
①企业既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要得到商品的价值
②企业既要得到商品的价值,又要限度地占领市场
③食用油市场产品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
④使用价值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5、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6、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且待售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此时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此期间平均流通4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B、1元货币的购买力
C、2元货币的购买力D、4元货币的购买力
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上既要防止通货膨胀的苗头继续扩大,又要防止通货紧缩的趋势重新出现,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回答17—18题。
17.关于通货膨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货币供应量有助于解决通货膨胀
B.物价上涨一定是由通货膨胀带来的
C.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解决通货膨胀
D.通货膨胀导致市场疲软
18.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二者都会()
①导致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②导致社会总需求持续大于社会总供给
③导致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
④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
19、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20、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①阻碍我国商品的出口贸易②加剧我国的就业压力
③直接导致物价全面上涨④会增加国外资金对我国国内市场的投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1、假设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4元、4元、60万元B.6元、8元、90万元
C.4元、6元、90万元D.8元、6元、120万元
22.“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小王同学通过“物联网”购买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学习用品。这一过程反映了“物联网”()
①丰富了商品交换的形式和手段②减少了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了价格
③方便了消费者购物并减少了现金使用④促进了商品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3.一般情况下,能够与右面图像表示的经济数量关系相符的有()
①价格与需求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
③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
④价格与供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在市场上,两位家庭主妇交流自己购买到优质产品的心得。主妇甲说,“我喜爱买贵的,因为一分钱一分货。”主妇乙说,“我喜爱买便宜的,因为好货也可能便宜。”据此回答4~5题。
24.主妇甲的说法的合理性是()
A.优质产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
B.需要购买优质产品的消费者多
C.优质产品的包装特别精美
D.优质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攀比心理
25.主妇乙说的“好货也可能便宜”。这种可能主要是()
①优质产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②优质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③消费者努力压低产品价格④个别生产者纷纷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棚车、绿皮车到空调车、动车组列车,现在坐火车是一种享受。大提速后的铁路服务再上台阶,铁路越来越“航空化”“宾馆化”,设施、服务达到了较高水平,人们感受到了铁路的舒适、快捷、方便。
从商品基本属性的角度,你能解释为什么铁路又夺回了流失到高速公路的旅客吗?(10分)
27、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活赖以维持和发展的血脉。
(1)人民币为什么能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6分)
(2)人民币作用这么大,国家能否通过多印发人民币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0分)
28、目前,人民币升值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年3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人民币问题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进一步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包括总理温-在内的中国多名官员作出密集表态,表示中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请回答:
什么是汇率?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有何意义?(10分)
29、曾几何时,手机还是时尚的一种象征。今天,它已经成为甚至中小学生都拥有的普通的通讯工具。1990年,中国手机用户仅有18万户,截至2009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已突破7亿户。面对这一巨大市场,投资商、制造商、销售商也蜂拥而上,我国出现了巨大的手机供应市场。手机经销商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使手机售价大幅下滑,我们熟悉的同种品牌的手机从几千元的价格降到了几百元。
(1)手机价格下降的原因是什么?(6分)
5.高中政治必修二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篇五
2、 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 我们当前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5、 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 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人民当家作主。
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4、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
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统治阶级内部)。
统一: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民主的含义——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不是全民的),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国家制度。(民主是相对的、具体的,不是绝对的)
不能说任何国家都有民主(民主制国家才有),但任何国家都有专政的职能。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5、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政治权利
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应展开把握)
政治义务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立法
上是不平等的)
指平等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但不能说权利与义务是相同或一样的。
(2)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统一,不可分,是相对应存在的,有权必有义,
不能只有其一)
(3) 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民主选举:
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县或县级以下的选举)(2)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选举)
(3)等额选举;(4)差额选举(人大代表的选举)
面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是由以下条件: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 各自优点:
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 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差额选举——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我国根据国家性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2、民主决策:
意义——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
民主性;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失误的热情和细腻想你,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方式——(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4)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民主管理:
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它们都是基层民主自治组织或机构)(不是政府机构)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4、民主监督:(坚持实事求事原则,必须依法)
(1)民主监督的方式:①通过信访举报制度 ②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通过舆论监督制度 ④监督听证明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
议政府(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2)民主监督的积极作用(意义): ①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有肋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
A 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也是判断有序与无序的准绳)
B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C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1) 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
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 政府的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权益)。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理论或精神,科、教、文、卫、体等各事业)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
(3)政府的作用:便民的政府(管理与服务)
①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案例:户口登记,开办商店要到工商部门领执照等。 ②人民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发行货币,政府开办学校,政府开办电信、电视、气象等公共设施。政府的服务使我们享受优美的生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③了解具体政府部门及其职能:可以使我们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这是我们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④评价具体政府部门履行职能的效果
2、政府责任:对人民负责
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 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要求:(1) 态度 (2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
(1)依法行政——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
(2)依法行政的根本或实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4)原因:——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5)意义:A有利于保障、、权利和自由B 有利于加强、、建设,增强、、 C防止?? D 带动、、推进、(6①加强立法??提高??;②建立??;③加强??提高??;④深化??改革??
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对政府权力为什么要监督?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2
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②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上级政府、监督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
(3)监督有什么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①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②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③ 才能更好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6.高中政治考试 篇六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因此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而古希腊以工商业为主,尤其是海外贸易兴盛,因此古希腊文化具有探险、开拓、扩张的性格。这表明()A.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B.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2.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在文化领域仍然存在着重男轻女、权大于法等落后思想文化。这说明()A.文化与经济发展没有关系 B.文化的传承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经济发展不好、文化建设就不可能搞好
3.“不要轻视闭门苦思的哲学家,因为他们可以产生雷霆万钧的力量;把他们视为……无害的学究,那是低估了他们的能量;假如康德没有使唯理论神学家的上帝威望扫地,罗伯斯庇尔就不会砍掉国王的脑袋。”这段话展现了()A.文化是精神力量同时也直接就是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促进着社会和人的发展 D.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4.根据统计预测,2012年我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达到20辆,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B.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D.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5.“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这一名言告诉我们()
A.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
C.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
D.文化消费在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6.某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进校时随处可见的社团海报给校园带来缕缕色彩,青涩的我怀着憧憬成为“社团人”,从心怀忐忑不善谈吐到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求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该留言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 ③校园社团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④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异曲同工,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强调‘和’的精神,就是要和睦相处、和谐共生。”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异曲同工,说明()
A.各民族文化大同小异
B.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饮食文化方面
C.不同民族的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D.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是由各民族不同的历史造成的
8.2010年8月16日,首届“中华伉俪节”新闻发布会暨全国首站──伊春爱之旅活动的启动仪式往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现代婚姻文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旅游事业发展。举办“中华伉俪节”,这属于对我国传统文化中()ks5u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 9.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重视德治,法治从属于德治。而今天我们国家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提倡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是因为()A.新的治国方略是对传统理念的彻底否定 B.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0.“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①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②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③文化交流融合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④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在诗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人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唯一的中国项目,申遗成功。该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因为它()①蕴涵着民族文化的魅力
②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③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回答12-13题。12.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
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优秀城市 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品()
① 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② 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③ 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 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15.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告诉我们()①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②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 ③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18.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19.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A.①③
B.①④
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
C.②④
D.③④
20.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
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下列选项能体现漫画寓意的有()
①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2.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
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23.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B.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24.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既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25.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26.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是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文化生活》道理的?(12分)。27.“书香门第”、“文艺世家”是我们常听到的词语,已经形成的家庭文化传统,总会对家庭成员产生这样那样的不同影响。
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辩证看待家庭文化对人的影响?(9分)28.看漫画《禁止对文化遗产的开发性破坏》,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①②④
D.①③④
B.②③④
禁止对文化遗产的开发性破坏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分)如何看待这种现象?(6分)(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9分)29.材料: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制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ks5u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认识。(12分)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
1——5 ABBAC 6——10 CCABA 11——15 AACCB 16——20 BCCAD 21——25 DBBBD 26.答:①“村官”小杨向村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动该村传统木雕工艺品转化为旅游纪念品,使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表明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②“村官”小杨和艺人共同努力,使原先小打小闹的传统木雕工艺实现新的发展,表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③该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表明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小杨给该村带来的变化与她自身良好的素质密不可分,表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性。(每点4分)ks5u 27.答:①不同的家庭文化,对人有不同的影响。优秀家庭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家庭成员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②而家庭文化中的陈腐观念等,也会对家庭成员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不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③家庭文化也需要建设,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氛围,要力免不良家庭文化的影响,追求美好的新生活。(每点3分)28.答:(1)①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迎合低俗趣味来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的文化现象。(2分)②我国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在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同时要保护文化遗产,禁止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社会效益、迎合低俗趣味去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这样的开发是不可取的。漫画提醒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尊重历史和文化内涵,真正从文化遗产中汲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精华。(6分)ks5u(2)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只有以科学的态度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真正保护文化遗产。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每点3分)
7.浅谈怎样做好政治考试主观试题 篇七
一、纵览全题, 把握中心
针对每一道主观题, 审题时都要放眼全局。先进行题型判断, 看属于辨析题还是论述题或者探究型题目, 因为题型不同应试策略截然不同。考生面对试题材料的复杂性要学会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注重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去体会命题意图。结合材料提示以及设问的导向性, 迅速提取有效信息明确命题的指向。实践证明, 根据情境和所有设问的前后联系去把握命题意图, 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
二、注重证据, 以理服人
因为任何试题的材料都是对事物现象的描述、就像办案民警所面对的作案现场, 夹杂了很多次要信息甚至干扰信息, 命题人要考查的就是考生分析现象、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破瓶颈, 高效审题
很多同学笼统地认为主观题不会做, 其实是没有设法逐步突破相关制约的瓶颈。通过长期的应试实践, 我们深刻体会到, 做好主观试题不仅需要一定的应试技巧, 更需要坚实的学科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学科知识, 才能具备答好主观题的实力, 再辅之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就能突破应对主观题的瓶颈。在审题的顺序上, 可以先看问题后审材料, 这样能够尽快明确主题, 节约时间, 提高答题的有效性。
关于答题要注意以下问题: (1) 用学科术语规范回答, 辩证地、全面地回答, 不能把零散的、不成熟的思想随便写到卷面上。学了哲学的高中学生应该发挥哲学辩证思维在应试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轻松驾驭学科术语, 力求答案尽善尽美。 (2) 利用试卷给予的条件作答, 不要抛开试题的特殊环境随意照搬自己的答案储备, 学会一般套路和具体试题要求的结合。 (3) 要作好答案素材的组织, 要序号化、段落化、整齐化, 字迹要整洁, 语言要流畅。这些非智力性因素会对阅卷老师在赋分时产生重要影响, 考生却常常忽略这些, 导致莫名其妙地
要尽快提升学生的审题、答题能力, 建议考生做到驾驭学科, 质疑热点, 乐于实践。
了解了教材知识不等于具备了驾驭学科的能力, 上课能听懂也不等于考试会做题。有些同学教材知识背得滚瓜烂熟, 一看到问题头脑一片空白。就新课程教材的内容来看, 表达都是比较概括的, 甚至很抽象。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在老师帮助下对教材内容深化、扩展和延伸。审题时, 在看到与之有关的问题时才能够产生相应的联想, 答案的组织才能够逐步到位。当今社会信息如潮, 平时学习要选择与高考重点问题关联度较高的材料阅读。这样, 不仅可以增强自己对学科知识的兴趣, 而且还会很自然地形成对社会热点问题思考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对学科知识的深化理解, 也能增强对重点知识的自我判断与选择的能力。
质疑热点的必要性在于关注热点问题背后的理论思考,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对概念内涵的深入分析来思考, 对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的思考, 原理与原理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等等。还可以采用知识横向串联、纵向贯通的方法进行思考, 尽可能地构建出知识体系图, 梳理好各个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 便于做题时迅速提取有效信息, 如果不善于理清思路, 知识越多越难于应用。
乐于实践, 指学生要善待考试、勤于动笔。
最后, 要学会欣赏和评价, 在相互学习借鉴中提高应试能力, 对于很多试题的参考答案要认真分析, 既不要迷信也不要一概否定, 要学会用辩证法去欣赏评价, 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善于概括某类试题的普遍应对方法, 然后遇到同类试题仅作适应性调整即可, 这样可以避免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
总之, 要提高主观性试题的答题质量, 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性问题, 而是一个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实践问题, 提高应试能力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哲学理论的指导, 更需要考生通过大量的考试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验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不能让学生总是陷于无所适从的迷茫, 帮他们走出迷宫, 享受成功做题的快乐。
摘要:高中学生在政治考试中面对主观性试题往往束手无策, 平时复习备考训练的也多是客观性试题, 而主观试题的训练往往陷于低效重复的怪圈。笔者试图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 帮助学生改善这种情况, 让学科知识学得好、用得巧, 让学生在学有所用的快乐中提高应试的能力。
8.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简析与对策 篇八
关键词:开卷考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10-01
每当中考日益临近,九年级各学科逐渐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政治也不例外。近年来,政治与历史合考的文科综合为开卷考试,这在师生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人认为开卷考试更简单了,有的则认为更难了,说法不一,说明我们广大师生对于开卷考试并没有完全的了解。文科综合的开卷考试,分数确实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可以提高学生的总分,并且它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分数,因此,值得一搏。
一、正确认识开卷考试
1、很多人认为开卷就是抄书,其实不然:首先,中考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查阅相关书籍及资料。多本课本加上时事政治以及相关的资料,内容庞杂,时间紧迫,根本无暇顾及,加上今年文综考试时间缩短为两个小时,难度加大;其次,并不是直接翻阅书籍就能找到答案的。很少出现基本概念,知识的再现可谓是寥寥无几,可事实上开卷考试也是选拔考试,分数计入总分,更注重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能力运用上。
2、理解与记忆的错位:只记忆不理解:学生往往在没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将设问问题“张冠李戴”、“牛头不对马嘴”;只理解无记忆:虽然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可课后早将所学知识抛之于脑后,不及时记忆和巩固,因此,这两类学法均是不可取的。
3、忽视此课:有部分学生认为这门功课在总分中所占分值较弱(政治历史各为75分),在主抓语数外的“无形”呼叫下,对此课思想上油然有所松懈,疏忽了考试是综合考察,并计入总分,忽视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二、把握教材,万变不离其宗
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课本为主,其他为辅”的原则。因为“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课本乃是出题的依据,是所依赖的一条主线,教材自然成为我们复习的核心部分。所以要让开卷考试得心应手,就要立足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等及其内在联系,使知识形成网络化体系图,否则,我们的做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做到“家中有粮心不慌”,不打无准备的仗。
三、关注社会热点
想要获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绩,就是与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与教材知识的重、难点相结合的焦点及乡土文化,这已成为中考命题的一个特点。要准确地理解时政热点,把握其中心思想;其次要找准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要点要全,不局限于某一课或某一框;再次要紧扣教材,对时政热点作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为此,可针对性的讲授一些时政热点专题方面的讲座,如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MH370失联事件,云南昆明、乌鲁木齐恐怖袭击,十八大及两会相关内容,反腐倡廉,雾霾等等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挖掘时应贴近初中生的思想认识实际和中考试题的特点实际出发。
四、与相关学科联盟
政治是一门跨学科很强的学科。我们要多多接纳和引进其他学科的知识,与相关学科结成“同盟”,形成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联姻”。如我们可以利用历史学科中的相关知识来理解钓鱼岛问题和台湾问题,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也可以巧用地理学科中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内容来了解我国的具体国情;另外,还可以运用生物上所学的“生物链”的破坏来理解人口、资源和环境间的关系。
五、把握答题技巧
考试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知识的运用与能力的展现,可除此之外,还与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答题技巧有很大的关联。如解答客观题时应注意仔细审题,推敲选项;看题肢与题干是否有关联;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回归教材;切记优柔寡断,要果断出击;掌握技巧,直击要害;抓住关键词语,正确筛选答案等;
六、保持良好心态
初中毕业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个十字路口,好多考生压力颇大,俗语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西方也有谚语“条条道路同罗马”。中考只不过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驿站,并非就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因此,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考,帮助他们纠正焦虑不安的心态,树立自信,给予一些积极的心理调整,增强信心,使自己保持镇定。如考前不要烦闷,调整好自己良好的心态,时刻充满自信,积极备战;为避免考试中时间紧迫,书写量大的情况下不能手脚忙乱,可以有针对性的做些模拟训练,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底气十足;考试中,考前准备好必备的所需东西,紧张时,可以深呼吸减缓心理压力;答题时,合理安排时间,做到不慌不忙,不紧不慢,松弛有度,遇到难题时,不急于冒进,可另避蹊径,也可以先放一放,再回过头来处理等。
七、保持卷面干净整洁
【高中政治考试】推荐阅读:
高中政治考试诊断分析10-30
高中政治的学习方法,怎么才能学好高中政治09-23
高中政治必修政治生活07-23
高中政治专题复习07-11
高中政治课本目录09-01
高中政治计算专题整理06-16
2016高中政治小论文06-20
高中政治必修一测试06-21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06-22
高中政治教学研修日志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