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2024-09-07

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9篇)

1.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篇一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事实上这门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迷惑。《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我想就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让品德课贴近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可以是单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从而让学生的内心油然而生对残疾人要尊重、友爱的情感,并能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公共场所设置残疾人窗口,这难道不正体现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吗?又如《心中有规则》一课的教学,我在学生了解了规则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同学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我一再强调,班级的规则与每个同学都有关系,因此,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权,每个同学都要参加。我先让学生讨论他们认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级规则,然后大家提出具体的条目。如果在讨论中对某项规定有争论,应自由争论,最后举手表决通过。我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要有半数的人同意才算通过。学生通过一定的程序终于制定出一系列的班级规则,这时,我提醒学生大家制定的规则要靠大家遵守。如果执行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条规则不太合适,还可以讨论修改,再次举手表决。学生通过直接体验班规的制定,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改正,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无形中悄然形成。

2.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比如通过玩具、故事、谜语或者通过电教、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五年级品社《从小爱科学》一课中,我采取了让每一位学生动脑筋、找材料,收集科学实验或者自创小发明,并让他们把收集的结果在班里进行演示,同时说出这项

实验或小发明的理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很高,都积极的去准备。上课了,一位男生给大家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个杯子装满水,又用一张纸放在杯上,然后请一位同学上来把杯子倒过来看看会发生什么。学生都抢着上来,可上来的学生进行实验时又很紧张,底下的学生也紧张地看着,当这个学生成功的把杯子倒过来而水没有洒,那张纸牢牢的粘在杯口时,全班一片欢呼。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此时,我趁势让学生又进行了几个实验,并一起思考这几个实验的理论根据。近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又例如:在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尊重他人有礼貌》一课中,我采取课前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的形式,在导入环节中让学生演出来。其中有一组的七、八位学生共同边编排了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故事:到站了,上来一位老奶奶,同时又上来几个小学生。当时,车上没有空位,而且也没人给老人让座。到了下一站,空出了一个空位,这几个小学生主动把空位让给了老奶奶。学生编排的小品虽然很幼稚,但学生演的认真,看的也认真,故事情节与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教室里还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如此一来,使学生感觉到上思品课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3.走出课堂,开拓学生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这些实践活动包括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游戏等。

在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活动用来引导学生“怎么做”。例如:在《手拉手、情谊深》一课结束后,同学一致提议进行一次捐助我们身边贫困同学的活动。于是,学生自己组织,到各个班去调查贫困学生情况并统计人数,把捐赠的学具整理好,并进行登记。最后将学具分发到各班。这次活动后,老师和家长们都感到学生们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又例如:讲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多读好书》这一课后,我带学生利用周六和周日的时间去图书馆阅读书籍,并把阅读的好书填写在表格当中,或者写出札记和读后感。我们还召开了“和好书交朋友”读书朗诵会,在学生中再次掀起读书热潮。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再例如,学习《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一课前要求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观察理发、修鞋等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课后组织学生体验父母的职业活动;学习“我们生活在一起”一课后,分小组举行“我为小区做件事”的实践活动;学习《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一课时,引导学生有计划、有准备地调查访问学校有关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具体工作;

学习《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时,让学生从“五人六腿”游戏中体会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习《走近残疾人》一课时,教师设计“单手穿衣”、“蒙眼走路”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的困难„„。

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并不难,难在能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认识、参与社会,收到实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前有周详的计划,活动时有具体组织安排,活动后能有力地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注重发展质疑、反思、批判的能力。为此,课程倡导围绕主题内容,开展体验、探究、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倡导教师采用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学习指导方式。

我想,如果教学能真正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特殊的生活世界,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引导学生用他们独有的心理、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的感受,那么,“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种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必将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必将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而是两个生命体之间情感的对话。所以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只有在教学中重视人的情感,人的体验,人的实践,重视其中的人文性,而不仅仅告诉学生一些冷冰冰的知识。那么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培养出一批空有一大堆知识却无情感的废品。如果想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可容天地,心系万物,情感丰富的人,首先就得叩问一下,我们老师自己是不是一个冷血动物,是不是有着一份热情,一份爱心,一份同情心;能不能为屈原抱屈,为窦娥鸣冤,为杜十娘不平。只有这样情感丰富的老师,才能真正从心灵上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

4.宽容学生的缺点

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生命价值,允许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要宽容学生的缺点。教师最大的缺点是整天盯着学生的缺点,而更可怕的是更多时候盯着差生的缺点。成绩差的孩子,哪怕一点微不足道的错误,老师也很容易注意到,然后又顺理成章地将新的错误加到他以前所犯的错误中,逐渐构成一个在教师心目中不可原谅的错误集合。即使那个差生偶尔有那么几次挺伟大的壮举,也不可能将这个错误的堡垒攻破。久而久之,这个所谓的差生就真变成一无是处的差生了。而对待成绩优秀的学生则截然相反,在他们成绩光环的掩照下,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缺点,要不就干脆把缺点也当成了优点。不是差生没有优点,也不是优生没有缺点,而是有的时候我们老师的心被蒙蔽了,我们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各有姿态的生命体,而不是工业化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我们太渴望把他们培养成为或像他,或像你,或像我的人了,而忘记了学生还是学生自己。他们各有不同,各有优缺。我们的任务应该是“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

婉”。如果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岁岁年年花相似”,又怎么能将我们的孩子培养得“年年岁岁人不同”呢?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真如他人所说连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自己的看法也不知道的,那不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吗?所以教师还必须学会宽容,什么是宽容?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能有一种兼容之心是一种宽容;承认学生的长处而常怀赞赏之意是一种宽容;了解学生过失的起因,并给予原谅,常留信任之心是一种宽容;体察学生的痛苦和难处,而抱同情之心,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宽容„„宽容使我们少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使我们更能看到真相,宽容让我们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发现学生心中不为人知的秘密。所以当发现你的单车的轮胎气芯屡次被拔,千万别一查到底,痛斥一番,因为那很可能是一个不为你所不注意的学生对你无声的抗议。教师应该是情感特别丰富的人,能为花开而笑,也为叶落而悲;又应是有很强观察力的人,能看出学生心中细微的变化;又是有博大胸怀,虚怀若谷的人,能宽容学生的缺点,并加以引导。

2.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篇二

大家都知道《思想品德》课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是两门课程在性质上的最大区别。作为一名思品课教师要适应课改的需要, 为今后转型成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作好充足的准备。

一、体验生活, 学习道德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有血肉联系的学习过程, 要改变过去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方式。教学中, 我们不要去传授那些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知识和经验, 不要把学习只看成是掌握某些书本知识和语言符号。这样的课程学习达不到本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 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才能学习生活和道德, 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 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 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 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 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

所以, 我在教学中注重的都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 生活经验, 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经验、体验中学习。

在课堂上, 我的做法是 (1) 努力调动儿童已有的经验。 (2) 通过自身的观察、调查、了解等活动和互相交流, 扩大他们的经验, 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 (3) 摹拟某种生活情景, 如扮演、编故事等, 在这种“准生活”摹拟中学习。在讨论“我们选谁来当班干部”这一话题时, 学生的发言是多元化的。这是源于学生已有的经验不等同, 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 他们原来的班级干部选举的方式方法不同, 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所以,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效果就不同, 选择班干部的标准就明显不同了。因此, 我们在讨论中, 要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选举班干部一定要从班级的需要出发, 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 从有利于班级的进步和发展出发, 从培养同学们的能力出发。总之, 必须有利于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

选举的目的和目标明确后, 学生在选举中, 就能够用心去发现同学身上的美, 去关心班级的建设和发展, 去分享班级的荣誉和进步, 分享同学的幸福和快乐。这样的活动来源于学生生活, 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体验, 来源于学生的需要, 又为学生实际生活服务。所以, 我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对社会有意义和有用的习惯, 学习生活道德,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开展活动, 激励参与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 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式中设计好主题活动非常重要。

如:《品德与社会》课中《我长大了》一课, 我开展了“调查自己成长历程”的主题活动, 课前学生采访父母, 收集儿时物品, 回忆童年趣事。课上学生带来了采访父母的录音, 出示自己的出生证、纪念币、胎发笔、成长册, 反映自己一步步长大的经历, 进而充分感悟到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这节课的主题活动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非常爱上, 乐于参与。所以, 我认为思品课教师应重视改变课堂传授知识的习惯, 设计一些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 动中悟理、动中导行,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视评价, 提高实效

原来上思品课一般最后评价环节让学生结合表现给自己综合评分, 画上金苹果、红苹果、绿苹果。现在教《品德与社会》课以后我认识到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它不是为这节课做一个终结性的评分定等, 而强调过程性评价, 在真实情境中评价, 以鼓励为主, 促进每一位儿童的发展。

评价可以采用多主体, 开放性的评价,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 如态度、能力、合作、收集、表达等, 在评价中关注学生发展, 不断创新评价方式。作为思品课教师更应加强评价环节的设计, 激发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欲望, 使课堂实效性进一步提高。

3.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三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师生关系 平等鲜活 贴近生活 多样灵活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一、师生关系平等鲜活

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向学生回礼是幼稚可笑的毛头小子行径;也或许是寒来暑往听惯了这样的问好声,犹如听惯了上下课的铃声,故而置若罔闻了;还可能是想用挂满脸颊的严霜和冷漠,维持所谓的“师道尊严”?我们经常哀叹,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懂礼貌,小学生比中学生懂礼貌,到了大学,扬长而去者与满脸惊讶者甚至会产生角色调换。然而哀叹之余,我们是否想到,一个我们认为是教育细节上的疏漏——如向学生友好的回礼——竟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道理产生怀疑,乃至导致多年教育成果的崩溃。同时,这个在我们认为是细节的问题,恰恰反映出一些为人师者内心深处并不曾将自己与学生的人格放在平等的地位。

如何营造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呢?(1)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益义的游戏活动等。(2)以身作则,以理服人。(3)遇事有耐心,对学生要多一点关爱。(4)课堂上多些微笑。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教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那么,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那么,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贴近生活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五点:

(1)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例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在这项专题讨论活动中,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美国攻打伊拉克”和“面临非典”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果然,由于这两个话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我又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而作业则是就这两个问题与父母展开讨论,是课堂得到了延伸。

(2)增加符合学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本学期的一节《品德与社会》课,上课五分钟了,学生丁鑫还没有出现。原因似乎简单的可笑:即将上课,班长请大家进教室,丁鑫不进,一位学生顺口说:“不进算了,少了你,咱班早得纪律红旗了!”丁鑫一怒便跑下楼去。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找回丁鑫后,我调整了原定的教学计划。将《品德与社会》中“共享友爱阳光”单元提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手段,把生活搬进课堂。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家庭因我更美丽”一课时中,我拍摄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断,将学生的切身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搬进了课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5)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种种迹象,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毕竟认知和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而我们《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只有在笑中才会学会笑,在哭中才会学会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三、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主动发展。《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采用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有趣味性、新鲜感,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前提。课堂教学被称之为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活动+讨论感悟+实践”的教学方法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认识上展开的。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主观能动性,他有优点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问题要暴露,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在以上认识的指导下,我通过围绕学生展开活动,从这几方面进行“活动教学”的探讨。

(一)注重指导,使活动能顺利操作

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活动方法、活动要求、活动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使学生先学会操作,再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逐步形成能力。“小组学习”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学会了合作探讨,培养了一种集体精神。但是,如果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巡视、不深入、不启发,只是在等待一段时间后要求结果,那么,这种活动就流于形式了。所以,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对于不会的、偏离方向的,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的活动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或者说不介入,而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参加到活动中去,做好指导。

(二)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的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

2.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因此,上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三)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

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四)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

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4.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四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交流的方式,学生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2.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待于提高。

改进措施:

1.我们应多提问学生,要多表扬鼓励学生。

5.《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五

在学习这次口语交际之前,我先让学生在家里和家长进行打电话练习,而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说说在家里是怎样和家长的?并进行模仿。然后我在教学生打电话,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合作,再课堂表演的形式。

首先教师先讲完打电话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本事。还要让学生能认真听明白、把话说清楚,并学习说简短的话。以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和合作意识。还异常强调让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最终学会打电话。

再是教师示范“打电话向教师请假”这一主题资料,我让一个学生上台和我同时表演,我是教师,学生向我请假:叮铃铃,电话铃响了,我接起电话,教师:请问你是哪位?学生:您好,教师,我是刘敬轩,教师:你好,刘敬轩,请问你有什么事?学生:我生病了,向您请假。教师再说一些关心的话语,最终告别再见。这样一个范例起到了带头作用。然后再重复一遍,让学生加深印象。当学生都明白怎样打电话,怎样接话,怎样使用礼貌用语后,让所有学生,同位间进行模仿练习。学生们都会了。

再是我就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打电话约同学踢球”和“有一个叔叔打电话找爸爸,可是爸爸不在家。”资料的练习,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

最终选取4组进行上台表演。师生进行评价,先说优点,再说不足,及补充资料。这样经过反复几次,学生就能熟练第进行打电话了。

6.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篇六

根据笔者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实践与调研, 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教学整体上进步显著, 成绩突出, 但局部问题逐渐显露, 特别是品德课绝大多数是兼职教师, 精力和时间上得不到保证, 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 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 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值得思考和探索。在此, 笔者就教学与调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刻意追求“师生民主”, 主体、主导、主次不分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体现师生民主。可是, 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 走向了极端, 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视。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

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 甚至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 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 坐没坐相, 站没站相, 想看就看, 想读就读, 想说就说, 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

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 “双向交流”太多太滥。

有的教师整节课上反反复复用一些类似“是这样的吗?”“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问题发问不止, 缺少信息沟通, 学生翻翻教材就能异口同声、准确地响亮回答。课堂上一问一答, 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 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 心灵未能受到震撼。看似师生互动频繁, 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 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 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 “以生为本”。课堂上学生不应当是客人, 惟师独尊不可取, 惟生独尊同样不可取, 两者都是畸形的师生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作保证, 那么学生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的素养如何培养?缺少自我约束力的学生, 难以养成刻苦认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难以成大器。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 不应当步入“精讲少讲”的误区。该讲的就理直气壮地讲。课堂上, 教师不敢讲、泛泛讲、过多讲, 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3、片面理解“合作学习”, 形式多于内容。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但不能简单形式化。调查中我们发现, 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 把合作学习变成了一种机械刻板的操作模式, 不管是否需要, 是否合适, 每节课到采用分组讨论方式, 打上“合作学习”旗号。合作学习无疑有助于合作交流, 尊重他人正视自我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但是, 教学中如果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 过程设计简单, 时机把握不好, 无论什么问题都采用分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 导致学生能独立完成时也合作, 能够自主时却不让学生独立, 有探究欲望时却让小组优秀者代替其他成员的意见, 看不到合作的必要, 感觉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协作, 合作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种形式多于内容的合作学习究竟对学生有益还是有害?因此, 并非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不分青红皂白地搞合作学习, 必然有害无益。

二、盲目奉行“拿来主义”, 课堂教学生搬硬套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带来了新气象, 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 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 其表现如下: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 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种他人田, 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 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 一节课下来, 学生兴奋过度, 课堂倒是热热闹闹, 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笔者认为, 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 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 品德与生活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课、“游戏”课、“美术”课、“舞蹈”课。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 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 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任务。

2、通识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 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 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 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 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三、过多依赖“情境生动”, 形式超越主题目的

生动的教学情景能为课堂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给课程改革带来了活力。但个别教师的过多精力用在如何让课堂气氛“情境生动”上, 一节课下来,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斥着课堂, 犹如一场高科技产品展示会, 图文并茂, 热闹非凡, 大有越俎代庖之势, 授课者心满意足, 听课者大饱眼福, 但效果究竟如何值得商榷。一堂好课不是看它的热闹程度, 不是自始至终要高潮和精彩, 也不必是现代教育技术集中展示。一堂好课在于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留给学生什么样的思考、启示、体验和回味?只有形式、手段服务于内容和目的, 才能让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

四、过分偏重“赏识教育”, 忽视科学客观评价

赏识教育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 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绝对化倾向。我们见到有的品德课课堂, 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正确, 教师便脱口而出, 一概以“你真棒!”“对!”“不错!”“棒极了!”或赞许的掌声笼统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模糊概念不置可否, 不予纠正, 不敢对学生说“你答错了”生怕扼杀了许多“牛顿”, 夭折了一些“爱迪生”。于是, 课堂上“好”声一片, 小红花、小五星不断发放。这样表面上的赏识, 激励作用值得怀疑, 恐怕只能使学生变得浮躁, 对表扬的功利性产生依赖, 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不良学习态度, 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温柔杀手”。激励不等于对学生一味表扬, 教育需要赏识, 同时也需要“警示”和恰当的“惩罚”。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 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 缺少恰当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其激励作用很可能是盲目的、无效的, 甚至是负面的。因此, 在学生有了最起码的理性批判能力后, 少一点无原则的肤浅表扬, 多一点赏识和批判并举的深层次改进建议, 对学生是有益无害的。

7.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七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学生生活 方法灵活 课前准备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它的内容涉及广泛,特别强调实践和体验。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社会情景和课题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探索和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化学习,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主,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注重养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教学过程变成有益于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有益于群体认知和合作的开放系统,加之鼓励和引导儿童参与学习活动、评价的指导与激励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课堂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平台。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同时,民主参与理念还要求学生不再是教育教学管理过程的旁观者,而是实际的参与者,不再是教育过程中的配角而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角。这就要求师生关系转变为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当然,在这种融洽鲜活的关系中的教育,必然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因此也必然是事半功倍的。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体现了课堂的民主和平等。在课堂教学中要研究两对关系:学与教、师与生。我认为学与教强调后面隐藏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老师的爱与和蔼的沟通、及时的鼓励与循循善诱,是课堂活跃的关键。在教学《做文明顾客》一课时,我尝试改变角色,扮演购物者,在班级的表演中参与活动,设计几个购物中常见的不文明环节,引发学生讨论: “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么做?我该注意些什么?大家给我点建议?”由于角色的转变,不仅使师生自然融合进行平等对话,还为生生对话搭建舞台。在师生、生生平等的对话中,调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在相互交流中使学生体悟到超市购物应该怎样做对,怎么样做不对。最后大家再表演一次正确的购物知识,使学生明白了怎样才是文明点顾客。由此,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变成一个“共同体”,把教室变成一个学习交流的场所。

二、增强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一种课程形态。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创设实践活动时,我做到了: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的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在低年级如游戲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高年级开展尝试活动、整理活动、探究活动、辨析活动、自学活动等。

我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经常结合学习内容,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亲自参与的机会,开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帮助儿童获取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和经验、知识。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如在《购物的学问》一课,首先我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深入到超市,调查农产品不同时期价格,衣服不同时期的价格等等,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思考,买东西你最关心的是什么?要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结合专家的调查,具体说买奶时要注意什么?买衣服有什么学问?最后要同学讨论购物的学问。又如《平安回家》一课,进行“我是小交警”的角色扮演,让学生用手势指挥交通,并向大家介绍交通知识。设计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看见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上学的路上大家应该怎么做?等问题。学生各抒已见: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不并排走、在路上不打闹等等,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把抽象的道理和知识变得越来越具体、生动。

三、做好课前准备

由于品德与社会贴近生活、真实反映社会现象,把学生的思想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社会生活中。因此,课前参与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也是教材内容拓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不能拘泥于课堂上的四十分钟,而是把学习的内容拓展到课前,延伸到课后。课前让学生体会与教材有关的内容,或者在家庭中,到社会上、学校里去观察、调查、了解、搜集、整理一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已成为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课前的准备为课中开展讨论、辨别、创造、表现提供了前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保障。课前参与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活动的效果,课前可以使用的策略和方法,一是资料搜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文字、图片、视频与音频、实物等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例如:《世界屋脊》课堂上,学生请查到相关民俗和地理资料的同学给大家介绍,文字资料的交流使全班同学对课的内容有了更多的了解。各种资料的搜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二是调查访问。学生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如:《走进信息世界》中有个活动是调查信息传递方式。课前,我请学生调查信息传播种类,特点等进行对比。体会信息传递工具的优点,学会使用信息工具,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

四、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

现在,电化教学手段已悄然走进课堂教学,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强化了教育效果。教学中运用电化手段可以达到如下效果:1、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开始阶段。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采用恰到好处的导入方法,可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最佳的预备状态,乐意学习。电教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与相应的电教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情感。在实践中,我常常利用电教媒体的声像直接感染学生,切入新课。2、精选片段,突破重点。明理是《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依据教材的特点,让学生明白课文内容是什么,并进一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现代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而电化教育具有直观、形象、吸引人的优越性,利用电教媒体,可以把文字教材中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形象、具体的画面呈现出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激发情感,升华认识。根据教学的要求,在学生学文明理的基础上,激发其道德情感,使认识得到升华,产生正确行为的内驱力,为转化为道德行为奠定情感基础。激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首歌,一束鲜花,一封电子邮件等等。4、校本资源,辨析、导行。《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学生能否把客观要求内化为自我的精神需要,实现知行的统一。这是教学的深化阶段。在这个阶段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对错美丑,增强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

8.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八

1、看到自我两年来的进步,发现自我的优点和长处,并为自我在学习中所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和自豪。

2、探讨学习方法,感受学习方法和途径的多样性,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3、明白学习要不怕困难、善于思考;明白珍惜时光和合理安排时光。在交流学习经验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初步感受我们的社会是个学习化的社会,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终身的事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上要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

根据这些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基本设计理念:

1、在教学上要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

2、体现新课程“实、新、活、用”的特点;

3、贴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根据本课的基本设计理念,我对本课进行了设计:

首先,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行为目标: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情感目标:让学生愿意透过各种渠道来学习。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我进行了相关的课前准备:

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根据这些要求和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一些贴合学生心理规律的教学方法。

1、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渠道很多,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我利用课件对学生进行教学;

2、为了更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用心性,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我在教学中营造了宽松安全的发言环境;

3、为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潜力,我还设计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课后合作的实践活动等环节;

9.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篇九

(讨论稿)

1、“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冲破旧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的新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采取鼓励手段,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互动就是相互作用,根据教育系统论,可以把教学视作一个系统,组成系统的要素是教师、学生、媒体等,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不是让它们相互孤立,也不能过于强调一种要素的作用而偏废其它要素。坚持互动式教学理念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坚持从教育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教育系统内整体与部分之间,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等关系中考察、研究系统,以求得问题的最优化处理。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目标。这就是实现教学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师生与媒体的相互作用和共同的完善。在师生中形成多元的合作、竞争、共享,在媒体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中,让师生在使用媒体中得到快捷、直观、高效的收获,同时经过师生之间的改造和开发,使媒体更丰富、多样、高效率,交互性更强。

互动式教学是多种要素和谐互动的一个过程。从本质上讲,互动式教学是新型的课程建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培养创新意识、孕育创新思维的过程。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动态性,它研究的是“用什么方式促进教学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要求因学科性质、教科书内容、教师个性、学生差异不同而不同,要求在动态中寻求最优。但总体而言,能从学情出发、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整合各种媒体的功能是共同的要求。

2、“互动式教学”的特点

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媒体等多方互动,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1)实践性

互动式教学不是简单地告知学生一个问题的结论,而是要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实践、调查等方式搜集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资料逐步推导,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进而对理论知识进行实例、实践论证,在知识学习上贯彻一条“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路线,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综合性 具体体现在:

知识综合:互动式教学不但要求学生具备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如何质疑,如何观察,如何调查,如何社交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综合:不但要具有一般学习能力,还要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归纳信息的能力。

活动的综合:不但有师生的教学活动,还有个体活动,群体活动;理论探讨活动,实践调查活动;经验积累活动,开拓创新活动。

(3)自主性

互动式教学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他们在课堂中充分发表意见,大胆质疑,求异创新,有一个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个性发展。课堂教学成了学生成果的展现,学生受到极大鼓舞,他们的创造力被进一步开发出来。

(4)研究探索性

互动式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教师成了课题的组织者和发动者,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学习。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联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基本环节有:课前活动,自主准备——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活动体验,探究互动——多元评价,知识建构——拓展知识,迁移发展。

具体操作:

1.课前活动,自主准备。

这个过程的实质是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现场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获取事实材料,同时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做好物质或知识的准备。因而重视课前的收集是非常必要的。怎样收集整理呢?学生要在成人(家长、老师等)指导下,通过图书、报刊、电视、网络等方式搜集资料。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收集资料的内容范围、途径、目的、指导儿童对资料整理、筛选、整合,利用资料来交流和分享信息。

2.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课始,教师根据儿童年龄特点,依托儿童现实生活,搭建生活平台,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有实物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谈话情境及小品表演情境等,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同时,在导课时还应注意:准、实、快。准是准确定位导课的作用;实是注意导课的实效性;快是快速切入教学内容,力求高效。

3.活动体验,探究互动。

根据设计的教学情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探究,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

探究是互动的前提基础。根据设计的教学情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

①观察、调查。

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要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社会问题,搜集资料,获取事实材料,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事实根据。

由于一节课的内容较多,这样就要分小组分工进行,具体步骤为:首先要确定调查项目,根据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的数量确定调查项目的数量,每个调查项目可提供正反事例各一个。其次,根据调查项目进行分组,开展小组调查。调查的形式可采用访谈、问卷或查阅文献等方法进行。再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学生经过调查收集到的事例可能会有很多,这时就要根据调查报告选定典型事例,准备发言稿,用作课堂发言。在观察、调查阶段,教师以平等地位参与,进行必要的指导。同时,根据学生的发言稿进行备课,制作多媒体软件等。实际上,这一阶段也是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阶段。

②交流、讨论。

这个阶段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进行。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事实材料对照课本观点进行讨论。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对教科书观点作出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作必要的引导,如你是否同意课本的观点?同意的事实根据是什么?不同意的事实根据又是什么?你准备质疑什么问题等等。

③发言、提问。

这个阶段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或核心环节。在这个阶段,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以事实为根据,充分表明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由于事前学生做了大量的调查,搜集了很多材料,教师可根据学生准备发言的材料制成图片、录像等,在学生发言时放映出来,增强教学效果。学生主体发言的内容除了用事实说明教科书的观点外,还应包括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当正面引导,积极评价,鼓励他们大胆提问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④质疑、辩论。

学生发言完毕,教师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后,其他同学可针对学生的发言和老师的回答提出质疑。对学生的质疑,我们采取辩论的方式加以解决,可采取学生分组辩论和师生辩论两种形式。在辩论中,我们注意训练学生善于运用事实根据表明自己的观点,善于维护自己的观点,敢于和善于与人争辩,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冷静倾听和思考别人的意见,要在平等的气氛中展开争辩,当发现别人的意见被证明为正确时,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从而清楚认识自己观点的合理之处与不足,使结论更趋于合理和完善。

在师生辩论中,教师应有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辩论,不发号施令和批评指责,以免压抑学生的创造性。对于学生的质疑和有创见的见解,应给予积极评价,加以鼓励。

4.多元评价,知识建构。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教会学生归纳知识的方法,对学生归纳不完善的地方,作适当补充说明,完成知识的建构,并进行诊断性测试。在测试的基础上,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使学习效果得到及时反馈,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自信心,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评价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相结合。

评价内容包括:①学生的活动状态:学生活动是否充分,体验、感悟是否深刻;②学生的参与状态:积极参与的学生多少,学生能否调动自己的情感和经验,主动参与教育,参与过程长短、程度深浅。③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思考是否充分,思维是否活跃。④目标达成状态:通过课堂教学,使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在不同学生身上的达成度的多少等。

5.拓展知识,迁移发展。

上一篇:11月入党思想汇报1500字下一篇:增强问题意识,夯实理论功底——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