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发言稿

2024-07-10

分论坛发言稿(精选8篇)

1.分论坛发言稿 篇一

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 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推进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加强与省内各高校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我校积极响应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的号召,组织承办了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此次活动得到了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省内各兄弟院校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示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贵州示范大学、以及各相关学院的大力支持,同时还得到了湖南清和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生安赛特有限公司和湖南省银峰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支持,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成立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组委会

学校认真贯湘教通[2013]301号《关于举办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的通知》文件精神,于7月上旬成立了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组委会,专门负责本次分论坛的申报及后续筹备工作。

(一)指导委员会:主要成员由校领导、相关学院负责人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论坛的申报、筹备工作进行全局性、宏观性、政策性的指导。

(二)组织委员会:主要成员由研究生院和理学院的领导、相关学院负责研究生工作的领导及老师组成,负责指导论坛的申报、筹备、组织以及与主论坛协调等工作。

(三)执行委员会:主要成员由研究生院、理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校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会及各学院分会干部组成。

二、申报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工作

根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结合省内各高校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在今年3月期间,分论坛组委会积极开展论坛申报工作。

(一)确定分论坛主题:为保证本次分论坛有广泛的参与度,我校论坛组委会结合省内13所研究生培养高校学科的设置情况,经过多次会议最终确

定本次分论坛的主题为“新材料与绿色环保”。

(二)分论坛设置八个专题:经分论坛组委会多次研究决定论坛设置八

(2)先进功能材料及其表个专题:(1)高能电池与新型能源材料以及应用;征与应用;(3)先进纳米材料及其应用新型功能无机材料;(4)先进石墨烯及碳材料;(5)新型材料合成方法的探索及其应用;(6)新型生物传感材料;(7)污水处理;(8)绿色环保涂料。

三、筹备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工作

根据湘教通[2013]301号《关于举办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的通知》文件精神,论坛组委会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制定了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工作思路,实行主任负责制和工作报告制。具体筹备工作总结如下: 3.1、广泛宣传,严格要求,确保征文的质量

(1)加强校内宣传,及时更新信息,提高研究生创新论坛的参与度。在8月上旬,组委会就在校内发布了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论文征稿通知,通过海报、喷绘、校内广播等方式大力宣传本次论坛,并按照要求创建了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网站,及时更新内容,让更多的研究生了解本次分论坛并踊跃投稿。

(2)加强对外联系与交流,拓展征稿来源与途径,增强分论坛的影响力。积极联络省内外各高校,通过邮寄征稿通知、电话、邮箱联系等途径加强与省内各高校的联系,对外宣传我校分论坛的同时也使我校研究生及时了解其它分论坛的开展情况,促进与各高校分论坛的联系与交流。本次分论坛共征集到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研究生论文216篇。

(3)统一标准,严格评审,力求公平、公正,保证收录论文的质量。组织相关专家按照统一的审稿要求对论文进行双盲评审,确定录用论文90篇。在领导老师的指导下,执行委员会相关责任人对录用论文反复校对,统一格式,设计版面,将收录的论文汇编成《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论文集》。

3.2、积极整理,精益求精,制作宣传册

(1)根据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主论坛组委会的要求,在11月初制作出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宣传册。

(2)在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宣传册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制作出了湖

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宣传册。本宣传册主要包括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简介、学校概况、理学院概况、日程与议程安排等内容。3.3、积极准备,认真部署,保障分论坛顺利举行

根据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主论坛的统一安排,在与其它分论坛进行沟通协商之后,最终确定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开幕式举办时间为2013年11月11日。

(1)同心协力,认真准备,加强交流,查漏补缺。

组委会各成员积极安排,认真准备,多次派人员到省内兄弟院校学习交流。11月4日下午,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工作动员大会在理学院305会议室召开,研究生院和理学院相关领导、老师出席了会议。会议就分论坛前期的筹备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并对接下来几天及论坛举办当日的相关工作进行部署。会上,大家踊跃发言,献计献策,对本次论坛的筹备工作查漏补缺,齐心协力,力争将被本次论坛办好。

(2)明确分工,积极应对,确保分论坛圆满举行。

2013年11月11日上午9:00,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在我校图书馆大成厅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官春云教授,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余伟良主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会议主席、复旦大学吴宇平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周清明教授,副校长卢向阳教授,副校长曾福生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曾福生副校长主持。来自复旦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嘉宾、优秀论文获奖者和省内12所兄弟高校研究生代表,以及湖南清和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省银峰新能源有限公司、湖南生安赛特有限公司的领导共4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当日上午,我校党委书记周清明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对应邀出席本次分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导师队伍以及取得的成绩,强调了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术交流工作。并表示我校将借本次分论坛带来的强劲东风,进一步转变研究生教育观念,大力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积极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鼓励研究生勇于质疑、勇于探索、勇于求新,全面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并希望各位研究生能珍惜这次学术交流的机会,积极交流,拓展思维,敢于创新,勇于攀登,为将来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之

年,希望广大研究生认真学习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精神,严格要求,做遵守学术道德的优秀研究生。

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余伟良主任代表省学位办向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强调了举行研究生创新论坛的重要意义,充分肯定了湖南农业大学承办分论坛的相关组织工作,并向与会的研究生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做一个反思型的自我教育者;二是要努力增加阅读和阅历;三是要养成坚持认真、坚持实践、坚守规则的好习惯。

副校长卢向阳宣读了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获奖论文作者名单,与会嘉宾及领导向获奖作者颁奖。

然后,湖南省高校研究生代表——中南大学研究生会主席高琦同学,分论坛获奖论文作者代表——湖南农业大学2013级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刘俊同学分别发言,就研究生学习和工作情况向大会进行了汇报。开幕式后,领导、嘉宾及与会代表们合影留念。

开幕式后,举行了主题报告会。复旦大学吴宇平教授做了“绿色的高能量密度超级电容器”主题报告,报告由卢向阳副校长主持;吴宇平是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纯粹应用化学联合会共同主席。在历时一个小时的报告中,吴教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报告主要从“超级电容器与锂离子电池性能对比”、“超级电容器的储能原理”以及“超级电容器的高能量密度”三个方面展开。他以案例分析的方法重点强调了水系超级电容器的高能量密度及绿色环保性能。同时,吴老师教导同学们只有不畏惧权威、超越权威,才能充分地展现出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另外,他还建议同学们要以自己的导师为标杆,并不断的超越自己的导师,这样才能体现出导师的价值。吴教授语言诙谐幽默,举例翔实,大成厅内思维的碰撞让同学们激情满怀。本次论坛报告拓展了同学们的创新性思维,为我校良好学术氛围的营建再添新砖。

下午,8位一等奖获得者代表进行了论文研究报告,同时邀请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的8位点评专家对其研究报告进行点评和指导。广大研究生和本科生从本次专题报告、论文研究报告中收获了科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同时被专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所感悟。

整个论坛都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广大研究生针对自己所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沟通,激发共鸣,拓展思维,受益匪浅。

四、活动感想

此次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作为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十二个分论坛之一,它的顺利举行离不开我校全体研究生干部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省内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学校领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的亲切关怀。我们将以本次分论坛为契机,大力倡导学术创新、思维创新,为我省研究生提供一个高起点、深层次、大范围的学术交流平台而努力,力争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拓学术视野,大胆探索科研领域,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新材料与绿色环保分论坛组委会

2.分论坛发言稿 篇二

2012年, 适逢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新华社学术年会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在精神, 着力加强新兴媒体建设, 加快构建先进强大的现代传播体系”这一主题,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传媒业发展趋势和我社新兴媒体发展实际, 尤其是新华社党组提出的新兴媒体建设任务, 深入探讨新华社战略转型的新经验、新思路和新对策。

2012学术年会下设六个分论坛, 技术分论坛“新媒体突进与技术引领”

由新华社通信技术局承办。在分论坛上, 与会技术人员围绕年会主题, 顺应国际传媒科技发展趋势, 紧密结合全局落实六项重点技术工作和新兴媒体建设的实践, 认真总结并积极提交论文。技术分论坛对收至的40余篇投稿文章进行专家评审、内容审核等, 最终确认22篇文章专题刊登在《中国传媒科技》杂志上。

3.分论坛发言稿 篇三

潘永刚

再生资源行业潜力巨大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生产49亿吨垃圾,中国每年便产生4.7亿吨。城镇人口每年产生垃圾440斤,垃圾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不过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也凸显出了再生资源的价值,以至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潜力巨大。要知道,每利用1万吨再生资源,便可节煤1.4万吨,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减少能源的消耗。

对于再生资源行业而言,钢铁、有色金属、汽车、造纸、机床等产业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空间巨大。因为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积累了大量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回收利用工作,每年可以有上千万吨的废钢铁、废纸和废玻璃等可再生资源得以重新利用。

初步统计全国有20多万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万多个加工企业,1800多万从业人员。

在商务部的推动下,全国若干大中城市开始实施回收体系建设,对资源进行有序回收并整合,包括大型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

从2008年开始,有关部门将城市里产生的各种能够再利用的废弃物分区管理,并在园区里对其进行环保无害化的处理。在政府的持续推动下,再生资源的回收总量和利用率将持续攀升。

基于目前石油的价格、塑料的价格、铁矿石的价格变得越来越高,为了寻求突破,许多企业也开始寻求一些废旧资源,客观上带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川省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

田运富

生态与经济共赢发展

近年来,广安市提出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城市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得到了全面提升。

城市的绿色工程、环保城市的新兴产业推广工程等几大工程,改善了广安的生态环境。如实施洁净水行动,确保了整个城市的河流、断面等水质不断提高,民众环保参与度也持续提升。

广安还是四川省第二个大熊猫野外驯养基地,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近年来,广安市先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命城市。2015年3月,广安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

产业发展方面,广安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档次。过去广安的传统产业围绕着煤炭、水利、石灰等行业开展,涉及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现在广安逐步开展高端电子、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此外配套发展电子商务、电子信息,以及现代物流、现代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通过这几年的专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广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提升到50%以上,探索出了一种符合广安实际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

2015年1至8月,广安工业发展势头依旧强劲,全市的工业总产值仍然增长了11.8%,工业的增加值仍然保持增长了13%。

“绿家园志愿者”召集人

汪永晨

保护自然 你我同行

人们关注环境的时候,遇到一个很大问题,叫代际公平。所谓“代际公平”是指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谋求生存和发展上权利均等,即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必要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

全世界公认的环境问题之一就是全球气候变化。目前中国的碳排放数据位居世界前列,这是由于中国部分城市、部分企业生产一个单位GDP耗用的能源,是发达国家的五到十倍,因此中国还需要不断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

江河危机和河流保护需要公众参与。我们采访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等江河流域沿途的居民,问他们:“你们一天到晚唱歌跳舞,你们会唱多少歌?”“树上有多少叶子我们就会唱多少,河里有多少沙子我们就会跳多少舞。”居民告诉我们,“家园的守护要靠大家一起努力,不要让那些原本可以成为生态避难所的地方变得荒芜。”

作为一名记者,将信息公开乃应尽的职责。“绿家园”用了差不多20年的时间,持续跟踪采访、拍摄中国大江大河所面临的问题。目前,国内一些江河的水位已落到历史最低位,水源来之不易,因此我们更要珍惜水源。

中国现阶段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要想解决的话,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方式为保护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说起什么是“绿色城市”,其中的“绿色”并不是口号,而是落到实处的行为和措施,“绿色”是由细节连成的。

北京盈创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

周未用“互联网+”助力资源循环

盈创回收采用了智能化物联网回收体系,通过“互联网+”的新兴模式,对回收行业加以创新,实现了饮料瓶、手机的智能回收,并通过“帮到家”O2O业务,实现回收到户。

目前,盈创回收在中国已经有1700多台回收机网点,每一台机器能够辐射到上千用户。截至目前,盈创回收已经有近40万名饮料瓶用户,投瓶量达1400万个,相当于种植1万多棵树,节约石油1400吨。

基于智能网点所反馈的大数据,盈创能够准确追溯每一个饮料瓶的来源、品牌,以及投放地点人们的消费口味。大量有价值的大数据信息可以应用于智慧城市,随着盈创对大数据资源的开发,未来回收机还可以产生巨大的价值。

随着盈创回收网络日趋正规化和全面化,未来各种废旧品将通过不同品类的机器回收到相应的渠道,从而实现了可持续的循环体系。

现在,盈创聘请知名设计师,开始生产加工环保袋、环保瓶套、环保笔记本等再生资源产品,力促更多人参与到从回收到生产加工、最终到再生资源潮品的全产业链闭环中来。

“帮到家”是盈创处于试运营阶段的O2O上门回收业务,目前在10多家社区摸索运营模式。通过下载盈创APP或关注盈创公众号,就可以随时随地一键下单,让回收人员上门回收。

这种模式不仅让传统的回收人员摆脱分散、无序经营,同时还能让他们被盈创收编为正式员工,解决了回收人员不正规的难题。同时上门回收模式也促使消费者可以轻松成为环保人士,不必再为几个瓶子而专门挤出时间寻找回收人员。

数据统计,“帮到家”在试运营期间,用户满意度高达95%,在上千家庭中,约有98%的家庭表示要持续使用“帮到家”业务,且均选择预约模式。

押金制是盈创一直以来主张的模式,在欧美已经较为普遍。通过押金制可以让有价值的资源得到回收,最大化地减少资源浪费,同时提供更多绿色就业机会,还可以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方式。

4.分论坛发言稿 篇四

校长论坛邀请函

尊敬的校长:

我院自2012年举办首届“友好学校校长论坛”以来,一直注重加强与贵校的联系,积极开展师生交流、举办各类研讨活动,在生源基地建设、委托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感谢贵校这么多年来对我院的大力支持,为进一步加强交流,架构中学、中职与高职之间科学衔接的桥梁,增进基础教育、中职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情况沟通,经学院研究,决定于2013年4月13日召开第二届“友好学校校长论坛”。

特此邀请,真诚地期待您的光临!

会议报到时间:2013年4月13日13:30---14:30。未尽事宜可电话联系。

**************学院

******系

二○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联系人:***

5.分论坛发言稿 篇五

《一切为了孩子#新生#项目展示 @媒体公益力量》-----------------------时 间: 2011年10月20日(星期四)地 点: 广州市天河区(待定)

主 办: 凤凰网 南方都市报 广州广播电视台

联合主办: 中国扶贫基金会 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广州志愿者学院

官方媒体: 中国财富、奥一网、腾讯·大粤网、云南信息报、直播广州 签 到: 14:00—14:30(拟)沙 龙: 14:40–17:30 人 数: 约200人 流 程:(拟)

一、主持人开场

闾丘露薇(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

介绍与会重要嘉宾:(按照拼音首字母排列)(5分钟)邓 飞(“微博打拐”、“生免费午餐”发起人、《凤凰周刊》编委、记者部主任)费 勇(广州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副总编辑)

苟 骅(南方都市报编辑委员会委员、奥一网首席执行官)康晓光(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龙 科(中国财富杂志主编、南都公益周刊主编)刘 书(凤凰新媒体副总裁、总编辑)王行最(“责任中国”2011公益盛典评委、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

杨 健(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电局局长)或魏国华(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书记)鄢烈山(著名时评家、南方周末高级编辑)余刘文(“责任中国”2011公益盛典评委、南方都市报南都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

杨 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健刚(“责任中国”2011公益盛典评委、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公民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

庄慎之(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

王小山、五岳散人、十年砍柴等<与会意见领袖&知名媒体人>

三、主办方及嘉宾开场致辞:就此次沙龙召开意义进行发言(5分钟)

庄慎之(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

他们本是“无冕之王”,报道和监督着新闻事件、社会舆论。但在2011年,“郭美美”事件导致

四、沙龙主议题:《一切为了孩子#新生#项目展示 @媒体公益力量》(5分钟)

传统公益模式备受质疑的当口,众多媒体悄然成为一股公益力量强心剂,为中国慈善进程带来了全新的运作模式。今天,我们有幸请到这些媒体运作项目的主要发起人或成员,与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这个话题:一切为了孩子#新生#项目展示 @媒体公益力量

【背景介绍】展示形式:主持人口述+图文PPT 主持人概述并导引进主题(5分钟)

近半年来,“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美丽童行”、“大爱清尘”等在社会上和微博上颇具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几乎都是由知名媒体或调查记者发起并参与推动的案例。

当个案成为一种现象,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媒体开始将更多的目光与精力投向公益事业?媒体运作公益项目具有哪些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公益的道路上,媒体人最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靠着一腔热血和公益理想,媒体人的公益之路到底又能走多远?

【讨论环节一】展示形式:口述

Part.1 媒体公益力量:我们是如何踏上的这条路?(50分钟)

拟邀嘉宾:费勇(西藏行走的力量)、王海军(新候鸟计划)、刘书(美丽童行)、邓飞(爱心午餐)·缘起何处?是否在发起前有特别的事件促成?项目进展介绍 ·决定后,准备做这个项目,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项目运作中有没有最让人铭记或动容的事情? ·发生的“郭美美事件”,以至于后来各个公募基金会的负面消息,有没有影响项目执行的力度? ·当媒体责任感,不再是给予公众知情权,不是本行,有没有感觉到吃力?

Part.2 请帮助我们更好地走下去(40分钟)

拟邀嘉宾:特约评论员鄢烈山;知名专家杨团、朱健刚、团委书记;Part.1全体嘉宾; ·针对媒体越来越多的“跨界”参与公益慈善活动,说明什么问题? ·从监督者变成执行者,角度的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困难如何解决? ·公益知识普及:有哪些地方我们必须要分清、注意、特别小心? ·2011年的公益领域异常热闹,“全民公益”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做? 【中场休息】15分钟休息,关注儿童的公益机构准备

【讨论环节二】展示形式:4家关注儿童公益的机构(个人)讲述公益道路 Part.1 是他们让2011更加温暖,“责任中国”汇聚你我力量!(30分钟)拟邀嘉宾:关小蕾(少年宫特殊儿童教育)、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广碧关爱儿童中心、凤凰公益志愿者团队 Part.2 专家点评+互动讨论

拟邀嘉宾:特约评论员龙科、资深媒体人苟骅、知名专家王行最等

【活动结束】展示形式:口述(5分钟)主持人Ending并总结回归主题 引述:有人说记者是社会的良心,代表着社会的正义。公益是社会的善心,代表着社会的仁义。那么,媒体人与公益的结合将使社会充满爱与幸福。

五、闭幕致辞:总结此次公益沙龙(5分钟)

刘书:凤凰新媒体副总裁、总编辑

6.分论坛发言稿 篇六

地点: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W101室 主讲人:张勇慧、于逢平、吴晓源、戴文凯、高上

主要内容:2011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暨海洋工程技术大会 分论坛(下午)

主持人:我们下午的会议马上开始,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是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王锦连,非常高兴按照大会组委会的安排,今天下午为大家来服务,大家知道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买向深海,提速天然气,面向低碳未来,那么我们这个论坛进行到现在,已经是第二天的最后论坛了,在座的来宾也都非常疲劳了,所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会的组委会和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对各位来宾坚持到最后参加本届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给予这个论坛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那么我想说的,前几届的论坛大家可能都知道,好多来宾都参加的,都是为了我国能源建设的规划和陆上的能源建设展开的,我们这届论坛我看单位组委会的安排,重点是有关海洋工程装备,从陆上我们是迈向深海,大家也知道海洋工程装备,是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是当前我们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海洋产业整个当中的核心部分,所以维持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请到五位业内的资深专家,他们今天下午为我们分享他们的在海工公司上的研究,在海工装备的制造等方面的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今天讲演的五位嘉宾,他们是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张勇慧先生,大家欢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于逢平总经理,于总。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吴晓源博士,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常务副总裁戴文凯,欢迎大家。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海洋工程部总经理高上。好,下面让我们再一次对五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首先我们请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张勇慧首席研究员给我们做国内外海工市场发展趋势的演讲,大家欢迎。

张勇慧: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的张勇慧,我给大家汇报一下国内外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首先,我要介绍一下我们经济研究中心,因为在座的有一些是船舶行业的,可能对我们比较了解,还有很多是石油石化行业的对我们不是很了解,我们成立于1996年,我们主要面向船舶以及海洋工程装备,还有配套设备,以及相关的行业提供信息咨询的服务,我们主要从事的业务是市场研究,政策研究,企业发展,竞争力研究,还有经济运行分析这方面的研究,也包括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战略,我们主要的客户包括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等等这方面的国家的部委以及主要有造船行业的政府,以及行业协会,还有很多航运公司和金融机构,这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今天汇报的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过去这一年多,或者两年的一个回顾。第二个部分对未来市场区域的展望,最后分析一下,现在一个市场竞争的格局。关于这个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话,我们首先对它有一个分类,或者有一个定义,如果是从按油气行业的角度来看,有勘探的阶段,开发阶段、生产阶段和退役阶段,各种装备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把它从功能的特点和技术的特点来分的话,分三类。一类可移动式的钻井平台,大家通常比较熟悉的自升式的、半潜式的,钻井船,还有一类主要用在生产阶段的,服务生产平台,有一些固定式的平台。接下来我主要就是按照这三种分类方式,主要是这三个细分的市场,一个可移动式的,一个是浮式的,还有海洋工程的船舶,关于近期市场的回顾,以下六个方面来回顾,全球经济,石油需求,油气价格,四五六关于这三个细分市场的情况做一个回顾。

这个是从有一个著名的杂志叫《经济学家》这是他一个比较典型的封面,能够帮助我们来会议过去这几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来2008年是一个暴风来了,2009年巨额的经济刺激,然后2010年的话,是全球经济之下这个人一样,是小心翼翼的在往前走,到今年大家可能都知道欧债危机,欧元出现了一个危机,刚才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但是从这个曲线图上可以看出来,2009年世界经济一下子跌到一个低谷,2010年财政刺激的情况下,又飞速的又回去了经济增长率,但是到2011年的话又有所回落。石油的需求,应该说跟世界经济是密切相关的关系,从这上面可以看出来,基本上是好像在同步的发展,你高我也高,你低我也低,这么一个发展的趋势,这张图就是石油需要的增长率,2008年是衰退的,2010年的话是一个3.3%的正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组织的一个估计2011年上半年的话已经达到了8840万桶,这个消费量已经超过了2007年和2008年的水平。

再来看一下油气价格,上面这张图是一个比较长期的油气价格,最近这几年的波动是非常快的,2004年有一个飞速的上涨,2008年又迅速的跌了很多,又回到100美元,甚至就是说在2011年的时候,刚年初中东出现了有一些动荡,所以一下子油价又回到了110美元,最近又回来80美元到90美元这么一个水平,油价的波动还是比较剧烈的最近这几年,油价回来了,可以看一下天然气的价格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没有太明显的回升,天然气价格是相对比较低的水平,这个跟石油有一个区别就在于,石油它相对来说,它的供求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天然气的价格为什么没有明显的回复,跟最近这几年,跟昨天很多专家在讲非常规天然气发展是比较快的,特别是美国页岩气的发展比较快,因此对供求的平衡产品了一定的压力。第四个,这是我们主要细分的市场,钻井平台的市场,这里面带三角符号的是平台利用率,可以看出来,在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钻井平台利用率就开始下滑,2009年下半年的时候开始有一定的恢复,但是墨西哥湾在2010年4月份的时候出了事情以后漏油,所以一下子它又开始下滑,很多国家在提高方面的标准,历史性的要限制钻井平台的使用。但是在今年年初有一个反弹,到8、9月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上升,刚才是整个钻井平台的利用率的情况,关于租金的情况,这四条曲线是一个典型的租金的指数,可以看出来租金大概是在2010年的3月份,也就是在去年的上半年,大部分是触底的,上面的是浮式的钻井平台,它回升的幅度是比较明显的,这两个是自升式的钻井平台,不是很明显,关于这个自升式平台成交是很多的,为什么利用率不是很高,为什么还有很多成交的,从图上可以看出来内部有一个结构性的变化,最左侧的是高配制的钻井平,最右侧的是低配制的,大家都知道左边的这个。这张表显示的从2006年以来三类钻井平台成交的情况,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了,再次之前大概每年有50座到60座,但是今年的话,可以看出来这只是仅仅截止到8月底就已经有69座,还不包括4座这种类型比较少的,如果加上它有73座,到8月底已经超过了去年的水平,甚至也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市场是比较兴旺的。刚才是按年来看,如果按月来看,真正地一个爆发是在去年的10月份,从去年的10月份自升式的包括一些钻井船都开始出来了,这些订单,已经到现在为止11个月的密集成交,已经接近了上一次石油危机,80年代石油危机历史上最高的记录了。

这是第二个主要细分的市场,生产平台的市场,从这张图,这是一张手持订单的图,可以看出来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话,也就是在2009年的年底订单降到了最低的水平,之后又开始缓慢的回升,目前有53座浮式的生产平台。从成交的地方来看,这不是说这些平台在哪造,这些平台用在什么地方,巴西、美国、墨西哥湾主要用平台的地方,80%以上都是这些地方出来的订单,然后这三个地方成交的金额占到了全年金额的85%,比如说2010年一共有24个订单,60%都是来自巴西国家的石油公司,除了巴西之外,大型的项目都是这些西方巨头,比如说壳牌,道达尔等等。

第三个细分市场就是工程船的市场,这张图可以看出来,租赁市场在整个2009年都是一个比较低迷的状态,然后2010年虽然有所好转,但是跟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相比还是比较低的,不过今年以来,应该说有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回升,这是一个新订单成交的情况,可以看出来,虽然说运营的市场应该说已经向好的方向转变了,但是建造市场,新建的市场,还是处于一个比较低迷的水平,2009年,2010年不到200艘,今年我估计可能也就是大概200艘,也不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恢复。从成交的产品来看的话,主要是平台工程船,三用工程船,这三类占到了85%了大概是。

第二个部分是市场趋势展望,这里面也是分五个部分来分析。首先看一下油气需求和价格,人口肯定是在增长的,然后GDP虽然有一定的波动,但未来长期来看肯定是要增长的,人口要增长,要消耗能源,经济也要增长消耗能源,但是能源增长并不一定油气需求就一定会增长,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油气需求结构的,或者说有一个能源结构的问题,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来,如果是需求的增长率来看的话,非常规的咱们现在说的可再生能源,风电、太阳能增长是比较快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接近10%,化石能源就是咱们说的煤,石油、天然气是最主要的部分,这里面油和气还是很大的区别,天然气这几年增长还是比较快的,未来这一段时间也会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速度。

首先来看一下石油,这里面深蓝色的是一个石油产量预估的图,浅蓝色是石油需求,因为石油是不可再生的,它肯定是要自然衰减,所以这里头这是一个石油供需的缺口,这个缺口就需要不断地去勘探开发来填补这个缺口,其中来填补这个缺口海洋石油应该说是现在已经占三分之一了,而且未来可能还会再提高,但深海石油应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领域,现在深海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5%,如果是从发现的角度来看,深海石油发现从2006年到现在占世界的50%,未来可能五到十年以后深海石油的产来会越来越多。

这张是一个石油价格期货的图,可以看出来这是华尔街日报的一个图,他预计未来一到2年的话,90到100美元波动这么一个价格对海洋油气开发是比较有利的价格,同时来看,海洋油气开发,包括深海油气开发,英国的公司来预估是40到60美元,有的时候可能更多一些,但是有的时候可能更低一些,跟其他的相比勘探是比较低的,比如太阳能,风能如果没有政府补贴的话,也没有深海石油有竞争力。

这个是全球的油气开发整个投资的情况,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所以2009年全球油气开发是一个负增长,负的7%,但是2010年和2011年是正的增长,这两年已经超过了以前的水平,这是海洋油气开发的情况,也是持续增长的一个情况,这里面进入21世纪之后的话,基本上每年都在1000亿以上,也是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速度,我们来预测一下钻井式平台未来市场会怎么样,这张图看看出来,曲线是油价,包括刨出通货膨胀的因素之后的一个油价,柱状图是成交量的情况,这两个情况是很相关的,当然这里面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我底下这个趋向,高油价可能是高利润,就会有更多的投资,勘探开发就比较活跃,这时候租金水平也比较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也值得看的就是说,现有的这些钻井平台的话,很多是比较老旧的,70%以上是自称钻井式平台,但是比较老龄了,钻井市平台的更新需求来推动市场发展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墨西哥湾这个事情发生之后,各国都提高了安全环保的标准,老旧的平台没有人愿意租愿意用竞争力下降,很多人定新的平台,今年大概到8月底已经有70多座钻井平台的订单了,我们估计今年有90座,应该说这是历史第二高的水平了,明显超过2007年,2008年的水平,为两个因素,有大量的选择权,除了那些生效的订单,还有27座,还有4座半潜式都在生效,这些生效的话,会成为今年剩下的一个季度最主要的订单来源,现在的付款条件,合同条件系比较好的,签合同的时候只付10%,或者20%,其他的到交船的人才会支付,这个对订船的人是一个比较优惠的条件,第三个因素的话,跟刚才讲的有关系,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之后,包括很多公司都愿意使用配置比较高的,或者比较新的平台,举一个例子,墨西哥石油公司招标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钻井活动的招标,条件之一就是说参与我这个招标的,只能是10年以内新的,10年以前的根本就没有投标的资格,很多人愿意造新的平台。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细分的市场,生产平台市场,这张图是一个国外公司分析的,截止到今年的8月,全球一共有大概200个可能使用浮式平台的项目,预计可能一到两年内会转变成新的订单,也可能半潜式,也可能是其他的,是不固定的。除了那200个,还有143个是处于比较早期计划的阶段,有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趋势是生产平台这十几年的话,水深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2001年的话平均水深是367米,现在是630,现在已经超过了1000米,水深变化非常快,往深水的方向发展。

第三个细分市场,工程船的市场,这张图是工程船结构的,这里面看出来大约有28%的工程船它的船龄超过了30年,但是从最右侧这块交付的新船也是比较大的。有一个指标手持订单的量可以看市场的风向标,这里面看出来,已经在10%的左右,它这么一个比值,也就意味着市场的供求关系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我要汇报的第三个部分是市场竞争格局,第一个,国际的竞争格局,这些来看仍然是在欧美公司在建造,韩国和新加坡过去的这一二十年发展比较快,他已经在总装集成里面有一些定位,而自主设计的一些东西,包括一些品牌的设计也开始有了,以中国为首的还有一些东南亚的国家,还有中东国家的船厂也进入了比较低端装备的改造,巴西和俄罗斯在这块也有新的东西,本国有比较强制化的要求来积极发展本国的装备的制造业,这个表是韩国和新加坡的情况,为什么举这两个,从阵营来讲的话,我们国家处在第三阵营,韩国和新加坡是第二,要跨越到第一比较困难,未来韩国和新加坡是我们追赶的一种和目标,但是这个企业也有一定的特点,韩国这三大企业,相对来说他的建造设施是比较集中的,他基本上集中在一个地方,当然他的产品机构应该说有一定的重叠,但是各家的特色不太一样,现在他在FPSO的新建这块是比较好的,新加坡这两个集团一个是吉宝,一个是深海市,它的有关一个特色,他的船厂比较多,比较分散,世界各地都有,他的策略就是接近客户,接近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各个船厂虽然多,但是他有一定的分工。

从去年来看的话,三星重工的销售收入是排在世界第一个66亿,接近67以每年,今年上半年的话,特别是钻井平台市场是比较好的市场,因此这五家企业上半年应该说收获颇丰,从这个可以看出来,他的海工业务已经占到了60%以上,接近70%这么一个水平,转变为以海工为主的集团了,而吉宝原来就是以海工为主的,现在重工它的相对来说比例比较低,它已经是一个综合性的业务面比较宽的,国内的竞争格局来看,目前我们制造基地跟造船的基地是重叠的,环渤海的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这里面主要有几个集团,船舶工业集团,船舶重工业集团等几个主要的大集团可以代表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也是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我们来分析下这几类集团可以归纳成几类,一类是传统的造修船的企业,还有一类是石油石化企业,中海油,中石油底下的工程公司,还有一些机械制造企业。不同的企业应该说它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比如造修船里面在项目管理上有一些经验,石油石化底下的企业对油气的行业比较熟悉,对相关的标准,对油气处理,还有相关系统的制造也有自己的优势,然后机械制造企业,它跨到海工领域,应该说他的跨度是比较宽的,虽然说他在技术上,经验上并不具有优势,但是在市场营销上有比较强的实力,比如说中焦集团去年收购了一些企业,在企业管理上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然后这几个主要的集团,应该说也都有自己产品的特色,当然总体来说话,还有工程跟其他的几个在产品结构上有一定的区别,或者说区别是比较大的,其他的几个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重复,大家竞争面是比较大的,从销售收入来看,这也是从年报里摘出来了,有的也是自己来估的,跟国际上比我们还不到10亿美元,最多去年是中海船务8个亿美元。

再看一下这三个主要的细分市场,它整个竞争格局,在自升式钻井平台这块新加坡它是一个主导的地位,然后在钻井船这个领域韩国基本上四家企业包揽了所有的钻井船的订单,很少的部分被中国拿到了,在这个生产平台可以看出来有一定的特色,韩国他在新建FPSO这样一个大型浮式的生产平台新建领域,主要是新建处于一个领先的地位,而新加坡的企业主要在改装,FPSO改装的领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是在工程船是我们中国的企业现在目前的市场份额是最大的,当然也得益于十五,十一五船舶工业发展是比较大的,很多造船企业既造运输船舶,也造海洋工程船,所以从手持订单的情况来看,已经有30%是中国企业手持,从今年新接的订单来看,差不多三分之一是中国的企业获得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市场份额目前在世界上排在是第一的。

最后,我有一个简单的小结,随着国家油价的回升,海洋开发装备的市场呈现出一个明显复苏的势头,但类细分产品市场恢复的情况不一样,有的恢复比较快,有的达到比较热一个程度,有的相对还只是刚刚看到一个苗头。第二条,在海洋油气开发投资持续增长的一个大背景下,油气中长期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对中国企业来说的话,国际上的竞争对手是非常强大的,中国企业可以说是处在第三个阵营,应该说未来我们追赶的对象就是第二个阵营,就是韩国和新加坡的企业,国内情况来看竞争主要几个大的造船集团,包括中海油底下的还有工程几个集团之间展开,好,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勇慧从三个方面,从经济市场,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三个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分析,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不提问了,下面来宾如果是有需要跟我们张研究员探讨或者咨询的话,可以在下面进行。那么接下来我们有请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于总给我们来做演讲,他们在这方面有比较多的经验和体会,下面我们有请于总给我们演讲?

于逢平:我把我们大连船舶重工有关海洋工程产业的发展情况跟各位新老朋友汇报一下,大连船舶重工第一现在是我们中国最大的船舶企业集团之一,也是我们自认为,也是我们中国三家最老的船厂之一,我们跟江南和福建马尾也有的一拼,最早这个企业是1898年在远东建立这么一个基地,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那么我们今年的销售收入,我们整个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是42亿美金左右这个样子,目前重工集团的主要业务有这么五个板块。第一块是民用船舶,常规的船舶建造,第二块是大型的水面舰船,我们给海军提供了大型的水面舰船项目。第三块,海洋工程的(英文)。第四块我们正在投资发展的,船舶的修理,海洋工程的装修,还有绿色环保拆船项目,第五就是我们公司的重工项目,我们一直在搞的化工压力,容器,风电,装备等等吧,我们统称为非造船项目,我们这个公司也是一个集团公司,我们有这么五块主要业务,我们这些业务现在把它们分别装在子公司里头。

那么有关涉及到海洋工程项目这一块,主要涉及到的子公司是这么一些资源,第一个是我们的第一工厂,我们第一工厂有40米乘以96米的建造。第二个资源是第二工厂,我们的第二工厂有一个550米乘以80米的船务,过去我们自升式平台都在这个里面建造,后来我们都转到专业的海工公司了,这个是我们第三工厂,我们有130米乘以70米的船务,这个是用于建造军工项目。第四个资源就是我们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我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这个公司我们是一个专业的海工公司,我们把我们公司(英文)三块业务,刚才我讲的这些东西,他们的设计、建造、工艺管理的要求跟船舶都是非常不一样的,考虑到这些不一样,为了最大可能的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我们把特殊要求的这些部分我们给它装到这个公司里去,专门运用,跟我们的主场区是分开的,是一个专门的公司,总的面积是60万平这个样子,第五个资源,是我们DSIC的,我们正在三家投资30个亿人民币,两个船务的设施和项目,那么这个设施个项目给它装到两个子公司里头,主要的业务。海洋工程改装业务,特别是大型浮式的,通过这个项目我们能够给我们的航运公司提供我们叫从设计到建造,到运营维修到绿色环保的这么一个循环经济的全面的服务概念,最后的资源是我们的,我们叫船业公司这都是我们的子公司,一个在大连的旅顺,还有一个在大连的三里铺(音)主要是海洋工程的一些设备设施的制造,这些年他们主要是,单点稀薄装饰,海工交车等等类似这些东西,那么这些年来,实际上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连船舶重工业集团就进入了海洋工程领域,是我们海洋工程建造的开始,主要的产品,产品乱七八糟的很多,我们归类主要大的东西就这么三类,我们做到现在(英文),主要这么三大类,那么我们的事业,我们的海工事业就是从这个项目起步的,昨天我们董总在汇报的时候也用了这个图片,然后在这个1号之后,我们就陆陆续续建了3、5、7、9,还有给美国造了两个平,2、4、6、8都是从日本进口的,其他的是我们自己做的。那么在本诗集进入这个世界的十年间,我们大型重工在一些深水项目上有一些新的突破,钻井平台我们交了14座,FPSO我们交了5座,大型半潜式这块第一个我们1999年到2002年期间我们做了4条,但是我们只做了像照片上看的,这个当时也是最先进的,第五代的平台,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作业水深2200多米,当时做了4座,应该讲这个项目是提升了我们作为主要的结构部分参与进入,提出了我们跟真正的海洋工程项目的理解,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项目,大型半潜式第二个项目,就是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是2009年年初交工的,是第六代大型半潜式,它的作业水深超过了3000米,深度也超过了12000米,这个项目已经开始作业了,应该讲是非常好的项目。再就是JACK—UP这块,2004年交了400英尺,我们不是总包,有一些还是给业主来做的,从2005年就是我们是总包了,我们是第一次做这种大型平台的总包项,现在呢,JACK—UP这块交了15个。另外就是DSJ300型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我们中国第一个自主设计,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这种JACK—UP,我们这些年做了这么多浮式生产装置,我们都是用国外的专利技术,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从能源局有很多大的想法,但是实际上我们确实我们中国海工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体现在什么呢,我们大部分都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我们有很多。FPSO做了5个,头十年做得比较多,特别是十一五我们公司也没有顶住船势的诱惑,实在是太好了,所以我们就放弃了海洋工程,浮式生产装置,把所有的资源都转到造船上去了,现在看还是没有顶住诱惑,到南海奋进,到112和116这些项目,应该讲这个项目CONCCO他跟飞利浦还没有合作,使我们这个企业真正地理解了了解了什么是真正地国际性的海洋工程项目所实用的管理要求、规范、标准。再就是这些年我们陆陆续续,我们专业的子公司也做了一些配套产品,像这四个,我们公司这个实际上从我们的母公司,我们的中船重工集团角度而言,我们公司飞船的收入,去年我们做了1500个亿,飞船是40%的比重,这十年来,十五,十一五期间,我们整个北方集团大力的实际都是在军工造船的基础上要把飞船产业做大做强,这是我们集团的发展策略,我们和子公司也都有一些策划和打算,我们作为大型重工我们还是希望围绕我们的主业来做一些文章,所以配合我们海工产业的发展,我们是开发了这么一些产品,还有纯粹工业性的产品也有一些,我们内部大型重工集团在飞船产业发展方面是落后的,我们的造船比重过大,所以总结下来就是成绩很有限,特别是跟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竞争对手分析期来看,有一点点成绩,但是成绩实际上是很有限的。

关于未来我们的想法,我们现在因为最近这两年我们一直在讨论我们自己内部“十二五”的规划,我们大型重工集团总的想法希望,我们海洋工程的销售收入能够占到总的20%,是这么一个概念,那么现在比重还是比较小的,10%左右,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它的比例,你只有制定了这么一个战略,你资本的投入的方向才会明确下来,那么发展海洋工程产业我们有了这么一些想法和想法,一个在管理策略上,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在过去这些项目的基础上,能够真正建立一个国际化的海洋工程公司的团队,在人才策略上,希望能够建设一个真正国际化的一个队伍,现在实际上我们主要的人才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锻炼出来的,但是将来海工产业你要走向总包,走向深水,走向大型,你没有一个国际化的团队是做不好的,在研发上呢,我们会继续坚持我们过去已经走的这些道路,过去我们是引进、消化、吸收为主,那么现在也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坚持引进、消化、吸收,特别是在大型的这些半潜式平,浮式生产装置,钻井船方面,你不引进、消化没有可能进入这个市场,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但同时呢,作为一个企业,你又不能永远的只引进、消化、吸收而没有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们在JACK—UP这一块已经走了一步,这个项目我们承接了两个平台,其中一个平台今年交了,另一个也快了,我们在自主开发这一块也继续加大力度,在产业布局这一块呢,我们就是这么四个想法。一个,我们本部这一块,我们有三个工厂,有三个大型的船务,我们会继续关注跟踪想办法弥补我们在“十一五”期间犯的错误,当然也不能说是错误了,如果说是错误,就是等于批评前面的领域了,只能说当时确实是没有砥住这个诱惑,未来我们还是希望争取在国际市场上拿到一些大型浮式生产装置的订单,这些我们仍然会放到我们的造船设施里面去,它不适合纯粹的海洋工程的这些来做,所以你必须有一个策略,有一个业务的组合。

第二,我们在纯粹的要依托海工公司,来把JACK—UP这一块,当然也包括大型的这些业务希望继续做大做强。第三块,属于我们新增的业务,随着明年6月份我们在大连的开发海洋工程的改装业务,过去我们也做很多改装,像我们的海工公司在JACK—UP的起步,也是给海油做了很多业务,过去我们围绕自升式平台,下面我们会做一些浮式生产装置的改装,这是一个新业务吧。最后一块,是我们的装备公司和船运公司会继续开拓配套产品领域的开发,这是我们整个一个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产业发展的策略。这些年来,我们搞了这么些海洋工程项目陆陆续续的也有一些自己的经验体会,也跟各位新老朋友汇报一下,算是一个交流吧,我们感觉呢,发展海洋工程产业,第一紧要的应该还是要建立建设自己的一个专业化的设计团队,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公司这些年,我们总共大约目前有400多个工程师,是在以海洋工程的设计为主,我们整个的设计研究所总共有1000人,我们这个设计所的业务分三大块,一块是民船,一块是军船,一块是海洋工程的,我们100的人是做军的,400人做海工的,剩下的人做民船,民船和海工是搭节的,现在我们在自升式平台自主开发这一块,通过我们专业团队这么些年的参与设计,正在做的350英尺的,还有400英尺的,我们会陆陆续续推出自己的DSJ系列的自升式平台。DSJ300主要的特点,就是我们根据我们在这些年建造的经验一个是优化了操作和生活的空间,便于它使用,第二,我们设立的装修面积比较大,这样比较适合在东南亚和咚咚地区作业,在施工便利性方面,我们根据我们的经验做了很多优化。

再一个我们通过自己的设计团开发了海上风电的安装平台,风电产业非常热,现在有点过剩了,国家发改委还是要给予政策的支持,为了根据这个形式,我们也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它有自己的特点,最重要的特点,我们这个平台的作业水深是0到30米,什么意思呢,它可以适用潮间带,也可以适用30米以上的作业,涨潮的时候有水,但是落潮的时候它就是沙滩,滩涂,一般常规的器具进不去,我们这个平台我们设计了一套行走装置,它能够托到1米5,2米水深之后,它可以自己走上去,这是它的一个特色,当然同时我们也是30米以下也可以作业,也可以升起来,也是我们自主开发的项目。

第二,要发展海工产业,每一个企业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策略非常重要,像我们公司采用这么一个,前面我讲这四个策略,实际上是基于我们公司过去这么多年来,我们从事海洋工程项目经验的一个反思吧,所以我们才搞了这么一个策略,上次在大连开海工行业协会海工分会成立的时候,也有领导问,说你们到底是怎么考虑协调造船和海洋工程这个矛盾的,因为造船和海洋工程之间思路、想法、办法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过去呢,我们把海工项目放在我们造船资源利,引起了很多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资源的冲突,后来确实是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了,我们把真正的海洋工程特殊的部分要挪出去,所以我们才搞的,所谓的造修并举,产业可以并举,资源没法并举,不要搞在一起,搞在一起效率就越低,越专效率越高。

第三,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管理模式。这个也非常重要,我们搞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是要讲究效率的,特别是要实现以部门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是我们主要工业企业采用的一个实践,但是呢要从事海洋工程项目,它纯粹是以项目为导向,你只有以项目为导向,才能够满足项目的计划、成本等等设计那么多大量界面控制的要求,要求以项目为导向,如果我们要想搞海洋工程项目,我们必须要考虑,我们怎么样要把以部分为导向,和以项目为导向,怎么有机的结合起来,结合的好,我们既能保证效率也能保证控制,有机的不好,要么失去效率,要么失去控制,所以我们是采用矩阵市的模式来取得一种平衡。

第四,一定要有自己专门的队伍来做海洋工程项目。海洋工程项目你不可以临时性的找一些人来做,我们这些年通过海洋工程项目培养了项目管理的团队,这些人专门做的,他不去做造船项目的,纯粹的海洋工程项目的调试,有机械完工,他整个的管理思路,概念、方法跟常规的船舶都是不一样的,焊工队伍非常重要,如果焊工这儿有问题的话,你这个项目要失败的,不可收拾,我过去的做这个,大量使用泰管,使用了玻璃钢管这些东西对队伍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特别像不部分锈钢的焊接都有专门的要求,需要有专门的队伍来做,还有一点,我们国有企业,我们大量的使用外包工队伍,每个企业都一样,要把这些队伍当做自己的队伍,要建立起战略性的合作性的队伍来支持我们的发展,另外我们的体验,要关注重视海洋工程的配套产业,所谓的配套也不是真正地配套,实际我们国家这些年搞海洋工程真正地设备,几乎都是进口的,特别是关键核心的设备,所以真正高附加值的部分,真正地高附加值,高收益的这块都在外头,设计在外面,真正的关键设备在外面,无论是发电系统,无论是升降系统等等,我们中国应该关注海洋工程产业这块发展。

再就是周围海洋工程产业我们要关注怎么样能够完善模式的建立,实际上我们海洋工程项目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今年,今年我们承接了几个JACK—UP,成本压力都非常大,过去都讲海洋工程是高附加值的项目,尤其JACK—UP这个领域看不到,我们跟韩国,甚至我们国内的兄弟企业的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总得情况就这些,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于总给我们介绍的这些资源条件,以及进入海工市场以来的发展历程和他们的意见,也给我们介绍了未来发展海工的一些策略和规划目标,那么特别我觉得给我们介绍了长期生产海工的一些经验体会,对大家可能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的作用,我们再次对于总的演讲表示感谢,接下来演讲的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吴晓源博士。

吴晓源:各位尊敬的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我很荣幸代表中国船舶工业公司旗下最大的公司来演讲,外高桥船厂最大的船厂,也是排名前十的船厂,上海外高桥船厂呢的它是属于南方集团的,下面有三场地组合,分别是外高桥船厂的本部,长心一号线,以及我们在浦东南汇建成的林港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我们还建造过三型的FPSO半潜式平台,包括我们正在详细设计,明年开工建造的自升式平台,那么说到外高桥600150大家比较熟悉,勾起大家大家甜蜜或者苦涩的记忆,它当时创下了比较高的峰值之后,又有所回落,这张图比较明确的把上海,我们外高桥三块场地在上海的位置标志出来,第一个是外高桥本厂,这个是长心一号线,这个呢是上海外高桥的一个布置图,那么他的设计当时是因为2000年建厂新的船厂,所以是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油型的理念设计的,从材料码头钢板到船厂先进入车间并进行小阻力,这个是到我们的曲面中心和平面中心进行中阻力,这个是进行分段的搭建,这个是到涂装工厂进行分段的涂装,这是一些预习装的画面,这是到码头进行系膜,调试之后进行交船,外高桥它占地面积是210万平方米,拥有1500米长的岸线,那么第二个屋它原来是380米乘76米,把它扩展到540米,可以在屋的前部建造一条大型的VOCC(音)。这个是常新岸线长度1300米左右,每个屋上面都有两座600的连调作业,这个是我们的临港,这是一张建造的效果图,那么临港由于它所在的位于是在杭州湾的北部,所以水深静岸位置是比较少的,我们建造了滑道,这个载重能够是300吨/米,这张图的左部上面是材料码头,它的材料是我们的一个缓建项目,还没有完成,这个滑道已经建完了,我们把这个滑道区当做我们的临时材料码头来使用,这个也是向外高桥本厂一样采用的模式,这个是组块以及装腿分段的建造车间。这边是我们的涂装工厂,这个是我们的总组的一个场地,我们是有2台600吨的龙门调,这主要设施的能力就跳过,这就是滑道的效果图,这个滑道目前已经建造完成了,滑道中间的水深是在零潮位的可以满足一个吃水的需求,将来配置500吨以内构建的下水,这个是我们船厂的一些主要产品,这些产品所建造位置的一个大致介绍,FPSO一直它的模块,我们是船体部分是在常新或者在外高桥的里面建造,而他们的组装的调试是在外高桥的码头进行的,这样充分利用我们外高桥两岸三地的资源,这个是半潜式钻井平台,生产平台以及SPA,我们用981这条钻井式平台呢,在屋里进行分段总段搭载的方式进行了,我们是把整个半潜式平台的上部组块以及钻台部分完成组装,下水运到外高桥屋内,这个是TOP的一些生产模块,是在临港进行建造,目前我们还是JACK—UP的订单是在外高桥建造的。

外高桥截至2010年的年底总共交船是85条载货船,一条当时是在建的半潜式平台,也就是981,现在正在东海进行调试,等一下会对这个建设和调试情况向大家进行汇报。2010年我们交船量跟前面几年比每年稳步上升,2010年总的吨位是706万吨,那么外高桥的质量认证体系是完全符合这三个标准的,这是外高桥的口号。我们外高桥在这方面有一个体系,涉及到10几个方面,从实施的情况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之前干的113,117它总的工时数是不断上升的,我们在981项目中,损伤数是0.13,我们在海工方面比较值得骄傲的数字,下面就介绍一下我们外高桥海工项目的一些,前面于总也介绍了,我们外高桥项目的开展有一个特点,可以说像春天里朝阳一样比较和缓,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我们第一条船就是海洋石油111,那么从那条船之后,我们外高桥项目没有停过,113,117,还有海洋石油981,我们应该说是一直在跟国内的同行船厂向他们学习,保持一个平稳追赶的脚步。然后这条船外高桥的工作范围,包括船体,生活楼,模块的一些支撑,转塔的一些安装,模块的安装,所有系统的调试,并且有相关的一些设计,Scope这是一些相关的图片,这个是一个吊装。2002年的11月25号是实现了船体搭载的一个完成,这当时交船第一次试油时间的一个情况,这个就是海洋石油113,这条船外高桥的工作范围基本上与第一条船相同,不同的还建造了7个模块,对模块进行制造和安装,Scope是进行了6个模块的安装和采购。这是在码头进行调试的这张照片,这个是2004年8月份的出油,这个是大概的表,我们从2005年1月份签订合同,一直到2007年5月份把这条船交付,这条船是我们最后的模块的制造以及总的调试是让新加坡船厂来进行的,我们是主要进行乡社以及之后的生产设计,并进行机械完工的调试。

这个是这条船的主要结构图纸,我们采用的是双导式的方式,从两边向中间搭载,这是几张当时建造时候的照片,这是2006年10月份所有的船体分段搭载完成。这是2006年12月8号,当时出屋的时候,这是命名仪式,当时这条船是运到新加坡去进行安装和调试,2009年的时候在渤海进行开采出有,这条就是我们刚刚建造完成的海洋石油981半潜式平台,它是在2007年10月18号进行的合同签订,本来预计是在2011年的1月30号交船,但是当时发生了很多我们船厂不太可控的因素,比如说井架发生过一些小问题,而我们在东海进行调试的时候,又遭遇了今年大家所知道一些台风,在台风来的时候呢,我们所有人要撤离,大概就是一周到两周的时间,也比较损失时间,现在我们已经在开始准备进行钻井连调,钻井连调之后,基本上达到船交付的条件了。

这条半潜式平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第六平台,八台5500千瓦的主机,在1500米以下是使用定位,1500米以上是使用DP的定位形式,这条船当时我们围绕981开展了很多科研工作,那么包括研究他的总体方案,包括把这个数值计算技术引入到它的布置,把码头的细薄模型进行建模,进行一个实船模型的实验,进行了一个稀薄技术,还对它进行了重量控制研究,对各种高强钢的焊接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那么我们也参与了中海油所牵头的863项目,以及重大专项项目,通过这几个项目,我们也在整个半潜式平台的科研方面取得了比较多的成绩,并且将科研研究的结果,充分的应用到了我们实船的建造当中,这个是我们几张数值计算的图片,这个图片当时是我们是为了对上船体的结构变形进行控制,所以进行了相关的计算,这个是推进器舱的模型图,因为这条船其实本身它是在DP(音)2的船,要求是改成DP3的,它的空间并不是十分的充分供我们来使用,我们也大量的进行了管系的优化等等,那么这个是下浮体的分段,2009年3月3号,这是下浮体的三环段四环段进入屋里。这个是立柱的一个预组装,这个是下屋以后三个月,同时立柱之间的横撑已经完成,四个立柱完成吊装,这是下屋以后五个月。六个月的时候,上面因为是主机有一些夹板一些大型设计已经到位了,这是第八个月,这个我在网上论坛看到一些网友会问,说这上面有一些箱子是什么?是一些配电箱等等,并不是很神奇的东西,这是十个月,已经具备了出屋的状态,我们当时出屋的时候,为了确保安全性,借调了上海港周围的11条拖轮,2条拖轮来备用,确保这个安全性。这个是在码头进行井架吊装,这是一张夜景,当时我们在进行局部系统调试的时候一张夜景,这是今年5月23号的一个命名仪式,这是5月26号脱离外高桥码头前去调试的地方进行调试,这是正在调试中的一张照片,好,感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吴博士给我们介绍了上海外高桥海工方面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介绍了海洋石油981建造的工艺和建设过程,可能从刚才这些照片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海洋石油981的项目,这是我们国家建造的世界上先进一流的第六代的钻井式平台,我们谢谢吴博士的介绍。中间我们就不休息了,接下来我们有请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戴总给我们做介绍,谢谢。

戴文凯:各位好,我是来自上海振华重工戴文凯,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培育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题目,本来想这边我们这个大会我也不太好直接做一些公司介绍,我还是先做一下介绍吧,我们这个企业业务是有四大业务板块,其中原来最大的一块是港口机械,这个大型集装箱起重机,全球销售了七八十个国家占了50%左右,还有50%是新兴业务,第一块是海洋工程,海洋工程里边有一些的产品,我一会给大家做介绍,比如说我们的起重船,我们的海工配套等等,第二大块是钢铁结构,桥梁结构。钢结构还有很多其他的模块,码头模块,石油天然气模块,各个方面的模块也是我们的业务,另外一块新兴业务,新兴能源这里边主要是海上风电,海上风电里边我们现在主打市场是欧洲市场,欧洲的海上风电是发展最快的市场,在海上风电里面,我们现在主要想提供的是海上风电大型的基础结构,包括风电安装船,我们公司现在已经给国内最大的公司提供了风力发电的安装船,包括一条船的已经交付,还有一条自升式的风电安装船今年年底要交付,今年的营业额超过40亿美元,我们公司的总部在上海,我们有九大生产基地都在上海以及在南通江阴这几个区域,这些生产基地总的场地面积大概在700万平方米左右,按现在是超过10公里这么一个企业,我们企业的性质属于控股上市公司,这边我想今天讲这个题目是产业链的打造,我想其实我今天讲的内容,包括这些具体的内容其实在这个文件里边都有,我可能跳过一些,讲具体的一些情况,这些有关产业链理论就节约时间,可能就不说了。

其实我们上海振华重工是以高端的海工产品作为主要的目标,尽量减少价格竞争,现在公司正在完善市场的数据库,根据市场数据进一步来精准预算报价提高价格竞争力,避免恶性价格战,大家都知道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因此公司有充足的资金实力对各大海工项目提供保障,但国际金融这个形势还是比较动荡,必须要有完善的风险控制,近期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危机也是此起彼伏,我们从一开始就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近年来自然灾害贫乏,企业也通过一些措施在所有的项目上加一把安全锁,从产业链来说,第一个是设计研发,设计研发是整个海工产业链的上游产业,也是高附加值的区域,早期国家对深海这些设备的话,设计能力还是比较弱,而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一批优秀的设计公司已经有能力深水装备的设计,刚才外高桥981的的介绍,产业链的设计研发环节是集中体现企业创造能力的价值所在,创新能力是扩大涉及附加值的关键要素,比如说借鉴日本的造船行业的历史,我们现在的要有一个很好的跨度,梯队保证技术的传承和新技术的推陈出新,我们现在面临的技术革新的速度往往超过我们的消化速度,往往引进的这些技术还没有充分消化和吸收就将面临被套,企业投入再多也只能获得有限的先进技术,要突破这项瓶颈只有靠自主创新,我国的海洋工程企业在技术上今天已经有了很好的积累,完全有能力进行自主创新和研发,自主创新是提升产品层次,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关键,而持续的研发投入是自主创新的保障,从欧美企业的来看,他们的比例是2.0以上,日本是13.6,中国制造企业现在是0.8左右,应该是显得不足,另外从海洋工程产业链的链接方式来说,大多是通过项目交易相关联的,其关联程度不是很高,这也一部分限制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的能力,如果增加控股进行合作,应该能够有效的提高海工装备产业的发展,上海振华重工着力向深水装备来迈进,国家从来没有停止对研发的投入,公司拥有超过3000人以上的研发人员,能够对海洋平台详细设计和平台设计。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振华重工与美国公司开展了多方位的合作与交流,并开展了实质性的工作,今年的7月振华已经开工了海洋钻井平台的业绩,我们也通过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发挥更大的作用,后面一个方面是关于设备,物资设备的这个环节,造船行业经过2009年,2010年的强势扩展,东部沿海各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接影响了提升了原材料以及关键设备的价格,钢铁造成造船的主要材料定价掌握在国外铁矿石企业手中,我国多指出超过160亿美元,海洋平台海工装备占比例是非常大的,而且产品中自动化部分大多是由国外的厂商来供货,现在是不足5%,导致了在这个环节上限制了我们的物资采购的附加值,上海振华重工在南通等基地开通海工装备,目前呢,振华重工首创了制造了世界第一台具有伸缩功能800千瓦的吊装器,获得了三项专利授权,填补了我国在船舶动力定位领域的空白,基本上是国外企业垄断,自主化将大大缩短,海工装备也提升了交货期。第四个方面是生产制造,站立产业链的角度来说,我们企业必须练好内功,有效提升自己的定位,从大环境来讲,制造企业面临着造船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主要的产能大多的集中在中低端船舶和海工的产品上,这个原因是国内海工企业定位比较雷同,导致了过度投资,而且比较过度依赖低廉的劳动要素,那目前我国是处在通胀的周期内,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将会逐步的消失,健康成熟的产业链能够使资源得到合理配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规模较大优质的海工企业,将通过并购吸收这些落后产能,并整合各方优势,提升我们的整体优势。

振华重工希望通过自身的定位,从过剩的产能中脱颖而出,以更高的产品品质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企业生产的角度来说,公司一直以零缺陷为目标,我们通过和韩国三星重工等知名海工企业的合作,一方面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升海工造船的精细化程度,很多人认为制造业附加值低,其实不然,真正高效的高端制造业同样能够获得很高的附加值和利润率。

下面一个方面是产品的运输,对于买家而言,不能以何种贸易方式,运输是不可回避的一部分成本,对制造商而言,运输能力就在这个环节上增添竞争的优势,上海振华重工几大海工基地处在长江口,地理位置的优越,公司拥有28艘远洋运输团队,更是不可或缺的优势,成熟的航运网络不仅保证了设备的交货期,更为服务提供了便利。为确保这次海上运输的安全,我们采取了全新的工艺,对运输船舶,装卸方案都有严格的要求,运输公司也是集思广益,顺利完成了运输运往中东。第六个环节是售后服务,服务是产品,价值链的延伸,往往在售后服务当中才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把这些信息促进营销,使整个产业链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结构,与此同时,我们也才有机会站在拥护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产品,让公司避免墨守成规,能在变化的过程当中保持与时俱进我们是24小时服务,及时解决售后服务问题,并将用户的反映汇总到总部,对产品进行革新改进。

下面一个方面是,关于海工装备的配套件的开发和生产是对产业链的延伸,是产业链发展到后期对社会分工更细化的一个要求,也是提高我国海洋工程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海工装备的配套技术的技术含量很复杂,提高整船设备,摆脱对国外设备的依赖,也是我们海工由大转强的优势,目前我们形成了很多集聚区,有很多大量的中小企业,把企业做强做优。振华重工在南通投建的三个基地,我们还有一些配套的开发,随着这些配套线的逐步完善,有助于公司降低大型起重船的成本,缩短生产周期,进一步提高海洋工程船的竞争力,目前公司生产的还包括船运吊机,航车,动力定位等等,中观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价值创造的机制,那产业链上游环节主要是通过技术的提升,获得差异化竞争力,在中下游还是通过劳动要素获取利润,我们通过管理来提高附加值,以上简略陈述了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在未来成长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制约因素和解决之道,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产能过剩和产业链的整合,引导低效高能耗的企业退出市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引入新的技术和加大可持续研发投资的力度,进而推进产业链由低利润由高利润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的高度化,我们要积极应对海洋工程的新规范和新变化,顺应世界绿色造船发展的新趋势,同时注重创新驱动,注重技术和品牌优势,注重质量,效益和效率,做强做优海工装备制造业,大力提升海工配套业,实现“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呢,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规划,已经正式颁布,这将成为海工装备,产业链发展的一个指明灯,也促进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戴总给我们介绍了海洋工程装备的一些体会,我看特别是一些海洋工程部装备配套的方面,他已经取得了一些业绩,我们再次对戴总的演讲表示感谢。今天最后一个是我们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海洋工程部总经理高上,高总发表他的演讲,这个公司,我个人认为是在我们国家里面规模最大,品种最多,也是业绩很好的主要企业,所以下面我们有幸请我们高总介绍来福士的情况,大家欢迎?

高上:过奖,过奖,在座各位都知道那句话,坚持到最后的肯定是最好的,你们是最好的,那我也是,刚才我们秘书长赞扬了我们公司一下,实际上我觉得很汗颜,说老化说,来福士做海工挺长,我们从2008年才介入,实际上我们也都是新兵,这是一个。第二个,其他的不提,来福士是唯一可以谈到,就是我们在海工里的教训最多,真的是这样,那么在过去我们做的六个深水半潜式平台的过程之中,积累了真是大把的血泪,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把这些血泪提取中间的一点,就形成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想法,所以在这里,我不想再介绍我们公司,我也没有办法讲些什么技术专业,我只能是讲讲我们过去苦难史来形成的一点点感触,好在我是后面讲的,前面勇慧已经把行情讲得更多了,我不可能比他再有独到的地方,这几行字里就是斩首政策,什么意思呢?海工这个产业是高度垄断,韩国和新加坡他们的想法就是全部的,我的主打产品都要吃掉,我一口都不想给另外的剩下,大家平常剩下你的快速消费者或者其他企业,占份额大的,还是会给老二,老三老四,留下东西,但是海工这个企业市场垄断高度的集中,所以作为领先者的基本上不愿意给后来者任何一个空间,可能跟他可以媲美的有可能就是飞机,大型飞机,空客和波音,大家再往远想一想,凡是高度垄断的产业,真的在这个行当说非常高端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的海洋工程产业与中国现在的国情不太匹配,我们长期已经习惯了做低端加工,但是你看看这个产业,真的对我们整个的所过去30年的路径依赖形成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是个难点。

现在我进到正题,第一个我们海工面临的严峻外部形势,是传统势力加新兴的挑战,其实海工这个国外的差距,我这里九牛一毛提出一点,比如说设计、建造、设备,创新,在座的专家讲得很多,比我了解的多的多,这些不用谈,我主要想谈一下,我们过去理解的,也就是说来福士体会的,交的最大的学费不是在我们技术,管理生产上的学费,而是我们对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它的规则和潜规则所不懂,交的学费,这肯定是很多企业在以后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我再举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我在正面讲它,最近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订单,就是TTS这样一个设备供应商他向两个船厂,首先和两个船厂签订了工作协议,同时这两个船厂也获得了订单,看上去很完美,很好,再看一下,这就是他的股东,那么在个行业的人大伙都知道他是挪威一个非常强大的金融机构,在这个里边我们看到的什么呢?在这个图里面TTS卖给船厂以后赚钱到相当高的利润,这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是船厂用了的设备,未来的平台不论是给谁,TTS在未来的份额是提升了,回过头来他同样某公司下面另一个他如果下的订单,下的订单他首富的比例,现在变成10和90这样一个规模,可能还低于两位数,他就是进退有如,如果船势好他又会赚了一笔,在2010年卖到12亿美金,这样一种模式,他是里里外外前前后后他设立的若干个关卡,都有他的赚,没他的亏,真正地辛辛苦苦做事情的在这商业模式里是比较艰难,但是也没办法,这是新加入者必然要接受的过程,其实好多评论我不用说,大家一看具体的案例都知道,第二个就是造船海工里面的一系列上升的势头,那么它俩结合要共同来打海工市场,那么多少有点像我们的幽浮公司和海洋工程结合起来去打的,只不过是这样一种强强结合,那么我们中国现在也有,我们振华已经建造和设计组合,那么未来我相信,我们国内还会有其他的组合,但是至少现在这种很少,但是世界上有的已经开始那样做。那么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现在的结果就是什么,韩国和新加坡都有自己的核心产品,产品布局完善,他们全体又同时完成了全球产业布局,这是前面我们的目标,刚才大家专业已经提到了,那么如果我们要想追赶它,我们看看它最新的一个例子,最新的是大雨接的单子,是5.3亿美金,中国想进入这个行业可能就是价格优势,韩国新加坡不给你留任何空间,实际上我们在供应链上面已经跟他们比没有优势,那么我们空间是多少可想而知。

另外,前一段包括我们也在想,你新加坡、韩国,你的基础设施总归有限,你们总有吃饱的那一天,我等着那一天,但是事实上没有这一天,新加坡人明确的说,这个行当是强周期,赶到好日子,宁可撑死也不让它外流,那么他们会在中国南通吉宝在这里已经有船厂,要利用中国的低要素成本进来,同时他在本土也要坚浮船屋,这就是他们现在的策略,在吉宝我们有各种的了解,他们CEO在内部会上提到,这只是其中一句话,只是为了一个视觉冲击而已,但事实上是他这样想的,而新加坡从原来的口号也变了,但是现在新加坡到这个阶段,那么韩国前一段收购的事,他们要把工程船这一部分玻璃掉,也通过金融机构跟我们联系高,他要保留最精华的东西,同时在巴西,韩国的船厂在那里跟许多船厂的合资,现代,三星都在那里有行动,所以韩国和新加坡没有墨守成规,他们虽然有这种说法,成本空间降得很好了,这种想法千万不要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不笨的话,人家是没有原地踏步,那我们回头,我又总结一下,现在海工的强国,因为我们不是想赶超吗?那你看看你的目标,你的领先者到底是什么样模式在做?我现在把全世界海工有名有号的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欧美,这些是大型石油公司牵引,不管过去的石油七姐妹老的还是现在的,都是强大的石油公司力量在牵引,当然在石油公司七姐妹或者西方主流的石油公司里很多的传统,基本上老的石油七姐妹全是英美公司的背景,这个跟中国不太可比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人家太强大,你根本不要去考虑赶超了,我们的石油公司和人家的领先的石油公司你可比吗?想都不要想,不要比规模,比实际能力?所以他们的石油公司牵引出一批来,这就是现实。那么第二个模式,就是挪威,挪威从1969年开始发现了油田,北海油田英国转向挪威,用42年时间成就了现在挪威在海空方面的一个霸主巨人的地位,跟着他学的,就是巴西,这两国国家特征都是利用本国周围的油气资源来迅速提振一个产业,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又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我们有油田但是在南海,我们由于种种这个因素,又在天上飘。第三一个,就是韩国新加坡,他们这两个国家是比较优势带动,什么叫比较优势?这两个国家都是小国,没有像美、俄、中、甚至是欧洲国家一样就是遍地开发,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些国家不是,你想想韩国和新加坡只有有限的几个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对不对,新加坡金融、行业、修造船开始,他是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缘的优势和历史的渊源,只是发展这几个产业。韩国实际上也就是个电子、汽车、钢铁,造船等等有限的几个产业,而这些产业韩国是依托在三星现代和大禹三大集团。他没有遍地开花,大伙记住,可能这是会议的共识,那么客观上这些国家你不用去扶持,也都在扶持,这三家公司在当地是什么样的地方,新加坡更不用说了,那么韩国这里我再提出韩国,韩国这个状态就是把他的总装建造依托造船这种核心优势等三大环节形成了良性互动,韩国造船在世界领先这个就给钻井船很大的信心,所有钻井船宽度都是42米,你有了你自主的设计,你对你的建造效率等等的提升就起来了,那么你在国际上能得到更多的订单,你跟上辈供应商谈判就强大,你的成本就下降,随着你的成本下降,你会获得更多的订单,你会更多的选用你的设计,你的设计又降低你的成本,提高你的效率,你又获得更多谈判的臭骂,所以今天钻井船全部被韩国龙钻,这就叫斩首,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但是中国这种情况,不要说做,有没有人去想,有人想是真想,还是假想?那是个问题,是叶公好龙还是真的再做,再想想我们张口赶超,闭口就是超越,人家的核心竞争力了解了,你再想想能不能超越人家的。

回过头再看,再详细分析欧美,最近占领华尔街整个反对的是资本和政治的结合,能源产业是恰恰这么一个例子,中国也一样的,我举一个例子,阿里波顿这个例子,阿里波顿的前总裁,哈利巴顿的子公司KBR,2003到2006年获得伊拉克重建的172亿的订单,2007年总部从休斯顿签到迪拜,我不会去评论原因,留给大家自己评论,自己去想,在这里,他肯定是有哈利巴顿作为美国全球领先的三大服务公司之一,他是凭实力也会得到市场份额,但是多少是凭实力,多少是凭实力以外的因素大家去想,这个里面只是说看到这一点,而美国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现在比较典型的必须卡梅隆,他的股东,海工领先巨头的股东,多多少少都有高级政客的背景以及军工企业的背景,所以我们经常有的时候是被500强也好,他们的产品和形象所关注吸引注意力,但是真正他的渊源,它的前世今生你看一看就明白了,现在我们看这是一个法国石油研究所创办的,他的主要股东道达尔都有国家背景,你在这过程中间就发现,他的每一步都有法国各个国家的支持,那么艾妮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国有的企业,所以请大家再看这个,能源=资本+政治缺一个都不行。

巴西就是想去拷贝挪威的模式,主要资源移到巴西,各位可能都去过巴西,全世界海工产业各个环节的有名有姓的公司全部由桥头堡,我们是有代表处,巴西本地化政策大家全知道了,这里我不说,我提一个现在也是我们最近接触的例子,巴油准备把他所有船队剥离,等于他租平台,他而不自己拥有了,大家一直关心的新建平台,大家都在怀疑巴西的成本高,谁来为这个高成本买单的问题,巴西人是这样做的,由银行成立这么一个基金类的公司,我也搞懂这个发音更合适,这个基金公司以它为平台,下面设立单船公司,巴油占15%,门道在这里了,这个单船公司大家注意,巴油是实际的最终用户,而这个只是一个财务基金,别看它只有15%,它是有决策权的小数,当这个船一个平台建完了之后他把这15%卖给他做服务的幽浮公司,请注意,虽然他此次不是股东,但是这个平台已经按照他的要求做好了,那么这个幽浮公司大家觉得赚到没有,这个幽浮公司应该非常高兴做这笔生意,首先他以15%的成本就实际控制了这座平台,你反过来看看现在,如果我们中国,比如981全部国家投资,用100%的成本才有一座平台,他用15%可以有了,同时他又得到了大笔一个很稳定的租约,所以幽浮公司可以赚两笔钱,一个是提供服务的钱,一个是15%股东的收益,所以他非常愿意做这件事,另外投资基金会不会亏本呢,他这个肯定是成本很高的建这个平台,他不会亏本,他上市套现,为什么能卖得掉呢,因为你有巴油长期和约,也许这个基金可能要40%50%的收益,这就成功的解决了建新平台的融资难题,反过头来我们国家有没有可能,我们大把的外汇资金,我们只会提供10%和90%,那么可能学也未必有人愿意去学,但是巴西在全世界,至少人家想出来,在推进这件事,而且都到了中国我这样一个非常毛细血管人的耳朵里,这就叫差距。

刚才提到韩国支持几大财团等等,这里不再多说,新加坡也是这样,以北京市23分之一的面积拥有10个海工基地这都不用提了,所以总得来说,不管是欧美,挪威韩国背后都有新加坡支持,而回头看看我们国家,我们国家你重视程度等于发展速度,这个重视是谁啊?一定不是在座的我们,也许我们这里有政治委员,就是你自己谈支持自己有什么用,没有用,一定是外部来支持,下面这几个全部应该是取得重大成果,但是他们在我们国家的地位想一想,我们经过十一五的努力,海工仅仅是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七分之一的四分之一,对不对,先进制造业里面的一个,那么如果能形成,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要真的想和下面的几种模式抗衡,你没有像下面这个两弹一星,天空一号,高铁,这样的重视程度,你靠我们自己在努力,累死我们也很难抗衡,最多求个温饱,我在这里极端的说。

所以其实作为我们整个行业对外,我们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如果海工上升到中国南海工程和载人航天什么什么高铁工程,上升到同一地位,那海工就是指日可待,否则那就是小打小闹,这就是一个比较极端的判断,谢谢大家。

7.分论坛发言稿 篇七

新世纪控股集团董事长陈德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 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企业的利益空间不等于企业的发展空间, 利益空间小于发展空间。现在很多企业融资越来越难, 我认为这是它趋向于利益空间, 而没有趋向于发展空间的缘故。优秀的企业始终趋向于发展空间, 这也是优秀企业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发展空间大于利益空间才能长期发展, 不断追求新的发展空间是优秀企业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发展空间小了, 就向创新型发展, 向内生型发展, 就去营造外延发展空间;资源发展空间小了, 就去寻找知识型的发展空间。有的人对科学发展观不以为然, 而我认为, 一个企业特别是优秀企业, 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发展空间是无限的, 就看你有没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 企业要学会在寻找条件中前进, 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跟企业最密切, 胡总书记提出要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要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 增强宏观调控的综合性、有效性, 就是今后企业实施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的方向。

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不断调整, 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发展途径。比如, 浙江温州模式非常活跃, 但现在温州人也在补课, 就是要补上产业转型这一课。再比如, 我们集团过去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跟人家是硬碰硬, 拼成本, 现在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 调整发展方向, 发现新的空间。

嘉凯城集团董事长边华才:低碳经济是明天的竞争力

我国改革开放30年, 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 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更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和必然选择。

现在, 我国每建成一平方米房子, 就排放0.8吨碳, 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建筑占50%, 如果我们所有的建筑节能达到70%的标准, 就可以减少2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当于全国航空停业5年。

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房地产建筑行业的当务之急, 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低碳经济是明天的竞争力, 哥本哈根会议释放出来的信号, 让中国产业界看到节能减排的必经之路, 在房地产行业也兴起了低排放的活动。现在, 低碳建筑可能会对企业成本造成一定影响, 但是从长远看, 企业将在新一轮产业竞争、技术竞争上获得一定的优势。2008年房地产市场低迷, 一些高档住宅投放市场以后, 受到消费者热捧, 真正体现出低碳住宅的含金量。做低碳环保开发, 就是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

国家政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保障。在英国, 销售房子需要能耗法律认证, 并且是不可或缺的。我国将低碳经济定位为战略性产业,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备受关注,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低碳经济。我们公司在社区楼盘中已经做了大量低碳探索, 现在我们开始从单项节能技术利用向综合能源利用过渡, 随着科技进步, 我们将把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社区物业管理整合在一起, 形成全面的低碳社区方案。

“低碳”, 不再只是媒体的时髦词汇, 也不是企业应对舆论压力或塑造正面形象的需要, 而是长期发展的立足之本, 企业要从现在开始, 承担责任, 创造更好的明天。

北京银行副行长金融市场总监赵瑞安:金融创新的核心是满足企业的融资需要

金融创新就是将新的金融方式、金融产品、金融机构或者金融流程引入到金融体系。金融创新的核心是满足企业的融资需要, 因此这种创新应该是富有弹性的, 根据客户需要进行量身定制。北京银行在金融创新支持企业发展上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创新信贷模式, 支持高新企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北京银行率先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 将个人信用与公司信用紧密结合起来, 将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紧密捆绑, 为企业融资打破了“瓶颈”。我们为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高科技公司的上市提供了强有力的融资支持。目前在创业板上市的北京高新技术企业, 百分之八九十是北京银行客户, 在它们上市之前, 北京银行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服务。

创新信用风险分担方式, 支持企业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和高新企业融资都比较难, 这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十几年来, 北京银行采取多种信用分担方式, 包括与担保公司、与政府有关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融资。

创新金融工具。十几年来, 北京银行把为中小企业服务作为市场定位, 已为7万多家中小企业提供存款、贷款服务。2009年北京银行在国内组成中小企业结合票据, 把八九家中小企业捆绑在一起发行债券, 这种方式受到了中小企业的欢迎。目前我们已储备大量项目, 为外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行债券提供服务。另外, 我们通过和信托公司合作, 采用信托贷款, 发行信托计划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这些金融创新适应了客户的需求。

创新金融组织。2008年北京银行设立了延庆村资银行, 并在国内成立了首家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支行和中小企业投资服务支行, 与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中国科协主席张勤: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中国目前在经历一场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关系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重大抉择。中央指出, 这场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但对于中国来说, 实际上是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所以中央强调, 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以优化经济结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的突破。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升级, 把自主创新摆在经济发展转变的中心环节, 使“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逐渐演变。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建立以企业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需要。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充分发挥广大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 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促进企业的技术交流和技术推广, 提高企业员工的科学素质, 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活力, 共建企业创新文化。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键:从战略高度重视商标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保护

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 而商标从它出现那一天起, 就和企业创新密不可分。首先, 商标是创新的产物和载体。从历史角度看, 商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我国商标发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商标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从本质角度看, 商标是区分商品服务来源的标识, 消费者在市场凭借商标可以获取商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 因此企业应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发展自己的商标, 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其次, 商标广泛认知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标志。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商标品牌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商标品牌竞争时代已经到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必须依靠管理和服务的不断创新,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才能不断扩大自己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提升企业形象, 占据市场竞争的优势, 其结果也必然使企业商标被消费者和市场广泛认知。因此, 从某种角度看企业创新发展的标志, 就是企业的商标是否被广泛认知。越是创新进取的企业, 其商标的知名度越高, 直到成为驰名商标, 而商标权是企业创新发展最重要的知识产权。

对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 应该从战略层次高度, 重视商标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保护。着眼长远, 做到产品未出商标先行, 市场未入商标先行;树立商标意识, 规划实施商标战略, 将商标战略融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创新,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丰富商标内涵, 增加商标附加值, 提高商标知名度, 使商标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成为展示企业形象的亮丽名片, 成为地区、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

对知识产权保护, 离不开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本质在于有效保护和鼓励创新, 使我们更好地充分享受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竞争优势, 已成为世界各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的公共政策导向。

2008年6月, 我国政府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把知识产权战略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 对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商标战略,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分论坛三:信息化与全球合作 篇八

信息革命和数字鸿沟

徐愈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犹如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带入工业文明一样,信息革命正在将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革命时代。工业革命在创造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发展的不平衡和贫富悬殊。同样,信息革命也带来了不同国家、地区、行业和人群在信息获取、利用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异,这就是数字鸿沟。如何尽快缩小数字鸿沟,让所有人充分享受到信息革命带来的好处,真正建立起一个包容、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关于数字鸿沟的几个基本判断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电信管理局陆续发布了四份调查报告,对信息穷人与信息富人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使数字鸿沟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此后,数字鸿沟问题在2000年成为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八国首脑会议、亚太组织论坛的主要议题。2001年发布了理解数字鸿沟的报告,2002年起世界经济论坛开始发布年度报告,2003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发布了旨在缩小数字鸿沟的原则和行动计划,联合国也陆续发布全球电子政务准备度报告,国际电信联盟、世界银行等也将缩小数字鸿沟作为其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开始加强对数字鸿沟的研究,并逐步开始了缩小数字鸿沟的政策推动。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数字鸿沟的认识逐步深化,在某些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首先,大家普遍認识到数字鸿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差距是全球数字鸿沟的集中体现,从信息基础设施和主要信息技术产品普及情况看,国家间的差距十分巨大。根据世界经济论坛今年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发展报告来看,2008年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已达到90%,最低的国家还不到1%。有35个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在10%以下,有相当一部分国家每百人的移动用户数不足10%,每万人互联达到7400兆以上。同时仍有一些国家目前上网都非常困难,有73个国家每万人的国际带宽在10兆以下。不同人群中也存在数字鸿沟,并引起人们日益的严重关注。其次,在成因分析方面,我们认识到数字鸿沟的实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客观反映。造成国家间数字鸿沟的主要成因有经济技术、教育、战略方面,而一国内部不同地区、行业人群中的数字鸿沟还会因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种族性别等差异有不同的表现。经济差距是数字鸿沟的核心,只要经济差距存在,数字鸿沟就不会完全消除。第三在价值分析方面,大家普遍认识到过大的数字鸿沟对社会发展存在较大的危害,同时缩小数字鸿沟也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新机遇。数字鸿沟的存在,使信息贫困者远离信息技术,无法参与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更容易失去可以通过在线方式的教育、娱乐、交流等机会。因此数字鸿沟会对原有经济差距产生放大效应,激化已有的社会矛盾。正如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称,数字鸿沟有可能使国际社会多年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的努力化为乌有。同时,通过缩小数字鸿沟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可以使用光纤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所以可以说缩小数字鸿沟的过程也就是加速信息知识传播和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过程,我们要把数字鸿沟变为数字力量,变为数字动力。最后在对策考虑方面,大家普遍认识到缩小数字鸿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需要国际组织、世界各国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数字鸿沟不可能完全通过市场的作用自行缩小,通过国际间和各国政府推动来实现。从全球看,发达国家拥有经济技术人才等优势,在缩小鸿沟方面有能力、有需求,也有责任和义务作出更重要的贡献。在一国内部政府应发挥导向、引导作用,引导向弱者倾斜,尽快缩小数字鸿沟。

缩小数字鸿沟的实践和成效

中国的数字鸿沟目前主要表现为城乡数字鸿沟与地区数字鸿沟。这些年政府做的几项工作,一是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数字鸿沟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将信息化定位为信息化全局的战略举措。2006年出台的2006-2009年发展的将数字鸿沟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称之为影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因素,明确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社会群体之间信息技术的差异,创造机会均等、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并把缩小数字鸿沟作为优先制定的六大战略计划之一。此外我们研究制定了信息化发展五年专项计划,并在最近出台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城市计划。 二是加强农村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把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作为缩小数字鸿沟的重点工作之一,自村村通以来,大大改善了农村的信息面貌,偏远农村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突破了99.86%的行政村;农村信息服务能力迈上了新台阶,城镇同乡互联达到了99.3%,行政村达到了91.5%,96%的乡镇通宽带;广播电视人口达到了97%,有线用户数达到1.64亿。村村通电视的比例达到了99.4%,互联网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就绝对数而言,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农村的网民规模差超过了一亿。三是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重大工程,包括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四是积极开展培训。人的能力建设问题是缩小数字鸿沟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这些年我们重点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努力,在欠发达地区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培训,建立培训基地,重点培训基层领导干部、信息技术骨干和专职、兼职农村信息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化体验,展示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五是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推广各种经验。在这些年当中发现和总结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比如宁夏的模式,主要体现在平台上移、服务下延、三网融合。平台上移是整个信息平台集中建在省一级,服务下延是把信息服务站建到了村一级,把信息送到了农村手上,同时完成了信息共享。北京的平湖模式,农民的平均上网费6元钱。甘肃模式,利用中小学作为信息传递的中基站。比如新疆的巴州模式,利用中央各个政府部门纵向各种网络的资源,整合各种资源开展信息化。总之,我们觉得现在中国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初步解决“用得上”的问题,接下来要向“用得好”的方向发展,包括持续提高基础设施的能力,降低费用。

中国缩小数字鸿沟这方面如果这些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从大的政策背景来看,主要得益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一个战略高度,推动全社会关注解决农村的问题;得益于中国的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我们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还是城乡资源共用;得益于信息化战略的持续和推动。在这些大的政策推动下才有今天的进展。

最近,我们制定了一个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行动计划,包括了使农村的信息技术设施提升行动、整合农村的信息资源、推进基层电子政务向村一级延伸、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行动计划、开展农村科技信息行动计划、继续开展新型农民的培训计划等六个方面的具体行动。

总之,我们希望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加大国内相关部门、政府部门工作的力度,同时也希望在国际上能够更多地关注中国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

从企业角度谈消除数字鸿沟的几个关键问题

陶景文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 华为终端公司首席执行官

数字鸿沟,是风险也是机遇。作为华为公司的企业,我们从数字鸿沟的机遇里找到了生存的机会。华为的发展就是从农村开始的,从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和通讯服务开始,逐步走到了中国的大中城市,成为了中国市场份额的第一,再逐步地从国际的发展中国家走到了发达的欧美市场,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提供商。

全球化和数字鸿沟,站在企业的视角上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现在的数字鸿沟,它的外延和定义可能需要重新思考。现在数字鸿沟不光是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服务,而且也包括人和社会,社会和自然。在过去的这些年,虽然被连接的信息人数在不断地增加,但是信息的贫富差距是在不断的扩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以及在同一区域的不同收入人群,所享受的信息服务的差距在日益拉大。

作为一个通信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我们认为要解决数字鸿沟,关键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解决连接人类、连接家庭的问题。其次是解决带宽问题和信息服务的问题。未来在提供宽带信息的时候成本是非常高的,要更低成本地、有效地提供高速的信息高速公路,为广大的消费者服务,消除运营商之间的互相竞争和重复投资。第三是人才的培养。中国有句古语,“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漁”。

数字鸿沟除了面临政治、政策、政府层面的问题,单从技术上看,还有三个问题:第一是内容过多的问题,即如何给正确的人以正确的信息。第二是快速增长的带宽和费用。华为有一个比喻,现在网络的带宽像密西西比河一样宽,难道有人愿意付同等比例的费用去建设这样一个宽带网络吗?如何解决这种高速宽带网络的建网成本和我们愿意支付的成本之间差的问题。最后是我们需要更加经济的智能终端。现在的终端往往是过于复杂,过于昂贵,很难被广大的消费者所使用。

所以这三个问题是华为从企业的角度需要致力于解决的,也是我们的战略。我们希望和其他的中国企业一起走出去,和当地的企业紧密合作,为消除数字鸿沟作出贡献。

尼基尔·臣达维卡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可持续发展司公共关系与外联处处长

当今世界上已经有20个超大城市,这些城市的人口超过1千万。据联合国最乐观的预测,2050年全球将会有92亿人口,其中三分之二的人会生活在城市。快速的城市化带来一些挑战,其中包括贫困、教育的机会、医疗、性别平等,还有环境问题等等。

如何促进城市的发展?第一是要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第二要保证有恰当的公共政策;第三是众多的参与者共同发挥作用,还要利用信息、共享经验以及计划和实施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案。

什么是可持续的城市呢?这些城市是指有健康的经济发展,同时又伴随着和谐的社会,还有具有包容性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等特征。在联合国里经常会谈到这几个方面要齐头并进。要减少城市的碳排放,制定更加节能的政策和措施;要有更有效的交通设施,包括轻轨和使用电的汽车;要将基础设施更多地建在人们居住的地方。

而信息化就可以减少上下班的时间,缩短人们工作和生活地区之间的距离;利用新的技术和新的网络,可以使用电话会议等。但是信息化也有不利的一面,信息化会有很大的能源消耗,而且有很多的电子垃圾,这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联合国正在探讨怎样通过国际合作处理电子垃圾问题,包括像发展中国家出口电子垃圾的问题。

我们要建立智能的城市、智能的社区,城市要培养人们有更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在城市里建造知识和信息的机构,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获取并且传递、散播他们的知识。

让宽带成为全世界的人都能够获得的基础设施

我们是联合国的电信联盟,我们致力于把全球的人连接起来,不管他们居住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不管他们身处的环境如何。应该说我们取得的进展非常巨大,这要归功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巨大发展。但是,我们要做的还有更多,因为只是连接起来还远远不够,世界人口中有3/4的人仍然没有办法上网,普通的宽带在发展中国家的获得率低于5%,我们要做持续的努力,保证不把任何一个人落在后面。我们要关注到信息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要同时关注到基础设施,要创造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并且提供人员的能力建设,这样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电信联盟的一份2月份的数据报告显示,在最发达的国家里,每个月宽带费用不到月收入的1%,而在最不发达的国家,这个比例为100%。为什么最贫穷的人反而要付这么大的费用呢?这是莫大的讽刺。

其实,任何的信息化发展都会对GDP有所贡献,而高科技包括宽带所带来的收益是最大的。另外一个好处更加重要,宽带网络能够很快地把成本弥补回来,因为通过教育、医疗、能源、交通部门的宽带使用,其节省的钱足以抵消宽带发展需要的成本。

当然,有意义的宽带发展计划的制定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战略和政策。

在韩国,宽带遍及到一些边缘化的人口,包括老人、残疾人、家庭主妇。韩国还采取了一系列电子政务的项目,总共投资达到24亿美元,覆盖了2800个政府部门和机构。今天的韩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宽带市场,远远地领先于美国和加拿大。这就表明政治的意愿对宽带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国际电联发起“在宽带之上建设”这一活动的原因。

上一篇:中秋节月饼句子下一篇:上海服务类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