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片段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2024-09-21

说课片段教学要注意的问题(共11篇)

1.说课片段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篇一

《交通安全要注意》说课稿

追栗街小学 李凤华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交通安全要注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着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也存在着交通隐患。目前社会上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频频增加,鉴于学生现有的交通安全意识,要想平安出行还很值得担忧。故我设计了以“交通安全要注意”的品德课让学生拓宽安全知识,树立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的意识,形成自觉遵守和维护交通法规的意识和能力。交通安全与学生的日常行为密切相关,因而本课内容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说教材

《交通安全要注意》是未来出版社三年级教材第四章第十二课的教学内容,本课由“怎样避免交通事故”、“这些行为很危险”、“认识交通标志”、“发生事故怎么办”、“我们来办宣传报”等环节组成。我今天设计的是第一课时“怎样避免交通事故” “这些行为很危险”。设计主要是从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事故的事例,让学生感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

二、说教学思路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本节课所学习的至少,使学生对交通有了全面的认识,在它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不便,甚至是伤害,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通过活动,掌握交通安全知识,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形象。

2.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说重点难点

为了达到制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了教学重点和

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了解相关的交通法规知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教学难点:把知识转化成为一种自觉遵守并维护交通法规的行为。

五、说教教学手段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能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所以本节我所选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歌谣等。

依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接下来谈一下我的教学方法

六、说教法

围绕这一主题,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实际,在教学本课中,我主要采用“活动展示法”和“行为指导法”,并辅之“情境激趣”、“课堂讨论”、“辨析导行”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和相应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了解交通安全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有层次的掌握交通规则知识,从而达到明理、导行、育人的目的。

七、说学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重视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着重以下几种学法的指导:

1.表演展示学习法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直接参与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强调寓教于乐,指导学生参与模拟小品、情景再现活动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

2.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给全体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讨论、交流、合作的机会。

3.竞赛讨论法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以竞赛的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

下面我就具体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法和学法指导的。

八、说教学设计过程

(一)悲情再现,激发情感

本教学一开始便创设情景——播放视频《坐在篮球里的女孩》,用其充满童稚声音泣诉

着车祸给她带来的灾难。一个可爱的女孩,原本有如花的生命,但是现在她只能用篮球作鞋,二手撑地艰难而行。当你面对这触目惊心的场景时,同学们你想说什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导入本课要学习的内容—交通安全。

2.结合当地发生的交通事故举例再次说明交通的隐患。

3.学生讲述自己听过或见过的事故或故事。

4.出示数据

2011年全国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0812起,共造成62387人死亡全国因交通事故造成学生死亡2656人,受伤10819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有37名小学生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今年3月份我省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35起,造成112人死亡,89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04052元。

利用事故,数据引起学生注意,从而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并揭示课题交通安全要注意(板书课题:要注意交通安全)。

(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1.情景模拟,师生互动表演

为避免传统“师说生听”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学生对所学知识如过眼云烟,印象并不深刻,本堂课,我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小品表演《过马路》。在小品表演之前,先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认识红绿灯、人行横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然后分角色模拟十字路口过马路:老师当红绿灯,部分同学带上头饰当行人、汽车、电瓶车、自行车、摩托车、卡车等。行人走路不看红绿灯,各类车辆闯红灯,大家互不相让,稚序一片混乱。小品表演完,请学生说说小品中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应如何改正?如:行人应走斑马线,不能闯红灯等。充分体现课堂的开放性和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尊重。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提高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三)欣赏视频,牢记安全规则

接下来播放一段饶有趣味的视频,采用这段视频,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紧紧围绕“交通安全教育”这一主题。看完视频后,学生说说视频中提到了哪些应遵守的交通规则?这样一来,学生们兴趣盎然,主动认知发现,巩固了对交通安全的认识,避免了直接讲授的无趣局面出现。

(四)知识抢答,增强安全意识

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几种常见的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我设计了十三道安全知识竞赛题,这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扩展。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哪个组答对题目最多为胜出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以竞赛的模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达到了巩固交通安全知识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的第一个环节,我让学生们4人一小组,合作交流,说说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全知识?大约给出十分钟时间,每组讨论后派出一名代表汇报。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体验了小组合作的团结性。学生们不仅自己要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争做一名安全宣传员,向爸爸妈妈、亲戚朋友们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六)畅谈收获

最后,我对本堂课做出总结:同学们,让我们遵守交通规则,让我们小手拉大手,让我们注意交通安全,健康成长,让安全与我们同行,让安全永驻我们心间!学生起立诵读一首琅琅上口的《小学生交通安全歌》,让学生从儿歌中找到过马路的诀窍,并牢记于心中。

(八)作业布置

让学生通过编、写顺口溜、宣传标语,收集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制作一期手抄报,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2.说课片段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篇二

1. 创设宽松的课堂生态环境

课堂氛围创设的好坏对师生互动具有很大的影响。语文课堂上要产生师生互动, 应该要有一个基础, 那就是师生间的平等、尊重、理解, 这是师生互动的本质。在师生的互动中, 要求教师要放下架子, 要改变自己的角色, 要由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否则, 又会回到“一言堂”。这意味着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 应努力在精神上、文化上、心理上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然后师生在交流中有思考, 有争辩, 在争辩中得出结论, 在得出结论的同时张扬个性, 升华情感, 发现价值。这样在双方共同的需要和兴趣的基础上发生的互动, 是积极的、主动的, 并且是充分有效的互动。从社会心理环境来讲, 关键是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课堂互动适宜的心理环境的体现, 也是课堂互动的基本条件。教师在营造课堂心理气氛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创造出一种新的学习文化, 亦即教师不再是知识上的权威, 而是学生学习上的伙伴, 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 课堂氛围是民主的。民主平等是课堂互动构建的有机土壤, 它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而目有利于学生课堂互动的实现。

2. 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语文教学课堂应该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是教师要热爱学生, 此外一种互动参与的教学方式也很重要, 对于一种参与、相互认同的互动方式, 宽容的精神举足轻重。只有当教师与学生都学会了有所宽容, 师生间的交往才会变得民主。因而, 在实际的课堂互动中, 师生首先要注意克服相互之间的偏见、偏狭行为, 多一点宽容的胸怀。正如一位作家所说, “既然我们举目共望同样的星星, 既然我们都是同一星球上的旅伴, 既然我们都住在同一个天空里, 既然生存之谜深奥得只有一条路才使人找到答案, 那我们为什么还总是彼此为敌呢?”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及客观世界的态度。努力用学生的眼光观察世界, 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困难, 体会他们学习的经验和困惑, 教师要从自身的潜能出发, 为与学生的互动建立牢固的根基。

3. 发挥言语等互动媒介的优势

“互动媒介”指课堂教学中用来传输信息, 促进互动效果的凭借。它本应是教学策略的统筹顶目之一, 这里, 单列出来以示强调。互动媒介的种类有很多, 一般有传统与现代之分, 在语文课堂中, 传统媒体主要有文本、图片、表格、板书, 还有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等;现代媒体主要有声像、动画、影视、计算机等。互动媒介的选择要根据实际的需要而定, 一般的选择宗旨在于促进师生的互动, 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在此主要以倾听式的言语互动媒介为例:语言是心灵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人际间的互动主要通过语言进行, 课堂上师生互动时也是如此。法国符号学家巴尔特认为:“语言是一种制度和系统, 而言语是一种个人选择的实现行为。”也就是说, 言语是语言的运用。所以, 我们认为语文课堂上的言语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媒介, 我们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在互动的过程中, 要善于使用倾听式的言语媒介。

摘要: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互动式教学成了新课程语文课堂的独特风景线, 尤其是教师与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交互作用、交互影响日益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现阶段的实践虽颇有成效, 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有效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利用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3.浅说语文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篇三

一、依据语文教学大纲,体现语文教学的要求

大纲中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语文教学的原则,把思想教育和语文教育相统一起来,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具有它本身的规律和特色,并运用这些规律和特色具体指导教学,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得未来的教育改革的实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好语文知识课的质量关

语文知识课主要是指上语文知识短文的课。语文知识短文是对分散在整个教材中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综述和概括,是集中进行双基教学的凭借,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写作知识、文学常识等。上这些课,比起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其形象性、趣味性都较枯燥,教学中应如何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质量,是语文教学上的一个难题,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重要环节,应针对学生实际,精选讲授重点,即教师对讲授的内容做必要的精选,力求做到精要简明、重点突出,能使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这些知识,帮助学生理清规律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探讨的浓厚兴趣,切忌让学生被动地接受。

同时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优选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语文知识短文,一般都是说明性文字,写得通俗易懂,例子又是学生所熟悉的,所以一般應让学生自己阅读,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阅读后,可采用讨论方式,把短文讲的概念、理论和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举出例证,列出图表,然后教师给予必要的揭示和指导,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通过讨论及引导学生对短文所讲的知识内容有了较为深入正确的理解。最后教师概括短文的知识要点,布置适当的拓宽、加深、实用性较强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选择生动有趣、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关键一环,语文知识课更应如此。要把短文中的这些零散而比较抽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易懂牢记,就要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图表法,可根据具体知识短文内容,设计适当的图表,从而把一些零碎的知识概括于一图一表之中,便于学习记忆。口诀法,对那些必须牢记而又不容易记牢的汉语知识、教师可编出一些口诀让学生熟读或背诵。直观形象法,在汉字形体的演变、字义的引申等方面,可用此法,以便从形体上辨识之,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比较法,这种方法运用在汉语教学上,主要用古今汉语作比较,用汉语的某些语言现象同英语作比较,比其异同,很有趣味,使学生触类旁通,构成知识网络,教学效果显著。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握以上问题,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进而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4.初中函数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四

初中函数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江苏 滨海 ●杨素珍

函数是初中数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对初中函数的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扩展,同时还会对物理、化学等多个科目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函数的内容,都是一些比较基础性的知识,是为了学习高中函数而作准备的,只有完全掌握初中函数中的内容,才能为高中函数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教师在初中函数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呢?本文将简要探讨初中函数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函数

函数是数学知识体系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客观的实际需要而存在的。所以说,在教师进行初中函数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对函数有充分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这是学生学习函数的首要任务。

教师在对函数进行讲述时,最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函数的含义和本质,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引用生活实例来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函数的理解,接下来可以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用图像将函数变量展现出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函数的理解,使学生对函数有一个整体的、基础的把握,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相互联系,运动发展”的数学理念

初中数学中,函数能够有效地将两个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现出来,这两个变量之间,一个变量会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并且可以互相牵制、互相影响。所以说,教师在进行初中函数教学时,一定要培育学生们数学学科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理念,用运动发展的思维进行函数的学习。

在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打比方的方式,采用形象的比喻来向学生展现函数中两个变量互相影响的关系,比如小学数学中最简单的求路程的问题,用速度乘以所花费的时间,就是所求的路程,在这一问题中,时间或者是速度的变化都会引起路程的变化,也就是说,路程是随着时间和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我们所说的“一个量会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例子,很容易就会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基本理念,并且迅速理解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函数的学习有了最基本的学习理念。

函数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其他科目的关联性也是极大的,对函数的学习,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对各个学习领域的融会贯通,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函数中抽象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个学科中,都存在抽象与个体两种形式,函数也不例外。同数学中其他的概念相同,函数这一概念本身是具有抽象性的,它是对感性认识的高度凝练。首先,函数在现实中将数学的特征提炼出来,在这些特征中又抽取出一种抽象的关系,最终建立起函数关系,并对问题加以分析解决。

函数能够解决许多现实的问题,例如上文中我们提到的求程问题,函数将时间和速度等数据带入到函数的变量之中,进而求出路程这一变化结果。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函数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并且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以及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讲授,将这种抽象性和个体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指导学生能够将函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四、采用“数形结合”的有效教学方法

“数”和“形”是数学知识体系中两种最基本的概念。在函数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将数量关系与图形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它们能够互相表现、互相映衬,更好地将函数的变量关系表现出来。

在初中函数中,由于学生的知识积淀和认知能力受到年龄、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对函数抽象性和个体性的理解是相当具有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用学生最能理解、最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数形结合”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函数的变量关系能够在绘制的图形中真实有效的被反映出来,另一方面,变量关系中也隐含着图像中所表达的信息,二者之间是互相体现、互相映衬的密切关系。

因此,在初中函数教学中,教师将“数”与“形”进行有效地结合、灵活地转化,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掌握函数知识,对函数知识有全面的把握,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初中函数是学生对函数学习的起步阶段,打好学习函数的基础是保证日后对更深层次函数学习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性要求。

对初中函数的学习,一方面需要学生能够认识到函数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函数。另一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就是教师的有效教学。教师要结合初中函数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函数,明确函数的概念和实质,以提高他们对函数的学习能力。

5.说课和片段教学 篇五

什么是说课?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的作用: 怎样说课? 通常的说法是“四说一写”以前的说法四说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一写是写板书设计。

现在说法往往是四说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生(情),说教学过程,一写是写板书设计。四说:

一、说教材: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1、地位作用;

2、目标的确定;

3、重点难点。

以上的三个方面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

二、说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说课必须说清楚学生情况。这里可以与学法一起叙述。包括

1、学生的知识经验,也就是所谓的基础;

2、学生的技能态度,也就是掌握学习内容所必须具备的学习技巧,以及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态度;

3、学生的特点风格,也就是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由于身体和智力上的个别差异所形成的学习方式与风格。

根据以上从而总结出学法。

三、说教法与教学手段:简称说教法:

就是说出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从两个方面分析:

1、教法组合及其依据;一般说来一节课以一二种教学方法为主,穿插渗透其他教法。教法选择,要从教学目标、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知识基础与年龄特征、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学校设备条件等方面来决定。同时教师在说课时还要说明怎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2、教学手段及其依据;教学手段是指教学工具(含传统教具、课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要尽可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具的选择一是忌多,使用过频,使课堂教学变成教具或课件的展览;二是忌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学科特点;三忌教学手段流于形式。同时要说明怎样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设备条件、教具的功能等来选择教学手段的。

四、说教学程序(说流程)

就是介绍教学过程设计,这是说课的重点部分。教学过程通常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的设计及其依据。

教学思路主要包括各教学环节的顺序安排及师生双边活动的安排。教学思路要层次分明,富有启发性,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说明教学思路设计的理论依据。

2、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

教师的教学技艺体现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投入的精力最大、付出的劳动最多的方面,也是教师的教学深度和教学水平的标志。因此要有重点地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基本策略。

3、说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要联系实际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方法等说出各个教学环节时间安排的依据。

4、说教学设计及其依据。

5、教学效果的预测。(这部分可以参考)

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的归宿和体现。教学效果的预测,既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期望,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自我把握程度。因此在说课时,要对学生的认知、智力开发、能力发展、思想品德的养成、身心发展等方面做出具体的、可能的预测。

一写是写板书设计

一般正规的说课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写出板书提纲。如果时间很紧张,也可以提前写在一张大纸上,张贴在黑板上也可以。要介绍这堂课的板书类型是纲目式、表解式、还是图解式等?什么时候板书?板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板书的展现形式是什么?等等。板书设计要注意知识科学性、系统性与简洁性,文字要准确、简洁。

什么叫片段教学?

所谓片段(片断)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一般说来,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片段教学与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同,前者是局部的、虚拟的,功用是教研或评价,听课者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而后者是整体的、实际的,功用是“传道、授业、解惑”,听课者是学生。

片段教学也不同于教学片段,前者是根据指定的“片段”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都是独立的;而后者只是课后从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截取某一部分记录。片段教学的类型:

从教学内容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节选与专题两种类型。从教学场景看,片段教学可分为实境与虚境两种类型。从选题来源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自定和他定两种类型。

自定型是由教者自己选择片段教学的内容;他定型则由他人指定选题,教者按要求进行片段教学。教研活动多采用自定型片段教学,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开展教研活动,展示教师的风采。比赛多采用他定型片段教学,临时抽签,当场限时准备,依次上课,以检测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其高下优劣。

片段教学相对而言在内容上局部的,但教学步骤必须是完整的。片段教学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而是如同平时授课那样实现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完成教学目标,所以要求进行片段教学时候也要有清晰而又完整的教学步骤实施过程。同时,片段教学也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也要进行教学设计,然后才是课堂实施,从整个过程来看应该是完整的,而不是一个片段。

对于虚境型片段教学,不能面对真正的学生,学生的发言、学生的活动、师生的交流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而这些东西对片段教学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只有加以预设,片段教学才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做到眼中有学生,还要做到心中有课堂,按预设进行有声有色的虚拟教学。

老师进行片段教学时,要善于虚拟教学情景和会运用教学语言

6.说课片段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篇六

浅谈速度和加速度的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大沥高级中学物理科组:覃慧红

速度和加速度是高中物理运动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尤其是我们这样程度的镇区中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对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以及大小和方向的理解都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理解的困难;现行的教材中把这部分的]内容放在力的学习之前;这对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本质的区别也增加了困难;所以我想就速度和加速度的教学要注重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大沥高级中学2005—2006下学期教师论文:物理科组:覃慧红

越大,则a越大,反之a越大,v也越大;由avtv0v;可以看出,a的大ttv的比值就大,a就大,t小不仅与v有关,还与时间t有关;v一样时,t小的,但有时间多的,t就大,v的比值就小。a就小;如果物体的速度的变化量v很大。t但用的时间也很多,即t也很大,那么a就不一定大了;反而有可能小了;同理:

vv不很大。但所用的时间很短,则有可能加速度也很大的。主要是看的比值

t大小来决定a的大小;如果对加速度的定义认识不够深刻的话,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

大沥高级中学2005—2006下学期教师论文:物理科组:覃慧红

则一定有v=0”;这里注意速度和加速度的瞬时性,我们知道a的大小和v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两个物理量间也没有瞬时对应的关系v=0时a不一定等于零;处于静止状态时,在外力作用的一瞬间,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竖直上抛运动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是g;在简谐振动也有这样的情况;同样a=o时;v也不一定等于零;物体可能是处在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7.说课片段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篇七

正因为如此, 我们看到, 现在的语文课堂, 延伸拓展似乎成了语文课堂的一道“家常菜”, 几乎每节阅读课教师都来一个拓展延伸。但我们也要看到, 不少教师机械片面地理解语文学习的延伸拓展的思想, 特别在一些公开课中, 为了延伸而延伸, 把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当成语文课堂改革的一个招牌, 担心如果哪一节课没有贴上这一标签, 会被评课者判为不符合课改理念的陈旧课型。所以, 一节课时间再紧、内容再多, 必定安排一个延伸拓展。这导致许多延伸拓展与本节课堂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联系, 缺少整合。

一位教师教学《苏州园林》时, 只花19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读课文并总结出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而后就补充了有关苏州园林的近2000字的文字介绍和近20幅图片让学生阅读欣赏, 对教材是如何用准确的文字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 则不再研读、品味, 课文的语言特色几乎完全被忽略;然后抛出“如果让你改建我们学校, 你有什么好建议”的问题, 让学生发表见解, 一节课在一片热闹中结束……

一个教师教学《人琴俱亡》时, 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之后, 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拓展:你认为子期的死值得吗?人应该怎样面对挫折?结果语文课成了思想政治辩论课。

教《皇帝的新装》时, 老师在最后设计了一个环节进行拓展:你喜欢骗子吗?老师的本意是想通过讨论这个问题来进一步明确皇帝及大臣的愚蠢, 但很多学生回答说喜欢骗子, 说骗子骗术高明、胆量过人……

教《晏子使楚》时, 疏通文意之后, 老师出示《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一文, 让学生自行阅读、疏通文意, 说说两篇文章的异同。学生疏通《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的文意就用了近10分钟, 而且因为前面对《晏子使楚》的阅读理解不够, 因此对后一个问题又不知如何作答。

教学弗兰西斯·培根写的《说美》一文, 老师让学生读了两遍课文弄清大意后, 便让学生进行选美:你认为班上哪位女同学 (男同学) 最美 (最帅) 于是学生劲头十足, 课堂热热闹闹。

……

从上面所列举的课例可以看出, 这些老师教学过程中的拓展延伸环节, 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没有吃透文本就进行拓展;拓展脱离文本, 把语文课上成其他课;拓展时间、内容的比例安排不当;拓展没有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拓展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热闹等。

那么, 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延伸又该注意什么呢?

一、要在充分吃透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 就是要让孩子们快乐地读书, 不应该受到过多的语文以外东西的影响。我们老师应该做的是如何引导孩子读书, 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习惯等。作为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拓展延伸, 一定要有个“度”, 切不可以喧宾夺主。我们认为, 教学时间是恒数, 一方面的过度, 必然导致另一方面的不足。课本依然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应该说, 目前使用的教材选文大多为文质兼美之作, 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范例作用, 让学生充分品读课文。拓展延伸是必要的, 但必须在用足用透教材的基础上开展。目前, 不少教师的拓展延伸还存在着一哄而上、拓展无度的现象:有些课堂上, 老师忽视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而过多、过早补充内容, 结果导致一堂课下来, 学生连课文中的句子都没有读熟;有的教师没有很好地理解与把握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却任意拓展延伸。有位老师教学《背影》一课, 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的浓浓父子情, 就朗读一篇摘自《读者》的文章——《父爱如山》, 让学生谈对文章感受, 然后再说自己感受到的父爱。从这位老师拓展延伸的内容形式看, 他的设计是不错的, 但学生连课文都没吃透, 这样拓展延伸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二、要注意把握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课堂教学应以课本阅读为主, 拓展延伸为辅。拓展延伸是促进课堂阅读教学的一种手段, 是课本阅读的深化和延伸。要更好地体现这一关系,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拓展延伸的问题不能设计得太难。

若引用材料, 所引用的材料应与课文内容难度大致相当, 应以学生基本上能自己读懂为前提条件。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便于以后再次进行拓展延伸。

2.掌握好拓展延伸的量。

一节课中, 不宜插入过多的拓展阅读材料。材料过多, 学生来不及看、来不及思考, 无法及时对所得信息进行处理, 更谈不上理解运用。材料少而精, 教学时重点就突出, 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 一节课应确定一个拓展延伸的点, 或选择一到两段文字材料进行拓展延伸即可。

3.掌握好拓展延伸的时间。

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不应占用过多时间。否则, 可能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转移, 使课文阅读受到影响。拓展延伸所用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一节课的三分之一, 以免喧宾夺主。

4.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

如果要进行拓展延伸, 那么必须提高课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在学习课文时, 对重点要精讲, 其余的可少讲或不讲, 这样才能省出时间来用于拓展延伸, 这样才有可能将课文阅读与拓展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果是用课外材料进行拓展延伸, 那么对拓展材料的阅读不能像对课文阅读那样细致, 不用面面俱到, 要采用泛读或跳读的方法, 利用学生模糊解读的能力, 对文中的字词不作过多的理解、分析, 直接进入拓展训练的主题, 这样就不会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 收到明显的效果。对所提供的拓展延伸阅读材料, 老师应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做一些注解, 以帮助学生理解;应有几个根据拓展延伸的目标而设计的问题,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例如, 在教《晏子使楚》时, 老师与学生疏通文意、把握晏子性格后, 利用《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进行拓展, 以收到预期的目的。

三、要注意拓展延伸方式的多样化

拓展延伸既然经常走进我们的课堂, 成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 那么, 它也应该有多种形式。否则, 久而久之, 不仅学生会厌烦, 连教师也会流于形式, 只为帖上“拓展延伸”的标签而进行拓展。因此, 教师要进行拓展延伸, 就必须精心设计, 使拓展延伸方式多样化。

1.插入拓展延伸环节的时机多样化。

我们发现, 许多教师一般把拓展延伸放在一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其实, 拓展延伸既可在课堂的最后环节进行, 也可以按照需要在课堂中间环节进行, 甚至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始进行。

2.解决拓展延伸问题的时机多样化。

现在大多教师在提出拓展延伸的问题后, 一般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场完成, 以求一节课的完整性。拓展延伸既然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 那么, 我们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 利用课堂剩余时间进行拓展延伸,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索;也可以把整节课用于课堂教学, 在最后针对文本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拓展延伸。

3.解决拓展延伸问题的方式多样化。

拓展延伸问题的解决, 可以让学生个人独立解决;对要求学生在课外探究延伸的问题,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解决, 这样既完成了拓展延伸的任务,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要注意在拓展延伸过程中对学生作适当引导

拓展延伸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 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 他们对拓展延伸的问题的思考就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就可能出现一些价值取向不同的拓展结果。这时, 教师不能只是大张旗鼓地肯定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而在价值取向问题上不去对学生进行引导。

这次课程改革所主张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延伸拓展, 要求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师生的每一个活动之中, 而不是刻意地去做样子。课堂主要精力是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成功的延伸拓展应该是引导学生带着学习的激情走向课外, 即把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而不是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课堂上。总之, 重视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性教学, 有助于教学的开放, 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值得每一位教师去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小议物理教学安排中要注意的问题 篇八

【关键词】物理教育 基础知识 教学活动 问题 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3-0216-03

高中物理不象高中的其他课程,具有自己的一些优点和特点。为探讨式授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前面提到了高中物理处处跟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以生活的实际例子为题材进行授课,让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联系实际的同时又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比如:实际生活中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人们凭观察到的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质量越大下落的越快,反之越慢;但是科学的研究发现物体下落速度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并没有关系,实际中有这种现象是因为有空气阻力的存在。这种现象让高中生一下子接受肯定是接受不了,实际生活中没有这种情况。因此要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要让他们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认识事物运动规律方面发生一个质的飞跃。

搞好高中物理教育,一定要与其他各们课程紧密配合,相互结合,才能进一步的学好物理,首先要过的是数学关,物理是一门实验和计算相结合的学科,数学学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物理的计算,其次是语文的学习,语文学的不好或学的不扎实,那么理解物理概念或理解物理题目时会发生困难,还有历史、地理、政治等都要学好,如果其他学科学的不扎实导致物理解题和理解的困难,长此以往造成一种物理难学甚至厌学的情绪,不利于高中物理的教育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物理知识的人才。因此,要防止学生的偏科倾向,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地理、政治等课程是不重要的所以不用心,甚至发生了不学的情况,在加上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不重视,这种情况更加严重。这就要求班主任加强管理,引导学生的正确学习方法。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方法确定实际的步骤,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学习方法对路,学生的受益将和努力程度成正比。重视培养创造型学习方法和策略,训练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技巧。一位科学家曾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思维能力的人。”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法的研究,更要注重学法的探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备课时,首先应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抓住特点,在考虑教法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学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次教师上课时,教给学法。通过教师课堂上有目的的示范引导,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研究”情境,让学生大胆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去猜想、去发现,并让其充分发表“高见”以逐步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掌握化学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三教师辅导时,指导学法,如指点学生怎样去预习教材和阅读课外读物,教学生如何列内容提纲,做到看书与思考相结合,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做习题时,应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方法和技巧。总之,我们要正确处理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创造型的学习能力。

基础知识是进行科学创造的基础。因此,要想发展创造力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熟”、运用“活”。物理是一门以唯物辩证法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物质运动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所以要学好物理,应学一点唯物辩证法,学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观察、认识物理现象,分析物理过程,归纳物理变化规律。这样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变得更深刻、更透彻,应用也更得手。当然基础知识并不等于创造力,并不是知

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真正成为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场所和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必须突破单纯以“双基”来立意的旧框框,本着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高度责任感,全面构思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

首先,对于教学内容的构思,要以课程标准中的相关条目为依据,以所用教材的相关内容为参照。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不仅要关注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物理学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在“过程与方法”维度,要注意把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物理探究的重要意义、物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物理学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独特角度和物理学思考并解决间题的典型思路等纳人教学的内容。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把揭示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展现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和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间题、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等纳人教学内容。

其次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教师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技能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接受逻辑和心理特点,有度又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间题、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间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还要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程,来学习如何计划并调控自己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学习过程,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所学的物理知识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物理学习中,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获得生动而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教师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靠灌输得来的“概念”和“规律”就将是空中楼阁。其实,当学生对教师介绍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地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与事例时,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身高体壮的大人从你身旁走过,不当心碰了你一下,可能使你打个趔趄,甚至摔倒。但是,如果碰你的是个瘦小的小孩,尽管他走得跟那个大人一样快,打趔趄甚至摔倒的可能不是你,却是他。学生便会产生“这究竟为什么?这到底是什么?”的探究心理,这种探究心理,这种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正是学生学习概念掌握规律的内部动机。可见,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效果时,只考虑运动速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

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着大量的具体事例。在物理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具体事例越多越好,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我们教师必须精选典型事例,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由于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浮力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弄清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遵从什么规律,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例子问学生: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类似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疑问,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探究性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对于物理概念,不直接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应用概念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围绕重要的物理过程、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深究细追。向学生发问、追究的问题要经过周密、科学的设计。通过这样的提问,就会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并有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直至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例如,在讲热传导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在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的水加热,当上部的水已沸腾了,下面的小鱼为什么却安然无恙?象这类“煮金鱼”以及“纸锅烧开水”等生动有趣的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界。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学生知识的熟练程度。

例如,在讲完一个例题后,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地提问,或题目引伸性提问,或逆着题意进行分析。这样的提问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积极思考,讨论,探究等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无疑是有益的。

而探索实验法就是根据某些物理规律的特点,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使学生得出: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加速度、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得出牛顿第二定律。

采用探索实验法,不但能使学生将实验总结出来的规律,深刻理解、牢固记忆,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更重要是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验证实验法是采用证明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具体实施时先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将物理规律直接告诉学生,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分析有关现象、实验结论,验证物理规律。

总之,要想搞好高中物理教育,不是某个物理老师的问题,要利用一切有利于物理教育的手段才行,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各任课老师的积极性,共同来提高和加强。

Talk on physics teaching arrangem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Abstract】Along with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particular, with the general high school physics curriculum standard materials available, and into the experimental zone,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both in the idea of making level, will face many new challenges. Therefore,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how to adapt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ut forward by the requirements, it becomes a focus of attention.

9.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篇九

(1)说教材--阐述对教材的理解 1)教材简析; 2)教学目标简介;

3)分析教材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难点。(2)说学生--分析教学对象 1)学生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 2)能力分析;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3)说教法与手段。(4)说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2)教与学多边活动安排; 3)重点难点处理; 4)教学手段的采用; 5)板书设计。3.说课的方法

(1)选好要说的课。一是注意课的代表性,针对性;二是注意突出重点把握新的要求,力争有所突破。

(2)掌握说课程序和步骤 1)钻研教材分析学情;

2)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3)设计教学过程,弄清教学理论依据; 4)写出讲稿,说前演练; 5)登台说课; 6)说后评议。

(3)区别对象,提出不同要求,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4)说课要注意的问题

1)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机械地按教材来说课;

2)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老师和领导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 3)说课不是“备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要有重点,有层次,有里有据; 4)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可以安排一节课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 5)注意发挥教师自身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防止生搬硬套别人的内容; 6)注意运用教学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就事论事; 7)注意避免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空谈理论。4.说课的评析

(1)评析的内容。评析说课的内容基本上和说课的内容是相对应的。评析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说课者对教材性质,地位及前后联系的理解,分析是否正确;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明确,具体,全面;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恰当,能否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评析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合理,实用,是否适合该学科的要求,特点;是否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选用教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是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析教法是否与学法相适应;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对待学生;是否明确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和学习习惯。评析教学程序的设计是否科学,有弹性,是否达到教学目的;授课的内容是否科学,正确;教学结构式否合理,重.难点是否突出;教法是否灵活多样,学法是否指导得当。

(2)评析的原则:及时性,客观性,辨证性。

(3)评析的方法:同行评,专家评。评委评,书面评。

一、说理性

备课,可以从教案看出“怎样教”;上课,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说课区别于备课、上课,形成独有特征的主要方面。

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而且特别强调说出每一部分内容的为什么,即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去阐明道理。

二、科学性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的矛盾和问题。教师必须遵循教学原则去设计教学程序,教材的处理、挖掘及传达程度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思想性。

三、高层次性

由于听课的对象是懂教材、熟业务并具有一定教研水平的领导和教师,所以,我们要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和教学方法,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充实说课理论依据,特别是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板书的设计,语言的推敲,比以往备课更为精心,教学结构更趋合理。

四、预见性

说课要求教师不仅讲出怎样教,还要说出学生怎样学。所以,说课者要对所教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学习态度、思想状况、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估计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会有什么困难,说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说课者还要说出自己设计提问的关键问题,估计学生如何回答,教师应该怎样处理。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包括题目,在第几册、第几单元,单元训练重点、地位、教材的前后联系,有时还要简单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说教材内容时可多说,也可少说,可按上面介绍的顺序说,也可打破顺序说,要因教材而定。2.说教材目的要求

做到正确、具体、全面。3.说教学重点、难点。

4.说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和学法可以分别叙述。2.教法和学法可以合在一起说明。3.教学方法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说。

例如语文:阅读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应是讲读法和谈话法。还有“情景教学法”“读书指导法”(查读法、疑读法、划读法、议读法)。

三、说教学程序

说教学程序的各阶段,一般要说出教什么,接下来说怎样教。这要从选择什么教学方法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训练学习获得知识以及为什么这样教这几方面说。在说怎样教的过程中还要说清:如何进行反馈矫正、小结,如何渗透思想教育,布置作业的内容及如何引导学生完成作业等。

要把教学过程说详细具体,但并不等同于课堂教学实录。对于重点环节,诸如运用什么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要细说,一般环节的内容则可少说。尽量避免师问、估计生答,师又问,估计生又会答......,这种流水帐式的说法。

如何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没有固定模式,可以把一课书的内容分为几课时,再逐课时安排教学环节。可以把整个环节的安排先说出来,再逐环节再说,可以把一个环节的内容说完后,再依次说下个环节的内容,环节之间尽量用上恰当的过渡语,使整个说课内容为一体。

一、关于说课与备课的联系和区别

1.备课着重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教什么、怎样教”等教学内容及实施技术问题,说课除要研究上述问题外,还要研究“为什么这样教”的教学理论问题。

2.备课所写的教案,为适应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顺利进行的需要,要求对教学方案的书写具体、详细,甚至教学倒题的求解都详细罗列,以利课堂教学中重视;说课所写讲稿,为满足听说教师的需要,只需对教学方案作纲目式、摘要式、论理性的述说,课堂上对学生展现说明的问题可少说或不说(如例题的演示等),所述说的内容也不都在课堂上重现,反对上课起一种导演的作用。

二、注意说课中的语言运用 1.独白语言

说课时大部分用的是这种语言,切忌从始至终一个腔调地念稿或背讲稿,要用足够的音量,使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速度要适当,语调的轻重缓急要恰如其分,让听者从你的抑扬顿挫、高低升降中体会出说课内容的变化来。具体地说,教材分析要简明,理论根据要充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用慢速说清楚,教学目的要分条款一一叙述,重、难点则用重音来强调。2.教学语言

因为说课不仅要说“教什么”,还要说“怎样教”。说“怎样教”实际上就是要说出你准备怎样上课,只是不单纯地将课堂上一问一答那么详细地显露出来,但是也要让听者知道你的教学设想和具体步骤。有问有讲,有读有说,用自己的语言变化将听者带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去,未进课堂却仿佛看到了你上课的影子,推测了你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语言在何时用呢?

(1)设计的课堂导语应用课堂教学语言

用新颖有趣或简明扼要的导语来吸引听课者。说导语时说课者要把听课的老师看成是自己班上的学生,声音该高则高,该慢则慢。(2)课堂的总结语应用教学语言

在说课时设计的结束语应具有双重性,不但要打动听者,而且还能让听者从你的语言中推测你在课堂上也会深深地吸引学生,这就要求结束语既要精彩,又能将精彩恰当地表达出来。(3)说课中阐释和提问语应用教学语言

阐释语也叫讲授语,它主要是对所讲知识的解释、分析和阐发,这种语言以认简明、准确、条理清晰为要点。

好的提问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生动,并容易把问题引向纵深。让听者判断你提问的质量的高低。

三、注意理论依据

说课中应该说出哪些理论依据? 1.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2.学生的实际应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考虑对象。3.教材和学科特点也是重要的理论根据之一。

4.教育理论和名家名言也可做为强有力的理论根据。不管运用哪一种理论,都要说得具体、、令人信服,切忌出现以下问题: 1.理论堆砌不适用。

例如教学目的要求制定的根据是“从信息论、控制论的观战出发......”,又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加上“小语大纲的的要求......” 2.理论空洞不管用。

例如:每一课都用“根据大纲要求,我班学生的实际,自己的教学实践,特制定......”这种理由只是空架子。没有实际内容,究竟根据大纲的哪一条要求,你班学生的实际是什么,你的教学实践又如何呢?别人不得而知,与其这样说为什么,还不如不说的好。

说课,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是教学研究工作的新形式,说课活动的开展,引起了广大领导和教师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为教学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了帮你认识说课,现就说课谈一下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说课的涵义

说课,就是让对教材的某章节有准备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理论,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设计与阐述,不仅要层次清晰地说明这节课怎样教,而且要简练精辟地揭示这节课为什么要这样教,然后由评委评说,提出改进意见,再由授课教师修改,完善其教学设计的教研形式。即说课就是全面阐述和完善教学设计的过程。

二、说案的撰写

说案,是按照说课内容的内在逻辑来撰写的。在教学工作中,我把说课的方法简单地总结为“四说二写一展示”,“四说”即“说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及大纲(或课程标准)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二写”指“写出本课课题及板书设计”,“一展示”指“展示自己参与设计的辅助教学课件”。具体简介如下:

1、说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及大纲、教材。根据素质教育的理论和要求,说明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大纲要求,说明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且要说明本节课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关键。

2、说教法。说明在本课中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要着重说明其中有独创的做法,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

3、说学法指导。说明在本课中将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以及调动后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要说明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具体措施。

4、说教学程序。按照教学的先后顺序说明每一环节所用的大体时间,重点说明主要环节的教学双边活动,要致力于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的突破,并简要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

5、在黑板上写出本课课题,展示您的粉笔字功夫。

6、在投影片上写出一份板书设计,展示本课结束时,应在黑板上保留的板书内容。

7、展示自己参与设计的教学辅助课件。所制作的课件要起到突出本课重点,降低本课难度,以突破难点的作用。展示课件时还要简述自己设计、制作的思路和过程。

三、说课的实施

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课堂教学,它要求说者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的重点在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上。在说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使用普通话。

2、充满激情,慨慷自然。说课时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情,要使评委首先从表象上感到说课者对说课的决心与自信,从而感染评委,引起评委的共呜。

3、紧凑边贯,简练准确。说课的语言应具有罗强的针对性,语言表达要简练干脆,不要象上课那样拘谨,要有声色,灵活多变,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

4、自然而有效地使用媒体。在说课时,要注意将现代化的电教器材组合在说课的主体里,来刺激评委,使说课更加生动,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总之,说课,能够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纳,深入钻研教材,主动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更好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说课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说教材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

二、说教法

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后,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解释教者是用的什么方法落实“双基”、渗透德育、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还要说出教者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在精华要害的知识上进行点拨,在能力生长点上强化训练,以及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同时说该课时如何使用教具、学具或电教手段。

三、说学法

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

主要说明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和优化过程,以及教学层衔接与教学环节转换之间的逻辑关系。

说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说课稿。说课稿不宣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为宜。

第二,说课与授课,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教案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而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10.说课应注意的七点问题 篇十

“说课”是青年教师刻苦钻研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一种好方法,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后,青年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用科学手段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科研水平,增强教学基本功训练的一项内在要求。但不管是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还是已在教育战线上工作过多年的中青年教师,往往对“说课”并不熟悉。

为此,笔者就学习的观点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谈“说课”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要重视理论依据的申述。说课是要说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程序的思维过程和理论依提。它不仅要说出“教什么”和“怎么教”,更重要的是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具体阐述“为什么这么教”。说课不能单纯重复教案所拟定的操作程序和内容。

2、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说课中有关教学难点的确定,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程序的设计等都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出发,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者挑性的问题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3、要科学地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实践状况,注意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改变或替换教材中的例(习)题,因地制宜地创设学习情景、学习素材和教学用具,防止生搬硬套。

4、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课不仅要说教学内容、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在说课中说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展示制作和利用多媒体的技能;反映自己个性的语言艺术,表现个人的独特风采。

5、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领导和老师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并且,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可以安排一节课的1/3~1/4的时间。

6、说课不是“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有理有据。

7、注意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就事论事,使说课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层次水平。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分表现“理论依据”,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空谈理论。

11.说课片段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94-0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的实践活动,多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求索。“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阅读教学要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读书,在独立阅读中大胆地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启发、设疑等方式来激发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趣激兴

1、实体情境。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此法尤其适用于中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如教材中的《庐山的云雾》,有条件的话,可让学生观察“云雾”这些自然现象,了解云雾的一些特点;又如《触摸春天》、《桂林山水》、《荷花》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的教学内容。

2、模拟情境。教师根据讲解的需要,可运用电教手段,如放幻灯,使学生获得形、声、色的直观感觉;或出示相关的摄影、图画,再现教材中的情境;或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鸟的天堂》时,可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创设了小鸟生存的情境,鸟的后面藏着一些词语,让学生认读,并用话语和音乐为辅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3、语感情境。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老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渲染也是创设情境的很好方式。例如教学《白鹭》,当白鹭的图象出现在孩子眼前时,老师若以富有情感色彩的形象化的语言加以描绘:“看,这是一只多么美丽的白鹭,闪闪发光的双眼,它洁白高贵的外衣,脚上还穿着一双金黄色的高筒皮靴,多酷啊!”学生听了老师的描绘,便能充分感受白鹭的美丽。教师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能培养学生正确敏锐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体会其情境。

4、想象情境。运用扩散思维的方法,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关注人物的命运,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强化感受,由“动情”到“悟理”。如在教学《麻雀》中老麻雀救小麻雀时,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想象小麻雀遇到了什么危险,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设身处地为小麻雀着想,为老麻雀着想。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整堂课学生始终能以饱满的情绪参与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大有所获。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花钟》一课,学生对花不太熟悉,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课外书籍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其中新奇、有趣的知识或现象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其能乐于阅读。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在应用于时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四、巧用评价,激活课堂

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正逐步由单一的教师评向多元评价转变,也就是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评价语言这一法宝,在教学中巧用评价,激活学生的情绪,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曾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男同学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生握手,并真诚的说:“你读的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在这样充满爱意的课堂中,学生展现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享受到了语文的欢乐。

上一篇:玉石工艺品购销合同下一篇:医院实习进修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