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2024-07-10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共8篇)

1.《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篇一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分析曹刿和鲁庄公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2、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学习古人克敌制胜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幻灯片1

在“十面埋伏”音乐声中,让我们一起走进春秋,走进长勺之战的古战场,听左丘明为我们讲述这场战争的始末,品曹刿的“论战”来感受这场战争的独特魅力。

下面,我们齐读一遍课文。二,温故而知新:出示幻灯片2/3/4

三、读课文,小组讨论、研究文本

出示幻灯片5

(一)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分为几个层次?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二)默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小组讨论后回答。(出示幻灯片6)

1、曹刿不听乡人劝阻一定要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什么?(出示幻灯片7)

(肉食者鄙。)

2、(出示幻灯片8)战前,在鲁庄公迎战齐军的三条理由中,曹刿最重视哪一条?为什么重视?(出示幻灯片)(最重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因为他认为这是“忠之属也”——取信于民。)

3、(出示幻灯片9)战中,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之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

4、战后,为什么要在“辙乱旗靡”时才追击?(出示幻灯片10)

(三)研读课文,评析人物(出示幻灯片11)1通过我们刚才的分析,你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要求:回答要遵从以下格式: 我的看法是:

文中可以支撑自己观点的词语句子是: 先解释句意,再分析。预设答案:

(1)曹刿是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公将战,曹刿请见。

(2)曹刿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人。曹刿的问战,说明他认为取信于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3)曹刿是一个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的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4)曹刿有过人的谋略。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出示幻灯片12)(出示幻灯片13)

2、从课文的题目《曹刿论战》来看,文章重点应该是分析曹刿如何论述战争的,文章以鲁庄公作对比,两相对照,突出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无“远谋”。但有人认为鲁庄公不是昏庸无能的国君而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你的观点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按照昨天分好的组别展开自由辩论。

(1)辩论要求:

①全班分为正反两方。正方观点:鲁庄公鄙;反方:鲁庄公不鄙。

②。自由辩论必须交替进行。当自由辩论开始时,先由正方任何一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反方的任何一位队员应立即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③。每一位辩手的发言次序、次数和时间均不受限制

④。每一位辩手的发言必须遵循以下格式:

我的观点。

文中可以支撑自己观点的词语、句子。

先解释句意,再分析。

(2)预设正方的发言:

观点:鲁庄公昏庸无能。

总依据: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个“鄙”字已经给鲁庄公定性。

具体表现:

战前,他心无成算,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 的保佑上。而曹刿的战略思想、政治远见却表露无遗。求信于臣,民弗从也,求信于神,神弗福也,不可战;求信于民,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战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说明他急切冒进,鲁莽行事。而曹刿很善于把握战机,指挥若定。

战后,还不知道取胜的原因,“既克,公问其故”更进一步说明了他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而曹刿的总结则鲜明地突出了他善用战术、卓越的军事才能。(3)预设反方的发言:

观点:鲁庄公是一个贤明的君主

依据与理由:

战前,从“曹刿请见”、“乃入见”两句可以得知,曹刿入朝廷见鲁庄公没有遇到太多的阻力。论战中,针对作战的先决条件,曹刿一问,鲁庄公三答,曹刿又三次下断语。对曹刿郑重的询问,鲁庄公虽没能做出爽快切要的回答,但在曹刿的引导下,终有所悟:国君忠其事则民服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决心终被曹刿肯定。作为堂堂国君,在国难当头之时,不仅能够接见区区一介草民,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如此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在专制时代是难能可贵的。由此可知:“公将战”并非意气用事,乃是一次倾其国力的保家卫国之战。

战时,鲁庄公允许曹刿跟随,并与他同乘一辆车。看来在鲁庄公心中,此时的曹刿已俨然是一位军事参谋长了。两军交锋,“公将鼓 之”虽不甚高明,但却也是常规战法,不应过于贬斥。而后的“公将驰之”虽欠稳妥,但事实证明,即使为之,亦可取胜。整个战役过程,鲁庄公始终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接受一位新人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作战思想,实为难得。

战后,面对胜利,鲁庄公并未忘乎所以,急于庆功,而是虚心地向曹刿请教取胜的原因。看来他感到,此战之胜,来之不易,与庆功相比,总结战争经验更为重要。

(4)总结性发言:

鲁庄公的最可贵之处正在于:重视人才,知人善任。正是他这位伯乐用好了曹刿这一人才,才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救鲁国于危难之中。或许就连曹刿也不会想到,原先凭着一股政治热忱入朝,竟能得到如此礼遇,自己的智慧才能竟能如此淋漓尽致地发挥。进而导演了古代一场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成为千古传诵的英雄。而给他这一平台,成就其事业的正是当初他视为“未能远谋”的“肉食者”――鲁庄公。

由此看来,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昏庸国君,他具有明君的胸怀,只不过是缺乏更高的军事才能罢了。然而,我们不可能苛求一位国君样样精通,无所不能。只要他能尊重人才,任人唯贤。就应得到后人的肯定。当年的诸葛孔明不正是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刘玄德,才得以腾龙入世,最终成就蜀国帝业的吗?

(出示幻灯片14)

四、脱离教材,延伸拓展

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除了实力的强弱,更重要的是民心的向背、战略战术的运用。大家讨论一下,历史上其他的战争是不是符合这一规律。

(抗日战争时,日本的军事实力比我们强,但他们是侵略者,我们又运用了正确的游击战术,所以最后获胜的是我们。

赤壁之战,曹操的部队在数量上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由于他中了对方的火攻计,结果一败涂地。

我们学过的陈涉吴广起义也是一样,起义军的装备虽然不好,但由于他们反对暴秦,是正义的,所以他们的起义能够成功)。

看来,学习了《曹刿论战》,我们的最大收获就应该是认识到战争的内涵。我们身边虽然没有战争,但我们无法避免矛盾与冲突,面对它们,我们要像课文中说的一样。第一,我们是不是有理的一方;第二,我们要多开动脑筋想办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生活中的胜利者。下课后,请大家再收集相关战争的资料,补充到自己的摘抄本上。

出示幻灯片15/16,了解一些战争文化。

五、评测练习。

六、课堂小结。

2.《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篇二

笔者在教学《曹刿论战》这篇文言文时, 采用了“自主探究、互动交流”的方法, 让学生自主、自选、自究, 结果精彩不断, 惊喜迭出, 是笔者始料未及的。

讨论片段一:

生A:鲁庄公也是“肉食者”, 他“鄙”吗?他的“鄙”表现在哪里?

生B:鲁庄公确实“鄙”。长勺之战即将打响, 当曹刿问他凭什么打这一仗时, 作为国君, 他却不知道凭借什么迎战齐军, 寄希望于臣子的忠勇和神灵的保佑, 而没想到民心向背, 可见他目光的短浅。

生C:庄公的“鄙”还表现在战场上的“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他未察敌情, 贸然进军, 未析敌况, 贸然追击。这说明他不会指挥战争, 不懂战略战术。

生D:庄公的“鄙”还表现在打了胜仗却不知为什么, 国君如此, 其他手握大权的臣僚们的谋略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见, 曹刿“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的论断是正确的。

生E反驳道:鲁庄公未必处处都显得“鄙”, 他提出的“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的观点就得到了曹刿的充分肯定。退一步说, 就是国君真“鄙”也不能就此推定其他大臣都“鄙”。比如, 西汉的刘邦没有多少才能, 是萧何和韩信帮他成就了帝业。

教学评析:课上, 笔者提出了自主探究、互动交流的要求, 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教师不加干涉, 笔者的提议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人人都想提出新颖的有分量的问题, 生生都想在教师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结果掌声不断, 笑声不断, 惊喜也随之而来。课堂上, 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有表示赞同的, 有表示反对的, 也有表示不同看法的。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鼓励学生继续提问, 继续探究。

讨论片段二:

一生接着提问: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作为一个“乡巴佬”的曹刿, 想见国君, 怎么就能见到国君, 庄公为什么还对他言听计从呢?

生F:大敌当前, 国难当头, 任何一个人, 只要出于爱国心, 出于为国君分忧解愁而积极地进言献策, 国君是会接见他的。

生G:鲁庄公可能下令张贴了榜文, 京城内外, 无论身份贵贱, 地位高低, 只要有御敌良策, 都可前来进献, 曹刿在这种情况下见到了国君。而曹刿的战前分析在鲁庄公看来, 颇有道理, 对他产生了信任, 所以就言听计从。

教学评析:笔者及时鼓励学生, 赞扬学生能根据课文的故事情节, 大胆想象, 不拘泥于书本内容, 发扬探索精神。同时, 笔者还教导学生, 学习古文要联系实际, 古为今用, 古人的一些观点和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和借鉴价值, 学生在讨论时如果能够联系当今实际, 探究的问题将会更有意义。

讨论片段三:

一生接着提问:曹刿所肯定的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治国策略, 跟我们现在提倡的“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一样吗, 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生H:我看基本是一样的, 都想到了人民, 都关注人民的疾苦。

生I:我认为两者既有相似点, 也有不同点。相似点是都考虑到了民生问题, 关注了民众的切身利益。不同点是鲁庄公取信于民的目的是为了暂时缓和阶级矛盾, 以利抗敌, 稳固封建统治, 并不是真正地为人民谋福利;而如今党的政策完全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为人民谋福祉。

教学评析:此后, 学生还就“为什么齐军三鼓时才命鲁军出击?”“曹刿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学生的回答十分精彩, 出乎教师的意料。由此, 笔者反思到: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得当, 引导得法, 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互动交流, 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3.《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文 曹刿论战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150-01

《曹刿论战》的主要内容是记叙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是“远谋”一词,通过人物的对话,再现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教这篇课文时,我觉得这么短小的古文,又没有太多难懂的字词,对于语文基础比较好的本班来说,应该很简单。

针对这篇课文,我按以往传统的教学,设计了课堂教学环节:学生朗读,对照课下注释翻译全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围绕曹刿的“远谋”与鲁庄公的“鄙”,分析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在教学时,我围绕全文的主旨句展开,首先提出问题:“全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大多数学生都能快速找出来。然后从“战前”、“战中”、“战后”三方面分析,最后顺利归纳出人物形象。两节课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下课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庄公也有远谋。”我听了一愣,从教参到所有见过的资料,从未提到庄公有远谋啊!心想:别是哗众取宠吧,我揶揄道:“说说你的理由。”

这位学生说:“庄公知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说明他有远谋。”我说:“庄公是在曹刿的再三启发下,最终才认识到作战要靠人民,这只能表明庄公不是一个昏君而不是远谋。”学生又说:“刘备打仗十有九败,后来他三请诸葛亮并重用他,才得以三分天下,人们都说刘备有谋略。庄公重用平民曹刿打了胜仗,为什么说他没有远谋呢?”

又一个学生接着说:“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庄子问曹刿取胜的原因,为什么是‘鄙’的表现呢?”

我无言以对。是啊,纵观历史,国君并非个个能文能武、高瞻远瞩,但只要能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谁又能否认他的远谋呢?不耻下问应该是虚心的表现,怎能是目光短浅呢?这两位学生反传统的观点,很值得探讨。

学习了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究后,我陷入了深思。《曹刿论战》选入教材多年,我也教过多遍,总是按照教参上现成的说法,把庄公看成一个目光短浅的国君,并把这个评价毫无异议地灌输给学生,从未根据庄公所处的历史时代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

现在,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而且有理有据,这不能不让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无视学生思维的个性差异,对学生作出整齐划一的指导,使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揭示的文本意义和主题思想,学生丰富的感悟和认知便在同一化、标准化的释义中磨灭殆尽,从而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4.《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战争背景及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反复朗读背诵课文,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学习本文语言简练、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了解人心向背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

4、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理解人民群众是否支持、指挥战争的策略是否得当,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两大因素。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曹刿是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为了鲁国的利益,他主动为鲁庄公谋划。又亲临战场,协助鲁庄公指挥,为战胜齐国起了重大作用。但课文标题的中心词是“论”字,可见课文侧重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的看法,表现曹刿的战略思想,而不是侧重记叙长勺之战的战况。

3、时代背景: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4、学习生字:

又何间焉(jiàn)鄙(bǐ)弗敢专也(fú)小惠未编(biàn)玉帛(bó).....小信未孚(fú)公与之乘(chéng)辙(zhé)轼(shì)旗靡(mǐ).....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2、本文有几条线索?

明确: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战前曹刿请见鲁庄公,论述备战的主要条件——取信于民。第二部分:(2)、写曹刿辅佐鲁庄公指挥长勺之战的情况。第三部分:(3)、写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

四、教师小结:

本文是一篇论述战略思想的文章。作者以时间为序,记叙了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凭借民心,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打败强齐。而着重点是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文眼是“远谋”,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课文第1段写曹刿与鲁庄公讨论战争能不能打,凭什么可以战胜敌人,这是战前的政治准备。第二段写曹刿协助鲁庄公指挥鲁军打败齐军,取得战争的胜利。第3段写打败齐军后,曹刿给鲁庄公总结经验。可见课文是按着战前准备,战争进行,战后总结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课文详细地记叙了战前曹刿与鲁庄公讨论战争可不可以打,最后得出“可以一战”的结论,而对长勺之战的经过写得非常简略。所以课文详写战前讨论(论战),略写战争经过。

二、利用工具书,翻译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1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段文字先交代长勺之战发生的时间、战争的性质和形势,接着写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谋划迎战条件,再具体写曹刿与鲁庄公的讨论情况。可讨论如下问题:

(1)、长勺之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对鲁国来说当时的形势如何?

明确:长勺之战是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同自己争做国君而兴师问罪,企图吞并鲁国扩张领土的侵略战争,是大欺小,强欺弱的非正义战争。而对鲁国来说则是抵御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这从“齐师伐我”一句可以体现出来,“伐”即齐国借口讨伐,要达到吞并他人扩张自己的目的。当时的形势对鲁国很不利,不仅鲁国弱小,军事力量对比悬殊,更因为当权者鲁庄公目光短浅,准备迎战,却不知凭什么去迎战。由于鲁国充满着危险,所以曹刿挺身而出,主动要与鲁庄公“论战”。

(2)、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

明确:乡人劝阻,反衬出曹刿对国事关心和他对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和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同时,这一小插叙,也使故事一开始就横生波澜。

(3)、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对此是怎样认识的?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军事见解?

明确:齐军来犯,鲁庄公认为可以迎战的条件是衣食分人不独专,对神诚实不虚夸,大小案件尽诚心。曹刿否定了前两个条件,认为“衣食分人”得到好处的不过是些近臣,这是小恩小惠,未能遍及众人,人民是不会跟你去作战的。对神诚实,也不过是小信用,还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而对第3个条件曹刿加以肯定,认为这是作君主的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事,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侵略。曹刿对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说明了他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对当权者来说,战争能不能打,能不能胜,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否取信于民。曹刿的这种认识是难能可贵的,表明了他正确的战略思想。

3、课文第1段重点写了曹刿论述战前政治准备,否定了鲁庄公“衣食分人”和“诚实待神”就可以打仗致胜的看法,肯定了鲁庄公“小大之狱必以情”的做法,认为这是取信于民的,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入侵。并表示作战时他愿意协助鲁庄公指挥战斗。课文以此由写战前曹刿论战到战时曹指挥作战。

四、学习课文第2段: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课文。

2、这段文字记叙曹刿指挥鲁国军队打败齐国军队的经过,写得非常简略,但重点却很突出,人物形象也很鲜明。分析时可以讨论如下问题:

(1)、如何反击齐国军队入侵,课文写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指挥艺术,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指挥才能?

a.选择了有利于鲁军转入反击的阵地长勺,让敌军深入鲁境,好让鲁军以逸待劳。b.选择了有力于追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时候,采用了“敌疲我打”的作战方针。c.选择了追击敌军开始的时机,齐军“辙乱旗靡”时。在观察情势的基础上,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2)、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在战场上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明确:鲁庄公鲁莽无知,再一次表现了“肉食者鄙”。战斗一开始他就要击鼓进军,忘记了自己是弱军之师。齐军一退他就要下令追击,全不知有诱敌、埋伏之事。而曹刿却知己知彼,重视调查研究,在“击鼓”和“逐师”上表现得果断、谨慎、仔细,能够正确地捕捉战机,战胜强敌,表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

3、第3段记叙了曹刿帮助鲁庄公指挥鲁军打败齐军的经过,记叙了长勺之战中鲁军防御、反击、追击的三个阶段,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指挥才能。

五、学习课文第3段: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课文后,2、这段文字写战后曹刿对鲁军能够战胜齐军的总结,写得非常简洁,紧扣“论战”,抓住第2段中的“击鼓”和“逐师”展开,充分表现了曹刿的远谋和才智。分析时可以讨论如下问题:

(1)、课文是怎样由上段写战争经过过渡到本段总结战胜齐军的经验的?

明确:齐国军队被赶跑了,战争胜利了,但鲁庄公并不知道战争是怎样打胜的。这一方面再次印证“肉食者鄙”,另一方面“公问其故”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上段曹刿的两次“未可”,制止了鲁庄公的瞎指挥,两次“可矣”,打败了齐军,并把齐军赶出鲁国。就鲁庄公来说自然要问个明白。这一问就自然引出曹刿对战争的总结,进一步展开“论战”,也使课文由记叙战争经过自然过渡到总结打胜战争经验上来。

(2)、从曹刿总结战争胜利的经验内容看,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择反击时机和如何选择追击时机作了议论?你认为他的总结全面吗?

曹刿对战争胜利的总结是针对鲁庄公的疑惑而发的,鲁庄公的疑惑就是在战争中他两次要下令抢先反击进攻和追击敌人,但都被曹刿制止了。于是曹刿有针对性地对鲁庄公作了解释,并以此总结打胜仗的经验。这样使课文内容做到了前后照应,发展自然。当然曹刿的总结是不够全面的,长勺之战中鲁国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除曹刿总结的两方面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了人民的支持,还选择了有利于鲁军反击的交战地点,采用了引敌深入的战略战术等。

3、第3段记叙了曹刿总结战争取胜的原因,是第1段“论战”的继续,进一步表现了曹刿的远谋才智。

六、教师小结,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第三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二、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2、古今异义:

(1)、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为正义而舍弃生命。

(2)、鄙:鄙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今指行为不正直。(3)、忠:尽力做本职。(忠之属也。)今:忠诚,忠实。(4)、狱:案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今指监狱。(5)、情:以实情判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今:感情。

(6)、虽:即使。(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今: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7)、再: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又。

3、一词多义:

(1)、故:所以,故逐之;原因,公问其故。(2)、以:凭,靠,何以战;把,必以分人。

(3)、焉:语气助词,相当于“呢”,又何间焉;作兼词,于此,在此,惧有伏焉。(4)、其:作代词,指齐军的,下视其辙;作代词,指战胜的,公问其故。

(5)、之:结构助词,的,忠之属也;作代词,指曹刿,公与之乘; 语气助词,无意义,公将鼓之;作代词,指齐军,登轼而望之。

4、词语活用:

(1)、神弗福也:“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2)、必以情:“情”名词作动词。(以)实情判断。

三、分析人物形象:

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实质上是议论性的,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眼是“远谋”一语,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1、曹刿:远谋——政治上深谋远虑,军事上有卓越的指挥才能。曹刿请见,表现他的政治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的过人谋略。

2、怎样评价鲁庄公?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正确指挥,说明他跟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四、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而课文内容却是全面叙述一个历史事件,而且叙述得非常简略。课文是怎样以简短的内容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中心的?

1、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略搭配得当。

课文标题的中心是“论战”,课文内容依照这个中心剪裁,取与“论战”有关的曹刿的行动和言论,而对与“论战”无关的战争原因、物质准备、激烈的战斗场面、胜利后的祝捷活动等都略去不写。课文共3段,详写曹刿对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战后的经验总结,略写战争经过。在略写战争经过时,又只突出“击鼓”和“逐师”这两个环节,一方面表现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为下文总结战胜经验作了铺垫。这样既让读者了解长勺之战的全貌,又突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让曹刿的战略思想指导战争,以由战争实例来证明曹刿的作战理论。

2、以简短的对话,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

为突出曹刿的战略思想正确,课文让鲁庄公的鲁莽无知和曹刿的远谋才智进行对比,使曹刿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课文写鲁庄公处处扣住一个“鄙”字,他把战争胜利押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和神灵保佑上。战争开始,就要击鼓进攻;齐军刚退就想盲目追击;战争胜利了却不知胜利的原因。而曹刿却能看到人民力量的强大,知道民心所向对取得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能正确运用引敌深入,避其锐气,敌疲我打的战略方针;又有重视调查研究,谨慎仔细,不盲目决断的作风。而所有这些,课文都是通过曹刿与鲁庄公之间简短对话来表现的。这样通过对比,让我们看到一个论战时侃侃而谈,指挥作战时沉着果断的曹刿形象。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六、板书设计:

27、曹刿论战

战前准备——战争经过——战后总结

5.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篇五

郦家坪镇中学 邓悦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

2、解释重点字词,理解文意。

3、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艺术魅力。

4、理解古人以弱胜强的原因,学习古人克敌制胜的智慧。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字词,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艺术魅力。课时安排:35分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同学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对中国的战争文化又了解多少呢?

1、猜谜:神农布兵——草木皆兵

军事论文——纸上谈兵

2、《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春秋时期

3、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

官渡之战(曹操—袁绍)

巨鹿之战(项羽—章邯)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淝水之战(符坚—谢玄)长勺之战(?—?)

4、介绍长勺之战,引出课题

二、简介《左传》(1—2分钟)

1、《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2、《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三、翻译课文(15分钟)

1、示范朗读

2、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全文

四、分析课文(10分钟)

(一)结构层次

1、战前:写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详写)

(1)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先决条件。(三问三答)

2、战中: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略写)

3、战后: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详写)(1)论述反攻敌人的有利时机——“彼竭我盈”之时(2)论述追击敌人的有利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二)分析人物形象

4、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

曹刿: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鲁庄公:在政治上昏庸无能(远谋)在军事上善于把握战机

(鄙)在军事上急躁冒进

详察敌情

但能勇于纳谏

具有爱国精神

5、曹刿形象:政治上深谋远虑,军事上有卓越的指挥才能,具有爱国情怀

6、鲁庄公形象:昏庸无能,目光短浅,鲁莽草率,急躁冒进,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亲临前线,总结经验

(三)长勺之战中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有那些?

1、政治上战前充分准备:取信于民;

2、军事上善于把握战机、后发制人。(1)抓住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2)抓住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四)归纳主题

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表现了曹刿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

(五)成语:一鼓作气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五、拓展延伸(2分钟)

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呢?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六、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曹刿: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鲁庄公:在政治上昏庸无能(远谋)在军事上善于把握

战机

详察敌情

具有爱国精神

(鄙)↓

在军事上急躁冒进

6.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篇六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3.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5.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3.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二)课内探究

1.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把握字音

刿( ) 孚( ) 辙( ) 轼( ) 遂( ) 盈( )

靡( ) 玉帛( ) 鄙( ) 又何间( )焉

小惠未徧( ) 弗( )敢专也 公与之乘( ) 夫 ( ) 战

(2)解释重点实词

师:军队 伐:攻打 我:指鲁国 肉食者:

鄙: 间: 焉:呢 乃:于是

入:入朝廷 见:拜见

安:养 弗:不 专:独自专有,独自享受 福:

惠:恩惠 徧: 孚:为人所信服 狱:

牺牲: 加: 从:跟从

虽: 察: 情: 忠:

可以: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

下视其辙(车轮滚过的痕迹) 齐师败绩(大败)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登轼而望之(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遂逐齐师(追击) 既克(已经)(战胜)

一鼓作气(振作) 再而衰( )(衰弱)

三而竭(耗尽) 彼竭我盈(充满,指士气正旺盛)

难测也(推测,估计) 望其旗靡( )

辙乱(车印杂乱) 惧有伏焉(害怕)

(3)词性活用

神弗福也 福 公将鼓之 鼓

(4)通假字。

徧:

(5)古今异义。

小大之狱 狱:古义:官司、案件 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齐师伐我 伐: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

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弗敢加也 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虽不能察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再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必以信 信:古义:信实、诚实 今义:书信

忠之属也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我的补充:

(6)翻译重点句子。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何以战?

小惠未扁,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7)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调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2.合作探究

(1)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2)概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曹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3)提问:本文共有三个自然段,概括一下各写了什么?

第一段:

第二段 :

7.曹刿论战——平民参政的传奇 篇七

重读《曹刿论战》,再次拍案称奇。

以弱胜强本已彰显了齐鲁之役的传奇性质,但是更为传奇的是,通过曹刿论战,我们隐约看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先民们借助左丘明的笔所描画出来的对于民主政治的愿景。

愿景之美好,乃是通过曹刿议政之当然,参政之深入表现出来的。

无论任何一个时代,平民参政都是敏感的,敏感到政权的每一个神经末梢都可能引发反应。因此,平民参政的质量往往能从一个侧面体现一个政府的质量。中国封建社会更是如此。

《曹刿论战》一开篇,虽只寥寥十几个字,却非常耐人寻味。“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这十数个字透露的信息可谓多也:鲁庄公已经做了十年的鲁国国君。这个国君,面对强国来势汹汹之“伐”并不恐惧退却,而是迎国难而上,毅然选择“战”。左丘明一开笔,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已有资历,敢于担当,在精神上并不孱弱的国君形象。这十来个字其实是至关重要的神来之笔。因为,如果没有这一背景介绍,后面关于曹刿的所有描述不管多么生动,都会大大逊色。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曹刿请见”了。轻描淡写四个字,细细体会,却是非同寻常。第一,曹刿请见即得见。当时,曹刿并无政治身份,仅仅只是一名隐士。而国家,正是在生死存亡之秋。大战在即,鲁庄公冒险迎战,难免焦灼万分,和臣子商谈军国大事,也可能忙得夙夜难眠。曹刿何许人也?朝堂之上,焉能有他的一席位置?但是,曹刿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就得见了。“见”得理所当然,“见”得轻而易举。这让我想起古代甚至当代的有着报国雄心渴望在朝堂上一展才华而终生郁郁不得志的万千草民,不禁为曹刿的“请见”之顺利唏嘘感叹。

“请见”还是有一点波折和阻力的,不是来之于上,而是来之于下。曹刿与乡人的关于“肉食者”的讨论也让人浮想联翩。乡人称执政者为“肉食者”,这种称谓多少含有贬义和怨气。看来,上层和民间的天然对立在每一个朝代都是相似的。但细细体会,乡人对于布衣参政的态度其实非常微妙,“又何见焉”的反问,与其看作是乡人对民主政治的冷漠,还不如看作是其对民主政治效果的怀疑。这里边有着下层平民(或者说下层士人)婉转表达出的一种高傲。这样的怀疑可以让我们想象,在鲁国,政治并非完全是贵族之事,而是寻常百姓都可以指手画脚七嘴八舌议论的东西。这与“莫谈国是”万人噤声相比,已经让我们模模糊糊地看到了民主政治的微光。曹刿的回答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可谓尖刻,但一针见血,掷地有声,对执政者的深刻了解和对时局的成竹在胸跃然纸上。指手画脚于江山,七嘴八舌于政府,三言两语洞穿时弊,有口无心赤子情怀。我常常在想,乡人与曹刿是在何种场景中完成这场对话的。在一个极端专制,“文字狱”、“口舌狱”盛行的社会里,他们还敢不敢这样肆意地点评时政,快意褒贬?总之,从曹刿对鲁国执政者们的“八字评语”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高度自信,襟怀坦荡,风风火火的草根平民形象,也窥见了曹刿介于隐与不隐之间的草根政治家风范。

只有在一个相对宽容的社会里,这样特殊的“隐士”才可能有所作为。

但是,一个有智慧有谋略的人在“政治”上未必成熟。按照中国传统社会世俗的评判标准,曹刿的轻率放言显然不算特别谨慎。但是,我们的曹刿就这样登场了。正在熊熊燃烧的硝烟是他前行的背景,岌岌可危的鲁国朝廷是他的目的地。我们不禁要为他捏一把汗:这样一个率性单纯的平民,能够有所作为吗?他能够顺利地参政议政吗?

我们的担忧显然是多余的。曹刿参政议政的顺利,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来到朝堂之上,曹刿与鲁庄公“君”“民”之间不经任何客套就直接进入对国家大政的讨论。面对一国之君,曹刿直奔主题,绝不顾左右而言他,这对高度讲究“语言艺术”的中国官场政治简直是让人拍手称快的颠覆。君若不信,请读一读入选中学教材的同是讲进谏故事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等等,进谏者是如何苦心经营才得以在国君(太后)面前把想说之话说完说透的。但是,曹刿全然没有这些顾虑,也似乎没有任何障碍,他在鲁庄公面前潇潇洒洒,侃侃而谈。不问兵卒够不够,不问粮草差不差,不问具体策略,不问详细计划,劈头就是“何以战”?这样形而上的问题可谓打蛇打七寸,问得深刻也问得玄妙,对国君的考验可谓大矣。应该说,庄公的回答虽然被否定,但细细探究起来,庄公还不算一个太糟糕的国君。“必以分人”和“必以信”显示出鲁庄公的治国思想的大方向还是正确的。但朝堂上的曹刿显然是红脸包公,回回只言片语击中要害。面对一国之君,曹刿不仅不阿谀不奉承,甚至也不表扬不鼓励。庄公回答一条,他否定一句,不借任何对话技巧,便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庄公的自以为是。很难想象,一国之尊的鲁庄公被再三地否定会是怎样的心情。但曹刿全然不顾这些,他理不容情,在步步紧逼中执拗地开启着庄公的思路。而让我们欣慰的是,庄公居然也迅速开窍,通达了政治悟性。这一番君臣对话,完全不需看对方脸色,而是直截了当、层层深入,波澜起伏。不像发生于君臣之间,而像普通人之间的平等的智慧交锋。他们在不断的思想对峙中不是杀得你死我活而是最终找到了契合点和圆融点。

战前的研讨结束之后,曹刿又理直气壮地提出另一个要求“战则请从”。这个“请”,“请”得同样无需提前委婉征求对方意见,“请”得对方没有拒绝的余地。

如果设身处地为鲁庄公筹谋,曹刿虽有政治头脑,但他个性中的天真烂漫多少会让人尴尬。在战鼓已擂响,箭已在弦上的尖锋时刻,一介平民跑到朝堂上来有意无意无视国家尊严,指手画脚肆意点评国策教训国君这成何体统!但是,又一次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是,鲁庄公居然就同意了曹刿之“请从”,并且允许这个胆大包天的“狂徒”“与之乘”,和他共同来到了战场最前线。于是,战争的实际指挥者变为了曹刿。庄公再一次步步出错,曹刿再一次时时纠错,国君对一介平民言听计从的场面从朝堂转移到了战场,从理论变为了实践。

战场之上自然比朝堂之上更惊心动魄。战争的激烈诡异我们可以想象,但我们很难想象鲁庄公在关键时刻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对曹刿言听计从的。俗话说,将在外,君命当然有所不受。而此刻却是君在侧,民言无所不听。军国大事关系国家安危,一言之谬就可能葬送社稷前途。而鲁庄公就那么平静地理智地听命于曹刿,“君民”之间依旧并无任何芥蒂,无需任何赘语就密切配合指挥若定顺利地结束了战争,大获全胜而归。

最耐人寻味的是,曹刿揭示获胜秘诀不是在战中,而是在战后。不是主动言说,而是奉命解释。这段文字很是精彩。如果说之前曹刿都是三言两语甚至一语中的的话,此刻的曹刿却是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字里行间足以让我们想象出他以布衣参政最终功德圆满的潇洒自信。

选文在这里戛然而止。文本中并没有描绘庄公将如何奖惩这位才气纵横但也难免显得多少有点儿志得意满的平民英雄。笔者翻查了史料,长勺之战后,曹刿继续为鲁庄公效力。相传,齐、鲁两国国君在柯(今阳谷东)相会时,他曾身怀利刃,劫持齐桓公,迫使他订立盟约,收回了鲁国失地。

曹刿最后舍身取义,把“议政参政”推到了最高潮,成就了自我生命当然也是国家命运的绝唱。

这就是《曹刿论战》。记叙文字极为洗练,抒情议论高度内敛,但是,文字深处,曹刿参政之深入,庄公听政之谦恭,君民合作之和谐让人唏嘘感叹。试问:几千年后,在封建制度早已被推翻的今天,我们的民主政治,是否达到了“曹刿论战”的境界?

现代的民主政治,是政治生活方式的高级形态,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完整的系统。它在多个层面上有显著特色。比如,在第一个层面上的人的尊严原理、平等原理、自由原理和主权在民原理等;在第二个层面上的讨论原则、妥协原则和多数原则等;在第三个层面上的宽容心态和遵守规则的习惯;在第四个层面上的代议制度、司法制度和舆论制度等;在第五个层面上的选举行为过程、决策行为过程和参与行为过程等。总之,民主是由多个因素构成的完整的系统,各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而在《曹刿论战》中,我们看到,现代民主政治的每一个层面都有一定的体现。曹刿以普通的平民形象走向朝廷,以鲁庄公为代表的朝廷理所当然地接待了这位自愿参政者。在论战过程中,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庄公给予了曹刿最多的信任和最神圣的尊严,以极其真诚的心态恭听反面见解,察纳雅言。其评判和行为的标准不是地位的高低,而是真理。在《曹刿论战》中,政府的姿态是谦卑的,平民的心志是高迈的。执政者的情怀是尊民的,参政者的形象是高贵的。透过《曹刿论战》,我们看到了先民们对圆满的民主政治的早期摹画:平民参政愿望的激发、参政渠道的畅通、参政形式的多元、参政权利的保障、参政深度的拓展、参政效率的保证、参政效果的评价……在春秋战国时代,先民们对民主政治的思考就已绝不浅薄了。

《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同时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其中既有历史元素,也有想象分子。故事中的许多空白给我们留下了疑问,也留下了研究的空间。感谢左丘明,不管这个故事的可信度有多高,但是起码他让我们读后掩卷思考:在现代社会,执政者应该如何为“君”,普通百姓又该如何为“民”。当“和谐”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当全社会已经意识到民主政治之路依旧任重道远的时候,我们重温长勺战场上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应该会有新的领悟吧。

8.《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篇八

1、理解背诵全文。

2、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掌握判断句式。

3、了解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背景,熟读课文。

2、自学,理解大意。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文中所写的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对长勺之战的评价

春秋时期,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制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创造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二、读。

1、学生自读,划出不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2、听录音,正音。

3、检测: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

曹刿()又何间焉()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小信未孚()登轼而望之()

吾视其辙乱()夫战,勇气也()望其旗靡()

4、以两人为一组,互听互读。

三、理解大意。

方法:

1、结合注释口头串译。

2、以两人为一组,一人问,一人答。

3、最终两人都能译。

4、随时质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线索,不看注释,能准确理解全文。

2、了解曹刿的人物形象。

3、理解本文详略安排的技巧。

一、学生不看课下注释,口头翻译全文。

二、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本文有几条线索?学生讨论后明确:

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战――战――战――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

三、检测。

(一)、给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注音、释义。

1.又何间焉间():

2.彼竭我盈盈():

3.小惠未蹋ǎ:

4.小信未孚孚():

5.下视其辙辙():

6.登轼而望轼():

7.望其旗靡靡():

(二)、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想一想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是什么。

1.忠之属也忠:

2.牺牲玉帛牺牲:

3.小大之狱狱:

4.肉食者鄙鄙:

5.神弗福也福:

6.再而衰再:

(三)、“一鼓作气”在文中的意思是,现在常用的意思是。请你用它造一个句子。

造句:

(四)、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何以战?

2.忠之属也。

3.战则请从。

4.虽不能察,必以情。

5.夫战,勇气也。

(五)、阅读下面的选文,思考并回答文后问题。

(一)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蹋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用你自己的话概括选文各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2.从原文看,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3.曹刿认为战争应该取信于民,也就是庄公所说的“”。

4.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在哪些方面?请你从原文中找出并稍作解释。

5.选文最后一段中,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即:。

6.选文略写战争的过程,而详写曹刿和鲁庄公的谈话,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做到能默写。

2、独立完成本课《金榜学案》

过程:

一、指导学生按思路背诵全文。

二、检测:

上一篇:中考体育成绩表下一篇:初级护师考试题库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