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监测

2024-08-16

生物监测(共12篇)

1.生物监测 篇一

初一上学期期中监测试卷分析

2011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

本次试卷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提两个大题。

一、试卷分析

本次初一生物试卷题目设置比较灵活。虽然问题答案都是基础的知识内容,但是考查方式灵活多变,与现实练习紧密,对学生的灵活思考和运用能力进行了重点考查。选择题部分题目如13、14题存在超纲的现象,难度较大;填空题如23题对学生的语言表述和总结能力有一定要求,25,26对细胞和显微镜的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27题在实验问题问答中对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都进行了细致的考查,28题主要考查学生看图分析能力,29题是针对实验设计的检查。

二、学生题目得分情况和失分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共25题,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平均得分率60%,失分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比较欠缺,对现象的分析能力比较弱。学生获得的最好成绩做对22道题,失分最多的是6、11、12、15、23题,有些题目超出了课本范围,所以学生无所是从,造成失分。第二大题,非选择题。也是考查基础知识。此题分六小题,第一小题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结合实验对操作排序,并回答注意事项,得分率30%。失分的主要原因是:

1、图不清楚;

2、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弱,不能结合图片上相关提示进行思考。第二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动植物细胞知识的掌握,得分率70%,失分原因主要是学生的粗心大意,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第三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曲线的能力,得分率65%,大部分学生能够分析出温度对生物生存范围的影响,但对相关概念的描述比较模糊。第四小题,考查学对叶片结构的认识,得分率70%,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叶脉的结构中两种组织的认识不足,在教学中对此的讲解也不够全面。第五小题,得分率40%,第六题,得分率35%,两题都是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设计能力,主要考察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几个实验,大部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都比较薄弱,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不够严密。第五题主要是对图中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表述不够确切和准确。第六题,失分主要是试验设计环节,大部分学生不不能够准确的对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准确的描述,普遍存在着忽视时间和条件的现象,如很多学生设计的实验都是需要几个月、几年的时间,不具有操作性,同时与实验目的要求不符合。

本测试的成绩总体不是很理想,原因除了以上学生出现的问题,还有我本人的原因,如:对某些问题讲解不够深入,部分知识的补充不够好,课后辅导没有及时跟上等。

三、采取措施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反思: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

3、适当扩大知识面,教材知识内容太少,而考试时知识面较宽泛,基于这一点考虑,要在讲课的过程中适当加宽加深。

4、多做实验,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体会实验过程,使知识由理性上升到感性,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课后及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巩固课堂知识的了理解和记忆。

以上分析和总结可能还不太全面,但这也对我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希望通过我们师生的努力,来年获得更好的成绩。

2.生物监测 篇二

1 水体污染中的具体应用

水体污染中生物监测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指示生物法, 该监测方法是经典的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法。监测水体中是否存在敏感污染物的种类时, 可以采用指示生物法, 分析水体资源存在的污染物情况。指示生物法具有较多的优点, 如生命周期较长、活动地点固定等, 因此能较为全面反应出水体污染物带来的影响[2]。具有包括鱼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着生生物等。以生物分类情况为依据, 无脊椎动物在生物监测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一般来说, 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时, 具体的指示生物有蚊幼虫以及颤蚓类等。 (2) 微生物监测法, 微生物在整个水体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 水体污染时, 其有较强的敏感性。一般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是其主要的监测方法, 该方法是将具有聚氨酯物质的泡沫塑料块投放在水体中, 从而收集水体中的微生物。该方法具有迅速、经济以及准确等优点, 可以适应于工业废水的监测。

2 土壤污染中的具体应用

土壤污染中生物监测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植物监测法, 在对土壤中受到的污染进行监测时, 可以选择土壤指示植物。土壤在被污染后, 污染物会影响植物, 植物会出现各方面不同的反应, 且植物的生理代谢会发生异常。如植物表面会出现伤斑、光合作用降低、生长发育受阻、植物构成成分变化以及呼吸作用变强等。 (2) 动物监测法, 在对土壤中受到的污染进行监测时, 可以采用动物监测法, 监测对象可以选择蚯蚓, 蚯蚓的敏感性较高, 对于土壤中是否含有农药以及铅等有害物质, 能敏感的察觉。此外, 蚯蚓体内含有镉物质, 土壤中镉物质的含量与其有相对明显的关联性。 (3) 微生物监测法, 微生物在土壤中群落出现的变化, 能全面反映出生物污染土壤的程度。污染源的主要物质是人类的尿和粪, 另外土壤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受灌溉污水的影响。对土壤中存在的细菌、放线菌以及霉菌等进行分离和计数, 了解受测土壤中群系微生物的结构以及数量, 以检测的情况为依据, 全面评价群系微生物污染对土壤的程度。

3 大气污染中的具体应用

大气污染是以生物监测大气环境为依据, 确定环境污染的程度以及大气的质量。植物是在固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生长, 因此其极易受到大气污染, 无法有效避免有害物质对自身的污染。一般植物对有害物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植物生长位置的固定, 因此相对而言较易检测和管理[3]。大气污染中生物监测的应用就是将植物作为监测样品, 物质能全面反应出大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大气污染监测中较为常用的植物有以下几种: (1) 二氧化碳指示植物, 其包括秋海棠、向日葵、柑橘、番茄以及烟草等。其受到污染时的典型症状就是植物叶脉会有伤斑出现, 且形状不规则, 如呈现点状等, 颜色会呈现出白色、棕色以及黄褐色。 (2) 二氧化硫指示植物, 其包括地衣、落地松、苔藓、杜仲以及水杉等。其受到污染时的典型症状就是叶子上的维管束会有伤斑出现, 且呈现块状;同时叶子的边缘也会出现伤斑, 颜色会呈现出红棕色、土黄色。 (3) 氟化物指示对象, 其包括葡萄苔藓、金线草、郁金香、大蒜以及梅等。其受到污染时的典型症状就是叶面上会有伤斑出现, 颜色会呈现浅褐或红褐色, 且叶子为尖形。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环境监测领域中出现越来越多新型的技术, 由于生物监测技术具有经济性、综合长期性、敏感性、连续性以及非破坏性等优点, 因此在环境监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环境监测的宏观范围以及微观领域中, 生物监测技术能够为其提高较为连续以及综合全面的信息, 能有效提高环境的质量, 保护环境,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 促进了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 生物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生物监测技术具有经济性、综合长期性、敏感性、连续性以及非破坏性等优势, 因此在早期对环境污染的预防、突发事件的监测、生态环境的监测、环境风险的评价以及环境标准的制定等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就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物监测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美平.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 2014, 17:8-9.

[2]戴舒雅, 余俭, 丁波, 殷伟庆.生物监测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污染防治技术, 2013, 05:62-65+71.

3.生物监测 篇三

【关键词】生物监测;环境监测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不仅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也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限制。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人们一直在不断加大环境监测力度。而在当前的环境监测工作中,生物监测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生物酶技术、生物芯片技术、PCR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等都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接下来,本文就将对这些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一、生物酶技术

生物酶技术是当前环境监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监测技术,其主要作用是对环境污染物中的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污染物进行检测。当前,在环境监测中,生物酶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生物酶抑制技术,另一种是酶免疫测定技术。

(一)生物酶抑制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应用原理是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污染物能够对特定的酶产生抑制作用,而当产生抑制作用之后再加入合适的显色剂,通过是否显色和显色程度就能够对环境中重金属和农药成分进行检测。在此过程中,通过对酶是否发生抑制反应以及加入显色剂后的显色程度进行分析,能够对所要检测的环境污染物的存在与否和含量大小进行有效判断,进而达到环境检测的目的。当前,针对生物酶抑制技术的监测特性,相关研究人员已经研究出了能够在环境监测中进行快速使用的酶片和酶标签等速测产品,并且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一种监测技术。

(二)酶免疫测定技术

酶免疫测定技术是一种综合了生物酶技术和免疫技术的新型监测技术,其主要应用原理是通过对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进行参考,对环境监测中监测污染物是否存在和存在量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在应用酶免疫测定技术对环境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通常会将所要监测的环境污染物作为抗原,然后通过免疫动物获得特异性抗体。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反应通常在动物体外进行,并以特定的酶作为示踪物,进而对所要监测的污染物的存在情况进行判断。相对于生物酶抑制监测技术,该技术虽然具有更为良好的监测效果,但其成本却相对较高,当前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二、生物芯片技术

虽然生物芯片技术上世纪末就已经诞生,但其在近几年方得到突破性发展和实质性提升,严格来说,其属于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该技术具有非常高的表达水平,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基因变化情况进行详细检测,并将其有效表达出来,为监测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当前,针对生物芯片上所使用探针的不同,可以将常用生物芯片技术分为组织芯片、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以及细胞芯片等集中芯片技术。

在生物芯片技術应用初期,所应用技术主要为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在监测过程中,监测人员可以通过对基因芯片上的DNA的变化情况或者是蛋白质芯片上蛋白质的变化情况,对所监测污染物的存在情况和对生物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判断。虽然蛋白质芯片和基因芯片是基于DNA基础上而诞生的一种监测技术,但是在应用性和信息反应高效性上却具有一定缺陷。为此,美国生物学家进一步研发出了新型的组织芯片和细胞芯片,相对于以往的蛋白质芯片和基本芯片,其能够更加高效而全面的反映出所监测污染物的整体变化情况,为监测人员提供更加复杂和庞大的应答信息,帮助监测人员对污染物的存在情况和可能引起的生物变化进行更加精确的判断。当前,在基因监测方面,组织芯片和细胞芯片的应用率要远比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的应用率要高,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也更好。

三、PCR技术

PCR技术,指的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其主要应用原理是在生物体外对特殊DNA进行复制,对指定的DNA片段进行放大处理。通常情况下,在环境检测中应用该技术,需要先对特定DNA片段进行选定,并使其在95°高温条件下,在生物体外进行变性,生成DNA单链。然后,在60°C条件下,使引物与DNA单链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有效结合,结合之后,再将温度调至72°,该温度下DNA聚合酶活性最高,使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的方向合成互补链。

PCR技术的灵敏性和统一性都比较高,因此,在环境监测中,其多应用于对特异种群和特殊菌株进行跟踪检测,进而对环境中的污染物信息进行扑捉和判断。

四、生物传感器技术

在当前的环境监测中,生物传感技术应用的也较为广泛。与传统化学传感器以及分离分析技术相比,生物传感器不仅灵敏度更高和成本更低的特点,还能够在复杂的体系中对污染物进行快速、连续监测,精确性更高。当前,生物传感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水质监测中,并且能够对水质中的BOD、阴离子表面活性剂、pH值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等相关监测目标进行有效监测。

结束语: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人类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因此,我国一定要重视起对环境的监测,并不断对环境监测技术进行提升。当前,在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并且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在现有基础上,各国研究人员依旧未放弃对生物监测技术的研究,我们有必要相信,在不就的将来,在环境检测中生物监测技术一定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春香,李媛媛,徐顺清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生态毒理学报,2012,11.

[2]周卉,胡鹏洋.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J].科技与企业,2014,05.

4.2017年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 篇四

中心各科室:

为科学、规范、统一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全国爱卫办《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及年初创卫办工作会议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一)掌握监测对象的密度、分布,进行趋势分析,确定病媒生物孳生地,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分析病媒生物的密度变化和当地媒传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四)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组织实施

(一)疾控中心地病科负责组织实施,检验科协助实施。技术负责人: 技术组人员:

(二)职责。按《2017年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开展现场监测工作,并做好监测记录,收集相关监测资料及影像记录,做好监测分析总结,并上报爱卫办和创卫办。

三、监测范围

(一)监测点的设立。选定城区5个监测点为病媒生物监测点,由地病科负责、检验科协助开展监测工作。

(二)监测范围。监测点辖区内宾馆饭店、招待所、餐馆、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医院、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居民区、公共绿地、垃圾中转站、汽车站等场所内外环境。

四、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鼠密度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1)外环境:公共绿地,垃圾中转站,单位或居民区院内,汽车站等场所外环境等环境延长线,共计2000m延长线。

(2)室内:餐馆10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5个、商场超市5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5个、农贸市场2个。

2.监测时间:2、4、6、8、10、12月,每月中旬各监测1次。

3.监测方法。

外环境:采用路径法。记录外环境2000m延长线范围内所观

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密度单位为:处/km。

室内:室内:目测鼠迹法。目测法记录房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密度单位为:鼠迹阳性房间/总房间。

4.统计与计算

(1)外环境鼠密度的计算公式

路径指数(处/km)鼠迹数(处)检查距离(km)(2)目测鼠迹法

密度单位为:鼠迹阳性房间/总房间

(二)蚊密度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监测点同鼠密度监测点。

(1)幼蚊密度:监测场所为居民区、道路、公园、废品收购站、废旧轮胎厂、池塘、河流各2个。

(2)成蚊密度:监测场所为医院、城镇居民区、公园各2个。

2.监测时间。

(1)幼蚊:4、7、10月,每月中旬监测1次。

(2)成蚊:4、7、10月,每月上旬和下旬各开展一次。3.监测方法。(1)幼蚊密度:

路径法:适用于小型积水,设定好计步器,沿监测路径,以均匀步伐前进,并记录沿途发现幼虫(蛹)阳性容器数和小型积水处数,结束后记录路径长度。

大型水体:对池塘或河流,用500ml长柄勺取水,检查有无蚊虫的幼虫(或蛹),每隔5m取水1勺,不少于20勺。

(2)成蚊密度:每处使用诱蚊灯1只,于日落20点后,连续诱集12小时,收集蚊盒取出,鉴定种类,性别并计数。

4.统计与计算

路径指数(处/km)=阳性容器数和小型积水处数(处)/监测行走距离(km)

蚊幼密度(阳性率)=[有蚊幼或蛹的积水处数(或勺数)/检查积水总处数(或总勺数)] ×100% 成蚊密度(只/小时)=捕获成蚊总数(只)/捕蚊时间(小时)×灯数

(三)蝇密度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餐馆、农贸市场、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商场超市、医院、公园、宾馆酒店、车站、居民区各2个。

2、监测时间

4月、7月、10月,每月中旬监测1次。

3、监测方法。室内成蝇密度:采用目测法和笼诱法同时进行。成蝇目测法:监测人员于室内房间目测计数,以每15m为一个标准间进行折算,记录标准间数、阳性间数和每一间内的成蝇数。笼诱法:每处放1个诱蝇笼。放置时间:每次放置6小时,上午9~10点之间布放,下午3~4点间收回。

24.种类鉴定、数据统计和记录。收笼后,用乙醚或氯仿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的数量。记录监测当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湿度,风力)。

5.成蝇密度计算:

(1)目测法室内房间蝇密度

蝇密度 =蝇总数(只)/有蝇房间数(间),密度单位:只/间。

(2)笼诱法室内蝇密度 成蝇密度(只/笼)=蝇只数笼数

(四)蟑螂密度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监测点同鼠密度监测点。监测场所及数量为:餐馆5个、农贸市场3个、居民3户、宾馆饭店或招待所2个、医院2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2个、食品制售或商场超市2个。

2.监测时间:2、4、6、8、10、12月,每月中旬监测1次。3.监测方法。采用粘捕法或者目测法。粘捕法:将粘蟑纸放置在蟑螂经常活动或藏匿的部位,检查记录放置24h后粘捕到的蟑螂数。密度单位为:粘捕只数/张。每个餐馆和每户居民分别布放2张粘蟑纸,每个农贸市场、宾馆饭店(或招待所)、医院、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食品制售或商场(店)各布放10张粘蟑纸。不得选择一周内药物处理过的场所作为监测点。每次监测时,粘蟑纸必须更新。每次监测共在7类场所布

放126张粘蟑纸。目测法:在监测房间内选择蟑螂栖息活动场所,用手电筒照明,检查并记录每个场所3min内观察到的蟑迹(空卵鞘壳、死尸、残尸等)数。

4.统计和计算

(1)粘捕法:捕获蟑螂总数是指粘蟑纸粘捕到成(若)虫总数。登记粘捕到的蟑螂种类和成虫或若虫数。同时记录回收的粘蟑纸总数。

蟑螂侵害率=[阳性粘蟑纸数(张)/回收的粘蟑纸数(张)] ×100% 蟑螂密度(只/张)=[捕获蟑螂总数(只)/回收的粘蟑纸数(张)](2)目测法:房间按15m为1间折算。

阳性率(%)=有蟑迹的房间数(间)/监测总房间数(间)×100%

五、数据收集、分析、反馈

(一)数据收集内容,详见附表

(二)定期报告、反馈资料

每次监测结束后,由县疾控中心将监测点数据汇总,并于1周内将本次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录入汇总,并上报县爱卫办和创卫办。并在监测全部结束后,进行全县病媒生物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写出综合监测分析总结。

六、保障措施

2病媒生物监测是我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县疾控中心应把这项工作纳入目标工作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建立病媒生物监测队伍,落实监测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监测设施和工作防护条件。县爱卫办负责监测工作的督促检查、考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定监测方案,技术指导和培训,并具体实施监测点监测工作。

5.生物监测 篇五

关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闵祥菊 毛力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7期

摘 要: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保障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是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基础,随着林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也日益严重,因此必须加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力度,保障林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进行了探讨,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 监测预报 意见

“十一五”期间,国家、自治区对林业有害生物工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投入了大量的专项资金,重点做好了林业有害生物三大体系的建设工作(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和防治减灾体系),体系建设一直延伸到乡镇场,大批乡镇防治服务队、乡镇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建成,大量的设备配备到位,县级森防站(林检局)、乡镇监测点基础设施、办公设备、交通工具、调查监测仪器得到明显加强。各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对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赶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发展快速的林果产业及日趋变化的生态环境,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不断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发挥基层森防部门的主导作用,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率至关重要。

一、完善监测预警三级体系建设

县级及县级以下测报部门是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的主体,承担着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测报的主要工作,因此必须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监测预报体系建设,但目前县级监测预报体系基本已经完善,有国家级中心测报点或自治区测报点,乡镇一级部分乡镇建立了乡镇监测点,但具体到村一级目前还缺少村级森防员(最好能够达到每个小组有1名森防员),主要原因是缺乏基层监测人员保障机制也是极为重要的工作。,有了这些保障,才能有监测预警工作的全面保障。三级监测体系要求明确任务和落实责任,建立起“职责分工明确、分片责任到人、监管制度完善、强化责任追究”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每一级必须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强化监测预报队伍及人员建设

1.强化测报机构建设

目前作为承担主要测报工作的县级森防站基本上只有3-5人,甚至有些县森防站只有1~2人,无法承担工作任务如此繁重的测报工作,因此必须加强森防机构的建设力度,要从机构编制、人员队伍、基础设施等三方面下功夫;

龙源期刊网 http://.cn

2.保证测报队伍稳定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是一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必须有长期实践经验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因此必须保证测报人员队伍的稳定,才能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监测预报队伍,保证测报工作的连续性和准确率。

3.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各级森防检疫机构虽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加强对基层测报人员的培训,但由于测报岗位技术要求高,目前基层大部分测报人员专业技术薄弱这仍旧是制约监测预报工作的一个主要瓶颈,仍然是提高监测预警工作质量的一个最薄弱环节。要加大培训力度,对各级测报人员,尤其是专职测报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开展测报实际操作培训,努力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高、作风硬的测报队伍,为全面、有效地开展林间监测预报工作,提高测报准确率提供人才保障。

三、积极推广监测新技术应用和测报技术研究

监测预报工作的新技术研究和推广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目前,监测预报工作人员基本是依靠人工踏查、标准地调查方法,靠人眼去看,靠经验去推测,没有新的手段,没有新的方法;尤其是针对天然林有害生物监测工作,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根本无法开展,更不用说进行数据分析、准确性确认了。与其他部门相比而言,林业系统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还是停留在“刀耕火种”最原始的年代,监测预报思想极端落后,从而导致监测预报理论、技术水平非常落后,监测预报设备、手段落后。必须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加强监测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完善地面常规调查的基础上,积极应用化学信息素、声音信号技术、雷达技术、传感器技术、航空航天遥感、太阳能自动测报台、GPS-PDA采集病虫情信息、“3S”等监测技术,构建全覆盖、立体的监测预警体系,不断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短期预报的准确性。

四、加强协作研究,提高监测预警科技水平

进一步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在“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联合发布、服务林农”的原则下,积极探求与气象部门合作领域、机制和措施,探索各季节主要气候灾害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暖冬、倒春寒、高温干旱、洪涝、台风等)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警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要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校的合作攻关,从不同空间尺度上摸清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规律,解决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信息采集、统计分析、人工智能模拟、预测预报、信息发布等共性技术。

6.生物监测 篇六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欧洲国家爆发的疯牛病、口蹄疫,比利时二噁英污染奶制品、肉和家禽,日本爆发大肠杆菌O157:H7污染事件等等,此类事件屡见不鲜。

在我国,三聚氰胺污染事件造成婴幼儿肾脏结石、肾积水,最终导致肾衰。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到几万名婴幼儿的健康,并造成数名婴儿死亡。这属于化学污染,而诸如此类的农药、兽药残留、化学污染物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还很多。另外,近年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还未有明确的说明,但是潜在的危害是不能忽略的。其次,微生物污染的食源性疾病问题十分突出。1999年在宁夏发生的沙门菌污染肉品引起食物中毒,发病人数达上千人。

针对这些问题,只要在食品安全监测时有可靠的技术及有责任心的检测员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可靠的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生物检定法既是一项可以信赖的检测技术。

生物制品的生物学检定方法

生物检定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实验动物来检定制品效价的方法,其通过检查制品中某些痕量杂质可对生物体产生特殊的生理作用及影响用药的安全有效性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细菌学检查、纯菌检测、微生物限变监测、支原体检测、动物试验、热原试验、内毒素检测及效价检测。

细菌学检查主要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用的生物制品,使生物制品中

不含专门规定外的杂菌;灭活细菌疫苗、病毒类疫苗不含活的本细菌、本病毒。

动物试验又包括异常毒性试验(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检查制品中外源性毒性物质的传染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以保证人体使用安全)、毒性试验(确保制剂中不含死菌苗及类毒素)、解毒试验(检查灭活疫苗有无活毒存在,以及类毒素是否解毒完善)、过敏试验(判定供试品是否引起动物全身过敏反应、观察过敏源是否除去)及残余牛血清含量测定(病毒性疫苗主要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热原试验,生物制品被热源污染,一般作废弃处理,生物制品避免热原污染,必须以预防为主。

内毒素检测,内毒素的主要成分脂多糖对人有致热反应,甚至能导致死亡,所以内毒素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效价检测,目的是了解制品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

DNA探针技术在生物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目前可以用DNA探针检测食品中的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耶希菌、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采用DNA探针杂交技术对传染性流行病病原体的检测可以得到直接、可靠的结果,并且灵敏度很高,有时甚至存在一个病原体即可检出的可能。

PCR技术在生物安全性检测中的应用

PCR技术具有特异性高、高度敏感、快速及无放射性、简便、可扩增RNA或cDNA的优点。李斯特菌是食品卫生方面重要的病原菌,其共有18个血清型。

由于李斯特菌类型复杂,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检测,过去一直缺乏简单快速的分离鉴定技术。采用PCR技术可在12个小时内完成整个检测过程。另外,对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具有极高的特异性、敏感性。还可快速、敏感、特异性的检测食品中的肉毒梭菌、能够引起人类出血性肠炎的一群大肠杆菌、能够引起婴幼儿及旅行者腹泻的肠毒素大肠杆菌、食品中的沙门菌、能引起传染性疾病的禽流感病毒及可引发疯牛病的疯牛病病毒。

生物芯片分析检测技术

生物芯片分析检测技术能对细胞、蛋白质、核酸以及其他生物化学组分进行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其在食品分析检测中有重要的应用,其应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毒理学研究(可确定一种化学物质在低剂量条件下的毒性,并可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最低限量)。

2、食品卫生检验(此技术是检测、检疫中最快速、大通量、最适用的高新技术)。

3、分子水平上阐述食品营养机理(利用生物芯片技术研究营养素与蛋白质和基因表达的关系,可为揭示抗病和预防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4、中草药筛选及药理研究(利用生物芯片可迅速比较正常组织及病变组织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迅速确定靶基因,同时对上千种中药真伪和有效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确定药物分子的有效性毒性和最佳剂量,从而为中草药筛选及药理研究另辟蹊径)。

7.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篇七

1 生物监测技术概述

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具体运用的方法有四种, 即生物化学成分分析、生态学方法以及物理学方法和生理学方法。 运用这些生物监测的方法进行环境监测能够对其他监测方式中的不足有效的弥补, 从而实现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利用生物监测进行环境监测工作能够长期有效的收取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信息, 弥补一般监测技术时效短的问题, 从而更加全面直观对环境污染情况作出反馈。 生物监测还具有极强的灵敏性, 许多环境污染物通过理化监测的方式是追踪不到的, 而运用生物的积累性与放大性, 则能快速敏锐的找出污染物[1]。 运用生物监测技术进行环境监测本身就是对环境的一种保护状态, 建立相应的动植物模型寻找污染源, 不会对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造成任何的破坏。 生物监测还能节约环境监测的成本, 运用动植物这种包含在生态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监测, 无需在进行设备与资金的投入。 除此之外, 生物监测技术较目前所使用的一般监测手段来说, 对于监测结果的反馈要更加直观。 人们可以通过对生物体在污染环境中的变化进行直观的观察与分析, 从而获得令人信服的结果。

2 动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利用动物开展环境监测是生物监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不同的动物在环境监测中所起的作用也是极为不同的, 本文将选取两类有针对性的动物种类进行分析。

2.1 果蝇生物模型的应用

果蝇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真核多细胞生物, 它具有饲养方便、反应迅速以及繁殖能力强等特点, 因此能够准确的捕获环境中的各类污染问题。 果蝇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生理功能和代谢情况, 都与哺乳动物极其相似。 因此, 可以将其运用到开展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危害的环境监测工作中。 建立果蝇生物模型, 可以对室内空气污染进行有效的监测[2]。 在新装修的房屋中, 装修材料经常会释放出苯、甲醛和氡气等挥发性有害物质,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严重情况还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当前进行室内污染程度的监测一直还停留在对耗氧量的计算中, 无法更加准确、客观、经济的提供有效数据。 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运用果蝇模型对室内进行生物监测, 选取生长发育情况相同的, 两只雌果蝇, 两只雄果蝇分别置于正常空气环境与室内污染环境中, 并对其寿命时间进行观察。 经试验过后发现, 处在污染环境中的果蝇存活时间要较正常环境下的果蝇缩短20 天左右, 证明装修前后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会对人体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

2.2 两栖动物的应用

两栖动物的变态与发育过程是极为复杂的, 并且具备一定的周期性与生理学特点, 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生物研究的各个方面[3]。 两栖动物的外部形态与内部形态都会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进行重新的改建, 如生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肝脏系统等, 运用这些特点进行环境监测能够获得更加直观的反映信息。 工作人员可以将其放置在所要监测的环境中, 并要保证其不受任何情况干扰, 然后在依据两栖动物独特的生理指标、叫声和行为等对环境污染情况作出判断。

3 植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1 二氧化硫指示植物

植物中的水杉、地衣以及苔藓等植物可以被用来监测环境中的二氧化硫污染物的产生[4]。 若污染情况较轻, 则相应植物会出现叶子边缘枯萎, 有不太明显的伤斑;若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则植物叶子上的维管束就会出现块状物的伤斑, 且叶片整体颜色会呈现出红棕色或是土黄色。

3.2 氟化物指示对象

通常用来监测氟化物的植物有大蒜、郁金香和金线草等, 若是在监测环境中这些植物出现叶面形状变尖、叶面表层出现伤斑以及叶面呈现红褐色或浅褐色的情况, 则空气受氟化物污染较为严重。

3.3 二氧化碳指示对象

通常会选用西红柿、向日葵以及烟草等植物作为二氧化碳的指示对象[5]。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 若是植物叶脉上出现呈现不规则形式的, 且颜色为白色、棕色或是黄褐色的伤斑则空气受到严重的二氧化碳的污染。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与污染治理问题的关注程度的提升,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作出极大的贡献。 生物监测技术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具有成本小、无污染以及灵敏性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到环境污染物的监测中, 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真真, 林志芬, 伊大强, 殷克东.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8, 2:87-91.

[2]周可新, 许木启, 曹宏, 宁应之.土壤原生动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动物学杂志, 2003, 1:80-84.

[3]郁建桥, 钟声, 王经顺.生物毒性检测技术在水质应急和预警监测过程中的应用[J].生命科学仪器, 2009, 9:16-18.

[4]陈士英, 张平贵, 卢俊平.激光雷达技术及其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 2:85-86, 91.

8.生物监测 篇八

关键字:生物在线监测技术;环境监测;发展前景

一.我国环境生物在线监测技术的原理及发展现状

(一)生物在线监测技术的原理

近年来,生物在线监测技术逐渐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比较新颖的技术。其主要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分析单独的生物题、群落以及种群等方面的环境带来的变化或者污染出现的反应,再依据生物学的标准原理,依次评价以及监测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而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是在线自动分析仪,在核心仪器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各种自动化技术,在对数据的分析上采用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通过使用GPRS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将在线自动环保检测与环境预警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综合性在线监测系统,为人们提供全面的环境监测信息。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平台,将生物监测与在线监测技术相结合,在环境监测中已经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土壤、大气和水体污染中的应用等等。

生物在线监测技术采用污染物对生物体造成的伤害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对总体情况进行管理与控制,对总体环境中的污染源头能够充分实时的监测与监控,通过网络传输技术的同步传输,能够使有关负责部门及时了解到环境污染信息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对污染情况的监测与监控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手段,并在治理过后能够做到监控与监测,保证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

(二)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1.生物在线监测技术的范围日趋广泛,自动监测系统日益完善

近年来,隨着环境在线监测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在线监测技术的覆盖范围也是越来越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行环境在线自动监测技术,并且带动了其他许多监测技术的发展。环境在线自动监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传统监测技术的运作模式,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与此同时,生物在线自动监测系统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自动监测系统日益完善。生物在线监测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监测技术,在应用过程汇中的非破坏性、敏感性、连续性、敏感性、综合长期性、以及经济性是其与其他监测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2.自动监测系统日益规范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虽然目前我国的生物在线监测技术已经逐渐普及,但是其系统的规范性问题依然突出。根据我国环保部门所编制的空气自动监测、焕然预案在线监测以及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的技术规范等文件分析来看,我国的环境在线监测技术还是远远落后与本应用的发展要求的,监测方法的不同导致其对同一监测指标所得到的数据有所差异。并且一些技术员工错操作中也经常会因仪器监测数据的精密性而反应不及时。例如生物在线监测技术方面,就需要一批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来操作完成,才能对实时监测做到真实、准确、科学。

3.生物在线监测技术系统方案不够严密,存在一定盲目性

由于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是一项规模较大的建设性项目,虽然是目前较为新颖的一种监测方式,但在我国在并没有成熟的技术支持和过多的经验积累,故而我国的生物在线监测技术方面的许多系统方案都是不严密的,没有进行严密的设计,只是系统不够完善,漏洞百出,给将来的系统的扩充和改造都带来了需索不必要的阻碍。

(三)生物在线监测技术的优势

进行生物检测可以准确得到环境质量状况,而且更加直接地反映出环境质量变化对生物正常生存产生的不良影响,相比传统在线监测更高效。以饮用水生产为例,使用生物不同水平变化实现水质预警将由于监测时间过长受限。采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水环境质量的连续监测。因为生物对环境污染的反应灵敏度更高,敏感生物的行为以及生理生化指标能够及时监测出污染,实现环境污染的早期预警。在线生物监测技术相比传统在线监测技术不仅灵敏度极高,而且经济性良好,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生物在线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前景

(一)生物在线监测技术在土壤污染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监测技术通过对地下水、土壤、以及农作物等方面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直接监测到各种污染情况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具体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种监测方法:第一,动物监测法的应用。采取动物监测的方法对土壤受到的污染进行监测,例如利用蚯蚓相对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的察觉出土壤中是否含有铅以及农药等有害物质。第二,植物检测法的应用。当植物受到污染时,不同程度的污染会使植物出现各方面的不同的反应。利用土壤指示植物监测土壤中受到的污染。通过植物出现的一些相对明显的症状,例如植物的生理代谢方面的某些异常情况来判定受污染情况。第三,微生物监测法的应用,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根据微生物出现在土壤中的群落变化可以很好的、较为全面的反映出土壤的污染程度。灌溉污水、人类的尿以及粪是土壤污染源的主要物质,这些都会造成土壤生物受到一定的污染。处于分离土壤中存在的微生物,根据监测的情况对土壤受到微生物群系污染的程度以及状况进行全面评价。

(二)生物监测技术在在大气污染中的应用前景

大气污染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容易给植物生存造成威胁的的一种污染方式。而生物监测技术在大气污染的监测就是指根据生物监测大气环境来对大气质量以及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进行确定。根据植物对有害物质有相对较强的敏感性,而且生长位置固定,所以比较来说比较容易管理以及监测。生物监测在大气污染中的应用就是指将监测样品的对象锁定为植物。通过对不同植物监测样本进行分类可以较为较为全面的将大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全面的反应出来。例如,水杉、杜仲、苔藓、落地松以及地衣等二氧化硫指示植物,叶子上的维管束出现伤斑或者是叶子的边缘出现伤斑时,会呈现出土黄色或者红棕色,这就是受到污染的及哦啊为明显的症状;再如梅、大蒜、郁金香、金线草以及葡萄苔藓等氟化物指示对象,这类植物受到污染后多变为尖形且带有伤斑的叶子;最后还有一类烟草、番茄、柑橘、向日葵以及秋海棠等二氧化碳指示植物,受到污染后植物的叶脉上出现伤斑且呈现不规则的形式。这些不同的分类情况对于将来生物监测技术都会起到拓展和延伸的作用。

(三)生物监测技术在水体污染中的应用

前两方面,我们讲述了生物监测技术在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中的应用,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生物监测在水体污中的应用。首先来分析一下指示生物法,该监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水体中是否存在的敏感污染物的种类,来判断当前的水体资源存在污染物的情况进行分析,这是一种较为通用和经典的监测方法。因为生物自身具有固定的活动地点、相对长的生命周期等基本特征,所水体中污染物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变化较为全面的反应出来。当然虽然分类已有很多,但在生物监测中脊椎的动物是不在应用之列的。

再者就是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刚才我们提到了微生物群体对土壤污染的分析作用,对于水体污染的监测,微型生物群同样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利用微生物群体对水体中存在污染时表现出的较强的敏感性,将水体中的微型生物进行收集。与别的生物群落监测方法对比,该方法具有准确、经济以及迅速等优势,同时在监测工业废水方面也同样合适使用。

多物种在线生物监测仪(MFB)是一种在线生物早期预警系统,是一种成熟的在线监测仪,在水质监控中应用十分广泛。图1和图2分别是使用MFB对源水和出厂水进行MFB在线监测的示意图。

图1 源水MFB在线监测示意图

图2 出厂水MFB在线监测示意图

结语:

生物在线监测技术在环境检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在线监测技术上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也通过这些实时监测系统的应用使得我国的环境保护建设有了长足的进展。本文通过对生物在线监测技术的渊源、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的分析,对生物在线监测技术对环境监测中的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生物在线监测技术将会有更为广泛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金顺平,李建权,韩海燕等等.PTR-MS在线监测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06)

9.生物监测 篇九

生物发光菌技术在地震灾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利用生物发光菌技术对阿坝州7个县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综合毒性监测.5月28日到206月12日期间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地震对阿坝州饮用水源地水质并未造成严重污染,当地饮用水源水质正常.作 者:郭重华 钱蜀 廖 刘俭 黄菲 赖雪松 袁桦蔚 GUO Zhong-hua QIAN Shu LIAO Chong LIU Jian HUANG Fei LAI Xue-shong YUAN Hua-wei 作者单位: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都,610041期 刊: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Journal: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年,卷(期):,21(1)分类号:X832关键词:发光细菌 生物毒性 水质监测 地震灾区

10.氨氮在线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 篇十

氨氮在线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

摘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利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安钢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氨氮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测定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并建立了两方法的回归方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在线监测系统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作 者:冯云波 于洋 FENG Yun-bo YU Yang 作者单位: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安阳,455004期 刊:广州化工 Journal: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年,卷(期):,38(4)分类号:X7关键词:氨氮 在线监测系统 回归方程

11.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的体会 篇十一

生物监测是判断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最可靠的方法,是利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的活菌对灭菌效能进行监测,根据其微生物是否死亡来判断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

1方法

我科于每周三,将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ACE test)(菌片型号为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ATCC7953)放于一个标准测试包中,将测试包放置灭菌器室内, 锅内的下后方, 设定蒸汽压力210Kpa、灭菌温度132℃、预真空3次、灭菌时间10分钟,进行测试。灭菌完备,取出生物指示剂,放置15min以上冷却至室温时,夹破内含的安培,放于摄氏56℃培养48h观察初步结果,7天后观察最后结果。

2结果

每周常规监测和上级部门抽查合格率均达到100%。

3影响生物监测的因素和注意事项

3.1生物监测包不合格 自制的生物监测包的大小、重量不合适 (标准为23*23*15cm,重量为4kg),过松或是过紧,过重或是过轻,新的或者是每次使用后的包布不清洗都影响蒸汽的穿透性,从而导致生物试验失敗。

3.2对生物指示剂的要求

3.2.1使用前 确认ACE test 的完好无损,并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3.2.2生物指示剂应避免靠近灭菌器和化学消毒剂;

3.2.3 密封保存,要求温度5~8℃,相对湿度20~80﹪RH条件下避光保存。

3.3机械因素 灭菌器开机温度和室内温度不相符,温度与压力不相符,均可导致监测的失败。

4生物监测的意义

12.生物监测 篇十二

1 生物监测的原理和特征

要想应用生物监测技术, 首先就要弄清其基本的原理。在环境中, 生物是随处可见的, 只不过人眼很难分辨出来, 一些微小的生物围绕在空气中, 这些生物的繁衍以及生存是需要一定环境作为基础的, 所以可以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以水中的水藻为例, 其会对周围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受到破坏以后, 就会发现生长的密度以及在光合作用下会具有更加显著的变化程度, 应用生物监测技术手段可以发现这一变化以及对水质的破坏程度, 所以这一技术是不同于其他监测技术的, 这也算是生物监测技术的一个重要优势。具体来说, 生物监测技术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具有非破坏性, 其采集的样本是生物遗物, 所以不会对动物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害, 保证了其进一步的生存。在环境监测的结果方面也更加准确。其次是具有灵敏性的特点, 不同的生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下, 具有一定的差异, 所以要想监测他们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但是生物会经过不断的累积, 对这些累积的生物进行监测的话, 效果就更加明显了。最后是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环境之所以受到污染, 主要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应用生物监测技术可以将污染的主要来源一一监测出来, 这样就可以更加便捷的进行管理以及有效的预防。

2 生物监测的分类

在进行生物监测的过程中,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 能够将生物监测分为主动与被动两部分, 主动监测就是对生物特征加以全方位的监测, 由此加以进一步的分析, 得到最终的破坏程度。被动监测主要是对原始的生物群进行分析与研究, 这种结果更加准确与科学, 效果也比主动监测更加明显。其次是生物层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所以在监测的过程中可以按照生态监测、污染物以及生化指标等因素加以进一步的监测。第三是按照物种的不同种类进行监测, 主要有三种分类, 一种是动物, 一种是植物, 还有一种是微生物, 采用综合监测的方式达到合适的效果。

3 生物监测方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实施

3.1 生物群落监测法

这种监测方式主要是以生物自身所具有的生物特征以及行为习惯为基础的, 在群落生存的过程中, 极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以水体污染为例, 在发生污染以后, 有些生物群体的生理机能比较脆弱, 所以造成群落出现大范围的死亡以及消失, 而有些生物具有抗生性, 所以会出现异常迅猛的趋势, 因此这种方式最常用在对水体、大气以及土壤的监测过程中, 用来对浮游生物等进行监测。

3.2 微生物监测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对环境体系中, 生物的成长状态进行监测, 能够凸显出环境介质造成的污染。可以用来进行检测的细菌类型有真菌、放线菌以及假单细胞菌等, 早在2004年的试验中就获得了成功。一些科学家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采用指示生物的方式对空气中含有的苯以及其他污染物进行生物监测, 在这一监测活动中, 主要应用了生物发光的特点, 并且在随后的发展与研究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具有十分理想的监测效果。所以在当前的研究工作中十分受到认可。

3.3 生物残毒测定法

采用生物残毒测定的方式, 主要就是对环境生物中所含有的物质加以进一步的监测, 能够通过监测的效果得到环境受污染的程度。在一些环境中, 含有的放射性物质是十分多的, 从生物群种这一方面进行分析, 可以产生富集的效果。一些生物学者应用这些实验方法对沙蚤体进行监测, 发现其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由此可以得到相应的水域中所受到的污染程度。

3.4 生物测试法

它通常是指通过对受到污染作用的物种进行生物学变化状态的研究, 侧面体现污染程度的一种过程。该法通常被运用在污染物排放、监测废水处理等工艺上。例如, 通过实验证明, 热休克蛋白在生物体内的指标高低能够有效体现环境质量水平。在此理论支持上, 著名学者Monferrán组织了多位专家进行专项实验, 利用检测眼子菜的谷胱甘肽芳基转移酶等其他元素的变化, 最终找到了导致水污染的来源。

3.5 生物传感器技术

在初始的HPLC或LC-MS分离分析技术运用条件上, 现代又发明了更为先进的生物传感器技术。与前两者相比, 它不仅能够实现全面连续检测多元化生态体系的效果, 并且依靠其极地的造价和极高的灵敏度, 迅速占领了当今的环境监测市场。尤其对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p H值、BOD等参数的检测十分便捷, 结果也较为理想。据最新研究报告, 在光纤生物传感器的技术支持下, 首次对地下水炸药成分RDX和TNT检测试验获得成功。

4 生物监测的前景展望

生物监测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和应用技术, 通过今几年的实践应用, 它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 我们也应当明白任何一种生态环境的组成非常复杂, 生物监测的实施必将还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技术阻碍。在不断技术改进的过程中, 它仍然需要自然、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共同支持和配合, 才能保证其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除此之外,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可能是某种单一元素污染直接造成的。它的成因和来源及其复杂, 因此相关部门也应当对生物监测的结果持科学的认识态度。

5 结论

在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 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已经变得日趋完善, 所以在当前的环境污染过程中这一技术手段已经变得愈发重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会成为主要的技术手段, 在生物监测过程中, 相关学者已经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能够对环境监测工作起到积极的意义, 所以对于社会的发展是十分重大的。通过强化管理、技术改进等方式使其真正成为造福人类的一种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周卉, 胡鹏洋.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J].科技与企业, 2013, 3:146.

上一篇:运营商历史下一篇:道德与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