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的生产工艺

2024-11-15

钻头的生产工艺(精选2篇)

1.钻头的生产工艺 篇一

关键词:工业雷管;爆破材料;引火元件;延时药;生产工艺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Q56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4-007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4.039

工业雷管作为现代基础建设中必须使用的爆破材料,属于高危险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的环节,包括起爆药生产、延期药生产、引火药头制造、雷管编码、装填、装配等重要危险单元。我国部分雷管生产企业使用的某些工艺存在较高的风险,且安全隐患较多,包括弹性电引火元件、混制延期药、电雷管装填操作不能实现自动化隔离等,其不仅使得电雷管的性能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可靠性下降,对于电雷管的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带来了较高的风险,需要不断优化生产技术,并做好工艺控制工作,才能有效提升工业电雷管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因此,对该类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1 自动填装工艺

1.1 填装工艺现状

许多工业雷管生产厂家依然沿用较为落后的装填药技术,包括人工加药、人工操作、各个环节之间人工传送等。在该类生产工艺中,主要是以由人员手动完成,个人素质对于操作的规范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包括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操作技术不过硬、注意力不集中等,留下了较多的安全隐患,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等。

图1 工业雷管自动填装工艺流程

1.2 自动填装工艺

现在的工艺中,雷管制造的填装工艺基本上可以实现自动化,严格遵循着三少三隔开的基本原则,采用自动填装工艺。自动装填的生产工艺包含的環节较为丰富,包括装填药环节实现人机隔离、自动装药、自动动态监测、自动排除废弃物、自动安全报警、自动化安全联锁等。其基本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该技术以其良好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在许多工业雷管生产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3 工艺优势及不足之处

在进行工业雷管的生产过程中,引用自动装填制造工艺,其优势十分明显。其在填装的各个环节均运用到了不同的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最大幅度地减少人员操作环节,降低了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人员接触到危险品,排除人为的安全隐患因素,还能够自动检测填装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安全性良好。自动装量时,其计量较为准确,且自动将其中的废品排除掉,提高了工业雷管产品的质量,减少了成本投入。其生产效率也较高,可以达到12000发/h,另外设备不易出现故障情况。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需要对设备进行专业的保养,对于该项保养技术有较高的要求,才能保障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延期药的制作工艺

2.1 延期药制作环节的危险性分析

延期药的主要构成成分包括氧化剂、燃速调节剂、可燃剂、黏合剂等化学品,将其全部粉碎达到一定的粒径后,充分混合制作成延期药,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在制作的过程中很难保障其能够充分均匀地混合,且极易出现火灾。如果采用干混的生产方式,在进行干混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设备的运行,强化生产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严禁出现明火,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管理上也存在较多的困难。如果是利用酒精作为溶剂,采用的湿混生产方式,而酒精具有可燃性、挥发性,也容易发生火灾,情况严重的甚至引发爆炸

事故。

2.2 水混生产工艺

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可以采用现代较为先进的水混生产工艺,即利用水作为溶剂,在其中加入制作延期药的原料,再通过一系列的工序,制作出各种粒径的延期药,包括材料混合、预干燥、制作成颗粒、最终干燥、筛分分级等。各类材料在水中的分散性良好,能够充分融合,混合的均匀性较高,使得延期药的质量有保障。水具有不可燃性、无毒性、环保性等特点,在其中进行化学材料的混合,各个材料的可燃性也被有效的抑制,因此不会出现火灾或者爆炸的情况,生产过程更加安全、稳定。

2.3 运用先进的设备

在进行水混生产工艺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的机械设备,包括混药机、造粒机、筛分机等,其机械性能良好,混合的均匀性高,且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人机隔离,十分安全。在造粒方面,传统的生产工艺中是利用手工造粒,不仅效率不理想,也容易出现危险情况,而造粒机则能够实现人机隔离,机器可以放置于防爆间,进行淋水处理,不仅能够避免操作时形成大量的粉尘,也能够排除人为的因素,减少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

3 刚性引火材料制作工艺

3.1 工艺现状

传统的工业雷管生产的过程中,刚性引火材料的制作,一般是运用人工裸眼焊桥丝、手工抹药头等人员操作,其中产生的挥发性气体会使得操作人员的身体受到较大的损伤,不仅工作效率不佳,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属于风险较大的工作。

3.2 刚性引火材料制作工艺

传统刚性引火材料的制作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利用新型的工艺予以解决。可以使用钢带冲梳齿,梳齿钢带上塑除油,桥丝焊接,蘸引火药头,并利用远红外技术对药头进行干燥,将药球头干燥完毕后,再在焊机上将其与脚线焊连在一起。其主要的制作流程为:(1)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钢带冲梳齿,梳齿钢带上塑除油,桥丝焊接,并进行运输材料,混合引火药、配置胶液等工作,才能进行蘸引火药头及药头红外烘干的工作;(2)上述工作做好后,需要进行、分线、配线并拧紧、注塑并把、装夹子剪线等工作,再将引火药头的脚线焊接在一起;(3)焊接完毕后还需要将废弃的线进行返修,如果合格后,可以继续使用;(4)制作防潮漆,将焊接后的脚线喷涂防潮漆并

烘干。

3.3 设备要求

刚性引火元件生产工艺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较多,如梳齿冲床、整形冲床、桥丝焊接机、刚性药头塑料上梳机、自动蘸药头机、分线机、月牙板式回转烘干机、注塑机、台式电焊机等,其自动化程度高,焊接质量能够达到国家及行业的标准,产品的质量较为可靠,各个环节都有安全防护措施,避免了操作人员与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药剂的隔离操作,混药头药、沾药等操作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避免了人体与有害气体的接触,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并优化了运作效率。

4 结语

现代许多类型的建设活动面临着复杂的自然条件,需要开展不同规模的爆破活动,工业雷管则成为了使用较为频繁的材料。由于其性质极为特殊,其生产过程也存在较多的危险环节,因此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加强管理措施,保障生产工艺的安全性。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工业雷管生产过程中的几项工艺,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生产人员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包括生产规模、技术条件、人员技术水平等,不断吸收先进的经验,优化生产工艺,不但要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性能,也要保障生产的安全性,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卫小燕.浅谈雷管生产企业对静电危害的防护和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

[2] 邓纯青.雷管爆炸安全防护距离的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2).

[3] 张东平,秦卫东,吴平召,张艳.一种新的导爆管雷管装配自动化生产工艺技术[J].江西科学,2013,31(5).

[4] 苏俊,刘玉存,王建华,于国强.无起爆药雷管内管装药密度对燃烧转爆轰的影响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1).

作者简介:尤静娴(1986-),女,江苏射阳人,就读于安徽理工大学,广东明华机械有限公司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民爆器材。

2.韩国油果的生产工艺 篇二

关键词 油果 ;糯米 ;膨化食品 ;生产工艺

分类号 TS213.3

韩国油果是由糯米制成的一种传统的膨化食品,由于其松脆的质感和独特的口感而备受韩国消费者欢迎。在韩国婚礼、祭祀、生日等重大节日,油果是自古至今必不可少的食品。如今,油果已经成为许多民众的日常食品,并且其消费量逐年上升。Kim等[1]在美国纽约、亚特兰大、芝加哥和旧金山对油果进行了口感、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感官评定,结果显示,60.9%的评价员认为油果口感很好,48.5%的评价员认为油果组织结构很好。目前,国内对于韩国油果的介绍报道比较少见,国人对该产品的了解也较少,韩国油果生产的引进将会丰富我国膨化食品的种类,扩大我国糯米的利用途径,提高糯米的附加值,为农民和企业增收。

1 韩国油果的生产工艺

油果的生产工艺流程为:糯米→浸泡→磨粉→蒸制→揉压→冷却→成型→干燥→水分平衡→深层油炸→上糖浆→包衣→油果成品。油果的品质取决于各道生产工序的操作,其成品如图1所示。

1.1 浸泡

糯米洗净后,浸入水中使其充分吸水,以便于在蒸制阶段糯米中的支链淀粉充分糊化。韩国传统的油果生产过程中,糯米一般在室温下浸泡7 d左右,夏季温度较高时浸泡时间会适当缩短。Lee等[2]发现在20℃浸泡糯米7 d可以得到品质较好的油果产品。然而,8℃浸泡糯米24 h得到的油果膨化率和脆度都比较满意[3]。Kang等[4]发现糯米在15℃浸泡3 d可以使糯米壳中水分达到平衡,浸泡到6 d以上可以使油果更加松脆爽口,而Jeon等[5]在15℃浸泡糯米15 d得到理想的油果产品。当糯米浸泡时间从0 d延长到15 d时,油果的物理感官性质越来越好[6]。但是,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糯米中的糖分、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含量降低,在浸泡介质中也检测到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7]。为了缩短油果的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Park等[8]尝试通过添加酶以及微生物接种等方法来代替糯米浸泡过程,结果显示,浸泡液中的微生物主要有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接种18 h是糯米制粉的最佳时间,用接种微生物和浸泡28 d的糯米制得的油果显示了相同的膨化率,然而接种微生物油果组的硬度明显低于浸泡28 d糯米的油果。

1.2 磨粉

吸足水分的糯米沥水2 h后,通过磨粉机器磨成糯米粉,并用筛子筛出较大的颗粒,得到颗粒大小均匀的湿糯米粉。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一般将糯米通过磨粉机磨粉2遍既可进行下一步的蒸制工艺。Shin等[9]发现,用糯米粉通过40和80目筛后制成的油果比通过100目筛后制得的产品拥有更好的膨化率和硬度。

1.3 蒸制

为了将糯米粉中的淀粉充分糊化,使油果产品更加松脆爽口,传统做法中将糯米粉的水分含量调到50%左右蒸制20 min。有研究表明,一般蒸制15~20 min就可以使糯米粉中的淀粉充分糊化[3]。糊化是淀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在淀粉中由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通过氢键缔合形成结晶胶束区,因此淀粉分子在冷水中是不溶的,但是随温度的上升,由于暴露在水中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中的羟基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淀粉颗粒开始吸水膨胀,随着可溶的直链淀粉及不可溶但分散在溶液中的支链淀粉颗粒的膨胀和破裂使溶液的粘度不断上升[10]。Sin等[11]尝试用不同的糯米和非糯米品种为原料做油果产品,结果发现,支链淀粉含量高的糯米做成的油果品质明显高于支链淀粉含量低的非糯米做成的产品。

1.4 揉压

油果的最终结构取决于米团的粘弹性以及受揉压过程影响的气孔大小的影响[12]。在揉压过程中,米团内的气孔结构形成,米团揉压的能量输入决定了气孔的数量和大小,同时也影响油果产品的结构和膨化率。韩国民众一般将米团放入揉压机中搅拌20 min。Jeon等[5]发现,以40次/min的速度揉压米团至少160次才能得到比较满意的产品,而Seon等[13]发现,揉压米团160次得到的产品比仅仅揉压80次具有更好的内部结构和口感。

1.5 压片成型

如图2所示,揉压后的米团压成薄饼型,于4℃冷却1 h,切片成型。由于蒸制后的米团粘度很高,直接切片很容易粘到切刀上,冷却后切片过程容易操作。Kang等[4]认为,将米团切成3 cm×5 cm×0.5 cm大小的饼坯最为理想,既有利于干燥过程的进行,又会膨化得到大小适宜的油果产品。

1.6 干燥

为了使油果产品具有更高的膨化率和更松脆的结构,需要对压片成型的饼坯进行干燥。干燥后的饼坯最适水分含量为14%~17%[4]。干燥时间长短由干燥箱型号,干燥温度和饼坯的初始水分含量决定。Kim[14]建议先将饼坯在45℃干燥5 min,然后在23℃干燥15 min。饼坯也可以在室温下直接干燥,每小时测定饼坯的水分含量直至其值为11%~13%[5]。Shin等[15]发现,40℃干燥24 h后,饼坯的水分含量为11%~15%。

1.7 水分平衡

干燥后的饼坯内水分分布不均衡,内部的水分含量高于边缘部分,如果直接将其膨化,将会导致成品内部气孔结构不均匀,因此要先将饼坯密封在塑料袋中于4℃下保存1~2 d使内部水分达到均衡。经过水分平衡后,饼坯内部的气孔分布更加有规律,饼坯的最大粘度值在进行水分平衡2 d的时候达到最大值[4]。

1.8 深层油炸

油果饼坯的深层油炸需要经过两个阶段,Kang等[16]发现,将饼坯先放入120℃食用油中2 min,再放入180℃食用油中2 min得到的产品具有较好的内部结构和口感。如果油炸时间超过了最适时间,最终产品将会含油量很高,如果油炸时间不足,内部残留的水分释放不出来,最终产品将会湿而不脆。

nlc202309020407

1.9 上糖浆并包衣

饼坯经深层油炸后的油果芯如图3所示。将油果芯均匀浸渍于熬制好的糖浆中,迅速将其放入打碎的膨化大米中进行包衣,即得油果成品。

2 油果膨化方式的研究进展

深层油炸是指将物料置于沸点较高的食用油液面以下的一种传统食品加工工艺。在油炸过程中,由于油脂和食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油炸食品的物理化学特性、感官特性等都发生明显的变化,产生脂质过氧化物以及低分子醛、酮、酸等次级分解产物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危害身体健康,缩短了产品的货架期。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用非油炸的方式来生产油果,试图得到与传统油炸油果一样口感的产品。Lee等[17]用烤箱、微波炉和油炸3种方法膨化添加0%~30%悬钩子的饼坯,发现油炸油果的膨化率明显高于烤箱油果和微波炉油果,而硬度却低于烤箱油果和微波炉油果,但是添加10%~20%悬钩子的烤箱油果和微波炉油果感官评价最好,说明用烤箱和微波炉膨化油果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Choi等[3]也用微波膨化方法得到油果产品,膨化率比油炸油果较低,但是松脆程度和感官特征与油炸油果差别不大。Yang等[18]用远红外电烤炉膨化添加1.0%~1.5%艾蒿粉的饼坯得到比较满意的产品。Yu等[19]和Shen等[20-22]用真空膨化的方法成功研制出了非油炸油果,明确了浸泡条件和饼坯水分含量对真空膨化油果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比较了绿茶添加剂对真空膨化油果和油炸油果的影响,并且运用双螺旋挤压机成功得到可以用于真空膨化的饼坯,简化了真空膨化油果的制作过程。

参考文献

[1] Kim S H, Kim Y H, Park H W, et al. Preference test of Yukwa in the particular regions of America. Korean Journal of Food Preservation[J], 2004, 11:12-16.

[2] Lee Y S, Jung H O, Rhee C O.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Yukwa prepared with pigmented rice. Korean Journal of Society of Food and Cookery Science, 2002,18:529-532.

[3] Choi Y H, Yun E K, Kang M Y. Comparison of some characteristics relevant to Yukwa (fried rice cookie) made by different processing conditions. Journal of the East Asian Society of Dietary Life, 2000, 10: 71-76.

[4] Kang S H, Ryu G H.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process for Yukwa making, a Korean puffed rice snack (Ⅰ): steeping and punching process. Korea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 34: 597-603.

[5] Jeon H J, Sohn K H, Park H K. Studies on optimum conditions for experimental procedure of Yukwa. Korean Journal of Dietary Culture, 1995, 10: 75-78.

[6] Chun H S, Cho S B, Kim H Y. Effects of various steeping periods on the physical and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of Yukwa (Korean rice snack). Cereal Chemistry, 2002, 79: 98-101.

[7] Lee Y H, Kum J S, Ku K H, et al. Changes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utinous rice during steeping and quality properties of yukwa. Korea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 33: 737-744.

[8] Park J, Jeon H J, Chung H J, et al. Effect of microorganism inoculation and enzyme treatment on Yukwa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00, 13: 213-217.

[9] Shin D H, Kim M K, Chung T K, et al. Shelf-life study of Yukwa (Korean traditional puffed rice snack) and substitution of puffing medium to air. Korea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0, 22: 266-270.

[10] 李 玥,钟 芳,麻建国,等. 大米淀粉糊化过程的光谱分析. 高分子学报,2008(7):720-725.

nlc202309020407

[11] Sin D H, Kim M K, Chung T G, et 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Yukwa made by different varieties of rice. Korea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89,21: 820-825.

[12] Kang S H, Lee S J, Ryu G H. Effects of steeping and mixing time on mixing energy input and properties of pellets and puffed pellets (Yukwa). Food Engineering Process, 2001, 5: 19-25.

[13] Seon K H. Standardization of cooking method of Yukwa and study of steeping process of glutinous rice. Desan Rural Culture, 1995, 3: 224-229.

[14] Kim T H. Experimental study of Gangjung and Sanja (Ⅱ). Textural change in Ganjung and Sanja by drying and frying method. J. Korean Home Economics,1982, 20: 119-125.

[15] Shin D H, Kim M K, Chung T K, et al. Effect of some additives for Yukwa (popped rice snack)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process modification trials. Korea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0, 22: 272-277.

[16] Kang S H, Ryu G H.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process for Yukwa making, a Korean puffed rice snack (Ⅱ): pelleting, drying, conditioning and additives. Korea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2, 34: 818-823.

[17] Lee M S, Kim M Y, Chun S S.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Yukwa prepared with Rubus coreanus Miquel extract using different puffing process methods. Korean Journal of Society of Food and Cookery Science, 2008, 24: 382-391.

[18] Yang S, Kim M Y, Chun S S.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Yukwa prepared with mugwort powder using different puffing process. Korean Journal of Society of Food and Cookery Science, 2008, 24: 340-348.

[19] Yu J H, Ryu G H. Development of vacuum puffing machine for non-deep fried Yukwa and its puffing characteristics by process variables. Foo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0, 14: 193-20.

[20] Shen X J, Norajit K, Ryu G H. Effects of pellet moisture content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vacuum-puffed Yukwa. Foo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1, 15: 262-268.

[21] Shen X J, Han J Y, Ryu G H. Effects of the addition of green tea powder on the quality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vacuum-puffed and deep-fried Yukwa (rice snacks).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55: 362-367.

[22] Shen X J, Gil S K, Ryu G H. Effects of Waxy Rice Moisture Content and Rate of CO2 Injection on Characteristics of Extruded Pellets and Vacuum-puffed Yukwa (a Korean Traditional Snack). Cereal Chemistry, 2013, 90: 157-163.

上一篇:企业高层培训下一篇:消毒供应中心会议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