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案例

2024-10-02

科学教学案例(共10篇)

1.科学教学案例 篇一

用生成教学“点亮” 科学课堂

————小学科学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探索

【内容提要】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中,他们常常创生出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面对这些生成的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让科学探究在动态生成中充满活力?我们可以尝试在科学探究中运用以下方法:巧用提问,为生成探究目标导航;善于捕捉,给生成探究资源营造空间;做思结合,让科学探究在生成中延续。

【关键词】动态生成 科学探究

“动态生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动态生成”就是指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心灵对接、意见交换、思维碰撞、合作探讨,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生成价值。

当前,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课堂上,老师关注的焦点在哪儿?是学生、知识、还是教案?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将精力放在了教案上,有时候,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常常去赶环节,以至于任学生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自生自灭。教案,仿佛是一只无形的手,支配和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

然而,现实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性、思考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科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照本宣读教科书和刻板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

因此,教师必须要以动态生成的观点来重新审视以往的课堂教学,根据教学中的生成因素,随时准备接住学生抛过来的“球”,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让科学探究在动态生成中充满活力。

一、巧用提问,为生成探究目标导航

在很多时候学生是“讨厌的”提问者,他们打断你的课堂,影响你的思路,甚至影响课堂的教学进度。但我们要明白学生问题的产出不是偶然的,是学生们对一些现象的观察结果。同时从长远来看,“提出问题”又是科学课的重要教学目标。而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能否创设条件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是实现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创设活动情境、创造探究条件,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自动为学习任务定向,让探究目标动态生成于学习活动之中。

如《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我在教学中并末遵循课本上的教学流程:先让小灯泡发光,再判断哪个灯泡会亮,而是从整体入手,立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回忆刚刚学过的《电和我们的生活》,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小灯泡是怎样的,画出记忆中的小灯泡,与实物作比较,看一看有哪些不一样?再请出灯泡和它的朋友——电池、导线,想一想怎么玩?最后来当一回小电工,去解决灯泡为什么不会亮。以此统领全课,不断地动态生成学习目标,并不断地达成学习目标。学生在独立思考、分组研讨之中,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学习问题(探究目标由此生成):小灯泡里面有很多东西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电是怎样流动的?怎样才能点亮我1

科学论文 的小灯泡?……学生在提问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如果说学生自主提问是探究目标的动态生成过程,那么学生在组际充分研讨、在班级充分展示及教师适时参与诱导的过程也就是目标动态达成的过程。

二、善于捕捉,给生成探究资源营造空间

在学习任何一种新知识之前,每个学生头脑中都具备了自己所特有的认知基础、知识经验与社会阅历等,也说是我们所说的“前科学概念”。现在的学生接触面广、获取信息渠道宽,有许多是我们教师都无法企及的。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动态生成的探究内容,对学习者个体而言,也正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做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及时捕捉,积极引导,促使探究资源在动态中生成。

1、从日常生活中捕捉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在孩子与周围人、事、物的互动过程中还隐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只要教师能时刻关注孩子的生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就会发现生活就是一部活教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我自己上的一节课《摩擦力》。我设想在课的开始把学生引导到摩擦力的生活体验中去,再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课前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看汽车轮胎等,可是总觉得离学生的真实感受有点远。直到上课前我都没想到好办法。走进课堂,心里还在思忖,怎样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摩擦力的存在呢?

进了教室,环视四周,发现有个孩子的脚伸在了桌子的外面。我把视线停了下来,这个孩子似乎感觉到我在看他的脚,自觉地收了进去。突然,我灵机一动,对了!他们的鞋子的底应该是可以利用一番的呀!于是我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看看自己的鞋子底部,你看到了什么?”一时间,布鞋、运动鞋、皮鞋的底都朝了天。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有图案,有的说有花纹,有的说没有花纹。我又问:“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呢?”有一个孩子说是为了美观,可是马上被大多数人否定了。一个孩子说:“鞋底是和地面接触的,给谁看呢?所以主要不是为了美观!”这个说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我又追问:“那究竟是为了什么?”

马上有学生举手:“防止走路打滑。”我问:“你怎样可以证明你这个解释?”想了一会儿,他说了:“我可以一个脚穿鞋底有花纹的鞋子,一个脚穿鞋底没有花纹的鞋子,然后走路,看哪个脚容易打滑。”同学们都笑了。我一本正经地说:“他说得不错呀!我们一起来按照他的方法试试看,看看花纹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换鞋,走下座位,在教室里走动。我发现,每个孩子都在细细地体会那种感觉,有的兴奋,有的沉思。教室里不时传来“吱吱”的摩擦声……

等坐到座位上,平静下来,他们争先恐后地报告他们的发现。这一课就这样渐渐进入了佳境。

教学中,我从学生脚上的鞋子出发,使枯燥的科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学生对科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了科学学习的内驱力,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认知需求与思维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下面的实践活动之中。

2、从教学过程中捕捉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由于学生的差异,过程中会出现学生的疑惑,会产生认识的误区,也会出现创新的思想火花……这过程之中生成的种种信息又为教者提供了丰富的探究资源。如若教者不会利用,这些资源将会白白流失。因此,教师也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抓取新的信息,鼓励质疑创新。

在上《地壳的形成》一课时,为了说明地层的形成,我为学生演示地层形成的模拟实验:把小石子、粗砂、黏土掺和起来倒进杯中,再往杯里倒进一些水,用小棒搅动水,使水很快运动起来。停止搅动,水的运动逐渐慢下来,观察其现象。

当水中的几种物质都沉积下来后,我把那杯水拿给各组同学看,希望从他们嘴里说出教2

科学论文 材中的结论。但事实却出乎意料。当第一组的学生刚看了一眼杯子时,就叫开了:“啊,怎么会是这样!?最底面的一层竟是沙子!”问题出在哪呢?

一位学生说:当石子随水转动时,杯底就已经布满了沙子了。这样,当停止搅拌让水静下来后,石子只能落在杯子底面的沙子上面了。这时马上有学生反驳:我认为石子在这杯水里沉下去的速度很慢。当水被搅拌后,水里到处都是沙子和粘土,这些沙子和粘土就阻碍石子向下沉。这就像死海里的盐份特别多,人躺在水上不会沉下去。其他同学也纷纷点头,有些学生还挠挠头: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及时地捕捉教育资源:棒极了!死海里这种把人向上托起的力是一种什么力? 生(生恍然大悟状):噢,是浮力!沙子和粘土使这杯水的浮力增大了,所以石子沉下去就慢多了。有的石子还不如悬浮在它下面的沙土沉到杯底快呢。(同学们由衷的掌声)

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往往会萌发出许多奇思妙想,会有灵感与顿悟,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教者机敏把握,为教学所用,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思维空间,更能体现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从网络资源中捕捉

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能冲破课本的束缚,在学生面前展开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如《研究纸》一课,课前教师搜集大量有关纸的资料建成一个小型网站,供学生查阅,并在网站上设立以聊天室、BBS论坛,提供即时性与错时性两种交互学习界面,教师、学生都可以发布言论、评论、答疑,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和任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通过这种网络创设、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的教学结构,学生能够明确学习过程各阶段的目标,并通过自我努力分步实现、总体完成。

三、做思结合,让科学探究在生成中延续

学习方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获得,实验让学生去操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做科学正是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的积极举措。

1、课前预习,活化生成

要将教学场所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把教的角色转为导的角色,教师就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创设条件。有很多科学内容的学习,除了课前应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更应提倡让学生在课前去做科学,不断积累感性生活经验。如教学《树叶》时,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认识树叶,但是对树叶的特征却还很模糊。因此,教师在课前

一、两周就布置学生去树林里搜集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构造。有了课前做的体验,有关树叶的知识己潜伏于脑际,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已成“有源之活水”,由枯燥变生动,学习者也变倾听为踊跃参与,知识获得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生成。

2、课中实验,多维生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发展的场所。学生的做中思、做中学便由此展开。如教学“空气中有水吗”这一课时,有的学生认为装着冰块的玻璃瓶外的水滴来自玻璃瓶中的冰块,有的学生认为来自于空气。学生按照个人的想法重新分组。想法相同的同学组成新的小组,每组想办法证明各自的观点,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小组内学生互相讨论、集思广益,让各自的想法更好表现出来,初步达到共识,然后将自己小组的奇思妙想,说出来与全体同学分享。实验设计的方法有:①在瓶子里加红墨水将冰块染色。观察瓶子内外水的颜色是否相同;②在瓶子里加盐,尝瓶内外水的味道是否相同;③在瓶子口加密封圈、胶带、凡士林密封,观察瓶子外壁是否还会有水;④取空瓶子,放入冰箱内,几分钟后取出,观察瓶子外壁是否有水……在交流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相质疑,以及思想和观点的交锋很好地引发设3

科学论文 计小组学生的自我反思。通过做中的反思探究,动态地多维度理解,实现思维质的飞跃。

3、课后探究,持续生成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科学的角度运用所学如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我们每节课的教学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用之于生活,将探究实践的兴趣延伸于课后,这何尝不是我们教学的成功所在?一位老师执教《雨和雾》,在即将下课时,老师问了一下:“大家还有问题吗?”一个男孩站起来:“老师,雨水为什么是咸的?”老师愣了一下,自语道:“雨水是咸的?”然后把目光转向其他同学:“你们说呢?”课堂像炸开了窝似的,顿时活跃了起来,有说是的,有说不是。见有人反对,提问题的同学脸涨得红红的,申辩道:“我尝过,雨水是有点咸的。”等同学们议论停止后,老师微微一笑说:“雨是咸的?你尝过,真勇敢。同学们,你们尝过吗?雨到底是什么味道呢?你想知道吗?”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次在不同地方搜集雨水的课外探究活动开始了。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怎样正确地去尝水,对雨水做一些简单的测定,还引导学生去搜集资料,了解酸雨的成因,从而将学生的眼光由单纯地关注“雨水是什么味道的”这一知识性的问题引导到关注更广阔的空间,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浸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这是一次多么成功的探究活动呀!学生们一次又一次地“做”,在他们的认知结构渐进生成之际,其综合实践能力等素质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在科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使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让学习主体创新素养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叶澜教授所言: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科学论文

2.科学教学案例 篇二

一、了解科学发现是不断修正、完善的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穿插科学史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历史背景,认识和分析科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发现、完善的过程,真理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科学永远没有终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探求真理, 新的发现是在原有认识上的补充、完善, 很多探索其实是对错误的修正,甚至是颠覆,是一个逐渐逼近真理的过程。同时可以使学生对科学家的形象有较正确的认识,科学家并非什么神秘人物,有惊人的才能,掌握与自然对话的神秘钥匙,明白他们其实跟常人一样,并非可望而不可及,他们也会犯错误,只要多留心眼多观察,肯努力,都有可能成为科学家。当初少数人的发现往往不能被人们普遍接受,或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不一定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识工具的发展,正确的认识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如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中 “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最初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约前580~约前500) 的解释是:眼睛发出的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从而使我们能看见它们,这显然是荒谬的,直到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人眼看见东西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才使我们看见东西的。这中间是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并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

二、了解科学发现需勇于探索、善于质疑

科学的历史就是通过怀疑、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的历史,科学家的任何一个发明、创造无不体现他们大胆创新、 勇于探索、善于质疑的精神,在科学教学中,介绍一些科学家不畏艰苦、勇于攀登的故事。努力挖掘课本中的科学史, 充分利用科学家在追求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给学生以启迪和熏陶。使学生明白:探索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敢于挑战的勇气,并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如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学到“七色光”时,可让学生了解牛顿发现七色光的过程:1666年,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色光,而单纯色光经过三棱镜则不再分解。当牛顿在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讨论会上公布这个重大发现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反而遭到激烈的反对。而牛顿不畏困难,不断改进实验,最终才被人们所接受。通过科学史的教学让学生养成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在生活中思考问题,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身边的科学现象中探求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如黑夜脱毛线衣为什么会冒火花,井水为什么会冬暖夏凉,等等,只要学生充满好奇心,勇于探索,科学知识才能不断积累,科学思想才能不断丰富,科学兴趣才会不断浓厚,科学探索能力才会不断增强。

三、了解科学发现需要正确的研究方法

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在这中间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维方式,真正的教育不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是训练人的思维的过程。科学史也是科学方法的历史。 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往往是因为他们运用了正确的研究方法。科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必须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会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以解决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在科学教学中展现科学家探索知识的过程,对学生领悟其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是事半功倍的,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并不逊于科学发现本身,对后人的研究往往影响深刻。

四、了解科学发现对社会的深刻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推进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生活质量和劳动条件。人类从远古的石器时代, 经历了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其中的每一发展无不依赖于科技的进步,正如邓小平同志的著名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科学家一生致力于科研活动,他们不断攀登、淡泊名利,甚至不惜生命,就是为了造福人类,促进社会进步。同时又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造福人类的时候也会给我们造成伤害,如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工业的飞速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

3.让科学教学更具科学味 篇三

[关键词]科学教学 小学生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6-082

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非常强,学习与接受能力亦很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采用趣味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理解科学,并对科学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让科学教学更加具有科学味,是一个需要我们进行探讨的问题。

一、学会观察,从观察中发现科学,理解科学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最初让学生接触的便是对动物和植物的观察和认识。教师引导小学生在观察中了解动植物,总结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发现的问题,再由学生在课堂中将这些问题与现象提出来,一起讨论解答。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往往观察得非常仔细,这种好奇心让他们对观察的动植物认识得更加全面。

例如,在观察校园里的树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去观察树木的外在模样。学生们通过观察后得出樟树由树径、树枝和树叶构成。教师再提示学生有没有漏掉了什么并带领学生重新观察,结果发现校园里的樟树不仅只有长在外面的树径、树枝和树叶,还有深埋在地下的树根。这时可能会有学生发问:“树根为什么会长在土里?”教师就可以顺势解答,树根就是樟树吸取养分的媒介,树根深埋在地下,通过吸收土地里的水分,来让树木生长得更加高大。学生明白了树根的作用后,也许又会提出问题:“既然树根能够帮树吸收养分,那树的其他部分呢,是不是也有不同的作用呢?”教师同样做出相应的解答:树径在生长,让树木越长越高;树枝也在生长,给鸟儿栖息,供树叶摇曳;而树叶呢,它可以吸收阳光,美观的同时还可以在夏天供人们乘凉。不只是樟树,世界上所有的树木,大都是由树根、树径、树枝和树叶组成的,每种树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樟木树的同时,也对其他的树种有了一定的认识。慢慢地,形成了从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习惯,学到了相应的科学知识。

二、记录学习,在记录中读懂科学,认识科学

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时,不能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因为这样做会使学生对科学全无兴趣,且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神奇之处都比较好奇,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科学的学习中来,以自身为主体,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记录。之后,教师再进行适时辅导,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生寻访小动物时,可以带学生观察蜗牛。从蜗牛的体征、爬行方式、爬行速度等方面来认识和了解蜗牛。教师可事先让学生去观察各种蜗牛,并通过拍照和文字记录的方式,将这些小动物记录下来。然后将图片和文字进行整理,到课堂上给其他同学讲课,让学生来做课堂的主人,将他们观察记录到的知识拿来和同学们分享。学生天性使然,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去认识蚂蚁。如教师可以提问:蚂蚁有多少条腿?是不是所有蚂蚁都是黑色的?学生通过记录观察,就会发现蚂蚁总是成群结队的出现,还能搬动许多比它们身体还大的食物。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告诉学生,蚂蚁是一种很团结的动物,它们有“哨兵”,一旦“哨兵”发现食物,就会召集同伴来搬运。蚁群中还有“工蚁”和“蚁后”,分工各不相同。通过介绍,学生就会明白,原来一只小小的蚂蚁也有这么多故事。

三、实验总结,亲自动手体验科学,爱上科学

在学习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后,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将会使课程教学更加富有科学趣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加,对教学效果会有较好的影响。如在学习《静电现象》时,教师可以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产生静电,那么静电是如何产生的呢?教师在进行一定的理论知识教育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知道了有关静电产生的理论知识,而通过实验,学生对静电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让知识牢牢印在了学生脑海中。又如《做一个钟摆》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学生动手能力极强,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回忆有关钟摆制作的科学知识。当钟摆被成功制作出来后,学生会有很强的成就感,会因此爱上科学。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要让课堂教育更具有科学味,必须从实际教学出发,加强学生对科学的认知。通过让学生走进科学,参与科学研究来学习科学,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科学知识,再通过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爱上科学,这样的科学教学将更具科学味。

4.托班科学活动:《科学》教学设计 篇四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素材来源于《2-3岁婴幼儿教养活动》发展期的一个小集体活动。“冰”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是件“不可思议”的东西,触摸上去冰冰凉凉的、看上去透亮透亮的。而水变冰、冰变水的变化过程能激发孩子无穷的好奇心。在玩冰的游戏中,老师制作了有趣的冰蛋,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在观察和体验冰融化的过程中,孩子们神奇的感受水的三态变化,感知事物的因果关系。

活动目标:

在玩冰蛋游戏中,体验冰融化的过程,激发宝宝探索水的变化的兴趣。

重点:宝宝在玩冰蛋的游戏中,体验冰融化的过程。

难点:在游戏中激发宝宝大胆表达,探索水的变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实录1:(见照片1)

在教室的一角的“小剧场”里,展示出各种蛋,供孩子们来认识和比较。有红壳的鸡蛋、白壳的鸭蛋、花纹壳的鹌鹑蛋。孩子们和这些熟悉的蛋会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这么多蛋呀!”“这是鸡蛋,我奶奶给我蒸蛋吃的。”佑佑对鸡蛋情有独钟,也感受到奶奶对她的爱。“咕噜噜、咕噜噜,瞧,蛋宝宝滚起来了。哈啊哈!”喜欢摆弄的涵涵惊呼起来,我走近介绍说:“这是鹌鹑蛋,小小的,很可爱。”“摸上去滑滑的。”他咧开小嘴笑着说。

实录2:(见照片2)

娃娃家添了一台新家电“冰箱”,这下孩子们忙坏了。喜欢装扮妈妈的悦悦把新鲜的蔬菜放进了冰箱;馋嘴的松松嚷着要冰酸奶;泽泽悄悄的告诉我,他知道可以冰冰欺凌和冰块。我和孩子们一起摆弄着这台新家电,聊着我们之间有趣的话题。“如果把凉水放进冰箱,冰一会儿,会发生什么呢?”“你吃过的冰块是什么感觉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开了。听见他们对“冰”很感兴趣,于是,我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先将蛋抽空、洗净、擦干)和他们围坐在一起,制作“冰蛋”。轩轩喜欢让蛋宝宝的肚子里装上黄颜色的颜料水,并贴上凯蒂猫的图案作标记。丹丹则喜欢自己制作的绿色的冰蛋,并贴上小花贴纸。不一会儿,可爱的鹌鹑蛋们都被喂得饱饱的,五颜六色的,孩子们都爱不释手。在我的提醒下,将这些宝贝放进了冰箱,神秘的说:“让蛋宝宝在冰箱里睡觉,到了明天,让我们看看,他们都会变成什么?请你找到自己的蛋宝宝,来猜一猜、摸一摸,告诉大家。”……

环境准备:

布局:活动在“娃娃家的厨房”开展,老师和幼儿围坐在一起。和事先一起制作冰蛋一样的氛围,彼此熟悉,而且都可以看得见,便于互动交流。

材料:1.娃娃家的小冰箱里放置孩子们前一天制作的冰蛋。(见照片3)

2.反穿衣、桌布、毛巾、温水和透明的杯子。

活动过程:

一、认识冰蛋

重点提问:

1.昨天我们做的蛋宝宝,肚子里喝满了颜料水,在冰箱里睡觉,现在醒来了没有呀?不知道怎么样了?你来猜猜看?

2.为什么能变成冰(冰蛋)了呢?

3.哪只是你的`蛋宝宝?

4.它的肚子里有什么?请你摸摸,是什么感觉?

5.你的蛋宝宝变成冰蛋了吗?

小结:蛋壳里的水放在冰箱里,结成了冰,就变成了冰蛋。

(说明: 观察幼儿对冰有些什么前期经验?能否认出自己制作的冰蛋?是否关心和探究为何变成了冰蛋?)

二、玩冰蛋

重点提问:我好想看看里面有什么,怎么样才能打开冰蛋呢?

(一)剥冰蛋:一起敲蛋壳、剥出冰蛋。

(二)观察冰蛋:(在水杯里注入适量的温水)

1.让冰蛋在温水里游泳,看看冰蛋是不是越变越小了?(开始融化了)

2.冰蛋不见了(完全融化了),冰又变成了水。

小结:冰蛋到温水里游泳,游啊游,越来越小,不见了,最后冰又变成了水。

(说明:孩子是否知道蛋壳是很容易碎的?有否剥蛋的经验?)

活动延伸:如果再把杯子里五颜六色的水放进冰箱,让他们睡一觉,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呢?颜料水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说明:对冰遇热后的现象的了解?会有些怎样的表现?)

活动评析:

一、活动开展时机成熟,突出重点,幼儿操作体验充分、真实。

从活动前期,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冰蛋,到本活动中,通过玩冰蛋,孩子们充分感受冰融化的过程。活动延伸环节,老师再次激发宝宝探究冰变水、水变冰的兴趣。使整个探索活动组织开展有序、有趣。孩子们在活动中真实的、充分的体验(触觉、视觉上)和感知。

二、生动、有趣、简洁的儿歌,激发幼儿开口、辅助操作体验。

5.科学教学案例 篇五

教师:杨用军 2013年4月17日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师工作考核的重点,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学校的共识。现结合近几年的科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几点粗浅的认识。

1、把功夫下在课前。科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前必须花比其他学科更多的时间去备课。要认真研读教参、教材,收集好各种资料,找准找全知识点,抓住重点、难点。准备好实验材料,做好教学设计,编好习题。把好备课关。

2、培养学习兴趣,让科学学习更有效。(1).精心创设情景,引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就取决于充满诱惑和问题的情景。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要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探索的动机,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2).采用实验的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全面提高科学的学习质量,做好科学实验是关键一环,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设计一些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能力的培养。

(3).强化动手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更能提高学习兴趣。马芯兰教师也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无论是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态度上,均得到发展,特别是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与轻松。

3、践行有效课堂教学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1)教学活动紧紧围绕考点,教师不讲废话、不天马行空发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当课知识,当堂巩固,当堂检测,当堂过关,尽量让学生不积学习债。

(2)注意收集易错题信息,有针对性强调,并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反复做几次,加深印象。

4、持续关注、跟踪潜能生。多辅导、多监督,力求人人过关。

5、复习阶段做好知识点的系统梳理,掌握学生学情,突出重点,找准学生薄弱环节,有针对性补救过关。

6.科学课教学案例 篇六

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科技时代。作为社会构成的一部分:教育,也已经从传统教育,迈向了现代教育,传统教育中的“双基”要求,已经演变成了“四基”要求。

1、基础知识;

2、基本技能;

3、基本思想;

4、基本活动经验。为完成这一新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是一节科学课堂上的一幕:五年级的学生在了解了人体的消化器官后,已经能够准确地说出各器官在自己身体中的部位,这时,教师进一步提问:“刚才同学们每人都吃过了一小块馒头,那么,馒头在消化器官里是怎样被消化的呢?消化器官都各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答:“口腔里的牙齿咀嚼食物,然后食物通过食道来到胃……”又有学生补充:“小肠在吸收营养的同时,还吸收水分……”而此时的多媒体上,人体模型在随着学生的讲述,食物同样在不同的消化器官里运动,既形象又有趣,仿佛你真的在和画面了的人一起消化食物,而对消化器官的名称、形状及作用,也就不言自明了。信息技术(多媒体)在这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说在传统教学课堂上,能有几幅挂图,再加上人体器官的模型,就已经很不错了,而至于食物在人体内具体是怎样运动变化的,那也只能靠老师的讲解,学生的想象来完成了。有了多媒体技术之后,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的氛围下,知识、技能,包括运用信息技术的想法,也在不断地提高着。这全是依靠科技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所带来的变化。

7.科学教学案例 篇七

一、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表现, 是小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 是学生智慧的重要来源.科学始于好奇, 发现始于观察.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可以这么说, 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宏伟目标的实现, 起始于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要求人们尽可能地运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进行感知.我们学习要做到“五到”, 就是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 通过多种感知的渠道, 提高观察的效率.例如“一杯水的观察”教学, 学生用眼睛看, 发现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会流动的物体;用鼻子闻时, 了解到水是没有气味的;用舌头尝时, 知道水是没有味道的;再用手去摸时, 感受到水的温度;这样就比较全面的观察了水, 综合的了解了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而经常带领学生到自然界中去观山观水、观树木庄稼、观花鸟鱼虫, 可以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生活, 激发观察兴趣, 培养观察能力, 使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具备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社会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如以前在教“冬季星空”时, 在讲清观察星星可以知时间推移、知季节更替, 是一项有趣又有用的科学活动后带领学生在晴朗夜晚, 在分清星座的基础上, 进一步认识了大熊星座、小熊星座, 织女星座、牧夫星座、天狼星、北极星…….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兴趣高, 收获也很多.只有通过经常地这样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从漫无目的、杂乱无章、零散的观察逐渐养成了系统、全面、细致的科学观察习惯, 这不仅可以使观察更为有效, 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可以使他们从小养成勤思考爱动脑的好习惯, 在将来的工作中, 能够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学生提问表明学生在对事物进行探索、思考, 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 也是学生思维的开端.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大胆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尽量独立思考, 不盲从, 不迷信, 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出独特的见解, 鼓励学生去发现.例如, “寻访小动物”一课, 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大胆提问, 学生会提出:什么是寻访?对小动物的观察为什么叫寻访?为什么要访?到什么地方去访等一系列问题.在学习“蜗牛”一课后, 有学生会问:蜗牛的身体外面为什么长有坚硬的壳?蜗牛的头上为什么会长两对触角?蜗牛的眼睛为什么长在长触角上等.面对这些提问, 教师一方面要做好解答更要进行鼓励.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好问是智慧的摇篮, 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则是教师的天职.因此, 教师要善于引导, 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的奥秘, 打破常规的思维束缚, 让他们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以不断的发展.除了鼓励学生好问外, 还要引导学生做一些探索活动, 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思维.如学过“我们给大自然记日记”后, 带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 观察当地四月份的物候现象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绘制出四月份的自然历, 并对四月份的气温、雨量、太阳高度进行统计, 绘制出曲线图, 得出本地区四月份气温、雨量、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使学生的思维形式, 由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 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三、培养操作能力

作能力就是动手能力.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的习惯, 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促进知识的理解、巩固技能技巧的形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在教学“机械”时, 我辅导学生做了3个实验. (1) 把10千克的重物提高0.5米, 先用手提, 再用杠杆提, 比较两种方式用力的大小; (2) 先用自行车车把改变车的方向, 再直接用手转动轴把改变方向比一比谁省力; (3) 两个同学用同一种锤子分别把有尖钉和截掉尖端的“钉子”钉入木头看谁用力少.通过操作体验, 使大家认识到杠杆、轮轴、斜面都有省力的作用, 并且都学会了一些简单机械的操作方法.科学的本质就是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特别是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亲近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 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让学生动手操作, 亲身经历是科学课对我们的要求.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在教学中, 我们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机会, 通过动手操作, 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科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的机会, 在科学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科学创造能力.因此, 我平时就十分注重指导学生做实验、开展种植、养殖、制作活动, 通过实践学生掌握了操作过程, 培养了操作能力.

四、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智力发展的最高形式, 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谐优异发展的综合表现, 它是革新、创造、发现和发明的第一要素.面临着世界性的国力竞赛、科技争雄的形势, 从小激发少年儿童的创造意识, 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意识和创造力能力, 是我们科学教师刻不容缓的工作.我在教“制作叶的标本”时, 组织学生采集37种484张植物的叶, 指导学生发挥聪明才智, 动手制作标本.这些标本制作十分精致, 不仅符合要求, 而且各具特色, 有独创精神.“小画家”王小丽同学用叶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标本展览会上大获赞赏.从此, 美术小组便增加了叶画这个项目.她的叶画作品还在市的儿童画展上荣获一等奖.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 特别是发展中小学生的科学创造力, 是培养和造就创造性科技人才的需要,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是科学学科教育的基本任务, 也是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还要让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从他幼时幻想人跟着光线跑, 并能努力赶上它开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就是从人们幻想造出飞鸟的翅膀而开始的.幻想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 而且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 探索, 去进行创造性劳动.科学课上教师就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幻想.青少年爱幻想, 我们要珍惜这一宝贵财富.因为幻想是构成创造性想象的准备阶段, 今天还在你幻想中的东西, 明天就可能出现在你创造性的构思中.这就是我们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目的之一.

8.科学教学案例 篇八

一、创设探究型学习情境

心理学研究指出,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活动的内部动因主要是探究的欲望。当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出来,就会对所研究活动十分关注,并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参与研究活动,而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了,他才想做、想知、想思考,才会有所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上《假设与搜集证据》这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学习,为了让他们对本单元感兴趣,我一上课就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了一幅侦探的图片,然后向全班学生问道:“你们认为这儿可能发生了什么案子?”教师里一下子就热闹开了,两分钟后,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可能发生了杀人案、抢劫案、失窃案……我继续追问道:“如果你是一位侦探,假如你就在案发现场,你打算如何着手?你会寻找哪些证据来证明你刚才的想法?”学生的方法可多了,说要仔细勘察现场,寻找线索,像凶手或罪犯留下的脚印、血迹、指纹、头发、凶器、烟头等等,一样都不能遗漏;有的说还可以找法医鉴定找线索、向邻居、目击者调查……在这样的情境下,通过层层引导,让学生身临其境,沉浸在相应的氛围中,不断地思考、推测、辩驳、论证,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和欲望就显得特别高涨。

在《岩石与矿物》这个单元的课中,为了让学生养成会观察并善于观察的习惯,我给每个小组的学生五种常见的岩石,让他们知道观察可以用眼看它的颜色、外形、结构,还可以用手感知它的光滑度、硬度,并从中选取了一种岩石——花岗岩,让他们用其他工具(刀、钥匙、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知道它主要是有两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的,有的同学还发现了花岗岩中有会发亮的颗粒呢。第三阶段时,我换了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物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按小组自由观察研究,通过上两个阶段的基础,学生们拿着工具,已能非常熟练地观察了,相应的语言的描述能力也提高了。

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或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趣味实验,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验中往往会产生许多新奇有趣的现象,如三棱镜在太阳光下能反射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彩虹;把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水变成红色;给盛有水的试管加热时,塞在试管口的橡胶塞会突然“跳”出来;给养有小鱼的试管上部加热,小鱼依然自由自在地游动;把纸蛇放在火焰上方就会“游动”起来等等。当学生在做这些实验或观察到这些奇妙的现象时,不仅倍感有趣,而且觉得奥妙无穷。继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寻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获得科学的答案,在这些简单、新鲜、有趣的实验过程中,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事物的欲望,而且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得到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科学地把一些“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有助于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探究能力的培养。因为自己动手、亲身实践是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例如:接亮小电珠实验,不是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方法把小电珠接亮,而是把它设计为自行探究实验,老师提供一根电线,一节电池,一只电珠,让学生自行设计连接方法,同时画出示意图,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要求: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设计出的连接方法多?学生积极投入,思维活跃,结果设计出一种又一种的连接方法,小电珠的光在学生眼前不停地闪烁。

研究热气球,在学生明确了热气球升空的原理后,提供充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主设计研究“怎样使热气球飞得稳、飞得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是无穷的,他们想出了多种多样的办法。另外,如“物体热胀冷缩”、“怎样溶得快”、“压缩空气”、“土壤的成分”、“磁铁的性质”……这些都可设计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9.科学教学案例 篇九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最普遍的设计是“规范教学”。虽然许多老师在细节处理上作了许多变通,力求用新课程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在多个环节中体现、研究性、生成性、合作性。但从新的教学理念看,这样的“规范教学”,忽视了教学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学生的兴趣。研究表明,没有学生兴趣参与的课不可能是一堂成功的课。如果我们用“情境设计”来代替“规范教学”,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那教学效果肯定是不言而喻的。“情境设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扩大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兴趣浓厚地体现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

一、创设激趣式的导入情境,引出探究问题。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科学的知识。而创设丰富的、有趣味性的、有现实性的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吸引学生主动到实践活动中去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通过游戏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提出问题及探究任务,驱动学生去进行研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推动思维主动发展。

如在《磁铁的两极》导课时,教师先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然后出示一条“热带鱼”把它挂在铁架台上并转动一下。“你们可不要小看它,它的本领可强了,老师在这里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等它停止转动后,鱼头一定朝南,鱼尾一定朝北,你们信不信?”学生纷纷表示不信。“不信,请看它表演”“怎么样,哪位同学还想上来试试,这时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时有学生举手问:“热带鱼的头为什么老是指南,尾老是指北呢?”我接着说:“对呀,热带鱼的头为什么会指南,尾会指北呢?谁能帮助他找到答案。”这时又有学生站起来说:“可能里面有磁铁吧!”“真的有磁铁吗?”我追问道,这时下面产生了两种意见: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哪就请一位同学上来检查一下,到底有没有磁铁?”打开鱼肚子一看,果然有一块磁铁。我又追问道:“看到了这个秘密你有什么想法?”有学生举手问:“磁铁真得能指南北方向吗?”这样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教学情境,步步深入地提出探究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创设多元化的活动情境,体验探究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体验式活动。如学习《我们的身体》后,可以让学生单足走路、蒙眼走路,数一数、摸一摸身体的骨骼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我们的身体。

2.操作类活动。学科学的最好方法是“做科学”。《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指出“学习科学是小学生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 例如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制作网页、电子小报等,探索电子信息世界的奥秘,从小培养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爱好,必将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出较大的作用。

3.调查类活动。如学习《生物与环境》后,让学生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通过制订计划、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将对环保问题的探究推向深入。

4.种养类活动。如通过种养常见的、易于管理的动植物活动,交流栽培植物和饲养小动物的经验和体会,展示观察记录,全面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5.竞赛类活动。这种形式的活动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参与面也广,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互助协调、合作交往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6.兴趣类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各种科技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践调查,撰写科学小论文,尝试完成科技小制作或小发明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教学目标上应该把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融合在一起,既有知识教育的要求,又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科学探究的实践。活动在形式上因目标、内容、资源、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经验背景的不同可采取各种各样的模式,可以是一种活动单独组织,也可以是多种活动相互糅合。这样的活动可能是一节课,也可能是几节课;可能在课堂上完成,也可能需要课外活动的配合。

参考文献:

10.科学教学案例 篇十

第二步,研究杠杆的秘密。为了让同学们收集数据的时候能有规律,我先进行了示范,选定左边第二格,作为固定的阻力点,分别在上面挂一个、两个钩码,看右边第几格挂几个时杠杆平衡,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们进行了尝试,成功后列出数据,让大家看我记录的方法。接下来就是学生动手的时候了。我在教室里巡视,这个组看看,那个组看看,发现没有章法的就指导一下。可是这一看不得了,二十分钟过去了,有的组只列出三四组数据,稍一仔细看,发现有的数据根本就不对。一共十五行呢,这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测完?放学铃响了,我等不及了,就让大家看着我在黑板上写的数据进行指导,得出左边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钩码数乘以格数,然后让大家加快速度继续测。我继续巡视,发现有的组把原来的数据全擦了,有的组组长和组员争执,有的组里一部分人在测,一部分人在打闹或者趴在那不动。这哪是科学实验课?于是,我叫停了测试,让大家就我在黑板上写的数据分析,生拉硬拽着总结了杠杆省力或不省力的规律,让大家放了学。

放学后,我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费了这么大的劲,用了这么多的时间,连想要的基本效果也没达到,原因到底在哪呢?我在懊恼中反思着。

首先,天时不对,上这节课时已经是自习了,而且学生二节课后没下课休息,直接上的自习课,还学的是新课。

其次,地利不利,窗外面有一个办丧事的,鞭炮声、音乐声,念词的声音那么响,直接传到了教室里,学生难免分心。科学探究课,分了心怎么行?

第三,人和不和。作为教师,我没有考虑到以上具体情况,只认为自己准备好了,就能去上课了;在1班上好了,就能在2班上好。作为学生……算了,他们毕竟是学生,还处在可塑阶段,如果说学习习惯有待养成,或者合作状态有待磨合,那也首先是我这个教师该考虑的问题。也许,这个班就是锻炼我的一个班呢!抱怨没用!

接下来,想想补救措施。下节课上,

1、复习杠杆有三个点。

2、说说杠杆处在平衡状态时的意义(可以清楚地看到哪边力大)。

3、挂钩码,让学生尝试利用乘法口诀使杠杆平衡。

上一篇: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优秀心得下一篇: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