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培养下一级教师计划

2024-09-21

骨干教师培养下一级教师计划(共12篇)

1.骨干教师培养下一级教师计划 篇一

篇一: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寿县迎河中学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骨干教师培养是我校教师发展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具有高尚师德、正确的教育思想,宽广博深的专业知识,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示范、指导、影响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是我校“十一五”师资工作的重点。骨干教师的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的发挥骨干教师的队伍作用,提升我校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实现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二、基本要求

本培养计划面向全校教师,培养认定骨干教师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骨干教师即县学科带头人,第二层次为县骨干教师,第三层次为校骨干教师。通过比较系统的培养和使用锻炼,至2014年三个层次骨干教师比例分别达到专任教师的1%、5%、30%。

三、认定办法

第一、二层次骨干教师认定工作按照县教育局有关程序实施;第三层次骨干教师按照分期认定、浮动认定的方式认定。认定时,应全面考核推荐人的各方面条件,注重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注重工作实绩,注重群众公认。

1、基本条件:热爱祖国,坚定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服务学校,推动学校健康发展;教书育人,爱护学生,切实提高教育 质量;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治学严谨,教风端正,具有团结创新精神。在同等条件下,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优先。

2、学历要求: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同等情况下研究生学历优先。

3、荣誉称号:第三层次骨干教师原则上应获得县级及学校以上综合或相关荣誉称号。

4、职称要求:三种层次骨干教师原则上应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工作实绩特别突出的,可以适当放宽。

5、业务和工作实绩: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在县内和我校有较大的影响;有比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已取得一定成效,有论文发表或在县级以上获奖;轻负高效,任教学科的教学质量处于全县和全校的前列;其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工作得到师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能在本县或我校起到示范作用。

四、认定程序

1、报名推荐

骨干教师报名推荐工作应按照以下程序操作:本人申报——教研组、年级组推荐——校领导组审核——校内公示。

学校要成立领导小组,负载推荐工作,严格把好资料审核关和推荐关。

2、考核认定

第一、二层次骨干教师,由学校配合教育局组织专家组根据认定条件考核经公示后发文认定。第三层次骨干教师,由学校组成领导小 组考核后认定。

五、培养管理办法

骨干教师应是全校教师的楷模,在各项工作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骨干教师,必须很好地履行以下职责和任务,接受相应的管理和定期考核。

(一)骨干教师职责和任务 骨干教师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努力创新。

1、骨干教师应在提高全县和本校教育教学效益上起好表率和推动作用,积极提高工作效率,大力推动我校学科发展和德育工作的开展。

2、第二、三层次骨干教师每年需分别在校级或县级以上范围内开高质量的研究课或在一定范围内作讲座一次。

3、积极参与我校课程改革,推动所在教研组建设。

4、积极承担和参与各级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交流活动,每年有研究课题或参与相关课题研究。

5、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每年阅读理论专著不少于一本,撰写读书笔记不少于一篇。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

6、适当完成带教工作。按照双方自愿选择的办法,每位骨干教师应带好一至二位徒弟。

(二)培养措施

1、对各层次骨干教师在科研立项、课题指导、进修学习、考察研讨 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给予优先考虑。

2、设立骨干教师培养专项经费,专门用于骨干教师业务培训、课题研究、学术交流、考核奖励等。

3、学习组建骨干教师研修班以及相应学科学习小组,采用“导师引领、集中研训、远程培训、小组研讨、自我修炼”的培养方式对骨干教师进行培养。

4、在教师职务评聘以及各类评先评优中,对符合条件的骨干教师给予优先考虑。

5、建立骨干教师成长档案,促进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

六、管理办法

1、为加强对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领导,学校设立骨干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设立骨干教师培养专家组,负责对各层次骨干教师的认定和考核。

2、学校人事部门、教导处、政教处负责本部门这项工作日常管理、指导服务、集中培训、考核。配合教师进修学校建立骨干教师成长档案。

3、建立考核制度。每年对骨干教师的履职和成长情况组织考核和评估,对履职和成长情况不合格的将予以调整。篇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及措施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及措施

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 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 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本学期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在本校范围内乃至全区具有指导、带头作用。

二、培养目标:

1.建设一支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

2.使本来确定的学校骨干教师向高层次发展,如市级骨干教师或名教师,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

3.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而出,但做到宁缺勿滥,严格按学校《条例》规定执行

三、培养方式:

1、任职资格:

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在工作5年以上(含5年)具备专科学历和中级以上教师职称。

学校教坛新秀:

从事教师工作1—4年(含4年)的年轻教师中评选并培养。

2、工作职责:

⑴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爱 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作。

⑵ 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自觉更新 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形成个人风格,成为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⑶ 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 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⑷ 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开展教改和课题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具有较高 的教育理论水平。

⑸ 根据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承担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参加各类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承担支援教育相对落后地区或薄弱学校等工作任务。

四、相应的待遇:

为在培养范围内的教师提供参加高层学术交流、高效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研究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国际、国内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掌握学科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各级各类的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将优先考虑培养对象。

1、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每月津贴20元。每2年组织外出参观学习考察1次。

2、学校教坛新秀一次性奖励200元。

3、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推荐参加润州区中青年骨干教师评选。

五、培养措施及管理办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 的政治学习与师德教育,教育并督促教师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形成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师德修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安排他们班主任、辅导员或行政管理工作,以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增长才干。2.加强校本培训学习。学校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受训面大等特点。因此,校本研修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通过举办讲座,上研究课、观摩课,开展竞赛活动、专题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采取“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培训工作。

3.在分配教学任务、承担科研课题、安排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方面,应优先考虑重点培养对象,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4.结对带徒,促进成长

为了加快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力度,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选派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参加工作的教师结对,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听课学习、观摩研讨、反思总结等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5.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物色、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及时提升相应教师职称或提拔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来,以适应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6.学校在骨干教师的培养期间,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活动,积极鼓励他们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骨干教师进行进修、学习、科研等活动的经费由学校支付,学历进修的费用按教育局相关文件执行外,学校还给予一定的补贴。

7.学校定期召开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并对做出较大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

篇三:骨干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及措施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及措施

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

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本学期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在本校范围内乃至全区具有指导、带头作用。

二、培养目标:

1.建设一支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

2.使本来确定的学校骨干教师向高层次发展,如市级骨干教师或名教师,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

3.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而出,但做到宁缺勿滥,严格按学校《条例》规定执行

三、培养方式:

1、任职资格:

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工作5年以上(含5年)具备专科学历和中级以上教师职称。学校教坛新秀:从事教师工作1—4年(含4年)的年轻教师中评选并培养。

2、工作职责:

⑴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⑵ 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形成个人风格,成为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⑶ 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⑷ 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开展教改和课题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

⑸ 根据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承担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参加各类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承担支援教育相对落后地区或薄弱学校等工作任务。

四、相应的待遇:

为在培养范围内的教师提供参加高层学术交流、高效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研究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国际、国内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掌握学科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各级各类的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将优先考虑培养对象。

1、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每月津贴20元。每2年组织外出参观学习考察1次。

2、学校教坛新秀一次性奖励200元。

3、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推荐参加润州区中青年骨干教师评选。

五、培养措施及管理办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与师德教育,教育并督促教师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形成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师德修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安排他们班主任、辅导员或行政管理工作,以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增长才干。2.加强校本培训学习。学校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受训面大等特点。因此,校本研修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通过举办讲座,上研究课、观摩课,开展竞赛活动、专题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采取“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培训工作。

3.在分配教学任务、承担科研课题、安排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方面,应优先考虑重点培养对象,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4.结对带徒,促进成长

为了加快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力度,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选派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参

加工作的教师结对,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听课学习、观摩研讨、反思总结等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5.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物色、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及时提升相应教师职称或提拔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来,以适应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6.学校在骨干教师的培养期间,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活动,积极鼓励他们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骨干教师进行进修、学习、科研等活动的经费由学校支付,学历进修的费用按教育局相关文件执行外,学校还给予一定的补贴。

7.学校定期召开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并对做出较大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

三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骨干教师是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实施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的培

养是搞好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点项目,为了校本培训工程的顺利实施,针对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特制定塔山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规划。

一、培训宗旨

二、培训目标

培训中以提高学员实施新课程与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对骨干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1、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通过培训造就一批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先锋。

2.骨干教师培养下一级教师计划 篇二

一、骨干教师培养的意义

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精华, 能够影响集体成员中的每一个人, 带动群体共同进步, 推动整个集体的工作, 稳定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这是因为骨干教师在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轴心、驱动、辐射、稳定和促进作用。

1. 轴心作用。

骨干教师不仅具备了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品德, 而且有着追求事业成功与成就的强烈欲望, 他们具备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心理成熟的特征, 在学校工作中起着轴心作用, 在学校舆论上占主导地位。通过骨干教师的表现可以使学校在全体成员中维持一种精神饱满、积极向上、蓬勃健康的面貌与态势。从这个意义上说, 掌握了骨干教师就等于掌握了教师全体。

2. 驱动作用。

骨干教师在工作与学习上取得的成就, 可以解放人们的思想, 使集体中的其他成员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潜能, 敢于把自己的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 骨干教师能产生驱动作用, 以推动整个集体的工作。

3. 辐射作用。

骨干教师的工作态度与水平起着示范作用, 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它能转化为集体中其他成员的态度与水平。当然, 榜样的质与量也决定了其产生影响的力度、速度与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 骨干教师能产生辐射作用, 影响着集体成员中的每一个人。

4. 稳定作用。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学龄人口急骤波动, 教师的需求量也将随之波动, 同时教师职业还远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这使得中学教师队伍的流动成为必然趋势。没有了稳定就没有了质量, 只有稳定骨干教师, 才能使整个教师队伍中的精华保持稳定;只有“稳住一头, 放开一片”, 在流动中优化教师队伍, 才能提高中学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 骨干教师能产生稳定作用, 达到稳定并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因此, 解决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对策就是要培养骨干教师。在当前中学骨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情况下, 尤其要抓紧培养。

二、骨干教师培养的策略

近年来, 青年教师在各校中的比例与日俱增, 他们是否能够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 不仅意味着一所学校发展是否有潜力, 而且还影响着学校的未来。因此, 如何培养和使用好骨干教师, 是学校面临的一大课题。骨干教师培养的基本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同步推进策略。

骨干教师的培养, 应把各个方面看作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应把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与教师的职务培训相结合;应让各学科之间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同步进行;应让各层次的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师德建设与教育教学专业化能力的培养同步推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要与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步进行, 既要重视培养骨干教师, 又要重视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 既要有拔尖超群的名师, 又要有高素质的战斗团队。

2. 目标导向策略。

目标导向策略指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根据本人情况及骨干教师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 让培养对象在不断达成的目标中向骨干教师发展, 并逐步成为一种内化的内在需要。学校应为每位教师制作《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自我设计书》。首先让教师给自己定发展方向;其次完成“自画像”, 梳理自己的现状——“知己”;然后对自己学科领域的现状及趋势作简要描述——“知彼”;接着描画三年后达成的目标——“预知未来”;最后制定措施, 措施不能说大话和空话, 要非常具体, 可操作。与“自我设计”相对应, 每个学期填写《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自我设计对照表》, 指导教师回顾近阶段做了什么、成效如何、原因在哪里, 读了什么书, 有哪些收获, 正在研究什么问题、怎样做的……有目标就会有动力, 教师们都朝自己的目标努力, 把握方向, 找出不足, 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3. 氛围影响策略。

氛围影响策略是指通过创设环境来激发教师内在的需要。它可以通过学校的物质环境、制度规定及文化来创设、形成一种自我激励、主动发展的氛围, 促使每位教师向骨干教师发展的内在需要更强烈、更持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促进教师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 同样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参与, 教师既是营造者也是受益者。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 需要很长的时间, 形成学习氛围的过程, 其实就是学校文化积淀的过程, 也是一所学校区别其他学校的主题文化。

4. 成就激励策略。

美国学者马斯洛和波特均认为成就的需要对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的确, 成就是有事业心的人不懈追求的目标, 大凡成名、成家的人在成功之前甚至成功之后莫不以“成就”来激励、鼓舞、鞭策自己, 实现成就的强烈需求和欲望成为他们克服困难, 更上一层楼的强大精神动力。以我们自身的经验而言, 当我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时候, 那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是难以言表的, 而且它还会成为我们继续努力的强大动力。成就激励策略体现在人人都希望成功、人人都能够成功的一种思路。指的是学校以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各种形式来发现、认同、宣传培养骨干教师的成就, 从而激励教师为取得更大的成就, 更加自觉地投入学习和工作。

三、骨干教师培养的原则

骨干教师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 是教育的需要, 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对于薄弱学校来说, 更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那么如何落实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呢?

1. 领导重视与制度完善相结合。

作为学校领导, 应高度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不应缩手缩脚、心存顾虑。应给他们创造机会, 心胸要宽阔, 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 金子在哪儿闪光都是一样的, 有了开路人, 才有后来者, 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是承接连续的工作。同时学校在培养工作上应制订完善的制度, 以此来督促、鼓励教师从平时抓起, 从点滴抓起, 从教学实践抓起, 在此基础上, 不断钻研、进取, 真正达到骨干教师的相应要求。

2. 提供机会与平时考核相结合。

作为学校应尽可能为骨干教师培养提供机会, 为他们的成长搭建舞台, 促使他们在工作上不断进取, 不断创新。同时也要加强平时的检查考核工作, 对那些平时工作不踏实、奉献意识不强, 而到了考评时, 为了一己私利而想方设法钻空子、捞机会的教师坚决予以拒绝, 以此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竞争氛围。

3. 思想教育与业务提高相结合。

骨干教师的培养既要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又要注重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因此, 学校要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 弘扬正气, 传扬奉献, 用先进人物、模范教师影响广大教师, 帮助他们树立求实、奉献、进取、创新的思想,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教师群体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4. 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在骨干教师培养过程中, 要加强对教师的理论素养的培养, 学校领导的观念要新, 同时要结合实践加以提炼、创新。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 教师也要通过自学、听讲座、参加培训班、外出听课交流等形式学习教育科学理论, 提高理论水平, 更要通过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教育理论, 实践教育理论, 从而促进教育思想与教学能力水平的共同提高, 形成螺旋上升的良性趋势。

5. 集体培养与个人进取相结合。

骨干教师的培养要通过集体传帮带,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 以众人的智慧、方法、力量来促使他们进一步完善, 同时也要通过个人努力自学、研究、实践、反思, 才能取得明显效果。要杜绝那种在教学工作中随大流的现象, 人云亦云, 缺乏个人主见, 缺乏创新思维。应鼓励教师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究, 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形成自己独立的教学模式, 真正达到骨干教师的标准。

3.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的培养 篇三

骨干教师特色示范校教育教学理念骨干教师被称为教师队伍中的先锋,在教师队伍当中起着引领、示范、表率的作用,“名师兴校”——这是现今基层教育的主力军。教育要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选择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力量作脊梁,造就了一支具有高尚师德,良好教育理念、有科研精神的骨干教师队伍是迅速提高学校教育教研水平的迫切的需要。

作为教研人员,如何抓好培养骨干教师,以点带面的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队伍,是进修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1.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培养大家良好的分享教育教学理念的思想。现如今,师傅带徒弟的工作方法显得十分落伍,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分享给同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者领先的地位,我认为这是狭隘的教育思想,通过与青年教师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最缺失的是资源。如优秀的教学课例、优秀的教学反思等,这些宝贵的经验,都存在一部分非常优秀的美术教师身上。年轻教师没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只有慢慢的靠实践去摸索,这样低效率的工作方式,只会影响高效的课堂。创建美术教师工作qq群,把一些非常宝贵的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空间中,使有需要的教师随时可以查阅、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弱势教师的进步的步伐。

2.定期开展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以先进的理念作支撑,使理论变的实用。定期选择一些美术教育理论书籍,采用辅导与自学的方式,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美术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向,百花齐放,开放课堂。

3.深入一线进行跟踪指导,真诚与教师交流、答疑解困。为全面培养骨干力量,开展“订单式”服务。对有需要的教师随时进行最真诚的“教学服务”。如有些美术教师在作业管理上出现了问题,我与几位有经验的教师,深入一线学校,亲自进行指导和帮助,在如何对美术作业分类装订、批改、成绩单等工作与学校领导及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力求高效管理、科学减轻教师的心理及工作负担,是工作变为一种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的模式。从而减轻了学校与教师的双重负担,使教师们更科学的从作业整理中发现教学的效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高效课堂。

4.注重美术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师专业水平及美术素养。

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与能力是成为名师的关键。在培训中,一定要注意开拓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眼界、注意第一手的艺术教育的信息及方向,实施开放课堂、开放教学。进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定期组织美术教师到吉林省博物院、艺术学院等地方参观名人、名家画展,开拓美术教师的思维,形成创新型教师。请优秀的书法、国画教师进行软笔、硬笔及国画教学的培训,培养教师们动笔的习惯。

经常开展骨干教师教育技能、特色技能及创造技能的评比,开展能手、新秀展示课、名师研讨课、新教师汇报课等,区域共享,培养骨干力量的业务素质。把省、市级教师基本功大赛引入我区,通过现场培养教师的实战能力,给教师们一个强烈的练兵的讯号,注重自我的成长,在其中发现骨干力量。

5.搭建教师们展示的平台,为教师们创设体现自我价值的空间。理论和实践有力地证明,人才需要竞争,竞争涌现人才。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如长春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师画展、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优秀课例选拔赛、长春市教学设计大赛等,《美在课堂》《美在设计》等系列丛书的作品、论文、案例等投稿。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去美术教师涌现出了一大批省级、市级、区级骨干教师,为我们区的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

6.发现、培养、推荐艺术特色示范校,抓典型、注重经典的艺术学校的推广。如我区西三小学是一个小型的学校,但是这个学校却有一个良好的美术国画教学课堂。

20几年来,在学校几任校长的带领下,坚持每个班级每周一节国画课,长期坚持下来,得到了家长、学生的认可,学生的人文内涵及气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到学校的课堂进行实地的考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组织教师对国画的校本教材进行整理、装订、对学生作业进行了选拔等工作,对这位默默无闻的教师进行了交流,在全区做了推广,很多教师都感到了国画教学是艺术教学中的经典教育。我先后几次请省、市级领导对这所学校进行考察,举办了几次大型的经验交流活动及省市级现场会,西三小学成为了“吉林省百所艺术示范校”,他的校本课程也成为了我区的经典。

7.重视培养科研骨干力量,创设科研环境,促进骨干教师全方位成长。

进行跨区交流,协作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开展南关区与二道区两大学区共同合作的吉林省十二五课题“长春市《美术学科资源性课程的系统开发与整合研究》课题研究”,通过课题提升我区骨干教师美术教师的教育科学的研究水平。为骨干教师确立研究课题的方向,安排实验计划,监督实验过程,考核评估实验结果,组织课题的评选。如重点展示11所参加子课题研究学校的汇报材料,材料包括:子课题活动开展材料、对比数据材料、校本教材、汇报表、课程课例、学生作业等。组织教师撰写论文、案例40多篇、我区4名教师还获得了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项目获奖证书一等奖。骨干教师的课题研究带动了基层学校课题研究的开展,现在很多学校改变了对艺术教育并不重的观念,主动参与、申请参加到科研队伍当中来。

4.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篇四

一、现状分析

本院现有专任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任教师副高以上职称比例偏低,中青年教师居多,尽管经过广大教师努力,科研成果积累仍显薄弱。随着学院学生规模大,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教学任务繁重,致使教师很难将许多精力投入到教改科研工作中来,因此教改项目以及各级科研课题的立项较少,发表论文数量较少且质量不高,没有推出具有影响力的专著、教材。学院亟需通过改革培养方案、精简教学计划,充实、引进师资力量,取得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资金和培训计划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对现有专职青年教师队伍下大力气培养提高,使一批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本院教学科研队伍的骨干与中坚力量。

二、培养目标

计划每三年为一个培训周期,每一周期培训大约10名青年教师。力争多措并举,多渠道、全方位支持青年教师培训提高,通过持续不断努力,用3年左右时间(一个培训周期)培养出一支由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优秀教师组成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使本院金融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竞争力。经过5年时间(三个培训周期),使本院金融会计学科位于全省民办高校前列。

三、培养对象

1.热爱学院,爱岗敬业,学风严谨,学高为范,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2.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专职教师,在教学、科研以及教学管理方面业绩突出。以具有讲师职称青年教师为主。

3.重点支持年轻教师,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4.优先选拔同时具有较强教学科研潜质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青年教师。

四、主要举措

1.促进青年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培训计划的实施促进青年教师强化学科前沿知识学习,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基础与学术水平。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知识更新能力、学术发展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坚持面向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发展方向,面向金融会计学科国际发展前沿,面向现代市场经济人才需求趋势。

2.为青年骨干教师创造访学进修和学术交流机会

(1)每年选派10名以上青年教师参加各类短期研讨班学习,参加相关学科国内外学术会议。鉴于本院教学任务繁重和教师数量有限的实际情况,今后一个时期以选派教师短期培训学习为主,长期进修(指进修时间在一年及一年以上)仅作为辅助性培养手段。

(2)对青年教师实现学术帮扶计划。计划在陕西地区名校聘请10——15名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对青年教师实现一对一学术指导与帮扶(另见“金融会计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兼职教授一对一帮扶计划”)。

(3)计划在三年内举办两次以上国内、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金融与财务会计学术界著名教授、专家举办学术演讲,邀请学术刊物主编介绍相关领域学术导向,引导青年骨干教师形成既能够适应学术前沿发展趋势、又具有独立特色的学术研究方向。

(4)在学校支持并提供相关条件的前提背景下,并通过自身艰苦努力,经过三年培训期间使青年骨干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3.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省内高校进修学习1-2门课程

为了促进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结合学院教学事业发展的需要,每学期可提供给青年教师边从事教学边进修学习提高的机会,即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省内其他高校专门跟班听课,学习著名高校教授专家的良好教学风范。对于新开课程优先安排进修学习。

4.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学院打算每年聘请3—5位在教学改革、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业绩突出的专家教授进校,围绕青年教师的发展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班,由此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在时机成熟时申请由教育部支持、由我校举办的民办高校金融与财务会计类青年教师暑期培训班。

五、考核要求

对列入培训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加强考核。要求参加培训的青年骨干教师根据参加短期培训以及学术会议情况提交培训成果报告或者学术观点摘编简报,并由学院组织向本院全体教师报告。由实际拨付培训经费时期开始3-4年内在CSSCI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篇,或者成功申请教育部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者获得陕西省政府、教育部重要教学科研奖项,达到和超过陕西省教育厅对副教授职称评定的教学、科研业绩要求。在培养期内,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的,学院将呈请学校予以重点奖励。

六、经费支持与经费来源

对于列入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教师,给咳嗽谌昴诓Ω毒3万元。经费专门用于青年教师参加短期培训、学术会议的必要开支,以及购买图书资料与数据、学术调研、访学、论文出版资助等。

对于就近赴高校修习1-2门课程青年教师,支出费用包括向相关院校以及主讲教授支付听课费、交通补贴、午餐补助。可以适当减少听课期间(学期)义务工作量。经费数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列入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的教师可以同时参加1-2门课程进修计划,听课进修支出费用另行拨付、开支。

对于“金融会计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兼职教授一对一帮扶计划”涉及的兼职教授待遇以及经费列支,将另行报备学校研究。由学院牵头举办的专业培训班、国内外学术会议所需经费届时另商。

上述费用由学院申请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处等部门予以支持、拨付。

计划获批准实施以后,要求相关教师严格遵守学校财务部门相关规定。

本计划由学校审批之日开始执行。

5.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措施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富有科学理论和创新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到带动全校教师整体素质提高,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高。

二、培养目标:

到“十五”期末,培养6名镇级教学能手及学科带头人,2名区级教学能手,1名市学科、学术带头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1名市级以上的名教师。

三、工作措施:

1、修订镇级教学能手和学科教改带头人评选条例,每两年评选一次,逢单年评选。

2、加强对镇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管理,设计制作台帐,按规定要求填写履行职责情况。

3、在镇级能手和学科教改带头人中,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区、市级相关称号的评选。

4、每于党政工团联合推荐10~15名教师,建立“骨干教师人才库”,按各级骨干教师的评选标准,实施培养训练。

5、培养对象应履行以下责任:

⑴每年攻读一部教育专著,撰写一万字以上的读书摘记。

⑵切实执行“五认真”要求,扎实教好本学科,努力形成教学风格,教学质量较高。⑶积极改革课堂教学,能以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增加教学基本功,能在各级评优或竞赛中获奖。

⑷在学科教学中起带头作用,每年上好两次以上示范课或观摩课,每年至少1次到兄弟校借班上课,切磋教艺。

⑸积极参加教学科研,参与学校课题研究,研究有计划,有记载,能形成阶段性成果。⑹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认真撰写论文,每年至少有一篇文章在市级以上交流发表。

6、学校要为骨干教师牵线搭桥,外出拜师学习。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学校为每位教师订阅一份教育杂志。

7、要关心爱护各类骨干教师,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在各种评选、职务晋升中要优先考虑,在物质奖励方面要加大力度,以奖代补。

6.小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为指导,围绕打造z区域“实力教育”、“幸福教育”和“数字教育”的目标,内部培养与重点引进相结合,尽快形成一支数量足、质量优、影响广的骨干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我区教师队伍整体实力,适应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计划

到,我区已培养评选(含重点引进)了5名省特级教师、4名市名教师、13名市学科骨干教师、10名区名教师、100名区教坛新秀。

-将再培养评选1名正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5名左右省特级教师、10名左右市名教师、30名左右市学科骨干教师、30名区教学名师、100名区学科骨干教师、200名区教坛新秀。其中区级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是:培养评选区学科骨干教师50名;培养评选区教学名师10名、区教坛新秀100名;培养评选区学科骨干教师50名;20培养评选区教学名师10名、区教坛新秀100名。同时,积极选送我区教师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养,选送对象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确定。

三、培养目标

通过培养,使各级培养对象在教育理念、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分别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各层次骨干教师培养目标要求分别按照《浙江省特级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z区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骨干教师相应职责确定。

四、培养形式、手段

1、业务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按照骨干教师的不同层次分批进行。集中培训由区教师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每学期一次,由区教师培训中心制订具体的培训计划,并列入当年度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分散培训由培训者自行组织进行。业务培训突出指导性和实效性,注重方法指导和经验传授。

2、结对带徒,拜师学艺。由区教育局教研室负责区教坛新秀、区学科骨干教师、区名教师的拜师带徒工作,建立骨干教师拜师带徒工作档案。根据学科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原则,由教师自行与更高层次的骨干教师结对,结对可以跨校、跨地区选择。教研室、所在学校及各级骨干教师应予以积极支持、配合。

3、学术经验交流。由区教育局教科所负责,每学期召开一次同层次培养对象的经验交流会,组织参加一次区教学名师教育论坛活动,开展一次外出考察活动。通过谈体会、摆问题、获经验、找差距、寻路子等形式或方法,不断提高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学术水平。

五、培养管理

1、培养对象的确定。区教育局将已有的市名教师、区教学名师分别列为省特级教师、市名教师培养人选,区学科骨干教师、市学科骨干教师全部列为区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区教坛新秀全部列为区学科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区教坛新秀的培养对象由各校自行确定。

2、实行动态管理。由区教育局人事科负责,建立定期考核、科学评估和动态竞争的管理机制,每学年对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培养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并建立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业绩档案。在本培训周期内,对经考核达不到培养要求的实行淘汰制;对虽未列入培训对象,但又能脱颖而出的予以及时补充。

3、建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能集中精力搞好工作。

4、建立“z区中小学骨干教师专项资金”,对骨干教师培养进行专项资助。

六、组织领导

区教育局成立z区名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局领导及有关科室、区教师培训中心和教育专家组成,负责计划的组织实施、协调和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人事科,具体负责计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和总结工作。

教研室也要制订相应的计划,教研员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评选,率先垂范,引领全区各学科的骨干教师队伍跃上新台阶。

7.骨干教师培养下一级教师计划 篇七

6年间, “卓越计划”从培养卓越工程师一枝独秀到造就各学科优秀人才百花齐放, 从试点高校先行到各高校并进的迅速演变, 看是始料未及, 实乃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重大变革是催生“卓越计划”在高校全面展开的强劲动力;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新经济浪潮迫切要求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全面接轨;高校传统陈旧的教育教学体制必须在改革创新中求生存、求活力、求发展。

笔者作为经管类专业教师, 就这几年在实施“卓越计划”背景下经管类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谈些体会。

一、经管类教师在实践能力培养上面临的困惑

“卓越计划”实施主体是高校, 高校教师是实施“卓越计划”的主力军。教师实践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力的高低。近年来, 各高校虽然将实施“卓越计划”, 加强实践能力建设提高到一定位次, 但就教师而言, 在这方面仍有一些困惑和问题:

1. 思想准备不充分

从实施“卓越计划”工程层面上看, 经管类院系从领导层到教师对于“卓越计划”已明确试点院系为理工科类重点高校及重点专业, 明确培养方向就是“卓越工程师”仍然存有观望等待甚至事不关己的想法。从实践教育教学层面看, 认为经济管理类院校有别于理工科院校, 实践教学内容定义难, 实践能力培训考核标准难, 实践基地建设运用操作难, 实践能力成效鉴定难。很多教师一直从事理论教学, 对实践教学方面缺乏研究, 思想上一下子也转不过弯来。

2. 实践基础较薄弱

经管类教师大多缺乏系统的实践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很多形同虚设, 教师带学生去实践基地往往是走马观花, 起不到提升实践技能的作用。许多教师因为没有实践基础, 到了企业对于诸如现代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等市场经营行为提不出具有指导性、建设性的意见, 又放不下架子虚心求教。而就企业而言, 考虑到商业秘密等诸多因素, 又很难让教师们真正地接触企业核心内容并在操作运用上取得真经。

3. 人才引用存缺陷

经管类学院过去多年往往从院系资质等级考虑, 引进的新教师大多都是具备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基本上从“校门到校门”。这批教师虽然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但很少有实践基础,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双师型”人才凤毛麟角。一些院校也有意从企业中引进学历高、职称高、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但是往往这些人才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人才都是企业的精英骨干, 担任要职, 企业不放, 学校给的薪酬也没有吸引力。同时, 学校由于“编制”机制不灵活也难以操作。

二、影响经管类教师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因剖析

影响经管类教师提高实践能力、投入“卓越计划”的原因是多层面的, 有外在的因素、内在的动力、固有的观念等等。梳理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导向因素

教育部教高[2011]1号《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几乎为工程类培养卓越人才量身定做, 政策激励也都是围绕培养卓越工程师向相关学校、企业、人员倾斜。这种鲜明导向基本排除了工程以外的高校和专业学科, 排除了一般的普通高校, 挫伤了相当部分高校实施卓越计划的积极性。

2. 传统理念因素

经管类院校“重理论, 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仍然根深蒂固, 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就笔者所在学校经管类专业而言, 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比例虽占25%, 学校也提出重理论重实践、强基础强能力“双重双强”要求, 但反应在教学安排如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考核标准并未做到翔实具体, 对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尤其是对教师能力提高上没有硬性规定, 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 实践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学院几乎没有专职的实践教学教师。学院虽然签署了多家实习基地, 但在实践活动安排、具体要求等一些关系教师与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方面没有十分明确。模拟实验室设施设备覆盖面不广、科技含量也不高。学生实习往往是放任自流, 实习结束后提供实习报告和鉴定即可。

3. 教师自身因素

上级在政策上无动力, 学校在推进上无压力, 使一些经管类教师也失去了自身实践能力提高的内在要求。即使有一些实践基础的教师, 由于没有硬性指标, 不注重再提高也不愿意花力气进行实践教学。很多教师基本处于围绕考核棒棒转, 顺着职称晋升竿子爬, 把大部分时间精力用在完成理论教学、完成论文撰写、完成课题上。对实践教学没有兴趣, 更不愿意主动研究, 提高自己。

三、充分认识经管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 “互联网+”等现代网络与经济社会相融合引发未来发展新模式, 全球背景、科技驱动、市场引领将成为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潮流。这种趋势下的人才需求和要求是对传统人才理念的颠覆。从近几年人才市场调研和分析看, 社会急需这几方面人才: (1) 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军型人才; (2) 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3) 具有较强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就一些行业领军型和成长型企业而言, 迫切需求具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管理型人才, 具有金融投资分析能力的专家型人才, 具有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的科技型人才, 具有现代网络运用的能力专业化人才。这些人才是现代企业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 国家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深化改革。而结构性改革作为深化改革的重头戏, 供给侧改革作为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带来的是经济转型升级新常态。经管类院校肩负着重要使命, 能否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中抢占制高点, 赢得新优势, 决定着经管类院校的命运。“卓越计划”虽然主要针对培养卓越工程师, 但其培养人才的理念、指导思想、措施方式却对经管类院校改革发展走向起到普遍的指导作用, 这也正是“卓越计划”意见出台后很多高校立即跟进的主要原因。因此经管类院校必须因校制宜, 认清形势, 切合实际, 敢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模式, 敢于在创新中推陈出新, 形成自身的风格特色, 在造就优秀卓越经济管理类人才上有建树有作为。要将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要求教师首先成为理论知识的高手、实践能力的强手, 从而以自身丰富厚实的理论与实践功底, 通过言传身教, 培养出适应社会多层面、多层次需求的领军型、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经管人才。

四、“卓越计划”背景下经管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形成政府、学校、社会联动, 教师主动合力推动经管类教师加强实践能力锻炼, 投入“卓越计划”实施工程。

1. 在政府、学校、社会联动层面上, 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新时期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新要求, 对经管类院校提出明确的“卓越人才”培养目标, 各经管类院校也应切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卓越人才”培训计划。要将教师实践能力提高摆在整个目标计划的突出位置, 强调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职能。形成竞争上岗新机制, 将教师实践能力作为上岗任教的必备条件。

(2)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政府要牵线搭桥, 支持扶持, 为学校寻求较为有效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学校要有计划地输送教师定期顶岗、定岗在职锻炼;引导和激发企业在大量实际业务中选择部分有代表性、可操作的业务让学校协助完成。重视对经管类实验室的投入, 运用现代化设备和先进的科技成果, 达到模拟实践的效果。倡导教师加强多媒体网络化教学,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相关知识, 提高学生运用办公软件的水平。

(3) 建立引用人才机制。经管类专业应该在引进使用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人才上有所突破。既要打破常规, 摆脱因编制、薪酬、年龄带来的束缚, 直接引进一批企业精英;又要采取聘用兼职教师等方式邀请一批企业骨干到校授课。重视双语型、双师型、复合型人才引进, 既重学历, 又重能力。

(4)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要建立考核评价指标新体系, 将理论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能力评价合理划分比例,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权重。在职称评定与职务晋升上充分考虑实践教学能力分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强和实践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奖励标准, 使教师在理论教学、科研成果与实践能力诸多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全面提高。

2. 在教师自身主动修为上, 强化以下几点

(1) 激发教师自我培养意识。内因是决定因素。要在教育引导中让教师认清国际国内形势, 把握经济发展走势, 始终有自我学习的紧迫感、危机感。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尤其是在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不足, 在不断学习中勇于超越自我。

(2) 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引导教师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中走出来, 从书本讲理论中走出来, 分析当今阿里巴巴、万达、格力等诸多企业在国际合作、投资并购市场运作中的新理念, 对互联网新技术运用进行系统分析, 将这些典型案例融入课堂教学, 教师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收集整理资料, 一起预测企业发展趋势, 从而拓展思维, 提升实践谋略、实践操作能力。

(3) 提高研究成果转化水平。经管类教师要站在高处进行研究, 捕捉前沿信息进行研究。将互联网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最新科技成果进行系统研究, 并将成果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这样不仅生动了课堂, 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到真知。

(4) 主动深入实践一线学习。教师要主动到企业、市场调研实习, 通过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针对变化的市场带着问题到企业中寻求解决办法, 掌握最新信息, 提高业务水平。实践充分证明, 教师如能将研究成果转化到教学中, 做到融会贯通, 对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学生能力效果极佳。

参考文献

[1]钟亮.论“卓越计划”背景下的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09) :23-24.

[2]冯子明, 龙飞飞, 李伟, 赵海峰.“卓越计划”下教师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实践能力提升探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 (11) :132-134.

[3]唐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发展探析[J].教育探索, 2015 (08) :93-95.

[4]陈琦瑛.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 2015 (11) :16-19.

[5]张桂杰.独立财经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途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 (04) :113-114.

8.骨干教师培养下一级教师计划 篇八

关键词 关键能力 骨干教师 中职院校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33

Backbone Teachers' "Key Competencies" Train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E Yuanying

(Guangzhou Light Industry Technic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20)

Abstract With the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and "Twelfth Five Year Plan" release, vocational education presents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momentum. Teachers as the backbone of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should have the kind of quality? How to train its key capabilities should also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on how to train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ritical capabilities",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and sugges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contribute their strength.

Key words key competencies; backbone teacher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raining

1 中职院校骨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国家中长期交易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职业教育部分)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文件重申,“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师厅[2013]3号)”文件,附件1:“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项目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和课程开发能力为培训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培训模式,着力培养一批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娴熟、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掌握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可见,“双师型”应是中职院校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具体的来说,骨干教师应该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娴熟、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掌握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 中职院校骨干教师应有的“关键能力”

谈到骨干教师的“关键能力”,首先应明确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区别。

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对师资队伍培养的等级划分,高到低应是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后备骨干教师、初级专业教师。下面,引用国内知名咨询公司、南方最大的咨询公司——“广州市中大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笔者所在的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调研量身制定的“师资队伍通用能力培养体系规划报告”中的“职责分析表”(如表1所示),这也是该校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中的建设项目之一。

由表1可见,骨干教师的关键职责应为“教研教改”及“教研教学”,具体表现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室建设、课程教学、社团、竞赛等工作。当时面向全校专任教师的调查问卷显示,要完成这些工作,需要教师具备的技术能力及综合能力分别如图1(a)和(b)所示。

(a)技术能力及行为能力

(b)综合能力

图1 骨干教师需具备的能力调查分析图

由图1(a)和(b)可知,骨干教师需具备的关键能力主要为“专业知识”(98%)、“教学能力”(96%)、“业务技能”(86%)、“团队合作能力”(92%)、“学习能力”(88%)、“创新能力”(84%)。

3 中职院校骨干教师“关键能力”的培养

围绕骨干教师的关键职责,可从以下三个阶段来培养提升其关键能力。

3.1 专业学习,成为教育教学能手

通过自主专业学习,课程培训、专业竞赛、企业实践等途径,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及教学能力,使之成长为教育教学能手。

建议培养方式及途径:(1)自主参加专业学习,如与专业相关的学业进修、职业资格认证等的学习,提升专业能力;(2)通过书籍、培训等加强教学方法、手段的学习;(3)定期组织参加专业课程的培训、交流或研讨,提升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教材的把握及重、难点的化解,以便于课程建设及教学能力的提升;(4)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教师能力大赛,以赛促教,提高专业水平及教学能力;(5)认真参与到实训室建设、课程建设及专业建设中,提升专业水平;(6)定期参加企业实践,深化校企合作形式,为“双师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建议考核依据:(1)专业相关培训证书;(2)相关教学法论文;(3)培训效果评价表;(4)竞赛获奖证书;(5)课程、实训室建设证明;(6)企业实践评价表。

3.2 教研教改,教学教研齐头并进

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形成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多地投入到教研教改中,产出丰富的教研成果,实现教学教研齐头并进。

建议培养方式及途径:(1)关注专业及行业发展动态;(2)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课题);(3)主持课程建设,包括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4)定期组织参加学术交流、研讨会;(5)提供行(企)业调研、咨询、培训服务。

建议考核依据:(1)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行业、协会会员证;(2)科研项目(课题)申报、结题资料及成果;(3)课程标准、教材、学材;(4)学术报告、讲座资料;(5)行(企)业调研、咨询、培训资料。

3.3 示范引领,发挥骨干辐射作用

拥有紧跟教研教改发展的能力,并能将教研教改的成果灵活运用到教学工作中,达到成果分享、团队共同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建议培养方式及途径:(1)定期开展专业讲座、公开示范课;(2)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竞赛、社团工作;(3)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为后备骨干;(4)带领团队形成教研教改成果并共享;(5)深化与参与企业运作的内容与制度。

建议考核依据:(1)专业讲座、公开示范课资料;(2)带队参加竞赛证明、证书;(3)导师聘书;(4)成果证书;(5)专家证明。

4 结论

骨干教师“关键能力”的培养及提升,不仅能使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向专业带头人迈进,同时也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关系着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骨干教师素质提升培训班》课外研修资料汇编.上海: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3.

9.骨干教师培养下一级教师计划 篇九

大秦乡中心小学

二零一一年八月二十八日

中心小学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

几年来我校的教学一直有着骄人的成绩,这与我校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分不开的。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培养更多的新生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我校骨干教师和青年的业务素质,把更多、更好的经验融入我校教学之中,特把我校的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1、看好骨干教师的苗子,特别是青年教师,一定要给他们创设更多的展示自己的空间,发掘他们的潜力,树立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认识教育的重要性,要求他们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2、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年轻人血气方刚,要加予更多指导。

3、要求他们要多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能够自己独立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工作中要有斗志、有责任心,要严格要求自己。

4、对他们要定期的进行业务上的检查,并认真做好考核和评判。

5、充分利用每周的教师例会,做好每周的业务培养,争取把每次的把每次的业务培养讲到点子上,用到实践中。

6、充分利用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外出听课、学习和培训,扩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把更多先进的技能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

7、每次的“园丁工程”都要及时派送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前去培训,加强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感。

总之,对于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要要求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导与运用结合,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要学懂弄清,相信他们一定会是我们学校教学战线上的第一主力军。

10.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 篇十

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幼儿园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本学期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一、目标与任务

(一)培养目标

1、区级以上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使培养对象在教育观念、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水平、较高知名度。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科研专长,能在本园乃至区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2、园级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在本园范围内具有指导、带头作用,为高一级骨干教师评选储备人选。

(二)培养任务

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发展要求,力争三年内培养市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骨干3—4人,校级骨干5余人,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建立选拔制度

1、各级骨干教师一般每三年选拔调整一次。

2、幼儿园建立各级骨干教师后备队伍成长档案,逐层选拔培养。

3、建立公开、公平、公正选拔造就人才的机制。

三、培养措施

1、各级骨干教师一般3年为一培养周期,跟踪培养。

2、根据“注重能力、讲求实效、更新观念、发展自我、形成特色”的原则安排培养计划。

3、幼儿园为各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创造各种学习、进修、研究和实践的条件,为其成长提供舞台。

4、建立各级骨干教师管理档案制度,为高一级骨干教师评选储备人选,考核不合格者,幼儿园取消其资格。

四、本学期开展活动

1、开展领导干部、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助教”活动,努力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互相听课、看活动在教育教学研究、班级管理、教育幼儿等方面深入的进行研究,切磋,学习他人之长,不断反思,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2、举行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观摩活动

五、表彰奖励

1、各级骨干教师具有指导培养下一级骨干教师(或教师)的义务,3年培养3-5人,培养对象被评选为、市、区、校级骨干教师的,对骨干教师进行奖励。

2、各级骨干教师在任职期间内,应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每进行一次考核。每评选一次优秀骨干教师,纳入期末考核中。

11.骨干教师培养下一级教师计划 篇十一

关键词:中小学骨干教师 教师培养 示范引领

中图分类号:G635.1

1引言

国家不断加大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投入,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正蓬勃发展。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并不能满足人们对高素质教育的需求的增加。我国的当务之急就是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要想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就要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骨干教师的特质分析

2.1崇高的道德品质

教师作为一种脑力劳动工作者,在教学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首先,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骨干教师的最基本条件,骨干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要比普通教师还要大。他们甚至牺牲休息的时间来找一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其次,拥有一个良好的人格魅力也是骨干教师的最起码条件,便能得到群众的公认和推举。骨干教师作为未来人才的培育者,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一定要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态,只有爱业才能敬业,所以骨干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有一颗服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心,才能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成长。

2.2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

教学能力是完成教育任务的最基本能力,而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能力的不同。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比普通教师强,骨干教师善于分析钻研教材,能做到对专业知识的更深入理解,并且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骨干教师的教学用语也要比普通教师规范,具有专业性。其次,骨干教师有着超强的创新意识,骨干教师善于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对教学中的新情况进行探索与发现。在探索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3影响骨干教师成长的因素分析

正确认识影响骨干教师成长的因素,对于骨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

3.1内因(教师自身)

首先,教师缺乏自我发展意识,没有进取心,也就对自身的潜能得不到挖掘,教师也不能快速的成长发展。其次,教师对职业的认同也影响着教师的成长,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职责,才能产生责任感,教师才能更好地思考,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再次,成就感是教师成长的动力,一旦教师有了很强的成就感他们就会不断的主动要求发展,不断的寻求进步。

3.2外因(外界环境)

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风气、文化氛围、人际关系都与教师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因素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

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和发展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社会对于教师的认识何看法等种种因素影响着教师的成长,所以,拥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全社会对老师的认同、教育部门的重视等这些将促进教师的发展与成长,反之,则阻碍教师的成长。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经济实力等因素也会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

4骨干教师的培养建议

4.1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学校的环境影响骨干教师的成长,骨干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重视、同事的关心、科研水平等因素。学校要营造一个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各老师进行教研科研活动,通过教研科研来增进老师之间的凝聚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定期邀请国内外的知名教授与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4.2开展不同的培训计划

根据《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仑区培育与引进优秀教育人才若干意见的通知》(仑政〔2013〕23号)精神,制订本实施办法。开展“千帆计划”、“百舸计划”、“领航计划”,促进区内不同层面教师专业成长。“千帆计划”是面向的是全体教师,通过培养激励来促进各种素质的全面提升。“百舸计划”的对象是各类名优骨干教师,通过培育与引进,提升区域优秀教育人才的数量和骨干层次。“领航计划”是培育与引进一批师德、学校管理、学科教学等方面领航的优秀教师,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领航作用,带动骨干教师进一步成长。

5关于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措施与建议

骨干教师培养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5.1建立教师共同成长团队

由于处于胜任期的教师在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是容易出现瓶颈,所以骨干教师要对这些老师进行指导,学校可以建立有骨干教师组成的成长团队,在团队中进行教学中的探讨交流,共同解决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好更快发展。。

5.2鼓励骨干教师积极进行科研教研

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各种教研活动。并且给予骨干教师在进行教研科研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积极参与教研科研的教师将在评优、评定等级时给予优先考虑。

5.3深入课堂改革

骨干教师要投身于教学改革,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工作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做好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听课、评课增加与其他老师间的信息交流,在北仑区打造一个高效率课堂。

5.4对教师实行专业成长量化考核

为了促进全体教师的成长,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教育实力,2015年开始实施对全体教师进行专业成长量化考核,北仑区采用积分制管理,根据教师的业务竞赛获奖、单项业务竞赛(如基本功竞赛、优质课竞赛等)、教师的科研成果获奖(论文、课题、论文或教学经验发表奖)这些标准进行计分。经过审议进行发放。通过这种方法来奖励立足课堂、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良好成效的教师。

6结论

骨干教师决定学校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骨干教师身上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作为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使北仑区的教学质量节节高升。

参考文献

【1】如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工作总结/汇报

12.骨干教师培养下一级教师计划 篇十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明确指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 做好培养培训规划, 优化队伍结构,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2], “国培计划”是《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 也是第一个落实出台的项目。为做好“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培养一批“种子”教师, 同时也为探索生物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 我们在相关的培训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已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从研修目标的构建、课程内容的设置、研修方式与培训机制的创新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方面进行培训方案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一、依据“国培计划”要求和学科特点, 确定研修目标

“国培计划”的目标要体现“骨干、引领、示范”的作用和培养“种子教师”的宗旨。研修目标在整个培训方案的设计中具有纲领性功能和指导作用。从根本上说, 教育目标反映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主观上的一种要求和愿望, 具有主观性的根本特点, 它决定着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价值实现[3]。

对于生物学科而言, 我们在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以《纲要》精神为依据, 确立了以新课标为学科基础,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原则, 突出先进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立足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实际, 引导、激励、帮助培训对象在现有起点上持续发展, 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与拓展能力, 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 使其在当地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改理念和培训教师中发挥带头作用, 真正起到“骨干、引领、示范”作用的总目标。

为进一步深化总目标以便能够顺利实施, 我们将其细化为如下七个目标:第一, 通过课程研修, 帮助高中生物教师扩大知识面, 更新知识结构, 了解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深入理解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出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第二, 通过研修使受训教师能够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能够正确使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 并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理清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教学思路。第三, 通过研修使受训教师能够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中的作用, 能够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校本研修中, 并在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中起到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第四, 通过正规化的教育科研培训,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与写作水平, 提升教育科研成果质量。第五, 通过参与式和体验式的学习, 能够了解国内不同地区生物课程改革及教学的最新动态, 认识差距, 主动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进一步研究和把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活动, 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第六, 通过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线索的任务驱动式、互动交流式、经验共享式研修, 使受训教师积极参与到研修活动中。在研修中开发并形成一部分优质课程案例资源和优质教研课题案例资源。第七, 通过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验和科研方面的培训, 使学员具备相当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 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能在当地生物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根据新课程标准和骨干教师需求, 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内容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 课程设置应当注重于更新知识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拓展实验技能和促进专业发展等方面;同时根据“国培计划”的要求, 培训中要培养一批“种子”教师, 全面提高生物教师素质。因此, 我们将研修课程分为六个模块, 这六个模块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体, 相互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培训课程。

1.注重更新知识, 强化生物学专业基础理论与科学发展前沿动态

“生物学专业基础理论与科学发展前沿动态”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完善高中生物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结构, 让学员了解生物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这样有利于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 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促进中学生物教师专业成长

根据“国培计划”的要求, “种子”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 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 还要学习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的课程, 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新课程的要求, 切实加强对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 努力提高生物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同时这也符合“国培计划”的“引领示范”的宗旨, 对促进生物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价值。

3.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改进教学方法, 进行创新性教育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育理论与方法、教学与创新教育”模块以受训教师为本, 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 以受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 以教学案例为线索, 以受训教师的发展为目标,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阐述生物教育教学的问题。

4.深入钻研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与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生物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信息技术应用”模块旨在引导受训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科研, 指导、引领受训教师完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5.强化技能训练, 提高实验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的科学, 实验在中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块内容, 操作实践也是《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中学生物学实验技能与实验设计培训”模块的目的在于促进生物教师实验能力的提高、学会因地制宜优化教材实验并设计新颖的课外实验, 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兴趣、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6.开展教学实践, 完善考察与交流机制

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必然有着不同的地方, 互相观摩、考察、学习和交流有助于教师之间的深层次了解, 对提高本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生物教学实践、考察与交流”模块将以受训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需求、困惑为出发点, 视学员为资源, 让学员在亲身感受的基础上掌握“参与式”、“探究式”、“自主式”、“活动式”的教学方式, 使其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调控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三、创新研修方式, 完善培训机制, 建立“示范培训”规范

培训过程的研修方式和培训机制是培训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它直接关系着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建立良好的研修方式与完善的培训机制是保证培训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环境的研修方式可以给学员多方位的体验和感受, 在良好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中逐渐获得进步和发展。

1.创新多元研修方式, 改革培训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说, 培训形式本身也是培训内容。高中生物课程倡导合作、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使培训方式更具有示范性、互动性、实践性, 可以专题讲授为主, 辅以参与式和开放式为基础的合作讨论和交流互动环节, 融合学习科研网站载体和交流平台, 制定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实行培训途径的“全方位开放”, 包括教师队伍的开放、实验平台的开放、学习科研交流平台的开放, 以利于学员的学习实践, 也便于其开阔视野, 增进了解, 促进成长。

2.完善培训机制, 保证培训活动的顺利实施

良好的培训机制是培训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这一内涵包含培训过程中的学习组织、生活保障、实验操作、参观考察活动等。对此, 我们从相关层面进行制度建设。

(1) 学员的意识形态:

清楚而明确的认知可以使一个人的活动变得有序而合理。学员对培训活动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着其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度。对此, 在培训开始之前我们对参加的学员进行意识形态上的辅导,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本次培训活动, 并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计划的制订:

一方面, 师资队伍是关系培训活动效果的直接因素, 生物教育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优秀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是培训活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他们通晓高深理论、了解中学教学现状, 可以为整个培训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 要成立专门的培训组织机构领导, 确定班级的管理人员和规章制度, 对学员的生活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 制定出有关的奖惩措施和条例。

(3) 基于“导师制”的“合作研究共同体”的建构和实施

所谓“导师制”, 指的是一种教育制度, 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目前, “导师制”在许多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高等学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更为普遍, 效果也非常良好[4][5]。“合作研究共同体”是适应教育改革趋势的一种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主张就是将不同群体组成一个研究共同体。实践表明, 这一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6]。

在培训中, 学员之间很可能有着一些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的研究方向, 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 实施“导师制”和“合作研究共同体”将会极大地促进教师的成长。通过导师指点、同伴交流, 真诚坦露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尝试和教学困惑, 从而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重构和扩展, 达到大学教师、学员的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目的, 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有效提高培训的效果。

四、培训效果评估的评估与分析

效果评价是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培训效果则是考查培训活动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关于效果评价与估量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柯克帕特里克所提出的四级评估模型 (4R模型) , 包括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效果层, 此外还有CIPP与CIRO模型以及Stufflebeam提出的评估思想和方法等。

“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调查表明:学员对培训普遍感到满意, 认为通过培训达到了更新知识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和实验技能、专业发展的目的, 在多方面都得到了提高[7]。本次“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为今后其他的培训活动提供了一些经验与借鉴, 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价值, 具有很好的示范性。

五、思考与展望

教师的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专门的培训, 更需要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长期的实践和锻炼, 而教师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进步, 不断成长和发展。

综合而言, 本次的“国培计划”给我们提供了教师培训的新的思想、宗旨和机遇, 对于进行教师培训工作有着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教师培训工作中, 我们应该以“国培计划”为新的起点, 进一步深化培训工作, 改进研修课程、发展新思维新思路、努力构建教师培训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 不断总结经验, 优化培训方案, 为教师培训工作和今后“国培计划”的继续实施发挥积极的作用, 奠定良好的科学基础。

摘要:“国培计划”是由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旨在提升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专项培训活动。针对“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从研修目标的构建、课程内容的设置、研修方式与培训机制的创新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方面对培训方案的设计进行探索。通过项目的实施, 达到了帮助学员更新知识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与拓展实验技能的目的, 同时起到了示范培训模式的作用, 对培训者和被培训者均有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关键词:“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方案

参考文献

[1]陈小娅.在“国培计划——培训者研修项目”国家级研修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9, (12) :3.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2010.7.29) [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高闰青.“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体系的构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8 (3) :69.

[4]吴洪亮, 孙小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制下的师生关系探析[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9 (4) :66-69.

[5]王小萍, 黄春.专业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8 (1) :42-43.

[6]张海珠, 等.合作研究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J].教育科学论坛, 2010, (11) :62.

上一篇: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下一篇:Email书写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