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12篇)
1.北师大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 篇一
课题 课时 三(1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悉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完成教材第34页第9题。
师:生活中再碰到类似的问题,如果没有1、2小题做铺垫,你能解决吗?
2打开语文书,估计一页有多少字,再计算。
打开指定页。
估一估这一页有多少个字,再算一算。
3、比较估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教材第35页第11题:
(1)出示情境图。
(2)认真审视情境图。
说一说已知什么,要求做什么?
(3)讨论:
每人一瓶,35人应该付多少钱?怎么算?
1、教材第35页的第12题。
2、教材第35页的第13-14题。
3、教材第15题,说一说图中的问题情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列式计算。 学生先独立认真思考审题。小组进行商量,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机会,将实际问题搞清楚。
汇报方法。
(1)15*36=540(元)
(2)46-36=10(人)
30*10=300(元)
(3)540+300=840(元)
思考,回答问题.
让学生人人都有经历估算的过程,再交流.
观察、分析得出:估计的字数每一页都比较接近。
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使他们懂得了因为排版规格一致,所以在同一本书中,每一页字数相差不多。
1、先算一瓶多少钱,再算35瓶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这是一道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计算的方法可能有:
(1)8*44
(2)8*9*4+8*8
(3)8*9*5-8
(4)8*(9*5-1)
(5)8*(9*4=+8)
教学反思: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注意了学生对题意的解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题意,而不是仅仅念一遍,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能力。
在教学中还注意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课题 整理与复习课时 (18)
教学目标:
通过说一说前面学过什么知识,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小数计算方法,多位数的乘除计算方法。
2. 解答应用题。
3. 提高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列竖式的方法,综合算式的计算方法。
5. 独立审题,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师生谈话,激发情感,进入“我的成长足迹”
转眼间,半个学期过去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在数学世界里留下了许多回忆。我们认识了“小数”这位朋友,又结识了“平移”“对称”“旋转”这三个数学知识,还丰富了整数乘法。下面我们就一起回忆一下自己这半个学期以来的成长足迹,可以是自己最高兴时期、有什么收获、成功的体验等等。四个人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也可以替别人说说你发现的优点。引导学生有序说说,按照(1)知识上的;(2)学习方法上的收获,(3)课外自学的其他方面知识收获三方面来说一说。
二、回忆旧知,形成体系。进入“你学了什么环节”
1、回忆旧知。
观察图形。仔细分析这三幅图,从中使你想起哪些学过的知识?自己想一想,说一说。
1、小结: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知识分类呢?教学内容上我们主要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实践活动。这个单元学习过的内容又属于哪一类呢?
2、分类整理。
板书:
小数的意义
数与代数:小数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乘法
认识了对称图形
空间与图形:会判断平移和旋转想象
三、应用知识,提高能力。
1、再次观察教材36页上的三幅图,说一说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字问题,并解答。
老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四、你学会了什么?
看图说一说:
1、老师讲观察要求:观察三幅图,你想起哪些学过的知识,能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写在书上)
2、学生观察
3、小组内说说4、总结 学生分小组交流。
要求:1、每个学生都应该在小组里发言。
2、做好记录,记录各单元知识要点,并整理清楚。
说一说自己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什么饿,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
想一想,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帮助?请小组同伴给予帮助。
结合图片,回顾旧知。
第一幅图是生活中买东西与小数有关的知识。
第二幅图是生活中与乘法有关的知识,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三幅是生活中与平移对称有关的知识。
小数部分属于数与代数
平移、对称、旋转属于空间与图形
两位数乘两位数属于数与代数。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提出疑问。
你学会了什么?生仔细观察后自由列式,小组交流,互相检查。
小数比较大小
小数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平移、旋转、对称
根据图中出卖的物品可以提出加、减、乘、除的问题以及混合运算的问题。
图2:提问题,解答。
图3:电扇、风筝均为对称图形。
课题 整理与复习(二) 课时 (19)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37页的题目。
1、完成教材第37页第1题。小数加减法。要求:直接写得数,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7页第2题。要求:老师和先做完的同学巡视,及时纠错。
3、完成教材第37页第3题。混合运算。要求:老师巡视、批改,最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37页第4题。解决实际问题。
(1)先审题。(仔细读条件与问题两遍,给周围的人说说知道了什么?)
(2)说思路。(两人分别说说解题思路)
(3)完成书写,注意格式。
5、完成教材第37页第5题。解决实际问题。
(1)审题。
(2)说解题思路。
(3)议论:问题“最多可以收款多少元”里的“最多”是什么意思?
计时计算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审题,先算哪一步,要用笔画出来,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指名发言。
学生独立解答,同桌订正。看应用题的各步骤是否齐全。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班内交流,最后书写。
课题 旅游中的数学 课时 四(20)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经验,创设一系列的“旅游中的数学”的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教学重难点:
1. 计算经过时间。
2. 游览(空位尽可能少,优先租便宜的车)
3. 快餐店(会计算小数加减法)
4. 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制作完整计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节假日,家长带你外出旅游过吗?你去过哪些景点,给同学们说一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要用到数学。你们在旅游中遇到过数学问题吗?在哪遇到过?你是怎么解决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旅游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旅游中的数学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活动一:出发
1. 计算经过时间。21点30分--7点
2. 估计距离。
计算经过时间,再把103米看成100米,即可估计。
活动二:
租房方案(使没有空位)
1. 认真审题。
2. 学生讨论:怎样的方案是最合理的方案?
3. 先罗列出各种方案。(完成表格)
4. 根据合理原则,选择最佳方案。
活动三:游览(空位尽可能少,优先租便宜的车)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看图审题。
活动四:
快餐店(会计算小数加减法)
1、创设情境。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吃的营养经济?(营养搭配问题)
2、5分钟内,完成自己的菜单。
3、全班交流。
二、巩固拓展,发散思维。
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制作完整计划)
1、同学们,淘气想出去玩一玩,可是自己又不知道应该怎么计划。请大家帮他做一个旅游计划好吗?
2、做一期板报:寻找大自然的脚印。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更加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大家今后更多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发言交流。
学生回答:
1、旅游路线、行程的确定、计算。
2、旅游中时间的计算。
3、旅游中坐车、住房、吃饭的费用计算。
学生尝试问题,各种计算方法。
最佳方案:
18座位的:2辆。
12座位的:2辆。
活动三:
1. 学生观察图片、明确题目要求,明白要省钱,车的座位要尽量坐满,还要尽量坐便宜的车。
2. 学生讨论,怎样的方案才是合理的?
(设计不剩人、不空座位、省钱的方案原则)
3. 小组讨论,选择策略,决定方案。
18座位的2辆
12座位的2辆
活动四: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交流,注意荤素搭配,注意节约钱。
1、收集相关资料:去一处喜欢的游览处所,或者回忆一处,作为旅游地点。
2、实际游览一次,或者回忆旅游经过,填写旅游计划。
3、做板报(学生课后完成)
2.北师大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 篇二
设计思想:
自然科学教育经历了“传授科学知识—关注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三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它侧重的部分。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而教育目标也在向多元化发展。科学教育不再是背一些条目, 做一些实验这么简单的事了。科学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 更接近他们的日常生活, 更强调他们学习科学的亲历过程, 更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 更关注他们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科学课程中, 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人, 因此教师也不能千篇一律, 要创设多种情境, 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 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本课教学设计是基于以上的教学理念进行的充分的尝试。
教学目标:
(1) 过程与方法。搜集各种各样的纸;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浅显的研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 并进行交流。
(2) 知识与技能。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 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体会到使用工具进行探究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各种纸 (纸币、复写纸、牛皮纸、面纸、普通白纸、糯米纸、蜡纸、包装箱纸、报纸、日历纸等) ;红水、滴管、放大镜、天平若干。
(2) 学生准备。搜集各种纸, 尺子、小刀、铅笔、胶水、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纸
师:同学们, 今天你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纸, 谁愿意到讲台前面给大家做一下介绍呢?
(学生踊跃介绍自己搜集的各种纸, 可能出现我带来了一张白纸, 它可以用来画画;我带来了一张牛皮纸, 它可以用来手工制作, 它有很多种颜色……)
(评:课堂一开始, 就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学生从教室到实验室, 一碰面, 肯定是相互交流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纸, 这些纸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 也是他们接下来要研究的对象, 他们势必对这些平时不在意的纸要多留心一些。)
师:看到同学们介绍得这么起劲, 老师也想来介绍, 愿意听吗?
师:这是——钱, 也叫纸币, 也是纸做的。纸币里有人头像, 上面有盲点, 还有几个民族的文字。纸币是一个国家的货币象征, 我们应该保护它, 今天课上我们就不研究它了。
这是——复写纸, 如果你在两张纸的中间夹上这层复写纸, 那么, 你在上面这张纸上写的字, 就会同时出现在下面这张纸上。 (试一试, 写“纸”) 怎么样?神奇吧。
(评:可以想象课上没有多少学生会带纸币来观察, 但他们听了老师的介绍后, 相信他们会课后去观察验证的。同时用纸币向学生进行保护人民币的教育, 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爱国教育。教师一开始介绍的这些特殊纸, 也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纸的欲望。)
二、研究纸
1. 了解兴趣, 确定被选课题。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纸的知识, 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但是纸的知识还有很多, 还有什么有关纸的知识是你想知道的呢?
指名回答, 师进行综合概括并简单板书。
(1) 纸与人类学习、生活、工作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
(2) 生活中的纸有哪些种类?纸各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3) 纸的历史。
(4) 纸的制造过程。
(5) 纸的用途。
2. 揭示课题, 讨论研究方法。
师:我们这节课就先来研究第2个问题:生活中的纸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板书课题:纸的观察) 那么, 你打算怎样观察这些纸呢?怎样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来观察纸呢?小组先讨论讨论, 说一说。
3. 充分引导, 交流研究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打算怎样观察这些纸?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观察方法:用放大镜看一看, 用滴管滴一滴, 摸一摸, 用小刀刻一刻、刮一刮, 用尺子量一量, 用天平称一称, 等等。学生每说出一种方法, 教师都应追加一些问题, 如:“看一看”看什么?看哪一种纸?“滴一滴”怎样知道纸是否吸水呢?“量一量”纸太薄, 怎么量?等等。同时, 教师把这些观察方法写进教师表格《纸的观察记录》里, 并投影展示, 供学生参考和选择。)
4. 提出要求, 实施探究过程。
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种观察办法, 说明你们很有办法。但是, 在观察前, 老师要提出几点要求:第一, 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观察时要注意地面清洁, 不要随意丢纸屑;第二, 边观察边记录你的观察方法和观察发现, 你只要选择其中的两三种方法进行观察就可以了, 观察要仔细, 记录要简单。
(学生开始观察, 并把观察发现的内容记录在学生表格《纸的观察记录》中;师巡视, 补充纸:牛皮纸、面纸、普通白纸、蜡纸、包装箱纸。)
(评:教师在这一部分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 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 让学生有东西可研究。在学生探究的同时, 注重指导时机的介入。指导过早, 影响了学生的思考。知道过晚, 学生又会感到困难重重, 从而失去了探究的勇气。在科学探究时, 学生往往容易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 往往研究得不够深入, 在这里, 教师不要求学生采用所有的方法, 而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种方法, 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在某一方面研究的时间, 从而可以使教学得以深入开展下去。)
5. 分享探究发现。
师:谁来说说你的观察发现?
(师根据学生回答, 补充完成教师表格《纸的观察记录》中的“观察发现”, 同时投影展示。)
6. 整合探究成果。
师:同学们的发现真不少。看来, 我们只要多观察, 做个有心人, 我们就会有更多更新的发现, 对吗?接下来, 我们就一起来总结观察发现, 看看纸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看着板书, 小组说一说。
师:那又有什么相同的?是的, 纸是由一些细毛做成的, 这些细毛实际上就是木屑、草、树皮, 就是纸的纤维。 (板书)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纸的特点, 可以帮助我们以后更好地研究纸的用途。
(评:比较各种纸的特点, 目的在于把纸的特点与作用联系起来, 纸的特点决定了纸的用途, 研究纸的特点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纸的特性, 有助于设计新的适应其他特殊用途的纸, 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三、总结
为了更好地保留研究成果, 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标本的形式把它保存下来。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个表格, 请同桌两人互相合作完成。做之前, 老师有几点想提醒同学注意的:第一, 两人要互相合作, 贴上纸样, 写上名称和特点。第二, 注意清洁卫生, 节约用纸。剩下的纸收入垃圾袋里, 下节科学课我们可以来制作再生纸。第三, 作好之后相互交流展示。 (同桌合作, 完成《纸样》表格。)
四、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纸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那么纸的这些不同点和纸的用途有什么关系呢?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还有很多纸的秘密等着我们去研究。现在, 老师发给大家一张“纸的资料”封面, 上面有班级、小组、姓名, 大家把它和“纸的观察记录”“纸样”订在一起, 形成一份完整的“纸的资料”保存下来, 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评:通过《纸样》这一表格的完成, 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 学生对纸的种类和特点进行了梳理, 对本课的研究过程进行了温故而知新, 同时教师还注意渗透对学生进行废物再利用和节约用纸教育;最后教师还给学生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 相信有了这次丰富而深刻的学习体验, 学生课后一定会积极查找资料, 做足功课。)
封面: 纸的资料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表格:
3.北师大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理解并且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也就是透视现象。孩子们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规律,采用多种绘画形式(如剪贴、粘贴、拼贴、绘制)来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用欣赏学生生活中的透视照片导入新课,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规律,也可以通过动画片的欣赏,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表示透视现象。最好通过各种绘画手段,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绘画快乐。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和透视规律。
教学方法:先让孩子们欣赏生活中关于透视的照片,然后欣赏动画片,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然后小组合作,通过拼贴作品的动手实践活动,来拓展孩子们的创作思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生活照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彩色纸、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能显示透视的生活照片,提问:孩子们观察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规律?教师引导,近处的什么大(高)?远处的什么小(矮)?然后让孩子们总结。(同样大小的物体,距离我们近的看起来比较大,距离我们远的看起来比较小,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在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的前面。这就是一种透视现象,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前前后后。)
板书课题——前前后后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探索新知
1.让孩子们欣赏动画片《热气球升空》。仔细观察如何表现气球的一前一后的关系,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进一步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可能回答: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也可能回答: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出示有透视现象的学生作品,让孩子们欣赏,教师引导,从而再次拓宽孩子们的创作思路,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情感。
(三)能力反馈,动手实践
1.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3.作业要求:用拼贴的方法表现一幅有前后关系的风景画。步骤要求:先想好内容,用彩色纸剪好相关景物,注意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多多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四)作业点评
引导孩子们作品自评、互评,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总结:生活中的透视现象随处可见,我们今后一定要留意观察。
(五)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4.北师大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 篇四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看谁来了?(4只小猴)。它们现在饿了想去摘桃子。我们看看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好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学生独立观察,“它们一共摘了几个桃子?”
2、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
3、试着帮他们分桃子。
4、汇报做法。
0÷4=0
5、继续观察,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子。
6、学生试做。0÷5=0
说一说:0÷7 0÷8
引出:
三、拓展应用
1、试一试
408÷4 612÷3 840÷6
课后反思:
5.北师大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 篇五
时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丑小鸭》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从生下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家出走,最后竟意外地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写得十分感人,内容与语言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中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这个故事是想告诉人们,人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美丽高贵如白天鹅,也会有被别人误会、嘲笑、冷落、抛弃的经历,也难免会有孤单困苦的时候,但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学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所以对于中低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这篇课文非常有兴趣。中低段学生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想象力非常丰富,以及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感兴趣,所以我在教学时会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展现当时的画面,有充分的体会后再进行感情朗读。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丑小鸭的心情,理解丑小鸭的美好向往,懂得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不幸。
3、练习用课文中的词语描写丑小鸭长大后的样子。
4、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体会丑小鸭的心情,理解丑小鸭的美好向往,懂得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不幸。
2、练习用课文中的词语描写丑小鸭长大后的样子。
3、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一、导入。
、出示词语。
丑小鸭
又大又丑
欺负
孤单
优雅
高贵
生齐读。
2、师:请用上这些词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一只又大又丑的丑小鸭最后变成了一只优雅、高贵的白天鹅。
板书:——白天鹅
3、师:谁来说说当它还是一只丑小鸭时长什么样?
生: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出示: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它“丑小鸭”。
师: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体会一下它的丑。
生齐读。
4、师:当它变成白天鹅时有拥有怎样的外貌呢?请读读课文中7-8自然段,找找它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生: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宽阔的翅膀。
出示:“湖水中自己的影子,竟是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原来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师:咱们再来读读这句,看看它此时此刻变成什么样子了。
生齐读。
5、师:同学们,在别人眼中,这么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竟然能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啊,可是,在它的成长过程中却经历了很多的困难。那么,在它的成长过程中,都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字,一起去感受下它成长的艰辛。
二、学习课文。
、出示学习要求。
(1)初读:轻声读课文3—6自然段。
(2)勾画:勾出描写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困难与挫折的句子。
(3)想象:想象当时的画面,并和同桌交流交流你仿佛看到的画面。
(4)再读:带着你的体会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读出来。
2、汇报。
生1: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它,猫吓唬它。
出示句子。
师:找到这句话的同学举手。请没有勾到这句话的同学把它勾画出来。
生补充勾画。
师: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看看你能仿佛看到什么画面。
生齐读。
师:你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哥哥姐姐咬他。
师:怎么咬它的?(咬到它哪儿了?)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场面给大家描述一下。
生:描述场面。
师:是啊,丑小鸭刚刚才出生不久,皮肤还那么娇嫩,只要轻轻一咬,皮肤马上就被撕破了。请你带着你想象到的画面读一读这句话。
生感情朗读。
师:哥哥、姐姐是它的亲人啊,连自己的亲人都来咬它。如果你就是这只丑小鸭,你此时会有怎样的心情?
生:难过、伤心。
师: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
生感情朗读。
师评价:从你的朗读中,我看到了一只遍体磷伤的、脆弱的丑小鸭站在我的面前。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来说说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生2:我还看到了公鸡在啄它。
师:用你的语言把这个场面给大家描述一下。
生:公鸡把它的毛一根一根地啄掉了。丑小鸭感到非常疼,非常难受。
师:那你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
生感情朗读。
师:在家里,谁都欺负它,你还看到了谁在欺负它?
生练习用“谁怎么样它”说。
(音乐)师:丑小鸭在家里找不到温暖,它感到非常孤单,就——
生:钻出篱笆,伤心地离开了家。
师:我们来看看离开家后的丑小鸭又会遭遇到什么事?看看它的命运会不会有所转机?我们期待着它能生活得开心,没有人再来伤害它。
生3: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它,猎狗追赶它。
出示句子。
师:没有勾画到这个句子的同学,请你把它勾画出来。
生补充勾画。
师: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小鸟在讥笑它。
师:能不能给“讥笑”换一个词?
生:嘲笑。
师:小鸟是怎么讥笑它的?
生:啊!这只鸭子好丑好丑啊,哈哈哈
师:看,这就是“讥笑”。
师: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我看到了猎狗在追赶它,它拼命地跑啊跑啊,才躲开了猎狗的追赶。
师:同学们,那是一只凶残的猎狗啊,猎狗可是连熊啊,狼啊都不放在眼里的动物啊,一旦被它咬到,丑小鸭会有怎样的后果?
生:可能会被猎狗吃掉,因此丧命。
师:它可不想面对这样的后果,它会怎么做?
生:不要命地跑、使尽全身力气躲过这一劫。
师:是啊,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个句子。
师:丑小鸭在本该温暖的家里处处受到欺负,然而离开后,它的遭遇同样令我们感到心酸。它没有朋友,只好————
生:继续流浪。秋风瑟瑟地吹着,树叶……往下掉。
师:(引读)有一天,丑小鸭看到了一个大湖,生:同学们,这就是它看到的天鹅。(出示天鹅图片)
师:丑小鸭,你惊奇的是?
生:它太美了!
师:能具体说说它哪儿美吗?
生: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宽阔的翅膀……
师:丑小鸭,你又羡慕的是?
生:我羡慕它姿态那么优雅,样子那么高贵……
师:同学们,像这样,渴望拥有别人好的东西就叫“羡慕”。
师:你在羡慕、赞美它的同时又在想什么呢?
生:如果我也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就好了。
师:我听懂你的意思了,你想变成白天鹅。那你把你想变成白天鹅这个迫切的愿望大声地说出来。
生:我想变成白天鹅。
师:咱们一起帮丑小鸭大声喊出它的愿望。
生:我想变成白天鹅。
师:此时,这群美丽、高贵的白天鹅让已经心灰意冷的丑小鸭又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它好像已经忘记了曾经受到过的种种欺负。可是,冬天到了,(引读)
师:是的,不过让我们感到庆幸的是,在它昏睡过去后被一个农民伯伯救走了。你看,丑小鸭的命运是如此的曲折,丑小鸭在经历了兄弟姐妹的欺负、其他动物的嘲笑、讥讽,又面临着寒冬严峻的考验,但是它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到了第二年春天,当第一缕温暖的春风吹醒大地的时候,丑小鸭也迎来了它生命中的春天,它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变成了一只让人羡慕的白天鹅。(出示白天鹅图片)
师:请你用书上的句子或者自己的话来赞美一下这只美丽的白天鹅。
生:它的脖子长长的,身子白白的,漂亮极了。
师:咱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它的外貌的?
出示:湖水中自己的影子竟是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
齐读。
师:我们哪里相信,这么美的白天鹅曾经竟然是这个样子。(出示: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生齐读。
师:曾经这么丑的丑小鸭现在竟然变成了这个样子。(出示:湖水中自己的影子竟是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
生齐读。
师:当看到这样高贵、优雅的白天鹅,鸭子、猫、公鸡发出了一声声赞叹,出示(“啊,多美的天鹅!”“瞧,它们飞的多高!”)生齐读。
师:大家不知道,在这群天鹅中,有一只,就是那曾被大家百般嘲笑过的丑小鸭。
3、师:学习完了课文,我相信丑小鸭的身处逆境却永不放弃的形象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曾经百般欺负、嘲笑丑小鸭的这些动物们也在你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又或者你学完课文,你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想对自己说些什么。请你拿出课前准备的那张纸,写下你想说的话。
4、汇报。
三、总结。
6.北师大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与“平均分”的联系。
2、体会分数也能用于估测图形面积。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与平均分的联系。
2、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前巩固知识
1、什么样的数是分数?举例说明。
2、读出下列分数,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1/23/41/72/44/5
3、写出下列分数:四分之一、七分之三、四分之三、五分之二、三分之二、九分之八。
一、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1题。
师引导,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应该怎么做?
集体订正,读一读分数,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并说以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先尝试完成第一幅图,结合3/4,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其余的几个分数。
三教材58页“练一练”第2题。
师读题,问问学生是怎样理解的。强调“按分数涂色”,分子是几就涂几份。(结合图形说分数意义)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四、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3题。
集体读题,理解题意:
强调分数必须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没有”平均分“分数就无从谈起。
一、教材第58页练一连第4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每一个图形的1/2是多少,再回答题中的问题.
六、课程总结
1. 谈自己的收获。
2. 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3. 学生评价自己、别人或老师。 指名回答其他人评价、补充。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汇报:如第一幅图表示的分数是5/8,5表示分子,8是分母,表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8份,涂色的部分是其中的5份.
学生用彩笔涂色,同桌交流各自作业。
独立完成,仔细检查。
汇报:3/4的分母是4,我发现正方形正好平均分成了4份,分子是3,所以应涂其中的3份.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查.
先让学生说以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明白每个图形的1/2是多少
回答题中的问题
集体订正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练习,绝大多数学生自愿发言都能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并练习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课题 吃西瓜 课时 五(31)
教学目标: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你们知道分数的大小如何比较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下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引导探索
1、认真观察“吃西瓜”的情境图,说一说它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弄清它已知什么,求什么。
2、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学生尝试列算式。
三、拓展应用。
1、
2、
3、
3、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块,两人共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
3、探索“28+38=”怎么算。
(1)学生独立画图表示分数。
(2)拼图看应该得出什么结果。
(3)回到问题情境,小组讨论:解释这个结果是否合理。
4、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小组交流结果。
5、学生独立解决第三个问题,全班交流如何把“1”变成可以与58相减的分数。
2、19+4957-271-15
58+2834-341-37
板书设计
28+38=5/8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教学反思:
7.北师大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 篇七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诅咒,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反抗侵略的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战争与人类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其次,要重视朗读,应在情感、停顿、重音、语调等方面有新的体验。再者,宜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别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扩大阅读面,可在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最后,应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各种采访工具,广泛收集有关战争的材料,尝试调查报告的写作。
每课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两首诗。学习这两首诗,一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二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三应广泛收集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诗歌,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三)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这两首取材于战争的诗(以下称《十五从军征》为“诗A”,《出塞》为“诗B”)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比较点,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1.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是从一位征夫归来却无家可回而无限哀伤的角度,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诗B则是从征夫出征未还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给征夫带来的不幸及人们企盼国土不被践踏的美好愿望。
2.手法和情感不同
诗A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写征夫人老归来,面对庭院荒凉,墓冢累累,一人空悲戚,暗写天灾人祸、社会黑暗、亲人尽数逝去。诗A明暗结合,表达了征夫无尽的悲哀和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控诉;诗B则是联想、用典并举,写实、写虚同用,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风格与情调不同
诗A语言质朴无华,行文从容舒缓,运笔沉稳厚重,透露了悲伤低沉的情调;诗B则粗犷奔放,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形成了悲壮高昂的情调。
4.繁简和意境不同
诗A使“繁”:前六句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中六句描绘了无限的悲凉,后四句抒发了无尽的悲哀,创造了凄清悲怆的意境;诗B用“简”:首句落笔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眼前与历史相勾连,次句道出了历代征夫的悲剧,三、四句用典,表明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创设了雄浑苍茫的意境。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出示扩读资料。
《国殇(节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后]
1.你发现这两首诗写战争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国殇》取材于秦楚丹阳、蓝田之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着眼于安史之乱。
2.能为这两首诗划分节拍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1.若按意义断,七言诗一般为四三断。
2.若按音节断,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一二断或二二二一断。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首写战争的诗,认真朗读、划分节拍后,选择一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夜莺之歌》与《雨来没有死》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诸多同异的两篇记叙类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找寻两篇文章的同与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崇高的思想品质,感受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内容。
(二)分组再读,发现同异
各学习小组组织读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同中求异
这两篇课文(下称《夜莺之歌》为文A,《雨来没有死》为文B)的同中有异之处,你发现了没有?
[学生议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形象塑造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都塑造了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与外族侵略者斗争并安全脱险的小英雄的形象。B相异处:文A侧重表现人物的机智及英雄行为的“有意识性”、“主动性”,小夜莺特意在等敌人并机智地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文B则侧重表现人物的勇敢和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小雨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毒打威胁却坚强不屈,因为他深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情节安排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均围绕侵略者的斗争来展开情节,表现矛盾冲突。B相异处:文A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将一件事分为“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等情节,时间跨度小。文B则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了雨来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几件事:水性好——上夜校——父熏陶——作掩护——敢斗争。文B时间跨度较大,更多地注意了前后事件的铺垫和因果照应。
(二)异中求同
这两篇课文的异中有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表现主题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取材于前苏联卫国战争,从“消灭敌人”的角度,讴歌了前苏联人民与德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文B则取材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保护同志”的角度歌颂了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B.相同处:两文都赞美了少年英雄的壮举,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都传达了作者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使用方法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采用了围绕中心事件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文B则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来选取事件,缝合文章。B.相同处:首先,两文都采用了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设置伏笔,发展情节。其次,两文刻画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最后一课》(节选)
他(韩麦尔)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坐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世同堂》(节选)
他(祁瑞宣)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买傻地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2.请快速阅读,找到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比较点各一处,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然后以下面两个比较点作示范分析]
A.人物的表现同中有异
两位老师都做了亡国奴,因而他们的表现都很反常,都失去了自控力。不过韩麦尔老师是抓紧一切时间来讲课,以此寄托他对即将失去的法语的热爱,下课时的表现则说明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而祁瑞宣老师则是说不出话,他的一句“今天不上了”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的满腔愤怒。
B.表现的主题异中有同
两文的作者不同,反映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两文都反映了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篇取材于战争的短篇小说,认真阅读后,选择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故事。采用篇内巧抓比较点即人物的实际行为与假设行为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生会在真实与假设的丰富比较中锻炼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而深入理解五壮士的壮举。
互动过程
一、巧用资源,尝试发现
(一)播放电影,营造氛围
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剪辑为3分钟的精萃,突现壮士的英勇场面。
(二)书中找宝,问题互助
1.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体现壮士“壮”的内容,读给同学听。
2.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或提交组长,老师寻求帮助。
二、比较思考,探究形成
(一)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可选,假如他们不选择文中写到的那条路,而选择另一条路,你认为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结果会怎样?这种选择好不好?
(二)有同学说,就算选择了走狼牙山之路,也完全可以不跳崖。人家美国人教育士兵: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先投降,保住生命。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见解?
[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就完成任务而言,五壮士选择不上狼牙山的路是无可非议的;从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角度而言,五壮士的实际选择是正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民族,当日寇的铁蹄残酷践踏我们美丽国土的时候,在日寇的屠刀恣意杀戮我们善良的人民的时候,用宝贵的生命去铸就“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新的长城,恰恰是动地惊天、气贯长虹的壮举。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美国的狄斯尼的《勇气》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一个美国伞兵在诺曼底着陆后与其战友失去了联系,陷落在了敌控区。他想到了隐蔽,他敲响了一户农家的门,这户法国农家的夫妻把他藏到了碗橱里。德军把他搜了出来,关在了仓棚里并枪毙了法国妇女的丈夫。后来美国兵又从仓棚里逃了出去。但他无处可躲,于是他避开敌人的视线,又来到了这户农家。法国妇女仍毫不犹豫地把他藏了起来。德国人再没来这里搜查,这个美国兵脱险了。
2.周样是做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五壮士的选择和这位美国士兵的选择有无不同?你对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讨论,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五壮士义无反顾的选择和美国伞兵聪明机智的选择都表现了非凡的勇气,都是英雄的壮举。前者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群众和大部队,后者用保全生命的方法给自己创造了再与敌人战斗的机会,他们同样是值得歌颂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查找以“在战争中的选择”为题材的两篇文章,阅读后,确立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螳螂捕蝉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本单元中进行了篇与篇,一篇内的比较阅读。本课可采用提供扩读材料作课内课外篇目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读读议议,尝试发现
(一)出示扩读材料,学生自由散读
《晏子谏求雨》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本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泊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二)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独立思考,确定比较点
建议:如果我们就两篇短文进行比较,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
(二)独立操作,探究形成
[以自主学习为主,必要时可与同学、老师探讨]
以内容为基点的比较;以人物性格为基点的比较;以进谏方式的基点的比较;以写作方法为基点的比较。
三、收集资料,拓宽视野
请查找两种不同进谏方式——曲谏、直谏的文章,比较异同,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两首诗、四篇文章时贯古今,地及中外,均取材于战争。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抗日战争,所以,本单元的综合活动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中心,调查、访问此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感受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综合活动过程]
一、调查前的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战争的影片、图片和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激发学生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分好调查小组,选定小组长,自行拟订计划,定准调查时间,明确参观地点,确定采访对象,备好采访工具。
二、调查中的操作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主动热情;2.仔细倾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三、调查后的整理
1.分类归纳,详略处理,配制图片;2.利用网络,补充材料,拓宽视野;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写好报告;4.形成看法,认真讲解,广泛交流。
四、操行评价
可采用教师宏观点评,学生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的方法。评价时要注意到目的和效果、态度和方法、调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等问题。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属中学)
8.北师大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 篇八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月球旅行”这一情境,使学生综合应用前几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2、能从“月球旅行”这一情境中,提出其它的数学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合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创新学习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教学重点:通过创设“月球旅行”这一情境,使学生综合应用前几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教学难点:能从“月球旅行”这一情境中,提出其它的数学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智慧老人要带上我们和淘气、笑笑去月球旅行,看看同学在上课的时候能不能够善于发现数学问题,并能想出合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你们能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给智慧老人看吗?
二、合作探究。
1、看,智慧老人、淘气和笑笑已经进到了飞船里,淘气心里可高兴了,他迫不及待的问大家:“还有多少分发射?”
(1)引导学生认真看时间。
(2)你是怎么想的?
(3)从8:55到9:00经过了5分,从9:00到9:15经过了15分,所以还有20分发射。
(4)小朋友们能用所学的知识帮助淘气和笑笑,那我们就和他们一起去月球旅行吧!(板书课题)
2、我们安全地来到了月球的快乐城堡,进入城堡的门有2个,你觉得智慧老人、淘气和笑笑走哪个门省钱呢?快来根据两个门的门标价钱帮他们算一算吧!
(1)你帮他们选择哪个门?为什么?
要求学生列出数学算式,说明理由。
他们走第二个门省钱。因为如果走第一个门他们要用:3×8=24(元),走第二个门他们要用:10+6+6=22(元),所以说走第二个门更省钱。
(2)想进入快乐的人可不只智慧老人他们三个,看又来了一家三口人和一家两口人,下面我们来个比赛,男同学帮三口人的算,女同学帮两口人的算,看谁最先让他们走进城堡,而且最省钱。
男生:走第一个门省钱。第一个门要花:3×8=24(元),第二个门要花:10+10+6=26(元)。
女生:两个门都可以走。第一个门要花:2×8=16(元),第二个门要花:10+6=16(元)。
3、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帮他们打开了城堡的大门,真了不起。进入城堡后,我们来到了月球游乐园,你都看到了什么?
(1)一共需要几艘飞船?
(2)飞1圈需要3分。
(3)最多乘2人。
(4)票价5元。
谁来帮淘气解决他的问题?
飞4圈需要12分。我列的算式是:3×4=12(分)
谁来解决“一共需要几艘飞船”这个数学问题?
一共需要4艘飞船。我列的算式是:8÷2=4(艘)。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解决问题并能发现问题的孩子,淘气看了你们的表现,也禁不住的提出了一个问题了,谁愿意来说说?
5、从游乐园出来,智慧老人出了一则公告,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智慧老人的要求是:同桌合作完成校园的设计,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说完整图的位置方向。
6、哪位同学能把自己设计的月球学校展示给大家看看?
三、小结:
1、月球旅行就要结束了,通过你们的表现,我知道你们的收获一定不少,谁愿意来说说?
9.北师大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 篇九
1.通过学习,了解保护森林的战士们单调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家书抵万金”的深刻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防战士为了保卫祖国的原始森林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为边防战士写信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哪位同学曾经有过给别人写信或者收到过别人来信的经历?(指2~3名学生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和信有关的,请大家齐读课题--送往小木屋的信。
二、检查预习。
1.请同学们打开书109页,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那么在读课文的过程当中,你觉得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容易出错呢?谁愿意起来说一说,提醒大家。
2. 学生提醒大家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教师相机出示“公顷”“疙瘩”“牛虻”,引导学生齐读,指名读含有“揣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教案。”字的句子,并让学生通过演示“揣”的动作,理解揣的含义。
3.出示“隔绝”。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词语吗?谁能来读一读。请大家认真观察“隔”这个字,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相机出示课件提醒学生右边下半部分里面是一条横,不要多写(1~2生)。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看出大家预习得非常认真。下面,请同学们来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想一想:送往小木屋的信和同学们收到的信有什么不同呢?
2.学生读完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同学们,谁来说一说,送往小木屋的信和同学们收到的信有什么不同呢?”
3.学生交流,相机引导。课文当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出信的珍贵呢?(家书抵万金)为什么这句话最能体现出信的珍贵呢,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你是从哪体会到的?还有哪位同学谈谈自己对“家书抵万金”这句话的理解?(1生)课文当中的家书为什么抵万金呢?(板书)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课文,从课文当中寻找答案。
四、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1~5自然段,看看从这几个自然段当中,你能了解到什么?
2.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相机引导学生体会战士们生活的困难和单调寂寞。
3.同学们,战士们的生活非常单调、寂寞,除了没有电、没有电视机、带来的书籍也十分有限外,还会因为什么呢?请大家结合我们现在的生活,想象一下。
4.学生交流,进一步体会战士们生活的单调和寂寞。(如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节假日不能和家人团聚等等)
5.同学们,战士们的生活这样单调、寂寞,他们为什么不从大森林中走出来,去享受外面丰富多彩的生活呢?(引导学生体会战士们为了保卫祖国的大森林,保卫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5.小结:同学们,为了保护祖国的原始森林,战士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常年住在这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们不仅要克服了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还要接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单调和寂寞,他们是多么了不起呀!
6.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战士们为什么觉得“家书抵万金”吗?(2~3名学生)
7.在这样单调寂寞的日子里,能收到一封信对战士们来讲真是太珍贵了,真是“家书抵万金”哪!
五、学习课文6~8自然段。
看看从这些自然段的哪些语句当中,你能体会出“家书抵万金”?
2. 学生默读自学,画出相关语句,教师巡视指导,相机评价学生学习方法。
3.同桌互相交流,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出“家书抵万金”?
4.全班交流。
5.教师根据学生谈到的句子或者段落随机出示,请学生谈体会。
随机出示:
A:只要不当班,他们就拼命写信,给战友写、给父母写、给朋友写。写完,还要在信封背后重重地写上“见信速回”的字样。
(1)你是怎么体会出家书抵万金的?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谈自己的体会,并相机板书(战友、父母、朋友)。
(2)小结:从战士们的表现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他们真是太渴望得到信了。同学们,你们能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吗?把战士们渴望得到信的心情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3)指名读,评价后再指名或者齐读。
B:半路上,他发现身上的汗把口袋里的信浸湿了。指导员懂得这些信对战士们多么重要,他不敢把信揣在口袋里了,而是用手捏着边走边吹。当他走到小木屋时,信被他吹干了。信封上留下了他的指印,也印着指导员对士兵的爱心。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看看指导员在送信的途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他又是怎么做的呢?(1生)
(2)同学们,在指导员捎给战士们的信中,有战友写的、父母写的、朋友写的,还有少先队员写的(板书:少先队员)。指导员要把这些信送到森林深处的小木屋当中要走很长的山路。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指导员在送信的途中还会遇到哪些事?他又会怎么做呢?
(3)引导学生想象,指导员在送信途中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会怎样对待手中的信。
(3)学生谈自己的想象。(2~3名)
(4)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指导员克服了重重困难,
10.北师大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生游戏互动——《报数游戏》。教师宣布游戏规则:从第一名同学起开始报数,当报到的数是5的倍数的时候,不能直接说出这个数,必须用字母m来表示。学生报数,教师适时询问m所表示的数字是几,并板书。当全部报完时,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字母可以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引出课题《字母表示数》并板书。
二、出示儿歌,探索新知
1.儿歌接龙游戏。
出示儿歌: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让学生进行儿歌接龙。提问: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改怎样用一句话来表达这首儿歌呢?(学生畅所欲言)
2.如果用字母a表示青蛙的只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学生组内探讨,集体汇报,教师点拨)
3.老师这里有三种不同的想法,你同意吗?并说说理由
出示三种说法:a只青蛙a条腿;
a只青蛙b条腿;
4只青蛙4a条腿.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想法。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种说法没有关注数量之间的不同及关系;第二种说法注意到了数量的不同,但是没有将它们的关系表达出来;第三种说法用字母表示出了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
指导学生4ⅹ啊可以写作4·a或4a,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板书)
4.出示儿歌,让学生试着用字母来表示
1只青蛙1张嘴,
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
4只眼睛8条腿;
……
请学生自主完成,并全班汇报,教师点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
5.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还用到字母表示数。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b= x×5= ɑ×c=
1×x= ɑ×b= x×x=
2、手势判断对错。
(1)b×2可以写成b2 ( )
(2)b+b=2b ( )
(3) ɑ+5可以寫成5ɑ ( )
(4)6-c=6c ( )
(5)d÷7=7d ( )
3、用线段把左右相等的数连起来。
比ɑ多2的数 ɑ2
比ɑ少2的数 2ɑ
2个ɑ相加的和 ɑ+2
2个ɑ相乘的积 ɑ-2
4、在括号里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1)一件上衣ɑ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12元。一条裤子( )元。
(2)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页,a天共看了( )页。
(3)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35人,到新站下去x人,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 )人。
四、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在数学中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在生活中字母表示数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大家以后要灵活应用。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63页试一试
板书设计
字母表示数
11.北师大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 篇十一
设计理念
这首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揭示了伟大的母爱。这一平常而又有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经历。在识字、朗读、理解等各个教学环节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古诗精练的语言,让学生美美地朗读、背诵,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实际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交流识字方法。
从诗中受到启发,学习感受母亲的爱,并学习关心自己的母亲,在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喜欢读古诗。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母亲的言行,感受母亲对儿女的爱。
教师:生字卡片,朗读录音,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好妈妈》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词,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母亲对儿女的关爱,能关爱自己的父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引出课题3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大家非常熟悉的歌,你们想不想听呢?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人孟郊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游子吟》。
师:是的,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的确,这份爱让我们刻骨铭心,不尽感激。(板书:游子吟)
游子:古人把离家在外的人叫“游子”。“吟”是诗歌的一种形式。
二、合作学习,初读古诗
师:请孩子们自由地读古诗。1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初读古诗。
学习小组长拿卡片,让其他同学读。同学间相互纠正字音的落实情况。抽生读古诗。师相机范读。
学生自读古诗。师:在读中,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一说吗?(可以同桌讲,三、再读古诗,读出韵味
也可以小组说,谁认为自己说得好还可以站起来说。)
1自己在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体会“寸草心”“三春晖”。学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四、观察图景,感悟古诗
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深了,油灯下,母亲还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1)师:你看到了什么?(母亲灯下缝衣服)
(2)母亲此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从多方面感知母亲对儿子的爱)
(3)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2学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多媒体课件展示。
静景:阳光下,路边生机勃勃的小草。
动景: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了,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
师: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了,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此时,母亲会说些什么呢?孟郊的感受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说)师: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在这里,作者把母亲对自己的恩情和太阳对春草的恩情相比,表达了作者对母爱难以回报的感叹,让我们把对父母的愧疚,对父母的热爱融入自己的朗读中。
五、读议释疑,体会古诗3之情。5老师从你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你们就是孟郊,谁来吟咏这首诗?(指名吟诗)你觉得他吟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读完后给我评评。得怎么样?
六、自学古诗,再现创新
师:孩子们,你们真棒!这首诗用简洁直白的语言,给我们展示了慈母不辞辛苦,为临行的孩儿飞针走线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的无限关心和爱护。这样的母亲怎不值得我们深情赞颂?你的妈妈关心你吗?怎样关心的呢?(学生自由说)
师:既然你的妈妈那么关心你,那么爱你,你该怎样对待你妈妈呢?(学生自由说)
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好妈妈》,再现图景(雨天接“我”回家,深夜送“我”上医院;妈妈下班累了,“我”端上热茶,给妈妈揉肩……)
七、指导书写2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一遍生字(提示:注意笔画笔顺)。
师:“归”、“临”分别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呢?(感知左右结构的字)
师:“密”、“游”由哪些部分组成?(感知上中下、左中右结构的字)“迟”呢?(半包围口头扩词练习。抄写生字。朗读、背诵古诗。学生齐读古诗。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看谁读得最好。(找伙伴读、找老师读、自己读、男女生对读、老师有一位朋友,他非常喜欢这首诗,还配了音乐,你们想听听吗?再次投映图景,播放课文表演读。)
配乐的朗读录音,让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真正体会慈母对儿女的深情,激发孩子们对母亲的热爱结构的字)
八、课堂练习
九、课外延伸拓展
2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爸爸、妈妈听。尝试读一读另一首诗。
晨起缝破衣
郑
燮
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行。
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
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
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
不衣逆母情,衣之情内伤。
附:板书设计
游子吟
慈
母——游
子
手中线——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
12.北师大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 篇十二
色彩
习作 写一处你熟悉的景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象,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3、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课前准备:
搜集描写景物的词语、句子,并抄写下来。教学过程:
一、习作要求:
同学们,你可曾留意身边的景物?大自然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相信同学们的心中一定珍藏着最美的风景图。去学校的周围或郊外看一看,走一走,选一处你最熟悉的景物,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写来。写的时候,要注意运用平时学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并注意用上平时你积累的好词、佳句。
二、习作指导:
写景,也就是描绘景物,通过有条理地描写,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展现出来。我们在写的时候应当按照时间顺序或者空间顺序来写。
三、具体方案: 1、要选好观察的景物。
这里的景物主要指自然景物。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选择有特点的景物进行观察。观察的景物有很多,如天空、树木、山坡、草原、河流、庄稼、院落、房屋、街市等等。
2、观察的顺序。
观察要有顺序,描写要有层次。同样是远处或近处的景物,也还要考虑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是从南到北,还是从东到西„„,只有远近结合,井然有序,一层一层去写,才能层次清楚,描写生动、形象。
3、观察要抓景物的特点。
大自然中的景物千差万别,各有特色。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抓住特点写,就显得真实。抓特点最好的办法是善于比较,只有这样,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反映出来。
4、注意用词准确、生动。
写景还要做到一边观察,一边动脑去想,注意选择词语,做到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景物的特征。
四、例文: 秋天美
一年四季都很美,但我认为最美的是秋天。
秋天的田野美,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一个个胖胖乎乎的棉桃吐出了一团团雪白的棉絮,像雪一样白,像牛毛一样软;稻子金灿灿的,像撒了一地金子,又像铺了一条又长宽的大地毯;沉甸甸的谷穗频频点头,颗粒饱满的高粱涨红了脸„„
秋天的树林也美。树上的叶子黄了,凉爽的秋风一吹,有的便飘飘扬扬地落下来,像飞舞的蝴蝶,又像运动员在跳伞。落到地上,像铺了一条厚厚的黄色地毯,踩上去软绵绵的,舒服极了!人们都说红枫是最浓最浓的秋色,是的,假如你漫步在红枫林中,就像进入了红色的海洋——黄红、橘红、深红、暗红,还有半透明的粉红,简直就是一幅美妙的写意画!
秋天的果园更美。红艳艳的苹果压弯了枝头,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多好看啊!黄澄澄的大鸭梨像金钟一样悬挂在树上;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果子;一嘟噜一嘟噜的大红枣像糖葫芦似的倒挂在枝头;一串串紫溜溜、绿莹莹的葡萄吊在架子上,紫的如丁香,绿的如翡翠,一颗颗又大又圆,像成串的水晶球、大珍珠,使人馋涎欲滴。
秋天的天空也美。它像大海一样湛蓝,好像刚用清水冲洗过;朵朵白云犹如扬帆起航的轻舟,慢悠悠的飘浮着。真是秋高气爽啊!再看那秋天的菊园,菊花争芳斗艳,相继开放。瞧,有的像白玉,有的像水晶,有的你黄金,还有的你朝霞。一朵朵、一簇簇,大的、小的,初开的、怒放的,都像一只只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舞在天地间。一阵阵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醉!
秋天真美啊!美在红枫,美在天空,美在菊园,美在人们丰收的喜悦里——那是用汗水浇出的累累硕果啊!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声音
习作
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声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象,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3、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课前准备:
搜集表示声音的词语、句子,并抄写下来。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同学们,学习了第二单元《声音》,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谈在课文中学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声音。)
是啊,自然界的声音美如天籁,只要用心去聆听,你就会感受到大自然是如此丰富。就让我们把在课下搜集的表示声音的词语在这里展示一下吧。(学生将自己课下搜集的词语进行交流,教师随机板书出词语。)这些都是表示声音的词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声音,下面就让我们想一想,自己所喜欢的声音?和你喜欢的原因?可以尝试用上我们搜集来的词语。
回忆接触到各种声音,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其实描述也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锻炼。搜集表示声音的词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下文做了铺垫,“厚基而勃发”。
二、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激情。
1、思考:自己喜欢的声音,和喜欢的原因。然后和同桌交流。
建议:想的时候,可以先想想有哪些词语可以用在自己的话里,把自己喜欢的声音描述得更形象。
2、汇报。
(1)先说一说你喜欢哪些描写声音的词语,然后再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声音可以用哪些词语描写,再模仿一下自己喜欢的声音。请同学们评一评。
(2)把描写声音的词语用到自己喜欢的声音中,组成句子,然后连起来自己先说一说,再和同桌说说。
小结:同学们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词汇,表达了自己喜欢的事物,真不简单。
语文学习要理解,还要学会运用,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能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在加上老师、同学的鼓励,让他们在交流中、表达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出示图片,编故事。
过渡:刚才,我们都把自己喜欢的声音,向大家做了展示,有很多同学都说的非常好,用词准确,语言通顺。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这里有一些声音,请你们听听。
1、谁来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请你想象一下是谁的声音呢?说一说。(播放青蛙的叫声。)
2、学生回答:(青蛙的叫声。)
3、出示图片,和刚才想象的对比,观察青蛙的表情神态,想象它在唱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4、汇报。
5、把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整理成一个小故事,自己说一说,然后在小组里讲一讲,看谁讲的最精彩。评议,教师巡视。
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充分想象,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学生学习不惟别人是从,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同学们合作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学会反思,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过渡:一幅图片,几声蛙叫,通过我们的想象,成了一篇美丽动人的故事,多么了不起的创作呀!请再听,老师相信你还会有更感人的故事。
6、播放钢琴曲,同时出示图片。请同学想象„„
7、汇报。
8、将刚才汇报的内容,自己再说一遍。
将图片和声音同时展示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自编自说的表达才能。
过渡:你们的想象真丰富,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下面就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将这两幅图联系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吧。(两幅图同时出示)
9、同学们自由的想象,自己编故事,说给自己听。
10、汇报。评议。
过渡:两个原本没有任何联系的图片和声音,通过我们的想象,却成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老师真的很高兴。同学们一定有兴趣将这个故事编得很完整。下面就让我们继续来画一画,想一想,把故事编完整吧,相信你们一定行。
11、出示空白图片,请同学们在书上边想象边画,编故事。为学生创造学习的空间,自主的、有创造性的学习。
12、在小组里编,然后选代表汇报。
13、将刚才我们自己说的话,整理一下,讲给同桌听听。始终让学生们尝试到学习的快乐。
过渡: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声音,还自己动口动脑编故事,我们的收获真大呀!下面就请大家把我们刚说的内容,整理一下,然后选择一种写在作文纸上。有选择性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的良好契机。
14、出示习作要求。
(一)(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有真情实感
(二)让学生独立思考或找人合作,选择学习。确定题目和文体。
(三)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文本开始写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四、交流评价
1、认真地读读自己的习作,把不通顺的地方自己进行修改。
2、四人小组互赏,推荐一篇佳作。(点评者要做到:你最欣赏哪一点给他提一个意见。)作文是“我手写我心”,然后进行自我评价,培养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和作文的态度。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3、佳作评赏:推荐好的文章,师生共同赏析探讨。
五、总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让我们的笔下生花,华丽的文章迟早会跃然纸上的。
板书设计:
笔下生花
声音的词语:哗哗 噼里啪啦 咕咚 叽里呱啦 扑通
喀嚓 唧唧喳喳 哗啦 叮丁咚咚 呼噜
六、习作一
雨天
清晨醒来,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我听着雨打在窗户玻璃上的声音和房檐哗啦啦流水的声音,感觉是那么和谐动听。
我好想化作雨滴,和雨水一起汇进清澈的小溪,唱着歌,哗啦啦地向前方流淌。流过草地,流过山冈,流过森林,到处小鸟欢唱,花儿竞相开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突然,我们闻到了一股又酸又臭的气味,一条暗沟里流出了一股污水,挤进了我们的中间,把我们污染了。从此小溪下游再也没有树高,再也没有花香,到处是死气沉沉的荒凉。人们认识到了这是自我毁灭,于是建了一座净化水厂,暗沟变成明渠,污水变成了清澈甘甜的琼浆,小溪又变成了欢乐的小溪,溪水流过的地方,又成了森林、小花、昆虫、小鸟的天堂。
窗外,雨还在下着。但我想像的翅膀还在飞翔。雨水滋润着理想,而理想一定能实现。点评:
小作者由雨声展开遐想,将自己想像成一个小雨滴汇入一条清澈的小溪,接着围绕小溪从被污染到重新被净化的过程,细致地描写了周围景色的变化,体现以环保为中心的主题。最后小作者由现实中来又回到现实中去,进一步点出文章主题。小作者合理的安排,丰富的想像,有序的描写,使全文更加美好充实。
习作二 夏日的风
清晨,当第一缕夏日的风吹进花草丛中,花草顿时随风摇曳,翩翩起舞,空气里充满了浓郁的花香。这时,泥土也不示弱。于是花香掺和着泥土的芬芳,弥漫在清晨这纯净的世界里,沁人心脾,让人感到惬意„„
白天,烈日炎炎,空气里仿佛有一团火。小草蔫了,树枝也耷拉着脑袋。在田野里劳作的农民,更是汗流浃背,沉重地喘着粗气。他们此时多么需要风啊!这时,风来了,拂过万物轻轻轻地来了,好似一股清凉的甘露沁入人们的心田。霎时,人们情不自禁地立在夏日的风中,任凭风掀起他们的头发。不一会儿,当他们全身都有了凉爽的感觉时,不禁高兴得脱口而出:“好凉快!”
傍晚,虫鸣鸟啼,风吹得树叶飒飒地响。这时,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绿树阴下悠闲地下棋,风轻轻吹起棋盘纸,也轻轻地吹进了他们的心扉。
晚上,凉风习习。孩子们躺在沙滩上,光着肚皮,赤着脚。风吹到肚皮上凉丝丝的,痒呼呼的,他们不禁“扑哧”一下,笑出了声。在晚风的轻拂下,孩子仰望天空,挥动小手,咿咿呀呀地数星星。
啊!这夏日的风,这可爱的风,你是一个美丽的小天使。点评:
这是一篇描写夏天的风的习作,小作者笔下的风善解人意,令人喜爱。作者抓住了夏天风的特点,按时间顺序描写风与人的关系,突出了夏日风的可爱。“清晨的风,徐徐吹来,传来‘花香和泥土的芬芳’;白日微风拂过,给人以凉爽;晚上凉风习习凉丝丝地抚摸着孩童„„”词句优美,构思巧妙,表达了小作者愉悦的情感。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祖国在我心中
习作 老照片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象,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3、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
搜集老照片和一些爱国的小故事。教学过程:
一、习作准备
结合单元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采访老照片的故事的活动,并写采访日记。使学生在活动中直接掌握第一手的材料,亲自感受生活的变化。
二、主题讨论
1、前些日子我们进行了关于老照片的故事和祖国之最的调查采访活动,现在我们交流一下你都采访到了那些故事?
2、通过采访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幸福美好,祖国越来越强大,让人骄傲的事也越来越多。)
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通过了解过去的故事与现在的生活对比,通过祖国近些年发生的让世界都注目的大事)
三、引入作文,整理思路
1、通过交流可以看出,大家的采访和调查都有很大收获。那你愿意把你的故事写出来给大家看吗?
2、讨论:你这个故事要告诉别人什么?(我要告诉别人一段过去的故事,祖国越来越强大,我很自豪)
3、整理自己的采访日记,相互交流一下,相互提提意见,看选择哪些内容写进作文里来。
(引导学生梳理原始资料)
四、构思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有哪些人物?
祖国让你骄傲的地方是什么?是那些名胜古迹、稀有特产还是那些令人骄傲的大事?这些古迹和特产有什么在世界上知名的地方?
五、叙写成文
把自己构思好的作文写出来,同学之间相互修改一下。
六、范文1 续写《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等到这个衣衫褴褛的十一岁少年回到自己渴望已久的故乡时,他顿时惊呆了!眼前一片风景优美、处处鸟语花香的地方并不是自己的故乡了!
他看到山上新修了一个风景园,而村子发生了很大变化,连自己的家都找不到了。他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问道:“你是外地来的吗?”
少年转过头去,刚想回答,可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表妹在问他呢!
少年的表妹好像认出了自己的哥哥,兴奋的喊道:“哥哥是你吗?”嗯,少年点点头,表情一下子变的开心起来了!少年和自己的表妹回到自己的家中,少年顿时傻了眼,他问道:“这座用红砖砌的双层小洋楼是咱们的家吗?”“是呀!”表妹回答道。
从此,少年和自己的表妹一起快乐的生活着。
二十多年过去了,少年长大了,他长大后当了一名军人,为自己的祖国出了很多力,做了很大贡献。
续写《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热那亚的少年跳下床,站直了身子,大义凛然地说道:“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收你们的钱!”
少年把酒徒们惹急了,有一个酒徒用酒瓶砸向少年,可是少年的头一闪,酒瓶掉在地上碎了。这个酒徒不解恨,猛地向少年踢去,把少年踢倒在地,少年站了起来,掸掸身上的土,擦擦嘴上的血,蔑视地看着他。酒徒又问:“你向我们道歉!”少年斩钉截铁地说:“不,绝不!既然你们说我们意大利不好,你们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的来这里呢?意大利不欢迎你们这些人!”
他们又准备用脚踢少年,突然后面传来一声大喝:“住手!”酒徒们往后一转,看见一位意大利老人。这位老人说:“你们竟敢欺负一个少年,太无耻了。”老人说着从床上跳下来,酒徒们吓坏了,只好灰溜溜地躲进床里,拉上帘子,不敢再出来了。
意大利老人把少年扶了起来,给他擦擦嘴上的血,把少年扶到床上,让他休息,夸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少年。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塞北江南
习作
我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象,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3、初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能抓住事物特点,运用修辞方法多角度描写景物。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家乡的风景、土特产品及有关资料。教师准备本地风光片。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了解我们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有许多可爱的地方,比如,有迷人的自然风光,令人叫绝的土特产品,特别是有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民。想一想我们的家乡,让我们最值得爱的、最值得夸的、最值得写的是什么?
二、具体指导:
1、选好你要介绍的一处景物重点介绍
在一次作文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个一个去介绍,那就把你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写下来吧!你准备写什么呢?
2、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
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比如《珍珠泉》的文章,作者就发现了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所以这泉便得名“珍珠泉”。作者写出了珍珠泉的绿、清、深、美,这就是珍珠泉的特点。我们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知道里面鱼多、鸟多、珊瑚美,景美物产丰富。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很简单,那就是同学们要留心观察你要写的景物。只有认真观察了,你才能发现它的特点。例如《燕子》一课,写燕子有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多生动呀。《荷花》里说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多形象啊。《珍珠泉》里说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3、要有丰富的想像,让习作文采飞扬 在写景的文章中,有了想像,会使你的文章更生动、更形象。如《珍珠泉》的作者在结尾写到:“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作者将“泉水”想像成“珍珠”,真是想像奇妙而生动,表达了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上次写春天的作文中,有些同学把泉水想像成大自然弹奏的乐曲;把小草想像成春天的眉毛;把燕子的叫声,写成春天里的第一支乐章。这就是想像的魅力。
4、写景一定要有顺序
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当然,写作顺序也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据你的表达需要来确定,因文而异。同学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定要条理清楚哟!让没有到过你家乡的人一读你的作文一目了然,或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就太好了!
说了这么多,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去欣赏我们家乡风光吧。多媒体视频。
5、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你可以当回小导游向别人介绍我们的家乡,也可以向别人展示家乡的魅力,吸引更多人来我们的家乡做客。下面就赶紧用你平时积累的语言,用上合适的修辞方法,采用恰当的顺序,多角度有重点的写写你的家乡,抒发大家对家乡的热爱吧!
三、范文1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一个依山靠水的村子里。
村子的后面是一片大森林,小鸟在树上唧唧喳喳地唱起了歌儿,那歌声可真动!
村子的前面是一块绿油油、一眼望不到边的大稻田,露珠在麦稻上玩耍。
稻田边是一条弯弯曲曲、清澈见底的小河,河里的鱼儿在水中快活游来游去,他们有的把头露出水面吹泡泡,有的在嬉戏,还有的在聊天„„
小河的四周是一片穿着绿衣裳的大草地,那里开着五颜六色的小野花,把草地装扮得五彩缤纷的,真美丽啊!
小野花的旁边是一颗颗又高又大的柳树,柳树好像是在微风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也好像是随着燕子的歌声翩翩起舞。
柳树的下边就是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他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做游戏,还有的在采野花„„那些小朋友们玩的可真开心呀!
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乡亲们在这里幸福的生活着。范文2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金州。
春天,我们家乡的一颗枣树长满了碧绿的小叶子,柳树在春风的召唤中苏醒过来,柳树的辫子被风吹过,辫子就随风飘动。
夏天,我和弟弟在门外抓蜻蜓。有一次,我和他在抓蜻蜓的时候一不小心撞到了一起,可是我们没有抓到蜻蜓。到了上午我和舅舅拿着一个瓶子,还有一个大饼到小河边去钓鱼。舅舅把瓶子打开,我们把大饼给放在瓶子里,然后再把瓶子扔到水里,不一会儿瓶子里有七八条小鱼,我和弟弟很高兴,连小鱼都闻到气味纷纷赶来了。
秋天时,树叶都落在地上,我和弟弟纷纷把他们收集起来。
冬天,我们又来到小河边把冰凿开,接着里面流出水来,水位越来越低,一会儿水就流干了,我们就把它堵上。下雪的时候,我们堆雪人、打雪仗。
这就是我们的家乡。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我 们 和 我习作
《制定公约》
习作要求:
1、使学生掌握制定的格式,学会制定简单可行的公约。
2、通过讨论学习,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3、提高学生有条理清楚的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习作范围:
可以写读书小组公约,可以写自习课公约,也可以写课间活动公约,还可以写小足球队公约。
习作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制定的格式,学会制定简单可行的公约,提高学生有条理清楚的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讨论学习,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习作方法与手段:讲授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习作准备:公约范例四篇 教学过程:
一、了解“公约”
1、什么是“公约”?
教师说明:所谓公约就是一个单位、集体为了维护学习、工作、活动纪律或公共秩序,或为了集体的公共利益,为了保重学习、工作、活动任务的胜利完成,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把约定要做的事情或不应当做的事情、应该宣传的事情或必须反对的事情明确的写出来,以便于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条文.2、公约的内容:很广泛,如小学生日常行为公约、班级卫生公约、学校安全公约、读书小组公约等.3、欣赏范文四篇.请学生分别说说每篇公约围绕什么内容来写的?
二、了解公约格式
1、请学生说说写公约时,格式是什么?
2、教师说明:
(1)标题:标明公约的名称,说明公约的性质,也可加上学校或班级的名称.(2)正文:公约的具体内容,即是参加订立公约的成员要遵守的具体事项,应按要求具体写明白.结尾:在右下方写上订立公约的单位名称与日期.三、利用儿歌巧记格式
1、出示顺口溜
开头一行先写标题;明确要求注明名称;
正文内容语言简炼;一条一条具体说明;
结尾两行在右下方,单位日期分行写明.2、请学生反复读,体会公约格式要求.四、小组内讨论制定公约
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确定公约名称,教师巡视指导.2、围绕公约名称,小组学生再次讨论,提建议、出主意,把意见集中起来,由组长写成条文.教师参与指导。
3、小组内自读公约,力求简明具体,条理清楚、用词准确,便于检查和执行.教师参与指导。
五、班内交流公约
1、派学生代表宣读各小组公约.师生共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是否格式正确;是否条理清楚;是否内容具体。
2、将公约粘贴于班内展示牌,相互观赏.六、习作总结
1、总结学生制定公约情况,给与表扬鼓励。
2、请学生按照所定公约,相互监督、真正落实。
附公约:
班级公约
为了使班级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大家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我班制定以下公约:
一、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要向老师请假。
二、进校时,同学们要佩戴红领巾、校卡、衣着要干净整洁。
三、早上到校后,就要进教室认真读书,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四、上课专心听讲,不讲话,不做小动作,记好课堂笔记,认真完成作业。
五、下课不打架,不讲脏话,不玩任何危险游戏。
六、高年级同学不欺负低年级的同学,要互相友爱,团结进步。
七、放学要按时回家,不在路上逗留、玩耍,乘车时要注意上下车的安全。
八、不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要保持室内或公共场所的卫生。
九、未满十二周岁的同学禁止骑自行车,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十、不进歌厅、舞厅、游戏机厅、网吧等娱乐场所,课余时间可以到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或到少年宫进行有益的活动。
十一、以上公约,望大家认真执行,严格遵守。
课后反思:
第六单元
鸟
儿
习作
我和鸟儿的故事
习作要求:
1、学习课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介绍自己熟悉的鸟,写出喜欢它的原因。
2、在写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思想感情。习作范围:
可以写自己熟悉的鸟儿,可以写自己见到的鸟儿,也可以写自己养过的鸟儿,还可以写想象中的鸟儿。
习作重难点:
学习课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介绍自己熟悉的鸟。习作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小组合作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有关鸟的文章,作者笔下的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要自己动手来写一写《我和鸟儿的故事》。平时你们见过哪些鸟呢?(生说)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鸟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放多媒体课件)
二、习作指导:
1、大家回忆一下,在写动物的外形时,我们应注意些什么?(按顺序,抓住特点)
2、看课文《翠鸟》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样运用学过的语句描写我喜欢的鸟的,我们可以向他学习。
3、出示描写“翠鸟”外形的语句:“头上的羽毛、、、、、、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从上到下、从局部到整体)
三、学生习作,老师引导。
1、请同学说说你和鸟儿的故事。
2、谁有养鸟的经验,介绍一下(提示:要挑选什么样的鸟食?它高兴时,你怎么做?它不高兴时,你又是怎么做?)
3、旅游的时候喂过鸽子吗?你们之间发生过有趣的事情吗?
4、看过动物园里的孔雀开屏吗?你怎么逗它,使它开屏,当它开屏时,它的同伴什么反应?
5、选一种说一说(同桌互说)左边的同学先说给右边的同学听。(发挥你的想象,注意要进行合理的想象,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创设情境:
(1)一次,一只麻雀受伤了,它„„.我„„..。(2)春天到了,我看见一只燕子„„。(3)那天,我来到公园喂鸽子„„..。
四、欣赏范文:(1)读《翠鸟》一课,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翠鸟的?写的顺序是什么?抓住了哪些特点?
(2)读《一只小鸟》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写的这件事中,既写自己怎么做,又写小鸟的活动,看来写我和小鸟的故事这篇作文,就是要写你和小鸟之间发生的一件事。)
(3)课件出示习作范文《我家的小八哥》
1、指名读范文。
2、小组合作讨论:评一评这篇习作好在哪里。
师:欣赏完了别人的习作,大家是不是也很想动笔写一写自己和鸟儿之间的故事呢?我们课本上有四个题目,可以任选一个来写。(先把提纲抄在作文本上)
出示题目:
(1)我熟悉的鸟(2)我见到的鸟(3)我养过的一只鸟(4)我想象中的鸟。
五、板书: 出示写作提纲: 分成三段来写:
1、鸟儿的外形
2、我和鸟儿之间发生的一件事
3、我的感想
六、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课后反思:
第七单元 集市和超市
教学目标: 学习将自己一次购物的经历写清楚,写明白。
习作过程中能主动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让习作更具体。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学重难点:
联系自己第一次购物的经历进行交流,运用习作六要素把购物过程写具体,同时能运用上一种或多种描写手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创设情境
访谈节目导入,介绍在场嘉宾,吸引学生注意,引出“购物”话题。
2、现场调查,了解学情
3、谈话活动
谈话过程中以购物的心情引入,充分调动脑海中学生的购物体验:购物心情不仅有高兴的,快乐的,还有悲伤的,难过的,甚至还有悲愤的。再请学生回忆购物原因,暗示学生的购物原因各有不同,自然购物经历也不是“千人一面”,要说清楚购物经历,原因可少不了。
小组交流,畅所欲言
小组交流自己的购物经历,并比较看谁说的棒。请说的棒的同学在班上交流。师生评价。
生谈经历,引出习作要素和描写手法。
分析说的好的同学,分析为什么说的好,运用了哪些手法?交代清楚了购物过程中的哪些环节?
师总结讲解: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这些是记叙文的六要素,必须交代清楚了,还必须运用一些描写手法,如: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等,这些手法会使文章更生动,更具体。
特殊场景创设,同桌交流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大减价”“买一送一”等图片,再次刺激孩子们的表达愿望,当孩子们看到这些图片时非常激动,我们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写作要素和描写手法送到自己的购物经历中,同桌再次交流。
生谈经历,同学送题目:
请学生把黑板上的写作要素和描写手法谈自己的购物经历,学生说的比较完整的,请同学们送他个比较确切的题目。
学生练习写作
学生打好初步提纲:去买——买(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周围人反映)——买回(感受)
2、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出30分左右的习作时间。
3、教师巡视,学生习作,指导习作过程中的困难。习作修改:
1、课标要求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乐趣。我在作文评改过程中,鼓励愿意分享的学生将习作读给其他同学听,并让听的学生说说别人的习作怎么样?好,好在哪里,不好,哪里需要改进,怎样改进?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让学生充分提出来探究。
2、同桌互相修改文章,改出错别字和语句不通的地方。
六、教师对本次习作总结,学生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
成长的经历
教学目标:
初步学会审题,能根据题目要求写作文。写一件自己成长经历中的一件事,并把事情经过写具体。感受事情所表达的意义和教训。教学重难点:
会写一件自己成长经历中的一件事,并把事情经过写具体。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我们懂事到今天,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事,比如到游泳池戏水,到农村去捉泥鳅,或者去海边拾贝壳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成长经历中的一件事》,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写好。
明确习作要求: 审清题意
黑板出示题目《成长经历中的一件事》和《记难忘的一件事》 审题:
共同点:所记的都是一件事,二不是二件事,要集中写好一件事。发生的时间:可以发生在不久前,也可以发生在好几年前。地点:可以在学校、家里、街头巷尾等。
不同点:《记难忘的一件事》可以是自己听到的或者看到的,《成长经历中的一件事》必须是自己经历的。
确定写作材料:
思考自己经历的可以写哪些事?可以是自己高兴的,快乐的,难过的,伤心的事;可以是好事,可以是生活中吸取教训的错事,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总之有意义的,写下来能给人启发的事。
思考:还有哪些内容可写?
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看又没有必要写下来。学生交流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每位同学独立思考,教师提示:你做过错事吗?你做过有益于他人的事吗?你经历过伤心的事吗?
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学生评议,教师评价。
教师归纳方法:把事情的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学生口述作文
学生口述,教师指点,补充完善,把经过写具体。
学生作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并了解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修改作文
1、读给同伴听,看看同伴听明白了没有?有没有遗漏,交代不清的情节? 2、请同伴进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结合金钥匙。)自然段划分是否合适? 3、自己完善习作。
4、选取有问题的典型作文1—2篇,学生读后,师生评议,共同提出修改意见,最能表达习作意图的地方有没有写具体?如果改应该怎样改? 5、选取好的作文1—2篇进行交流:作文哪个地方好?好在哪里?
八、对照习作要求和评改意见再次修改作文
九、教师总结提升
要把一件事情写具体,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这样文章才能生动、具体。
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
幻 想 和 想 象
习作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展开大胆、合理、丰富的想象,能用较为通顺的文字表达自己心中的愿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展开大胆、合理、丰富的想象。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的房间是怎样的?(指名回答)你喜欢它吗?今天,我们都来当当小小设计师,为自己设计一间超级神奇的房间,你愿意吗?
二、完成“笔下生花”。
1、认真阅读《我希望我的房间是„„》,体会写法,开拓自己的思路。
读完课文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小主人为什么希望自己的房间“有轮子”、“长翅膀”、“是大船” „„因为他写出了自己的希望。
2、根据自己的喜好,展开大胆、合理、丰富的想象,想想自己的房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启发引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尽可能展开神奇的幻想的翅膀,遨游在美妙的童话世界里,比如,希望自己的房间是一个“聚宝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好东西,希望自己的房间有一朵七色花,能够帮自己实现愿望;还可以希望自己的房间是一个万花筒,通过它能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但不管想象什么,一定要需注意合理,恰当。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想象: A、房间的式样、结构、颜色„„ B、房间的设施、功能„„ C、房间的能源、用途„„ ①同桌合作,互相说一说。②班级交流。
3、老师可再读范文,以打开学生的思路。
4、可借用课文的写法,先写自己的想象,然后写清楚自己为什么希望房间是这样的。
三、板书设计: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想象: A、房间的式样、结构、颜色„„ B、房间的设施、功能„„ C、房间的能源、用途„„ 教学反思:
第十单元
奇妙的海底世界
习作内容:给海洋图片或实物写一段说明 教学目标:
1、搜集有关海洋及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资料,通过阅读,增长知识,激发学生探究海洋的兴趣。
2、学习给海洋图片或实物写一段说明,知道要从多个方面介绍一种事物。
3、通过交流、写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通过交流、写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难点:通过交流、写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教具准备:收集相关的图片或实物。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搜集图片和实物。
1、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搜集范围(每小组任选一个):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2、实物不限范围,每组确定一种搜集相关资料。
二、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将我们带进了奇妙的海底世界,为我们展示了海底世界的迷人风景,使我们了解有关海洋的更多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大海的欲望,今天,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资料,来进一步加深对海洋的了解。
三、观察、交流:
1、展示搜集到的海洋图片
2、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只看图,海的样子差不多,没有太大的不同。
3、教师提示:如果深入了解,会有很大的不同。
4、你想了解什么?引导学生提问。
5、把学生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出要从位置、面积、气候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四、小组活动:
1、小组成员一起读资料,把本组研究的海洋的位置、面积、气候等相关信息找出反复读。
2、小组交流怎样进行介绍。练习完整表达。
五、指名进行介绍:
教师指导、提示,使学生语言更加完整、通顺。
六、教师课前准备资料(最好是课件),介绍某一种海洋生物,如,龙虾。
1、看课件,介绍龙虾的一段图片、文字或录像资料。
2、从介绍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应该从名称、大小、重量、颜色、生活习性等几个方面介绍一种生物。
3、小组活动,观察本组的实物,读资料,讨论怎样介绍。
4、指名进行介绍,教师进行语言上的指导。
七、写一写。给本组的海洋图片或实物写一段说明。说明的内容包括:海洋的名字、地理位置、面积、气候等。
八、指名读,师生共同评。
九、指导办报。
1、引导回忆平时看到的报纸,有哪些主要部分。2、学生反馈。
3、小组讨论主题并给小报取名。4、学生反馈。5、合作办报。
6、小报展览,互相评价。
十、布置作业:自己设计一份小报。教学反思:
第十一单元
通
讯
习作内容:记一次语文活动——打电话 写作目标:
1、通过通话游戏,学会打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写完整,详略得当,写成后认真修改,不写错别字。教学过程:
一、活动:打电话。
1、回忆以往打电话的经历。
(1)你们以前打过电话吗?你是怎么打的?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以前是怎么打电话的。
(2)以评议的形式,引导学生明确打电话的要领:有礼貌、把事情说清楚。
2、老师给学生打电话,在评价中,引导学生掌握打电话的要领。(1)老师给学生打电话,并及时点拨打电话的要领。
话题一:老师祝贺某位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
话题二:某同学生病了,老师询问其病情。
话题三:某同学上课听讲不专心,老师打电话提醒他。(2)学生给老师打电话。
刚才几位同学在接电话的时候,都能做到有礼貌,也能把事情说清楚,现在谁愿意给老师打个电话呢?
话题一:某同学家庭作业中的一道题不会做,想让老师在电话中给他讲一讲。话题二:某同学家里有事,打电话给老师请假。
3、学生之间互相打电话。
二、师出示写作要求:
1、只需要写给一个人打电话的过程。
2、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把话写通顺,打电话的过程写完整。
3、写出在打电话过程中自己的动作、语言以及心情。
三、写一写:
1、学生起草,教师巡视指导。
2、各自修改。
教师提议:自己自由朗读,想想词语用得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待清楚。
3、找3篇左右的好习作指名朗读,其他学生当小评委说说他们的习作哪里写得好,值得在习作中借鉴,为什么?
4、再改自己的习作。
建议同桌互读互改,意见不统一的地方可与老师商讨。
5、誊写作文。教师巡视指导格式、标点等问题。
教学后记:
第十二单元
过
年
习作内容:家乡的过年习俗——《除夕之夜》。习作要求:
本单元学习了《老北京的春节》《过年》两篇课文,知道了各国、各民族过年的习俗,可以学习《老北京的春节》的写法,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自身经历写出自己的、大家的心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的家乡过年有哪些习俗?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拿起你的笔,以《除夕之夜》为题写一篇文章,记下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二、交代任务,选材构思:
过春节,人们要吃团圆饭、看春晚、放鞭炮等,怎样才能把你的作文写出新意呢?
(一)、出示习作要求:
1、写出喜庆的气氛和过年的习俗。
可以描写街道、商店等公共场所的布置,也可以写自己家的布置。
2、写出人物的表现。
你喜欢做的事是什么?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体现节日的特点呢?要把自己怎样做的过程写清楚。
3、写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除去吃团圆饭、看春晚、放鞭炮这些事情,你还做了什么,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写出你的感受。
(二)小组讨论:
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三)全班交流:
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做评议和引导,有的学生不能准确叙述,其他学生可以帮助孩子归纳,也可以板书学生所说的要点。
2、在写事情时要把事情写清楚;在写人物时要多写神情、动作、语言、心里描写,要大胆地想象。
三、提供范例,打开思路:
1、朗读优秀作文《军营除夕夜》,学生边听边思考:
①部队过年有哪些习俗?
②什么事给小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小作者的感受怎样?
2、交流归纳。
四、下笔成文:
1、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有条理地“构思”。
2、列出写作提纲。
3、写作文。
五、修改誊写。
1、写好后自行修改。
【北师大三年级作文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练习课(三)/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09-13
北师大三年级第五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一只小鸟》教案06-29
求平均数(一)/求平均数(二)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07-18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17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有多重教学设计10-04
北师大三年级下 数学好玩 全教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