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具开发

2024-09-06

教学用具开发(精选9篇)

1.教学用具开发 篇一

小学科技课教学用具

1.安全剪刀

——————————100把 2.双面胶

——————————5袋

3.彩色折纸

——————————20包(正方形)4.彩色卡纸

——————————每个颜色10张 5.彩色黏土

——————————10袋 6.刮画纸

——————————10袋 7.乳白胶

——————————2盒 8.小板刷

——————————10支 9.泡沫板

——————————8开

20块 10.纸杯、纸盘 ——————————各200支

2.教学用具开发 篇二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在小学阶段, 小学数学教学是开发小学生智力的核心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方法都发生了质的改变,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而在新时代下,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并不乐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学内容不够明确, 教学方法单一化、死板是其显著特点。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 根本无法深入理解这些抽象而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教师那种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数学成绩直线下降, 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参与其中的重要性, 没有正确的认识, 颠倒了师生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很少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无法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数学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如何巧妙利用教学用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提高小学数学效率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而巧用教学用具是其关键所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巧妙运用教具, 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 主动学习, 充分主观能动性, 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做好铺垫。比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 灵活应用不同形式的卡片, 来讲解一些抽象难懂的数学理论知识, 使数学教学更具有其趣味性, 学生也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巧妙运用粉笔。在课堂教学中, 粉笔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用具, 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法宝。通常情况下, 粉笔被分为两大类, 白色、彩色。在上课之前, 教师需要准备好不同颜色的粉笔。在讲解对比性比较强的知识点时候, 教师可以利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代替对应的事物, 把新的理论知识拆分成不同的层次、颜色。这样可以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也能使抽象化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的知识点。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的思维也会在无形中逐渐层次分明,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直线、射线、线段这部分知识学习为例,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粉笔分别画出直线、射线、线段的图形, 并在右下方标注出对应的汉字。这样教师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 便能准确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有利于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

2. 正确运用多媒体工具。在新时代下, 多媒体教学工具已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要有正确的认识, 把它作为教学的辅助性工具, 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各种手段, 比如, 定格、同步解说、色彩变化, 来表达对应的教学内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多媒体工具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吧图像、文字、声音融为一体, 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形象, 能够不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基点, 编写模拟演示, 控制性的演示是数学中数形结合思维的充分展现。以长、短教学内容为例, 教师可以根据章节内容, 制作对应的多媒体课件, 联系生活实际, 把一些相关的物品展示在课件展示, 比如, 尺子、筷子的长短。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 学生的注意力已经逐渐转移到教学中。

3. 合理安排具体的实践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 有应用于实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当安排一些教学实践活动, 把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分类教学内容为例, 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来一些相关的物品, 比如, 马铃薯、苹果、雪梨, 并对带来的物品进行分类, 没有任何限制条件, 学生可以随意进行分类。通常情况下, 很多学生都会以水果、蔬菜为基点, 把物品分为两大类。但小部分学生还可以根据物品是否在土里生长为基准, 来进行分类。比如, 胡萝卜、马铃薯等都是在土里生长的, 而苹果、雪梨则生长在树上、树茎上等。这种多样化的分类方法可以打破学生的常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巧妙应用教学用具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更好地融入到数学学习中,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旭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使用教学用具[J].小学生 (教学实践) , 2013年06期.

[2]陈福强.小学数学课堂离不开教学用具[J].学苑教育, 2015年18期.

3.汉字字体识读的教学用具研究 篇三

关键词:汉字 笔画 积木 教具

一、制作汉字字体识读的教学用具的缘由

积木是立方体的木头模型或者是塑料固体的模型,一般的积木方块表面上会有描绘的字母或图画,色彩生动,比较吸引人,一般会成为低龄儿童喜爱的玩具。人们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摆放积木,或摆出各种图形或汉字,变化多端,妙趣横生。以积木作为识读教具,很多人都尝试过,都认为这是一项比较好的识读工具。

本人设计的积木识字模块,不同于以往在积木表面上绘有完整的图形或汉字,而是将汉字的横竖撇捺偏旁部首都能拆卸下来,以此组合成汉字。组合这样的汉字,即能让识字者对“字”有整体感官,同时也对组成字的构件,即汉字的横竖撇捺偏旁部首有所熟悉,在构字中,既通过脑也通过手,手脑并用方能完成“字”的组合,这样既锻炼了动脑能力,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尤其对于低龄少儿智力开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不愧为素质教育的好帮手。

众所周知,汉字是属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国文字从结绳记事开始,到现在的简体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无论字体如何演变,总要以简洁方便美观为主要发展方向。如现在人们常写的楷书,也具有这样的特点。楷书产生于汉末,在魏晋南北朝盛行,最后在唐代成熟。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笔画系统。又如,“宋体字”是在南朝时期,创立的一种字体,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唐宋元明清朝代的“宋”代。到了明代,随着印刷业的兴起,最终才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宋体字。宋体字是在楷体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宋体字的字形方正端庄,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棱角分明,有明显的规律性,在结构上以严谨著称。并在当时用于印刷字体。宋体字,给人有一种舒适醒目简洁美观的感觉。正因为有这种醒目的感觉,所以才成为当今印刷业使用的最为广泛的字体。宋体字既有楷体的韵味,又有雕版印刷的木板雕刻的味道,并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本项目所选用的字体就是宋体字体。

通过多次的市场调研,我发现低龄儿童、即将进入小学的儿童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对汉字书写基本上不太重视,也不太规范,这无疑引发了我许多的担忧和深思。我想,作為一个中国人若不能正确地书写规范的祖国文字,该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基于此,设计出一款专门针对低龄儿童和低年级的教师的中国笔画类型的积木识读教具,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迫在眉睫。一是想要引导低龄儿童懂得字体笔画的规范,知道写好中国汉字的重要性。二是为小学低年级教师提供教学汉字的教具。三是让儿童在在学写汉字时不枯燥,寓教于乐。这是我设计这套笔画积木的初衷。

用笔画制作出来的木头块积木,在市面上较少看到,用宋体字制作的笔画木头块的积木,更是少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现在的人们不太注重基本笔画的书写和训练,书写的笔画大多不规范,很令人担忧。低龄儿童在书写笔画方面刚刚起步,笔画启蒙是关键,只有打好汉字笔画书写规范的基础,才能正确地写好祖国文字,也才能更好地亲近汉字的世界。

设计一套可以让儿童会识会拼会写的,并能在游戏中得到智力开发的宋体字积木模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试想想:当孩子们用不同笔画,拼出不同的汉字时,该是多么兴奋和喜悦。这既有参与的过程也有创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一定会体会到发现的快乐和创造的快乐,怎还能产生厌学的情绪呢?同时父母也可以与孩子一起玩组装拼接,既寓教于乐,也达到亲子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二、汉字字体识读的教学用具的设计理念

古往今来,用分解的笔画来组合成的字体,并不少见。如乐高集团用积木搭建出26个英文字母,还有人利用乐高积木拼出汉字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乐高玩具不仅仅是作为娱乐的工具而已,而是很好地与教育融合,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

乐高集团这种玩具制作的理念,是令人赞赏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如图1、2)

我认为,如果把中国的每一个汉字分解成每一个笔画,不同的笔画再进行排列组合形成多种不同的字,这样不也具有了很好的寓教于乐的功能吗?

对于现代审美设计而言,视觉传达和视觉语言异常重要,当然字体设计也不例外。如何使设计的字体协调美观,简洁大方?这是许多字体设计师经常思考的一件事情。本人也同样面临着这样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宋体字作为拼写的对象,根据这些字的特点,用电脑重新对其进行设计,使新设计出来的字体,既保留了宋体字的框架和优点,同时又蕴含了设计者的匠心与创造,这样的字体艺术性和趣味性都很强,在视觉传达和视觉语言上蕴含陌生化的审美韵味,令人耳目一新。既然是为即将开始识字认读的低龄少儿所设计的学习型玩具和教具,那么就一定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趣味进行设计,也可谓“量身定做”。

三、汉字字体识读的教学用具的制作流程

设计宋体字,首先要了解宋体字的笔画结构,宋体字的字形上方正,横平竖直,横细竖粗。在横和折上顿笔处有个三角的顿起。在起笔上,有弧形的三角构成。两端略尖。这是宋体字的基本特点。设计这款字体,就必须做到该字体不能损害儿童健康,不扎破、划破儿童肌肤。这是字体设计的最基本的逻辑起点。按照这一思路,我在宋体字基础上做了相应的调整。把横划中的起笔棱角变成半弧状的矩形.收笔变成三角形,但这种三角形的三个棱角变成了弧状的新型的字体笔画。而竖划中的起笔和收笔中,均用了半弧状的矩形,以示区分。在撇、捺、点中亦是如此。所有带有棱角的地方均被设计成圆弧状。这样设计的字体比较圆润,光滑。

新设计的“宋体字”已经成型,这只是设计的第一步,如何把“宋体字”这个模板,进行“庖丁解牛”般地拆解,化为横、竖、撇、捺、点及偏旁部首等不同笔画,这是最为关键的第二步,既要处理好整体框架,更要把握好细节与局部,因为笔画与笔画间的连接处是最难处理的,既不能留大缝隙,也不能紧紧粘连,否则会产生两种不好的效果,即字体“分家”和字体拘谨,缺少美感。这也为后期积木的制作留下隐患。本人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经过多次探索和实践,几易其稿,终于攻克了这一难关,即在处理局部时候,采用了多种半弧状的矩形笔画来连接,使字体看起来连贯,不分家。使整体的“字”与局部的“笔画”和谐统一。(如图3、4、5)

若把设计理念与图纸上的“字体”化为实物,还需到木雕工艺厂家,进行字体积木模块的制作,木雕工艺厂家刻制的积木模块,还属于毛坯,还需我们对这些笔画“毛坯”用砂纸多次打磨清理,之后用清漆和漆料进行喷绘,进行晾干通风,并在笔画的背面贴上薄薄的磁铁。磁铁的作用就是可以让笔画粘贴固定在铁制的背景板上。这样人们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笔画拼出不同的字体。整个制作工艺得以完成,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字体的整体设计与局部笔画的关系;二是木料选择与环保的关系。积木模块要采用环保木料,颜色上采用木头本色,不要对低龄儿童造成伤害。

我在处理第一个关系中,发生了许多问题,首先,我最开始想用镶嵌方式,让两块积木模块镶嵌到一起,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并不可取。因为这种方式需要把每个笔画之间的距离都必须精确到分毫之内。而且每个字放置的笔画都不尽相同,非常难操作,所以只能放弃。最终还是利用分解笔画拼图形式进行组合。

在处理第二个关系中,对木料选择,我采用的是密度板,并且用喷漆进行喷绘。发现漆料对儿童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傷害,将来制作时要想办法找更加绿色环保的替代品。比如,用亚克力板、硅胶,实木等这一类材质制作。

四、汉字字体识读的教学用具的市场前景预估

人的一生中,最关键的教育是启蒙教育。一款优秀的笔画积木可以让低龄儿童得到汉字的启蒙教育,汉字是我们一生中赖以生存的工具和精神家园。汉字是母语,你可以不学外语,但不能不学汉语言文字,更不能不通晓汉字的笔画书写规范。因此,汉字字体识读的教学用具在未来的教学用具市场上,肯定会有更大的作为,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市场上尚未发现类似的汉字字体识读的教学用具。据调查,目前市场上尚未发现本款汉字字体识读的教学用具。尽管各种积木玩具多如牛毛,但将玩具功能与教具功能融合在一起的,实属少见。本款汉字字体识读教学用具便具备以上优点,如果该教具投放市场,肯定会受到低龄儿童家长们的欢迎和低龄儿童的喜欢。

二是本款汉字字体识读的教学用具趣味性和实用性强,是低龄儿童教育智力开发的好帮手。儿童需要动手将字体拆卸组装,像万花筒一样,能变幻出许多字体,在游戏中达到了识字写字的目的。

三是本款汉字字体识读的教学用具经济实惠,学前及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机构和普通家庭都能承担得起。在用料方面,尽量选择实木、硅胶等无污染的材质制作,既降低成本,有绿色环保。性价比也比较高。

四是本款汉字字体识读的教学用具,可以提供多个儿童参与的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教学用具开发 篇四

目标:

1、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和用途,知道它们能给人们带来温暖。

2、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并知道使用它们的安全方法。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准备:

1、幼儿从家里带一些小型取暖用具到幼儿园。

2.教师另准备一些取暖用具图片,如古老的炭盆、暖手炉、热水袋、火炉,现代的油汀、空调、电热毯等。

3.幼儿操作材料画面“各种取暖用具”

过程:

1、让幼儿介绍自己带的取暖用具,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冬天冷吗?怎样做才会感到暖和呢?”(锻炼、穿厚衣服、取暖等)

(2)“今天就请你们把自己带来的取暖用具介绍给大家,说说它叫什么,怎么用,再请你用给大家看看。”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是用不同的方法发热的,有不同的用法。

(1)“你们带来的取暖用具是怎样发热的?“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请小朋友们为大家介绍。

(2)出示幼儿没有说到的取暖用具,”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取暖用具,你们认识它们吗?”

(3)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如何发热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取暖用具是如何发热取暖的:炭盆用木炭取暖;火炉、火炕用煤取暖;油汀、空调、电暖气、电暖风、暖手炉、电热毯是用电取暖;热水袋用热水取暖。

(4)请幼儿按照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进行功能分类。

好,刚刚我们小朋友知道了取暖用具发热的方法,现在我们给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分个类,看看哪些取暖用具是用电发热的,哪些是不用电的。把用电的这一类称为电器类。不用电的这一类称为非电器类。我们一起来给这些取暖用具找找家吧!

(5)讨论取暖用具的优缺点。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取暖用具,你觉得哪个取暖用具好,为什么?

油汀、空调可以给很多人用,但比较浪费电,热水袋携带方便,可以灵活使用,但只能一个人用。炉子、火炕的缺点是不卫生,但经济实用等。

3、知道取暖用具的正确用法,注意使用时的安全。讨论:使用这些取暖用具需要注意什么?空调,电暖气要注意别触电。火炉和水暖气要注意防火等。引导幼儿多锻炼、多运动,才是最安全取暖方法。

4、古代人和外国人的取暖方式刚刚我们小朋友知道我们现代人的取暖工具,那你们知道我们古代人是如何取暖的吗?那你们知道外国人是如何取暖的吗?延伸活动:冬天里,各种动物的取暖方法。

教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多次讨论取暖用具的名称和发热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从同伴哪里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让幼儿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这比教师告诉幼儿更能让他们接受,我设计了分类的环节,将这些取暖用具按用电和不用电进行分类,加深幼儿对取暖用具发热方法的了解。

5.电工登高安全用具 篇五

登高作业安全用具包括梯子、高凳、安全腰带、脚扣、登高板等用具。

(1)梯子和高凳

梯子和高凳可用木材制作,也可用竹料制作,但不应用金属材料制作。梯子和高凳应坚固可靠,应能承受工作人员及其所携带工具的总重量。梯子分人字梯不靠梯两种。为了避免靠梯翻倒,靠梯梯脚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梯长的1/4;为了避免滑落,其间距离不得大于梯长的1/2。为了限制人字梯和高凳的开脚度,其两侧之间应加拉链或拉绳。为了防滑,在光滑坚硬的地面上使用的梯子的梯脚应加橡胶套或橡胶垫。在泥土地面上使用的梯子的梯脚应加铁尖。在梯子上工作时,梯顶一般不应低于工作人员的腰部,或者说工作人员应站在距离梯顶不小于1米的踏板上工作。切忌站在梯子或高凳最高处或最上面一二级踏板上工作。

(2)脚扣和安全腰带

6.常用灭火材料和用具 篇六

水既可扑救一般建筑和可燃物火灾,也可用于冷却降温,防止火势蔓延。但它不适宜扑救易燃液体火灾和未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及化工材料火灾。

2、灭火砂箱

灭火用沙子,一般采用细河沙,防治于油品作业场所适当的地点,配备必要的铁锹、钩杆、斧头、水桶等消防工具。发生火灾时用铁锹或水桶将沙子散开,覆盖火焰,使其熄灭。适用于扑灭漏洒在地面的油品着火,也可用于掩埋地面管线的初期小火灾。

3、石棉被

石棉是不燃物,将石棉被覆盖在着火物上,火焰会因窒息而熄灭。适用于扑灭各种储油容器的罐口、桶口、油罐车口、管线裂缝的火焰以及地面小面积的初期火焰。

4、泡沫灭火机

泡沫灭火机的灭火液由硫酸铝、碳酸氢钠和甘草精组成。灭火时,将泡沫灭火机机身倒置,泡沫即可喷出,覆盖着火物而达到灭火目的。适用于扑灭桶装油品、管线、地面的火灾。不宜用于电气设备和精密金属制品的火灾。

5、二氧化碳灭火机

二氧化碳是一种不导电的气体,密度较空气大,在钢瓶内的高压下为液态。灭火时只需扳动开关,二氧化碳即以气流状态喷射到着火物上,隔绝空气,使火焰熄灭。适用于精密仪器、电气设备以及油品化验室等场所的小面积火灾。二氧化碳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大量吸热,温度极低(可达到-80℃),因此,在使用时要避免冻伤,同时,二氧化碳有毒,应尽量避免吸入。

6、干粉灭火机

干粉主要是由碳酸氢钠、滑石粉、云母粉和硬脂酸组成,钢瓶内装有干粉和二氧化碳。使用时将灭火机的提环提起,干粉剂在二氧化碳气体作用下喷出粉雾,覆盖在着火物上,使火焰熄灭。适用于扑灭油罐区、库房、油泵房、发油间等场所的火灾,不宜用于精密电器设备的火灾。7、1211灭火机

1211灭火机是由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组成,它是在氮气压力下以液态灌装在钢瓶里,使用时拔掉安全销,用力紧握压把启开阀门,1211即可喷出,射向火焰,立即抑制燃烧的链锁反应,使火焰熄灭。广泛用于扑救各种场合下的油品、有机溶剂、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

三、防火灭火设施管理

1、油罐上固定消防泡沫管,应定期检查。

2、消防水池应保持规定好储水容量,水质干净且不受油品污染,消防小泵京戏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3、各岗位配齐必须消防器材,定期检查,专人负责。

7.乾隆宫廷文房用具 篇七

乾隆时期御用笔

乾隆朝内廷御用笔的制作,所用材质精良,金、银、玉翠,木、竹、牙管,应有尽有。表现在装饰、造型方面更趋于观赏性、艺术性,集多种工艺技法于一体,雕镂饰管,极尽上巧。这一时期,仍以浙江湖州制笔最负盛名,每年地方例贡文房用具中均以湖笔数量最多,还有一些管端题名笔是按内廷样式交由地方织造承办制作。各地巡抚官员每年朝贡也均以湖笔进贡。

1 按内廷样式制作

乾隆朝内廷用笔,主要来自于地方进贡。一般是按内廷样式制作。如据档案记载:“乾隆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由内交出刻云汉为章笔一枝,珠圆玉润笔一枝,云中鹤笔一枝,万年青笔一枝,河清海晏笔一枝,青管小提笔一枝,奉旨:六样笔著常安照样,每年各做五十枝进来,钦此。又刻惟精惟一笔一枝,奉旨:此一样笔著常安,照样每年各做二十枝进来,钦此。”(清乾隆《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案》16册,479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详细记载了每年照内廷发样制作各式题名笔的情况。又如“乾隆十二年七月十二日,由内交出经天纬地笔一枝,奉旨:著常安,照此笔样做十枝进来,钦此。”(清乾隆《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案》16册。515页)其中所述有青管小提笔和管上题名笔两种形式。由此可见,笔管镌刻云汉为章、珠圆玉润、云中鹤、万年青、河清海晏、惟精惟一、经天纬地等题名笔,成为乾隆时期御用笔特点。至今这些毛笔仍有一定数量传世,均尚未开笔使用。此外,内廷御用抓笔每年也有一定数量制作。如乾隆档案记载:“乾隆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传旨:常安每年所进之笔,着将式样传与顾宗令,每年按数做来,再另发抓笔四枝,照样大小要做兼毫,每年每样各做五十枝进来,钦此。”(清乾隆《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案》16册,520页)详尽记载了大小兼毫抓笔均按内廷发样,每年每样各做五十枝进贡。此后,每年地方均有一定数量的毛笔进贡内廷。至乾隆中后期宫廷所贮毛笔数以万计,材质种类多样。正如清吴振械《养吉斋丛录》所述:“供御文房四事,别类称名,不可胜纪……笔之属则以书‘福’笔为‘万馔珍用’之管。所谓赐福苍生也;御书常用者,有斑竹管、大提笔、髹漆、文檀各种提笔。其寻常供用朱书、墨书之用者,则有万年青管、经天纬地、万年枝、云中鹤、惟精惟一、云汉为章,及竹管、檀管、钿管、皆由外省供进。”(清吴振械《养吉斋丛录》第284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这些题名管笔在乾隆朝《宫中进单》中也有详细记载:如乾隆十六年十二月,两浙盐政兼织造苏楞额进贡笔墨纸砚数百件,其中笔品有“经天纬地”“万年青”“云汉为章”“表正万方”“小紫颖”“云中鹤”“檀香笔”等(清乾隆《宫中进单》第0089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种类多样。这些题铭笔成为皇帝御笔朱书、墨书日常用笔。

2 地方进贡

清代内廷用笔,主要由江南织造、江宁织造、杭州织造等按内廷发样承办制作。每年地方官员单以毛笔进贡的数额高达数万件。除大量的御用笔备用外,还有颁发内廷各处记录、抄¨或赏赐等用途。据章乃炜《清宫述闻》记载:“庚申十月,赐内阁翰林院官笔五千枝,为阁中票签、院中讲章、记注之用。内阁分其半,余给讲官人各五十枝,写正本者人各五十枝,写副本者人各三十枝。更以五百枝备写档案,存起居注。五百枝备写讲章,存外衙门。笔为丁酉年制,世祖御书房所藏也。”(章乃炜《清宫述闻》第105页,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5月)(庚申为康熙十九年,丁酉为顺治十四年)从上述记载可知,清代内廷所需用笔的数量可观。每年地方均有一定数量的制作进贡内廷。如乾隆二十六年七月,云南巡抚刘藻贡品中仅湖笔一项,数目高达四百二十枝。至乾隆晚期,增加至五百零三枝。(清乾隆《宫中进单》第ri040单)因内廷库存数量过多,乾隆晚期便减少各地进贡方物,其中毛笔的数量也有减贡。据《养吉斋丛录》记载“乾隆五十七年,以各省督抚呈进方物,有非本省土产,……应贡土物有过多者,亦皆核减。其时,如懋勤殿所存的色笔有两万余枝,故令浙抚于三次应进一千五百九枝内,减为七百五十枝,以备御用而已。他物裁减亦类是”。(清吴振域《养吉斋丛录》第263页)以上所记例贡毛笔均为湖笔,由此可见,当时浙江湖笔,成为宫廷御用笔的主要来源。

3 毛笔的形制特点

御用毛笔的形制种类丰富,极具特点。其材质有竹管、木管、漆管、瓷管、玉管、玳瑁管、骨角、牙管等,选材精良。除一般常用的传统竹笔管外,还流行一种带斗的提笔和抓笔形式。其形制一般由笔管和笔斗两部分组成,也有管斗一体的形式,在清代广为流行并大量制作。提笔的管斗装饰精美,笔斗与笔管取材或相同或相异,争相斗艳,既具实用又具装饰效果。笔斗的材质各异,如玉斗、牙斗、木斗、珐琅斗、骨角斗、瓷斗等,形制多样,富于变化。按提笔规格的大小不同,又有小提笔、中提笔、大提笔之分。因提笔纳毫丰满,且笔直沉稳,适宜书写各种书体。抓笔较提笔更加沉稳,纳毫丰满圆健,笔的形制短而粗壮,一般为鬃毫或兼毫,适于书写匾额、横幅大字。

毛笔的选毫讲究,常见有兔毫、羊毫、兼毫、狼毫、貂毫、鬃毫等,并有敷彩毫或点翠笔毫,装饰精美。笔毫的造型也富于变化,有兰花蕊式、笋尖式、葫芦头式等,形式独特。除选毫精细外,其笔颖更具“尖齐圆健”之美,特别是敷以彩毫或翠毫装饰,更将实用笔的制作与精美的装饰艺术完美结合,形成了清代毛笔极具特色的时代风格。

4 笔管题铭及装饰特点

nlc202309031957

笔管的题铭是清代制笔工艺的特点之一。特别是乾隆时期宫廷御用笔,笔管均镌刻题名,如万年青、经天纬地、云中鹤、惟精惟一、云汉为章、表正万方、小紫颖、云中鹤、海晏河清等,赋予毛笔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于笔端,无不构思奇妙。笔管注重装饰,并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笔管描金彩绘图案或薄艺雕刻,采用镂雕或浅刻或留青工艺等,技法娴熟,极具艺术效果。

此外,每年元旦或新春,皇帝都要举行开笔仪式,案设盛有屠苏酒的金瓯永固杯,置放朱红描金云龙绢及朱墨,其书“福”用笔,管端镌铭“万年枝”或“万年青”,或“万撰珍用”管笔,御笔亲书吉语,祈福苍生,永保江山基业永固。这些题铭诗句的毛笔,一般是按内廷要求或样式交由地方制作,至今故宫博物院藏有文房用笔数千余件,大部分尚未开笔使用,应为内廷御用或陈设备用笔。

乾隆时期宫廷御墨

清代宫廷造办处设有“墨作”,专门负责御用黑墨和朱墨的制作。“墨作”自康熙年间建立至清代晚期一直沿袭制作,所制御墨一般署有“御墨”字样或制作年款,以康、雍,乾时期最具特点,并形成“内廷恭造之式”。特别是乾隆时期内廷御墨的制作仍承袭旧式并创新发展。其形制种类多样,既有以内廷书斋命名的墨品,又有以传统历史题材为内容装饰的各式博古集锦墨。如仿明式或仿前朝各式墨品,并制作有黑墨、朱墨、五色墨等多种形式。并出现墨品纹饰描金或设色彩绘,极具典稚华贵。其在造型、装饰内容等方面呈现出宫廷独特的艺术风格。

1 以书斋命名的墨品

乾隆时期内廷御墨的制作形式多样,其中以内廷书斋命名的墨品,成为御墨的特点之一。如敬胜斋法墨、敬胜斋珍藏墨、遂初堂藏墨、御制淳化轩墨等,均以内廷斋堂轩室命名于墨品,极具文化内涵。这些墨品,均造型规整,多为长方矩形,便于研磨使用。除本色黑墨外,还制作有朱墨形式,供御笔朱书或墨书所用,它们极具实用性,不仅成为内廷文化活动的消耗品,而且更赋予墨品浓郁的文化气息。

2 各式博古集锦墨

乾隆时期除以书斋命名墨品外,内廷“墨作”还制作有大量的各式博古墨。其形制各异,不局限于单锭墨品,而是以多种形式组合的各式集锦博古墨。所制墨品或仿明式或仿康熙朝墨式等,有以造型命名的墨品,也有以装饰图案命名的墨品,其形式多达数十种。如乾隆四十年重装所制博古墨,以四十种各式墨组合而成,分别有螭佩、凤佩、青圭、昭文、国宝、七香图、鱼佩、艳友、春华秋实、仙山楼阁、天保九如、有虞十二章、内殿轻煤、兰亭高会等,图文并茂,或以图文或以造型命名于墨,并特制红雕漆龙纹墨匣盛装,为乾隆时期内廷御墨形式。这些博古墨品,除本色黑墨外,还制作有各式彩墨或漱金墨以及在墨品纹饰上描金或彩绘,集实用与装饰于一体,极具皇家品位。

3 地方贡墨

除上述内廷“墨作”所制御墨外,还有一些墨品是按内廷样式交由杭州织造、苏州织造、江宁织造等承办或由地方按年例进贡,每年地方官员均有例贡徽墨。如乾隆时期《宫中进单》详尽记录了地方进贡墨品的情况。

从上述所列贡墨分析,地方例贡墨品中多以“朱锭”“徽墨”共二百锭为数进贡,每年进贡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四月,七月或八月,或十二月,既春贡、万寿贡、年贡。每次进贡的墨品多为万年红朱锭或徽墨,其中徽墨有光被四表、太平雨露、耕织图墨等,至今这些贡墨仍有一部分传世。现藏故宫博物院。

乾隆时期宫廷御用纸

乾隆时期御用纸的制作来源广泛,一般是交由地方织造,按宫廷式样尺度制办,每年各地官员均有纸绢进贡。纸品种类多样。特别是乾隆时期制作有大量的仿古精制纸,均按内廷发样制作,数以万计的纸品源源不断来自地方进贡。

1 地方进贡

清代内廷用纸来源广泛,一般是由杭州织造、苏州织造、江宁织造等,按内廷画样承办制作。自清康、雍、乾时期至清代晚期,每年各地朝贡、岁贡、春贡、万寿贡等,均有纸绢进贡,其数量可观。特别是乾隆时期,每年各地进贡纸品数以万计。据清乾隆(《宫中进单》记载,苏州织造在乾隆十七年(1752)、二十四年(1759)、三十三年(1768)、三十九年(1774)、四十年(1775)、四十一年(1776)所贡纸品,仅蜡花笺一项每次进贡一万张。(清乾隆《宫中进单》第0048单、第0059单、第0064单、第0055单、第0075单、第0055单)各地进贡的纸品也均有定数。如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八月,漕运总督德保进贡“上用”纸绢,有“福字绢笺”“对联绢笺”“条山绢笺…‘横披绢笺”各一百幅,又“本色宣纸二百张,罗纹纸二百张,”(清乾隆《宫中进单》第0023单)仅一次进贡纸绢多达九百张。乾隆五十四年(1789)福建巡抚徐嗣曾一次进贡上用仿藏经纸五百张。(清乾隆《宫中进单》第0059单)另外,毁抄废纸也是交由杭州织造承办制作。

除年例贡纸外,清代内廷还有各种特殊需要的专用纸,如谕旨、敕书笺纸,均按内廷式样交由杭州织造、苏州织造、江宁织造、两淮盐政等承办制作。

2 纸品种类

清代宫廷御用加工纸绢,仍沿袭旧制,在继承了明代制作技艺基础上有长足的进步和提高。特别是乾隆时期,纸品种类丰富,制作精良。宣纸加工技艺精湛,并出现多种用途的仿古佳纸,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乾隆时期内廷纸品种类多样,常用的有大榜纸、磁青纸、高丽纸、油高丽纸、棉榜纸、连四纸、本纸、呈文纸、油呈文纸、西纸、台连纸等。除油画多用白素绢笺外,内廷用纸按功用大致可分为:御笔书画用纸、写经用纸、书籍用纸、装裱用纸、工程用纸、画样用纸、包装用纸、日常用纸等。如御笔书画用纸有各色粉蜡笺纸、洒金纸、罗文纸、宣纸、仿金粟山藏经纸、侧理纸、仿明仁殿纸、梅花玉版笺、澄心堂纸等。内廷特殊用纸,如“谕旨需用十二龙黄笺纸”、“敕书应用独龙大香笺”(清乾隆《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案》41册,第345页)、装饰贴落或糊墙用蜡花笺纸等,均形成一定规制。

乾隆时期内廷纸品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制作数量庞大,不同原料、不同装饰、不同规格的纸品,均有制作。这一时期纸品加工技术成熟,表现为仿古精制纸的再加工技艺精湛,均代表了清代造纸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

nlc202309031957

3 仿古精制纸品

清乾隆时期仿古纸有多种,如仿晋侧理纸、仿宋金粟山藏经纸、有斑点藏经纸、无斑点藏经纸、仿澄心堂纸、仿明仁殿纸、仿梅花玉版笺、仿高丽纸等,均有传世纸品。如现藏仿明仁殿纸,纸面幅有“乾隆年仿明仁殿纸”戳记。据乾隆四十三年十月记载:“将杭州织造徵瑞,送到仿明仁殿笺纸五十张,有斑点藏经纸二百五十张,无斑点藏经纸二百五十张,宣纸一百二十四张,随做样纸一张,呈览,奉旨:仿明仁殿纸交宁寿官、淳化轩,各十二张,懋勤殿十张。有斑点无斑点藏经纸,交宁寿宫、淳化轩,每样各交一百张。懋勤殿各五十张。其宜纸交热河五十张,宁寿宫、淳化轩,各十二张,其余三十四张,并做样纸一张,俱交懋勤殿。再传与微瑞,此次做来藏经纸消薄,亦有道子,嗣后,抄做略厚些,不可有道子,每十张一卷,不必用纸衬垫钦此。”(清乾隆《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案》38册,第650页)记述了乾隆时期杭州织造微瑞承办仿古纸的情况。

乾隆皇帝对御用纸张均有的特殊要求。如仿澄心堂纸不局限于一种颜色和花纹,由最初的绿色、兰色、粉红色三种,发展为五种颜色,其中有染黄、绿、白、粉红、淡月白等五色,纸面装饰花纹各异,如画金龙纹、画金折枝碎花纹、金钱菊花、流云福花纹等,均按内廷画样制作,纸幅均有“乾隆年仿澄心堂纸”印记,其印戳有牙刻或石刻之分,也是由内廷刻制。这些精制纸笺的仿制成功,均体现了乾隆时期传统的造纸技术的发展和技艺的高超,在中国造纸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乾隆时期宫廷御用砚

乾隆时期宫廷御用砚品,大部分是由内廷“砚作”所制,其中有松花石砚、端石砚、歙石砚、仿古澄泥砚、暖砚等形式多样。也有一些砚品是交由地方按内廷样式制作。如乾隆年仿古各式澄泥砚,由内廷发样交苏州织造承办进贡;还有少量的砚品来自地方官员的朝贡。内廷砚作所制砚品,一般是由如意馆画师画样,呈准后,再由内廷的砚匠照样制作。每年内廷砚作都有大量的砚品活计制作,以供内廷陈设或备用。除砚作外,内廷还专门设有匣作、木作、油漆作等,随砚形配盒,一件砚品做好成型后,一般还交由“刻字作”刻字,并镌刻御题诗文和年款等,均形成内廷规制。

1 宫廷御用砚

清代内廷设有“砚作”,专门负责内廷御用砚品的制作。砚石材料多来自于地方开采和进贡。自康熙年间,始以松花石为砚,深受清代帝王的青睐。因石材产自吉林松花江流域,为满州发祥地,即“龙兴之地”,各朝均承袭制作,并形成内廷定式,成为御笔朱批或赏赐近臣用砚。

松花石砚的制作多出自内廷“砚作”。自康、雍、乾时期,均以四十方为定数备用。据清《养吉斋丛录》记载,“松花江石也称松花玉,绀绿色,出混同江边抵石山,清圣祖时始创为砚,四朝以来,各有妙制珍藏,滑不拒墨,涩不滞笔,允为佳品”。又“端凝殿为乾清宫东配殿,其南三楹藏康熙、雍正、乾隆间所用砚、墨,其砚悉以松花江石为之,三朝各四十枚,形式不一。”(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第283页)记述了三朝所制松花石砚的情况。至今三朝所制松花石砚均有大部分传世,分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暖砚作为政务用砚或冬季用砚形式,各朝均有制作。一般出自内廷“铜作”或“珐琅作”。特别是乾隆时期,承袭和发展了前朝暧砚形制,不仅有用水温砚,还制作有水温和炙炭合二为一的暧砚形式。其造型有葫芦形、圆形、八角形、长方形、双履形等,并多次制作烧古铜匣暖砚。如乾隆二年十一月,珐琅作记载:“珐琅暧砚一方,烧古暧砚一方,传旨:着照珐琅暧砚上花样足子,做铜烧古暧砚二方,再照铜烧古暧砚样,做烧砚十方,足子亦照珐琅暖砚上足子样式,钦此”。(清乾隆《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案》7册,第738页)其中记述有烧古暖砚一次成做十余方。从中可知,御用暧砚均出自内廷制作。至今这些暖砚仍有部分传世,并与档案记载相符。如乾隆六年三月广木作记载:“交铜烧古鎏金葫芦暖砚书灯冠架福寿陈设一件,传旨:着另换木座,应收拾之处收拾,钦此。……于本月二十三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将铜烧古鎏金葫芦暖砚书灯冠架福寿陈设一件,另换的紫檀木座,持进交高玉呈进讫。”(清乾隆《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案》10册,第200页)记述了一件铜烧古鎏金葫芦暖砚另配紫檀木座的情况。此件暧砚现藏故宫博物院,长26厘米宽25厘米,高28厘米。造型以五个葫芦果实相围而成,中问大葫芦巧做为暖砚、其外左右对称两对葫芦形器,一对呈横卧状,可用作贮物盒。另一对呈直立状,其一为水盛,其二为书灯,书灯铜蜡阡可拆装隐于盒内。暧砚盒盖上饰铜鎏金五蝠捧寿纹,盖面上高擎的铜柱为冠架,冠架顶上饰鎏金团寿纹,有寓福禄寿吉祥。此器造型独特,由大小五个葫芦组成,瓜瓞连绵,是一件集多功用为一体的文房暖砚,极具宫廷特色。

此外,乾隆时期内廷“砚作”还制作有大量的各式仿古砚,其材质有端石、歙石、紫石、澄泥等。其形式多为有所本的仿制,或仿自明砚谱或仿自旧砚。如仿汉石渠阁瓦砚、仿汉未央砖海天初月砚、仿唐八棱澄泥砚、仿宋玉兔朝元砚、仿宋天成风字砚、仿宋德寿殿犀纹砚,以上六种砚式分别成套制作,并镌刻御题诗文于砚及砚盒。每件砚品或配以嵌玉木盒,共装一紫檀木盒,成为乾隆时期特有的御用砚品。特别是各式仿古澄泥砚均由内廷发样或发料交苏州承办制作。

2 苏州澄泥砚的制作

澄泥砚,除内廷“砚作”制作外,还有一些是发往苏州按内廷式样制作,也有一些是照内廷“砚作”做好的蜡样、木样制作,其中所用澄泥原料也是由内廷发往苏州。如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行文记载:“传旨:虎砚头项不好看,着拨蜡样呈览,准时向乾清官要澄泥四块,发往苏州合做虎砚二方,钦此。……于二十九日照虎砚蜡样做得木样,并做样虎砚,随盒交太监如意呈览,奉旨:着交苏州照样成做。其颜色务必与原样一样,得时不必刻字,钦此。”(清乾隆《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案》39册,第522页)这应是,一件澄泥虎伏砚的制作过程。乾隆晚期曾有多次制作虎伏砚,分别陈没在内廷或香山、瀛台、行宫等处备用。

澄泥砚自乾隆四十年开始大量制作至乾隆晚期一直没有间断,或交由苏州承办制作。如乾隆四十四年活计档案记载:“澄泥砚二方,加用宜兴澄泥三成,烧造砚二方,其澄泥砚交苏州全德,将所传做之澄泥砚,俱照加宜兴澄泥三成之法烧造”。(清乾隆《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案》43册,第513页)从中可知,澄泥砚的制作不仅有取汾河之泥,而且还有加用宜兴澄泥之法制砚,交苏州所制成品砚,再由内廷懋勤殿拟字或专门刻字人镌刻诗文或款识。至今故宫博物院现藏砚品中,还有一些尚未题刻诗铭的各式澄泥砚。又据四十七年行文记载:“交澄泥二十七块,传旨:着发往苏州成做澄泥砚,足做几分做几分送来。”(清乾隆《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案》45册,第411页)至五十年十二月,分别以大小两份为数成套进贡,共计十四份,每份六件,共计八十四件。由此可见,乾隆时期澄泥砚的制作数量之多,均交由苏州按内廷样式制作。

3 地方贡砚

除上述交由内廷“砚作”所制澄泥砚外,地方也有少量的成品砚进贡内廷。特别是乾隆时期,地方进贡的澄泥仿古各式砚,均按内廷样式制作,如乾隆四十六年《宫中进单》记载:“山西安察使,臣袁守诚跪进,御制铭澄泥砚十八方三匣。”(清乾隆《宫中进单》第0094单)也应是六方成套仿古各式砚。现今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署名“臣徵瑞恭进”款的仿古各式澄泥砚,其中附黄纸签上墨书:“发下澄泥砚六方,臣等公同阅看,系乾隆年间徵瑞仿古制造承进者,泥质尚细,陶范亦精,惟火气未退,骤难适用,谨奏。”此套砚品,因当时不合用被放置一边,至今仍完好如初。由此可见,澄泥砚的制作,除内廷砚作制作外,还有山西、苏州等地进贡。至今仍有大量传世,再现了乾隆时期宫廷用砚的基本形式。

现知故宫博物院所藏文房用具约八万余件,大部分是清代宫廷旧藏,特别是乾隆时期,根据皇帝的个人喜好制作有多种文房器具,除笔墨纸砚外,还制作有多种形式各异的辅助用具,如笔架、笔插、砚滴、水丞等,极具时代特点。乾隆皇帝更喜赋诗题咏,御题笔墨纸砚等文具多达数百首,并命内廷臣匠将御题诗文镌刻于墨品、砚品、砚屏、笔筒、笔洗、文具匣等,极具文化内涵和文人品位。呈现出宫廷独特的艺术风格。

8.厨房用具消毒制度 篇八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饮食卫生法,防止病从口入。

2、坚持每天一小洗(扫地、洗地、抹柜)每周一大扫除(洗墙壁、抹门窗、风扇、盆盖)室内外环境卫生用水冲洗。3

3、餐具、炊具、用具用前清洗消毒,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和放置整齐,每天抹橱柜二次。

4、采购回来的肉、菜一定要洗干净,菜要洗3次,做到无杂物;食物要煮熟,坚持不出不卫生食品。5

5、炊事用具要经常保持清洁,每餐要清洁干净,每天用消毒水抹熟食柜。6

6、食品过夜要加盖放好,厨房人员分饭要坚持戴口罩。7

7、生熟食物严格分开,盛放及使用不同的用具,盛放要加盖,防止蚊蝇等叮、爬及污染。

9.观察和实验的用具 篇九

1.使学生明确生物学的研究是从观察和实验入手的,因此,掌握正确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是学好生物课的前提。

2.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使用生物学观察和实验中的常用用具。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练习使用显微镜,初步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分析

1.显微镜的使用为本课的重点,因为植物体及其他生物体的基本结构都非常微小,用一般的放大镜(为单片双凸透镜,放大倍数从几倍到十几倍),是不能看清的,而显微镜放大倍数较高(一般为100多倍到几百倍),使用它就能看清植物体的细微结构了,所以显微镜成为了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用具,要了解生物体的结构首先要学会使用显微镜。

2.显微镜是初中学生第一次使用的实验仪器,掌握它的使用方法是本课的难点,这是因为:(1)由于显微镜是较昂贵的仪器,在不具备人手一台或两人一台的情况下,很难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熟练地使用。(2)学生是初次接触到显微镜,对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及使用要求一无所知。(3)初中生一般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在练习使用过程中,多余动作多,容易出现不正当操作以至损坏显微镜的现象。所以,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目标,解决这些问题是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的。

解决显微镜不足和没有专用教室的问题,可在普通教室,将两个或四个学生课桌并在一起,构成一个临时实验台,以避免因课桌太小无法练习操作的情况出现,同时也可以解决学生多,显微镜少的问题,以2~4个学生为一个实验小组,轮换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本课的教学方法:

1.常规方法:先以挂图和教材为例,讲述实验用具的结构、名称和使用方法,然后分组练习,此方法优点为易于组织教学,缺点是学生的听、看与实际练习脱节,不利于操作能力的形成。

2.同步教学方法:挂图和实物相结合,边讲边看边操作,老师讲一步,让学生看一看实物并动手练习操作一下,此方法的优点为:使学生能同时听到、看到和触摸到实物,多种感官同时感觉一个知识点的内容,印象深刻。缺点为:组织教学难度大,学生出于对用具的新鲜感,往往会忽略老师对用具结构、用途和使用方法的介绍,而急于动手操作。所以,建议在确有把握组织好教学的前提下采用此方法。

三、教学过程:(以同步教学法为例)

1.引言设计:此课内容是在学生刚刚学习完绪论,对生物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将学生引人生物学具体学习过程的重要一步,可以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特点来设计引入语,以下几种方法仅供参考。

(1)以绪论引入。这是在绪论课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渴求生物学知识的欲望,例如:“在绪论中提到了将要学习的几大部分内容,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进入生物世界了,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植物,(板书:第一部分植物)首先我们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因为植物虽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构成它们身体的基本结构却十分微小,不借助于一些专门的用具和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我们是观察不到的。所以,我们在了解植物之前,要先认识和熟悉一下观察植物结构时所使用的一些用具和方法。”

(2)从日常生活引入。这样的引人可以使学生从自己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自然地将认识过渡到课堂知识中,不会出现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脱离的现象,同时也潜在地培养了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的思维方法。例如:“一提到植物,大家就会想到花草树木(此处语言设计应生动),一提到动物,就会想到虫鱼鸟兽,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那么,它们多彩多姿的外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它们神秘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就植物而言,虽然它们形态各异,但构成它们身体的基本结构都是相似的,都是由一些微小的单位组成的,这些小单位很小,必须借助于专门的用具和采用专门的方法才能观察到它……”下面就可以引入到本课的主题中来了。

(3)设疑引入。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知之甚少,但他们有着十几年的日常生活经验,越是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与自然界接触得越多,对身边的生物了解得越多,然而,这些对于他们毕竟是一些零碎的、感性的认识。其中包括许许多多的疑惑。让他们把这些疑惑说出来,或许学生一时说不出什么问题。这时,老师就可以以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思索。例如:“一棵树的叶子和树干有何不同?”学生马上会说出许多形态上的不同点,再进一步地提问:“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只要抓住其中的一点就可以再引导:“树干也好,树叶也好,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由一些结构非常相似的微小单位构成,这些微小的结构必须借助于专门的用具和方法才能观察到它们,大家想看一看这些奇特的小结构吗?想亲自使用一下这些专门的用具吗?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这些用具并熟悉使用它们的方法……”。

(4)其他引入的方法。因为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观察了解生物体的方法也就不尽相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引入此课主题的出发点和方法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但是,无论何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此课内容的注意是设计好引入语的基本原则。

2.新课的设计:

(1)向学生展示放大镜、显微镜和其他观察实验用具,准确告诉学生它们各自的名称,例如:烧杯不能称为玻璃杯;培养皿不能称为玻璃盘;试管夹不能称为竹夹子…等等。

(2)依次讲述它们的结构、用途和使用方法,边讲边指导学生练习使用。

①放大镜 (教材第10页图Il所示的.放大镜)一般学校只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由于其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所以是野外观察的必备用具,例如观察一些小型花的结构,观察茎和叶表面的特征等等。可让学生手持放大镜观察一些小的物体,提醒学生只有当镜面与被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距离时才能达到最佳观察效果(在没有足够数量的放大镜进行教学时,可以课前或课后组织指导学生自制一些简易放大镜,方法在后面的小资料中,仅供参考)。

②显微镜 显微镜是生物观察实验中最精密的仪器,其结构复杂,操作过程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应该从“取镜和安放”开始介绍显微镜的内容。

a.指导学生按要求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并要放好。

b.挂图结合实物讲述显微镜的结构,并尽量演示其各结构的功能。例如,握镜臂、托镜座、转动遮光器和转换器等等,每演示一步,让学生自己练习1~2次。

c.在介绍完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和完成使用练习后,可按每台镜发给一片载玻片(片上可用笔写一个小的“上”宇),指导学生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好,按教材第12~13页的操作方法进行观察并同时提出问题:“用手移动载玻片时,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有何关系?”或者具体让学生将视野中某处的一个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体验一下手动的方向和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有何不同,完成这一步后,就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载玻片上的“上”字与视野中的“上”字有什么样的位置变化(可以让学生把看到“上”字像写在黑板上)。然后说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物体的完全倒像,“上”字的完全倒像是“ ”而不是“下”,这一点要说清,因为学生往往会把倒像误认为只是物体在一个方向上的倒置。

d.最后组织学生将显微镜按要求放回镜箱。锁好箱门,可在完成后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例如:怎样取放显微镜?为什么在转换物镜时不能用手搬物镜而要用转换器?为什么要以上提的方法来调焦距?……等等。使学生及时巩固知识。

③其他实验用具 显微镜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应用25~30分钟完成,预留10~15分钟介绍其他实验用具,在最初展示时只让学生知道了这些用具的名称,现在是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例如,镊子可用来夹取实验材料;刀片用来从植物体上切取薄片以制成装片进行观察(此时应告诉学生装片的制作是下一节课的内容,要提前预习才能在课堂上做出高质量的装片);碘酒是用来染色;在用试管加热时必须使用试管夹,否则手会被烫伤…等等,在此不要详细讲述和练习,因为在今后的大量实验课中会多次地用到这些用具,用到什么,结合当时的实验再加以介绍和练习使用,这样效果会更好。

上一篇:有趣的秋游作文350字下一篇:国防教育办公室先进集体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