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

2024-06-21

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精选12篇)

1.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 篇一

领略名师教学风采 感受小学数学课堂魅力

2014年5月7日,在开平市西郊小学阶梯教室,我有幸参加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丁玉华老师的名师讲堂,并听了丁老师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公开课。

丁老师的课,我是第二次听,但两次的感觉也不一样。参加这次研讨活动再一次让我感受着名师名课的独特魅力,欣赏着名师课堂教学的独到设计,反思着自己日常教学的不足之处,真是受益匪浅。短短40分钟的一节课,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洒脱自如的教学风格不仅征服了学生,也感染、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课后,还听取了丁玉华老师作的《化茧为蝶》讲座。在她精彩的讲座中运用大量的、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为老师们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许多问题,阐述了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其幽默的话语,丰富的内容,精彩的分析,会场内不时传来老师们的赞许和阵阵掌声„„

能够有幸观摩名师的教学风采,领略名师的教学艺术,聆听名师的讲座真是一种享受,让我确实感到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从各位大师的课上,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个积极的鼓动者和参与者,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新课堂的创造者;从名师的课上,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意识、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研究探索数学问题,体验分享探索成果。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潜能的开发、个性和主体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生命历程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

2.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 篇二

对于同样一个数学问题,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植树问题”,如果从“棵数与间隔”的关系进行研究,就是常见的“植树问题”;如果从“每行棵数与栽的行数”的角度进行分析,就成为了“杰克逊的栽树问题”。杰克逊是一位数学科普作家,在他的数学科普名著《冬天傍晚的推理娱乐》里有这样一道题目:

9棵树,每行栽3棵,最多可以栽几行?

这里,只要在同一直线(包括横、竖、斜)的3棵树都称为行。

人们一般会认为最多可以栽8行(如图1)。如果告诉你,实际上可以栽成9行,最多可以栽成10行,你能在左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得到相应的图示吗?

据说,大数学家牛顿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思考,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如下问题:

10棵树,每行栽3棵,最多可以栽几行?

类似这样的“栽树问题”,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道奇生在他的童话名著《艾丽丝漫游仙境》中也提出了下面一道栽树问题:

10棵树栽5行,每行栽4棵。如何栽?

而对于“20棵树每行栽4棵,最多可以栽几行”这一个问题的研究,绵延了几个世纪。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数学学习过程永远不能满足于对当前问题的解决,而要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而使数学思考更具活力。

[教学目标]

1.经历“栽树问题”的研究过程,逐步学会利用基本图示进行变式优化的策略。

2.通过对“栽树问题”解答过程的了解与图示的欣赏,感受数学爱好者与数学家的探究精神,以及数学的内在魅力。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研究一类问题,叫做栽树问题。

师课件出示:9棵树,每行栽3棵,可以栽多少行?

师:谁能回答?

生:3行。

师课件出示图2的左边部分并说明:用图来表示这样的过程,就更加清楚了,但在实际数学学习中,我们需要画出一棵棵树来吗?那么,怎样才能清楚、简洁地表示树和行呢?

生:用点和线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图2的右边部分。

师:如果老师给这道题加上一句话“三棵树成一条直线就成为行”,相信题目会更加有趣了。关于这个“行”,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我们平常的“行”,是怎么样的呢?(生答)那这里的“行”和我们以前理解的“行”,一样吗?(生答不一样)

(点评:怎样将一个著名的“高高在上”的数学问题和学生已有知识起点连接,是这节课要突破的问题。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原有的认识基础进行审题,从最简单的栽成3行开始逐步研究,然后在对“行”的新注解下提出问题,找准了思维的增长点。)

二、由简到繁,递推规律

1. 从栽8行推导栽9行

师:在这个题目中,除了这3行,还有其他行吗?

生:可数出8行。

教师课件演示图3后,追问:同学们真善于活学活用,那么为什么棵数没有增多,行数却增多了呢?

生:有一些重复数。(师板书:重复数)

师:哦?重复?那你知道9棵树分别被重复了几次?

生:2次、3次、4次。

师:这些树的重复次数都一样吗?(有些一样、有些不一样)

师:有些一样,有些不一样,那我们可以把这些点进行——

生:分类。

师:对啊,看来同样是重复,但重复的次数也不一样。

师:对于同类的树,就不需要一一研究了,其实这里是9棵树,而我们待会研究却只需要——

生:3棵树。

师:聪明。那么这是不是我们要来研究的栽树问题呢?

师课件出示题目:9棵树,每行栽3棵,栽9行,你觉得可以怎么栽?

师:你想到了吗?在纸上画一画。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

集体交流,重点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移动这个点的?为什么想到往里面移动?(见图4)

小结: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通过自己探索尝试,通过和同伴的交流讨论,解决了这道推理题,真棒。

(点评:由栽8行推导栽9行,教师要求学生借助于栽8行的图示进行思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起点和思维的支架,有利于中下学生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用重叠问题的思考方法来区分不同点被重复的次数,也为学生总结增加行数的基本策略提供了思考的方向。这些小步骤重引导的方法,有利于社团活动基础相对较弱学生的学习。)

2. 从栽9行推导栽10行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问题,大数学家、大科学家牛顿也曾经研究过,他在解答了这个问题之后还发现:9棵树,每行栽3棵,还可以栽10行。

师:我们能在9行的基础上,解决牛顿提出的问题吗?

这时有人明白了,开始自己画图(如图5)。

师:同学们,你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吗?请你也说一说思路。

(点评:实际上,9棵树每行栽3棵,栽成9行,还有其他的画法(如图6)。但是,就如何从9行的图示迁移到10行的图示,显然图5的画法更能使学生形成联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追求方法多样化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的可持续性。)

3.总结“9棵树,每行栽3棵”栽树问题的思路

师:在解决“9棵树,每行栽3棵,可以栽几行”这个问题时,我们从8行的图示开始研究,找到了9行、10行这一些画法。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谈体会后教师小结:当我们得到一种结果或者结论的时候,不应满足于现状,还要继续研究,像牛顿一样继续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点评:“9棵树,每行栽3棵”的栽树问题,从解决8行,到9行再到栽成10行,一步一步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而在整个过程中,指导学生解题的思维就是“探寻规律”,涉及“分类、重复、类比”等方法,通过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形成解决栽树问题的基本思路,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探究的精神。)

三、链接史料,感悟精神

1.链接史料

师:同学们,其实“栽树问题”是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让许多的数学家与数学爱好者为之着迷。下面我们以“20棵树每行栽4棵,可以栽几行?”这个问题为例来了解它的历史。

早在16世纪时,古埃及完成了16行的排列,并将美丽的图谱广泛应用于高雅装饰建筑、华丽工艺美术。(课件出示图7)

到了19世纪,美国的数学大师loyd Sam完成并绘制出了精美的18行图谱,而后还制成娱乐棋盛行于欧美。(课件同时出示图8)

在20世纪70年代,两位数学爱好者巧妙地运用电子计算机超越18行纪录,成功地绘制出了精湛美丽的20行图谱,创造了20棵树的栽树问题的新纪录并保持至今。(课件同时出示图9)

2. 感悟精神

教师把图7、图8、图9用箭头连接,然后提问:从“16行、18行到20行”,经历了近400年的探索,你肯定有很多体会,愿意和同学们说说吗?

生:同样的问题,有很多答案出现。

生:不要满足于解决了一个问题,还要继续思考,并且提出问题。

生:要有研究精神。

师: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栽树问题的背景知识,你能提出自己的猜想吗?

生:20棵树,每行4棵。还能栽更多的行数吗?

3.感受名师课堂的魅力 篇三

每每坐在礼堂里或视频前,走进一位位名师的课堂,就会令人耳目一新,深感钦佩。一位位名师或幽默诙谐,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课程视野,高超的教育智慧和创新的专业素质。走进他们的课堂,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魅力与光彩。

一、名师的课堂是求真求实的课堂。

鞋中进了一粒沙子,只是走不好路;饭里掺了一粒沙子,至多弄坏一颗牙;眼里进了一粒沙子,最坏被送上手术台;课堂里一旦掺进一粒沙子,受折磨最久的恐怕是孩子的灵魂。真,永远是立人的准则。

名师求实、求真,追求本色语文的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这他们的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语文课,怎样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这常常是令人比较头疼的问题。虞大明老师执教的《家》这一课,用言语来哺育孩子们的心灵,真正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水乳交融。《家》是上海版四年级教材。文章通过两个简洁的小故事,告诉大家什么才是真正的家。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它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堂华屋,有时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对于执教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文本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但在课堂教学中,虞老师始终如一地顺学而导,不急不躁,在学生自主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感悟情感,紧扣“情”字展开教学,让学生从“文表”走向“文里”,又通过学生的语言文字和朗读来外化学生的感悟。如在教学两则小故事时,虞老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这样的说写练习。“当我带着奖状回家时,()。当我带着委屈回家时,()。当我病倒在床上时,()。当我()时,()。”又如在教学完这两则小故事后,虞老师通过一次又一次充满情感的引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文本的中心句。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语言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言语成为孩子们情感、思想的一部分,并化做汩汩流淌的人文情怀,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在阅读文本后,学生的价值观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上课开始时,虞老师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三个学生介绍了差不多的内容,诸如我的家在什么,面积有多大,家里有多少人等。当学完文本后,虞老师再次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家。这时学生们介绍到:我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当我生病时,爸爸、妈妈陪在我身旁;当我有委屈时,爸爸、妈妈会安慰我。当爸爸、妈妈疲劳时,我会给他们倒茶、捶背等等。我们可喜地听到经过虞老师的引领,学生们对家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就是那份浓浓的亲情。相信,经过这样的引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会更加丰富,更加充盈。

求实的课堂教学也在虞老师的课中得到了体现。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虞老师检查了学生字词掌握情况,不仅花时间让学生读词语,分组了解词语表达的意思,还抓住字形比较复杂的“馨”字,边分析字形边范写,并让学生在练习纸上书写“馨”,扎扎实实地过了字词关。

追求本色语文,打造家常课中的精品课,这不仅是名师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普通语文老师所追求的目标。

二、名师的课堂是求善求美的课堂。

走进名师的课堂,我们看见名师们不光教给了孩子知识,教给了孩子学知识的方法,还向孩子们渗透着做人的道理,引导孩子们追求着善和美。于永正老师在《第一次抱母亲》的课上是这样做的:上课前,于老师问孩子们:“你们对我了解吗?”孩子们说:“听老师说,您是语文教学的专家。”于老师让孩子们了解了再去评价,评价一个人要有根有据。这是于老师在教给学生学会评价,不权威,不自我,不道听途说,以事实为依据。“拿着放大镜找孩子的优点,找别人的长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母亲的胸怀”。这些都是于老师这节课自然渗透给学生的做人美德。在体会“重担”一词时,于老师引领学生体会出母亲的“重担”不仅仅是家庭生活的重担,还有老人对子女抚养的重担,子女对老人孝敬的重担,对工作的责任感的重担,对国家的责任感的重担。在理解“翻山越岭“这个词时,于老师让学生去感悟,去往深处想,不只是让孩子们停留在母亲干农活的翻山越岭上,还让孩子们去思考人生的种种磨难,去感悟人生的道道沟坎,很自然地让孩子们领悟到“人生不易,从小努力”的生活态度。学完课文,于老师率先垂范,给学生读了他写的《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的读后感,“读了这篇课文,我掩卷深思,为文中的母亲骄傲,为文中的儿子自豪,为我自己惭愧,文中的母亲享受到了儿子抱的温暖,然而我

没有抱过母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一定会像关爱自己的老人一样关爱别人,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课堂上流淌着一股悠悠人间至善至美之情。

三、名师的课堂是求新求异的课堂。

二00五年十一月,在武汉中南财经大学的礼堂里,座无虚席,全场鸦雀无声,有学生和到会的老师都沉浸在悲切凄凉的音乐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下,青青的禾苗在金兵的马队过后被连根踢起,秋风中瑟瑟的茅屋在狼烟中化为灰烬„„试想,此景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此外,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因此,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是涛声依旧,难有突破。

纵观王老师的这节课,一去传统的“逐首教学”(即一首一首的教学)和“逐环教学”(即解题开始、正音跟上、疏通为主、背诵断后)模式,大胆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思路,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王自文老师这种敢于打破陈旧框框,大胆突破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窦桂梅在《窦桂梅主题教学》中,推敲预案时“要抓课眼,抓一个关键的地方,牵一发动全身。如《朋友》的主题就是朋友,两肋插刀的是朋友。《秋天的怀念》的主题就是:好好儿活。围绕好好儿活来展开,娘儿俩怎么好好活。我俩怎么好好儿活,我们怎么好好儿活。《圆明园的毁灭》抓两字:毁灭,毁灭的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应该的毁灭的是什么,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晏子使楚》的主题就是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尊重。”咀嚼推敲,深钻教材,善于发现常人不容易发现的地方,求新求异。我想,这就是我们聆听名师的课感到耳目一新的原因所在吧。

4.走进窦桂梅 感受名师魅力 篇四

听完窦桂梅老师的《魅力》一课,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感觉语文就应该是这样教的,语文老师就应该是这样做的。窦老师的课堂,温润而有张力,流淌着动人心弦的美。她对我们谆谆善诱,语文课堂要做到“三度”:有温度,有广度和有深度。下面,我将从以上三方面来谈谈我所感受到的窦老师的魅力。

温度:窦老师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让孩子‘享受语文生活’,让他们那色彩斑斓的天空里,飘满语文生活的花絮。”窦桂梅老师笑言当语文老师是幸福的,因为可以在各种文本“活一回”。在《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课堂上,窦老师端起评书人的范儿,拿起板擦当醒木,张口字正腔圆,娓娓道来,把所有听课的孩子和老师都摄入其中,一起痛快淋漓地去“棒打洪教头”。在《魅力》的课堂上,师生跟随卡佳一同“怯生生”走进“汤姆叔叔的小屋”剧场,为卡佳的善良而感动,为卡佳的忧伤而难过。最后,爸爸带卡佳去后台,告诉她“汤姆叔叔是假的,这戛然而止的结局引发学生们的“义愤填膺” ——单纯美好的童心不应该受到摧残!无论上什么课,窦老师总是淋漓尽致地投入其中,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孩子感受不同的世界。窦老师的课堂充满着温情,充满了感动。

广度:语文需要积累,厚积才能薄发。窦桂梅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老师们哪,积累就是积德呀!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要积德呀!”窦老师为了孩子们的积累可以说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课堂教学的广度,窦老师除了平日阅读各式各类的书籍汲取养分提升自己外,还把每节课都当成公开课来上,在备课上花大功夫——翻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为了讲好《魅力》一课,窦桂梅老师把《汤姆叔叔的小屋》反复读了很多次,还读了相关书评,读了惠特曼关于童心的诗歌„„她认为,老师们好好备课就是最好的培训。每一次备课就是一次美丽的蜕变,一次扎实的自我提升。正因为有了她课前的醉心投入,才会有“窦课堂”的广度和“窦学生”视野的宽度。

深度:窦桂梅老师更追求课堂的深度,她注重举一反三,更注重举三反一。无论讲何种文体,她都要引申拓展,要升华。她认为:语文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我们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在语文中获得情感和品格的教育,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在语文的教学中得到滋养,得到成长。她的课堂渗透着浓浓的语文味,通过反复的朗读和探究,学生融入情境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例如她的《魅力》一课,紧紧扣住最有价值的“呵护童心”的主题展开,从惠特曼的“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便成了孩子生命的一部分”到一点一滴体会卡佳丰富的内心世界,最后想象童心被摧残后的卡佳成年后对待儿女的做法,文本深度一点一点递进,水到渠成,让大家深刻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要像呵护荷叶上晶莹脆弱的露珠一样呵护孩子的心灵”这句话的意义。

5.感受名师风采,启迪教学智慧 篇五

——上海方略名校访学培训心得体会 山东省章丘市相公中学 李永芳

2012年11月12日至18日,我有幸参加了章丘市教育体育局组织、上海方略教育承办的教师访学培训。同我们一起培训的学员,还有来自济南槐荫、湖北武汉等地的同仁。上海之行对我来说是一次启迪智慧、净化心灵、增强信心、终身难忘的学习之旅。在一周的教师培训生活中,我们在方略教育的指引下,走进了上海中山学校、上海中山学校、上海龚路中学等学校,随堂听课、观摩、研讨、并聆听特级教师精彩点评,听了三场专家讲座。置身于名校的校园中,感受着名校的气息,聆听着前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让人不能不受到震撼;置身名师的课堂,感受名师的风采,让我体验到了课堂教学的魅力。精彩的讲座,生动的点评,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体会。

一、聆听专家讲座,更新了观念,开阔了思路,提高了认识。

我们有幸聆听了英配昌博士的《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反思》、吴金雨校长的《现代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同济大学郭永康教授的《教师教学演讲技巧》三场讲座,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就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如何提高教科研能力,为我们做了生动的讲解,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也给我以后的教学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英配昌博士关于教学的认识的讲解,他告诉我们,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的学习为目的的事业。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当今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小步子教学,效率不高,权威式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不足等。因此,要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学习的关系,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问题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评价者,还要注重培养这样几种能力: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问题设计的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的能力。这些都让我清楚的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加强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要是可以学生为本,培养学习的兴趣。吴金雨校长告诉我们教师是专业的,今天做教师比上世纪80年代南难,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要把课堂变成快乐的课堂,给学生的是一份精神上的愉悦享受,这一点也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所的追求的。

同济大学郭永康教授告诉我们,“智、情、美”式教学追求的境界,给人以智,理想、道德、知识、智慧;给人以情,洋溢真情,热情,激动人心;给人以美,辞美、声美、形美、情美。真心实意,用真情的话语打动学生。

二、听课研讨、名师教学、专家评课,开阔了视野,启迪了心灵。

培训期间,我们观摩骨干示范课6节,作文课,文言文,现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听了这些老师们的课我很受启发,特别是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1、每位老师都能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三维目标落实到位。

3、教学方法手段灵活多样。

4、建立了新型的教学关系,课堂气氛民主、和谐.特别是胡宜海老师的两节课,教师和蔼亲切,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并恰到好处的运用教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教师积极评价学生,鼓励学生,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收获。

听专家评课更使我深刻认识到一堂好课不是要看老师讲的知识多么高深,条理性多强,分析得多么细致全面。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有多少收获,教师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否得到很好的落实。专家评课时,还重点提到了语文教师的基本功的问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写一手漂亮的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要重视文章的朗读,这些都让我深受启发。

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高的学识水平,而且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研究水平。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深入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会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这短短一周的学习,对我来说收获很大,教育理念有了质的转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将有所改变,获得的学习经验将对我今后的工作将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愿上海先进的教育理念进入我们的课堂!我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做一个学生欢迎的老师。

6.名师魅力的构建 篇六

一、认识自我是拥有名师魅力的基础

名师应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有使命感、归属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最大的胜利就是征服自己的胜利。

第一,名师有人格魅力。名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影响着普通教师的言行。名师应努力修炼自身素质,完善自身人格。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名师如果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效应,真正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学生就会自然产生对教师的仰慕之情,也会成为普通教师的榜样。

第二,名师要有形象魅力。外在风度是教师德行、品格、气质的自然流露。一个光明磊落、心地善良、正直诚实的人,其风度自然是庄重、大方、优雅、从容。端庄高雅的仪容不但可以对人体的形态、容貌、仪态、风度起衬托作用,而且也有助于教学的成功。名师的形象既要表现在人的静态美,又要表现在人的动态美。正如培根所说:“把美的形象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第三,名师要有学识魅力。名师应该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名师应该具有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任教学科有精深的知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

二、完善自我是拥有名师魅力的关键

第一,名师要完善自我,提升教学能力。名师应能代表现阶段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他们的高度也应成为教学中的示范性力量,成为关注和学习的焦点。因此,娴熟的教学技艺成为被模仿的对象。名师课堂的精彩,不在于课堂有多么完美,而在于平常之处显示智慧。新生代名师们的课堂,应该是生命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他们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活动整体的真理性的直觉认识,就是一种课堂实践智慧。

名师要掌握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包括对学科知识呈现顺序的理解、教学表征和策略、对课程资源与评价的看法、对学生先前状况和其他影响学习因素的了解等。学科教学知识并不是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几种知识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合金”,它是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把学科知识、学生知识、课程知识、评价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等“活化”之后,经由自身价值观做出判断、选择、重组而形成的动态知识,是教师主动建构、积极创造的结果。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就是教师的生命运动过程,是教师个性发展的过程,促进教师个人的素养得到提高。是名师必备的重要知识,它将名师和一般教师区别开来。

第二,名师要完善自我,提高科研能力。《教育法》指出:“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当前,我国教育还面临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知识贡献的力度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及创新性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设一个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名师,离不开教育科研。一个从来不研究的教师永远只能是一个教书匠。那些享誉全国的专家型教师,都在教育科研上取得过卓著成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老师走到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而现代型的高水平教师不是那些在工具理性支配下熟练传授技术的教书匠而应当是在实践和反思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行动研究者。因为没有研究就不能将自己的教学专业化,没有反思其知识就不能自我生长和增值。我们必须立足于教师专业化的高度,不断推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的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科研由于其主体性、反思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等特征无疑要担当起推动教师转型的重任,为教师自主发展意识萌动提供条件。通过教育科研,教师会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

三、超越自我是拥有名师魅力永恒发展的追求

学校的精心培养,教师的不懈努力,开出了灿烂之花,而有的所谓名师如昙花一现、如流星一闪,在流星般的划过天空之后,就悄然走向凋零。这是教书人的遗憾,学校的损失,也是教育事业的损失。如何防止名师赋闲与退化呢?

第一,端正心态。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名师一时的成就,岂能受用终身?名师在名利双收之后,理应创造出更多的精神财富来回报社会,才能无愧于名师称号。倘若躺在名利薄上,坐享其成,只能自掉身价,自毁其名。

第二,定位准确。名师的用武之地应该在讲台课堂上,而不是在餐桌和堆满报纸与文件的办公桌上,更不是在琐屑的事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名师失去了施展手脚的舞台,就会“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而一些学校和用人单位在用人制度上考虑不周,亟待完善。

第三,保持个性。每位名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独特的个性才使他们才华横溢。如果从众心理严重,会让自己的个性处于半睡眠或沉寂状态,这样的名师不仅无法起到骨干引领作用,而且还会浪费自己的禀赋,让自己的事业裹足不前。名师无需太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要坚定不移地对自己的职业负责,要充分利用好自己“与众不同”的部分,不封存自己的个性,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不仅要有自己的职业梦想,而且要尽可能想得远一点,保证作为一个名师的专业发展的长期性和系统性。

7.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 篇七

观看名师们的课堂,我们往往被他们的课堂所吸引,为他们魅力而折服。阅读这本书,让我更加细致地走近了他们的身边,了解他们的教学理念,探寻他们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为我的教学添砖加瓦。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精神源泉和实践动力,更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到了指引的方向。

阅读这本书,它最大的特点是向我们展示了当今语文界存在的几种突出的教学理念:感悟式教学、情趣教学、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自主探究式教学、发展性教学、生本教学、拓展教学等。每种教学以某位名师为媒介,从他的教学观念,课堂实录、名课解读、方法指导等方面,全面而详细地向我们解读。让我们在层层分析中,了解、认识这种教学理念,进而对自我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对教学理论进行梳理和提升,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如:著名特级教师刘云生的课堂,注重对儿童心灵的启发。他通过富有活力的教学设计与组织,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语感和文感教育,让学生体验理解文本、作者情感以及文中人物的思想上感情,并引导学生将学习体验拓展到生活中。他的人教版第三册《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他设计了七个环节,层层递进,在激发学生体验的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体验。第一:巧读课题,准备体验;第二,创设情境,设疑导入;第三,全文感知,整体体验;第四,角色表演,置身体验;第五,自读自悟,置身体验;第六,对话交流,丰盈体验;第七,总结提升,拓展体验。

体验学习是一种情境性学习,体验总是发生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体验式教学所要求的积极体验,不可能也绝不应该通过“满堂灌”或“题海战术”的方式来实现,而是需要适当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引导和培育。“体验的情境愈独特,愈真实,愈能引发人深刻的体验,乃至高峰体验。”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正向的情绪体验,促进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关注学生体验的教学,必然要重视能够引发情感体验的情境。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聚合大量的信息,成为知识建构的源泉,成为开启心灵的钥匙,转变态度的诱因,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

而刘云生的几个经典案例,又向我们展现了不同的体验式教学,从他的实施方法中,让我们去借鉴学习。又如著名特级教师杨屹老师的课堂,洋溢着丰富的情趣。在课堂中,杨屹善用亲切、稚趣的语言,配以可爱、生动的图画,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通过与学生对话、讨论、协作等方式沟通感情,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一步步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他的二年级下册《狼和小羊》一课,有浓浓的情趣在飞扬,以“画”激趣。他很善于利用教材图,展现形象的“画”;相机利用简笔画,设计有趣的“画”,充分利用多媒体,设计精妙的“画”。

情趣教学有三种形式:一是“情趣交融,兴满课堂”;二是“以说激情,以读悟情”;三是“以画激趣,以演动情”;杨屹教学的生命力在于洋溢着丰富的情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情趣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美丽的绽放,达到相互交融,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在课堂中,杨屹善用亲切实、稚趣的语言,配以可爱生动的图画,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通过与学生对话、讨论、协作等方式沟通感情,以童心换童心,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再巧妙地设计各种学习活动,一步步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

8.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 篇八

初中地理是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差异和联系。七年级下册的地理课程内容丰富,灵活多样,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感觉目录中提到的地区或国家的名称很熟悉,但又不能说出具体内容来,学生也很好奇我们的地理课会从哪方面学习这些知识,他们期待着老师是导游,期待着有趣的地理课堂。通过几轮的教学,我也在总结如何在达成课标的基础上实现课堂的丰富有趣。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学生对世界区域地理的好奇心在多样的文化景观图片或是新奇的自然现象,或是与这一地有关的新闻事件。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准备大量的新闻资料或最新的事件,与这一地有关的历史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驾驭课堂的前提。例如,在讲解中东时,我会给同学们搜集关于中东的短片,讲解中东的宗教历史,看中东沙漠变绿洲的图片,介绍石油贵族的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七星级酒店的奢华等等,在一系列的介绍中,让学生自己去书中给出的图表中自己查找原因,分析石油的分布、气候的特点,地理位置的特点等知识点。这样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在解决问题,是在培养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用专业的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实践中发现学生很喜欢这样的学习,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的知识,增长的见识。

二、打好基础,提高能力。

区域地理每一节的内容不同,但学习方法有机通之处,尤其自然部分,例如,气温降水图表的分析,掌握了方法,各种不同类型都可能分析,教学中要注意自然知识的连贯性。

我们每周只有两节课,学生课后很少时候复习地理,有时读图的方法需要在课上多重复。例如,在讲东南亚时已分析过热带季风的气候特点,在讲印度时,给出孟买的气温降水图,也是热带季风气候,但仍然有很多同学不知道气候特点,或不能确定这两个地方气候特点一样。这时要让同学们再来看教科书第七页的亚洲气候类型图,读出两地同是热带季风气候,再来对比两地气温降水图的异同,根据我们学生的情况,有时还是要再详细讲解如何读气温降水图。这样的对比重复有时还是必要的,也为后面分析其它区域打基础。

三、注意世界图与区域图的联合应用,给学生地理整体性的印象。在检测学生学习成果时,我们经常给出某个地区的局部图,例如,给出东南亚或印度的简图,但发现有的学生不知道这个局部图在世界图的哪个位置,后来在教学中我经常在分析局部图的时候同时给出一张小的世界地图,并标出局部在世界的位置。这样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知识落实会好些。

四、适度开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走上讲台,从学生的视角来讲解地理知识,这也是大家在尝试的教学方法。我曾在去年教初一下册时,让几个班学生试着讲解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时没有给学生界定范围,只要与这节有关的内容都可能,然后老师再补充,发现学生很用心备课,课

上同学们也很认真听,但后来,听课的学生还是反映这样效率较低。接下来我只让学生介绍某一方面的内容,例如,日本让学生讲解文化和地震,这样不涉及地理专业知识的讲解,效果好很多,听者也有兴趣,大家还争着讲解,这样活跃了课堂,也给了学生锻炼机会。

9.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 篇九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 中的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许多高中学生对人工智能都有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有些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到有关人工智能的应用。如何引导学生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含义和研究目的;熟悉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 如机器证明、模式识别、机器翻译、人机博弈、智能机器人等;能够列举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

过程与方法:通过部分智能工具软件的认识, 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 客观地认识人工智能技术, 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在人工智能应用中体验其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发展辩证思维, 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的本质;体验信息的智能化加工的过程, 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难点: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发展其辩证思维。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引出课题

导入:播放“未来智能家居应用”视频,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出“人工智能”一词。

师: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也许就会过上视频中这样的生活。这种智能其实是人类的智能, 人为编制的控制程序使得我们的家居智能化了, 我们称之为人工智能。

师:视频里的智能化生活在上海世博会的沪上生态家场馆就可以直接体验, 还有另外一些场馆也提出了智能生活的理念, 上海世博会也被称为“智能世博”。现在我就邀请大家搭乘世博班车, 一起进入“智能世博”吧!

设计意图:通过智能生活的视频导入, 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 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人工智能的兴趣, 为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2. 智能世博班车首发站——了解人工智能

师: (展示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图片) 世博会的山东馆人气一直很旺, 我们也去看看吧!在山东馆, 除了采用了一些高技术应用外, 还有这样一些机器 (浪潮服务器图片) , 游客们可以现场体会到“人机大战”的乐趣, 在将、相、兵、马、炮的博弈中体会人与机器智慧的比拼。

学生与教师机进行人机“五子棋”大战。

师:在下棋的同时, 请同学们思考:计算机为什么能够和你下棋?电脑怎么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学生小组讨论后, 小组代表发言。

师:同学们下五子棋输给了机器, 历史上机器人“深蓝”也战胜了人类, 电脑的智能真的高于人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 小组代表发言。

师:人工智能应该属于人类智能, 象棋大师其实是和很多象棋顶尖高手 (他们借助机器媒介) 来下棋的。他不是输给了机器, 而是输给了人类的智能。

师:人工智能不可能高于人类, 是不是就没有研究的价值呢?在我们实际生活中, 有很多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 下面让我们搭乘智能世博班车一起来体验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吧。

设计意图:通过人机“五子棋”游戏, 学生体验、讨论电脑的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及研究人工智能的意义, 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 智能世博班车停靠站——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1) 模式识别

师:在上海世博会“EXPO2010全球青年创新之旅”展馆内, 汉王科技向公众展示了多款最新产品 (P P T展示“汉王手写识别新技术”相关图片) 。这些新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模式识别。下面, 我们一起来体验“手写识别”。

学生打开“文通慧视小灵鼠”, 手写输入以下内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学生在体验手写识别输入汉字的同时, 思考:这些字都能正确识别吗?哪些因素导致不能正确识别?

师:手写识别其实只是人工智能应用中的模式识别的一个方面, 请你说说日常生活中的模式识别的一些其他应用。

师:模式识别在世博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人脸识别技术。下面我们来体验一下。

活动:学生用脸部给电脑解锁。

(2) 机器翻译

创设情境:小王在世博会美国馆内买了一件商品, 可是该商品只有英文说明书。我们可以看一下, 请学生用“谷歌翻译”帮助他把“简介”翻译成中文。

教师举例:有道翻译 (http://fanyi.youdao.com/) 、爱词霸 (http://fy.iciba.com/) 、谷歌翻译 (http://translate.google.cn/) 。

学生实践机器翻译。优势分析:从翻译的结果来看, 学生大概能了解该产品的一些情况。机器翻译毫无疑问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帮助非常大。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翻译几个中文句子 (倒装句、修辞韵味句、方言句) 。

学生实践, 在轻松的环境中发现翻译中产生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机器翻译的工作原理。

(3) 智能机器人

教师播放世博会中智能机器人的视频。

学生思考讨论:日常生活中, 哪些事件由智能机器人来做会比我们人类做更好?教师引导学生从智能机器人不怕危险、不怕累、不受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思考。

师:智能机器人在生活中已经应用得非常广泛, 在某些领域已经取代了人类, 比如:深海拍摄、太空探测等。但是智能机器人还不能完全代替人, 比如:情感、感受、学习等能力。

(4) 其他应用

师:你们还能举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吗?

学生举例:计算机博弈、智能代理技术、专家系统、机器证明、数据挖掘等。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典型的人工智能的应用体验, 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更加深刻地体验人工智能的内涵。在体验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互助能力, 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4. 智能世博班车终点站——辩证认识、合理使用

教师通过几个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例, 进行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分析讨论。

实例一:机器人服务员、工作在流水线上的机器人。

活动:假如商场里的导购全部由机器人来代替, 饭店里的服务员全部由机器人来代替, 工厂里的生产流水作业全部由机器人来代替, 社会将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实例二:医疗专家系统使得看病诊断病情更方便。

活动:医疗专家系统出现失误, 导致医疗事故, 怎么样来处理?医疗专家、开发专家系统者、使用专家系统者等相关人员分别应负什么责任呢?这一系列的疑问, 无疑给我们的法律带来很大的冲击。

师:任何一项发明创造几乎都能带来负面影响, 理智的人们都能想到。这项技术的普遍运用是迟早的事情,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负面因素而让世界停滞不前。

师: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是如此, 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 也给伦理、道德、法律、文化等带来了冲击。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辩证地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开发和使用。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5. 教师小结 (略)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尝试以上海世博会上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主线, 通过带着问题去展示、体验、游戏、讨论等环节, 完成了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究人工智能, 学生很有兴趣。这节课没有讲太多的专业知识, 主要是提供体验的机会, 形成初步概念, 为将来选修或者探究人工智能埋下伏笔, 学生的整体评价较好。本教案经过多次实践, 多次修改, 对教学目标达成较好, 对学生意识和素养的提升自然、到位。

本节课的不足:由于很多实际生活中使用的人工智能软件在课堂中很难体验, 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一些相对简单的软件、实例展示, 功能相对较弱, 不能很好地体现人工智能的最新研究成果。

点评

设计思路清晰、与时事动态结合。本课结合世博会展馆中的智能生活应用, 以此为出发点, 引入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关注学生认知基础,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衔接自然、合理、紧凑、前后贯穿、环环相扣、层层启发。从教学实践看, 教学目标达成较好, 对学生意识和素养的提升自然、到位。

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 如人机对弈、手写识别、机器翻译、带着问题的体验、个人见解的发表、协作互助学习等等。在引导、探究与讨论、讲授、启发的过程中, 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结构严谨有序、朴实无华,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了解智能化加工信息的基本过程, 认识人工智能。

10.感受信息化教学魅力心得体会 篇十

此次有幸参加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我怀着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了第一阶段,收获很多: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生明白易懂,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经过专家的讲解,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复习、巩固、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通过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远程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4、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通过主题学习,使我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他们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南沿村完小

11.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 篇十一

B班第四组

蒋继军

今天,聆听了章老师“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创新教材”的讲座,获益匪浅。讲座可以分两部分:一是介绍了当前一些教育专家对教材的理解、使用等方面的见解,站在较高的角度上剖析了当前教师在教材使用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结合大量的课堂实例,全面、系统的阐述了教师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使用、创新”等方面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指标和改进方法。章老师的讲座,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华丽的语言,用发生在课堂中的一个个实例,深入浅出、层层推进,以朴实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对课改下教师如何理解教材、使用教材、创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教学方法没有优劣之分,每一节课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

是的,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发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教学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之别,能起到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的就是好方法。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使用,也会索然无味。要常教常新,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做到“放”“活”“趣”“新”“实”。

二、读懂数学教材是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

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统一;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正确地“用教材教”。读教材的目的就是把教材“死”的结果变为学生灵活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把静态的,不会说话的教材结果变为动态的学习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以生为本,合理、创新的使用教材。

章老师的讲座,处处渗透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应围绕“学生的需求”而展开的人 文理念。如在课前准备理解教材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明确学生要学到什么,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哪儿。根据学生的现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学生已知的,放手让学生学;学生有所知的,要半扶半放;学生一无所知的,要以教为主,引导着学习。比如在使用教材时,不能只拘泥于教材,因为教材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现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以及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等状况对教材不断充实与创新,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适当增删,整合教学内容,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又如在学生练习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设计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教学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学生乐于思考、真诚交流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12.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 篇十二

●当前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很多学生选修这一课程的原因是对计算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充满好奇, 可一进入实际学习后, 发现编写一个成功的程序要求是如此苛刻, 进而逐渐丧失后续学习的信心。究其原因, 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习惯性思维:教材“先理论后实践, 先语句后程序”失去了算法的核心

《算法与程序设计》先后介绍了算法的表示、VB6.0语法基础、程序实现。这种教材编排模式考虑到了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 但是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调试程序”的“三段式”过程, 导致学生一碰到实际问题不会首先想到分析问题和设计算法, 而是直接进入编写、调试程序过程, 从而缺失“寻找算法”这一关键过程。

2.传统性教学:教师“依教材画瓢, 唯教材至上”, 缺少教师的引导性

受教材内容编排和传统性思维影响, 很多教师在课堂中一直未能寻找到一种能够让学生“快乐参与, 快乐学习”的教学模式。

3.普通课时编排:学生“渴望验证算法, 但缺少实践时间”成为一种怪象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一门算法思想培养与程序设计能力提高并重的课程, 特别是后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的上机实践。而当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是一个星期两节课, 并且相隔时间较长, 从而造成“前面学, 后面忘”的尴尬境地, 最终导致很多学生在紧张的课堂中未能完成验证性实验, 以致常常“带着失败的心情走出机房”。

●针对上述问题而修正的教学实践

针对以上列举的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主要做了以下几点探索。

1.寓基础语法于简单程序实现中

对于任何一种编程语言, 如果学生对基本的语法规则都未“了然于胸”, 那么在后续的学习中必将加大程序调试和错误分析的工作量。而教材对于语法内容的编排是按照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基本运算和表达式、语句、过程和函数的顺序依次介绍的, 这对语法教学比较不利, 因为我们编制的每一段程序往往包括一系列的基础语法。因此, 教师一定要做到寓基础语法教学于程序实例中, 而不是各个语法“各自为战”。

比如, 笔者在介绍基本语法模块的第一课时就向学生介绍如何实现求和问题, 学生首先设计算法, 然后教师用VB演示具体实现:

在这个实例中就综合了数据类型、变量定义、基本运算和表达式、数据输入输出、事件等相关语法知识, 教师可以借此展开以上相关语法介绍, 这样就通过具有一定综合性的简单程序实例使这个载体实现基础语法的覆盖。

2.寓算法思想于复杂问题解决中

对简单的问题, 学生往往能够直接上机将程序编制出来, 而当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就普遍表现出“不知如何下手”, 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形成算法思想。比如, 笔者在介绍复杂问题的程序实现时, 选取了如下实例。计算

针对这种复杂问题的求解一般可按照“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调试程序”“三段式”进行。观察表达式后, 可以发现本实例是一个利用解析算法求数列和的问题, 其中数列的通项为:

总结出以上规律后, 就可以设计解决本问题的算法, 具体如下。

设计好算法后, 程序的编写就相对容易, 一个用来输入变量n值和一个用来输出最终结果S值的文本框, 再加一个按钮触发事件就可以了。

3.寓抽象理论于现实情境中

浙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介绍了枚举算法、解析算法、排序、查找等内容, 而这些理论内容都相对较为抽象、枯燥, 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将抽象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比如, 对枚举算法, 笔者采用了如下的现实问题:“有一道写在纸上的数学题目因被水淋湿, 其中的两个数字已经模糊不清:如何编写程序找出以上两个模糊的数字?”这个问题本质上是枚举算法的实际应用。本问题也可以改为账户票据中被涂抹数字推算。除此之外, 教材上列举的变形金刚装箱问题以及《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其数”问题等也是很好的抽象理论与现实情境相结合的枚举算法实例。

再如, 对教材上的选择排序的解析, 笔者是这样设计如下实例来讲解的。

10个不同身高的学生站成一排。

步骤一:从第1~10这10个人中选取身高最低的同学, 将其位置与第1个同学交换。

步骤二:从第2~9这8个人中选取身高最低的同学, 将其位置与第2个同学交换。

以上过程循环进行9次, 就得到了10个同学身高按照从低到高的递增排序。选择排序中的“选择”就是“选择最值”, 然后将选择出的最值“归队”, 再在余下的数据中重复进行“选择最值”和“归队”的过程, 直至所有数据有序。

4.寓上机实践于连排课教学中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程序, 加之当前学校一般将两节信息技术课分开来编排, 因此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机过程中出现“错误层出不穷”、“调试缺少时间”等问题, 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针对上述实际, 可以首先采取连排课的形式, 将每周的两节课集中一起上, 这样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去发现和解决程序设计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 教师也要处理好自身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避免和学生发生“抢时间”的现象, 教师讲授和学生上机时间应以1∶2左右为宜。其次, 可以建议学生养成从软件的“帮助菜单”中寻找答案的习惯, 充分利用好“帮助”文件这本“教科书”。

上一篇:2024年中国数字微波通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下一篇:民主生活会会议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