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十一五”规划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2024-06-23

贯彻“十一五”规划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共9篇)

1.贯彻“十一五”规划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篇一

共青团xx委员会:

根据渝北团[2006]62号文件《关于深入贯彻实施<重庆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精神,我镇团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召开专题会议,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落实措施,确保了《规划》在我镇广大团员青年中得到了贯彻落实。下面就我镇贯彻《重庆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情况汇报如下:

一、镇党委高度重视,把《重庆青少年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拿入我镇重要议事日程

共青团事业发展是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保障下,共青团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进行的。我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求镇团委和各团支部结合本地、本单位共青团工作、青少年工作实际,组织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采取专题辅导、座谈会、组织生活等多种形式,切实抓好《规划》的学习、宣传;要以《规划》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发挥共青团组织在青少年事业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结合本地,突出重点,主动推动制定本地、本单位的贯彻实施意见,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手段,推动落实《规划》所制定的保障措施,建立健全青少年事务推进机构,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和工作力量,使我镇青少年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镇团委召开各支部会议,部署落实xx团[2006]62号文件《关于深入贯彻实施的通知》精神

我镇于2006年10月27日召开了全镇各支部会议,贯彻了xx市青少年事业“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要求,要求各团组织重视此项工作,发挥共青团组织在青少年事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切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结合本单位实际,突出重点,主动推动《规划》的贯彻实施。

>三、组织了各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原原本本学习了《规划》全文

我镇于2006年11月6、8日分别组织了中小学、农村团支部和部分团员青年学习了《规划》全文,对我镇青少的现状及形势进行了分析,充分认识《规划》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明确了青少年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及目标、任务,要求各团组织要以青少年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重点,认真开展《规划》的学习宣传。

四、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本镇青少事业发展的一些意见

(一) 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重点,通过大力开展理论宣讲、辅导培训,帮助青少年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青少年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相思,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八荣八耻“,广泛组织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实践社会主义道德,养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二) 加强和规范团组织建设

团组织是团员的家,团组织自身建设完善与否,关系到团的工作能否正常运转,关系到团员青年的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逐步规范团组织的日常工作制度、团干培训制度,严把入团关口,加强团员的管理、教育,提高团干部和团员的整体素质。

(三) 努力服务于青少年的成长、成才

青少年本身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也是思想最不稳定的群体,特别是学生。要使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要用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更要以灵活多变的实践活动吸引他们,在活动中对他们的思想加以引导,使其印象深。因此,团的工作应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利用传统的活动日,尽可能多开展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素质提高意义的活动,如:组织团员协助农业中心植树、协助综治办开展法制宣传,开展好“五.四”、“六.一”活动等,既活跃气氛、调动积极性,又让团员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四) 加快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

镇团委准备和镇文化中心在以内建设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购置一些有助于青少身心健康成长的书籍,使其在学习之余能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广大团员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在全镇团员青年中形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浑厚学习氛围。

2.贯彻“十一五”规划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篇二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是由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对2006~2010间江苏省教育科研发展所进行的管理与规划。自“九五”以来, 江苏省教育科研课题申报与评审总量呈大幅度增长, 与“九五”期间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100项和699项相比, “十五”期间, 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总量增加到了4200项和1388项, 各项增长幅度近100%。教育规划领导小组计划“十一五”课题评审总量将控制在比“十五”课题评审总量增加10%左右, 再依照预定的评审通过率为课题申报总量的30%来计算, 那么“十一五”期间通过评审的课题将达到1600多项, 课题申报总量将超过5000项, 当然, 这是无法准确估计的。“十一五”课题将实行五年整体规划, 分2006年、2007年和2009年三次申报与评审, 通过评审的课题比例为5∶3∶2。2006年共申报了课题2975项, 有941项通过了课题评审, 与“九五”和“十五”同期相比, “十一五”课题首次申报和评审分别增长了75%、65%和26%、19%。

以上从时间发展的角度简单描述和分析了“十一五”课题规划的整体情况, 而要以2006年课题申报与评审为个案, 则需要对这一年的课题申报与评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2006年,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共收到申报课题2975项, 除去高等教育的996项, 基础教育有1979项, 其中包括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和特殊教育以及市县教研室、教科所等基础教育研究组织。经课题组专家评审和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确认, 共评审出课题941项, 包括高等教育和省级科研院所323项, 基础教育618项。在基础教育申报课题的1979项和通过课题评审的618项中, 基本情况如下:

第一, 从行政区域看, 苏南地区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分别申报课题344项、291项、183项、160项和82项, 共1060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53%;苏中地区的南通、扬州和泰州分别申报课题270项、149项和70项, 共489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25%;苏北地区的盐城、淮安、宿迁、徐州和连云港分别申报课题99项、72项、109项、72项和78项, 共430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22%。在通过评审的618项课题中, 苏南地区共有课题347项, 评审通过率为33%,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56%。其中获得资金资助的课题56项, 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52%, 包括重点资助课题44项和青年资助课题12项;苏中地区通过评审的课题有157, 评审通过率为32%,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5%。其中有28项课题获得资金资助, 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26%, 包括重点资助课题16项和青年资助课题12项;苏北地区有通过评审的课题114项, 评审通过率为27%,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9%。其中有24项课题获得资金资助, 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22%, 包括重点资助课题17项和青年资助课题7项。

第二, 从课题申报的组织类型看, 中学共申报课题793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40%, 其中包括初级中学74项, 高级中学719项;小学申报课题717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36%;幼儿园申报课题216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11%;职业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共申报课题125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6%;市县教研室、教科所等科研机构共申报课题127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7%。在通过评审的课题中, 中学有242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39%, 其中高中223项, 初中19项;除此之外, 小学217项、幼儿园66项、职业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27项、市县教研室、教科所等科研机构66项, 分别占评审课题总量的35%、11%、4%和11%。

第三, 从课题关注的主题看 (主要分析的是通过评审的课题) , 关注课程的课题80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3%;关注课堂教学的课题164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7%;关注学生发展的课题128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1%;关注教师发展的课题59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0%;关注学校文化的课题46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7%;关注学校管理的课题32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5%;关注其他主题的课题共有109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7%。

二、问题与对策

不难看出, 基础教育科研非均衡发展不仅体现在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均衡, 而且体现在校际之间、关注内容等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上。

第一, 地区科研发展不均衡, 主要体现在课题申报数量和通过课题评审的科研水平上。从苏南、苏中和苏北课题申报的总量上看, 苏南地区申报课题占全省申报课题总量的53%, 超过苏中和苏北地区课题申报的总和, 苏中、苏北地区申报课题分别占全省申报课题总量的25%和22%。从某一地区市申报课题的情况来看, 申报课题最多的南京申报了课题344项, 是申报课题最少为70项的泰州的近5倍, 即使是与苏南地区的镇江相比, 也是镇江课题申报总量的4倍以上。另外, 地区课题通过率和通过评审的课题占评审课题总量的百分比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课题通过评审的比率分别是33%、32%和27%, 各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56%、25%和19%。

最能体现课题科研水平的就是获得资金资助的课题, 因此,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获得资金资助课题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52%、26%和22%这一比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地区科研水平的差异。总的来说, 不论是从课题申报数量, 还是从课题通过评审所体现的科研水平来看,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之间无一不呈递减分布状况。

第二, 校际科研发展的差异, 主要体现为初中学校教育科研十分薄弱。仅就此次初中学校课题申报与通过评审的两个数据就能看出其中的差距, 一是全省初中学校共申报课题74项;二是初中学校通过评审的课题19项, 分别占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4%和3%。

且不说把其与同类型的高中、小学和幼儿园课题申报和评审的情况作绝对值的比较, 就是与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的6%和4%, 市县教研室、教科所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的7%和11%进行比较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再者, 即使是与同类型的高中、小学和幼儿园课题通过评审比率进行相对值的比较, 也是存在差距的。其中高中、小学和幼儿园课题通过评审比率分别为31%、30%、31%, 而初中课题通过评审比率只有26%。课题的申报数量和课题评审通过率都在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初中学校对教育科研的重视和科研水平薄弱的程度。

第三, 课题关注主题的片面性, 主要反映为课题过多的关注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 而忽视了对校长和基层教育行政管理者的关注。基础教育科研应从多角度, 多方面、多层次去挖掘主题, 旨在促进学生、老师和管理者的发展, 关涉到的不仅是课堂和教学, 凡有利于他们发展的都值得和需要大家进行研究。而此次通过评审的课题只关注学生、教师、及教学等主要内容, 而缺乏对学校校长、行政管理者进行专门研讨, 如校长的专业化、校长的培训和校长的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到。主题关注的片面性体现着基础教育科研内容的非均衡发展。

为发展江苏教育, 特别是发展江苏教育科研,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是其中的一个部门) 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针对基础教育科研地区、校际和关注主题等方面不均衡的发展状况已经或正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主要包括:

第一, 自2000年以来, 每年举办全省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教育科研协进会”是通过协作性的科研活动来推动全省各地区教育科研的发展, 主要包括“中学教育科研协进会”和“小学教育科研协进会”, 逐年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开展。

“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是面向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及各市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等教育组织的教师、教育行政管理者和教育科研工作者所开展的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每次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颁奖活动, 主要由“师陶杯”论文获奖者颁奖仪式、专家为部分一等奖获奖论文点评、课堂教学展示与对话交流、参与式专题研讨以及专家主题学术报告等五大部分组成。从某种意义上看, 江苏省基础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注定了, 其是推进各地区基础教育科研均衡发展的最佳策略和方式。

第二, 每学期分别在高中和小学教育科研基地学校举办科研协作活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协作活动是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 各基地学校共同参与的科研活动, 每次科研活动主要包括联盟课堂、教师论坛、名师发展规划、校本教研、基地学校校长圆桌会议及专家专题讲座等部分。基地学校协作活动通过学校优势互补、同伴互助及专家引领等方式, 提高了各基地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速度, 从而推动学校强势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并对其他学校科研发展起到了很大示范性作用。针对初中教育科研水平薄弱这一现实,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近期正在一些初中学校展开了调研, 并准备设立初中教育科研基地、开展科研活动以帮助初中学校教育科研获得发展。

第三, 经常组织专家去学校开展教科研专题讲座, 并帮助他们在如何利用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进行校本教研等方面给予切实的策划和指导。专家们的一致意见是, 中小学教育科研切忌赶时髦、形式主义、急功近利, 而应该贴近学校实际, 走进学校课堂, 解决实际问题。认为基础教育科研应关注本学校或本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 关注学生、教师、校长等学校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发展等问题, 服务于教育。

三、反思与建议

基础教育科研的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及关注主题等方面的非均衡发展只是笔者从某一个案得出的结论, 基础教育科研发展过程中尚有很多的问题值得去挖掘。促进基础教育科研均衡发展关键应该从教育科研的工作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教育科研机制, 特别是要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示范来保证学校科研工作的有效运行。具体来说,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学校教育科研组织。校长不仅要具有教育科研的素养和科研能力, 带头进行教育科研, 并应该在学校独立设置教育科研规划和管理组织, 制定科研工作制度, 鼓励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坚持从事科研工作。

第二, 倡导科研合作, 营造一种开放、互助、共进的教育科研环境。基础教育科研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建立一种开放的合作机制, 不仅要加强专业科研人员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 更应该加强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科研交流与合作, 在开放、互助和共进的良好科研气氛中促进基础教育科研的发展。

第三, 建立和健全保障机制, 为基础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目前没有专项科研经费支持的学校还很多, 如, 尹晓军等对宁波市中小学调查结果发现, 近40%的学校没有科研经费, 其中比例为42.11%初中占比例最高。!"

第四, 完善基础教育科研评价机制, 确保科研内容的实效性及导向性。基础教育科研应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切忌“形式主义”, 流于肤浅的表面陈述, 因此, 建立和完善一套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实为必要。

第五, 加强统筹管理, 促进基础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基础教育科研是教育科研大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 目前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状态, 本文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申报与评审为对象对这一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3.贯彻“十一五”规划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篇三

[关键词]高职高专 文化教育类专业 发展规划

[作者简介]徐健(1973- ),男,广西苍梧人,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规划;谭勇民(1964- ),男,广西上林人,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与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规划。(广西 桂林 541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二批立项项目“广西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发展规划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31-02

目前,广西举办高职教育的院校共有52所。其中,开设文化教育类专业教育的院校有42所,占举办高职教育院校总数的81%,共设置有252个专业(含目录外)。2006年,广西高职文化教育类专业布点排在前6位的依次是:梧州学院22个、钦州学院20个、柳州师专17个、河池学院16个、南宁师专16个、桂林师专15个,这些专业基本上都是设置在传统的几所师范类院校中,这几所学校专业布点数反映了过去我国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传统。从今后的社会需求来看,空缺专业中,大多都是开设难度较大、要求较高、就业渠道较窄的专业。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广西经济的腾飞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少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为满足第三产业的人才需要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文化教育类专业设置结构不能尽如人意,尚未形成自己的文化教育专业特色和优势。一方面,传统的文化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据有关统计,截止到2005年10月30日,广西10209名师范专科毕业生(含小教大专生4241名)的就业率为55.6%,低于非师范类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23.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等新兴课程在基础教育中走向普及,而与之对应的专业师资却存在较大缺口,而且未来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也要接受高等师范训练,这些都要求区属各高专院校应未雨绸缪,加以重视和考虑。

一、广西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的依据

2006年1月12日,自治区主席陆兵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关于广西“十一

五”规划纲要的报告时指出:到2010年,区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期末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社会事业要有新进步。要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要提高到9年;人民生活水平要有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规模。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重点,稳步提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水平。陆兵主席在如何实现“十一五”规划良好开局时进一步指出:务必在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上迈出新步伐,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任务,增加财政投入,加快推进我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稳步推进“普九”攻坚,实施职业教育振兴工程,加强高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可以说,今后五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西区对文化教育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在规划广西未来发展中,“文化广西”的提出与实现是一个亮点,建设“文化广西”的总体目标是:从2006年至2020年,用15年的时间,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更加开放、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先进省(区),这其中必然包含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大建设内容。广西现在的职业人才能否适应和支撑文化广西的建设要求,应当是我们思考广西文化教育类专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广西处于泛珠江三角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等多个经济圈的交汇处(或结合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人民正在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广西而努力奋斗。伴随着广西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富裕文明新广西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对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应用型文化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一些新的职业岗位也将会不断产生,如涉外秘书、经济秘书等。文化教育专业,特别

是应用文化教育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和就业前景看好。

二、广西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06~2010年,广西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发展将紧紧围绕广西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发展与广西经济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教育类新专业,着力提高文化教育类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层次,构建与广西社会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教育类专业体系,建立与广西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教育专业结构,满足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

在专业发展规模方面,在保持已有专业的招生规模基础上,到2010年,应有1~2所综合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基本覆盖文化教育领域内的各相应专业,玉林师范学院、河池学院等传统师范院校应覆盖文化教育领域各相应主要学科专业,专业覆盖率力争提高10~15个百分点。对一些需求量少的专业应当加以控制,以避免低水平重复设置。在专业结构优化方面,重视基础学科专业发展,控制师范类专业发展速度,有针对性地发展基础教育急需的目录外专业,非师范专业建设力度要加强,适当发展应用性学科专业。在专业发展水平方面,要加强优势与特色学科专业的建设。

1.突出文化教育类专业建设重点,创建一批文化教育类名牌专业,提升文化教育类专业建设水平。“十一五”期间,争取每年新增2~3个专业,注意新增专业对重点经济区域的辐射能力,增加专业布点3~4个,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发挥已有专业的特色和优势,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打造1个国家级重点专业,2~4个自治区精品专业,3~6个自治区优质专业,5~7个自治区区级教师教育基地。形成以精品、优质专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群健康发展的态势。同时,采用宽口径专业覆盖窄口径专业的策略,提高专业适应性和资源利用效率。注重课程质量建设,加大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每年建成10~15门自治区精品课程。实施以建精品促名师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力争建成一支品德好、业务精、能力强的高水平骨干教师队伍,为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切合广西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在人才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品牌”教育学科和“品牌”专业。

2.根据国内外文化教育类专业发展趋势,推进教师教育模式创新,促进广西文化教育类专业化发展。在文化教育类专业建设中,要根据文化教育类专业的不同层次,选准学科交叉点。文化教育类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决定了文化教育类专业人才的素养要求与一般文、理科专业人才的素养要求是不同的。面对蓬勃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要积极开门办学,积极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包括培养和培训模式的创新。在培养方面,针对中学和小学及幼儿园等不同学段的特点,探索不同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建设。

三、广西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文化教育类专业结构的优化

要从宏观上把握好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全区高职院校文化教育类专业的发展,实施分类指导,使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教师教育和各高职院校能准确定位并各就其位,从而做到健康有序的发展。要做好人才需求的调研工作和预测工作,以便从总量上对文化教育类专业发展进行总量控制。对社会需求量大、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根据学校的优势及时增设。对条件尚有欠缺,但人才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的专业则应创造条件增设,以便更好地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服务。针对地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文化教育类专业设置。

(二)大力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学科建设要按照“加强领导,科学规划,适应需要,强化特色,加大投入,突出重点”的原则,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根据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结合文化教育类专业学科发展的总体要求,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主干学科,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予重点投入和支持,努力将它们建设成为特色更加明显、优势更加突出的重点学科,以此带动全区各学科协调发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加强教学建设,努力探索新时期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面向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主战场,服务广西经济和文化建设

重点扶持那些基础教育需求强烈、发展势头良好,但目前办学实力还不是很强的学科专业,如艺术教育、应用心理学等,使之加快成长为具有较大发展后劲的学科专业。妥善处理好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强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关系。适应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需要大量学历合格师资的需求和广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适当增加人文教育、教育技术等师范类专业的发展规模,以满足基础教育“新课改”对这类教师的需求。同时,根据科技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趋势,增设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和新兴学科专业。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当前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趋势,设置跨学科专业应该成为一个新的专业增长点,尤其是文化教育专业,更应突出综合化趋势,增设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和新兴学科专业。

(四)加大专业改革改造力度,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广西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的特殊要求,通过持续有效的调查研究,设置合理的重点骨干专业。所设立的专业,应该在分析研究今后3~5年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做到长短宽窄的有机结合。作为长线的教育类专业应该具有相对的时间稳定性,而短线专业则应不断地瞄准高职的现实需求进行经常性的调整变化,以保持专业教育内容的时效性。

(五)采取停、合、改、建的措施调整与改造现有专业,拓宽专业口径

采取停、合、改、建的措施调整与改造现有专业是控制专业总量,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的关键。广西高职院校文化类教育专业结构和布点仍不适应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进行结构性调整,专业总量难以控制,新专业建设难以实现,办学效益也难以提高。对那些招生和就业都困难的专业,如政史、教育管理等专业,采取停、合、改、重建的办法,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

(六)借助外力和政策导向,在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上不断加大管理力度

加强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强评估,强化专业辐射作用是调整专业的外力。自治区教育厅将进一步加强引导高职教育发展,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督导,建立办学水平和专业建设评价机制,定期进行质量评估。通过评估这一特定的行政干预手段,加大整改力度,加强监控,以奖优扶弱形式调控高职教育发展,控制部分热点专业的分布,减少重复办学、低水平办学和盲目上新专业的现象。

[参考文献]

[1]袁旭,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立体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澧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 篇四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中共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全县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与现状

(一)规划的背景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有政策保障。1982年以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法规。国家、省、市相继召开了全国、全省、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分别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法规保障。

2、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十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基础设施更加巩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7亿元,是2000年的1.65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68亿元,年均增长9.7%。农业生产势头强劲,工业经济增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要保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有坚实的人才支撑。预计在未来的五年内,全县需要1500名高技能人才,实用型人才缺口更大。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地位越来越牢固。

3、各类教育开始进入协调发展阶段,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澧县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有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教育基础较好。1997年在全省率先通过“两基”验收,1998年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1997年起全面普及初中教育。“十五”末期,全县初中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已达85%,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招生比例已接近1:1。职业教育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

(二)规划的现状

1、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有了良好的基础。“十五”期间,我县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以重点学校建设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取得可喜成绩。目前,全县有中等职业学校9所,年招人数达4500人,在校生达12000人;有各类培训机构5个,年培训5000人;有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32所,年培训农民43人。已建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所,省级重点技工学校1所,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全县各类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达538人,学历合格率达82%,“双师型”教师达68%。全县中等职业学校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1500万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普职比连续三年接近1:1,中职生就业率达98%以上。

2、我县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亟等解决的问题。一是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仍然一定程度的存在。二是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重点职业学校建设的资金短缺,一般职业学校的经费也有较大缺口。三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的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有待进一步调整,基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全市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紧紧围绕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强化统筹、适度超前、市场导向、开放合作的原则,以建设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为重点,科学规划全县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职业教育与各类教育相协调,职业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互协调,更好地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发展目标

1、构建科学的县域职教模式。紧紧围绕“工业立县、民营富民”的战略和建设“工业澧县、小康澧县、文化澧县、和谐澧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继续完善在省、市政府指导下,县政府统一领导、教育部门综合管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职教发展管理体制,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企业、行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以骨干学校为龙头,以其它办学实体为补充的多元办学格局,继续完善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办学体制,构建初等、中等纵向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结合,职前职后互为补充的县域职教体系。

2、确保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搞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布局调整,加强对初中毕业生分流的宏观调控,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50%以上,到2010年,全县培养中职毕业生18000人。要努力办好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学校和机构,广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到2010年,全县培训农村新增和剩余劳动力4.5万人次,培训农村致富骨干和带头人1.2万人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转业人员1.8万人次。

3、强力推进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要加大对县职业中专的投入,“十一五”期间筹措2000万元,完成学校扩建及配套工程。把澧县职业中专建设成“定位准确、模式先进、条件配套、特色鲜明、就业优势明显”的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坚持政府主导、建立统筹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职教体系、提高整体效益”的要求,以县职业中专为依托,整合全县职教资源,办好县职教中心,将其建成“湖南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要下大力办好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培训基地和服务实体,“十一五”期间,力争有3所以上建成“湖南省示范性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4、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①加速重点实训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投资1600万元,重点加强县职业中专实训基地建设,使其成为全县职业学校的骨干实训基地。②加快校企合作和校办产业开发。要通过政府搭台,校企联合的方式,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县职业中专要办起与主体专业挂钩的校办工厂。③加强重点专业建设。要结合“工业强县、民营富县”战略,重点加强先进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专业建设,把县职业中专学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办成“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专业”。④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建设2至3门省级精品课程、2至3门市级精品课程。⑤加强专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以学生数定编编制数,按核定编制数拨付人员工资;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制度和职业学校校长任职办法,“十一五”期间,职业学校重点专业教师本科学历达100%,“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分别有3人和10人成为省级和市级专业带头人,所有职业学校校长经过校长任职资格培训。

三、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

(一)主要任务

1、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实施“工业强县、民营富民”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升全县劳动者素质,提升我县综合实力,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必然要求。要牢固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就业、抓扶贫的观念,切实加强领导,增加投入,齐抓共管,全面推进我县职业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2、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要把县职业中专建成全县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学校,大力培养县域经济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把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基地,并通过各类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科技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通过完善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培训工作机制,广泛开展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面向城乡各类人员的多种形式和类型的培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职业能力,促进城乡劳动者稳定就业。

3、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推进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县职业中专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引进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要通过资源整合和重组,建立与县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化、集团化职教新模式。要深化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建立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制度,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将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办学路子,通过校企合作,扩大职业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比例,发挥实训基地的多功能作用,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努力探索“专业+公司+师生员工”式的办学模式,增强学校人才培养和直接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不断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坚持开放办学,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发展职业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和成功实践经验,加强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国(境)外就业市场。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转变办学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综合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加强就业指导教育。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县职业中专要重点加大对先进加工制造业专业设备投入,全面改善专业教学条件,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推进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要加强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和到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实行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要改革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采取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推进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双证书”制度;要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促进教学方法改革。要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以学生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核心的评估体系,科学评价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水平。

(二)保障措施

1、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统筹职能。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必须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县政府切实负责起办好一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责任,确保在2009年前把县职业中专建成“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整合职教资源的力度,以县职业中专为龙头,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建设县职教中心,并确保2010年前,将县职教中心建设成“湖南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各乡镇要切实负责起办好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责任,要强化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办好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各部门要在政府统筹下,建立部门协作、资源共享的职业培训体系,实现部门项目与整体规划一体化,项目培训与资源建设一体化、培训与就业一体化。“十一五”期间,县政府将根据生源变化情况,按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采取过硬措施,合理调整高中阶段学校布局,确保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2、拓宽职业教育筹资渠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要从以下渠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①县财政从2007年起按全县人均1元的标准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以后每年视财力情况逐年增长,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骨干学校基础能力建设;②从2007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全额用于职业教育;③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向所有企事业单位依法提取的教育经费的50%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使用,主要用于扶持中等职业教育的重点项目建设,添置教学实验设备设施等,其余的50%由企业自主用于本单位职工和录用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④在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职业教育。⑤县财政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在预算中安排30万元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资助专项经费,各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学校收入中安排5%的经费用于贫困学生资助。⑥在县教育局贫困学生救助中心设立职业学校贫困生救助专用帐户,经常性募集社会救助资金。⑦面向社会广泛募集筹措职业教育经费。⑧严禁向职业学校乱摊派、乱罚款。

3、完善监督机制,依法保障职业教育发展。要逐步强化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录职工要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工商行政部门要加大就业准入执法力度,对不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追究企业法人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在完善监督机制,县政府督导部门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督导,要把职业教育工作置于人大、政协的监督之下,定期向人大、政协报告职业教育工作,接受检查、指导和监督。

5.韶关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篇五

韶关教育信息网http://211.154.189.138/cms/app/info/doc/index.php/25368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建设粤北经济强市、争当全省山区发展排头兵、与全省同步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教育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先导。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规划和《韶关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回顾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我市切实落实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围绕建设教育强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为工作重点,坚持依法治教,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1.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幼儿教育稳步健康发展。2001年至2005年,全市幼儿入园率从44.37%提高到57.81%。

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至2005年,全市小学五年保留率一直保持100%;初中三年保留率从92.2%提高到95.5%。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2001年至2005年,全市高中阶段在校生从60569人增加到123186人,年均增长19.42%,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从29981人增加到55342人,年均增长11.66%。

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1年至2005年,全市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从9991人增加到20846人,年均增长20.2%。

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和现代远程教育等各类继续教育蓬勃发展。

2.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办学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办学主体日趋多元化,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

管理体制改革有了新突破。确立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撤消了乡镇教办;14所市直学校(幼儿园)移交到区管理,强化了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宏观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了区级政府办教育的职责;高等教育“两级管理、三级办学”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稳妥试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初步建立了优教优酬、实干高效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聘任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初步建成了覆盖普通高考、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统一考试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招生考试现代化管理水平。

3.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迅速增加。经过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布局调整、老区山区农村学校改造,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目前全市已有省一级学校29所,市一级学校91所,县一级学校222所。学校优质学位达17万多个,占全市中小学学位的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体育与艺术特色教育工作得到加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市国家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12所,优质学位3.48万个,占中职学位的55.3%。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建设了一批市场紧缺的技能型人才专业,确立了3个省级骨干专业,建成了5个职业教育实训中心,职业教育办学能力进一步增强。

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成效显著。韶钢职工大学改制为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韶关大学与韶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韶关学院;2001年至2002年先后把原韶州师范学校、原韶关卫生学校升格为韶关学院的二级学院。目前,韶关学院有12个专业获得了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全市普通高等院校有本科层次专业33个,专科层次专业48个,初步建立了专业结构较为合理、培养目标与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格局。

4.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大力实施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高校“特聘教授岗位计划”和“千百十工程”,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的数量逐年递增。

2001年至2005年,小学专任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由27.3%增加到57%;初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从15.5%增加到29%;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从65.2%提高到83.7%;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从29.6%提高到66.8%。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从590人增加到1195人,增幅达103%;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从167人增加到472人,增幅达183%。

5.教育投入明显增加

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初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01年以来,全市教育经费投入呈快速增长趋势,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01年的9.7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7.97亿元,增幅达84%,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从2001年的6.2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0.68亿元,增幅为7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从规模、质量、水平和效益来看,仍然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

1.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区域、城乡、校际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发展依然面临困境,严重制约着“普九”整体水平的提高。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强

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英语、体育、艺术、计算机等专业教师和卫生保健人员紧缺;农村小学教师普遍年龄偏大、知识陈旧老化;高中教师相对不足,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少数教师事业心、责任心不强,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3.教育投入缺口严重

“十五”期间,我市教育经费投入虽然增长迅速,但仍然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旧债未清又欠新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渠道单一;普通高中发展资金缺口很大;职业教育投入较少,机制不活;高等教育长期负债办学。

4.终身教育体系有待健全

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与物质投放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尚未建立良性循环的互动机制,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农村三级成人教育网络有待健全。

二、“十一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教育强市和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为目标,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坚持依法治教,坚持体制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做强做优普通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初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教育综合指标基本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走在全省山区市的前列。

2.2010年目标

到2010年,全市基本普及从小学到高中12年基础教育,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市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幼儿教育入园率有较大提高。2007年,全市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75%以上,其中农村达60%以上;到2010年,全市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0%,其中农村达65%。

——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市实现小学六周岁入学。2007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6%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2010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保持100%,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8%左右。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以上。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7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5%以上,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5%以上,市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0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高中阶段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规模大体相当。

——加快韶关学院和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步伐。2007年,全市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2万人左右;2010年,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3万人左右。

——初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韶关电大建设步伐,到2010年远程开放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达到3500人左右。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到2010年,基本满足社会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需求。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进一步完善韶关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积极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2010年,全市中小学按规定全面开设英语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3.2020年远景目标

到2020年,全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左右,高标准、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左右。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全市实现教育现代化。

三、“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发挥各级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和监督作用。每个县(市、区)要建设好一所公办示范幼儿园。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多种形式举办学前教育机构。进一步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规范管理。

——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龙头,力争到2010年,每个乡镇办好1所中心幼儿园,积极发展村级幼儿园。

(二)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按照省的部署,逐步推进免费义务教育。

——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撤销规模较小、布点分散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五0班额”工程,到2007年,消除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生活设施改造工程,全面改善农村中小学校生活用房和生活设施,达到“四有”要求(有符合标准的学生宿舍、饭堂、厕所和冲凉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装备”工程,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充实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校常规教学装备,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实验室和图书馆(室)建设;到2007年,市(县、区)城区的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达标率达到80%左右,农村60%以上的小学和70%以上的初中建成规范化学校。2010年,全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达标率达到80%左右。建设一批城市学生综合劳动生产实践教育基地和农村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场所。

6.贯彻“十一五”规划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篇六

遂宁市教育局

关于调整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

规划指标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社事)局,市直属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7]14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一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办发[2007]17号)等文件精神,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将《遂宁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遂宁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遂教[2005]95号)文件中的有关事业发展指标调整如下:

一、学前教育 学前三年入园率2010年达到75%以上;学前一年入园率2010年达到90%以上;市及各区县城区学前三年入园率2010年要达到90%以上。

二、义务教育

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稳定在100%。初中毛入学率2010年达到99%以上;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7%以上。

三、高中教育

十一五期间,全市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模,适度调控普通高中发展节奏,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到2010年,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以上。市及各区县城区高中阶段入学率2010年要达到95%以上。

四、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0年达到30%以上。到2010年,15周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

二○○七年八月三十日

主题词:教育

规划

调整

通知

抄送:省教厅,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局机关各科室。

遂宁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7年8月31日印发

7.贯彻“十一五”规划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篇七

五年来, 重大专项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 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得到了领导、各市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共支持重大专项项目300项, 其中后补助项目30项, 2010年支持项目数是2006年的2.6倍;省财政投入资金8.98亿元, 平均支持强度296万元, 2010年省财政投入资金比2006年增长了47%。

2 实施效果

五年来, 重大专项项目实施取得重大效果, 在当地产出了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逐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体系, 极大地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为优化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密切了产学研结合, 促进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

重大专项的实施引导企业采取“开放联合、多策并举、广纳贤才”的产学研联合模式, 共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引导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科研面向企业生产、解决生产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 实现了产学研多方密切合作共赢, 缩短了成果转化的周期, 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据统计, 参与项目合作的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有220家, 其中高校92家、科研院所89家、企业39家。

2.2 搭建了创新平台, 凝聚了创新人才

重大专项的实施凝聚和培养一支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吸引了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 高起点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据统计, 参与的项目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数6021人, 其中高级职称1907人, 博士673人。支持了13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6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44个重点实验室和27个院士工作站。

2.3 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后劲

重大专项的实施促进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 提升了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使企业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据统计, 重大专项的实施, 带动专利申请总数达1078项, 专利授权达585项, 其中发明专利达19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0项, 获取技术标准156项。

2.4 优化了政府投入导向, 建立了多元化投入体系

重大专项的实施体现了政府宏观引导, 使企业享受技术创新的成果、体会到技术创新的巨大效益, 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企业不断增加科研开发和新产品试制投入, 不断推出新产品。重大专项的支持还带动了国家和地方各类计划的资金支持。据统计, 项目总投资185.5亿元, 省财政投入资金8.98亿元, 占总投资的4.8%;带动地方匹配资金2.5亿元, 占1.3%;银行贷款98.9亿元, 占53.3%;企业自筹资金84.1亿元, 占45.3%, 其中企业自筹中用于项目研发的经费总支出59.4亿元。目前, 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09.3亿元, 新增利税29.3亿元, 新增就业人员30816人。

2.5 突破了关键共性技术, 培育了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大专项的实施突破了一批产业关键瓶颈技术, 解决了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产品, 培育壮大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数中, 新医药与生物技术产业占28.3%, 新材料产业占17.2%, 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占12.1%, 新型数字化装备产业占10.4%, 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占7.7%, 其它占24.3%。在对新兴产业扶持资金中, 新医药与生物技术产业占23.8%, 新材料产业占17.6%, 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占12.5%, 新型数字化装备产业占9.5%, 新能源占7.6%, 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占7.5%, 其它占21.5%。

2.6 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 带动了产业集群发展

重大专项的实施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 推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提高了产品竞争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带动了上中下游产品的协调持续发展, 逐步形成由点带线、由线成片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莱芜市通过实施项目积极开展上下游协同创新, 主动吸收外部智力支持, 不断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 创造了知名产品和品牌, 带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莱芜粉末冶金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寿光市组织实施了7个成果转化项目, 带动了寿光海洋经济的发展, 壮大了地方财力, 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建议与对策

3.1 进一步加大重大专项资金强度

近年来, 重大专项资金不断增加, 单个项目平均支持强度达到400万元, 但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重大专项支持面不大、显示度不高, 与兄弟省市比差距很大。江苏省每年拿出20亿元用于重大专项, 单项补助资金3000万元。建议进一步增加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大幅度提高资金数额, 使更多的企业享受更多出创新成果。

3.2 进一步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培训

尽管已出台的各项管理办法对资金的使用都有明确的规定, 但具体应用中仍存在问题, 有的企业项目经费使用管理不规范, 财政资金不能做到单独立帐, 资金流向不明确。建议研究出台科技经费会计核算指导性文件, 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培训和指导, 规范资金使用。

3.3 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与监督

定期对重大专项项目的进展情况和资金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及时通报资金拨付缓慢的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不符合规定的项目, 建立完善日常监管、信息调度和情况核查等管理制度, 及时把握项目实施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保证项目顺利。

3.4 进一步加强项目实施效果宣传

重大专项的实施促进了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建议认真总结重大专项实施的好经验, 挖掘重大专项实施的亮点和典型, 以多种形式汇报宣传重大专项的实施效果, 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8.贯彻“十一五”规划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篇八

《规划》列出了“十一五”期间8大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重点领域、60个优先发展的安全生产科技研究方向、100项重点推广技术、8项安全技术示范工程、6类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等。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安全生产科技面临重大挑战和巨大需求。随着矿产资源开发逐步过渡到深部开采,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治理的难度将加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重化工产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生产装置的复杂性与危险性也将不断加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由安全生产问题引发的环境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将加大;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将使安全生产管理及其监管监察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而我国目前安全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基础条件较差,安全生产理论研究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安全生产科技投入不足。

《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安全科技工作的发展思路:树立创新观念,以提高安全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安全生产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展共性、关键性安全科技攻关;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安全理论创新、安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手段创新,以科技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

《规划》确定了发展目标:到2010年,初步完善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保障体系,形成有利于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安全生产科技人才的培养体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及其监管监察的科技水平,为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提供科技保障。

9.计量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 篇九

计量是关于测量的科学,是实现测量单位统一、保证测量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人们在广泛的科技、经济、社会活动中,每天都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测量。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这些活动的成效,而计量是实现准确测量的基本保证。没有计量,就无法保证科技创新、质量控制、公平交易及健康、安全、环境监控、资源保护中各种测量的有效性,也就无法保证国家和公众的利益,从而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计量是整个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和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进入新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发展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计量必须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同步发展,才能保证我国各个领域中测量量值的准确可靠并与国际一致,从而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需要。“十五”期间,我国计量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绩。认真总结“十五”的经验,并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出发,按照计量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好计量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国家计量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提出其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以及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将对提高我国计量工作的整体水平,加强计量工作的基础支撑能力,保证计量工作今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n(来源于新世纪范本网)bsp;

一、“十五”期间计量工作基本情况

1、科学计量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一是加强了国家计量基准体系建设。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60-80年代建立的原有191项国家计量基准、副基准的整体技术水平进行了首次评价,评价后保留了177项。 为适应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始就有关国家计量基准体系的构架、发展方向及管理组织专题研究。初步建立了经费渠道,加快国家计量基准的更新改造,并开展了包括7项量子基准课题的前沿研究。其中,“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时间频率基准”的不确定度达到8.5×10-15,相当于350万年不差1秒。目前国际上只有法国、美国和德国独立研制成同类的实验室型原子钟,这标志着我国时间频率计量研究已进入世界最先进水平的行列,体现了我国科学研究、实验能力和工艺技术的水平。直流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研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在国际关键量比对中,其技术指标国际领先,为维护我国技术主权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03至2005年,总共安排落实财政部专款4400万元用于激光波长基准量值溯源体系(532nm)能力建设等22个项目。启动了一批为保证我国基标准量值与国际一致,并提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服务能力的研究项目,如纳米计量标准、GSM数字移动通信综测仪校准系统、光通信计量检测标准、眼科医疗仪器检测及基础标准的研究、工频谐波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强激光与高能激光计量标准与溯源装置研究等。红外体温测量的辐射温度溯源体系研究成果在防SARS

期间做出了贡献,“角膜接触镜顶焦度标准器”已成为国际标准ISO 9342-2,客观式标准模拟眼也写入国际标准ISO

10342“验光机”。为逐步提升和完善现有计量基标准的量值传递、溯源能力,提高其测量能力和自动化水平,各地也加大了投入,新建和改造了大量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仅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受理并组织考核的省级以上新建计量标准就有158项,促进了计量标准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是积极参与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从2005年起,科技部正式将计量基标准建设(物理部分)、计量基标准建设(化学部分)、标准物质等三项课题纳入国家科技 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落实了建设计量基标准公共信息平台等子项目计划,并先后下发了《关于落实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建设的通知》、《关于做好编制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发展规划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地方参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一些地方也与科技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将各地计量基标准建设纳入了当地科技经济发展规划。

三是积极组织了计量比对。由国家计量院和标物中心代表我国共参加国际物理、化学量关键比对105项,参加其他双边、多边国际比对17项,绝大多数项目达到了国际等效要求,有一些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国际互认提供了技术支撑。组织各省级计量院(所)对三相电能表等12项标准装置开展了量值比对,对电能表、电子计价秤开展了型式评价实验室能力比对,并首次组织实施了船舶液货舱容量比对、历时8个月的静态轨道衡量值比对、历时一年的铁路罐车容积量值比对、大容量计量比对等。大区和一些地方也组织开展了计量比对。通过比对确保了全国计量标准量值的统一和与国际量值的等效性。

四是加强了现场计量校准和在线计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国家计量院、国家专业计量站和一些省级计量院(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现场计量校准和在线计量检测方面做了大量技术开发和研究工作,如质量检验与市场监督技术开发装备研究、电能表在线检定装置等。国家计量院研制的射频原油含水分析仪,应用在原油生产过程的脱水工艺和集输管线的在线计量检测中,有效地控制了原油脱水质量和输送原油中水的含量,解决了企业在线检测的难题,并为企业节能增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的《模/数、数/模转换器静态特性测量标准》,解决了模/数、数/模性能的准确测量和量值统一,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接口、卫星通讯、雷达控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制 造、工业自动化测控等科研、生产和国民经济领域,该成果对于发展我国数字化高新技术产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是标准物质及其计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取得成效。在科技部及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加大了资金投入,标物中心、中科院及有关部门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针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研制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标准物质。在建立与完善国家分析测试体系、集中各个领域的分析测试资源、农药及兽药残留物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及检测能力的建设、为我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解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计量标准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问题而进行的痕量有害物质计量基、标准和权威检测方法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2、加快计量系统的改革和发展。

一是加强了计量技术法规工作。制定了《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管理办法》和《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制修订项目经费管理暂行规定》。调整、改革了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优化了技术委员会的构成,将原来的21个委员会调整为19个,委员总数增加三分之一,行业和企业委员占到总数的40%以上。建立了计量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库,19个委员会共有管理和技术专家316名。同时积极组织制、修订计量技术法规。目前,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和备案的技术法规共计2625个,其中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93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847个,国家计量技术规范136个,部门计量检定规程1031个,地方计量检定规程518个。国家计量院还完成了99项国家计量基准操作技术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是规范了计量标准考核和管理工作。对全国计量标准、计量检定人员考核委员会进行了换届改选,初步建立了全国计量标准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和计量标准考核年报制度,施行了国家计量标准考评员注册制度,修订了《计量标准考核办法》和《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并组织了宣贯。全国已建立起一支3687人的国家计量标准考评员队伍,各级质 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组织实施了所辖区域内的计量标准考核(复查)工作。目前,经考核合格并取得证书的计量标准包括: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建立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5028项,授权开展计量检定的单位建立的计量标准6975项,企、事业单位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50830项。

三是加强了对标准物质的规范化管理。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组织有关部门、技术机构的管理和技术专家成立了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共批准全国192个研究院所和大学、企业研制的国家标准物质3461种,其中,国家一级标准物质1291种,国家二级标准物质2170种。

四是着手研究计量检定人员管理模式的改革并加强管理。包括组织修订《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和1991年出版的《计量检定(测)人员考试题库》,筹备建立计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等。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组织实施了所辖区域内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工作。目前,全国有16余万人取得计量检定证件。其中,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有计量检定员39504名,授权开展计量检定的单位有计量检定员20989名,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有计量检定员101415名。

3、计量技术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得到加强。

一是加快了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的建设。大区中心的工作重点已逐步转向发挥区域量值传递作用。如每年大区间比对项目已增加到8项,大区内比对项目已增加到15项。“十五”期间国家为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共投入工作经费36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配套经费930万元。目前,大区中心共建立并保存国家计量基准47项,大区级计量标准575项。

二是对国家专业计量站实施了分类管理。对从事一般检定、校准工作的计量站,不再安排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对从事具有垄断性强制检定工作的计量站,加强行风和 公正性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对从事与其他单位检定项目重复的计量站,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降低社会成本;对具有高、精、尖大型计量设备的计量站,给予政策支持。目前,共有国家专业计量站52个,其中国家专业计量站19个,分站33个,覆盖了电力、铁道、石油、海洋、矿山、通讯、船舶、气象、纺织等多个领域的特殊计量专业,固定资产2亿余元,有职工1000余名。

三是加快全国质检系统计量技术机构的改革重组、资源整合、调整机制、更新装备。其中,北京等13个省(区、市)已完成省会城市保留一个计量技术机构的重组工作。省级计量技术机构普遍加大了对科研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据统计,仅2005年省级计量技术机构的固定资产投入已达9亿元。目前,31个省级计量院(所)共有实验室面积约23.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6亿多元,职工4348人,其中:高级职称912人,中级职称1325人;研究生学历148人,大学学历1802人。

四是计量技术机构的内部管理和自身建设得到较大加强。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建立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制度,通过考核,强化了计量技术机构的内部管理,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山西等23个省级计量院(所)开展了机构内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制度,完善内部竞争激励机制,基本形成了竞争上岗、奖惩分明的用人机制;提高了科研开发能力,使其自我发展、自我造血的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随着计量技术机构的发展以及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逐步树立了计量技术机构在社会上的科学、公正形象。

4、计量法制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一是计量行政法规制度日臻完善。《计量法》的修订工作正式启动,并列入国务院2004 年、2005年二类法律修订计划;2005年底形成了《计量法》(修订第六稿),经国家质检总局局务会审议后已正式报送国务院法制办。先后制、修订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等9件计量部门规章,组织修订了《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和《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向有关国际组织进行了通报,使国内外的管理范围保持一致,并基本符合了《行政许可法》和WTO/TBT的要求。地方计量立法工作也在加快,陕西等14个省(区、市)和深圳经济特区先后发布了地方计量条例。目前已形成由计量法和8件计量行政法规、26件计量部门规章、28件地方性计量法规以及4件地方政府计量规章构成的计量行政法规体系。此外,中央军委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计量条例》,国防科工委发布了《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二是基本建立了商品量计量监督管理制度。包括建立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省两级计量监督抽查制度,建立了一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实验室,先后组织开展了6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其中,在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安排太原等15个省会城市对米、面粉、食用油、牛奶、纯净水、啤酒、味精、白酒、洗衣粉、洗发液等10种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进行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抽样合格率分别为76.2%、81.9%和84%;在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安排哈尔滨等另外15个省会城市对方便面(挂面)、奶粉、茶叶、葡萄酒、茶饮料、速冻食品、合成洗涤剂(洗餐具、水果、蔬菜等用的洗涤剂)、化妆品、涂料、油漆等10种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进行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8.0%、86.6%和88.9%。为了加强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管的力度,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也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进行了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据统计,2002年至2005年平均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7.9%、87.4%、85.1%、86.3%。

三是切实加强了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的监督。先后组织对水表等19种计量器具的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其中,“十五”期间连续4年的水表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5%、84.7%、82.9%、92.5%,电能表为97.4%、97.3%、93.8%、96.3%;连续3年的电子计价秤抽样合格率分别为60.6%、51.5%、68.3%,眼镜计量仪器为84.2%、85.7%、86%,出租车计价器为100%、87.5%、100%,税控加油机为96.4%、87.5%、85%;连续2年的称重显示器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5.7%、83.3%,电子血压计为100%、83.3%;玻璃液体体温计为66.7%、76.9%,称重传感器为50%、64.7%,瓦斯计为80%、88.9%;煤气表、心电图仪、粉尘测量仪、蒸汽流量计、水银血压计、多费率电能表、压力表、弹簧度盘秤的一次抽样合格率分别为67%、100%、72.7%、96.9%、66.7%、96.8%、61.1%、25%。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也相继组织开展了对部分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据统计,2002年至2005年全国各地检查计量器具的平均抽样合格率分别为88.9%、90.2%、86.8%、76%。

四是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不断加强。“十五”期间,按照计量法的规定,全国平均每年对3184万台件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实施了强制检定,为保证社会各领域测量量值的准确可靠做出了贡献。此外,根据国务院授权,适时调整了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目录,纳入了电话计时计费装置、棉花水分测量仪、验光仪、验光镜片组、微波辐射与泄漏测量仪、燃气加气机、热能表等,取消了汽车里程表。目前,我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为60项117种。为规范加油机等重点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统一了加油机强制检定的合格标志。向社会公布了各种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期限;制定了新版的《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封面格式式 样;统一规定了《仲裁检定申请书》、《仲裁检定证书》等格式式样;开展了建立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档案试点工作。

五是重点市场计量专项整治成果显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每年都开展了重点市场计量专项整治,打击了市场上的计量违法行为,树立了一批好的典型,规范了市场上的计量行为,提高了全社会的计量法制意识。这些专项整治工作包括:

2002年组织开展了集贸市场、加油站计量专项整治。共出动计量监督执法人员8.8万人次,检查在用计量器具191万余台(件),合格138万余台(件);检查公平秤19101台(件),合格18216台(件);检查定量包装(零售)商品257110批次,合格224549批次;检查66213家加油站在用加油机223095台(件),合格214585台(件);查处集贸市场计量器具违法案件23351个,定量包装(零售)商品计量违法案件12901个,加油站加油机计量违法案件3395个。据30个省(区、市,未含西藏)统计,集贸市场在用计量器具258万余台(件),受检率从62.9%上升到86%;集贸市场设置公平秤24466台(件),受检率从74.6%上升到95%;加油站在用加油机291267台,受检率从97.7%上升到99.7%。

2003年组织开展了眼镜制配场所计量监督检查。共检查眼镜店20981家,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从77.8%上升到93.3%,在用计量器具平均合格率从89.2%上升到95.8%;检查眼镜产品生产企业190家,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从95.5%上升到98.8%,在用计量器具合格率从96.1%上升到98%。2003年还配合国务院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部署加强计量监督工作,共检查食品类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30529家,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从81.9%上升到95.4%;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样合格率从80.8%上升到92.8%。

2004年组织开展了餐饮业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共检查餐饮店77485家、在用衡器 111712台(件),受检率从53.7%上升到92.4%,合格率从66.3%上升到94%;检查量杯、量提53120个,受检率从46.9%上升到88.7%,合格率从66.9%上升到88.2%。2005年组织开展了粮食、棉花市场和煤矿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其中,粮食市场专项检查中共检查粮食收购站27799家、在用计量器具80874台,检查粮食销售企业33009家、在用计量器具74585台,受检率分别从86.8%和86.5%提高到98.5%和97.8%;检查定量包装商品35863批次,合格率为90.8%;查处计量违法案件4308起。棉花市场专项检查中共检查棉花收购站7714家、在用计量器具26048台,检查棉花销售企业4674家、在用计量器具16771台,受检率分别从89.6%和88.1%提高到99.3%和99.9%;查处计量违法案件559起。煤矿专项检查中共检查煤矿企业13213家、在用计量器具322797台,其中瓦斯计228821台、风压表29481台、粉尘测量仪3631台、其他在用计量器具60864台,受检率分别从73.1%、61.8%、47.1%和74.3%提高到88.9%、79.9%、69.7%和91.3%。

六是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做好相关计量器具的检定。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做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在用计量器具的检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接收工作的通知”。据统计,目前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共有2010个机动车安检机构(已接交和未移交的),3127条检测线,在用计量器具22152台,已检定21261台,占总台数的96%。其中,质检系统检定19178台,占已检定总数的90.2%;公安系统检定1167台,占已检定总数的5.5%;安检机构自己检定257台,占已检定总数的1.2%;其他单位检定659台,占已检定总数的3.1%。

七是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全面完成了计量行政 许可项目的清理,保留了计量行政许可项目9项。其中,根据计量法设定的项目为7项,根据计量法实施细则设定的项目为1项,根据《国务院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设定的项目为1项。向社会公布了各项行政许可项目的许可依据、许可条件、实施机关、申请程序、期限、收费以及申请的具体材料格式等,较好地贯彻了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要求,方便了相对人各项申请活动的进行。各地也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相继完成了计量许可项目的清理,向社会公示了行政许可的相关信息。北京、上海等一部分省、市还开设了行政许可网上办事大厅,基本实现了网上申报,并能随时查询办理情况。

八是加强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的监管。根据《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考评员培训、考核、聘任规定》组织了考评员培训。目前,全国共有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考评员3058名,共颁发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14000多张,颁发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3300多张。通过加强管理,电能表、加油机等重要计量器具的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维护了广大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组织开展了电子计价秤专项整顿,共监督检查电子计价秤生产企业69家,有56家企业通过检查满足生产条件要求,13家企业没有通过检查或主动放弃生产,其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已被吊销或注销。整顿促进企业改进了硬件设备,提高了计量设备的受检率。

九是加强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监督管理。组织修订并重新公布了《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等规章和《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通用规范》、《计量器具型式评价规范编写导则》等计量技术规范,并组织全国质监部门和定型鉴定技术机构进行宣贯学习。共向企业颁发型式批准证书5000多个系列,颁发样机试验合格证书32000多个系列。

十是加强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监督管理。共受理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申请并安排定型鉴定1210个系列,颁发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1148个系列,颁发临时型 式批准证书900多张,累计颁发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1567个系列。严肃处理了日本索佳公司所销售的大地测量仪器存在严重质量缺陷的问题,维护了中国1000多家用户的合法权益。

十一是加强对税控加油机和出租汽车计价器的监管。与国家税务总局合作,加强对税控加油机和出租汽车计价器这两种监控税源的重要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共组织对30多家企业500多个系列的税控加油机按统一大纲进行定型鉴定,审核税控计价器定型鉴定报告,组织考评员对税控加油机企业进行了生产条件考核并颁发制造许可证。审核了60多家企业的税控计价器定型鉴定报告,对这些企业进行了生产条件考核并颁发制造许可证。通过加强税控加油机、出租汽车计价器的管理,为国家实施税收政策调整和改革创造了条件。

5、进一步加强工程计量工作。

一是开展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工作。在企业自愿基础上,安排对大中型企业开展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工作,由各省级局和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经审查合格,先后向宝钢等910家企业颁发了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证书。同时组织有关专家密切跟踪ISO 10012的进展情况,组织制定了“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随即组织有关单位学习ISO 10012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组织计量检测体系考评员的培训,先后举办12

期考评员培训班,共培训并考试合格690 人。按照新的ISO

10012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已向140家企业颁发了新的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证书。

二是启动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按照国际通行作法,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在政府推动、企业自愿的原则下,支持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牵头组建了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统一实施全国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在全国建立了30个工作站,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网络。

三是加强中小企业计量工作。各地认真贯彻实施“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在42000多家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积极组织开展了计量确认等工作,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计量管理水平,切实为企业能源、原材料消耗以及质量管理、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测、安全以及环境监测、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计量保证。

四是组织开展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根据全国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提出了定量包装商品C标志的管理和考核要求。首先由北京、江苏等省级局在本地区一些知名企业开展推行C标志的试点,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大宣传力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随后召开了推行C标志工作座谈会,扩大开展C标志评价的范围,对取得C标志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凡是带有C标志的产品一律免于市场计量监督抽查。目前,这一工作已在全国推开,有800多家企业的7000多种定量包装商品被批准使用C标志。

五是加强社会公正计量站的监督管理。召开了社会公正计量站工作座谈会,明确了对社会公正计量站的规范化管理要求。各地组织培训了计量管理及检测人员,实行持证上岗;每年抽查考核一定比例的公正计量站,对存在问题的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消了一些不完全独立于交易双方、开展计量检测工作不规范的公正计量站,并将原挂靠在质检部门及计量技术机构的一些公正计量站与局、所分离,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目前,已批准建立社会公正计量行(站)1300多家。

6、积极开展计量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是积极参与国际计量组织活动。组织参加了OIML等7个国际和区域计量组织的国际会议、交流研讨、培训等活动,在电能表、流量、衡器、计量管理等技术委员会中成 为工作组成员,并承担了OIML TC17/SC1湿度和OIML

TC10/SC2压力计等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积极参加了制修订国际建议的工作,使我国在制定国际计量贸易技术措施的领域能占据有利地位,维护了我国的权益,促进计量器具产品的出口。

二是积极开展了国际计量交流与合作。共组织计量出访团组72个,接待来访团组30个,加强了与世界发达国家计量机构的合作关系,对外签署计量合作协议等12份。与荷兰签署了非自动衡器型式试验结果互认协议,与德国签署了非自动衡器和称重传感器型式试验报告互认协议,与英国签署了6类计量器具的互认协议,受理了9家制造商18个系列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换证工作,为促进更多的计量器具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

三是积极加强人才的国际培训。通过科技部组织的日本JICA、AOTS和韩国KOICA项目,外国专家局、双边合作协议和国际组织培训等国际合作项目,共选派39位技术骨干参加了定量包装、非自动衡器等计量技术和法制计量培训项目,学习和了解了国外计量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以及有关国家的实践经验,培养人才。

四是建立WTO/TBT应对机制。成立了全国计量行业WTO/TBT通报评议协调委员会,通过网络将国外计量技术法规草案通报内容传达到有关单位,及时反映中国的意见。

五是参加国际多边互认。正式向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申请加入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多边互认协议(MAA)。向国际组织提交了相关文件,按照OIML的要求派出代表和专家积极参与了MAA的合作;OIML中国秘书处制定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聘请专家对OIML中国秘书处质量体系进行了审核;并积极研究中国加入MAA的对应措施,进一步规范了工作程序。

7、有关计量工作取得进展。

一是稳步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启动了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改制工作,成立了卫生部等6个部门参加、12个单位组成的电离辐射量和单位改制领导小组、专家技术组。现已完成建立新计量基准、改制旧计量标准的技术基础工作,编制了一整套改制培训、宣贯材料。

二是调整实施了新的计量收费标准。为解决1991年颁发的计量收费标准额度太低的问题,经多次与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协调,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批准了新的计量行政收费项目,2002年批准了新的国家级计量检定收费标准,各地参照该标准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地的计量检定收费标准,各级计量技术机构的收入明显增加。2005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又批准实施了新的计量行政收费标准。

三是计量宣传开始制度化。通过在每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日和5.20国际计量日开展计量宣传活动,计量宣传工作逐步制度化,扩大了计量工作在全社会的影响。2005年组织了计量法颁布20周年庆祝活动,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向全国从事计量工作30年以上的1600多人颁发了纪念证书。

四是计量信息化建设起步。在重庆、北京举办了两次质监信息系统CQS计量子系统软件应用试点培训会,组织现场培训学习;会后印发了“关于CQS计量子系统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对质监信息系统CQS计量子系统的试点应用工作做了布置,要求各级质监部门充分重视计量信息工作,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信息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学计量亟待完善。

一是计量基础科学研究亟待加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作为测量科学基 础的计量基础科学研究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国际单位制是计量技术基础的基石,使计量建立在坚固的国际单位制基础之上是现代计量体系的重要特征。国际上一直在研究,希望能将基本单位的定义建立在自然量子现象乃至基本物理常数的基础上,这样的定义将不随时间、空间和复现的方法而变化,从而十分稳定。2005年召开的第17届国际单位制咨询委员会(CCU)会议建议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

为2007年的第23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准备决议,原则同意按基本物理常数对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重新定义,同时考虑重新定义物质量的单位“摩尔”,并争取于2011年的第24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通过这一决议;会议还建议各国国家计量院要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积极开展相应的基础研究;会议还研究了建立国际生物量单位的问题。国际计量委员会

(CIPM)已将以上情况向各成员国发布,要求各国计量院提供相关基本物理常数的最佳可能值,并长期进行相关研究。这是自从1875年米制公约签订以来从未有过的重大变化。国际上,这种计量基础科学研究的原理性创新不断加快,世界各国普遍都在加大对科学计量的投入,都在集中财力建设国家计量院和计量基、标准体系,相比之下,我国的计量科学研究缺乏持续稳定的支持,导致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逐渐拉大。

二是现有的国家计量基、标准满足不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现有的国家计量基、标准绝大部份是我国在20世纪60-80年代初自行研制的,大部分仍停留在原有水平,有的经长期使用后技术指标逐渐降低。近年来,国家对计量基、标准的建设投入虽然有所加强,但总体上仍难以乐观。从国际计量局根据WTO的要求为实现国际间测量结果互认组织的关键比对看,在184项物理量关键比对中,我国只参加了77项,超过一半的项目尚不具备参加的能力;在56项化学量关键比对中,我国只参加了28项,一些解 决热点领域的研究性比对由于更多地应用了最新的化学计量技术,我国只参加了不到40%的项目,计量基、标准能力不足是关键的制约因素。

三是现有的标准物质满足不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对化工、造纸、冶炼等严重污染企业所造成的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用的快速计量检测方法及校准仪器用标准物质急需研究。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出口贸易的大量增加,我国出口商品被欧盟设下的贸易技术壁垒限制,遭到大批退货或销毁,给我国出口贸易造成重大损失。其原因之一是在我国相关检测机构未能建立完善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并缺乏相应的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及校准测量仪器用的标准物质。

2、法制计量亟待加强。

一是计量法规制度建设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计量法律、法规中有些规定及相应实施的计量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入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计量法律、法规亟需修订。

二是对国内计量器具生产和进口计量器具的管理范围和方式不一致,不符合WTO关于“同等国民待遇”的准则。

三是对计量器具管理未能确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计量器具目录种类过多,监管不到位。从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看,抽样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一些计量器具的抽样合格率仍然偏低,其中有企业质量意识不强的责任,也有政府计量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必须尽快从完善法制要求等方面强化监督抽查的后处理工作,加强许可证和定型鉴定的后续监管。

四是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不到位,强检目录品种多,但覆盖的范围窄,有些简单原理的计量器具管理过严,管理方式过于死板,一些重要领域(包括涉及健康、安全、环保、资源领域)的计量器具未得到有效监管。

五是市场计量行为急需规范。越来越多的商品以预包装商品方式出售,以及第三产业中提供计时服务等,有关计量投诉案件有所上升,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六是执法处罚的力度太小,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制造、销售、使用假冒伪劣计量器具以及缺斤短两等坑害消费者的违法行为起不到遏制效果。今后要着力研究如何建立健全计量长效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3、工程计量亟待发展。

一是新发展的计量校准市场缺少规范管理,没有建立准入制度,无序竞争时有发生;校准服务机构多头溯源,计量校准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受到威胁;国内的计量技术机构计量设备陈旧,满足不了企业量值溯源的要求,竞争能力低,而且面临着加入WTO过渡期后国外计量校准机构进入国内参与竞争带来的冲击。

二是少数社会计量公正站管理不规范,不能公正检测,仍然存在出具虚假数据、只收费不检测的问题;一些地区存在社会计量公正站的设置布局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有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领域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超出市场需求,造成恶性竞争;社会计量公正站检测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企业计量基础薄弱,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企业计量基础薄弱,企业计量设施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投入不足导致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企业计量管理水平落后,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计量管理制度或不严格执行,使计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企业内部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企业计量人员缺少技能提高的机会且待遇较低,很多高素质人才流向其他部门。

四是能源、资源计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一些企业的领导层对能源、资源计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计量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的保证作用以及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能源、资源计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一些能源、资源计量器 具的质量不可靠,还有一些能源、资源量无法检测或检测手段落后,能源、资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不能满足生产经营和节能降耗以及节约资源的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指导服务也不到位。这些原因导致在一些企业中计量工作没有充分发挥促进节能降耗、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应有作用。

五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许多高技术含量、多功能、综合性的检测仪器的发展,目前普遍缺少在线检测、非常态量、动态量、连续量及多参数量的计量检测方法和手段,满足不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计量关键检测技术和现场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亟待加强。

4、计量技术机构亟需加快改革与发展。

一是有些计量技术机构的定位不准确,发展方向不明确。作为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设置的计量技术机构,有些计量技术机构不是考虑如何科学合理地执行法定计量检定工作,将有限的技术改造经费用于更新陈旧落后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而是一味上新项目,追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机构重复建设,相互恶性竞争。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机制,造成各级计量技术机构重叠设置,资源浪费严重,技术装备一方面更新改造缺少资金,一方面使用效率低下。

三是一些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设置的计量技术机构存在“盲目”的优越感,缺乏竞争意识,过分依赖政府拨款,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在实验室里进行量值传递,开展工作等用户上门,业务主要靠政府的法制管理任务,服务意识薄弱,适应市场的能力很低,对一些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项目,反应迟钝,缺乏研究开发的主动性。

5、参与国际和区域组织活动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一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特别是作为年贸易量超过上万 亿美元的贸易大国,只停留在理解国际规则、遵守规则、运用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尽快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提高参与国际和区域组织活动的实效性,努力成为国际规则和国际建议制定的重要影响者、制定者和主导者。

二是人才资源缺乏。中国加入WTO,急需一批既懂业务知识、又懂WTO规则、外语又好的复合型人才。

6、计量工作的投入亟待加大。

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目前在国家计量基标准的量值传递溯源能力建设、国际关键量及计量标准量值比对、国家计量基标准运行维护、计量技术法规的制修订等方面虽有一定经费投入,但是额度太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在计量检测、校准方法和计量科研经费方面还没有相应经费渠道。

二是与国际接轨程度亟待改善,但经费严重不足。由于国际贸易中关税、配额、许可证等传统贸易调节手段的不断削弱,技术性贸易措施形成的壁垒对贸易的影响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承担国际和区域计量组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和国际建议的制修订工作中的参与程度逐年增加,但由于受到经费不足的影响,只能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保证重点工作的完成。

三、计量工作面临的形势

1、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力量,科技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检测技术和计量保证能力产生巨大需求,并要求作为基础支撑的计量科学研究应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步进行并应具有一定超前性。因为科技的发展和创新,首先需要高准确的计量检测给予新理论的验证,需要 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高精度计量基标准作为支撑,近年来很多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理论都是通过精确的计量仪器设备或在计量领域的首先应用加以验证的;同时,计量基标准研究本身也是科技的组成部分,要将当代最前沿的多学科技术理论与最新的高技术手段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相比,现有的计量基、标准和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亟待完善和提升能力。

2、国民经济发展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取得显著成效,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工业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迫切需要提高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工业竞争力,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传统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经济和网络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必将对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计量检测技术产生巨大的需求;化学计量面临医疗、生物工程、食品和药物检验、环境保护中不断增加的复杂测量的挑战,相关标准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业自动化要求实现在线检测,尤其是要解决非常态量、动态量、连续量及多参数量的测量溯源问题,这一切都对现有计量基、标准和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如在信息时代,纳米技术对物质潜在信息和结构的开发,可使

“单位体积物质”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加百万倍。但纳米技术的利用要取决于有效及准确的纳米计量检测手段。目前在纳米材料、集成电路、超精加工和纳米机械等最基本的纳米尺度的测量方面量值溯源无法解决,已严重影响了纳米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

3、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能源、 资源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经国务院同意,从2004年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能源、资源供求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加强能源、资源计量管理和提高其利用率是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

二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健康、安全、环保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要更新的计量检测技术和监管方式。

4、经济和贸易全球化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计量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计量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及自身体系的建设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尽管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政治和经济体制也不尽相同,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对计量需求的跨度非常大,计量的重要性日显突出,加大对计量基标准体系的建设,是当今各国政府普遍的做法。国家计量技术水平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增强贸易竞争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基础保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全球计量体系,国际和区域计量组织都提出了建立全球计量体系的战略性要求,计量的国际一致性已成为减少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后计量的发展趋势。为此,各国政府在把计量基标准体系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时,通过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键比对,争取在国际计量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以保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防安全中的优势地位。这对我国原先独立自主的计量体系构成加入WTO后未来几年间面临的重大挑战。另一方面,为维护国家安全,保证国家主权完整,保护民族利益,为突破国外不合理的非关税技术壁垒,避免我国产品出口受制于人,并阻止国外的劣质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对于 涉及高新技术、贸易、安全、国防等关键性量值的溯源不能依赖国外的能力,必须建立我国独立、完整和先进的计量基标准体系和测量技术能力。

5、国防建设对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战争中使用着越来越多的现代军事装备,对准确测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现代导航技术中广泛应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其准确性依靠时间频率计量基准。“GPS”是美国导航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是可以全球共享的应用价值很高的空间信息资源。其精确的定位能力是由其精确的时间测量来实现的,该系统中的各种时钟(包括星载钟)和时间测控部份是它的核心,而这些时钟则是通过美国的时间频率基准来核准的。没有准确的时间计量基准,导航的定位精度就低,导弹的命中率就差。我国目前使用的是美国的GPS系统,一旦发生战争,美国随时可能关闭和加密面向我国的GPS信号,我国军事系统由于没有自己的导航定位系统,可能会处于挨打的被动局面。依赖和分享别人的空间资源是靠不住的,而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全球定位系统的关键是能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原子钟和建设高度现代化的时间频率计量体系。

6、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提出了进一步改革计量法律制度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对规范政府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计量法律制度急需进行改革,以适应这些法律的要求。

四、“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计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走“改革、发展、 服务”的道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探索并遵循计量工作的基本规律,完善法规体系、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计量放心工程、计量安全工程、计量服务工程和能源、资源计量工程,加快信息化建设,夯实技术支撑的实力,强化监督管理的力度,增强服务经济的能力,拓展国际交流的空间,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现代计量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2、工作目标

一是建设适应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先进性和与国际一致性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以应对21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满足新时期加强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发展要求为切入点,建设适应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先进性和与国际一致性的计量基准体系和相应的量值传递、溯源系统以及信息资源平台,并建立科学、敏捷、高效的管理机制。要追踪国际上计量基准的研究动态,加强对阿伏加德罗、普朗克等物理常数和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量子基准及关键技术、精确测量方法的研究;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一批十大计量领域的计量基标准和相应的关键服务技术方法,使国家计量基、标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比例由目前的40%增加到70%;参加国际物理量关键比对项目增加到110项,参加化学量关键量比对项目达到40项;使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国家有证标准物质满足全社会90%的量值传递、溯源需求,形成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计量基标准体系,整体计量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二是推进计量法制建设。修改现行计量法,修订70%以上与其配套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加强地方性计量法规与国家计量法规的协调,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行法定计量单位,使修订后的计量法规体系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和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符合WTO、OIML等的相关准则。

三是加强计量执法监督。强化商贸领域计量监管,引导经营者自律,在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2010年达到90%以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样合格率达到90%以上;强化医疗卫生领域计量监督,在用医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2010年达到90%以上。

四是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计量技术机构体系基本框架。围绕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政事分开、明确定位原则,完成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体制改革,对各级计量技术机构承担的任务范围、计量标准的设置、资金的投入方向等进行合理规划;80%的城市实现一个城市只设置一个综合性的计量技术机构;省级计量院(所)纳入公益科研(或事业)机构进行管理,地市级、县级计量院(所)争取纳入公益事业机构进行管理,并达到《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JJF1069-2003)的要求,计量院(所)的技术装备、检测能力、人员水平达到本地区同类机构的先进水平。

五是加快计量校准检测服务体系的建设。制定、颁布计量校准监督管理规定,积极发展计量校准市场,引导计量技术机构参与市场竞争,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计量校准服务体系。所有省级以上计量院(所)必须具备向社会开展计量校准服务的综合能力。

六是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系和计量检测手段。要通过组织企业学习ISO10012国际标准,引导大中型企业建立适应生产经营需要的自主管理计量工作的自律机制,对小型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要组织学习《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加强计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在推进能源计量和节能降耗方面,要提出加 强能源计量与节约资源的措施,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开展计量检测和能源计量的教育培训,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七是积极、稳妥地推行法定计量单位。要追踪国际动态,加强对新计量单位的研究;同时,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其中,国家计量院要于2006年底前建立低能X射线、中能X射线和60Coγ射线等3项空气比释动能国家计量基准;各省级计量院(所)要于2007年底前完成空气比释动能计量标准的改制工作。

五、“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任务

1、完善计量法规体系。

一是完成《计量法》的修订工作。

二是全面启动并基本完成《计量法》配套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制修订工作,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国家计量法规体系。

三是在计量法律、行政法规制修订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地方性计量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地方性计量法规的制修订一定要遵守立法法、行政许可法和计量法的规定,加强地方计量立法与国家计量法律、行政法规的协调,打破地方保护、地区封锁的限制。通过计量法制工程的全面实施,基本建立起以国家计量立法为主、地方计量立法为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计量法规体系。

2、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

一是进一步加强国家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有证标准物质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包括进行计量基础、物理常数、精密测量的方法研究;提升计量基准量值传递溯源能力及跟踪国际先进水平的后续研究;国际物理、化学量关键比对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要组织落实好《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的“国家计量基标准体系建设”项目和“实验材料和标准物质资源”项目。建立和完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的国家计量 基准体系,使国家计量基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比率由目前的40%增加到70%;同时,加强生物技术、信息工程、精密加工、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领域中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标准物质的研究。要研究经济发展中社会的计量需求,做好国家和各地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发展规划,加大投入,使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随国家计量基准的水平同步发展。要建立科学、敏捷、高效的管理机制并使之有效运行,构建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标准物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二是组织好计量比对工作,确保相关量值的准确和与国际水平的一致。参加国际物理量关键比对项目达到110项,参加国际化学量关键比对项目达到40项,确保比对结果的国际等效,并争取每年做1~2次主导实验室,提升我国科学计量的影响力。每年组织开展6~7项省级以上计量标准的比对,尽快提升国家专业计量站和地方计量院所的计量能力,并将其作为型式评价、计量器具监督抽查等的技术基础。除国家下达的比对任务外,各地也要根据量值传递、溯源的需要,定期开展比对工作。

三是解决量值传递、溯源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解决涉及国家与社会公共安全、人身健康、食品安全、公平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关键计量新技术、现场快速检测、在线计量检测、非常态量、动态量、连续量及多参数量的计量检测技术开发与计量检测、校准方法的研究;着力解决新材料及纳米技术、新能源、光通信、数字视频、现代加工、环境及大流量、生物技术、大众健康、现代农业、大型工程等领域重要参量的有效测量;大力推进动态测试、远程校准技术及高新技术领域极端条件下极值、痕量、微量的测试技术研究。

四是做好计量技术法规的制修订及管理工作。对实施5年以上的计量检定规程及计量技术规范进行清理和专家评审论证后,组织进行修订;加快在线检测方法、校准方法技术规范的制定,满足校准市场的需求;跟踪OIML《技术委员会导则》的修订工作,修 订《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章程》,并对部分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进行调整、换届;做好部门、地方、行业计量技术法规的备案工作。

3、完善技术保障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计量技术机构的改革与发展。要根据地方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利用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省以下垂直管理的契机,对现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与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技术保障体系。要通过机构重组,解决同一地区机构重复设置的问题,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计量技术机构开展的业务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在为行政执法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走向市场的步伐,不断开拓服务范围。要增强科研开发能力,特别是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技术机构,要下大力气抓好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工作。要努力加强计量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开发人才资源。要积极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协调落实计量技术机构建设发展所需的资金渠道和来源,并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加大对计量技术机构的投入。2006~2010年,依托省级计量院(所)建立20个国家计量器具质检中心,完善全国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网络;利用全国计量资源,授权建立40个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从源头抓好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产品质量。

二是加强专业计量站的建设。充分发挥专业计量站所具有的业内技术、人员和跟踪行业新技术发展的能力和资金优势,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让专业计量站在参与计量比对和国际交流、承担各项法制计量任务和开展计量校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建立计量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培训和管理机制。要建立和维护计量技术人员考试试题库,构建考核平台,通过相应的教育培训机制,每年完成2万名注册计量师的培训、考试工作,建立注册计量师制度,改善计量队伍的整体结构,逐步提高全社会计量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计量检定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4、全面实施计量放心工程。

一是健全商品量计量监督机制,强化商品量计量监督管理。加强对消费者和市场反映强烈的零售商品、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督管理。集中抓好生产企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集贸市场以及零售商店商品量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强化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计量监管,建立健全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机制,推进商品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力争实现米、面粉、方便面、食用植物油、牛奶、奶粉、茶叶、味精、白酒、啤酒、葡萄酒、纯净水、茶饮料、速冻食品、合成洗涤剂、洗衣粉、洗发液、化妆品、涂料、油漆等20种定量包装商品的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

二是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做好重点市场和服务领域的计量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开展商贸领域的计量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商贸领域计量监督机制,强化计量监督检查;引导商贸领域率先自律,诚信计量;完善商贸领域舆论监督机制。力争在县级以上城市实现商店、集贸市场、餐饮业在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0%以上,加油站加油机受检率达到100%的总体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全国创建3000家集贸市场、3000家餐饮业、15000家商店、3000家加油站为老百姓放心购物计量场所。

三是加强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用四表、出租汽车计价器等强检工作,保证老百姓用放心表,坐放心车。

5、全面实施计量安全工程。

一是重点做好医疗卫生领域计量专项整治工作。要建立健全医疗卫生领域计量监督机制,强化计量监督;引导医疗卫生领域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计量安全意识,确保在用强检医用计量器具依法实施检定。力争实现县级及县级以下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在用医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0%以上,地级及地级以上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在用医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5%以上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全国创建3000家医院为安全计 量医疗卫生机构。

二是继续重点做好眼镜制配场所计量专项整治,确保眼镜制配场所在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0%以上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全国创建10000家眼镜店为安全计量眼镜制配场所。

三是认真开展与交通、矿山安全有关的计量专项整治,力争实现有关在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0%以上。

四是加强特种设备用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保证特种设备用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力争实现在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0%以上。

五是加强食品生产、检测及国家级大型工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工作,保证国民吃得放心,保证大型工程质量优良和安全可靠。

6、全面实施计量服务工程。

一是继续培育和发展计量校准市场。制定计量校准监督管理规定,有序地引进竞争机制,指导和规范校准服务行为,使社会计量资源通过市场调节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使企业获得优质低价、方便快捷的计量服务。加强对计量校准市场的管理,杜绝各类不规范的计量校准行为。

二是加强对社会公正计量站的监督管理。组织培训计量管理及检测人员,规范社会公正计量检测服务行为,督促社会公正计量站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每3年组织一次社会公正计量站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通报批评、责令整改;逐步扩大流通领域的社会公正计量服务业务范围,不断满足广大企业和消费者对公正计量服务的需求。

三是为企业生产经营做好计量服务。要积极支持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依据国家标准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继续开展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的评价工作,认真组织做好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的评价工作,争取每年新增2000家企业取得计量 保证能力合格证书。加快推广C标志,扩大C标志产品发证范围,争取每年新增600家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取得计量保证能力合格证书。

四是树立全局意识,切实为国民经济服务。包括调整矿山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切实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加快天然气高压大流量计量站的建设,并继续做好国家重点天然气工程高压大流量计量系统的首检,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如期完成,保证天然气计量交接准确可靠;组织研究岩洞储油计量技术,并对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油库第一期工程的大型储罐组织计量检定,保障油库验收的计量数据准确可靠,与国际油品计量交接方式互通并符合法制计量要求。

五是加强国际计量互认工作。要在总结与荷兰、德国、英国开展型式批准结果互认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互认国和互认产品的范围;争取扩大OIML国际计量器具合格证书的产品范围,增加流量计等产品;研究落实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型式批准多边互认协议方案(MAA),按照国际文件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促进中国计量器具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六是加快计量信息化建设。建立对外开放、全国联网的网络平台,提供法规信息、技术法规信息、各类计量资源信息、计量政务信息等,开设咨询和征求意见的交流平台,实现政务公开。

7、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计量工程。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能源、资源计量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组织国家节能监测中心等单位新制定20项节能监测方面的国家标准,修订现行的不适应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能源、资源计量国家标准。

二是提出加强能源计量与节约资源的措施,面向全国广大企业开展能源计量有关法律法规和节能监测技术标准的教育、培训工作,推广应用能源、资源计量检测和计量管理 的新技术,提高企业能源、资源计量管理的水平和人员素质,促进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

三是通过颁发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型式批准、组织后续监督抽查等手段,调整重点能源、资源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发证权限,强化对节能监测和能源、资源计量仪器仪表的监督管理,提高能源、资源计量仪器仪表的质量,重点能源、资源计量器具的抽样合格率要达到85%以上。

四是组织计量技术机构尽快建立新型能源、资源计量仪表的计量标准、校准装置,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扩大能源、资源计量仪表的检定校准覆盖范围,保证能源、资源计量仪表有量值溯源的依据和途径。

五是在全国选拔1000家企业,作为能源、资源计量管理先进单位给予表彰,鼓励企业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能源、资源计量管理方法和检测技术,提高能源、资源计量管理水平。

六、“十一五”期间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和支撑条件

1、争取计划和科技部门的支持,将国家计量基标准、有证标准物质和地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的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中长期经济建设计划和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2、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地方财政拓宽经费渠道,增加对量传体系建设、计量基标准维护、计量比对、计量规程、计量工作、大区工作等现有经费的支持力度,并建立计量科研、计量基标准建设、商品量计量监督、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管、重点市场计量监管等经费渠道,确保每年大约至少要中央财政投入5000-6000万元经费,地方财政投入相当比例的经费,以满足开展各项计量工作的需要。

3、加强与国家和地方立法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加快计量立法步伐,为计量工作各项 任务的完成提供法律保障。

4、加强与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通过制定并落实国家能源、资源计量和节约能源、资源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走高效节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5、加快计量技术机构的改革。

6、健全和加强与省以下垂管体制相适应的计量管理和计量执法队伍建设,加大计量执法力度。

7、加强与有关行业协会的合作,充分发挥大企业和社会各方面计量资源的作用,加快建设社会化的计量校准和计量公正站等中介服务网络。

8、加强与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计量相关专业的博士点和硕士点,在省级以上计量院所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开放性实验室,抓好拔尖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培养,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开发人才资源,建立高业务素质计量专家队伍,改善计量技术队伍的整体结构。

上一篇:加速贷:如何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专题下一篇:市交通事故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