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

2024-09-11

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精选6篇)

1.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 篇一

3.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开展“近代中日战争”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

【战争探源】

材料一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为准备战争,日本间谍„„重点调查中国军事战略要地,选择沿海登陆地点,制定军队运送方案,绘制军用地图„„。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二 日本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巨额赔款使日本变成了暴发户。日本将中国赔款的88%,约30500万日元用于扩充军备,„„用58万日元发展钢铁工业。„„日本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

材料三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早就制订了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计划。日军不断制造借口,向中国东北增兵,并把关东军司令部移到沈阳。9月18日夜,日军在炸断柳条湖一小段铁路后,随即调兵向北大营发起攻击,攻占沈阳城。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归纳日本发动两次侵华战争的共同点。

【战争话史】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邓世昌和中国守军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战争之殇】

(3)《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观察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严重暴行。

【战争与启示】

《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4)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结合上述材料,反思近代两次中日战争,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

2(2)依据材料一、二,“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

(3)材料二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3.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忐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解放战争;平津战役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得到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国民党的腐败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得民心者的天下(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21.【民族追梦之路】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数的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阅读以下材料:

【碎梦】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追梦】

材料二: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圆梦】 材料三:“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2)材料二A组材料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3)材料二B组材料体现了谁的思想?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8、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宇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先生和赛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在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江南制造总局

作用: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⑵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资产阶级

⑶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⑷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像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先学习西方的技术,再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请回答:(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1)林则徐认为若听任鸦 片大量输入,清政府将面临军队和 财政危机。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2)指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3)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3)青少年应当“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并积极宣传、支持禁毒事业,与制毒、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

2.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 篇二

一、命题特点及复习策略

综合近几年各地中考历史试卷中的材料分析题, 一般而言, 其命题呈以下特点:

1. 以史料作为命题的切入点

用文献资料、评论、图片资料等史料入题, 目的是让学生真实地走进历史、感受历史, 考查学生感知、感悟历史的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针对这类问题,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重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 在“双基”的复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避免孤立、片面的死记硬背。解答此类问题时, 要注重提取史料中的有效信息, 实现材料与历史基础知识的正确链接, 从而解决题目所提出的问题。

2. 以时政作为命题的切入点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是近几年来, 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考试的一大特点, 尤其反映在历史材料分析题上。通过时政材料考查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处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运用知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时政作为命题的切入点,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体现了政史结合、学科综合的理念。针对这类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瞄准时政热点, 突破学科综合, 培养学生对时政热点的感知能力, 加强学生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交叉感, 使学生认识到现实其实就是历史在今天的映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特别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纪念活动、距今时间比较近, 对今天社会影响较大的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及涉及时政热点的历史往往值得重点关注。如2007年大多中考卷以中日领导人互访、抗战胜利70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创建和谐社会等几个社会热点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2008年中考重点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中日关系、西藏民族关系、四川汶川大地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进行命题。

3.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命题的切入点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材料, 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创设情境, 然后联系历史, 提出要解决的历史问题, 以考查学生感知、感悟历史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命题思路体现了课改贴近学生生活的要求。如2008安徽卷第15题:2008年, 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 (佟志和文丽) 50年的婚姻生活, 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

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 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 回答问题。

镜头1:《金婚》第4集中, 1958年, 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1) 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 你可以从中推断出当时全国正在掀起运动。 (1分) 这一运动的主要失误之处在于。 (2分)

镜头2:《金婚》第12集中, 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佟志说:“最高指示, 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和文丽背靠背推向墙边站着, 一边高喊:“最高指示, 打倒一切反动派!”

(2) 请问:这一场景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2分)

镜头3:《金婚》第36集中, 1991年, 工厂要和港商合资, 动员职工买股票。

(3) 镜头3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 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分) 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中任选一例, 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

(4) 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启示?

该题以热播电视剧《金婚》为切入点考查中国现代史, 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针对这类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要善于抓住学生比较贴近的社会生活热点知识进行复习。

4. 以假设办报、课本剧、活动等方式作为命题的切入点

此类题目通过创设情境, 或叙述一个历史场景、或设计活动课题、或设置探究性课题, 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验历史, 进而考查学生感悟历史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这种题目常与当前形势、生活实际相联系, 往往是综合性较强的开放性试题, 它体现了学科内多目标的整合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主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 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学科综合意识, 基础知识要扎实, 思路要开阔。针对这类题目, 教师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从学科联系方面锻炼思维的能力, 同时注意加强专题复习。

二、解题方法和步骤

要在历史考试中考出理想的分数, 除了较扎实的基本功外, 还需要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我认为答题时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步骤:

1. 认真读题

在读题环节中, 先读设问, 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 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 这样做可避免盲目读题, 节约时间。在阅读材料的时候, 要关注那些与课本相关的词语、句子和图片, 特别注意材料标题、注释、出处、时间、人物、图片的文字说明和漫画的深刻寓意等, 因为这些信息都是我们寻求答案的最直接的依据。

2. 寻求答案

读题环节完成后, 就需要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寻求材料与课本内容的结合点进行回答。人们常说“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 材料解析的答案大多来源于课本中的内容, 也有的来自材料中, 而开放性的设问则需要结合个人的感悟进行回答, 也可以结合政治课本、时政新闻进行回答。对于开放性的问题一般言之有理, 即可得分, 切忌只言片语、答非所问、不知所云的答案。

3. 书写答案

首先答多少才算合适?这一直是困扰学生的一个棘手问题。答多了会浪费时间, 答少了拿不到高分。常规情况下, 可结合试卷中每个设问的分值进行回答。其次答题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 答案尽量要点化和序号化。最后书写一定要认真、有条理, 令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4. 检查答案

3.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 篇三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题目:① =4a2;② · =

5a;③a==;④-= .做错的题是( ).

A. ①B. ②

C. ③ D. ④

2. 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内去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上述操作所能验证的等式是

( ).

A. a2 - b2 =(a+b)(a -b)

B. (a - b)2 = a2-2ab+b2

C. (a +b)2= a2 +2ab +b2

D. a2 + ab= a(a+b)

3. 如图3,在底面周长为12,高为8的圆柱体上有A、B两点,则A、B两点的最短距离为().

A. 4 B. 8

C. 10D. 5

4. 如图4,矩形内有两个相邻的正方形,面积分别是a2和9,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3a+9B. 3a-9

C. a2-9D. 3a-3

5. 图5的4个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①② B. ②④C. ②③ D. ③④

6. 下列是因式分解的是().

A. a2-a+1=a(a-1)+1

B. x2-4y2=(x+4y)(x-4y)

C. x2y2-1=(xy+1)(xy-1)

D. x2+y2=(x+y)2

7. 如图6,△A′B′C′ 是由△ABC绕点P通过旋转得到的,若线段 AA′长度为 a,点A在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程为b,则a、b的大小关系为().

A. ab

C. a=bD. a、b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8. 如图7,ABCD是一张矩形纸片,点O为矩形对角线的交点.直线MN经过点O交AD于点M,交BC于点N.先沿直线MN剪开,并将直角梯形MNCD绕点O旋转一个角度后,恰与直角梯形MNBA完全重合;再将重合后的直角梯形MNCD以直线MN为轴翻转,此时所得到的图形是().

9. 有下列说法:①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②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 1个B. 2个

C. 3个 D. 4个

10. 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图8所示的图形,问:它绕着圆心O旋转多大角度后和它自身重合?甲同学回答45°;乙同学回答60°;丙同学回答90°;丁同学回答135°.以上4位同学的回答中,错误的是().

A. 甲 B. 乙

C. 丙D. 丁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 用计算器探索:已知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1, , ,…, ,如果从中选出若干个数,使它们的和大于3,那么至少需要选

个数.

12. 某同学学习了编程后,写了一个关于实数运算的程序,当输入一个数值后,屏幕输出的结果总比该数的平方大1.若该同学按此程序输入 后,把屏幕输出的结果再次输入,则最后屏幕输出的结果为.

13. 如图9,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ABC中,边长为无理数的边数是.

14. 如图10,长方形纸片ABCD,沿折痕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S△ABF =24,则EC的长为.

15. 如果x2+6x+k2恰好是另一个整式的平方,则k的值为.

16. 如图11,在小方格的边长为1的方格纸中,将正方形ABCD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3格,得到正方形A′B′C′D′,则在正方形ABCD平移到正方形A′B′C′D′的过程中,所经过或覆盖区域的面积为.

17. 多项式4x2+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能成为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式,那么所添加的单项式可以是.

18. 如图12,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30°到正方形AB′C′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共66分)

19. (10分)因式分解:(1)36a2-(a2+9)2.

(2)(x2-2x)2-2x(2-x)+1.

20. (8分)化简求值:

a+b2-a-b22a-bb+2ab2+4a2(其中a=-1,b=2).

21. (9分)如图13,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在AB的左侧,分别以△ABC的三边为直径作3个半圆围成图中的阴影部分.

(1)图中△ABC是什么特殊三角形?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作出阴影部分关于AB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

22. (9分)图14的方格中是美丽可爱的小金鱼,在方格中分别画出原图形向右平移5格和把原图形以点A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小金鱼(只要求画出平移、旋转后的图形,不要求写出作图步骤和过程).

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 cm,则小金鱼所占的面积为cm2 (直接写出结果).

23. ( 8分)如图15, ABCD中,E、F为对角线BD上的点,且BE = DF.小明说:“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小东说:“你说的对,若点E在DB的延长线上,点F在BD的延长线上,且BE = DF,得到的四边形AECF也是平行四边形.”小东的说法有道理吗?请画出图形,并给出说明.

24. (12分)如图16,在△ABC中,AB = AC,将△ABC沿CA方向平移CA的长,得△EFA.

(1)若△ABC的面积为3 cm2,求四边形BCEF的面积.

(2)试猜想AF与BE有何关系.

(3)若∠BAC = 60°,求∠FEB的大小.

25. (10分)如图17,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由4个这样的等腰梯形可以拼出图18所示的平行四边形.

(1)求四边形ABCD 4个内角的大小.

(2)现有这样的等腰梯形若干个,你能利用它们拼出一个菱形吗?若能,请你画出大致的示意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4.九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 篇四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之实施……

材料二:这此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哪一部重要文献?

材料一《权利法案》;材料二《独立宣言》;材料三《人权宣言》

(2)这些文献的都维护了谁的利益?

资产阶级

(3)材料一的颁布有何意义?

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使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4)材料二颁布于何时?

1776年7月4日

2、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现代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要求,各国政府都注重民主与法治的建设。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不仅用暴力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且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用法律的形式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什么政治制度?为该政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的文献是什么?

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权利法案》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宪法性文献是什么?简述其核心内容。

《人权宣言》,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以上问题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法律文献的制定和颁布对人类社会的转型有什么重大意义?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确立了法律依据。

3、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对欧美国家的崛起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美洲的航海家是谁?你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哥伦布;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在17~18世纪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英法美国家中,最早进行革命的国家是哪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对英法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英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通过对欧美国家崛起历程的了解,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主要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是美国公民,只要交l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得到一块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这块土地就成为他的私有财产。

材料二:从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一一获得自由。

(1)写出材料一文件颁布的年代及名称。

1862年颁布的《宅地法》。

(2)这一文件是在美国什么事件中颁布的?

是在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的。

(3)这个文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5.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 篇五

复习试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专练

(一)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材料四: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1)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1)材料一:土地改革;材料二: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者包产到户)(2)从农民所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或从私有制到公有制)

家庭联产承包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土地仍归国家所有。(3)启示: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制定正确的农村经济政策,调动农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 的生产积极性;要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共产党总是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等。(言之有理,答一点即可,)】

2、“农民安,天下安”。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和政府时时刻刻关心着农民,关心着农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纠。这样,才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请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初,我党在农业上执行的政策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党在农业上有着怎样的举措?解决了什么实质问题?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中,我党又在农业政策上犯了怎样的错误?有何消极的影响?

(4)“民以食为天;农业愁,天下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党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此政策的出台,是源于什么地方的做法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

【参考答案:

1、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

3、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复杂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究两国关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

发展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看历史图片

(1)、材料一中图一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

(2)、结合材料一回答: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哪位美国总统?

材料二:2010年1月30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告批准向台湾出售总价值63.92美元的武器项目,包括60架黑鹰直升机、爱国者三型导弹系列等武器。_________《美国空军时报》(3)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应遵守什么原则才能有利于中美关系正常发展?

材料三:2012年2月13日至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习主席用“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形容两国关系,表示双方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维护和发展好合作伙伴关系,为不同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建设积极合作关系,树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典范。(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未来中美两国怎样才能得到健康稳步的发展?

【参考答案:

1、抗美援朝;

2、开始由敌对变为友好,主动进行访华;

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

4、材料一:2009年7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钓鱼岛国宾馆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一行。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都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以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举办以文教交流为主题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始探讨协商两岸文化交流协议;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材料一提出了哪些主张?结合当前海峡两岸的形式,简要谈谈发展两岸关系有什么现实意义?

(3)从材料二的两幅图,你感受到了什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

(4、)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请你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4)综上分析你认为台湾问题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试简述你的理由。

5、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部历史文献?颁布哪一年?据此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有何意义?

材料二:

(2)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第二次变革,请你说出这次变革的名称?此次变革也是三大改造之一,其余的两个改造是什么?三大改造完成于哪一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什么?

材料三:曾有报刊宣传,各地的粮食亩产量10万斤,一颗白菜250斤,甚至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

(3)材料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一次失误,此次运动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第三次变革,名称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

材料四:1978年,安徽省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的生产契约。苦干一年,粮食获得大丰收,交够了公粮,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心里乐开了花。

(4)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第四次变革,名称是什么?这个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召开于哪一年?

(5)对比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6、阅读下列材料: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红军将士铸就的长征精神在人们心中永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习惯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民族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比喻为“新的长征”。(9分)请回答(1)、我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农村哪一制度的逐步实现,是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1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哪个经济特区被外国人誉为“一夜崛起之城”?之后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哪个开放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什么时间召开的?他的意义是什么?(4分)

(4)、在新长征的征途中,你认为红军的哪些精神仍然值得学习?(2分)

7、阅读下列材料:2005年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九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

“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号召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共同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奋斗!(共8分)请回答:(1)为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我们采取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2)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这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请你说说“汪辜会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3)、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我们青少年做些什么?(2分)

8、阅读下列材料:“民主和法治,这两个方面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邓小平”(4分)请回答:(1)、我国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于1982年颁布了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请你说出这是我国第几部宪法?(2分)

(2)、如今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已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请你结合法制的重要性,谈谈不遵守法制的危害。(2分)

9、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共11分)

图一:毛泽东宴请西藏客人时的照片 图二:“汪辜会谈”

(1)依据图一,请分析概况西藏是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解放的?(2分)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

(2)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了民主改革,请问这次改革的内容有哪些?(2分)

(3)、我国对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西部的战略措施是什么?(1分)

(4)、中共中央提出的发展我国西部的战略措施是什么?(1分)

(5)、依据图二“汪辜会谈”,展现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主要一步。请你说说“汪辜会谈”的内容!(2分)

(6)、1992年,海峡两岸就什么问题达成了共识(或说九二共识的内容)?

(7)、目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分)

(8)、为了将来台湾的回归,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你认为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做呢?(1分)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4分)

“民主和法制,这两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1)、依据上面材料回顾,我国于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什么类型的宪法?(1分)此部宪法规定了一切权利属于谁?(1分)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

(2)、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第几部宪法?(1分)同一时期我国前后颁布了哪些法律?(1分,举一例即可)

2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既是历史问题,又是现实问题。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根据图片信息回答问题:

国家对农村土地问题进行了调整,从图一、二、四的信息来看,它们都对社会经济具有相同的作用或意义。请把它们写出来。

上面哪幅图片反映的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农村改革的成功,带动了城市改革的展开,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引进国外的哪些东西?你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体会?

2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上面这首歌歌颂的是谁?怎样评价他?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中的“春天”喻意是什么?

“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

23.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被誉为什么?他有哪些先进事迹?

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被誉为什么?他为我国作出了哪些贡献?

图三中的人物是谁?他被誉为什么?他有哪些先进事迹?

通过三人的事迹,我们从中能学习到他们的哪些精神?

答案:21.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图三,经济发展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十一届三中全会,国有企业改革.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改革开放促进经济迅速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

22.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改革开放.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23.王进喜.“铁人”.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庆人”的优秀代表,是新中国工业 战线的先进典型,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 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石油工人.

邓稼先.“两弹元勋”.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成功试制和爆炸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他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疏浚河道,改良盐碱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艰苦创业、无私奉献、铁人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分,共 60 分)

1.我们每周一要举行升旗仪式,你知道把五星红旗作为我国国旗的是哪次会议吗?()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八大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3.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完成 B.文化大革命结束C.邓小平复出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④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⑤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5.民主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A.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D.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有些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相符的()

A.出生年,取名建国,B.生于年,取名援朝 C.生于年,取名红兵,D.生于年,取名改革 7.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国大典

②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③西藏和平解放 ④抗美援朝开始

⑤土地改革完成。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C.②③①④⑤ D.④⑤①②③

8.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先后顺序的是()

①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③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④发展才是硬道理。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试题

9.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光亮”来自()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0.下列各项被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的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多党合作协商制度 D.村民“海选”制度

12.委内瑞拉已故总统查韦斯特别推崇毛泽东思想,曾表示“我是伟大舵手毛泽东的崇拜者和追随者”.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B.是马列主义和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C.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核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13.我国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是

A.个体手工业

B.资本主义工商业

C.个体商业

D.国有企业 14.“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这里的 “翁”是指 A.邓稼先

B.王淦昌

C.屠呦呦

D.袁隆平15.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在 1990 年设立的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

A.深圳经济特区

B.厦门经济特区

C.海南经济特区

6.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 篇六

第五、六单元检测题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3分,计45分)

1.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的是(C)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2.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A)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B.“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3.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C)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必须建立人民政权

C.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4.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D)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5.在长征中,红军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A)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强渡大渡河

6.“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借口出兵沈阳”这段文字描绘的是(D)A.七一五事变 B.四一二事变 C.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

7.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C)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国共产党承认国民党的领导权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8.今年6月1日,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二战期间侵犯中国劳工人权的历史事实,正式向中国受害劳工谢罪。劳工问题只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众多罪行之一,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是(D)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9.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因 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将领是(C)A.佟麟阁 B.赵登禹 C.李宗仁 D.彭德怀

10.关于抗日战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正式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抗日战争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

11.平型关大捷中,中国参战的军队是(D)A.刘邓大军 B.新四军

C.国民党李宗仁部队 D.八路军115师

12.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4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与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3块。同时,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日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4万余人。同时,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先后转战30个县。下列选项与材料叙述无关的是(B)A.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 B.山西是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C.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在山西境内多次转战 D.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3.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D)

江西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在抗击日军

《地道战》

活跃于冀中平原的抗

日武装——回民支队

A.国民党是中国抗战的惟一力量 B.共产党是领导中国抗战的绝对核心

C.少数民族是中国抗战的决定性力量 D.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

14.延安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程,被誉为革命圣地。下列事件中发生在延安的是(C)A.中共一大召开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中共七大召开 D.西安事变 15.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C)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民族复兴

.国家分裂,.曲折前进,B D

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材料三:1927年8月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100多次武装起义,探索夺取中国革命胜利道路。但大多都失败了,只有少数走井冈山道路的,才树立起红旗。党中央派出不少优秀干部“学习江西井冈山的办法”,去各地创建革命根据地。

(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6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军。

(2)“南昌打响第一枪”指什么事件?谈谈对此话的理解。(4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朱毛合”“建四军”分别指什么?(4分)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4)材料二这首歌谣表现了红军的一种什么精神?(2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材料三中“井冈山道路”是怎样的道路?有何重要意义?(4分)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意义: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

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

尽开颜。

(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4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2)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4分)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河、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其他列举只要是红军长征途中的英雄事迹即可)

(3)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6分)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谈谈你印象中的长征精神。(4分)红军长征精神是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其他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当此国难严重、民族生死存亡之时,在团结御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指出:中日两国有着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中日关系的不断改 善和发展,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三:1931-1945年,日本发动了长约14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日本政府、日本一些右翼势力一再美化、歪曲、否认侵华战争,隐瞒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比如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发表错误言论等。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1)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列举唐朝时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史实。(列举两例)(4分)日本先后十三次派出遣唐使与唐朝通好;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等。

(2)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华东制造的侵华事变的名称各一个。(4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

(3)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团结协作,共同抗日。列举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役及指挥者。(各列举一例)(3分)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指挥者:李宗仁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指挥者:彭德怀。(4)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5)如何理解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3分)就是要汲取历史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建设祖国,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坚决反对日本政府、右翼势力的错误言行;反对战争,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等。(此题为开放式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国共合作的相关史实。近代史上国共曾经两次合作,题干中问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成就。1924年国共进行第一次合作,领导国民大革命运动,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领导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所以此题选择答案C。

2.A 【解析】分析时间,20世纪20年代,此时抗日战争还没有开始,抗美援朝也是发生在建国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北伐开始于1926年7月,目的是推翻军阀统治,实现全国统一,符合题目意思。故选A项。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认识。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转向农村进军此后建立了军队,毛泽东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教训是: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故选C。4.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有“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从“20世纪20年代”分析,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时间上不符合,排除A和B,国民大革命是国共两党合作,在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而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答案为D。

5.A 【解析】本题考查了长征的相关内容。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急行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然后,红军长征北上时,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上一篇:关于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实施方案下一篇:专科护士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