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精神文化(共8篇)
1.培养学生精神文化 篇一
浸润课堂文化培养人文精神的论文
钱学森认为: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数学是关于方法的科学,在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最后的知识技能获得,更应该将眼光放在长远的人文精神培养上,这才是完整的数学。对于数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一向是知识技能的主场。如今教学目光的提升,对学生终身负责的信念,在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显得紧迫而更有深远的重大意义。从数学文化教育的角度来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是培养学生的学数学(思想、精神、方法、文化、知识等)能力,用数学(实践操作、主动、合作、体验探索、创新、思维、处理问题等)态度方式,爱数学(感受数学美、价值等)的情感。
一、知识延伸,重历史知识熏陶
在课堂教学的三位目标里,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离不开数学历史知识的熏陶,在知识概念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数学史的用处在于历史公正地衡量每一个人,使得后人可能得到同样的称赞,促进了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更体现了一种哲学,将影响学生的学习观。因此,数学的基础知识概念教学中,作为知识的有效延伸,数学文化历史知识的渗透非常重要,在教学环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数学历史的了解中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产生有初步的感知,数学历史的探讨中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的发展过程进行体验。学生对数学学科有了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叹数学发展的伟大成就,对数学文化的底蕴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在教学“年、月、日”时间概念之后,对于现行历法的来历,通过相关的天文地理知识和数学历史知识的简单讲解,让学生知道“大时间单位”的来历,弄清楚时间知识的来龙去脉。还可以将其他的历法,如我国的阴历历法、24节气向学生做一介绍,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与生活密切相关,是具体可见的,而不是一味抽象,深不可测,激发学生去探索世界上其他历法来历。用数学历史知识向同学们展示历法的演变过程,使他们感悟到:我们今天虽然有了公历这个历法,但之前却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最初是日出、日落,再有四季变化,接着是月亮的阴晴圆缺到现在的地球自转、公转。这个历法发展过程聚集了先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以历史激起学生热爱生活,喜欢数学的情感!五千年的中国古老文明,灿烂的数学文化孕育在生产力发展中,祖冲之、刘徽、华罗庚、苏步青等伟大的数学家和传世之作《九章算术》应运而生。在教学环节中,这些珍贵的教学资源的拓展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并自主学习祖先的精神、方法,并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用心关注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自主向生活学习,用数学的方法、知识、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数学历史知识的熏陶,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发展观,更重要的是使数学人文教育水到渠成。
二、动手体验,重操作价值感悟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去体验新知识的发生过程,并树立“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教学理念,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的价值,逐步形成科学的数学发展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的能力。在小学苏教版数学课本中,数学思想的渗透放在日益重要的地位: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统计思想、概率思想、极限思想等都蕴涵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然而,对教材的深层次挖掘和理解,则需要我们数学老师的高度重视和再创造。对于这些丰富的数学思想必须通过动手操作,然后才能感悟数学过程价值。例如:可能性教学中的抛硬币实验,可是书上的要求只有20次实验,这对于实验的精确性来说,实验的次数太少了,误差产生的几率大。在让学生操作后,对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提出了自己的.质疑。而对于1/2可能性的结论,其产生的过程则是:先提出猜想、然后实验操作、然后论证得出结论,这个全程是严谨而科学的。数学家们通过了上千次上万次实验操作,才能接近这个结论,并且操作的次数越多,操作结果将会越接近这个结果。于是,让学生分享操作体验,大胆提出质疑、讨论改善操作方法,教师适时结合书上的例题,把此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自己设计操作方法,并动手体验,小组合作。这样看看是不是操作次数越多,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越接近,最后可能性是相等的这一结果。操作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统计、极限、概率的思想,更体验到合作的价值。同时,对数学动手操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数学人文精神价值。
三、学以致用,重情感的内在升华
学生热爱数学,源于数学的趣味、价值、美感,这种深厚的内在情感需要通过数学文化的魅力去激发、沉淀、升华。教学内容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美,让学生捕捉到生活中数学运用的美,让美激起他们对数学文化美的感叹,使热爱数学的内在情感得到升华。例如:轴对称图形这一教学内容教学时,第一环节:问谁的风筝能飞起来,让学生感知必须是对称的风筝能飞起来,用数学的价值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第二环节,用长方形纸去认识轴对称图形,通过操作感知不同的操作可以得到不同的对称图形,并对非对称图形提出质疑和深刻的讨论,深刻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分享,让学生感受图形中的多元文化。第三,欣赏巩固环节,让学生欣赏对称图形:自然界动植物中的对称美、生活建筑的对称美、艺术设计的对称美,让学生对数学美叹为观止。第四,设计应用环节,学以致用,让学生自主设计美丽的图案,学生便主动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创造,最后将不同的设计进行展示,在相互欣赏中,设计理念和个性设计的撞击使学生收获更多的体验,产生成功的快乐感,不断改进图形设计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掌握。在学以致用中,学会了分享、学会了自我提升,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提升了对数学的情感,提高了审美能力,发展了创造能力。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个方向:数学文化,浸润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地体验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也就让学生有机会领悟数学的价值;有机会体会原来数学并不是来自权威和课本,自己也能创造数学;有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有机会去创造美。在数学课堂中,数学文化的浸润和融合,既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又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精神。
2.培养学生精神文化 篇二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职院校,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不仅是自己民族精神风貌的表现,还包括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一个民族要想保持先进性和凝聚力,必须注重培养民族精神。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 多元文化环境下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1 多元文化和民族精神
从广义上来说,多元文化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创立的不同的文化,比如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我国道教文化,阿拉伯民族的伊斯兰文化等。狭义上来说,多元文化是不同的文化来源,形成了特定的民族文化,比如美国土著文化和外来入侵文化,形成了美利坚民族文化。多元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文化的多样性,在文化的交流、冲击和碰撞中不断发展。多元文化具有文化的平等性,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且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虽然也有交流和融合,但文化歧视和矛盾始终存在。(1)多元文化的提出就是反对种族文化的不平等,反对文化偏见。多元文化具有文化交往性,多元文化存在的基础就是多种文化的交流和交往,主张追求文化共性而不是差异性。
民族精神属于精神文明的范围,它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稳定的、特有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素质。民族精神被其大部分成员接受,并遵循这样一种规范,它是民族文化的本质内涵,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以及自强不息。民族精神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着民族的兴旺和发达。
1.2 培养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民族精神是在民族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民族意识的核心,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强大。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社会秩序以及整合群体的价值。一个民族要想不断发展,必须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只有拥有高尚的品格,以及振奋的精神,一个民族才能立于世界的不败之地。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对于国家的兴旺发达具有重要的意义。(2)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能够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心,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精神培养面临的问题
2.1 价值选择多样化
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明显特点是东西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古今文化思想的交汇。我国统一的文化价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分为固有的、新生的、变化的三种,并且相互斗争和渗透,长期共存。(3)多元文化使价值选择多样化,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着文化归属感缺乏的问题,容易陷入迷茫之中。学生受到多元文化价值的影响,价值观甚至民族信仰出现混乱。
2.2 民族意识淡化
多元文化背景下,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学生的民族意识被逐渐弱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西方的享乐主义、功利性文化等影响着学生们,扭曲了学生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学生受到歪曲文化的影响,民族意识淡化,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以及困难往往视而不见。
2.3 价值取向功利化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纵向发展,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目标由原来的政治化理想化慢慢转变向务实的方向。这也造成了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选择的偏差,出现功利化的倾向。注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目标,从重“义”,变为了重“利”,从重奉献,变为了重享受,价值取向逐渐功利化。加之,现在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的影响,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了重重问题。
3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精神培养面临的机遇
3.1 多元文化丰富了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文化交往也越来越多,多元文化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现象也随之发生。培育民族精神,就要立足发展中国特色,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和道德的积极成果。多元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丰富了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3.2 多元文化拓宽了民族精神的影响力
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我们要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要让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拓宽民族精神的影响力。
4 多元文化背景下培养民族精神的对策
(1)加强学校的教育,坚持民族精神培育主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地方,要重视学校在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主导作用。高职院校要重视教育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教育。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要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分析各种文化的能力,抵制腐朽文化的入侵。
(2)重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高职学生的熏陶。校园文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职院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校园文化体系要以中华民族精神为核心。校园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在传统节日时,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传统美德和民俗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国家重要的纪念日上,要举行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勿忘国耻,并且居安思危。(4)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比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教育。高职院校可以举办各种人文讲座,向学生传播我国优秀的文化,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学校的各种活动场所、走廊墙壁等地方,可以悬挂名人画像、语录等,营造精神氛围和人文氛围。
(3)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参与体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需要重视实践的作用。实践是人们形成正确认知的根本途径。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国家情感和民族精神。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科技发明、社区援助、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等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够充分了解社会,磨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行,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4)加强网络管理,延伸民族精神培育。随着网络对高职校园老师和学生生活以及学习方式的改变,网络对民族精神培育也有着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网络的开放、虚拟、兼容和无序等特点使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发挥校园网络教育功能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校园安全,加大对其的管理,安排专人专组对校园网络信息进行筛查管理以及过滤,同时也教会学生具备筛选信息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网络的正能量。
(5)鼓励高职学生自我内化教育,使民族精神培育得到升华。内化教育,即将外在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意识,然后将内在意识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亦即所谓的“内化”与“外化”过程。内化是思想品德教育成与败的关键。教师要努力创立内化的教育模式,要培养学生内化的意识、内化的方法。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过去的一言堂,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勤问、善问,多思考的能力。内化教育使民族精神的培育得以升华。
总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要重视学校教育,文化建设和实践活动的教育,又要辅以新的网络教育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信仰,使民族精神培养在高职校园得到提升,学生民族精神得到内化,得以升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注释
1赵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17):73-74.
2方丹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102-103.
3王云江.高职院校校园环境建设与学生人格培养策略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1-15.
3.培养学生精神文化 篇三
【关键词】朗读 英语 兴趣
在“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背景里,笔者通过三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通过朗读来学习英语的方式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三年来,笔者所带的班级分别是高一15班,高二9班和高二12班,通过筛选朗读材料和与学生一起朗读到学生自由朗读,每一个环节都亲自参与发现朗读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与的兴趣和自信心乃至提高学生英语成绩有着必然的联系。
1.首先,大声朗读对于英语学习中的“听”有着促进的作用。朗读与听力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呢?朗读是以理解为基础,反过来又可以加深理解,所以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或者缺乏一定的阅读量,就很难在听力的过程中辨听出同音词、近音词,也不能辨听出连读、爆破、升降调等带来的朗读效果,这样就影响了听出说话者的意图与意义。在实践中,笔者发现通过朗读听力原文,可以让学生适应平时英语听力材料中的语速和语调,这样就可以避免了学生在做听力的时候盲填的现象。想象一下,如果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这样大声,流利地朗读文章,当我们再听到这样的对话或者是独白的时候,很快就能理解说话者所说的内容,考试听力部分就可以拿下来了。
2.朗读对于口语的有着促进的作用。朗读就是要开口读。而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很害怕读英语,特别是内向害羞的学生,平时上课不敢开口说英语,表现出紧张、害怕犯错、怕同学们笑话。通过笔者的实践发现,大声朗读能帮助让他们找回自信,敢开口是学习英语的第一步。朗读可以让学生掌握较准确的发音的以及语调。当达到一定的积累之后,学生可以对英美国家常用句子有一定的了解和积累。积累是一个很关键的过程。朗读是一种清晰有效的口头表达,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比较标准和流利的英语口语。而那些不会朗读的学生是没有办法讲好一句简单的英语。显而易见的是,朗读可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朗读对阅读有着促进作用。当我们在朗读的时候,通过义群的停顿以及语音语调,就可以知道我们是不是对于所学的这门语言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朗读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语言意义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水平。如果学生希望能够流利正确地朗读英语文章,他们的阅读能力肯定能得到提高。
4.朗读对写作有着促进作用。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朗读基础之后,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提高到一定的层次。通过笔者的实践,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只要多朗读甚至背诵英语文章,特别是高考的书面表达范文,这对于书面表达是很有帮助的。当学生再次遇到类似的书面表达时,就可以借鉴读过很多次的熟悉的句子,把别人的好的东西变成是自己的,这样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
此外,平时养成的朗读习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兴趣是第一老师。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发挥潜能,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得到大大的提高。一旦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学好英语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朗读呢?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培养朗读能力方面,教师所采用的几种方法和策略如听录音跟读、示范朗读、学生齐声朗读等。
1.首要采取的是听录音跟读。听力材料或者是录音材料可以给学生提供标准的发音以及语音语调。学生可以通过听录音然后模仿,用耳输入,用嘴输出。学生可以从具体的语言的环境中直接掌握语调的升降、连读、爆破等等语言技巧。学生听录音然后跟读就可以避免常有的怕出错就不敢读说英语的心理障碍,也可以避免了传说中的“哑巴式”英语。
2.其次是学生的示范朗读。课堂上经常邀请英语发音比较好而且比较大胆的学生作示范朗读,既可以创造机会让这些学生练习他们的发音和胆子,也可以给其他同学做好榜样。每个同学都有公平平等的机会。作为同龄人,这样的模式可以激发同学们互相模仿,互相学习的渴望,达到共同进步。
3.第三种策略是集体朗读。集体朗读就是全班同学一起大声读书。通过实践笔者发现,齐读是一个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能力的很好的方法。一些英语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他们害怕在人多的时候读英语。那么全班齐读就可以消除他们的紧张或害怕的心里障碍。这样他们就有信心和勇气大声的读英语了。大家都熟悉李阳疯狂英语的至理名言 “ I enjoy losing face.”可是平时很多学生还是害怕开口说英语,害怕大声朗读单词、句子和课文。结果他们不能准确地朗读出英语单词,不能读出英语句子和短文。所以在日常授课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大声流利的朗读。这是学好英语的必经之路。
综上所诉,在英语高考改革全面铺开的当下,作为教师就应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指导,学生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好课堂进行英语朗读训练。这样才有机会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听力水平,阅读能力以及英语写作能力,最终提高英语成绩。让我们开始大声朗读吧!
参考文献:
[1]苏秀美.朗读——英语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J].西江教育论丛,2004(03).
4.培养学生精神文化 篇四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而人文素养的培养正是以这一理念在语文学科的具体体现,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却片面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导致了教育过程中人文教育的丢失。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改革需要,把语文课程性质明确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语文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教育,应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教育。
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使学生终身受益,而且使语文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它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拓展了教学空间,联结了课堂内外,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它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的独特感受,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它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爱生活,关爱生命,关爱他人,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有利于学生以全面的较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去感受生活并以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去审视生活,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积累和教师的语文学科教学相互促进,互为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成分。文以载道,自古而然。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因素,有相当数量的课文都具有强烈的道德感染作用。如《长城》、《圆明园的毁灭》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落花生》、-1-
《古井》蕴含着做人之道,《厄运中的海伦》、《向命运挑战》洋溢着主人公身残志坚、敢于向厄运和命运挑战的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缘文释道,因道释文,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思想上受到教育,感情上受到熏陶,并从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美育对于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基本内涵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美的心灵。小学语文课文篇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无不包含着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无不渗透着人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倾向。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字里行间回荡着诗人的乡愁情思,诗句洗练,锤炼字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诗人经过“到”、“过”、“满”、“入”、“渡”、“拂”、“来”、“回”、“吹”等十多个字的反复推敲,仔细品味,精心筛选,觉得都不理想,最后觉得只有“绿”字最为恰当,极富表现力。这样通过咬文嚼字,品词品句,学生不仅领悟了全诗的浓浓乡情,而且欣赏了诗人锤炼语句的非凡功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得到美的享受。
3、培养学生亲近自然,善待自然的意识,是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本来就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必须臵身于大自然之中,与大自然建立和谐的母子关系。如学完《鸟情》,留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也是一种情感体验的升华。要求学生每人写一句感言,学生们纷纷吐露自己的心声,如“我们需要鸟,就像需要欢乐一样”、“没有
鸟,蔚蓝的天空不再多姿多彩”。表达了他们善待鸟类与鸟儿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以及内心深处的呼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善于挖掘这些内容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正确的自然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4、建立互动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对教材人文精神进行挖掘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样不可忽视,它直接反映教师的人文素养程度,也直接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试想一下,若教师高高在上,威风凛凛,武断否定学生稚嫩的思想、天真的个性,即使再好的富含人文精神的内容也不能使学生感兴趣,所以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好坏决定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好坏。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倾听学生心声,肯定学生意见,鼓励学生创新,才能促使学生在接受知识、锻炼能力的同时,热爱生活。
5、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探究的本能,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相互交流、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相互协作的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熟练的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良好的态度习惯、永远的进取精神、不息的创新意识和敏锐的学习预感性等优良的学习品质,在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生活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和未来
社会中,通过知识的更新和自我素养的重铸而立于不败之地。
二、生活实践中开展人文素养
语文教师都知道,语文无处不在,课堂仅仅是其中的一扇窗。语文学习可在阅读书报杂志中,可在观看电影电视中,甚至可在每天回家路上的聊天中,可在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中。同样,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应立足于平时,立足于他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1、布臵课外阅读,摘抄包含人文精神的素材。人文精神含义丰富,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摘抄整理,可将其分门别类,如分为“生命”、“道德”、“哲理”、“友情”、“惜时”等主题。这样,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会逐步提高。
2、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如鼓励学生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可以安排学生在春节期间,欣赏每家每户的春联,品味祖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特有的美,感受对联中透露出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室内洒扫、田间劳作,学生同样能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甜蜜。
3、倡导社会调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小学教材中有很多反映环保的课文,如《只有一个地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等。学了这些课文,我就立足学生生活的环境,让学生去周围走一走、看一看,了解环境污染或环境被破坏的问题,了解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的人和事,如果有弄不懂的环保知识问题,可查一查有关资料。通过调查了解,学生感受到了污水、噪音、废弃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懂得了环境的绿化美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知道了人们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然后将自己了解到的通过写调查报告、开辩论会等形式展示出来。
5.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现状调查问卷 篇五
同学你好,我们是毛概调查小组的成员,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状况,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您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请你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我们承诺您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将仅用于学术研究,并严格保密。衷心感谢您的参与。
1、你的基本情况:
性别:A:男B:女
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研究生 政治面貌: A:中共党员B:共青团员C:群众
2、你目前每月消费情况为(除吃饭外):
A:200元以下B:200-400元C:400-600元
D:600-800元E:800元以上
3、除吃饭花费外,你的其他花费主要用于
A:购买学习资料B:上网C:电话费
D:购买日常生活用品E:朋友聚会F:旅游
4、你平均每月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次数为
A:1次及以下B:2次C:3次D:4次及以上
5、你会选择在节假日和家人朋友出去旅游吗
A:经常去B:偶尔去C:几乎不去
6、如果条件允许,你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A:愿意B:不愿意
7、你加入共产党的动机是(入党者或申请入党者回答)
A:信任共产党B:更好的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
C:能获得好处D:周围要入党的人较多,自己不入不好
8、对共产主义社会,你的看法是
A:纯粹是空想,永远不能实现B: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C: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可以达到
9、如果你有机会拥有《马克思主义全集》,你会花时间阅读吗?
A:会B:不会C:按自己时间决定
10、你经常阅读哪类书籍(可多选)
A:专业书籍B:自己感兴趣的书籍C:科普书籍
D:情感类或引导人生的书籍E:老师要求必读的书目
F:小说类书籍G:其他
11、平时你都关心哪类事情?
A:时事政治B:八卦娱乐C:科研前沿
D:专业知识E:其他
12、你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和国家大事吗?
A:非常关心B:与自己相关的关心C:偶尔关心D:不关心,少参与
13、你和你周围同学经常谈论的中心话题是?
A:就业分配B:恋爱问题
C:国际或国内时事话题D:游戏战术
14、你最喜欢在课余从事哪些活动?
A:学专业知识B:发展自己兴趣C:参加各类活动锻炼自身能力 D:娱乐消遣E:恋爱交友
15、如果你上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
A:5小时以下B:5—10小时
C:10—20小时D:20—30小时E:30小时以上
16、你上网的主要目的是
6.培养学生精神文化 篇六
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甘肃省临洮二中
孟得录
邮编 730500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弘扬个性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顺应这一时代特征,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教改,即推行新理念,实行新课标,以便更深更广泛地贯穿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那么作为新世纪的高中班主任,该如何顺应形势去引导并帮助朝气蓬勃又个性十足的学生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从而迎接现实生活的挑战呢?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浓厚、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与成功的关键;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文化气息,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首当其冲的是要看这个班的精神文化建设。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如何建设班级的精神文化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理想是一个人成功的翅膀,有理想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成功。温家宝总理在参加南开百年校庆时说:“中学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打好知识基础最关键的时刻。” 所以对中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据调查高一新生入学后,常表现出一种懈怠心理——“熬过了紧张的中考,已考上高中了,就先歇口气吧”,以致时间观念淡薄,学习劲头不足。这时可组织同学们讨论“我们上高中的目的”这一问题,紧接着又应让他们花一周时间留心观察高三同学的生活, 并积极跟高三同学交流学习经验.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让他们清楚“翱翔蓝天的雄鹰永远不会放弃搏击长空,只有胸无大志的小鸡才会贪恋安逸舒适的生活”的道理,进一步理解“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哲理,从而理想意识得到强化,上进心得以激发。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素质的提高,班主任也应与“时”俱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帮助学生变换“理想”的内容,比如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品德纪律、文体卫生等多方面),这样就可以从多方面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促进他全面发展。
二、注重学生精神气质的塑造
古语有“言为心声,面为心迹”之说,可见精神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人心态与人生追求的外现。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引导并督促他们外塑形象、内造气质是非常必要的。对中国的现当代教育做出杰出贡献的南开中学在培养学生时就非常重视学生精神气质的打造,再加上其严谨的治学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因而培养出了周恩来等众多的中华英才。基于以上认识,班主任应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努力打造学生饱满自信、积极上进、乐观的精神气质。具体做法如下:
1鼓励督促学生注重外在形象的塑造。
外在形象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风貌,而端庄饱满、充满活力的外在形象不但能展示一个人朝气蓬勃、昂扬奋发的风采,还能感染身边的人,给个人带来一种成功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积极进取、再创佳绩的情感,而这些效力又非常符合青年学子乐于展示自我的情感需求.认识到这些,可先让学生们搜集一些名人如毛泽东、周恩来、鲁迅、居里夫人等的画像或照片,让他们对名人名家的精神面貌加以品评,然后与现实生活中无所事事、无甚成就的人的精神面貌加以比较,从而获得对良好外在形象的魅力的理性认识。然后就从实际入手,打造他们良好的外在形象:首先要求学生每天做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精神饱满,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路昂首挺胸,不驼背,脚底下不拖沓;其次,班主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力求在学生面前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面貌。这样师生共同努力,很快就会形成良好的班级精神风貌。
2引导学生养成心胸宽广、宽容豁达的处世态度。心胸宽广、宽容豁达的人既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做事专注,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又是一个人学习进步、事业有成的必要条件,所以班主任应在班级管理中有意培养学生宽广的心胸和宽容豁达的处世态度。“百姓百姓,各有心性”,一个班集体几十个人,难免出现摩擦,那么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首先应以身作则,在处理学生之间的摩擦和师生摩擦时,做到遇事冷静,处理事情大度、公正、客观,事后又做到不计前嫌,不带情绪,以给学生做表率。其次,要时时教育学生“与人为善,与邻为伴”,让他们懂得“三年相聚皆为缘,珍惜友爱是为贵”,“容人者,人容我”,“助人者,人助我”, “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以求内造气质。高雅不凡的气质比漂亮的容貌更能增加一个人的魅力,而高雅气质的培养一靠高尚的品德,二靠丰富的学识。高中生正处于年少爱美的年龄,班主任可以此为契机,因势利导,发动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比如诗歌朗诵会、辩论会、春联集锦、跳绳比赛、象棋赛、篮球赛、个人才艺展示会等,这些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能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还可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他们的学识。
三、注重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肩负重任的他们如果没有责任心,何谈报答父母、报效祖国?鉴于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应该注意从学生身份入手,让学生肩负起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意识,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认真搞好每天的值日,爱护集体的财产,认真学好每天的功课,维护班级的荣誉等。当学生逐渐担负起对班级的责任感,那么班级就会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而且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还可以因势利导,将学生的责任意识延伸到学校、家庭、社会,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务实、守信、爱家、爱校、心系社会的有责任感的新一代。当然在这一点上,班主任应力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样学生的责任感自然而然就会养成。
四、注重学生吃苦耐劳、承受挫折的品质培养。
当今中国的大多数家长们无形中都娇惯子女,因而学生的吃苦精神普遍不够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比较差。常常是有点小病就请假,受点挫折就情绪不稳定。针对这些情况,在班主任工作中,可采用传统教育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来引导教育学生,让他们想想过去的老前辈,再留心观察身边的父母、老师是不是身体稍有不适或一遇挫折就甩手不干工作。从而让他们明白人生本就是苦乐相加,“少时不做人,长大成不了人”。同时在班级内积极营造“吃苦为荣、娇气为耻”、“勇于挑战是强者”的气氛,对有毅力、有恒心及有进步的同学及时加以鼓励、表扬。这种教育方法还挺有效,班里的学生无论学习还是劳动都很能吃苦。
7.培养学生精神文化 篇七
鲁迅在上个世纪初也提出他的“立国”思想, 即强调“现代化” (所谓“近世文明”) 不仅是要实现国家的富强与民主, 还要“立人”, 保障每一个具体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 并且主张“立人”作为“立国”基础、出发点与归宿。[1]这些都说明作为社会具体个体即人的精神状况、知识水平、技能结构与社会文明、文化繁荣程度的关系, 突出了人的社会作用与价值。一个时期以来, 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 语文教学的功利化和工具化, 导致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育严重缺失, 长此以往, 终极状态就是“人”的倒下并导致“国”之不立。“马加爵杀人案”的发生, 各地中、高等学校频发的学生“侮师”甚至“殴师”事件, 从另一角度看, 是教育失误的特例, 也可以说是人文精神丧失的悲哀。
社会的现代化由低到高依次为:器物层次的现代化;制度、规则层次的现代化;精神思想层次的现代化。比较而言, 精神思想层次的现代化可能需要更漫长的时间。因此, 我国要快速推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首先应是人的思想、精神的现代化, 因为什么样的人群决定了什么样的社会风范。要想社会文明、文化繁荣, 必须让组成社会的个体都得成“才”。而人成才必须有一个接受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在学生接受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中, 学校教育尤其语文教学必须体现人文性。那么, 究竟什么是人文性呢?准确的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就是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标准”明确指出,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 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我国有五千年灿烂悠久的文明史, 有着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个无比巨大丰富的“矿藏”等着我们后人去开采、去发掘,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本土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 如何从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发掘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 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让学生能够从中领会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并从中汲取营养,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和人文修养, 是摆在每个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崭新课题。那么, 高职语文教学应从哪入手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内涵呢?我认为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宇宙精神
传统文化的起点就是重视生命的价值, 鼓舞人们积极地探索宇宙奥秘, 倡导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思想在后来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依靠语文的传承, 大众的共育, 不断光大, 形成一种独具民族特征的生命意识。古往今来, 中华民族历经多种变故, 但是作为民族精神内核的生命意识, 永久不绝, 恒久弥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 并绵绵不断地在弘扬人文中开拓自我, 所依赖的就是这样一种自强不息的生命活力。这种生命意识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 不断得到充实和弘扬, 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形态。艰难困苦中表现为“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行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人格完善上则表现为“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实现理想的奋斗则表现为“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世道衰微之时则“硬着脊梁, 无所屈挠” (朱熹语) ;个人生命的各种际遇之中则“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生命意识既流溢着古老的文化传统之美, 又在不同的时期折射出特有的时代光芒。
在语文教材中体现生命意识和宇宙精神的课文为学生提供了活生生的实例。如屈原的《天问》, 通篇诘问, 伟大的诗人屈原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 营造出一股浓浓的探索氛围。《天问》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美文的巅峰之作。《天问》里有很多关于天体和地理的问题, 这些问题实际上表现了屈原对天体、地理、宇宙的一种科学探索精神。我想, 他应该是人类──或者说是中国人──对自然认识的一个提高, 一个划时代的提高, 因此屈原的《天问》在科学史上应该是有划时代的意义的。难怪有人说, 屈原是中华文明史上自觉的理性觉醒第一人, 屈原这种探索精神, 不仅仅是提出几个问题, 而且昭示了一种精神, 那就是探索, 永远的不懈的探索精神。
承认生命活动的价值, 并不断地通过生命活动来战胜自身的顽梗和业障。一首《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在优美的诗句和宁静的意境中给世人彰显了厚重的生命意识——自我意识, 宇宙意识和家园意识。《游褒禅山记》, 通篇在于阐释“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这一积极进取的命题。《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则从逆境创造人才的角度, 揭示无所屈膝, 百折不挠的生命韧性。
通过这些优秀篇目的学习鉴赏, 让学生深刻思考领会“科学求索精神”“生命的价值”, “人生的意义”, “人与自然”, “面对苦难”等一系列问题, 从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生命意识。而这些不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的吗?
二、培养学生的宽容意识
中华文化的另一精神特质是崇尚宽厚、仁爱的美德, 宽大为怀, 反映出一种含弘光大、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 形成独具民族特征的宽容意识。古人对宽容的悟解始于《周易》:“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卦·彖传》) 。所谓厚德载物, 就是宽厚兼容的精神, 就是宽容意识。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 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 这就是宽恕”。中国古代“绝缨会”的故事和“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的就是一个宽容和礼让。当前无论从国内, 还是国际形势看, 现代社会都是一个多元社会, 相互兼容, 和平共处, 平等互利, 彼此共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教育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就必须对学生加强宽容意识的培养。针对当前高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自小娇宠、惯养, 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 教师对学生宽容意识的培养侧重点应放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破除偏执已见。改变唯我独尊的态度, 放弃执著偏私的成见, 以同情的态度去认识他人与他物。二是要废除自我中心。放弃狭隘的个人主义, 拆除封闭的个人藩篱, 开放自我与他人、他物建立平等和谐的公处关系。有了这份宽容和礼让之心, 人与人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 乃至国与国之间, 就少了一分冲突敌视, 多了一份融洽和谐。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和新近发生在哈尔滨的“林松岭事件”给人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惨痛吗?
在高中语文和大学语文教材中这样的课文也能列举出一、二, 只可惜为数太少。如高中语文教材《〈宽容〉序言》 (房龙著) , 它告诉人们对待“先行者”, 对待所谓的“异己”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是一棍子打死, 还是躬身自省采取相互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时时、处处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熏陶渐染, 日久天成。
三、激发、强化学生的爱国精神、责任意识
“达则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入世调整社会关系为主流的文化。古人为了争取自我与群体的和谐, 把外在的社会责任感、调节群体的使命感转化成内心的自觉要求, 形成一种坚定的责任意识, 表现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进取精神。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宏图大愿, 周游列国, 颠沛流离, 忍饥熬难, 虽处危厄而志不移。用自己的苦行, 去维护和传播他所信奉的真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生忠君爱国, 坚贞不屈, 虽遭怀王黜贬, 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爱国、爱民之心至死不衰;……无数志士仁人正是秉承这一民族传统, 不断用文墨加以渲染, 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形态, 永远哺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国家的昌盛, 民族的振兴, 前仆后继, 永远向前!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一个人只有有一份爱国之心, 学习才会发奋攻读;工作才会爱岗敬业。
《大禹治水》中的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是古人对责任意识的一种强烈的表现;李冰父子为解除成都平原水患筑成都江堰, 遂使千里巴蜀成为“天府之国”……。教材中更有一批诗文, 直接从诗句中表现责任意识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抗金民族英雄岳飞以一首豪气干云的《满江红》而彪炳史册, 让人们时刻牢记“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的铮铮誓言;“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龙泉壁上鸣”不正表达了“鉴湖女侠”秋瑾救万民于水火的大丈夫气概吗?这些诗文充分表现了古人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 勇于蹈死的牺牲精神, 从最广大民众的角度深刻地反映出“匹夫之死, 有重于社稷”的责任意识。这样的诗文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起到的不只是震撼和激励, 或许有更深远的意义。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灭, 根本原因就在于有数以千万计的“中国的脊梁”。正如鲁迅先生所云:“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2]正是这些圣哲先贤、仁人志士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爱国精神才使中华文明虽历经数千年, 屡遭困厄而绵延不绝。他们以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为中华文明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院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上手快, 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 这当然是就专业能力而言, 未来事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一个没有思想灵魂, 没有爱国之心和责任意识的人无疑是一具“行尸走肉”, 顶多是一个“半成品”甚至是“危险品”而已,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有灵魂”的教育。作为高职语文教师, 我们有责任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通过语文课堂传播给我们的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的孕育、产生和发展, 语文发挥了无可替代作用。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 传统文化与语文达成了特殊的共生共荣的关系。我们今天才有可能从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中追寻到语文的人文内涵。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必须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 不断丰富、发展高职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 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较浓厚的人文基础和文化底蕴。
摘要:传统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文化宝库, 那是我们的民族之根, 华夏之魂。悠悠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犹如长江黄河滋润、濡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今天, 中华文化的传承, 现代化事业的开创, 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自然也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培养
参考文献
[1]郑欣淼.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M],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9, (51--52)
8.文化漫谈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传承 篇八
陈先生提出的这三个层次的教学对象和对应的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教学设计,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其实难度很大。考虑到国内众多高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这种设计的实践难度更是可想而知。实事求是地说,许多高校的中文教学基本上没有什么层次可言,用“眉毛胡子一把抓”来形容并不为过。从陈先生的谈论中看,连复旦大学那样的名校也难免把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混淆不清。虽然如此,陈先生提出的这种有层次、分对象的教学设想还是绰具启发意义的。尽管它不能全面推行、实践,但完全可以在某一个层次或局部地方很好地实践,比如对中文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育,在一些水平较高的大学就可以着重进行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学科知识的积累上,而是继承、发扬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精神传统,在使自身成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也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这样的教育,只要相关教授、导师自身在人文精神方面能够达到一定层次,成为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就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对教育对象实施有效引导,达到理想效果。我曾经就读的南京大学文学院在这方面做得绰具特色。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不仅仅限于课堂讲授、讨论)中,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老师们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培养。可以说,在研究生教育这个层次上,他们的教学实践达到了陈思和先生提出的那种理想的设定目标。
长期以来,在南京大学文学院,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为主体组建的学术团队,是一支富于批判精神的团队。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一批教师:从年纪较大的董健、丁帆、胡星亮先生到中年的王彬彬、吴俊、沈卫威先生,再到更为年轻的刘俊、张光芒、黄发有等先生,都是具有强烈批判意识的学者和批评家。他们的批判锋芒和锐气尽可从他们那些有声有色劲道十足的文章中一览无余,读过他们文章的人都会有所领略和感受。诚然,对于能够直接面对老师的学生来说,仅仅阅读老师的文章,未必能从灵魂深处感同身受,在学风文风严重不端的今天,“文如其人”的说法已经遭到了质疑。因此,学者、批评者要想让自己在话语中表达的精神对学子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惟此方可真正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效果。在这方面,这批老师可以说充分做到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表现出相当的批判精神。
一则关于董健先生的小故事可为佐证。记得南京大学中文系90周年系庆(当时还没有改为文学院)时,在南大鼓楼校区礼堂举行庆祝大会。会议由当时的系主任莫砺锋教授主持,一位副校长列席参加了会议并发表讲话。这位副校长的讲话自然是对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通表扬,并谈到要大力支持学校文科的发展,可想而知,他的讲话不无官腔。轮到董健先生发言时,身材高大的董健先生弯腰站在话筒前,声音洪亮地开始了自己的即兴发言。也许是因为听了副校长有些言不符实的官话的缘故,他的发言一开始就针对那位副校长的讲话,没有给副校长留面子,而是非常严肃地批评了南京大学领导对文科重视不够,并希望今天这位领导所讲的话能够兑现。我不知道当时那位副校长感觉如何,但老而弥坚的董健先生的这一举动,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董健先生的敢于说真话,显然正是他一以贯之的批判精神的体现。对于他,这已成为一种本能的反应。流淌在血液之中的批判精神使他不可能容忍在那样一个严肃场合,在年轻学子面前堂而皇之地讲一些假大空的套话,把庆祝大会搞成官僚聚会。目前不少学校对理工科的重视远远超过对文科的重视,当时的南京大学也不例外,曾做过南大副校长的董健先生对此当然心如明镜,所以他毫不客气地唱起了反调。毋庸讳言,他的这种随时随地从思想意识之中流露出来的批判精神,对学生们的影响比文章中表现出的批判精神要强烈、深刻和持久得多。这个小小的插曲过去已近四年,但董健先生讲话时的神采和气势至今仍在我脑海中历历在目,愈久弥新。不止董健先生,南大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老师们大多都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既表现出了知识分子直面现实的勇气,也把知识分子应有的批判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上述几位老师都是在“五四”文学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学者,“五四”文学自由、民主的启蒙精神对他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身上时时透露着一种自由、民主的精神气息。他们把这种精神气息贯彻到对学生的教育当中,在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和构建。沈卫威先生是专门研究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和学衡派的。按理,依照沈先生的治学思路,他的研究与当下的社会现实是不易发生联系的,但在教学中沈先生有一个明确目的,即联系现实,强调“五四”时期自由、民主的意义和价值,即便是讲述曾被认为“顽固守旧”的学衡派的学术观念,他也会给学生讲授学术独立的意义和必要。当然,说到“五四”精神,以董健、丁帆、王彬彬等为代表的老师对此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秉承和实践。这些老师从未把自己的学术研究局限在文学的圈子里,也从不在文学的“审美纯洁性”问题上固执地纠缠不休。他们的目光总是会投向广阔的社会现实,通过文学研究观照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尤其在实际教学中会就一些关系到自由、民主,甚至民生疾苦的细小问题畅谈自己的看法,颇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范,表现出知识分子的现实关怀。毫无疑问,他们的这种现实情怀会对学生的精神、人格的构建和塑造产生巨大的引导作用。
严谨、严肃的治学态度是南大文学院老师们的一个鲜明特点,这种态度不仅仅体现在撰写论文著书立说方面,也体现在对学生的要求、引导、教育方面。沈卫威先生是一位功力深厚的学者,他对学术研究的那种细致入微、严谨认真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作为老师,他把这种态度贯彻到了对学生的要求和引导上,一个细微的差错,他都要毫不客气地指出来,他鼓励学生去查阅原始资料,并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学术研究不能偷懒,要做到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胡星亮先生也是这方面的表率。胡先生面相温和、谈吐斯文,对学生论文质量的要求却不像他的面相和谈吐。他的不少学生私下里叫苦不迭,原因就在于胡先生对论文的要求很是严格。据我所知,他所指导的博士生,不少都未能正常毕业,这主要是他坚持要求博士生必须拿出一个像样的论文来,否则就得继续努力,直至符合他心目中设定的标准才能过关。王彬彬先生在这方面就更为严肃认真了,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学生对学术研究怀有任何轻浮和轻率的态度,至少在几年读书期间,作为学生必须要有足够的学术热情、真诚的学术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自己的学业。
【培养学生精神文化】推荐阅读:
在创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07-23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团队精神10-07
在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10-02
大学生怎样培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1-03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10-07
培养学生爱国08-15
学生能力培养总结09-05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10-29
学生会干事培养方面-干事培养方案08-10
中学生公民教育培养学生什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