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2024-09-14

2024年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精选15篇)

1.2024年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一

2011—2012学年度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工作计划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向前迈进的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外出务工的人数与日俱增,留守儿童一族日益庞大,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经济相对匮乏的农村来说,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学校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班级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班级科任老师。由科任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较差的留守儿童学习。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班级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给予上报,提供补助,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兴垦小学)

2.2024年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二

1 结合学校的爱的教育---德育导师制, 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对于学校的留守儿童实行“4+1”模式的关爱与教育, 既实行“爱心爸爸和妈妈“、“知心哥哥姐姐”、德育导师、班主任和一个社会爱心志愿者对他们在思想、心理、生活、学习和家庭等方面进行关爱与帮助。学校设置了“亲亲室”、心理咨询室并定期给他们开放, 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教育性强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如:开展绘画、书法、舞蹈、体育、棋类、文学创作、表演等兴趣小组。把留守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到校园活动中来。

2 学校开展系列活动, 促进留守儿童的智育发展和人格的健全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让爱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同行。对于学校的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平等地生活在我们这个温暖的集体里, 接受老师们爱的阳光沐浴。在开展活动时, 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平等对待, 收到的效果是令人惊喜的。

(1) 开展树“近目标”活动, 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自我激励就是积极培育自己的热情、积极性, 树立信心。目标是灯塔, 目标是指南针, 目标就是前进的动力。要让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留守儿童) 都感到自己的目标并不遥远, 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树“近目标”, 我们大家都有成就感。

(2) 结合有效课堂, 开展团队活动,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未来知识、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 我们需要的是人才队伍, 而不是相互保守的单打独斗, 我们要以兼爱、宽厚、愉悦和积极的心态, 与人共处, 合作与探究, 共同完成神圣的使命。学校每年在全校要开展感恩月、运动会、唱红歌、读书节、文明礼仪月、球类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来培养留守儿童,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除此以外, 学校在节假日还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或视频聊天, 在留守儿童中开展趣味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儿歌创作比赛、迎新晚会、参观科技馆等主题教育活动, 教育学生要具有团队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让他们融入学校整个大家庭中。

(3) 开展“爱心盘点”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结合我校的“爱的教育”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 在学生中开展“爱的教育”系列活动, 培养学生的人际之爱、祖国之爱和自然之爱。学生在童年时期对人的苦难、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 此时培养他们爱心、同情人、责任心、关心人是最佳时机, 从小引导学生为他人付出是培养爱心的重要途径。每周开展一次“爱心盘点”活动, 教育学生爱同学、爱老师、爱长辈, 长久以往, 学生就会具有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4) 是开展诚信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诚实是人格健全的基础。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没有做, 就是不诚信, 尽管有时候是一些芝麻小事, 但这是一个教育问题。孩子的诚信教育应从父母、老师开始, 作为留守儿童的班主任“爱心爸爸妈妈”“知心哥哥姐姐”, 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诚实的美德。孩子只有诚信了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才会具有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 才会具有健全的人格魅力。

3 学校统筹社会力量,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问题

孩子的健康成长, 要受家庭、学校、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在密切联系家长的同时, 学校应动员一切社会力量, 教育好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学校先后与重庆晨报、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百胜餐饮集团、重庆LP9集团、团区委、区妇联、东北大学生支教团、界石交巡警等社会团体合作, 学校统筹安排, 与他们一起开展关于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交往和帮助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重庆电视台、重庆晨报、巴南电视台和巴南板报多次报道相关的活动。

4 进行家访, 去关心和了解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温暖中健康成长, 同时增强其管理的合力

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中大多缺乏父母方面的关怀和温暖, 甚至缺少了父母应有的教育, 导致他们在学习上显得比较懒散, 思想行动上比较偏激, 容易走极端。针对这一实情, 学校应防患于未然, 充分发挥集体的帮扶作用。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他们的祖辈, 由于教育观念、方法的陈旧, 加上年老体衰, 精力有限, 在对待孩子的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要么是放纵他们, 过分娇惯;要么只管吃饱穿暖, 其他方面不闻不问。针对这些现象, 学校要求班主任、“爱心爸爸、妈妈”经常找机会与他们沟通, 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他们, 在管理上达成共识。对他们的教育与监护方式也进行正确的导向, 同时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学生的父母经常对话, 这样极大地增强了管理的合力。

3.县级团组织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研究 篇三

关键字:留守儿童 关爱 行动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2

一、团组织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不足

(一)思想落后、动力不足。

团组织在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中思想比较陈旧,也没有动力坚持下去,这主要归结于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受益群众要求比较广泛的,工作内容又要非常有系统,而且还要考虑不同的留守儿童群体有一定的差异性,关爱行动的实施有着一定的困难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团组织发现受益群体的碎片化现象非常严重,所以大部人分只好借助往年的经验,缺乏创新,同时没有动力去完成这项工作。

(二)内容空洞、方式单一、可持续性不强。

团组织关爱工作的内容很空洞、方式比较单一且可持续性不强。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好多做的都是表面工作,无法真正的关爱到留守儿童。而关爱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只是象征性的关心一下,比如:一次性完成留守儿童的建档后却没有及时更新;“代理家长”出现工作调动等原因不能继续进行照顾孩子时,未能进行及时有序交接;大部分社会公益活动多为一次性捐助;志愿者活动仅仅集中在寒暑假等等,这些缺乏创新和空洞的关爱没有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爱。

(三)覆盖面窄、影响力弱。

团组织的关爱工作行动之间缺乏协同合作,导致关爱工作覆盖面窄、影响力弱。各个行动主体分别开展着有着自己特色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但他们之间缺乏协同机制和合作。“代理家长”“一对一关爱”等关爱工作的人员多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特别是计生办、妇联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留守儿童的建档工作主要由学校开展负责;志愿者关爱行动的主要人员多为在校的大学生;慈善活动的贡献者大部分是企业家或个人。上面的关爱行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情感和物质支持。然而,这些行动主体之间缺少协同机制,开展活动缺少合作意识,没有实现人力和财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不能实现规模效应,从而使团组织的关爱工作效果覆盖面窄、影响力偏弱。

二、制约因素分析

(一)自身建设存在缺陷。

政府在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设中存在存在一定问题,政府的功能在于制定方案和解决问题以推进工作的政策措施,并通过整合和调整资源,促进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以加强和改善自身的建设。在面对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涌现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新问题,县级团组织虽然都有一定的关爱意识,但由于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条理的统筹协调机制,大家基本上是处于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的氛围、相互没有沟通协作。表面上虽然看起来工作做了很多,成效却不是很理想。如果不能重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建设体系,改善自身建设存在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将会遇到很多阻力。

(二)社会发展带来体制性障碍。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各地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各不相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和教育内容自然会不尽相同,这些不同也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不同的体制格局。因此,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发展环境,将是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最好方式,也是最容易被教育对象接受的教育形式。但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致使农村留守儿童不管是在与父母沟通,还是在学校教育上,他们的需求都难以得到很好的满足,。外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意识不强,亲情培养缺乏时间和空间,临时监护人监护不能尽全力,学校各项基础设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心理教育工作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也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这些都是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体制性障碍,都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三)资金匮乏,关爱诉求难以满足。

团组织在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资金问题。第一,大部分的关爱工作需要依靠当地政府的财力支持,然而事实上专项资金的投入却并不是很多,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主要障碍就是资金短缺。目前全国各地各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起步比较晚,新出台的很多相关政策还停留在文件上,计生办、妇联等部门经常面临资金能力不足的尴尬境地。其次,关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各项资金投入还仅仅局限于市、县级拨付,没有做到省级统筹,省内各地之间的差距也比较显著。另外,社会上其他资金来源也没有进行及时的补充。许多留守儿童并没有政府资金和设备上的支持,也没有社会上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由于资金的限制,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难以进一步发展,留守儿童的关爱诉求难以得到满足。

三、团组织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基本策略

团组织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这项工程需要各地区部门的共同参与,协力推进,紧密配合。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心,动员社会广大力量,加强自身建设,破除体制障碍,创造开放格局,确保留守儿童亲情有护、安全有保。为保障工作顺利进行,团组织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职能,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团组织要加快转型,打造服务型、枢纽型团组织。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加快开展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首先,要将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传授先进地区的先进成熟经验,使所有的留守儿童都能在关爱工作中获得一定的受益。其次,应对全面考查留守儿童的状况,为留守儿童逐一建立档案实行系统化的管理。其次,对待集中居住儿童和分散居住儿童要用不同的关爱方式。在相对集中的留守儿童地区,要完善儿童活动中心的机能;在相对分散的留守儿童地区,要充分发挥“代理家长”的功能。第二要加强自身建设,巩固和健全组织体系。团组织要探索建立由政府为主导组成的全方位留守儿童救助保障体系。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留守儿童给予较好的医疗救助;对符合临时生活救助条件的留守儿童家庭给予足够的生活救助;同时当留守儿童遇到需要法律解决的问题时,司法部门给予100%的法律援助。同时,政府需要发动慈善机构、企业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献爱心,救助困难的留守儿童。

(二)破除体制障碍,创造开放格局。

首先团组织要争取党的重视,支持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主体之间要加强配合、协同合作以避免关爱工作的缺位或重复,从而实现人力、财力和物资的合理配置。在确定以政府职能和责任的前提下,由政府负责协调企业、大学生群体、社会自助组织、媒体等各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使社会力量对留守儿童工作形成合力之势。加强参与主体的联系和动力,避免各个主体各自的盲目性,使关爱工作从单一性走向综合化,让留守儿童得到全面的关心和爱护。整合多方资源,完善关爱工作社会化运作机制。第二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要拓宽关爱行动资金来源的渠道,首先,政府应该安排好留守儿童工作的各项专项经费,并且纳入财政预算,为完善留守儿童体制等给予资金保证。其次,要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鼓励企业多多关注留守儿童困难的,设立专项基金,以此来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这样利于破除体制障碍,创造开放格局。

(三)创新关爱方式,完善关爱体系。

团组织的关爱不仅仅是从单一物质上的关爱,也要转向多维度关爱,而且要建立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关爱体系。建立长效性和灵活性兼备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进一步发挥教师、大学生等具有专业素质的志愿者的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日常学习指导、心理检查和健康教育。要鼓励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走向平常化,通过书信交流、见面等形式与留守儿童建立长期的关爱体系。同时,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假期支教、儿童夏令营活动、企事业单位募捐等短期有益身心的活动,为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长效体系做充分的准备和行动。我们还要充分开发各类资金来源的渠道,发动社会各界广大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捐赠电话、视频设备、学习用具等物资,这些措施有利于完善关爱体系,对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也是一大重要的举措。

四、结语

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全社会应该共同参与关注留守儿童问题,要让留守儿童享受到和其他同学同样的关爱和教育,我们要用爱与关怀为留守儿童营建一个幸福的家园。团组织要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和上级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理念,认真切实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引导和关爱“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何少峰.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完善[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8(01)

[2]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3]李丽辉,赵丽丽,张金峰,张成芳,曲海英.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 医学与社会. 2008(03)

[4]汤竟峰,汪宣浩.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导致的问题与对策[J]. 学习月刊. 2009(16)

[5]张磊.加强团建工作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3)

4.留守儿童关爱计划 篇四

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留守儿童身心问题,我来了今年的国培项目——乡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教师培训研修班。

看着培训班的日程安排,不仅有名师讲座,还有例案跟讨论,让我明白不仅仅要在生活、学习中多关心他们,还要从性格去分析他们,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走向健康的轨迹。

我园本期关爱行动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弥补他们感情缺失,提高他们的道德静养,我们将从幼儿的心理,性格养成,以及心理安全各方面着手,通过开展金榜的关爱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家园共育,对留守儿童进行精准帮扶,还要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不断总结经验。

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2、与学校配合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领导专班。

十月份:

1、开展留守儿童庆国庆活动

2、完善结对活动、档案信息更新。

3、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有条件开展亲情视频。

十一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

2、继续开展结对活动。

十二月份:

1、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整理。

3、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及总结撰写。

5.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计划。二、工作目标

1、分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千方百计使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3、留守儿童家长家教知识普及率达95%。

4、真情关爱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2、建立留守档案

3、确保“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帮扶活动

5、建立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学校寄宿制的建设与管理。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4、建立研讨、交流制度。

四、本学期工作行事历

(二)月份:

1、召开“留守儿童家庭茶话会”。

2、收集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学习研究方案,布置本学期工作。

3、开展“我给留守儿童家长发条短信”活动。

(四)月份:

1、集体理论学习。

2、组织课题组成员和留守儿童到“卧龙”水库野炊。

3、收集留守儿童在此次活动中的体会文章。(五)月份:

1、集体理论学习。并商讨本月开展的活动

2、留守儿童存在的困难、困苦、困惑大调查。(六)月份:

1、交流“留守儿童”个案分析

2、检查并公布课题组成员学习心得和论文的上传情况。(七)月份

1、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学期考核。

2、收集留守儿童对我们开展此项课题的建议和意见。

一年级一班 严付英

6.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六

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留守儿童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1、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

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儿童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2、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

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工会,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4、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队干部、、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学生”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

7.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篇七

一、倾注真情, 抚慰孩子的心灵

教师要把爱的甘露洒向每一位学生, 更要把爱的天平倾斜向留守学生, 因为他们相对于正常家庭的孩子来说, 心理复杂, 感情脆弱, 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平时, 我耐心地辅导孩子的作业, 亲切又严格要求孩子。我经常鼓励留守儿童融入班级体中, 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只要他们有一点出色的表现, 我都会当着同学的面表扬他们。我经常告诉他们:“老师很欣赏你, 你有许多的优点, 如果你能每天超越自己的原点进步, 你会非常出色。”“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孩子的转变确实很大, 下课时还经常主动与我谈谈自己的想法。其他的孩子看到老师“特别关爱”留守儿童, 也主动关心他们了, 并和他们交了朋友。现在, 我们整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 其乐融融、不分彼此。

可见, 向留守儿童倾注真情, 让爱心像清泉一样浇灌他们干涸的心田,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方蓝天。这将能激励他们勇敢地直面人生, 坚强地扬起生命的风帆, 不惧惊涛骇浪, 大胆前行。

二、转变角色, 倾听孩子的心声

留守儿童常年缺乏父母关爱, 在情感发展上缺少了支持, 常表现为内向不合群, 孤僻自卑, 焦虑紧张, 缺乏安全感等现象。作为教师, 我们要及时进行角色转换, 不能只关心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 而是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关注和疏导他们学习、生活、情感、心里等问题的临时父母。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给与相应的关注, 经常与其交流, 给他们以精神上和知识上的解答。而且, 我们不仅要做他们的临时父母, 更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因为祖父母或亲戚与留守儿童有着一定的距离, 使他们没有很好地进行沟通, 越来越多的心里话堆积在心里, 长期的抑郁就可能导致心理障碍。于是, 我把孩子单独叫到办公室, 倾听孩子的烦恼。小红的母亲在外打工, 父亲的腿有病, 脾气很暴躁。每次她犯了错父亲就狠很地批评她。她羡慕别的孩子, 却又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于是就对学习失去积极性, 整个人也懒散了许多。我抚摸着孩子的头跟孩子谈我的童年、我的父母、我的苦恼, 跟孩子产生情感的共鸣, 也让孩子明白:每一个人都会有烦恼, 都不会一帆风顺……慢慢地, 我走进了孩子的心里, 成为了孩子的朋友。以后, 她一有烦恼, 就会主动找我谈心, 学习也积极了。

三、晓之以理,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许多孩子都有了来自长辈的压岁钱, 零用钱。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的家长, 为弥补无法给孩子关爱, 从小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 孩子喜欢什么就给什么, 因此一些孩子误认为花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对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要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艰辛, 花钱也应当有节制。对于孩子的零用钱的使用应制定计划。我除了让他们劳动, 还让留守儿童管班费, 知道钱来之不易, 养成勤俭的习惯。鼓励孩子假期走入社会打工, 增强切身的感受, 明确每一元钱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为避免孩子对于物质的过度追求, 我还让孩子进行一些有益的阅读, 并鼓励他们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让孩子知道, 人活在世上除了生活的需求外, 更高层次的追求是精神的充实。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 我教育孩子正视现实, 理解父母背井离乡、亲情分离的无奈, 放下心理包袱, 不自卑、不气馁, 努力学习, 以便将来回报社会。

四、沟通交流, 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教育孩子不仅是老师, 更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通常家庭教育良好的孩子, 就算资质一般, 品德、成绩也勿需多操心的。而费心的通常也是不重视家庭教育, 家长没有精心观察和监督的。通过摸索实践, 我认为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能事半功倍的。

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有代沟。而我既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也理解父母的求生之道。于是, 我一次次唤醒家长的教育观, 尽可能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安排好, 即便是外出打工也要加强与孩子沟通, 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教育功能, 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电话、信件都可以把亲情传递得更深。于是, 我建议家长经常和孩子通信、通话, 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 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关爱, 让孩子不会有孤独感, 不会对父母有怨恨。同时, 孩子有任何点滴的进步时, 都及时汇报给家长。这样, 孩子就能时时感受到他们的父母一直在身边一样。

在家长和孩子中间, 我成功地搭起了一座爱的桥梁。在我有效的介入后, 我看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笑脸。孩子跟父母的心理距离在缩近, 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了可以协调的地方。我愿意做这样的“代理”, 只要我的学生能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总之,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漫长过程, 也是教师学习探索的一个过程。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增强责任意识, 服务意识, 主动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 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们用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让每一个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人数逐年增加。作为教师, 不仅要传道授业, 更应像朋友一样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随时随地与学生沟通, 想其所想、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样, 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益友。留守儿童才能在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倾注真情,转变角色,晓之以理,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2]周先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8.2024年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八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一是依法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对外出务工父母履行监护职责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加强家庭监护监督指导的具体措施;二是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职责,明确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责任,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加强对家庭监护的监督、指导,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三是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明确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教育、心理健康、生活照顾、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职责任务;四是要求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发挥优势,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关爱服务;五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专业服务,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举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

《意见》建立健全了包括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环节在内的救助保护机制,规定了强制报告情形,确定了强制报告主体和受理主体,细化了应急处置措施,明确了评估帮扶主体,强化了监护干预措施。按照标本兼治的思路,提出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的长远目标,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保障措施。要求各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国务院还将适时专项督查《意见》执行情况。

nlc202309091106

9.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九

二是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关爱帮扶工作计划,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谈一次心”、“辅导一次作业”、“开展一次家访”、“打一次亲情电话”、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活动,让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充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三是认真落实“贫困学生助学金发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等政策,支持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和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四是建立和完善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工作台账;

10.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十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主要措施

(一)制定计划,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根据县“留守儿童”工作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组成员及部门职责,制订部门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努力按工作计划组织实施,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养品德、学知识,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丰富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主渠道。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认真调查摸底,了解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基本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家长姓名及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为每个留守儿童安排帮扶教师,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要根据留守儿童的表现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共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爱心妈妈”。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重点“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开展人文关爱活动。学校确定每周各班班队活动课及周一、周二、周四下午活动课时间为“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日”。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在传统节假日开展“为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教师着重开设心理生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7、建立研讨、交流制度。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教师和班级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8、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班主任工作目标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班级、部门和教师进行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如因工作不力和失职而造成影响的,师德和考核定为不合格。

9、建立学生“一帮一,一对红”帮扶活动。在班级学生中建立关爱帮扶小组,开展“一帮一,一对红”帮扶活动,在学生中进行互帮互助教育,从而充实帮扶内容,夯实帮扶效果。

(二)明确职责,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真情关爱,做到“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帮扶任课教师。任课教师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班主任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生为其学习帮手。学校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登记,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学校要及时送医院诊治,悉心照料,同时与其家长联系。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确保留守儿童可随时使用。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学校、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在他们享受“义保”政策外,学校将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他们的资助,同时还要积极与社会各届联系,争取社会资助,以结对帮扶、捐助、“代理家长”等形式,为更多的困难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学校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公布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要利用家长会、座谈会、电话联系、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或委托监护人的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平时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努力学习,自爱自强。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学校将积极与镇政府联系,争取支持,利用镇留守儿童活动室和留守儿童之家资源开展留守儿童的校外活动,共同形成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合力。

三、重点工作安排 9月份:

1、新学期留守儿童情况摸底。

2、部署新学期留守儿童之家工作。

3、开展“中秋月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10月份:

1、自愿者教师开展帮扶活动,并通过班主任例会开展经验交流。

2、召开家长会,进行一次家访,要求对所有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一次接触。11月份:

1、结合期中教育教学检查,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了解教师志愿者帮扶情况、优秀学生帮扶留守儿童情况、亲情电话使用情况以及儿童之家图书、器材使用情况。

2、开展一次“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全面了解儿童心理状况。12月份:

1、收集相关材料,整理档案。

2、总结工作。元月份:

1、开展两节困难留守儿童资助帮扶活动。

2、部署寒假生活。2月份:

1、启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重点是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摸底。

2、对工作作出计划安排(含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日活动安排)。3月份:

1、建立健全学校“关爱”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教师具体的帮扶措施,上报教育局基教科存档;开展“留守儿童开放日”活动。

2、各班建立帮扶关爱小组并开展活动。4月份:

1、帮扶教师与学生及家长间开展一次谈心交流,明确“学困”帮扶工作目标和措施。

2、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室,协助帮扶教师对重点学生进行帮教。

3、结合期中教育教学检查,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了解教师志愿者帮扶情况、优秀学生帮扶留守儿童情况、亲情电话使用情况以及儿童之家图书、器材使用情况。5月份:

1、召开以“留守儿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

2、召开家长会,进行一次家访,特别要求对所有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一次接触。6月份:

1、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六一儿童节关爱资助留守儿童行”活动、开展“五自好少年”优秀留守儿童评选表彰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关爱”活动)。

2、班主任例会,总结交流留守儿童工作。

3、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进行半年全面督查,总结情况,指导今后工作。7、8月份:

1、强化暑期安全教育,确保留守儿童平安健康。

11.用心关爱留守儿童 篇十一

一、关爱留守儿童。填补其亲情缺失的空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教师要积极主动参与学生课余集体活动,融洽师生感情。课间多与留守儿童聊天,通过闲侃了解他们当前的状态,发现他们存在的困难。以便稳定其思想情绪。对需要引导的留守儿童要进行友情提醒,如衣着、个人卫生等生活小话题,善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供恰当的帮助。进入留守儿童的家庭,了解他们饮食状况,做到嘘寒问暖。以电话或短信的形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脾气、习惯,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表现,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妙计良策。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主动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向家长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让家长了解学校、老师和孩子,使得学生热爱学校,亲近老师,喜欢学习。积极探索学习有困难、经常调皮违纪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充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自信的火花。发现留守儿童有可喜的变化,多方法、多渠道让家长知晓,使学生明白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进而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加强班集体建设,营造成留守儿童依恋的“家”

在班集体中明确每一个学生所负责的事务,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征求全体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制订班级公约并严格执行。班级活动让每一个成员都参加,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积极采纳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激发留守儿童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使其感受集体的温暖,得到真正的快乐。

三、长其善而救其失——发掘留守儿童的闪光点

由于留守儿童在思想上、学习上表现较差,往往得不到同学、老师的尊重。当他们得不到尊重时,他们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破罐子破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千万不能讽刺、挖苦、伤害他们,要经常与这些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品性,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树立自信心。注意他们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给他们制定短期努力的目标,每天督促其实现。另一方面,要做好其父母和监护人的工作,以书信和每天的检查来了解他们的进步,并督促完成学习目标,同时积极帮助他们树立理想、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加强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农村小学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的新课题。教师的重视是极其关键的,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教师有责任以百倍的热情把更多的关爱与呵护给予这些最需要关爱和呵护的孩子。

12.多方面入手关爱留守儿童 篇十二

一、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 、耐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孩子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老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用自己的爱去弥补他们所缺少的父母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家。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二、关心留守儿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留守儿童相对其他孩子来说,他们是可怜的,他们缺乏父母的疼爱。因此,我们关心他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老师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这要求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无助。如有一位学生名叫吴小龙,他幼年丧父,与常年多病的聋哑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起居困难,任课教师常为其送去书包、钢笔等必须的学习用品,以勉励其刻苦学习,同时学校也免去了他的住读生活费等。虽然我们不能给他们很多物质上的帮助,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真诚去感动每个留守儿童那颗幼小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好好学习,热爱生活。

三、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经常给孩子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短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得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设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四、 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甚至动用刀子等器具,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利用每周的法制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并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致使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学校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或给他们开小灶,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

13.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 篇十三

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1、分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千方百计使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3、真情关爱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校长、主任和班主任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档案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有专人负责管理。

3、确保“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帮扶活动

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儿童”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

5、建立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6、注重心理辅导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要与学生多谈心,着重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全校实施了以“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的关爱留守儿童计划,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管理工作,我们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工作网络,为我校留守儿童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环境,使他们在情感、心理、生活、学习等方面都能健康地成长。

让每个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服务,为每个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奠基,以实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为了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交斜中心小学 2012年9月

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

14.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十四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某某〕某某号,以下简称《意见》),阐明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体现。《意见》是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为切入点的第一份系统性地明确未成年人保护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的国务院文件,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大制度创新,为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制度,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遵循。各乡镇、县有关单位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意见》出台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按照《意见》精神,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意见》贯彻落实,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严格履职尽责

各乡镇、县有关单位要按照《意见》精神,准确把握各自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要求,严格履职尽责。

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要加强对监护人的法治宣传、监护监督和指导,督促其履行监护责任,提高监护能力。村(居)民委员会要定期走访、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要为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父母联系提供便利。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支持;通过党员干部上门家访、驻村干部探访、专业社会工作者随访等方式,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县级民政部门及救助管理机构要对乡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的监护监督等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

教育部门要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支持和指导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教职工的专题培训,着重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能力;会同公安机关指导和协助中小学校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做好法治宣传和安全教育,帮助儿童增强防范不法侵害的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中小学校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利用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监护人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情况,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及时了解无故旷课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劝返无效的,应书面报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寄宿制学校要完善教职工值班制度,落实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责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寄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学校教育吸引力。

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要广泛动员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互助活动。妇联要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活动场所,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受委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及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残联要组织开展农村留守残疾儿童康复等工作。关工委要组织动员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协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服务工作。

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民政等部门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依托学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举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财税部门要依法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三、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

(一)建立强制报告机制。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负有强制报告责任的单位和人员未履行报告义务的,其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要严肃追责。其他公民、社会组织积极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二)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公安机关要及时受理有关报告,第一时间出警调查,有针对性地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强制报告责任人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属于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生活的,要责令其父母立即返回或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并对父母进行训诫;属于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的,要联系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立即返回或委托其他亲属监护照料;上述两种情形联系不上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要就近护送至其他近亲属、村(居)民委员会或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临时监护照料,并协助通知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立即返回或重新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属于失踪的,要按照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及时开展调查。属于遭受家庭暴力的,要依法制止,必要时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实施保护;属于遭受其他不法侵害、意外伤害的,要依法制止侵害行为、实施保护;对于上述两种情形,要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其就医、鉴定伤情,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打下基础。公安机关要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乡镇人民政府。

(三)健全评估帮扶机制。乡镇人民政府接到公安机关通报后,要会同民政部门、公安机关在村(居)民委员会、中小学校、医疗机构以及亲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的协助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处境、监护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查评估,有针对性地安排监护指导、医疗救治、心理疏导、行为矫治、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对于监护人家庭经济困难且符合有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的,民政及其他社会救助部门要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四)强化监护干预机制。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公安机关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必要时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依法立案侦查。对于监护人将农村留守儿童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状态导致其面临危险且经教育不改的,或者拒不履行监护职责六个月以上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无着的,或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农村留守儿童导致其身心健康严重受损的,其近亲属、村(居)民委员会、县级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要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四、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县有关单位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牵头,教育、公安、司法、卫生计生等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参加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民政局要牵头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依托现有信息系统完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功能,健全信息报送机制。民政、公安、教育等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督促有关方面落实相关责任。要加快推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权利义务和各方职责,特别要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二)加强能力建设。统筹各方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逐步完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场所设施,满足临时监护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寄宿制学校合理分布,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入学需求。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开辟儿童活动场所,提供必要托管服务。县财政局要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三)强化督查考核。建立完成督查机制,采取定期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督查,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民政部门要认真履行牵头职责,对关爱保护工作进行指导、督查和跟踪问效,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四)做好宣传引导。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宣传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和家庭自觉履行监护责任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理性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宣传报道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5.让我们都来关爱留守儿童 篇十五

彭水县是我市的贫困县, 为了贫困改变生活甚至命运, 青壮年都外出打工, 于是在家里就只留下妇女、老人和孩子。因此人们都管他们叫386199部队的留守人员 (注:38指妇女, 61指儿童, 99指老人) 。留守的人们, 不但忙地里的庄稼, 还要保证孩子吃、穿;劳动强度大、文化程度底, 因此他们就没有精力和能力来关心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教育更是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 被外界称为“留守儿童”。

2009年, 我任教的重庆市旅游学校与彭水县政府合作, 由当地政府资助, 将300多名贫困家庭的学生送到重庆旅游学校, 接受职业教育, 以帮助他们尽快脱离贫困生活, 改善生存条件。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中有30名彭水学生。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 我事先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我校一个普通生, 三年的学费是7500元, 住读生还要交纳住宿费, 另外还有书本费, 等等。这对城市学生来说没有问题, 但对彭水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沉重负担。报到注册后, 我利用第一次班会时间, 向每位同学了解情况, 我从彭水来的同学发言中听出了他们大多家庭经济情况差、生活环境不好, 缺乏基础教育, 因而到了学校, 特别是面对城市孩子时就缺乏自信, 显得有些自卑。针对这种情况, 我就将政府如何重视职业教育, 特别是对贫困学生进行扶持的政策进行宣讲, 又以职场中同事间如何友好相处为主题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 再从职业学校的特点作解释, 逐步打消彭水同学的顾虑, 让他们感悟到了集体的温暖、团队的力量。思想顾虑解开了, 自卑感消失了, 自信回到了彭水同学的脸上。

彭水的同学因为家远要长时间住读, 学习要稳定, 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我在安排寝室时充分考虑彭水学生的利益, 尽量将他们安排在一起, 以便相互照顾。寝室管理是重要的环节。为了方便对学生的管理, 我要求在同学中选一位称职的室长, 充当老师与同学沟通的桥梁和寝室的管理者。对此, 我首先提出当室长的条件, 就是能否关心每一个室员, 爱自己的室员, 处理好寝室发生的事情。做到下情上达, 把自己不能处理的事, 及时地通知班主任。选举的方式可以自荐、推荐, 也可以无记名投票。这样方式选出的室长就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随即我召开室长会, 对室长提出要求, 教室长怎样处理室员间的矛盾, 遇到问题时解决的方法、程序和报告的程序, 我同时把自己的电话、QQ号告诉每一位同学, 遇到事情以后, 解决的程序怎样, 怎样以最小的代价, 以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处理。

现在的学生思想比较单纯, 也比较现实, 与其遮掩现实还不如如实告诉他们现在的处境和走出困境的办法, 更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我组织了以《第一次走出大山》为主题的班会, 让同学们畅谈来到繁华的都市的感受。从他们的眼里, 我看到了对大都市羡慕和期待;从他们的谈话中, 我听到了他们想远离大山, 和城里人一样在大都市里生活的心声。作为一个职高生, 毕业后留得下来吗?怎样留下来?现实问题困扰着他们。不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们就不能安下心来学习。在班会总结时, 我给他们分析道:每年确实都有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这些大学生不能就业, 一是因为缺乏专业技能, 能说但不能做;二是不愿意吃苦, 小看基础工作造成的。而职业学校的学生, 除了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外, 更主要的就是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学到一技之长, 就业时, 靠自己熟练的专业技能, 良好的职业道德, 再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就能在城市里挣得一片天, 才能留得住、继续能发展。我真诚地告诫他们, 要备加珍惜在旅游学校学习的机会, 学会做人的道理, 学习基础知识, 苦练技能, 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中场中锻炼培养技能, 感悟职场的艰辛, 感悟人生真谛。

人都不可能成为全才, 更何况是一个职高生呢?我班学生所学的专业是酒店管理专业, 毕业以后主要从事的是前厅服务、吧台服务、酒吧调酒员、中餐服务员、西餐服务员、茶艺服务员、收银员、客房服务员等工作。我班有这样一个来自彭水的女生, 自身条件不是很好, 毕业后找工作有一定困难。于是我建议她在酒店的客房方面发展, 争取在这方面有所发展, 做一名出色的客房服务员或管理者。她听从了我的建议, 也乐意去做。于是我特意领她到教授客房课的老师那里去拜师。“她可是要靠客房的技能求生存的哟”,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强调。在老师的“特别”关照下, 这名学生特别努力, 客房技能日渐熟练。虽然她文化成绩有时不如人意, 但可以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 取得的成绩, 同样可以得到学校的认可 (我校实行的是学分制, 科目之间学分可以替代) 。人生就是在选择和放弃中度过的, 当你选择了奋斗目标, 那么就应该为之而努力, 其他的就可以“将就”一点。通过这样的方式, 传递了老师每时每刻都在为他们的前途量身考虑的信息, 也成为了同学们学习技能的动力。

学生的可塑性很强, 为了让学生将来在职场中能立足, 老师不但要教会他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更主要的是要教育他们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有吃苦耐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作风。我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工作中, 强调做事要注意细节, 身体力行, 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感染、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放弃, 更要学会坚持。任何事、任何人都不应成为阻止自己达成目标的障碍, 当发生冲突时, 为达目标只能放弃了。有一个女生原本留有长长的指甲, 作为一个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 是不符合要求的, 但在我没有完成以上工作的时候, 我没有简单地要求她:这是学校规定的, 这是行业要求的, 必须剪掉, 等等。不久, 再看她的手时, 她已偷偷地将指甲剪掉了。她已学会放弃了, 知道什么是该坚持的。

上一篇:初二下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幼儿园教育随笔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