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24-09-16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精选8篇)

1.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篇一

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案例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文秘教育专业庆祝“国际秘书节”教学成果展及恳谈会成功经验分析

05级文秘教育四班朱雯20055681

摘要:本文对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文秘教育专业庆祝“国际秘书节”教学成果展及恳谈会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及学生能力的锻炼的积极作用,为各大院校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教学改革庆祝“国际秘书节”活动

一、引言

大学校园中的学习,被众多学生忽略,在这一点上,除了学生们在经历了高考后普遍放松的情绪之外,大学教师的讲课方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学中,老师只是负责给学生传授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完全在于学生本身。因此,讲师的授课方式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听课热情。大多数讲师上课时运用多媒体大量地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导致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不能更好地掌握并且灵活运用知识,因此,大学课堂中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以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文秘教育专业庆祝“国际秘书节”

活动为例

大学课堂的教学改革,给大学生一个更扎实地掌握学习知识,并将其运用在实际上的机会。灵活的授课方式,活泼的课堂气氛等都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许多大学都纷纷作出了课堂上的教学改革,学生反映甚好。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文秘教育专业庆祝“国际秘书节”教学成果展及恳谈会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下面,对这次活动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

(一)基本概况及影响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的文秘教育专业是2005年新上的一个专业,是学院中最新的一 个专业,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对该专业的不了解以及社会的不熟知,是文秘教育专业学生发展的一个障碍。为了更好地宣传文秘教育专业,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由文秘教育专业的专业老师指导,05级学生们组织了一次以庆祝第52届“国际秘书节”为主题的教学成果展及恳谈会,作为一次课堂上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次教学改革活动主要由文法学院05级文秘教育学生组织,此次活动以“塑造未来,展示自我”为主题,在农大南校区“生活桥”桥头,展览文秘学子们自己创作的书法、绘画、剪纸、手抄报、速记、文章等征文作品100余幅,同时还展出了来自学校各部门办公室、学生各级团学组织、兄弟专业班级和校外企业等发来的贺词和参展作品。所有作品由学生们自己投票评选,并评出了特等奖和一、二、三、优秀奖若干。晚上7:00,文法学院领导苑来学、刘洪仁、肖秋生和校办副主任史文宪以及有关老师等与05、06级文秘学子共计2400余人在第一学术报告厅就同学们所关心的学习、考研、就业等问题开展了互动式的恳谈交流。气氛十分热烈。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提高了自己在组织、管理、交际方面的能力,还把课堂上原本死板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中,更好地掌握了专业知识,更让文秘教育专业的学生进一步地认识了自己的专业,增加了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通过活动后的调查显示,在活动后喜爱本专业的同学增加了6.1%。

(二)庆祝“国际秘书节”活动成功经验

这次由文秘教育专业学生组织的庆祝“国际秘书节“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成功经验主要是专业老师提出的教学改革思想以及同学们自身的努力和热情。

1、专业老师教学改革思想调动学生热情

对于这个新上的专业,专业老师始终以创新的方式进行教学,在2年的学习中,多次组织学生们进行活动,诸如:自己做老师授课、读书报告会、手抄报展览、就业市场调查等,让学生们灵活地掌握专业知识。而学生在之前的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胆量,积累了许多经验,更燃起对学习的热情。因此,当老师提出这次教学计划时,全体学生热情高涨,积极要求参加组织这次活动,以求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而这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更与老师的教学改革这个思想中心是分不开的。

2、活动主题新颖

本次活动是庆祝“国际秘书节”,这个西方节日,在国内,鲜有人知晓。甚至许多秘书人员都不了解。因此,这个主题相对于那些人们所熟知的节日而言,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首先在第一感觉上以及赢得了大家的重视。这样,该活动在活动主题上就已经抓取了全校师生,各院校领导以及社会上企事业单位的兴趣。而这个主题,更是符合了山东农业大学“建设大学文化,构建和谐校园”这一文化工作的核心。这更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加上一个沉重的砝码。

3、学生的热情参与与工作

(1)组织者的思路与决策正确

这次活动由05级文秘教育专业的3名同学负责,她们把这次活动分配到4个班,分班配合,一齐合作,不仅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更让这次活动进行的更加顺利。其中,文秘一班负责与学校以及其他学院办公人员沟通,争取让办公人员(因为其为文秘人员)为活动题字祝贺;二班负责活动期间及前期的宣传工作,包括宣传条幅及展板等;三班负责与文法学院05级行政管理、法学专业的学生以及06级文秘学生沟通,争取他们的征稿及对活动的支持与宣传;四班负责与泰安市各企事业单位沟通与拉赞助,争取其了解文秘教育专业及题字祝贺等。因为分工仔细,所以学生们在工作时目标明确,干劲十足,效率更高。

而在对这次活动的策划上,组织者采取了教学成果展这个最能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活动策划的正确,组织者的果断,给这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热心工作的全体学生

除了学生骨干的领导好之外,所有同学的团结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所有的组织者都怀着一颗炽热的心来参加这次特殊的“课程”,责任心强,热心合作,积极策划,吃苦耐劳,分工细致,推动着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未能参加组织的同学,则纷纷交上自己的作品,为活动献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4活动前期的宣传以及活动本身做的出色

一次活动的成功与否,与它前期的宣传是分不开的,在此次活动中,组织者首先在南校区“生活桥”上列出展板来介绍“国际秘书节”,并面向全校学生征稿,初步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其次,组织者分头与其它学院、学校各社团以及外界企事业单位联络。最终,活动前期,文法学院05级行政管理、法学专业,06级文秘教育专业,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学生会,多个校A级优秀社团以及多个企业均以宣传条幅、展板、海报、题词等形式为该活动作了宣传,真正起到了轰动的效果。

活动当天,组织者选择在南校区“生活桥”头这个人流量最大的地点进行展览,精美的手抄报,优秀的书画作品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同学们都积极为自己喜欢的作品投票,据统计,又400多名同学参与了这次投票。这样做,不仅扩大了活动的影响,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更显示了该活动的公正、真实。

5、学校及学院领导的支持

这次教学改革活动的巨大成功与学校及各学院的领导是分不开的。从学校方面看,学校办公室主任车主任及副主任史文宪均出席当晚的恳谈会,为同学们解决了一系列学习及秘

书工作方面的疑惑,积极支持了该活动。从学院看,各学院都十分支持文秘教育专业这次的活动,并献上题词。体育与艺术学院更是指出了筹备组同学的疏忽,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则对文秘学子赞赏不绝,积极地配合各项工作。

活动当天,文法学院、机电学院团委老师均到场参观书画作品。晚上文法学院院长苑来学、党委主任刘洪仁、团委主任肖秋生出席恳谈会,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详细而精彩的解答。

6、专业老师的大力支持

这次教学改革活动,由文秘教育专业的专业老师提出,并且一直关注和指导着这次活动的进行。

首先,在活动的策划上,专业老师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并为组织者理清思路,帮助其分工合作,促进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专业老师十分配合学生的工作,当工作与课程冲突时,老师还帮忙协调课程。再次,老师们还从百忙中抽空到恳谈会现场回答问题,系主任孙金荣老师还为文秘学子题对联庆贺,书法老师(山东农业大学工会副主席,全国书法协会?)赵立新老师更献上自己的墨宝,支持文秘学生的学习与工作。

(三)结论与启示

从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文秘教育专业这次庆祝“国际秘书节”活动成功经验看,要在大学校园内实行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讲师在授课上必须有一个创新的理念,授课方式不能拘泥于讲授书本上的知识,适当的改变是十分必要的。正如这次庆祝“国际秘书节”的活动,不仅调动了同学们主动学习秘书学课程的热情,更培养了同学们作为秘书应有的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同学们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比在普通课堂上学到的要更为丰富、更深刻、更记忆犹新,更容易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而且在活动中,有的同学由于对秘书节、秘书工作的不了解,便通过网络搜索,获取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

其次,在这种特殊的“课堂”中,老师更应该深入同学之间,与同学建立朋友关系,这样学生们才能畅所欲言,老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困惑,使同学们能更热爱学校,更乐于学习。

总的来说,大学课堂的教学改革还有许多种方式。讲师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使大学校园真正成为读书的天堂。

2.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篇二

一、创造和谐教学环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 软件的更新换代的速度都非常快,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能每种软件技术逐一教学, 而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1]。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需要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自主学习, 拥有不断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在中职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之中时间是有限的, 教师不可能对于每一个细节的问题都讲解到,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比较有利的学习环境,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使其认识到自主学习的好处和意义。信息技术相对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来说, 轻松、顺畅的课堂教学氛围比较容易营造, 学生对于新技术、新科技具有普遍的兴趣, 这就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创造了良好的主客观条件。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时间安排过程中, 需要着重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自由活动, 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也可以进行集体的讨论。还可以充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 计算机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 学生就可以自主的登陆校园网络进行相关教学信息的查询或者欣赏与课程相关的动画展示教程, 使课本中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也更加的直观, 便于学生理解,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在玩中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 比较式死板的讲解更加有效, 也逐渐培养起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灵活的运用教材, 增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信息技术可以说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这一学科的教材也是样式丰富, 但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能仅仅的局限于教材内容, 而是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得教学过程以及涉及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贴近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生活、专业内容, 这样更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灵活调整教材以及贴近生活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生活以及信息社会的发展特点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中职学生的培养主要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必须与实际紧密相连, 对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教师需要进行舍弃, 那些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不常用的知识则进行选择性的教学或者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对于那些新出现的信息技术知识或者课本中没有但很实用的知识内容, 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补充说明, 进行精确的讲解。比如在Excel中的公式等知识, 在实际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都比较常用, 特别是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 教师需要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细致讲解, 这样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可以更快的适应职业需求。

三、正确选择教学软件,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习的巨大的推动力,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具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就会非常主动, 由原来的强迫性的学习变为自主的学习[2]。在兴趣方面信息技术课程比较占优势, 学生普遍对新兴事物以及科技感兴趣, 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维持这种兴趣状态, 可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精选教学软件、创造学习环境等手段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计算机的指法联系中, 由于内容目标的单一, 学生会很快的产生乏味的情绪, 这是需要进行教学软件的配套学习, 提升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 给指法练习的难度进行分级, 在其中增加游戏环节以及竞赛环节, 先让学生熟悉键盘, 然后通过游戏使学生掌握单词的拼写, 可以参考“俄罗斯方块”这一游戏, 将方块中加入需要拼写的单词, 在方块落下之前必须拼写完成, 否则就游戏失败, 游戏最后可以看到自己获得的成绩, 在高一级的就是语句的拼写, 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竞赛, 看谁的得分高。这样逐步增强的教学内容可以始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起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四、增加小组教学方式, 提升学生整体水平

小组学习主要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团体, 这样做是为了实现不同特长学生的优差互补, 促进其合作学习的组织能力发展[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特长领域以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 小组中挑选一位性格比较外向, 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临时的组长,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 组长可以指导其他组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 也可以组织组员进行学习知识的讨论。这样可以使学习资源得到均衡的共享,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也有利于小组之间形成相互竞争的意识, 引起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主动性, 也会使班级整体的学习水平得到提升。

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属于一种发展性的教育模式, 是现代化的科技发展中必然重视的课程内容, 这样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才能尽快的适应实际需求, 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根据合理的教学艺术以及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水平, 将信息技术教育进行落实,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 逐渐改善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不足。

摘要:中职学校的办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人才, 其中的信息技术的教育也需要进行不断的课堂教学的改革来适应其办学特点,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比较注重教师的教授, 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下, 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学生主体性的意义, 而教学改革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南永新.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整合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4.

[2]姚银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 2011.

3.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篇三

【关键词】项目教学 ; 项目教学特性 ; 项目教学改革 ;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23-02

一、项目教学的概念

项目教学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实施时,首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形成若干相关任务,并作必要的示范性指导;然后让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组,进行项目讨论、协作实践;最后以项目完成的情况来评价学习效果。综合了传统探究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和案例教学的特点,旨在把学生的学习训练有效融入到工程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项目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项目教学特性

1.教学特性一 教学内容以项目实施过程来组织的

在项目教学中,通常对教学内容以教学项目形式进行整合,按照项目开发过程来建构的。而教学项目一般以解决现实问题为项目内容,围绕某个专题涉及多学科知识,不受传统的学科界限。

其次,通过教学项目的实施,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結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端。

另外,教学项目取材于实际的工作任务。通过教学项目的实施,学生可以大概了解所学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以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整个项目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使他们自己能够胜任有价值的工作。

2.教学特性二 教学活动是教师主导之下开展的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教学素质。即:教师应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外,还应熟悉职业实践,具有职业经验。只有这样,教师吃透教学项目,知道如何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由于项目教学会涉及多学科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除自身要熟知本学科知识与技能、了解相邻相关学科及跨学科知识与技能之外,还要求教师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必要时要与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进行项目教学。最为重要的是,在项目教学中,教师地位发生了变化,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主,而是随着教学活动开展,在不同的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准备阶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要向学生提供与完成教学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实施阶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当学生碰到困难时要给予具体的帮助。

(3)评价阶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反思项目完成效果如何、自身是否积极参与、总结自身体验,评价学生独立操作能力,以及协同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3.教学特性三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置身真实或模拟的职业环境中,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成为活动中的主人。换句话说,学生了解项目开发的总体状况以及实施项目的具体环节和步骤。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心里就会有创造欲,希望自己动手把它做出来。想做就要学,学生就会激发学习热情,由过去的被动受教育,转变成主动要求学习。在不断的学和做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以及自身的进步,培养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项目教学的实践过程看,靠单个学生的力量去完成项目效果不是很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不容易经受挫折,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容易消沉。而通过项目工作小组形式,可以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

三、高职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简单把高职项目教学理解为案例教学

虽然突破了传统以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弱化了知识点的讲解,采用案例教学法。但是案例过于分散,各案例没有内在联系,没有按项目规划案例群,同时,课堂上缺乏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学生的互动性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样既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又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改革开发的项目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力支撑项目

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性教学组织的支撑。如果学生缺少体验与操作过程的机会,很难全面系统规范的掌握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而目前高职项目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教学组织的复杂性与实践教学基地不足等条件的限制,使得改革课程开发的项目要么脱离实际,要么难以组织而无法实现。

3.教学计划缺乏弹性考试形式单一

目前高职教育在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目标的制定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教学计划过于教条,缺乏弹性是制约项目教学改革的瓶颈,同时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很难使职业能力与其考分匹配,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更无法真实展示学生的创新意识。

4.“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

整个项目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只有教师队伍具备双师素质,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教学方案设计、协同操作与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项目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而目前大多数的高职教育的教师都是采用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多数教师少有甚至没有动手实践过,熟练的操作技能更是谈不上,“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endprint

四、高职项目教学改革对策探讨

1.编排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

高职进行项目教学改革首先要打破传统的观念束缚,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完善机制,编排弹性教学计划。在教学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教学计划可以根据学生参与企业各类项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适当变更。教学计划要充分体现职业意识,符合行业特点。在教学计划中充分考虑学生到企业进行专项实习实训的实践教学课时。尤其是当改革的课程在学生参与的项目与现行的教学计划相冲突时,应该通过一定程序调整教学计划来实现这类重要教学实训项目课程。这样做虽然在形式上偏离了已经确定的教学计划,但却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教学目标。

2.依托校外实训基地群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岗位合格的目标,贴近工作实际,强化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校外实训基地集群的开发与建设促进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提升,实现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多方共赢。在教学组织上,学生分成项目团队,由基地技术人员带领参与实际项目运作,部分课程通过结合项目实际,改造成项目课程并在基地开展教学,充分体现学中干、干中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运作模式上要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联合建立能为区域支柱产业提供服务的校外公共研发平台,开展课题研究。

3.引入创新机制,实施“双师工程”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项目教学改革的根本,为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须引入创新机制,实施“双师工程”。建立一整套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与发展职业能力的机制,加强教师分析和专业分析,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规划,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制度,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进一步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充分利用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进一步强化教师的“双师”素质等等。同时要积极从企业引进与聘请人才,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专兼职师资队伍。

4.组建专家组,进行课程项目教学设计与开发

高职项目教学改革的关键是项目设计与开发。因此,在进行项目教学设计之前,应该组建由双师型教师和企业等各类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联合开发与课程相匹配的各类项目。课程项目要立足于学校、企业和学生多方面互利共赢的目标进行设计。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机动灵活性,切合教师与学生自身特点。既要保证教学效果又要兼顾教学成果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并将成果进行因地制宜的转化推广应用。课程项目开发方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培养,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学院发展,还要有利于企业发展。

高职项目教学改革是造就高职师资队伍的需要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更是高职教育服务当地社会经济的需要。通过高职项目教学改革不仅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改革使学校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与丰富的人力资源服务于企业和行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

五、结束语

在项目教学及项目教学改革中,教师是一名向导和顾问,帮助和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而教师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项目教学及项目教学改革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应当在高职教育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2]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

[3]陈旭辉,《項目教学的项目开发、教学设计及其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

[4]姚丽梅,王玉生,《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

4.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篇四

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师朱熹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由此可见,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效益关系密不可分。由于教学方法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我国现代意义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还处于不断摸索之中,所以,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操作过程存在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一、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带有时代特征,就是说教学方法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受社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占统治地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师的世界观的制约。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师为快速、圆满、高质量完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而在方法上的变更。这种变更是要去掉陈腐的、不合理的、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方法,而代之以新的方法。教学方法改革的依据是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发展水平,年龄知识特点,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特点,学校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等。

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举措

传统教法有其弊端:它一般是以滔滔不绝的讲解,传授知识为主。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讲授教材,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消极的。往往使一些思想敏捷、基础好的学生早已听懂,无事可干,而那些思维迟缓、知识基础差的学生却没听懂就讲过去了。可是它必竟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流传下来的,经过实践的筛选淘汰,长时间被人们认识了的东西。到如今仍有它的合理性、继承性的一面,有的仍是教师教学中离不开、不可缺少的方法,所以不能一概否定。

新方法的出现,体现了社会的进展,它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变革产生的,是积极的,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面。在教学观念上倡导适应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强调把教学的重心从怎么“教”转到怎么“学”上。强调基础教育、普通教育与提高教育互相渗透,强调既抓好课内教育,又要抓好课外教育,注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方法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单纯的教师活动变成师生的共同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和智力的培养。但它的出现和发展,也不可能是从零开始的,它和传统的旧方法仍有互相渗透、互相溶化的一面。

因此,我们对每种教学方法都要在教学实践的应用中做全面的、客观的、现实的分析,要深入研究,总结效果,不能盲目地肯定或否定,也不要轻率地禁止和推广。通常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即:

1、讲授法

讲授法是常用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东西,培养学生听讲的基本功。按教学方法改革精神应用它,应做到下面几点:

①、组织好授课内容,在备课过程中,对讲的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加工,要讲出学生看书得不到的东西。讲时要分标题,讲清难点。

②、组织好语言,做到简练、生动、准确、清楚、有节奏。

③、组织好学生,使其积极听课。讲授时学生不易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要穿插问、读、看等活动;要留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总结、交流、记笔记。④、板书的内容与要求:板书主要是写清课题名称、教学内容的简要提纲、重要的结论。板书不宜太多,否则重点不突出。教师强调的、学生易听不清、听不懂的字、词,要写在黑板的边角处,可随写随擦。板书要工整,让学生看清楚。

2、谈话法

它是比较受重视的方法,在教改的呼声中,它好象代表启发式,它的优点是学生活动的多,有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用谈话法需做到下面两点:

①、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过程。要根据教学任务进行设计,选择好提的问题。问题要明确,难易要适当,有启发性。设计提问主要是考虑:问什么,什么时候问,问谁,教师希望的答案是什么,学生可能答什么,答错了或离了题怎么办。

②、注意临场技巧的运用。提问要针对全体学生,并给适当考虑的机会,注意两个不行和两个不好:先叫人后提问不行,提出问题马上叫人不行;问完不让其他学生补充不好,一下子提好多问题不好。教师听学生回答要耐心,一般不要轻易打断;提问要掌握问题实质,答不出来要点拨一下;回答了问题要让大家评价;要注意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要求声音宏亮。

3、演示法

演示法的长处是能使学生获得生动、直观的感性印象,对理解抽象的东西有帮助。用演示法应做到:

①、充分准备,明确目的:测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需要什么工具、材料,都要准备好,不能掉以轻心。

②、演示时要有计划地做好安排和临场指导:如教具的大小,放置的地点,速度快慢等。

③、演示要和讲解、谈话结合,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告诉学生看什么,掌握什么。

④、需要少数学生触摸、嗅味时,要让参与者和大家说清,同时要注意安全,防爆、防毒、防触电。

三、如何实施教学方法改革

1、在教学中要教师要发挥个人特长

教师的教学是一种精神劳动,一般的说物质产品要求标准化、规格化,而精神产品则是个性化,因而教师的劳动必然要体现出各自的特征。这是由于每个教师的思想、气质、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教学能力不同,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在方法上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侧重的角度,都要采取自己得心应手的方式方法,创造出自己的授课路子和风格。值得注意的是,学习别人不能照抄照搬,一切率由旧章,更不能脱离自己的实际,抛弃个人的特点和优势,在形式上东挪西借,搞花样翻新,争奇弄巧,哗众取宠。否则只会落得个邯郸学步、实得其反的结局。这势必影响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

2、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要抓住要点 在过去的教学中,一般是对钻研教材比较重视,而分析研究学生则远远不够。需要对学生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分出好、中、差三种类型,从家庭环境、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自学能力等方面找出他们各自的学习特点和规律,进而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是教师的讲授要避开传统教法的弊端,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不能再把学生的头脑当成容器,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力图把所有的知识全部塞入学生的脑子里。第三是加强学法指导,实施愉快教育。教师的作用不只是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养成乐学的精神。经验证明,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如同长了翅膀,增加了腾飞的力量。

3、要做到因材施教

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要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培养具有四有(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两爱(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两个精神(献身精神、科学精神)的人才。国家对人才的需要是金字塔状的,基础大,这就决定了学校培养基础人才是服务的大头,培养尖端人才是少数。

四、实施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教学民主,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心理学告诉我们:获得成功是引发兴趣的直接动力和因素。学生经常把自己在某方面获得教师的鼓励视为一种成功,促进自己不断进步。但是,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有不少老师,在整个课堂上都没有提问的习惯。要想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采用民主的手段,提倡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追求民主、平等,尊重学生个性,允许学生怀疑和保留的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和学习要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不解,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缺点和错误,创设机会,让学生有思考,有交流,有发现,给学生充分展示主题的时空。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使人人都获得成功感,达到向全体学生施教的目的。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问不同的问题。通过这种民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重视学法指导,创造参与学习机会,教育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不教”的目的,就要对学生进行先教,让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的金钥匙。但是,一般教师只重视教法的研究,而忽视学法的指导。教师把课堂看成是自己在表演,表面上看来很活跃,其实学生并不懂得如何去学习,这样教学的收效也就不大了,对学生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也不利。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完成他一生中所需要的全部知识,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替,技术的不断革新,人需要经常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才不至于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爱学、会学”,掌握到学习的方法。

3、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如幻灯、录音、录像、电视、电影及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被引进教育领域,成为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高,远远大于仅有看或听的记忆率。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课外辅导,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节省授课时间,加大教学密度,利用教学模拟各种事物的变化过程。使学生从动态直观中得出结论,开阔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物智力,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那么,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

4、精心设计问题,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先生的论述,充分说明了提问的重要性。在课堂提问时,如何提的巧,问的妙。重要的是:不走过场,问得要到点到位,难易适当,有一定的坡度,设计的问题要能使学生做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效果。这样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生动活跃,学生勤奋动脑。

教师工作不仅是一种科学事业,而且也是一种艺术事业。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方法好坏至关重要,方法好的教学能够产生一种艺术的魅力,也可以给学生一种艺术的感受。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应不拘泥于某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善于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再加工,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篇五

【摘要】数学作为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构建中职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对中职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思维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中职数学课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不仅学生头痛,教师也头痛,可以说中职数学教学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实际,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进行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

伴随着中职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开设比例进行了调整,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时也相应地进行了压缩,这对上文化课程的老师来说本是件大好事,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却并没有与之得到提升,依旧是很不乐观,尤其是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更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教不知道,一教吓得跑”,这不是夸张,而是大多数中职学校实实在在的数学教学现状.在中职数学教学课上,我们常见老师在慷慨激昂地讲解着如何如何地进行推理,然观看台下的学生,却又是另一种精神状态,不是睡眼惺忪,就是已倒下一大片,这种缺乏学生参与的数学教学,很多时候也就变成了老师的一言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听数学课就像是听催眠音乐一样,很快就昏昏欲睡;老师上数学课,就如临大敌一样,恨不得这节课早点结束,因为教师讲再多也如“对牛弹琴”般.这样的教学现状已不能再继续了,如果再继续下去,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毁了,与之相关密切的专业教学也跟着毁了,甚至整个学校的教学也因之毁了.面对这样的数学教学现状,我们不是无能为力,而是大有作为,因为我们已经发现了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依据学校实际,进行数学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任何一项改革的关键都在人.数学教学改革也一样,改革能否顺利开展,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数学教师,因而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很多是从普通中学脱胎出来,很多普通中学的教学理念也跟之而来,这些滞后的理念给我的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这些滞后的教学理念与“以人为本”“按照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加强趣味数学教学”“人人都能获得数学的发展”等先进教学理念格格不入,这严重地阻碍了学校教学的发展,成为学生求学路上最大的拦路虎.要使数学改革能顺利推进,取得实效的话,我们就要抓好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教师先进教育观念的学习培训,充分利用数学科组会,对全体数学老师进行理论学习,进行相关专题的评课会、学习会、研讨会、分享会,让教师的教育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教师的教育思想在交流碰撞中推陈出新,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其次,要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

光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还不行,还得在教学实际中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去实践你的先进教学理念才行,否则,这种教育理念只会像“纸上谈兵”那样停留在口头,对实际数学教学改革没有丝毫的意义.许多中职的数学教师认为造成现在这种教学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因为中职学生大多是考不上普通高中才选择职业学校的,底子比较差,尤其是数学底子更差,再怎么努力也很难使学生的数学好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学好学不好也就没所谓,反正责任不在于我教师.这种理由看似冠冕堂皇,但实际上却是教师在给自己的教学不好找借口.学生的底子普遍不好是客观事实,但我们不能因为这就说我们教师没法教好这些学生的数学,我们不能总是以此为理由来说“学生不听课,学生上课睡觉”那是学生自己的事,与我无关,因为我有备课,因为我有上课,我已尽到我教师的责任.然而,真的是这样子吗?既然你有备课,请问你在备课时有备学生吗?有根据学生的班级实际及接受能力的实际来备课吗?既然你有尽责上课,那么请问你有采取一些适合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教学吗?你有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吗?

其实,还有很多数学教师在简单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生怕自己的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不管学生接受与否,都还在一味地拼命灌输,就算偶尔有提问,也是教师争着自己抢答了,致使本来在初中对数学学习就没有兴趣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以后对数学学习更加没有兴趣.因此,中职数学教学要从“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移到“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活动模式,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形成活跃的师生、生生互动的局面.例如学习正、余弦定理时,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生活,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不可逾越的两点(如水塘两端、小河两岸等)的距离,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上体会数学的魅力,改变学生的“数学无用论”思想,从而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再次,改革数学的教学评价方式

6.篮球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六

篮球运动虽然是一项十分普及的运动项目,但是它也有其特有的专业性和竞技性,但是由于许多学生总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了解篮球了,进而忽略了学校的篮球理论教育课程,这便是的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真正的掌握到篮球项目的专业知识和学习理念,进而导致篮球教学改革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这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们播放比赛视频和分析运动员身体机能、篮球技能等方式来促进学生们对篮球学习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而使得他们能够在有针对性地教学中对篮球运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使之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并为了提高自身的篮球技能而开始努力练习。

3.2注重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兴趣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引导学生们掌握一定的体育健康知识和学习技能,同时他还关注学生们的体育学习观念和体育精神,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是关键的,而对学生们展开一定的素质教育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们的素质教育发展,通过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方式来不断的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发散自身的逻辑思维,最终帮助他们既掌握了学习技能,同时又能促进自身各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3.3紧随教学新形势,注重因材施教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还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课程教学缺少一定的系统性,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专门的教材作为辅导,大多数教师都是运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来创设课堂学习内容,这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使得篮球课堂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在这基础上高校应该为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进而帮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清晰的教学思路。除此之外,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身体素质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受益,教师还要学会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来选取合适的教材,进而帮助学生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展开有效的篮球课程学习。

4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的引导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们最终的学习效果,所以在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创建专业素养较强的师资团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教师的专业素养处在较高的水平才能保证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在这基础上,各大高校应该要为学生们选择一些理论和实践素养都非常强的教师,接着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校还要为教师们创造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们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交流经验、总结教学成果,进而帮助他们不断的丰富自身的教学形式,以此从根本上提高篮球课程教学的质量。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篮球赛,进而通过教师的风采来不断的提高学生们对篮球学习的印象,最终使得学生们在比赛中产生膜拜教师的心理,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的发展,学生们将教师作为主要学习对象之后便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该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从而不断活跃篮球体育课堂学习的学习气氛,使得篮球学习的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5结语

总的来说,篮球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及的一项体育运动,如果教师能够合理的利用篮球教学课堂来规范学生们的篮球技能,那么将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在生活中进行篮球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靳厚忠,范宏伟,刘晚玲,等。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体育学刊,(8):68—71。

[2]王振宇,汪珂永。提高高校篮球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探析[J]。亚太教育,(4):118。

7.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研究 篇七

关键词: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研究

田径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走、跑、跳、投, 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快乐体育, 休闲体育深入人心, 而田径作为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田径课程也被边缘化, 许多高校甚至已经取消田径课程。本文对目前田径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找出原因, 提出对策和改革方向, 旨在为高校田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 究对象

以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

1.2、研 究方法

(1) 文献调查法。

查阅了1999年 -2013年的全国主要体育期刊资料, 检索出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多篇。

(2) 访谈法。

对本校工作在一线的相关专家和教师进行了访谈, 对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与交流。

(3) 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了整理、归纳、演绎、判断, 并进行了综合分析。

2、研究结果

2.1、高校田径教学现状

(1) 社会环境、杜会观念的影响使学生价值取向发生改变。

目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在休闲时投入运动锻炼经济支出越来越多, 选择锻炼的内容丰富多样, 特别是新的休闲运动项目的开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如: 体育舞蹈、健身操、轮滑、网球、保龄球等。现代青少年学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追求时尚, 特别是大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上脱离现实寻找自我、追求运动时尚、不重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 没有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 只凭自己的兴趣锻炼一时, 身体素质逐渐下降。大部分大学生对田径课中的项目不感兴趣, 特别是中长跑教学内容, 学生表现出情绪低落, 练习劲头不高, 没有信心和毅力完成练习。

(2) 教学目标忽视田径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学。

传统的观念使人们很自然地将田径教学与竞技性田径竞赛划上等号, 而忽视了高校田径课与竞技性田径运动的区别。在一部分高校田径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 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以及如何科学运用田径运动来进行健身的教学。

(3) 教学内容的滞后性。

高校田径教学课程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进行课程编排, 教学内容上以体育课中已经反复学习的短中长跑以及跳远和铅球等作为主要教材, 实用性不强, 简单重复过于枯燥乏味, 这种情况下很难激起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4)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的田径课教学方式革新少、教法手段变换少、上课模式程序化, 体现体育课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不足, 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2、高校田径教学发展对策

(1) 明确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在理论界讨论最多的是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问题, 有专家、学者认为学校体育应与竞技体育区分开来, 二者不可同时兼顾, 学校体育应拥有自己的教材内容。如果学校体育中如剔除与竞技体育有关的内容, 那么它剩下些什么呢? 学校体育中的运动项目, 又有几样不是现代奥运会上的比赛项目? 如把奥运会上的比赛项目都认为是竞技体育项目的话, 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我认为不是不能用竞技项目, 而是必须进行改造, 使之适合于教学, 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是相辅相成的, 学校体育水平的提高, 必将导致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学校体育中没有竞赛、没有竞争, 那么学校体育不仅没有活力, 而且将没有存在的价值。

(2) 转变教学理念 , 改革教学目标。

田径教学新理念应重点体现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学生实际水平, 体现为学生服务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田径教学一切活动应从学生喜爱、学以致用为出发点, 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田径课, 教学可以打破系、班级界线重新组合上课, 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 努力拓展田径课的时间和空间。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应更多体现在对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及教学的目标设定方面, 使其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需求, 也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服务、照顾到学生的学习利益。

(3) 更新教材 , 充实内容, 改变教学形式和方法。

目前高校田径的教材大多沿用专业院校的田径教学内容, 过于专业化, 普通院校的学生与专业院校的学生学习目的不同, 但却采用相同的内容和方法, 普通学生接受起来会很困难。因此, 编写适合普通院校大学生的田径教材势在必行。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 体现实用性。将一些基本技术、基本理论提炼出来, 降低难度, 剔除过于专业化的、技术化的内容。教学形式上应使课堂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和练习方法, 让学生能够接受和喜爱。使田径运动具有健身性和趣味性,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注意引进快乐教学和健康教学, 引进其他项目活泼趣味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够接受田径教学内容, 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田径知识和技术动作、积极地练习与实践, 从而扭转枯燥、单调的传统田径教学, 学生不愿学习等被动教学情景。

(4) 将田径运动融入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不论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方面, 还是校园体育文化对田径的促进作用方面都是一种缺撼。因此, 可以借助一些骨干力量和学生会组织, 成立相应的田径协会或田径俱乐部, 让他们带动和影响周围的同学, 使田径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一分子, 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其中。现在各个学校的田径运动会基本是正常举行的, 所以不能忽视运动会带来的影响力。有效地组织和宣传, 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完善考核体系 , 实行多元考核。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 而传统的考核体系是以竞技项目的成绩与技术作为唯一的评分标准, 没有区别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 极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高校应该不断完善考核体系,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评价应该是综合的, 考核内容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教学评价不仅要考核学生对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还应建立过程化评价, 根据学生个体的进步幅度和个体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此外还要对田径知识、田径技能和学习情感形成过程进行评价。考核评价方面应该包括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 学生体能和技能的提高以及学生田径知识水平的提高。通过多次评价能够向学生提供足够的反馈信息, 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幅度以及不足, 这样既不会使学生因看不到进步而灰心丧气, 又可以使学生处于积极的认知状态, 能够防止机械练习。田径课程的考核形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这样才能使田径考核更加科学全面合理, 从而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 增加学生的信心, 提高兴趣。

(6) 开设小型主题运动会。

伴随学生走向社会的临近, 教师可在田径课程中以小型运动会的方式给予学生团队合作的训练机会。每次运动会可以某一项田径运动作为主题, 如短跑主题、中长跑主题、跳远主题, 学生以院系、班级为单位, 组成参赛小组, 在团队合作中感受默契配合, 以达到对心理健康的调节。

3、结 论

田径运动所包括的项目较多, 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运动素质, 掌握相关运动技能和方法, 养成自我锻炼习惯是一个较好的健身和形成终身体育的运动项目。因此在当下我们应该积极寻求田径教学模式的变化, 充分发挥田径课程对学生成长的作用。相信随着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丰富, 高校田径教学工作将会呈现更多的亮点, 开启新的教学里程。

参考文献

[1]牟丹.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高惠杰.试论高校田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3]曾令川.浅析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J].科技教育, 2010.

[4]李波.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调查与反思[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

8.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篇八

关键词:翻转课堂;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设计

F713.5-4;G642

一、背景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将传统课上教学过程与课下学习活动进行转换的新型教学模式,自2012年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热烈讨论。在过去几十年中,很多教育实践者设计和开发出了种类繁多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将传统讲授与新教学方法进行了对比,这些研究在不同程度上都表明了新教学法对学生学习起积极作用。但是,传统讲授仍然是最传统最普遍采用的教育方法,并没有一种新教学法能够完全替代讲授。因此,教师教学改革的方向也通常是将讲授与新教学法的混合。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为新老教学方法的混合使用提供了新的路径。传统课堂上的概念讲解和意义理解在翻转课堂中都由学生自主探究和构建,而传统课下的知识应用在翻转中则在课上由指导完成。同时,通过教育技术的介入使得原本竞争有限的课堂时间不再矛盾(邢磊,董占海,2015)。海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是在“B-Learning”思想指导下颠覆课堂教学模式的一项重大变革(何克抗,2014)。相较于导学形式的先教后学,翻转下的微课教学更加鲜活,可以代替教师讲解知识,而课上为学生答疑解惑,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田爱丽,2014)。

二、问题的提出

(一)课程背景

《国际市场营销学》是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大三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唯一一门双语课程。共32课时,2学分,每周上一次課,连续2节,每节45分钟。教材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期末考核为闭卷考试,卷面英文在50%左右。在过去三轮授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安排课程计划,本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效开展教学。从期末考试以及学生反馈情况来看,本门课程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学生较好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运用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

(二)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

设计翻转课堂的初衷,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遇到了瓶颈。首先,知识堆积问题。传统课堂上,学生往往忽视学习过程,平时既不复习也不预习,将知识堆积到期末,指望老师的最后一堂复习课来通过考试。一般的中文课程也许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还行得通,但《国际市场营销学》这门双语课一定行不通。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对英文学习资料的记忆和理解非常有限,隔了一周的内容都很可能忘记,更不用说隔了一学期的内容了。因此,需要加强过程性设计,加大平时的学习投入,将知识在每个阶段内完成内化和分解,而不是把所有压力堆积到期末几天的复习中。

其次,课外自主学习的比例不高。没有提前预习,上课直接进入知识内化阶段,会降低课堂效果。比如: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无法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等。因此,需要设置一定量的课下自主学习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再次,课后辅导欠缺。一方面因为老师个人精力有限,不能及时、全面的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习惯倾向于“单打独斗”,即使有问题也很少主动询问,就让它不了了之。这会大大降低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

最后,传统讲授下课堂时间不够用。课程本身的内容多,信息量大,加之使用双语教学,需要放慢语速,增加专业英语知识的习得。若不减少授课内容,传统的90分钟课堂显得时间不够。如何既不减少内容,又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寻找新方法。

基于以上问题,本课程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法寻求解决方案,即:即时消化、课内提升、协作学习、课堂翻转的做法来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

三、课程实践

(一)改革模式:基于校内慕课平台,利用开放在线教学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引进慕课平台,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慕课平台承担了很多教学管理的任务,使翻转教学的实施、过程监控、课后反馈等环节变为可能。

(二)教学内容安排:内容模块化、项目任务化

1.教学内容模块化:十一章内容,三大模块

对课本内容重新梳理,整合模块。根据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相应的翻转设计。

2.教学项目任务化:一个任务贯穿学习始终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需要提交一份完整的《XX产品进入XX国家市场国际营销方案》,产品或品牌任选,但必须是国产产品或品牌。目标国家在开学初通过抽签决定,教师选取全球市场中具有典型研究意义的国家,如亚洲:日本、新加坡;美洲:墨西哥、巴西;非洲:南非;欧洲:德国、俄罗斯等。目标国家将伴随学生一整个学期的学习,例如,某组学生抽到巴西为目标国,那么这一学期他们将研究巴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选择合适的进入巴西市场的方式并设计相应的营销组合策略。

最终的国际营销方案将分解为三步完成,见下图。这样既可以保证每一个知识模块结束后都有配套的实践练习,又可以通过连贯性的任务使学生更好理解国际营销的全过程。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信息化手段为支撑

1.翻转设计强调多样化和协作式的学习

目前,学校的慕课平台可以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技术保障。教师通常需要利用平台完成:上传视频等学习资料、预设测试题并完成自动批改、下达教学任务、监控学习过程、讨论区搭建、反馈评价等工作。

2.教师自制视频,学生课前学习,课堂进行讨论

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设计视频录制,根据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对视频录制设计为:(1)视频长度在10分钟左右为宜;(2)视频内容不应该是课堂讲授内容的压缩,而是有选择性的分解知识点,分为几个小段视频录制。每个小视频重点解决一个问题,讲究层次性和结构性;(3)视频要有吸引力,制作精良。

3.选用网络开放教育资源

网络上现在有较为丰富的开放资源可供师生选用,哈佛、耶鲁公开课,网易云课堂、北大慕课等多种平台。这些教学视频制作精良、设计科学,有着很强的观看性。教师可以寻找与自己教学内容相符的资源链接提供给学生(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建议不要直接下载),供课前学习。同时,网络资源和实际课程会有一定出入,教师要注意调整。目的是利用别人的慕课,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

(四)考核评价: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双重考核

从学情实际出发,在期末考试中过多考查英语语言能力并不可行。因此,本课程将语言能力考查多放在平时(占总成绩40%),通过一些特定的教学设计,如:英语新闻、个人演讲、英文报告等形式锻炼语言能力。而期末试卷(占总成绩60%)则倾向于专业考查,保有一定比例的英文命题,但多限于基础知识。综合性命题仍旧采用中文。

(五)具体两课时的教学设计

本次翻转选用的是课本第七章内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三类七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重难点在于理解每种方式的定义后能区分、比较它们的异同,归纳优缺点,最后能够选择恰当的方式应用到不同情境中。如果按照传统讲授,教师需要在2课时内完成讲解七种方式的各自的定义、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纵向比较和应用扩展等。教师讲起来费劲,学生内化效果也不理想。下面我们运用翻转课堂来重新构建这堂课。

1.课前准备。

(1)观看教学视频07,写读书笔记;如:思维导图形式,写流程、画框架等。强调重质不重量。(2)准备三个问题供课上交流:写一条学习过程中感受最深、受益最大或最欣赏的内容;列一个你认为自己弄懂了,但可能别人存在困惑的地方,用来挑战别人;提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讨论时求助别人。(3)教师根据知识点中有争议的话题,设计一道讨论题提前布置给学生准备,课上进行辩论。(4)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案例。

2.课堂组织。

本次课教学形式为小班研讨式。课上进行协作式学习,完成小组组内研讨——案例分析,跨组交叉研讨——讨论题,全班交流——学生提问,互助解答,教师总结等合计五个环节。

(1)营销视角看世界——英语财经新闻分享 10分钟

这是本课程一个常规性教学内容。每次课请2位同学上台分享一则过去一周内最新的英语财经新闻。新闻一般从China Daily上获取,因为通常会有中英对照版本,便于学生学习。这个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广受好评,对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在专业知识中的应用和拓展视野有很好的效果。

(2)快速测试——检测课前视频学习效果,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5分钟

(3)组内案例研讨——星巴克的海外扩张 30分钟

根据案例,小组通过组内研讨回答四个问题。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经归纳,写在题板上。答题完毕,各组亮题板,派代表阐述己方观点。全过程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只做适时的提点。若几组过后答案出现雷同,则后面几组做补充即可。每题研讨时间(讨论+发言)为7分钟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本环节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生得出的答案最终要导向完成某一目标。这里,学生通过阅读案例,了解星巴克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采用了不同市场进入方式的具体做法和商业背景。通过四个问题的研讨和交流,学生能自行归纳和总结出每种进入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这比传统课堂中教师直接讲授,学生做笔记、死记硬背的效果要更理想。

(4)跨组交叉研讨——讨论题,课堂辩论 30分钟

这个环节,旨在加深学习深度。教师要选取知识点中一个有争议,利于不同观点迸发的问题展开讨论。这个环节采用跨组交叉研讨的方式。本教学班内共38人,分为6组,每组6-7人。首先,原始组内需对讨论题形成一致观点(5分钟),并分别给出至少3个支持或不支持的理由,且组长务必保证每位成员都充分知晓了这几点理由。其次,原始组内成员1-6报数,重新分组(1分钟)。如:原始组内所有报到1的同学出列,成为新的一组;原始组内所有报到2的同学出列,成为新的一组,依此类推,最后仍建为6组,但组内成员已全部发生变化。然后,新小组内重新对讨论题进行交流(10分钟)。我们会发现,新小组内聚集了刚才原始组的所有观点于一体,将原本该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变为了小规模交流,更利于深度研讨且每个人都有了表达观点的机会。这里,新小组内要展开辩论。先交换观点,再试图说服对方认同,甚至改变立场。再次,教师把控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发言,谈谈分组前后的变化、新观点的习得、个人感受等(10分钟)。教师要将发言亮点记录在黑板上,便于最后总结。最后,恢复原始组,每人对辩论成果做整理并记录,互相交流(4分钟)。

(5)全班交流——三个问题,互相提问、互助解答 15分钟

每组选出几个自认为设计的很好的问题写到黑板上。汇总后全班交流,让学生间互相提问、互助解答。教师只对难点做解释,并做课堂总结。

四、研究反思

翻转课堂归根结底是教学观念的改造(Bergmann & Sams,2012)。在接触翻转之初,很多老师会有这样的担心:学生会不会自学?不自学怎么办?学时过多会不会导致学生有抵触?尝新不成,对老师的评价反而下降,还不如传统讲授怎么办?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教师要学会改变,不能只醉心于模仿教学技术(钟启泉,2016)。毕竟翻转课堂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顺应教育潮流等优点也是不可忽视的。从世界范围看,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已取得不小成绩,虽然对不少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只要是能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任何改革都是值得尝试的。

参考文献:

[1]Bergmann, J. & Sams, A.(2012).Flipped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M]. Washington, DC: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7.

[3]田爱丽.借助慕课改善人才培养模式[J].中小学信息教育技术,2014,(2):13-15.

[4]邢磊,董占海.大学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准实验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5,13(1):25.

上一篇:高校的思政教育下一篇:房地产行业涉税风险